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单元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时教学设计;要素;常用样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23-02
鉴于对教学设计的不同理解及体育课程不同纲领性文件的引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在课程标准下,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基本内容包括:水平、单元(或模块)和课时教学设计。每一教学设计各有其一定目的与要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这是在《课程标准》下,各校依自身情况等在课时教学前必须要做好的系统工作。所谓课时教学设计,简单地讲,是指主要阐明课时教学方法选用或创新运用与教学流程安排的主张(或想法)及完成规范、具体的课时教学计划(也称教案)制订。这是教学设计末端的工作,也是细致的工作。不经思考,胡编乱写的课时教学设计,或无教学设计,不仅对教学有害,更是一种师德低劣的行为,应严格杜绝。
一、课时教学设计的要素
在公开课等活动时,一份完整的课时教学设计应包括三个部分: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和课时教学计划。个人日常教学往往不撰写出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但在课时教学计划规范、具体编写前则一定要有认真、细致思考的过程。这是制订切实、有效的计划前提。
1. 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
在公开课等活动的很多课时教学设计材料中,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往往缺失。这不是疏忽,而是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对于教师本人来说,课时在单元(或模块)中的情况是很清楚的,但如果是公开课等活动,他人就不一定清楚了。课时在单元(或模块)中虽是相对独立的,但它又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它与单元(或模块)中其他课的关系,或是前一课时的延续,或是后一课时的开始等。到底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或在其中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呢?在公开课等活动中,如果课时教学设计中有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他人通过学习,则能够全面认识与深刻理解课时的一些情况,而不是去猜想,以防造成对课的不理解、偏解、误解等不良影响,特别是需要做出评价结果的课。
2. 单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
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主要就是阐述“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道理。在单元(或模块)教学设计完成后,就应考虑“怎么去进行课时教学”这一问题了。教学存在着很多差异,不管怎样,都应有理有据,让人学习、辨析,与人交流,使人受益。
在当前很多公开课等活动呈现的材料中,这一方面的撰写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从这些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比较虚,如“指导思想”等,从表述的内容来看,不具体,也不明确,可放在“这”,也可放在“那”;二是主要表述了一些“是什么”,如本课教学方法有哪些等,但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没有明确及“为什么”也没有回答或阐述不明确;三是在此又把教案用文字进行了重复表述等。总体而言,对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的表述是切入点不准、重点不突出,甚至很多是应该在单元(或模块)教学设计上要阐述的。出现如此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不知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从“何”切入,更不知此时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为什么”。
在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下每一课时教学内容、目标与重难点确定后,这一课时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及“为什么是”便是即刻要考虑的,这就是切入点,也是课时教学设计首要进行的工作,与单元(或模块)教学设计紧密相扣的,而不是先出现几句所谓“大帽子”式的“指导思想”套话。在此也没有必要把课时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再表述一下,此是单元(或模块)教学设计工作的事,即使要出现,那也是在课时教学计划中。此后,便应阐述教学流程“是什么”及“为什么是”等内容。因此,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的基本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课时主要教学方法“为什么”是这样?课时教学流程“为什么”这样安排?课时教学亮点或特色“为什么”是这样等?
课时主要教学方法选用或创新运用,主要是基于课程教学理念、课时教学内容属性、课时教学目标等来定。这是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如某课时教学内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初二,新授);课时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名称,85%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较为协调地做出这一动作。诸如这些“基本概念性”的课时教学内容及基于欲达成的课时教学目标,课时主要教学方法选用就是“接受性”的。这些动作虽然比较简单,但认识它仍需要有一定《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来支撑,当前所教学生是不具备的,而且当下也没必要这么去认识;从欲达成的课时教学目标来看,也不可能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或者说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需要的肯定不止一课时,而是多课时,更重要的是,正确的结果也不可能在几课时内探究出来;用“接受性”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基本概念性”的知识与技术等,是深入课程学习十分需要的,这是人才培养夯实基础的必需。即使在课程改革后,积极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以培养与发展学生能力,那也不是无条件的,即这样的学习不适合所有,更不能以“自主、探究”之名行“放羊”之实。这就是课时教学设计的一种主张(或想法)。一旦课时主要教学方法确定了,那么课的主要教学法特征就会凸显出来,如“接受性”“接受与探究性共存”“探究性”。课时所选择或创新运用主要教学方法得当,那么课的设计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不当,那课就不是存在瑕疵的问题了。所以,这一主张(或想法)必须要理由充分,让人信服。
课时教学流程构建,这是课时主要教学方法确定后随之要考虑的事,主要依据教学原理、课时教学内容、课时教学重难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在此,主要阐述课的教学流程内容链(即内容1内容2……)及每一内容选用或创新运用的教学手段。“是什么”要说清楚,有时会把组织形式要求融入其中一并阐述,“为什么”更要阐明,让他人理解这样设计的用意及目的。两者缺一不可,后者更是重点。课时教学流程特别是基本或主体部分的内容链结构一般有三种形式:“层进型”“并列型”“层进与并列混合型”。在此,练习负荷等则可定性略述,甚至不述。
课时教学亮点或特色,这是一节课吸引他人并能使课熠熠生辉之处,或是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手段,或是教学过程,或是场地器材等。若有,可述之。在实际中,“自我贴金”现象比较多见,这大可不必。教学水平高、能力强与经验丰富的教师,看完教学设计后便知彼此。
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应努力使它成章,不能序列结构碎片化。还有,在阐述过程中,把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穿去,让他人知晓学校一些特别、具体的细节等。
3. 单课时教学计划
在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下,课时教学计划的制订,主要保证学生的练习组织形式及要求与负荷方面具体明确,如集体练习、小组练习、个人练习;保护与帮助;练习时间、次数与强度等,这要依据目的、规律等来确定,在一定格式下,把课时教学要素一一具体、明确、规范地表述出来。
从公开课等活动来看,当前课时教学计划格式呈现多种多样,这是好事,但无论什么样的格式,课时教学要素的体现是绝不能少的,随意行为更不可取,需格式规范。另外,还要表述规范。从公开课等活动的课时教学计划来看,表述不规范的不在少数,这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课时教学设计的常用样式
课时教学设计的呈现样式,因认识、个人习惯、偏好等不一,常用的样式如图1。
三、结束语
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末端的工作,每一部分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单元(或模块)教学计划侧重呈现课在其中的关系或地位、作用;课时教学设计主张(或想法)侧重明理;课时教学计划侧重具体明确课时教学,它们是有机成章的。这样,便于全面认识与深刻理解课时教学设计,为达成课程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吴爱军,王渺一.立足体育课堂 科学进行课时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10(5).
关键词:“5E”教学模式 高师院校 英语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基金项目:该文为2014年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YN-520,‘5E教学模式’在高师院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实施,对未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将有更好的发展机遇。更新理念、完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将成为高师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
按照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在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学分应达到20个学分和18周的教育教学见习和实习,这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英语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1989)开发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模式,是一种致力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5E”教学模式的程序为: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迁移(Elaborate)、评价(Evaluate)。由于这五个阶段的首字母都是字母“E”,所以被称为“5E”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知识主动建构和技能培养的统一,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重视学生的探索、合作、参与、实践,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5E”教学模式在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是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备课和撰写教案等研究和处理教材能力,以及英语说课稿撰写和课件制作等说课技能、英语课堂教学微技能、英语语音、词汇、听说读写等教学技能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能力。应用“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教学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以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能力培养为例,阐述“5E”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在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1、参与阶段(Engage)
参与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教学能力的起始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他们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以及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该阶段的具体操作是:
教师首先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各自的学习小组组长,小组长负责并监督该小组成员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组织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完成课前的训练活动;其次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给全班同学布置学习任务,并让各个小组成员明确学习任务。再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在《小学英语》教材中,选择其中的一册来完成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技能的训练,以及在该册中选择一个单元或话题,在课外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前的教学设计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话题和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一阶段,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和教学设计的思考过程,学生选择恰当话题和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
2、探索阶段(Explore)
该阶段是培养学生研究和组织教材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
该阶段具体操作过程是:学生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要求以及该册教材内容和特点,撰写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然后学生又选择其中的一个单元,将该单元分成四至五个课时,再次要求学生撰写这四至五个课时的课时说课稿和教案,并制作与之相匹配的说课课件和教学课件。
该阶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并让他们完成根据兴趣所选择的话题和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各自的任务,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活动交流与探索。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撰写说课稿和教案以及制作课件等教学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他们已知的知识和新学的内容,重构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提升他们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重构、运用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能力,弄清楚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并融会贯通,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培养学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及要求和教学指导思想,弄清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实现教学目的。
3、解释(Explain)
该阶段培养学生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的核心环节。
该阶段的具体操作是:在学生完成了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说课稿和教案的撰写以及课件制作等教学设计后,要求学生在所设计的四至五个课时说课和课时教学设计中,选出比较满意的一个课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与小组成员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思考、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所完成的说课稿与教案以及课件制作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教师对学生在分享、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对学生呈现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让学生形成正确、明晰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课后根据同学的建议和教师的点评和建议,认真修改说课稿和课时教学设计以及与之相应的课件。
在展示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使用各种互动、小组合作、多媒体等教学形式,灵活运用语言、板书、反馈等基本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点评启发了学生思维,达到训练学生教学能力的目的。
4、精致或迁移(Elaborate)
该阶段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拓展环节。
该阶段具体做法是:学生根据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同学和老师给自己所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对原有的说课、教案和课件作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使自己形成正确的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过程和方法。然后要求学生将学到和掌握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其它的几节课时的教学设计中,重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此阶段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修改过程中能够彼此分享想法,教师也要适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完成修改该单元中其它课时的教学设计的任务,从而强化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5、评价(Evaluate)
该阶段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教学反思等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展示教学设计时和学生修改后上交的教学设计的说课稿、教案和课件等方面对学生的教学能力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
这阶段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贯穿于“5E”教学模式的其余四个环节中,是“5E”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这种评价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在评价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教学设计的理念,运用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对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与解决问题的技巧之间建立联系,教师对学生的这种鼓励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到前面四个阶段中。
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教学中运用“5E”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流程、掌握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此外,“5E”教学模式将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这种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Y束语
以上是以《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5E”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在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虽然“5E”教学模式是一种已经被证明了的一种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但在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各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的应用还不甚普遍。通过“5E”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方面的应用和实践,证明“5E”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更加完整、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学生的特点、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更适合应用“5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认知水平以及具体的学习需求,应用“5E”教学模式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以此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代鸣 ,姚宝骏.5E学习环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学教 学,2008
2. 高霞,“5-E”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9期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季银泉,《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系统优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封闭,缺乏科学思想;技术至上,忽视情感和目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对教学设计目的性的认识。科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并不是照搬全抄所构建的模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增进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1.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
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的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如,在进行必修I中相关"蛋白质、糖类、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时,传统的教学就是逐个逐节从基本单位-聚合方式-空间结构,从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进行。学生在学习时枯燥无味,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知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的共性,从开始强调"蛋白质、淀粉和核酸等都是由小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剩余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研究讨论,逐级解决,老师只需要每节课给出相应的提纲,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遗漏时能够"锦上添花"就足够了,即节省了时间又增进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就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
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针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监测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
3.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学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必须抛弃"竞争-淘汰"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的循环机制。
4.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2)优化课堂内容,突显重难点。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掌握。
(3)优化教学环境。科学安排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各种宽松时效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反馈。教学中可通过课堂后的巩固练习或单元测试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教师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题目、紧扣重难点和考点的适量题目优化教学反馈。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总结,发掘生物课程教学的潜在资源,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应用,实现教学设计优化。
参考文献:
一.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 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是运 用同化理论指导生物学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在教学中,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都必 须遵循这一条原则。
1、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尤其是与新知识有密切关 系的已有概念和原理掌握的情况,这是教学设计时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依据。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 方式、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这就使学生建构的认知结构具 有多样性或特异性。因此,教学设计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个体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顺利地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学习。在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课前提问、诊断性测试等 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
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中要善于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讲清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与 区别,以利于学生进行同化学习。
首先,在设计引言时,不仅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采用温故知新 的方法引入。例如,学习呼吸作用时,可以设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而植物的生命活动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能量的供应。那么,有机物中贮存的化学能又是怎样被释放出来,供 给植物生命活动的呢?由此引入呼吸作用。这样既总结了所学旧知识又引出新知识,承上启下,易于学生理解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对比方法,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以旧促新,以新带旧,帮助学 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例如,高中生物“细胞”一节中描述了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但较抽象笼统,而 在后继的“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中则着重讲述了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 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在前面的学习中让学生重点掌握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酶和色素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而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先用一定时间复习旧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两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于掌握 诸如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以及有氧呼吸的场所等知识,更易于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的基本 原理。
3、选择建构化教学模式
如果说学生的学习就是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应 该遵循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有关 知识,经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使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并重建新的 认知结构,然后通过运用新规律,进一步检验、巩固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运用此模式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相关的原有知识。另外,知识的内化或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是一个 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推理、重组等思维加工过程,才能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而通过知识的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比如,学习基因的遗传规律时,一旦学生 认知结构中有了有关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规律等知识,就可以用于同化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等知 识,学生再通过运用遗传规律解遗传习题,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二、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内化的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学生头脑里内化了的知识结构。衡量学生学习 质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学生头脑中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即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这些知识是否构 成了良好的组织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那么,如何才能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呢?
1、重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匹配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立,取决于教学中是否能为学生呈示良好的知识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必须重 视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匹配。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坚持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的原则。
进行知识结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教科书,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把各章节的 中心内容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按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材、板书提纲,使学 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学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二,科学地设计知识结构网络。
要根据各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确定核心知识点(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课堂教学中,时时都要 围绕这个核心知识点,通过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学生只有通过这种知识结构网络的学习与内 化,才可能构建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2、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原则
奥苏伯尔认为,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必须遵循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才能促进知识的组织,从而促进 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构。
①渐进分化,建立深层次的认知结构。
奥苏伯尔指出:“个人在一特殊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是由其头脑中的一个层级构成的。而在这个层级结 构中,最概括的概念占据了结构的顶端位置,它们下面是较低概括水平的概念,比较高度分化的从属概念和具 体材料。”可见,渐进分化指认知结构上位、下位知识之间或一般与个别知识之间的组织。生物学教学中必须 按照这一原则呈示教材,才能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浅层向深层转化。比如,在讲述新陈代谢时,先讲新陈代 谢的一般概念,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新陈代谢的工具――酶;新陈代谢与ATP等。再讲植物的新陈代谢( 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这样渐进分化, 使学生对新陈代谢的概念的认知不断深化。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离不开对教材的认真阅读。只有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的本质和编写意图,才能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做新课程的实施者、研究者和开发者;真正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有效进行教材分析。教材的阅读不仅仅只限于教材本身,还包括课程标准、教参资料等。
一、认真阅读教材,通晓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科教材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经过权威机构审定的,其组成结构、编写体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等都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师生用于课程实施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文本资源。因此,只有认真阅读教材,并把教材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的本质和编者意图,才能深入理解教材怎样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才能有效进行教材分析。对教材的阅读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通读、精读、泛读。
1.通读。将同种版本的初高中生物学教材认真通读一遍。通过读书,体会课程理念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对全套教材内容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领会和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内容,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找准教材的表达与实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活动策略及其对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分析教材所承载的内容、重点难点、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原则。如果了解不够,教学时就无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可能出现前后内容脱节的现象,人为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难以达成教学目标。
2.精读。对单元、章节教材要认真阅读、仔细推敲、全面领会,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科学、合理地认知和分析。通过精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中的正文、附文、习题等相关内容,通览和推敲教材中的实验、说明、插图、注解、附表、附录、习题等内容。区分出哪些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材料,哪些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安排的过渡性练习或是更好地领会所学内容的背景材料;区分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寻找教材的表达与实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研究它与课标的关系、教学目标、重难点、材料的选取、呈现方式、材料的作用、问题的设计、活动的组织等;明了教材呈现知识时的逻辑体系;研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其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创设的各种情境,重视科学过程与方法的作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越透彻,对教材的处理就越得心应手。
例如,通过认真阅读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单元,可以弄清楚教材是如何体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要求的。“科学探究”主题在教材中没有独立成单元,主要是与“生物与环境”主题融为一体来编排,这就使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具体化了,科学研究的要求也落到了实处。该单元共安排了4个讨论交流活动,3个探究性活动,共计7个活动。教材试图通过具体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使学生逐渐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获得相关的技能,逐渐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并实现师生教学方式的改变。
精读还包含了“读学生”的含义,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哪些内容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会出现怎样的反应。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3.泛读。包括阅读其他版本的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与本学科知识有关的其他学科的书籍,还要做一些相关的习题。通过泛读,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长期的准备来看,要多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教育报刊杂志上有关教材分析和教学经验的文章,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联系。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要达到“懂”、“透”、“化”。“懂”,即是把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事实、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透”,是在弄懂的基础上,透彻理解、准确掌握并熟练运用;“化”,就是将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全面、深入、透彻、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化难懂为易,化艰涩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
二、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方向
对课程标准的研读要深入理解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例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根据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每一条“内容标准”都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行为动词,认真研究这些行为动词,它们既包含了教学的内容,也包含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应该达到的水平,还包含了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效果。将这些内容与教材紧密结合,就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打下了基础。
理解教学内容的层次和要求,初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10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一般由若干二级主题及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通过研读这些主题和各项要点,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和要求。例如,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第一个一级主题,该主题又分解为两个二级主题,即“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科学探究”又分解为5个要点,这些要点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和态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就要落实到科学探究的具体操作中,并将科学探究过程划分为六个环节,各个环节都应有明确要求,其意图是要学生初步学会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步骤和技能,而不是死记硬背。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对教材有关科学探究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学中“度”的把握,必须以“课标”要求为准。在教学设计时,应多钻研课标、把握好标准,从而减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避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和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是指教师不认真研究“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而是用以往旧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及旧高考对某些教学内容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的标高,随意拓宽和加深教学内容;“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指当教师面对新课程中那些属于能力培养而非知识性的内容时,教学又显得过于简单和草率,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不能或难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三、阅读教参资料,丰富教学资源
教参资料为教师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内容,例如,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教学设计、参考资料、测试题等。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阅读,并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分析和选择,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下面以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为例来说明。
关键词:新课标三维目标;模块式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下生物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生物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各项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有这样的经历:从生活走向生物,再从生物走向社会。学生不仅要学习到生物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接受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并且需要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教师由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学生由原来的死读书、读死书转变为通过积极的自主探究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借此提高技能培养情感。
现阶段的高中生物课程被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它们是《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还有三个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分子与细胞》必修模块,是学习生物的其他模块的基础。而学习这一模块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难点: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和学,如
何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何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统一,如何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后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如何开展好本模块的教学工作,我认为需从以下几点努力:
一、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实施标准,做好模块式教学的整体
设计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是高中生物教学、评价等的依据。进行模块整体教学设计,需要认真研读《标准》,熟悉模块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的教育价值及其它们凸显于哪些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有哪些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模块的主要科学方法,它们应该通过哪些内容和探究活动来培养?模块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应在哪些教学内容中重点体现?
通读教科书,熟悉模块单元。理想的模块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但现有的课程标准中,模块下还分若干个单元。当我们把一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个单元时,每一个单元就是这个模块主题下分解的问题,通过解决每一个分解的问题,从而整体上解决模块的问题。在进行模块整体教学设计时,要通读教科书,理解教科书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熟悉模块单元。
规划本模块需要研究的课题。通过模块的教学,自己准备在哪些地方积累经验,并尝试做理论上的概括和提炼?如何将教学中发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提升为课题,把教学和教科研融为一体。例如,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其中又有: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提高教学媒体运用的有效性等专题可研究。在提高“核心概念”的教学有效性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什么是“核心概念”?如何确定“核心概念”?为什么要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如何开展核心概念的教学?如何评价学生的核心概念掌握理解的情况?
二、教学过程要一切为了学生,而教师的指导只能作为辅助
第一,在教师讲授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的表情可以随学生的表情变化而不断变化,眼睛里面及时给予学生以鼓励,通
过交流达到思想交流的目的,让学生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给学生一种平等交流的感觉。
第二,教师应随时关心学生的反应,给学生们足够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不要过分注重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些“程序课件”或只注重自身的讲授,甚至是陶醉于自身的表演,在课堂上,一切为了学生多学习掌握一点东西,所以教师就应该更多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多思考学生的需要和偶尔出现的课堂需要,及时地把自身的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服务,为自己的学生服务。
第三,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与生物学的联系,将生物学的知识逐渐渗透到生活中去,用心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标准》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做的工作有: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分析和总结。
三、结合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教学
结合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教学,这也是新课标体现的一大特
征,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实质在于“自主发现”。研究性学习同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优势,还可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两者相得益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拓展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与生物教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将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而且使之便于与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相联系,使学生看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自主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从学校以外的众多渠道中获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弥补了教材中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学生和教师双双获益。
2.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品格。学生收集的素材大都与社会生活有关,且很多是社会热点,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可使他们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更加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我们在高一下学期开设的研究性课题是《探究甜白酒的制作及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高二下学期开设的研究性课题是《探究不同容器对酸奶酿制的影响》,这些课题一方面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这些课题的趣味性较强,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再如,在设计必修本第三册中的“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先在课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在课堂上将有关的资料与学生交流讨论。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生物课,是我们每位生物教师应该重点探讨的问题。教育教学是一项发展的、复杂的活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环境和条件限制的活动,更要求生物教师们从自身的教育和教学实践出发,自我反思,得到更准确的、更切实可行的、体现教学新理念的、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为生物教学科研作贡献,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1.
关键词:教学设计 新课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框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一节为例,谈一谈初中生物学的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它与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一起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这一观点。可以说,本章的两节内容紧密联系,在本书乃至整个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学生们认知水平的了解,确定本节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确立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情感。
本节课的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由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部分涉及到实验,需要动手操作加以分析,所以可确定它为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为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充分准备各种资料的前提下,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其主体地位。
2.学法指导。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将指导学生采用分析图文资料,分组合作,实验操作与观察,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各种相关资料及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蚯蚓翻耕”实验。
课时安排:本节内容授课需一课时。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心”动
(二)资料剖析,扩展引申,让学生“会”动
(三)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动
(四)实战巩固,情感升华,让学生“行”动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心”动。本节课一开始,首先放映一段有关昆虫“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影音资料。
影音资料的特点是生动、直观、形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观看资料,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教材所写“生物具有自我保护的本领”。教师适时提问:“生物的这种保护本领是如何获得的?”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找出答案,从而导入新课――生物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2.资料剖析,扩展引申,让学生“会”动。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很多,课本上列举了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资料和多媒体展示,仔细阅读分析,然后回答两个问题:(1)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它们又是如何与之适应的?(2)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这两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由于课本和多媒体上已经有比较丰富的图文介绍,学生回答起来难度较小,所以主要针对薄弱层次的学生,希望他们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提升自我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第二个问题相对开放,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对较高层次的学生我会有意识的对问题进行提高和深化,要求学生不仅举出例子,还要尝试说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例如形态,结构或者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
在学生们解决完以上问题后,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然后设置环节“想一想”:大熊猫和北极熊分别适应怎样的环境?如果将它们的环境互换一下,可以吗?这说明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是比较有意思的,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会展开丰富的联想,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答案后再引导他们回到课本找到理论依据――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因而大熊猫和北极熊适应各自的环境,否则,无法生存。
有关“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最后一个知识点是“耐受范围”问题,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我设计给学生出具“青蛙冬天冬眠,夏天繁殖”的资料。然后多媒体展示课本上的图片,同时布置任务,用“>”和“
这样,有关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到此处理完毕。
3.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动。本节课的第二大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设计了演示实验“蚯蚓对土壤的翻耕”。考虑到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性不强,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简单易行,教材上讲解详实,所以我大胆设计把这个实验放手给学生。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并分小组进行实验活动,要求学生记录并拍下实验过程。
这样,本节的重难点问题自然地分流到课下和课上两部分完成。课上学生们要做的就是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对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交流。同时完成教材上的讨论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表达交流等多项能力。
本实验成功的结果是细沙与土的分界不再明显,考虑到学生实验也许会有失败,因而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有正确认知,分析失败的原因:如压土力度,水和菜叶的用量,是否留有玻璃缝隙以及最为重要的是否放到黑暗环境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认同蚯蚓松土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点,实验展示完毕后,要提醒学生将蚯蚓放归大自然,从点滴渗透环保和珍爱生命的教育。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这些微妙的作用使环境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鼓励他们举出自己了解的例子。从而深刻体会教材中提到的:“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这个观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实战巩固,情感升华,让学生“行”动。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在授课后及时处理。第一、二题比较简单,主要面向基础薄弱的学生;第三题是开放性题目,相对来说要求更高一些,本题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鼓励较高层次的学生课下整理,开展探究活动。
板书设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3)生物对每一种生物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活动:蚯蚓多土壤的翻耕
(2)总结: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参考文献:
奥苏伯尔(D.P.Ausubel)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于1963年提出了认知结构同化论,用以阐明认 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目前,这一理论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熟悉并认同。本文拟就这一理论在中学生物学教 学中的应用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认知结构同化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 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识习得的心理机 制,也是新知识被保持的心理机制。
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原有知识(观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新旧知识相 互作用模式。
①上位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包容水平上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例如,根据已知的小麦、水稻、玉米等 植物的特征,从中概括出单子叶植物的概念的学习。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习得新的上位观念。
②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例如,已知单子叶植物的概念,并已知水稻 、玉米、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的实例,现在要进行高粱是单子叶植物的新例证的学习。
③并列学习。
要学习的新观念与原有观念无上位、下位关系,但在横向上有彼此吻合的关系(图1C)。例如,通过呼吸 作用与已知的光合作用的关系的比较,知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的学习。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 结果是产生一种新的联合的意义。
二、认知结构同化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的过程,也是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因此,教师 必须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1.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 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是运 用同化理论指导生物学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在教学中,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都必 须遵循这一条原则。
(1)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尤其是与新知识有密切关 系的已有概念和原理掌握的情况,这是教学设计时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依据。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 方式、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这就使学生建构的认知结构具 有多样性或特异性。因此,教学设计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个体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顺利地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学习。在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课前提问、诊断性测试等 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
(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中要善于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讲清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与 区别,以利于学生进行同化学习。
首先,在设计引言时,不仅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采用温故知新 的方法引入。例如,学习呼吸作用时,可以设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而植物的生命活动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能量的供应。那么,有机物中贮存的化学能又是怎样被释放出来,供 给植物生命活动的呢?由此引入呼吸作用。这样既总结了所学旧知识又引出新知识,承上启下,易于学生理解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对比方法,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以旧促新,以新带旧,帮助学 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例如,高中生物“细胞”一节中描述了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但较抽象笼统,而 在后继的“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中则着重讲述了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 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在前面的学习中让学生重点掌握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酶和色素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而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先用一定时间复习旧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两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于掌握 诸如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以及有氧呼吸的场所等知识,更易于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的基本 原理。
(3)选择建构化教学模式
如果说学生的学习就是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应 该遵循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有关 知识,经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使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并重建新的 认知结构,然后通过运用新规律,进一步检验、巩固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运用此模式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相关的原有知识。另外,知识的内化或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是一个 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推理、重组等思维加工过程,才能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而通过知识的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比如,学习基因的遗传规律时,一旦学生 认知结构中有了有关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规律等知识,就可以用于同化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等知 识,学生再通过运用遗传规律解遗传习题,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设计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提出并倡导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为学 生设计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的本质,对新知识具有引导性、起同化作用的知识结构——组织者,并将其内化为 学生的认知结构。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教授新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
其实,设计先行组织者,就是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提炼概括、拓宽引伸。例如,在根吸收矿质元素过 程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植物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学生已有的),引导学生得出如下“先 行组织者”(学生原有)认知结构:(1)植物细胞具有呼吸作用;(2)植物细胞膜带有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 的离子;(3)植物细胞膜上有运输离子的载体,能将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等。一旦学生建立起这一先行组织者,教 学过程即可按上述(图2)的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展开。
2.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内化的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学生头脑里内化了的知识结构。衡量学生学习 质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学生头脑中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即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这些知识是否构 成了良好的组织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那么,如何才能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呢?
(1)重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匹配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立,取决于教学中是否能为学生呈示良好的知识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必须重 视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匹配。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坚持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的原则。
进行知识结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教科书,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把各章节的 中心内容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按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材、板书提纲,使学 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学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二,科学地设计知识结构网络。
要根据各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确定核心知识点(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课堂教学中,时时都要 围绕这个核心知识点,通过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学生只有通过这种知识结构网络的学习与内 化,才可能构建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2)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原则
奥苏伯尔认为,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必须遵循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才能促进知识的组织,从而促进 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构。
①渐进分化,建立深层次的认知结构。
奥苏伯尔指出:“个人在一特殊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是由其头脑中的一个层级构成的。而在这个层级结 构中,最概括的概念占据了结构的顶端位置,它们下面是较低概括水平的概念,比较高度分化的从属概念和具 体材料。”可见,渐进分化指认知结构上位、下位知识之间或一般与个别知识之间的组织。生物学教学中必须 按照这一原则呈示教材,才能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浅层向深层转化。比如,在讲述新陈代谢时,先讲新陈代 谢的一般概念,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新陈代谢的工具——酶;新陈代谢与ATP等。再讲植物的新陈代谢( 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这样渐进分化, 使学生对新陈代谢的概念的认知不断深化。
②综合贯通,建立整体化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Bloom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Bloom教学目标分类是以Bloom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受生物学、图书馆分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通过多人的共同努力,多次实验和修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包括认知、情感、运动等三大领域[1]。平时应用更广泛更多的是认知维度,其从低阶到高阶分为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行为特征,其中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高阶能力。Bloom教学目标分类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过程,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2]。相对于以往抽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教学目标分类,更能突出培养学习者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发展高阶能力的意义
2.1高阶能力是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对卫生职业教育行业专家和临床医技能手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岗位工作任务涉及关联性较强的不同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原有按单一学科特点设置的基础医学课程不能较好的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分析、迁移和创新等高阶能力的培养。
2.2重视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是国际信息化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信息时代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教育行业也不可能置身世外,如何利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始终未能有效地定位和实现自身的作用。基本上是嫁接在传统讲述法教学的基础上,局限于低阶能力的训练和低阶知识的学习[3]。目前国际上越来越重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阶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直接作用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效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必要。
3翻转教学
翻转课堂是近来藉由科技所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翻转,是指将课堂“知识讲授”和学生课后作业的顺序对调。实际作法是将课堂讲授的部份录制成微课,当作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先观看,而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练习、问题解决或讨论等教学互动,以发展学习者高阶能力。教师课前发放导学案和微课。导学案提出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微课是把原来要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分段录制成5~10min的微视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利器,分段的微课打破了课堂直线式的进行方式,便于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必要时可重复观看较为难懂的部份。课堂中,采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收集和整理典型临床病例,精心设计PBL、CBL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承担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和发挥独立见解的机会,以锻炼学生分析、综合等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翻转课堂单元教学设计。
4翻转教学注意事项
翻转课堂的重点不在于教师自制微课来教学,而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高效进行课堂互动。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属于单向传授的知识,而将面对面的时间用于解决个别问题,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评估等等高阶能力。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在家看教学微视频是一种误解,翻转教学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将课堂时间用作更深入的学习活动上,因为讲课其实仅是最基础层次的学习活动。并希望将学生从知识接收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而且教师并非知识守门人,应该是学习过程的设计师与分析师。有观点认为翻转课堂并非创新的教学方式,在既有的教学方式中,指定学生先进行课前阅读书本章节,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的方式,即是一种翻转教学。但不论其是否为一种创新的模式,科技工具的普及的确提高了其可操作性,多了一种贴近新时代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L.M.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47.
[2]尹丽,张军要.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五年制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