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是以提供定期的财务报表为手段,以公认的会计原则为核算依据,以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等为主要报务对象,完整地、总括地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管理会计是管理知识与会计知识有机结合的产物,以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实现最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以企业内部决策、管理部门为主要报务对象,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对会计、统计等资料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为正确进行最优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有用的信息,实现对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过程的控制和对各个责任的考评。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源于传统会计的信息系统,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管理会计逐渐脱颖而出,超越了单纯的会计范畴,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独立领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又存在明显的区别。正确理解财务会计和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把握它们各自的理论内涵和实务要领,对于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和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
一、服务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为特定对象提供信息服务,但是服务对象不尽相同。财务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有关团体服务。主要向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报告,使之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情况,满足其需要,财务会计可称为“外部会计”;而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服务,它针对决策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特定问题,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以权衡对比,然后向企业内部决策和管理部门提供有关价值控制的信息资料,帮助他们有效地实施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因此,管理会计可称为“内部会计”。
二、工作主体的层次不同
财务会计的工作主要以整个企业为主体,提供集中的、总括的资料,综合考核、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则为多层次,有时以整个企业为主体,有时又以企业的某一局部、部门甚至管理环节工作主体。即管理会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必然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的全局和局部两个方面,既要从整个企业的全局出发来考虑、观察和处理问题,也要从企业的各个局部出发来考虑、观察和处理问题,二者不可偏废。
三、职能作用的时效不同
财务会计的职能作用以反映过去为特点,无论是核算,还是监督,都是实际发生或已经存在的财务会计。按照客观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对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进行记录和核算,形成基本的财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是根据需要将财务会计所提供的历史资料作进一步的加工、控制和延伸,从而使其职能作用的时效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管理会计不拘泥于描述过去,而是重在面向未来,分析过去,为更好地筹划未来和控制现在。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虽然不尽相同,但作为同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二者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核算资料同源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个分支,同属于会计信息系统。从核算资料来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同一的,即核算资料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个企业通常只有一个基本的信息处理系统,这就是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加工系统,而管理会计只是根据需要从某些侧面对财务会计资料进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并不脱离财务会计。
二、核算内容交叉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核算内容上有交叉和重叠。如成本核算就是二者都包含的内容,财务会计据以计算企业的当期损益,管理会计用它制定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水平的控制和考评。财务会计中的一些指标,如产值、利润、成本、费用等,是管理会计进行预测,计划和控制的基础;而管理会计中的预算标准是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之一。
三、工作目的一致
财务会计以反映过去为基本特征,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管理会计以筹划未来为基本特征,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虽然二者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工作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从加强企业管理着眼,进行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处理,提供辅助经营决策的资料和依据,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会计信息应当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满足企业会计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综合应用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不仅是为了从理论上准确把握它们各自的特定内涵,丰富会计理论研究,更重要的为了根据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行之有效地开展好企业的会计工作。
一、坚持实用性原则,将管理会计广泛应用于企业之中。
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目前已在许多国家得到普遍的应用和推广,而在我国企业中应用范围再逐步扩大,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方法体系,其精髓不仅在于它理论上的科学性,更重要的在于它实用价值,是要通过在企业的实际运用,把企业的会计工作延伸到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使之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坚持互补的原则,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结合
应用管理会计,并不是取代财务会计,而是为了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应用中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更好地履行企业会计对内、对外两方面的职能。企业为了能更好满足内、外两方面的需要,可以结合使用制造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一方面,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定期的财务报表,存货计价和收益仍以完全成本计算为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法,编制内部报表,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提供有用的资料。
关键词:高中生 会计管理 在认识 概念
很多人认为“会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所以,在“会计”的概念里,“包含会计工作和会计学两方面”也有人认为这种阐述是不正确的,认为这仅是“一词多义”而已。“会计”这一概念源于会计工作,而会计学是对会计工作进行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
一、“会计管理”的概念
由于高中生在“会计管理”概念上面的认识不够全面,本文首先对“会计管理”观念进行详细的介绍。“会计管理”这一概念,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运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面的。会计的概念即关于会计工作和会计学的介绍,那么会计学就是会计这项工作最基础的理解,而会计工作即是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的工作内容进行的详细的介绍。在一个企业中财务会计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一个企业的经济,只有财务部门很好的管理资金,在财务状况方面及时进行汇报,才能促进企业的向前发展,保持企业的资金平衡。
二、“会计管理”概念再认识
高中生对于“会计管理”概念的再次认识,依据“会计管理”概念进行详细剖析,指导高中生进行再认识“会计管理”概念,提升会计学向前发展,让会计工作人员更好为大众服务,从而提升我国的经济,提高生活质量。
伴随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工作中心的不断转移,会计的工作内容也不断的在发生变化,国家进行改革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企业通常把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企业在经济体制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革。经济体制如果发生改革,会计学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创新,对于“会计管理”概念,也必须达到新的深度和广度。
三、举例说明
(一)会计工作在经济体制改革下发生的变化
经济体制伴随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发生了变化,在建设方面从之前的片面求高速度,逐渐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从之前的单一生产型转化成为生产经营型。因整个经济形势战略性转变,在实际生活中会计的工作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接下来就是经济体制发生改革以后会计工作做出的变化。
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会计的工作也变得空前活跃起来,在创新和经验方面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想法。创新把活力带入企业的会计工作之中,也为正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们带来对待工作的动力和热情。这样促进了会计人员更好的运用相关知识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经济的中心。促进会计工作的中心,从事后算账转向事中或事前。扩展会计工作的领域,让会计工作的到充分的发挥,促使会计工作迅速的向前发展,变得更加有效率和效益。
在组织活动的同时,更要对监督机制进行监督,并且要对会计法律建设进行全面的加强。要想在财务领域从事会计工作,首先要遵守相关的会计法,会计要有自己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规范。因为会计工作非常的重要,必须要重视会计工作未来的发展,增强相关会计的法治建设,对会计的工作内容进行更好的监督,促进会计平稳的向前发展,同时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实行经济对外开放中,涉外会计在我国有了良好的发展,并成为会计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会计是一门具有国际化性质的职业,由于不断的增加与国外的经济交流,我国的会计也可以在国际会计学上面吸取一些有益的相关经验,促进我国的会计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高中生对“会计管理”概念的再认识
高中生对于“会计管理”概念的再认识,一般理解为,“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在“会计就是指会计工作”这一含义的基础上建立的。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伴随如今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后,会计的决策、监督、控制、预算,成为了会计的重要职责。
伴随经济的迅速向前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会计工作也得到更加宽广的领域,会计工作迅速向前发展。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相当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二者紧密联系但又具有相互区别的概念。会计学就是会计学,会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虽然他们都可以简称“会计”,但是却不能相互混淆。对于研究“会计管理”概念的再认识也是为了让会计更好的向前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步伐,完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
四、结束语
企业要想在社会中稳定的向前发展,离不开会计的工作和会计学。同样“会计管理”概念的再认识对于高中生而言也非常重要,本文对“会计管理”概念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剖析,让高中生对重新认识了“会计管理”概念,为高中生建立对学习会计知识的意义,同时带动会计学更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服务,对国家建设和企业经济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璐璐.英国政府会计管理与改革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7,(10):24-30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化;团队积分;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27-03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处理实际问题的应用技能和团队协作的专业素养。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如何在学校和企业、理论与应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对接,直接关系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通过十几年探索和实践,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模块化-开放式-团队积分”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设置,即不同部门开展工作所应用知识、要求能力的不同,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小型化的模块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企业的需求,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管理六个模块,分别对应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职能。[1]为考查学生们对本模块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每个模块讲完之后,教师将针对此模块布置作业。此部分作业仍由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提交作业时将标明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
此外,还将针对模块的内容的不同,将作业设为企业实际能应用到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制度文件设计,并且引导学生注意不同模块间的联系。比如,在讲人力资源规划这一模块时,为考查学生对工作分析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们将作业设计为,根据自己熟悉的职位,完成一份职位说明书。而在讲解招聘与配置模块时,我们设计的作业是针对每个团队完成的职位说明书,来设计一份针对该职位的结构化面试方案。这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件设计,满足了学生想体会企业实际操作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学习兴趣;前后联系的课程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也增强了整个课程教学的连贯性。
二、开放式实践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更希望在课堂上学习到贴近于现实、贴近于实战的操作技能。为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空间,我们针对各个模块的特点,采用走进企业、场景模拟和案例进课堂等丰富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
1.走进企业。为了加强学生对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感性认识,我们会安排学生走进我们的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单位,让学生了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工作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2]通过企业现场的认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开始课堂学习,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场景模拟。针对一些学生可以有自己理解的课程模块,我们建议相应的团队进行场景模拟。比如,在讲授面试知识点的时候,有团队就进行了课堂模拟,既增加了同学们的体验认知,又给教师课堂讲解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课程教授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讲解。
3.现实案例搬入课堂。针对有些课程模块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我们会考虑将现实中的案例搬入课堂教学。比如,在讲授劳动关系模块的时候,我们会联系当地劳动仲裁部门,让他们到我们学校来开庭审理真实的案件。真实的案例、严肃的庭审,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真实的劳动仲裁办案过程。
三、团队参与课堂教学
1.团队组建。在课堂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按照每组5~7人的方式,合理地将全班同学分为几大组。每个团队都有各自的队名、团队精神(即口号),以及各自明确的内部分工。后期的所有与课程相关的活动,都将以团队的形式呈现。主要包括两方面:团队协作任务,所有课程任务,均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分工合作完成;团队成果评分,团队成果展示后,老师及其他团队对所展示团队整体进行打分。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调动所有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个体的学习动机和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益处,并提高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也大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引导。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共分为六大模块,我们将全班分为六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块的引导案例,通过案例自然而然引出即将要讲的模块内容。团队小组内所有成员共同选定案例,在头脑风暴讨论的基础上,梳理出所选择的案例体现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模块的相关的思想。在每个模块开始授课之前,负责此模块的小组上台,通过PPT等各种形式对案例成果进行展示、讲解。
3.互动答疑环节。开始讲每一个模块之前,负责此模块的小组代表来进行PPT宣讲或其他形式的案例成果展示,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展示完毕后,班内所有同学都可以对成果展示小组的案例分析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是不同的见解,宣讲小组内所有成员都可以对同学的疑问进行答辩。鼓励学生质疑、培育批判性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倾听尊重不同观念、准确完整表达自己观点,逐渐养成学生积极质疑、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学生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不仅开阔了思维,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授课。授课过程中,教师针对同学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行听课,提高了授课效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因为老师的授课过程就是同学脑子中疑问一个个获得解释的过程。随着课堂的推进,同学也可以随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进行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共同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5.课堂总结反馈。每个模块授课结束后,我们将留出专门的时间,将该模块各个小组的作业进行课堂展示,让同学们在比较中相互学习,不断进步。根据本模块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作业设计反映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总结反馈。
因此,在课堂上采取“案例引导―讨论、思考―授课―反馈”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又可以组织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等能力的培养。这一模式的实施,真正做到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问题驱动、探究讨论的课程推进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
四、团队积分成绩考核
过去课程成绩考核,往往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这种成绩考核方式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等现代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素养。任课老师出题阅卷,学生考试作答,老师与学生之间变成了考核与被考核的关系,降低了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考虑这种传统课程成绩评定的缺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团队积分”成绩考核方法,将学生的成绩分解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有不同的人,依据不同的表现给出成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教师评定。根据每个团队在引导案例时的表现,给予团队整体一个分数;根据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出勤率,给予团队小组一个整体的出勤成绩;根据各个团队在各个模块作业中的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团队小组一个整体的模块作业成绩。
2.团队互评。根据每个模块引导案例和模块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其他团队成员在协商的基础上,给出分数,进行团队互评。
3.团队出勤。每个团队都给予固定出勤分数,出勤不合格则扣除一部分。具体设计为:将团队总缺勤次数限定为每个团队3人次以内,一旦有人超出此限制,那么不但会影响该缺勤同学的出勤考核成绩,还会适当减少团队所有成员的出勤考核成绩。通过实施这种团队成员互相监督的出勤考核制度,不仅提高了课堂出勤率,也提高了团队成员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4.组内互评。经过团队协作,所得到的所有分数加起来,作为一个总分。团队内部成员根据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贡献,进行组内互评。成员内部互相协商,将总分分配下去,团队成员将按贡献分配团队总积分,实行“多劳多得”政策,贡献大的多得分。分数分配完毕后各成员签字确认后上交互评表。
5.组员自评。小组内每个成员根据自己本学期的表现以及个人的收获,给予自己一个合理的成绩。让学生在自评中自我认知、反省自己。
最后,综合所有成绩给每一位学生一个比较合理的成绩。在团队的约束下,各成员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团队的任务。无形之中,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积分考核有效地减少了学生对传统老师给出单一成绩的不满。新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考核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素养。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化-开放式-团队积分”教学模式在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施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目前,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荣获2010年山东省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杜恒波,崔沪.HRM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4).
[2]杜恒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实习“三步走”教学模式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研究,2004,(6).
管理会计是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和其他资料加工、整理形成报告,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根据此报告进行日常经济活动的规划和控制,帮助决策者制定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有效工具。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说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西方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发达,企业发展的空间较大,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等外部和内部环境下管理会计发展快,成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管理会计引入我国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为主体、企业盈利目的不明确等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使得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较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和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在我国企业发展中逐渐得到重视,应用逐步提高,管理会计的作用日益显现。然而,新时期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新时期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成熟
自企业诞生以来,财务会计得到领导的足够重视和理解,然而管理会计却往往与经营、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相混淆,没有独立成体系,在管理会计理论的构建和方法论上存在较大缺陷。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在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资金时间价值、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经济订货批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长期投资决策、经营杠杆、责任会计等方面存在交叉现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可能重复交叉的内容包括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经济批量。我国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学术研讨机构和学术期刊,高校甚至没有管理会计的专门课程和专业设置,这使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很难突破。管理会计理论的不成熟使企业领导对企业运营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能力不足。
2.对管理会计的作用认识不足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对管理会计的作用认识不足。首先,由于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再加上管理会计引入我国后没有得到重视,导致企业领导层和工作人员把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等相混淆,忽视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作用;其次,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认识不足,认为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相比是多此一举,只要按照会计准则和公司法的要求进行企业管理即可,没有把管理会计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角度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管理会计即使存在的企业也只是把其作用停留在业务操作层面而不是管理层面。
3.管理会计的人力资源匮乏素质不高
我国企业管理会计行业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一般只是业务操作人员,对管理会计不熟悉不了解,专门从事管理会计工作和专门学习管理会计的人员较少,高校甚至没有设置管理会计的专门课程,社会上也没有管理会计的技能鉴定部门和颁证机构,使得管理会计人力资源不足。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在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上较为欠缺,从中专、大专(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上以业务训练为主,没有突出管理的重要性,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管理会计不仅是业务能力强而且也是管理能力强,能对公司的运营管理进行很好的控制预测的学问。
4.管理会计理论应用性不强
我国的管理会计引进大概推算已30年有余,然而只是停留在基础层面上,理论应用性不强。首先,管理会计是根据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和状况建立的符合西方经济发展的理论范式,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理论范式与西方存在很大差距,现实实践与西方理论更是相去甚远。其次,很多理论模型也无法直接用人工计算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模型应用较为困难。第三,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一些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还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电算化的应用多在事后算账方面,没有兼顾到事中控制、事前预测。
三、新时期我国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1.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
新时期我国企业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理论构建上要创新发展。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同时,借鉴西方管理会计的范式和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我国企业管理的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并且这种理论要与国际接轨,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协会、管理会计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建立管理会计年会和管理会计期刊杂志,鼓励从事管理会计的研究人员扎实推进研究内容肯定其研究成果;其次,通过企业加研究机构的方法,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模式,推动研究理论发展和应用。
2.强化企业管理会计意识
新时期我国企业从领导层到会计工作者都要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管理会计是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行业协会的教育指导强化企业领导的管理会计意识,以公司法的形式在公司内部设置管理会计部门,会计准则中强调管理会计的职能及其重要性,通过参观学习提高领导着管理会计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增强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在工作人员培养方面,增设管理会计科目考核,划分管理会计能力鉴定等级,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等方式增强工作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
3.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新时期我国要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建设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进案例教学方法,增强所学的实用性。在社会培养过程中,要设立管理会计师协会,通过管理会计师协会建立管理会计初级、中级、高级技能鉴定机构,施行技能鉴定制度,通过人员技能考核可获得相应证书并得到社会承认,获得证书后定期对其进行业务知识更新培训。在公司内部设立管理会计职能部门,并且分层级管理。
4.努力实践管理会计理论形成我国特色
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是根据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企业经营特点制定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造成了理论上和实践上西方的管理会计与我国的经济实际相比较为超前。因此,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现状和企业发展的特点,借鉴西方的理论打磨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管理会计理论,形成管理会计内容、管理会计规范、从业标准、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法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内涵。把管理会计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提高管理会计的可操作能力。
全球化机遇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相互之间竞争的激烈使得市场经济中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因此,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抵御市场风险的冲击,企业要向立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唯一条件就是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通过管理会计为企业带来的发展生机,提升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根据调查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现状分析最高的比例占到大约69%,因此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范围的对策,是当前企业进一步占据有利市场的基础。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1)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的设置与实践情况不一致。在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还处于比较晚的阶段的背景下,管理会计体系是根据当前特定的经济环境逐步建立起来的,并逐步地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就目前而言,设置管理会计部门的企业仅占据10%,尽管具有成本管理意愿的企业占据了93%,但是仅仅49%的企业能够自觉的应用管理开机的方法体系进行成本管理。许多的研究人员将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会计领域。例如,信息经济学、行为科学等,虽然拓宽了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也间接的格更改了管理会计中许多不合理的理论假设,但是这些相关学科的引入知识对管理会计理论假设的一个修正和补充,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与实际情况向脱离,管理会计的应用也很难在企业中得到推广。
(2)企业管理体系与管理会计要求的差距。一定程度而言,管理会计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而不仅仅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核算,所以,管理会计师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理念的检验,经过调查,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机构不完善,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等国家在管理会计方面的成就,我国的企业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以及相关的管理会计人员,另外组织机构的配置也不健全,人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使得企业不能顺利地开展财务分析、成本控制以及决策分析等工作。例如,在我国大约1350万的会计人员中注册会计师人员仅仅占据大约1.4%。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经营目标使,只是关注企业内部的环境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从而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内部的影响,这也是管理会计提供给企业的数据并不真实,不能充分的发挥管理会计对企业的指引作用,归根究底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与现有的管理会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协调不足。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对企业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会计信息中的重要部分,财务会计是对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经营事项的反映,但是它不能有效的为企业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之相反,管理会计恰好是为了解决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况而设立的,但是在实际的企业运营活动中,管理会计的内容受到财务会计系统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沟通不足,使得管理会计不能有效的被企业所运用。例如,曾经在美国多大60%的企业实行作业成本法,但最终只有20%坚持了下来,而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协调也没有得到缓解。因此,对于这两个不同的会计学分支领域,企业应该做好他们的协调沟通关系,为企业的会计信息的提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的对策
(1)提升理论认识。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首先必须提升对管理会计理论为认识,企业应该注重实践,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工具,是认识的来源。理论指导实践,要想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就必须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的理论认识,认真研究管理跨级的理论以及方法,拓宽管理会计的领域分为,针对当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现状,要针对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有效的创立管理会计规范,进一步的统一企业的跨级准则。
(2)加强管理会计组织建设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范围,其次在于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例如,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成立于1919年,其分会遍布全球各个地方,达到265个,拥有会员65000名之多,对于管理会计、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都居于领先地位,在美国,CMA证书是100强企业财务经理的必备,我国也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经验,建立具有权威的管理会计协会,将培养注册管理会计师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管理会计组织的建立是集会计、财务、信息管理等各方面专业水准为一体,为企业提供具有全球经济环境的强大背景,对于推动企业的整体绩效以及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因为以前使用的财务会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而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优势更加明显,在企业开展未来规划、内部管理等一些重要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会计可以为其提供很多准确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这样可以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彻底解决,才能将管理会计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真正的做到推动企业发展。
1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较弱
管理会计行为在企业中属于管理行为的一种,不仅可以有效的测试出管理中的价值观,还可以有效的检测出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现阶段管理者因为受到传统做法的长期影响,导致其管理意识较弱,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较低,大部分企业管理者、会计人员会认为会计工作主要负责的是算账、报账,管理则是由决策者负责,而且通常财务会计是会计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管理会计作为副业,所以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另一方面企业决策者的管理意识较低,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现代企业管理者除了要懂得经营以外,还要懂得会计和财务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经营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管理会计的比较忽视,使其作用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来。
1.2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可以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对管理会计工作也比较忽视,所以导致这些企业会计人员的观念都比较的传统,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比较弱、应用能力也比较差,通过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使用的都是事后记账的方式来处理财务资料,在财务资料分析方面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在进行管理决策的时候,无法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
1.3管理会计方面的职业化团队比较少
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单独设立管理会计部门,管理会计工作通常是由财务、成本核算这两个部门负责,使管理会计工作在实施的时候,没有专门的职业化团队去承担责任、履行职责,而且我国也没有管理会计这方面的资格考试,所以企业管理者会把重点放在会计循环上面,对会计实务考虑的不够周全,这样会导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没有保持平衡发展,进而使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
2 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效果的主要措施
2.1重视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意识
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的时候,管理层、决策层的领导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应当在企业中设置管理会计专职部门,这样不仅可以让管理会计的地位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让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其次要提高管理层、决策层的领导的管理会计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在相关的资格考试中增添管理会计方面的考试内容,二、在管理者培训过程中增添管理会计方面的培训内容,三、加大管理会计的宣传力度,让管理者了解管理会计的意义和作用;最后要重视加大企业内部管理力度,做好相关的会计基础工作,并且还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这样才能让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2.2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一定要对经营活动作出正确的规划和决策,而管理会计的应用正好可以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规划和决策,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认识到管理会计可以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并且在重视提高自身核算能力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增强自身的经营管理、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企业也要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去参加管理会计方面的培训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让他们的具有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能力,进而使管理会计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3重视加大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力度
管理会计的计算分析方法都比较的复杂,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计算,不仅可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让管理会计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准确信息,使管理者的决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同时也让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相关财政部门也应当积极举办会计信息化工作方面的座谈会,交流更多的经验,促进管理软件的推广,这样可以使会计信息化工作得到全面的宣传,人们也可以加深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加大会计电算化应用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目标进行有效的明确,二、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电算化的操作能力,三、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财务软件,使其应用效果达到最佳,四、加强会计人员电算化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熟练度。
关键词:管理会计 现代企业 财务
企业财务管理是根据有关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而组织的企业活动,是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工作,是企业其他活动的基础。因此,管理会计这项工作对于企业的基层建设和上层建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工作在企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现状,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我国管理会计的出现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管理会计这门学科,对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也进行了翻译和介绍,之后的20多年来,我们对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践运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二、 现代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受关注程度低
我国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是从1983年余绪缨的著作《管理会计》的出版而逐步发展的。目前在国内对于管理会计的文章也很少,人们对于管理会计的的认识也比较少,使得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及其今后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我国对管理会计的需求较小
管理会计的应用方法、工作内容及其运行机制是受企业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所有者没有实际权力,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只是运用一些浅薄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些现状都使得我国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很小。
(三)我国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十分缺乏
管理会计这门学科对于人才的知识要求十分广泛,除了必备的会计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经济、管理、统计和市场营销等各种知识。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管理者长期以来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不能使管理会计人员加强对这门学科的深入探究。所以,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在我国相当缺乏。
(四)我国的管理会计缺乏系统性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不但要体现出其价值所在,还要体现出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的关联性,企业资金的流动都要经过财务的处理。管理财务时整个单位的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当前我国现代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就是管理上不系统,这已经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五)我国的管理会计缺乏层次性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包含资金运营管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以及利润分配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它的层次性不言而喻,而当前这一点在国内财务管理做的还不够完善。对于企业而言,对层次性的重视度不够是直接导致层次性模糊的原因。
三、应对当前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一)普及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
要想改进会计管理的水平,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育,改进我国当前的教育院校的专业,在高等院校开设管理会计专业,普及管理会计知识,加强培育管理会计人才变得尤为重要。此外还需在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中,深入理论知识的研究,使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有一个深入了解。
(二)提高管理会计的能力和层次
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所以在一个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就应该且必须树立财务管理意识,认识到管理会计不仅仅只是算账报账等简单工作,必须提高自身能力,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盈亏状况、偿债能力、数据管理等及时掌握并反映出来,使企业理财活动合法化和规范化。财务管理工作,宏观看来,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细化财务管理内容,使管理活动能够定向化,有效指导企业经营。
(三)培养管理会计人员正确的思维观念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工作,必须具备发展的观念。只有具备一定的正确理念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自身的成长。整体能力、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进取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等都是一个管理会计人员应该努力培养的观念,通过管理会计的这些先进理念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足进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决策,从企业长远来看,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并正确运用管理会计体系,使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加强管理会计的工作管理力度是现代企业扩大企业经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本文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我们对管理会计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要在企业中正确运用管理会计为企业自身谋福利,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使管理会计运用得宜,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付振萍,浅探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年29期
[2]刘运国,经验研究方法在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关键词:管理会计 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建筑企业正以雨后春笋的蓬勃势头不断的发展壮大。随之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对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突出。管理会计正是在此竞争管理机制中衍生出来的新兴会计模式,它是建筑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建筑企业的透支、管理提供者有力保障。然后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对管理会计存在很大的认识偏差,无法有效的体现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严重遏制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工作刻不容缓。
1.我国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发展迅猛数量和规模上都在不断的扩大,给建筑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然而大多数建筑企业仍在管理会计的认识上存在较大的误差,对管理会计的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度。致使管理会计无法实现促进、监督建筑企业经济良好发展的本质,严重遏制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主要提出几点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建筑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存在偏差
管理会计作为建筑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延伸出来的新型会计模式,起步较晚,许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感知度和新型管理模式的学习。造成许多建筑企业管理者、会计人员往往会按照传统的会计管理的习惯和做法去实行管理会计工作,致使管理会计在基础认识上就存在一定的偏差,更无法在建筑企业工作中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
1.2 缺乏健全的法律保护
健全有效的法律体系,是我国管理会计的有效施行的基础保障。因为,管理会计作为建筑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依靠其敏锐的感觉为建筑企业的管理者服务。然而目前我国经济市场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在建筑企业经济活活动中缺乏公平、公正的生存环境。导致许多建筑企业在经济生产中处于不平等地位,人情、权力大于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营中无法为管理会计的有效施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平台。因此,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中无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3 建筑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普遍素质偏低
从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着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来看,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普遍素质偏低,无法正确、有效的执行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部分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知识了解,基本上属于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无法承当管理会计执行者得职能。同时,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素质低下造假舞弊的现象屡屡发生,内部控制薄弱都严重的削弱了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
而建筑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了解程度,也是管理会计能否有效运用的关键。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管理着不懂管理,更不懂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建筑企业管理规划上也由于个人素质偏低,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发展。
2.提高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文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应用中存在的主要为题,以下笔者根据个人多年从事会计工作的时间经验,提出几点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具体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2.1 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战略合作伙伴认识
要想有效的实现我国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认识尤为重要。只有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管理规范。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管理会计无法良好执行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建筑企业对管理会计战略合作伙伴的正确的认识。在建筑企业管理中充分的认识到管理会计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将管理会计的目光确定在建筑企业预测、分析、决策、管理上,从公司战略合作伙伴的高度上发展管理会计工作。同时,树立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将管理会计的只能放在把握建筑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上,不断保持建筑企业的良好竞争力。
2.2 健全我国法律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管理会计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为其提供公平、公正的管理平台。因此,健全我国的法律规章制度,对管理会计的发挥其基本职能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我国政府应该针对目前社会经营风气地下,人情大于法律的主要现状。加大力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利度,加强对市场经济下法律需求的深入研究,填补经济发展中对法律的需求。以此为管理会计努力营销公平、公正的经济竞争模式。同时,建立适应建筑企业发展的建筑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的良好应用提供更好的氛围。
2.3提高建筑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作为建筑企业管理会计的有效执行者之一,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职能的有效开展。因此,加强我国建筑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提高我国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有效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管理中,建筑企业应该针对管理会计这个新兴会计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岗位职能培训,鼓励建筑企业员工利用工作之余进行自我继续教习,以此完善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实际工作驾驭能力。同时,建筑企业经营者应该多关注会计人员和建筑企业管理层的思想和心理情况,多与建筑企业员工进行沟通,解决其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以此同时将建筑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考核作为人事聘用考核的重点,对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员工予以辞退,以此为建筑企业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建筑企业文化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建筑企业的管理经营中管理会计对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建筑企业经济运作的核心,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命脉。因此,加强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有效应用,解决目前建筑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有着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影响我国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一、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1.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一个全局观的整体战略。它不但要求要考虑医院内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会计和各种财务信息,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医院外部的各种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注重的是医院自身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力求在医院建立财务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全面的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现代医疗管理会计、企业战略定位和医院战略管理三位一体的新兴的交叉科学。
2.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首先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具有外向性。有别于传统的管理会计对医院内部进行的财务管理控制,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的是医院本身以外的各种与战略管理会计相关的信息。它除了要注重医院本身内部管理会计,还要涉及医院生存环境,医院竞争对象,医院服务对象的几个主体情况。作为医院的战略管理会计部门应该充分考虑这几个主体设立发展战略目标,要将三者以特有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具有长期性。战略管理是对一定时期医院管理会计的一种长远的战略计划,是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医院的战略管理会计要放远目光,注重医院的持久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不能仅仅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和忽视长远战略目标。医院的战略管理会计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应变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再次,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整体性。作为医院的长期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全盘考虑医院的整体战略管理活动,医院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都要认识到战略管理会计目标的重要性,要把医院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各部门利益,要重视社会效益以及管理水平。要尽量回避医院经营可能遇到的风险,通过不断进取增加医院的盈利能力。
二、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
1. 预测和决策
医院战略管理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为医院做好风险预测和为决策提供信息。战略管理会计要为医院策划未来的经济管理活动服务。为了医院将来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和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医院的各项经济资源能够得到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配置。利用已有的包括医院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和外部各种信息为医院未来制定最优化的方案。
2. 规划和控制
医院要运用管理会计的控制职能,对日常的经济活动采取有效地控制。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最主要的规划控制方法就是通过分析医院过去年度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制定控制现时经济活动的规划方案。明确医院各职能部门经济责任,对各科室的经营业绩进行正确的评价、考核和奖惩,及时正确调整和完善为医院制定的发展规划,建立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保证规划的科学性。
三、 现阶段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1.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普及程度不高
战略管理会计源自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才被引进我国。在我国的会计工作者的培养课程中也有设置了会计管理的课程。但是医院战略管理会计相对来说还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名词,普及程度并不高。虽然一些医院进行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这样也增加了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普及。还有不同的医院有自身特点,还没有找到一套可以普及的理论体系。
2. 医院管理水平不能满足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
虽然我国对医疗体制进行改革,让医院走上市场化经营的道路。但是在管理水平上并没有达到企业化管理的水平,仍然带有行政管理的气息,大多医院内部管理模式仍然没有改变。而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的最基本保障就是企业化管理制度。一切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的战略谋划。在会计的应用状况、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等方面都有硬性的要求,医院管理水平的落后必然会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在医院的普及与应用。
3. 医院的经营管理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国大多的医疗机构大多由行政部门主管,医院领导的任免都是由上级行政部门决定。这样可能导致医院经营管理者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注重的是自己任期内的短期效益而忽视医院长远发展的长期效益。这与战略管理的长期性事相违背的。有些决策管理意识差的管理者把自身价值取向放在医院整体价值取向之上,影响了医院的长期利益。
4.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匮乏
医院战略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 除了要具有会计知识与医学知识以外, 还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及企业文化知识等等。这就要求医院从事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但是,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虽然部分医院的经营决策者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观念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 没有充分认识到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对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认识, 缺乏超前的意识, 这样也就不能促使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进行学习, 广泛开展研究。另外, 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会计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适应战略管理会计的要求。
四、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指导医院发展的策略。
1. 恰当评估医院在市场上的定位
在对自身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的医院战略管理才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医院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优势所在,寻找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自身在竞争中拥有的优势,这样才能找到较为合理的市场定位。在战略管理会计策略的制定上才能做到合理性,保证战略的可行性。通过不断的改进措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最终向战略目标迈进。
2. 制定医院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
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使得医院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医院在明确了自身的市场定位的情况下,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要明确医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对医院的部门设置和硬件设施进行规划改造。有计划地引进医疗项目,进行技术创新升级,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储备和市场占领开拓。
3. 促进医院传统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的有机结合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内部的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医院的内部管理效率。战略管理注重的是医院外部市场和竞争对手的管理系统。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却是相联系的两个系统。应该建立起二者相沟通的桥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为医院的战略管理服务。
4. 围绕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市场化环境下,医院的战略管理会计应该紧紧围绕市场进行战略规划。首先要研究市场,充分认识市场,这样才能争取竞争中的主动权。如果医院的战略管理目标脱离市场实际情况那么必然会导致医院经营的失误。只有进一步开展管理创新、经营思路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5. 加强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建设
会计工作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与传统的核算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战略管理会计不但要了解医院内部管理会计的所有知识,对医院外部的经营环境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更高。医院要加强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建设,对内为内部会计人员增开战略管理培训课程,增强他们的战略管理意识。同时对外要引进具有战略管理的会计师。确保内部会计人员能够满足医院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要求。
综上所述,医院的战略管理决定了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医院的战略管理会计在促进医院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没有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医院应该充分认识到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将战略管理会计思想引进到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去,使医院的会计职能上升到综合管理的高度,从科学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上参与到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长期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闫健红.树立战略管理会计观念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商业会计, 2009年5月
[2]吕国元.战略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及意义.医院管理论坛, 2007年2月
[3]姜鹏.医院战略管理会计发展展望.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