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1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84-0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管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构建良好文明的班级文化。一般而言,班级文化建设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属于深层次的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师生在校园范围内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物质、精神以及制度等方面。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关键部分,其是对校园文化的微观反应[1]。一般班级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与校园文化存在紧密联系,其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师生支架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

二、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其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班级文化建设核心目标缺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其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缺乏核心明确,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班级缺乏凝聚力。在开展各项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时,学生没有全面清晰了解到活动的本质,无法发挥出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二是班级文化建设过于概念化和简单化。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仅仅只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师的一项任务,导致文化建设缺乏精神支撑,流于形式,难以对班级管理产生映射作用。三是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价。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出发,导致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低下,无法自觉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影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全面开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但是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难以提高自我管理的效果[2]。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必须要将自身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加以充分发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打造出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合理设计和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确保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等,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

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基础,而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学生具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维方式,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出自身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加强自身对班级的归属感。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导向,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三)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明确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从班级管理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情况出发,科学合理设计文化建设的方案,并以班级特色文化为依据,制定出共同的文化建设目标,有效开展相关的文化建设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如针对班级卫生较差的情况,可以以此为建设目标,开展相关的卫生活动。当然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具有明确的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文化建设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以及科学的评价效果、班级文化建设过于概念化和简单化等,导致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不高。因此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完善校园文化制度,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每个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合作的地方。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强有力保障。

一、关于班级文化的概述

(一)建立优秀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建立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五个层面:第一,引导层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凝聚力层面,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们为了集体的目标,大家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做得更好,争取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也会更加团结,班级会有更强的凝聚力;第三,激励与教育层面,在好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生活,学生会受到好环境的影响,他们会互相比着学习,这样对他们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第四,控制与规范层面,学生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班级文化,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第五,传递层面,好的班级文化学生会受到感染,并且他们会把这种精神传递出去。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1)物质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物质文化才能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2)班级有一定秩序,班级一定的秩序,有利于老师的管理,并且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学生都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做。(3)建立班级精神文化,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4)活动文化的建设,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只有为小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可见,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班级制度、班级活动、班级精神等共同作用,形成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并且使这种班级文化一直发展下去,让学生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教室对于老师还有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因为小学生学习、生活、沟通等都在教室,老师们授课也是在教室,同时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主要也是在教室。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重视教室的环境建设。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轮流做值日,保证教室的干净整洁,班级卫生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装扮教室的墙壁,比如,实际上黑板报可以体现一个班级的文化,教室的后边黑板可以鼓励学生定期做一些板报,让绘画、写字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室两边的墙壁老师可以给学生买一些贴纸,做一些学习小天地,在这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优秀试卷等等,让学生们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在教室的前面黑板的上方,老师可以拉条幅。上面写上班级的座右铭,这样学生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时时刻刻可以提醒他们,让他们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为实现班级的目标而努力。当然班级座右铭的选择需要大家集体讨论以后再做决定。另外还可以在班级空余的墙壁上贴一些名言警句。这样整个教室就会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级制度的协助,同时只有班级有一定的制度,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协商共同来制定班级制度,这样的制度学生们才能认可,才能遵守;引导学生都执行班规,这样整个班级才会更加有秩序;加强班级干部的引导与培养,让他们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并且还可以帮助老师管理班级;每天都要指派一名班干部来管理班级,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老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班干部职位,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锻炼自己的机会;制定班级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样小学生就会加强竞争学习。

(三)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会影响小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还会影响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等等,它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始和归宿;确定恰当的班级目标,引导学生为了班级目标而奋斗;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舆论、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让整个班级更加团结;完善班级的评级机制,让学生之间学会欣赏;定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等等,丰富班级的精神文化。

(四)加强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开展班会、体育活动、歌唱比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都属于班级活动文化。班级活动文化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它还是班级精神面貌与管理成果的体现,多方面、开放性的班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班级内举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举行各类体育活动,比如,踢足球、跑步比赛等等,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绘画大赛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举行各类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学生共同努力,就可以营造好的班级文化。

三、结语

第3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班级文化 素质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63-01

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单位是大学生的归属地,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其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下面本文就班级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 班级文化概述

班级文化是大学生在班级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生在高校中进行学习是出于报效国家的理想、不辜负学校的教育和自身前途等目的的综合考量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创造出多种形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班级文化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班级文化自身的覆盖性决定了其会对每个班级成员造成文化渗透,因此,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1.促进大学生的独立意识

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是塑造大学生理念的过程,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让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等自主意识,进而使其萌发独立思想。每个班级都需要有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这个目的的达成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的实施。在传统环境中,一些班级干部只注重管理形式,而不注重其切实的内容,造成班级管理出现空泛性,也有一些班级干部试图摆脱这种体制的束缚,采取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式,让每一名大学生都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当中,让他们积累相关的教育经验,得到锻炼的机会,找到了体现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机会,进而达到了班级团体的聚合效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

2.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将大学生的人生认识引导到正确的层面上来,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生存、如何修身、如何做事等,进而激发出他们勇于承担的责任感。

3.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一直是一个较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其实际情况非常不乐观。他们中普遍存在没有信仰、抗压能力差、缺乏上进心等问题。当取得一些进步时,立刻得意忘形;遭受打击时,便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必须应受到重视。

三 班级文化促进大学生素质

1.增强整体感

班级是否具有凝聚力是一个班级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的重要衡量标准。好的凝聚力可让班中的每位成员互相团结在一起,进而实现共同进取的目的,为班级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努力。健全的体制是一个好班级必备的条件,它可以使班级中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让班级中的所有事情都有相应的原则可以参照,切实做到班级运行的流畅性。

2.确立归属感

好的班级文化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具有长期性,是从班级出现的那一天就开始逐步建立的。正确地引导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教育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应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整体观念,让班级中的成员参加各种合作性的活动,进而增强合作精神的培养,形成集体观念。此外,班级干部在一个班的事物处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只有班干部的工作水平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教育人员要切实关心学生的生活,尊重他们的尊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促进班级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推进班级文化向前进步。

3.班级活动方面

首先,要开展各项积极向上的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之余感受到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唱歌比赛和演讲比赛等,将正确的价值观念灌输进活动的每个细节,让学生的行为受到良好的思想规范,在做事时依照良好的习惯去进行,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此外,学生来到学校是以学习为根本目的的,所以一个班级应该树立起良好的整体学习理念,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让大家的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另外,创新是对传统的颠覆,是解决新问题的有力武器。因此要在班级中养成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学生们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积极思考,运用创新手段,使班级文化丰富多彩。如此,既建设好了班级文化,又提升了学生们自身的素质。

四 结束语

大学生班级文化的顺利建设对大学生优良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可以实现班级成员的聚凝,也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向前推进。高校应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军利.谈谈大学生的班级文化建设问题[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S1)

第4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育;班级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我国近年来也针对高等教育开展了改革,例如采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逐步废除传统的学年制,实行更加科学全面的学分制,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和社团文化。在这种环境下,班级的职能不再是固定的,学生和教师的集体意识也不再强烈,因此有必要针对班级文化建设采取相应的措施。

1高校班级文化特征分析

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年龄分布、组织形式等都与小学、中学有很大区别,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高校的班级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独立性。相对于初中和高中,大学生显然缺少父母的约束和庇护,因此有一定的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始尝试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独立性是大学生普遍具备的特点,因此高校班级文化同样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由于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阶层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大学生急于全面的了解自己,塑造与别人与众不同的形象,完善并充实自我,因此,大学生逐渐趋向成熟使得高校班级文化具备独立性。2)融合性。高校大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城市和省份,生活环境以及家庭背景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班级文化的形成。由于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班级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信念理想和行为方式等,会呈现融合、碰撞的特点,这也是当今社会多元化的表现之一,高校班级文化同样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不同的价值观让高校班级文化具有一定的融合性。3)凝聚性。高校班级文化相对于中小学班级文化,还具有凝聚性的特点,因为大学校园文化更具包容性,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并且大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时间和空间,大学生大多已经是成年人,有条件和能力开展课余文化活动,开展活动提高了班级文化的凝聚性。

2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班级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都缺少团队协作精神,导致班级凝聚力较弱,很多学生热爱班级都是感性层面,也就是虽然说热爱班级和集体,但是却很难付诸行动,很多班主任和辅导员也反馈过这个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都缺少正确的认识,不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建设班级文化的觉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觉悟的提高可以为建设班集体打下良好的基础。2)缺少健全的班级制度。很多班级都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很多高校缺少健全的班级制度,很多班主任和辅导员对班规都没有概念,也从没想过设立班规,认为系里或者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已经能够达到管理班级的效果,再制定班规是画蛇添足,因此大多数班级都没有发展目标。但是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明确的目标才是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缺少健全的班级制度是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3)班级学风欠佳。大部分班级的发展趋势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班级学风欠佳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很多学生认为期末考试及格就行,班主任和辅导员召开班会也存在主题不明确、内容空洞等问题,这体现出班级凝聚力较差的问题。实际上学风体现出一个系甚至是整个学校的水平,而班级凝聚力则是衡量班级质量的标准。4)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力度不足。班主任和辅导员对班级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学生他们有着更加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但是大部分班主任和辅导员并不会主动找学生谈心,也很少主动召开班会,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班级管理工作内容较多,并且较为繁琐复杂,再加上班主任和辅导员还要授课,时间紧张,还要处理家庭琐事,没有时间和精力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3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1)提高院系领导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和院系领导是各项活动的领导者和发起人,应该充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根据院系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文化建设计划,在计划的基础上指导各个班级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督促领导、教师和学生严格执行,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向其他院校学习,听取学生和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并且领导应定期深入班级检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2)教师做好引导工作。班主任和辅导员要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做好设计和计划工作,在院系和学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计划。任课教师除了授课以外,还要在院系的帮助下做好引导工作,让班级向健康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对任课教师来说,要对班级文化建设有充分且正确的认识,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既要教书育人,又要用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改善班级学风。要提高教育质量,改善班级学风是至关重要的,优良的学风也是学生做人和求知的基础,学风不仅仅关系到学习,优良的学风还能够防止学生沉迷游戏,让生活更加充实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良好的学风还是培养学生优良品格的基础,正确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综上,对于高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应做好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通过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能够塑造他们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优秀品格。

参考文献:

[1]王钰岚.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新课程研究,2015,(09):12.

[2]廖泽兴.浅谈大学班级文化建设[J].读书文摘,2014,(09):85.

第5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目前医学院的班级文化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据调查显示,有56.5%的医学生表示他们是因为想当名好医生才读的医学院;22.5%的学生只是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剩下的同学则是其他原因。医学生在理想追求上的相似,使得他们责任感、荣誉感较强,这也是医学院班级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班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校园文化,但是又由于各班级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虽然各医学院每年都有非富多彩的评选活动,诸如组织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小团体”“好班长”等,但是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班级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但是医学院没有认识到班级文化会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在竞争中是不容忽视的软实力,在培养学生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老师引导不当。高校教师有知识、有文化,视野开阔,本可以当一个很好的引导者,但由于一个辅导员老师要带几百个学生,再加上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包括科研能力、就业情况等都是考核考评的重要指标,因此很多老师在日常管理教育中忽视了班级文化的培养和建设,而把重心放在重视学生就业、重视科研、自我充电上,没有意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正确引导学生。

(3)学生认识不足。作为医学院的学生,学业压力相较其他学校要大一些。学生的肩膀上担负着神圣的使命,每天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力不从心,据调查发现有46.8%的同学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23.6%的同学对于班级聚会没有兴趣,甚至有13.4%的同学连辅导员老师的名字都不知道。这种现状除了受医学院本身性质影响以外,高校老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加强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良好的班级环境、文化和氛围对培养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因为,加强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变的重要时期,会在与周围人的接触中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班级文化作为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直接环境,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共同的班级愿景,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这些都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教育学生、规范学生、激励学生,同时有利于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该工作能顺利开展,学校就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这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形象,从而彰显学校的特色。

三、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举措

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需要学校的重视和老师的引导,同时也需要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医学院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既重视班级“硬文化”建设,也重视“软文化”的建设。

(1)打造文化形象。对于一个全新的班集体而言,首先要为班集体打造文化形象,让学生们有归宿感。大家集思广益,选一个喜欢的班级名字,是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头炮。紧接着可以开展征集班徽、班歌等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最后还可以选购一套别致的班服,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服从大多数的决定,形成团体意识。

(2)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形成特色的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形成后,首先就应该制定出跟这个班集体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班规”,为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打下扎实基础。除了作为日常条例的班规之外,还应该设置奖惩机制和补充条例,从而对学生们起到激励和监督的作用。

(3)组建班委团体。有了班级形象和班规制度之后,我们就应该着手组建一个优秀的班委团体。我们可把试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提拔起来,作为整个班集体的核心。一个好的班级核心人物,可以影响到班级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该学生为核心,再建立一个同学们信任、辅导员认可的班委团体,今后能更好地为班集体服务。

(4)设置集体规划。学生们对班级体有了归宿感,对班委干部有了理解和认可以后,怎么样才能做到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设置一个班集体的规划。有目标才有动力,而一个班集体有了共同的目标,不止有了前进的动力,同时还拥有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5)强抓精神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还要重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四、结束语

第6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班级文化;意义;举措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22-01

医学院是培养与医学有关的专业人才的地方,这些专业人才对人类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教育,既要注重严谨性,又要注重创新性。班级作为医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促进医学生自我发展的载体。班级环境建设的核心就在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一个班的班级文化可以体现出这个班同学的共同文化习性和价值追求。

一、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医学院的班级文化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据调查显示,有56.5%的医学生表示他们是因为想当名好医生才读的医学院;22.5%的学生只是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剩下的同学则是其他原因。医学生在理想追求上的相似,使得他们责任感、荣誉感较强,这也是医学院班级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班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校园文化,但是又由于各班级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虽然各医学院每年都有非富多彩的评选活动,诸如组织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小团体”“好班长”等,但是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班级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但是医学院没有认识到班级文化会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在竞争中是不容忽视的软实力,在培养学生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老师引导不当。高校教师有知识、有文化,视野开阔,本可以当一个很好的引导者,但由于一个辅导员老师要带几百个学生,再加上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包括科研能力、就业情况等都是考核考评的重要指标,因此很多老师在日常管理教育中忽视了班级文化的培养和建设,而把重心放在重视学生就业、重视科研、自我充电上,没有意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正确引导学生。

(3)学生认识不足。作为医学院的学生,学业压力相较其他学校要大一些。学生的肩膀上担负着神圣的使命,每天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力不从心,据调查发现有46.8%的同学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23.6%的同学对于班级聚会没有兴趣,甚至有13.4%的同学连辅导员老师的名字都不知道。这种现状除了受医学院本身性质影响以外,高校老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加强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良好的班级环境、文化和氛围对培养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因为,加强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变的重要时期,会在与周围人的接触中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班级文化作为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直接环境,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共同的班级愿景,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这些都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教育学生、规范学生、激励学生,同时有利于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该工作能顺利开展,学校就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这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形象,从而彰显学校的特色。

三、医学院班级文化建设的举措

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需要学校的重视和老师的引导,同时也需要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医学院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既重视班级“硬文化”建设,也重视“软文化”的建设。

(1)打造文化形象。对于一个全新的班集体而言,首先要为班集体打造文化形象,让学生们有归宿感。大家集思广益,选一个喜欢的班级名字,是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头炮。紧接着可以开展征集班徽、班歌等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最后还可以选购一套别致的班服,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服从大多数的决定,形成团体意识。

(2)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形成特色的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形成后,首先就应该制定出跟这个班集体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班规”,为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打下扎实基础。除了作为日常条例的班规之外,还应该设置奖惩机制和补充条例,从而对学生们起到激励和监督的作用。

(3)组建班委团体。有了班级形象和班规制度之后,我们就应该着手组建一个优秀的班委团体。我们可把试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提拔起来,作为整个班集体的核心。一个好的班级核心人物,可以影响到班级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该学生为核心,再建立一个同学们信任、辅导员认可的班委团体,今后能更好地为班集体服务。

(4)设置集体规划。学生们对班级体有了归宿感,对班委干部有了理解和认可以后,怎么样才能做到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设置一个班集体的规划。有目标才有动力,而一个班集体有了共同的目标,不止有了前进的动力,同时还拥有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5)强抓精神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还要重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四、结束语

辅导员老师要学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尽自己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学生除了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以外,也不要忘了陶冶情操,这是一个大学生必备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第7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一、班级文化的含义

从狭义上理解“班级文化”,指的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内部师生从事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共同创造的具有班级特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还有维系和保持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新鲜”的,别人可视的物质形态。对于一个班级而言,班级文化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班级维系和发展的活力源头,是特有的一种风格,可以说是班级的灵魂,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都有促进作用。

二、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是建设和谐班级氛围的需要

班级要成长需要和谐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团结合作,形成共同向上的推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一种大的环境,是学生获得进步的“软件”,班级氛围是和谐的,学生的学习没有受迫感,才能更自由地放飞自己的思维,提升进步的空间和速度。

2.是约束班级成员行为的需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内部成员无论是学生和教师都必须有一种规范来进行约束,这种约束不应该是强制性的,最好是一种稳定的观念性规范,具有弹性和人文性,这恰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是推动教学相长的需要

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群体凝聚力,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成员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集体荣誉感而努力。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下,整个班级成员群体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表现出很强的活力,师生教学相长被有效推动。

三、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1.建设显性化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时空场所,班级生活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构成最为直接的影响。我认为,班级物质文化不能低俗,应该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样对于学生才能具有最大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精神文明发展。

因此,我们要努力设计并构建班级的物质文化,实践中应该丰实我们教室里的每面墙壁和每个角落,挂些名言名句,设置读书角,这都富有浓郁的教育意义。我一直都觉得学生在班级生活、学习的几年时间里主要是做两件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做学问,而且做人在先,做学问在后,为此,我们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应重在如何知道学生“做好了人”这个视角上。

2.科学设计和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

(1)教育性。活动要从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增长学生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趣味性。班级活动要精心设计,力求生动形象,丰富多样,新颖独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使学生在欢乐中受到教育。

(3)自主性。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订计划、组织活动,教师能善于在关键处帮助他们,把合理辅导与独立自主统一起来。

3.赏识教育能增强学习自信心

学生都有优点,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有自卑心理是一种普遍现象。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成绩不理想、过高的学习要求、甚至过多的批评和不恰当的评价等,都会造成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和产生自卑的心理,轻者缺少自信,重者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自信心的产生和建立主要来自学习获得的成功以及教师和他人的评价。

由于各个学生的性格、爱好以及接受到的教育和周围环境都各不相同,学习基础也不一样,在学习、理解、运用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完全正常的。教师就是要去寻找、去发现其亮点,用真心去赏识闪光点,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取得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这种取得的成功, 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本身,更主要地将激发学生自身蕴藏的潜质和潜能, 并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形成一种强大的学习动力, 推动学生不断自我完善,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获取更大的成功。

第8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磁场,它用一种被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导向引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推进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目的、意义及重要性,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建立和完善各项保障机制,让校园文化成文学校特色锻造、人才培养、良好校风形成的有效支撑。创新思维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发展地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据文化发展与建设的规划线路和核心主旨,通过筛选、提炼、整合和再造,构建校园文化的新体系,以年度为时段,确立重点、分步实施、梯阶推进、循序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落实,确保文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1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校风建设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育人氛围。好的校风具有“强制性”“原发性”和“能动性”的感染力,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和促使主动成长意识的养成的功能。因此,高校应在提炼办学历程中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校训基本精神,通过回顾、传承、发展的文化建设路径,实现正确价值观的跨时空对接和传承,以网络多样性平台为载体,通过论坛、主题交流圈等具体形式,在师生中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丰富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内涵,为建设健康校园风尚而努力。

2加强班级、寝室文化内涵建设班级和寝室是高校文化有效载体和基本建设单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的核心区域和关键因素。通过班级和寝室文化建设,锻造团结进取、和谐健康、勤奋学习、诚信有礼的优良风气。在班级、寝室文化建设上,要着力构筑班级文化的核心内涵,以班集体共同指向和认同的个性文化符号和形式,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以班训、班旗、班歌、班徽等具体的文化形式以及文化进寝室具体举措,确立集体成员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精神导向,进而促进班级、寝室文化内涵建设。3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心态,提升学生协调、协作能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要做好学生心理测评、心理疏导和干预、心理档案建设等工作,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做好跟踪、预防和指导工作。用同学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搭建人际交流的平台;通过主题论坛、“话语墙”以及微信、QQ群、意见箱及直接对话等形式,畅通学生的话语渠道,打通人际屏障,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坦诚相对、顺畅对话、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增进感情、融洽关系,为和谐校园建设和学生良好人际能力培养创造条件。4做好节庆、纪念日活动安排工作充分利用相关纪念日以及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结合本校区位、发展历史及建设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文明礼仪、诚实守信、感恩知报等主题教育活动,倡导校园文化主旋律、传递校园精神文化正能量;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国旗下讲话及各种类型的表彰、颁奖典礼等校内有影响力的活动,开展能触及学生灵魂的主题教育活动,激活学生成长内力,构筑校内正确的成长观和价值观导向。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1加强媒体等文化硬件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大管理和建设力度,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各级网站。网站在坚定政治立场、恪守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开辟相关专栏或论坛,直面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主要内容,不回避、不遮掩,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话语权,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做好答惑、引导和统一思想的工作;发挥校园博客、微信群具有高点击率和兼容性强的优势,与其他舆论载体形成合力,占领学校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办好内刊,不断丰富办刊内涵、提升办刊水平,瞄准文化建设全局,共同构筑立体化文化系统。2做好文化环境建设工作按照体现校园文化建设主旨要求、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彰显校园文化建设品质的建设思想,建设好一批体现共青团及青年学生文化项目和工程,按照逐年推进、渐次丰富、规模发展的宗旨,分步、分时段地夯实建设基础,促成建设成果;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利用学校的宣传资源和平台,宣传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设目标,和展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最新工作动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进度和实际需求,加大规划、建设校内大学生活动场所及硬件建设的力度,为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制度文化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节奏和步调,逐步构建机制流畅、运行高效、执行有力、落实到位的制度文化体系,宽视野、高角度地辐射工作全盘,目标设定靶向直指具体工作和问题要脉,挤掉水分、细化环节、讲求实效。1构建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根据本校学生管理体系科学、合理运转的实际要求,构建学生管理构架系统,系统下的项目和条款涵盖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主渠道和多分支相协调的一站式统筹,全面加强现有制度的改良和新制度的创立。制度建设实行动态化、灵活性的调整机制,根据制度实际操作情况及工作的需要,顺序推进、逐步完善,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形成流程简化、简政放权、重在指导、科学考核的工作机制。2加强二级单位文化建设系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是系部和班集体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班级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班风、学风建设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班干部、团支部工作职责,班级有关学习、常规、活动设计及参与情况,早操、早功、卫生值日、班级日志填写等内容以及各项工作的计划、总结等。各班级要根据本班实际和专业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使班级体各项工作有着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品牌文化是一所高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核心价值。品牌特色文化建设要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建设目标,按照广泛建设、重点培植、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按年规划、逐步筛选、重点打造,建设一批具有本校鲜明特征的文化品牌。1举办规模化的综合艺术活动艺术教育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渠道。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关注参与性、覆盖面,既要有基层的、与专业特色相联系的文化活动,又要有学校层面的、规模化的,体现艺术教育成果的艺术活动。如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在全面整合校内原有文化活动的前提下,进行提炼、重组、再造和提升,在开展好校内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力争赢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教育局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领衔承办地方高校群体性、规模化的大型综合文化活动,实现校内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和社会层面文化活动的精英化的互动、交融,通过校内普及、校外展示,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放眼全体学生,既要突出专业性,又要强调群众性,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2开展大学生论坛活动加强校内大学生活动基地建设的力度,开展校内“大学生论坛”活动,可邀请校(系)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及校外专家参与,明确主体的活动模式,开辟“一起说说”“舌战群雄”“大事小非”“真情话语”“名家明见”等主题板块,在正确引领和指导的前提下,创设自由、宽松的话语环境,让同学敢说话、说真话、听心声、长心智、达共识,用同学自己思想和话语能动锁定并倡导校内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同学自觉自愿地与学校伴同成长。3做好识别标志等视听文化建设工作校徽、校旗、校歌等识别文化符号,是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和培养目标和诠释学校文化形象的载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学校已经识别文化基础,做好系部系旗、系徽、系歌的设计和创作工作。工作过程中,要倡导文化共性和代表性,突出专业特点,体现学生文化诉求,为系部特色文化建设提供支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倡导学生戴校徽、穿系服、唱校(系)歌,用实际行动尊重并捍卫主流文化,以文化统领行动,以行动促培养成果。4开展以专业技能大赛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文体科技节活动大学生文体科技节是学校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举办文体科技节,既要立足已有建设成果,又要和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进行分流、改造和优化,要以学校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为先导,成为学校文化系统的组成项目。活动要突出品质的提升、能力的培养和项目的有效定位。在活动中要着力开展分类技能大赛,专业技能竞赛开展要立足实际、科学分类、系部承办、校级评选,要尊重专业个性、打通专业共性通道,既分类又统筹,全面提升技能竞赛水平。5做好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建立校、系分层次管理体系,开展学生的社团特色活动,立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向,保证社团项目与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统一性。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社团的常规管理,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创设品牌社团。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按照“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原则,全面加强学校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要重点培养和锻造几个品牌项目,以品牌的示范性和社会影响力来拉动社团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作用,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各系部做好落实,各系部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统一规划下,根据系部专业特色及学生特点,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系部文化体系。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

要形成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共识,通过构建学校领导领衔主管、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学生工作部门实际操作、系部等基层单位积极落实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主管部门和责任人要依照相关管理办法对各种舆论平台实行有效、有度的监管,积极培育和弘扬校园文化建设正能量,堵截错误的思想潮流和低级言论的传播,澄清模糊认识、引导舆情方向,禁止有悖党纪国法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行在校内传播。根据不同文化项目类型和内容,成立相应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文化建设活动的有效指导,确保建设成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学校应将本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纳入到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去,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以及保障系统顺畅运转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建设分项计划和管理制度,实现校园文化建设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和学生思想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学校应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根据建设进度纳入到当年的经费预算,高度重视文化项目基础工程建设和人财物的投入,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综合保障;要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灵活调整工作方法和手段,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创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作者:李秀华 张国平 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吕伟宏.校园文化的表现及其建设[EB/OL].(2014-04-01)2017-02-01].http://wenku.baidu.com/view/e845e03401f69e3143329482.html.

第9篇: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文化墙 硬文化 软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团结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总和。这种文化是在班级的共同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良好的班级文化能让一个班级学生感到心情愉悦,积极向上,充满斗志,而这样一个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最终形成。

班级的文化墙是班级文化最直接的展示,是一种“硬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班级的文化墙不仅反映了一个班级的风貌,还是学生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如何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墙的教育作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命题。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氛围。

一、班级文化墙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的平台

我们先走进每个班级,感受一下各个班级的“魅力”文化墙。每个班级的文化墙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有充满活力的班级集体照、贴图以及很有个性的艺术字表达的各种奋斗宣言,有书法作品展示栏,有美文欣赏栏,有日常行为加扣分栏、个性专区、表彰栏、小组宣言、真心话等等。每个教室的文化墙都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班级文化,看到学生们的成果,我们不得不感慨学生的创意。几年前,我们教室的各个墙面也都布置得满满的,不同的是,教室里更多的是挂满了名人名言以及激励的标语,而做这个工作的自然是教师。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集中精力把学习成绩抓上去。可以说,现在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和展示空间。也让我们见识和相信了学生的创意是无穷的。这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的很好体现,也很符合新教育改革的理念,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班级文化墙是班级精神面貌“软文化”环境建设的体现

以文化墙为代表的班级“硬文化”是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但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一副好看的面孔,班级的精神风貌真正体现在“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否则,文化墙等物化的东西就彻底沦为形式主义,而班级的形象在大家心中也就大打折扣了。这正如我们看到的一些不符合班级风貌的现象,如:上课吃零食、课堂随意走动、借讨论名义聊天等等。这些现象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班级宣传的文化与班级实际脱离的体现,而问题就在于“软文化”没有建设好。

可以说,班级“软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如何真正建设好班级之魂?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因为文化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认同感,而认同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民主。因此,班级的目标、计划以及各项规章制度都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大家集体讨论、决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既是班级的引领者又是参与者。在把握班级发展正确方向的同时和学生一起讨论,最后,可以用文化墙等形式把大家的决议结果展示出来,形成班级各成员共同遵守的“契约”。“契约”形成后,教师担任的就是一名法官的角色,公正地“判决”每一个违背“契约”的班级成员。

当然,我们不可能说这样做就能保证大家都有了班级文化认同感。虽然这种方式比较民主,但毕竟是通过一种约束的办法来达到共同的班级目标。因此,我们还要从思想上着手,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心情愉悦地、自觉地遵守并维护班级“契约”。而在这些途径中,班会占很重要的地位。每次成功的班会都是对学生的一次思想的洗礼,班级的精神也就孕育在其中了。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将完成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很多辅导员的智慧和艺术。

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催化剂”。如军训、运动会等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形成班级凝聚力以及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每一位学生都带动起来,形成主人翁意识,这对形成班级的“软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