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行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172-02
1提升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综合水平
11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及宣传。为增进财务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与实务的了解,使其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发挥出应有的工作可靠性,财务部门应针对各层级的工作人员规划不同财务管理课程,包括新进、资深甚至主管财务管理人员,均可按其所需地参与培训,以确保煤矿企业妥善运用经费及提升预算执行绩效,发挥较高的效益。在此基础上,还应当考虑借助外部专家协助审查,一方面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借助与外部专家的交流学习,导入财务管理新思维,间接获得财务管理技术方法,提升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另外,还应了解先进国家的相关法制内容,并参考国际通用的财务管理准则规范制定。
二是有针对性的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下,身为财务管理人员,其拥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即为智慧资本,可提供数字性信息与分析等,以协助单位附加价值的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重要知识与能力包含“一般能力与财务信息系统的参与建立及使用能力”、“了解财务管理原则与税法及分析资本支出的能力”、“提供新产品成本信息及分析提案的能力”、“提供策略制定所需信息及参与规划的能力”、“评估责任中心合理性及提供决策用信息的能力”、“分摊及掌握成本的能力”以及“资料处理能力”等七种能力。另外,煤矿企业培训人员也应当进行较为系统的规划设计,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教育,以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在内心中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职业道德理念,为开展科学正确的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导。
另外,煤矿企业还应当进行统一规划,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水平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信息系统,二是应用技术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煤矿企业应认真分析本单位的实际需求,并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在建立这一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组织的日常支出、收入及相关数据的特点等。出于方便快捷的考虑,煤矿企业可建立内部运作服务器。
12打造浓厚的科学财务管理文化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文化有利于财务管理信息质量的提升。财务管理文化强的煤矿企业通常会促进员工主动与同事增加互动,故能减低执行信息披露时因压力所产生的虚假信息出现,强财务管理文化影响下的员工也能正视财务管理上面对的问题,且能克服挑战,也较能成功执行工作,所以有较高水平财务管理文化的煤矿企业较能克服财务管理信息披露过程中所面对的阻力。因此,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文化与财务管理信息质量的关系为正相关,也即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文化建设水平越高,财务管理信息质量越佳。若以财务管理信息质量三方面分析时,当煤矿企业拥有较好的财务管理文化,员工将更愿意投入努力来接受挑战,会使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披露意识增强。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文化目前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完善。基本看来,包括如下一些措施。一是完善煤矿企业财务管理规制性制度文化。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煤矿企业并未制定出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很多煤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其需求存在偏离,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因此,企业应当紧密结合煤矿行业外部环境的发展状况,不断创新规制层面的财务管理文化制度体系,为自身提供更好的可遵循的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文化的创新性建设。二是强化煤矿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煤矿企业管理者对本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领导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做出某种不规范,在很多时候,财务管理人员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管理当局的财务管理文化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是规范财务管理行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这样可有效督促煤矿企业管理者在保证自身规范行为的基础上,加强对煤矿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监督规范,从源头上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
2重视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控制工作
21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是适时更新财务管理内控作业手册内容,以强化控制机制。为方便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明确执行内控与监办采购的具体准则,并协助业务人员认识经费报支的执行标准,财务部门应汇编成“支出标准及审核作业手册”,并将各项业务的审核程序以系统化图表形式呈现,汇集成“财务管理内控作业流程手册”,内容包括收入、支出、采购、财物、代收及保管等事项的作业流程、内控要项,以方便促成财务管理内控经验的累积及传承,协助财务管理人员轻易上手,发挥工作效率。
二是设立管理机制,以健全财务管理控制。鉴于煤矿企业内控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财务管理弊端发生。因此,财务管理会计部门应制订“健全财务管理秩序与强化财务管理内控实施方案”,从而说明财务管理内控的重要性,并要求煤矿企业应进行财务管理查核,加强出纳、财产等管理人员定期工作轮换,收支尽量通过金融机构办理等。煤矿企业应将方案精神纳入内部各项管理规范,除主管煤矿企业应实施查核外,还应进行决算查账等再查核工作,确保方案能落实执行。
三是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管控工作执行部门。财务管理首先应构建财务管理管控推动及督导小组,负责财务管理管控相关规范的审议、备查及督导落实财务管理管控的执行;其次构建工作分组,负责财务管理管控规划、推动运行及综合财务管理管控推动及督导小组各项行政业务;最后构建了财务管理管控专案小组,由各部门分别组设,负责推动及执行财务管理管控相关工作。
22创新内部控制的执行程序
第一阶段为基础内控。在该阶段导入组织中,人员尚在熟悉和适应阶段。此时内控的重点可放在文件管制和记录管制上,审查组织人员是否“说写做一致”,是否遵循现行书面规定执行作业和填写表单记录,以强化组织人员依标准作业程序的意识和观念为主;当然质量文件和记录是否完整正确,是否需修订检讨也是内控的重点项目之一。
第二阶段为流程内控。该阶段企业内控系统已实施一段期间,作业流程已趋稳定。此时内控的重点应放在内部沟通和产品实现各环节,按照“流程导向”的观点和要求,审查组织内部各项作业流程各部门间的配合是否规范和有效。
第三阶段是流程绩效内控。该阶段组织人员已能熟悉内控系统所要求的运作方式和要求。此时内控的重点应放在量测、分析和改善环节当中,审查各流程是否制订取得绩效的规范性指标,是否依绩效指标和内控发现缺失并分析检讨和跟踪改善。各流程绩效的结果决定内部控制的优先顺序,综合各单位的内控报告和检讨分析,判定只是执行上的问题,还是需要做流程改善的考虑。如果只是执行上的问题;只要加强遵循内控即可;如果要改变流程,则须回归到总体管理系统规划的要求做完整规划。
第四阶段为目标内控。该阶段组织发展已到需要改变的地步。此时内控的重点应放在内控目标实现上,搭配管理责任其他各环节的要求,依据“目标管理”的精神,内控组织和各单位的目标设定是否适当;管理系统是否需配合目标的达成做任何的改变;各单位的目标是否定期分析和检讨等。该阶段的内控已和组织发展相结合,而不单只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内部控制而已,内部控制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尹士谦浅议金融危机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J].中国煤炭,2009(8).
[2]于玉林,李瑞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发展;人才培养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153-03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煤矿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煤矿行业发展的主题。煤矿企业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行业、企业和管理培训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煤矿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安全性人才的中期、近期和长期培养总体规划,加快安全类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企业的诸多安全问题,真正地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发展数据来看,我国从2002年到2006年发生的一次性死亡人数超过十人的特大煤矿事故高达近200起。2005年我国的煤炭总产量约为20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7%,但是我国因煤矿开采的死亡人数占全球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左右,我国每年因为各种煤矿类事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人民币损失高达30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煤矿行业的安全水平十分低下,煤矿类企业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煤矿行业的整体安全健康发展,针对煤矿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针对我国煤矿类企业发展的不良状态,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从煤矿企业的安全方面人才培养提出了解决煤矿企业低安全性问题的办法,通过系统性地培养安全人才全面提高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
水平。
1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1 近期培养中专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基础
煤矿企业的职工文化程度低而导致的煤矿从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较差是煤矿事故发生的症结所在。我国煤矿行业长期以来受到了煤矿工人不需要知识和技术的误区所误导导致了很多煤矿企业大量招收农民工,这部分农民工有80%以上只是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地方和私有性煤矿的学历更低,这种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难以进行集中性管理,这就在遏制和减少事故因素上带来了很大的管理阻碍。在矿井下工作的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以及矿业管理中人的安全具有着引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只有实现了人的本质安全才能实现系统工作的安全。近期培养中专生的计划是通过一段时间内培养一批具有中专生,通过基层劳动学习的方式组成煤矿安全基层管理队伍,通过培养劳动组织管理和劳动应用技术为主体,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将这部分管理人员充实到基层管理队伍当中,为夯实煤矿行业的基层管理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中期培养专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特点
煤矿类行业从手提肩挑的纯体力劳动发展到现在的矿井机械电气自动化采煤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在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以及设备的工作线路优化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在煤矿开采的事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要专于矿井设备的故障问题分析和排除,同时要传授给他们丰富的经验知识,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煤矿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开采特点和企业技术特色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队伍。只有拥有了一直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才能确保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实现矿井的高效开采。在近几年的煤矿开采事故当中都存在着一些本质上规律。虽然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事故都是技术上的风险问题。但是这些所谓的风险事故都是人为可控的,这些事故的发生是人造系统不良运转和运作失控的表现,这种表现在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来说是能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的。如果在安全管理技术方面有一只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安全管理队伍就可以避免很多重大事故的发生。在这一工作环节煤矿企业可以利用三到五年培养一批专科类学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这部分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技术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系数的。通过培养这批安全管理人才来掌握基层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掌握新的技术和管理技术,使得这部分管理人员能够成为同时具备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并将其充实到管理队伍当中。这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长期培养煤矿专业本科生是煤矿人才培养的关键
要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煤矿的发生就要全面提高煤矿开采的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水平的最主要关键就是提高行业生产的安全水平,将更新更加具有稳定性的开采技术引入到实际应用领域,以此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积极利用先进的思想成果,同时要注重将研究出的思想成果加快市场转换和推广。进而建立全面的科学技术产业体系。通过五年到八年的时间着重培养一批本科生进行安全技术管理和风险安全控制教育。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培养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管理和应变基本能力,使得他们逐渐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这对于煤矿灾害的管理和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对策
煤矿类企业人才短缺的矛盾要从培养的主体上出发,同时要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联手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多种渠道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从培养的客观环境上来讲,要充分考虑到在校学生、社会公众和在职的员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要尽可能大地将影响覆盖到各个监管方面。政府方面作为监管工作的主体要加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开采监管力度,以此保证煤矿行业能够安全健康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的方面,政府要给予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支持,多制定出有利于煤矿企业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当地报考煤矿类院校和专业的分数要求、减免煤矿专业学生的学费、扩大该专业的奖学金范围以及提供伙食费和日常补助等,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该专业的学习当中。政府方面还要通过制定法规规定煤矿必须要对已经从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不定期的考核和抽检。针对煤矿企业事故频发要加强人才培养中对安全性方面的培养,加大对安全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煤矿企业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从多种方式进行培训,重视培训的效果。对于培训对象的要求上不仅要对下井实际参与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而且还要对临时参与工作的外来人员如科研人员和合同工进行培训。通过详细地培训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企业自身也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力资源,以此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作为培养煤矿专业人才的教育部门,要充分注重教育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教育共同筹措资金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以此扩大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作人才。除此之外,高效还可以通过教师调动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水平,这主要针对于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教育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脱轨等现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师资力量和综合水平,从而为在校老师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教育效果。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同社会的联系,实现产学研的相结合,优化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办学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育手段,为煤矿类企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两个重要的外在客观条件,煤矿类行业的工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是进行安全性教育的主体,这要从几方面做好对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好良好有效的激励制度,因为每个人的需要是每个人存在的必然性,每个人的存在也都为一定的目的性所驱使,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提出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煤矿企业要根据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制定多种渠道的激励机制,使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种人才多元化的需要,从工作人员的目的性出发有效地引进和管理人才。其次在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下,还要改善煤矿企业的软硬管理环境,以更好地留住企业的人才,如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信息技术的交流平台,从物质、精神以及感情人文等多种角度把握人才,以此建立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人才资源的管理应用和开发要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发展,不能只重视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需要建立多渠道培养人才的体系,从政府、教育部门、企业等多方面联手做起,扩大培养人才路径,培养出更多更好更适合煤矿企业的人才,解决煤矿企业的人才缺失问题,进而保障煤矿企业安全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贾逵煤矿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人才培养才是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最根本途径,这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引起煤矿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快了安全性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地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性生产,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志斌,马尚权,刘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安全科技人才现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6):35~39.
[2] 王书明,何学秋.我国煤矿安全投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27):19~20.
[3] 李新娟.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研究――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
[4] 林柏泉,常建华,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42~46.
[5] 张仁东.煤炭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防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85~287,295.
[6] 美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系统及启示.http://1 f k /Read News.asp?News l D= 697,2005-7-20.
[7] 柳慧鹏,刘玉祥,阎飞.印度煤炭勘探管理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3):23~26.
[8] 王庆军.煤炭企业人才短缺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I):32-33.
[9] 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Parti.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人民视野的广泛关注,煤矿工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各方努力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成文制度规范,为煤矿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安全基础。但随着煤矿工业开采需求的不断增高以及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现有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整体的安全管理需求,存在安全意识不足、专业素养较低等安全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矿工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本文即试图从煤矿安全管理现状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以达成提升煤矿工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并希望能为煤矿工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最终助力国家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一、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中的重要性探究
煤矿行业究其本质而言是一个资源开发型行业,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和作业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以追求产量为第一指标的片面思想,且由于几十年来所遗留下来的粗放式的作业方式,煤矿工业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处于一个不冷不热的态度,久而久之导致安全管理观念薄弱、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众多煤矿企业的普遍问题,严重制约着新时期条件下煤矿行业的转型进程与可持续化进程[1]。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是煤矿行业应该迫切进行的一项主要工作。通过加强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能够保证煤矿行业发展的稳定性,侧面提升煤矿行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切切实实落实国家提倡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助于实现煤矿行业的转型与突破,在新时期的经济条件下同样迎来跨越与腾飞的机遇。
二、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煤矿管控体系复杂,监管难度较大。受我国现有的制度影响,在煤矿的管控体系方面有着众多的监管部门,这些监管部门的权责上存在严重的交叉,基于这种交叉现象,有时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多人管,多个问题没人管”的监管失衡现象,使得整个煤矿的监管体系混乱低效,在安全管理上难以集中精力,因而也就无法针对具体问题做出有效的整治。同时,混乱的监管环境使得监管部门监管方向不明确,监管力量不能形成统一的联合,无法发挥“1+1>2”的作用,这是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起到有效实际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安全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较弱。煤矿行业作为资源开采型企业,受传统企业的影响比较深,因而在安全管理上往往不够重视,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匮乏,安全管理水平较弱[2],给煤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与不稳定因素,时而会报道的煤矿事故便是最好的例证,不仅给煤矿企业本身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更是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思想上的不重视是制约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有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又因为不重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招收工人时往往选择责任意识不强、安全意识不足、技术操作不规范的廉价劳动力,因此有时即便推行安全管理教育,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便之处,难以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三)相关法制规范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仅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工作仍不完善,未明确建立出一套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安全检测标准,导致我国众多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往往仅凭以往的工作经验或者沿袭以往的检查惯例,无法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权威性,煤矿职工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由于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未建立出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许多小型的煤矿企业便有了可乘之机,减少甚至忽视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给国家经济安全及人民的人身安全埋下严重的隐患。
三、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煤矿工业作为资源型企业,唯有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成功在新时期条件下实现转型,谋求进一步的发展突破。煤矿安全管理亦是如此,如果煤矿工业始终以资源的无限开采作为企业的主要任务,势必会严重阻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且安全管理的目的也将始终得不到呈现。因此为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以应对新时期下煤矿安全管理的新要求,需要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煤矿工业整体性的系统优化提升煤矿安全的基数,深化发展领域、开拓煤矿资源的二次开发,而不仅仅局限于资源的简单开采上,以此从根本上保证煤矿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运用新形式的安全管理方法,配合煤矿作业方法的不断优化,也可以达到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
(二)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立法,强化制度监管的作用。受我国的国情影响,我国的煤矿监控体系复杂,目前尚未能达到专项的“一对一”监管,因此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反观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颇有建树的西方国家,其在监管和制度上都有比较完善和必须强制执行的矿山安全与健康法律,并且还在不断的完善当中。因此,为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除了煤矿工业的自身努力外,我国在宏观层面上也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的法律法规,落实和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立法工作,强化制度监管的作用,通过行业内外部的有效配合,为煤矿工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建设出一个绿色良好的煤矿作业环境,以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做到安全生产。
(三)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培训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无论是制度的执行或者是作业的实践,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的培养和运用。因此,不断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引进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是提升煤矿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尤其在如今的煤矿行业,往往为节省成本而雇佣安全意识薄弱、技术操作不规范的廉价劳动力,给煤矿安全管理带来了严重隐患,因此加强安全培训、引进专业人才更是必不可少。同时,为进一步解决煤矿行业高端人才稀缺的问题,在进行内部安全培训的同时,应同各类高校建立合作,以提供助学金等形式进行定向人才的培养,为煤矿工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安全管理方面的顶尖人才,以此解决煤矿行业高端人才稀缺的问题,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搜寻成本。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切身关系到煤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煤矿工业的影响和意义至关重大,因此必须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以满足新时期条件下对于煤矿工业安全发展提出的要求,使其既能保证煤矿生产的效率,又能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最终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助力新常态经济目标的实现。此外,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作改善性研究,具体细节的落实及理论创新的拓展还需要煤矿工业相关的专业人员作进一步研究,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甚至可以说,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建国以来,至今,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都在50%以上,并且将在未来的数十年内保持较高的比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煤炭工业曾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煤炭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原煤产量仅有6亿吨左右,而改革开放之后达到数十亿吨,并且在不断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第二,煤炭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逐年增高,逐步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的大型煤炭矿井,建立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于一体的技术保障体系;第三,煤炭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政策上实现了政企分开,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
煤炭行业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首先,煤炭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煤矿产业的整体寿命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煤炭总储备量;其次,煤炭开采具有危险性,因此它是高危行业,纵观历史,煤矿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工业部门中事故率、死亡率最高的一个行业,而我国目前大约九成以上煤矿的主要生产能力仍然是矿工开采,并且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多;第三,煤炭是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由于煤矿的开采环节十分复杂,因此煤矿井的建设投资比较大,运营周期比较长,效益回报比较慢。
二、采煤工业技术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备受关注,而且始终作为矿山开采学科发展的主题。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中国的煤矿储藏也比较丰富,因此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将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在发展各种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我们应该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及丰富的经验。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采煤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这一背景条件下,我们将采煤技术研究的重点放在开发各种条件下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以及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程序的合理布置,逐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与科学管理。相应地,相关设备人员需要针对新的煤矿开采技术,设计开发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设备和设施,改进工艺和装备,最大程度地实现各种矿井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和自动化。
总之,煤炭属于一种初级产品,煤矿的效益向后续工业领域进行无限的传递和辐射,煤炭开采的价值和效益体现在后续产业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当前我国采煤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是煤炭开采技术大多处于比较低端的模式,煤炭的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存在很大的冲突,而且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在此,笔者对当前我国煤炭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总结:
(一)煤炭资源储量及后续保障存在较大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而且煤炭的品种相对比较齐全,但是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我国的煤炭资源储备是有限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基本上集中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区。当前我国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不足50%,个别小型矿井的资源回收率只有15%左右。而且,我国煤炭的可开采储备量较少,人均占有量较低,开采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对生态环境以及水文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煤矿生产能力与技术结构之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煤矿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低,采煤工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存在着装备差、效率低等缺点。第二,我国煤矿存在超能力生产的现象,煤矿的超强度和超能力生产虽然满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缩短了煤矿开采年限,出现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第三,煤矿行业结构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我国煤炭产业的集中程度不高,远低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平均水平;煤炭企业的负担过重,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煤矿开采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及矿区环境治理问题。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整个煤炭产业存在严重的安全形势,大多数煤矿生产和安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抗灾能力差,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显著高于世界其他主要产煤国家。我国各地煤矿的矿区环境治理问题日益突出,矿井生产中排放的煤矸石约占原煤产量的10%左右,累计堆存煤矸石数十亿吨之多,大量占用农耕用地,甚至造成矿区地面的塌陷、煤田自燃火灾等危害,部分煤矸石自燃、煤矿瓦斯排放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影响。
四、煤炭工业发展策略
基于煤炭工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作用,我国应该通过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充分保障煤炭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促进煤炭行业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在生产技术方面,国家应制定长远战略对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和利用,煤炭行业必须淘汰粗放型生产方式,摒弃落后的采煤技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优化生产技术结构等策略,加强现代化新矿井的建设和现有矿井的技术改造,建设高产的高效煤矿,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煤矿生产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程度。
在产品结构方面,应提高煤炭及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可以通过发展和推广洁净煤技术,减少煤炭利用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煤炭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煤炭加工和转化延长煤炭产品的产业链,拓展煤炭市场。
在产业结构方面,针对我国煤炭产业目前存在的集中度低、安全生产条件不足等缺点,应该重点抓好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改善行业的发展环境,吸引投资。具体可以通过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全面提高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以及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善。
五、结束语
煤矿工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因此,我国加强对煤矿工业的改善研究,理性分析其未来发展策略,对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兆强;;关于煤巷掘进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2王维再;;在采煤工程中薄煤层进行采煤技术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3姜岳刚;郭庆良;钱喜财;;深部煤矿开采沿空留巷应用高预应力锚索支护技术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4宋志飞;雷家好;孙世国;陈静;刘晓丽;;复杂条件下煤层开采上覆岩体移动规律研究[J];煤矿开采;2011年04期
5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年04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开采技术;发展趋势;前景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067
0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煤炭能源的需求量更为明显,为了更好的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经济性,必须强化煤矿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开采方法[1]。就我国煤矿开采技术而言,目前整体开采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且趋于成熟,但是在不断的实施中,仍旧存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经济的发展,在实现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环境危机,所以21世纪以来,资源、环境问题备受关注[2]。就煤炭行业而言,在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的阶段,其也存在诸多污染性问题,例如煤炭资源使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水质、土地、空气等资源的污染,所以限制了煤矿产业的发展[3]。基于以上问题论述,要求我们在煤矿开采技术方面,要完善和创新传统的粗放型开采方式,重点考虑开采技术,从环保角度出发,实现使用中的高开采率、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情况
煤矿行业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生产技术特点,可划分为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乡镇煤矿这三类。不同层次的煤矿,在生产技术水平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例如其中有部分煤矿依旧延续手工劳动方式,部分是机械化,多数煤矿半机械半自动化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覆盖范围的扩大,强化了煤矿开采技术,也收获了诸多成绩。就目前情况来看,煤矿开采技术不但在逐渐完善,我们还开始自主设计研发了诸多支架和系统,例如低拉大插板新型支架、快速移架系统、放顶煤液压支架等。另外,煤矿开采技术的研究开始以绿色环保为前提标准,以更好的缓解当前我国能源危机、环境问题、地质生态问题。
3 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前景
首先,开采工艺多元化发展前景。
就采矿学科来说,亘古不变的基础就是进行采煤方法、工艺等方面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采煤将多样化、多层次作为采煤工艺目前发展的重点,完善采煤工艺体系。在我国,长壁采煤方法目前已经非常的成熟,已经开始转向对放顶煤采煤技术的研究,很显然,这是技术研究质的飞越,也是深度以及广度的体现,例如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难采煤层,而这些难采的煤层有不稳定、倾斜度高、结构复杂等诸多问题,影响采矿工作的开展,而这些特点的存在,督促我们需要不断进行采煤方法、工艺的研究。
其次,采场围岩控制技术发展前景。
要求煤矿工作的技术研究人员,在进行技术研究中,不能单纯的凭借经验、理论来进行工作研究,要求技术人员进入煤矿中,了解每一个煤矿的实际情况,包括形态、结构、陡坡情况等等,研究恶劣环境下,支架围岩同放顶煤开采岩层之间的作用机理,查找问题并加以完善才能更好的进行支护质量技术、顶板动态监测技术的研发。另外,还需要研发岩层控制技术,例如如何能够进行冲击地压的预测和防治工作,如何能够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如何能够更好的保证煤矿开采的质量等等。
再次,深矿井开采技术发展前景。
就煤矿开采中的深矿井来说,其开采技术主要涉及到防治冲击矿压、井巷布置、热害处理等。就目前煤矿深矿井的开采情况来看,关于深矿井作业环境的突发变化,如何更好的进行应对;深矿井围岩状态分布情况;对于冲击矿压的有效监测工作等等都是需要技术研究人员不断进行研究和反复实践论证的。
第四,三下采煤技术发展前景。
就当前煤矿开采技术研究情况来看,三下采煤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之中,还涉及到很多技术的发展。第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包括开采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地表沉陷规律、开采系统的优化参数等方面的技术以及工作内容进行研究。第二,沉降控制理论等技术的发展。其中涉及到采空区充填地表废料技术、组合充填技术等方面的不断研究。第三,近水体开采设计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此类设计工作,需要从工艺参数的优化方面、设备使用质量方面进行技术开发,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土地复垦、矿井水资源化。
最后,优化巷道布置,控制矸石排放开采。
煤矿开采,想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就要求我们对目前的采煤技术、开采布置等工作进行完善和反复实践论证。从实践情况来看,经常出现开采方案和煤层条件不匹配的情况,影响开采工作的开展。所以,未来需要在煤矿地质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工艺技术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以大柳塔井为例,此矿井始建于1987年,投产后矿井不断改革,效益以及产量均呈现上升发展趋势,为了更好的发挥矿井资源优势,企业开始引进诸多采掘设备,例如在综采面沿大巷条带式布置工作面,采取综合机械化一次性采高全部垮落法采煤,更好的提高了煤矿生产的综合效率。另外,也对巷道布置加以简化,对采区工作面参数加以优化,更好的降低了岩巷掘进率情况。
4 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的能源大国,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能源资源的极大浪费。就煤矿行业来说,其生产情况不但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也会直接引发空气、水质等资源环境的破坏,与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相悖。虽然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但是对比西方国家有明显的落后,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以努力,不断进行煤矿开采技术的研究,在提高开采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陈教华.试论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5(04):86-86.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管理 发展趋势
在现代煤矿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它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内容之一[1]。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并且通过人员培训的方法,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煤矿行业的稳定发展,还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煤矿安全管理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生产力也得到了解放,这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还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中煤矿生产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指以实现人、机以及环境等系统的最佳匹配为目标,围绕煤矿安全系统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的各种风险管理。主要的管理途径包括:对煤矿生产等环节中的危险源进行有效判断、评价以及有效控制等流程管理。但是,从我国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十分容易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这就不仅对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还损害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现代化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
2 煤矿安全管理要素
煤矿安全管理的要素包括人的安全、机的安全、环境的安全、管理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等等。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保障煤矿企业职工的人身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机的安全要素主要包括:机器设备、机具以及相应的安全设施的安全。其中,机械设备的安全具体指在机械设备的安装上要保证正确无误,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要定时维护保养,确保机器正常使用。同时,还要为机械设备的使用者,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环境的安全要素指的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确保企业职工的生存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借助各种科学、安全的技术措施,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管理的安全要素则强调科学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保障人、机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安全,甚至弥补这几方面存在的安全不足[3]。信息安全要求则关注煤矿企业根据自身的管理状况,制定出对应的链接、控制以及管理各部门的信息执行协议。信息是前面四个要素的重要沟通渠道,其为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反映出管理机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为管理者提供了管理依据。
3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要使中国的煤炭工业与世界上发达国家接轨,就必须提高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结合对煤矿安全管理要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煤矿安全管理发展趋势的推动建议。
3.1 关注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
解决人才匮乏问题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国家应对煤炭行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利用,加强对煤炭行业的扶持。各企业也应当加强与相关院校以及专业的联系,建立良好的人才合作机制和产、学、研相结合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让煤炭行业能够留住人才。实施这项措施时,可以通过建立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认证资格、培训经费、安全技术设备的投入等,以及对事故伤亡情况等各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分层次、分类型地提高培训效果。
3.2 关注煤矿安全科学技术的创新
在对煤矿进行安全科学技术创新时,要以煤矿矿井中较为易发的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害等安全事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类似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以及事故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再采用行业内较为先进的技术,来对重大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提高煤矿企业对灾害的预防和应变的能力[4]。由于中国的煤矿中普遍存在着安全科技水平较低、对灾害的预防能力以及控制程度较低的现状,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地对中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发展的规划进行编制,在煤矿开采的安全科技创新上进行一定经济和政策的支持,从而引导煤矿企业加大对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煤矿安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水平。
3.3 加强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发展趋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煤矿安全管理重在“防患于未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煤矿安全管理中运用到的各种信息化系统必将朝着专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煤炭企业的安全预警能力和灾害应急处理能力,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减少财产损失准确、快速、灵活的安全管理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了安全管理过程的规范化以及信息的标准化,降低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难度。及时跟踪工作效率和结果、明确工作责任,为安全考核提供全面的依据。建立起一体化的安全信息平台,大大的提高了安全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
除此以外,针对以往煤矿对危险源的人工监察方式需做出改变。在煤矿作业现场,可以采用先进传感技术,对危险源和其它各类生产数据进行动态采集,同时将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国家级、省级安全监察部门[5]。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对全国各地的煤炭企业进行远程的实时监控,还能将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进行结合,从而对网络实现集中管理,构建综合性的信息化安全监管网络。
参考文献:
[1]胡利君.做好煤矿安全工作 促进煤矿安全发展――同家梁矿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4,(9):243.
[2]石健.试论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4,(2):23-24.
[3]刘再春.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102-106.
新时期背景下,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设备种类诸多,所以必须要综合分析煤矿开采的条件,进而结合煤矿生产状况以及具体要求选择使用相应类型的机电设备[1]。一般来讲,在选择使用开采机电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煤矿机电设备工作效率与能源消耗量,同时合理运用机械化技术,以保证机电设备运行的更加稳定。基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煤矿机电设备开采精准度也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应用在实践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了煤矿开采工作的开展,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与科学。
2 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在经济发展背景下,为了能够全面增强煤矿生产质量与效益,将更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在现代煤矿机电当中,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煤矿行业的发展。而综合机械化技术的有效应用,集中诸多技术化设备,实现了煤矿开采技术全面提升。
2.1 集中化生产
通过将综合机械化技术应用在现代煤矿机电当中,实现了生产的集中化。与此同时,综合开采生产效果得以全面增强,在设备实际运行方面强化了工作的效率。一般来讲,在对集中化生产方式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会明确相关目标,进而改进并完善机电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煤矿机电设备自身各方面的性能实现了全面提升[2]。在此基础上,对集中化生产方法的运用,也可以针对机电设备一体化展开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便于进一步管控煤矿机电设备。
2.2 实现普遍应用
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矿技术的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在操作方面也十分简单,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实践过程中。现阶段,对于煤矿生产工作而言,在应用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同时,能够全面完善煤矿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为采矿系统各方面性能的发挥提供有力保障。在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时候,主要是增加工作面的长度、机器数量实现煤产量提高的目标。通过将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使得综采目标得以实现,在缩短生产时间的基础上提高效率,进一步增加了采煤的产量。其中,短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本身较为独特,而且在应用方面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3]。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普遍应用,同时与其开采过程的简单性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开展截煤与移煤等工作的过程中,只要经过2-3刀就可以暂停,而在完成煤放工作以后可以继续工作,而且后续工作只要重复之前过程即可。目前,机械化程度随之增强,所以也必须要积极营造理想的开采环境。根据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薄煤层煤储量相对较大,所以应当给予这些未被开发的资源相应的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薄煤层开采具有较大的难度,而且开采薄煤层的机械化设备有待完善与改进,因而薄煤层开采量并不大。
2.3 电气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
在应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采煤机电针对中度厚煤层进行开采,随后向着薄煤层方向延伸发展。近年来,滚筒采煤机出现并被应用在采煤领域中,因其功率较大且强力较高,所以备受认可和欢迎。除此之外,采煤机对传统的牵引方式进行运用,随后发展至无链电牵引,并且对可变频且可调速的技术进行合理地运用,实现了采煤行业质的发展。对于电气自动化而言,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成为该领域的引领技术。站在开采技术、资金以及经济效益角度对该技术进行分析,比较适用于一般开采区域。但是,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有效地增强了煤矿开采的质量与效率,且采煤各阶段人性化增强,即减少了工作人員的实际工作量。另外,远程监控与专家诊断系统被引入,我国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系统可靠性研究方面。系统本身可以视频监控施工过程,并且采煤机能够随着煤层深度改变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国外,部分机构改造了采煤机,使其能够结合切割煤层各方面参数来自动化地调节采煤的速度,增强采煤的效果。而我国在实地项目调研以后,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并施工,对于采煤机工况实施点的问题进行了解决,有效地增强了施工设备综合机械化的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煤矿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效益以及质量,应当积极地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理念,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与稳定。但是国内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仍然有待改进与完善,所以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推动煤矿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以上研究为煤矿开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明辉.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与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96-96.
关键词 煤矿 机电一体化 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D63;TK01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对于一系列能源的需求量也相继攀升,对各式各样能源开采技术提供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煤矿生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是集多项数字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对于改善煤矿机械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对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应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煤矿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对一系列数字信息技术进行了集合,包括机械、电气、电子等,从而转变成一个整体应用于煤炭行业的一项新技术。机电一体化体系组成成分有传感设备、动力设备以及机械设备,其中传感设备参与信息传输,动力设备确保安全生产及提供动力,机械设备则对一系列生产高效运行工作予以协调。唯有得到三者的一致支持,方可达成机电一体化。
近年来,机电一体化在煤炭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在煤炭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机电一体化创新应用,可有效改善煤矿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现阶段,煤矿机电一体化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产品,诸如井下图像监控设备、借助计算机传输物件的胶带运输机等,将此类设备应用于煤炭生产中,可促进煤炭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2煤矿机电一体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2.1机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足
机电安全管理制度是机电一体化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对于煤炭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该项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却存在落实力度不足问题,为机电一体化运行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1)一些机电企业对几点安全管理缺乏重要性认识,造成管理工作仅停留在形式层面,在管理实践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违规不当现象。(2)缺乏对安全管理的有力监督,一些检测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认真负责,对安检表进行随意填写,造成相关安全银行无法被及时发现,加大了安全事故引发概率,为生产环节带来安全隐患。
2.2机电设备先进性不足
即便机电一体化可有助于改善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然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煤矿企业仅着眼于眼前利益,不注重长远发展,在机电设备上缺乏重视,致使引发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1)机电设备过于陈旧,一些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时间已然超出额定使用年限,然而依旧在运行中,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2)机电设备超负荷运行,一些企业盲目追求高产量,不顾及机电设备实际荷载,使机电设备长期处在超负荷运行状态下,如此一方面会降低设备使用年限,一方面会为设备安全带来负面影响。(3)机电设备维护不力,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目标,使机电设备持续不断的运行,而未有开展及时有效的停运检修,一定程度加大了安全事故引发概率。
2.3机电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煤矿机电一体化应用水平同样受机电人员专业素质很大程度影响,具体而言:(1)机电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对一系列机电设备参数指标、性能、障碍维修等掌握不充分,造成机电设备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难以被及时觉察或有效解决。(2)机电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在工作期间存在缺乏责任心、机电设备操作或检修过于随意等问题,为机电设备安全运行造成负面影响。
3煤矿机电一体化创新应用策略
全面煤矿企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技、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煤矿机电一体化创新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煤炭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加大对机电一体化的管理力度
(1)强化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层面的管理,不仅要把好技术关,还要开展现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机电管理人员同样应当发挥自身双重智能的表率作用,强化机电管理及安全生产管理。
(2)强化对机体一体化设备的管理,机电一体化管理不仅要勇于革新,还要不断对一体化技术开展强化改造。
3.2推行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
对于从事采掘行业的人来说,采掘是于非结构环境下开展的,该种状况十分复杂,人们难以了解实际的施工生产环境,通常而言建模仅为困难。煤炭的采掘,存在着诸多未知因素,使得传统作业方式可能引发各式各样的安全事故。为了解决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足、机电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等为煤矿机电一体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推行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一方面,智能控制可减轻机电设备运行所受人为因素的干扰,经由智能系统对机电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自主调节,有效降低故障引发率。一方面,智能控制可增强机电一体化功能,促进获取进一步全面、准确的矿井信息,进而强化生产安全性。
3.3引入电力电子学及电气传动自动化
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电气传动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煤矿机电交流调、速数字直流调速系统上,实现了有效的发展,如此极大水平改善了我国煤矿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此外,煤矿企业通过对发达国家高水平矿井采煤机、提升机的引入,同样显著提升了我国煤矿企业的煤炭、电力驱动自动化水平。
3.4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煤矿企业要_展好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第一步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对所有用于煤矿生产的设备开展定期检测,避免各式各样可能危急安全的事件的引发。此外,煤矿企业还应当强化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做到谁使用,谁负责保管、维修。
4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我国煤矿生产规模及生产水平的不断改善,煤矿机电一体化发展收获了有效的发展进步,不过在现阶段煤矿机电一体化中,依旧存在各式各样影响其生产效率的因素。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煤矿机电一体化内涵,全面分析煤矿机电一体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加大对机电一体化的管理力度”、“推行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引入电力电子学及电气传动自动化”、“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等,积极促进煤炭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孟,吴富如.浅谈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8):44-45.
关键词:安全管理;煤矿采矿;实践研究
引言
采矿工程因其工作施工環境复杂、结构多变,在施工过程中危险性非常高,特别是矿山井下采矿工作,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不仅对采矿工作人员造成人身安全问题,同时也造成了采矿行业的经济损失。因此采矿工程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采矿技术进行完善,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这样才能推动采矿行业的快速发展。
1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概述
采矿技术在采矿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采矿工程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存在的采矿技术有以下几个特征:采矿技术类型多种多样。随着采矿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实际采矿工程中,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采矿技术,采矿技术的应用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更新。采矿技术复杂程度高。在采矿行业中,井下采矿和井上材料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井下采矿的难度系数要大于井上采矿,而且还要受到各种地形因素的影响,增加了井下采矿技术难度,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采矿技术发展较快。采矿行业中,采矿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需要不断的对原有的采矿技术进行完善,弥补不足之处。对采矿技术的研究也是力度也是越来越大的,国家在这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采矿技术的快速发展。
2我国常用的煤矿开采技术
2.1硬顶开采技术
硬顶开采技术又可细化为硬顶煤开采技术及硬顶板开采技术两种,两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硬顶煤开采属于综合型开采技术,而硬顶板开采则属于控制性开采技术。硬顶煤开采是对多种采矿技术的综合使用,所采的煤块相对较大,缺乏均匀性,不利于后期使用,因此,进行煤矿开采时,对于这种开采技术应该慎重选择。
2.2深井开采技术
深井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控制矿压、防治瓦斯及热害等,同时还要做好深井通风的布置。深井开采技术往往使用在具有地热危害性大、冲地压相对较低及煤层岩石抗压能力较弱的位置。为了确保开采工作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开采前需要加强对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分布状况的研究,根据相关内容制定采掘方式,选择合理的设备。
2.3填充开采技术
填充开采指的是利用水、砂及砾石等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填充,能够有效缓解作业面承担的压力,防止地表出现洼陷和变形问题。同时,填充开采能够有效减少煤矿围岩崩落,所以适用于高应力集中的区段。
2.4缓倾斜煤层开采技术
缓倾斜煤层开采时,会结合刨煤机进行使用。刨煤机体积相对较小,但是整体功率较大,可以有效确保开采工作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开采效果,促使开采作业更加安全可靠。此外,在开采煤层较厚时,会使用一次性开采技术,该技术能够防止顶梁结构中存在的焊接缝开裂现象的出现,而且可以很好地预防四连杆变形。
3我国煤矿采矿施工安全管理
3.1加强安全意识
煤矿开采中,不可避免的有安全隐患存在,所以必须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优化和完善相应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施工安全。首先煤矿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在开采作业中安全的重要意义,将安全思想贯穿整个作业过程,从而保证开采作业能够安全进行。这就需要煤矿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培训工作,不断向工作人员灌输安全生产的意义。同时,要在矿区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语,提醒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操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煤矿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所有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按标准进行开采作业,保证施工安全。
3.2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要做好煤矿安全管理,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工作人员行为。煤矿企业需要结合采矿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切实保障采矿工作的安全性。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煤矿企业是比较混乱的,在管理方面没有一个有效、全面的体制系统。基于此,我国必须要完善煤矿行业的法律法规,不能在法律上出现漏洞,让煤矿企业出现不良竞争。首先就是要将执法部门和生产管理者分开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责,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样执法不严、徇私舞弊的状况才不会出现。加强执法人员的责任心,真正做到严格法执法。
3.3提高安全科技水平
煤矿开采工作往往会在复杂地质环境下进行,因为对于采矿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实际开采需要,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引进具有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保证煤矿开采工作安全进行,实现高质量、高效、安全的生产。所以,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加强技术以及设备的投资,促使煤矿开采作业能够达到现代化、高效生产的目的。
3.4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提高安全系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工程的安全系数,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安全检查力度,做好安全监督,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对煤矿作业过程所有环节的监督和审核评定,确保所有程序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有效。
3.5加强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员工责任意识
采矿行业要加强监督管理机制,这样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员工的监督,以此来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在采矿工程中,大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员工责任意识有关。因此可以通过监督管理机制,强制责任的分配与落实,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可以找到相关负责人。同时加强监督管理机制,也可以施工过程中员工操作或者个人行为出现问题时及时制止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安全。
结语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工程状况,选择合理的采矿技术。为了提高采矿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不断加强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从员工思想意识入手,优化并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安全科技水平,不断加强安全检查力度,确保煤矿工程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开采作业,推动煤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采矿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采矿行业要加强安全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协调安全利益关系、加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和提高员工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安全,才能为采矿行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占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将它重视起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提高相关的人员的专业素养,这样才可以保障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使煤矿行业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袁正军.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如何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机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
[2]张丹,杨月江.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实践及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J].中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