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范畴的信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用;市场经济;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F20;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2-0044-02
在古、现代汉语中,信用首先是一个道德范畴,指信任、诚实、守约之意;其次是经济范畴,指借贷活动这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一词,拉丁语是Fides及Bonatides。Fides有信任、信义、诚实的含义,与英语中的Faith、Confidence、Trust、Honesty等词的意思基本一致或相近。在私人关系中,它表示“从投诚(即投靠胜利者),到相信他人会给自己以保护或某种保障,它既可以涉及从属关系,也可以涉及平等关系。”而Bona tides则被翻译为“诚实信用”,也就是英语中的Good faith。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本文探讨的是信用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必备要素,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意义。
一、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每个人通过个人劳动及通过其他一切的劳动,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但是,这种自我满足需要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包括无限多样化的手段,以及在经济运行中同样无限复杂地交叉起来的商品交换运动。黑格尔对此作了如下的表述: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来说,交换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的需要依赖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又依赖于契约。黑格尔把商品交换的契约分为两类:一类是“物本身的互易,即一个特种物与其他特种物的互易”;一类是“买卖,即特种物与被规定为普遍的物之间的互易”。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论述社会公平问题时,从他的自然法中引申出来社会契约思想,并进而论述了信用的重要意义。在霍布斯看来,商品交换行为本质上就是对契约的履行,契约就是权利的互相让渡,就是彼此承认平等权利并表现其让渡的意志。在自然状态下,没有契约,就无所谓正义与不正义。有了契约以后,自然状态就结束了,遵守约定、履行信用就是正义,违约和不履行信用就是不正义。
亚里士多德从经济交往中论述了信用原则的重要性。他在伦理学著作中写道: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当“双方还保持着他们自己的产品的时候,而不是在已经发生交换之后,必须把交换的条件归纳成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否则,双方中的一方将试图争取优势,以少量换取多量。数字比例确定后,双方就可以进行公正的联系,否则,两者之间是不可能建立恰当的平衡关系的。”他认为,为了取得互惠的效果,双方必须遵守信用原则,交换的产品必须以量化的比较形式达到平衡,以便达到公平交易。
欧洲中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家、伦理学家托马斯・阿奎奈从买卖交易中的欺骗、经商和高利贷的道德评价等方面一以贯之地阐述了他的信用思想,反对在买卖交易中的欺骗行为。他明确指出:“为了达到高于公正价格的价格出卖物品的特殊目的而进行欺骗,是完全有罪的。”可见,契约与信用是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和有序竞争,市场经济活动需要诚实信用观的道德保证和法律保障。诚实信用是作为市场交易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则,对维护市场交换秩序和竞争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信用不仅是市场经济的行为规则。更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社会资源。美国经济学家考埃特认为:“良好信用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表明了信用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可以带来资金这个稀缺资源的资源,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物质资源,马克思・韦伯认为,它是能够带来实际好处的美德。富兰克林指出:“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如果一个人把他的金钱放在我这里,逾期不取回,那就是将利息或者在那段时间用这笔钱可以得到的一切给了我。”他还认为,诚实、勤劳、信用等之所以成为美德,是因为它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说明了信用本身不是自然物质资源,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却又实际影响并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社会资源。
霍布斯认为,契约道德是市场经济的重要道德基础。其实现需要一定的环境,只有在充分竞争的环境里,契约道德方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因为在这时候,谁遵守契约,谁就能从交易中获得最大的效用;反之,谁不遵守契约,谁就会被淘汰。因此,由“公平”和“正直”所建立起来的“信用”,是市场经济最需要又最稀缺的“人气”资源,谁掌握了这个资源,谁就能赚钱。
信用作为一种资源,具有降低交易费用的功效。在交易发生前,可以减少为获得交易机会而搜集信息的时间、金钱和努力。在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对相互信用的认可,使交易过程避免讨价还价和互相扯皮。交易结束后,因基于信用行为的交易,还可减少违信带来的退货、提货等时间的浪费和物的损失乃至发生诉讼的成本。由此可见,信用在交易过程中始终都体现着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近代信用创造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苏格兰人麦克劳德,把人的品质、抽象的权利、商誉也都看成是财富。认为信用从法律角度说就是债权,和货币在同等程度上都是财富,都具有交换性或购买力。他说:“信用是一种购买力,可以用来购买劳动和商品,以形成和创造的产品或流通已经存在的商品。”“假设那商人对批发商的品格和诚实有充分的信任,他就凭信用把货物卖给那批发商。……他卖出货物,所交换的不是货币,而是一种信用式债权。……因此,我们看到信用引起了完全相同的循环和生产,和货币一样。”认为信用是一种增值的经济量,为追求利润目的而创造,所以,也是一种生产资本。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信用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能够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三、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需要
信用基于一定利益基础,信用行为的发生离不开利益的追求与平衡。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使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信用行为的坐标。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利益是人需要的满足,是主体之间的社会利害关系,利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其最根本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此外,利益还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韦伯说道:“利益而不是观念,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可是这些观念所创造的‘世界形象’经常像转轨器一样决定着行动的轨道,循此轨道,利益的动力使人们不断地行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都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任何离开利
益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都是不存在的。市场利益原则是商品经济的本质要求。在市场制度安排及法律前提下,“看不见的手”要求“经济人”欲利己,必先利他,“经济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自利的经济行为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他人的利己打算,满足他人的利己之心。在这个意义上,信用作为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有关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由此可以说,信用行为也是市场行为之一,“经济人”主要依靠其预期利益来不断调整其信用行为。
市场经济社会中,客观上存在着一系列既满足个人利益,又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商品交换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原则和机制。社会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而社会的整体利益则是由它的成员的个人利益所构成的。因此,休谟认为,人类在交换关系中必须遵循“稳定财物占有”,“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恪守信用、履行许诺”这三条基本法则。这是维系社会经济秩序、人类和平、安全、和谐所绝对必要的,没有这些基本法则,人类社会就不能建立商品交换关系,任何个人利益也无法得到实现。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什么样的经济行为和交往方式,也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愿望,人们都必须遵循信用原则,在满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同时,才能相应地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即便是那种极端利己主义者,主观上不愿意承担任何社会责任与义务,但他们为了自我利益的需要,也往往能够自觉隐藏那种自私自利的欲念,接受和承认经济交往的信用原则,努力为他人服务。这也是市场经济中的必然法则。
一、企业诚信经营的概念
诚信经营,指面向个人或团体的诚信,是对某个企业据以长期服务于所有成员的各项原则,从经营战略角度讲,具体说来是指企业仔细地挑选顾客、雇员和投资者,然后想办法留住他们的方法与策略。企业诚信是三维的,即顾客、雇员和投资者,这三种要素关联性表现在:没有诚信的雇员就不可能出现对企业忠诚的顾客;缺乏诚信的顾客,企业无法留住忠诚的雇员,而一旦顾客和雇员这个诚信的基础不存在,企业的投资者也不会再保持对企业的支持;顾客和雇员的诚信也建立在投资者诚信的基础上。因此顾客、雇员、投资者是企业诚信三维,其力度、广度和相互关联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想或思想。
二、企业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一)诚信是推动企业生产力提高的精神动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生产力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因素。因此,企业的诚信建设,在根本上决定于员工个体的诚信、决定于员工的素质,建设一流的队伍是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保证。塑造企业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中人的因素,通过精神层面的感召力,使得企业内部真诚相待,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度认同和支持企业的经营政策和方针,使企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发展。
(二)诚信是促进企业内外有效沟通的桥梁
对企业管理来说,管理的主体是人,人的因素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所有的管理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沟通的问题。能否进行思想、情感、心灵上的有效沟通,不仅仅是工作方法,工作态度问题,还是能否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是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的大问题。
(三)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企业凝聚力是企业生命力和企业活力的重要标志,而企业诚信则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源泉。一方面,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把企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品质、顽强作风挖掘和提炼出来,成为大家认同和遵从的价值规范,有助于把各级员工对企业的朴素情感升华为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把敬业爱岗的自发意识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使每位个体的积极性凝聚为一个整体,从而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另一方面,企业对外诚实守信,就能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从而不断赢得创业和发展的机遇,其信誉度就会不断提高。
(四)诚信是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基础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而真正持久的经济效益来自于诚信经营。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只有以诚信服务为前提,才能切实保证企业员工与广大客户进行深入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知,建立符合彼此要求的诚信服务体系,从而拉近企业与客户的距离,使客户理解、支持、配合企业的各项经营与管理活动,成为企业忠诚的客户。只有真正赢得客户,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更快的开拓市场,才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在更长远的时间跨度上获得最大利润。
三、企业诚信经营的必备条件
(一)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和诚信建设的设想与举措
1、坚持诚信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全公司的诚信意识和品牌意识、诚实守信、重诺践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问题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市场经济从运行机制上讲是一种默契经济、信用经济,诚信经营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2、注重抓好“四个落实”和“一个建设”
“四个落实”就是抓好企业质量信用、企业纳税信用、企业管理信用和商业管理信用制度的落实。
“一个建设”就是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3、加强行政监管和舆论监督,搞好分工协作,确保争创诚信企业工作取得实效:一要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二要大力强化诚信宣传教育;三要认真做好对驰名、著名商标的保护工作;四要努力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
(二)加强诚信经营的外部制度约束
目前,我们面临的中职学生,年龄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不少是中考落榜生,整体素质是比较低的,受家庭、社会的影响,诚信意识比较淡薄,还不懂得诚信对他们今后的就业乃至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校实行的是全员育人,市场营销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有着丰富的诚信教育的素材和案例,负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该在市场营销课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1.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1.1 诚信是企业营销的核心。诚信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它也属于经济范畴。现代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信用原则的核心是诚信守诺,完整履约。市场运作靠法律保障,法律靠信誉支持。如果没有“诚信”,法律及合同都会成为一纸空文。“恪守信用,合法经营,良性竞争,促进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调,也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既要竞争,又要守法,更要讲究诚信。 “市以诚为本,诚以信为基”,在当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竞争就是公平竞争。如果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比喻成“舟”,那市场就是“水”,载舟覆舟,根本在于信用。因此企业若失去了诚信,也就关闭了通往市场的大门。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树立自己的诚信形象。
1.2 提高顾客满意度,培育忠诚顾客,创造更多利润
现代营销目标不再局限于选择市场营销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更注重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搞好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培育忠诚的顾客,而在这个过程中,诚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将满意的信息传递给5~8个顾客,而将不满意的信息传递给11个以上的顾客。因此,讲诚信的企业必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培育出一大批忠诚的顾客。忠诚的顾客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1.3提升企业竞争力
西方将信用管理称之为“最能使企业产生直接效益的管理措施”。俗话说“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可见诚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赢得企业信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石。诚信作为企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不仅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且能使企业赢得长久不衰的市场认同、品牌价值和丰厚利润,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诚信是市场营销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中职学生安身立命之本
营销活动是一项塑造形象、建立声誉的崇高事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和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诚信是做人之本,是就业的保障,每个营销人员都要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真心诚意为顾客服务,和顾客交朋友,实行顾客固定化策略,发展顾客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诚信形象。
3.充分利用营销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3.1 将诚信教育纳入营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去
在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诚信教育因素与材料。在“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教学中,我们知道,市场营销在经历了生产导向、销售导向、营销导向和社会营销导向的发展过程之后, 现在的发展呈现出五个趋势:从产品营销走向服务营销;从零售分销走向网络营销;从战术营销走向战略营销;从企业营销走向社会营销;从实物营销走向文化营销,都贯穿、渗透、突显着一条主线――“诚信营销”。
在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教学中,我们知道各种营销策略均融入了诚信理念。在营销策划上,无论是创造新的产品,还是产品重新定位、品牌建设、或者是公益活动营销,诚信是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一切营销活动的基础。教学中要通过理论的讲解结合正反两方面事例的比较分析让学生懂得,对于一个有志于长远发展的企业,诚信一定是他的经营理念,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3.2 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市场营销实践和实习中,培养学生“诚信”营销的品德
“诚信”营销教育的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营销实践和实习教学,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诚信”营销道德养成的重要性。尤其是实习教学活动,实习期间,学生是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中与社会人发生真实的人际交往,学生在交往中、工作中体验着各种道德,如个人生活道德、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等等,并养成行为化的道德。学校应与信誉好的大型的商场和物流公司等企业签订 “市场营销实习基地”的协议,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学生实习以加强学生对市场的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营销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在这一环节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帮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资本主义;核心;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47-01
一、希法亭以金融资本为核心阐述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
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一书中开宗明义“本书试图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试图将这些现象纳入始于配第而至马克思达到其最高形式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现代’资本主义的特点是集中过程,这些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由于卡特尔和托拉斯的形成导致‘扬弃自由竞争’,另一方面表现为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我们后面讲详细说明,由于这种关系,资本便采取自己最高的和最抽象的表现形式,即金融资本形式”从这里我们看到,希法亭把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和金融资本的形成看作资本主义的新特征。他通过对信用、股份公司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分析,得出了“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日益结合”的结论,垄断的出现则加速了这一过程,从而也使资本变成金融资本,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的统治因素。
信用使得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希法亭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银行由主要是支付中介向主要是将闲置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的中介演变,信用则由流通信用想资本信用倾斜,以及在资本信用内部,由流动资本信用向固定资本信用倾斜。由此,它与企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当银行仅仅是信用中介时,他只关心企业的暂时状况和支付能力,而当银行转到为产业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本时,它们之间“就由暂时的利害关系变为长远的利害关系;信用越大,特别是转化为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这种利害关系也就越大和越持久。”企业越来越依赖于银行,银行也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顺应企业的要求。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信用障碍;家族信用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057-02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改革30年以来,农产品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且随着加入WTO,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开放成为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不仅受到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直接面对统一的大市场时,还愈来愈受到小规模分散化生产所形成的较低的组织化程度的严重制约,以致难以准确把握必要的市场信息,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而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外部市场的内部化,不仅表现为外部收益的内部化,实现了规模经济,而且还表现为将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外部成本内部化,有效地降低了交易费用。世界农业发展史也表明,农村合作经济不仅构成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重要的组织基础,而且已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4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了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具体政策,理论界同样也是对农民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非常充分的探讨,并对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未来发展充满乐观。例如,到2005年底山东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1 126个,数量居于全国首位;入社(会)农户达到46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2%,大大高于全国9. 8%的平均水平[1]。这相比国外近80%以上的农民参加合作组织的比例,覆盖面仍较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二、信用缺失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最大障碍
1.信任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最基础的资源要素
合作组织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主要原因就是将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有节约交易成本的利益驱动。信任度与合作绩效相辅相成,信任度越高则合作绩效越明显[2]。而目前农村政府信用、社会信用缺失造成的负效应,或增大了农民的交易成本,或让农民从历史的博弈经验中得到不信任的结论,从而抵消了这种组织形式带来的交易成本的节约,农民的内心不能支持这种合作机制,导致了合作组织在目前信用状况下的举步维艰。
2.合作组织变异的历史,使农民不相信合作能带来效益的机制
合作社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早在1956年,我国就有96.3%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各地也都建立了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合作化运动从保留农民个人对生产资料股权的初级合作社,发展到废止私人所有权的高级合作社,当时合作社的实质其实成为一种剥夺农民入社与退社的自,对私有财产进行集体无差别占有的集体经济形式,而后的“政社合一”的制度,更是使合作社变异成为一种管理农民的政府机构,这种变异对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现在的农民受过去合作化运动阴影影响,心有余悸,“恐合”心理严重,认为合作化就是集体化,就是剥夺他们私有财产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在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无视农民的意愿和权利,甚至不惜采取强制的手段“逼合”,农民对此更是非常反感,并由此产生“排合”意识,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合作化的难度。这种农民对政府政策及行为的不信任,也是基于中国农村发展历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障碍因素。
3.社会整体的信用缺失,使农民与合作组织管理者之间不信任
中国目前整个社会信用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农村亦无可避免,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合同协议履约难,股份合作分红兑现难的现象比比皆是,据统计,目前农产品商品合同履约率不到20%。而目前由于《合作社法》的缺失,对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以及组织内部的产权形式、管理制度、分配制度都没有原则性的界定和保护,一些以企业或大户支撑、由企业或大户主导和控制的合作社就有可能不再是服务小农户的机构,而成为企业、大户损害农民利益的手段,因此,合作组织中出现的大户吃小户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因商贩哄抬收购价导致社员不履行合作协议的事情也很常见。这种种的前车之鉴更加深了农户与合作组织管理者之间的不信任,即使有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这种不信任依然会使合作组织的运作成本很高,从而导致合作绩效的低下,甚至组织的解体,同时也使更多的农民从历史重复博弈的经验中得到不信任的结论,因此而丧失了加入合作组织的积极性,阻止了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三、面对农村当前低信任度的社会结构,合作组织应首先利用家族信用关系起步
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农民由“不信任”转为“信任”,亦不是很快就能达到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社会信用缺失的现状下,农村的家族信用正取而代之,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信用程度高,信息失真小。因此,在农村当前状况下,发展合作组织,应该充分利用家族信用关系起步,这样能使合作组织的资金、劳动力以更低的交易费用取得,同时维持组织运转的监督成本也会低,这也是目前突破“囚徒困境”的一条捷径。
在东西方社会制度结构中,家庭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不同。正如先生在“差序格局”一文中所论述的,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在这种团体格局下,首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强调个人的独立和平等,是个人主义的社会结构,因而家庭的概念和含义较为简单,这种家庭以生育为主要功能,是暂时性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及家族利益和声誉远远高于其他组织[3]。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人与人关系的亲疏远近是以自我为中心所形成的同心圆束,与别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一圈推出去,愈推愈薄,也愈推愈远[4]。这种社会格局下家的概念具有极大的伸缩性,可以根据需要沿着差序向外扩大。因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它不仅仅限于生育功能,而是一个事业组织,而且这个意义上的家不仅仅限于亲子所构成的小组合,而是依着需要扩大的、长期的、连续性的动态之家。正是因为中国传统伦理的中心是“推己及人”中的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自己的关系。因而,人们之间的社会信任也以家族主义和泛家族主义为衡量标准,形成了对家族内部的高信任度和对外人的低信任度。人际信任可分为一般信任与特殊信任,所谓一般信任是指对一般人的信任,特殊信任是对有共同经历、相互熟悉或有特殊关系的人的信任。特殊信任限制了一般信任的发展,而一般信任是构成一国社会资本的主要因素。
四、家族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协调成本
从家族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所形成的制度背景看,东西方的家族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都形成于市场经济初创阶段,如果根据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的研究,当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生产技术、市场和管理(组织)等方面的条件具备后,意味着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时机已经成熟,家族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就会自然向现代的经理式企业制度过渡。但是,家族制在中国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文化范畴,中国传统家族制度、家族文化的长期渗透和影响,再加上由此所导致的社会资本的先天不足,致使我国的家族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并不会像西方的家族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那样顺利地向现代企业转变,而是要有一个长期、漫长的演变过程。另外,家庭是中国传统小工业、小商业的社会组织基础。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农业自然经济社会。为了维护农业自然经济的社会细胞,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观念体系来约束父子、夫妇、兄弟及其他亲属的关系,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倡导“孝”、“忠”的儒家政治伦理学说。在经济生活中,家庭成员的男女老少把生产劳动与生活劳动、户外劳动与户内劳动、主要劳动与辅助劳动、农业劳动与手工劳动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最充分地发挥和协调家庭成员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中国传统社会精耕细作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就是以这种小家庭为单位承担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手工业和商业长期也是以“夫妻型”、“父子型”的家庭手工业和小商贩的形式出现的,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不过是将其生产功能移农于工、移农于商而已。传统家族制度中的等级制度和“尊上”、“忠信”、“服从”的观念以及家庭成员彼此高度的认同感和一体感,在私营企业中形成的家长制权威,以及相应地采取的“人治”管理方法,有利于组织和领导,减少企业内耗,增强企业凝聚力,降低管理控制难度和成本。家庭内部的凝聚力使家庭成员能够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地勤奋工作,在创业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以家族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确立起一种信任关系,对于降低经营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家族及其扩展的地缘、朋友关系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家熟悉的制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个人的秉性、爱好都彼此熟悉,由此可以减低管理磨合的成本,使家庭成为中国传统小工业、小商业的社会组织基础。
如果说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管理之道,而管理的核心是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家族血缘、亲缘关系基础上的家族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企业利益就是家族利益,家族成员就是企业员工,员工在心理上对企业高度认同,互有归属感。这一层亲情的黏合剂容易使员工与领导之间更为融洽,思想上更容易相通,行动上更趋一致,从而大大降低了协调成本。家族成员之间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深厚感情和默契关系,也有助于化解企业内部的矛盾,使决策能够迅速贯彻。
不过家族信用仍然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当组织规模很大时,家族成员很难再满足组织的需要,因此不能死守住家族信用,最终依然有赖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李红兵.山东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李昆.重释农业合作社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动因[J].农业经济,2004,(1).
关键词:诚信体系;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redi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redit systems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reality, problems, and indicator system and ensure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redit System were primary studied.
Keywords: Credit syste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icator system
1 序言
“诚信”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属于道德、经济范畴,也属于法律、社会范畴,而且其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延伸。环境保护诚信就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一部分。环保诚信对决策层而言,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取信于民;在企业层面上,则要求企业自觉遵守与政府和社会的环境保护诚信契约,并将环保诚信信息纳入企业诚信体系;对社会公众来说,一方面体现在公众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赋予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新的内涵,真正体现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在全社会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2 环境保护诚信体系现况
当前,我国建立区域性环保诚信体系的立法环境并不乐观。国务院于2014年6月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纲要中提到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要求对环保系统内推进国家环境监测、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加强环保信用数据采集和整理,建立环境管理、监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环评文件责任追究机制。对外要求建立企业对所排放污染物开展自行监测并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制度[1]。目前,全国各省或地区已经出台了一些与环保诚信管理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办法或条例还处于试行阶段,局限于某一部门或者区域内部,层次相对较低,效力有限,难以对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护。
环保诚信建设目前体系建设不完善,社会成员环保信用记录严重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环保信用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环保政务诚信度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3环境保护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
加快环保诚信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可以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整个社会环保诚信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1促进市场经济运行
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诚信。目前,整个社会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环保诚信缺失现象。一旦诚信缺失严重,社会有序的链条将被割断,市场经济秩序将被打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将大打折扣,势必产生巨大的环境成本。因此,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环境保护道德观,治理整顿环保失信行为,形成“诚信环保”的社会氛围,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3.2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作为企业诚信的重要方面,企业自依法获得生产经营权之时,便与社会建立了一份诚信契约,这份契约内容不仅包括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资金借贷和纳税等,还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和企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等。“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也理应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3.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这个变革过程,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然而,商品交换的法则容易侵蚀到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漠视自然和损害环境等违法行为。建设环保诚信体系,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容之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立环保诚信档案,增强企业和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环境保护道德观念,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3.4完善社会诚信体系
近两年来,我国不少地方的环保部门已经开始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布当地企业的环境信息。但目前这类信息往往由环保部门,并未纳入企业的诚信档案和社会诚信体系之中,就范围而言,也仅限于少数企业。即使在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在披露企业信息时,也很少将其环保相关信息向社会披露。
当前,我国的诚信信息库远远没有覆盖各类市场主体,各行业的环保诚信信息只能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很难推行诚信担保、诚信服务以及诚信监督等工作,因此建立覆盖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诚信系统刻不容缓。环保部门掌握着大量企业环保诚信信息,可以与金融、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联合,共同编织一张强有力的诚信网络,真正使守信者得到保护,使失信者受到惩罚。
4环境保护诚信体系的基本框架
4.1环境保护诚信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首先,对内加强环境保护信用记录和从业人员环保信用档案。以数据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为原则,依托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整合行业内的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信用记录的电子化存储,加快建设信用信息系统。环保诚信的建立,也需要环保部门逐步完善相关能力建设和执法手段建设,扩大诚信信息在行政执法领域中的应用。
其次,对外建立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为对象的征信系统,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的信用信息,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信用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外提供专业化的征信服务,有序推进环保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向社会提供相关的环保报务。
4.2 环境保护企业诚信评级指标体系内容
为了配合整个诚信体系的建设,诚信评级体系的建设内容需要考虑基础性、综合性、现实性、兼容性和可操作性多个方面的因素。无论环保诚信评级体系采用何种模式运作,为了达到全社会评价公平公正的目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环保诚信评级指标体系,这也是诚信评级体系建设急需解决和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更是整个诚信评级体系建设的基础。
企业环保诚信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诚信信息和企业不诚信信息三大指标类别,下设14个主要指标集,44个主要指标项和99个指标分解项,并规定指标的等级,详见图1。其中,主要资源、能源种类及年消耗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总量控制指标以及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几项指标可根据企业情况变更密级而不公开,对于污染事故相关指标可由审核时确定密级,行政处罚情况可作为政府内容公开指标,暂不向外公布。其它指标均可完全公开。
4.3企业环保诚信评级指标体系的评价方式
企业环保诚信体系建立后,根据评级体系中各指标的具体情况,对诚信体系的运行和效果进行评估,才能保证整个指标体系的透明公开,达到企业环保诚信的目的。具体评价方式方法是对体系进行打分和考核,得出体系评分情况后,按照制定评级标准确定某企业的诚信度,定期、定时公开环保诚信信息。如对市域范围内的所有重点污染企业,其诚信环保考核必须纳入评价对象中,每半年考评一次,根据考评得分对诚信企业分为不同等级;每年公布一次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并将结果按照指标体系的公布等级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简报专刊等形式向社会公示,为环保系统各部门及政府、社会、群众提供企业的环保诚信信息。
4.4 环境保护诚信评级指标体系的保障措施
针对目前环境保护诚信评级指标体系的内容,可以从环境保护诚信体系管理的立法、经济制度和社会监督等几个方面来考虑有效的保障措施。
4.4.1完善法律及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和出台一系列配套的环保诚信法规,建设环境保护诚信的法制氛围,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制定出一套完整健全的环保诚信技术标准,提高环保诚信信息的采集和流通效率,增强其通用性、开放性和可靠性,为信息共享和开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最终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和市场化。
4.4.2培育和规范环境信用服务市场
诚信服务机构是环保诚信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诚信调查公司、诚信征集公司、诚信评价公司、诚信担保公司、诚信咨询公司等。逐步建立诚信服务机构,根据信用服务市场、机构业务的不同特点,依法实施分类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建立 信用服务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信用服务业务规范,促进信用服务业健康发展。
4.4.3加强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机制主要由信息真实度监督、评价情况监督和执法监督三个方面构成,主要通过企业环境行为信用信息与银行、证券、保险、商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环保及相关监察部门的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种形式来实现社会监督机制的正常运行,确保环保诚信体系的运行和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环保诚信体系不仅要具备完整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其他硬件支持,也要有相对应的强有力的法律保证、制度执行能力和运行机制相匹配,以民间化、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公平、公开、自愿为标准[2],才能建立健全一个合理、有效、进步的环保诚信体系。
参考文献:
[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2] 曹敬莉,陈骏.现代诚信概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3] 胡建阳.辽宁省现代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规划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4] 朱葵阳.诚信环保:筑起企业治污“防火墙”.2006年4月26日第002版.
[论文摘要]当今整个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信用经济时代”,建设一个完善的诚信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然而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的是现在的社会诚信度普遍偏低,这一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却得不到普遍的遵守,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诚信又如何构建呢?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据《京华时报》报道:近年来,合同交易只占经济交易量的30%,合同履行率只有50%左右。中国每年因不诚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近5855亿元。由于市场交易主体的不诚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妨碍我国经济国际化的竞争,影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诚信缺失不仅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害,还将对整个社会体系造成深远影响。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诚信的经济学含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已被人们公认为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原则之一,更多地应用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业内外竞争的秩序化。诚信不仅属于道德和法律的范畴,也属于经济范畴。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在中国传统信义原则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方管理制度的一些经验形成的全新的理念,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保证社会活动的顺畅进行,各方在诚信原则的协调下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从而达到一种“双赢”或“多赢”的态势。世界经济学制度主义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诚信作为一种“人类制度”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它遵循投资、收益、支出、回报等经济学的规律,可以用货币曲线来描绘。“诚信”的观念原本就是在人们追求利益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常情况下,诚信是要付出“成本”才能得到的,有了初级的诚信后还要付出维护诚信的成本和扩大诚信的投资,才能获得回报和源源不断的收益。诚信的投资与收益关系为正比关系,投资越大收益越高。但是这种比例关系还要考虑客观条件的因素,比如社会信用环境等。
二、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里,笔者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来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
“经济人”假设包含的基本含义:第一,“效用最大化”;第二,“有限理性”;第三,“机会主义行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或者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私利,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而经济人要追求金钱或物质利益,而诚信是获得这些的手段之一。对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不妨建立在个人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
如果市场主体是诚实和守信用的,就会给他带来好处,使他很容易地找到交易伙伴,低成本地进行交易,最终获取利润。此时,人是一个经济人,诚信是利益之源。另一方面,维持诚信也是有代价的。在交易中,必须要守诺,即便是自己遇到重重困难,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也必须要守信,以维持信誉。
市场主体是否坚守诚信取决于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如果维护信用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诚信的动机会降低。如果不诚信会给市场主体带来巨大的损害,诚信的动机就加强。事实上,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都不遵守约定,则互惠的交易不能实现。其实每个人本质上都还是认同诚信的,而且诚信也能增进所有人的福利。那么为什么诚信又会缺失呢?诚信是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的,问题也就出现在交易对象之间的博弈中。我们可以从这种博弈当中来分析市场交易主体的机会成本。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囚犯困境式的结局:如果大家都信守承诺、诚实交易,对双方来说会形成双赢;如果一方守诺而另一方背信,背信一方就能得到比双方都守信还要高得多的收益,而守信者一定损失惨重。结果,当对方遵守承诺时,守信固然有益,而背信则更是暴利;而当对方不守约定时,守信就损失惨重,背信则可避免损失。这样一来,无论对方守信与否,背信都是最佳选择,因此双方都会选择背信。由于不守诚信,交易就无法开展,因此结果一定劣于都守信时的状况,此即囚犯困境,因此双方的机会成本都是相当大的。
在市场主体的交易中,不同情况决定了其机会成本的大小,也决定了其是否诚信。情况一,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结果诚信缺失的概率就非常大。不过,如果反复交往,结果会有所变化。因为一次易中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要小得多,而获利更多,而在反复的交易中,如果一方失信,则会导致对方的不信任,因此对方就会加强防范风险的措施,甚至会取消交易,机会成本就会大得多,自己获利的概率就要小得多甚至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无限连续交易博弈,每次交易的均衡都表现为双方都遵守规则、坚守诚信,因而是最优结局。情况二,和不同的人交易,每个人都只交易有限次数,但与不同人的一系列交易在时间上错开,而且其交易对象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信息,这也等同于与同一个人连续交易,其结果是双方也会选择守信。情况三,和不同的人交易有限次数,但其交易对象也在时间上错开,但并不共享信息,或信息共享的范围是区域性的。由于信息传递的阻塞导致信息不对称,因此结果跟第一种情况是一致的,欺骗的动机会强化,而诚实的心理会减弱。
正如亚当·期密所说:“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有生意上的来往,他就不盼望从一次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利得而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一个懂得自己真正利益所在的商人,宁愿牺牲一点应得的权利,而不愿启人疑窦。”
三、诚信构建的理性思考
1.建立以强制性建设为主的诚信制度
上述市场主体在交易博弈当中诚信缺失的分析是建立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而外界的约束最好的方式便是制度。有效率的制度不仅会减少直接监督、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消除损害他人利益的不良动机。制度的设计应该在承认个人利已动机的前提下,设计一套约束规则,使经济主体在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驱使下,能服从制度制定者的意图。
制度的形成有诱致性方式也有强制性方式。诚信的诱致性的制度变革,内涵着市场主体在博弈中自己教育自己,制度安排所需时间相对太长,故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诚信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即政府在构造有关诚信的制度安排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强制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造诚信的制度安排的总体判断是强制性制度安排和诱致性制度变革的统一。但是,因为诚信的诱致性建设所需时间太长,所以,从总体上讲,应当是强制性推动为主的。
2.诚信制度的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
由于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博弈当中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进行成本收益比较而决定是否守信的。而在现实当中,之所以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会选择不诚信,是因为不诚信的低成本和维持诚信的高成本。我们在制度设置中就必须针对“经济人”的自利目的,加大对不诚信的打击力度,增大其不诚信的成本。只要在制度中适当设计规则,使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是可信的,并且惩罚的力度足以抵消不诚信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人们就不会有激励去背离规则的约束。在社会上出现那么多不诚信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诚信制度不健全,不诚信获益,而诚信相比会“吃亏”,在巨大的利益诱惑这之下,作为“经济人”必然会选择不诚信。因此,在诚信制度建设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经济人”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
3.诚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诚信体系的建设
我们在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时得知,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诚信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对个人信誉的记录就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警察局对个人违法犯罪等污点的记录也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机制足以保证一个人的交易信用为其他人获知,从而使得他的交易具有无限连续的性质。诚信体系在我国虽然已经受到重视并着手开始建设,但是以诱致性为主,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具有制度约束力的统一的诚信体系。这正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既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银行信用记录体系,也缺乏其他传递和共享个人信用的机制。因此,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让个人的诚信记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
总之,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交易博弈中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经济人”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制度设计中一是要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旨在信息共享的诚信体系。
参考文献:
[1]程国慧:《失信损失触目惊心》[N].《京华时报》,2002年3月13日
【关键词】信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从众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1)复杂性。复杂系统一般的特征是规模巨大、耦合度高、透明度低、动态且开放,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与系统的自适应性。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相互联系的事物不是单方面的影响,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这就是非线性的本质。金融系统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虚拟资本规模巨大、是动态变化的开放型系统、内部层次多且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且含有人类决策行为这一重大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系统由于各组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而呈现貌似随机的不稳定状态,并且由于系统自组织作用,其内部结构会产生一定的有序性与稳定性。
(2)高风险性。金融系统的高风险性来自其本身的复杂性与介稳性,首先是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幻无常,而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种的增多使其变得更为复杂;其次是人们对市场及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不足,对预期收益至今也没有找到较好的预测方法,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周期性。金融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周期性的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及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但是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地向前推进的。当前我国金融系统风险现状。很明显,当我我国金融系统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系统。银行系统隐藏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一是高达90%的银行信贷生态的不正常,积压的逾期贷款额度呈几何形增长。虽然近20年来,几次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促使我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系统的防范和措施调整,银行的信贷环境逐步改善,且政府甚至直接收购的大型银行的不良资产,但由于制度等原因,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金融系统仍不健全,与国外金融巨头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二、当前复杂金融系统工程及风险管理研究动态
(1)基于复杂性角度考虑的复杂金融系统工程研究。时至今日,金融系统涉及的外延已经远远超出了单一的经济范畴,而呈现向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延伸的特点,混沌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走向复杂性的时间演化特性;行为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走向复杂性的空间特性和结构,针对有效市场其提出的假说主要包括: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时发生、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是非线性的,不同的投资者对信息的认知度存在差异;投资者会以积累的方式对不同阶段的信息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