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灾害防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加强对畜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消毒。特别是老疫区、老疫点更应彻底消毒,不能留死角。消毒药物最好选用氯制剂类、季胺盐类的消毒剂,也可用生石灰、草木灰水等消毒。
2.加强对动物饮用水的净化消毒。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给动物饮用地下水。同时由于空气中长期湿度过大,饲料容易发霉变质,洪涝灾害后更应谨防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动物,以免引起动物中毒。
3.对溺死、病死的动物实行无害化处理。对洪水期间溺死、病死的动物切不可食用,更不可上市销售,应及时采取进行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以防对周围环境及水源造成污染,谨防引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
4.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夏季高温高湿,特别要注意抓好牲畜口蹄疫、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做好动物免疫,以争取主动。对洪涝灾害过后可能引起流行的家畜血吸虫病、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以及肠道传染病等疾病,要提前做好防治工作,谨防动物疾病爆发性流行,以尽可能减少疾病给畜牧生产带来的损失。
5.做好灾后动物的防暑降温工作。夏季灾后高温季节,如畜舍内温度、湿度等顺其自然,势必导致高温高湿,不仅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而且易引发畜群热应激。因此,养殖场户应根据动物的生活特性,尽力改进畜舍结构,强化环境条件控制,实行保护性养殖。可在畜舍周围植树、种植藤蔓类植物(如南瓜、冬瓜、丝瓜等)搭棚遮阴,对畜舍周边的空地,可种植牧草、草坪等,尽可能避免的地面,以减少畜舍所受辐射热和反射热。也可对畜舍全面开启门窗,充分利用畜舍前、后窗户空气对流的自然通风,降低畜舍内的温度。对排水性能较好的畜舍,可安装喷淋水装置,结合自然通风,定时开启喷淋水装置给畜舍内降温。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洪涝灾害;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8-0037-01
1 畜牧业受灾情况
2016年入汛以来,鄂州市境内遭遇持续强降雨,长江水位居高不下,内湖积水急剧上升,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畜牧业损失惨重。据统计,畜牧业进水受淹栏舍29.8万m2,倒塌栏舍1.1万m2,死亡畜禽12.7万头(只),转移畜禽13.9万头(只),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3 588.6万元。
2 洪涝灾害对动物疫病防控的影响
(1)防疫设施严重损毁。洪涝灾害造成畜禽养殖场道路大量受淹,栏舍倒塌,防疫设施遭受严重损毁,饲养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防疫屏障遭受毁灭性打击。
(2)病原易大量扩散。洪涝灾害造成大批畜禽溺水死亡,动物尸体、粪便、垃圾、污水等得不到及时处理,伴随着高温天气,动物尸体极易腐烂,病原微生物大量传播和扩散,容易造成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3)畜禽免疫力下降。为躲避洪水,随着人员转移,强行驱赶家畜,可引起应激反应造成抵抗力下降,诱发疾病,甚至引起孕畜流产,增加疾病传播机会。洪灾过后,大部分畜禽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
(4)饲养管理难度大。洪涝灾害使大量养殖场(户)圈舍被冲毁,饲料饲草短缺,饮水条件差,极易诱发中暑、感冒、腹泻等疾病。加之饲料被洪水浸泡,可能导致发霉、腐败变质,容易诱发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 对策
3.1 做好灾后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
(1)灾后重大动物疫病紧急补免。针对灾后易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紧急补免,加强对补栏(笼)畜禽、超过免疫保护期畜禽、免疫抗体不合格畜禽和漏免畜禽的免疫注射,确保应免畜禽补免率、挂标率、免疫档案登记率达到100%。
(2)搞好消毒灭源工作。各畜禽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高温季节的消毒灭源工作,要在做好栏舍修复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卫生消毒工作。一是要做好彻底消毒。在灾后要及时清理打扫,并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二是要提高消毒频次。在防灾期间,产房、育雏舍、保育舍、孵化房等重点地方要每天消毒一次;一般禽舍、母猪舍、肥猪舍、场外隔离带要每2天消毒一次;舍间过道、仓库、活动场每3 d消毒1次。三是消毒方法。进出场区的消毒池要用3%~5%的烧碱溶液浸泡,畜禽舍内的可用0.3%的过氯乙酸、0.0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0.05%的聚维酮碘进行带体消毒。对于畜禽活动场、畜禽舍间走道和用具可用0.3%~0.5%菌毒灭、0.05%络合碘进行喷雾消毒。
(3)强化灾后动物卫生监督。全面加强对饲养、屠宰、运输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严肃查处抗拒强制免疫和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严防因灾死亡畜禽流入市场。
3.2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
(1)认真抓好血吸虫的防控。血吸虫病在洪灾时易感染,特别是在血吸虫重灾区。应组织技术工作专班,深入灾区开展灾后动物血吸虫病调查,进行预防性投药,督导洲滩禁牧等工作措施的落实。
(2)全面开展布鲁氏菌病净化监测。为减少洪涝灾害过后高温天气对家畜疫病防控影响,在汛期排查疫情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布鲁氏菌病净化监测,对监测出的布鲁氏菌病阳性家畜,全部按规范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置。
3.3 抓应急处置工作
(1)严格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湖北省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应急物资的储备。向受灾区、养殖场调配防疫物资,如:消毒药、防护服、手套、口罩和血吸虫病治疗药品吡喹酮。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趋严重的局面,实现全面提升我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目标,我市组织制定了《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且该方案已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复同意,根据《关于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内容的指导意见》(晋汛办〔2012〕6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全面启动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市政府成立了由许利伟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水务局,全面负责此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
二、工程建设目标任务
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一)县级平台的建设
县级平台的建设内容为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主要完成监测预警中心建设。通过整合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等技术手段,建立县级防汛指挥部山洪灾害防治信息汇集与预警平台,收集山洪灾害防治区水雨情数据信息以及其它部门的相关信息,实现信息查询、山洪预报决策和预警,以及异地数据备份、视频会议等服务。
(二)乡级平台的建设
乡级平台的建设内容为建立水雨情监测系统,各乡镇要配置面积不低于25平米的指挥办公室,完成机房建设并配备必须的办公设施。乡级平台要满足水雨情监测站网布设、信息采集、信息传输、通信组网等需求;要完成填报危险区转移线路统计表、行政区基本情况表、历年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山洪灾害易发区统计表、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责任人情况表、群众转移安置计划汇总表;负责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广播、设立宣传栏展板等形式宣传山洪知识(宣传栏展板:设置3块以上,画布尺寸为2.4m×1.2m、画布材质要求防晒、防雨、长期保存,展板框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标语:设置两条以上长期的户外宣传标语)。
(三)村、组预警监测设施的建设内容
涉及的118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要设立值班室,值班室不小于15平米,并配齐必备档案柜、器材柜、办公桌等办公设备;完成填报山洪灾害防御示意图、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表、村级危险区人员转移安置情况表;同时要制作明白卡、挂图和宣传手册、设置两条以上长期的户外宣传标语、设置1块以上宣传栏展板(宣传栏展板:画布尺寸为2.4m×1.2m、画布材质要求防晒、防雨、长期保存,展板框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设立路标指示路线(标明山洪灾害防御转移路线图和避灾安置地点方向标志)。
(四)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
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县(市)、乡(镇、企业)、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明确县(市)、乡(镇)、村、组、户防御山洪灾害的组织机构、人员设置、职责等。通过建立群测群防责任制组织体系,保障县(市)、乡(镇)、村、组防灾信息上传下达畅通,监测、预警、避灾措施以及预案的宣传、演练落实。
三、实施技术指导及时间要求
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实施从4月20日全面启动,于6月30日全面完成,水务局要派出三个技术指导组,进行技术指导,并对完成进度进行督导检查。
四、完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乡镇、各领导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按照省、市的要求稳步推进。各领导组成员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责任到人,按照各自职能配合做好项目的推进实施,各乡镇要以农办主任为乡镇实施负责人,水利水保站站长为承办负责人,各村要确定一名主干为实施负责人,保障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的顺利完成。
2、落实责任,加强管理
各乡镇要强化管理,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加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建设程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市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有序进行。
3、密切配合,技术防范
各有关乡镇、村要和水务局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积极行动,以防范为重点,层层落实责任制,加强宣传引导,全力防范。切实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
【关键词】:营林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用
1、营林技术对林业发展的意义
1.1对有害生物的有效清除
营林技术作为最科学的植树造林技术,其在森林综合治理环节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营林人员能够在营林工作中及时现树木的病虫害表现,并根据树木病虫害的实际程度来进行恰当的处理。若有害生物对树木的侵害程度较小,那么可以采取物理驱虫、化学驱虫的方法来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治理。若有害生物对树木侵害程度较大,导致树木无法救活时,则必须要对树木进行砍断清理。
1.2提高林区的综合免疫力
林业有害生物是具有传染性的,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林区的免疫力会直接影响其树木的染病几率,因此提高林区综合免疫力,以实现抗病、抗虫是林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林区综合免疫力过程中,营林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内容。首先,在选择树种、树苗阶段,营林人员就可以根据对种子、树苗的有效筛选。其次,在育苗过程中必须要让苗圃林区,实现对树苗与病害林区的有效隔离,避免树木在苗木期就感染病虫害,降低树苗的免疫。第三,对树苗进行适当的抚育,适时的处理带病枝叶,适量施肥也可以增强树木的免疫力。
1.3M一步优化林区环境
在树木生长过程中,所有树木都是在林区这一大环境下予以生长的,在这种情况下,林区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树木的成材质量,因此优化林区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类型。营林技术作为林区最基础也最核心的技术内容,其在优化林区环境方面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营林技术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关系
2.1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现状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速度过快,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木材的需求量巨大且还在不断增长,为了满足木材需求国内的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大。人工林以纯粹的经济利益为经营目标,对其生态效益不够重视因此人工林极易产生各种林业有害生物。
2.2营林技术能有效降低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几率
营林技术从林业生产的每个步骤入手对管理过程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对人工林建设地址选择、树木品种选择和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这是一项涉及到众多环节的综合性技术。首先在选择森林建造地址时要分析想要培育的林木品种的生长环境求如何,适合的地理环境能够促进树木的健康成长,提升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其次要在适合种植的林木品种中挑选出3种以上的树种,力求不同树种之间能够实现生长的相互促进。通过营林技术对林业生产的可行管理可以提高林木产量还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
2.3混交林的营造可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
混交林是指将不同品种的经济林木混栽,以达到充分利用林区土地、水肥、阳光等资源的目的。混交林一般选择当地较为常见的几种经济林木,常见树种培育技术成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混交之后能够有效提高森林的病虫害抗性。
3、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锦屏县是贵州省十个林业重点县之一,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7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4.34%,森林面积170万亩,森林覆盖率71.11%,林业经济一直以来都是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面对山多林多田少的现实状况,锦屏加快转型步伐,全面保护天然林,积极培育人工林。在林业发展上,已经有了新出路,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以来,全县共计完成人工造林19.21万亩,其中:楠竹1.9万亩,山核桃3.35万亩,杉木10.41万亩,油茶3.35万亩,蓝莓0.2万亩。但是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病虫害的治理一直是全县人民头疼的一个问题,采用了很多的治理方法但是取得的成果一直都极为有限,近年来,在当地林业局的带领下当地林农开始应用营林技术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进行优化生物的防控时具体包括了以下措施:
3.1营造混交林
由一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为单纯林,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则为混交林,由于混交林中不同树种的物理条件不同,其林间环境也比较复杂,因此,树种多、生态条件好一方面提高了树种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害虫或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生态条件,同时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寄生性昆虫、菌类等有害生物的天敌增多,再加上混交林会招来各种益鸟益兽,这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险非常有效。
3.2定期进行人工清理
锦屏县林业工作人员在防治有害生物工作中利用人工或简单机械捕杀的手段清除有害生物源,以实现保护森休资源的目的。在清理过程中,锦屏县工作人员利用一些害虫结网的习性,人工剪除网幕,利用清理病虫害枯枝的方式,清理虫茧。
3.3抚育间伐
在幼林成熟前,锦屏县林业工作人员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标准采伐部分林木,以为保留下来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这种措施叫做间伐。对森林资源进行抚育间伐的管理,有利于降低林木对土壤养分的争夺,促进幼林的根系生长,从而提高幼林对有害生物的免疫力,同时间伐后的林木间距适中,这有利于益虫和鸟类的停留与繁衍,而森林生物种类增加有利于降低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险。
3.4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锦屏县林业工作人员在封山育林期间加强中幼林抚育,及时清理林间枯死木、濒死木及枯枝,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改造林分结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也有利于防止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爆发。
结语:营林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还可以为林业经济的振兴提供重要支持。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营林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我们必须要加大对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方面的分析,充分发挥出其作用性,营造一个良好的林业环境,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林区经济的振兴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苑国.浅议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J].山西林业科技,2011,40(1):45-46.
[2]杨金智.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作用[J].吉林农业c版,2011(11):169-169.
上周六晚上9点多,也就是2014年3月1日,在云南昆明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我大概是在周日中午了解到这一切的。
下午的时候,小女儿小安照例睡她的大头觉,大女儿小艾照例看她的故事书,一切显得很平常,而我不时拿出手机偷偷上网刷微博,想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事实上,当我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时,着实被这起暴力事件震惊了。
除此之外,关于这起可怕的事件,我一个字都没有在家里提起。
之所以只字未提,是因为我不想把无边蔓延的恐惧,带到我可爱的孩子身边。我宁愿她们此刻担心床底下会不会有通往怪物公司的神秘暗门。
在小朋友的世界里,没有我们大人这么清晰的时空概念,他们很可能不知道“昆明”和“幼儿园”,到底哪一个离自己的房间更远。
记得去年春节的时候,我和好友通电话,无意中提到“想去四川看看传说中的九寨沟”。一旁的小艾却急急地打断我,“千万不要,妈妈,四川有地震,会死人的!”
害我花了整晚时间,才跟她大概解释清楚“地震的概率”是个什么意思。
可是即使这样,她还是不想我到那个发生过可怕事情的地方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所有“勇士杀龙”的童话故事开头,我们一定会看到那句烂熟的“在很久很久以前”,而且还必须是在“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可以放心地去投入一个“与现在的自己完全无关” 的冒险故事中。
但是,当今天这样一个可怕的社会事件发生之时,如果我们这些成年人反复在家里讲述事件的细节,反复描述“现场有多么血腥,当场死了多少人,而且还有多少警察”,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你这样表述给孩子听,就极有可能让身边的孩子陷入到无边的想象之中。
当孩子听到这样的消息,会非常、非常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其程度远远要比我们这些成年人的担心多很多。而且,他们更加难以用言语活动来代谢自己内心的恐惧,更别说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帮助自己恢复平静和安全。
联想起我自己小时候,大概就是小学一年级的样子,好像遥远的地方也发生过类似的可怕事情。那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可能是为了培养同学们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操,还特意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述残忍的敌人如何迫害我们的士兵,吓得我和几个小朋友当场“哇”的一声从椅子上掉下来,事后一连几个晚上不敢独自睡觉。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你发觉自己正在孩子面前这样做,请马上停止吧!然后记得用温柔而坚定的语言明确地告诉孩子:“放心吧,坏人已经被抓起来了,他们不能再伤害别人了。”
那么,如果孩子在外面知道了呢?比如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或者邻居家大嗓门的老爷爷那里?
同样的道理,能当场回避的就带着孩子走开,事后也要告诉孩子坏人已经被抓住了。最重要的关键,就是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惊慌失措。
也许有人会说,像我这样的妈妈未免有些太过敏感,孩子早晚都是要接触社会的,美丽与丑陋本来就是这世界的共同组成部分。遇到这样的社会事件,你如果总是带着孩子回避,又果真能够躲得开吗?为何不借此时机,让孩子认识现实?只要父母不恐惧,孩子自然能面对这一切,也是一种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海水养殖;池塘养殖;海参;透明度生产;调控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1 主要技术措施
1.1 春季调控
化冰后的池塘,水体透明度很高,清澈见底,这个阶段海参刚结束冬眠,摄食旺盛,马上会进入生长的快速期,如果透明度过小,则底栖硅藻繁殖缓慢,海参会因缺少优质饵料生长缓慢。管理上应在大汛潮多排水少进水,逐渐降低池塘水位,以尽快提高池水温度,投放低温型微生态制剂和适合硅藻生长的营养盐,促进硅藻类生长,为海参提供优质饵料同时,还避免了海参受强光的直射,创造海参良好的生长环境。透明度控制在能够隐约看见池塘底部为宜,直到春季开始捕捞海参。
春季后期是能否控制住大型藻类泛滥的关键时期。大型藻类正常生长必须具备3个条件:孢子、营养盐和光照。正常海参养殖池塘中,藻类孢子和池水营养盐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故适时调控好透明度,阻断大型藻类生长的光源,是控制大型藻类生长可以实施的有效手段。
春季后期为方便捕捞海参,一般要再次降低水位,此时(水温15℃左右)大型绿藻也开始生长,因此,在水位降低、开始捕捞的同时,应及时施用有机肥和农用复合肥,待捕捞结束后马上加深池塘水位,在池水温度18℃左右,由于肥料的作用,浮游藻类会快速繁殖起来,一般10~15d,池塘已看不见底,起到抑制大型藻大量繁殖的作用。这个阶段必须密切观察水色、透明度的变化,如果发现甲藻等大量繁殖,要加大换水量,换水后仍不见好转,可在局部发生水华的区域施用漂白粉进行杀灭。换水后再适量投放微生态制剂,进行生物调节。如果发生微藻死亡等使透明度大幅增加的情况,应查找原因,并迅速大量换水,立即追肥。通过换水更新水质,重新引进海区微藻类,并追肥使其快速繁殖,以保持池塘水色,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低于池塘水深30~40cm水平。
1.2 夏季调控
进入春末夏初高温期,各种大型藻类也进入了快速生长期,在温度、光照适宜情况下,大型藻类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大量繁殖的大型藻类会迅速吸收消耗掉池塘的营养盐,造成池塘中其他浮游植物难以繁殖。因此,从春末夏初即开始实施降低透明度操作非常关键,透明度达到了低于池塘水深30~40cm水平,大型藻类生长所必需的光源就会被阻断,因其大量繁殖的基本条件缺失,最终将被控制;如果没降下来,大型藻类一旦大量繁殖生长,再想通过生物办法控制几乎不可能。因此,夏季在加深水位的同时,保持和控制池塘水色、透明度应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但要注意的是透明度不是越低越好,过低会造成海参夏眠的池塘底部夜间严重缺氧,导致海参发病甚至死亡。这期间还要特别注意观察池塘上下风头不同的透明度,由于风力影响,将水中浮游植物和悬浮有机物吹向池塘下风,故下风处水浓,透明度小,经常会出现池塘大多数区域透明度合适,但在池塘下风处局部透明度过小的现象,这时一定要采取局部及时投放二氧化氯杀灭部分浮游植物的措施,以免造成该区域夜间缺氧。
1.3 秋季调控
夏末秋初随着天气转凉,池塘水温逐渐回落,海参夏眠结束前应降低水位,有底部增氧设备的池塘应在凌晨打开,以便快速降低池塘水温,为海参结束夏眠快速出礁创造条件。同时要采取措施提高池水透明度,可根据透明度情况施用二氧化氯或生石灰,将池塘透明度降到能够看清池底(与春季要求接近)。较好的透明度会再次催生底栖硅藻大量繁殖,为海参夏眠结束后摄食提供充足优质的天然饵料。
2 小结
根据海参周年的生长规律,春秋两季要调大池水透明度,创造适宜硅藻生长的条件,使海参能够有充足的食物,有利于增产。
关键词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 TD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1-0107-02
煤矿开采工程是保证国家工业、农业经济发展,很多地方需要用煤,是必备燃料的一门重要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煤矿安全因素的不稳定性,对矿井员工及经济方面都受其影响。煤矿工程在施工时,必须对通防灾害预警预防等具体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和加强应用,用以减少煤矿灾害对煤矿开采工作安全性、工程进度、质量等带来的不良影响。煤矿的开采难度大,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合理规避风险是满足安全施工及降低成本的重要指数。
1 煤矿开采工程
煤矿因矿在很深的地方,有不同的作业面,有露天煤矿开采,需要一定的煤层赋存条件,如煤层要厚一些,埋深要小一些,需要煤矿开采的单位或个人有充足的初期投入资金等,如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一般采用井工煤矿开采,按两个以上的井筒,找到煤层后,在煤层或煤层附近的岩层中掘进巷道,形成生产、通风、运输等系统,然后进行生产。因为在系统形成的过程中可以出一部分煤,这样矿井就可以滚动发展。井工煤矿开采的煤矿较露天煤矿初期投入少,但安全管理难度大,生产条件差,生产规模也要小很多。煤矿开采主要依赖于煤矿的勘测和开发,通过预计煤矿开采的可行度,在开发中进行煤矿开采,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煤矿开采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开采矿井,因受深度因素、地质因素、压力因素、井程需求因素等等复杂因素的影响,煤矿开采过程也有着各种相当错综复杂风险因素,导致煤矿工程一直都是高风险行业工程。煤矿工程配套设施和建造方案比较成熟。但是对于新进入这个行业的,没有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往往会因为方案的失误和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导致设备风险隐患的发生率增加。
2 煤矿灾害
煤矿作业区是比较恶劣的环境,地下空气不流通是很显著的一个环境灾害,并且不流通的空气会积累一定程度的危险气体,瓦斯是一种煤矿最常见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和气压等因素有关)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再就就是煤尘,有很大一部分,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条件(浓度等因素)会发生粉尘爆炸,同时煤尘又是引起煤矽肺这种职业病的罪魁祸首;火灾能够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同时消耗氧气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煤矿开采过程中因客观上的因素,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产生危险的情况发生,使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操作人员或设施设备出现安全事故,这是煤矿开采工程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煤矿开采工程安全风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面对煤矿开采工程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灾害。
煤矿开采工程风险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而且不同的煤矿开采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煤矿开采工程环境复杂多变,对煤矿开采风险系数的增加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现实工作中,许多操作人员甚至管理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的淡漠是煤矿开采工程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煤矿开采工程中的风险不可避免,要有备无患的意识到。科学化、系统化、连续化地密切监视风险,做到煤矿开采工程风险发生时减少损失。
瓦斯气是煤层的伴生气体,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就会发生爆炸。其他金属、非金属矿山内瓦斯几乎没有,就不会发生瓦斯爆炸。瓦斯爆炸界限为5%~16%;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但是,煤矿井下浓度永远大于12%,否则人根本没法作业。煤的生成过程中会有瓦斯产生,所以煤矿一般要投入大量资金、采取大量措施治理瓦斯,确保瓦斯浓度在1%以下。井下有大量的机电设备,稍有不慎,都能充作爆炸能量源。所以,防止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3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防技术的应用
安全高于一切,首先,煤矿开采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其安全应用设备教育能够提高煤矿开采设备安全,和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是提高煤矿开采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素质、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煤矿开采设备安全培训教育能够增强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对于巩固社会的安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稳定政治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
防止瓦斯的积聚,防止点火源的出现,加强瓦斯的检查和监测,要做好通风、换气、严禁烟火。煤矿井下条件复杂,尤其是一些高瓦斯矿井或者瓦斯矿井的瓦斯异常区,管理难度大;煤矿管理难度大,井下作业现场面临的条件复杂,操作人员素质低,煤矿由于行业的原因,劳动强度大,技术工人流失严重,普通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业务素质低,对矿井面临的水、火、顶板、通防等灾害往往“无知者无畏”,不能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3.1 严格O计加强安全方案
首先就要看采煤工作面的通风状况是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比如工作面的高度,采空区落矸后与煤壁形成的宽度是否符合工作面通风断面积要求。其次,三防检查中的防火检查,主要检查采空区是否有自燃的征兆,检查方式是在回风巷道内查看或检测一氧化碳浓度是否超过0.0024%;防尘方面主要看是否采取相应的降尘措施(如湿式打眼、煤壁预注水、喷雾降尘、净化风流等措施)以及降尘效果;防瓦斯:主要检查瓦斯的抽放情况,是否有瓦斯超限或局部超限现象,每班的瓦斯检查是否到位,是否存在瓦斯超限作业等。
3.2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做好矿井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工作,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把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矿井通风质量管理体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的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能使煤矿开采从业人员掌握各种伤害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设备技术水平,减少设备的失误,从而达到确保煤矿开采设备使用安全,保护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的目的。加强特殊工种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思想、业务培训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综合素质。
3.3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由监控传感器、井下监测器、信息传送器以及地面监控四大部分构成,具备防爆、防水、防尘、红外夜视、低照度、高清晰等特点。可以用来测量煤矿中设备设施以及空气成分的监测,以及报警。传感器一般监控内容为瓦斯、一氧化碳、氧气、温度、风速、压力、压差、烟雾等指数,并将该信息及时反馈到地面监控,接受地面控制命令,该系统改变了传统中煤矿行业盲人摸象的被动局面,很好地避免了可能的煤矿灾害,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
4 结论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尽可能避免危险的事故的发生。现在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煤矿的安全和环保的要求,加强要求对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加大应用,煤矿灾害风险系数则不会增加,可见研究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对煤矿的安全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佳佳,马慧敏.物理化学在煤矿通防工作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广州化工,2012(2):36-38.
关键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护对策
Abstract: In our society today,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but as more people use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re have b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isasters and risks, so we use electronic devices at the same time more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various protective measures to avoid adverse consequences. The following article Take highway control room, for example, through research and calculations, its lightning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ote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lectronic highway control room equipment is highly resistant to lightning strike capabilities.
Keywords: lightning;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交通、通信及工业自动化中都应用到了计算机通信系统,并且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这些行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它们的工作自动化程度上升了一个层次。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的监控机房中,这种通信系统的基础是电子设备,由于在正常的工作中,这些电子设备所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都是有限的,所以用过一段时间后就会降低对外界因素干扰的抵抗力,并且这些电子设备还能完全处在与外界隔离的位置,又会受到有雷电的乘虚而入,这就进一步加强了电子设备的瘫痪,甚至造成计算机通信系统的数据丢失。所以,在高速公路监控机房中,雷电灾害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下面,本文就将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计算防雷电等级后,可以正当的分配资源,对其防护对策进行探讨,最后达到电子设备不能被雷电损坏或是雷电灾害风险最低的效果。
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因素进行分析
通过实际调查,我们总结出造成电子设备被损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内部着火、爆炸、雷击和闪电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过大等原因。但在这些原因中,雷击和闪电是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而雷击所造成的电压过大主要是由建筑物附近的电位不断升高,或是建筑物内部中所产生的磁场耦合而引起的。
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也总结出了评估雷电对电子设备损坏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对放置设备系统的建筑物所进行的雷电灾害防护措施;
电子设备的种类和具体的摆放问题;
建筑物的进、出口的电线以及整个数据和通信传输的线路布局问题;
对于整个建筑物和电子系统以及整个系统线路的内部所进行的防雷措施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计算时要以上述的因素为基础,这样并能根据相应的损坏情况做出合理的防护工作。
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步骤进行分析
围绕着雷电对电子设备所产生危害的因素,研究人员对电子设备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根据高速公路监控机房中雷电灾害防护情况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防雷环境
对于防雷环境,主要包括当地的地理位置、地质状况、气象以及土壤等条件,并最终确定该地区的雷电活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分布情况和影响。比如,在某地区内,周围多少米处有山丘,有多高的建筑物,当地土壤的电阻值是多少,或当地平均的暴雷日,这些都是防雷环境所必须要评估和分析的。
监控机房周围建筑的雷电防护设施和所处环境
在该项的调查中,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网或是避雷带的规格和设置情况;这些设备的数量以及之间的距离;它们的接地电阻值和接地情况。例如,在一座办公楼中,该楼的长大约是72米,宽是44.1米,那么在该办公楼中就要设置高为0.15米的避雷带,并且还要每隔12米设一根避雷针,这样就能通过建筑物做好防雷工作了。
电子设备系统的线路布局情况
由于电子设备系统是利用通信和供电线路向外界取得信息的,同时这条路径也是雷电入侵的主选路径。所以,只有详细地布局线路,才能使得雷电的入侵机率降低。例如,在高速公路监控机房中,采用TN—S的供电方式的线路布局。
避雷设备的安装情况
在整个高速公路监控机房中,要对是否安装避雷设备进行了解。比如,在高压和低压侧都是否要安装避雷器,要安装高压避雷器还是电源避雷器,要安装几级的避雷器,并且对于信号避雷器是否也要安装在线路的源头,以及整个避雷器接地的电阻值不能超过多少,这些都是整个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中的重点。
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经过实际调查分析可知,如果高速公路监控机房的电子设备系统被雷击后,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还会影响到其他方面,所造成经济损失也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对于高速公路监控机房进行正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经济社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只有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才能使得电子设备系统不受到雷电的损害。
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的防护对策进行分析
通过上述可知,雷电对电子设备所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在做好直接防雷电的同时,还要做好充分的屏蔽防护工作。
对建筑物的防雷电设施进行加强
对于建筑物内部的钢筋,可以用成防雷引下线,这样就能使雷电直接释放到大地内;与此同时,还要在建筑物接地的情况下,增加人工地网,让建筑物和大地之间能进行等电位的连接。
在监控机房内建立金属屏蔽防护系统
在现有的高速公路建筑物中,尤其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虽然是一个大空间的屏蔽体,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雷电的防护力较差,有时还能通过钢筋形成电流侵入电子设备系统,对电子设备造成危害。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危害的产生,就要在监控机房内建立一个金属屏蔽防护系统,保证电子设备系统不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以便进行正常的运行工作。
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在建筑物之间安装避雷器时,要确定好该避雷器的有效率,进而保证高速公路监控机房内的电子设备不会受到雷电的侵害。例如,在某个监控机房
内,其允许损害值 为,而经过计算可得出间接雷击所引起的损害值
为7.472× ,所以有效率E为1- = 0.987,所以,在本监控机房内,安装有效率大于0.987的A级避雷器就可以得到良好的防雷措施了。
总结:在当今的经济社会,虽然雷电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的损害是惨重的,但只要我们先做好相应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为防雷工程提供一个有效的依据,并合理地制定防雷策略并加以执行,就可以让雷电灾害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程琳,裴晓芳,沈刚,周俊弛,钱美﹒江苏高速公路收费站一次雷击事故分析[J]﹒气象科学﹒2011(S1);
[2]罗永祥,陈余兰,谭清波,刘朝英﹒独山县农业银行业务系统雷击灾害风险评估[J]﹒广西气象﹒2006(S3);
[3]吴海,潘家利﹒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的风险分量及其影响因素[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02);
关键词:柳树脊虎天牛;福海县;人工林;发生危害;综合防控
1 生活习性
柳树脊虎天牛(Xylotrechux namanganensis Heydel)又称为纳曼干脊虎天牛。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隧道中越冬,第2年4月下旬老幼虫开始活动,5月下旬化蛹,6月初~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6月下旬产卵,7月上旬~中旬孵化为新幼虫,一直危害到9月下旬开始逐步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飞翔能力较强,能多次交尾,产卵前以口器在嫩枝上咬一马蹄形刻槽,然后产卵1粒,雌成虫产卵量平均为15粒。成虫寿命平均为13~20天,卵经8~13天,到6月中旬左右孵化为幼虫,初孵幼虫在刻槽侵入枝、干危害,被害处由于受到特殊生理刺激而膨大形成纺锤形虫瘿,老熟幼虫在木质部深处筑蛹室化蛹。
2 形态特征图片
3 症状检查方法
杨树、柳树、桦树等树种主干距地面3m以下带皮原木、板方材和当年被害木上是否有0.6cm×0.4cm的椭圆形羽化孔。若新羽化孔里充满了木屑和虫粪,成虫尚未出孔;若老羽化孔里是空的,则成虫已钻出孔。5月中下旬~7月下旬在树干木质部观察,收集来回爬行的成虫。树皮大块脱落,可见到木质部上的虫道和羽化孔或新鲜的木屑粪便。对幼虫进行调查时,先看主干上有无啄木鸟啄食的蛀孔道,然后把树干劈开进行查看。
4 综合防控措施
(1)加强和保护天然河谷林的管理,严禁采伐、林区采金、开矿、开荒地、林区内打幼苗、挖药和林区旅游等破坏行为,通过封河育林、禁止打草、保护幼苗等各种方式,尽快恢复和发展天然森林资源,创造有利于自然界各类天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其充分发挥自然消灭害虫的作用。要争取达到全地区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天然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同时也达到预防和自然抑制柳树脊虎天牛等各种害虫的目的。
(2)大力保护和招引啄木鸟等各类害虫天敌。经调查,大斑啄木鸟啄食该虫的幼虫、蛹、卵和成虫,因此,要有效保护大斑啄木鸟,同时严禁捕杀林间各类益鸟,不损害鸟巢和雏鸟。避免在林间内盲目施用有化学药剂,让鸟类安居林间、持续繁衍,同时可放置人工巢厢,招引啄木鸟等鸟类,不断增加天敌种类和数量,创造有利天敌繁衍栖息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3)柳树脊虎天牛虫较严重发生的衰弱木、枯立木、风倒木等及时伐除运出林区,并集中作熏蒸处理。清除被害木时要注意林地周围其它树种的安全,以防止害虫的传染,注意林区的卫生,不能让新采伐的被害木在林地过夏。被害木熏蒸法:先把被害木集中到一个地点,然后覆盖帐幕,使用溴甲烷、磷化钙等气体和固态熏蒸处理40~60个小时,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对该虫较轻度发生的树木进行剥皮,结合堵孔法。对虫孔数较少的被害木,虫孔部位剥皮即可消灭幼虫和蛹。
(5)对发生较轻的活立木可用40%氧化乐果等药剂注入树体,直接杀灭树干上的幼虫。方法:用兽用注射器16号针头,吸满乐果与柴油(1:20)混合剂,然后选有新鲜虫粪的虫孔注入药液,至见有药液从蛀孔流出,即抽出针头,用泥土封塞蛀孔。
(6)在成虫期,林区内设置诱虫灯诱杀成虫,可以防治成虫、减少来源。
(7)活立木熏蒸法:幼虫向下蛀食,并有排粪孔时,用磷化铝毒签、磷化铝片等堵住最下面2~3个排粪孔,其余排粪孔以泥堵死,进行毒气熏杀,减少大量的虫源,从而得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8)树干涂白,人工捕杀成虫和初孵化幼虫,刮除刻槽中虫卵等措施可以减少害虫来源。
(9)卵孵化初期,用40%氧化乐果和80%敌敌畏800倍液,混合喷洒主干和大树枝条,可以杀死初孵化幼虫。
参考文献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