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偷艳乡村范文

偷艳乡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偷艳乡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偷艳乡村

第1篇:偷艳乡村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6―0075―05

乡村旅游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事务为旅游开发对象的旅游活动,国内旅游者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主要是指狭义的观念,因此大多认为乡村旅游是廉价的,乡土气的旅游活动,无须大规模的旅游投资,只需在乡村地区建个草屋,搭几个茅棚就可以开展乡村旅游。其实,这是对乡村旅游的误解,或者是不全面的理解,从广义的乡村旅游来说,它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行为。乡村旅游开发可以针对任何地处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这种开发行为也需要大规模的投资。

国内对乡村旅游开发的特点研究较多,但对乡村旅游投资行为的研究不够深入。贵州师大的殷红梅等人对乡村旅游的商业投资选址进行了分析,认为“投资商的宏观选址行为与旅游区区位条件、距熟悉地远近、政府的优惠政策与鼓励呈正相关关系。外来投资多集中在旅游区规划地段和游人多的地段,因其旅游集聚效益与综合功能而产生较好的经营效果”。

加拿大学者N.康托吉奥哥普罗斯(N.Kontogeorgopoulos)在对泰国的萨穆(Samui)和普柯特(Phuket)两地旅游酒店业研究后,发现大型标准式酒店大多是外来投资,而乡村型酒店则以当地家族式投资居多。

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发涉及众多不同的主体关系,这些主体关系往往与旅游资源开发、土地开发和投资利益输送有关。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沿海的浙江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江西欠发达地区的几个乡村旅游投资案例的研究,分析国内目前乡村地区所涉及到的投资主体关系,这些投资主体各自在乡村旅游投资关系中的角色,以及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

一、松兰山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

松兰山是浙江象山县的一个海滨旅游度假区。松兰山的旅游投资中,涉及到的投资主体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外来投资商、松兰山的乡村集体组织。其中,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外来客商的投资用于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当地乡村参与旅游服务的经营。(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松兰山的旅游开发投资,不同的参与主体扮演了不同的投资角色。

首先,政府的投资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的投资数额较大,而收益不高,但如果没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后续的旅游经营性开发活动则难以展开。

象山县政府曾经投入巨资于松兰山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通讯、给排水、环保设施等。此外,政府还将投资重点放在制定旅游规划方面,以促使旅游开发能够有序进行。这些规划主要包括,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用地规划等。政府还对社区环境建设、目的地营销等项目给予了一定的投入。

在松兰山的旅游开发中,政府投资的数额最大,但在投资的收益上,政府的直接收益主要是门票,以及部分经营性项目的分成。由于松兰山是度假型旅游区,不是以观光为主,因此其门票价格不高,2002年门票价格为10元/人,2002年的旅游者人数达到了100万人次,因此该项收益大致在1000万元左右②,门票由县旅游局进行征收。

政府其他的收益来自税收,但由于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出了税收优惠的承诺,因此,政府投资特点体现了一定的公益性质。

其次,是松兰山以外的客商投资。

表1所反映的企业(即外来投资的客商)投资集中在大型经营性项目上,主要类别包括:

(1)接待性项目:如宾馆、别墅等。

(2)大型旅游娱乐项目:如运动场馆、露天剧场、狩猎场等。

松兰山的大型经营性项目都是招商引资的产物,这些项目主要是接待性的经营项目,如酒店、别墅等。也有娱乐性的项目,如运动场馆、狩猎场等。其中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象山黄金海岸大酒店、松兰山海景大酒店、心海度假村等。这些接待设施的规模都较大,黄金海岸和海景两家酒店的客房数量合计约300间套,1000个左右的就餐餐位,其他各种经营性的设施还有会议厅、商务中心、娱乐场馆等。

再次,旅游开发区的乡村投资。

表1反映的当地乡村集体投资(非村民个体投资)主要是一些景区内的经营服务点和小型经营性设施,这些项目的主要类别有:

(1)沙滩综合服务部:遮阳伞、游泳衣裤、矿泉水等饮料、各种小吃、海上快艇出租及其他小商品。

(2)小型经营性设施:经营性停车场、餐饮(海鲜)一条街等。

乡村地区的自有资金实力十分弱小,其主要收入来自征地补偿款,但这些补偿款,在提供给全体村民的福利之后,能够用于旅游开发的资金甚至不足以进行任何建设性项目开发,只能开发一些投资较小的服务型项目,因此乡村居民的收益在松兰山的旅游开发总体收益中所占比重很小。以梅岙村为例(松兰山的旅游开发涉及到5个村庄),其旅游开发收益每年大约在百万元上下。客观地说,松兰山的旅游开发使得当地乡村居民也获得了较大的利益,这主要体现在工作机会增加了。另外,由于旅游收益的增加,乡村居民的福利也有相应的改善。

可见,松兰山的旅游投资主体关系,表现出较强的市场化运作特点,政府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商主要投资于大型的旅游经营性项目;而当地乡村居民的投资则通过乡村集体组织,集中能够集中的资金,投资于小型经营性项目。无论是政府的投资,还是外来投资、当地村民集体(或个体)的投资,基本上能够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规律进行,体现出较高的市场化运作水准,因此松兰山的投资效率相对较高。当然,在松兰山的旅游投资中,乡村集体组织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它将村民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某种程度上克服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弱点。但是乡村集体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并不明显,它可能带有股份制公司运作的特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乡村家族经营色彩。

二、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

欠发达地区的旅游投资,由政府主导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欠发达 地区政府的财力有限,因此旅游投资往往重视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却忽略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旅游市场开发方面的投资则更少,导致旅游开发的成效不高。

江西省乐安县的流坑村和安义县的古村群乡村旅游开发的投资特点,是比较典型的代表(见表2和表3)。

首先,对于旅游投资,政府几乎扮演着全知全能的角色,不仅包揽了所有较为大型经营项目的投资,而且包揽了所有宣传方面的投入。

乐安的流坑与安义古村群略有不同。乐安县流坑村的投资绝大多数来自乐安县以外的上级政府,从中央政府、省政府到市政府(乐安县属江西省抚州市管辖)都对流坑的旅游开发给予了资金支持,县政府的投入反而较少。上级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外部交通设施的建设,而地方政府则主要投资于经营性项目。

安义县的古村群旅游投资大多是由当地政府(安义县属江西省南昌市管辖)承担,上级政府投入较少,这可能是由于知名度不如流坑的原因。由于自身财力有限,也没有争取到上级政府部门多少投入,因此安义县的投资被迫用于外部交通系统建设,以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同时,地方政府也投资了所有的经营性项目,比如建设民俗博物馆,以及一些游览和体验性收费项目。另外,政府还投入了部分资金用于宣传和促销。

从投资收益来看,无论是乐安县的流坑村,还是安义县的古村群,其收益都不高。2001年和2002年,流坑村旅游门票收入分别只有36万元和35万元。加上其他的餐饮、纪念品、住宿、傩舞表演等项收入,每年旅游总收入不到200万元。2002年,安义古村群的旅游收入约有100万元左右,当然,单纯地从一个乡村的角度来看,100万元左右的收入也不低,但考虑到由于有政府的大量投入,这种收益就不算高③。由于投资者主要是政府,因此主要的收入也归于政府,当地村民可以从中分享部分门票收入。但是,政府投资活动,效率较低。比如,流坑村2002年接待旅游者5.5万人次,门票价格为20元,通常情况下门票收入应该是110万元,但实际的门票收入只有36万元。当然,流坑村门票收益的流失也有好处,那就是换来了较多的上级政府资金的支持。

其次,在民间投资方面。当地村民由于大多比较贫困,不仅没有资金进行经营性的建设项目投资,甚至连一些日常经营必需的流动资金都难以筹措。

与松兰山开发不同的是,无论是乐安县的流坑村还是安义县的古村群,当地村民都是个人直接进行投资,而不是村集体进行的投资。比如,在流坑村,一位村民由于自己的家在村内,不在游览线上,因此他个人租借了同村乡亲在村口的房屋,开了一家餐馆。流坑村另外一家比较大型的投资也是当地村民,没有外来投资者的进入。

安义县古村群的村民投资也是个人行为,而不是村集体的投资,但古村群的投资者中,干部的积极性更高,甚至一些稍大型的餐饮企业,只有干部进行投资。流坑村村民的投资者中,则以外出打工返回者积极性更高,村干部的投资积极性反而不高,认为这种投资的风险较大。

如果说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可能受到外来资金的冲击的话,那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开发也很难吸引到外来投资。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在欠发达地区,由于市场潜力较小,资金进入的意愿不大;二是在欠发达地区,资金本身就比较缺乏,在城市地区投资工业的收益要高于乡村地区投资旅游业的收益。因此,即使欠发达地区制定了较为优惠的投资政策,转移到乡村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的资金也不多。

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旅游投资,政府直接投资于旅游经营性项目方面较多,而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则显得积极性不高。旅游开发地区的乡村居民则没有实力,也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进行任何大型旅游开发项目的投资,尤为严重的是,小农经济的无组织性,使得这些地区更加难以集聚分散的资金进行投资。

三、旅游开发要素属性决定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

现代乡村旅游开发,必须依赖三大要素:旅游资源、资金和土地。这些要素的不同属性,使得乡村旅游投资的主体显示出不同的投资特点。

首先,资源的国家属性决定了乡村旅游投资由政府管制的特点。

国务院规定了旅游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国务院2006年颁布),因此一旦旅游资源的属性被认定,那么该项旅游资源就属于国家所有,各级政府作为资源所有人行使管理和开发的权力。旅游资源国家所有的表现,主要在于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许可权。

由于中国的计划经济色彩还十分浓厚,政府的投资在很多地方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而且绝大多数专家制定的旅游规划,也再三强调旅游开发应该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这种主导,不仅体现在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更体现在对经营性旅游项目的投资,以追求较高的旅游回报。

但是政府投资也有一定的弊端:一是政府投资是以财政投入形式进行,各地各级政府的财力有高低,而旅游投资数额庞大,这使得政府投资力不从心,难以迅速扩大旅游开发的影响。二是旅游投资有较大的市场风险,这也会造成政府财政有较大的风险,从而影响政府的其他公用事业开支。三是政府的投资效益明显地不如私人或企业投资效益,因此只有公益性质的项目才应该由政府投资,而商业色彩较重的项目一般应由企业进行投资。

其次,乡村地区对资金的渴求,决定了乡村地区必须出让大多数旅游经营利益,以吸引乡村以外的资金投入。

由于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反而能够保留较为出色的旅游资源,但也因为经济落后,便缺乏旅游开发的资金。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当地乡村居民都必须依赖外来资金进行经营性投资,才能使旅游开发迅速开展。在政府的公共资金不足,或退出经营性旅游开发项目之时,具有较强实力的乡村外来投资商成为经营性旅游项目开发的主体。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进行旅游开发的项目众多,对于资金的需求庞大,因此投资经营者在项目的选择方面变得十分挑剔,一般来说,投资商对于旅游投资的兴趣主要依据旅游项目的客源市场条件和旅游资源条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东部地区的资金也开始向中西部进行旅游项目的投资。与在东部地区的旅游投资不同的是,东部的资金进入中西部地区时,着眼点不在于类似东部地区的宾馆、餐饮等接待性项目的开发,而是侧重于旅游资源性项目的开发和土地垄断性开发。投资商对乡村地区旅游开发的投资,一方面加快了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乡村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收益外流。

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开发急需资金,而资金又是这些地区普遍的稀缺资源,因此先富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将投资的目光转向中西部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旅游资源一般不是消耗性资源,国家对旅游资源的定义较为宽泛,管理政策也较 宽松,对于旅游资源进行垄断性开发,比较容易避开国家有关政策风险。因此,在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中,对资源和土地进行垄断性开发,是东部沿海地区资金进入的主要目的。中西部地区很多旅游开发项目都有类似现象,投资商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求对资源的垄断,或者以资源为抵押进行贷款开发。

中西部地区的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大多数处在较为偏远的乡村地区,区位条件不佳,如果没有外来投资,难以形成规模性开发。因此外来资金投资中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外来投资对资源的垄断开发,也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使乡村的当地居民难以享受旅游开发的成果,这与旅游开发的目的相背离。

第三,乡村居民集体拥有乡村旅游开发区的土地,但乡村地价较低,因此在乡村旅游投资中往往被边缘化。

旅游开发区的当地居民一般拥有对当地资源进行开发的优先权,但是,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民间资金实力较弱,且比较分散,如果没有民间金融服务支持(国有银行一般对这种金融服务不屑一顾),乡村当地居民难以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而国家对民间个体金融活动至今没有给予必要的法律地位,因此乡村居民只能选择一些小型项目或开发难度不高、对资金需求量不大的经营项目进行试探性开发。大多数情况下,当地居民是以参与开发的形式出现。在大规模的旅游项目开发中,当地居民在旅游项目方面的投资很小,几乎完全被边缘化。即使是在乡村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当地居民的投资也主要用于小型的经营性项目,他们的投资目的,与其说是扩大再生产,不如说是解决自身的就业。

四、结语

现代乡村旅游开发,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几乎完全是投资冲动型开发。但乡村旅游投资的效率,往往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化水平有关。

市场化运作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的公共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宣传促销、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等公益性项目。在经营性项目的投资方面,政府投资主要发挥三项功能:一是示范性作用;二是可以克服某些阻碍私人投资者获得利益的不利因素和发展障碍;三是可以减少投资商对其他替代性项目所产生的投资兴趣(uN ESCAP,2001)。而在市场化水平不高的地区,政府投资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经营性开发项目中,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缺乏积极性。

外来资金介入乡村旅游开发,能够大大促进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速度。但投资者的目的在于获得投资回报,只有当乡村地区的投资回报前景能够满足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外资才会进入乡村地区。提高乡村地区的市场化水平,是乡村地区吸引外资的主要途径。外资在乡村地区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大型的经营性项目。但是,乡村地区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必然要面对主要投资收益外流的事实。

第2篇:偷艳乡村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招投标;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势头也十分强劲。为了提高公路的建设质量,合理降低建设成本,那么就有必要按照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来选择优秀的承包单位来参与公路建设。因此,公路工程项目近年来引入招投标的方式,通过竞争机制来防止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发生,以有效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目标。

但公路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并不长,公路招投标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在实施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当前公路施工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分析,以期能寻求完善其发展的对策。

1、我国公路施工招投标的历史沿革

概括地说,我国公路招投标制度虽说发展的时间不足20年。但在这短短的10多个年头里,我国公路招投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自2000年的《招标投标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有关部门的招标意识不断强化,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在同年公布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以后,我国的招投标行政监督体制开始逐步建立,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次,在我国招投标监督体制逐步发展起来以后,各级政府都依法执政,逐步过渡到了采取规范化的招投标行为。尤其对于一些公共工程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我国已经普遍推行了招投标制度,各级单位和机构的招投标意识显著增强,招标业绩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公路施工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工程建设市场化不成熟是招投标管理难的根源

工程建设市场化发展进程还比较短,许多方面操作还不规范,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主要表现在不少地方还存在着“五无”(无规划、无报建、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质量监督)工程,工程监管不到位,制止不力,工程基建程序不能认真执行,招投标行为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特别是在县一级,公路等专业工程项目没有完全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目的,对中标企业硬性供应原材料,与《招投标法》的精神相背离。有的建设单位不按招投标规定选择总承包施工单位,对分包管理不严,界限不清,在工程承发包中任意肢解工程及转包工程现象相当严重,工程质量、工期、投资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1制度不完善进一步阻碍了招投标管理的良好运行

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不具备投标资格、无独立资质的二级法人也参加招标,导致一些虚报资质等级的挂靠企业中标、施工企业在同一次招标中既以总公司名义,又以分公司名义参加投标,“一标数投”。另一方面,招投标过程控制不严,监督机制不健全,泄露标底、串标等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建设单位利用招标权收受“回扣”,对按国家规定应实行公开招投标的项目,进行指定招标或议标,搞“暗箱”操作,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建设工程承发包过程中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2.3招评标制作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在标段划分上存在着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合理的现象,没有根据工程规模、建设条件、机械化程度及对工程施工有利的原则来进行,过多施工单位中标进入,必然影响了工程的连贯性,不利于机械化施工的开展。二是有的建设单位对涉及施工招投标制的工程经济及管理方面的业务不熟悉,制定评标细则时考虑不够全面,招标文件编制较粗糙,特别是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出入较大,导致标底不准确,变更较多影响招投标文件的公正性;施工企业由于自身需要,为达到中标目的,有意压低报价,采用微利标、无利标甚至亏损标,致使投标书编制缺乏规范性。三是评标办法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

3、完善公路施工招投标管理的主要措施

施工招投标是工程建筑市场中的一种竞争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法规的健全,工程建筑市场也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工程在招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有章可循,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限度。为了消除不正当竞争方式和行为,真正体现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实行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建立项目法人公司,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到资本管理机构与营运机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2)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

承担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单位,必须是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公路工程施工资格证书、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建设单位应选择资质、素质高和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来承担项目。

(3)建设单位要严格按招投标程序办事

①招标的组织者与具体操作者要行为公正,对其工作内容要严格保密。

②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要尽可能准确,以确定合理标底。工程定价模式要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统一量,放开价,工程造价要随行就市。国内工程施工招标中的定标原则一般是标价不得超出标底指定范围的-20%~10%,否则将作为不合理标价而不能中标。

③编写合同应全面、详细、慎密,技术规范内容应详实、准确、可操作。完善投标、评标、定标过程,制定严密的评标细则,做好投标文件的技术评审,并采用百分制的综合评分法、专家论证法或其它先进方法进行评标。FIDIC的评标原则是最低价中标,这与国内一贯使用的接近标底和最低价中标是有所区别的,作为邀约和承诺的条件,施工招标文件中一定要注意将评标时采用的方法、规则写清楚。

④要做好招标过程中关键时间的控制,这包括编制招标及投标文件的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与开标时间及评标时限与签订合同的时间等。

(4)施工单位为达到中标的目的,应下大力气提高投标书的编制质量。

①组建精干、高效的投标领导小组,对人员合理分工,作好标前准备工作;

②通过现场勘察和调查,在了解材料单价基础上,做好价格分析;

③编制科学合理的报价;施工招投标是在工程质量标准明确、工期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标价也就理应成为投标竞争的重点。检查投标书和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是否合理,有无不平衡报价,是合理报价的关键所在;

④要熟练运用工程概预算定额及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投标价,以增强招投标竞争力。

(5)要确保整个招投标过程受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以强化合同管理,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

4、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公路施工企业的招投标问题展开了探讨,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五项措施。要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需要多部门,多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第3篇:偷艳乡村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信贷;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8-0031-04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在1993-2007年中的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使研究数据和研究过程能够符合实证检验的要求,并对不同时间跨度内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具体采用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三种分析方法。

二、分析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我国农业资金融通渠道研究与信贷分析指标确定

为了能够同时分析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与农业储蓄存款流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采用了我国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上的农业贷款与农业存款的差额作为农业信贷净投入,并以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1993-2007年十五年的农业贷款和农业存款数据进行分析。

(二)其他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分析指标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了避免研究模型主观选择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研究过程的客观性,本文总结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有关研究综述所反映出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了资金投入、科技水平和劳动力三个要素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经济影响因素,其分别对应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所主张的在竞争均衡的假设下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要素:资本积累(K)、技术变化(T)和劳动力增加(L)。

(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指标

本文认为将农业GDP(本文中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反映)、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既符合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要求,又符合国家加强农业基础、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的农业工作目标,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三、实证分析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宏数据网》以及《中国金融年鉴》公布的我国农业年度数据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源与应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选取我国1993-2007年十五年间的年度金融机构农业信贷净投入(cre)、科技三项投入(tech)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1abor)作为独立自变量,而以在此期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agr)、粮食产量(f00d)和农民收入(inc)作为分析因变量,并分别建立三个实证分析关系式,从而分析我国农业信贷差对上述农村经济增长表现因素的影响与相关关系。

(一)粮食产量与农业信贷净投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1 单位根检验。采用Eviews5.0对上述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的原序列分别进行单位根(ADF)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如下:

标准化协整方程为:

LN FOOD=0.017208LN CRE+3.080064LN LABOR+

(0.00023)

(0.00375)

0.0663 15LN_TECH

(9.6E-05)

通过协整检验,说明我国金融机构贷存差、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林牧渔业实际总产值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2 协整检查。见下表:

3 Granger因果检验。见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5%显著水平上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的格兰杰原因;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业信贷净投入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是农业信贷净投入的格兰杰原因。

(二)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与农业信贷净投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1 单位根检验。见下表:

2 协整性检验。见下表:

标准化协整方程为:

LN AGR=1.025039LN CRE+7.762207LN LABOR-

(0.06187)

(0.49424)

0.480419LN TECH

(0.02141)

由协整关系式知。农业信贷净投入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与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当农业信贷净投入增加和农村居民就业人数增加时,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则相应提高。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在5%显著水平上,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是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业信贷净投入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是农业信贷净投入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是农业信贷净投入的格兰杰原因。

(三)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与农业信贷净投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1 单位根检验。采用Eviews5.0对上述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ADF)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如下:

2 协整检验。见下表:Unrestricted Cointegration Rank Test(Trace)

标准化的协整关系式为:

LN INC=2.003208LN CRE+28.32107LN ABOR+

(0.21781)

(3.89682)

0.300763LN TECH

(0.15717)

协整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农业信贷、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与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之间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各变量的系数也反映了三个因素对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的长期弹性。农业科技三项投入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促进作用不大,而农民就业机会和农业信贷净投入的增加对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见下表: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上,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Granger原因。

四、研究结论

(一)相对于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在传统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和科技投入因素的

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本文认为这种分析结果首先与分析指标的选取有关,在农业粮食产量中本文仅包含了谷物、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等传统农业作物的年产量,而在以上研究结论中所采用的分析指标主要是采用农业GDP,即以价格形式所表现出的农业产值,随着目前农业产出结构中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等高附加值作物的比重逐步上升,无法全面的衡量整个农业产出的实际水平;其次,从目前我国的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仍然无法摆脱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范畴,劳动力投入对于提高粮食产量的影响作用最大。但是,本文同时还认为资金和技术因素对于粮食生产也有关键性的影响,而且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及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农业生产对于资金和技术因素的依存度也会不断提高。

(二)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信贷资金和农村劳动力的支持

本文发现我国的农林牧渔总产值与金融机构与农业信贷净投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在三个独立自变量中,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信贷投入两个变量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农村劳动力对于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农业信贷净投入和农业科技三项投入,这也再次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对于劳动力因素的依存程度较高;农业科技三项投入与农林牧渔实际总产值之间呈现的负相关关系比较难以理解,本文在以上分析中认为这种负相关影响相对以上两个因素是非常微弱的,同时如果能够将其他代表科技水平的非资金因素考虑在内的话,这种关系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三)增加农业信贷资金投入是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提高农村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由农村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农业信贷投入、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农业科技投入的协整关系式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对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弹性高达28.321%,说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规模化的种植会空出大量的农民不再从事传统的粮食作物耕种,转而向具备高附加值的林、牧、渔业发展。通过对比传统农业与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的农民收入水平可以发现,农民在传统农业中所获得的收入水平明显低于高附加值农业产业的收入水平,这折射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农民收入的切实影响。另外,优质、高效和低耗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为农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具备高附加值的原材料,从而会带动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其服务,因而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实际收入水平。

第4篇:偷艳乡村范文

关键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32-02

可行性研究是决策科学在项目领域的应用。所谓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系统工程等)对一项建设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综合论证一个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实用和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将可行性研究的成果编制成报告,即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投资项目的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完善。2002年3 月出版的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对“项目兴建理由与目标”、“市场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原材料与燃料供应”、“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等方面的具体编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规范。

作为投资项目中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行性研究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2)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3)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5)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6)可行性研究是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建设许可文件的依据;(7)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8)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一、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现代项目决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工作方法,可行性研究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规范和稳定的内容和程序,并作为强制性方法在项目决策中推行,但是,在现今的大多数项目当中,可行性研究并没有起到如上所述的作用,甚至有些项目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可行性研究,或者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并不符合要求。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工作方面

编制一份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成立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可行性研究小组,做大量的基础工作,针对项目搜集大量的、可靠的、及时的资料,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内容。基础工作是否认真细致,搜集的资料是否完整可靠,直接关系到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质量。然而很多项目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并没有这样做,只是随意地凭借现有的资料和主观推断,编制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敷衍了事,这样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不规范、依据不充分、内容不全面、分析不深入,根本无法起到可行性研究应有的作用。

2.内容方面

很多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不全面,经常缺少建筑节能,环境评价,风险分析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一些特殊的项目,缺乏对关键环节的论证、分析,甚至由于项目本身的问题,单纯为了追求利益而有意避开对不合理、不可行的环节的研究,如:有些项目的实施在节能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却缺少节能篇章;有些项目的实施对于周围环境有明显的影响,却不谈或轻描淡写环境保护内容;有些项目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很大,却缺少或根本没有风险分析的内容;有些项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很密切,却没有社会评价的内容。除此之外,有些项目在设计、施工、融资等方面缺乏多方案的比选,即使有几个方案,也是只起陪衬作用,形同虚设。

3.评价指标方面

在很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评价指标数目很少,而且不成系统,如在财务评价当中,对于盈利能力的分析,只有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而没有财务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利润率等指标;有些可行性研究报告只选用有利于项目开展的指标,而对不利于项目的指标则忽略或放弃,如财务评价中只有对盈利能力的分析,而没有偿债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分析;根本无法真正对项目是否可行作出判断;而有的指标使用的不恰当或已经过时,却还在使用,如一些计算期相对较长的项目,在财务评价中,运用一些静态指标,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很不准确的,不能在现实条件下对项目是否可行作出有效判断。

4.投资单位方面

现在,有很多投资单位还缺乏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意识,而有的投资单位根本不重视或片面重视可行性研究,他们作可行性研究只是为了“走过场”,或是只提供给某些相关方面看的,如贷款机构、投资方等等,因此他们重视可行性论证,而忽视不可行性分析;重视技术评价,而忽视经济评价,重视财务评价,而忽视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等。其实,上述造成上述几方面问题的主观原因,很多都是由投资单位引起的。

除上述几方面之外,还有一些个别原因,如可行性研究单位顺从投资单位的意愿,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单位把关不严,可行性研究的相关单位之间搞关系等,致使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公开性、客观性。

二、可行性研究的改进对策

中国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存在于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因此,为使可行性研究工作从这种窘境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从相关的各个角度着手,加强制度建设和实施、增强可行性研究意识,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确立正确的指导理念等,使可行性研究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投资责任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强化投资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求规范投资行为,不断增强投资者的市场意识和风险认识,增强其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自觉性,把可行性研究工作摆到项目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

2.建立和完善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制度和评估决策制度。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不断完善可行性研究工作规范和不同类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标准,要求投资单位和报告编制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并严格施行;同时以可行性研究过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价及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为依据,对编制单位进行评审,作为评定编制单位的资质、等级的主要因素。

3.建立和完善对可行性研究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由相关部门组织,定期对可行性研究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程序、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方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方法及内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相关软件应用。同时加强对可行性研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培养树立严于律己、客观公正、独立负责、质量第一等观念。

4.制定和完善可行性研究工作监理制度。同项目的设计、施工及监理等阶段一样,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也要进行监理,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适合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监理制度和相关实施措施,通过采取强制和鼓励措施,促使投资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可行性研究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由投资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可行性研究工作进行全程监理,要求不符合规范的工作环节重新进行,不符合标准的报告重新编制。

5.不断研究和完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评价指标。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评价指标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并影响可行性研究对于投资决策的作用。因此,方法和评价指标的不断完善不仅可以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情况的描述和预测的真实程度,而且会通过有效的工作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从而为项目提高了效益,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资源。

6.以技术生态理念指导可行性研究。技术生态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复杂的“社会―技术―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根据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其这种匹配组合与其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生态机制,在系统范围内获取最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由于技术本身就存在生态的问题,这就要求可行性研究中的评价,不仅要体现利益最大化原则,还要求评价系统建立在技术生态系统的架构之下,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并最终做到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区域发展与全球未来相统一,结构合理与功能优化相统一。

参考文献:

第5篇:偷艳乡村范文

初冬的早晨,乡村里很静,静得可以听见烟囱冒起的缕缕白烟在和西北风说话,静得可以听见家家户户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中跳动的每一个高低音符。偶尔间,可以闻到一两声鸡鸣犬吠,间或时,能听到谁家的女人扯着嗓子唤孩子的小名。此时此景,不由地让文人们自然地想起岁月静好,生活安逸等一类的词汇。

“昨夜谁偷春,撒下一地银,苍茫寻履迹,原是天上人”。农民们惊叹着大自然神奇,宇宙里的魔幻。

太阳出来了,天地之间反射出一片耀眼的白光,刺目惊心。挂在房檐上的雪花,还没有来得及落下,就化成了亮晶晶水滴“啪、啪”砸在地上。窗台上,几只老母鸡单腿独立,靠在窗棂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大红公鸡在雪地上扑楞出一块黑色的地块,抻着长长的脖子打着鸣,嚷着让老母鸡下来啄食。大黄狗爬在窝里,虎视眈眈望着四周,不允许外人进院在白雪上踏出痕迹。

乡路上,昨天还是尘土飞扬,落叶纷飞,今天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外出的人们踏在雪地上,耳边响起“咯吱、咯吱”的声音,每一节韵律和节奏都是柔情的,缠绵的。心急的村人赶早在路边等着早班的客车,不时地用手捂着被风吹红的耳朵,他们是去工地上打工,趁天还没有大冷,抓紧时间把今年的工程结尾下来,拿回来银行卡,给孩子或者自己娶媳妇。一些没有来得及添置冬季家里短缺的东西,比如衣服鞋帽等的农民,也要去附近的集上逛逛,买回来称心对意商品,回来安安稳稳地过冬,风吹在他们的脸上是知足和恬淡的神情,笑容仿佛被冻结在脸上,久久不散。

背着书包的孩子们早早地跑出家门,在雪地里像撒出来鸭子一样,小手小脸冻得透红,堆雪人,打雪仗,红领巾在白雪的映衬下更红更艳,一声声清脆的笑声,撒在乡村的路上和学校的操场上。

落了雪的乡村是恬静的,迷人的,静谥的,它让浮躁的心变得踏实下来,让粗糙的生活变得浪漫起来。

白白的雪,赋予了乡村美丽与博大,农家的人们用真挚回馈雪以本真和厚爱。淳朴的村民们尊重每一场初雪,他们不忍心去踩踏或者碰痛雪的肌肤,没有事时候,他们就泰然地坐在家里,看着电视或者聊天与白雪对坐,一天、两天,或者更长时间。即使,他们想到外面去看看,也是轻轻用铁锹铲出一条窄窄的从屋门口连接大街的羊肠小道。让雪每天都欢送迎接他们。

乡村的雪,每一片都是诗,每一处都是一幅画。它不同于城市的雪,城市的雪,在楼宇间飞舞,楼宇之间的风把它们吹得零零落落,雪花在天空上下左右肆意地狂搅,洁净清雅的雪花是显得焦躁不已。乡村雪就不同了,雪落山巅,雪落乡村,雪落农家,雪舞蹈在乡村的炊烟之中,雪开在乡村的枝头上,开在乡村的草垛上,开在乡村的玉米楼上,开在农家人头顶的狗皮帽子上。

雪落农家,农家人享受雪精灵带来的欢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雪映窗,窗外寂静清冷,屋内,主客盘腿相对而坐,滚烫的火炕上,一张小方桌,热酒一杯,暖茶一壶,热气袅袅,畅谈甚欢。多安逸的生活啊!

农民,我的父老乡亲,虽然,他们不会以雪作诗,不会观雪作画,实际上,他们都有一颗和诗人一样蓄满爱的温软的心,每一个身影都是那画中的人,他们用爱去欣赏一场场大雪,用雪一样的心灵去生活,去创造幸福。

第6篇:偷艳乡村范文

如此诗意的生活,其实就在遍布成都的农家乐。

找到农家的乐

说起农家乐,可能全国只有成都人最能体会其精髓。据专家考证,农家乐本是舶来品,源自欧美发达国家一种由农户向都市人提供的乡村旅游方式。是成都人的“拿来主义”将其发扬光大,国外的乡村旅游与成都式休闲生活一碰面,完全就是脱胎换骨。

据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成都就出现了农家乐这种旅游方式的雏形。而且,据说有两个地方都标榜自己是资格最老的农家乐。一说是郫县以农科村徐家大院为代表的花木养殖户率先开展了农家旅游接待,一说是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了一次桃花节,把田园风光、乡村民居与旅游休闲相结合,首次提出了农家乐的概念。总之,这种以农家旅游接待为主的旅游休闲形式,消费低廉,主题鲜明,有吃有玩,又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需求,很快便在成都范围推广。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多种主题、多种形态的农家乐旅游度假方式。

春天赏花,盛夏玩水,秋季品果,冬来赏雪。生活在季节分明、气候适宜的成都,只要天气晴好,东南西北,随便选一个方向出城而去,都能找到惬意的农家乐去处。

闻花识乐

成都平原的春天,短暂而浪漫。仿佛就在一瞬间,各种色彩就铺满了人们的视线。一片片绿色是新种的稻秧,明艳的金黄是盛开的油菜花田,村庄点缀其中,檐前屋后往往闪出一两树桃红梨白。阳光灿烂,所有的花朵都仿佛吸足了阳光的能量,以热烈饱满的情绪盛开在成都平原上。平原之外的丘陵,层层叠叠,被绿的麦田和金的花田随意分割着,组合出来的效果却又像画家以精心的笔触描绘而成,想要增减一分或是评点一番都无从下手。

这是成都农家乐的旺季。向东而去,有龙泉驿的桃花,书房村、工农村、桃花沟、苹果村等为代表的果园农家乐是成都最早的农家乐。桃花烂漫时节,随便找一家农家乐,都会有主人热情地接待。选一树桃花,在花下喝茶,聊天,打麻将。这样的场景几乎成为了成都人赏花的经典画面。一人数十元,包茶包饭,招牌菜一般都是用山上敞养的土鸡做的“一鸡三吃”,再加上主人家自已种的蔬菜,刚从地里摘来,嫩得能滴出水来。

想看梨花,就去新津的梨花沟,山路盘旋,转来绕去,都在花海之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中所写正是眼前景色。花开时节,如云似雪的一树树梨花之间,青砖黛瓦粉墙的农舍掩映其中,宛如世外桃源。在这样的农家乐呆上一天,吃吃跑山鸡、野菜,喝一杯泉水沏的清茶,神仙也不过如此。

出城向西,有郫县友爱乡农科村、温江县万春镇等川西坝子民俗特色的农家乐,海棠花开,菜地丰收,摘下地里的菜,端上来就是一桌原生态的农家饭。何需偷得浮生半日闲,看花种菜又一天。

乐得享受

近年来,成都人最爱去的农家乐还是要数东郊的“五朵金花”。江家菜地、东篱菊园、幸福梅林、花香农居、荷塘月色,光听这些名字就蛮有诗意。“五朵金花”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成都东郊约12平方公里的地方,被评定为国家四星级风景旅游区,已成为享有盛名的休闲度假胜地。“五朵金花”虽都以赏花为主,但风格各异,它们已经脱离了喝茶吃饭打麻将的“老三篇”,为成都人提供了更多的艺术氛围、小资情调、创意生活、商务休闲,简直就是成都农家乐“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表。

江家菜地还基本保持着田园农家的景象。田间地头,种满了各色应季的蔬菜。地里是白菜、莴笋等绿叶菜,田埂上搭着架子,爬着丝瓜、苦瓜、豇豆等,浅水田里是长着硕大叶子的芋头。池塘点缀其间,鸭群在水面觅食,远处竹林中还有几家农舍……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开心农场”,你可以在这里“认养”一片菜地,种上你喜欢的蔬菜;周末就来菜地里松松土,浇浇水,当然平时都会有农家替你精心照料。等到蔬菜长成,就可以来这里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或者采摘回家,这可比在网上“偷菜”爽多啦。在田野中释放心情,在劳作中分享收成,体验禾锄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已经成为成都人一种全新的健康休闲方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陶渊明诗意取名的东篱菊园,最美的时节当然是秋季赏菊。据说这里种植了上百个品种多达数百万盆,花农还用盆栽精心搭建出各色立体花坛、花柱。逛完菊园,有些累了,就找一家农家乐坐下来,喝杯茶,吃顿农家饭。这里的农家乐还有一大特色,它们多数都“兼职”手艺工坊,有民间艺人在这里集中展示濒临灭绝的民间手工艺,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吹糖人、转糖龙、扎风筝、画年画等四川民间艺术。

幸福梅林就是赏梅。正是这大片梅林为喜欢晒太阳的成都人提供了一个冬日的好去处。幸福梅林以浅丘和微水湖为中心种植了数十万株腊梅、红梅等各种观赏梅花,每到深冬时节,腊梅花开,清香沁鼻。梅林间是蜿蜒曲折的道路,串起幢幢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农家乐院落。时逢春节,这里还会有各种与春节民俗相关的年货,带来浓浓的节日氛围。这里的“梅花宴”也很出名,由野山菌、小鲍鱼加上梅花做成的“梅园生雪”,在鲜鱼烹饪中加入梅花做成的“梅花泰式鱼”等菜式,色香味俱会,是一大特色。

花乡农居以盆载花卉和鲜切花为主题,上百家农家乐分布其中。说是农家乐,其实不少都是风格各异的院子。越来越多的文艺青年和城市白领厌倦了喧嚣的都市生活,跑到这里来租个小院子,精心装修,个性十足;主人不为赚钱,只想与人分享自己的理想生活。这里有以私房菜出名的小院,有主打摇滚乐的音乐酒吧,还有制陶、品茶、赏画等各种主题的院子。约上三五好友,找一个喜欢的院子,一盏茶,一个下午,临走时再带一捧鲜花回家。如今的花乡农居还有一处地方最具吸引力,那就是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这座以许燎源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建筑风格带着些先锋味道,置于花团锦簇中却无突兀之感。走进博物馆,独特的布展与采光为人们带来令人难忘的参观体验。

将艺术与农家乐做一次绝妙的结合,并不只是花乡农居的独创。在荷塘月色,画家村、蓝顶艺术中心的入驻,为这里带来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荷塘月色以多达千亩的荷塘为依托,水中遍植中外名荷数百种,其间巧妙布局,亭榭错落,曲径通幽。一到夏天荷花盛开之时,到处都是拿着相机拍花的摄影爱好者。漫步荷塘之上,有多少人会想起那篇年少时背诵过的朱自清的散文?“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成都蓝顶艺术村群落在几年前落户荷塘月色,随着众多画家的入驻,这里已经成为成都当代艺术的新地标及中国艺术家工作室的新标杆。此外,荷塘月色每年夏天举办的创意集市等活动,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前往。在赏荷花、吃河鲜的同时,还可以逛一逛艺术村,看看画家们真实的艺术创作过程,欣赏众多的画作展出,在创意集市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正是这些艺术元素的加入,使荷塘月色超越了农家乐的角色,成为成都著名的艺术高地。

成都人历来好玩、擅玩,南宋诗人陆游入川,曾写下“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句子,这应该是最早的描述成都人郊游、踏青的悠闲生活的诗句。时至今日,成都人仍然沿袭着这样的悠闲,周末出门去,逛逛农家乐,轻轻松松玩一天,自得其乐,闲散洒脱。所以,农家乐就是非常地道的“成都式休闲”,而且正在与时俱进:“农”的味道已经淡化,“家”的风格正在变化,倒是这个“乐”字,被成都人诠释得淋漓尽致。

TIPS

五朵金花位于成都市东郊成龙路三环路外侧,从市区有多路公交车可直达。56路、541路公交车可到幸福梅林、花乡农居;31路公交车可到荷塘月色,步行可至东篱菊园和江家菜地。

第7篇:偷艳乡村范文

关键词:宋代;田园诗;田园词;破体

中图分类号:i20722;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7017509

作者简介:刘 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副研究员 (江苏 南京 210013)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破体”现象屡见不鲜,“凡是打破各种文体的疆界,超越比较材料的局限,移花接木,相资为用,造成渗透交融,蔚为新奇鲜活之美学效果者,皆谓之‘破体’”①。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在宋代格外突出,王水照先生就曾经指出:“在两宋文坛上,‘破体为文’的种种尝试,如以文为诗、以赋为诗、以古入律、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赋为文、以文为赋、以文为四六等,令人目不暇接,其风气日益炽盛”②。而各种文体的互动中,诗和词的沟通又是最显著的,“诗与词是关系最密切、沟通渠道最多的两种文体。诗词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生发,是中国韵文文体关系中的最突出现象”③。宋代文学创作中诗体和词体相互借鉴、渗透、融通的现象已引起不少关注,既有着眼于一代词作的“以诗为词”或诗作的“以词为诗”,也有注目于个别作者的诗词破体或互渗④,但诗与词这两类不同的文体在表现同一题材时,是如何移花接木,相资为用的,迄今却鲜有人论及。应该说相同题材的诗和词更值得我们具体地比勘和对照,本文即以田园题材为例,考察宋代田园诗词创作中的“以诗为词”和“以词为诗”,以期深化宋代诗词破体现象的研究。

北宋时期,田园诗词的破体主要出现在词的创作中。田园本是诗歌的传统题材,其滥觞于《诗经》,到东晋陶渊明正式开宗立派,经盛唐王维、储光羲等踵事增华,至中晚唐田家诗又别具一格,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传统,北宋的田园诗创作正是承历代余绪而有所发展。而词作为一种娱宾遣兴、助酒佐欢的游戏笔墨,本为艳科,在唐五代时很少涉猎田园题材,现存仅有欧阳炯、李珣的《南乡子》偶尔写到一些南粤风土和女子的劳动生活,但未脱妍丽风调,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一首稍清新自然,被赞为:“《花间集》中忽有此淡朴咏田家耕织之词,诚为异采”《栩庄漫记》,载张璋、黄畲编《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19页。。但全唐五代词中也仅此一首。应该说宋词开始正式引入田园题材,计有约四十位作者,近百首田园词作。这种对诗歌传统题材的借鉴,本身就是一种破体的表现。在具体的写作中,早期的田园词也表现出鲜明的“以诗为词”的特色。

第一,北宋出现的田园词多檃栝诗句而成,或受诗歌的感发而作,在某种程度上堪称诗之苗裔和附庸。

北宋人创作的田园词有完全集诗句而成。如黄庭坚曾戏效王安石创作一首《菩萨蛮》:

王荆公新筑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垒石作桥。为集句云:“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戏效荆公作。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王安石的《菩萨蛮》描写退居半山的闲逸生活,词中各句分别集自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殷益《看牡丹》:“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王维《游春曲》:“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韩愈《南溪始泛》:“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方棫《失题》:“午醉醒来晚,

无人梦自惊。”(一作陈叔宝诗)李白《杨叛儿歌》:“何许最关情,乌啼白门柳。”《杨升庵外集》记载:“古乐府‘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蔵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李白用其意衍为《杨叛儿歌》曰:‘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情,乌啼白门柳。’”参见清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郭祥正《题人山居》:“谢家庄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三两声。”宋彭乘撰《墨客挥犀》卷十:“郭祥正,字功甫。有逸才,诗多新意。又曾题人山居一联云:谢家庄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三两声。公(按:王安石)乃命工绘为图,自题其上,云此是功甫题山居诗处。即遣人以金酒钟并图遗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偶有一二字不同。黄庭坚的词则分别集自郑谷《柳》:“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韩偓《醉着》:“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杜甫《西郊》:“无人觉来往,踈懒意何长。”杜甫《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杜甫《可惜》:“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孟郊《怨别》:“君问去何之,贱身难自保。”其中也仅数字略有不同。王安石的另外一首描写闲居环境的《浣溪沙》“百亩庭中半是苔,门前古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黄昇《花庵词选》也标明为“集句”。可以看出,前人和时人的诗句是北宋人写作田园词的重要资源。

北宋的田园词还有受诗意感发而作。如苏轼《江神子》,其序云:“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戍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词云: 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词中以渊明自比抒发了归隐之志,情愫淡泊,景致清丽,与陶渊明众多田园诗意趣相通。

第二,北宋田园词在词牌的选择上,比较侧重齐言体式,接近于五七言律绝和六言绝句,在体制形式上保留着较为浓重的诗体特点罗漫在《词体出现与发展的词史意义》(《中华词学》第二辑,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一文中指出中晚唐、五代与北宋初期的词,在体制上接近诗体,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早期田园词。。

如王安石有5首田园词,分别采用《菩萨蛮》、《渔家傲》、《浣溪沙》和《清平乐》4种词牌。上文所引的《菩萨蛮》上阕前两句为七言,后两句为五言,下阕四句均为五言,分别从五七言律绝诗中集句而成;被黄昇《花庵词选》誉为“极能道闲居之趣”的《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清风扫”,上下阕句式相同,若各去掉其中的3个字,俨然是两首七绝;《清平乐》的下阕为四句六言,“丈夫运用堂堂 。且莫五角六张。若有一卮芳酒, 逍遥自在无妨”,和王维《田园乐》“出入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蹀躞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形式上几乎无异;《浣溪沙》则上下阕均为三句整齐的七言,更接近于诗体。苏轼11首田园词中《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也采用的是《浣溪沙》词牌,上下阕均为七言三句;他在贬谪黄州期间则用《鹧鸪天》的词牌写了一首词:“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体式比较接近于七律。

毫无疑问,北宋田园词的发展得到了诗歌的助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是宋代田园诗词创作从“以诗为词”向“以词为诗”转换的关键人物。他的《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以及《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等田园词,在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成功地开创了新的经典,被其后的田园诗词共同追摹,既促进了宋代田园诗词的初度融合,又拉开了田园词对田园诗发生影响的序幕。

一、经典词汇的锻造

俞成元《萤雪丛说》卷上曰:“诗随景物下语……于渔父则曰一蓑烟雨,于农夫则曰一犁春雨,于舟子则曰一篙春水,皆曲尽形容之妙也。”《说郛》卷十五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一犁春雨”这个语汇贴切地状出春耕时节最典型的景物——春雨和犁,使人联想到细雨蒙蒙

中或雨后初晴农人扶犁耕作于春野的情境,既有春意萌动的美感,又蕴含着恬淡质朴的农耕意趣,的确堪称“曲尽形容之妙”。这个形容农夫生涯的经典语汇最早出自苏轼《如梦令?有寄》词: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但是“一犁春雨”并非苏词凭空创造,而是借鉴了众多诗句而成。《如梦令》的末句就有从诗歌中衍化的痕迹,“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实则糅合了晚唐薛能《伏牛山》“不为时危耕不得,一犁风雨便归休”和五代蜀徐光溥《留侯受南唐节度使知郡事辟予为属以诗谢之》:“晋江江畔趁春风,耕破云山几万重。雨足一犁无外事,使君何啻五侯封”的诗意,在上两首诗中,“归”、“江”、“一犁”和“雨”的字眼均具备。而宋初诗人王禹偁《寄郓城萧处士》“夜踏月华三径小,晓耕秋色一犁深”,以及林逋《杂兴四首》:“拂水远天孤榜晚,夹村微雨一犁春”。成为“一犁春雨”更直接的语汇源头。显然,苏轼借鉴了若干诗歌语汇的精髓,经过锤炼锻造,定型为一个经典语汇,用于词的写作中。这个词汇以其新奇优美的艺术效果,受到其后词人们的拥趸,在田园词中反复地被采用。如毛滂《浣溪沙》:“本是青门学灌园。生涯浑在乱山前。一犁春雨种瓜田。”王炎《清平乐》:“儿曹耳语。借问何处去。家在翠微深处住。生计一犁春雨。”

同时,这一语汇又跨越了诗词的界限,受到诗人们的青睐,被借入田园诗的创作中。最早是苏辙《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诗云:“雪覆西山三顷麦,一犁春雨祝天工。”南宋田园诗也多翻之入诗,如范成大《致一斋述事》:“今朝麦粒黄堪麫,几日秧田绿似针。除却一犁春雨足,眼前无物可关心”。卢俦《石照劝农晚归有雨》:“十里好山供客醉,一犁春雨劝农归。”蔡戡《春郊即事》:“一犁春雨欲平塍,预卜今年穑事成。”赵葵《丰年》:“一犁春雨足生涯,黍稷桑麻已满略。”方岳《闻罢》:“一犁春雨平生事,莫与诸公作话头。”等等,直至宋末元初,月泉吟社以《春日田园杂兴》命题征诗,第一名罗公福诗中有句:“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也是“一犁春雨”语汇的简单变体。

二、经典句法的定型

苏词《浣溪沙》中有“村南村北响缫车”一句,曾被《高斋诗话》誉为“奇句”《高斋诗话》:“东坡长短句云‘村南村北响缫车。’参差诗云‘隔林仿髴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秦少游云‘菇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三诗大同小异,皆也奇句也。”载(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45页。。它从听觉的角度侧面渲染出家家户户缫丝时的忙碌热烈气氛,以声写景,构思新警奇拔;“村南村北”即满村、遍村之意,以一个坐标性的名词“村”重复出现,用两个相反的方位词“南”、“北”连贯起来,句式简单而不失奇趣,节奏感和音律感很强,具有一种民歌的风味。

纵览文学史,应该说苏词“村南村北”之句式是受杜甫和白居易田园诗的影响。杜甫《客至》一诗中有“舍南舍北皆春水”一句,描写了村居周围春水上涨的盎然景象,明陆时雍《唐诗镜》卷二十六评曰:“村朴趣,村朴语”陆时雍:《唐诗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而它的句法独特,《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七注曰:“又是一体”。白居易的田园诗也借用这种句式,将字眼改换成“村南村北”,如《村夜》一诗:“霜草苍苍情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个句式引起了一向讲究句法的宋代诗人的关注和效仿,王安石《临河道中》诗即有:“村南村北禾黍黄,穿林入坞岐路长”。黄庭坚《从人求花》诗中有:“舍南舍北勃姑啼。”《山谷外集诗注》注此句时即列出两句唐诗,“柳子厚《闻黄鹂诗》‘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杜诗‘舍南舍北皆春水’”《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五,《四部丛刊续编》本。。显然已经点出黄庭坚诗句和杜诗、柳诗的渊源关系。而苏轼首次将“村南村北”的句法阑入词中,用于描写乡村的声响,这一句法和立意由此而定型,对宋代的田园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苏轼以后的田园诗中有24首采用了“村南村北”句式,多数用来表现乡村的鸟鸣声、劳作声等。如范浚《春雪晚晴出西村》:“歩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陆游《小园四首》:“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冬晴与子垣子聿游湖

》:“村南村北纺车鸣,打豆家家趁快晴。”《秋思》:“村南村北鹁鸪鸣,小雨霏霏又作晴。”戴复古《乌盐角行》:“村南村北声相续,青郊雨后耕黄犊。”戴昺《五禽言》:“麦熟锻磨,麦熟锻磨,村南村北声相和。”方岳《农谣》:“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鹁鸪啼。”等等。另有27首将南、北二字调换位置,形成了“村北村南”的句式,始自南宋,如吴可《荒陂》:“荒陂终日水车鸣,村北村南共一声。”范成大《上沙舍舟》:“村北村南打稻声,竹舆随处款柴荆。”陆游《秋词》:“村北村南喧地碓,大牲如阜酒如江。”何子举《桐畈犁耕》:“村北村南布谷声,豳风歌罢足关情。”等等。由此可见,宋代田园诗对“村南村北”句法颇为偏爱,应当说,苏词对这种句法的定型以及在田园诗中的推广和运用功莫大焉。

三、经典主题的缔造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是苏轼最出色的田园词。这组词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以诗为词”,既汲取了中晚唐王建《雨过山村》、王驾《社日》等田园诗的传统,着力刻画田园清丽的风光和欢乐的生活;同时也沿用了韦应物《观田家》、白居易《观刈麦》等田园诗的写作视角,抒发官员深入农村的观感。但这组词超越同期作品之处在于,它们并没有拘泥于对诗歌一味的模仿,字句上没有明显沿袭诗歌的痕迹,艺术构思也不纯粹受到诗歌的影响或启发,最为重要的是,这组词的主题富有原创的意义和价值。在唐代的田园诗中,诗人以官员身份深入乡间者,往往怀有惭愧的心理和悯农的情怀,如韦诗末云“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白诗末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与之不同的是,苏词确立的是全新的主题。其一是与民同乐的主题。目睹农村雨后种种欢乐场景,词人也完全陶醉其中,“旋抹红妆看使君”、“敲门试问野人家”等情节反映出官与民的融洽关系,“使君元是此中人”更是点明了官员生长于斯故能与农家心脉相通的基础。其二是经历宦海沉浮后思归田园故里的主题,这在末词中有所表现,“何时收拾耦耕身”的喟叹是其最直白的表达。莫砺锋先生曾经评论苏轼《浣溪沙》:“这组词最着力之处是在于抒写自己作为地方长官下乡劝农的所见所感,从而以充满泥土气息而在词苑别开生面。”莫砺锋:《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第11页。莫先生点出“地方长官下乡劝农”的写作背景可谓独具慧眼,苏轼这组田园词不仅因此在词苑别开生面,更是对南宋时期大量涌现的围绕劝农而作的田园诗产生重要影响。

自北宋后期始,朝廷命州县各级地方长官均兼一地劝农官,除岁时以劝课农桑为考课内容外,还特别要求守令在春耕时节必须深入乡间进行劝课。出郊劝农不仅加强了宋代州县长官对农业生产的实质性关注,也为他们创作田园诗提供了契机,围绕着劝农而作的田园诗数量激增刘蔚:《宋代田园诗的政治因缘》,《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综观这些作品,往往有一些固定的套数,即从官员的视角观察田园风物和农家生活,或抒发与民同乐的感受,或抒发思归之情,其中往往能看出苏词的影子。如张嵲《劝农》:“皇恩力本劝农耕,老稚争随刺史行。杨柳垂村麯尘色,殊乡时节近清明。”因篇幅的限制,这首绝句无法像苏词那样缓缓展开农村生活的一副副画卷,但是其中所描写的老幼争随刺史的场景,以及杨柳成荫、村酒渐熟等风物,仿佛是苏词的微缩,官民的和谐同乐之情更是与苏词一脉相承。再如楼钥《劝农》:“一番好雨润桑麻,和气欢声十万家。太守劝农才出郭,老农含哺竞随车。”徐鹿卿《护法寺劝农呈秘丞》:“犬吠柴门晓,牛肥草径鲜。殷勤觞父老,和气酿丰年。”都是一派官民同乐,欢洽融和的景象。此外王炎《劝农出郊三绝》其二、陈着《嵊县劝农途中示同寮二首》其一、江万里《劝农》、孟点《劝农即事》等作品都在描写桃红柳绿、桑麻沃若、人欢犬吠的田园景色后,不忘抒写仁政爱民、与民同乐的心意,如江万里诗“欲知太守乐其乐,乐在田家欢笑中”,孟点诗“长官元是扶犁手,乐与耕夫笑语同”,俨然是苏词“使君元是此中人”的翻版。而苏词中“何时收拾耦耕身”的感慨也总在南宋田园诗中回荡。如虞俦《石照劝农晚归有雨》、王十朋《芝山劝农》、范成大《四月十日出郊》、留硕《阳江劝农》、曾丰《假守晋康出郊劝农》、方岳《劝耕》其二等均表达了类似的思归主题

,尤其是诗末的叹归之情,分明是肇自苏词。如范成大诗云:“吏卒远时闲信马,田园佳处忽思乡。邻翁万里应相念,春晚不归同插秧。”方岳诗云:“归欤我亦耦耕人,麦陇桑畦意自亲。”因此,苏轼《浣溪沙》虽然在南宋词坛鲜有继响,但是却影响了田园诗的一种新的类型,尤其是主题堪称宋代劝农类田园诗的鼻祖。

苏词为宋代田园诗的破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元素,除上文所述的从语汇、句法到主题的广泛影响之外,还有诗人甚至直接翻词句入诗,如南宋时期王之道《夏日雨霁郊行次韵刘春卿》描写初夏久旱逢雨后的田园风光和耕作场景,其中“桑麻光似泼”、“簌簌花褪枣”等句很明显从苏词中《浣溪沙》化用。《按麦行和魏定父韵》中“问言豆叶何时黄”也是从苏词化出。利登《田家》:“小雨初晴岁事新,一犂江上趁初春。豆畦种罢无人守,缚得黄茅更似人。”前两句即是“江上一犁春雨”的扩版,足见苏轼词对田园诗的影响之大。

南宋时期,在“诗词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王兆鹏:《从诗词的离合看唐宋词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田园诗词的互动也有了更为积极和多元的表现,一方面田园词仍然受着诗的影响,延续着北宋以来以诗为词的传统;另一方面田园诗也开始破体,以词为诗成为一种必然的创作趋势。 田园词的以诗为词在辛弃疾的创作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词人,他有十余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词作,这些作品也代表了南宋田园词的最高成就。仔细考察,其中渗透着不少诗歌的因子。辛词曾受陶渊明诗歌的影响,夏承焘先生早已指出这一点,他说:“他(辛弃疾)的农村词无疑受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和启发”夏承焘:《辛稼轩的农村词》,《光明日报》1958年5月18日。。袁行霈先生在总结辛词与陶诗的关系时则更明确地指出:“(辛词)有的是全词隐括陶的某一作品;有的是明引陶的诗句、文句;有的诗暗用陶的典故;有的是借用陶的意境”袁行霈:《陶渊明与辛弃疾》,载《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并列举出《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阁)等数词,兹不赘述。 辛弃疾的田园词还受到了从汉乐府至北宋时期众多诗歌的影响。例如其颇富盛名的《清平乐》(茅檐低小),首句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檐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91页。,实已点出了与杜诗的渊源关系。下阕“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我们认为是参照了汉乐府诗的句式。乐府古辞《长安有狭斜行》中云:“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参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五“相和曲辞?清调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这成为同题乐府的一个固定格式,如荀昶同题诗写到“大兄珥金珰,中兄振缨緌,伏腊一来归,邻里生光辉。小弟无所为,斗鸡东陌逵”,梁武帝同题诗写到“大息组絪缊,中息佩陆离,小息尚青绮,总角游南皮”。 杜诗也部分继承了这种句式,如《 最能行》“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较之杜诗,辛词句式模仿得更为接近,并把农家三子动作情态刻画得活灵活现,故张侃《拙轩集》卷五《跋拣词》曾评:“古乐府有三息诗,杜工部用于诗,辛待制用于词,各臻其妙”。辛弃疾另一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首句“明月别枝惊鹊”,即化用苏轼《次韵蒋景叔》诗“月明惊鹊未安枝”,下阕“七八个”两句化用唐卢延让《松寺》“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更富妙趣。《检校山园书所见》下阕“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也是演绎杜甫《秋野五首》“枣熟从人打”、《暂往白帝复还东屯》“拾穗许村童”等诗意。

关注家庭生活是晋唐以来田园诗的一个传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和郭主簿二首》“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自己家庭的天伦之乐。到了唐代,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描写了傍晚时分老人盼着放牧的孩子早点回家的细节,家人间互相关爱的亲情真切感人。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三“野老本贫贱,冒暑锄瓜田。……使妇提蚕筐,呼儿傍渔船”,也以家庭为单位,写到了一家人的劳动分工。《田家杂兴八首》其一“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

女。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则涉及农村家庭的婚嫁生活。杜甫《进艇》“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江村》“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等都兴趣盎然地描写村居期间家人自在的生活。这一脉传统一直延伸到宋代田园诗的写作中。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旨在表现每个家庭成员的勤劳。陆游《丰岁》“羊腔酒担争迎妇,鼍鼓龙船共赛神”、《杂咏》“陵边人家丛竹里,灯火喧呼迎妇归”则反映出农村家庭娶亲的热闹场景。但是在田园词的写作中,很少有人承续此一传统,即便苏轼也没有对之深入发掘,辛弃疾首次把它引入田园词的创作中,成为其作品的重要题材。如《清平乐》(茅檐低小)中重点刻画了一家五口的劳动生活画面,其乐融融,富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写到乡间女子开开心心回娘家的情景,桑间小路上洒满了欢声笑语。《游鹅湖醉书酒家壁》“青裙编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则写到农家女趁农闲时去外婆家走亲戚的情形。《鹊桥仙?山行书所见》“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鹧鸪天?戏题村舍》“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也是描写了农村家庭的婚嫁、省亲之事,这些侧重家庭生活、天伦之乐的内容都是辛弃疾以前田园词中所未见的,应当说是借鉴了诗歌的艺术传统。

南宋田园词的以诗为词还体现在诗词兼善者的创作中。南宋出现不少既写有田园诗也写有田园词的作者,如刘子翚、冯时行、王炎、范成大、陆游、杨万里、韩淲、刘克庄、吴潜等。但是,应当看到,他们田园诗的数量远超过田园词,也就是说他们主要的精力多是写诗,偶尔作些词,因此诗的内容、风格、意象、表现手法等不自觉地蔓延到词的创作中来,所作之词“与其诗不甚相远也”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载《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23页。。如著名的田园诗人范成大有《蝶恋花》和《浣溪沙》两首田园词。《蝶恋花》描写春日田园景象,“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与其田园诗《自阊门骑马入越城》“雪白鹅儿绿杨柳”、“村前村后东风满”,《四时田园杂兴》“五月江吴麦秀寒”、“谷雨如丝复似尘”等取景、措辞如出一辙。《浣溪沙?江村道中》描写秋日田园景象:“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我们对照其田园诗,可以发现饱满的稻穗、槿花、篱落、青黄的果实等意象与《竹下》诗中“稻穗黄欲卧,槿花红未落”,《 清江道中橘园甚伙》诗中“秋日篱落明青黄”高度重合,而首句句式与《髙景庵泉亭》诗中“万里西风熟秔稻”也颇为接近。

我们再以陆游的田园诗词为例说明。陆游晚年退居三山,创作过近千首田园诗,也写了《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破阵子》(看破空花尘世)、《太平时》(竹里房栊一径深)、《恋绣衾》(不惜貂裘换钓篷)、《采桑子》(三山山下闲居士)等7首反映田园生活的词。这些词俨然是诗歌的翻版。比如《鹧鸪天》上阕:“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不独诗意和其它多首表现淡泊情志的诗歌雷同,字句上也颇多相似。首句与卷三六《水村》首句“家住烟波似画图”诗意相近,末两句更是将卷八二《 夏日》“行穿密竹卧看山”中的两个动作拆开而成。《太平时》下阕:“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描写闲居清静无为的生活和心境,临帖、燃香的情景与卷十三《北窗》诗末:“破羌临罢榰颐久,又破铜匜半篆香”完全一致,“自修琴”和“洗尘襟”则截取自卷二一《到家旬余意味甚适戱书》“玉徽零落自修琴”和卷四四《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金沙泉冷洗尘襟”。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在陆游笔下,其诗词在句法思想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连齐言体与长短句的形式都没有明显的区分,诗句与词句已完全趋于一致,表现出‘诗人作词,往往不能脱尽诗腔的创作现象’。”许芳红:《宋代诗词互渗现象鸟瞰》,载《唐圭璋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词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第717页。 的是,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经过了两百余年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它的艺术特质,逐步自立于诗歌,并反过来对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者

张春义指出:“宋诗中确存在着一种不为人所注意的普泛现象,即在题材接近的领域内,宋诗往往凸露出某种‘词化’的痕迹。”张春义:《从“诗似小词”看词对宋诗的影响》,《宜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这比较符合田园题材创作的实际情况,至南宋时期,田园诗也开始破体,出现了以词为诗的现象。

南宋劝农类田园诗大量借鉴了苏轼词的艺术元素,这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也是以词为诗的一个特例,上文已有所述,兹不重复。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情况是,词的一些特质如写景细腻、设色妍丽、情致婉转、风调柔弱、境界纤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渗入南宋田园诗的创作中。相对而言,宋以前的田园诗一般写景疏朗、设色清淡、抒情直白、风格古朴自然,境界浑成,如清人杨雍建评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曰:“‘暧暧’四语极村朴,是田家野老景色”杨雍建评选《诗镜》十《晋第三》,载《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页。。日本近藤元粹评之曰:“直吐露真情来,无一修饰语,而其间有无穷妙味。”近藤元粹评订《陶渊明集》卷二,载《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页。明人王鏊评王维《辋川集》曰:“摩诘以淳古淡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王鏊:《震泽长语》卷下,载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第四册,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63页。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三评孟浩然《过故人庄》:“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35页。但宋代的田园诗尤其是南宋的作品,随着诗词之间的互渗,逐渐沾染上一些词的风味。如范成大,清人潘德舆就指出他有些诗作“生情婉转,微嫌近于词耳”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九,载《清诗话续编》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8页。。试看其《春晚即事》:“屋头清樾暗荆扉,紫葚斓斑翠荚肥。春晚轩窗人独困,日长篱落燕双飞。”这首诗描写村居的晚春景致和人的闲适感受,柴门、桑葚、皂荚、篱笆、燕子等都是田园中普通景物,但是刻画细腻精巧,设色妍丽;后两句所写人之情绪慵懒,意趣清雅,也分明富有词的韵味。陈造《村居二首》其二:“卷书揩目小披襟,睡起初便茗椀深。一缕碧檀无与语,坐窗闲看竹移阴。”这首诗旨在描摹出村居时百无聊赖的心绪,蕴含着些许惆怅苦闷的深意,但诗中始终未点透一字,而是通过一系列消磨光阴的动作,曲折回环地表达出来,文心细腻,笔力纤弱,有如易安闺阁笔墨。陆游的田园诗风格颇为多样,既有古淡、平远、自然之作,也不乏婉曲、秾丽、精工之作。如《自诒》“高枕时时闻解箨,卷帘片片数飞花”,《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西村劳农》“片片飞花随步远,离离芳草上墙生”,《夏初湖村杂题》“嫩日轻风夏未深,曲廊倚杖得闲吟”等。贺裳《载酒园诗话》评陆游诗“惟善写眼前景物而音节琅然可听。一诗中必有一联致语,如雨中草色,葱翠欲滴。间出新脆之句,犹十月海棠,枯条特发数蕊,娇艳撩人”贺裳:《载酒园诗话》,载《清诗话续编》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1页。。我们看“音节琅然可听”、“新脆之句”、“娇艳撩人”等评语多是用来评价词作的,贺裳用其评陆游诗,可见其诗所具有的词之要素。至于一些词人的田园诗更是明显带有词的痕迹,如姜夔《次韵德久》:“篱落青青花倒垂,避人黄鸟雨中飞。西郊寂寞无车马,时有溪童卖菜归”。篱笆、草花本是田园诗常见意象,但姜夔独用词人手法写出“花倒垂”,凭添了几分柔弱之气;第三句化用陶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但“寂寞”二字改变了平淡直白的风味,意境益显幽深静谧。张宏生先生曾评价姜夔“有意识地将词法引入诗中,使他的某些作品显得风姿秀逸,颇为别致”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12页。,我们从这首田园诗的写作中的确可见一斑。再如高翥《首夏》:“漾漾池塘碧染衣,阴阴草树绿成围。江村寂寞春归后,一点杨花不见飞。”诗歌写江村初夏的景色,首句即有词意,将池塘碧波贻荡之态刻画得细腻入微;诗中字里行间透露的淡淡伤春情怀,也为词中所常见,而非田园诗的传统格调。

余 论

综观宋代田园诗词创作的破体现象,北宋时期主要是词的破体,即田园这一传统的诗歌题材引入词的创作领域,或化用其字句,或融其诗意,体式上也接近于齐言。但苏轼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