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校园建筑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Luca Peralta设计工作室应邀对阿尔托大学中央校区进行规划设计时,设计师首先对当地地理环境作了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此次案例,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典范。从最初的草图制作起,设计师大胆运用城市规划理念,开创一种全新概念的校园规划模型,突破空间层级和场地限制,与现有环境和谐共生,从而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经过反复论证后,设计师决定将这个校区设计成一种流线型形态,与周边传统的直线型建筑区分开来。此外,设计师充分运用当代“拓扑”几何理论和背离传统“欧几里得”几何原理的空间形态,从由芬兰著名工业设计师兼建筑师阿瓦尔·阿尔托设计、芬兰伊塔拉公司生产的“皱叶甘兰”花瓶中寻找灵感。设计师将此灵感实践到此次校园规划设计的现场。
通过旋转、打磨、修边等工艺手法,设计师制作出校园规划的基本模型,使之完美迎合现有的场地条件,衍生出三个顶层的环形天台,并种植绿色植被,彼此相连,统一朝向露天中心区域,使建筑整体呈现环状,远远看去,它在阿尔托大学校园里就如同“绿色心脏”一般。
建筑本身环绕一个露天空间,各种不同的功能区域都有机交织于这座单体建筑内部。24小时对外开放,学生、教师和市民都能进入这里。环形建筑拥有三个开阔的大门,能够吸收或调整周围人流。从交通体系的角度来看,这里就像是大学校园的“四合院”,内部完全禁止机动车通行。广大师生可以从临近的两个地铁站、公交站、地下停车场或者通过与三个大门相通的林荫大道前往这里。此外,设计师大胆地提升了建筑的三个侧面,形成三个颇具创意的拱桥,将环绕中央区域的公共空间与正在规划中的校园人行道直接相连。有趣的是,当西面建筑高度得到提升后,广大师生从校园的主人行道轴线上就可以欣赏到阿尔托大学壮观的大礼堂;与此同时,阿尔托大学主楼前的东面建筑的高度则进行了适当的削减,以表达对阿尔托大学校园的重要历史性地标的敬意。
“绿色心脏”是设计师为各类人群打造,从校园的任意建筑步行到这里只需5分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区,这里又是一个灵活多变的空间,是师生在各个季节举办特色活动的绝佳场所,甚至如夏天的喷泉广场和冬天的溜冰场,都可以在这里完美呈现。在建筑,阿尔托大学的“四合院”为师生创造了三个各具特色且拥有不同微气候的微空间。这些微空间面积各不相同,主要用于各类小型非正式聚会,从冥想静修到举办特殊活动的圆形剧场等,功能齐全。作为整个阿尔托大学校园内的新中央校区,“绿色心脏”的加入激活了校园主楼前原有的大片“露天广场”,使校园内数个商业活动区、餐厅以及邻近北边纳米科学学院大楼和南边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露天公共场所等众多区域一起,实现了全方位畅通。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是目前建筑教育发展的趋向之一,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必须注重学生建筑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在分析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及目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一轴两翼”的技术与设计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了贯通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整合了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
关键词:
绿色建筑背景;建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面对当今能源危机,降低建筑能耗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变得愈加紧迫,而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生活环境,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当前,绿色生态及可持续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建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建筑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绿色建筑思潮的影响,对加快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建筑学专业应及时对教学与课程、培养体系等进行相应调整[2]。
1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绿色建筑设计技能的培养
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一直延续旧的框架体系。课程设置采取以专业为轴心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包括5个体系和4个模块(图1)。这种课程体系导致各门课程相对独立,学生难以把相关的课程联系起来,知识范围也就越来越窄[3]。传统的建筑学课程体系是以建筑设计为主线,建筑技术类课程与建筑设计之间没有很好衔接,致使建筑设计创作和技术成为2个独立的元素,不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为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创新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改变课程体系设置只注重专业知识系统性的状况,强调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5]。
1.2传统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需求
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是主干,贯穿于建筑学的整个教学过程,建筑学教学一贯“重艺术,轻技术”,学生较多地考虑功能和造型,对于建筑技术的应用考虑甚少,甚至从不考虑,这也使学生对建筑技术类课程缺乏兴趣,无法做到将建筑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但是建筑技术和艺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绿色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撑,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对建筑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和改进。
1.3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是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学生进行设计或者完成课后作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由教师讲解基本原理,布置设计任务,学生开始查阅搜集资料,接着完成一草、二草、正图,关于绿色建筑技术方面对学生不作要求[6],因此,学生的设计只重视功能、交通、体型、表现等内容,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不加考虑,学生绿色建筑设计的技能得不到培养和提升。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类课程,基本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授课,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结课,无法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技术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能力。
2“一轴两翼”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优化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层次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因此,在绿色建筑背景下,整合建筑学专业的技术与艺术,架构建筑学专业“以设计为主线,以技术为支撑”的“一轴两翼”课程体系。
3教学内容改革
3.1删除已经淘汰的技术知识,整合相关课程内容
建筑学专业基础及技术类的课程主要包括“画法几何”“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选型”等,但一些版本的教材更新不及时或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新规范、新材料、新技术知识不能在教材中体现;相关课程内容有重复,不仅浪费时间,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删除已经淘汰的技术知识,增加新技术、新规范知识,整合相关课程重复内容,以减少不必要的课时浪费。
3.2增加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的技术原理知识
绿色建筑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营造健康的室内环境。建筑设计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浪费不可再生能源,忽略建筑技术的应用。课程体系中增加“绿色建筑认知”“生态建筑概论”“建筑节能”等拓展类专业课程,扩大学生知识面,适应时代对建筑发展的要求。这些课程,可设置为选修课,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为完整。同时,这些课程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重要基础。
3.3技术类实验贯通课内课外
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在搞好建筑技术类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与之相关的实验教学。技术类实验要贯通课内课外,要注重实验的社会性、体验性和时代性,要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要通过实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课外的实验可以自主选择课题科研立项,可以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可以参加学科竞赛活动,也可以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4增加计算机模拟技术内容
绿色建筑设计对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影响,需要在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过程中就进行分析,可借助计算机模拟辅助设计。对已建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进行检测评价,一些内容也需要计算机模拟辅助完成。增加与建筑环境设计联系紧密的计算机模拟软件,包括Ecotect、通风分析、日照分析、能耗分析等。这些软件模拟产生的图表可视化分析结果直接指导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调整,使学生对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的生态性、舒适度有了预先的认知,最终从全新的角度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创作出高技术含量的作品。
4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4.1多元化教学队伍的培养
绿色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注重教师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综合提升,主要以安排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教师短期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工作、鼓励教师成立设计工作室等方式进行。同时,要求青年教师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及时掌握政策法规、科技进步、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最新发展信息,紧跟行业发展,在工程实践中有效提高工程素养及执业能力,要将科研创新和专业实践活动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工作。深化校企合作。从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订,企业建筑师参与设计课评图和设计课教学、企业承担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以讲座和校园学术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外教育等几方面展开,以参观工地、设计院座谈、设计课指导、设计作业公开评图、设计院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多种形式穿插在各年级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保证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
4.2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绿色建筑背景下,教学方法除了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等,还要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开展第二课堂等方式。
4.2.1现场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技术知识总是一知半解,由于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参观一些已经建好的或在建的绿色建筑,对绿色建筑应用的技术进行现场讲解,增加学生对绿色建筑技术的感性认识,既可以把难而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绿色建筑技术的兴趣。
4.2.2案例教学法。
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讲授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再现理论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的案例,或者以成功的绿色建筑案例中应用的技术为着眼点,讲解相应的绿色建筑技术原理。由于课堂讲解的工程案例较少,因此,可引导学生广泛运用网络、电子资料,以及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进行阅读,完成案例的解读,拓宽学生视野。
4.2.3开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适应性和主动性。为了纠正学生设计偏重建筑构思、建筑造型和建筑空间塑造,忽视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材料以及相关的规范标准等技术性内容的状况,可开设第二课堂,如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通过方案设计、材料选择、经费预算、模型制作等,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建筑构造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4.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绿色建筑背景下,学生成果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评价的主体、内容、形式不能单一,需从多方面考虑。首先,评价形式多元化,教学的评价体系既要进行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其次,评价内容多元化,强调建筑从功能、环境、外观、深度等方面的评价,而不能单独从学生最终表现给予评价;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除了常规的教师评价,增加企业人员参与评价、学生互评等环节。
5结语
现行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已逐步趋于合理,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优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为适应发展需求,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必须注重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基础上,从剖析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入手,构建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完整的、协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作者:董海荣 单位: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静,李广军.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探索研究[J].咨询,2010(6):123-124.
[3]周嫱.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4]党睿,王立雄,刘刚,等,跨学科背景下绿色建筑模拟技术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6):100-103.
关键词:绿色学校 景观生态 历史传承 校园规划
Abstract: Tak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green schools", described that starting from two aspects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to create a "green schools" full of rich atmosphere of institutions and human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an campus planning concept.
Key words: Green schoolsLandscape ecologyHistorical heritageCampus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色学校”这个概念是在1996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绿色学校”是指学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在全面的日常工作中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管理中,创设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以此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此次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改造规划设计旨在打造“绿色学校”的环境氛围,并渗透到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塑造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大学校园也是此次设计的重点。
现状概况
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校区的建设基地是一块东西长为1000m,南北宽660m的矩形用地。地势平坦。基地南接沈抚铁路;北临浑南大道,在该方向设置了新校区的主入口。学校占地面积约6. 6 万m2 ,总建筑面积30万m2。校区主要由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学区三部分组成。三区块中,教学区构成了整组新校区建筑的主体。这是由行政楼、长廊和教学楼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的一组建筑群。以长廊为主线,南侧是九宫格状的教学楼群,与长廊穿插接驳。长廊北侧是行政楼、带状的商业区以及部分服务设施,在某种程度上与庞大的教学楼达成了体量平衡。生活区在教学期的东侧。体育活动区布置在南面的铁路线旁,主要是为了避免铁路对教学和生活的噪声干扰,它与教学区、生活区之间又分别隔着一片稻田景观和中央水域,这样也避免了运动场上的噪音对教学和生活带来的干扰。
规划立意
现阶段逐渐提倡将大学校园作为城市来建设,以此带动所在区域的发展。校园往往散布在城市或市郊,良好的绿化环境成为城市的绿肺,起到调节城市空气质量、为周围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的功能。据现状调查发现,沈阳建筑大学附近几乎没有公园,最近的公园也就是“五里河公园”与学校的距离也超过它的服务半径,因此,笔者旨在将沈阳建筑大学打造成一个公园式的“绿色学校”,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大学校园是集各种文化的大熔炉,要在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延续校园历史文脉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校作为校园文脉传承的载体,弘扬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形象是必要的。因此,营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这次设计的另一项重点。因此,“绿色”与“文化”是本次设计的主旨。
设计构想
“绿色学校”强调校园的生态环境的营造,人文关怀的体现,绿色空间的渗透以及资源的共享。因此,在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营造生态化的绿色空间和充满学府意境、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是设计之重。
3.1 对学校的初步认识
首先对校园环境加以阐述。沈阳建筑大学在校园的东南角保留了一块珍贵的原生态稻田区,在这里建筑与生态、城市与村庄、繁华与宁静完美结合,这块稻田传达了建筑大学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校园一侧建立了一个微型自然保护区,是校区开工前的真实土地。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 也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态的关注。中央水系两旁的芦苇也是生态的一种体现。这些都体现沈阳建筑大学在环境设计中注入了生态的设计思想,同时这些作为绿色预留用地,也为将来的学校发展提供了空间,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其次,笔者对校园历史文脉的传承进行思考。在新校园的规划建设中,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在校园的很多角落都留下了历史文脉的影子。例如老校门的搬迁,这个刻了历史印记、凝聚人们历史情怀的老校门被移至新校区的主入口广场上,并成为新校区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物。这些都是设计者通过历史元素的移植和转换来达到传承历史文脉的思想。
再次,对新校区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探讨。一是具有便捷的路网体系,通过直线道路来连接教室、食堂、宿舍和实验室,形成穿越稻田和绿地及庭院的便捷的路网;二是形成严格的功能分区,将学校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活动区;三是网格状的形态,无论是建筑群体设计还是稻田景观设计都遵循这一点;四是大体量的建筑集群,以通过长廊联系大体量、集约化的巨构建筑集群来满足气候、联系、交往的多重需要,组团式的两幢“L”型宿舍楼组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
3.2 校园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3.2.1 景观设计方面
设计者虽力求体现生态的规划思想,但是对景观细部的考虑不足,导致学校虽有大片的开敞空间,却没有形成校园景观体系。如学校的中央水系的设计,它虽然有大片的人工水面,但是人气聚集度却不高,只有在冬天可供学生溜冰娱乐,而在其他时节却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人气聚集功能。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其亲水空间设计的不足,只零星地设置了一些亲水平台,沿岸设一些休憩座椅,设计粗糙无力,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3.2.2 历史传承的解读困难
学校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很深入的研究与运用,并被外界所传颂。然而,调查发现,很多本校生对学校的历史传承并不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对于历史传承的手法过于单一,主要采用的是提取历史文化元素的手法,这使得历史传承解读增加难度。校园从老校区提取历史文化元素的那一份历史情怀和文化内涵产生了缺失。
3.3 设计构思
通过对学校的初步认识,还有后来对其景观设计、历史文脉的研究分析,笔者有了进一步的构思和想法。
3.3.1 生态化的延续
沈阳建筑大学保留原生态稻田、微型自然保护区等手法,既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可以借鉴此种设计手法,利用学校未开发的空间,如校园入口处的绿化用地、西门的灰空间等。一方面,此次规划需满足2030年的学校招生规模的需求,因此空间的开发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部分空间可以作为绿化预留地,可供将来进一步开发,力求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3.3.2 景观的连续性
校园公共交往空间是现代化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体现环境育人的物质基础。这与本校办学宗旨相符。校园景观设计就是重在营造交往场所并强调其可参与性,为促进校园内的交往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所以,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不只是设计几处零散的交往空间,而是要做到景观的连续性,形成一条校园景观轴,聚集更多的人气。
3.3.3 历史序列
为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除了提取历史元素,还可以结合景观打造历史序列,形成一道历史文化轴线。利用沈阳建筑大学的历史来打造这条轴线,使人们在通过这条轴线时能充分感受校园的历史卷轴。
3.3.4 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
要塑造文化或人文环境,营造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思考和研讨氛围的学府环境,通过研究多个大学校园规划的案例,了解到校园环境设计应力求将美化、节水、遮荫和对人的关怀结合起来,使校园处处体现出“一草一木参与教育”的人文理念。
表达手法
4.1 景观设计
4.1.1 景观结构分析
校园景观主轴延续了沈阳建筑大学原有的轴线,从正对大门的广场出发,通过长廊经过中央水系,终止于南面的体育中心前的广场。规划重点打造一条景观次轴,从铁石广场延伸至八王寺。与景观主轴在空间上形成“+”字型。为保证景观的延续性,在中央水系与稻田景观之间打造一个带形广场,形成铁石广场、中央水系、带形广场、稻田景观以及八王寺这几个景观功能与内涵各不相同的景观节点,这条景观轴线将会成为校园内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4.1.2 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在空间和功能上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中央水系为核心组织的两条景观轴线上途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景观节点;二是以教学楼围合庭院为中心组织,各个庭院按照其特性规划不同的景观,使其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景观性与功能性。
中央水系两岸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亲水空间。采用局部开辟较为宽大的亲水平台,或结合滨水小广场,或沿岸设置廊架,或布置些许精心设计的景观小品、供人休憩的凳椅等手法,打造精致的校园滨水空间,吸引更多的学生驻足。从滨水空间的公共开放性来说,应将中央水系引入其他的景观游园,拓展开敞空间,这样能加强驻足停留性和公共开敞性。因此,在打造中央水系和稻田景观之间的带形广场时,考虑将中央水系的水部分引入,开辟一处集供人游憩、观赏、人流集散等功能于一身的开敞空间,如图3所示。
庭院景观的设计选择了产业区里的一个60米*60米的空间,主要功能是业园区的师生休憩娱乐和观赏。在庭院中心布置几个木凳围合着一颗大树,师生们可以在此聚集交谈,营造富有生气的学府风气。在庭院的东北角置些石桌石凳,通过乔灌木围合成半私密空间,可以供人在此静静的思考或休息,如图5所示。
4.2 历史序列的构成
在原有的历史文化节点打造的基础上,构筑一条历史文化景观序列。从北入口广场出发,途径规划的生态公园、铁石广场、中央水系、稻田景观、八王寺,再回归入口广场旁的景观节点。在历史景观节点的塑造上,除了沿用提取历史文化元素的手法外,可以利用文化雕塑、历史文化墙、历史文化柱廊的手法。
4.3 规划设计
4.3.1 道路交通规划
在规划步行交通系统的时候,应力求为师生提供一些优美、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以营造浓郁的学府氛围和人文环境。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将道路分为车行系统、步行系统,做到人车分流。同时,车行系统又分为一级车行路和二级车行路。一级车行环路,为满足车辆通往校园内部的需要;二级车行路与一级车行路相连接,以满足车辆通往各个功能片区形成相对独立的车流系统。在现有的步行道路上加以修改和完善,规划一条步行道从生活区通过鹏程桥穿过图书馆门口到达教学区,以缓解人流过于聚集于长廊的现状。
4.3.2 功能分区规划
第一,要处理好生活区和教学区的关系。为了使学生受到校园良好人文与文化环境的熏陶,应该将生活区和教学区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二者距离过长,既会加大图书馆、自习室的服务半径,也会使校园自行车等交通流增大,停车场地需求也更多,因此规划应使教学区与生活区紧密联系。第二.要处理好教学区、体育区和生活区的关系。规划中,应使体育区与活动区紧密结合。教学、学生、体育三区形成了“三角形”,这是最佳的联系模式。
5 结语
高校校园应具备良好的物质环境与高雅的文化环境。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以生态景观规划为切入点,以历史文化为打造重点,力图营造具有浓郁的学府氛围和人文环境的“绿色学校”。在此次规划中,注入了景观生态学的新鲜血液,力求创造一个生态的、优美的、可持续化的校园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泽方.有机・有效・有情―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几点思考[J] .教育建筑.2009(2)
[2] 倪茜,师立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研究―以陕西财经学院新校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 37 (14)
[3] 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城市规划,2002(5)
[4] 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新建筑,2002(6)
[5] 徐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大学;园林景观营造;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TU244.3;TU984.182;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6-1174-04
Research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for the University Based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f Center Square of South Campus in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YANG Xue,GE Pei-lin,DUAN Yuan-gu
(College of Forest,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 Be aimed at university's characteristic, the meaning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nowaday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expressing ways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ake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 campus square of the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example, the phenomenon that different style of the university had their own way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was found, and the method of expressing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the college was being finding.
Key words: univers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大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文化、教育高地,它不同于一般的公共设施,它是国民接受高等教育和从事学术研究的场所,其主题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1]。而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使用最为频繁的空间场所,富有地域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与学习环境,还应当成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所学校展示特色与文化内涵的窗口[2,3]。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的景观设计正处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互相碰撞的矛盾之中,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审美观念不断地受到以欧美为主导的所谓“强势”文化的冲击[4]。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区别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这种具有自己独特民族个性的文化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传统文化[5]。然而这些冲击,一方面给景观设计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启示;另一方面也使一些缺乏内在活力的地域特征在景观设计和营造中丧失了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同一化的趋势,最终导致城市景观、校园景观个性的丧失。约瑟普・路易斯・塞特曾经说过“大学校园就是城市设计的实验室”[6],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校园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发展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校园与城市两者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与机遇。因此该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阐明地域特色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案例。
1 地域特色的相关涵义
所谓地域特色是指一个地区自然环境与历史文脉的综合,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7]。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造就了多样化的地域特色,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征为景观营造提供了丰富的构件与灵感。地域特色以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可具体的分为地域自然特征和地域人文特征两部分。
1.1 地域自然特征
1.1.1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决定和影响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特色的最基本因素。气候的差异是形成各地地域间差别的重要原因,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对于景观文化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影响。
1.1.2 地形地貌 中国古代造园专著《园冶》中提出的一条造园理论为“相地合宜,构图得体”[8],并论述了不同类型的地形造园手法,强调在创造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时,应详细考察原场地的地形地貌,景观要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使其自然地融入环境之中。
1.1.3 植物要素 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中最重要的造景要素,在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下生长着具有差异性的植物种类和群落,构成了典型的植物景观特色。
1.2 地域人文特征
地域人文特征简单来说就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与精神的全部成果与成就[9]。
1.2.1 传统文化 地域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交流、传承以及与自身相异的力量抗争的历史过程的积淀,也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在行为习俗和价值观念上赖以相互信赖的基础[10],它们又是地域文化面对外域文化与其进行交流的基础和进行冲突或竞争的依托[11]。
1.2.2 民俗生活 一个地区的历史演变因其独特的地域自然、文化特征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相对于一些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比如古建筑、文物等来说,根植于群众生活中的一些民俗文化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10]。应重点对地域民俗生活的一些要素进行挖掘,通过恰当的方式转化为景观符号,在园林景观营造时进行有效的表达。
2 大学校园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1 大学校园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
2.1.1 景观重复 在快速发展的校园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景观建设单纯追求“现代化”风格,几乎所有的大学校园在营造景观时都在模式化地铺广场、建花坛、立雕塑,这种严重重复的景观素材、单调堆砌而成的景观营造方式,使得校园景观严重同质化,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
2.1.2 忽略地域特色 任何地区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特色,这些特色可能来源于气候、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的自然环境差异、本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或者来源于当地人独特的民俗生活习惯,以及城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特征。然而在现有的景观建设中,许多大学校园景观往往抛弃了所在地区和城市的地域特色这一设计要素。譬如,有些北方地区的学校盲目营造“南国风情”景观,干旱地区的学校营造“江南风光”的景观,等等。
2.1.3 忽略学校特色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学校历史、办学特色以及独特的文化氛围,但是在大学校园园林建设同质化的潮流下,许多大学在景观建设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这种模式化和一味模仿式的景观建设发展导致一些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也陷入了同质化的景观建设大潮中。譬如许多历史积淀厚重的学校,其景观建设也走“欧洲风格”、“现代风范”的路子。即使是农业类、艺术类、外语类等专业性很强的院校,其景观营造也无明显的区分。
2.2 大学校园地域性特色的营造方法
不同的校园,其户外空间的景观营造也应有所差异,在设计上应当充分体现每座校园的地域性特点这个设计要素,通过对不同地区校园所具有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等加以分析,使校园的景观具有个性,给来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本校的师生获得归属感。例如将当地的乡土植物结合到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之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外部环境。具有独特的景观风貌和蕴含文化意义的校园代表着学校的风格以及形象,在考虑校园景观观赏性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学校历史、办学特色等因素,将这些因素融合到校园的景观建设中去,创造具有观赏性和精神感受双重作用的校园景观,提升学校景观质量和师生精神生活品位。将园林景观、绿地、雕塑、小品等各设计要素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在整个校园空间中感受到自然、优美的人文环境。
3 案例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杨凌,其代表人物为距今四千多年以前尧舜时期的一位特殊人物――后稷,他“树艺五谷、教民稼穑”,教人们耕种粮食作物,研究农事和农耕技术;在他的带领下,黄河流域的人们较早地学会了耕种土地[12]。1934年爱国人士于佑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在杨凌成立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此成立了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主的杨凌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2所农林类大学和5所农林水利类研究所等七个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杨凌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农业科教城,被称为“农业硅谷”。学校在发展壮大中始终紧扣“三农”发展的主题,坚持走以农为特色、农林水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综合类重点大学发展道路。因此,探寻具有杨凌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营造手法,是研究的中心所在。
3.1 提取设计要素,寻找设计特点
杨凌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又是以农、林、水为办学特色的综合类大学。结合杨凌的地域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地域特点与学校特色的最佳契合点就是农耕文化与农业文明。因此,营造农耕背景下的自然田园风光是校园景观营造的出发点。
3.2 各景观要素设计特点的体现
3.2.1 整体布局 南校区中心广场属于校前区部分,校前区是校园与城市的过渡空间,使“人们通过大门时完成从内到外的空间和心理、行为上的过渡”[13]。校门与校前区是联系校园内部教育区和城市的空间纽带,是师生使用最为频繁的空间场所,也是给校园外的来往者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所以,校门与校前区环境设计应在完成基本功能、维护校园安全、疏导人流车流的基础上,创造标志性的校门和校前区环境,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精神面貌和农林类大学的内涵。因此,校前广场总体布局为规则对称式,以校门、田字格小广场中心主题雕塑以及建筑物中间连成中轴线,总体包括4个区域,分别是入口正对的植物模纹块区域、两侧的水池和喷泉、乔灌草植物群落、轴线顶端的中心广场(图1)。第一部分表现的主题为“农”,由45个(5×9)个植物模纹规则式排列组成“田”字形方阵。寓意大地上一块块整齐的农田(图2)。“水”的主题由“田”字形方阵两侧的水池及喷泉表现,潺潺流水汇集于此,如同自然溪涧归于大海。“林”的主题由水池外侧的乔木、灌木、草坪草等植物群落体现,乔灌草混合搭配,营造出自然式的群落。位于景观轴线末端的下沉式小广场的主题雕塑为绿色的镰刀造型,体现主题为希望的田野。
3.2.2 园林空间 中心区景观设计整体是一个两边高中间低的“U”字形空间,使得整个区域紧凑而有立体感;两侧的最高点是高大乔木组成的林带,中间为低矮模纹块。来往者进入空间后视线聚拢,得到一个整体的视觉效果;位于两边的水池仿自然溪涧汇集一处,两侧植物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农业发展态势,契合了农科城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学校的学科特色。
3.2.3 园林建筑 整个区域色调为红色与绿色,“红楼”是位于轴线主轴线末端与校门口学校名称石刻遥相呼应的主建筑,杨凌的城市整体色调偏灰色,主建筑“红楼”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先进入人们视野的建筑,采用与城市色调对比明显的红色,既是一片醒目的建筑群,又能凸显大学校园积极向上的风范,并与位于其正前方的绿色雕塑形成强烈的反差。
3.2.4 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类生存的每一个空间都充满着绚丽的色彩,色彩既可以装点生活、美化环境,给人一种视觉美的享受;也是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因此,作为环境艺术的园林设计强化色彩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14]。在广场植物选择上,以乡土植物为主。当确定了植物景观的主色调之后,就要注重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上把整个景观区域以雪松[Cedrus deodara(Roxb.)Loud.]、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等暗绿色常绿乔木为背景,配以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等花灌木为辅,使一年四季的景致各有不同,营造出一种“自然情趣”;中间部分以低矮的地被灌木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Endl.)Iwata et Kusaka]组成模纹块。植物配置上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方法,高大乔木、小乔木和低矮灌木巧妙配置,构建稳定而富有层次的人工群落,于规整中不失自然雅趣。学校大门是一个学校的门面,正门突出学校的庄严肃穆与农业类院校的自然风格,把学术活动的严谨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青年学生的朝气蓬勃结合在一起。在空间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层次分明,景观立体;在时间上,充分利用植物色彩丰富的季相变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以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和季节变化来营造自然、清新、和谐的校园风光。
3.2.5 景观小品 杨凌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农业类大学,为了凸显这一特色,雕塑小品的设计以契合杨凌农耕文明发源地的地域特色和学校农科类的办学特色为出发点,积极延续杨凌的农耕文化历史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园林小品的设计与周围建筑、广场、绿色植物等营造出来的大环境和整体氛围风格相互协调、自然渗入与融合,从而营造出学校风格突出、环境美化、生态与人文一体、富有艺术性、彰显地域性、凸显人文性的高质量大学校园景观雕塑小品。中心广场小品的设计紧扣校园景观设计的主题。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希望的田野”主题雕塑、校门口两旁的浮雕(图3)、题有学校名称与简介的石刻、两边林地里的石质雕塑。校门口两旁的浮雕以土红色的蘑菇石为背景,刻以古铜绿色的人物、劳动用具以及不同时代的劳动人民形象,讲述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南面的浮雕讲述了古老的农耕时代人们劳作的情形;北面的浮雕展示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古今结合,体现了杨凌作为农耕文明起源地的地域特色,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探索促进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农林类院校特征。校门口石刻是一块造型古朴的土红色蘑菇毛石块,在绿色植物的映衬下主题突出。南北两块立意为“林”的绿地里各有一组雕塑,北面的毛石堆雕塑的造型与与质感代表了原始时期石器时代古老的农耕文化,南面的打磨石材(图4)与毛石雕塑相比有明显的人工痕迹,象征着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农业也在科学和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迅猛发展。南北两组雕塑与校门口两组浮雕相互呼应,一组体现古老的农耕文化,一组是现代农业文明。浮雕与雕塑通过自身的材质、造型诉说着农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不断探索也在一步步向前发展。主题雕塑名为“希望的田野”,为绿色的镰刀造型,它位于正对入口的主建筑正前方,景观轴线的末端,是整个广场的焦点。红色的主建筑楼作为它的背景,绿色的镰刀造型雕塑坐落在下沉式喷泉广场上,底座为土红色毛石。雕塑象征着无数劳动者在广袤的大地上挥动着镰刀收获着汗水浇灌下的希望,也寓意着学生经过在学校里的刻苦学习收获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们在付出辛勤劳动为社会培养人才后得到桃李满天下的收获。
4 小结
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表述了大学校园在进行景观营造时应充分将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巧妙结合的设计理念,将这个理念作为设计要点贯穿于景观要素中,从而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景观作品,并为今后大学校园景观营造体现个性和特色提供了一个范例。
参考文献:
[1] 卓得熊. 高校校园规划之我见[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
1(4):73-76.
[2] 苏晓毅,张 云,宋钰红,等. 西南交通大学郫县新校区景观环境的设计[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6-31.
[3] 高 峻,吴雅萍. 合宜的人文尺度――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谈[J]. 华中建筑,2003,21(6):50-53.
[4] 窦建奇,王 杨. 现代教育理念下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探索研究――东北大学副城新校区规划设计国际投标优胜方案[J]. 华中建筑, 2005,23(3):48-50.
[5] 曾华浩. 地域特色景观设计探析[J]. 防护林科技,2007(6):75-76.
[6] (西)亚美・夫里瑟. 约瑟普・路易斯・塞特:西班牙建筑大师[M].付 超,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 苏文松. 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O08.
[8] (明)计 成. 园冶[M]. 胡天寿,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9] 赵 钢. 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的再创造[J]. 华中建筑,2001,19(2):12-13.
[10] 卢 峰,张晓峰.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J]. 城市建筑,2007(6):13-14.
[11] 张 彤. 整体地区建筑[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2] 段渊古,赵 菲. 农耕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杨凌后稷教稼园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43, 546.
该文通过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绿色工程管理及其价值观的探讨。某城市综合于城区西侧,工程占地面积8500 m2,建筑面积为72324 m2,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18层。外墙装饰为铝板及玻璃幕墙。在该建筑施工中,绿色工程施工管理得到充分体现。首先,节材技术管理的应用。对所使用的钢材、木材和混净土进行严格的精确预算,优化下料方案,使废料产生率大大降低。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实际库存进行采购,减少了库存积压率。另外通过料场设置、废料利用和新技术,降低了搬运量和材料使用率。其次,节水技术管理的应用。采用混凝土养护塑料薄膜包裹法,减少了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将基坑井点降水的排水再次利用,进行绿化和降尘。同时办公区、生活区也均采用节水器具。再次,节能技术管理的应用。对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进行用电量控制,采用节能灯,生活区拉闸限电等方式进行节能。将90 kW的K50塔吊改为75 kW的F023B塔吊,不仅节能降耗,更节省了投资。最后,节地技术管理与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安排,尤其是施工区内的设置。严格进行扬尘控制、噪音控制、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和水污染控制,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建设环境。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得出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主要依靠在实行绿色管理时所遵守的原则来体现。绿色工程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和遵循客观性,体现当地特色,系统性原则。想要了解绿色工程管理的可行性,必须要了解此概念诞生的国际和国内背景。首先,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是时代要求。有数据统计表明,工业造成的污染占到人类所有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30%以上,工程建筑行业更是工业污染大户,产生的大量粉尘和固体垃圾,给已经千疮百孔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假如我们再不对建筑工程实施绿色管理,整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经不堪重负,到时将悔之晚矣。其次,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冲昏头脑,而是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的储量按人均分配的话,实际上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源的合理运用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工程建设对经济发展贡献极大,特别是公路、铁路以及商用、民用建筑,改善了中国的交通环境和人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但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中95%以上的企业属于高能耗企业,完全达不到绿色工程的要求,对资源的利用率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单位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原因在于科技和管理水平的制约,以及整体思想的落后。而这正是国家倡导实行绿色工程管理的根本动力。最后,国家在倡导绿色工程的同时,还给予企业以一定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并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整个工程建设行业的绿色管理。不但要让人民在头脑中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更让真正实行绿色工程管理的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国家深化推进绿色工程管理的途径
首先,绿色工程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全面实施前,必须做好宣传工作。绿色工程管理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短期内必定会抬高经济发展的成本,对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影响。为面对这种局面,就需要得到社会各界以及公众的广泛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公开讲座和举办公益活动的形式在社会上、校园中传递绿色工程建设的信息,让社会各界充分理解绿色工程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从而获得社会各界支持,为绿色工程管理开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次,由于实行绿色工程建设,必将会造成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成本大大增加,短期内阻碍行业发展,因此,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无论在政策上还是经济上,增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减免税等措施来帮助企业走上正轨。最后,任何管理都是有人来执行,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合格的人来执行。因此,在推进绿色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加大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不但要包括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将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社会责任和生态环保要并重。
3结语
在此,我们将学校生活中个体成员的价值观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排斥或冲突现象比作“裂痕”。虽然这种“裂痕”在学校生活中每天都存在着,但因其太常见,所以并未引起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在此,笔者愿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放大这种“裂痕”,透视其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够引起校长们的关注和思考。
[案例]“感恩”乎?
S中学的新校舍是当地政府重点投资建设的。张校长亲自参与了新校舍的设计,他当初就想在一进校门的主楼前建一个既反映学校价值追求又有教育意义的校园雕塑。考虑到这个雕塑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张校长非常慎重,当时并没有草率作出决定。因此,在全体师生搬入新校址的时候,一走进校园,直扑眼帘的是主楼前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地。以前这所学校的师生多年生活在市中心一个空间有限的校园里,不可能在学校看到这么一大片绿色。这片绿地令师生赏心悦目,来访的客人也对这片大草坪啧啧称赞。
张校长一向很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他认为,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效途径。他深知,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并非短时之工,而那些能够反映学校价值追求的有形的文化设施的建设还是能够较快出效果的。于是,张校长和几位校领导商量后,决定在主楼前那片草坪上建一个反映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校园雕塑,并商定以“感恩”为主题,取古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意。学校专门请当地一家著名的设计院来设计“涌泉池”,在征求了一些老教师的意见后,对设计进行了反复修改,然后利用暑假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工程。
开学了,师生走进校园,原来令人赏心悦目的那片绿色被一个硕大的水泥建筑取代了。这个建筑的上半部像一只飞碟,下半部是一个喷水池,喷出的水柱有不同的高度,落在池中的水又飞溅起大小浪花,极有动感。尽管也有教师说,还是原来的绿色“养眼”,但是,大多数教师看到雕塑上有校长的亲笔题词及短文,还是能够体会校长的一片良苦用心。
不久后的一天,语文组的李老师在才比改学生的随笔中发现,许多学生都非常怀念那片绿色。其中一位学生写道:“开学后,一进校门,发现熟悉的草地不见了,代之以‘涌泉池’,心中就有一点失落。那是一段我再也无法找回的绿色记忆。更何况,这个池子只是开学那天喷水,以后就没有一点水了,在烈日之下,它只是一个沉闷的水泥池子。难道校园里还少这样一个水泥建筑吗?再说,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便它在喷水,我也还是心烦,怎么看都觉得它像一个沸腾的火锅。”
李老师知道,有类似情绪的,在学生中不是少数……
[分析]谁之价值观?
“感恩”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范畴,而且也被现代社会广泛认可。一些校长希望把诸如“感恩”、“尊重”、“关心”等主题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这本无可厚非。本案例中的张校长正是出于上述考虑,才期望通过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反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总的来看,学校价值建设主体的缺失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一,从内容上讲,领导班子所确定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在本校缺乏深厚的基础,师生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过程中缺位。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生长需要合适的“土壤”,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土壤”首先是学校的人文氛围,包括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笔者曾经访问过加拿大的一所中学,这所学校不仅在行政办公区墙上的橱窗里陈列着该校从1954年建校至今每一位校长的照片,而且在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悬挂着全体教职工的照片和每一届毕业生的照片。站在那些校长的照片前,我凝视着那正在思索的眼睛、那充满慈爱的笑容;站在学生的照片前,我欣赏着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笑脸,这些可爱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人了,但他们的笑脸却永远地定格在这里。我相信,这所学校“尊重传统”的价值追求也由此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在此笔者想强调的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从本校的文化传统中生长出来的,而非移花接木的产物;同时,它的生长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价值建设主体对学校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进行深度理解与积极体认的过程,是多主体共同选择的结果。
如果多主体中的某些主体出现严重的缺位现象,那么,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然会出现“裂痕”等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张校长和几位校领导商量后,未经师生讨论,即决定以“感恩”为主题,在校园中建一雕塑,反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感恩”是不是能够较好地反映本校的文化传统?即使答案是肯定的,也还存在一个多主体认同和转化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张校长特别缺乏的是与师生、特别是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因为就“感恩”这一主题来说,校长和教师以成年人的人生体验,是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但是,在生活中享受太多恩情的学生们却很难真正体会“感恩”的深意,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就需要深度沟通。比如:校长可以向学生讲自己对“感恩”的体认,并启发学生以他们的独特方式表达自己对“感恩”的理解。这样,学校核心价值观选择的过程即学校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此过程中会逐渐达成一种共识。也只有这样,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才能融入到全体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并影响全校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第二,从形式上讲,对学校核心价值观以何种物质载体来表达更为恰切,师生也缺少发言权。
在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我们应努力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事实上,以何种物质载体表达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寻找一个有特点的、能恰切地表达学校核心价值观之内涵的符号形式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和认同。
遗憾的是,在上述案例中,这种多主体的参与和认同极其缺乏。校长在选择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符号表达方面,特别缺少对学校价值建设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尊重。比如:校园雕塑方案尽管经过了几番讨论与修改,但是,参与其中的唯独少了一个群体――学生。试想,如果那个方案展示给全校,师生,并让师生讨论、投票,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在对上述案例作出简要的分析后,笔者还建议,学校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与建设中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尊重传统,重视实践。
比如:学校可以从本校的故事中提炼核心价值观。事实上,存在于全体师生心中并体现在行动中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不断凝聚而成的精神内核,是学校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存在于一代又一代师生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的叙事中,活在师生的记忆里,显现在他们的行动中。所以,对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是体会与发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访谈其实就是校长在日常生活中与教师和学生的聊天。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的记忆往往隐含着他们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校园水景;文化;因地制宜;生态环保
水,柔美而坚韧,质朴而灵动,以水为主题的景观,独具异彩。水景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环境,起到降温、增湿、减尘、隔噪等的作用;水环境产生的负氧离子能改善人的健康环境;水还具有良好的美学效应,丰富多样的姿态引起学生们的愉悦的心情;水景设计呈现的不同形式的景观,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1.校园水景的现状
现代校园水景建设中,为了满足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设计者们都在不断地加大水景的应用,营造出多样化的水景环境,同时也在努力满足这种需求,可是有些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校园的一些喷泉静静的躺在水里而不喷水,到处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还有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等等。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校园景观水景现象,也是一种很可悲的校园景观水景现象。
2.对典型案例的具体分析
2.1. 设计理念
校园水景设计是为了改善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是为校园师生服务的,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环境中感受到水的气息,那么水景设计就应该围绕人的感观要素展开,才能增强校园水体景观的亲和力,否则就成为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因此,校园水景设计要体现:优化校园环境原则、人性化原则、突出校园特色原则。不同的校园,其水景有着不同的特点,结合自身特色,塑造独特景观。如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把大片的荷花莲藕搬进校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师生提供休憩写生场地。
2.2 地域特色
在对校园水景的考察研究中发现,地域气候条件的不协调影响了水体景观作用发挥,也形成了南北方校园水景应用的差异性。我国的地理气候特点决定了北方城市季节性非常明显,导致了北方水体景观最显而易见的缺陷:冬季的水体景观效果差。一是枯水期季节性明显;二是结冰时期长达5个月以上(每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左右),相当于北方的校园水体景观半年没有景观效益。
2.3 文脉历史
校园是一种独特的空间,具有其他空间不能比拟的文化性质,因此校园水景应体现校园文化特色,更加注重营造和谐、静谧,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氛围。在进行校园水景设计时,特别要体现其文脉特质,彰显学校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沉淀,并将其与学习本身所定格的文化特征相结合,使水景与校园在物质和精神上融为一个整体。
2.4 视觉性艺术表现
水景设计体现着艺术视觉构成的创造性,它通过运用一些视觉元素,赋予水景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以点、线、面、体等为元素,通过平移、旋转、放射、扩大、混合、切割、错位、扭曲以及不同的组合,来创造出优美的校园水景观。
2.5 生态环保
在我们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和利用、改造水体景观时,应该真实的表现出自然水体的特征并且充分利用水体增加景观环境的效果,从而给师生们营造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还要设计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水景。绿色水景在保障景观水体水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运行成本,满足绿色校园对水资源、水景观和水环境的整体要求。
3.结合现状分析结果和讨论
我国校园水景设计也越来越注重融入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之中,于是“水景”便以其独有的魅力满足了设计师们追求自然,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但是,许多水景设计中,还存在着不尽人意,不合理的地方,甚至破坏了环境。
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南北方校园注重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如山东理工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等,北方的气候干燥,就要在硬质景观上多下功夫,比如在水岸线周边加入主题雕塑,供师生休息的座椅,或者采用独特构思的铺装和水体很好的融合,都是一个不错的手法,不应盲目的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和水体造型的奇异性,再有北方的校园水景要特别注意水体的洁净,避免因气候干燥少雨,水体循环慢,又疏于管理而成为死水一潭,所以要注重水循环自净能力的设计策略。南方学校由于雨水多,潮湿,就要更加注意因地制宜,注重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以及湿生植物的配置。
4.关于当下校园水景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校园水体景观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有利因素,又要结合不利因素,做到扬长避短,使水体资源充分发挥效能。特别尊重地域性,学校文化等对水体设计策略的影响,人在设计环境的同时可以改造环境,但有些环境要素是可以改变的,有些环境要素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气候、地质环境要素等,只能加以利用,变不利为有利。
在景观设计中,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是要适应现代社会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而校园水景作为校园环境景观的重要部分应该第一,突出校园生活的主题,集校园文化、科技、环境等多项因素为一体的完整校园环境景观;第二,注意校园水景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生态环保的校园水景景观;第三,注重校园师生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语
对校园水景的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水景建设是校园环境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靓丽景观,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生态效益,与校园水景相关的研究还应继续深入,使水体设计手法更具多样化、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建立起优美自然的校园环境和开放的空间,营造诗意、画意、情意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人性的张扬,情感的释放,实现情景交融的最佳目标。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唐立果.贾东.浅析校园水景及其设计.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9月。
[2] 王丽颖.浅谈我国高校校园水景设计.文史艺术,2010年1月18日。
关键词:环境;生态技术;屋顶花园;雨水收集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06-03
1 引言
2009年12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哥本哈根公布报告,最近10年是从1850年有准确气象记录以来是全球最热的10年。2009年已成为历史排名第五的最热年份。大气中CO2含量升至390ml/L,离理想值350ml/L已越来越远。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更应在设计的各阶段,同专业设计师通力合作,将先进的、已知的、成熟的环保技术运用到所参与的设计项目中。
2 工程概况
笔者参与的案例项目位于杭州下沙国家级开发区西面, 10号路与沿江大道交叉口,紧邻钱塘江180m,拥有天然的景观资源。周围为已建住宅区,区域北部为高校园区,南面为规划沿江次商业区与居住区。
3 总体方案设计
3.1 建筑设计概念简单介绍
拉低商业入口形成广场并连接东侧绿带形成主要视轴,同时在形体上呼应钱塘江奇景。
创造入口意向,分割商住使用分区,并最大化使用沿江的面积。
加入小尺度的分割创造出有趣的内街,在连续的折面上形成丰富的住宅社区气氛。
3.2 景观设计概念简单介绍
钱塘江堤阻挡了地面观江景的视线,因此建议建筑设计做足沿江一侧建筑高度,并充分利用屋顶,使沿江观景面最大化。
利用建筑中两层通高的巨大开口,将沿江绿化带引入内院并延续至整个建筑屋顶,使建筑与绿化带融为一体。
将各种社区功能融入到整个内部景观和屋顶,并与社区服务型商业相结合,创造开放且有趣的社区氛围。
4 景观生态技术的实例运用
4.1 屋顶花园
如果建筑屋顶被绿色覆盖,人们可以在屋面上自由交流、运动、休闲、观看……,是真正的空中花园。但由于建筑屋顶上的风力和荷载,种植大型乔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植物根系很发达,会穿越钢筋混凝土的屋面,破坏防水层,事情发生后为时已晚,补救和修复工程浩大费时费钱等原因,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屋面时要考虑周全。下面就设计时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与同行一起探讨。
4.1.1 屋面风力减弱策略
建筑设计高出屋面120cm的女儿墙,阻挡部分风力。靠近两侧女儿墙设计中层小乔木和灌木篱,以形成绝佳的围合感,大乔木尽可能种植在中间区域。大风季节,树枝的剧烈摇晃造成根系松动而使大树成片死去。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板上增加隐形支架固定大乔木(图1、图2)。
4.1.2 屋面减重设计策略
屋面覆土不能太厚,所以种植设计主要以中层小乔木为主,局部点缀大乔木。而普通绿色屋顶大多种植草坪和景天科植物,只需满足20cm左右覆土。如需种植大乔木至少满足120cm左右的覆土需求,结合本项目中屋面阶梯状特点,并在建筑设计的扩初阶段参与进来,同建筑、结构工程师沟通,将大乔木和小乔木的种植位置在景观设计前期就确定下来,创造出最经济节约的空中花园。
图1 乔木与屋顶固定半面图
图2 乔木与屋顶固定剖面图
此外,屋面种植设计引入禾本科植物,其特点为有较高的观赏性,低维护,减少除草剂、农药等的使用,可水生可旱生的浅根系植物。
轻质土壤与轻质填充物混合使用,轻质土壤配比为:腐殖土50%~70%,蛭石10%~40%,沙土10%~20%。
4.1.3 阻根层的运用
关于阻根层是在建筑的防水工程时铺设,还是在绿化施工时铺设,甚至是否有必要铺设,意见有所分歧。特别是对浅土壤的屋顶绿化,植物根部的延伸程度并不是很长,有人认为可以不铺设阻根层。但是,对有些现有建筑物的防水层是否有损伤或老化,情况并不清楚。阻根层所应该起的作用是不让植物根部直接接触防水层。作者认为如果要在这些建筑物上进行绿化,应该在进行绿化施工时铺设阻根层,而且根层的接缝处也不要让植物的根部进入防水层。
4.1.4 排水层
排水层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在降雨和浇灌时让土壤多余的水分流走,即使在每小时降雨量为100mm时,也不会产生屋面积水。此外,如果是开放式而有人进出的话,还要考虑人的载重,必须要保证排水层不丧失排水功能。有的排水层材料具有保水功能,对薄层土壤的绿化有更好的效果。
4.1.5 保护层
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水分蒸发和抑制杂草发芽。如果选用的种植土比较轻,保护层的材料还要有在刮风时防止土壤飞溅,不易燃烧的特性。考虑到景观效果,保护层的外观在质感和色彩上要符合景观要求。
4.1.6 屋顶雨水收集
要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节水指标,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景观用水不宜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宜利用非传统水源,达到标准一般项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达到优选项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可收集的雨水可分为三类:道路雨水、草地雨水、屋面雨水。三种水源中,最节约成本和利用率最高的是屋面雨水。屋面雨水的收集水量是根据收集后的用途(用量)以及径流系数来决定的。本项目的屋面雨水收集后将用于屋面的景观植物浇灌用。
4.2 暴雨收集池
当下雨时,雨水通过道路事先设计好的坡度,流到两侧雨水口,并迅速排到市政雨水管网中,未经过滤和处理直接流入河流。这是我们常见的,几乎所有的街道都是这样设计的。那我们能不能利用道路的绿化带作为收集池,让雨水先汇集其中,给土壤更多的下渗空间和时间,减弱道路雨水的流速以缓冲对江河的污染。
本项目道路中心带绿化已成熟,沿人行道只种植大乔木,人行道上的绿化带内杂草较多,视为可改造设计部分。首先将绿化带分为暴雨收集池和普通种植池两种,暴雨收集池设计种植水生植物和砾石,并在道路和人行道两侧设有开口,雨水和从此处汇入池内,达到过滤沉淀的设计目的,在池内设计比土壤标高高出5cm的雨水口,当下暴雨时,雨水下渗达饱和后经雨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图3 道路与人行道绿色隔离带剖面
4.3 雨水收集花园
基地东侧面积为5000m2的沿江绿化带,设计概念是将其打造成为商业建筑的后花园。其中绿地部分主要为雨水自然下渗为主,用绿地涵养水源,减少绿化灌溉。因此,全部采用下凹式绿地或增加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水利用的设施。绿地比周围路面或广场下凹5~10cm,路面和广场多余雨水可经过绿地入渗或外排。增加设施采用PP排水片材、排水型材、排水管材以及渗滤框、渗槽、渗坑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的绿地内也设计了一定数量的雨水口,雨水口高于绿地5cm,只要超越设计标准的雨水才能经雨水口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绿地可进行细致的地形设计,通过减缓地面坡度,增加起伏形成洼地存储等方式来增强渗水能力。为配合这一设计,洼地部分设计了一些禾本科植物,并与周边已建沿江景观带相呼应相联系。
4.4 风力涡轮机
风是一种能够产生清洁能源的可持续资源,它能够降低会产生污染的化石燃料的使用量,环境和气候都将受益。对风力涡轮机的选址和设计给予必要的注意和考虑是至关重要的。风电场可视为景观中的一个巨型雕塑元素,类似大地艺术项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项目基地紧邻钱塘江,风力较大,设置风力涡轮机发电供给沿江绿化带内的景观灯光和小型建筑的能源使用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办法,另一方面风力涡轮机的高度和样式为地块提升了可识别性,并能吸引更多的关注者。通过视线和日照分析出风车的适宜高度;通过绿化带和小型建筑的面积估量出所需的用电量;风车的最小间距为叶轮直径的3~4倍。综上所述风车确定为16m,塔架高12m,风轮直径为8m。发电量为10kw/组,根据用电量需求,三组风力涡轮机能满足所用电量。
4.5 生态停车场
生态停车场就是给停车场一个能庇护的树荫和既能满足强度的透水地面又有绿色的停车位。地面采用超级植草地面,是一种集草坪和硬化地面于一身,同时又大大优于传统植草砖的专利技术产品,对于水土保持能起到独特的事半功倍的效果。超级植草地面所有植草孔腔彼此连结,与植草孔腔彼此隔离的预制植草砖相比,草皮成活率将大大提高,绿化率可达到80%~100%,同时不降低地面承载能力。
4.6 LED绿色光源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资源紧缺的威胁在全球蔓延,“绿色照明”作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起到重要作用,整个项目尽可能多的采用LED光源照明,总光源颜色为暖黄色调,能给人们带来温馨和安全感。
4.7 强化生态感知意识
设计能使人们对自然具有感知能力、认识自然的组成元素,能够进一步地让人们体会到现今环境中的不同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就像植物园或者其他众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他们用设计传达世界的状况,也是一种根本的办法,将人们的视野放宽,去认识那些难以观察到却具有深远意义的多元功能的元素。本设计在具观赏和实用功能的雕塑上添加了一些与环保相关的数据,以达到教育及生态知识普及的作用。例如,将1994~2004年的中国人口数据表达在儿童乐园的滑梯上,讲现阶段统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表达在极限运动场的道具侧面。
4.8 生态景观材料
生态景观材料分为以下三个特质:reduce,reuse,recycle(可减少,可再利用,可再生)。只要满足上述三个特质可视为生态材料。例如,屋顶排水格分PVC和HDPE两种,价格相差不大,那么HDPE的排水格相对PVC排水格就更环保些;硬质铺装能透水的材质当然也比不透水的材料更环保,如透水混凝土、土壤硬化地面、碎石铺地(crash rock)、生态沙、植草格、透水砖、陶土砖;钢比混凝土相对环保些;竹材比木材更环保,因为竹是速生植物,3~4年即可成材,而木材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锤炼;透水沥青不会比沥青更贵,只是配比的不同而且是公开的;塑胶实际是透水材料且内部能有组织排水,所以下面的基础最好选用透水混凝土,如果因为造价问题不能选用,那只有在混凝土上每50cm见方设置排水口穿过混凝土以防止因为排水找坡不到位塑胶长期泡水而严重减短寿命。
5 结语
摘要
文章论述了场所记忆在建筑中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指出场所记忆对建筑的生成有着潜在和深刻的影响。建筑师需要重视场所记忆的价值,从场所记忆出发,在宏观的时空场景中进行设计操作,延续场所记忆,从而赋予建筑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最后通过对一个具体项目创作过程的介绍,阐释如何以场所记忆为基础进行具体的设计演绎操作。
关键词
基地;场所记忆;场所精神;建筑设计生成
1概述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机械工程领域享有国际盛誉,随着学科建设的迅速发展,原有校舍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科研和实验的要求。临近的露天电影场被筹划用来建设先进制造工程大楼。项目总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包括有各类国家实验室、行车车间、研究中心、院系办公及教学基地等内容(图1~5)。因为露天电影场是历代学子有关校园记忆里印象最为深刻的场所,从而成为项目中最令人关注的要素。对于延续场所历史记忆的努力引发了设计者对建筑创作的思考。
2场所记忆
记忆总是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个人认同及安定的源泉,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集体记忆则是具有特定文化同一性的群体对共同经历事件的记忆,群体成员因为拥有共同的集体记忆而产生认同感。空间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舞台,成为历史事件存在的背景和空间坐标。空间因为容纳了事件而转变为场所,作为记忆的承载容器,从而将过去的记忆带入现时。随着时光流逝,场地上的建筑不断湮灭又不断重建,只有一代代居民的记忆不断累积并绵延不绝地传递下去。即使物质要素湮没在历史烟云,以文字方式记载在史籍,或者口口相传的集体记忆依然存在,成为飘荡在场地上空找寻落脚点的精神意志。路易斯•康在《静谧与光明》中谈到“心理上的存在意志借助自然使事物按其存在的愿望而形成”。“存在的整个动力就是要表达”,从不可量度的存在到可量度的表达之过程就是从“静谧”到“光明”。从时间上看,因为记忆的存在,过去、现在、未来不再是割裂的,历史通过记忆的力量影响当代,继而影响着未来。从空间上看,由于记忆的存在,建筑和城市相互关联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建筑和城市存在的价值。在《城市建筑学》中,罗西认为,城市建筑体的独特性“是从事件和记载事件的标记之中产生的”,而城市则“被视为一种实在的建筑体,它是当时建设并且留有时间印记的人造物体”,是上演人类事件的剧场,凝聚了事件和情感,包含了历史的记忆。城市和建筑通过集体记忆联成整体,而集体记忆又成为解读城市和建筑的钥匙——“作为集体记忆即集体与场所的关系的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城市结构的意义,城市的个性以及表现这种个性形式的建筑”[1]。
3基于场所记忆的建筑设计生成
解读历史将场所中存在的记忆复活,让记忆在当代场景中延续重现,对于很多建筑师而言是当仁不让的责任。埃森曼对此就保持着高度自觉。埃森曼注意挖掘场地曾经存在过的历史痕迹,从而为建筑在特定环境框架中的存在赋予意义。在俄亥俄州大学维克斯纳艺术中心,埃森曼复活了历史上存在过的弹药库,使其与新建筑水融,旧的记忆和新的建造由此实现共生。基于场所记忆的建筑生成,就是基地的内在精神注入建筑,使单纯物质属性的空间环境转化为有精神意义的场所,由此具有特定意境、情感和意义。建筑由此成为可以被解读的文本,也就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故事。舒尔茨提到,“场所精神的形成是利用建筑物给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因此建筑基本的行为是了解场所的使命”[2]。
基地的历史记忆、人们的现时需要以及对未来的期盼,都对现时的建筑生成产生影响。在坎纳瑞吉欧(Cannaregio)十号住宅作品中,埃森曼不仅强调了建筑与基地过往历史的结合[3],也强调了建筑与基地未来的结合。他将柯布西耶对这个基地曾经做过企划但并未实现的设想作为基地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吸取了柯布西耶制定的网格,并在其上建立起面向未来而策划的新一套网格系统。何镜堂的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也是基于场所记忆设计生成的典范作品。建筑不仅承载了过往惨绝人寰大屠杀的悲愤记忆,也饱含了当代的凝重思索,更映射出对未来和平的衷心向往。基于场所记忆的设计生成得以实现历史记忆、现时需要和未来期望的融合,使之物质化和空间化,这个过程就不再是建筑师纯粹的自我表现。西扎就认为“建筑师并没有创造发明,而只是反映现实”。西扎认为建筑诸要素与基地及基地记忆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在持续互动过程中,基地、建筑、人群各自的需求都得以满足[4]。伦佐•皮亚诺也谈到,保有个人的建筑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但给自己定义一种风格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场地在诉说,人也在诉说,我们需要悉心聆听。
4基于场所记忆设计生成的一个案例
4.1基地的历史文脉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大楼项目就是基于场所记忆的一次设计尝试。校园露天电影场铭刻着华中大一代代学子关于校园和青春的深刻记忆。早在20世纪50年代,师生们动手整饬校园中心的土坡,竹竿撑起银幕,泥巴糊出坐凳,将一片荒凉的坡地改造为露天电影场。时光荏苒,粗糙的条石凳覆盖了整个土坡,砖砌的舞台也搭建起来。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露天电影是校园最受欢迎的娱乐,即使遇上雨天,大家撑起雨伞照看不误。设施虽然简陋,但丝毫不影响露天电影场逐渐发展成为校园的文化中心。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报告会、歌星演出以及各类文艺汇演都在这举行。交织了校园莘莘学子深厚情感的露天电影场,与逝去的青春记忆紧密地交融。进入21世纪后,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电影场逐渐冷落荒芜(图6)。但当传出电影场将进行建设的消息传出时,这块场地再一次牵扯起强烈关注。
4.2基于场所记忆的整体布局在本项目中,设计需要面对的矛盾很多,诸如繁多的功能,复杂的流线,校园道路分隔场地,过高的容积率等,设计确定将历史记忆的延续作为出发点,其余矛盾则在此基础上逐步解决。首先,尊重场地记忆,延续露天电影场主角地位,建筑作为配角。与常规的将建筑设立在场地中心的作法不同,在本项目中,场地成为中心,建筑成为背景。露天电影场被完整保留,仍然处于场地的中心,建筑群则谦逊地围绕露天电影场进行布局,分布在原来场所记忆的模糊地带。建筑立面有意处理地低调和内敛,以灰色系为主色调,以重复性为主要特征,避免喧宾夺主(图7)。其次,延续校园传统空间尺度,避免在校园敏感地带建设高层建筑而加剧记忆印象和现实形象的冲突。设计舍弃了建造高层建筑以解决高容积率的想法,而尽力挖掘场地的土地利用以控制建筑尺度。细致处理建筑和场地的关系,让建筑从坡地上生长出来。停车全部集中在坡地下,避免室外停车对场地的视觉破坏和交通干扰,延续了绿色掩映的校园意向。再次,延续场地的公共性特征,把场地向校园完全敞开。因为整个校园背靠喻家山,坐北朝南,主入口设于南方,校园以南北为轴展开空间布局。因此,露天电影场向南向敞开,以此与校园的坐北向南的结构保持一致。此外,校园教学、体育、文娱活动都集中在南部,北部主要为教师生活区,因此场地向南敞开又能与校园生活保持了协调(图9)。最后,延续场地固有的轴线,并借轴线统一整合被校园道路分隔的两地块。原场地存在着贯穿电影场入口,放映室,舞台的中轴线。设计继续延续这条轴线。围绕校园道路的两地块建筑后退形成入口广场,并设置一系列开放程度不同的内院强化了轴线的存在,也借此加强了东西地块的联系。入口处的建筑设计采用框景的手法,有力地加强了东西两地块在视线和空间上的流动性和引导性(图10)。
4.3延续传统场地使用路径在保留场地记忆方面,不仅需要保留场地的视觉性物质要素,也需要延续场地非物质要素——使用路径。原有的舞台、放映塔、石凳、草坡等物质元素都得到保留,重新整修后继续为校园活动提供场所(图11)。使用基地的行为记忆也得到保留,并经过重新阐释以适应现代的需要。露天电影场有着传统的使用路径:先是入口前汇聚,接着充满期待地登上一个陡坡,然后在坡顶眺望全场觅座,接着顺坡而下就座观影。在这个过程中,行为和基地形态特征紧密结合。现设计继续使用同一个主入口;陡坡则变身为具有仪式感的宽阔室外大台阶;坡顶变为底层架空的交流大厅,延续了眺望和驻足的功能;顺着阶梯花园顺坡而下,舞台和周边石凳维持原状,保留了观影和组织文艺活动的功能。场地南北两翼原疏散门的位置,依然保留为疏散通道,方便人们借此进出南北两边的街道,作为对原有使用习惯的致敬。在原来放映间的位置依然设置了放映室,可继续原有的放影功能。大规模的建造没有妨碍传统基地使用习惯的延续,每年返校的校友依然能重踏过去的足迹,重温逝去的美好。
4.4继承和拓展场地活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校体育馆的建设,露天电影场逐渐荒废了,建筑师希望利用这次建设重新焕发基地的活力,让它再次成为校园内富有魅力的中心。设计拆掉了原有围墙,人们能更自如地进入场地。远离舞台的斜坡撤掉了座椅,改造为跌落的花园,增强了场地的绿化效果和观赏性(图12)。电影场南面杂草丛生、难以上下的土坡被改造为方便出入的宽广阶梯,成为学生随意而坐的交流空间(图13)。电影场南向敞开,可获得夏季的主导风,建筑占据基地北翼屏蔽冬季北向寒风,营造出舒适的室外环境。为加强和露天电影场的互动,建筑以环绕剧场布局的方式形成楼座的感受,深凹的窗洞加强了这个意向。面向露天电影场的建筑界面设置数个两层通高的观景台,既有助于减弱墙面的严肃,也借此形成建筑和露天电影场的互动。现在的露天剧场再一次成为学生们聚会的舞台,成为毕业照里一定出现的场景(图14)。
4.5双重代码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块场地,因为经历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感受。建筑师拟借助双重代码的概念,使建筑和场地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各自需要。对于老校友,新建设能够满足他们保留历史记忆的愿望,他们能够从新建筑中解读出曾经的历史信息。对于新来的学子,这里能满足他们日常教学研究使用外,还能举行各种丰富的交流活动,铸就新的场所记忆。基地新的行为模式和传统的行为模式相互交织,新的形象和传统印象层层叠印,既体现了对历史记忆的敬重,又满足了现时的需要(图15、16)。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