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高等教育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基础理论知识 动手能力

根据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由于理论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征,理论研究和学习的作用在于便于让学习者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地实现对该学科的掌握,以便进一步掌握该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提升实践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规律。

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非常良好,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认可。不可否认,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确实应该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滑向一个极端――片面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而忽视甚至否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致不能很好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学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要具备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片面强调学生实践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容易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方面片面的追求,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片面注重学生实践(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这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并且不利于学生对实践系统的理解,容易导致学生朝着“机械者”发展。而实践总是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实践,即使以工科性质的实践锻炼,也是具有局限性的,毕竟实践的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而没有理论的支撑,稍微的变化将会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新工具的顺利操作,如此原来的实践的培训效率将是极其低下的,甚至付出的将成为沉没成本,这将是对我国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理论学习的缺乏,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由于理论抽象性的特质,所以学习起来是很枯燥的、繁琐的,但是它却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迅速地掌握理论总结的方法,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理论学习的这一特质还可以使学习者保持知识体系的适时更新,从而为学生将来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三)缺乏理论基础的实践将进一步促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从而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即“职业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我们的理论将无法实现进步,进而实践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实践中的问题必须及早发现,虽然直接操作者(这里指的就是我们这些通常称为“高级技师”的群体)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要具备发现问题并将其表述出来的能力,这里需要他们具备相应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这一能力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尤其在方法论方面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整合程度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通常只能依靠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解决。否则,实践将只能限于实践本身,而没有较显著地推动其本身及理论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培养高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构建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而且需要构建知识传播和应用系统;不仅需要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而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劳动力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职业教育的状况和水平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还要靠那些直接的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和有效参与。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以下策略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改变课程设计中实践课一边倒的倾向,适当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注重实践课开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里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还包括其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增开一些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总结、自主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理论,甚至发展理论(即创新)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二)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鉴于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地发散,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

(四)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培养学生从业能力的适应性。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枝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五)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实践与理论(原理)的结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这里包括两方面:其一,有些基础理论知识无法实践或者讲实践成本过高,不应该搞实训;其二,需要实训的,也必须做到区别对待,对于那些独立性比较强的单个知识点应该及时进行训练,而对那些具有综合性质的知识体系则应该注重实训的综合性,以便真正做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进行考核体系的科学调整。

当前的自然科学对实践及实践中的创新考核体系建立是比较完善的,对社会科学方面的高等职业教育考核由于其教学成果(即学生)的表现难以及时显性化,因而还不是很完备,考虑其结果的滞后性,拟应对学生建立一种长期的跟踪考核制度,并将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考核上。

此外,根据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变化比较大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给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为他们一生的工作及接受继续培训和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敏.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2]唐庆生.职业高中的地位、作用、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00.4.

[3]杨君莲.素质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第2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在处理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与专业应用课程的关系等问题时,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和方案,面对基础课程,放弃和强化的意见相持,使教学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分析了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形成原因,做出了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价值判断,明确了教学目标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探寻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问题解决的合理途径。

当前,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着重新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模式等问题。其中,如何处理好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应用课程的关系,寻找合理的变革策略等问题亟待解决。因为“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被正式列入国家高等教育招生专业名录以来,作为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的代名词,其解构了原有的工艺美术教育称谓,并逐渐重构了高等应用性造型艺术教育专业类别和课程,这主要是为了扩展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全球视野,使之能与国际特别是欧美相应的造型艺术的专业提法相应。然而,如若仅是艺术设计专业概念的转换并不能解决艺术学科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建设需求与适应市场就业的导向,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必然面临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变革和转换,这就要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既不能简单地沿用原有的工艺美术教育设置和方式,也不能粗率地套用国外现成的艺术设计教育经验和方法,营造富于时代精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才是发展中的理性追求。

如若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分为“基础”和“应用”两个层次,那么,如何处理好“应用”和“基础”的关系,如何将课程系统中的应用课程与基础课程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构建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两难选择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课程现代化问题。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原则和价值取向。”同样,面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问题,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和处理方案。

1.取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主张将基础课程从艺术设计教学中驱除,从此艺术设计教学不再设置基础课程,节省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以增加设计科目的课时量,拓展应用教学的空间等。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取消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能更有效地抓好专业应用课程的教学,调度教学时空,扩大利用效率,有效地保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落实。这是根据教学实际状态而采取的变革对策,是实事求是的教学表现。有些专业教师时常感叹:“当前学艺术设计的学生,专业基础太差,文化素质不高,综合能力更令人失望。”因此,与其勉强学生学习他们不太愿意学、而且不容易学出成效的,不能快速或直接转化为设计技能或专业素质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美术文化课程以及公共必修课程等,还不如让学生们全力以赴地学习专业应用课程,特别是“电脑”的应用性设计软件等,如此而行,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会高一些,教学改革的成效会显著一些。或许,这些应用性技能教学会比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更直接、有效、快速地转化为就业的能力和条件。

2.加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面对日益增长的应用性造型艺术的社会需求,艺术设计专业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与日俱增,其课程教学的内容将更复杂更多样,艺术设计学习的难度和要求也大幅增加。因此,没有艺术设计文化基础、没有基础造型能力、没有相应的专业基本素质等绝不可能顺利完成相应的艺术设计应用科目的学业。而且,作为向“高”“新”专业技能冲刺的平台,或者就满足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而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显得更为重要,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不容置疑,一切艺术设计的应用性专业课程都需要依托一定的造型专业基础,没有专业基础,是根本学不好现代应用技术,学不会艺术设计的。取消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也许一些教师可逞一时之快,一些学生也可能会做雀跃之状。但是,这好比无本之木,刻木求剑、拔苗助长式的教学思维,是违背教育规律的,难免有误人子弟之嫌,是难以脚踏实地地展开艺术设计教学的深层次追求的。很多教师反映,不少大三、大四的学生,甚至是毕业后已经就业的同学,时常感叹当年专业基础没有学扎实,给眼前的艺术设计工作造成障碍,十分后悔等。可见,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学习只能加强,不能废除,而且还要在时间与空间、教学力度上给予保证,削弱基础教学的思维和做法均是没有出路的。

虽然,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围绕的是同一个培养目标,即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艺术设计人才,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资料显示,高等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约占专业应用课程总课时的1/3,可谓时间少、任务重,所以在如何摆正二者的关系问题上引发了不同的、极为对立的教学思考和做法。因此,探寻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正确位置显得格外重要,而这种探寻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和风险。

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分析

从内涵来看,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有组织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影响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社会需求、个性发展和知识体系。因此,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当前具体的情况是,绝大多数高校都尽可能多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通常都是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性课程三部分组成。各类课程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均相应地占一定课时比例,这已经形成了定式。其中基础课程一般占专业课程的1/3~1/4,根据需要,各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还相应安排实习和实训的教学内容。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和“高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指向性和应用性教学目标的规定下,为了务实高效地办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人们的眼光不约而同地盯在了基础课程教学这块,向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要时间和空间,就不足为怪了。

艺术设计专业属于造型艺术范畴,所以基础课程的构成形式通常参照纯粹艺术教育的样式,课程也是对应设置的。如设计素描——素描、设计色彩——色彩、三大构成——基础图案设计等。基础课程中还可以找到与透视、解剖、史论等科目相对应的艺术文化课程等。不可否认,结合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开设各种专业基础课程是应当而正确的。但问题是当前相当一部分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学生,特别是“新高职”或“三本”的学生的文化素质偏低,专业基础更低。因此,才造成了在实际教学中的重重困难。教学效果差的状态迫使部分教师在无奈中选择了放弃基础教学。“与其让学生混迹于基础与技能中,在无效和茫然中丧失学习的信心,还不如干脆‘因材施教’,取消基础教学而选择应用先行。”因此,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成为首选。

三、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目标追求

通常学科课程开发有三种模式:通过分析学习主题的活动内容来选择课程内容,旨在引起所期望于学生的目标模式;以知识的学科体系为中心,重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在于预定的行为目标的过程模式;强调课程即学习经验,以及教师、学生及环境相互沟通与影响的环境模式。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状态,建立合理的有价值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就成为教学发展的关键。

然而,面对高校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变革,笔者认为,完全“放弃”或过分“强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做法,均不能较好地解决当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困境,都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颇和教学把握上的局限性。

1.取消高等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专业基础,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艺术设计相应的课程教育,更不可能通过教育学生的智能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职业市场所需要的深度和宽度,降低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这种做法与教育目标相悖。从认识层面上看,这类教学选择与辩证唯物观的认识论原则相悖,也与教育的普遍性规律相悖。试想,就算学生掌握了某一计算机设计应用软件,而计算机仅仅是一个高级工具而已,没有艺术创造能力、没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思维作基础,不可能有效地实现艺术设计意图,不可能搞好设计工作。没有专业基础,就不可能有较大的专业作为。

2.加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育,这种提法虽说没有错误,但是不现实。因为,在教学实施中,如何掌握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寸,难度很大。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教学时空都不可能不受到制约,基础课程教学和其他类别课程的教学一样,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实施,突破某一课程的时空限制,都会对其他课程教学的实施造成重大的影响,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正是当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和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难点所在。提高教学效率,才有教学发展的出路。笔者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价值和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对“基础”内涵的认知上,开展教学主要要解决以下专业基础问题:其一,造型能力的培养。造型能力即古人所指的“存形状物”能力。根据约定俗成式的认知,艺术设计课程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因此,造型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学的首要追求;“造型能力作为一切艺术设计活动的专业基础”的认知早已经得到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的验证。其二,审美把握能力的培养。从本质上看,艺术设计就是审美把握,就是美的追求与创造。因此,对美的认知,特别是对形式美的规律的把握就显得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失。有不少的设计师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虽然能完成设计,但却不能营造出美的感觉,创造出美的造型等。其实,大量的艺术实践可以证明,没有审美能力是不可能搞好艺术设计工作的。

3.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先导应该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是创造的基础。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在导入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融入创造性的审美把握,将其落实于动手能力的培养上,这是艺术设计基础课教育最为重要的追求。

4.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美术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人文品格的培养等。通过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地舍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价值和教学目标,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合理设置和安排成已经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艺术设计基础教学问题解决的新思路

艺术设计的专业本质是“设计”与“应用”,特别是当前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和高等职业艺术教育非常注重和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根本”,在此前提下,深化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在有限的高等艺术设计和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时空中,既要较好地解决学生的专业基础问题,又要圆满地展开专业应用性教育,致力于解决二者之间一直存在着的对立、僵持和矛盾的僵局,成为首要问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思维为我们教学时空资源整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而“行动教学”模式和思路为我们解决强化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而有可能挤占专业应用课程和其他课程教学“时空”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1.将艺术设计所有的专业应用课程划分为系列行动教学目标或“行动项目”,以教学活动小组的方式展开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下,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让学生自主选择和分析项目,解决行动项目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和专业基础问题。将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融入或“返还”到应用项目中,使之成为行动小组有待自主解决和探究的“课题”或问题。其中,由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应用课程完全融合于“行动学习”课程,从形式上看二者的“争时占地”的教学矛盾也相应得到化解。在此,高等艺术设计的课程总目标并没有改变,只是专业教学的形式和课程体系完全改变了。专业基础的问题都隐含在应用性行动教学之中,以“够使用、能发展”为原则,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一并得到解决。

第3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工作过程;专业衔接;衔接模式

作者简介:王文毅(1963-),男,湖北襄阳人,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教中心课题“技能型紧缺人才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编号G2013C023),主持人:王文义;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工作过程为经,以职业能力为纬,构建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体系”(编号2013B442),主持人:王文义;湖北省职教学会课题“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研究”(编号ZJZA201304),主持人:王文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3-0072-04

教学内容是在对工作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过程各要素所进行的合理抽象,是从教育角度所进行的重新建构和排序。对青年学生而言,他们天天接触的社会环境只有学校,学校的生活[1]。因而,教学内容源于工作过程,高于工作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必须以工作过程为理论基础。

一、从职业教育认识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有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等6个要素;每一工作过程包括了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6个步骤。职业不同,6大要素所体现出来的工作过程的特征不同,6个工作步骤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但是我们从具体变化的工作过程的要素中,把握其相对固定的步骤,从而使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思维能力训练,习得一个指导行动的思维方法[2]。

工作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是人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反映劳动主体的技术技能活动,因而“工作过程”不是“生产流程”,具有人的能动性;工作过程指企业内部发生的某项业务从起始到完成,由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经多个环节协调及顺序工作共同完成的完整过程,因而具有程序性、动态性,如产品的加工操作过程;工作过程依对象、内容的层次不同而不同,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由上到下、由整体到部分的逻辑关系,因而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如产品的设计过程、内部管理过程;工作过程有其固定的要素和工作步骤,因而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稳定性;工作过程总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某项工作结果或工作产品,因而具有目的性,如制造某项产品,提供某种工作方案等。

“工作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形式也是五彩缤纷的:如产品销售的商业运作过程、产品加工操作和质检的生产过程、形成解决任务方案的劳动过程等;其结果也是五彩缤纷的:有实体产品如最终产品、阶段产品,也有无形产品如工作计划成果、导游服务、产品保养维修等。分析工作过程依据常见的有: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任务、操作程序、工作场所(生产线、工厂、车间)、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典型工作情境等。在分析过程中应按照最佳的逻辑路径进行工作过程分析。

工作过程知识是隐含在实际工作中的显性、程序化知识,与之相联系的过程性知识以及隐含在工作过程中或物化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显性、程序化知识化是可以“编撰知识”,可以通过理论教学来实现,但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印证,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强化、内化;过程性知识特别是隐含性知识、默会性知识则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领悟、掌握,经过反复练习,成为“习惯”。无论是程序性知识还是工作过程知识,它们都是与一定的职业情境活动紧密相连,所以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必须按工作过程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序列化。

二、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

工作过程指岗位人员从开始接受工作任务到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成果期间,所表现在时间上是一个变化和流动的过程,在空间上有人和物的位移,在行动上有人操作和物体的运动,在心理活动上有信息提取、加工、储存的过程,即工作过程的基本结构与环节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由于不同企业中工作任务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的不同,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其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中时间和空间顺序则不同,采用的方式、手段和工具可能不完全相同,实现工作过程的结果和形式也不同。

同一企业内部,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相邻两项工作过程之间既不存在复杂程度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依存关系,而是相互独立同时开始的关系称为并列关系或平行关系,如护理岗位工作中的门诊护理与住院护理,机械操作中的车工操作过程和钳工操作过程。后一工作过程需要以以前工作过程为基础才能开始工作即为递进关系,如体检中心护理中心的标本采集工作过程和体检资料的记录、保管工作过程;数控操作手动编程按设计一般零件的加工工艺,从确定设备、工装夹具、刀具、量具及切削参数,到编写简单的加工程序,再到录入编辑加工程序;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以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账薄的登记为前提。后一工作过程需要以前若干平行或递进工作过程为基础,则称为后一工作过程对前面工作过程的包容关系;病区治疗护理包含病情观察、标本采集与送检、护理文书的处理、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等工作过程;机械组合体的装配过程、财务分析过程等。

正是由于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才在工作领域中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任务,确立了岗位的宽度范围,决定了不同工作岗位的操作的复杂程度,提出了不同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差异,指明了不同岗位应具有不同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性”,体现为专业教学过程应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工作过程之间的组织关系,形成了职业教育领域同一专业的不同层次需求,并决定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衔接的宽度的范围、就业面向岗位衔接的形式、教学内容衔接的模式、学习范围难度的划分与选择。对工作过程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职业能力组合,它是我们确定学习范围、划分学习模块的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不同学习情境。如我们可以对数控技术的相关工作过程划分为:(1)生产文件的识读;(2)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认识;(3)数控设备的操作;(4)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5)数控设备的维护与维修;(6)加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7)生产的组织与管理;(8)工时定额、材料定额计算;(9)产品营销;(10)售后技术服务等。可分别按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组合成不同学习内容模块,从而实现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我们还可对其中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具体工作过程细化为文件管理、生产组织与调度、现场管理、生产准备、生产安全常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等,其中文件管理、生产准备、生产安全常识构成学习情境一、生产组织与调度、现场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构成学习情境二等等。

三、依据工作过程,做好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职业在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中具有特定的职业功能,职业不仅规范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也可以规范职业教育专业就业面向岗位(群)、培养规格、课程和教学的标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实施要遵循和模拟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

(一)专业衔接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最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前提与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专业数321个,并列举了356个高职、198个本科继续学习的专业。现行的高职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教职成司函[2014]71号)专业大类19个,专业类95个;专业709个,同时增设了651个专业方向。中职与高职专业目录各自分类、专业名称有一定区别,但中职与高职专业存在着对应关系。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同一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可能面向多个高职后续学习专业(即“一对多”),高职同一个专业新生可能来自中职不同的专业(即“多对一”),其关系见图1。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多元统一的过程,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将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课程的编排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同一专业中,高职教育能清楚地知道中职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以中职为参考,否则容易造成课程设置上的重复、断档、脱节等问题。中职与高职专业的“一对多”的关系,要求中职在制定培养人才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兼顾就业、升学、能力拓展多重需要;在专业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把专业通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岗位迁移奠定基础。中职与高职专业的“多对一”的关系,要求高职在制定培养人才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能力现状,文化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起点要合理、进程安排要恰当、教学标准要适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办学效益,追寻教师、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率,符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进而促进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的宽窄,直接影响着中、高职衔接的对口程度和衔接通道的宽窄,高等职教的专业设置是中等职教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3]。从教育部《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中列举的高职、本科继续学习的专业看,以相近或相似专业为主要衔接形式。湖北省从2015年技能高考的类别(专业)为: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建筑技术类、旅游类、农学类、学前教育、会计、护理等9个类别(专业)。由此可以看出,该省是以专业大类衔接为主要形式,而专业大类衔接的形式更符合中职生的发展要求。

职业教育的岗位定位是学生就业后若干年内能达到的预期岗位,而不是起点岗位,应与职业教育层次相适应,有一定前瞻性,引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考虑到学校之间错位竞争的需要。专业岗位的衔接有并列式、包含式、交叉式等形式。并列式的岗位衔接适用于非相近专业的衔接;包含式的岗位衔接适用于相同专业和岗位职责要求“上移”的衔接情况;交叉式的岗位衔接适用于大类专业的衔接情况,其关系见图2。

(二)教学内容衔接的模式

工作过程是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学过程不是工作过程的影像,它要考虑教育价值、学生的能力发展顺序、教学组织的因素,是工作过程的合理抽象。坚持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的理念,教学过程要按工作过程知识的由简单到复杂或业务顺序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知识所涉及的业务环节的时间先后顺序化教学内容,反映工作过程间的组织关系。

与岗位衔接形式相对应,教学内容的衔接模式有纵向延伸模式、横向扩展模式、横纵延伸扩展模式等。对于并列式的岗位衔接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可采取横向扩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随着专业的改变,职业岗位相应发生拓展,工作过程的具体内容随之发生变化,学习内容的范围不同,学习获得的是职业能力获得扩展。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获得的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层次上不一定比后一阶段所获得的低。在这类衔接模式下很明显继续学习得到的是职业技能范围的拓展而非同一职业范围内技能水平的提升,因此这种模式下对课程的衔接不要求太强的连贯性。对于包含式的岗位衔接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可采取纵向延伸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内容不仅表现为复杂程度的加深,往往还伴随着范围的扩展,高等职业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资格要明显高于中等职业教育,表现为在相近的职业范围内级别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还是十分有利。这种衔接对技能要求高且训练时间长、技术含量高、操作需要隐性知识多、社会需求量较大、实行职业准入程度强的专业非常适用。对于交叉式的岗位衔接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可采取横纵延伸扩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每次从低一级的职业教育向高一级职业教育的晋升不但意味着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而且意味着专业技能范围的拓展,这种模式是横向扩展模式、纵向延伸模式的综合。

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时年龄较小且对专业知之甚少,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盲目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成熟、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原有专业的认识可能会发生改变,或对其它的职业、专业形成了浓厚的兴趣,导致需求的改变;也可能在中职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专业认同感,专业意识得到强化,职业观念到内化。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身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4]。在课程设计时,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要求,寻找“最近发展区”,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时,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以及中、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的相对独立性和任务的差异性,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阶段应完成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要求,制定出既与整体目标相一致,又能体现中、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课程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课程体系[5]。

(三)学习范围的选择和划分

职业教育课程与学科化课程的显著差异是在学习范畴中融入了工作情景要素,并一开始从总体上把握工作过程的特征,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的整体化感悟与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为职教课程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课程内容的工作逻辑顺序则是按照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过程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实现教学的逻辑顺序与工作逻辑的顺序的统一,体现连续性和顺序性。

在学习内容的确立及划分上,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难度、复杂程度、综合力度等,将其设计成不同的学习领域和课程学习的不同情境,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之间都是关联递进、交叉融合的,构成一个系统集成的整体[6]。对于较低级、浅易、简单,比较容易完成,熟悉和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和步骤的“入门及概念性知识”,作为第一模块;对于具有一定系统的工作任务,能培养学生基本岗位职业能力的项目,即有了这个项目完成的经验和能力,学生就基本上能够完成行业领域的一般的加工任务,达到企业职业岗位一般的规格要求的“关联性知识”,作为第二模块;对于伴有“问题”的特殊工作任务,组合难度加大、综合性加强、复杂程度更高的学习任务,作为第三模块;对于综合程度更高的创新情境或迁移拓展情境,需要综合运用各项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实践智慧解决的“不确定性”工作任务时,作为第四或第N模块。一般来说,中职阶段只要完成前两个模块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就行了,后面的模块或综合性项目,留待高职再进一步深化学习;或者说中职阶段主要体现在与工作经验水平相关的操作能力上,以“知道做什么”、“知道怎样做”为主,达到“知其然”的水平;高职则主要体现在工作的技术应用能力上,以“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为主,达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程度。

参考文献:

[1]龙咏.浅论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23-126.

[2]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7-13.

[3]蒋新革,等.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4):31-35.

[4]代唯良,等.关于中、高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J].职教论坛,2010(11):54-56.

第4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育

引言

为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应全面分析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并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培养全面的计算机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因此,笔者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研究,展望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希望为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作出贡献。

1《计算机基础课程》概述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教育中,高校为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性计算机教学课程,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入门课”,也是高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主要操作方法,为后期学习、工作奠定基础[1]。再者,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会全面、系统地讲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概念、操作技能,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科学学习期间,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在知识内化任务完成后,拥有解决的问题能力,从而满足新时期信息化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互联网技术使各类产业趋于数据化、在线化发展。这类新型经济形态的出现对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基于互联网背景,计算机应用软件呈现多元化特征,高校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时,还需改进现有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确保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序、有效地完成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社会人才培养事业提供助力。

2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需改变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观念,科学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模式。但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中,学生个性差异、教学内容滞后等因素,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较多的现实性问题。(1)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水平差异大,教师授课内容难以统一。据调查,在高校新生中,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了《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较多的重复性内容。但是由于地区教育、经济差异,部分地区在中学时期并未有效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使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平,增大了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难度[2]。比如,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由于其对课程内容较为熟悉,会认为教师讲授内容过于简单,从而对课程教学兴趣不高。而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少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属于新内容,他们就无法快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现象,导致教师无法统一授课内容,难以掌控课程进度,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偏低。(2)教学内容滞后,教育目标针对性不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多选用全省材,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滞后性明显,教学内容应用价值不高。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此外,高等院校专业繁多,涵盖工、医、文、理等学科,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应用有着不同要求。但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使用的是材,并且教材内容着重强调“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与技能,忽视了高校学生的专业特性,进而造成各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能有效服务于本专业技能学习。由此可见,对于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的教育目标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应用效果,阻碍了各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3)重视计算机考试通过率,忽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计算机基础》考试采用全省统考标准,将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学位证、毕业证挂钩。因此,为保障学生考试过关率,部分教师在课程讲授期间,仅讲授计算机考试相关内容,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技能。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着重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技能,忽视了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导致后期计算机学习水平、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不高。

3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途径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知识概念不断丰富,为《计算机基础》课增添更多新内容,同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师应不断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新时期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在全面教育引导中,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下我国经济建设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要求。

3.1重视学生水平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

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为改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学习条件,教师应重视学生水平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1)针对课程进度难以掌握、教师授课内容不统一等问题,教师可应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分享课程资源,丰富平台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合理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学生重复学习[3]。(2)教师应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集体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学习诉求。教师需在原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础上,以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拓展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渠道,打造个性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3)学生在高等教育时期有着独立思维能力,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时,教师还应以学生性格、兴趣特点为立足点,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学生课堂活力。在教学引导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协作学生并在优势互补中完成计算机知识学习任务,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除此之外,在落实差异化教学时,教师应预先调查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结合学生掌握程度,设计不同教案。同时制作微视频,上传至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完成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应督促、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平台资源,必要时可基于平台点击量、观看次数,通过课堂奖励机制给予学生相应鼓励。

3.2科学设置学习模块,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应整合各专业学习计算机技能要求,科学设置学习模块,为学生专业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对于计算机教学内容滞后、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教师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1)各院校应根据本校专业范围、计算机知识学习特点,组建校园教学网站,展示、分享含有新知识、新技术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资源。(2)教师应以学生专业为导向,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并在知识讲授期间,针对不同专业学习设计不同教学案例。(3)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还应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对此,教师需调整计算机教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3发挥计算机考试价值,保障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计算机考试用于真实反映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和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此,教师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应发挥计算机考试价值,同时保障学生学习的全面性。(1)《计算机基础》是理论、技能的综合课程,教师在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绩时,应客观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为方向,判断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知识内化能力。(2)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并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多层次、多方位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考评。基于此,高校可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互联网在线考试系统,转变计算机考试形式,展现计算机考试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提供学习思路。(3)教师在改革计算机考试时,还需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灵活调整计算机考试形式、成绩评分比重。此外,为避免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仅用于通过计算机考试,仅注重计算机技能学习,高校可将在成绩评分中,采用多元化考评模式。比如,教师可采用“计算机技能(60%)”+“理论概念学习(25%)”+“日常表现(15%)”的考评比重模式,全面分析学生计算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4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保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教师应改变课程教学思维,丰富教学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机知识内容。(2)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应用互联网平台,搜索自己所学课程资料,锻炼实践能力,促进计算机知识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比如某大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蓝墨云班课”,为学生推送教学资源、反馈学生学习记录、提醒学生学习时间等。(3)教师应通过微课、慕课、资源分享、课堂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将计算机理论知识融合至课堂案例中,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趣味性。

第5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建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向纵深发展,中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这种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当具有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制观念。在高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中,法制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为什么说法制教育的重点在高校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人数增长显著。截至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数超过2000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截至2010年,我国已拥有2723所高校,大学生规模达3105万人。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功能和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高等教育从原来的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高校,而大学生又终将服务社会。可以说,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成就大小的重要体现。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必将占据社会上绝大多数的管理与技术岗位,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影响着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集散中心,理应成为法制建设的重点区域,理应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同志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因此,法制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在法制教育工作中应当占据重要地位。

二、高校法制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学生正处于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虽然他们在中学阶段也接触过一定的法律知识,有些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但毕竟他们那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认知能力还相对较弱,不可能形成比较稳固的法制观念。在大学阶段进行法制教育,如果内容充实并且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的高校法制教育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一)现有的法律知识课程设置不符合法制教育的要求

从2006年开始,《法律基础》和《思想品德》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使法律基础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大大缩减。笔者测算了法律基础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分量:该书共有250页内容,但讲述法律基础知识的只有90多页,所占比例不到40%。该书共有八章内容,专门讲法律知识的内容浓缩在第七章、第八章,分配的课时也不够。按照现在的教材开展教学,学生不仅感受不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反而觉得法制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二)师资力量配备不利于加强法制教育

师生共同参与是教学的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并不是这样。有的学生宁愿逃课,也不进教室听课;有的学生即便在课堂上也没有听课,而是在干别的事情。这是什么原因呢?说起来比较复杂,教师配备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两部分内容,很多高校配备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能讲好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但未必能讲好法律知识部分。原因如下:分配给法律基础知识的课时少而任务重,教师的专业又不对口,再说法律知识教学素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养成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这两部分内容既有联系又各有其独立性,全部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讲授难免会顾此失彼,教学效果不会很好。

(三)实践与考核环节引不起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视

1.高校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缺乏

法制教育要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水平,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目前,很多高校比较关注教学科研,而不重视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少有法制讲座,很少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几乎不举办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几乎不组织学生参观监狱及劳教场所,很多高校没有校外法制教育辅导人员等。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考核方式不太合理

依据《实施方案》,本科高校开设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14学分,其中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两部分内容共占3学分;专科高校开设2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7学分,其中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两部分内容共占3学分。且不说法律基础知识所占学分太少的问题,这里把法律基础知识作为德育课来计算学分,本身就不合适,因为这忽视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有不少教育理论工作者认为,高校进行的是法制观念教育,而非法学教育,所以没有必要讲太多的法律知识,可以把法制教育归入德育范畴。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

高校的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明显成效的工作,所以有很多只顾眼前成绩的高校并不重视法制教育。看一下近年来违法犯罪、官员的情况,他们大部分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正因为他们缺乏法制观念,才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给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国家栋梁,是国家各级各类管理和技术岗位的继任者,对他们加强法制教育势在必行,这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彻底落实,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呢?根据实际情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在高校独立开设法律基础必修课,并重视专业师资培养

要完成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就必须让学生学习较为丰富的法律基础知识,独立开设法律基础必修课是当务之急。同时,专业师资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可在重点高校设立高校法制教育学专业博士点,加强全国各高校法制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工作,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法律素养,为法律基础课的建设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二)高校和地方政府都要重视法制教育实践活动

在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任课教师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调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必要时校领导可直接组织策划相关实践活动,并给予财力和物力支持。在教师考核方面,高校可把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成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则是促进毛入学率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一般直接受地方政府管理,所以地方政府也要重视高校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搭建活动平台,必要时可制定高校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划,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学飞,沈文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2]郑向东.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第6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资源勘查 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21 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关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接轨的大课题。

1.培养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的意义

1.1 培养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是当前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提出了石油工业要“利用两种内外资源”的发展战略,油气资源勘查开发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从南海、北部湾的莺歌海、渤海对外招标合作勘探开发海上油田,到走出国门在苏丹、巴西、尼泊尔等国家或地区投标合作,都表明中国作为世界产油大国已进入世界石油与科技市场,石油公司成为生产和经营型跨国公司参与了国际竞争。在这种形势下,石油高校如何适应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涉外工作的人才,这是摆在石油院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2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通才教育,各国大多都重视培养宽基础多方向的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中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空前的挑战。培养和国际接轨、能够胜任涉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的需要。目前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通识教育培养模式,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因而,目前苏联的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基本上被放弃。

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其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等学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牢固地打下学科广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习、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知识与技能。中国普通高校特别是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2 .国家化人才培养模式

2.1 构建国际化教学环境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尤其是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面向世界为前提,使本国的高等教育向国际开放,以促进学术、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互联网参与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实质性合作,可建立国际化创新人才教育体系,完善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国际化进程。

同时,针对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因地制宜地开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使教师和学生受益的不仅是技能上的提高,更多的是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增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双语表达能力,使他们不仅可以用中文表达专业信息和思想,而且可以用英语界定和表达专业信息,对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是有益的。

2.2 提高学生的对外合作能力和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这就对石油工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区域已由国内市场转入国际市场,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已成为必然趋势。高等院校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通晓国际经济合作与贸易规则的专业化人才以适应当前石油工业发展的形势和时代要求。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涉及地质学、工程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只有知识面宽而精的专业人才才能胜任。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油气勘探工程同时是风险较大的投资工程,投入的费用高。勘探工程要提高勘探成功率、减少经济风险,就需要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懂得经济评价与管理的专门人才去作出科学决策。因此,资源勘查专业需要开设相应的工程管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项目投资管理”。高等院校可以适当考虑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开设商务贸易课程,如商务谈判与涉外礼仪、国际工程承包学、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基本掌握经济学、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3.结语

通过油气资源勘查国际合作双学位班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了油气资源勘查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获得了外语、经贸、管理、交际、获取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毕业后能够胜任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方面的国际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工作。双学位班的许多学生毕业后直接应聘到斯仑贝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油测试公司等对英语交流能力有很高要求的岗位上,有的学生很快就被派到国外工作。

参考文献

第7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 教学

目前,有些同志认为,大众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不能用精英教育的标准要求大众教育,大众化土木工程高等教育可以降低标准。这种观点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从长远来看是值得商榷的。

一、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区别

1.区别之一在于毕业后的去向是面向基层还是面向科研管理部门及大型工程设计院。过去精英教育阶段出现在结束之后,每年大学生招生人数抵不上当今的零头,1978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为29万,1990年之前国家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不超过50万,人数如此少的大学生当时被社会称为“天之娇子”,当时百废待兴,全国各大科研、管理部门、全国各大工程设计院等存在人才断层,急需补充大学毕业生,因此当时大学生没有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习气氛很浓,学风很好,教学质量普遍很高,而当今国家各部门人才济济,不再象当年那样人才短缺,青年学子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不再是“天之娇子”,只是社会的普通劳动者,社会基层更需要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素质优良、能解决生产一线问题的大学生,众多大学生的去向由过去的各大型科研管理部门、各大型工程设计院变成了施工企业等基层生产一线,因此大学生毕业去向发生了变化,这要求土木工程高等教育也应由过去偏重高深理论教育转向偏重面向施工一线的实践能力培养。[1]

2.区别之二要求面向施工一线等基层部门的大学生更应该脚踏实地,应能切实解决施工等生产一线的的实际问题。生产一线等基层工作面临的技术问题,有时更复杂,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大众教育应在重视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2]

二、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目前教育水平下降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因素,但教师也有一定责任。由于招生人数增大,很多学校师资短缺,很多年轻老师从学校到学校,既没有教学经验,更没有工程实践经历,这对土木工程等工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所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实践能力锻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此提出以下三点:

1.教师授课照本喧科是教学的大忌。

授课老师必须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对课本内容应批判地吸收,对课本内容应根据时代特点提出修正,剔除一些目前已经淘汰过时的内容,新增一些目前采用的新技术,按照新时代技术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按照调整后的课程体系授课,授课还应结合工程实践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所学与时代接轨。[3]

2.加强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授课加强纪律要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平时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思想问题,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能每个班级配一名学习导师,专门负责抓学风建设,与学生沟通思想,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效。

3.强化考试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考试目的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试题应灵活多变,应以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试题不应以课本找现成答案为目标,不能鼓励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机械地理解课本内容,这是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大忌,考试应要求学生综合应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标准,这要求学生必须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具备实际应用能力,这样考试可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上文所述,表明目前土木工程大众教育不应降低教育质量,应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应落实以下三点:

参考文献:

[1] 教师上课照本喧科是教学的大忌

[2] 加强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 强化考试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8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嵌入式 系统改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充实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增多,也要求该行业要有过硬的技术硬件。嵌入式系统是PC时代的产物,综合考虑到人们综合利用能力的开发,高等教育系统也开设了相关课程,积极培养这方面人才,满足社会人才需要。但具体的高等教育的嵌入式系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足需要国家和相关的社会人士关注,对此现象,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高等教育的嵌入式系统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IT行业发展迅速,国家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需要利用到各方面的因素,但就目前为止,我国的嵌入式系统培养体系尚在发展中,有不成熟的表现,这个需要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克服。据目前来看,主要有下面的几个原因:

1.学校师资力量不够

目前国内的嵌入式系统教育体系尚未成熟,通常在学校都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课程,该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且没有规范化,没有受到学校领导的意见。学校的教师来源多半是搞嵌入式系统科研人员担任,对此有不足的方面。

2.教材缺乏规范化

教材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参照物,但因为教材的编撰时间久,有些理念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且嵌入式系统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软件和硬件两门课程的介绍尤为重要。“以篇概全”的情况出现,导致得不偿失的现象。

3.教学方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我国的嵌入式系统教学主要分为基础知识学习和理论课程学习,这两方面的学习,需要对实际的实物或者应用有感性认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要采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习的效率变低,学生仅仅是对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打击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教育的积极性。需要学校对以往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嵌入式系统的学习模式尚没成熟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人才对此学习,必将导致社会工程化的进步,当前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的培养,主要的目标在于缺乏软件工程为驱动、以企业合作培养为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如何进行高等教育的嵌入式系统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占重要的位置,关于国内的高等教育的嵌入式系统的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成立专门的嵌入系统专业

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嵌入式系统改革主要在社会因素上的改革,对于这方面的改革,社会应该有重要的实现的方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进步,国内的嵌入式系统教学师资比较缺乏,因为该项技术刚开始主要从国外引进,国内的基础差,在国家现有的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独门的嵌入式系统专业学习。将专门的学科转化为专业化学科,建立相关的机制让嵌入式系统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奋力,将嵌入式系统的学习融入到相关的文化的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文化的交流模式的实现

2.细分化教材体系

目前的嵌入式应用行业不断的得到发展,嵌入式教材体系和实验体系都需要得到发展。细分化教材系列将嵌入式内容进行分类,抓住主要的内心进行分化,按照典型案例对相关的嵌入式系统教育理论进行分化,建立完整的结构体系,进行相关的内容的分化,内容覆盖嵌入式系统方向的核心知识内容,并且展开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化知识,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嵌入式系统学习的框架,掌握其开发技术,理解典型案例并在其基础上掌握其原理,学会举一反三。

3.积极实施工程化人才的培养

我国渐渐向轻工业型的国家转型,国家的重点人才培养方向,嵌入式领域的工程化,简单来说就是重点培养嵌入式应用工程师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等,实现学生交流无障碍,团队合作能力强等特点。

现代化人才要求不仅在于人才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还要求在团队合作上,有独立的思考思维,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协调。

参考文献:

[1]江维,桑楠. 面向高等教育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1,16:33-35+40.

[2]周建松.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73-76.

[3]李映洲,杨峻. 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发展综述――关于高等理科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问题[J]. 高等理科教育,2003,05:107-111.

[4]刘淑华,王向华. 关于高等教育分权改革几个一般性问题的探讨[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2010,11:77-84.

第9篇: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范文

1.个人负担重,社会角色多

成教学生大多是在职人员,有的还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平时工作任务繁重,经常出差,不能很好地保证学习时间;有的学生工作是三班倒休,经常下了夜班直接来上课,上课打瞌睡,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工学矛盾比较突出。与此同时,他们大多数已经成家,家学矛盾也比较突出。他们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小孩要抚养,有的甚至是孕妇,这些家庭因素制约着成教学生的学习精力和自由性。

2.学生来源复杂,动机目的各异

成教学生来源比较复杂,背景各不相同,学习目的有很大差异:极少部分高考落榜生,没学可上了,只能选择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习提升自己的层次;部分学生来校学习是因为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过少,来学习是“充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自己将来发展储备动力而学;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非常强,就是直接冲着文凭而来,缺乏学习动力,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还有一些是被父母逼着来学习的,没有什么学习目的,纯粹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3.年龄跨度大,基础差别大

目前成教学生的入学起点相对较低,其文化基础知识相互间的差距较大。有些学生已经高中或者中专毕业好多年,原来学过的文化知识几乎忘光,尤其是英语、数学知识;有的则是应届高考落榜生,其基础知识相对较好;还有少数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等教育,他们的文化基础就更加薄弱了。例如选定同一本高职英语教材,有些学生反映太难,有些学生反映太简单,学生间的基础知识差距比较大。

4.理论知识差,实践经验多

成教学生大多在理论学习上感觉比较吃力,难以掌握,例如英语、数学类课程。但他们具有相对丰富的社会和工作实践经验,在一些实践类课程和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的学习中,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往往能够较快接受并取得好成绩。

二、基于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1.实现开放式招生,执行宽进严出策略

近些年,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一直在改革,高职招生制度正在逐步向注册入学制迈进,作为普通高等教育有益补充的成人高等教育再设置门槛似乎很难说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实行开放式招生,无需考试直接注册入学。只要有强烈的求学意愿,具有基本的学习能力,都可以加入到成人高等教历教育队伍中来,把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真正办成一种“没有门槛的教育”。放宽准入门槛并不意味着降低要求,相反应该提高要求,走宽进严出之路。国家可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选择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统一组织考试,通过这种统一、规范的国家级考试来严把出口关,有效地保证成教毕业生的质量,防止各高校滥发文凭。

2.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

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目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一般都实行的是学年制和学年加学分制,即使是远程教育也是实行的学年加学分制,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成教学生还要有学习年限,在课程选择上的自由度也不高。依据成教学生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即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在一定幅度内可以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时间等,只要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申请获准毕业,这就为每一个愿意并能坚持学习的在职人员提供学习机会,能够很好地解决制约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家学矛盾”。依据成教学生特点,真正落实学分制。学校要规定每个专业核心课程,开放所有课程,赋予成教学生灵活选择课程的权利。成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合自己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跨学期、跨专业、跨班甚至跨校选择选修其他课程,达到毕业学分后可以毕业。学分制将使成教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思考,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对于成教学生的个人发展无疑有很大益处,也有利于成人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受众面。

3.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适合成人学习特点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是其浓缩版。其偏重于纯理论教学,实践方面内容明显不足,不适合工作在生产一线且文化基础水平较弱的成教学生。成人学生喜欢以应用为中心并理解性地学习。目前急需突破这种“普教化”的思维定式,基于成人学生生源特点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以成教学生为本,搞清楚他们想学什么和需要学什么的问题;其次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使人才培养的目标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学校可以邀请部分行业、企业人员和成人学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来,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增强培养方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充分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笔者认为作为成人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参照成人学生的特点,首先要体现分类分层培养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既要能够满足对于仅冲着文凭的低层次需求的学生的需求,其培养方案中的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只需要确保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基本素养即可,以必需够用为限度,专业基础理论要整合、精简,为专业学习提供基本的知识储备;又要能够满足对于“充电”的高层次需求的学生的需求,其培养方案中的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就需要提升层次,引入学科前沿知识,以满足他们为今后发展储备动力的需要。其次成人学生的培养方案一定要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时效性。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侧重理论联系实际,用专业知识来解释、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更便于他们理解学习,提升工作能力,还要将职业证书考试涉及的内容吸纳到课程中来,激发学生求学的积极性,也为增强职业竞争力打下基础;同时,要多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工作实际、喜好,选修感兴趣的课程。此外,要建立定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度,将社会发展变化急需的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淘汰旧课程,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适用性。

4.改变授课内容及方式,注重实效性

首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纯理论教育,将焦点放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实用性、前沿性上。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实用,要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推导,理论以够用和实用为度,重点讲理论在实践方面的应用。即便在进行必需的纯理论内容的授课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讲授的理论内容将支撑到哪些实际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所在。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最新的学科专业动态,及时将最新鲜的资讯带入课堂,促进成教学生的知识更新。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改变“满堂灌”的模式。“满堂灌”的方式尤其不适合已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成教学生。教师可以采取项目教学、实证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将理论教学融入项目、案例、实证分析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了理性认识。最后,教学手段上要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例如MOOCS等)来辅助教学,综合利用Flash、动画短片、电影等进行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这样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课堂的授课质量。

5.开发成人教育教材,突出实用性

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成教学生的教材比较少,成人教育大多数使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教材,教师在选用教材的时候只是适当地挑选内容相对简单的教材,然而这些教材并不适合成教学生。要加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改革必须加强成人教育教材建设,编写符合成人教育的培养规律和特点具有成教鲜明特点的教材。成人教育的教材要具有实用性、新颖性,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增加实例、案例分析等内容,使成人学生更易于理解掌握。成人教育教材改革需要国家制定相应措施,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开发成人教育教材。成人教育教材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而言,其难度更大,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需要其了解成人学生的特点才能编撰。其不但适合成人教育学生使用,也将更适合其他社会人再教育、再充电的需要,受众面更大,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载体。

6.实行多种考核方式,突出解决问题能力

目前,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是期末考试“一卷定成败”的考核方式,受“工学矛盾”的影响,缺考率居高不下,毕业前补考突击的现象严重,有的学生甚至补考10多门课程。针对成人学生特点,其考核重点应该放在学生能够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单一的试卷考试模式,尝试推进口试、论文、实操等考核方式;即使是试卷考核方式也应减少机械记忆类试题的比重,多设置灵活的开放性问题,增加应用能力测试的内容;减少期末考试权重,增加过程性学习权重,设置“3+X”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平时学习。与此同时,有能力的单位应重点开发网络试卷考核方式,建立网络试题试卷库,随机组成试卷,这样便于学生在各个时间段和各个地区参加考试,打破时空限制,有效解决工学矛盾,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成本。

7.开发网络教育课程,打破时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