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心理健康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1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心理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世纪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作者结合心理教育及体育的发展现状,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对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研究,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提供参考。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21世纪知识更新迅速、信息传递快捷、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对人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外,更要求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应对挫折的承受力,强烈的竞争意识,与人共事的合作能力,以及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能力,等等,这些都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对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体育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体育心理教育理论界对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有效成长的心理教育。

一、健康、亚健康及心理健康

(一)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演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完善。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上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加以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由此可见,伴随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拓宽。从单纯的躯体健康,逐步扩展到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道德健康,即理想的健康状况不仅仅是免于疾病的困扰,还要充满活力,与他人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处于健全、美好的状态。

(二)亚健康的定义

所谓亚健康,通俗地说,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机体处于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三)心理健康的定义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Jahoda,M.)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positvementalhealth),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自我认知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我作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

2.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自强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成长起来,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

3.统一、安定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与坚韧的忍耐力。

4.自我调控能力。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5.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判断现实。

6.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变革环境,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热爱人类,适当地工作和游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而且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过程是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反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的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教师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

(二)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

体育教学通常在室外进行,学生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要承受一定的负荷。采用体育竞赛,运用学生共同认可方式和规则,以相互间身体对抗的形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赛活动,在伴随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后,学生会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培养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塑造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

(三)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

体育活动是一项群体活动,学生通过体育活动,相互交往、相互保护、相互协作,能促进自身的社会化。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体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交往的过程,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的模拟,在这过程中,学生能获得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

(四)体育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消除精神紧张、培养自信心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控制学生运动强度,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实验研究证明:有氧代谢运动能逆转精神紧张、忧郁症等恶性症状,使自信心增强,使焦虑和压抑等情绪障碍得以缓解。有氧代谢运动影响情绪平衡用生理学方法来解释有两个方面:一是缓解情绪紧张。在运动中,机体的代谢增强,有助于消除体内积蓄的肾上腺素和其他代谢产物,使储存在肝、脾的血液大量进入循环,有利于脑的血液供应。二是内啡呔效应。内啡呔是在有氧代谢运动中由脑垂体腺分泌的一种吗啡类激素,它的镇痛作用比吗啡强200倍。据研究,许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能经常保持饱满的精神和生活信心,与内啡呔效应有关。生理学上的这种解释与1980年美国学者迪什曼(RK.DISHMAN)所做心理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他发现进行体育活动(慢跑、游泳、自行车、力量训练等)对于抑郁症的治愈率达85%,于焦虑症的治愈率达60%,对于化学药有依赖性的治愈率达45%。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激发他们自觉进行体育运动和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在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确保体育运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第2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主要概念;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 心理平衡 心理病变 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 心理病变的昏乱失衡说 心理失衡 心理昏乱

一心理健康

何调心理健康?这是心、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其说甚多,现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

“心理健康 (xmental heallh)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热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述行为;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这个心理健康概念仅仅描述了心理健康的有关现象,尚未把握到心理健康最一般的规定性。

下面再看(云五社会大辞典》(心理学)卷对心理健康的论述。该书没有专设心理健康的条目.只在“心理卫生”的条目中顺便论及心理健康的问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虽为一极常用的形容词,但确极不易为之作一明确的界说。以”无病”为健康似应毫无疑义,但若干人常不自觉疾病之存在,若干疾病或尚无法诊察;所以并不易确定谁为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更不易确定,因心理疾病症状之诊察更较为困难的缘故,因之一般学者多主张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过分重视各别症状之有无。约言之。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

(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感。

(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悦、信赖、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好恶等)。

(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

(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谋求解 决,而不企图脱逃。这个心理健康标准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了人在心理健康状态下行为的一些特点;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避而未答。

第3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公务员 工作压力 心理健康 研究现状概述

公务员(civil servant)概念起源于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英国,在美国又称为政府雇员(government employee)。在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所有工作人员。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我们综合分析了近十几年的研究文献,归纳了研究者们有关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调查、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和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方面的研究成果,希冀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使公务员队伍不断成长,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

1.国内外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有关研究

国外有关公务员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早,Bogg与Cooper(1995)对英国557名高级公务员和1056名私营企业行政经理进行了职业压力测验,对两类群体的心理、身体健康和工作不满意度、职业压力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工作不满意度要更加严重一些;G Mein与P Martikainen等(2003)通过自制问卷对在职公务员进行调查,得出在职公务员与退休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相比差异显著,而对于处于领导岗位的公务员来说,其心理健康状况在退休后并无较为明显改善的结论。

广西师范学院的赖国强教授在1998年曾提出公务员的心理素质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情感与意志和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心理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国家行政学院的李雪峰教授在2001年对司、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的李皓等在2004年对公务员人格与心理健康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005年,福建行政大学的黄训美在《公务员心理保健》一书中提出公务员心理健康标准。

2.国内外有关工作压力概念的研究现状概述

国外学者对“工作压力”这一概念研究较早,尽管对工作压力研究呈显著增长趋势,但研究者对工作压力的定义和本质却并没有达成一致。

早在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生理学家Wafer Cannon在其专著中最先将压力引入到生理心理学领域。他认为,压力是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紊乱,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害健康。

1980年,Hans Selyels提出“压力是身体对任何作用于它的需求的非特殊反应”。John M.Ivancevich和Michael T.Matteson将压力简单定义为“个体对于环境的反应”;T.A.Beehr和J.E.Newman将工作压力定义为“一种起源于人与工作的相互作用的、以人的内部变化为特征并导致他们偏离正常功能的状态”;Fred Luthans综合上述两种定义并加以概括,将压力定义为“对外部情况的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导致组织的参与者生理上、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偏离”。

1990年,我国学者徐长江提出:工作压力是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地、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性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

2002年,冯喜良研究发现,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可能集中在时间、期望等方面,而组织压力可能较小;葛晓红等通过对重症监护室的护士研究发现,危重病人造成的长期精神紧张,较多生死离别形成的特殊工作环境,工作范围狭窄造成的人际关系,个人价值的内在期望与现实冲突,以及无规律生活造成的生理素质下降,构成了护士特有的工作压力来源。

此外,心理学对工作压力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各个学派都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工作压力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理论有刺激学说、压力反应学说、主体特征学说和压力的复杂构成学说。

总结国内外有关工作压力概念的研究,不难发现,各学者从心理学、生理学领域对工作压力加以界定,并引入社会领域,其探讨是逐步深入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作压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健康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工作压力开展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这可以从相关文献中反映出来,从1981年开始,以工作压力为主题的文献数量急剧增长,从1984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200多篇文献以工作压力为主题。21世纪以来,工作压力一直是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

3.有关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概述

郑洪利在《青岛市中青年领导岗位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2000)中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心理测量量表实际调查了青岛市某一公务员群体的工作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赖小林、林昆等人的《广东汕头市公安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部分公安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从工作压力角度分析所得数据,得出结论;霍团英在2004年对杭州市213名青年领导干部作了测量,结果显示,有22.4%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平均值,并且工作压力偏大,表现为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对在该院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调查显示,公务员约占总数的10%,其数量比其他任何一个职业的患者都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对心理咨询者进行盘点时得到同样的结果,在心理健康问题最多的人群中,国家公务员排在首位。

2006年,朱晋峰在《广州地区政府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中提出,广州地区政府公务员群体中有大约二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存在身体不适感、厌烦感觉和偏执性思维较国内常模更加突出,并且心理健康问题在随着职务的提升、工龄的延长而增加;躯体化症状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地增加,而男性公务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高于女性公务员,学历较高的公务员在工作中对人际关系更加敏感,而且其它方面的感受也更加深刻。

2007年,禹玉兰在《澳门公务员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提出,澳门公务员身心健康平均状况良好,但是生理健康显著低于社会及行为、心理健康;身心健康状况好的占总人数的8.84%,身心健康中等的占总人数的70.75%,有20.41%的公务员身心欠佳。工作压力是影响澳门公务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职务和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时间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影响。

2008年,《甘肃省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在《甘肃省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中提出,甘肃省处级及以下公务员的身心健康状况总体是比较好的,说明其在公务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上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1)年龄在30-39岁的公务员指出,压力主要来自工作量大,领导要求高,造成紧张情绪;(2)女性公务员群体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性别歧视,表现为不被领导重视,引发消极情绪;(3)科级以下的公务员,由于晋升压力较大而易产生较高的敌对情绪;(5)任职年限在6―9年,甚至10年以上的公务员,在职业倦怠方面表现突出。

2009年,王文芳在《天水市公务员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提出,天水市85%的公务员能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71%的公务员注重心理调节,11%的公务员对调查有排斥回避倾向。有29份调查表要么选择很少一部分,要么对所有的问题全部都选择没有或绝大部分,这从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其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此外,19%的公务员认为工作压力大,20%的公务员认为人际关系紧张,21.2%的公务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情绪”。

综合近几年的文献,我发现,研究者们对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作了大量的调查,虽调查结果尚不统一,但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今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和有关组织部门的关注,同时,有关心理健康的测评也被纳入公务员选拔考试和公务员培训体系中。此外,许多研究者也根据不同的结果提出了管理策略。

5.总结与展望

公务员作为特殊群体,肩负着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方式对社会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如何缓解公务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使这一群体更好地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受到我国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从不同层面对公务员的压力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了工作压力对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由于该课题的研究历程并不长,研究内容尚不完善,还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1]崔会玲,杨俊峰.公务员心理困境:一个急待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报,2005,(2).

[2]朱晋峰.浅析公务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

[3]黄训美.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发展研究,2005,(1).

[4]毛秀娟.公务员心理状况及其调适分析,2008,(5).

[5]徐明政,徐金南.关于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6]潘莉,佘双好,李怀军,戴永胜.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2007,(2).

[7]马剑虹,包雷萍.工作特征、控制感及职业紧张的关系分析[J].心理科学,1999.

[8]年乘涛.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4,(4).

[9]周跃萍,周连英.不同职业人员工作压力源于压力反应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4,(1).

[10]杨光军.公务员心理健康:一个被忽略的话题[J].领导科学,2002,(5).

第4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双构念假设;心理健康风格

中图分类号:R749.04,R395.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6-0473-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6.020

迄今为止,对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且让众人都能接受 [1]。对心理健康有三种阐释:早期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第二种阐释则揭示了心理健康的一些显著特征,如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罗杰斯的“机能充分发挥”,以及Keyes的心理繁盛(Flourishing)[2] 等;第三种阐释把心理健康看成不仅没有精神障碍,并且处于个体功能的完善状态,如认为是心理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良好状态 [3]。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则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不仅没有精神疾病,而且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富有成效的工作,能够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

对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估存在两方面的批评:(1)以心理障碍评估代替心理健康的评估。国内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即以症状筛查为主。有研究对我国1979-2006年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的使用频度进行分析,发现使用频度最高的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4]。开发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也侧重症状筛查。国外的情况也并不乐观,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不是一个单维双极结构,而是单维的另一个连续体,消除心理障碍未必能够达到心理健康[1-2]。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思潮也为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5]。积极心理学主张将注意力转向对人性积极方面的研究[6]。(2)如何测量评估心理健康,几十年来进展极其缓慢。有人用主观幸福感之类的量表来评估心理健康,未免过于简单,因为幸福感肯定不是心理健康的全部[7]。另有人尝试用12道题来评估心理健康,肯定也难评估到全部的心理健康[8]。但是许明智等确定积极心理健康包括快乐、安宁、自信、信任、友好、健康感和自我控制因子,取得了有益的经验[9]。

中国人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有着丰富的生存经验与生活哲学,关于心理健康有着足够的体验与认识,中国文化中儒、道、释各种思想学说更含有丰富的关于心理卫生与健康的内容,但是关于这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将首先悬搁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理论等争议,通过扎根研究,采用常人方法论的研究路线,从普通受试的第一手资料发展理论框架,然后再遵循心理测量学的方法与原则编制问卷,探讨心理健康的理论建构、测量及其与心理障碍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通过研究协作关系,在江苏、辽宁、山东、浙江、上海抽取22所不同类型的高校,由这些高校的教师与研究生在抽取的班级施测,邮寄发放问卷2050份,收回有效问卷1997份。通过问卷中设置的一致性、矛盾、社会赞许等指数废除一些问卷,最后有效样本1668人。其中重点本科院校如南京大学等4所共635人,普通院校如辽宁师范大学、南通大学等13所共744人,专科院校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共288人,缺失1人;本科1296人,专科372人;大一784人,大二616人,大三166人,大四99人,缺失3人;男652人,女1016人;年龄18~26岁,平均20.74岁。

1.2心理健康风格问卷(Mental Healthy Style Questionnaire,MHSQ)的编制

通过扎根研究(grounded research)发展有关心理健康的概念与理论框架。扎根研究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Glaser & Strauss)在一所医院对医务人员的研究,国外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该方法强调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10-11]。

原始资料的收集(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图片投射测验等收集对心理健康的朴素看法与观念:(1)开放式问卷调查。在公司、学校、政府机关方便抽取被试347人,其中健康受试322人(年龄25~60岁,受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博士,职业为公司职员、教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患者25人(三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0名慢性躯体疾病患者和5名精神疾病康复期患者)。开放式问卷有4个题目(如:“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找到一个你所认识的心理健康的人,列举他或她的特点,愈多愈好。”),让受试使用纸笔作答,时间不限。(2)个案访谈。对10名被不同院系辅导员认为心理健康的大学本科生进行深度访谈。在征得被访谈者同意之后,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了录音记录。(3)图片投射测验。对21名被不同院系辅导员认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进行图片投射测验。呈现三张图片,其中第一张是健康人的照片,第二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片,第三张来自经典的主体统觉测验的图片。请受试根据这三张图片编出三个不同的故事。指导语:“下面的图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心理健康的人,另一种是心理不健康的人。两种人有两种不同的命运。请你根据图中的人物,说出关于两种人不同命运的故事来。”受试共编制故事51个。

将获得的资料通过扎根研究三级编码技术[10-11]分析、比较、概括,发展出7个核心概念,即融洽、达观、快活、勤勉、坚韧、明智、守恒。这7个概念完全来源于非专家的“常人”受试,构成中国普通百姓关于心理健康的朴素理论,称之为“心理健康风格”,涉及健康的适应状态、生活方式、处世态度和人格特质等。据此编制出心理健康风格问卷(MHSQ),共343项,包含融洽、达观、快活、勤勉、坚韧、明智、守恒7个分量表。

1.3工具

使用Beck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12]、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13]、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14]检验区分效度。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15]评估心理障碍,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的关系。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1.5和Amos4.0软件,进行信度、效度(包括因素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建模的计算。

2 结 果

2.1心理健康风格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2.1.1项目分析

在某校不同院系按班级整群抽取232名大学生预试样本,按总分高低各取27%分为高分组与低分组,删除鉴别力不高的5题,保留338题。

2.1.2 因素分析

将1668份问卷随机分成两部分,劈半抽取其中的834份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先对全部题目做一阶因素分析,抽取56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61.92%。再分别对分量表做一阶因素分析,各抽取3~9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51.4%~58.7%。对7个分量表做二阶因素分析,共抽取出一个因子,命名为心理健康风格,解释总变异的71.1%。删除了因素分析负荷低,以及多个因素有较高负荷的69个项目,最后保留269题。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另一半834个样本,7个分量表的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度均可接受(表1)。再做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存在一个高阶因素即心理健康风格,其因素负荷分别为:坚韧0.96,勤勉0.83,达观0.80,守恒0.74,融洽、明智、快活0.73;模型χ2为3.71,df为4,P值0.45;χ2/df为0.93,规范拟合指数NFI为1,RFI为1,IFI为1,比较拟合指数CFI为1,近似误差的均方根RMSEA为0.000。平均因素抽取量0.63,组合信度为0.93。

2.1.3信度

7个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从最低0.87到最高0.95,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8。另取某校心理系34名大学生检验重测信度,相隔15天r值最低0.77,最高0.93,总量表0.93(表2)。

2.1.4效度

在总样本中,对其中两个班的83名大学生分阶段施测MHSQ和BDI、STAI、MMPI,以检验其区分效度。结果表明:MHSQ与MMPI的疑病、抑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社会内向分量表和BDI、STAI呈负相关(表3)。

2.2心理健康风格的理论假设

两种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MHSQ的7个分量表测量到一个因素:即心理健康风格。且这种心理健康风格与临床症状及人格特质均呈负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风格,本文提出两个假设:(1)高阶因子假设。如果心理健康风格与临床症状都隶属于一个高阶因子,则其中一个因子为积极的方面即健康,另一因子为消极的方面即症状。(2)双构念的协变关系假设。心理健康风格与临床症状是两个不同构念,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协变关系。

为验证以上假设,对1668人同时施测MHSQ和SCL-90,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高阶因子模型无法建立,即心理健康风格与心理障碍不存在高阶公共因子。协变关系模型拟合则可以接受(χ2=535.78,df=79,NFI=0.98,RFI=0.97,IFI=0.98,TLI=0.97,CFI=0.98,RMSEA=0.06),心理健康风格与心理障碍(SCL-90各分量表的潜变量)之间Φ系数为-0.36。

3 讨 论

本文编制的《心理健康风格问卷》(MHSQ)共269题,有7个分量表。7个分量表Cronbachα系数0.87~0.95,总量表0.98;重测信度0.77~0.93,总量表0.93。7个分量表一阶探索性因素分析各抽取3~9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51.4%~58.7%;二阶因素分析抽取出一个因子,解释总变异的71.1%,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良好,平均因素抽取量0.63,组合信度为0.93,基本证实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区分效度良好,与MMPI的疑病、抑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社会内向分量表和BDI、STAI呈统计学意义负相关。提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其测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MHSQ 的7个分量表广泛涉及适应状态、生活方式、处世态度和人格特质等,可以较全面地评估心理健康,并富有中国文化底蕴。(1)融洽分量表:评估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宽容、亲和、真诚等可以滋润人际关系的特质。中国人认为心理健康必须有融洽的人缘。重视人际关系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2)达观分量表:评估心理健康者应当具有的处世哲学、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包括豁达、开朗、平常心、知足等。从老庄倡导的豁达超脱、齐物出世到历代知识分子的“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乃至百姓的“知足常乐”,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秉承的睿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3)快活分量表:评估中国人特有的心境、体验和活力,包括追求快乐、体验激情、希望能吃能睡身体好等内容。(4)勤勉分量表:评估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种生活工作态度,也是儒家恪守的生活准则,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传统美德。包括进取、认真、勤奋等内容。(5)坚韧分量表:评估中国人的应对风格。包括坚毅、理智、勇敢、自信等。(6)明智分量表:评估中国人所重视的智慧。中国古代各家历来重视智慧,这种智慧表现为聪明、有能力和有知识。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智慧、有能力,乐于学习,与社会保持良好接触的。(7)守恒分量表:评估中国文化一向重视的修养,表现为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有广泛积极的兴趣,坚持运动和亲近自然。从《黄帝内经》到中医学,及至民间流传的养生之道,都非常重视这种修养。心理健康的人必然具有这种修养。

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类似认知风格、应对风格那样的“风格”,一种生命的风格,既是一种良好、完善的适应状态[3],也是一种健康的人格特质,更是良好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心理健康风格可定义为适宜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适应状态、健全的人格特质等的综合表现或整合水平。

Keyes质疑了将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当作一个连续体的两极的观点,并证实了双构念假设[1-2]。 本研究也证实了双构念假设:即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不隶属于一个高阶因子,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构念,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协变关系。提示,使用评估心理障碍的量表来评估心理健康是不合适的。

参考文献

[1]Keyes CLM.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Mental Health as Flourishing[J]. Am Psychol,2007,62(2):95-108.

[2]Keyes CLM.Mental Illness and/or Mental Health? Investigating Axioms of the Complete State Model of Health[J]. J Consult Clin Psychol,2005,73(3):539-548.

[3]Robitschek C,Keyes CLM.Keyes' s Model of Mental Health with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as a Parsimonious Predictor[J]. J Counsel Psychol,2007,56(2):321-329.

[4]李坚.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使用频度分析与思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9-123.

[5]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 Psychol,2001,56:216-217.

[6]Dahlsgaard K,Petersonb C,Seligmana MEP. Shared Virtue:The Convergence of Valued Human Strengths Across Culture and History[J]. Rev Gen Psychol,2005,9:203-213.

[7]Keyes CLM,Shmotkin D,Ryff CD.Optimizing Well-Being:The Empirical Encounter of Two Traditions[J]. J Pers Soc Psychol,2002,82(6):1007-1022.

[8]Hu YJ,Brown SS,Twigg L,et alCan the 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be used to measure positive mental health?[J]. Psychol Med,2007,37:1005-1013.

[9]许明智,龚耀先.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11-115.

[10]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58-63.

[11]Strauss A,Corbin,J.Basic of Qualitation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 techniques[M]. Thous &s Oaks,CA:Sage,1990.

[1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70.

[13]刘平.Beck抑郁问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1-194.

[14]宋维真.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使用手册指导书[M].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89.

第5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一、引言

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目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间竞争激烈,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再加上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使教师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些压力下,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行为,使其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的情况,事实上,我们经常会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中见到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情况,如:学术腐败、体罚学生、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现象,除了社会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教师心理的不平衡造成的。

二、概念界定

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关注的话题,以前,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停留在无身体的缺陷和疾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健康从最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变到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即由单纯的医学模式转向了更为科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健康概念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内涵,也就是说只要一方面出现了不适状态,个体就是不健康的。对于个体健康来说,这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心理健康的含义

许多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对心理健康进行了论述,迄今为止,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由教师、职业和道德三个子因素整合而成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并保持高尚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其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和终身学习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3.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本研究中,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一般是指教师职业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为”,是教师群体和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是教师的职业伦理和道德偏离了学生学习榜样和模范标准。具体主要有:不够热爱尊重学生,甚至谩骂、侮辱学生;不能依法执教,上课不够认真、对学生乱罚款、收费;教育学术腐败,学术造假抄袭现象等。

三、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以上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不仅仅是由于社会等客观环境因素引起的,更多的也是教师个人的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这些行为也违反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要求。笔者认为的心理健康标准就是具备身心健康的人、完整的人格、良好的自控能力、持续稳定的情绪以及随时保持良好心态的人。这充分体现出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也是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一种外在表现。

2.教师的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

体罚学生、与学生存在不正当关系等现象在网络媒体上随处可见,这些现象是明显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这些教师难道不知道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知道这是一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么?显然不是。我们认为,这些事件的发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教师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学校的考核、职称评定、对学生成绩的要求、生活的压力等,一旦这些压力得不到适当的释放和缓解,不能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时间一长,必然会发展成心理问题,出现心理的不平衡状态,进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3.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关系

两者之间关系具体表现在:①两者之间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他应该具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心理;同样,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其工作和学习中,也必然是爱岗敬业、疼爱学生、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会将个人的情绪问题带到工作中来。②两者密不可分,师德是人类社会赋予教师的职业要求,他必须要通过教师自己的理解消化才可能完成。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生发出良好师德的重要条件;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是不可能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的价值感失落、自信心丧失、焦虑浮躁、虚荣猜忌、冷漠无情、适应不良等消极不良心理有时也会直接表现为职业道德的缺失。

四、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心理因素分析

1.人际关系不良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与缺乏良好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果生活在一个尔虞我诈、缺乏良好合作的环境氛围之中,人们会感到自己的生活是灰色的,会经常感到压抑,情绪低落。教师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家长间、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校领导间的关系。在与这些人的交往过程中,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虚荣心强、攀比心理、嫉妒等方面。这些负性心理会使教师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对人、对事容易做出极端的判断,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沟通,影响到人际关系。这种不良的人际关系也将会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2.教师职业压力过大以及由此引起的职业倦怠

职业压力是教师最主要的压力之一,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它是个体处于威胁性刺激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感受。这种压力本身就会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当教师职业压力过大或长期得不到合理释放的时候,教师极其容易出现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情况。

而教师职业压力的直接后果便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意味着职业生活的失败、耗尽和筋疲力尽,表现在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无法顺利应对工作压力,以及在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种状态使教师情绪低落,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对目前的职业生活产生厌烦和力不从心之感,从而导致对工作的意义、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的评价都显著下降。进而使教师对工作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这种对工作的消极态度,通常会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等工作中表现出来,也将会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

3.心身不健康

心身疾病是随着健康模式的建立而定义的疾病群,由单纯的医学模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模式。它主要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在个人的身心焦虑因素和情绪状况。比如心理压力、恐惧、抑郁等一系列疾病。从教师这个群体中可以看出,经常会出现心身疾病,如头疼、肠胃病、神经性衰弱、严重失眠等现象。据有关调查发现,超过二分之一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心身疾病,而这些疾病通常会使教师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是引起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原因。

五、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与建议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问题不仅约束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快速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青少年的未来。因此,师德失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焦点问题,必须予以解决。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特点、原因,提出以下解决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策略。

1.建立公正、公开的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教师评价是否适当、公平、公正,不但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动机、效果,还影响教师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及教师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学校和社会应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注重公平,注重教师的个人发展,尽可能地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和工作上。

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教师心理问题

促使教师努力工作的因素中,首先是心理因素,不但要保证教师心理健康,而且还要从心理、精神层面来激励教师,单靠物质刺激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不够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教师职业的发展上。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加上适当的心理激励,从而避免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另外,学校还应该建立专门的教师心理咨询、心理援助机构,更好地为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全方位为教师的心理提供有效支持,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融洽、和谐的校园氛围

文化所代表的独特价值就是长期雇佣、信任和亲密的个人关系,这种良好文化氛围可以使教师具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将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视为学校整体的组成部分,从而使教师努力与学校和工作团队保持相关的联系,并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要让工作在学校的教师有安全感,可以自由地与管理者以及同事进行交流,感觉到自己的命运与组织的前途是连在一起的。这种文化氛围在给教师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谷 成,周 鹏.浅谈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师德完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3).

[2]汪 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6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病毒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健康;小学生

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定性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1]。COVID-19疫情在我国迅速蔓延,为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有力应对措施,要求1.8亿的中小学生延迟开学居于家中[2]。根据国家教育部就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相关工作安排,全国中小学生从2020年2月中旬陆续开始居家学习。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均发生了一定改变。研究表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导致人体产生一定的急性心理社会应激,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3]。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心理发展理论中提出,儿童期(6~11岁)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阶段,是保证成年后心理健康的关键[4],而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小学阶段。本研究旨在了解COVID-19疫情下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小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及相关身心问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抽样:先抽取吉林省内疫情较为严峻的城市;从该市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再从每所学校中便利抽取整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最终共选取了该市6个城区及镇街的8所学校共84个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于2020年4月1~30日(疫情期间)和2020年9月1~30日(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开展问卷调查。问卷中告知被调查小学生及其家长本次调查的目的,被调查者同意后方完成后续调查内容。本研究已获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伦理(研)2020年第112号]。1.2调查工具。1.2.1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知情同意书,以及性别、年龄、年级、父母性格、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等信息。1.2.2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采用程灶火等[5]编制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对调查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由小学生及其家长共同讨论填写。该量表分为认知功能、思维与语言、情绪体验、意志行为、个性特征5个维度,内含24个条目。每个条目划分为1~7个等级,分别为:过度病理行为、过度神经质行为、高健康状态、一般健康状态、低健康状态、缺失神经质行为、缺失性病理行为。先将原始条目按等级记分(1~7分),后采用5级评分。对原始条目记分进行转换,即原始条目中7分改记为1分,6分改记为2分,其他等级不变,计算出各个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该量表总分反映总体健康状况,分量表反映不同领域的健康水平。根据常模标准制定5种心理健康状态划界分值[6],根据该划界分值确定5种健康状态,即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低健康状态、一般健康状态、高健康状态,以此来评价儿童和青少年总的健康状态及5个维度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中该量表5个维度的Cronbach's系数在0.773~0.786之间,总分的Cronbach's系数为0.785。1.3质量控制。疫情期间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调查均采用“问卷星”制作网络问卷。各问题的每个选项均设置为必答选项,发至已做好前期培训工作的小学生班级微信群及QQ群中,相同IP地址只能作答1次。待所有小学生及其家长填写完毕后收集问卷。收回问卷后编号、审核,剔除无效数据,将数据导入SPSS数据库。随机抽查所录入数据进行复核,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描述,无序的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有序的计数资料分析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疫情期间共发放36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为3593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81%;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共发放3089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为3080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71%。调查的小学生社会人口学特征见表1,两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不同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疫情期间组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组小学生总体健康状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情绪体验、意志行为两个维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以上两个维度疫情期间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较差。见表2。2.3疫情期间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单因素分析。小学生的性别、年级、婴儿时期主要带养人、家庭类型、父母亲性格、父母亲文化水平及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疫情期间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总体健康状态的5个等级重新定义划分,即将疾病、亚健康定义为“不健康”,将一般健康、较好健康、高健康定义为“健康”。以是否健康为因变量(是=0,否=1),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庭类型、家庭教育方式、父母亲性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女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于男生(OR=1.453),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相应降低(OR=0.895),父亲、母亲性格介于急躁和平缓二者之间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较低(分别OR=0.496、0.470),单亲家庭和大家庭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较核心家庭高(分别OR=2.995、3.446),家庭教育方式以鼓励与责骂兼顾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风险较低(OR=0.26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在情绪体验和意志行为这两个维度中,COVID-19疫情期间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组。这表明面对COVID-19疫情及长期居家隔离,小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意志行为及情绪体验方面的影响较显著,此结果与李少闻等[7]研究的结果类似。这是由于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情绪和行为处于不断发展调整过程中,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是重大疫情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8]。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级、婴儿时期主要带养人、父母亲性格、父母亲文化水平、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类型等对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显著。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家庭类型、家庭教育方式、父母亲性格对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的增长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OR=0.895),年长的小学生总体健康状况优于年幼的小学生。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其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为逻辑思维并最终形成主导思维,同时思维的批判性及独立性逐渐加强,年长小学生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较年幼的小学生强[9]。而年幼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仍处于萌芽时期,更易受到父母、老师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预防不同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年幼的小学生,应更加注重安抚与引导,引导其克服心理障碍,有利于发挥其优势和潜力,并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10];对年长的小学生,应更加注重倾听与沟通,为其创造一个稳定的心理支持环境。小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阶段,小学生还未形成独立的人格,对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他们对情绪的控制、对外界的认知及意志多依靠于家长的帮助。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不良的亲子沟通、不当的教育理念、错误的教养方式都是引起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11]。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亲性格介于急躁和平缓二者之间是疫情期间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保护因素(父亲、母亲OR分别为0.496,0.470);家庭教育方式以鼓励与责骂二者兼顾亦是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保护因素(OR=0.263)。家庭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期是个体自我概念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家庭环境等因素都对个体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12-14]。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亲家庭的小学生疫情期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是核心家庭的2.995倍,大家庭的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是核心家庭的3.446倍。这提示,良好的家庭结构、父母维持平和的性格并应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小孩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此外,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疫情期间女生出现心理健康的风险明显高于男生(OR=1.453)。这可能是由于女生性格较男生更感性、细腻、敏感,遇到突发状况,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更容易担忧、焦虑,更易受到父母性格、情绪的影响。因此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给予女生更多的关注,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COVID-19疫情期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情绪和行为方面受到明显的影响;性别、年龄、父母亲性格、父母亲文化水平、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结构是疫情期间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在这场艰巨、持久的疫情防控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15]。因此,我们应重视公共卫生事件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需要注意其情绪和行为问题,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同时小学生的家长应做好自身调节,稳定自身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社会、医疗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与家庭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小学生相关身心问题。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Statementonthesecond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EmergencyCommitteeregardingtheoutbreakofnovelcoronavirus(2019-nCoV)[EB/OL].(2020-01-30)[2020-11-12].

[2]WangGH,ZhangYT,ZhaoJ,etal.MitigatetheeffectsofhomeconfinementonchildrenduringtheCOVID-19outbreak[J].Lancet,2020,395(10228):945-947.DOI:10.1016/S0140-6736(20)30547-X.PMID:32145186.

[3]潘苗,张三强,周升生,等.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2):309-313.DOI:10.13342/j.cnki.cjhp.2021.02.032.

[4]KnightZG.AproposedmodelofpsychodynamicpsychotherapylinkedtoErikErikson'seightstagesofpsychosocialdevelopment[J].ClinPsycholPsychother,2017,24(5):1047-1058.DOI:10.1002/cpp.2066.PMID:28124459.

[5]程灶火,袁国桢,杨碧秀,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15-18.DOI:10.3321/j.issn:1000-6729.2006.01.004.

[6]程灶火.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杨玉凤.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52-358.

[7]李少闻,王悦,杨媛媛,等.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居家隔离儿童青少年焦虑性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4):407-410.DOI:10.11852/zgetbjzz2020-0169.

[8]江玲,罗心瑜,唐华,等.疫情防控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7):60-62.

[9]林素兰,,咸亚静,等.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社交焦虑和抑郁现状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8):670-674.DOI:10.7499/j.issn.1008-8830.2018.08.013.PMID:30111478.

[10]杜莲,邱田,蒙华庆,等.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5):629-631.DOI:10.13406/j.cnki.cyxb.2011.05.003.

[11]张嫚茹,王国强,刘健,等.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影响路径[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4):361-365.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8.04.015.

[12]高猛,李雨辰,张伟.父母冲突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19(4):446-451.DOI:10.7499/j.issn.1008-8830.2017.04.017.PMID:28407834.

[13]汪燕妮,薛红丽,陈倩.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5):421-425.DOI:10.7499/j.issn.1008-8830.2016.05.009.PMID:27165591.

[14]魏宏萍,杨放如.男性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11):904-907.PMID:22099202.

第7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职业压力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一系列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面前,普遍承受着相当程度的工作和精神压力。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关注教育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首先必须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1)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又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2)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3)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卫生与保健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很有必要的。

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意蕴

2.1 心理健康定义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得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状态”。我国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能够妥善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总之,心理健康既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是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

2.2 教师心理健康的界定及评价标准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觉实践中形成的心理品质。浙江教育学院的骆伯巍认为,心理健康的教师必须具备五条标准:1)广泛的兴趣;2)融洽的人际关系;3)健康的情绪体验;4)积极的进取精神;5)稳定的工作热情。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所以,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要求除了应该与其他人群遵循同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标准外,应适当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标准:1)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胜任教学工作;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5)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3.1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l)亚健康问题突出。因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变革激烈的时代,有许多教师长期处于抑郁、焦虑、沮丧、淡漠、敌对等不良情绪状态中。2)人际关系问题。因教师工作的性质,教师必须与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教师角色的多重性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心理调节。3)职业行为问题。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教学活动失去创造性,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不尊重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对教师职业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教育工作,出现职业倦怠等。

3.2 影响教师心理的主要原因

教师心理健康是由多个维度、多个层次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社会文化和家庭期望的压力。作为“人民教师”,他们所拥有的荣誉大多来源于善良、值得相任、学识渊博、勤奋、为人师表以及社会前进的知识动力等等,从收入和薪资报酬上看,教师是内部贫富差距较大的阶层,收人拉开了档次,都会带来自我价值感的混乱及巨大的心理压力。2)工作繁重负荷大。从职业因素来看,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既承受着外在期望的压力,又面对内在的角色冲突,加上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使教师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压力。3)教师个体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受其自身因素影响,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其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意义是由自己的身心因素决定。4)学校行政管理过于专制性,教育评价机制不科学。

4 解决和防范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

为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依据产生心理健康的原因,针对如何防范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4.1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及心理素质技能培训,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既为日后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打下基础,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能够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4.2 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有利于教师积极评价自身的教学水平,能有效缓解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4.3 培养兴趣爱好,形成压力免疫

教师拥有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还能使教师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它还可以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有利于良好情绪的保持和培养,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4.4 教师自身形成积极的自我能力评价,充分挖掘自身的积极品质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既要客观、正确地评估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要对自己当前教学能力的不足予以适当的包容,并对自己日后的发展和完善充满自信,从而形成对自我教学能力的积极认知,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4.5 社会关注,建设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教师的紧张、焦虑心理。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机构是教师强有力的帮助者和支持者,为教师提供适当的物质帮助和情感支持,改善教学条件,创建良好的教师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5 结语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促进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给出了一些预防及维护心理健康的对策。因此,不论社会还是学校都要从以人为本及尊重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予以关心,既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也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素质建设,让所有的教师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张佩云.试论教师的心理健康[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05).

[3]王艳.谈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02).

[4]徐学俊,魏礼飞.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基础教育研究,2001(01).

[5]王以仁等.教师心理卫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第8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城市,人口将康素质,亚健康,对策

国民健康指标是衡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把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实施人口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并提出“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施全民健康工程”的口号。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帮助的城市。开展健康城市最重要的特征是使政府、群众、志愿者们通力合作,关注城市的健康,并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处理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城市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目前,建设健康城市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目标,而人口健康是健康城市的首要指标。因此,对人口健康素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健康素质的科学内涵剖析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之初(1948年)便在其中对健康下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满(complete)状态。1989年WHO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新标准,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这就是“健康四维“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多维健康概念不但在学术界,而且也在普通人群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健康作为一种完美的境况更应看作是一种理念和追求。健康是多维的,亚健康也必然是多维的。目前,对亚健康状态尚无一个公认统一的定义和判断,国内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起草小组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最新概念。其概念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的诊断标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标准:

①排除疾病源因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②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病前状态(中间状态)。

③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④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二、人口健康素质的结构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由此可见,没病、没痛、没残障,准确来说并不就等于完全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上的良好表现同样是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虽然给出了健康定义,但问题是如何解释健康?什么状态可以视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到底何为健康,按健康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如果把人体的健康水平用一条直线来表征,健康与疾病可谓是直线的两端。健康到疾病之间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1 个体健康水平一维表征图

如图1所示,个体健康水平除了疾病、健康两个状态以外,还有第三状态--亚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调查结果告诉我们,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疾病的人也只占20%, 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999年,WHO宣布:亚健康与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目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法国把亚健康视为“人类的新传染病”。我国近10年才开始重视和关注亚健康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与日俱增的情况。初步调查显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家、艺术家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70%以上;城市中新兴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IT业、新材料业、广告设计、新闻及行政机关等行业或部门人群中高达50%;步入中年的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接近50%。当前国民亚健康问题加剧,全国老龄人口快速增加,急需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宣传疾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知识,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亚健康防治,关注健康长寿。

本研究对通过对亚健康状况情况进行的大样本调查,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人亚健康测量问卷》,人口健康素质可以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等三个维度来考察,具体见下图:

图2:亚健康问卷结构

三、提高城市人口健康素质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一)建立动态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建设期和发展期,我国大中城市也同时迈入了“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高发期,尤其是经济发达沿海城市。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

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做好心理健康,必须建立一个反映灵敏、准确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应对个体及群体心理危机的发生。 1.建立专门的心理监测预警机构。

由点及面,由上至下,层层铺开,为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有效地协调多个单位和机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性医院、公共卫生机构、120、110、热线电话、学校、妇联、青年团、老年人团体、媒体和其他机构;在居委会、社区街道、城镇等部门,由公共卫生医疗部门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或专人负责心理监测预警,从而在整个社会编织起一张生命健康的安全保护网络。

2.加快队伍建设。

一方面,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从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进行人员选拔,建设一支由心理学专家、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及精神卫生控制工作人员组成的心理队伍;另一方面,支持现有人员提升素质,并加快选拔和培养有志于心理工作人员的力度;第三,向不同类型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建立心理监测预警的信息队伍。

  3.加快制度建设。

逐步完善和健全社会心理监测预警的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干预活动的有效进行。尤其对于危害程度较深的突发灾难事故的心理干预,更需要制订周密科学的应急方案,明确宣传部、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交通局、气象局、民航局、安全生产监管局、铁路火车站、科协、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完善的配套的应急机制。同时,对已经接受心理监测预警介入的人员进行心理动态跟踪。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媒体和其他方式获得公众对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的支持,提高公众的精神卫生意识,促进有心理问题的人尽早寻求帮助。通过建立医疗、卫生、公安、教育、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救助网络,设立专门网站,定时通告社会注意和帮助高危人群。特别针对压力巨大、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行业,通过讲座、培训、辅导等各种措施,提高心理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同时,要树立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念。思想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认识理解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对象上,要面向全市公民;策略上,要立足预防为主;方法上,要坚持教育性、系统性、常态化。

5.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心理监测预警,必须动员各方的力量,构筑全方位、多途径工作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市政府—危机干预专家指导小组—社会各类基层部门”等立体网络。

6.提高危机干预的效果。

在危机干预时,需不断评估干预措施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以便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做出调整和修改,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周期性的开展“心理体检”,将其纳入健康检查体系

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与习惯。不过一个人的健康实力与健康管理范畴还不止于此。WHO关于健康的定义,除了生理健康,还有心理与社会适应力水平,而这两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与健康实力。

因此,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工作压力、情感困惑、抑郁等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主要“心结”。而一些压力和情绪长期得不到舒解则可以导致躯体化症状:如腹痛、胸闷、背部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种食物、气促、心悸、头晕、等症状。有调查显示,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超过半数并未见生理性病变,而更多是心因性疾病。因为心理状况隐藏在内心,人们只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却很少像身体状况那样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项调查显示:全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调查局部地区各类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在14%到17%。然而,实际上到医院就诊的比例,远远低于发病率。

生理体检是为了能够主动掌握身体的情况变化,对可能发现的问题及早治疗。“心理体检”也一样,许多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也具有生理疾病所常有的“潜伏期”,如果尽早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及早发现,则可以防止心理问题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有利于生理功能的全面健康。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内有一种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即良好的情绪的力量。70%的病人只要消除了恐惧和忧虑,病就会自然而然地痊愈;98%以上的疾病会因为心情愉快而出现明显好转。

心理体检并不是生活中的奢侈品而是如跑步、健身一样是日常就可以进行的基础服务“心理体检”应该定期或者根据个人情况不定期地进行,从大健康的概念出发,整合考虑躯体、心理与社会适应因素在健康中所起的作用,在身体体检的基础上,加入心理体检。

(三)增强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减少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

1.危险因素

凡引发人们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被称为危险因素。如:治安不好、居住环境差、

文化氛围不好等。 2.保护因素

凡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因素被称为保护因素,如幸福感、对市民的认同水平等。

(四)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行为改变。诚然,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是艰巨的、复杂的过程。许多不良行为并非属于个人责任,也不是有了个人的愿望就可以改变的,因为许多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受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卫生服务等影响,更广泛的行为涉及生活状况,如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工作条件、市场供应、社会规范、环境状况等。因此,要改变行为还必须增进有利健康的相关因素,如获得充足的资源、有效的社区领导和社会的支持以及自我帮助的技能等,此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所以健康教育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建立城市健康促进计划

健康促进的概念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这一定义表达了健康促进的目的和哲理,也强调了范围和方法。

《渥太华》并提出了健康促进的五点策略,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超越了保健范畴,它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使他们了解他们的决策对健康后果的影响并承担健康的责任。

1.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综合而成,它包括政策、法规、财政、税收和组织改变等。

2.创造支持性环境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对健康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的基础。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任何健康促进策略必须提出:保护自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

3.强化社区性行动健康促进工作是通过具体和有效的社区行动,包括确定需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做出决策,设计策略及其执行,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核心问题是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4.发展个人技能健康促进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活技能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群众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第9篇:心理健康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生;健全人格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健全人格的培养也是教育的本来义务。中职学生的心理存在一些健康问题,要想培养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就要解决好这些心理问题,例如自卑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自我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个性心理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要从这六个心理问题着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功能和专题讲座以及专项课题研究,才能做好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工作。

一、人格与心理健康

1.人格的定义

因为心理学家研究方向的不同,对于人格的定义也要从不同的研究方向来看。从综合角度来说,人格的定义粗略地说就是心理特征的总和,个体在长时间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独特化的心理特点的具体表现,是人们行为、灵魂、思想、道德以及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统称说法。人格的特点主要有综合性、独特性与稳定性。当代中职生的健康人格应该具有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正确和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良好的环境适应力。

2.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一种满意、高效、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讲就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要协调一致和完整,也就是人的情感、人格、行为、认识、意志要完整、协调,可以适应社会,跟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的标准有行为协调、情绪健康、智力正常、人际关系适应、意志健全、反应适度和心理特征符合年龄这几个方面。

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使用相关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不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格培养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完善自我、调整自我认识的重要过程,人格培养的水平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提高预防心理障碍的水平。中职学生是未来产业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水平与我国产业大军的素养水平有直接联系。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对学习环境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培养义务感、责任感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很多中职学生具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给他们实施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的心理辅导,会帮助他们摆脱这些心理上的困扰,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健全人格不但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内容,心理健康也对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中职学生承载着未来的产业,家长对其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因为大多数中职生都有着自卑心理,心理发展存在缺陷,缺少社会经验,承受的压力很大,社会适应能力很差,这些因素导致了中职生的众多心理问题。如果不尽快将其解决,中职生人格的培养就会受到牵制。只有解决了这些心理问题,才能提高中职生的健康心理水平,才能促进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目标就是根据社会行为准则来规范中职学生的日常言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求学生可以承担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培养内容有专业技能、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些内容会影响到中职学生的人格培养,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还具有丰富培养内容的作用。

中职生走出了繁重的基础教育,开始接触社会,独立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完善,还处于意志品质行程与心理素质建设的重要时期,学生会形成完整的个性特点,在这个阶段加强健康教育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在这个转折阶段形成较为健全的人格,还可以促进人格产生的稳定性。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培养健全人格的落脚点,由于思想有着行动的决定权,思想会在外在表现体现,只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全的人格,同时也突出了人格培养的主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落实人文关怀,不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格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培养以及国民人格的提高,还会关系到祖国的兴衰和民族未来的素质水平。

三、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中职学生人格的方法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种系统工程,要建设课内外的教育体系、指导体系、咨询体系。结合自助与咨询,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中,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设专业性的教育团队。由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高要求和周期长的特点,需要有专业水平高、涉及范围广泛的团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中职生的独立意识比较强,具有一定的批判思考能力,学生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支持、信任与尊重。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信念,满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被关心,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发向上的决心,尊重学生的好胜心与进取心,包容他们的缺点和弱点。因为这些缺点和弱点中包含着他们的长处和优点,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质,修复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人格的健全性。

个性是指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性格、情感、思想和能力形成各不相同的特点,所以个性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回顾过去,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路途上,要培养中职生自己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就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性格特点,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将因材施教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让现代教育可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起来,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提高,中职学生面对环境的多样化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给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带来了挑战。只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中职生人格培养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实现中职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任务。

参考文献:

沈振伟。心理健康教育视阈下的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1(01)。

刘瑞凌。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山东师范大学,2011(02)。

赖晓红。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5(22)。

谭银辉。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17)。

刘丽。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