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第1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1.1中华武术自身拥有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了几千年的中华武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他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特点,涵盖了中华文化的诸多领域,如中国哲学、美学、医学、法学、宗教学等等,在它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因而,“武术文化可以说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1],所以,在武术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上,对武术文化深刻全面的理解上向游客进行诠释,使游客充分领悟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1.2武术是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民俗旅游的基本特征表明: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高参与的文化旅游。对民俗旅游资源本身而言,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具体表现在:第一,地域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第二,神秘性。每一种民俗都是伴随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历史传承的结果,许多民俗事象,它的产生时代也许很早,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历的许多的变异,但核心和“母题”部分仍然保留着,而且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民俗的传承性使得民俗旅游具有不可理解的神秘氛围和原始色彩,增加了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第三,参与性。当代旅游者已经不满足过去那种单纯的观光式的旅游,如今,民俗旅游强调的是旅游项目必须与旅游者的参与性相结合。民俗旅游活动要使游客通过亲身经历、参与,通过旅游主客体的双向交流,了解独特的地域文化,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的需求;最后,文化性。民俗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是了解一个地区文化的最好窗口。民俗文化学的相关理论认为,武术文化属于民俗文化的特定范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具有民俗文化的重要特征,属于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类型。

2中国武术旅游资源的类型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文化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由各种不同的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化层面所构成,因此,中国武术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供开发。郑春先。等在《中国武术的资源结构及开发策略研究》一文中,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武术资源进行了分类。根据武术资源的这种分类,结合旅游资源的概念,笔者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了武术旅游资源的类型从表1看出,武术按照文化学的分类,具有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大的层面的属性。目前对武术资源的开发多局限在表层和中层,而对于深层的也是最重要的内涵文化却开发很少,从武技到武学的转变不够。从武术自身的形成和流派特点看,众多的武术流派形成了武术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特点,中国武术的流派众多,在分类上也各不相同,有的以名山大川或流行区域取名,如峨嵋派、昆仑派、南拳、北腿等。有的以宗教和庙宇命名,如武当派、少林派,还有的以地域和人名加以流传,如陈式太极、杨式太极,有的以动物或动作形象喻名,如:猴拳、螳螂拳、醉拳等,这些武术文化上的表现,一方面反映了武术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又同时映射出武术资源的个体差异性,这种个体差异性,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武术的旅游资源,不同的武术派别带来不同的旅游地感受。从表2看出,武术旅游资源的自然资源属于旅游资源学属性分类中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古迹数不胜数,而中国武术的很多派别就孕育在这些名山之中,“如:河南嵩山少林寺,温县陈家沟,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山东梁山,福建南少林都是传统武术流派发源地”。地域的不同,发展了不同派别的武术,不同派别的武术内涵诞生了不同的武术地建筑,武术服饰产品等。如少林寺庙,遗留下来的各种石碑,武当山古建筑群等。中国拥有丰富的武术旅游资源结构,目前,武术旅游产品开发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并形成了较有影响的知名品牌。

3中国武术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

“旅游资源的特色与特性是衡量其对旅游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和产生旅游效应的动力,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超前性的决定条件之一”[4]。根据武术旅游资源的结构,运用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方法,发现武术旅游资源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3.1武术旅游资源的地域差异性武术流派风格表现强烈的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域间长期的封闭状态使得各地区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武术,在这种地域性文化影响下,武术门派盛行。外来的武术不仅难以独立保持,反而融入当地文化氛围中被同化,这种格局使得武术很难突破原有的模式和风格,因而从地域特点上看,反而更加容易形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拳种技艺相互迁移、靠拢,从而具备更加浓厚的地域性特色。二为民间习武风气与习武传统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有尚武的风气和传统。那些自古民风骠捍的省份和地区,由于长久的历史因袭和传统影响,逐渐在当地社会形成了独特的武风,并发展出了多姿多彩的武术门类和拳种。如著名的武术大省河南,不仅武风强烈,习武人数具全国之首列,而且还是中国武术两大著名拳系———少林拳、太极拳的发源地。又如自古多侠义士的燕赵大地河北省,其沧州、孟村的武术源远流长,可谓久负盛名。这些资源都具有旅游开发的价值。

3.2武术旅游资源的可探究性中华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融汇了哲学、中医、养生、气功、兵学、美学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武术的流传一直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这种神秘的传奇色彩正符合旅游的探究性原则。另一方面,武术资源绝大部分都具有精神性的一面,其精神内涵具有潜在性的特征,一般不是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是需要旅游者去领会、去发掘。而且,对于武术的这种潜在性体会,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够体会深刻的,这样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去激发游客对武术的爱好和探究。

3.3武术旅游资源的无形性武术在旅游业的表现是非实务性的,提供无形的服务或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凝结在无形的服务中。武术旅游业在本质上是属于为满足人们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而提供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因而突出强调服务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武术旅游是以文化服务为载体或凭借物,通过参与者所得到的经历、感受或者值得回忆的亲身体验获得身心的满足,这种满足形成的印象是无形的。

3.4武术旅游资源的特色性武术旅游从属于民俗旅游资源,武术搭台、旅游唱戏更有利于发展个性化旅游。旅游个性化的需求市场必将导致相应的市场开发,这种意识资源的永恒性区别于传统的自然旅游资源。武术既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可以说,武术旅游,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种旅游资源的体验。而是多重资源的交替体验或多种旅游类别的体验。武术旅游不仅可以观赏名胜古迹建筑和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可以参与体验武术的技术和文化内涵,参与体验这也正是武术旅游的魅力所在,充分体现了其特色性。

4武术旅游资源开发诸原则

武术文化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在开发,应用过程中必须很好地把握其深层内涵,做到原汁原味,突出特色,既展示文化,又增添乐趣,既保护又开发,以使武术文化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4.1特色性和古朴性相结合武术旅游是特色性很强的一种经济文化活动。在开发武术旅游产品时,要体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资源优势,无论哪种设施,那种产品的开发设计都应围绕资源特色,参照旅游资源主要指标,即珍惜度、古悠度、奇特度、规模度、观赏度、完整度、组合度等七个方面来设计规划。在强调武术旅游特色性的同时,要把它和其它民俗资源的乡土性、古朴性结合起来,把资源特色和当地人文优势、自然优势结合起来。

4.2文化性和科学性相融合自然资源和社会人文景观资源是武术旅游资源的重要构成。“人文景观是人类文化发源地的表现形态,也是具有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文化学和美学价值的象征”[5]。在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从项目规划、设计、开发、宣传到产品的管理自始至终重视文化内涵的运用,通过武术旅游展示地方文化,这就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能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眼光高起点、高要求高品位开发,充分利用优秀的武术文化资源,抛弃落后、糟粕的那一部分。

4.3参与体验与趣味性并重强调旅游项目的参与性与趣味性是保证民俗文化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从这一点出发,武术旅游之所以能越来越成为旅游新卖点,主要在于其最大优势即是能使旅游者亲身体验旅游产品中所包含的风土人情,参与各种武术主体旅游活动,感受其情其景所体现的文化韵味。“从世界各地开发旅游来看,专门性参与旅游活动将出现独立发展趋势,附带性参与活动将贯穿各种旅游活动中”[6]。在武术旅游地,打破静态展示的现状,激发旅游者参与、尝试、体验、学习武术的需要,从武术服饰、器械到几个简单的武术动作让旅游者参与进来。

5结论

第2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旅游资源 旅游工艺品 地域文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09-02

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吉林省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随着旅游产业的升级,我省正逐步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使得我省旅游产业得以快速进入改善条件、扩大规模、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之中。作为旅游产业的一项高附加值产业,旅游工艺品也被提到发展日程当中,并受到重视。在2013年我省举办了吉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暨旅游购物节,主推的商品种类有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旅游保健品、酒店用品、户外用品、冬季旅游商品及旅游装备用品等。虽然我省旅游产品在旅游产业中所占的消费收入份额不多,但是我省加大旅游工艺品扶持力度却有增无减,而且把旅游工艺品提到“吉林制造”“吉林元素”及培育吉林地域特色旅游标志性产品的高度来谋划布局、统筹建设发展,充分肯定了发展吉林旅游工艺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发挥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作用

吉林省旅游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可以说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山川河流、名胜古迹遍布吉林各地。旅游资源分布较好,覆盖面较广,旅游景区布局合理,既有自然景观资源,又有人文景观资源,极具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景观特色。特别是吉林冰雪旅游资源更是特色鲜明、特点突出。加上吉林地区少数民族的融合,使吉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极大开拓了吉林旅游资源。概括吉林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旅游资源丰富,景区规划布局合理。如文史古迹旅游、冰雪旅游主要以吉林市和长春市及集安市为旅游节点;民族风情资源主要以延吉市、长白山地区等少数民族聚集地为旅游节点。(2)旅游体系及种类齐全。有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族景观资源、生态景观资源等。(3)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的独特性。外临两国家,内靠三省份。北靠黑龙江、南靠辽宁、西靠。以大的区域划分,吉林地处东北亚腹地中心地带,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并与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蒙古等国逐步形成了东北亚经济商业圈,可以说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这些区域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和资源的典型性,是吉林自身原有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不可复制的、独特的资源。

吉林旅游资源优势为吉林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深度开发的基础。无论是吉林极具东北特色的冰雪、林海、湿地旅游资源,还是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都要合理布局和统筹规划,进一步确立北方特色旅游资源的优势特点和差异化特征。由此,我们要强化、放大旅游资源利用率和效应,以此来提升吉林旅游整体品质。

二、培育吉林特色旅游工艺品提升设计水平

(一)政策扶持与整合设计资源

吉林省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政府支持,政府支持与扶持是发展吉林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基础。吉林省政府对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但给予财力上的投入,而且还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最大限度地扶持相关企业,整合企业资源形成产业规模,创造条件打造吉林旅游工艺品产业链,以此来提升吉林旅游工艺品的整体设计水平。目前吉林省有关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几百家,但旅游工艺品企业不是很多,政府在此基础上提供优惠政策,着力发展旅游工艺品企业,相继成立旅游工艺品研究中心,牵头企业和高校联合开发设计吉林旅游工艺品,在景区地扶持当地政府建立旅游工艺品交易市场,举办各种旅游工艺品展示活动等。这些举措说明政府在认识到了旅游工艺品作用的同时,也在积极主动推动吉林旅游工艺品发展,力争在更大范围内为企业创造宽松条件和环境。作为旅游工艺品相关企业就应该抓住机遇,挖掘自身潜力,找准发展方向,在政府支持下快速更新换代,壮大自己的实力。

目前我省从事旅游工艺品的相关企业都在开发设计产品。作为企业也看到了旅游工艺品设计的未来前景,在开发和设计上给予了极大的投入,也创造出了可喜的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我们从吉林整个区域看我省旅游工艺品状况,其发展还是不平衡的,还没有改变旅游工艺品从南到北百店相同、品貌同质的局面。特别是能够反映吉林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更是凤毛麟角。企业在设计研发与制造过程中所欠缺的地方很多,特色不足,制作粗糙,暴露出工艺品在设计和制造方面有硬伤,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在设计方面的软肋。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整合吉林省设计资源,推进校企合作,搭建区域合作设计研发平台。企业所能拥有的设计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把省内设计资源整合,有序合理调配,为企业所用,就可发挥出强大的作用力,无论是设计人才的整合还是设计研发成果的整合,都将使企业产品设计水平得到提高,使产品品质产生质的飞跃。

(二)挖掘旅游文化资源 寻求地域特色设计

吉林地域性旅游文化特征是明显的并极具东北特点。如何开发具有吉林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要紧紧围绕地域文化做文章。只有建立在旅游文化背景下的工艺品设计才有无限的拓展空间和持续发展的未来。地域性文化是赋予旅游工艺品的地方特色的先决条件,是提升旅游工艺品设计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旅游工艺品如此繁荣发展的今天,深入挖掘吉林地域文化特色,赋予旅游工艺品北方特点,开发出能够被现代人所接收、喜爱的吉林独有的现代旅游工艺品,这将是我省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的重要课题,也是我省旅游工艺品急需解决的难题。

紧扣地域特点进行旅游产品文化深发掘。实质上旅游工艺品的设计是一种文化设计,其文化设计的节点定位在传统文化继承与旅游文化融合上面。旅游工艺品设计不能脱离旅游文化自顾单行,也不能摆脱区域传统文化和风俗的影响特立独行,只有密切与文化联系在一起时,才有广阔的前景。旅游工艺品往往是与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联系在一起的,它与人们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其暗含的人文价值、审美情趣是人们所接受的理由所在,所以说旅游工艺品设计品质提升是靠文化作支撑的。同时,旅游工艺品要把握各种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性、时代性。其地域特色文化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尤为突出,吉林地域特色鲜明,地域民族文化丰富,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吉林旅游工艺品设计注入了多元设计因素,不同景区类型,不同风土人情为旅游工艺品设计提供了多样可行性。在大的区域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文化自然会带有不同特色,这种特色文化就是我们旅游工艺品设计所要反映的内容,也是设计过程中所要体现的特色的切入点。作为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其形象的鲜明性、独特性的表现,可以说是艺术与文化相融的综合体,同时也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综合体。要想研发有吉林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提高吉林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首先要定位准确,强化差异性,把握住地域特色文化的主脉搏,结合自然环境与景区特点;其次要遵循设计开发原则,强调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发挥产品的物质功能和审美功能,追求产品设计情趣和变化。

(三)建立吉林旅游工艺品品牌有效机制

当前,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吉林省旅游业处于上升时期,政府层面上对旅游商品非常重视,这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如何使自己的产品有特色、有竞争力,就要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增加实力。政府助力、企业推广,逐渐加强了品牌意识观念,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认识到自我形象树立的重要性。应该说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品牌的建设,吉林省提出:要全面推进我省旅游商品发展振兴事业,做大做强我省旅游商品的品牌。进一步要求商品构思要好,包装要精美,体现吉林元素特色,要有精品意识,更要适应不同旅游者的需要。正是在此助推下,企业积极响应,统一形象、统一品牌,并在各地成立自己的旅游商品、纪念品销售网点和中心,充分展示和销售具有吉林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就目前我省旅游工艺品品牌建设看,与别的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吉林根雕、松花石砚等工艺品是吉林原有的名牌产品,加上现在的吉林民俗工艺品、朝鲜族炊具、山核桃工艺品、民族服饰及鱼产品系列。虽然我省工艺品开发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整体在设计层面上还有待提高完善,总体来说设计创新方面不突出,精品不多,不能全面反映吉林特色优势和地域特点,吉林元素不够鲜明。基于这种良莠不齐、层次有别等各种工艺品设计混杂的状态,进一步树立吉林旅游工艺品品牌的确有难度,但是不确立品牌是很难有发展的,这就要求政府要统筹规划企业布局,充分调度工艺品设计有效资源和途径,整合省内设计机构。同时,企业要重新梳理产品设计方面缺失的原因,创新竞争机制,创建产品品牌和推广机制,开拓新兴市场,争取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品牌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是企业生存之道,企业品牌建立和质量品质提升是旅游工艺品设计水平提高的有力保障和良性循环的条件,应当引起各方重视。

【参考文献】

[1]巨天中,品牌推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吴忠军,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3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一、旅游地理与人文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

在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介绍有关旅游的概念和背景,使学生对旅游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类型的多样化已经成为其特点之一,在传统的观光、度假、商务旅游的基础上发展了以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为目的的乡村旅游,以及以参观工业场所了解产品生产和制造过程为主的工业旅游等。在高中地理必修2中,涉及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内容,通过学习可掌握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以及相关具有特色的区域,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此种生产模式所具有的独特性,结合旅游业的多种形式启发学生主动提出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发展点,最后以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这两个概念做总结,达到“启下”的目的。

二、旅游地理与自然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

在自然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地域性,启发学生思考发展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教学中突出地域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在学生学习旅游地理之前,已经学习了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以及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等基本知识,了解了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等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基本掌握了全球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学会利用掌握的综合知识分析旅游地理中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域特色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在这些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产生不一样的自然风貌,一旦被开发就形成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可以在教学中着重各个区域的地域差异,为旅游区开发和形成做铺垫。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旅游景区的形成所具备的综合条件,使其能够更好地从各个角度欣赏旅游资源。

三、旅游地理与区域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

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中,将旅游资源的介绍及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与农业和工业区位的选择等章节相联系。在了解旅游资源内涵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型,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不仅是“天生丽质”,同时人类也可以创造条件,发展旅游。并且随着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带动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旅游地理》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以“旅游扶贫”为例,通过发展旅游改善当地经济条件,是旅游促增长的有力体现。在这个基础上联系必修2农业区位选择中“桑基鱼塘”的农业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南部丘陵地区林业的发展,启发学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利用自己扩大的知识面对农业开发模式产生新的认识。同样,给学生介绍“德国鲁尔工业区旅游业开发”这一内容,引导他们对相关知识,如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窘境提出发展思路,对新兴的类似美国硅谷的南京软件园的旅游业开发提出对策,拓展学生思路以达到“承上”目的。

四、旅游地理教学应以必修地理知识为基础

第4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民俗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25-02

民俗是一种地方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内容为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已成为21世纪最受百姓追捧的旅游项目。

一、民俗旅游的特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其具有很强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是人文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具体特征表现为:

(一)民族性与地域性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差异较大。从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到等精神意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各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各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文化又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同一个民族,由于居住地不同,其民俗文化也风格迥异。因此,民俗旅游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文化性与艺术性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广大人民生活智慧和生产艺术的结晶,它涵盖着广泛的文化内容,如饮食、节日、艺术、等,几乎涉及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民俗文化的艺术性充分体现在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建筑、民族服饰等方面。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与艺术性。

(三)大众性与参与性

民俗文化来源于人民,回馈于人民。人民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表现者、支持者、参与者。无论是民俗旅游的发展还是开发,都依托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需求,其发展更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因此,从供需结构而言,民俗旅游比自然风光旅游、历史古迹旅游具有更为明显的大众性和参与性。

(四)多样性与神秘性

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各个方面,涵盖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内涵之深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旅游所无法比拟的。民俗的多样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使游客产生强烈的神秘感,从而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样性与神秘性使民俗文化旅游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吸引力。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惊人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也得到全面发展。如今,民俗旅游已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

(一)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80年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风情旅游活动,民俗区和文化村是我国最早形成的民俗旅游聚焦地。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山西的丁村民俗博物馆、重庆巴渝文化村、宁波象山民俗文化村、湖南客家民俗文化村、土楼民俗文化村、阿沛民俗文化村等。如今,每个省都建有多个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区和文化村,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民俗旅游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主打品牌。

1989年,我国第一个大型民俗旅游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在深圳开业,从此,主题公园为民俗旅游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再现了宋朝古都的往昔,广州清远故乡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汇集着当地民俗的精华。此外,江苏乌镇、云南丽江古城、山西乔家大院等古城、古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敞开的主题公园,是民俗旅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从1992年开始,中国国家旅游局以民俗事象为主题,组织策划多次专项旅游活动,如1995年的“中国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4年的“中国百姓生活游”等。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筹办的民俗旅游活动更是举不胜举,如无锡华西村开展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山东安丘县石家庄村开展带有中国北方特点的民俗旅游。在政府的主导、推进下,以民俗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在中国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格局下,旅游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越来越深入,游客对文化内涵的认知越来越高。民俗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它不仅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而且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的地域风格令关注的人们心驰神往、令已游的客人回味无穷。民俗旅游是当今我国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我国民俗旅游发展展望

对美、日、法、英、德5国游客访华动机的调查表明:了解中国人民生活是首要目的,其次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最后是游览风光和品尝佳肴。另一对访华美国游客的抽样调查表明: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高达56.7%。可见,旅游活动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部分国人的刚性需求,视觉的冲击加上心灵的震撼令越来越多的游人喜欢民俗旅游这种形式。总之,中国的崛起令世人赞叹,中国的民俗令游客心动。因此,从需求角度而言,无论是国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人们对民俗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民俗旅游的需求空间越来越广阔。从供给角度而言,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国,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对旅游发展的全新定位,这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正在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助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政府的主导必将提升民俗旅游的供给水平。此外,民俗地居民愿意敞开家门发展旅游的强烈意愿也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民俗旅游的开发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后发现,我国民俗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态的文化生存语境,随意策划、低端同质导致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民俗旅游开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原则

文化性原则。在物质生活丰厚的今天,精神文明备显重要。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根基,是各种旅游形式的灵魂所在。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开发者应从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把民俗文化的“神”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整合包装中凸显地域特色,完整地表现民俗文化的精华,丰富民俗旅游的文化意蕴,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差异性,而且包含着民俗的区域差异性。把握游客“求新、求奇、求乐、求知”的旅游动机,使游客真正体验到与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异质文化是开发的重点。在开发时要遵循独特性原则,凸显自身的人文优势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本地区的独特优势,充分体现其异质性,紧紧抓住民俗文化旅游的生命所在。

保护性原则。“破坏了名胜古迹,就失掉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属性和环境”(瑞士旅游局局长瓦尔特·勒先生)。保护不仅是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且包含着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从长远看,保护民间艺术文化不仅能保护历史文明的丰硕成果,而且可以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层开发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中挽救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群等。

体验性原则。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到民俗活动中,体验民风民俗,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必须在深入发掘旅游地民俗事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旅游者创造广泛参与民俗活动的机会,体现文化的吸引力。

第5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现状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提高,现在市场上的旅游纪念品存在着做工粗糙、无创新、泛地域化等缺陷,纪念品的设计仍然处在相对初级阶段。针对十《决定》中提出的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一决定,我们展开对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研究,针对旅游纪念品的弊端进行分析,以丝路地域文化元素作为切入点,进行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据调查,影响旅游纪念品购买的重要因素依次为:特色(46%)、价格(32%)、品牌(15%)和外观(7%)。因此,特色是消费者在购买旅游纪念品时的重要选择因素,而地域文化特征又是创造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特色最有力的方式。

“丝绸之路”地域文化元素分析

关于丝路文化地域特色的挖掘是很重要的,找到专属独特的地域文化,进一步地进行开发,比如本地的自然资源,节庆民俗、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将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中归纳出最能代表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结合现代审美与后期的应用演变,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物质特征。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在天然的旅游和人文资源中有突出的特色和历史积淀,在已有的资源中提炼其中有形的和无形的元素,可以赋予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的使命。

在丝绸之路沿线,有着众多的古城遗址,这些著名的古城旅游资源随着政府的号召,丝绸之路沿线古城的进一步开放,旅游纪念品需求更是不言而喻。这类资源可以对其造型加工提炼,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进行具有丝绸之路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形态设计。丝绸之路上有众多的特色服饰、民间工艺品等,以这些特色工艺为内涵开发旅游纪念品,将反映出丝绸之路瑰丽的风情民俗和文化传承,既具有地域性又兼顾文化性,满足消费者在旅游纪念品方面的需求,传递出丝绸之路上独特的情感内涵。

将以上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分析、归纳、概括、整合的方法,提取其最有代表性的造型、材料、色彩、图案等文化元素,对其进行符号化,形成含有丝绸之路特有的地域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象征。

“丝绸之路”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

在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平衡纪念品自身文化内涵与消费者之间的需求,运用最适合的形式设计,通过有效地设计方法和手段将地域文化元素归纳提炼,在纪念品上实现物化,使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文化和表现形式相匹配,既构建自身了品牌形象,又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从而使产品更具有收藏、纪念价值。按照产品设计的运用方法,这些元素可在造型、在“意”上、工艺和材料等方面得到运用。

“形”是产品最具表现力的视觉符号,可以获得直观、快捷、深刻的体验。文化元素以“形”的方式呈现,能很好的实现产品与文化之间的融合。有世界第奇迹之称的秦兵马俑,以“形”的提取进行秦兵马俑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对其进行分解和重构,使得皇兵马俑变得俏皮可爱,一扫其以往严肃威武的形象,变得人见人爱,再次重现了秦的情怀与气派。把传统历史文化和悠久的陶瓷制作工艺技术进行创意合成,通过时尚包装,在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髓的同时又使其具有很好的纪念、收藏价值。

不同地域和民族由于其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和审美文化。中国的传统材料与手工艺凝聚着老一辈人们的智慧和心血,其地域风格是由不同的材料与加工工艺决定的,是材质特性与表现形式的最佳结合。在旅游纪念品中加入传统的设计元素,既可以增添旅游纪念品的人文气息和地域特色,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弘扬地域文化,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情。例如凤翔木版年画,在现代邮票中的应用。

结语

《考工记》为良器制定了四条原则,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下,将传统材料与工艺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纪念品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不断提出新的设计理念,运用现代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域性旅游纪念品。现在,丝绸之路上造型独特、风格鲜明且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正成为等待开发的巨大资源,设计者在进行开发时,要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设计出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当今时尚风潮的旅游纪念品。

(第一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第二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第6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环渤海;旅游产业集群;区域整合

一、旅游产业集群内涵

波特指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连接在一起。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旅游产业生产过程的整体性和组合性、产业范围的宽泛性、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产业关系的关联性,使它具备了集群形成、发展和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因此,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它是旅游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产物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资源禀赋角度来看,旅游产业集群是按某种有效的方式,将某一区域的旅游产业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表现为以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旅游企业为链核,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通过包价或零售方式将旅游产品间接或直接地销售给旅游者,以助其完成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和游览,从而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从经济系统角度来看,旅游产业集群融合了旅游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理念与机制,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以核心旅游产业为支撑,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旅游经济活动地域系统和旅游企业战略同盟,具有鲜明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带动辐射效应。

二、环渤海地区旅游整合开发与协作现状

我国不同层次、规模的区域旅游协作与集群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与城市群发展一脉相承,旅游产业已成为环渤海区域融合最先进入操作层面的领域。1985年9月环渤海首次提出区域旅游协作,其地理范围涉及京、津地区与辽东、山东两个半岛。2004年至今,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已先后达成“京津冀旅游合作共识”、“环渤海港口城市旅游合作”和“中国北方环渤海11城市旅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共同开放环渤海区域旅游市场。但是,目前环渤海旅游地域综合体尚存在空间结构不合理、组织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像北京和天津、青岛和济南、沈阳和大连的旅游辐射和集聚范围较小,这对区域旅游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十分不利。

三、环渤海地区旅游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一)环渤海地区环境优势的强大吸引

旅游资源不可转移,但区域环境优势能够使不同偏好的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企业利益主体通过空间移动,向旅游目的地高度集聚。环渤海区位与地缘优势、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等的强势吸引,成为推动区域旅游经济有效运行和整合协作的重要动力。

1.区位优势。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地区与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客源市场广阔,交通网络密集。旅游产业通过以京、津、冀为中心,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为两翼的横向交通网络,哈大、京沪、京沈纵向交通动脉和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等港通网络进行高度集聚。

2.经济优势。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也是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具有极强的经济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2005年环渤海地区7省市gdp达到55012.23亿元,占全国gdp的30%,人均gdp为23227元,高于全国人均水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7.41%和40.09%。旅游总收入达到4666.75亿元,是环渤海地区gdp的8.4%,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60%。

3.资源优势。环渤海地区拥有约占中国1/3的漫长海岸线,多种滨海地貌类型,燕赵齐鲁和关东地域文化景观与现代都市景观兼备,陆域和海域景观交融。特别是众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密集,拥有占我国2/3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泰山、长城4处),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北京华夏民族村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及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威海、烟台、大连、沈阳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05年底,共有699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占中国国家级旅游景区总数的31.37%,其中国家la、2a、3a、4a级景区分别占中国各级景区总数的36.92%、30.81%、33.27%、29.47%。

(二)较强的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能力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专业化突出,通过纵向、横向企业之间的物质支撑、信息共享、经济协调产生合作绩效,使各种产业要素在集群区域内通畅流动。旅游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关联度较大,某一功能的实现,必须有一群相关辅助产业的强力支撑,旅行社、星级饭店通过网络化布局,形成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体系。目前,环渤海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日益完善和增强,共有星级饭店849个,占全国星级饭店总数的近25%,旅行社4848家,占全国旅行社总数l的31.5%。

环渤海地区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京津冀城市群是环渤海地区最强大的经济增长中心,对华北和西北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东联日韩、南联长江、北联辽中南、西联京津的桥头堡,辽中南城市群则能够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因此,在市场机制调节与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树立合理的分工意识,充分发挥三大城市群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力,能够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和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格局。

(三)集群地域性和层次性的系统构架

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是指区域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旅游流的运动规律、旅游资源的组合效应、旅游地的通达性及旅游市场形象定位等地域差异决定了集群的空间构架。从空间上看,环渤海旅游圈总体上看分为三大旅游板块、五大旅游中心。辽东板块包括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旅游区和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旅游区,京津板块包括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旅游区,胶东板块包括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旅游区和以青岛为中心的青岛旅游区。三大板块和五大中心又是由众多小板块和旅游区组成,并保持着一定的层次结构。因此,环渤海地区已形成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主体,带动其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层次清晰的旅游地域系统。

总的来说,环渤海地区的环境优势、专业化的分工合作、旅游产业集聚的地域性和竞争力,促使环渤海旅游要素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特色分工及互补,从而维持着一种较为稳定的、长期的、非特定合约的集聚。

四、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环渤海区域旅游整合开发与协作模式

(一)政策制度整合与协作模式

1.编制和实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引导环渤海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与合理调控。通过制定区域旅游功能区划,划定各类旅游功能区,确定区域旅游开发功能和空间体系,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开发,并依托强有力的法律、行政、市场经济等手段实施保障。7省市应正确定位区域旅游功能,即北京应借助奥运优势,天津应依托国际化贸易港的建设,河北应加强与京津旅游产业对接,山东应提供便利的对外开放通道,辽宁应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山西应提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能源支持,内蒙古应依托13亿亩草原维系区域生态旅游资源。

2.建立区域旅游行政组织,加强区域协调管理。环渤海地区行政区域层次较多,分割过细,城市群各城市隶属关系不同,无法形成一体化,这给城市之间的协调带来很多掣肘因素,阻碍了区域及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机融合。因此,应建立环渤海区域旅游行政组织,加强开放政策和政府间的协调与强力整合,有效配置优势地区与非优势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旅游要素,整合旅游竞争优势。

(二)旅游要素整合与协作模式

1.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作。主要包括:(1)人文旅游资源整合。辽宁古文明探源旅游-天津古城文化旅游-北京华夏文明-河北涿鹿“三祖文化与三国文化”旅游-山东山水圣人与齐鲁文化旅游-山西大同古建筑与五台山文化旅游-内蒙古赤峰辽文化与古人类文化旅游。(2)自然观光休闲旅游资源整合。辽宁鞍山千山、凤凰山、医巫问山、鸭绿江、本溪水洞、青山沟风景名胜区-天津盘山-河北太行风光、承德森林草原、崆山白云洞-北京八达岭-十三陵与石花洞风景名胜区-山东泰山、青岛崂山、博山、青州风景名胜区-山西黄河旅游风光与汾源山岳风光-内蒙古扎兰屯草原风光。(3)度假旅游资源整合。滨海度假:大连金石滩、旅顺口海滨-天津海滨-河北承德、北戴河-青岛石老人。温泉度假:天津东丽湖-河北白洋淀-内蒙古赤峰温泉旅游-青岛即墨温泉旅游。

2.旅游产业要素的整合与协作。环渤海地区旅游企业集聚规模优势巨大,拥有接近中国总数1/4的星级饭店,北京、山东、辽宁拥有星级饭店的座数排在中国前10名。通过旅游集群的系统化建设,逐步完善旅游核心产业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的配置,增强旅游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今后应重点加快高星级酒店企业集团和国际旅行社企业集团的建设;加强区域旅游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协作,合理布局和统筹衔接区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以地铁为主的高速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增辟通往主要客源国和重点旅游城市的航线、航班;建立和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社会公益服务性质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游客救援中心。

(三)市场网络整合与协作模式

规范旅游市场,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旅游市场体系,对于环渤海区域旅游协作尤为重要。旅游市场协作主要包括:(1)旅游线路协作。即整合环渤海7省市内各自分散的旅游线路,建立和推出特色鲜明、内涵完整、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滨海旅游精品线路(滨海度假、港口旅游、海洋人文旅游、滨海生态旅游)、城市群历史与现代主题线路,奥运旅游线路,会展与节庆旅游线路,着力运作贯通京津冀、串连京津沪、沟通中日韩、辐射环渤海的优选旅游线路。(2)市场品牌整合建设。跨越地理和行政界线,以地方特色为旗帜,集中广告宣传力度,特别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青岛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整合环渤海奥运旅游品牌。(3)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主体。组建和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综合性和专业化的大型旅游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引导和推动星级饭店和旅行社向集团化、品牌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四)区域空间整合与协作模式

根据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性且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以相邻省区旅游资源密集圈和旅游产业密集带为基础,构造“三核心、三组团、一产业带”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地域系统。通过确定核心带动城市、重点组团城市群、滨海旅游产业带,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区域化整合与协作模式,即以大连、北京、青岛为核心,突出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三组团集群协作发展,打造环渤海滨海旅游集群产业带,构建环渤海7省、市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空间体系(如上图所示),从而推进旅游产业空间聚集形态从“点”增长极集聚阶段向“点一轴”增长极、产业带以及区域聚集扩散的转变。

1.培育三大旅游核心和产业集群。以大连为核心,突出其“北方香港”、“浪漫之都”的形象,加强旅游度假休闲产品的开发,以带动辽中南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借2008年奥运会之势,以北京为枢纽城市,与津、冀联合开发“海、陆、山”兼备、文化内涵丰富,展现具有东方特色的多功能旅游带,带动京、津、冀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以青岛为核心,借助山海岛风光,滨海近代多国建筑与都市人文以及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突出滨海度假、观光以及体育、会展专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2.打造滨海旅游集群产业带。重点依托2008年青岛奥运帆船比赛的机遇,整合开发大连傅家庄和金石滩浴场一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和南戴河浴场一青岛一、二、三、六海水浴场和石老人、金沙滩海水浴场,开展水上娱乐旅游产品;划分大连、秦皇岛、青岛重点度假旅游城市,烟台、威海、日照次一级度假旅游城市,联合开发滨海度假旅游产品;整合滨海风景观光旅游资源,突出开展大连一青岛山海风光和都市景观旅游,辽河三角洲湿地一天津古海岸与湿地一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旅顺口一承德一兴城古城、锦州、绥中滨海历史遗迹旅游。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2]谢春山,李诚固.试论新时期旅游产业的特征与功能定位[j].财经问题研究,2005,(8).

[3]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

[4]王起静.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产业链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

[5]尹贻梅,陆玉麒,邓祖涛.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4,(12).

[6]潘文达.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学习与探索,2005,(3).

第7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发展

一、贵州省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

(一)观赏景点类。主要是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出发,满足游客新奇感、神秘感和好奇心的需求,从游览中获得相关感官的。其中包含如下几种:(1)t望台、观景台、游览车、缆车等。如在著名的草海景点,建设观景台,观赏百鸟景色。(2)利用地域性资源优势,尤其是珍稀动物和特有植被,建设相关特色观光基地。(3)民族性观光,在重要的旅游节点、地区,设置相关的民族服饰、民俗、歌舞、祭祀、特色民族活动等展示。

(二)度假型旅游开发。结合本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大力宣传绿色空间、新鲜空气等优势,开辟休闲、避暑、度假、疗养、约会、绿色出行、运动等最佳的旅游新热点。其中可以考虑开发度假村、疗养院、运动基地等旅游项目。

(三)体验型旅游开发。邀请周边和过往游客参与到相关的民俗省会、农产品种植、收获、特色水果的采摘、养殖业、花卉业等。邀请游客的亲身体验,通过对其作品的保留为纪念品等多种形式,打造旅游吸引力,引发互动性的热情,以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四)研讨型旅游开发。邀请各地专家学者,针对贵州特有的历史人文环境,特有的民族资源,历史底蕴等召开相关的学术研讨、动植物标本采集等一系列活动,也可以依托相关资源开展特色夏令营、特色摄影、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五)乡村绿色型旅游开发。根据贵州乡村村落布局特点,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相关的乡村绿色旅游。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乡村旅游。

二、贵州省大力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举措

(一)自我调研。在对自身旅游情况、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决策精准、不走歪路。建议召集相关专家学者召开针对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展开对旅游资源摸底分析、资源评估、前景研讨等。

(二)科学制定规划。科学制定贵州乡村生态旅游的专项指导性意见和旅游开发规划,在充分遵循全省旅游开发总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化、细化、量化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推进步骤、开发规模、开发程度,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要准确,可行性强,同时兼顾合理布局。在旅游线路制定上,要充分考虑观赏者、游览者的视觉冲击层次效果,体验积累程度,要打造让游客毫无视觉疲劳,让旅游感官体验一路越来越精彩的精品特色路线。一方面尽可能让游客在很短的时间内收获最大化,体验类型多元化,体验效果感官感受多样化,另一方面还要尽量展示贵州的历史人文特色,展示贵州特有的民族风情,将民族民俗的表现形式与其所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等联系起来,给游客以深层次的思考和感受空间。比如可以建设贵阳、平坝、安顺等地的旅游线路,并将喀斯特地貌旅游、苗族风情、布依族风情等结合起来,其中还可将九溪村的屯堡文化、安顺地戏及沿路的布依族石头村寨的乡村观光、与黄果树和龙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等联系起来,建设精品特色旅游线路。

(三)加大旅游投入。进一步改善旅游地区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和乡村的基础条件太差,也造成特色资源无法走出去,别人也走不进来的尴尬局面。由于前期投入的不足,很多地区本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公共服务建设发展不理想,地区和乡村宜居性不够,也造成了无法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硬件局限。尤其在交通上、居住周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上要下足力气加大投入,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保持景点的原生态特色,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特点的基础上,提倡绿色、乡村生态旅游。

(四)精心组织专题生态旅游。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的原则,结合贵州不同的地域特色、旅游资源特色,组织一批带有贵州固有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升天旅游。例如“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寻根游”,“黔西北草海深秋观光游”,“黔东南(酸菜、酸汤系列)饮食与服饰文化节”,“三都水族风情游”,“黔北绥阳洞穴探险、疗养游”,“喀斯特绿色高原乡村避暑度假游”,“屯堡人家采风游”等乡村专题特色旅游,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文化层次和多种旅游需求。

(五)健全组织提高素质。针对乡村旅游的特点,着重健全相关的旅游协会组织,建设能够适应当前旅游发展的农民旅游协会,引导促进和教育农户提高服务意识,旅游综合素质,以提高旅客的旅游感受和体验效果。

三、结语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都具有自身特色,从乡村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开辟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第8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民俗文化,指的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事项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于一定的旅游设施开展旅游活动。地方性、特色型、神秘性等满足了游客猎奇、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旅游从发展伊始,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比如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等等。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湖北宜昌长阳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该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一、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称。长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强县,被誉为“梦幻土家,巴土天堂”。长阳文化三宝为山歌、南曲、巴山舞,流传至今的哭嫁等众多奇风异俗,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长阳也是人类文明、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多文化交融汇聚,合生共存,文化底蕴厚重。巴文化在这里传承,使长阳县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如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化石洞遗址,香炉石遗址、白虎垄廪君陵、石柱观、始建于唐朝的著名道教宫观天柱山景观等。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歌舞文化之乡”的美誉,2006年,长阳“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阳山歌、薅草锣鼓、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先后举办过“中国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和“缅怀巴人先祖,弘扬巴土文化”座谈会。长阳独特的白虎信仰、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饮食习俗、茶文化等,无论在审美还是在求知、尝新方面,对于外来游客具有难以抗拒以及难以复制的吸引力。

二、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性

民俗旅游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并存,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它还包含有以下一些特征:

1、地域性和文化性。“由于各民族在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民族发展历程、社会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人生礼俗、婚葬习俗、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经过世代传承与传衍,存在一定的发展和变异,不同地域创造的民俗环境和民俗氛围,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才形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垄断性。”[1]各民族在繁衍过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他们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本就是鲜活、动态、真实的民俗文化展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也让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可能。

2、神秘性和独特性。民俗文化是在长期传承的过程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它保持了最初的原始色彩和神秘性,在漫长的传衍过程中,虽然外在形式发生些微的改变,但其内核和母题并未流变,并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纵深发展,每一种民俗事项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应时而生,不断传承,生命力旺盛,作为长阳地区的丧葬习俗,与白虎信仰有机结合,特别的唱词、独特的丧服以及独特的动作,使其保持了一贯的神秘性和独特性,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3、发展性和参与性。民俗文化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纵深演变,它是一定地域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当下的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型旅游已经明显滞后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加强旅游服务的参与性和旅游体验的参与性,符合游客求知求异的特点,也成为外来游客了解和认知长阳民俗文化的窗口。让游客近身体悟土家文化,或者能亲自参与编制西兰卡普、唱一曲山歌、跳一段撒叶儿嗬等,民族文化的原初性和不可替代性,会让长阳民俗文化旅游保持恒久神秘的魅力。

三、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唤醒旅游地人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旅游服务,加深与外来民族的了解,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伴随长阳民俗旅游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民俗旅游稳健发展。

1、民俗旅游事项开发庸俗化、商品化趋势明显。“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吸引游客,有些开发商,摒弃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脱离当地民众的生活,随意改动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光学、影音等技术,使得民俗文化展示过于舞台化、屏幕化、艺术化、瞬间化和庸俗化,失却了民俗的本土和乡土气息。”[2]观众能较直观感知当地的民俗,却未能深谙其间蕴藏的内涵,也不知其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不能一味迎合游客猎奇心理,追求热闹、回避精华,流于媚俗,甚至加入一些不健康和落后愚昧的内容,忽视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漠视民俗固有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扭曲民俗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内涵,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2、民俗文化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和创意。目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产品较少。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略显单一,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集民族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民族旅游产品的挖掘,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从而影响了游客在长阳的逗留时间,长阳欲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注重建设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设施和场所,还应加大民俗文化精神环境的挖掘与保护。“民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道统,在传承、开发、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受众群体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3]同时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理念,在旅游路线和景点之间进行区域联合,但各景点又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3、民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民俗旅游开发,打破了长阳固有的封闭落后状态,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价值观、消费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激烈碰撞,大量信息进入,干扰了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在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外来的语言、服饰、食品、习俗等,会对长阳已有的民俗文化产生冲击,使其产生变异,导致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逐渐消失。开发民俗旅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比如每年黄金周,长阳沿江人满为患,食宿短缺,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旅游垃圾等会影响长阳本地居民原有的生活秩序。伴随民俗旅游的推进,长阳民俗文化生态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

四、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1、发展民俗旅游,应加大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政府调控力度。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法律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政府部门及旅游开发者应有选择性的扶持具有一定历史社会价值的民俗文化事象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优秀民俗文化的开拓与创新,比如对民间艺人进行调查、登记,并能提供时间、机缘、场所给他们表演,并为他们提升技艺以及传授技艺提供条件,注重开发原始的土家村寨,尽可能给予财政扶持,倡导全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2、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静态与动态双向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更加完备。加大对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力度,尽快建立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赏性民俗旅游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村镇两级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展馆、土家古村落的保护等等。作为长阳想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需要进一步加深旅游地的流域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发掘,比如当地的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展现当地的生产活动,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等等,增强旅游行为的参与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增进该地旅游资源的稀缺性。虽然长阳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旅游相关产品,但仍存在与景区文化关联性不大,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吸引力,旅游产品的推介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也成为长阳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3、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民俗旅游,应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其在个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有序发展,确保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张力。例如传承至今的婚丧习俗以及独特的白虎信仰等文化形式,存在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台歌舞或一个展馆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形式包罗万象,应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展现。长阳工艺独特的西兰卡普、用作婚庆、丧葬的哭嫁和撒叶儿嗬等,植根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古朴而独特,应避免将民族文化过于商品化和舞台化,而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应加强当地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了解土家文化的渊源,注重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营造一种全员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不能随意添加、篡改长阳地区的民间文化,遵循民俗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开发的民俗事项,应植根于长阳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4、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生态环境是实现民族风俗旅游的载体。旅游业是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4]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其永续利用,是长阳地区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和生命线。在生态环境系统相对脆弱的山区,民族风俗旅游的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更要加强调保护与管理,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旅游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观念和做法。

第9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中国体育旅游兴起于 1994 年以后,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旅游业迅速地发展,体育旅游也开始呈现梯度发展趋势,每年增长30%至40%.据我国旅游局的2009年二季度相关调查数字显示,目前国内旅游者中以健身、康复、休闲旅游为目的的旅游人数也已占总人数的75%.可见,体育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政府的也先后启动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 等16个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以及2001 年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旅游",2008年我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在全国各地100 多个体育赛事或体育旅游节庆的举办,都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随之而来的不足也是需要我们警示的,比如旅游业的开发程度利用的不足。

一、体育旅游的概念

 

(一)概念界定

 

体育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项旅游的一种,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其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竞技竞赛、刺激冒险、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专项体育需求,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于一体的服务,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本文所研究的是广义概念上的体育旅游.[1]

 

(二)细分市场

 

体育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不仅要以旅游需求差异性为基础,考虑旅游动机,同时必须兼顾体育旅游产品本身的可操作性亦即技术含量和旅游者自身的条件,如身体条件等.

 

依据这一标准可将其划分为四类:广泛性、专业性、刺激性、民族性.

 

1.广泛性体育旅游,包括休闲体育旅游、健身体育旅游、体育观战旅游.

 

2.专业体育旅游,包括专业运动员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各种身怀绝技的运动员或旅游者参加竞技项目所引起的旅游活动,如射箭、滑翔、冲浪、帆船、滑雪等;

 

3.刺激体育旅游,包括蹦极、漂流、攀岩、以及各种探险类体育旅游;

 

4.民族性体育旅游,是指各种传统体育旅游活动,如赛龙舟、舞太极、摔跤、扭秧歌、跳杆子等.必须指出,这种划分的界限不是十分严格的,有可能发生重合,例如,打高尔夫球既可以说是健身旅游,又可以说是休闲旅游,同时高尔夫球比赛又可以衍生出体育观战旅游或体育赛事旅游.攀岩既是专业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又是刺激性的体育旅游项目.[1]

 

二、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一)体育旅游资源概念

 

现代体育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客体都统称为体育旅游资源

 

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体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从事开拓和建设活动.[1]

 

(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不足.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为发展体育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此外,我国还拥有体育旅游优越的人文资源条件.在我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几乎都有独特的体育民俗活动.这些民间体育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由此可见,我国体育旅游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

 

但目前所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及推出市场的体育旅游产品来看,许多独具特色的有别于现代体育的传统体育项目未得到很好开发利用.各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旅游的重要资源,这一资源不能很好开发利用,直接影响体育旅游的发展.[2]

 

2.理论研究滞后,资源开发盲目,利用粗放.

 

对于快速发展的体育旅游业而言,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不同步性和缺乏性.[2]

 

3.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不足,存在"特色无特"的现象.

 

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还是十分丰富的,但从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况来看,存在着"特色无特"现象.对于"人无我有"的资源,比较容易开发形成特色,因为资源本身就是"独有"、"稀缺"的.对于"人有我有"的资源,要想打造成"人有我优"的产品,就需要在开发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实现其文化、自然、社会等资源的有机整合.

 

开发中国的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尤其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资源,需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真正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品.[2]

 

三、海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资源开发

 

(一)相关概念

 

1.海西,即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2.体育旅游经济圈,是指以体育为载体,依托旅游资源,融合旅游、健身、休闲、文化、娱乐、节庆等多功能的区域经济协作体.

 

3.旅游经济圈,指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文化和经济的亲缘性为纽带,并通过特定发展模式构建的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协作发展的区域.

 

我国现已陆续启动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 "海西体育圈"等16个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3]

 

(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1.宏观定位--总体规划原则

 

2.微观着手--

 

(1)可持续性开发原则:

 

即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应密切结合,紧密联系.在以保护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的条件下,本着不因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而破坏环境的原则,使体育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性的开发.

 

(2)个性化开发原则:

 

个性化,不仅仅是表面可视的独一无二,更要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大力积极地挖掘本地区、本民族的带有地域性的特色资源魅力,以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异"的独特性,已达到自然、民族、地域的完美融合和原始,时尚搭配的相得益彰.

 

(3)经济与效益均衡原则: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非所有拥有体育资源的地区都可以或者都应该发展体育.在开发旅游资源所付出的本钱高于它所能带来的效益的情况下,这种开发对当地全局来讲显然是经济的,并且在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均衡好各自效益,尤其是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4)市场导向原则:

 

为了长久的满足旅游者的意愿和不断增长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开发商应根据市场需求对新产品的开发,以满足体育旅游者不断增长的旅游需要.

 

(5)健康安全原则:

 

以运动生理学为基础,以维护健康为体育文化的旅游为宗旨,加强安全保障,使体育旅游者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疲惫,防治疾病,从而达到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4]

 

(三)海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海西体育旅游资源状况

 

体育旅游资源,可以指是作为体育和健身的载体的,能使游客从中获得心理满足和身体健康的一切旅游资源.综合体育旅游和体育旅游资源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说旅游资源同时也是体育旅游资源,即兼有"双重身份". [5]

 

海西体育旅游资源主要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江苏省,江西省和广东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其中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在于:一是滨海旅游资源有较大的规模优势;二是山岳景观种类齐全;三是宗教和民间信仰文化发达;四是古代建筑类型多样;五是民俗风情浓郁,地方文化内涵丰富;六是山与海,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形成优良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结构[6].但从相关数据和相关专家调查,皆发现,这些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中的体育旅游价值滨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利用,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和体育健身的需求.为了促进海西体育旅游的发展,很有必要对海西体育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2.海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体育旅游潜在资源初始性开发模式,是指对有体育旅游潜力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其他吸引消费者的旅游资源进行初次开发,使其具备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逐渐成为可被体育旅游业长期利用的现实体育旅游资源.笔者按照开发对于资源本身的依赖程度分为三类:资源依托型开发模式,新兴娱乐型开发模式, 市场导向创新型开发模式.

 

(1)资源依托型开发模式

 

资源主导型开发模式是依托有体育旅游潜力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开发,使其具备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逐渐成为可被体育旅游业长期利用、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现实体育旅游资源.

 

①自然资源依托型:

 

是以高山、峡谷、河流、森林、海滨等自然资源依托,开发出适合在这些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攀岩、滑雪、滑冰、滑草、漂流、滑水、冲浪、徒步穿越、野营、探险等.

 

针对海西体育圈滨海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拥有较大规模优势的特点,可以采用滨海主题带的划片开发开发策略,结合片区内地区的文化共性特色,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赋予个性主题,配合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内容,进行主题海滨度假地,海滨浴场等资源开发,并最终走向品牌化.

 

②人文资源依托型:

 

是指利用名胜古迹、民间风俗、民族风情、现代体育设施等人文资源开展体育旅游,如武术、龙舟、舞狮、秋千、拔河、跳绳等民间体育,以及跳竹竿、打花棍、射箭、射弩、打长鼓、独木行舟、抢花炮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针对海西丰富的宗教与民间信仰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采用节事庆典和赛事打包组合的开发策略,结合地区城市的各自个性特点,打包组合与节事主题有关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不同类型的节事庆典或赛事的活动,例如武夷山所开发的民族体育项目 "脚斗士";厦门,结合其城市发展历史短,呈现新兴朝阳的个性特点,所开展的国家马拉松大赛,也获得海内外一致好评.

 

(1)新兴娱乐型开发模式

 

体验时代风靡,传统休闲娱乐已远远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要,为了迎合这种新的形势,开发适合青年人需求的创新的、时尚的、健康的体育旅游项目势在必行.这些新兴娱乐项目半依托当地的现有旅游资源特点进行创新开发,极富当地特色.

 

①休闲度假型:

 

指现代的休闲度假型资源,重点在于休闲,游客所需投入精力小,图的是悠哉,闲逸.例如高尔夫运动,瑜伽等.

 

②游乐主导型:

 

相对休闲度假型,重点在于健身娱乐,游客的参与度更高,所需投入的脑力,精力更大.例如山地丛林战,平原站、地道战军事游戏等军事体育项目.跳伞、动力伞、滑翔伞等空中项目,以及拓展训练等.

 

③健身挑战型:

 

通过训练对参加者进行体力、胆量、意志等的强化训练,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锻炼.这种训练又称为拓展训练、极限训练,如越野跑、走高空独木桥、翻越障碍、穿越沼泽、武装泅渡等.

 

(1)市场导向创新型开发模式

 

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寻求和开发新的体育旅游资源,可以是在原有的资源基础上进行新的功能的扩展,文化内涵的扩展,内容的扩展创新,充分挖掘其价值;可以是在原有的资源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创新;可以是寻求全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①资源开发扩展型:

 

已经进行了旅游开发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开发,将还没有被开发利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部分的内容开发出来,充分发掘其利用价值.

 

②资源整合创新型:

 

可以是在原有的资源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源特点,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重组整合,从而展现表现方式的创新,参与方式的创新,消费者体验的创新等,提高资源的附加价值,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③项目移植型:

 

由于受当地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影响,以往有一些体育项目开展受到了制约.但是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采用一些科技手段克服自然界带来的困难, 开辟全新的体育旅游项目.例如在广东对于冰雪运动项目的开辟,通过建设大棚式的室外滑雪场,利用人工造雪机造雪等措施,成功进行了项目的移植,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7]

 

(四)海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方面,从海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来看,宏观上,在我们国家16个体育旅游经济圈下,海西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把握好圈与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取长补短,经验交流,合作双赢等;微观上,海西自身圈内,也应做好各地区城市的战略定位,划好圈内点线区格局,例如厦门,福州,武夷山等一级点"领头羊"战略定位,结合自身城市个性进行体育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滨海蓝色生态、山地绿色生态两条线的一体化整合开发,闽东北、闽西南、闽西北三块区的个性化发展, 三足鼎立,各方异彩.

 

另一方面,从资源开发的三个操作层面来看,政府层面的旅游发展大环境保障,大方向的战略规划和必要市场引导;旅游行业及企业层面应注重资源整合创新发展和市场营销中寻求多方的双赢合作,采用更为创意的合作模式,例如与高校社团,民间组织,居民社区等合作;旅游民间组织团体层面社会风气导向和推动.

 

四、结束语

 

体育旅游是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朝阳产业.当务之急是提高全社会对体育旅游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体育旅游的宏观调控,协调好体育和旅游部门关系, 培养国际一流的体育旅游人才,充分挖掘体育旅游资源,打造精美的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旅游产品,推进我国体育旅游快速、高效、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韩鲁安,杨春青.体育旅游学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551):61-64.

 

[2] 于素梅.体育旅游如何实现跨越式[EB/OL].

 

[3] 刘英,李少龙.构建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研究[EB/OL].

 

[4] 朱红香. 体育旅游资源相关概念开发原则初探[J/ol].

 

[5] 刘琼. 湖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J/ol].

 

[6] 陈健.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福建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