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情绪障碍心理疏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
在青少年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有竞赛动机障碍、比赛情绪障碍、心理仰制障碍、注意障碍、恐惧障碍、心理激活障碍和疲劳障碍等。这些心理障碍对高水平运动技能的发挥有较大的不良影响。要通过改善运动训练内容和提高心理训练的比例,来消除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二、消除心理障碍的对策
1.消除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
(1)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心理训练。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体力和脑力消耗巨大,必须通过心理学方法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消除提早出现的紧张情绪。如教练员可以通过轻松的交谈和一些娱乐活动缓解运动员紧张的情绪,这样不仅可以使运动员的肌肉和神经得到放松,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睡眠质量,减少心理能量消耗,排除杂念,充分地恢复体力和脑力。
(2)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通过参加竞赛和模拟比赛获得实战经验,使运动员逐渐适应比赛时的紧张情绪,能够自我调节情绪。比赛或是模拟比赛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以提高运动员控制和消除比赛紧张情绪为训练目的,以便在正式比赛中运用。模拟比赛分为实景模拟和语言图像模拟。实景模拟是设置比赛的情景和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包括模拟对手的技术、战术、模拟比赛场地、模拟观众行为或裁判处罚等;语言图像模拟是利用语言或图像描述比赛的情景,想象比赛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运动员对比赛情景形成先期适应。在模拟比赛训练时,严格要求运动员按计划完成,训练后及时进行反馈。这样能提高各运动员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缓解比赛时的紧张情绪,提高在不利环境下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
(3)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训练。通过系统脱敏心理训练对运动员消除心理障碍进行指导。具体内容是要求运动员想象引起焦虑或恐惧的特定场面,并保持放松状态。其理论依据是当运动员对产生焦虑或恐惧的刺激能处于放松状态时,刺激也就失去其效力。另外,可以通过娱乐调整训练使焦虑分散和转移,松弛紧张的情绪,使人从困厄和冥思苦想中解脱出来,清除脑细胞的代谢产物,使部分疲劳的脑细胞得到休息。
2.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
可采用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方法,亦即念动训练或表象训练。其主要特点是:回忆学过的技术动作,形成清晰的运动表象和概念,加深对关键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目的是使技术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肌肉感知,促进动力定型。在回忆中还需唤起相应的肌肉、关节系统的兴奋活动以强化动力定型。
3.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在训练中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练习视觉守点、听觉守音的集中能力。如看钟表的走动,目光始终不离开秒针;晚上听表的走动声,默默记数,反复练习,不断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二是训练比赛中我们不必考虑对手如何,只需将精力集中注意在自己正在进行的运动技术上。同时我们必须立即放弃对任何一种突发事件的注意,迅速排除干扰,注意力集中在下一轮次或下一个动作的技术思维上;当一个轮次失误时,就应分析判断出症结所在,以预防相同错误的出现。
4.树立信心的心理训练
提高信心的训练是一种借助于自身内部力量激励信心的方法。引导运动员回忆表现优秀的时刻,回忆每次以作动作时候身体细致的力量感觉,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优势以及克服阻力的成功感,激发比赛的欲望,增强竞赛信心。
5.心理疏导训练
这是一种常用的心理疗法,其特点在于使运动员认识所存在的心理障碍,调动自我治疗的能动性和自信心,恢复乐观情绪,提高记忆力。
6.采用现代化的科学仪器设备增强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城乡差距;青少年;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7-097-02
一、农村青少年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神经紧张与压力过大的障碍
由于农村经济较落后,使得不少农村青少年坚定了一个信念:唯有考上大学才能跳出农门。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刻苦学习成了一切,虽然这种学习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使他们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少年时代黯然失色。没有任何业余活动、过度学习使他们的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方面都受到了压抑,他们在学习重压下迷失了自我,成了学习的机器。
2.生活环境与情绪恶劣障碍
我国大部分农村生活条件较差,长期艰苦的生活致使农村青少年缺乏自、过度受限制。生活被恶劣情绪所控制,不能正视失败与挫折。尤其是当他们与城市同龄人比较时,产生了很多因出身于农村和家庭贫困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一部分农村青少年在考取大学或进入城市后,目睹了繁华的城市和优越的物质生活,自卑心理更加严重,使得他们一改往日的艰苦朴素,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是用助学贷款来购买手机、电脑等用品与他人攀比。
3.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
农村青少年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和对象过少,使他们产生了孤僻、离群、不善交际等弱点,一旦离开原来的生活圈子,便无所适从。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没有接触过电脑,无法想象网络的便捷,无法理解城市同龄人的品牌消费与盲目追星等。记得央视曾做过一次心理访谈,访谈对象是在京某高校就读的边区女学生,她在高分考入学校之后,却无法融入集体生活当中,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因为每天只花两块钱生活费的她想象不出同学为什么会花几百元钱购买一条牛仔裤;宿舍里的同学聊天她也从不参加,因为她不知道她们成天说的F4是什么;班集体活动她也不闻不问,因为她不会唱卡拉OK,从来就没听过那些流行歌曲;以致同学在用手机发短消息时她会想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所以她一直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面,与同学、与外界保持着明显的距离。
4.学习障碍
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灵活的,学校与老师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少农村青少年在以前的学习中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旦学习方法改变或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学习,便产生了学习障碍,进而由原来的想学、爱学到厌学、弃学,无法适应新的竞争与挑战。
5.教育障碍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有不少缺陷,只重视升学率和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心理教育,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还有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工作欠主动、欠及时、欠普遍,甚至很多问题发生了,老师、同学都不知道,如: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造成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正常的家庭结构、和睦的家庭气氛、民主的管教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最为适宜;而农村家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例如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这种不正常的家庭结构,以及紧张的家庭气氛、粗暴型或完全放任型的管教方式,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是学校的原因。学生入学后,学校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占了主导地位,学校对学生心理影响主要有:(1)教师的管教方式及期望效应。民主的管教方式以及积极的期望态度对学生最为有利,反之,专制、放任的管教方式以及消极的失望态度,则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2)学习压力的影响。如果学习压力过重,会使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心理的畸形发展。(3)学生团体的影响。一个生机勃勃、团结向上的集体,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学生自身的某些因素,如外貌、能力、习惯等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好的个人条件,将会促使其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差的个人条件,有可能会使其滋生自卑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可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个体健康的生理和健康的心理结合在一起,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才会呈出现完满的健康状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应确定以下几个方面: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自觉性、顽强性、果断性和自制力;和谐的人际关系。2005年据杭州某部门的一次调查,有16.79%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障碍问题有较大的上升趋势。其中,少年为13.76%,青年初期的学生为18.7%,青年为25.39%。女性青少年重于男性青少年;农村青少年重于城市青少年。
事实表明,我国青少年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严峻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严重地阻碍着青少年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挥,阻碍着他们学业的进步、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甚至会导致少部分青少年心理扭曲、道德沦丧,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安定。而上述问题在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农村更为普遍。
二、农村心理教育现状
1.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他们不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更有甚者,他们错误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知识割裂开来,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自信心的培养”、“青春期的教育”、“良好人际关系的教育”等等,忽略了心理教育中学习心理的指导、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培育。
2.大多数学生对何谓“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
对于个人躯体上的疾患,例如伤风感冒、头疼咳嗽等,广大学生并不陌生,几乎人人都体验过,但对精神、心理上的疾患,例如焦虑烦恼、孤独空虚、抑郁冷漠等,即使有所感觉,也未必深有体悟,多半忽视或轻视,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障碍。实际上在当今社会,单调枯燥的学习、激烈紧张的考试、观念不当的家庭、节奏快速的生活、不好协调的人际关系等,都会成为农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根源。
3.课程设置不当,缺乏合适的心理教育教材和合格的心理教育师资
在农村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正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多数学校平时只是一味地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时间抓得紧而又紧,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不论是有关心理教育课堂用的教材,还是学生课外读物,都难见踪影。担任心理教育课程的多为政治教师,而他们未经专门学习和培训,没能掌握心理教育的特殊教育方法,习惯于用搞德育的工作思路进行心理教育,常常居高临下地说教,过大过空,没注意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三、对策和措施
1.学校、家庭携手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学校要为家长提供各种交流、互动、沟通的机会,让家长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家长能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质和适当的方法去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真正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
在学校,应努力营造一个温暖、文明、和睦、有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首先,可以选派责任心强、乐于做心理辅导的教师外出进修心理教育的有关知识,通过自学和进修相结合,让教师掌握心理专业知识和心理教育方法。
其次,制定心理教育目标。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农村青少年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积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制定心理教育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
第三,有的放矢,立足实际,侧重不同的心理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简易可操作的教材,以深入浅出的方法,用启发性的事例,让学生讨论、选择、思考、分析,逐渐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
最后,建立心理档案,注重归纳总结学生的心理偏差,推行个案研究分析法,实行个别辅导和群体辅导相结合。
2.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经常举行诸如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信箱联系的方法,及时搞清楚问题,做好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工作,避免一味地指责与训斥,避免伤及他们的自尊心,当发现他们的错误行为是由于幼稚、易冲动的心理和自我约束的意志薄弱心理造成时,运用和风细雨的心理疏导法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3.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热线电话或热线信箱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排除在学习、生活或成长历程中遇到的烦恼和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矫治与推动青少年学生个体发展相结合,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由于心理矛盾或心理冲突引发的不良反应,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发掘个人潜能,促进学生人格成长。此外,心理咨询室还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科学测试和综合分析,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设立热线电话或热线信箱可以方便青少年学生把一些碍于面子、不敢轻易说出的心里话说出来,使老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4.争取社会力量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学校和家庭要积极与社区及司法部门沟通信息,相互配合,防止青少年有违法乱纪现象发生;学校要充分利用心理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部门等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心理辅导活动,有计划地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技能和认知能力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让学生真实感受社会中的压力和竞争,感受未来所面对的各种挫折和压力,以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使农村青少年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B-0044-02
青少年异常行为,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青少年异常行为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网瘾、早恋、逃学、厌学、自闭、暴躁、叛逆、暴力、自私、嫉妒、任性、逃学、厌世、孤僻、自卑、自闭等。在此,我们主要探讨运用“GXL教育模式”解决青少年异常行为问题。
全国自律委员会专家梁锋先生所带领的教育团队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于2004年创立了“GXL教育模式”。GXL三步教学法分为感化、行知、乐学三个部分。所谓的“GXL”就是“感化、行知、乐学”的缩写。“GXL教育模式”实施教育的特定对象是“异常行为青少年”。“GXL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也涉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学术范畴。它对异常行为青少年的教育有积极的作用。
一、感化
感化的目标是使有异常行为的青少年学会反思,认识自我。具体做法:
1.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社交情况
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是实施感化教育的第一步。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爱好、特长等。
了解教育对象的家庭情况是实施感化教育的必要辅助手段。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青少年异常行为的形成与家庭脱不了关系。只有认真地了解教育对象的家庭,才能摒除或者减少家庭对教育对象的不利影响,我们的感化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
了解教育对象的社交情况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社交圈是衡量其行为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尺。了解教育对象的社交情况要谨慎,不要一概否认他(她)所交的朋友,对朋友的好坏不能“一锤定音”,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让他(她)慢慢认清他(她)身边的朋友。
2.对教育对象进行心理测试和分析
心理测试能够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量化,是衡量个体心理素质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简单地说,通过心理测试能够了解一个人的心理需求。只有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才能够量化所存在的问题,得出具体的参数,有利于分析,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3.对教育对象进行心理疏导
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疏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许多异常行为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疏导除借助外力解决外,我们更提倡自我减压。美国心理学家彼特认为,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人具有自虐狂倾向,他们觉得自己浑身都是缺点,事事与愿望相违背,丧失自信心,甘心和乐意让别人压在自己头上。例如当一名女子被男朋友抛弃时,她不但不责怪对方,反而认定全是自己造成的,把怨愤发泄在自己身上。彼特认为,避免形成这种可怕性格的方法就是学习多赞美自己,把过去曾获得的成功一一列在纸上,培养自信心,鼓励自己多冒风险。有自虐心理的人常有以下表现:因为害怕引起争论,不敢坦然陈述自己的意见,觉得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人误解。躲避困难,生怕自己插手会使事情更复杂。不敢对任何人不敬,生怕被对方怀恨。常对人心存妒意。一旦自己犯了错误,就只会生闷气。不敢享有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宁愿多付出。而异常行为青少年往往会有上述表现,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以克服心理障碍。
4.用朋友式交谈、与教官共同生活的方式进行感化
“GXL教育模式”之所以获得成功,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成朋友,他们之间是平等的。用朋友式交谈、与教官共同生活的方式感化教育对象,能使其情绪稳定。
5.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对象的教育个案
所谓教育个案,就是教育者为了对教育对象进行合理的干预所预先制定的工作计划。“GXL教育模式”中的教育个案设计包括教育干预和情景创设两方面内容。
下面以对刘健同学进行的教育干预为例(见表一),说明教育干预对异常行为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分析表一不难发现,教育异常行为青少年,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
情景创设指特定环境感彩的设计。在“GXL教育模式”中,情景创设的目的是为异常行为青少年展示能够震憾其心灵的具体事实,使他们在“看得到”的情景中感悟生活的艰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十月怀胎”的情景创设:要求学生腰间缠8~10公斤的沙袋,沙袋中放置一个新鲜鸡蛋——鸡蛋代表母亲肚子里孕育的脆弱而充满希望的新生命。然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入孕妇角色,通过缠着沙袋行走、打扫房间、煮饭、洗衣、睡觉等日常活动,体验做母亲的艰辛。同时,激发学生们对父母养育自己的感恩之情。又如,“模拟法庭”的情景创设:让学生们分别扮演法官(审判长)、律师、陪审员、原告和被告,通过审理一女生堕胎案的过程,让学生感悟扼杀生命的深重罪孽。
二、行知
行知的目标是要磨练有异常行为的青少年的意志,让他们懂得自立自强,热爱生活,进行团结协作,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具体要做到:(1)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激发其潜能,引导其确立奋斗目标。(2)军事化管理,进行各种军事训练、拉练、拓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培养学生的荣誉感、使命感及团队合作精神。(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社交,懂得如何应对压力,敢于挑战,战胜自我。 (4)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懂得生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5)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修复已出现裂痕的亲情、友情、师生情。(6)学会社交与沟通,掌握沟通技能,提高交际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乐学
乐学就是要使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使他们懂得:学习不是别人的事,而是自己的事;不是强迫,而是自愿;不是痛苦,而是快乐。乐学的具体方式包括:(1)开展“百家争鸣”大型学习活动,使学生置身于全然不同的学习环境之中,参与全然不同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2)教师进行个别引导,培养学生的特长,通过教师的启迪把学生“喜欢学习”变成“快乐学习”。(3)开展准军事化训练。青少年之所以不能或者很难自己改变不良的行为,往往是因为缺乏意志力。准军事化训练能使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使用学生互动教学法。学生既是学生也是老师,通过让学生轮流授课,使其从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5)实施“木匠式的教育”(就是以实物为主要载体,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从看得到的实体中感知学习的乐趣。
一、积极心理学对学校青少年传统心理问题的预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开创了研究人类的优秀品质的积极心理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关注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关注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与人格发展;关注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创建积极群体与社会等等。
积极心理学理论依据是相信人性中有一定抵抗障碍的倾向和潜能,成长的潜能一定会战胜不健康的因素;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人类的六种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青春期教育是以增进青少年的积极体验为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的积极人格为目标,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使青少年平稳度过青春期,缓解青春期综合症,并预防青春期心理问题的发生。青少年传统心理问题的预防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后,心理预防就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
一级预防。对象是正常青少年。关注点是构建青少年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培养青少年创造性和战胜挫折的心理弹性。
二级预防。对象是潜在的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青少年。关注点是青少年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性和持之以恒,并以积极群体凝聚力影响力取代消极集体的影响。
三级预防。对象是心理疾病的青少年病人。关注点是激发人格障碍青少年的内在激情,帮助注意力不集中的青少年发展社会技能,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我接纳,增加幸福感。鼓励青少年从事体育活动和创造性的活动,提高同情心、灵活性和心理弹性等。青少年是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通过三级预防,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青少年成为一个有主观幸福感、乐观、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使青少年成为一个有主观幸福感、乐观、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
二、青春期综合症
青春期综合症是青少年心理中发生的一种生理失衡导致心理失衡的病症。即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及过度用脑和不良习惯导致失衡。即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及过度用脑和不良习惯导致失衡。具体原因包括:一、用脑过度导致脑神经机能失衡。二、心理发育迟滞导致心理机能失衡。三、性激素不稳定导致性神经机能失衡。传统青春期教育着重从生理卫生和普及两性知识开始。
青春期综合症的症状具体表现为思维力减慢、记忆力下降,白天精神萎靡,夜晚难以入睡,敏感多疑,情绪波动,消极自卑,男生不良性习惯过度难以克制,心理状态欠佳,忧郁,冷漠,自虐,乃至厌世,缺乏学习兴趣,厌学,逃学,社交障碍、甚至离家出走等等。
三、对缓解青春期综合症的几点思考
长期以来,青少年青春期综合症问题研究的重点,是进行青春期教育,尤其侧重于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积极心理学的应对方式,给我们青春期综合症解决带来新思路。具体思考如下:
(一)培养青春期青少年积极的认知
主要指培养人的主观层面的积极认知体验,包括:自我同一性认知、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逆境中心理弹性、审美体验、智慧灵性等等。
1.积极的榜样。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正直与老师德高望重的榜样作用对青少年就能言传身教,使青少年成为一个积极、自信、乐观、高尚、有进取心、有自律性的人。
2.积极的沟通。青春期属于青少年心理自主和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要帮助青少年对师长建立安全型依赖,克服让青少年“无师自通”的传统观念,帮助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心理疏导与辅导。当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成人后,他们会更乐观地面对威胁性环境,坚定善良的信念,去寻求帮助或选择有建设性的应对策略。
3.积极的活动。有益身心的家庭活动可以陶冶青少年性情,学校整合各种资源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创建网络平台和建立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慰藉心灵,摆脱不良情绪干扰。
4.自我同一性探索。培养青少年同一性是青春期的发展主题,需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配合来完成,家庭中父母人格一致,价值观正确,生活态度积极,长幼之间气氛民主,父母期望适当。学校里把知识、能力和塑造人统一,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社会上弘扬主旋律文化、民主包容文化氛围、优秀的成人榜样力量等等。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完成同一性的认知。
5.培养逆境中的心理弹性。青少年只有在生活中独立思考、面对和处理各种学习生活中问题(包括生病、突发事件、意外事件等等)后,他才能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和心理免疫能力。师长们应该让青少年适当的感受挫折,挫折经历会培养青少年自主成长的能力和逆境中的心理弹性。
(二)培养青春期青少年积极的情绪与健康人格
培养人的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满意感、流畅感、快乐感以及积极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1.感受主观幸福感。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遗传和环境。师长们要注意通过正面的引导,让青少年体验主观幸福感。除了常规的对青少年进步物质、精神的肯定外,当然进行反差比较巨大的农村生活体验、夏令营、户外训练、学生跨境游学等也是感受主观幸福感的方法。
2.学会发展健康亲密的人际关系。沙利文认为,“许多在成年期中构建亲密关系所需要的能力和才能,都是在青春期首次出现的。”前青春期有建立亲密伙伴关系的需要,青春期早期有性接触以及异性同伴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青春期晚期有融入承认社会的需要。针对青少年这种需求,师长们要密切关注、积极疏导、适当沟通,帮助青少年发展出与同性和异性同龄人自主亲密的平衡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建立积极心理防御机制。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幽默和理智化等。通常是积极的,如利他主义、幽默感、意义升华、适当压制、未雨绸缪等等,师长们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这些方面,比如老师风趣幽默,鼓励青少年参加义务劳动,学会戒除急躁和愤怒、激动,学会适当规划等等。
4.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自信。积极心理学最推崇的ABCDE模式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和艾利斯的认知心理疗法。A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的不愉快事件;B指对此的信念;C是指信念所导致的后果;D是指反驳自己通常的信念;E是指加油和激励。通过运用这样的模式可以帮助青少年产生积极的认知从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创建积极的群体与社会环境
群体层面上积极组织系统,包括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如:社会凝聚力、社会责任感、利他行为、宽恕、仁慈、爱的能力、文明、忍耐和职业伦理,创造力等等。一般认为和谐的群体与环境有利于青少年的情绪安全,心理成熟、情感控制好和自我认知能力强。
1.培养凝聚力与责任感。通过群体力量培养凝聚力,首先要组建团队,其次要明确团队目标,形成团队文化,参与团队竞技,可以通过一系列课外活动如:军训与运动会、青年志愿者、学习兴趣小组、体能拓展训练等等来激发学生责任感和凝聚力。
2.培养爱与宽恕、感恩。利用仪式和讲故事营造健康青少年文化。很多仪式,如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团入党、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和校庆等,这些仪式会明确告诉青少年凝聚力、责任感;明确告诉中青少年已经长大成人,要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为自己行为负责。
3.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智力过程、知识、智力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线索等六种因素不同组合的结果,其核心是发散思维和变换能力。创造力除了先天因素更多的是后天培养。为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12种策略,如:鼓励假设性质问、允许含糊和不确定、容许犯错、鼓励他人对问题定义,奖励创造性想法产品等等。师长们可以鼓励、发掘青少年学生、生活中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探索生活自理的方法,学会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健康、管理生活费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让有创造性的学习生活。
四、小结
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然阶段,我们要坦然面对。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还应强调以增进青少年的积极体验为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的积极人格为目标,同时要创造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作为青少年的外在保障的教育。让我们怀揣积极情绪走进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与亲朋好友们融为一体。在勤奋学习的同时,用正确的人生观作导向,保持健康的认识、情绪人格。正视社会、正视逆境,培养心理弹性、韧性,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正确认识、评价、对待自我,了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用理智和意志力去克服自己的不良态度、观念、行为,使自己健康平稳地渡过青春期。
面对急剧变迁的环境,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几乎都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上各种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儿童青少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缺乏娱乐、休息以及必要的锻炼,不少青少年身体呈亚健康状态;加之升学就业压力、家庭变迁等不利因素,使青少年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卫生问题逐渐增多。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婚姻家庭的调试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婚姻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与之相联系的感情需求、婚姻质量和爱情期望值也随之上升,致使价值观念、道德底线受到冲击,也使家庭、婚姻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频繁的社会流动,使得异地婚姻增加,因生活习惯的差异、文化的冲突影响着婚姻关系的变化是在所难免。与此同时,经济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暴力、第三者等也成为婚姻家庭中心理问题病变的导火线。
中年人的压力问题。中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中年人目前面对两大压力问题,即社会压力和身体压力。随着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使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对于中年人这个年龄层次,是各种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及各种适应性心理障碍的高发年龄段,但他们真正就医的比例却甚低。因次,强大的就业压力,工作回报过低与潜在的价值观的矛盾往往导致中年人不断透支生命,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空巢老人的孤独问题。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是应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大问题。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有相关调查表明,心灵孤独是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对许多“空巢老人”来说缺乏精神慰藉则是一种更巨大的伤害。生活中的孤独感使老人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产生悲观情绪,有的人甚至会产生自杀行为。
现代化进程中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导致“心理问题”现象出现和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但也使人们失去了“铁饭碗”所具有的稳定感和职业安全感,在给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的基础之上,也让人们产生了更高的精神期待,然而当社会所提供的资源与人们的精神需求不对称时,人们产生的心理挫折的可能性可能就相应增大,势必使心理失衡现象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其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将使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升学、就业,还是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的竞争,都使人们的学习、工作任务加大,标准提高,这样长期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之下,自然会对人们的身心造成重压,积之成疾,聚之成患。另外,社会流动范围的扩大也会使人们难以形成应有的归属感、依赖感,导致孤独、无助、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的滋生。再次,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也是造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过去各种平衡稳定的关系和格局。对于人们而言生活世界呈现出很大的陌生性,面对社会结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人们原已形成的社会心理系统会受到巨大冲击,同时,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否则就会出现价值模糊、价值判断错位,甚至出现拜金、拜权等现象,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困惑或迷茫感。
现代化进程中增进心理健康的相关对策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应该积极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需要开展个体心理的自我调适,更需要进行有效的社会调适。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我国急剧的社会变化,使人们出现了大量的心理矛盾和变异。因此,以防患于未然、以调节为重要手段的心理疏导,无疑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需。心理疏导是缓解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它对很多领域、部门来说,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它的接纳和发展还需要一个理性认知过程。倘若认识不到位,必将影响心理疏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心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卫生、公安、民政、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诸多部门团体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思想认识上,各领域应牢固树立“健康心理”的理念,强化公益意识,将心理卫生工作纳入到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强部门合作,特别要通过媒体、各类文化作品、网络,提倡“健康心理、健康人生、和谐社会”理念,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消除人们陈旧的对心理问题的片面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这是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完善的社会疏导机制包括医疗专业心理疏导机制的和社会心理疏导机制两种形式。
建立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建立心理疏导服务体系,是开展心理工作的前提。要建立以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为主导,由医院、学校、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开设的心理治疗机构和咨询中心等组成的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学校、单位、社区、医院是承载整个体系的主要场所。其中,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是维护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设立心理疏导室、开展专题讲座及各种宣传活动更进一步为需关注的重点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
培养心理疏导专业队伍。培训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乐于奉献的心理工作者队伍,是建构化解矛盾纠纷心理疏导体系的关键。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团队和专业医疗机构还是很缺乏,这就要求政府要在政策和经费上大力扶持,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工作者团队,加快心理咨询、服务资源的培植,加强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工作,发展并逐步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机制,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健全心理疏导工作制度。健全工作制度是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解决各个不同阶层的心理问题,必须注重建立健全心理疏导工作的各项制度,如心理排查制度、心理帮扶制度、跟踪回访制度及其他反映社情、民意的各种制度,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社会成员表达意愿、宣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提供正常渠道,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青春期 聋哑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52-03
聋哑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生理发育已接近成人,但由于自身缺陷的影响,心理成熟相对滞后。他们常常不能克制自己而被外界现象所干扰,从而产生各种烦恼,急需帮助及引导。因此,需要适时地给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青春期心理障碍,保证心理健康。
一、青春期聋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行为表现
(一)自我意识不够稳定,意志力薄弱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同时他们的意志力仍很薄弱,不愿意事事处处受家长和教师的控制和约束,表现为冲动和逆反。如在学校里,教师批评一两句,他们就有可能离校出走,甚至放弃学业;在家里,父母一两句过重的话语,他们就会对父母不理不睬,甚至还可能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有的青春期聋哑学生不愿和健全人多接触,他们因听觉障碍而感到自卑,生怕被别人嘲笑,遇事畏缩,缺乏竞争的勇气。
(二)情绪起伏大、变化快
青春期聋哑学生情感体验深且丰富,但情绪不够稳定,容易意气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但不懂如何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有的聋哑学生对人际活动产生偏见和误解,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关系疏远,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有的聋哑学生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尤其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极易激动,乱发脾气还不听劝告。
(三)早恋与性心理问题
聋哑学生到了青春期,性意识觉醒,但是对青春期的到来产生恐惧、好奇、神秘感。他们了解青春期知识的渠道少,对这方面的知识处于羞涩难于启口而又渴望了解的两难境地。有的聋哑青少年的对自己的性特征变化感到疑惑、害羞和焦虑不安,对异性的变化表示出好奇、关注等,喜欢接近异性,产生对异慕、追求的动机,若恋爱不成会因此而苦闷,自暴自弃。
(四)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倦怠
青少年时期是聋哑学生人生成长的阶段,学习依然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也是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石,然而他们此时的种种心理困扰,也大多由学习而来。多数聋哑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为学习而学习,缺乏对学习必要性和学习目标的认识,对学习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有的聋哑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自主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坐等教师抄给他们标准答案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有的聋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不高,极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不良心理。有的聋哑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自尊心受到打击,容易造成思维迟钝、情绪躁动等学习心理倦怠现象。
(五)其他不良行为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受损,语言水平低,与健听人有着明显的沟通障碍。受身体缺陷的限制和自身文化及经验等各方面的束缚,他们的道德观念较为模糊,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家长的宠爱极易让他们形成骄横、任性的性格,在学校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逃学,甚至爬墙出校,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还有的学生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个别学生出现早恋现象,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严重地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青春期聋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自我因素
听觉障碍的自身缺陷使聋哑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被堵塞,缩小了他们直接接触客观世界的范围。感知活动贫乏、单调,听觉障碍带来的认知、思维等方面的与众不同,引发出聋哑学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沟通受限、职业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聋哑学生的认知、人际交往等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诱发了他们的自卑、孤僻、急躁、猜疑等不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根源
家庭是对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后天环境因素。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教育内容等家庭因素对聋哑学生的个体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教养方式对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危害最大。在家庭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往往会形成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稳定性差等特点;严厉粗暴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这会造成孩子青春期创伤性体验,形成有缺陷的个性。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现状,对聋哑孩子的教育不知所措,缺乏塑造培养意识;有的家长虽有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但由于不了解聋哑孩子的身心特点,或无法与聋哑孩子正确交流,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不当的教育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聋哑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使他们形成异常心理。
(三)学校方面
聋哑学生,尤其是寄宿的聋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育思想、学校的氛围、教师的素质、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等,都会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特殊的作用。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对学习成绩不好又常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没有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而是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和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的教师对批评和赞扬的度把握不好。此外,因聋哑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交往方式,他们之间的各种行为和习惯能够相互影响,如比吃穿、打闹、不讲究卫生、不尊敬教师,甚至打架、早恋、破坏学校内外公共秩序等,个别学生因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盲目效从。
(四)社会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使一些聋哑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这滋长了他们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社会上成年聋哑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聋哑学生同样有着影响和诱惑作用。社会上至今仍一定程度存在着对聋哑人的歧视现象,缺乏聋哑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这些都影响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关爱青春期聋哑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公平、公正地对待聋哑学生,使他们拥有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教师应多关怀聋哑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聋哑学生,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避免他们产生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师要对聋哑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与真诚的沟通,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疏导和矫正,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教师要营造班级教室良好的心理氛围,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苦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多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语气,并且加强对聋哑学生的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展示自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使他们在学习问题上能保持心理平衡,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积极健康的集体氛围
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使聋哑学生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在班级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会等形式,经常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帮助聋哑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开展“我做班级小主人”、“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勇敢地发言、讨论。教师应鼓励聋哑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对他们给予积极地肯定,在活动中形成融洽、民主的氛围。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引导学生参加篮球赛、书画比赛,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组织聋哑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和健全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社会家庭中的一员,从而使聋哑学生在心理上有归属感,能在交往中不断克服自卑心理,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三)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聋哑学生同正常学生一样,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男女体形明显分化。面对这些生理上的变化,聋哑学生会感到困惑甚至惊恐。也有聋哑学生在青春期思想变得活跃,开始关注异性,很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讲解有关青春期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可以利用集体授课,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如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授青春期健康心理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男、女同学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指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不要过早陷入感情问题,预防早恋等。也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如针对女生单独讲解经期卫生知识,教给她们青春期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相关的课外读物,教导他们养成正确、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多渠道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利用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给全体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教师应根据各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以教师传授为主导进行教学,让聋哑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可以采用专题讲座活动或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聋哑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在各种模拟情境中感悟生活,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到良好的心理行为。
2.建立青春期聋哑学生档案,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学校要建立聋哑学生档案,关注他们的心理、生理的细微变化,开展心理辅导,使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及时矫正行为偏差。采取的方式可以有即时性心理辅导、咨询与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青春期聋哑学生进行个别的定期心理咨询和疏导。随时接受有心理异常学生的咨询,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使其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开展青春期聋哑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团体心理辅导能满足相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青春期聋哑学生都有着相似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也接近,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暖身活动、游戏体验、主题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在真诚、尊重、开放、轻松的团体氛围中学会团结,能勇敢地表达并展示个人形象,从而达到团体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辅导内容以个体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关键事件为主,如针对青春期的聋哑学生充满对异性的好奇,有强烈接近异性的欲望,开展主题为“好感不代表爱情”的团体辅导。针对青春期聋哑学生情绪、情感的起伏多变,可开展主题为“学会表达多变的情绪”、“学会跨越青春期的误区”以及“被人误解怎么办”等团体心理辅导。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选出的辅导内容安排专人专时辅导。
(五)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来完成是不够的,学校、家庭应该合力重视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多与聋哑学生的家长加强沟通,利用家访、家长学校等途径,同家长共同探索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家长提供一些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等。告知家长不能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防止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应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多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改善青春期的亲子关系,在家庭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选择民主的家教方式,营造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家庭气氛。处在青春期的聋哑学生,有时候交谈是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可以用书面交流的方式进行对话,这样既能避免面谈时的紧张不安,又能达到与亲人进行心灵交流的目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交流活动,家长们可以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和经验,便于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六)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聋哑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为此,我们要定期对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学校还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避免聋哑学生结识社会上的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教师应给予及时引导。学校还应争取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大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禁止聋哑学生进入。
总之,青春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正确引导聋哑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矫正,并进行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正香.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现代特殊研究,2010(4):34-35.
[2] 周志英.聋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07(12):19-21.
[3] 张凌燕, 蔡亚珍.聋哑学生青春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0(7):25-28.
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网络依赖、网络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在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左右着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
青少年为什么依赖网络?网络为何能左右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这需要我们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的成长,了解互联网与青少年成长的内在关系,从互联网的本质审视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求,从青少年成长角度认识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
(一)互联网的特征满足了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心理需求
网络活动的自主性、平等性适应了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急剧成长的时期,其心理成长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过渡阶段。他们崇尚平等,渴望认识了解万事万物,他们好奇、好模仿,做什么既怕和别人不一样,更怕和别人一模一样,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追求一切有个性的东西。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鼓励个性张扬。网络的自主性、平等性顺应了青少年追求个性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网上,等级、性别、学业等差异都尽可能地被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拥有平等的权利,这对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相对自由、不受约束地从这一“社会环境”中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并且拥有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因而,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显然高于对其他社会群体的吸引力。
网络行为的交互性、虚拟性为青少年搭建了开放自我的平台。网络的虚拟性表现在网民身份“隐形”、网络空间“虚拟”、网络实际运行“无序”。网络通过其互联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这个空间丰富而刺激,你可以创造出一种与现实环境极为逼真的“虚拟实在”,你也可以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还能为你圆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这种虚拟互动的文化,在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基地,使他们在拥有了自由选择、主动参与、自我实现的广阔舞台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满足了青少年与生俱来的渴望参与、合群的原始情结。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特征,使广大青少年渴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欣赏、赞赏,但他们同时也害怕孤独、惧怕失败,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建立的开放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无法进入的互动团体。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发表意见、张贴图片,甚至即兴表演,并且及时得到回应。网上BBS、聊天室、OICQ等工具给青少年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也使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失败的青少年在这里得到认同、安慰乃至发泄。由于可以在网络上无所顾忌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心理归宿”,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因此青少年迷恋网络也就显得很自然而然了。
网络的交互性、多维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互联网虽然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但它的信息传输几乎综合了影视文化、书刊文化、广播音乐文化三大媒体文化的特点,具有整合优势,并采取相对独立的形式。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内容,涵盖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这些新的人类文化成果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和思路,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网络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探求欲望,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而且网络的神奇、无边际也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欲,使其创新能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地开发,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帮手、生活的伙伴是大势所趋。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实现了对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替代和迁移。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为青少年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缓冲的空间。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矛盾和冲突,面对很多的压力,产生焦虑反应,甚至会发生心理状况异常。网络世界为处于发展冲突之中的青少年提供了平等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并且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满足了青少年追求便捷与舒适的心理需求。同时,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可以完全没有烦恼的新天地,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许多矛盾与冲突、郁闷与烦恼都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得到迁移和解脱。
(二)青少年成长中的矛盾与困惑导致他们依赖网络
学习压力过重使得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学习压力问题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文化传统、社会竞争、家庭结构、教育理念等组成了青少年学习的“压力圈”。由于目前青少年评价系统的单一化,使得青少年在自我评价时所使用的标准也是学业成绩,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自卑感尤其强烈。学业成绩不佳,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喜悦感,许多目标难以实现,因此,他们往往把目光转向网络,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扮演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角色;在网络游戏中,通过练习战胜对手,“通关升级”,获得虚拟的奖励,甚至虚拟的财产。虚拟世界帮助青少年摆脱了现实世界带来的自卑感,满足了对成功的追求。
群体交往的缺憾使得青少年不愿面对现实而沉溺于网络虚幻世界之中。现在的青少年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较差的社会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并且由此而产生很多困惑和苦恼。网络有很强的互动性,尽管你根本看不到对方,但通过网上聊天,你总能对他的行为、思想作出评判和总结,还能通过网聊程序发泄牢骚、寻觅朋友,而且这种交往会使人产生团队归属感,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中的缺憾。在网上,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理想中美好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还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在网上可以无拘无束地宣泄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即使是性格内向、胆小、不善言辞、长相有缺陷的青少年,也能在网上找到自信。网络在缩短彼此时空距离的同时,也在缩短着彼此的心理距离。网络交友的快捷、无障碍,在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合群、乐群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加剧了青少年不敢也不愿面对现实,而自甘沉溺于网络虚幻世界之中的逃避心理。
代际冲突助长了部分青少年脱离正常的生活环境沉溺于网络的“逆反心理”。代际冲突是指两代人因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差异而造成的矛盾关系,称为“代沟”或“代差”。代际冲突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变迁,也涉及青少年精神、心理和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发展。代际冲突带给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主要有:在长辈的教诲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中不知所措;因得不到成人社会的认同而苦闷和彷徨;被现实社会的新奇与不平凡所吸引,无法抵御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在与成人社会的矛盾不断积累和自身成长的冲突中,情绪难以控制,甚至引发暴力冲突,或自我伤害;对于同辈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对同辈群体的依赖,常常会使青少年受群体文化的裹挟,有时会形成不良团伙。代际冲突突出表现为家长、老师与青少年的冲突。
价值观选择与发展的冲突使得网络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催熟场”。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处在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中。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社会背景特征是观念多元、利益多样、生活个性、结群多向。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在青少年价值观、道德的选择与发展问题上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的丰富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世界的一个“场”,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各种价值体系,在迷茫与困惑中加以鉴别与选择。可以说,网络已成为一部分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替代,成为青少年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重要纽带,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催熟场”。
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心理疏导
应当看到,青少年在接触媒体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使用互联网是出于某种需要。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接触互联网主要是为了满足伙伴交往的需要、忘记烦恼并摆脱生活压力的需要、刺激兴奋情绪的娱乐需要、消磨时间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需要等。因此,消除青少年的网络依赖心理,需要依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求,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实现网络心理健康。
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全社会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不但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更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心理与成长的需求。要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快乐成长的客观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快乐的成长环境中,发现现实生活的美,将生活的热情投入到现实中,而不是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
改善青少年的人际环境,满足他们心理归属的需要。依据青少年喜群、乐群的特点,改善青少年的人际环境,首先加强青少年成长团体的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批个性鲜明、活动形式新颖的青少年组织,让青少年以成长团体为依托,自由发挥个性,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满足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其次要教会青少年“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家庭、学校要为青少年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建立畅通的倾诉、沟通渠道,满足他们心理归属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组织的管理,通过健康的网络组织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活动,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注重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养成,培养良好的“道德智商”。网络在大大拓宽青少年思维和行为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向社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明确提出“五要五不”: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因此,必须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免疫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智商”。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营造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氛围,提高网上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做一个高尚的、真正的网络人。
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他们渴望体验成功的需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相当部分的青少年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少;模拟体验多,生活体验少;间接体验多,直接体验少。而青少年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于间接和抽象的符号系统,使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青少年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同时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也会导致青少年渐渐忽视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加剧青少年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阻碍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引导青少年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为青少年搭建展示自己聪明才智、表现自己多种能力的舞台,满足他们渴望体验成功的需求,使其摆脱网络的束缚。
尊重青少年成长中的需求,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的“代偿”作用。在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青少年需要找到一个缓解情绪的途径,而网络以及网络游戏营造的虚拟空间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如今群体性游戏的日益减少,青少年在群体交往中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通过网络以及网络游戏寻求解决之道,也是应有之义。网络游戏反映了网络化的世界的生活图式,它与信息时代的特定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网络游戏还提供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好的网络游戏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它是信息的情趣化表征与传递,健康的网络游戏同样能起到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娱乐身心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尊重青少年成长中的需求,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代偿”作用,既不可谈其色变,又不可放任自流。
总之,要让青少年真正摆脱对网络的依赖,不能仅仅依靠教育和心理疏导,更不能靠单纯治理网吧,必须通过全社会的综合治理。除了青少年本人之外,社会、家庭、学校应加大各方面的力量,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阵地。
关键词: 肢体障碍 运动康复 身心康复 三位一体专业团队
随着社会的进步,作为特殊人群,随着人权意识提升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生理上存在某种缺陷的身体练习障碍学生在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形势下,跨入大学校门。残疾人体育教育发展程度代表着社会文明程度及以人为本、生命关怀等社会理念。实施“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模式”,尤其是实施“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干预模式”愈发重要。
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提出“教育与康复相结合”。这种观念提出后,并没有对整个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产生很大影响,主要由于这种模式的使用对特殊教育学校提出很高的要求,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并没有专业运动康复医学与体育锻炼相结合的协作组。所以有效改革和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适合特教学校的体育课教学管理机制等都没有具体体现和落实。
肢体障碍指因肢体器官损伤或功能缺陷而导致的肢体活动困难,如下肢截肢者行走能力降低,使个人日常生活和参加社会活动等受到限制。体育教育对他们来讲只是“自由活动”的一种形式。
基于这种现状,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体育课教学上,突破以往研究成果的束缚,以2012届电子商务专业三年高职学生(均为肢体障碍大学生)为例,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干预模式”,实行“多重障碍・多重干预”,成立“医学康复、心理评价、体育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团队,对肢体障碍学生进行全面身心康复训练,达到重返社会、融入社会的目的。
1.“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干预模式”教学的现实意义
1.1利用“医学康复、心理评价、体育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团队,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评价等方面综合建立肢体障碍学生的健康档案,正确掌握肢体障碍大学生的各方面指标,为肢体障碍学生体育教育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2与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研的《肢体障碍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构建研究》课题相依托,利用在研课题取得的相关基础测试体质健康数据,为教学提供研究依据。
1.3根据“医学康复、心理评价、体育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团队提供的健康档案,对肢体障碍学生进行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分类,开具运动处方。
1.4医学康复、心理评价、体育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团队可以有效建立改进残疾人体育教学模式、内容和评价方式及标准,推动残疾人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
2.“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干预模式”的实践价值
残疾人体育运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特殊意义。超越缺陷,通过意志、技能、体能的较量,向生命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同时促进康复、陶冶情操,增强生活信心和勇气,推动平等参与。
特殊教育学校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必须把握好特殊体育教育这一环节,有效利用以专业团队为理论指导的“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干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考察肢体残疾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探索体育锻炼态度、锻炼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通过对比肢体残疾青少年与健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进一步说明体育锻炼对肢体残疾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3.“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干预模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3.1肢体障碍人群由于肢体残疾造成运动功能受损,造成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健全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健全人。人格因素、残疾年限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肢体残疾者具有内倾、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特征。
为改善这种状况,成立“康复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教师”三位一体为主导的专业团队,共同进行专业交叉点融汇,进而形成学思路,推进“体育教育与康复训练整合干预”教学模式。
3.2心理健康教师对样本进行焦虑、抑郁、不适应心态行为等初步测试;采用毛荣建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周步成等人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标准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行为控制感、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等心理评价。
3.3康复治疗教师提供样本身体残疾数据,利用教育部推荐的体质健康检测设备进行体质检测,康复治疗教师从医学角度对样本最大耐受力及残疾躯体指标进行评价,针对肢体障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准确分类,并对教学准备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3.4针对肢体障碍学生的体质个性差异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估、教学诊断、教学评价。在医学康复、心理测评的指导下进行肢体障碍体育教学。
3.5残疾人体质差异可以通过评价工具进行全面测评,研制形成的测量数据可以改进体育课授课方式,提升、增强残疾人体育教学成果,促进残疾人身心全面发展。
4.具体教学方法
4.1数据采集法:利用体质健康检测设备对监测样本进行体质健康数据收集,数据测试包括肺活量测试、台阶测试实验、握力测试、坐位体前屈测试、仰卧起坐测试、立定跳远测试、800/1000米跑步测试。
4.2问卷调查法:采用毛荣建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周步成等人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样本进行标准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行为控制感、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等评价。
4.3观察法:了解残疾学生的体育课堂行为表现,加强疏导和教育,并及时寻求适宜的教学方式。
4.4个案研究法:针对分类的残疾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
4.4经验总结法:定期总结课题研究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以教育理论为支撑,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水准,体现课题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指向性。
【关 键 词】临时犯罪人格 学校教育缺陷 健全人格
一、引言
影响青少年临时犯罪人格因素很多,如家庭、学校、社区、大众传媒、人际交往等等。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几乎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方法以及教师的素质都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在此阶段如果学校教育出现缺陷,加之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引导和刺激,极易使青少年形成临时犯罪人格,因此,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青少年临时犯罪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有助于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不良人格的形成。
二、青少年临时犯罪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的心身组织。[1]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现实不断学习、模仿、然后拥有自己独特的态度,并以此影响其行为,使之相对稳定化,习惯化的结果。
犯罪人格主要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私、冷酷、残暴、缺乏道德和法纪观念、行为冲动等具有倾向的不良个性心理特征。犯罪人格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交互作用形成的,是对外界消极因素不断选择吸收,最终产生违法犯罪心理并逐步稳定化、习惯化的结果。犯罪人格有一定的稳定性,对犯罪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人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来形容犯罪人格,意指犯罪人格一旦形成,大都较稳定并持续较长时间,难以转化为正常人格。其中,有一摇摆的、临时特征明显的过程,即临时犯罪人格。
临时犯罪人格最早是由法国学者查尔斯・安德森在以合理定罪量刑为目的,以犯罪人格为标准,对犯罪人进行分类时提出来的。查尔斯・安德森将其称为弱性犯罪人格,具体是指犯罪人人格结构尚不稳定,或者说尚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外界条件的作用而临时地表现出犯罪性,这种人格结构和发展状态即呈现出临时性的犯罪人格。具备临时犯罪人格的临时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或犯罪后往往有所悔悟,易于教育和矫正,具有较轻人身危险性,主要包括未成年犯、防卫过当者、胁从犯、中止犯等。[2]人格理论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人格特质在出生后的18年内基本形成,在18―25岁进入成人前期后逐步进入稳定期,此后将难以改变。因此在以上列举的几种具有临时犯罪人格的人群中,研究青少年犯罪临时人格最具有代表性。
青少年临时犯罪人格的具有以下特征:(1)过渡性。12-18岁的青少年是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步,前者总快于后者,使他们的人格发展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他们不能随着生理的成熟立即进入成人世界,而是处于“过渡”阶段。他们从情感上疏远成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力求摆脱成人的束缚而趋向独立,使他们产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色彩、与成人的期待相异或相反的独特的“过渡式”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模式。(2)不稳定性。未成年人的自尊心不断增强,但思维仍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偏激,容易摇摆不定,激情在处理事情中常常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情绪极不稳定,常常感到委屈、敏感、多疑、害羞、行动常常失去平衡,或者因过分紧张而表现出粗鲁、好斗、怀有敌意。因此,他们容易与父母、老师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因而受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3)可塑性。在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人格尚未完全定型,因此,具有可塑性,表现为既有容易受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而使犯罪具有反复性的一面,也有容易接受教育改造、悔过自新的一面。因此,教育在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纠正不良人格特性等。
青少年犯罪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在12-18岁,该年龄段的青少年,绝大部分人处于学校教育阶段,而人格的形成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对青少年临时犯罪人格的影响对预防犯罪及人格纠正、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对青少年临时犯罪人格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离开家庭后的第一个舞台,是青少年走入社会的桥梁。在青少年人格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几乎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失误,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不健全的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一)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人格培养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但是,现在的很多学校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人格培养,导致相当一部分片面发展的“好学生”只知道读书,不懂“为人”,出现人格障碍:自私、自傲、吝惜、孤僻等;有的缺乏道德观念,漠视社会伦理,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低,生存能力差,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沟通,人际关系紧张,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差,做出违背常理的极端行为;部分“差生”因为成绩不佳,在学校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自卑、消极沮丧,空虚无聊,逃离学校而投入社会,但是旺盛的精力、性发育成熟与青春期特有的冒险、叛逆等特征相互冲突,在不良环境的诱导和刺激下,极易造成人格障碍。
(二)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青少年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懂青少年心理,不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不掌握青春期身心特征规律,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以殴打、体罚、侮辱、训斥代替教育。有的老师对成绩较差或上课调皮的学生采取吃苍蝇、吃大便、在脸上写字等恶劣的方法进行惩罚;有的对男女学生早恋问题采取当众揭发,宣读情书,甚至出粗言俗,极尽侮辱之能事;这种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行为比体罚的后果更严重,这种行为会引起学生自暴自弃、自卑、厌学、对他人尖酸刻薄、心胸狭窄,形成人格缺陷。此外,教师存在的焦虑、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也影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伤及学生人格。[3]学生因此而情绪不稳定、暴躁、对权威的公然反抗、攻击,抗争意识强,容易把对老师的情绪泛化到学校,甚至是整个社会,从而形成人格。
(三)漠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效果欠佳
青少年处于社会化最重要的时期,却要面对着生理发展成熟与社会地位延迟稳定之间的“异时性”造成青少年过渡时期的矛盾心理;[4]青少年时期的被教育地位以及有缺陷的学校教育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青少年急剧发展的独立、自尊、自立需要与教师、成人对他们的不信任之间存在着矛盾,使青少年产生消极的挫折心理等等;另外,他们还要面临着社会剧变,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的社会意识以及发生在他们周边的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不良行为,使原本困惑的青少年产生心理矛盾甚至心理疾病,但是,许多学校漠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有问题却无法解决,心理压力无法得到及时宣泄,当其不良心理积累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产生爆发式行为从而引发犯罪。
另外,德育教育效果不佳也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之一,往往是方法过于简单陈旧,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很多老师只关心“教书”却不重视“育人”,使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道德培养,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不分,过于贪图享受和迷恋金钱,对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低下,在外界的诱因作用下极易产生犯罪心理,走上犯罪道路。
(四)管理出现问题,体现在对教师和“差生”的管理上
近几年来,有关教师伤害学生的案件常见诸于报端及各种媒体,在社会各界引起关注,也促使我们对教师管理问题进行思考。由于部分学校在甄选教师以及对教师工作的管理不力,导致教师队伍良莠不齐,部分思想道德败坏的教师借教师角色之便,、、猥亵、殴打、谩骂、勒索学生,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更严重的是极大危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给学生心理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导致产生人格障碍。
学校管理漏洞还体现在对“差生”的关爱不够,把他们抛向社会。许多教师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缺乏耐性,对他们歧视、侮辱、冷漠,对所谓的“慢班”放任自流,或采用轻描淡写、“空洞式”说教,无法控制学生的“不良”苗头,或者向家长“告状”了事,结果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部分学生在感到丧失人格,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学生因此而厌学、逃学、无所顾忌,在社会上游荡,一旦他们犯错误,学校立即开除了事,把他们推向社会,使他们中的部分人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
四、结语
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先生说过:“国民教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人格为根本方针”。培养正直、诚信、勇敢、公正、善良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育就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尊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才能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p8.
[2]韩晋丽,秦博.未成年人临时犯罪人格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