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第1篇: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元江县;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70-0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支撑和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1]。对少数民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有利于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关于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的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

为了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我们选取了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进行田野调查,掌握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的一手资料,以社会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传播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加深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特殊性的了解和认识,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从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妥善使用公共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决策参考。

一、元江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元江县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是云南省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县”之一。元江县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由元江县文化站(非物质文化研究所)、图书馆、元江县广播电视局、元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等主要部门负责,我们通过实地采访调研,了解到元江县在多方面做出成效,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多方面营造了民众精神文化活动氛围,为民众提供多种文化活动场所,切实为元江县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努力,但由于工程开启时间的有限性和具体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在发展中也面临很多问题。

(一)广电硬件建设发展迅速

广电局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部门。作为文化服务和传播的桥头堡,元江县广电硬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1.“村村通”卫星电视基本普及

元江县广电局在电视信号接收方面,从当地实际出发,尽可能让广大民众看上电视。据调研了解到:元江县在“村村通”和“户户通”工程推广中做出实质性努力,为民众提供了完善的设备和后续服务。从2012年至2013年间,元江县广电局为357个村子发送了约1.6万台直播卫星设备,相关技术人员为村民安装设备和进行简单维修,使边远地区贫困少数民族群众收看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和全国大多数省市卫视频道节目在内的图像清晰、音质良好、内容丰富的51套电视节目,收听到了4套广播节目,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硬件设施建设大体完备,但在设备的实际发放和后续维修服务方面,仍存在不少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据广电负责人刘燕峰谈道:“不足的地方也很多,一个是在‘村村通’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也涉及一些水分,因为政府有指标和时间要求,使工作进程比较仓促,有些实际情况来不及了解就结束。另一个是直播卫星安装完毕后,各个村没有专门的维修人员,广电局专门维修人员仅仅两个人,在偏远乡村地区,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麻烦,维修时间花费多,效率低。”

在因远村的走访中,问及一位中年的白族大叔关于家中看电视是否方便以及村中拥有电视的情况时,他说道:“现在看电视是挺方便的,但是这几年广电局经常更换设备比较麻烦,不用他们的设备有时候就看不了,现在用‘小锅盖’(非官方设备,同样能够接受卫星电视信号)比较方便。”据了解因远村电视普及率达到100%,每家都有电视,但设备升级的后续相关服务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地方电视台和公共网址开设

元江县广电局设有地方官方网站、地方电视台、地方广播台以媒体形式为民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贴近民众,报道民众,关怀民众。元江县广播电视台宣传载体主要包括一个广播频率(元江县人民广播电台),两个电视频道(元江新闻综合频道和影视娱乐频道)和一个网站(元江红河谷网站)。元江新闻综合频道播报内容有:时政新闻(以政府动态举措为主)、社会新闻(以民众生活、社会发展为主)、天气预报、法律普及(以案说法)、民族风情、文艺活动、科技知识宣传、疾病预防、生活常识等;元江影视娱乐频道主要播放电视剧或电影,以娱乐民众为主;元江红河谷网站以电视台时讯和社会资讯为主,同时也是民众提供反馈意见的平台。

元江县广电局为元江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做出贡献,这让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的生活现状和发展情况。元江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保护其文化的工作不容忽视。据了解,元江电视台有专门制作哈尼族和傣族的专题纪录片的人才队伍,主要负责将一些民族的音像记录合成音像制品出售(纪念性),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做多次专题性报道。

在对元江县电视台记者总编室主任张跃鹏的采访中,她的一句“我们的新闻工作以‘服务老百姓’为宗旨,结合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报道,服务民众”让我们印象深刻,并深切感受到一名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应有的态度。

在因远村的走访中,问及一位大叔对于当地电视台的关注时,他表示:“村民们关注新闻还是挺多的,毕竟是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小学生不好说,中学生和中老年这部分人关注呢还是多,通过新闻频道可以了解很多外面的事情,增长大家的见识”,从中表明,日常新闻还是有不少人关注的。

当然,元江县的公共网站还存在内容单薄、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二)文化中心有突破也有软肋

元江县文化局和图书馆设在元江县民族文化中心,共同利用楼房资源。元江县文化局和图书馆为元江县民众提供了学习、培训场所,成为深层次文化发展的大本营,但由于场地和资金的局限,服务能力受限,发展困难,不容乐观。

1.文化站活动丰富、娱乐群众

元江县文化站在元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充当着不可忽略的角色,它不仅为民众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和学习基地,而且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上担当主角。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开展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主要的活动有:节日文艺活动的开展、特色金色芒果节的打造、村中文艺队的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与保护、暑期儿童培训等。首先,2012年,元江县组建了100支文艺队,完成了100支文艺队的基础音像设备、乐器的发放工作。并在2013年七月结束了第二期文艺队骨干培训,让文艺人员更好地掌握专业音响和摄影器材的使用技巧,使其具有文艺活动策划和编排能力。其次,致力于特色“六月・金色芒果节”的打造,利用地方资源,树立地方特色文化,吸引外来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最后,文化站的工作重心还是立足于老百姓,积极开展日常的节日文娱活动,如春节迎新活动、暑期日常培训、主题活动(如歌唱比赛)等。

可以说,元江县文化站顺应了时代潮流,贴近了群众,较为顺利地实现了转型,在发掘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在暑期的儿童培训中,文化站既保证了自身资金的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民族传统文化。当然元江的文化站也存在自身固有弊端,由于它紧邻图书馆,在进行文艺表演和排练时,不免对图书馆的读者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2.图书馆资金短缺、夹缝生存

图书馆顾名思义也是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但元江县图书馆自身藏书量有限,书籍更新速度慢,加上现代化科技信息的强烈冲击,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性受限。

据我们调查了解到:元江县图书馆的建筑面积为170平方米,在职人员10人(实际8人,空职2人),藏书20 084册,杂志190―200种。图书种类丰富,并存有少数民族书籍(如哈尼音乐)和地方名人传记,此对于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图书馆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图书利用率低。据负责人介绍:图书馆的书籍借阅率低,杂志的借阅率居高,“县知中心”的使用率随家用电脑的普及而剧降,图书馆由于长期的资金缺乏,更新率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且由于文化站和图书馆在同一幢楼内,文化站活动会干扰图书馆的运行,不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而农村书屋的实际使用率更低,书屋开放时间和村民做农活时间冲突,书籍的种类也较少,且供给与需求未必相符,实用性不高。

元江县图书馆除了日常的开放,还负责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和文化信息工程的推广。从2008年开始,元江县共设置80个农家书屋,完全覆盖村委会,为每个村委会提供3 000元的书架和1 500册书(约20 000元),共购120 000册书,投入约160万元。农家书屋也定期更新图书,并订购报纸和杂志。

2009年,元江县开始实施公共文化信息工程,在元江县城设置一个点为“县知中心”,在农村设置农民网培学校,全县共计30个。这些设施已经基本到位,但内容服务还跟不上,至今尚未开启数字图书馆,所以信息工程的相关设备不可避免地沦为办公电脑,未能真正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3.民众公共活动丰富、形式多样

在调研中,我们不仅走访了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负责单位,同时走入县广场,走入县城下的村子,深入了解到民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利用情况及民众自发的文娱活动。我们从金太阳广场人们的文娱活动及农村民众自己的娱乐活动,看到民众喜爱公众文娱活动,并积极投入其中,从侧面反映了政府公共文娱设施的完善性。

广场文化活动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亮点。广场作为群众放松活动的场所,也是群众聚会的场所,亦是文化散布的集散地,在元江县城的金太阳广场,每天晚上人们聚集于此,或唱歌跳舞,或看电子屏播放的电视节目,各享其乐,热闹非凡。广场舞以哈尼族协会、彝族协会、老年大学、夕阳红文体队、健身操队为引导,主要舞种有:健身操、彝族烟盒舞、交际舞等。

农村群众在特定节日会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如白族米干节、哈尼年的集会等,人们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的节日祈愿,以自发的形式娱神娱己;几乎每个村寨都拥有一个公共场所(如客堂、公房等),为农闲时村民进行下棋、跳舞等娱乐休闲活动提供场地。

但由于多种因素,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群众的公共活动意识不强,活动的场所受限,很多人的娱乐活动也受限。

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难与问题

目前,随着党和国家政策的全面实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了增强,公共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但是,在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2]。同样,像元江县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也不例外,虽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够合理

元江县公共文化场所主要有广播电视局、文化馆、图书馆、太阳城广场,农村主要为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共享中心,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文体活动的需求。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居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文娱场所供居民休闲娱乐。

同时,不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分布不够合理。在元江县的大部分农村,农家书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富裕的村委会,而相对偏远的乡村则未建有农村书屋,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也无法进入这些贫困地区。

(二)政府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

元江县城已有较为完善的文化馆和图书馆,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也不断推进,但是,某些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仍然存在不足。在对元江县图书馆杨馆长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图书馆内大部分是十年前采购的书籍,而现今基本以采购杂志为主,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不能够及时地引进相关书目。

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已经得到基本普及,但居民能收看到的电视台数量还是很有限。主要频道集中在中央台和省市一级的频道,相应的一些娱乐性频道无法收到,与数字电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还不够高

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也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政府、公共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3]。因此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创新机制,进一步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道路,形成一股政府与社会的合力,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元江县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社会化和市场化还没有全面深入,影响了公共文化产品在数量、品种上的多寡与丰富程度。就具体情况而言,一方面是总量不够,另一方面是建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相当的场地闲置,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这些都与公共文化设施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够合理、灵活直接相关。

在因远村委会的个案访谈中,我们得知,农民因为农忙,很少有时间到农村书屋学习,网络共享工程主要是当地大学生返乡后查找资料使用,利用率并不高,而文化广场除了节庆日外,基本成为农村的晒谷场,文艺活动在平时较少。

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反思与探索

针对元江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探索其解决途径,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改革与扶持公共文化服务主体

目前,许多民族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总量不足的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资金短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专项资金来长期维持。只有形成相应的资金补给链,不断增加、改革与扶持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才能够健全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立足特殊的人口、族群结构,制定专项方案,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地区差异、民族差异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实现形式[4]。由于元江县处于多民族地区,特殊的人口结构决定了政府需要制定相应方案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近年来,元江县政府决定增设民族博物馆,建设“哈尼王国”,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强居民的文化意识,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在公共文化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文化场所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来这些文化场所进行学习和娱乐。只有“物尽其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效用,使这些公共文化设施能够更加完善,不断构建起新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四、小结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一直是国家很重视的问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新形势下政府文化治理向服务型政府功能转型的重大举措,党的十报告中重点强调,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5]。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完善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不断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快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建设真正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邓晓颖,周智生.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宜春学院学报,2011(2).

[2]崔榕.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3]郝新凤.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6(8).

第2篇: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审美观念;文化差异;民族服饰

服饰最初是人类为了对皮肤进行保护和遮羞所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出现审美观念,并且通过服饰表现出来。据科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境内的原始人已经学会了用各种宝石、兽皮、兽牙、羽毛对自身进行装饰。这种原始而朴素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喜悦之情。在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当中,人类开始学会在服饰当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大增加了民族服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开始形成了民族服饰的独特风格。对于不同民族来说,地理上的距离越近,其服饰文化越具有相似性。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上极为接近,文化在各具风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一点在民族服饰上也有所体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娜死喾⒄沟慕嵌壤纯矗中日两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具体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年前。由于中国境内社会发展进程较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化都影响甚至引领着日本文化。这种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从文字、语言、生活方式,还是服装服饰。

无论是中国的汉服,还是日本的和服,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代表我国民族服饰的汉服,磅礴大气,具有庄严的气质;代表日本民族服饰的和服,古朴典雅。两者虽然在色彩上多采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是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文化特色。对此,国内与国外的学者也展开过许多相关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学术界有许多对中日两国进行对比研究的研究成果,包括了经济贸易、政治、文化、能源、国民素质等领域。但是,我国学者对两国差异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方面,在民族服饰文化方面,展开的研究则比较匮乏。在数量极少的民族服饰相关研究当中,也只是对历史上某一时段的两国服饰进行比较,或者是汉服文化对和服产生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姜丽在2010年发表的《和服中的中国元素浅析》和李捷在2012年发表的的《看和服里的中国文化》等。

(三)国外研究现状

在欧洲和美国学术界,也展开过很多有关于日本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日本的文化风俗、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入手。而在日本国内,学者也展开过许多对中国的研究,研究重点与中国学者对日本的研究基本类似,主要着眼于两国关系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缺乏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没有从宏观上对两国民族服饰的发展进行对比,这一缺陷在日本学者的研究当中也同样存在。

二、中国民族服饰文化

(一)中国民族服饰的主要特征

我国民族服饰的主要代表就是汉服,汉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三皇五帝时代。汉服具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周礼而产生,并且不断完善,已经深深融入到传统文化当中。“华夏衣冠”这一词语就深刻说明了我国民族服饰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汉服虽然产生于周朝,但是在汉朝定型下来,汉服的得名也是由此而来。汉服一般分为裙衣、深衣、襦裙等几种类型,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峨冠博带,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与汉族文化庄重、磅礴、泰然自若的风格相符。

汉服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右衽,也就是在衣服的领口部位,前襟要向右掩,这是汉服自古以来都保留的特点。汉服这种特点的形成与我国自古崇尚右有关。右衽与汉族文化关系密切,甚至被认为汉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在我国,左衽一般代指异民族的统治,也可以用于代称死者。

在汉族文化当中,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员的服饰也有所不同。“冕服”是一种重要的服饰类型,主要是帝王在各种庄重场合所穿戴的;而官员和学者经常穿戴的服饰则以“长袍”和“襦裙”为主;而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服饰的主要特点是上衣和裤子分开,这也是基层人民服饰与统治阶级服饰最明显的区别。头饰也是汉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男子多数以斤、冠、帽作为头饰,而妇女则会在发髻上佩戴珠花和步摇等装饰。

(二)中国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

在原始社会,服饰的主要原料来自于植物和动物,比如各种兽皮、藤条等。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其形式和文化内涵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但是仍然有规律可循。总体来说,我国的民族服饰基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上衣和裤子分开的形式,另一种是上下身连接在一起的长袍。在服装的装饰方面,我国民族服饰采用的主要是动物图案、植物纹样和几何图案。

汉服产生于夏商时期,在西周时代得到了初步完善。王室贵族为了维护统治,表明自身的尊贵,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其中就包括了不同场合穿戴不同颜色、样式和图案的衣服。到了汉代,纺织技术出现了极大进步,丝绸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服装材料,并且一直沿用下来。除了服装,人们还会利用玉石、金银材质的首饰来进行装饰。

三、日本民族服饰文化

(一)日本民族服饰的主要特征

日本和服的原始形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五百年的日本新石器时代。最原始的和服又被称为“贯头衣”,是一种套头式的圆领衫。在布匹上挖一个洞,将头伸进去,再将上衣和裤子用绳子拴在身体上,这就是最早的和服形式。随着原始社会的继续发展,服装的形势逐渐开始变得复杂,对襟式成为男士的主要服装类型。这种衣服长度基本覆盖到男子的膝盖,具有圆筒形的袖子,采用左衽,用绳子系在腰间进行固定,下身着“F”,也就是绑腿裤。而同一时期的女子服装,则采取全身连在一起的形式,类似现代的长裙。

在穿衣服的同时,日本人民还会搭配一些配饰,比如将长袖系起来的布,也有戴在脖子上的领巾。而于须比则是妇女用来包裹头部的装饰,这是为了避免男子看到自己的面貌。进入公元一世纪以后,日本的染色技术逐渐发达,日本人民开始大量使用染织品来作为衣服和饰物的主要原料。

(二)日本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

日本的民族服饰历史始于奈良时代,也就是公元八世纪左右。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对外开放、国力强盛的唐朝,日本派遣大批学者和僧侣到中国来进行学习,将中国的法令制度、民俗习惯带回日本。在这一时期,日本颁布了“衣服令”,规定不同官位级别的人要穿戴不同的衣服,无官职级别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统一穿着制服。

进入九世纪以后,也就是平安时代,日本民族服饰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在平安时代,公卿、武士与平民的着装区别进一步加大。对于平民服饰来说,袖口逐渐变成圆弧型的小袖,而对于公卿和武士阶级,则采用小袖外套大袖的穿戴方式。进入镰仓时代以后,武士文化开始兴起,服饰文化开始向着简约的方向发展,服饰风格开始趋于朴素,和服这一服饰类型也正式成型。进入桃山时代之后,日本得到了统一,绣箔、扎染等手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服上的花纹和图案也越来越精美。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和服开始出现能功能分类,比如参加婚宴和茶会的“访问装”,参加庆典、相亲、成人礼的“留袖装”等等。

四、中日民族服饰文化的差异

(一)中日在民族服饰上的差异

虽然已经进入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但是在日本街道上穿着传统和服的身影仍然很常见,和服并没有随着现代文化的发达而消亡。尤其是在日本传统的“男孩节”和“女孩节”,更是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大人与儿童。儿童穿着的和服在装饰上往往比成人穿着的和服要简单,只有背后的花结和一件小小的配包,没有其他装饰。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家长要精心打扮孩子,烘托节日气氛,另一方面因为和服文化在日本传承。在日本街道上,随处可见出售和服的商店,也有很多提供和服材料的布料店。在售卖和服的服装店当中,也有一些身着和服的工作人员,就连大型商场当中也有穿着和服,脚踏木屐的模特。这是日本和服文化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流露和体现。

而在我国,由于我国历史悠久,经历过各种时期,对于我国民族服饰的认定上,至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汉服”这一概念虽然被很多人认同,但是其界定范围比较模糊,是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另外,我国国土辽阔,包括了众多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各有其特色的民族服饰。树立一个鲜明的中国民族服饰形象,已经成了现代人迫切的文化诉求。近年来,我国民间对于“复兴民族传统,树立汉服文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也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振兴的好兆头。

(二)差异的形成原因

民族服饰文化在中日两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属于典型的岛国。在古代,由于航海技术所限,日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在本国境内活动,环境相对封闭,这是传统服饰形象可以轻易保留下来的一部分原因。另外,虽然日本在发展过程中也同中国一样,经历过许多朝代,但是本质上都是大和民族自身的衍变过程,基本没有其他民族的参与,社会文化具有极高的单一性和纯洁性,这也是日本民族服饰可以保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国土面积辽阔,自古便与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发生各种接触,形成了我国多民族的特征。在不断的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军事冲突和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我国文化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文化成分相对复杂。而且,我国在历史上强盛的时期,一直保持着对外交流,无论是通过丝绸之路还是海上航线,其中以汉、唐、明为代表。处于一种相对开放的环境当中,民族传统服饰自然比较难以保存下来。

(三)汉服对和服的影响

在古代社会,日本四面环海,与外界沟通不便,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落后的状态。当我国在公元前三世纪进入封建社会之后,日本仍处于原始社会时期。随着我国境内战乱频发,部分人民流往海外,将养蚕、纺织等技术流传到日本,日本与中国的往来逐渐频繁起来,并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在隋唐时期,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来学习中国文化,全方位学习中国的文化,模仿中国的服饰制度。汉服对和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服装样式上,在色彩搭配、花纹图样和配饰方面也有所体现。比如木屐,就是我国传统服饰当中的典型代表,这一点也被和服文化继承下来,并沿用至今。

五、结语

服饰文化是中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我国的汉服文化与日本的和服文化都是经历过漫长发展阶段形成的,各有各的优势和长处。虽然我国在民族服饰历史上比日本要长久,但是在文化保存和继承上还需加大努力宣扬。我国应当积极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以期扩大我国优秀的民族服饰的世界影响。

【参考文献】

[1]竺小恩.弥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发展期[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53-57.

[2]周鹏程,张春梅.从传统服饰看中日文化的异同[J].科技视界,2014(09):98+132.

[3]王祖兮.论唐朝服饰文化对日本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2):24+40.

[4]闫彩妮.旗袍与和服的文化比较[J].陇东学院学报,2014(04):76-79.

[5]王宇倩.鹤纹样在中日传统服饰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05):129.

[6]竺小恩.朱舜水与明朝服饰文化在日本的传播[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46-52.

[7]徐竹君.20世纪前后中国和日本传统服饰色彩异同分析――以旗袍与和服为例[J].艺苑,2016(02):96-102.

[8]竺小恩.古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形成第一次[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47-52.

[9]竺小恩,潘彦葵.飞鸟奈良时代:日本服饰文化“唐风化”时代[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65-70.

[10]金禹彤.论朝鲜通信使眼中的日本衣冠服饰礼俗――以《海行总载》记录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87-93.

[11]李捷.看和服里的中国文化[J].群文天地,2012(07):134-135.

[12]肖琼琼.从民族交融看中传统服饰的流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47-52.

[13]陈佳.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对周边地区民族服饰的影响[J].大舞台,2012(12):256-257.

第3篇: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 新疆 民族服饰 旅游价值 开发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民族服饰是民俗旅游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本文拟从民俗旅游的角度对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旅游价值及其开发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让新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在民俗旅游中大放异彩。

1.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现状

1.1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特点

1.1.1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新疆共有46个少数民族,主要少数民族为12个。每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服型、色彩、图案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即使是同一民族,因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在服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上也存在差异。这些民族服饰共同构成了新疆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1.1.2文化内涵丰富。新疆民族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结构、色彩、图案都可反映出该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民族服饰中积淀的文化内涵表现在方方面面,像生活在天山以北的草原游牧文化类型的民族服饰以简便、适宜骑马驰骋为主要特色,生活在天山以南的绿洲文化类型的少数民族服饰则以舒适、色彩艳丽为主要特色。

1.1.3色彩缤纷、图案丰富、工艺精湛。新疆民族服饰的色彩具有鲜艳、多彩、层次丰富的特点,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本身多样化的艺术性、不同的色彩理念。如维吾尔族在服饰色彩的运用中, 喜欢用对比强烈、鲜明、多层次的颜色。除色彩绚丽之外,新疆民族服饰的图案也很丰富,通常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动物和花草是游牧民族服饰图案的主要形象,绿洲民族则以各种花卉、枝、叶图案等为纹样。新疆传统民族服饰的工艺不但种类多样,其水平之高也令人赞叹。如维吾尔族女性仅在绣制花帽时就有丝线平绣、十字花绣、钩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多种方法。

1.2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近年来新疆的民族服饰旅游产品已以其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的民族服饰资源仍然处于闲置的状态,民族服饰旅游产品还未实现多样化。在已开发的民族服饰旅游产品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民族服饰旅游产品种类单一,档次不高。如今在新疆的很多景区服饰旅游产品还仅限于租赁民族服饰和出售部分旅游纪念品。已开发的服饰旅游商品种类很少,且多包装简陋、做工粗糙,只能定位为中低档产品;二是不能做到“情”“景”相融。严格来讲,“少数民族区域景观应是风景和风情有机交融的地域空间综合体”[3], 但新疆许多民族区域景观“情”“景”分离现象十分严重。游客虽然身处民族区域景观之中,却常常见到的是身着现代化服装的少数民族同胞,无法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氛围;三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大,很多游客对新疆民族服饰的丰富文化内涵大多知之甚少。

2.新疆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

新疆民族服饰旅游产品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开发者和当地居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以下就从实用、文化与经济三个方面来阐述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

2.1实用价值

服饰本身就具有遮身蔽体、防暑御寒、装饰美化的基本功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用品。对于游客来说,虽然目前追求其纪念和文化意义在其购买动机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少数民族服饰鲜明的实用性也是吸引其购买民族服饰旅游商品的因素之一。

2.2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少数民族服饰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首先,就内容而言,新疆民族服饰几乎反映了各民族在不同时代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状况,包括自然环境、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其次,许多文化现象可以欣赏但是不能够直接参与、体验。民族服饰则不然,它的绝大多数内容不仅可以观赏,而且可以直接体验,使人们对民族服饰文化理解更深。

2.3经济价值

随着文化旅游的日益兴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就新疆民族服饰而言,既可直接利用该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与其他民俗旅游资源相结合成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刺激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间接地实现其经济价值。

3.开发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对策

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和很大的开发潜力, 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对其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做到使民族服饰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又实现经济效益,就必须对新疆民族服饰资源进行全面和深度的开发。

3.1进一步挖掘新疆民族服饰的旅游文化内涵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但对于多数缺乏专业知识的游客来说,仅通过走马观花式地观赏是无法领略到这些文化的。因此开发者应注意在不同的场景和情景中,采取适当的方式,适时向游客传输关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各方面的知识。向游客传播民族服饰文化可以采取工作人员讲解、文字说明、发行书籍、影视作品等多种方法。传输给游客的信息也应全面,不仅要包括服型、色彩、图案、纹饰等观赏性因素,还要包括民族历史、地域、风俗、宗教等文化因素及其制作工艺、穿着技巧,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民族服饰。

3.2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

新疆民族服饰资源是在少数民族具体的生活中发展而来的,这就决定了民族服饰可以观看、欣赏,但更需要参与、体验,因为可供欣赏的民族服饰景观往往只能给游客带来表层的、浅显的体验,而需要参与的民族服饰旅游内容则会使游客产生内在的、深刻的旅游体验。不同类型的游客对观赏和参与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开发新疆民族服饰资源时要采取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做到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如针对参观观赏型旅游者,可采取在景区建设民族服饰展览馆的方式,展示该地区的民族服饰及其制作工艺。此外还可采取民族服饰装扮、开展民族服饰表演等以观赏为主的开发方式;针对了解领略型和参与体验型旅游者则应采取以参与为主的方式,如游客可以在服务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参与民族服饰的制作,或身着民族服饰游览景区、体验少数民族生活等。

3.3开发商品型民族服饰旅游产品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极具纪念意义和艺术魅力,同时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游客旅游购物时的主要购物对象之一。当然并非所有的新疆民族服饰都适合开发为旅游商品,在开发时应选择那些便于携带,民族韵味浓厚的少数民族服饰,如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旅游商品在新疆旅游业中创收甚少,种类单一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的民族服饰旅游商品多数为粗制滥造之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因此在开发民族服饰旅游商品时应注意提高其质量,要将工艺精美、质料上乘的高档次产品投入到新疆旅游市场中。

3.4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虽然新疆民族服饰资源非常丰富,但毕竟只是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不能单独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并且民族服饰如果离开特定的民族氛围,其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很多时候民族服饰需要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整体的民俗旅游产品,从而展现其文化和艺术魅力。

3.4.1与民族饮食资源相结合:在民族饭店中如服务人员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为客人提供服务,或伴有身着民族盛装的演员表演的歌舞,能使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族文化。

3.4.2与节庆旅游资源相结合:

在新疆的众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盛大节日,如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在节日期间少数民族人民都会穿上传统的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以示庆祝。因此,节庆活动也是向游客展示民族服饰的大好时机,游客还可以穿上民族服饰一起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去,这样可以使游客获得更加深刻和美好的旅游体验。

除此之外,民族服饰还可以与交通、民居、礼仪等多种民俗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概而言之,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民族性,是一项旅游价值极高的资源,但目前多数人尚未认识到其价值所在。如能对新疆少数民族服饰资源进行有组织的、系统的开发,引导各族人民充分利用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势必会对推动新疆民俗旅游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唐雪琼.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6):50-53.

[3]曲玉镜.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J].民族艺术研究,2006:(3):51-55.

[4]王光新.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服饰艺术[J].服饰,2005.147:46-47.

[5]吴华,玉香.试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J].民族艺术研究,2007.(3):44-51.

第4篇: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民族服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形成了富有中国气派、博大精深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它不仅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以及审美主体内心炽热情感的外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高度艺术化地概括反映了民族服饰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出我国民族服饰语言从审美意象到具体化艺术符号情和意的整合构筑与传达。

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民族服饰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民族服饰因接受了这许许多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信息传达符号,便促使其生成了多种特色服饰语言文化,因此,民族服饰具有区域性和标志性的特性,并作为文化见证和信息传达媒体,展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神,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表现形式和历史文化确证。

民族服饰历经数千年演变之后,除继续负载传递服饰文化信息和展示服饰文化信息的使命之外,还通过其凝聚着的特定历史文化语言,向人们诠释服饰自身诞生的历史时期或时代印记,表现出博大精深的社会历史文化涵义。

从审美意象到艺术符号的构建——论中国民族服饰情与意的整合传达来自:第一

回顾历史,先秦时期盛行的具有粗犷之感的粗亚麻布装,隋唐时期质地细腻的丝绸、锦缎等服饰,这些都从某一侧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我国早期社会的历史文化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纺织业及服装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以其特有的艺术气质及艺术表现语言,准确地传达服饰的结构美和纹饰美,以及服饰本身所蕴含着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思想语义。因此说,服饰不仅是形象化展示艺术的载体、人们情感意念的寄托物,而且具有文化概念和历史属性,具有承载历史文化、撰写历史文化的功能。

尽管民族服饰在人类文化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被人类历史所禁锢,被人们的观念所束缚,被生产工艺所限制,被文化、环境、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所制约,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及表现形式的不完整性。

中华民族服饰的创造和发明是人类造物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各族人民在这个过程中,依据本民族的习俗、思想、情感以及欣赏习惯,不断变更着式样、色彩、材质、结构等构成要素,满足探寻美、创造美的欲望,促进了情感的抒发和新的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

人类求新、求异、求变、求美的本性,决定了情感与形式之间的稳定性结合只是相对的、短暂的,人类的情感和形式语言间总是在相互交融的运动之中寻觅着一种新的结合与平衡,从而产生出诸多各具民族特色的服饰艺术视觉交流语言及服饰语义传达符号,这些语言和符号既构筑起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特定造物文化。

论文从审美意象到艺术符号的构建——论中国民族服饰情与意的整合传达来自

因此说,中华民族服饰是各族人民情感的表述和记录,它的历史流变,记载下了一部广大劳动人民情感积淀、凝聚、物化、释放的演变史,是民族造物工艺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以最初的物质文化功能,即服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转向追求精神愉悦及阐释审美情感为主流的装饰欣赏功能,从朦胧意识的纷乱状态,走向视觉语言定位传达的历史性突破和划时代的变革,从一个侧面演绎出工艺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民族服饰美感本身是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只有将其转化成具体形态才能被人们所认同或感知。而且情感的视觉化、形象化表述只能依附于具体的形态。“造型是运用艺术手段依赖美的规律,将处于变化运动中的事物予以概括、综合、凝聚、固定的物化与升华的过程;创作过程中对形象的提炼,加工以至必要的夸张、变形,都是为了更有效地突出形象本身审美特点;造型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而是揭示艺术基本主题的手段”。[1]

民族服饰语言的造型传达是多层面的复合结构,可概括为内在本质和外在表象两大范畴。外在表象是根据民族传统理念、民族习俗、民族事象等选择的恰当艺术组成方式、造型元素,如廓型、色彩、装饰、材质等,为揭示民族服饰主题本质服务,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的客观具体存在,是依附载体体现出来的具体形象和形式特征。而内在本质的表达则通过外在表象发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内在性格、精神、本质通过色彩及纹样等外在造型形式的反映;传达物化于其中的人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等,则是将造型语言形式化、人格化,形、意交融于一体,抒发人的情感,展现实用功能和审美意念的和谐统一,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

民族服饰展示的不仅仅是形体语言,而且通过形体语言,延伸了审美心理空间和审美心理感应,传达出形体所隐藏的情感语汇,将有限的形体物理空间转换成了无限的心理想象空间。换言之,外在表象因素的表情也起着重要作用,正确地把握其形体的性格特征,有利于更准确更恰当地传达视觉信息,从而减少与观众沟通的障碍,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

民族服饰与整个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民族审美、民族风格、生活习俗甚至民族的经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民族服饰的这些品格,均可通过一定的服饰造型设计及服饰图案设计呈现出来,通过特定的民族服饰形体语言和形式特征,使人们体味出它的舒适、美观和其中所隐喻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习惯,领略它的装饰美以及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

如我国广大农村的许多地方至今仍可见到小孩穿的“虎头鞋”,其造型稚拙、憨厚、质朴,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装饰风格,它以情感为纽带,以事物固有性格特征为核心,通过特定的极度夸张的外形特征,张扬事物的真、善、美,舍弃老虎的威猛凶暴,以猫温柔可爱的品格取而代之,没有了“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机、活泼、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2]在这里,老虎的形象被作为寄托情感的言情物,假借老虎的某些品格,倾吐内心的情感,希望自己的孩子虎头虎脑、无病无灾、健康快乐成长,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护生的民俗心态。不仅如此,细心的母亲还常在老虎尾部加上了上翘的虎尾巴,方便孩子提鞋,这又将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有机完美地融合于一体。

在我国民族服饰中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充分显示出母爱的细致入微,博大无私。从艺术角色看,虎头鞋的造型,凝结的是情感审美艺术物态化的表现形式,整个造型交织着情和爱,体现出审美情感与实用艺术、平面装饰造型与立体空间造型完美结合的现代设计理念,透射出浓烈的民族情感和炽热的艺术激情,是我国劳动人民朴素、纯真、善良、憨厚优良品格的真诚流露。

从审美意象到艺术符号的构建——论中国民族服饰情与意的整合传达来自:第一

图案是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服饰乃至整个民间美术体系中都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它不是简单地模拟对象形体的外形,而是同民族服饰整体造型艺术一样,以舍形取意的方式,视对象为传达审美情感和文化的视觉信息符号,传达一定的社会文化信息和人的审美情感。不同民族的宗教信息、崇拜偶像均不相同,这些信仰和图腾文化在民族服饰文化体系中突出地表现出来。

贵州东南部地区的妇女,将多种图腾崇拜的形象融合于一体,以水牛的头和角、羊胡、虾须、蛇身、鱼尾等整合为意象中的“苗龙”形象,刺绣在自己的衣服和围裙上,表达自己的民族信仰。

这些视觉信息传达符号不仅对服装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使服装呈现千姿百态、靓丽夺目的艺术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以形象化的创造性语言,记录下了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情感世界的演变,为研究民族服饰艺术提供了极具史料价值的佐证。同时,这些信息符号也反映了勤劳智慧的苗族超凡的艺术概括和对装饰艺术的大胆追求。

民族服饰的图案造型设计,均与民族心态、民族习俗紧密相连,重在表达一种审美思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态崇尚吉祥、喜庆、圆满、幸福和稳定,这一理念反映在民族服饰图案上,则表现为追求饱满、丰厚、完整、乐观向上、生生不息的情感意愿,通过图案造型,向人们展示民俗文化理念的深层底蕴和生命情感。

我国北方民族喜欢在嫁妆的鞋垫、肚兜上刺绣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富贵白头、并蒂莲、连理枝、蝶恋花及双鱼等民俗图案,以隐喻的形式,将相亲相爱、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的纯真爱情注入到形象化的视觉语言之中,反映了朴素纯洁的民俗婚姻观,同时,赋予纹样造型以生命的律动,表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勃勃生机。而方胜、如意纹、盘长等造型符号和纹样,则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真诚期盼,表达朴素纯真的审美情趣。

色彩是民族服饰视觉情感语义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民族服饰色彩语义的传达依附于展示媒体,通过视觉被人们认知,不同的色彩其色彩性格不同,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了冷热、轻重、强弱、刚柔等色彩情调,既可表达安全感、飘逸感、扩张感、沉稳感、兴奋感或沉痛感等情感效应,也可表达纯洁、神圣、热情、吉祥、喜气、神秘、高贵、优美等抽象性的寓意。民族服饰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以色块的并置使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美感,明亮、鲜艳、热烈、奔放,显示出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

民族服饰的图案色彩经营,完全脱离了事物原始图像的固有特征,自然界中的红花绿叶,在民族服饰图案中已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转变成为纯粹的色彩情感信息符号,一切为表现审美情感服务,“画画儿无正经,好看就中”,民间艺人们正是依据这一原则随心所欲地驾驭色彩,以满足人们的情感欲望。

民族服饰色彩的形成和传达,在很大程度上,受独特的人文意识的渗透和民族习俗的影响。

有些少数民族地区以“人—地—天—道—自然”五位一体的宇宙观,追求素朴天真的自然之道,成为民族文明的主流意识。这一哲学理念反映在对民族服饰色彩情感的感悟和表达上,常以青、白二色为服饰主色调,表达一种质朴浑厚、洁净爽朗、简朴素净的自然之美,再辅以红、黄、绿、紫等为装饰对比色,在使用面积、色彩冷暖和肌理纹饰等方面,既形成强烈的艺术对比,又协调统一,体现出承载实用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审美品格。

民族服饰视觉情感语义的准确传达,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达方式。

民族服饰的表现材料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它的运用、发展和终结,均与各民族服饰的民族审美意识和民族心理密切相关。材料的更新替代,始终以审美信息传达为中心并为之服务,式样、色彩、纹理、结构等构成元素的变更,产生了诸多不同的艺术交流语言,这些艺术语言即构成了不同民族特定的造物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又与服饰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传统、民族意识等相互交织、渗透、聚积和综合反应,促进并形成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织花、刺绣、蜡染、挑花、银饰等多种材质及形式混合并置,传达着共同的主题思想。但无论采取何种材料或何种表达方式,都具有装饰和表意的双重功能,具有符号性的表征意义及明显的地域特征,甚至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重要标志。

第5篇: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 湘西苗族服饰 民族服饰图案 图案再设计 民族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1湘西苗族服饰发展历程

苗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杨正文按照服饰结构、穿戴部位和方式、服饰风格等方面,将其分成14型77式,而湘西苗族服饰属于其中的“湘西型”。本节介绍其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发展阶段和特色。

1.1湘西苗族的发展

苗族作为构成我国多民族团结大家庭的古老民族之一,人口分布遍布世界各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苗族人口数量约894万,其中,湘西的苗族人口被认为来自中原。他们经历了漫长而艰辛开垦,在与自然环境斗争和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服饰习惯。这种民族交融中形成的服饰文化,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1.2“红苗”的发展与融合

湘西苗族在众多的中国苗族支系中,属于“果雄”支系,即黔东支系。历史上,该地区苗族人群曾因为在服饰方面的突出特点被称为“红苗”,如今相关服饰特色却已经几乎不复存在。“红苗”的服饰以爱用红色为主要特征,常见红色腰带、布裙等。相应支系在嘉庆年间开始大量迁徙或被汉族同化,逐渐式微。到清末明初,湘西地区的苗族服饰文化已经与汉族服饰趋同,尤其款式十分相似,只有图案方面仍保留部分特色。

1.3现代湘西苗族服饰特点

湘西地区苗族支系通过与混居其他族群的交流融合和缓慢演变,及通过汉文化的再吸收与演化,形成了拥有独立于云贵地区的苗族服饰的特征的独特服饰文化。

湘西苗族中,头饰作为展示美好祝福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十分的重视,主要为青黑色、条纹头帕。男性头帕多为青色,女性则反复缠裹形成类似帽子的形状。唯有小孩佩戴的头饰较为丰富,颜色鲜艳工艺精湛,以绸面配以寓意丰富的刺绣图案,十分精美。

服装方面,女性服装更为秀美,多为围领大襟或者右衽大襟,以绣花图案作为装饰,滚花则多出现在襟边。湘西苗族女性服饰中,以或高或低的围裙为最多彩的装饰之一,其用做装饰作用的服饰图案色彩浓郁、做工精致,是穿戴围裙的女性的才情与能力的展现。而男性服饰则更多以颜色为差别区分,同样有少量的绣花、滚边作为装饰和点缀。

湘西苗族中,近现代,更为便利的裤装已经取代裙装,且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劳动人民劳作的需求,演变出裤腿宽大、裤长适中的款式,并同样在边缘有少量绣花点缀。女性裤装由颜色丰富的腰带扎束,而男性则多为深色或黑色腰带扎紧。

2湘西苗族服饰图案特色

与众多其他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相同,湘西苗族的服饰图案除了装饰性之外,也有一定的实用性。苗族人以图案记录自己民族的历史,为服饰图案赋予了浓重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他们用服饰图案表达对祖先的铭记和对生活的拆解,形成了独特的服饰图案体系。

2.1从寓意看湘西苗族服饰图案

服饰图案的功能性与其余图案相似,不仅体现在装饰性,更体现在寓意中。湘西苗族服饰图案受到其族群丰富的迁徙、发展历程影响,充满对于崇拜、迁徙、自然、文字的反映。

湘西苗族的崇拜图腾最有特色的为盘瓠、牛、八仙、龙凤、鱼、石榴等用于祈求保佑、多子等的图案。表达迁徙的图案则多为由水浪和马匹演化而来的二方连续纹样,寓意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土地和次数繁多的迁徙。而蝴蝶、鸟类、花草等图案则反映了苗族人生活环境中悦动的美感。文字方面,除了受到汉族影响,直接将“福”、“寿”等汉字,也有大量苗族人独特的象形文字作为服饰图案保留了下来。

2.2从构图看湘西苗族服饰图案

湘西苗族服饰图案受到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影响,没有形成透视,而是典型的散点式构图。这使得苗族服饰图案在时空的扩张感、想象力上的优势十分明显。更加自由且具有创作空间的构图形式给了劳动人民发挥美学技艺和生活智慧更广阔的空间。其图案主体风格多为“奔放的对称”,即,由众多变化丰富的小图案构成整体充满对称之美的服饰图案,充满悦动和活力。

2.3从色彩看湘西苗族服饰图案

苗族服饰色彩丰富,尤其喜爱色彩丰富的服饰,即“五色衣”,喜爱的颜色中以红色为甚。这不仅是湘西苗族人的审美偏好和民族崇拜的体现,也是湘西地区多产赤铁矿等可用作染料的矿产的结果。湘西苗族服饰色彩中最为常见的青黑底色配以鲜艳的大面积装饰,来源于苗族人对其生活的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和无机环境的丰富配色的提炼,而不是阶级的差异,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解理,也体现了他们社会组成的平权特质。

3现代服饰与湘西苗族服饰

民族服饰图案经过了历史文化的沉淀和长久时间的检验,不仅是民族文化研究的宝库,也是现代服饰(下转第107页)(上接第100页)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灵感来源。

3.1湘西苗族服饰图案的特征

湘西服饰图案中更多应用的是二方连续和适合纹样,其基本元素的选择与现代服饰图案类似,以“点线面”的构成方式为主,由不同的基本单元以不同的扩展方式铺开,形成纷繁复杂而各具特色的色彩和纹理。此外,以服饰图案中的各种要素,体现文化内涵、历史发展、宗教情结、审美意趣,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深层设计思想的体现。

湘西苗族传统服饰图案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成熟的模式,在色彩应用和构图方面也有着自身鲜明的审美偏好和民族习惯,在时空的重构和扩展方面也有着独特的手法和思想,其思想性也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对于追求多元和融合的现代服饰图案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3.2湘西苗族服饰图案再设计

民族服饰图案不同于其他传统图案的最为独到而有韵味的特征,在于它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和浓缩。因而,在针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再设计时,不应拘束于具体表现,而应更多地重视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转化。先进的设计思维需要时间的磨砺和主动寻求,在对湘西苗族服饰图案进行再创作的进步中,必须重视精神和感悟,才能使作品形神兼备。

湘西苗族的服饰文化中,镌刻着深刻的历史符号,反映了湘西苗人的情感历程与精神需求,在服饰设计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价值。它不仅承载着不同文化在碰撞和融合中丰富内涵,更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无法舍弃的文化符号。LouisVuitton、Armani等国际上第一流的服饰设计大亨也有着各种取材于传统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优秀作品,可见其宝贵之处。

4讨论

在社会发展、文明变迁的大背景下,传统服饰制造工艺的繁琐和精致使得传统服饰在现代化浪潮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使得有针对性的再创作成为了现代服饰设计的重要使命。而这种使命的实现,则需要对湘西苗族的民俗民风、民族文化更加深刻的体悟和总结,这也是历史发展为现代服饰设计提出的重要命题。

参考文献

[1] 石伶亚.苗族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47-49.

[2] 侯静.浅谈苗族服饰特点[J].科学导报,2014(10).

[3] 李洁.黔东红苗支系服饰演变因素刍议[J].艺术科技,2014(9):25-26.

[4] 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5] 成雪敏.湘西苗族服饰图案的现代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1):230-232.

[6] 王淳.浅析苗族服饰中二方连续图案的运用[J].美术大^,2013(4):72-72.

[7] 罗义群.寻美步履[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第6篇: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傣族;服饰结构设计;花腰傣族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各地文化交流程度日趋深化,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们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由于受人们多元化审美观念的影响,作为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传统纺织染绣工艺的传承越来越难。傣族有傣雅、傣卡、傣洒三种自称,这三种傣族女子服饰被称为“花腰傣”,具有多彩锦带缠绕腰部筒裙的统一属性。还有一种傣角折的服饰类似于其周边地区的彝族服饰。由于不受支系差异的影响,花腰傣女子服饰的结构特征没有明显的变更,因此,本文以花腰傣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花腰傣族服饰结构设计,希望能够为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1 花腰傣服饰造型及结构设计分析

服装结构的概念源于欧洲“西式裁剪”服饰立体造型裁剪体系。目前国内服装界开始运用特定纹饰和局部造型,都在积极挖掘民族服饰文化的创作思路。服饰代表着各个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调整和优化服饰结构能够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服饰产业化水平,能够将传统服饰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不断创新,促进民族服饰可持续的发展。西式裁剪强调服装结构的合理、规范化,对于我们民族服饰来说,设计、结构和工艺制作长期停留在经验模仿、手工缝制阶段,严重的阻碍了民族服饰适应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创新,严重阻碍了民族服饰的产业化。服饰是艺术和技术紧密结合的加工制造业,也是人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花腰傣服饰结构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傣族服装造型,是傣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花腰傣女装主要由内衣和外衣、下裳、头饰等部分构成。

1.1 花腰傣内衣的结构设计

为了适应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花腰傣服饰会受居住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作为花腰傣服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花腰傣内衣形状与凹字相近,其衣长不到腰部,属于上下分割结构,主要以黑色为主,偏襟,受幅宽的影响,胸围线与外衣一样,进行了断开处理。并且衣身宽度与外衣相似,为25cm,是由经纱向和纬纱向构成,结构中没有出现断缝,能够满足傣族妇女身形的需求。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傣族妇女的内衣形制也呈现向多元化,开始向汉化趋势发展。目前,在平面结构上,传统的汉服已经变成了立体结构的异化结构,这使得花腰傣女装内衣形成了落肩,肩线也变成了斜线,女装内衣呈现出了下挖的趋势,符合了时代的审美特征和审美需求。

1.2 花腰傣外衣的结构设计

人体与服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是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孔隙量,而放松量设计主要是指服装维度之间的增加量。在具体的设计中,为了突出傣族人们的整体思想、观念,设计师可以取一个截面为同心圆,将人体与服装视为圆柱体,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开展针对花腰傣服饰的结构设计。外衣具有较短的衣身,并且胸部附近分为了上下两部分,也就是说将33cm的衣身断开。目前,传统的花腰傣女装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现代审美需求,服饰立体与人体着装要求的舒适度和适用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阻碍了传统服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设计师要在保留传统服饰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服装CAD软件来调整服饰结构,服饰结构的下半部分运用整块面料与衣身缝合作为下摆,并为纬向,上半部分纱向为经向,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提高人们着装舒适度。

1.3 花腰傣下裳和头饰、头饰的结构设计

筒裙、围腰及绑腿三部分构成了花腰傣女子下裳。围腰做工精细,是指宽4cm的刺绣,筒裙由黑布与彩色绸缎组成,绑腿两端系有红绳,是一块半米宽、一米长的藏青色布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式主要分为披发、绾髻等类型。花腰傣女子的头饰一般由发式与头饰物构成。头饰的结构主要有三种结构,即:巾帕、冠帽及其组合。将发髻先用绣花青布帕缠裹,然后用绣有精美纹样的装饰头帕在外层进行包裹,顺着左耳旁垂下头帕,头帕端具有漂亮的花色缕穗。

2 花腰傣领子造型与服饰结构的关系

少数民族服饰的领口一般与肩垂直,前襟正中分割线,不做曲线挖裁,采用了无横开领数值的裂口扩展型衣领结构的处理方法,如云南少数民族。并且有的用面料滚边加以包合缝制,多数无纽扣,前襟自由敞开。花腰傣女子内衣和上衣平面结构与基本纸样相比较,可以归纳出裂口扩展型衣领的结构特点。首先,由于要向下跌落大约5cm,平直的肩缝线次啊能吻合人体肩端点,从而使衣片的前后下摆向原理人体的方向外翘,前后衣片分别向前中线和背中线倾斜。其次,平直的肩缝线被平行向后移动,使衣身整体向肩后滑移,平移值为特型基本样纸后衣片的直开领量约2cm,即上提了前襟,下坠了后襟。另外,领窝点周围的面料形成堆叠皱褶,这是由于颈根的体积强行拉大了前襟有裂口的衣片造成的。由此一来,后领口下坠牵拉,后襟向外翘挺,两片前襟向前中线搭合,袖筒向后扭曲,裂口扩展型领款形成了较为奇异的外观造型,使整件衣服造型俏丽,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3 结语

民族服饰已经成了现代服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花腰傣服饰保护与创新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时尚性、多元化、题材与设计协调性等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在花腰傣服饰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整合到一起,树立现代原则,赋予民族服饰更多现代气息,从而提高服饰结构设计质量,利用现代服饰设计技术,推动我国服饰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现。

参考文献:

[1] 郭锐.基于功能性的花腰傣服饰品探讨[J].天津纺织科技,2012(02).

[2] 孙琦.少数民族服饰结构设计应用――以花腰傣服饰为例[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03).

第7篇: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创意设计;服饰;民族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志码:A

Creative Design of Ethnic Costumes

Abstract: By discussing different looks and diversified features of the costume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is paper analyzed five expressive forms to interpret the ways for expressing creative design of ethnic costumes and used examples to explai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ing process and relevant solutions were given.

Key words: creative design; costumes; ethnic look

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大特征。由于长期处于这种分布格局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保持各自独有特色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多姿多彩,呈现出多样性共存的局面。作为少数民族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服饰,自然也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这种多样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款式和装饰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的审美心理在服饰上体现,也是民族审美心理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再从装饰来看,各民族喜欢采用的工艺方法不同,装饰风格很不一样,服饰间的差异自然拉开距离了。布依族的依支系喜欢用蜡染,简洁古朴、不施装点。苗族喜欢用挑花、刺绣、编织、贴绣等方法装饰衣服,手法风格各异,繁简不等。贵州摆贝苗族百鸟衣整套衣服皆布满各种鸟纹、花纹图案,繁琐考究,男女青年均无例外。

这些民族服饰无论是制作工艺方法、装饰风格、浓重的色彩,还是独特的服饰图案以及服饰造型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根和本。这些丰富的元素都可以被借鉴和利用,也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创作的源泉。

1 借鉴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

民族服饰文化的借鉴绝不是对民族服饰诸多元素的模仿,而是浸润在民族服饰文化中,通过感受、体验把握民族服饰文化的风采,才能创作出富有意味、民族情感、民族文化精神的服装样式。

作为中国的设计师,无论是否提倡“民族化”,其作品本身也多少会带上“民族味”,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事情。在香港、台湾有一些很有造诣的设计师,如马伟明、邓达智、刘家强、郑兆良、张天爱、傅子菁、温庆珠、叶珈伶、吕芳智等,这些设计师大都在西方学习过,在从事设计工作多年后却又纷纷回来探寻自己的根,增强自身底气。而随着探索的深入,他们发现,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丰富异常。同样,一些国内外设计师及品牌表达着中国元素作品,如谭燕玉(VIVIENNETAM)、上海滩、夏姿?陈(SHIATZYCHEN)、殷亦晴、天意(TANGY)、渔(FISHING)、七色麻、五色风马、曾凤飞(圣达威)、燕慕、例外、玄色衣裳、布言布语、柒唐、花笙记、裂帛、品唐斋等等。

民族服饰元素是设计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国外的设计大师们纷纷渴望在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同时,中国的设计师们本该去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髓,这也是设计师们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正是设计师们设计生命的本质。走向世界一直是我国服装设计师努力的目标,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结合,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占据国际设计舞台的完美结合点。无论是浪漫的东方风格,还是高贵的维多利亚风格,或是不羁的波西米亚风情,无一不是混合了各个民族最诱人的服饰本质。

2 借鉴民族服饰造型的表现

民族服饰造型各具特征,凝聚着各民族服饰的精华,又蕴藏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技能。只有熟悉并掌握民族服饰造型的特点后,才能创造出既具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设计作品。在借鉴和汲取民族服饰造型的过程中,抓住部分典型特征,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相融合。如贵州紫云县古董苗中老年妇女所穿的铠甲服饰的造型,设计师领悟了其历史传说之后,不对称式的造型结构非常合理并且很别致,将其造型结构糅进现代服装省道结构设计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手法并非单纯模仿民族服饰外观的造型或形式上的单纯复古,更不是直接照搬,只有借鉴。再者,云南省富宁县彝族(白倮)男子服饰,男子一生更换 4 次代表不同年龄段的服装,青壮年时期以襟圆领窄袖为上衣基本款式,衣层多达 9 层之多。上衣和头帕都用土棉布蜡染制成,衣襟订20以上的银质纽扣,前短后长,从前襟衣角向后襟逐渐以弧线形延伸至臀部以下,成燕尾状服饰。从白倮男子服饰可以看出,国内外的设计师对民族服饰造型的运用,绝大部分是相对大的民族和主体支系的运用,而相当于不被人们熟悉和知道的极小的民族及支系造型的运用则是少之又少。越是小的或者不知道的民族,其服装造型越独特。基于这一点,设计师在汲取比较大的民族服饰造型的同时,把设计的视角扩大,关注一些比较小的民族服饰造型,对其独特的造型加以改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3 借鉴民族服饰色彩的表现

民族服饰的色彩是其服饰的一大亮点,有淡雅素丽的,有朴素大方的,有浓艳热烈的。除了本民族的、图腾崇拜所形成的特殊好恶之外,少数民族服饰在用色上基本没有严格的禁忌。

云南金平地区瑶族喜欢穿戴具有十分鲜明特点的红色头饰,因而被称为“红头瑶"。红头瑶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头饰也相应地变更着。幼年时,女孩头戴绣有许多精美图案的红色小圆帽;进入少女时期,戴红色头帕;成年已婚女子改戴红色尖顶头饰。头饰每一次改变,预示着人生一个时期的开始。头饰每个时期在改变,唯一不变的是红色。

云南武定地区彝族妇女和儿童为了辟邪,多在头上和脚上装饰红色的饰物,男子也在民族传统节日中佩戴红色饰物,热烈而又鲜艳。景颇族妇女桶(筒)裙的色彩组合已有较高的水平。她们通常以黑色为底,上织红色图案。开始在红色的基调上运用柠檬黄、橙黄、紫、粉紫、玫瑰红、浅蓝、草绿和白色等,织出色彩对比强烈、异常鲜艳的图案。

云南绿春县哈尼族是一个崇黑的民族,一般喜欢用自己染织的黑色、藏青色土布作衣料,沿大襟镶两行大银片,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裤脚皆镶红色和黄色的花边,非常庄重。此外,云南勐海县拉祜族的分支黑拉祜的服装也以黑色或深蓝色为基调,多穿深色开襟长衣,衫长到脚面,开岔至腰部,衣领和开岔处都镶锈彩色几何色布和银泡,下穿长裤,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再看云南陇川县阿昌族分支小阿昌的服饰色彩,花纹图案是在黑色底布下,以红、绿色为主,配以蓝、黄色,色彩鲜艳漂亮致极。

细细品味起来会发现民族服饰中对配色相当讲究,并遵循一定的准则,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在设计中,可以结合当季的流行色,将这些古拙艳美的色彩大面积运用或点缀在服饰的局部上,使服装既有传统的意蕴,也有时尚的感觉。

4 借鉴民族服饰图案的表现

各民族服饰各具特色的主要表现在于装饰的不同。这些独特装饰手法有的侧重于头饰,有的侧重于腰饰,有的侧重于领、袖、门襟、下摆等部位的装饰,往往这些装饰部位是以图案和纹样的形式出现,最初出现具有实用的功能。这些图案纹样大多织绣于服装中最易磨损的部位,如领、袖口、衣襟等处,增加了服装的耐磨性,也起到保护的作用。后来这些最初简单的图案与纹样渐渐地变得复杂和完善起来,演化成一种装饰。

借鉴民族服饰的图案时,为了避免图案过于复杂,可提取民族服饰图案的少量元素来放大使用。在设计时可采用一些民族特色的图案元素进行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的整体配合,形成一种整体感。图案可以左右对称,在领口、袖口、下摆、门襟等处重复使用,在上下、前后、内外反复使用,充分体现了统一、和谐之美。设计师在进行现代设计中,可以将其打散,将不同的图案进行重新的排列与组合,避免大面积地应用图案。因此,局部的应用不失为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

另外,各少数民族妇女往往花费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制作一件衣服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很多图案与纹样都是非常繁复的,其中很多带给人们的都是外向而直观的视觉冲击。现代服装设计一般都较为简洁,更注重含蓄与内敛的韵味。因此,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的图案与纹样进行一定的简化、给予其适当的修饰,也是设计的一种方法。

5 借鉴民族服饰工艺的表现

少数民族服装式样和裁剪特点决定了服装是以平面化的形式出现,制作工艺就成为民族服饰的重要表现手段,这些手工艺方式有的直接用于面料或服装加工,如刺绣、镶边、绲边、扎染、蜡染、钉珠等传统装饰手法;有的则以面料、服装之外的饰品、配件形式存在,再与图案、材料、色彩相结合,成为少数民族服饰装饰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挖掘民族服饰面料工艺、技艺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一个切人点。国际著名的染织设计大师,被誉为日本纤维艺术界的“鬼才”新井淳一先生,在运用最前沿技术进行创作的同时,注重对传统工艺的研究和继承,坚持传统技法与最新技术结合的理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为多位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设计的诸多新面料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日本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的作品将时尚新型材料和肌理效果与日本民族服饰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服装设计风格,向世界人们展现出民族服饰工艺的魅力。东北虎首席设计师张志峰和他的“NE?TIGER东北虎”一直致力于创建中国的奢侈品品牌,他将羌族的羌绣、苏绣、缂丝(刻丝)完美地运用在其皮草、晚装、礼服和高级定制的华服上。而中国结的盘扣工艺也是国内中装各大品牌所热衷的民族元素,利用现代设计手段对民族题材与元素加以符合时尚审美理念的再表达,对民族因素进行符合民众心理和设计师审美意趣的再演绎,是对流行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再发展。

流行性和商品性是运用民族服饰元素进行创意设计的两个基本特性,创造价值是最终目的。经过现代设计师再创作,极度表面化的民族风格服饰的设计越来越少,而体现民族文化内涵以及表现民族元素的融合更为多见。民族风格服饰的创意设计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前提下,了解民族风格服饰表现特征,设计师们则能够更快地找准设计方向;了解民族风格服饰的表现形式,设计师们能更清晰了解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 刘军.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3]韦荣慧.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图典[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

[4] 张永发.中国民族服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第8篇: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产业化;应用对策研究

时下,作为蒙古族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蒙古族传统服饰焕发出勃勃生机,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吸引国内外人士的注意,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制作行业正走向产业化道路,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然而,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生产效率低

呼和浩特地区从事蒙古族服饰行业的店铺大概有200多家,但是大部分蒙古族服饰行业的生产规模较小,一般是以家庭式的小作坊为主。多数经营者既没有系统学习服装设计理论,也不是蒙古族服装设计专业出身的人,而是来自外地的农牧民或小裁缝。他们中有的人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制作蒙古族传统服饰,有的人在蒙古族服饰店铺中当学徙,学习制作蒙古族服饰。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由于规模小而无序导致生产效率低,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经营。笔者在调查中,“哈斯图雅蒙古族服饰店”的店主对我说:“曾经艺术团、电视台、学校等机构来我店定制大量蒙古族服饰,但是都有时间限制的。很遗憾的是,我店人手不够,机器设备也少,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所以都失去了那么好的机会。”笔者调查中发现,呼和浩特市的很多蒙古族服饰店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规模小而无序,导致不能进行流水作业、分工合作、批量生产,难以进行很好的统筹规划,也就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二)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不完善、不规范

呼和浩特市的多数蒙古族服饰店采取的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且经营者并不是在学校系统学习公共管理或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人,而是来自外地的农牧民或小裁缝。因此,他们经营的很多店铺出现品牌理念、营销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管理理念、创新理念、竞争理念的不完善、不规范的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向很多店主提及“蒙古族服饰店经营理念”问题时,他们都说不清那些理念。其中,有位店主说:“我们不懂那些大理念,我们就是让顾客满意,做好衣服,能赚钱就可以。”从这简单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不少蒙古族服饰店的经营者对“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的意识很淡薄,甚至对此有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也由于他们多年来的生产习惯决定的。即,只是负责制作服饰,把服饰的经营当作是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他们脑海中没有创立品牌、保护产权、现代营销、优质售后服务等意识。

(三)人力资源匮乏

呼和浩特市的多数蒙古族服饰店采取的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且多数经营者并不是在学校系统学习蒙古族服装设计理论的人,也不是公共管理或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人。所以,专业技术娴熟的人才奇缺,尤其是拥有现代的、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十分匮乏。调查中,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西巷的“萨楚拉蒙古族服饰店”的店主说:“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是缺少技术娴熟的师傅和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现在能雇佣的工人往往是会剪裁的不会设计,会设计的又不会剪裁,而且也不懂得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虽然,那些外出务工的农牧民中有些人受过家族或师傅的传授而身怀绝技,且对蒙古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娴熟,但这类人已经很少又很难能雇上。如今,来店里当学徒的人,主要学到新式蒙古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而且学的都是用机器制作法。它们很少能学到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设计与制作,特别是手工艺的制作方法基本学不到。这是因为,短时间内很难学会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设计与制作的。

(四)旅游资源开发中蒙古族服饰商品开发力度不够

蒙古族服饰文化是发展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应该充分运用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优势来提高内蒙古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然而,蒙古族服饰在内蒙古旅游业开发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质量差。那些旅游景点销售的蒙古族服饰品的外观、材质、做工特别简陋,影响了游客对产品的认可度。

二是没有规范统一的标价。不同的旅游景点,或者同一个旅游景点的不同销售点的同一个商品的价格都不一样,要么没有标明价格而漫天要价,要么标价不合理,这给游客造成负面影响。

三是包装简陋,不能突出作为旅游商品的纪念性、馈赠性与实用性。

四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游客都不了解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艺术韵味、审美价值。这影响了游客对蒙古族服饰的兴趣和购买的欲望。

二、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创新措施

(一)政府统筹规划,扶持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

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从政策指导、发展规划、信息咨询、产品开发、财政投资、招商引资、市场培育等方面为蒙古族服饰的生产、销售提供服务职能。这样可以使很多家庭作坊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可以提升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提高服饰产品的质量。总而言之,蒙古族服饰的产业化发展是要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模式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打造蒙古族服饰品牌

如今,蒙古族服饰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消费者也开始对蒙古族服饰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面对这些挑战?那就是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打造、培育属于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发展之路成了蒙古族服饰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演化为产品的品牌竞争。谁拥有了消费者认可的品牌,谁就占领了市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品牌形象的创立、发展、巩固和保护离不开有个正确的、科学的经营理念。因为经营理念中包括质量理念、创新理念、营销理念、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竞争理念。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质量的保证就没有产品自身,更没有产品的品牌。创新是创立品牌产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最根本的动力和途径。同样,有好的营销渠道、服务态度、管理模式、竞争手段是实行品牌经营的关键所在。

(三)解决好人才支撑问题

目前,优秀服饰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已经十分明显,人才成了制约内蒙古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优秀的服饰文化产业人才需要具备服饰艺术创新和服饰文化产业化管理的素质与能力,或有工艺特长,或有经济头脑,懂得经营管理。解决好人才支撑问题:首先,政府和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要依托高等院校、服饰文化单位、服饰文化专家兴办服饰文化产业的人才培训教育基地,提高现有的从事蒙古族服饰文化人员的工艺技能、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其次,政府必须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要么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要么采用聘任制、聘请制、挂靠制、合作制、股份制、社会公开招聘、重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进行招标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内外服饰文化产业人才来内蒙古地区从事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开发工作。

(四)注重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旅游开发

蒙古族服饰文化是发展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应把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产业化发展要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可以有以下几种开发方式。

第一,蒙古族服饰是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项目,注重开发富有民族特色、艺术特色、具有收藏纪念价值的高质量的民族服饰,充分利用旅游高峰期推销产品。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让游客更多的了解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艺术韵味、审美价值,增加他们对蒙古族服饰的兴趣,从而增添游兴和购买服饰的强烈欲望。

第三,开发观赏型旅游产品。在旅游景点,举行蒙古族服饰的展览或歌舞表演,并让游客穿上蒙古族服饰歌唱、跳舞、留影,使游客感受到多姿多彩的蒙古族风情活动之中。可以召开蒙古族服饰博览会,蒙古族服饰节日,向游客展示绚丽多姿的蒙古族服饰文化,供游客欣赏。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环境下,蒙古族传统服饰的产业化是保护、发展、弘扬该文化的必由之路。只有产业化,才能促进本民族自身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在本民族内部大力传承服饰传统;才能有效的促进对蒙古族服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真正扩大蒙古族服饰的影响力,成为国内外其他民族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乌云巴图《蒙古族服饰文化》;

[2]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

[3]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4]王臂兵、张铭远《服饰与文化》;

第9篇: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

湘西民族旅游服饰的开发,能满足日益增大的旅游市场的需要,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连带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表现在:第一、促进银饰工艺发展、银饰款式的开发与创新、其它材质的饰品的开发与创收;第二、促进苗绣、土家族织锦的发展;第三、促进湘西蜡染业的发展;第四、促进湘西民族旅游鞋业的发展;第五、直接提高湘西民族旅游服饰的销售效益;第六、提高湘西整体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与整体效益。

二、 湘西民族旅游服饰的开发现状

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湘西的民族服饰旅游开发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限的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面临旅游客数量倍增、现有的旅游产品开发面不广,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在民族旅游服饰上表现为只能观赏、纪念的层面。

2、民族旅游服饰资源的胡乱开发利用,破坏民族旅游服饰资源可持续发展。

3、民族服饰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受到冲击,民族特色受到严峻的挑战。

4、民族服饰走粗工艺、低价位发展路线,是造成民族旅游服饰质量不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重要因素。

5、工艺的耗时与现代工业结合度不好,存在款式不多,可选性不强的问题。

三、湘西民族旅游服饰研究思路与开发策略

湘西民族旅游服饰开发,总的思路是:整体定位湘西特色、有主有次,注重传统工艺与艺人,加大款式研究与力度。具体如下:

1. 政府引导、招商、宣传

湘西有很多民族服饰资源,灿烂悠久的民族工艺,传统艺人多为中老年人,存在快断层的危险。目前开发多存在老作坊形式的复制,宣传上也无法跟进。湘西民族服饰的开发需要政府来引导,规范秩序,做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政府部门可为开发民族旅游服饰的企业提供优惠,并举行民族旅游服饰款式设计奖项,鼓励传统艺人和新的设计师不断创新。

2.企业为主体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政府的引导需要大的企业开发才能形成强大的制作力量和款式开发团队。当前旅游服饰款式开发可以说过于零星与简单。只有款式开发与制作形成大而坚实的链条,才能保证民族旅游服饰形成批量生产,才能在全国市场形成品牌力量。可以雇佣有经验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结合社会设计力量为企业的民族旅游服饰注入设计与开发力量。湘西民族旅游服饰只有通过企业化的生产,提高质量、工艺精致化,走高端市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才能真正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3.传统艺人参与

政府引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民族旅游服饰的开发离不开企业主体,但是也只有传统艺人参与才能保证民族旅游服饰款式与工艺的特色。另外,传统艺人的参与有利于保证民族服饰工艺的传承,有利于把握民族旅游服饰款式结构的解读。

4.景区合作、专业的市场销售策略

景区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民族旅游服饰的宣传与销售,针对景区工作人员的服饰进行改革。将传统的民族元素和现代的服饰元素融合进行改良。景区工作人员有现身模特的作用,景区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并结合专业的营销策略,保证有效的供需关系。

四、湘西民族旅游服饰开发中的注意事项与展望

1.民族旅游服饰款式要结合民族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湘西民族旅游服饰要确切地结合民族各项旅游资源独特性,形成整体的宣传与运营,才能形成民族旅游服饰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2.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样性且随时代变化

要关注市场的变化与款式的时代性周期性,争取走多样化发展道路,结合当下的潮流元素才能保证民族旅游服饰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3.对旅游群体进行细分,有针对性

对民族旅游服饰的消费者加以分类,使之分为具有不同需求特点的消费群体,并在设计与营销中进行分类设计与销售。关注湘西旅游群体随着老年化以及节假日、退休年限、交通便利、全民医疗健康水平等因素在变化,做到有预见性的市场分析。

4. 注意保护传统工艺与款式

传统民族服饰款式是民族服饰的开发之源泉,只有保护保存传统民族精美款式、民族工艺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设计资料,保证民族服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