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熊猫学木匠范文

小熊猫学木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熊猫学木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小熊猫学木匠范文

关键词 同课异构 学科综合 音乐本位 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学习中求实践,在实践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务实,在务实中求发展。努力构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获取较高的课堂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在高效课堂下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则是我校今年教研的重点。

一、“同课异构”之“异”——异之“优”

音乐课堂教学如同一幕戏,教师就好比戏剧中的导演,不同的导演根据自身对剧本的理解创作出风格迥异的剧目。而“同课异构”则突出了这一优越性。不同的教者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学生情况,加上个人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采用各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过程,形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教学构思,拓宽了教学思路,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同课异构”为老师们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引发参与的热情,博其所长,取长补短,真正达到教之研,研之优。

三年级《小伞花》这首歌,以情为主,以唱为本,结合校园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们热爱生活、团结友爱、珍惜友谊的情感。三节教研课围绕这首歌,紧抓情感教育这一主线展开异构,展现了风格各异的音乐课。

第一节课,它的“异”在于以“雨”为主线,利用雨不同的声音,进行节奏训练,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节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引起学生共鸣。第二节课,始终以“人文素养”教育为主线,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用情引唱,让学生感知音乐所表达的团结互助之情,学生在乐趣乐学中,自主掌控歌曲轻巧、活泼的情绪,体会友情的真挚。第三节课,也就是我执教的这节课。我的异构则是借助柯尔文手势培养学生自主识谱的能力,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节奏及音乐知识,并在深情演唱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理解,助人为乐的友谊之花开满校园,互助互爱之情撒满人间,从而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美感。

二、“同课异构”之“异”——异之“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教学中许多矛盾、许多问题渐渐凸显出来,尤以“学科综合”这一理念所产生的问题最为突出。《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提倡学科综合”。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它渗透并融合了科学和人文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纵向伸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合理地进行学科综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但是,当一节节热闹非凡的公开课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禁反思:这还是音乐课吗?这是不是已经走进了一个新的音乐综合的误区呢?

一年级《快乐的小木匠》这首歌,是动画片《小熊猫木匠》的主题歌。这首歌节奏鲜明、情绪欢快,表现了小熊猫一边做木匠活,一边快乐的歌唱的情景。

“同课异构”教研课镜头一:

导入环节——师说:“小朋友们,老师平时在家可忙了,要做好多事,小朋友们看看老师都做了哪些事情?”学生根据老师模仿的动作说出答案,“拖地、擦桌子、炒菜、洗衣服……”接着又问:“你们妈妈在家辛苦吗?你会做哪些事情?”学生踊跃交流后,师再问:“你想做一个勤劳人还是懒惰人啊?”这时,引出复习歌曲《勤劳人和懒惰人》。此刻,8分钟已经过去,新课还未导入,但是品德教育已经初现成效。紧接着,师从刚才的勤劳人引出农民伯伯的辛劳,激起学生共鸣,进而让学生背诵古诗《锄禾》,接着用古诗与学生共同进行多种形式的节奏诵读,再导出新歌中的歌词,进行节奏训练。就这样,一节课25分钟过后,新歌还未揭开神秘的面纱。但是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以及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已经深入心田。

新课程倡导“以音乐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是本,音乐综合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一味的为了综合而综合,把一些与音乐教学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则偏离了音乐的本质,失去了音乐的主线,将音乐这一主角置于尴尬的群众演员的位置上,本末倒置,其音乐独特性被湮灭。

“同课异构”教研课镜头二:

节奏训练——师:“火车轰隆轰隆向前开,看,谁想跟我们一起去郊游?”(出示小鸭)“小鸭怎么叫呢?”“嘎嘎、嘎嘎、嘎嘎、嘎”学生一起模仿小鸭叫。接着在火车开动中,又分别出现了小鸡、小猫、小狗等动物,学生分别模仿其叫声……教者通过创设情境,开火车去森林游玩,在此情境中进行节奏练习,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本意较好,但是这一环节却没有将本课歌曲的重点节奏适时解决,反而让这一环节成了一个无效、多余的内容,且设计的动物数量也过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求知欲降低。

第2篇:小熊猫学木匠范文

论文提要:在动漫越来越受到全世界欢迎的今天,对于动漫产业经济,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我国动漫产业现在需要的是把握机会,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

“动漫”一词来自国内一些从事卡通漫画的艺术人士。随着近些年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开始在计算机上制作比单个卡通漫画图片更有动感的连续播放的漫画图像,从而开始称之为“动漫”图像,即“连动的系列漫画”。

许多中文的单词是来自英文,比如“卡通”就是英文的Cartoon,后来在我国演变成为“漫画”,即有幽默感、夸张的绘画表现方法。“动漫”一词在英文中是没有直译的。如果选择在英文中使用最多的描述电影特技、电视动画片、电子游戏的词,那么最恰当的选择应该是“animation”,即“赋予生命、使之活动”的意思。在某种意义上,中文的“动画”更接近“animation”的词义,但“animation”不仅包括画,也包括实物。

我国近些年提出的“动漫产业”的概念,是对西方国家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漫画、动画、游戏、电影动画等产业的整体概括性描述,在英文中最接近的相对应单词是“animation industry”。因此,“动漫产业”准确的定义是“动画和漫画产业”,涉及的领域有以下方面:传统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手工动画、泥塑动画、影视制作、音效制作、广告策划、科学仿真、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游戏、科幻小说、神话小说、报刊连环画、动画短片、动漫教材、影视发行、音乐发行、玩具设计、礼品发行,等等。

一、国外动漫简介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诞生于1937年。而在1941年,我国便推出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制作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片,都在国际电影节大放光彩,令世界瞩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诞生于1959年的我国水墨动画,具有我国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曾让世界为之惊叹,被奉为国宝。日本动画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因为40年前我国动画片《铁扇公主》首次在日本上演之后,他深深被其中“手持如意金箍棒、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形象所折服,才放弃了医生职业,拿起画笔的,从而诞生出轰动日本、风靡我国的日本优秀动画片《铁臂阿童木》。

世界的动画大国,当然属美国和日本,而两国的动画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美国的动画以数字化的电脑制作为主,号称“美国没有‘动画绘制人’”。其特点是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且节奏较快,体现了美国人的直率、爽快的性格。代表有迪斯尼、华纳等公司。

日本的动画体现的则是一种唯美的风格。特点是以优美的人物造型、内涵丰富的对白及剧情吸引观众,但相对的,定格画面就较多。现在很多主流动漫作品几乎都“Made in Japan”,例如《火影忍者》、《死神》、《海贼王》、《圣斗士星矢》、《数码宝贝》、《明侦探柯南》、《高达SEED》、《美少女战士》……简直多的数不胜数。从几岁到几十岁的人群几乎都拥有自己喜欢的动漫。正如在网上动漫论坛中看到的一段话:“动漫是一种心情,它是我们无奈的生活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里的解压密码,毕竟你就生在这个地方,学习、就业天天在你眼前晃来晃去,想避开不太可能,换到动漫心情时就不一样了,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没有师长们挑剔的眼光,没有妈妈的唠叨,也没有陌生人的忽视……总之,没有在现实社会中会给你带来压力的因素.进入这里之前,你只需要作一项准备:放松,放松你的神经,暂时把不快的事情放开,去体验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经历就行了。”其实,在动漫里也有现实中的成分,有活生生的人,也有大千世界中的飞禽走兽,发生的故事有很多在真正的世界里也出现过,之所以还去看,就是因为看到同样的事情,感觉不一样,借一句名人的话说,就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明知道那里面的都只是人为设计出来的情节,可看过的人又有谁能说出,完全没有被那错综复杂的情节吸引过,没有被其中某人或某事打动过?

二、我国动漫现状

《渔童》、《人参娃娃》、《没头脑和不高兴》、《阿凡提》、《崂山道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熊猫学木匠》、《好猫》、《小蝌蚪找妈妈》、《鹿铃》、《淘气的金丝猴》、《牧笛》、《骄傲的将军》、《三个和尚》……身为“80后”的我,对这些优秀的动画记忆犹新,可以说,在我十岁之前,这些动画陪伴我和与我同龄的孩子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但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动漫突然陷入低迷,动漫作品开始被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垄断,国内原创的动漫作品少之又少。根据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国产动画片的播出应当占总量的60%。实际上在2004年,我国国内动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市场需求却在26.8万分钟,实际需求缺口达23万分钟,电视台严重感到动画资源的不足。据统计,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我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

我国动漫为何在起点很高的情况下,落得如今的尴尬境地?我国动漫产品年龄层次明显偏低,忽略了众多的青少年观众,而我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型,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像3岁孩子……,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儿园动画”。我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现在,日本、美国的卡通片泛滥我国市场,我国的动画片却难以走出国门。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外国的动画片长大时,我们不禁要问:一味“偏食”的我国孩子,如果没有了我国文化的滋养,如何能承担起中华文明的传承?

三、我国动漫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动画片概念的错误认识以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

(二)题材陈旧且无聊,原创剧本匮乏;

(三)动漫人才缺乏;

(四)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

(五)外行指挥内行或外行指挥外行,加上缺乏敬业精神;

(六)专业运营不足。

四、我国动漫发展趋势

1、关于人才。有业内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模式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然而,动漫的创作离不开丰富超凡的想像能力,有时甚者需要的是极富夸张的想像,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原创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国内动漫产业急需创意研发人才、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和经营开发人才。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因此我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严重紧缺状态。所以,培养出大量的有技术、有思想的动漫人成了当务之急。

2、关于剧本。业内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如今我国的动漫产业链中,重视开发和扶植原创漫画的力度还很不够。漫画可以延伸出动画,且隐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目前几乎“无漫可动”。原创漫画是动画和游戏的基础和本源,没有欣欣向荣的漫画难以改变当前后劲乏力的状态。我国动漫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一些适合时展和符合日益长大的孩子们口味的优秀剧本。

3、关于运营。优秀的动漫作品诞生后,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然离不开专业的运营操作。曾专程前往日本考察动漫产业发展的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金德龙说,国际惯例显示,动漫产业并不靠出售的播出版权赚钱。他说:在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影视播出的版权收益最多只占到制作成本的20%。动漫产业最大的赢利点,不在销售影视版权,而在衍生产品的开放和生产。就以日本动漫产业为例,日本动漫的大量附属品——动漫周边产品,丝毫不逊色于日本的动漫产品,只要有一部动漫热播,市场上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优质的动漫周边产品,关于动漫主人公的玩偶、服饰、挂件、文具……一切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而目前我国的动漫周边产品,依然只停留在以毛绒玩具为主,在大量盗版横行的阶段,并没有将动漫周边产品发展为产业。而将动漫周边产品产业化,成为我国动漫产业的重要走向。

五、动漫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背包上史努比成了孩子们形影不离的小帅哥;钥匙链坠着的米老鼠更是女孩子争相宠爱的小宝贝;还有电视、电影里千奇百怪的高科技动画、漫画和游戏。这些被人称作“动漫”的产品,成了现代高科技的童话世界。各种各样让你爱不释手的动漫周边产品,轻松掏空了你的钱包。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