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人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包含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学历、联系方式、自我评价、工作经历、学习经历、离职原因及本人对这份工作的简要理解。编写个人简历要注意的原则是真实性、针对性、价值性、条理性,同时还需要注意编写时出现的问题,比如缺乏针对性、出现明显错误、电话沟通一问三不知、求职简历不完整、求职简历表述过于简略等。个人简历的编写是为了求职,能够将个人简历写好则求职的成功率就大大提高了,在个人简历中有一些必要项目不可缺少,比如求职意向、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等。撰写个人简历有很多方面可以提高其质量。而能够让个人简历发挥起作用个,不仅仅是在个人简历的质量上,也在于个人简历制作上。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制作文本形式个人简历需要注意的而事项:
一者,打印前的内容检查
文本个人简历也就是打印出来的纸质的简历,而在打印出来之后其中的内容基本上就不能修改了。在打印之前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最好做出详细的检查。不仅要是自己检查,还要找他人检查,正确做到零错误。
二者,篇幅的限制
文本形式的个人简历也是比较讲究篇幅,一般来说是一张到两张的篇幅,在篇幅上要保持精简,还要注意如果是两张内容,在第二张上不能只是一句两句话,要占整个页面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者,个人简历的排版
要打印出来的个人简历在排版上也非常重要,例如表格式的个人简历,其表格最好不要出现续表的情况。要讲究整体的美观性,也要注意个人简历上字体以及字号。
论文摘要:人类科学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近代以来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波普尔受康德的深刻影响,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完善的科学观。关于波普尔的科学观,学术界意见不一。笔者认为,波普尔的科学观强调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在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处处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研究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科学观及近代人文主义科学观的发展
科学观是指一定时期人们对科学及科学发展的整体认识。近代以来。科学观的演变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裂与融合。科学主义偏重于科学理论和语言,强调科学的纯粹性。培根的经验论和笛卡儿的唯理论奠定了这种科学观的基础,休谟则通过否定形而上学将唯科学主义科学观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现实中,自然科学在改造世界中取得的成功进一步导致了人们对它的推崇,而人的价值和意义被日益忽视。文艺复兴使人们重新思考和关注人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康德看到了科学主义的弊端,并试图建立人文主义科学观,他说:“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规律强加于自然”。康德借助于理性的批判使人重新回归到无论物理世界还是道德世界的中心地位,可惜的是,由于对于形而上学解释力的不信任,他的尝试并不成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唯科学主义的发展也日甚一日。但是康德以及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却为人文主义科学观的建立打开了第一扇门。人文主义科学观受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指引,人文主义哲学偏重于理解人(尤其是个人)的生命,倡导人的价值。19世纪中叶产生的生命哲学、唯意志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等都是人文主义哲学的代表。人文主义哲学为人文主义科学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文主义科学观表现为反思科学的种种不良后果,重新思考科学理性与人的关系问题,强调科学发展中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进入20世纪以后,人文主义科学观的代表人物有费耶阿本德、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
波普尔早年深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对于科学知识的增长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仔细思索,他发现逻辑实证主义把知识的起源归为经验观察的说法是不可靠的。康德作为近代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对波普尔科学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帮助他建立了理论先于观察的思想。波普尔认为,康德“……的故事就是一个借助知识获得解放的故事”,他把康德的伦理学精神概括为:“敢于做自由的人,也尊重别人的自由”。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深深地蕴涵在他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中。波普尔的主要著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以及《客观知识》等,通过对这些著作的研究,我们会发现,波普尔的科学观实质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科学观。
二、波普尔科学观的人文意蕴
在波普尔的著作中,他一直强调人对于科学知识增长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科学的本质是属人的。科学的最终目的同样是属人的,是为了人的解放与自由。
(一)借助于康德——“第一个清楚地认识自然科学之谜的哲学家”的理论,波普尔重新树立了人在科学知识增长中的主导地位
波普尔说“一个哲学家所能做的……可列入他的最高成就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出前人未曾看出的一个谜,一个问题,或一个悖论”。波普尔分析说,作为牛顿的先驱,哥白尼曾经清楚地认识到,从历史或发生的观点看,观察并不是一个人的观念的源泉。观念先产生,并且它对于解释贯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观察必须根据这些观念解释。观念是观察的前提。因此,康德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他看到,那种认为牛顿的理论是从观察推出的观点是荒谬的。波普尔从直观上、逻辑上以及历史三方面分析了康德对于牛顿的批判。康德意识到了这样的事实:和天文观察一样,甚至物理实验在发生上也不先于理论。康德说“我们的理性只能理解它按照它的设计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强迫大自然答复我们的问题,而不是拖住大自然的裙带,让她牵着我们走”“……未经事先周密计划作出的纯属偶然的观察,不可能……与规律相连接。而规律正是理性所探寻的东西”。
从康德的论述中,波普尔认识到我们必须从问题出发,让自然面对假说,要求自然对我们的问题作出回答,而不是相反。正是在自然回答人的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知识得以形成和增长。根据波普尔的观点,属于人的问题是科学知识增长的起源。很显然,问题恰恰是人的精神、意识积极能动的活动的结果。从问题出发这种认识是唯科学主义的禁忌,却是人文主义科学观的生动表现。
波普尔对于规律的认识与康德的态度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他却从康德那里找到了对假说、观念和理论的肯定。波普尔把康德那句名言,即“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规律强加于自然”,稍加修改,变成了“我们的理智并不从自然界引出规律,但试图(成功程度不同地)把理智自由创造出来的规律加于自然”,这就使我们不难把握这一点,即:理智自由创造出来的规律即是人对于科学的设想,科学源于猜想使得我们的宇宙带有我们心灵的印记。同时,波普尔还使我们意识到,我们所谓的感觉材料不再是“客观的”,“非人属性的”,我们在消化我们的感觉材料时总是主动地把我们的理智的秩序和规律加于这些材料。可见,从科学发展的一开始,它的价值就在于为人服务。
(二)错误之于科学的重要性,是科学的人性方面的重要表征
波普尔建立了科学知识可错论。即:科学源于猜想和假说,而猜想和假说是充满非理性因素的,是可错的,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就是不断纠错的过程。我们不难理解,科学知识的可错性是人的可错性的外延。在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中,人的错误往往对于科学知识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可证伪性的基础,即是科学分界的基础。波普尔在《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中说,“我的著作是想强调科学的人性方面。科学是可以有错误的。因为我们是人,而人是会犯错误的。因此,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只有不去尽最大的努力避免错误,才是不可原谅的。但即使犯了可以避免的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波普尔认为,“先是人,然后才是人创造了科学。既然人会犯错误。那么这种特性就会反映到科学中来,因此,科学家是会犯错误的”。由于人是可错的。我们可以不再将不可认识或者认识的错误归咎于我们之于上帝或者其他主宰者的罪恶,并彻底与权威决裂,真正从人本身的实际出发去发现和批判科学理论。波普尔认为:“夸大科学的权威性是不对的,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史看作发现理论,摈弃错了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从波普尔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对错误的认识是对人性特点的全面把握,他始终在理解人性,强调科学的人性方面。
(三)批判理性的建立使人的理性能力成为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力
“构建科学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认为哲学不是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是唯科学主义的一大特征。康德对于形而上学是失望的,因而他诉诸理性,“他的哲学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理性能力详加探讨,研究知识的起源、范围和界限。以便最终回答批判所关心的两大问题即自然必然性的原因和人的自由的原因”。虽然波普尔本人对于哲学同样不抱过多的信任——尽管我们发现波普尔的科学观是人文主义科学观。但他依然认为哲学是有意义的,他说“我们都有自己的哲学,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事实,并且我们的哲学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但它对我们的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却常常是破坏性的。这就使得我们必须通过批判来改进我们的哲学”。波普尔深刻地认识到,“人文主义”或者“人文主义的”不是“人文科学”,即我们不能把人文主义狭隘地局限于历史、哲学和文学等学科。他继承了康德的批判精神,他的科学增长模式强调要充分运用人的批判理性来推动科学发展。波普尔反对自然科学必须接受来自第一哲学的原理的学说。他认为,同纯粹数学或应用科学相对立的自然科学属于人的意见领域,因而是可以批判的。
人文主义的一大特征是关注人的精神的成长,而这正是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的终极价值导向。波普尔说人的精神成长归功于其他人的批判,因此合乎理性就是准备倾听批判。反之。理性的批判的目的之一就是人的精神的成长。同时可以使我们超越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从而使人避免陷入极端的、近乎唯心的人文主义。波普尔说“如果说人文主义关心的是人类精神的成长,那么,人文主义的传统不是批判的和合乎理性的传统,又会是什么呢”理性是人性的重要内含,是人的独特性表现之一。批判理性则强调人的批判精神之于理性的重要导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波普尔是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者。
(四)波普尔的“世界3”是以人的精神自由为前提的
波普尔把知识区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所谓主观知识是“预期”和“信念”,指那些天生的意向和意向的获得和改变。包括具体的精神、气质。客观知识是由各种已知陈述组成。包括人类语言表述的理论及思想内容。客观知识被波普尔称为“世界3”,所谓的客观不是指唯物主义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指可以被主体间相互检验。“世界3”在波普尔那里是相对“世界1”和“世界2”而言的,他把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称为“世界1”:把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或许包括行为意向的世界称为“世界2”。“世界3”不是孤立的、纯粹的,“世界2”一经表述或者形成文字——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就纳入“世界3”。科学的分界完成于“世界3”。不难看出,波普尔的“世界3”中即包括了所谓的纯粹的科学。也包括那些科学观念、方法等等。波普尔认为。归纳或者演绎等规范性的方法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人的批判理性——是批判理性,而非科学理性才相对可靠。科学不是纯粹的经验积累或者方法的演绎,而是存在理论架构的变化。这种理论架构的变化是人渗透着人的精神的。
波普尔认为知识的白板说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在生命进化和一个有机体发展的每一阶段,我们都必须假定具有倾向和期望形式的某种知识存在,即背景知识的存在。从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背景知识的实质是人的精神成果的积累。波普尔的“世界3”存在的前提是“世界2”,并且“世界2”与“世界1”能够互动,即依靠精神、意识的力量来完成“世界3”的建构。波普尔强调精神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所建立的联系,根据波普尔的逻辑,如果失去精神的这种联系的作用。“世界3”的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把倾向和预期归为背景知识,这本身就是对人性的肯定。与此同时。强调对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继承性,强调人的精神力量对于科学的重要性,这是人文主义的要求之一。
持反对意见的人或许会说。波普尔的“世界3”是对科学与人性的割裂。事实上,正如我们所强调的那样。根据波普尔的思想,“世界3”的内容不仅仅是科学。“世界3”的增长必须依赖人的意识和精神。波普尔的“世界3”如果失去了“世界2”的支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把“世界3”作为单独的世界加以区分恰恰是对人的创造性精神的尊重,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
综合来看,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具有如下特征:强调科学活动中人的主观精神对于科学知识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把人的自由作为科学知识增长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不能从属于科学,科学是属人的,认识的目的在于向真理的逼近并最终使人能够认识;打消科学的优越性,一切理论都是猜测性的,是可以批判的。可见,波普尔的科学观深深地印有人文主义的烙印。
三、波普尔人文主义科学观的当代价值
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不同于传统科学观,他反对科学知识的绝对客观化、纯粹化。反对将科学的功能无限扩大。科学的起源就是“问题”以及对解决问题的期待和预见。同时,波普尔的科学观又有别于传统的人文主义科学观,他反对过分强调哲学的功能和人的中心地位,更不同意将科学与人文人为地分裂。那样既不可能也无益处。波普尔没有简单地将科学与人文糅合到一起。而是通过分析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以及增长方向,让我们切实地看到,无论是科学发展的内在特征还是外在表现上,科学与人文都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之所以说波普尔的科学观是人文主义的,是因为在波普尔的所有关于科学的思想中。都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对于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强调人文主义科学观,有助于培养和理解完整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深层表达。科学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重要方面,涵盖了理性、求真等基本原则,但却不能完整地进行反思,科学精神的目的性中缺乏对自由与发展的追求。因而科学精神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更多是功能性的,缺少终极关怀。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使人在追求真理中实现自我,而不至于使人在科学中失去自我。波普尔的科学观恰恰可以使人和人的属性充盈在科学内部以及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这既保证了科学的属人性,又使人尊重科学,不至于丧失科学性。
第二,用人文主义引领科学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科学发展的脉搏和方向。在对待科学的问题上,唯科学主义将导致科学的失控或者不可知论;而人类中心主义(人文主义的极端形式)又使我们失去了认识能力,不利于认识的进步和对世界的改造。人文主义所包涵的东西,如果用波普尔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更多的是不可反驳的价值标准性的东西,因而,它无所谓科学与否。然而,毕竟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认识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类精神的成长。因此,在科学认识问题上必须从人的本质出发,用人文主义精神引领科学认识。波普尔的科学观把人的价值深藏于科学结构内部,让人的精神与科学一道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论文摘要:在简要分析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科研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在科研中奏行人本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一词是萨顿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紧张关系的。然而,在内在论影响之下,科学哲学向来是见物不见人,把科学活动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只研究科学自身的因素,而忽视了研究科学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者片面强调主观感觉的“中性”,更使科学逐渐脱离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这里仿照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寻求一种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人本主义思想。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使“瓷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的繁荣压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独尊的大科学主义。但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科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突显,人文主义者们对其的批判之声越发之大,发科学主义的浪潮也变得日渐高涨,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严重。对此,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伴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发展进一步加深·旧人文主义是以解放人性、寻求自由为主题的,而萨顿就针对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敏锐地提出了新的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在萨顿看来,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于是提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他又将之称为“科学人性化”。
萨顿指出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所以,必须使“科学人性化”,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之完全一致。它主张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的继承、弘扬、创新与实践。
如仅就文化层面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总背景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所谓“两种文化”,在目前状况下,可按萨顿和斯诺所指认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学者(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具体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至少有三:一是传统人文主义,二是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三是现当代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它至少包含四层意义: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其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的发展;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共进;其目的是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自提出后,引起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入探讨。至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得到时代的关注,获得了新的发展。
既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呢?这需要寻求一种适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科研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到了14世纪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新兴的学者以研究古代文化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的斗争。文艺复兴在15世纪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到16世纪达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神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把人们的价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间,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再次兴起则首先是基于其发展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比较出现新的特征:传统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说明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得某种共性的东西,因此是本质主义的,并且强调人的理性作用。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对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体,其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精神物质之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共性的东西,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二)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发现科研中的人本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是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立的“以人为中心”理论在当代社会工作教育、实务的发展上都享有特别的声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人性观,“性本善”、“自我实现性”、“潜能”及 “以人为中心。“达到良好的心理氛围中的尊重与理解”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罗杰斯信奉“人性本善”,认为人生来是积极的、要求上进的,并在条件适合时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完善。在《论人的形成》中,他曾这样描述:“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伴随着美妙的有条理的复杂性,向着他自身机体所能达到的目标前进。”他指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并认为“所有的生物学趋力皆可归属于这种实现倾向的名义之下”。这种倾向使人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满足,而且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罗杰斯还认为,人具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性使人得以发展和进行自我塑造。
关键词:人文主义 高职教育 培养质量
课 题: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研究课题(批准号:BY2015-615)的研究成果。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等稳定社会发展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几年,随着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的激增、院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突出职业技能特色,“专业技能”学习几乎是高职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学校虽然也开设德育、创业指导、形势政策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但量显得很少,而且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德育工作,一般都是说起来很重视,做起来却容易被架空。高职教育,只有切实认识并贯彻落实以德兴教、以教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本质,适时引入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才能找到促进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深厚泉源。
一、“人文主义”一词的由来
人文主义教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五世纪时期的古老教育。当时的教育除了哲学、史学、戏剧等文明教育外,主要强调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门学科。这几门学科后来成为中世纪大学学科的基础,被人称之为Liberal arts,意指“自由人的学科”。我国翻译成“文科”或“自由艺术”,泛指那些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有价值的学科。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学生用studia humanitatis表示这些学科,英文为the humanities,我国译为“人文学”。我们将“Humanism”一词译成“人文主义”,有学者认为是受《易经》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一说法的启示。由此可以看出,“人文主义”是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概念,它从一开始就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先进成果。人文主义教育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教育。个人的人文涵养是个人健康发展的体现,社会的人文素养是一个社会有效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程度,是“文明社会”的内涵。在当前人才大战、人本主义管理与教育思潮之下,重视人文教育与当前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1.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这几年,我国高职连年扩招,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占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中国职业教育规模也已经居世界首位。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专门部署。
2.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学生对技术技能学习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育,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无不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展开。这些创新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睡觉、走神,甚至于不到课。学生对上课的消极态度和学校的殷殷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高职教育忽略“教育”与“培训”的区别,弱化了人文素养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有别于普通的“培训”,目光要放长远,不能偏离教育的实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出会学习的全面发展人才,才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和进步。
从以上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更需要关爱、启发、激励和引导。而人文主义恰恰强调个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传授使人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和状态,以实现人性的拓展,激发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可见,高职院校引入并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高教现状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教育应重视人文主义教育的其他原因
1.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道德素养培植是“教”的本质要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中正、和谐是“育”的内涵所在。教和育两个方面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人文主义教育为基础。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只有夯实仁德根基,继而以“文”化之,才能实现以“技”长之。
2.高职院校学生的潜能在初、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培养
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他们的优势和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智力水平并不低于社会上默认的“优秀生”。这些孩子的思维亮点,曾被家长、学校认为是“不务正业”。作为青年一代,他们有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他们在用自己的眼睛在评判着这个世界。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他们不仅仅是考试的机器和老师眼中的“差等生”。在高职教育阶段,我们不能简单将以“分数”论高低变换为以“技能”论英雄。我们应该从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高品质生活的角度来关爱学生。
3.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对社会应有的正知正见有待引导
高职院校的学生或者由于成绩差,自信心长期受挫,有自卑的心理倾向;或者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情感受到伤害,缺乏安全感、认同感,性格孤僻;或者由于一些偶然事件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社会有偏见。步入高职院校,实在是出于无奈,主动要学习技术的很少。这些经历和遭遇都会给原本青春靓丽的高职学生蒙上一些心理阴影,使得这些孩子身心不能健康、协调发展。
在这种情境之下,高职院校只有引入人文理念,用人文精神经常鼓励孩子,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让他们意识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如此关注,寄予厚望。只有让他们充满自信,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才能让他们爱一行、专一行,有信心、有决心学好技术,健康成长。
四、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作用
1.有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特别指出,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强调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可见,国家层面的高层设置也意识到了人文主义教育在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
2.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水平
人文主义教育中的美育欣赏课程,通过对优美事物,如优美的书法、舞蹈、音乐、建筑、语言等的欣赏,让同学们去感受美,体会美,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可以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积极的审美情趣,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着力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社会认同感
每个人都渴望支持。作为青春成长期的高职学生更希望得到认可和关注。经常赞扬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种由衷的鼓励和表扬,学生从中会获得自信,并进而保持被赞扬的这句话、这个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会因此而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会增强,形成自身素质。所以,积极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都会增加同学们灿烂的笑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我责任心,学会从新的角度认识自我。“天生我才必有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和别人,发现自我价值和学会包容别人,才能掌握更多的新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4.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和世界观
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在教学中主张要了解学生的性情,因材施教;主张教师对学生严慈相济,反对羞辱和体罚学生;主张好的教学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为前提,向往人的全面发展。这种重视智慧潜能开发,发展健全体魄的教育,逐渐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改变他们的认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高职院校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途径
如前所述,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理念,可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人文主义要求教学人员用爱心去教书育人,而不仅仅把课堂当成一种工作或任务。高职院校的人首先要树立一种人文主义教育的理念,认识到人文教育是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身心素质教育的基础,让这种理念来指引高职教学的各项工作。
具体而言,人文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可以是国外优秀文化。这种人文知识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的载体和切入点。人文主义教育只有通过人文知识的熏陶,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文精神。
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去读《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或名人传记,我们只能用其中的摘录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等这样的语句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读其中的一两句、一两段,然后去品味、去体验、去感悟。这些孩子的悟性和灵性会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进而导引他们积极地生活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
树立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先“正己、爱生”。只有以完全正能量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才能对学生施以人文陶冶。教师的品德要堪为师表,教师的学识要堪为楷模,教师的言行要堪为榜样。具有良好精神面貌、和谐融洽、文明上进的教师团队才能营造学院积极的人文环境。
在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支撑下,有了良好的人文教师队伍和环境,我们还可以从课堂内外的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人文主义教育。
一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彰显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风采,增强学生自信,重塑自我认识。
二是创建多种形式的院校社团,丰富院校生活,营造一种有别于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多彩校园,释放压力,启迪动力。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体育、美术、音乐、绘画等开启学生智慧心灵的审美选修课,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操,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是在考核方式上,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择优的标准,也不单纯以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作为就业推荐的唯一标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毋庸置疑,社会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理论体现着极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无论何种教育,都离不开人本身而谈其他。职教会议也多次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基础是人的素质,核心是人的发展。
人文主义正是通过认可并进而挖掘人的无穷潜能,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帮助人形成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构建科学合理教育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要爬上“质量坡”、越过“结构坎”,整体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人文主义教育不可忽视。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君子的谦谦风范,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社会风气,要通过“诗、书、礼、乐”的外在学习而不断熏陶才能养成和建立。中华民族历来以德服人、以文化人,十分注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人文主义教育的魅力恰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菅振行.教学研究[M].北京:燕山大学出版社,2010(10).
[2]肖媛.论科学精神在人文素养培育中的核心地位[J].社会科学论坛,2014(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仅仅传授学生知识并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完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工作近乎“传道者”。“传道者”需要做的就是让众人“信其道”,那么“传道者”之“道”与“师者”之“道”有什么共同点抑或是区别?通过《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下简称“简史”)一书中“宗教的法则”这一章节的阅读,笔者体会如下:
一、宗教的“普世特质”
西方宗教的发展经历了“泛神论”到“多神论”、“二元论”最后由“一神论”统一,然而所谓的“一神论”其实也是一个万花筒,基督徒大致上是信奉一神论的上帝,相信二元论的魔鬼,崇拜多神论的圣人,还相信泛神论的鬼魂。西方宗教将有着不同解释甚至矛盾的思想结合,并且吸纳了各种不同来源的仪式和做法,这样的现象在宗教学上有一个特别的名称:综摄(syncretism)。“简史”一书的作者——尤瓦尔·郝拉利认为很有可能,综摄才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宗教。
宗教是除金钱和权利之外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因为所有的社会秩序和阶级都只是想象的产物,所以它们也十分脆弱,而且社会规模越大就越脆弱,宗教的重要性在于让这些脆弱的构架有了超人类的合法性。可以说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这种超人类秩序具备让各种社会和政治秩序合法化的功能,因此宗教需要同时具备“普世特质”和“推广特质”。
二、宗教的“推广特质”
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一开始只是犹太教的一个神秘教派,该教派信徒想说服犹太人,拿撒勒人耶稣就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弥赛亚。这个教派最早的领导者之一是来自塔尔苏斯的保罗,他认为宇宙的至高神有私心偏见,对人类并非莫不关心,而且他甚至还化为肉身,为了人类的救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种事不该只有犹太人知道,而应该让全人类都了解。于是,就有必要将关于耶稣的好事(也就是“福音”)传到世界各地。
保罗的这个想法开枝散叶,基督徒开始组织了对所有人类的传教活动。而在一场史上最意想不到的转折下,这个犹太教的神秘教派接掌了强大的古罗马帝国。
基督教的成功,成了另一个一神论宗教的典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诞生了伊斯兰教。就像基督教,伊斯兰教一开始也只是某个偏远角落的小宗教,但它又以更快速的脚步,打破了阿拉伯沙漠的隔绝,收服了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印度的庞大帝国。自此之后,一神论的概念就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崇尚自然法则的“佛教”
在东方出现的宗教与相信神灵或者其他超自然对象的宗教有所不同,这些信仰也认为有某种超人类秩序控制着这个世界,但他们所崇拜的这个秩序是自然法则,而不是什么神圣的意志。其涵盖范围包括了我们所说的“儒释道”三教,其中最为盛行的是佛教。佛教的开山祖师释迦摩尼思索了各种人类苦痛的本质、原因和解决方式,最后他体会到,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厄运、社会不公或神祗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
郝拉利也说道:佛教这种前现代的自然法则宗教还是无法摆脱神祗崇拜,因为大部信众无法达到涅槃境界、不为名利所困,日常生活里多半还是追求着世俗的成就。
四、人文主义宗教
有神论的宗教,重点在对神的崇拜;至于人文主义宗教,重点就是对人的崇拜,或者讲得更明确,是对智人的崇拜。在人文主义宗教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自由人文主义和社会人文主义两个教派。自由人文主义认为人性就在于每个个人的自我特质,因此个人自由也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简单来说也就是“人权”。而社会人文主义认为所谓“人性”是个集体而非个人的概念,因此他们认为神圣的不是每个人个人心中的声音,而是由所有智人这种物种构成的整体,他们追求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平等。
这两个现代教派注重的都是“人性”,“人性的自由神圣”、“人人平等”,归根结底这种对人的崇拜也是对神的崇拜。
通过对宗教概况的了解,回到最初的问题:“传道者”之“道”与“师者”之“道”有什么共同点抑或是区别?很容易找到的区别是其受众,由于受众的不同导致“传道”内容的不同,笔者认为传道者侧重于“人文思想”,教师教书育人侧重于“自然科学”。不过笔者也认为两者并不是没有关联:
一、韦纳归因理论——向内寻找的思维方式
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其中“自我努力程度”在归因理论中十分重要,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不够则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向内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与佛教向内寻求宁静的思维方式相似,虽然从本质上佛教的内修是为了脱离苦厄,而归因理论则是希望通过正确的归因从而进一步获得成功,但两者在思维方式上是有关联的。
二、现代宗教与教育的关联
现代宗教崇拜的是人,也即“人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我们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现代教育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并注重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关注孩子的“个性”。这样的观点与“简史”中对自由人文主义教派的描述有着内在的联系,自由人文主义认为人性就在于每个个人的自我特质,每个智人都有着人性的神圣本质,正是每个人的内心让全世界有了意义。
关键词:人文精神 图书馆 主体
一
图书馆的基本构成是书和人,其目的在于传播知识、提升素质、促进人类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从图书馆的值阈来看,它是人文主义的。以往图书馆强调读者本位,实现一种充满亲和力的读者服务,这当然是现代图书馆必由之路。但长期以来,图书馆学术界却忽略了图书馆人自己的人文主义的涵养。图书馆一些非人性化的管理思维与制度依然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与我们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是有关系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物质性因素有了大的改善,但这些器物和技术层次的变化而外,最深层次的人文主义精神却没有得到弘扬。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图书馆还在一种简单、僵硬的行政条例下运转。图书馆人不仅是职员,而且是图书馆人文意义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一般的图书馆工作中他们作为文化主体的价值追求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如何建设员工的素质,我们多是强调制度的建设,而很少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体性构建这个角度去思考。同时,在图书馆建设中,大家都比较喜欢谈论如何去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等等,却忘记了“人”自身。图书馆的集体无意识地在丢失自己的人文理想。在学校工作中,它成了死角,在人员安排上它成了“被照顾的后院”。其实,现在的图书馆建设中,在建构“人本位”框架下的读者本位之外,还应包括图书馆馆员在内的。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本思想如果不包括图书馆员,那显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而图书馆员的实际社会地位却不高,根本原因是我们还缺少自我赋予的主体意志。但问题还不止于此,由此而形成的图书馆员荣誉感与尊严感的丧失却是最致命的,而这种丧失在管理阶层的意识中却是屡遭忽视。这对图书馆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没有荣誉感的馆员制度源于人文精神的匮乏。现代工业社会的基本状况:一方面是科技信息的发达,但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的普遍压抑性生存状态,正如马尔库塞论述的社会分工越专门,他们的劳动越异化。人们并不在过自己的生活,而只是在履行某种事先确立的功能。而从根本上说,图书馆的实质性进步要看它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程度,即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关注。图书馆学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近,但我们最好还是提醒自己记住,图书馆始于人文主义。否则,过分热心于科学技术和行为学派的社会活动,我们就会看不到个人及其需要和包含这些需要中的人文主义价值。
二
实现图书馆制度的人性化目标,核心在于必须以人文主义精神灌注图书馆整个机体的运作,不仅是针对读者,更重要的还要实现在图书馆事业的支柱――馆员身上。为此,图书馆要有理念的真正突破。如果管理阶层还只是把图书馆视为一个行政事务单位而非文化学术机构,那么违背人本精神的制度与措施就会出现。而这种制度措施从本质上是完全与人性化管理精神背道而驰的,本质上是把馆员视为单纯的“劳动人”,而忽视了具有多层次需要的“社会人”的属性。这只能加剧图书馆的内部矛盾,严重挫伤一般馆员的积极性。因此图书馆制度的人性化就必须是立足于“人”,把尊重“人”的价值放到图书馆的核心地位,这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在体现。因此,一定要增强馆员的荣誉感和尊严感,这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前提。荣誉感源于崇高的人文主义理想。人文主义最关心的是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这种定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极大地促进馆员的文化主体意识,使他们真正的爱馆敬业。创造能够激发人的最大潜能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这对图书馆馆员的价值主体的觉醒非常重要。文化主体的觉醒比仅仅是“甘为人梯”的教导更有价值意义,在消除馆员自卑心理、消极工作方面发挥真正作用。其次,提高图书馆学术地位。要培养馆员自由与创造的精神,不仅是一般的鼓励馆员写文章评职称、培训学习等,更要创造一种宽松、严谨、眼界开阔的研究环境。让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和繁杂的事务操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深层次的参考咨询工作,去从事知识组织、分析和综合的工作。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真正具备人文素养,从而吸收到高层次的人参与这个事业。让他们充分发挥专长,形成尊崇学术规范的风气,将图书馆研究推向人文的高度。
在一般性的服务制度中也应渗透人性化的温暖,如开放时间,不仅是要考虑读者的需要,也应考虑馆员,做到既照顾读者又体现对馆员的人文关怀。这同样体现出图书馆人文事业的神圣和尊严,因为读者的要求并不都符合人文主义的平等精神。我们的一些图书馆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午就不开馆,更好地考虑了馆员的休息。他们将《读者指南》发给每个读者,对于违反图书馆规章制度的予以严肃的惩罚和教育。这些措施体现了我们的认识。图书馆制度的人性化奠定了它的人文主义事业的基础,但它还必须将人文精神在馆员和读者及社会之间融通,最终实现它的文化理想。
三
图书馆的文化理想既是人文主义,它就必须体现出传统文化和先进性文化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实现当代政治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就图书馆的文化与教育功能所体现人文精神而言,它应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架设理解与关怀的桥梁,其次在文化传播中将崇高的人文精神灌注读者群体,最终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思想的支撑。而这一切都必须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融通进去,因为人文主义“它也被普遍用来表示warmth(温暖、热情)及congeniality(合适、适宜)”。
就读者与馆员的融通而言,应该说一直没有理顺,双方都有一定的扭曲。一方面是部分读者瞧不起馆员,另一方面是馆员心理没有读者,双方存在着不和谐的矛盾。这种非常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是图书馆内部的非人性化制度对馆员积极性的压抑。而图书馆在回归了自己的人文主义精神。实现了馆内的人本管理以后,读者与馆员就容易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随着图书馆员人文素养的提高,读者对他们的看法会有所改变。图书馆员社会尊严的提高可以激发真诚的事业精神,他们从体力、技术性的工作中走向学术前沿,指引读者进入信息的海洋,解答他们的问题,从借还书的“二传手”角色转变为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专家学者。当图书馆职业为社会所羡慕时,图书馆也将成为认为人文精神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读者走进图书馆并不一定是要查什么资料,他可能更在乎感受这个文化实体的气息,在与具有人文气质的馆员接触中,接受阳光般的温情。
图书馆人文理想的最终体现还是对一国文化精神的继承与传播。中国儒家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盖为深远。这种文化恰是一种追求生命和谐的价值观。由此形成的民族精神“一是向上之心强,二是相与之情厚”,并最终达到“群生和洽,各安其性”的理想社会。因此,儒家提倡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仁者爱人”,从具体生存来说,即存“爱人”之心。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总的看来,“仁”的价值意义就是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建设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友爱、认同的关系。只有如此,“仁”的精神也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依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说现代化绝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的精神,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图书馆,不仅是其参考服务的价值,而且要更重视馆员与用户的沟通,读者在图书馆感受的是一颗充满温情厚意的“仁心”,图书馆员要向他们灌输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他们选择文化的精华,铸就人文的品格。同时,读者也应当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给他们以尊重、理解与认同。
图书馆是传播人文思想的重要文化土壤。它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文化理想――即崇高的人文主义的事业,实现图书馆的人性化目标,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成为人文精神的中心,辐射整个社会,为建设一个健康、良性与关爱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参看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对于舞蹈教育在艺术与社会功能方面有了巨大的延伸以及改变,本文通过从人文主义思想的视角下出发结合我国当前舞蹈教育的现状,提出创新而有效的途径,为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一、舞蹈教育改革途径: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
(一)对于我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由于受到“五四”全面发展的影响,由此我国的舞蹈艺术便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正式登上了现代舞台。关于舞蹈方面对于古代人文思想的继承主要是对古代乐舞传情达意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我国原始、夏商周、汉代、唐代、宋代以及明清舞蹈的继承。我国古代舞蹈精髓的发展一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近现代、现代舞蹈中,而我们在现代舞蹈的一颦一笑中总能发现古代舞蹈的影子。例如:戏曲舞蹈。比如:著名的剑舞、袖舞等。通过在戏曲中加入舞蹈元素使得在刻画人物表演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
(二)对于现代人文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现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舞蹈中的继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极具独特艺术性的当代舞蹈,其独特的表达形式真实地描述出了当下与传统的关系;另一类是具有舞蹈艺术本质特征的现代舞蹈,不仅可以描绘出当下社会人独特的“个性”,而且也是对舞蹈艺术家独有的个性化思想的具体表达。继承这两种舞蹈的精髓――“独特艺术性”以及“独有的个性化”,不仅仅是对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实现人文主义视角下舞蹈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要想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让我国的舞蹈领域变得更加有活力有生机,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继承发展西方的舞蹈精神――追求个性放飞自我,表达气度与扩展的文化心理。例如:对西方芭蕾舞蹈的借鉴吸收与学习研究,逐步接触与了解具有芭蕾舞立体形态的《吉赛尔》、吸收借鉴著名的古典芭蕾《天鹅湖》等等。这些优秀作品都是将西方的美学艺术形态与独特的美学原则融入到舞蹈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人文主义视角下舞蹈专业的教学改革途径的三种形式
(一)对舞蹈课程的知识系统进行更新。在人文主义思想下对舞蹈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更新,其途径之一就是以“更新换代”的原则去重点教育培养学生。舞蹈专业的教学具有“时效性”,所以应该保持其所特有的与时俱进的形式,及时做好对于舞蹈教材的更新换代,积极培养学生接触了解新领域、新视角、新观念。要想做到这些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体系改革。以“为舞蹈专业人文主义思想的培养”为核心,制定科学可行的详细紧密的教学计划;二、培养“海纳百川”的气度积极吸收新的舞蹈教学知识理念,新旧融合融会贯通保证舞蹈教学的“新”。课程方面的设置向具有高精尖、专业化的知识体系进行实时更新发展。
(二)创造出精品舞蹈以高雅的艺术形式去服务社会。精品的舞蹈高雅的艺术形式犹如璀璨的灯光指引着人类舞蹈文化的前进方向。精英文化、高雅的艺术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对于人文主义视角下舞蹈教育的改革,就是使舞蹈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以舞蹈艺术的至美情怀去唤醒人类的诗情画意。所以对舞蹈艺术家给予尊敬、对舞蹈精品给予呵护、对高雅艺术形式给予支持与保护,这不仅仅是时代担当现实关怀,更是对于现有舞蹈教育体系下的一种新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的150多场实践演出以及教学成果汇报,不仅检阅了学院的教学实力、人才水平,而且也集中展示了教学成果。到今天为止,这所学院的各种各样的演出接待各级领导、社会群众已高达6万多人次。这种艺术展现的形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所大学,应该值得每一所舞蹈艺术类学校去学习借鉴。
(三)加强互动交流与合作。加强互动交流与合作是舞蹈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石,有利于在舞蹈领域培养出更多的高精尖方面的人才。对于舞蹈教学领域的改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各个舞蹈学院的交流与合作。而这种交流与合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地区与地区之间,还包括省与省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舞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有利于双方之间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关键词:人本主义;初中;德育;渗透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身体成长以及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对于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渗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人本主义在德育中的渗透,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人文教育,主要指的是受教育者在经过教育者的人性化教育之后,其境界逐渐地提升,并且有助于实现相关社会价值教育以及人格塑造力量的教育,其本质与人性教育相同。同时,对所有受教育者进行人文主义精神的培养是其核心的最终体现。一般而言,人文教育所蕴含精神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优秀文化、高雅文化、广博知识文化以及丰富人生经验的熏陶和滋养;另一方面,人本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因此,教育者要从根本上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和理解。
二、在初中德育过程中引进人文主义的重要意义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当前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同时物质生活也开始趋向复杂化发展。一方面,在当前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物质主义等不良思想开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对于心智等各方面还未发展成熟的青少年来讲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另一方面,青少年是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价值观教育以及人文情怀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文教育在德育中的不断渗透,将有助于德育效果的完美实现,并且通过人文主义的精神教育,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情感交流教育的重视,从而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三、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良好渗透
(一)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显著体现。第一,在初中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来制定好相应的教育对策,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考虑,并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文本。第二,对于学生习惯性的不完成课后作业的现象,要改变过去对初中生一贯性打压惩罚的方式,转而耐心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真实原因,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上甚至生活中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加强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人生的深刻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当下比较热门的时事新闻进行讨论,让学生进行自我的价值判断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以及与人相处的思考,进而有助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养成正确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充分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
1.将人文主义的精神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的各门学科中,从而可以实现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完美结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名事,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对名人产生一定的崇拜感,启发学生对一些科学发现和具体真理的深度思考,从而很好地将人文主义精神教育贯穿其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摘要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传世剧作,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复仇过程中的延宕行为是内心人文主义的善良、仁慈与社会现实的丑恶、残忍碰撞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文主义者完美的理想主义思想与现实的斗争的必然产物。其行为的延宕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哈姆雷特 延宕 人文主义者 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哈姆雷特》写于17世纪初,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经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人文主义思想中心威登堡大学求学,父死回国送葬,他见到的是叔父篡夺王位并与母亲匆匆结婚,满朝文武向新王谄媚,他感到抑郁和痛苦。就在这时,他的父亲的灵魂出现了,道出了克劳狄斯谋害了他的事,并命令他的儿子哈姆雷特向叔父报仇,对母亲的处置则交给天来惩罚。感性敏锐的哈姆雷特用他那敏锐而聪慧的思考力揣测――这个奇遇可能是魔鬼意图蛊惑他,所以,一直犹豫不决到底是要报仇还是不要。
他为了避免他的叔父对他的心思产生怀疑,开始装疯卖傻,连心爱的欧菲丽亚也不认识了,故事就这样进入了。最终,哈姆雷特被毒剑刺中,又用毒剑刺中了新王和御前大臣之子,王后也因误饮毒酒身亡,四人同归于尽。哈姆雷特临死前嘱咐好友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哈姆雷特年轻朝气的形象、冲动忧郁的性格、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吸引着我们去探究作品对社会现实鲜明深刻的反映。
一“快乐”王子变成“延宕王子”
早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哈姆雷特就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就读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是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在这里,新思想新文化熏陶着哈姆雷特,他对世界和人生有新的看法,这新的看法是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他虽然身为王子,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一员,但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他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友谊等关系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平等的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例如当友人霍拉旭称他为“大人”时,他说:“先生,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同你交换这种称呼”;他对跑码头的戏子比对宫廷大臣尊敬得多;他对土兵也平等相看:“我爱你们似你们对我一样”;他批判暴君,提倡贤明政治。可见,当时的他是一个阳光快乐的高贵王子,正直善良、接近人民、对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
然而,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打破了他的理想宏图,坠入矛盾和苦难之中,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老国王的死,标志着哈姆雷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变化,面对着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国家被觊觎的家仇国恨,哈姆雷特有强烈的复仇愿望,他要为父报仇,哈姆雷特在复仇的过程中在许多地方都表现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在剧中,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愿望可以说是强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在听了鬼魂的话之后,并没有直接实施复仇。而是成为一个“疯颠”的思考者。
例如:哈姆雷特由于担心害怕“那个从未发现的国土”“还不知会怎样”,因此“意志动摇了”,进而,“顾虑使我们成了懦夫”,最终“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由于这一点想不通,就出了别扭,失去了行动的名分”。再如:“现在我正好动手,他正在祷告。我现在就干,他就一命归天,我也就报了仇了。这需要算一算。”(三幕三场)。“可是照我们人世的想法看来,他的孽债该很重;我现在解决他,却是趁他灵魂洗涤清静、准备成熟的时候,这能算报仇吗?不。”(三幕三场)在面对杀与不杀的问题时,他举起的复仇之剑便不得不暂时收了起来。可他的内心又很矛盾。矛盾重重的哈姆雷特在焦灼的内心和冷酷的现实之间不得安宁,濒于疯狂。王子对着镜子,喃喃自语。长长的独白,痛苦的思索,向左还是向右、行动还是暂缓、存在还是毁灭,精彩的冲突,复杂的斗争,对母亲又恨又爱,他总感到敌人是那么的强大,而自己又是那么的弱小,王子从此留下延宕之名。
二行为延宕的社会价值
有学者指出,如果在第一幕哈姆雷特王子就干掉了克劳狄斯的话,《哈姆雷特》一剧也就该闭幕了。也就是说,哈姆雷特的延宕在剧中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哈姆雷特的延宕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在剧中,“延宕”既造成了哈姆雷特在克劳狄斯祷告时错失为父复仇的良机,同时延宕又是《哈姆雷特》一剧不同价值冲突得以充分展开的过程。因此,延宕既是哈姆雷特悲剧性事件中的因果契机,同时又是各种价值要求实现自身的过程。哈姆雷特悲剧的“悲剧结”在于哈姆雷特悲剧事件中的因果性与哈姆雷特所代表的价值内在要求的关联中。两者的联结点就是哈姆雷特的延宕。延宕可谓是哈姆雷特悲剧的“悲剧结”,体现了其在剧情、结构等方面的艺术价值。
然而,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最本质的东西,如对人类的热烈向往,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对丑恶的无情鞭笞等等。名著是作家为抚慰人类而构筑的精神家园。居于世界戏剧伟人前列的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哈姆雷特》这部宏篇巨著、通过哈姆雷特复仇行为的延宕,诠释了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从而执著地维护着人类的尊严,讴歌着社会的进步。
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所表现的延宕体现了他内心人文主义善良仁慈与丑恶的社会现实的对立。早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哈姆雷特就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的内心是善良的,对人类抱有美好的幻想。然而面对黑暗腐朽的统治,哈姆雷特发出了愤怒的呼喊:“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在这句意味深长的慨叹的话里面,可以找到哈姆雷特复仇行为延宕的关键。所处的黑暗环境、无情的社会现实对他的原本善良的灵魂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所表现的延宕也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完美的理想主义思想与现实的对立。哈姆雷特之所以尊重父亲,并不仅仅因为他是国王,主要在于他是一个理想的好君王。而他痛恨叔父,是看出了他是一个“微笑的坏蛋”、“一个弑君者”。哈姆雷特的复仇并不在于家族私仇,而是与“重整乾坤”紧紧联系着,是要改变“颠倒混乱的时代”。显然,他与叔父的冲突实质上是人文主义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同黑暗罪恶势力的斗争。而封建堡垒顽固不化,新兴的势力仅仅处于萌芽阶段,还不为人文主义者所认识。历史的反复和螺旋状态,是人文主义理想者们不期然而然的规律。人文主义者们不是政治家,而是理想家,他们胸怀远大,目标纯正,坚持理想信念,意志坚定,绝非为了一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这是他的英雄特质。
总之,哈姆雷特复仇行为过程中的延宕,体现了社会现实与人文理想的冲突,体现了成长过程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哈姆雷特形象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悲剧美,关键在于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延宕行为,通过对有价值东西的毁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肯定。最终,哈姆雷特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道义上的胜利,悲壮而不悲观,使人们透过悲剧,从主人公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生命,新的光明。剧本写的虽是丹麦的历史故事和丹麦的王子,实际上揭示的是17世纪初期英国莎士比亚所处的现实社会的矛盾,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王子地位的人文主义者,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文主义者。
因此,哈姆雷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文主义的化身,相比之下,克劳狄斯则主要是一个封建等级秩序的维护者,是人文主义的对立面。哈姆雷特向克劳狄斯复仇,可以理解为人文主义向封建等级秩序挑战,只是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人文主义的刚刚兴起,哈姆雷特在复仇的过程中表现的犹豫、延宕、忧郁,最后结局是和敌人同归于尽,他未能完成“重整乾坤”的重任。因此他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在与强大的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失败了。严酷的现实击碎了哈姆雷特王子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但他也亲手杀死了克劳狄斯,最终继承王位的是符合他愿望的福丁布拉斯。这既显示了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代完全胜利的艰难性,又为人文主义的最终胜利留下了希望的曙光。
参考文献:
[1] 朱生豪译:《莎土比亚全集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2] 陈嘉:《〈哈姆雷特〉剧中两个问题的商榷》,《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3期。
[3] 《悲剧的诞生》,《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