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1―0073―01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题目如诗歌的眼睛,是理解鉴赏诗歌的切入点,通过题目可以透视到诗歌的内容。本诗的题目就开宗明义地点出了本诗的主题内容,一座古老又古朴的寺庙禅院,全诗正是紧紧围绕着这一独特胜景来写的。而寺庙从意象来看毫无疑问是容器,寺庙一般是由围墙或院落环绕的殿宇和禅房组成,其中容纳着修身养性的僧人、佛像、经书典籍等等,所以它是一个有包容、能包容的容器,符合容器――内容的模式。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阳光普照山林。诗人从晨游山寺起笔,在第一句就用到了一个“入”字,而我们通常把进入一个空间称为“入”,这反映出诗人的用词是和容器――内容的意象图式不谋而合的。在第二句中,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礼赞佛宇之情。阳光作为本诗中最大的背景,实际从意象上讲也是容器。阳光可以是填充的内容,比如当阳光照亮一间屋子时,它就是填满屋内空间的内容。阳光同时也可作为容器,比如当我们说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沐浴在阳光里时,就是把阳光看成容器的隐喻,人或事物身处其中。再比如,《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似穹庐”的景象实际上是光线所致,阳光散射到天空中,看起来像帐篷一样笼罩着四面八方,这也说明阳光符合容器――内容图式的内涵。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古寺披上一层霞光,像是带着明亮光环,更显出庄严和神圣,诗人不由得心生仰慕。阳光的意象使得本句已蕴禅机。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因为创意精妙,似神来之笔,而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洪驹父诗话》载:“丹阳殷撰《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爱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之句,以为警策。欧公又爱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建作数语,竟不能得以为恨。予谓建此诗全篇皆工。不独此两联而已。”弯曲的小路通往一处幽暗的地方,原来是花木掩映中的禅房。这里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此句中的“通”和上句的“入”,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因为它也表示进入、通往一个空间里。关于“幽处”的解释,我们从下句能看出是指被花木林荫围在一个幽暗的空间里的禅房。诗人在这里用“幽处”这一容器图式与上联明亮、耀眼的背景形成强烈的视觉上的明暗对比,表现了一种深邃、神秘的意境和思想内涵,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诗人体会到的曲折前进的禅意审美追求和客观辩证的禅理。如今,“曲径通幽”之美学在中国古典园林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2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破山寺即兴福寺(常熟兴福寺)。

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物保护单位。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史)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润旁,故又称“破山寺”。唐咸通九年懿宗御赐“兴福禅寺”额,兴福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兴福寺内,至今仍完整无损。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即吟咏此处。另在日本有同名兴福寺,在浙江海宁也有同名兴福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这便是汉字特有的妙处,散发着因人而彰的美。启齿,轻溢唇角淡淡的余香。

欲罢不能,欲说还休。曾几何时,我已习惯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体味这份美―一字,一词,一世界。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仿若彼时,初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时,“曲径通幽”所给予我的悸动。

最初,或许是一种迷惑,为何要去经历那曲长而又寂静的小径,又为何是通向幽处?

于是,我尝试着去体验。午后闲散的阳光,洒落满是木叶的路面,狭窄得没有一丝空隙,也湮灭了一切声响。我驻足于弯曲的小径,挨着幽幽寸草屏息,踩上枝叶的脆响和心脏跳动的气息,寂静得似乎有些恐惧。可是当宁下心神,细细聆听小溪的奏响,望见广袤的天空,畅想风的怀抱时,突然发现:这不是孤寂,曲径没有被洒上孤寂的魔法,这是一种无法从眼眶逃离的美。

一种与大道不一样的美,静静地隐藏在它的幽幽深处。

似乎一切变得清朗起来,曲径通幽为的是一份“静”美,需用一颗单纯的心去欣赏与思慕。

可是转念间,却又觉得过于简单,想要寻找它更深的“质”感,按捺不住心情重新拾起四字,细读了一番。曲径通幽……

接受幽谷的洗礼,静静地探索,更深、更细地。渐渐地,我仿若发现每一条曲径都有着韶华流逝的痕迹,每一粒土壤都沉淀着茂盛蓊郁的记忆,每一处萦回被刻画的都是人生探索中最纯净、安详的符号。

经历了从“千岩万转路不定”到“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绝妙意韵的我,一时有些缓不过神来。阳光投下的斑驳影像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激荡着灵魂的清越之声。这份纯净和空灵似乎是经历无数的探索后藏匿下的平静。

不知为何,竟让我想起了老子出关的画面,“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尘头逐步而起”。他将道的支点撑起在心的纯净之上,隐匿在夕阳无限的黄昏暗景之中,在黑白的底片上烙印下,上善若水。

在曲径中流动过的生命,更多的是沉淀下一份纯“净”。用云一般的恣意,舒展随心所欲的形象,追寻生命本身的意义,无声的歌吟恰能美如天籁。

怀揣着感动与遐想,欲继续踱步,却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幸运地置身于幽谷深处。豁然开朗的是一份心境,阳光、雨露,无所谓哪个季节,哪个时刻,用欣欣然的喜悦舒展自己小小的花瓣将美延伸至极致。

第4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和妈妈还有我的好朋友廖伸去了向往已久的西部惊奇欢乐谷。早就听说那里好玩儿的地方特别多,又惊险又刺激,可我这次去真正领教的确是另一番滋味。

一路上,我们大家有说有笑,好不快活。伴随着窗外凉飕飕的风,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抵达目的地了。一下车,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让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我闭上眼睛,倾听着山谷里小河的流水声,享受着这“天然氧吧”,已经好久没有感受过这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这美丽而又幽静的景色中拥抱大自然,真有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意境。继续向前行,似乎来到了桃源仙境。举目四望,周围是群山怀抱;树木载着一身的雨露,周围云雾缭绕,好似给森林披上了一件雪白柔软的纱衣;旁边的两块大石头就犹如两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对弈;清澈见底的河流从高山上慢慢流向山脚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虚幻而又真实,仿佛是一幅山水画。

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滋润着万物,树呀、草呀都贪婪地吮吸着雨水,好像比吃蜜还甜。枯黄的叶子被露水湿润后,也充满了生命力。雨淅沥沥地落着,供给万物所需的养料,这雨多像仙女洒下的甘露,是那样清新、透澈。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里有一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南北朝的谢?I遥望秀丽山水,写下“不对芳春酒,还忘青山郭”的诗句;说是自己被山水的美景所陶醉,连酒都不想喝了。在这美丽神奇的大自然中,我被深深吸引,早已把不顺心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我想,如果欧阳修和谢?I能来到这里,一定也会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陶醉的。

第5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王维诗的美感,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空灵”。

“空灵”的文化内涵。是禅宗的“悟”。

禅宗主张在普通的、日常的、富有生命的感性现象中,特别是在大自然的景象中,去领悟那永恒的宇宙本体。这就是禅宗的悟。一旦有了这种领悟和体验,就会得到一种喜悦。这种禅悟和禅悦,表现在诗歌中,形成一种特殊的美,就是空灵。

《五灯会元》记载了天柱崇惠禅师和门徒的对话。门徒问:“如何是禅人当下境界?”禅师回答:“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很有名的两句话。“万古长空”,象征着天地的悠悠,这是无限,是永恒。“一朝风月”,则显出宇宙的生机,大化的流行,这是当下,是瞬间。禅宗就是要人们从现实世界当下的生机去悟那宇宙的无限和永恒。因为只有通过“一朝风月”。才能悟到“万古长空”。反过来,只有领悟到“万古长空”,才能真正珍惜和享受“一朝风月”的美。这就是禅宗的“悟”。禅宗的“悟”就是一种瞬间永恒的形而上的体验。

王维的诗,最充分地体现了禅宗这种“悟”的意蕴。

下面我们看王维的几首诗,这些诗都非常有名。第一首《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一首写的是空山密林中傍晚时分的瞬间感受。“空山不见人”,这是“空”。这时传来了人声,有人声而不见人,似有还无,更显出“空”。只有落日余晖,照在苔藓之上。但这个景色也是暂时的,它将消失在永恒的空寂之中。

第二首《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一首写一个无人的境界,在空寂的山中,只有猩红色的木兰花在自开自落。木兰花是“色”,是“有”,而整个环境是“空”,是“无”。

第三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一首也是写一个静夜山空的境界。桂花飘落,着地无声。这个世界实在太静了,月亮出来,竟然使山中的鸟儿受惊,发出鸣叫声。

王维的这几首诗,都呈现出一个色彩明丽而又幽深清远的意象世界,而在这个意象世界中,又传达了诗人对于无限和永恒的宇宙本体的体验。这就是“空灵”。

在唐代诗人中,创造出“空灵”的诗歌的不仅是王维。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人的一些为人传诵的诗句也属于“空灵”的范畴。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赖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在初日映照之下,古寺、曲径、花木、山光、飞鸟、深潭,还有时时传来的钟磬声,一切都那么清净、明媚,生机盎然,同时又是那么静谧、幽深,最后心与境都归于空寂。这是一个在瞬间感受永恒的美的世界。

第6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小鱼说她想成为一滴眼泪,因为人太自私了,从不肯把自己的天空分给别人。

总梦见那一片水域,那只飘荡的舟子,载着小鱼和我,相映着水,漫起一层幽静而雅致的淡紫。我们,是这水畔两束浓黑的剪影,与水——相对无语,继而我们穿过一田纤瘦的巷子,渴望着看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景象。

一片浓浓淡淡厚厚的绿墙,比小草的颜色更深沉,比古柏的颜色更活泼,一场夜雨之后,又有几缕淡淡的新绿,轻盈地溢了出来,似一片烟雾,将绿色的墙笼罩了。

远忆与小鱼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我心中一阵幽痛。

我埋下了月季花的种子。回眸,再次望着那片宝蓝色的水域,它似乎是小鱼变成的眼泪:清澈、晶莹、忧伤 ……

城市,月已初开。

我抱膝而坐,在浴风的窗台。熟悉的霓虹灯,闪烁的仿佛是熟悉的恍惚,无精打采正如我在这喧闹的夜苦苦撑熬的眼睛。

城市猎人火辣的眼神注目于这群机械的人,一旦逃离了宿命的枷锁,便宣告游戏的结束。

我降服于城市的黑色——连夜都这么喧腾不休。

淡淡的粉色与浓浓的绿色晕染成了一幅和谐的画。

淡蓝淡蓝的雨丝儿轻轻的、柔柔的。我撑着淡蓝色的雨伞走过密密的绿色,水灵灵的叶子,水灵灵的色彩将我的心也染成了水色。

不知何时悄悄开放的月季,正悄悄地在月华流光中舒展身躯。那淡淡的凝脂般的粉色,细结、精制,似乎不染一点尘埃,他们是上帝的使者吗?

叶子掩住了雨丝的界线,雨丝冲淡了叶子的分割,而这花儿的粉红而因这叶、这雨变淡了,便朦胧了。她们离我那么近,在风雨摇曳时,似乎已吻到我的脸了。不时有一点两点似云似雾的水珠从那片薄薄的花瓣上斜擦过去。

“此时幽趣,未易于俗人言者。”这份美丽我向往,这份朦胧我向往。我的心扑扑地跳起来,抿了抿嘴唇,小心地伸出手去,轻轻地,刚刚碰触到最近的那一朵月季,“嘀嗒”,几滴水珠滚落下来,“只一朵,只一朵……”,我喃喃着,似乎在祈求什么宽恕。“一、二、三!”我用力一拉,花断了,月季落进了怀里。

“沙……”伴之而来的是一场花雨,一片,两片,五片,十片……满眼,不,似乎满天满地都是花瓣,片刻以前她们还在盈盈地笑,而这时,她们似乎在落泪,这是泪雨吗——冷月无声,无语凝噎。

恍惚中,我看见了小鱼忧伤的背影。我迷茫,惶惑地低着头看那手中的精灵,心中落下了悔恨的泪。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于世,那么,这是否是一个悲剧?

第二个春天又来了……

第三个春天又来了……

雨丝儿,依旧淡蓝淡蓝。花精灵已和小鱼消失在一个冰封的季节,一个纯洁的世界之中了。而心中的那份忏悔,并未随着时间之波而放逐。

依然撑着那把淡蓝的伞,天天从那儿走过,我希望有一天,在雨中回首,小鱼在一片花雨中向我微笑……

眼前,也是这样一片月季,和梦境中的美丽。

我明白了小鱼,为什么她想成为一滴眼泪,我想我是扎根于月季中的树,依偎着小鱼一同“留得残荷听雨声”,托起小鱼梦的眼泪……

第7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题记

岁月就像一杯茶,它能冲淡苦涩的痕迹;岁月就像一闪流星,它能留下转瞬即逝的璀璨;岁月就像一树樱花,它能带给人们刹那芳华的美丽。

在白驹过隙的时光中,我慢慢地走在岁月的堤畔,不经意间发现,那河畔的彼岸――灯火阑珊处,竟是诗歌的国度。走过千年的哀愁,品万千的情感,漫步在诗词的堤岸,我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换。

河中轻轻漂起几朵细细的浪花,亲吻着这河畔,那是婉约派的心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那是废帝李煜面对故土不在的留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是易安居士相思的愁苦;“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是风流才子柳永离别的无限惆怅……圆润清丽、音韵婉转和谐中,传递的是词人心间闺情绮怨的愁绪。漫步在这婉丽柔美的堤岸,心间荡起的是层层温柔的涟漪。

河中泛起了豪迈的巨浪,狂击着这河畔,那是豪放者的最强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是东坡居士发出的呐喊;“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那是岳武穆抵抗侵略者的决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那是辛弃疾在倾吐一腔爱国豪情……时代的动荡,词人纷纷吐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留下的是壮怀激烈的词作。漫步在这激昂慷慨的堤岸,胸中荡起的是豪情满怀。

河中映出了一幅幅山水田园画,浸染着这河畔,那是山水田园诗派的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陶渊明悠然自得的心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是王维流连于山间的最美的发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那是孟浩然沉醉于乡村游的歌咏;“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那是常建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的沉静……闲适淡泊的思想,返璞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让他们眼中皆是美景。漫步在这淡远闲适的堤岸,流淌在心中的,是远离喧嚣、清新脱俗的高远。

热爱生命,就请放慢生活的脚步吧。读一读唐诗宋词,品一品古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你的生活,也能奏出一首非凡的歌。

【亮点寻踪】

1.诗词佳句,引用广博。文章主体部分依据文意引用了大量的诗词佳句,且构成排比,整散结合,不仅读来意蕴深厚,感情充沛,更让作品语言句式灵动有力,富有表现力。

第8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文学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高远,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伟。

文学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的清明,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恬静,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空灵。

文学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忠贞,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达观,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迈。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一幅画。你尽可以凝神定睛,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凉,欣赏“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的淡泊,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文学是一首歌。你尽可以弹落纤尘,“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或者独向南窗,“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或者泛舟水上,“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文学是一种心态。你尽可以抚掌长叹“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或者叩席劝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或者击节高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人生。

是“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的稼穑人生,尽可享受“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的田园逸趣。

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隐逸人生,独自体悟“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虚空寂寥。

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进取人生,凭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信念,与时俱进,欣然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世相百态――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一也;

“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一也;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一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也;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也;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也;

……

呀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文学是什么?

见少识浅如我者,安敢置词?

第9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人为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班级教育的主导者班主任,应有意识地用富于启发性的工作方法去营造积极的氛围,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确立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属于每个学生的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论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做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顺从老师的乖孩子,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按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乖孩子已远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学生入校后,在我的参与与引导下,同学们精心设计并开展了“我爱我家”、“我是班级的主人”、“学会感恩”“伟人的故事”、“我要成为怎样的人”等一系列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懂得:学校是你们的,班级是你们的,你是自己的主人,从而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召开班会的过程中,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次次成功的班会,不但使班级形成了正确的舆论,而且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了新的台阶,使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获得自信、增强自主意识。

二、竞争上岗,建立一支负责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魏书生老师说过,“班级要实现管理自动化,先要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是的,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其整体性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聘上岗,通过自荐或推荐、民主评议、竞选演讲三个步骤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一旦班委会组建完毕,就要充分的放权给他们,同学的文明礼仪,他们自觉督促;班级图书角、生物角,他们自己管理;班级的卫生角,他们自己整理;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他们自己评比。并在每周五的第八节课召开例会,总结本周工作,计划下周的工作。就连每周一的班会,除了传达一些学校的要求以外,基本上我每次都只是列席会议。制定会议内容,主持会议,甚至表扬先进,找出不足,也完全由班委会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我并非真正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扬,以增强班委会成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让每位同学都参加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在一个班集体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总是让一部分人去管理、支配另一部分人的状况;要通过干部的核心作用,吸引和带动所有集体成员积极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集体的荣辱和个人息息相关,从而自觉地产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特别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群体中新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在一个班集体里,班级的积极分子越多,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就越大,集体的发展水平就越高。因此,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建立了开放的、民主的,让每个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设立“值周班主任”,值周班主任由班委会以外的其他同学轮流担任,任期为一周,在这一周当中值周班主任早来晚走,负责班级一周的常规管理。比如,学习、纪律、卫生情况的评比和监督,作业的检查与收发,还要监督和协助班委会的工作,主持召开班会,以及编写《班务日志》等等。很多同学的值周班主任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

当“值周班主任”的过程,既是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也是教育同学们的过程;既是提高能力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刘振同学在担任值周班主任之后,学习十分积极,原来好动的毛病也已经改正了。他谈自己的体会说:“我原来爱打闹,但不改掉自己的毛病,怎么好意思去管别人呢? ”学生班主任“制度的设立,可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意识和行动,变”别人要“为”我必须这样做“,从而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优秀的班集体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