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第1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1民族艺术在民族旅游中的作用

1.1文化旅游可以宣传旅游形象,提升知名度

现如今的旅游和原来的旅游有了很大的区别,最早的旅游是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而今的旅游不仅仅是游览名胜古迹和名山大川,更多的是人文旅游,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在游览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文化知识。旅游产业是一种典型的形象产业,就拿广西的桂林来说,桂林就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城市,那里山清水秀,没有重工业的企业,为了维护桂林的山水,整个城市都没有特别高大的建筑,这就最大程度地保护桂林的山水,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桂林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桂林的山水就是桂林的城市名片,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最好的写照,但是桂林不仅山水美,桂林的少数民族艺术也很美,少数民族的精美服饰和少数民族的民族活动更能增加旅游的吸引力。由此不难看出,文化旅游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也促进了旅游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更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城市形象,还能在旅游市场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进一步的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在我国有很多的旅游品牌城市,其中很多旅游品牌城市都有自身的特色,例如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周庄,周庄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每年都吸引大批的游客到周庄来,在周庄看看小桥、流水、人家,在找个茶社坐下来品品茶,欣赏下当地特有的地方小曲很是别有一番风味。像周庄这样的地方,我国还有很多。例如有着钢琴之岛美称的福建鼓浪屿,有着天下第一关的河北秦皇岛,有西游记里火焰山的新疆的吐鲁番,有离天空最近的高原等等,这些都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旅游城市。这些城市无一例外地都在国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客进行观光旅游,在欣赏美丽的风景同时,也在了解着我国的特色文化。每一个旅游城市都拍摄了唯美的宣传片,在电视、网络上不断通过各种渠道极力的宣传自身的形象,展示旅游城市的风采,以此来吸引游客,增强人们的旅游欲望,其中不少的城市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在西安的华清池举行的大唐飞歌,通过讲述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述说了当年的大唐王朝的盛世,让人了解了中国的唐文化,知道当时的大唐王朝是如何的强大和先进。遍布全球的唐人街,从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唐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1.2文化旅游中的旅游产品创新作用

现在的旅游已经由过去的游览观光转变为现在的文化旅游,更加的侧重了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在向民族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进行过度,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旅游品质和旅游层次。正是这种转变造成现在的旅游公司要不断的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新的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融入了很多的新元素进来,有红色革命旅游、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大峡谷漂流、草原骑马围猎、洗温泉、品尝特色小吃等等,还有的组织进行趣味比赛,民俗表演等等,通过手段将非物质遗产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既能使游客玩得高兴,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能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新项目的开发,极大的吸引了客人的回头率。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现在比拼的是文化,推销的也是文化,人们现在的旅游就是文化之旅,到旅游地去体会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很多的游客都对民族文化的很感兴趣,尤其是在特色的民族文化方面,比如,参加泼水节、火把节的活动使游客体验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对民族文化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也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和谐。民族文化艺术旅游是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最好舞台,我国有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还有很多的民族自治州。这些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都是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出自身的特色旅游项目,其实现在的旅游已经不再是局限在名胜古迹和名山大川,更多的是突出民族特色,在我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区的风景优美在结合上特色的民族文化,必定会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1.3民族艺术对地域文化起强化作用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来的文化也有很多不同。由于这些差异造成的我国的很多的区域性特色文化,其中国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间戏曲、民间工艺、民族建筑都是各自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的区域文化,比如南方多雨,使得南方的建筑多以尖顶的方式出现,很多的建筑的材料也不尽相同,这是对于北方到南方旅游的人都会感到新鲜。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的民族都有自己区域的特定的文化,无论是同一个民族还是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由于区域不同产生的特色文化,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这些文化的人们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其实旅游的人们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追求新鲜感,体会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异样的文化,以民族特色文化作为卖点就可以吸引大批的游客来对区域的民族文化进行体验,通过欣赏民族艺术,参与民族活动,进行民族交流,有效的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共同进步,使得人们在旅游的时候被民族特色的艺术吸引,并进一步地将民族特色艺术发扬光大,弘扬了民族气息。

1.4民族艺术有利于旅游产品的换代更新

民族艺术是各民族所独有的特色,随着各具特色的名族旅游品牌的开发,逐渐的改变了游客的侧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正一步一步的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核心,从而有效了促进了新的旅游品牌的开发。和其他很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其中的历史文化并没有消失和中断,是迄今为止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一个没有消亡的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现在都已经消亡,正因为如此,就使得我国很多的传统艺术得以保存,再加上我国的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而就造就了我国有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开发资源。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就拿传统的节日来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的诗人屈原的节日,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这就是在历朝历代的文化沉积发展而来的,发展到现在就使得端午节成为了中国的民俗文化符号。

1.5开发民族艺术旅游产品可以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重要力量

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的偏远地区,那里的人民现在还过着相当贫困的生活,但是在这些的贫困地区的人民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惯,随着我国的名族文化的旅游品牌的不断创新,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业就逐渐的开发了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例如,藏族的碉房,蒙古族的毡房、摩梭族的走婚,还有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装饰品,侗族的银饰、蜡染;藏族的藏香、服饰、弯刀;傣族的铜鼓、葫芦丝等等,偏远地区的人民通过游客的观光旅游,就使得游客在观光欣赏的过程中,在这些地区进行了消费,为当地提供了相当大的经济来源,改善了当地的状况,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所以,民族文化旅游可以改善当地民族的生活状况,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以为当地的建设贡献力量。这样的民族旅游在不但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使得民族文化旅游成为了当地扶贫资金中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1.6民族艺术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我国不少地方,不少民族除了在一些传统的节日和民族节日、婚丧嫁娶、祭祀的活动中能够见到民族的歌舞,平时都是难得一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多民族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赚钱了,村子或寨子中之剩下了老人和孩子,使得我们少数民族的很多的技艺开始失传,例如,现在的鄂伦春族,族中的萨满年纪最轻的都已经60多岁,在面临着民族特色的文化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游客的到来,使得游客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艺术精华,使得很多年轻人重新审视起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认识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重新投入到了名族文化的怀抱之中。因此,民族文化的旅游可以有效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7民族艺术所特有的价值和丰富的审美功能,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通过民族文化的旅游,使游客在满足了美的欣赏的同时还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使得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发展。现在很多的旅游也在和很多的不同运动相结合在一起,例如,峡谷漂流、滑索、吊桥、攀岩、冬泳等等都是现在已经开发出的新的旅游品牌,这些的品牌的开发迎合了很多口味不同的游客的需求,也在旅游品牌的开发上进行了创新,为旅游业的发展指出了很好的出路。

第2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几千年过去了,少数民族依然保持和传承丰厚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色彩文化风尚,或蕴含于生态景观和遗址文物情景,或浸透于生活礼仪行为规范,或承载于生动多样艺术形态。草原驰骋的蒙古民族刚毅强悍,传诵着《江格尔》的英雄史诗,祭拜着神圣的成吉思汗亡灵,拨动着深情委婉的马头琴,吟唱着悠长深邃的“长调”,律动着舒展豪迈的“驯马舞”、“鹰舞”、“祝福舞”。杂居各区域,聚居宁夏平原和山区回民族,夹缝中顽强生存,吃苦耐劳,恪守着伊斯兰教规,尊崇清真寺,聆听《古兰经》教义、教律、教史及宗教风俗故事,遵从传统衣食起居的禁忌与节庆婚俗,构建白、蓝、绿凝聚神韵的建筑艺术,引吭高亢婉转高腔山歌“花儿”。戈壁绿洲上异域文化的交汇养育了维吾尔族的奔放激跃,载歌载舞,维吾尔族血液之中渗透的诗、歌、乐、舞汇集的木卡姆传达着民族宗教礼仪和警示箴言,传诵着乡村俚语、民间故事,代言着民族欢乐忧伤,生命礼赞。

新疆广袤土地上生活栖息的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承载着民族生命延续的长歌。跨越时空浸染着民族命印记的山水风光和遗址建筑,传承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及传说故事筑起了民族认同的精神家园,也储备了丰厚民族文化资源。当今,挖掘这些封存着民族记忆的文化资源,并以多种途径开发经营,活化民族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创造民族文化资源经济价值。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发展状态不均衡。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绚丽多彩,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经营性开发的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 GDP比重偏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引导及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驱动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与经营文化资源的旅游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等起步发展,其中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演艺业、民族工艺美术业及会展业的发展初具规模。

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开发,初步形成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市场,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运作,少数民族地区以其民族生存的地域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推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但民族特色旅游服务相关配套程度较低,还没有形成特色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一些民族风情资源挖掘的旅游产品往往拘泥于形式而缺少民族文化精神与内涵,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特色发展需要“行、游、购、住、食、娱”六要素组合方面追寻民族文化价值,拓展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的丰厚民族文化资源,以音乐、舞蹈及工艺美术等艺术形态的开发,开启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其中融入民族生态要素,又用现代观念和技术进行了阐释的民族歌舞艺术,以全新的运作模式促动的民族文艺演出业的发展最受关注。云南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和广西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民族艺术资源开发商业运营的成功典范。该项目由于精良的制作及运营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入选了文化部命名的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此后,大型藏族歌舞乐《藏谜》、维吾尔族歌剧《木卡姆先驱》、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等蕴含区域民族性演出不仅赢得了社会效益,也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众多的蕴含浓郁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曲艺及影视作品,以节目或项目方式经营,因其优良的民族艺术品质的创新诠释也赢得市场的认可。《云南映象》和《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两类演艺产业发展模式的实践,示范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产业发展路径,但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业尚未形成产业发展的大氛围,民族艺术资源挖掘创作的作品从思维形态转换为视觉术作品走向市场历经筹备、创作、运作的过程演艺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创作主体及市场消费主体尚需政策引导规范培育与开发。

少数民族文明发展的地域环境与经济文化水平,塑造的民族习尚以工艺美术思维创作的物质形态,记载民族生活方式,传承民族风尚审美。民族历史嬗变引发的经济与文化技术的变更,而创造了民族时代风格烙印的民族工艺美术的工艺和内容。因此,民族工艺美术创作及工艺美术创作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绚丽的瑰宝。当今,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制作突破民族习俗的传承功用而拓展更宽的商业发展路径。例如,蒙古族的金银器具,主要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药勺、饮酒器具、头饰银簪、马具、鞍花、火链等,造型淳厚,图案装饰古雅,錾雕工艺精巧细致。藏族的唐卡,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绘制工艺复杂,颜料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随着少数民族生活的现代化,本民族对民族工艺美术品日用需求相对弱化,而区域旅游业发展带动本民族之外对浓郁民族风格工艺美术品使用、陈设或收藏需求的市场,而且海外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生产具有产业化发展的空间。

目前,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多为家族传承、家庭作坊或私营小企业的传统工艺的小规模加工生产,生产模式精工细作,可能会因产业化追求经济利益的工业流程生产,摧毁民族工艺美的价值品质,丢失了世代传承、创新发展的工艺流。因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业发展进程中需要保护创意和生产蕴涵的深刻民族文化价值。

第3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呼伦贝尔;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22-02

呼伦贝尔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狩猎游牧民族成长的摇篮,具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游牧文明,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历史文化,从而造就了少数民族独特的词汇。少数民族特色词汇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目的语读者了解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因此,这类词汇的英译在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语言、文化与翻译

文化、语言与翻译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不同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主要手段。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表现形式。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信息传播和传承最重要的手段。语言是一面镜子,透过语言,人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曾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了。"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基本要素,与文化息息相通,文化的民族性是词汇民族色彩的源泉,词汇的民族色彩深深根植于该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负载着本民族文化的印记。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文化是翻译的一个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因素。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特色词汇承载着呼伦贝尔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这些特色词汇的大量存在构成了翻译中的重重障碍。

2.少数民族特色词汇英译的理论基础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明确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一理论中, 奈达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的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奈达将功能对等定义为:"目的语读者应该能够以源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方式来理解译文。"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目的在于追求译文的效果。综观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其核心内容在于:译文措辞通顺自然,内容达意传神,读者反应相似。

少数民族特色词汇英译的目的主要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信息交流,并突破文化差异,用最能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尽量准确、明了地传递信息,产生积极的读者反应。而且少数民族特色词汇英译的最佳效果就是文化信息的恰当传达和不失真。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对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

根据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启示,在英译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特色词汇时,要正确评估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运用各种策略准确移植词汇所承载的文化,确保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文化信息,达到传承弘扬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文化的目的。

3.1 音译法,顾名思义,是译音代译义的方法。有些文化词汇和意象在译入语中是空缺的,而且很难用一两个字准确地译出其意义,这时常常需要把原文的发音直接转换成译入语里相同或者相近的语音,这种翻译方法叫做音译法。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专有名词,如民族名称、文化词汇、人名、地名等词语在译入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为了使这类词汇的翻译传真,可以采取音译法。曾经在呼伦贝尔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民族名称,如:突厥可译为Turki;拓跋鲜卑Tuoba-Xianbei;契丹Khitan;匈奴the Huns;女真the Jurchens;满族Manchu;鄂温克Ewenki;鄂伦春Oroquen;达斡尔Daur;敖鲁古雅Aoluguya;布里亚特Buryat等。文化名词,如: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蹈the Dance of Lurigele;鄂温克族的鲁克该勒舞蹈Luke the Le Dance;鄂温克民间文学《敖教勒神》the Aojiaole God;《海兰察的传说》the Legends of General Hailancha等。文物古迹,如:鄂温克东胡遗物The Relics of the Donghu;鲜卑遗迹The Grave Sites of the Xianbei;嘎仙洞Ga Xian Cavity等。人名,如: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铁木真Temjin;以神箭著称的哈撒儿Hasar等。地名,如:呼伦贝尔Hulun Buir;达赉湖Dalainuur Lake;克鲁伦河 Kerulen River;大泽(今呼伦湖)Daze ;蒙古族发祥地额尔古纳Ergun等。这些词汇都是以原语言发音为依据进行英译的。

3.2 直译法是既保持源语内容又保持源语形式的翻译方法,是指用译语中"对应"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这种翻译方法有利于保持源语的风格、特色与文化。行政区划名称,如:盟League,旗Banner等。一些物质文化名词,如:民族特色饮食"手把肉"有很多的翻译方法mutton stew, boiled mutton, hand-held mutton等。"手把肉"简单地说就是用冷水煮羊肉,只放盐和葱,不放其他任何调料。沸水煮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出锅。起锅后用蒙古刀片下羊肉,添加沾料后,用手拿着吃即可。因此,能够形象体现手把肉吃法的翻译是hand-held mutton。当尊贵的客人来到草原,草原上的主人必奉上一杯下马酒,以表示草原人民的热情。"下马酒"可以译为horse dismounting toast,dismount在英语中的含义是to get off a horse or bicycle,toast的含义是the act of a group of people wishing somebody happiness, success, ect. by drinking a glass of alcohol。这些词汇的直译通常都能够保留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特征。

3.3 意译法更着重于含义,而非形式。它是指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合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这种翻译方法强调用跨文化的"语用对等"词汇来表达源语的文化信息。"嘎拉哈"来自满语,即羊的膝盖骨,汉语译为"羊拐",是小时候常当作玩具的东西。如将其译为galaha,读者会感到困惑,可以意译为Knucklebones。"格格"是满族对女性的一种称呼,通常皇帝、王爷或者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如将其译为gege会引起误会,可以意译为Princess即公主。因此,满族民间文学作品《海伦格格补天》可以译为Princess Hailun Mending the Sky。

3.4 加注法。由于民族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少数民族特色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形成了词意上的空缺。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加注法来弥补空缺。加注法通常可以用来补充背景材料、词语起源等相关信息,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腾格里"是蒙古人对"天"的称呼,是从蒙古语音译为汉语的。在英译中,将其译为Tengger, Mongol heaven。蒙古包Yurt, a round felt building;哈达Hadas, a piece of silk used as a gift by Mongolians to show their respect and warm welcome。蒙古族传统体育竞技盛事"那达慕大会"也可根据其意义译作Nadam, three manly sports of wrestling, archery and horseracing。"马头琴"蒙语读音为"木仁胡尔",是一种蒙古族常用的弓弦乐器,由于通常在琴首雕有马头造型而得名,可将其译为morin huur or horse-head ?ddle, with two strings made from horse hair and a carved horse head。"好来宝"蒙古民族特有的说唱艺术形式,可译为Holboo, a traditional and unique Mongolian ethnic art of talking and singing。蒙古族的年夜饭叫做"毕屯",可译为Bituun, the last dinner of the old year。"苏鲁锭"是古代蒙古军队战旗,形似长矛,可译为suled, it looks like a spear and it is the flag of the ancient Mongolian army, a holy object, was given to Genghis Khan by the Heaven。鄂温克庆祝丰收的"依米讷节",可译为Yiminen, (mark and print) to celebrate the bumper harvest。鄂伦春等北方狩猎民族所居住的"撮罗子",可译为tepee, a conical dwelling made out of birch sticks and bark。这些特色词汇的翻译从民族语言的角度出发,并做出简单解释,保留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色彩,同时,通过注释使目的语读者真正理解其含义。

4.结束语

少数民族文化在促进国家或者地区的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翻译少数民族特色词汇时不仅要做到准确,还要注重特色文化的传递。然而,词汇的民族色彩深浅不一,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这并非不可逾越。尊重原语民族的历史文化,正确评估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能力,传递出原文的深层文化信息,使目的语读者尽可能详尽地了解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特性,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 白常山.蒙古语文化特色词语及其英译策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

[3] 白秋辉.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蒙古族文化特色词汇翻译[D].沈阳师范大学,2013.

[4] 蔡志纯.蒙古族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 陈亚杰,王新.目的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J].中国翻译,2011.

[6] 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

[7] 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 刘雨燃.少数民族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探微[D].内蒙古大学,2013.

第4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

近年来,我国开发的旅游项目多是观光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已不仅仅是观光,而是要了解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婚姻、丧葬、生育、饮食、居住、服饰、生产劳动、节庆、禁忌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即使是同一民族,因所在地不同,风俗也各异。他们纯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及生活习俗,构成一幅幅浓郁多彩的风情画卷。游客更愿意去风土人情独特的地区去旅游,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去参与体验他们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而旅游业和图书馆之间关系密切,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还是深化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如果能和旅游业找到很好结合点,就能促进本地区的旅游业,带动本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图书馆产生经济效益,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我国56个民族在云南省都有人口居住,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有2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等十五个民族为云南所独有。并且各民族都有她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语言文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史诗、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既丰富了祖国文化宝库,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等,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流传甚广、版本多样的“云南十八怪”,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云南民族风情的一种具体体现。在各兄弟民族中,可以找到人类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痕迹,因而,云南又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活标本”。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现状

由于受历史、地域经济、文化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制约,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相对于沿海地区明显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也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馆舍不足,设备陈旧,信息技术水平落后,图书馆人才短缺,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同时,民族地区图书馆之间发展也不平衡,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地方财政对图书馆事业经费又投入不足,图书馆文献入藏量明显下降,再加上图书报刊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图书馆普遍不堪负重,而多数图书馆在文献量剧增,文献类型庞杂,书刊价格飞涨的困境下,还一味追求馆藏的“大而全、小而全”,使图书馆失去了竞争优势和发展机会。

2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对本地的文化旅游发展做贡献

2.1统一建设特色馆藏的战略思想

特色馆藏是指一个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通常是指一个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建设什么样的特色馆藏已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和特色服务,正是符合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出路。对民族地区图书馆而言,建设特色馆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特色馆藏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中的核心要求,作为以收藏少数民族专题文献信息资源为己任的民族地区图书馆,不言而喻,特色藏书是其自身价值所在,也是其生命力所在,是其有别于其它图书馆的地方。只有拥有了“人无我有,人缺我全,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地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才可在社会发展中拥有自己稳固的一席之地;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受到使用者的青睐;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就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凡涵盖本地区民族的政治、历史、民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宗教等方面的信息都应收集入馆,形成民族图书馆的馆藏特色。

2.2广泛收集少数民族地方文献、为开发地方旅游业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特点,地方文献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可把它们分为口头文献、刻画文献和民族文字记载文献三种。口头文献就是历史上一些民族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把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用口授的方式代代传承下来。即使是一些有文字的民族,也有相当部分的文化采用口授的方式传承下来,这种口头文献在少数民族、尤其是没有文字的民族中相当普遍,不少有关民族起源、迁徙、社会变迁、对自然的认识以及信仰、宗教、习俗等文化事项都通过口头文献得以传承,其形式通常有神话、传说、寓言、民歌、民谣、舞蹈等,是了解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刻画文献就是少数民族采用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刻画符号记录和传承文化,如木刻、竹刻、石刻、碑刻、雕塑、青铜图案、铭文、岩画等。而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在整个民族文献中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它是记录和传递民族文化的载体,记载了该民族的历史演变及其变迁状况。

对文字记载文献资料收集,图书馆首先应该争取当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制定本地区的地方文献呈缴制度。由当地人大、政府利用地方法规或者布告的形式向各有关单位与个人下达通知,将当地出版和编写的一切有关本地区民族的书刊资料送交当地图书馆保存,充分发挥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的职能。其次,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当地的政协、党史办、史志办及各企事业单位在编纂地方史志和本系统志书时,掌握了大量的地方民族文献资料,可将他们用过的和没有用过的资料收集起来,分类保存。而对于个人收藏的地方民族文献,可采取对捐赠者给予一定的报酬和适当的精神奖励的方式,鼓励他们捐赠,或采取代为保管的形式,拓宽收集面,增加文献收藏量。

对口头文献和刻画文献的收集,图书馆应建立自己收集文献的队伍,培养并固定专门人员自行采访、摄录本地区各种民族节庆活动、民族群众集会、民族研讨会以及各界影艺人士摄录、制作、出版的具有收藏利用价值的各种民族影视资料,积累素材。图书馆文献收集队伍还应该深入少数民族生活地区,进行社会调查、民间采访,获取文献信息,拓宽收集渠道。。对民族地区的神话、传说、民歌、舞蹈要进行采访收集和录制,对木刻、竹刻、石刻、碑刻、青铜图案、铭文、雕塑、岩画可以借助复制拓片、拍摄照片或录像加以收集整理,录制成光盘数据资料收藏利用。

2.3整理挖掘民族文献资料,为开发民族旅游业提供信息服务

少数民族地区文献揭示和传递了本地区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知识信息,包含着巨大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蕴含着无限商机。例如五、六十年代的电影《阿诗玛》,让彝族神话传说中的阿诗玛与云南自然景观石林的完美结合,使得这片风景区具有无穷的魅力,那块灰白高大形状似人的石头既有它的自然属性又有民族文化属性,它是阿诗玛的象征,是带有神性的人格化了的自然景物,这一特点所表现出的经济和旅游价值是令人难以估算的。。而电影《五朵金花》里的一首“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 ……哥有情来妹有意”的插曲,让多少人向往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和蝴蝶泉。自1959年起,《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记录,为大理的旅游作了很好的宣传。在九十年代,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的旅游开发也是很好的典范。丽江就是以东巴文化和古城建筑为切入点进行民族文化挖掘的,它所特有的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音乐舞蹈等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旅游者。而香格里拉又是根据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20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来作宣传的,它曾获得霍桑登文学奖,《不列颠文学辞典》因之称该书的伟大功绩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这部小说使得“香格里拉”名扬中外。而在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的当今社会,人们都向往没有污染的人间圣境,香格里拉的雪山、草地、鲜花和藏族的民族风情就是它的最大特点。这些都是对民族地方资源挖掘开发的典型事例。。

因此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要快速发展,就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挖掘和开发,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一切自然和人文的内容,众多神话传说,民族习俗均能在当地的文献中寻得踪迹,求得诠释和注解。所以,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图书馆要对收集到的本地区民族地方志、州志、县志等地方民族文献进行挖掘,对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节日、民族体育活动、民族特色食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为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丰富的文献考证依据,拓宽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思路,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提高旅游业质量,让旅游者的自然风光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都有收获,同时也为本地旅游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利润的增长又将刺激地方政府和图书馆对地方民族文献的重视和收藏,这对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将形成一种地方政府重视、政策保护——图书馆收集、整理——旅游经营者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局面,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图书馆与旅游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旅游局编.云南旅游指南.中国旅游出版社

[2]李默主编.中国精华游.广东旅游出版社

[3]刘泳洁.西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对旅游业的影响.情报杂志,2004(4)

[4]张鹤.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5)

第5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华文化;阴山地域文化;贡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保持其民族内部认同的必要条件,是一个民族保持其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历史上不同时期各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对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它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世界的东方,对于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中华文化整体来讲,中华文化又是以中原地域汉文化为主体,并由许多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所构成的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的进程中,在不同的时期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都相继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乃至存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理解的中华文化是一种以汉文化为主体,其他地域文化为重要补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在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重视文化的发展已经形成共识,越是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就越具有生命力。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因为只有各个部分的发展才能推动中华文化整体的发展,才能使中华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阴山文化做为北方边疆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在其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从地理环境来看,阴山山脉横亘于中西部,东西连绵1200多公里,南北宽50-100公里,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限。阴山山脉西起杭锦后旗的狼山,中段为乌拉山、大青山、灰腾梁山,东段为坝上高原的大马群山。以阴山山脉为准线,其南麓为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其北麓为乌兰察布草原、乌拉特草原和后套平原;东部是乌兰察布草原丘陵地带;西部狼山两侧是乌兰布和宝音温都尔沙漠。阴山地域同时也处于400毫米等水线区域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处均有发展,两者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汇于阴山地域,使阴山地域的文化开出了独特的,绚丽多彩的中华北方地域文化之花。

一、阴山地域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古代不同性质文化交流“汇集地”

阴山地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环境使其成为中国古代不同类型文化彼此交融与汇集之地。因此对于各种文化均兼容并包,无论是典型的草原游牧文化还是代表中原地区主体文化的农耕文化,均在阴山地域的不同时期发展壮大,并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阴山地域独特的文化现象。不同性质与类型的文化在阴山地域彼此交融发展,又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军事、政治以及文化的的多方位立体式交流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同时也为阴山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阴山地域在古代战乱可隐遁,和平时期可驻牧。因此成为北方重要的战略要地,历来为人所重视。秦统一中原不久就在阴山地域施展其影响,派公子扶苏与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将士、夫役建筑秦长城,以巩固其在北方的统治与影响。秦始皇时期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秦直道的修建虽然是以军事战略为主要目的,但在客观上也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秦朝时将九原郡的郡治所设在九原县,意在持续发挥其在阴山地域的影响力,同时也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阴山地区,促进了阴山地域的开发。大量的将士戍守阴山地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阴山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影响着中原文化的发展。阴山地域在汉代时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环境,“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1](3803)西汉时期对于阴山地域的开拓,设置郡县,同样也将五原郡的郡治所设在古九原县,就是因为这里是中原王朝的门户。西汉所实行的移民实边的政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原汉民族与阴山地域少数民族的交流。西汉卫青北击匈奴,三次都是走阴山古道。所以“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1](3803)。之后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经固阳、昆都仑沟南下款塞旨阙拜见汉帝,迎娶王昭君北归后留居塞下长期在固阳塞、九原郡居住。陆路丝绸之路经过阴山地域通往西域,西域各民族的优秀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与中原地区优秀的物质、精神文化形成文化的对流,源源不断的流入各自区域对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使阴山地域的文化兼有各种文化的特质而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包头市达茂期出土了诸如开元通宝、皇宋通宝、丰元通宝、祥符通宝、熙宁通宝、嘉佑通宝等一系列古代货币,说明阴山地域商业活动的繁盛,人员交流的频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商业文化在阴山地域的影响。蒙古帝国时期蒙古族汪古部在今包头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处修建了著名的赵王城,伴随着商业贸易的交流与发展,逐步发展使其成为了草原丝绸之路交通的交汇点。汪古部早在金代就信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即景教)。公元1293年,罗马尼古拉四世派人到汪古部,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改信仰罗马正教。阔里吉思“尤笃儒术,筑万卷堂於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2](p341)还“在北边为庙,以祀孔子,表贺圣节,独用汉文。”[2](p341)也有许多佛教及回教信徒聚居于此。因此在今敖伦苏木古城仍可见到各式各样体现不同文化的琉璃瓦当。文化的交融与荟萃正说明了在阴山地域自古以来就聚集着各式文化,是各种不同质的文化的汇集地。各种文化荟萃此地,相互融合,绽放出灿烂的文化之花,与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阴山文化。

二、阴山地域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主体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文化,但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大量周边少数民族地域其它形式的文化精华,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与边疆地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因而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中华文化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未曾中断,成为迄今为止唯一延续的古老文化的原因之一。一种文化,想要延续与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吸收周边地域其他不同类型的先进文化或先进的文化要素来丰富自身,从而使其自身始终处于前进、上升的趋势之中。在保持自身所特有的内核的同时又不间断的吸收不同文化特质的养分。阴山地域文化作为不同于中原地区传统主体文化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域文化对于中华文化内涵的丰富就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阴山地域广泛分布着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少数民族的祖先活动所遗留的痕迹,阴山地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匈奴先民土方、鬼方、羌方、戎、狄等游牧民族驻牧、生活、繁衍于此。其后在这一地区先后活跃着匈奴、鲜卑、柔然、铁勒、突厥、回鹘、阴山沙陀、契丹、党项、女真、阴山鞑靼、蒙古等众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不仅吸收了中原地域汉民族农耕文化的先进成果,也同时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品质注入其中,并与其合流,汇入了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从而扩展了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例如马文化的发展,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学习匈奴“胡服骑射”,对于骑兵的重视与更广泛的使用促进了中原地区战术思想的转变,丰富了战争中战术战略的形式,对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军队的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武器的战马从此走上了中原大地的历史舞台;中原地域服饰习惯的变更与改进对于现今我们服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武灵王吸收了阴山地域少数民族民族的先进的文化,并融入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从而在前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汉武帝时期使用匈奴休奢王金日养马,使养马技术广泛在中原地区转播开来,从此养马经验与技术不再是匈奴对中原汉王朝的优势所在。养马技术的广泛推广对于中原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牲畜品种的改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鲜卑族民歌《敕勒歌》、《木兰诗》,在其创作与流传的过程中由少数民族语言逐步翻译为汉语,千百年来成为汉族广为流传的民歌,丰富了中原地区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语言表达形式。用少数民族语言所创作的诗歌在逐步转译、翻译的过程中实现了不同语言系统的初步探索式交流,并最终融入中华文化,成为体现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典型范例。《敕勒歌》、《木兰诗》的例子说明阴山地域的文化与中原地区主流汉文化的交流不断加深,最终汇流于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阴山地域文化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形式促进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容,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这样说,在中华文化的躯体之中流淌着阴山文化的血液。阴山地域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独特的、重要的贡献。

三、结语

“中华文化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大传统和多个民族的历史小传统构成的一个动态的复合体系。中华文化体系是动态的,因为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少数民族成为这个大传统的主宰者并为它的延续做出了贡献。”[3](p31)阴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域文化的一支独特的奇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阴山地域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具备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双重属性,成为不同类型的文化交融地。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独具特色。

阴山地域文化圈的文化以匈奴,拓拔、鲜卑、突厥、蒙古等少数民族的相继兴起为主要特色。汉代之后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的激烈的大碰撞、大融合。“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居住在中原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匈奴、羯、氐、、鲜卑以及乌桓、丁零等少数民族陆续向内地迁徙,他们和内地汉族居民交错杂居,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均受汉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其成员后来大都融入了汉族之中。”[4](p30)这就形成了民族双向的融合。“中华民族走到今天,靠的是历史的根,文化的魂。这个文化的魂就是民族凝聚力,它体现在,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和则双利、分则两伤的共同认知和大中华、大历史、大文化的共同铸造上。”[5]

阴山文化作为博大的中华文化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和主人翁。我们必须用这种认识和心态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管理工作”。[3](p35)探讨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与阴山文化的融合,不但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华文化,而且对于正确认识阴山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匈奴传(卷94下) [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元史―特薛禅等传(卷11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周明甫,金星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第6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方文献;交流;研究

民族文化的进步对于本地区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民族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可以说是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地区的地方文献,可称之为民族地方文献。民族地方文献作为一种反映民族地区的记录,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当前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在当前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不断增强的今天,开发并研究好民族地方文献对于弘扬民族的精神及满足现代开放社会中的民族信息,甚至说是振兴民族的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对民族地方文献的认知

民族文献是少数民族的文字、语言、历史、伦理及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总称,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民族地方文献也就是指研究和记载除了汉族之外其他各个少数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综合载体,它主要涵盖了包括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简易图形或符号文字等形式记载的文献。[1]

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特征性,首先,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般而言,民族地方文献大多散布于民间,聚集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及风格、风俗,是本民族特色文化的鲜明体现;其次,民族地方文献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各个民族的聚居的地区,一般都会含有本民族文化的文献综述,在自治区或自治州这种地方,大多都会有区域性的地方文献记录;第三,民族地方文献形式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内部都有自身的文字记录形式,一般都是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的甚至会用图形符号等形式记载;第四,民族地方文献内容的广泛性。对于文献本身而言,它是一种记载历史文化的载体,但对于民族地方文献而言,它所涉及的内容具有深刻的广泛性,涵盖了本民族地方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等。

民族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无限的文化资源。对于民族地方文献的研究与交流这种形式,在推动地区之间经济的发展及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民族之间交流与借鉴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会促进本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于全民族的繁荣与进步都有积极地意义。

二、对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与交流的紧迫性

(一)民族地方文献的现状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在我国的聚居状态呈现出了纷繁复杂的状态,甚至在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形态方面有着较为特殊的意义。“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导致了各民族的间的分散状态,同时,各民族之间也有着差异性色彩,这种差异性在民族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伴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民族之间的文化渗透现象已较为严重,同时民族文化也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现在许多的民族利用了自己本民族的各种优势,先后对本民族的地方文献进行了修正,甚至有的建立起了专门的文献资源数据库,比如内蒙古图书馆编制的蒙文文献机读目录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数目数据库,它填补了我国蒙文书目数据库方面的空白。但是作为我国这样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文献资源较为分散,以及有些少数民族文字在计算机上还没其字库,加之本来的文献收集难度极大,也未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文献资源收集机制,同时也缺乏文献的统筹规划与布局,因此,在资源的建设方面有着严重的滞后性。另现存的民族地方文献也因民族之间的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形成了不同层面的缺失,加之保护意识的缺乏更会导致其流失不遗。总的来说,民族地方文献的研究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其研究体系尚不成熟。但是,民族地方文献的发掘与研究工作在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开发地方旅游文化、传承地方文明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价值与魅力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聚焦于此。所以,在更大程度上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的交流与研究对发展民族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更是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与交流的途径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地区及经济之间的交流受到越来越高程度的重视,同时,信息资源的研究与交流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少数民族来讲,不断深入发掘本民族的地方文献,将其民族间的文献进行整理,能够及时、准确、系统、完整的提供给读者,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地方的民族经济及社会服务,同时也是为世界民族多元文化的和睦发展与共同繁荣做贡献。为此,促进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与交流,我们必须找到合理的途径来进行,笔者认为其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切实转变原有的观念。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共享的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应用,人民都会追求信息之间的共享。尤其是在民族间的地方文献研究及交流中,更应该切实转变原有的观念,不断解放思想,用全方位的思想来知道现代的文献资源建设及研究,把一些记载民族地方特色优势的文献形成专项的优势进行存储。[2]在做到民族特色文献共享的基础上,树立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与交流观念,使其社会效应能够得到回应。

其次,广泛收集民族地方的文献资料。正如前文所述,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多样性、地域性,在文献的搜集中自然也应有深入的广泛性。在民族地方文献的研究中,要深入到民间的领域,从民间之中去收集整理原有的文献资源,也可以在民间收藏及一些文字概念方面进行收集整理,这在地方文献的研究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延伸到国内外的领域,切实发掘地方文献的魅力,并逐步完善民族地方文献研究管理。

最后,借助大众传媒及各行业内外的力量实现地方文献资源优化。在民族地方文献的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地方文献能够得到最优的利用,从而产生最大的收益。在社会收益中,它不仅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社会及各项综合的效益。[3]在大众传媒这种介质下,加强各地区之间文献资源的交流对于实现民族间的文化渗透及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协调好文献资源服务保障体系及其他的系统关系,利用讲座、展览及互联网或新媒体进行自愿的共享,不仅能使信息得到共享,更能在文献的优化中起到作用,从而得到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

三、对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与交流的意义

对于民族地方文献的研究与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与扶持,同时,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地方文化的发展。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研究与交流可以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因为民族间的差异性使得地区间经济发展有着不同成度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要为本地区提供本民族的地方文献信息,只有符合本民族本地方的信息资源才可以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与此同时,在个地方之间,政府的中大型决策都离不开民族地方的文献信息,这不仅可以发展和弘扬民族的精神,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地区间的旅游经济繁荣,所以说民族地方文献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四、结语

无论社会的发展形态如何,民族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只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的推移,进而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讲座、展览、大众传媒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交流与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力的机会,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的建设,提高民族地方文献的信息化共享,使民族地区文献资源建设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不仅会促进民族地方文化的繁荣,更会对全民族的经济发展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喜梅著《谈民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8):75-76.

第7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1旅游业与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云南旅游业已从简单的观光旅游转变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模式。云南省世居着25个少数民族,而每个少数民族又因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都不同程度的展示着他们的、风俗习惯、历史传说、民族史诗、审美情趣、工艺文化、思维习惯、语言模式等。它们是当地少数民族身份的标志,是他们文化的基因,风雨无阻世代的延续着这些文化符号,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盛宴。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方针中可以看出,目前云南旅游业已经从普通的行业向支柱产业转变;从吃住行游购乐到现如今的文化精品旅游发展转变。如去石林风景区便会欣赏和体验到淳朴、纯真的撒尼彝族风情,当地阿诗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以及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和中国“牛王”争霸赛,使得当地彝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再如,风花雪月的大理更是把旅游与当地白族文化演绎的出神入化,去欣赏当地白族特色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品尝白族人家特有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到热闹非凡的物资交流会三月街赶集市和品尝浓郁的白族小吃;感受白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扎染艺术;体验白族的,去佛香妙国接受佛教的洗礼——独具地域特色的本主崇拜、崇圣寺三塔、观音阁;到蝴蝶泉去感受金花和阿鹏的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等等。从目前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云南每个地州都根据本地核心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到楚雄彝族自治州体验彝族文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感受白族文化;到丽江市体验人类文字活化石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感受母系氏族的摩梭族文化;到迪庆藏族自治州感受那具有浓郁藏传佛教的藏族文化;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感受傣族文化。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在每个地州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已经与云南旅游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欣赏云南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游客也感受到了浓郁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服饰艺术、歌舞表演,到饮食文化等等,它们与汉族文化有着天壤之别。游客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时都会情不自禁的为之感动,游客在心灵深处与当地异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碰撞。因此,可以说没有这些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不会有现如今的多样性,更不会有那么多的游客蜂拥而来。云南旅游产业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就像火与柴的关系,有火没柴,柴自然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反之既然。

2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猛进,一方面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为少数民族的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为发展旅游业接待大批游客,不得不改变传统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使得钢筋水泥取代了传统少数民族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外来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当地年轻一代逐渐被游客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改变和同化,他们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呈现一种不认同感。这种现象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构成一种矛盾关系,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急功近利引起的文化变异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的矛盾由此而生[1]。旅游业快速的发展,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由原来的村寨文化逐渐的转变为城镇文化现象。外部属于显性旅游城镇化;内部是当地村民发展旅游过程中的观念意识和生活习惯的旅游城镇化,属于隐性旅游城镇化,就文化的流变、保护和继承而言,后者的影响更为深刻[1]。这种现象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这种隐性的文化变迁意识在逐年增加,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此,当地少数民族无意识间,加快了传统文化变迁的进程,使得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迁,甚至导致某些文化特色被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所同化或消失[2]。例如,近年来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地的旅游业发展势不可挡,居住在这四地的少数民族中,有近一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儿童基本不会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是他们继承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久的将来,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将会丧失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这种现象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同时对于本民族服饰艺术的传承来说更是一种尴尬的局面,服饰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媒介和载体,其中浓浓地渗透着一个民族历史变迁、、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地理环境及生产劳动等[3]。但目前多数少数民族的居民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更别提是掌握本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高超的刺绣技艺,多数当地人也只是象征性的穿着一次本民族的服饰为的就是迎合一下相关旅游项目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这种现象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不仅不利于当地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更是加快了本民族文化变迁和消亡的进程。以周城扎染为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周城村的决策者们大胆提出靠扎染业来启动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推动扎染业的战略思想。近20年来,周城村的扎染业与旅游业相互依托、相得益彰、并驾齐驱。1992年,周城被云南省旅游局命名为“白族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996年,周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白族扎染艺术之乡”[4]。目前前往大理旅游的游客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前往周城,去原产地去购买扎染工艺品的同时,感受周城白族的本主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宗教礼俗等等。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周城白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虽然是流动的、发展的,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盲目的为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加入现代审美元素,大量开发游客可能喜欢的图案和产品。从产品来看,工艺是白族的,但视觉为现代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固然是件好事,但试问是不是所有的游客都认为这是他们所需要的。游客前往某地旅游,在旅游目的地购买当地的纪念品,其本质就是想购买到当地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造。适当的进行变化,是时代的需求,但所有的产品都呈现同一面貌,进而逐渐失去了本属于这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当地的文化创业者,应坚守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缤纷杂乱中应固守本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保留其特色,让文化的烙印更加的清晰。近年来,周城白族扎染工艺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相当紧密,算是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较为成功的实例。从周城白族扎染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制作者太依赖于旅游业,他们太在意游客的想法,想尽一切办法在创新扎染图案。其实游客想要的还是那些当地白族扎染中传统的图案,图案的含义游客不需了解,游客们要的就是那神秘而又古奥的白族扎染图案的产品,而不是现在市场上所见到的这些现代扎染产品,其图案的民族属性不清晰,工艺简单。由此看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中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失去了本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者的身份。因此,他们应该紧紧跟随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前景,认真、扎实的做好自己本民族的东西。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变的话,还不如用心去研制如何加强和提高传统植物染色的固色工艺,把传统做精致,彰显其特色,便是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3如何保护与传承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是世居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推动民族的繁荣[5]。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对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面前自觉不自觉的退缩,让外来的文化有了入侵的空间。文化入侵和文化同化是一种文化现象走向衰退和消亡的象征,在当今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是阻止和降低文化同化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一种文化中的认同往往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它导致了人们以自己的文化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6]。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并不能取决于外界,而只能从本民族民众出发,在内心深处、潜意识中加强对本民族文化高于外来文化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化和异化现象。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供不应求,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对象。这些工艺品本是当地少数民族日常所用之器物,其生产只是为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所需。但旅游产业的介入,需求之大,传统的手工文化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工艺文化的工艺品逐渐被工业化大生产所代替。在工业化及市场化的浪潮下,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作的部分民间工艺在竞争中丧失了优势,民间工艺传承失去了动力,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出现失传甚至消亡的现象[5]。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已是当务之急,在工业化大生产旅游商品的前提下,应加大扶持传统手工制作,鼓励一些民间艺人继续从事手工制作少数民族工艺品,同类商品因制作工艺不同、手法不同,价钱应该有大的区别。以少数民族的纺织品为例,同色、同花型的商品,如果机器大生产的价格为100元,那么手工制作的就应该在500元以上,由游客来做选择,而不是由旅游市场的决策者来决定商品的命运。传统手工艺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时,其愿意从事制作的人群就多起来,这样游客对市场上商品的选择余地就大,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就能得以健康有序的保护与传承。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云南省,一方面旅游业为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了经济上的获益,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又受到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如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又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又如何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该如何跨越时空,使得传统与现代并存。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举措,部分理论也应用于实践之中。例如云南多地也相应的建立了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和生态博物馆等,成为目前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方式[7]。不可否认,上述保护方式在不同时期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致使许多濒临消亡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俗文物,被及时抢救和收集[7]。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方式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在操作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停留在口头层面;同时文化是以人为载体,当地少数民族的思想和观念与他们的文化息息相关,是他们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这些已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的身上。例如这些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以及生态博物馆,也只是对这些文化的一种静态的保护,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笔者看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面提到的三种保护方式也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保护还应该是从加强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起。从文化保护的内隐和外显模式做起,文化的根基在于传承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强化和加强载体的认识观念,提高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族群凝聚力,才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最为本质的基石。

第8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民族民间音乐;整理;数据库

1 综 述

音乐文献是记录人类音乐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包括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和信息记 录手段,记录载体的不同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音乐文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民间音 乐在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使民族民间音乐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少 数民族音乐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采用编目、索引、文摘、综述和建设特 色数据库的方法,对不同载体的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进行开发和整理,不仅对独具特色的少数 民族原始音乐的保存有着重大意义,而且能对我国音乐艺术教学和研究提供支持,[1 ]对国家文化艺术的创新也有着积极作用。

2 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特点

2.1 地域分布广

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颇具特色,不同民族生活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他们的音乐艺术表现形 式,如苗族的花鼓、土家族的摆手舞等。音乐形式的不同给收集和整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 难,音乐文献的整理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域特色和音乐特色,根据他们的聚集地进行逐片搜 集。例如在西南地区的羌族,他们不仅居住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也分布在 汉族、藏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杂居的汶川、黑水、甘孜等地。对于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 地区的地区音乐要先辨别清楚各属于哪个民族。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有可能该地区的一些 音乐 已经不具备明显的羌族音乐特征,而是形成了和藏族、回族长期融合的产物,在采集、整理 过程中, 要把这类音乐最初的音乐形式及曲调所属民族作为原始民族,进行音乐文献的收集整理。

2.2 语言丰富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29个民族有文字,因此必须明确知道该少数民族的语言种类,才能在 收集、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少出差错。可将由不同语言整理的文献转译为汉语,方便少数民族 音乐文献 的保留、传承、发展。仍以羌族为例,羌语不仅属于汉藏语系,也属于藏缅语族羌语支,且 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小,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大。北部方言有镇平、曲 谷、回龙等9种土语;南部方言有雁门、木卡、桃坪等6种土语。[2]大多数羌族人 通汉语,在收集、整理羌族音乐文献时,除了对汉语的文献资料要进行收集、整理外,对比 较古老的羌语手稿也要注意收集和转译。

2.3 形式多样

民间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戏曲类音乐、说唱类音乐,每一 类又可以分为多个小类,如民间歌曲又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民间器乐曲根据演出 形式可以分为独奏曲、合奏曲等多个演奏形式,或者根据演奏乐器的乐器组分类,这就需要 收集、整理音乐文献的工作者具备一定的音乐类知识。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文献做重 点收集、整理。仍以羌族音乐文献为例,一些宗教类的音乐形式,如羌族的释比文化,仅靠 口头传播,继承人需要有超凡的记忆力,那我们在收集、整理时除了把文字资料如《羌族释 比的故事》《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羌族史》等收集起来,还要尽量找到以前的释比,用录 音、录像等方法把宗教音乐的节奏、曲调收集完整。

3 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3.1 按照载体收集、整理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献按照载体可以分为纸张类、音像资料类和网上信息类等。纸张类音乐 保存时间较长,音像资料和光盘的声像效果较好,而网上信息类则便于把地方民族民间音乐 传承发展的脉络保存起来。[3]在收集、整理时还可以广泛使用电子图书类检索工 具,例如超星数据库当中的“读秀学术检索”。

3.2 按照内容收集整理

少数民族音乐文献按照内容可以分为2大类:著作类和音乐类。其中著作类可以分为论文类 和书籍类,除了从网上搜集,还可以通过一些地方志、少数民族地方文化资料、器乐曲集 成等将少数民族音乐的相关文章收集完整。对于新出版的关于少数民族的介绍性文献,也要 尽可能地收集,使其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发挥作用。

音乐类文献按照少数民族音乐的形式可以分为:民歌、民族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四 大类。民歌可分为原始本土歌曲和创作歌曲,原始本土歌曲可以采用音频和视频的形式保存 ,以提供最原始的实地采风资料,也可以采用记谱的方式保存下来。而原本有曲谱的创作歌 曲则直接将其收集,但这类作品需要将不同版本的歌曲收录完整,尤其是那些同名不同调的 歌曲。采用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创作的音乐作品可以单独划为一类保存。对于歌曲的解说、注 释也要尽量完整收集,真正为音乐研究者更全面具体的了解、研究少数民族的音乐状况提供 方便。

民族器乐是少数民族音乐另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乐器,例如羌 族的口弦,就是产生并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民间器乐。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 很多古老的民族乐器以及它的传人都处于濒危的状态。所以,不仅要将这种民族器乐的曲谱 、乐器制作方法收集起来,对演奏民族民间器乐的艺人的相关资料也要一并收集,这样才 能对民族民间器乐的传承和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民间歌舞一般体现为百姓自娱自乐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娱乐形式慢慢被电视、 电影和网络所代替。民间歌舞形式各具特色,有三五人的表演,也有一二十人的大规模表演 ,例如羌族的羊皮鼓舞就是几十人的大型演出。这些民间歌舞不仅包含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可能同样的乐曲,不同民族的歌舞形式会完全不同。收 集过程不仅是音乐形式的收集,对于演出形式的文字描述也要注意收集。

戏曲音乐单独作为一大类。本地的说唱音乐,很多都是民间艺人或者老百姓喜闻乐 见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多是通过民间师傅口传心授来传承,需要我们系统性地收集 ,甚至对民间音乐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补充。由于现在人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 ,很多媒体会对相关资源进行采集,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对少数民族特色 音乐 的完整收集有着积极的意义。

3.3 按照采集方式收集整理

按采集方式可以分为地区采风收集和对已有文献、音乐的收集。地区采风收集主要靠记谱或 通过音频、 视频的方式将音乐收录下来。由于现在演绎这种原始音乐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方式就显得 必不可少了。而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其他类别,如集中反映当地人民斗争、生 活、爱情的民间歌舞,包括民间歌舞所出自的民间故事以及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文学作品、 风土人情、地方性文学总集、选集和诗歌词话、地方剧种的沿革、唱腔、服饰资料等,还有 流传于人们口耳之间与音乐相关的典故、说唱、音乐戏曲资料,这些都是民族民间音乐收 集整理的范畴,可以通过地方志及地方图书的途径来搜集。

4 在收集整理中出现的问题

4.1 少数民族音乐内容难以整理、归纳

少数民族音乐形式多样,乐器和音乐演绎方式多样,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少数民 族 民间音乐的时候要将音乐形式进行详细地分类。在建设数据库的时候,对音乐作品的检索词 详细区分,以便能在最短时间搜集到最多的内容。仍然以羌族为例,在搜集关于羌族音乐文 献资料时,我们发现很多文献当中都会有一些和羌族音乐相关的内容,却不成体系。如在《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当中收有羌族的乐器,可是只有一两种;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当 中会有羌族的一些谱例,但那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需要把不同文献当中所有的谱例收集完 整 ,包括在采风中收集到的谱例都归在曲谱类;把其中涉及羌族音乐家、羌族音乐、羌族乐 器 的内容分类归纳,并在数据库中加以体现。由于关于羌族音乐文献的大类已经分好,小类就 可 以依靠检索词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了。

4.2 少数民族音乐资料繁杂

我们要主动到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去,尽量完整地记录少数民族音乐的原始形态;针对一些 静态的地方文献,结合信息化建设,依靠文献信息资源和科学、多元、现代的数字化传播手 段,将民间音乐整理成有效的数据库。例如: 根据不同少数民族的特色,少数民族音乐资料可以先分为文字和音乐两类,音乐类又可按 音乐形式进行分类,文字类可以按照年鉴类、工具书类等形式划分。针对少数民族音乐资料 繁杂的情况,先划几大类,每一大类里面再分成若干小类,就能比较全面系统地将资料收集 完整。

4.3 少数民族音乐形式易变

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分散又使其音乐形式有很大的随机易 变 性。所谓“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同样调子的曲目,在不同场合所用的歌词也会不同,曲 调会出现多个音乐变体,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认真分辨。很多少数 民 族音乐具备功能音乐、仪式音乐的特征,很多情况下会出现音乐曲谱主曲调相同、多个分曲 谱变调的情况。例如羌族歌曲《送亲调》就至少有3种曲调,其曲名调式相同而歌曲内容不 同; 而笛子独奏曲《拜堂调》,曲名相同也由同一个人记谱,其曲调却有2个。这些正是少数民 族音乐最有特色的地方,所以也就更需要我们把它搜集和整理清楚。

对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特点加以了解,能更好地将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文献分门别类 的整理成一 个完整的体系。建立一个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门户网,不仅保护了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音乐 文化,而且能较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资源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显彪.西南地方音乐文献的类型及研究意义[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4):7 5.

第9篇: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范文

(一)建立民族文化特色数据库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环境中百花齐放。少数民族人口虽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不到,但其分布广、历史悠远的特点,使其富有亘古的生命力。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魅力都令全世界人民神往。我国的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正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吸收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地域针对性。用长远可持续的眼光来看,这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大环境的形成,则是民族的根。“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有其独特的文化多样性,这些资源不同形式的记载和传承该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有纸质的和非纸质的;有动态的和非动态的;有物理的和非物理的;有数字的和非数字的;有网络的和非网络的;有音频的和视频的 ”。[1]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市县级图书馆都搜集了大量价值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例如地方县志、家谱、艺术作品以及民间故事。这些记载着一个民族的生命之路,是血液与脊柱。有了这些,一个民族的身份感就永远不会淡化,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就能一直旺盛。通过多年努力,各个民族图书馆都在为此奋斗不止。

民族是多样性的,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数据库自然也是丰富,各有特色的。例如:“大理市图书馆以大理地区家谱、族谱资料为特色;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图书馆以彝族、回族文献资料为特色;弥渡县图书馆以地方民族音乐舞蹈文献资料为特色”[2]。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库就包括广西民国人物、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八桂诗词等8个数据库。每一个民族地区图书馆数据库的文化特色的形成,都是民族之花更有力的再次绽放,是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次成功实践,是文化生命线的长久延续,这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甚至在经济与社会建设中,都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二)改善图书馆文献利用率低的情况

图书馆数据库即文献的资源库,是信心传递、交换的一个个集中点。为广大民众提供所需的知识、文献,是每一个图书馆的职责,民族地区图书馆也毫不例外。但因为民族资料搜寻难,尤其是纸质材料还存在残缺不全,需要辨认的情况。许多图书馆资料不齐,或者价值不大,这直接导致部分图书馆数据库文献利用率低的情况。在努力建设民族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特色的形成是需要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族史料、文献一同塑造的。所以形成了特色的民族地区图书馆数据库,自然有许多珍贵的史料资源,这无疑会吸引大量读者的关注。

那么珍贵的民族文献资料,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使其完整重现,绝不是为了放在图书馆的资料室里,将其束之高阁。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作用,会带动社会全方面的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成为现代人周末爱去的场所之一,它也成为广大兴趣爱好者和各行专业人士,查找资料必不可少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把更多各民族珍贵的史料发掘并整理收集在我们的数据库中,就会有更多需要他们的文化工作者、兴趣爱好者来查阅、使用。我们因此会得到更大更广的文化效应,得到最新的文化成果。这让它们不再仅仅是数据库里的资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们获得了二次生命,甚至创造出新的生命,新的艺术品。

(三)图书馆数字化

从前的图书馆基本都是纸质书籍,现在数据库的形成,为读者利用文献提供了很大便利。加快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民族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科技含量高、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标准化、规范化是建设特色数据库的关键,也是因特网应用和发展的主线。所以,建设特色数据库必须坚持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原则。”[3]民族地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打出文化招牌,还通过科学技术,克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交通困难导致的资料不便。建好了数据库,还建出了特色。有了数据库,读者减去了一本本翻阅的麻烦,省去了许多无用功,可以通过检索直接找到所需资料,也可通过阅读电子版,减少对珍贵纸质史料的损伤。一直发展较滞后的一些民族地区图书馆,其特色文献经过数字化后,可全面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是全民族的文化福音,是全人类读者的幸事。

数字图书馆空间小却容量大、工作时间长却受损少,有效克服过去图书馆需要较大占地面积,较多人工管理,较长时间的查找等局限。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资源共享达到更进一步,尤其少数民族地区大多较偏远,资源共享完成度较其他地方较落后,通过民族地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立,将大大改善这一局面。

二、民族地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问题

(一)区域的不平衡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大约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各地区都迎来的发展的新机遇,但由于各个地方不同的实际情况,呈现了不同的发展态势,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建设状况,逐步形成东部地区经济高于西部地区的特点。因此少数民族分布较集中的西部地区经费常出现不足的情况。加上民族特色数据库建设本身的?y度,文献史料搜集的困难,标准的不确定,特色定位的难度等,都使得民族地区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虽较之前有了很大突破,但是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数据库建设,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改善症状不平衡的状况,意识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二)当地工作动力不足

正如上文提及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有较大进步空间,生活在此的民众更多的注意力在如何解决生活问题,被生活牵绊的民众很难有闲暇的时光成为读者,更难成为有方向性的专业读者。供需关系未能成功有效的建立,没能给予建设工作充分的动力,工作带来更大难度,成果出来得缓慢。当地人才是最了解本地区民族文化特色的人,如果他们不关注,不投入激情,工作开展自然容易动力不足。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他们的意识,图书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来说同样是重要的话题,建立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树立没条件创造条件的意志。

(三)开发力度不够

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开发文献史料,但是西部地区数据库管理还多是老办法,许多珍贵的史料被当做镇馆之宝,但普通读者却一面难求,这直接导致最有价值的史料被埋藏在图书馆,这是史料的不幸。我们要打破这种保守的资源管理方式,走出去交流,建立共享与合作意识。各个民族地区图书馆其实能够建立起许多文化联系,多多进行交流对于数据库的开发,各自民族特色的形成都是大大有好处的。以开放的心态多听取不同想法,多参考其他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优秀示范,才是开发本民族资源的正确之道。

另外许多民族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形式较为单一,没有把数字化功能充分运用起来,如图像、视频等许多便利途径从未启用。虽然已经建成数据库,但数据库中的资源量还是较少,不同数据库之间还有?S多重复。整体就是框架已经建立,但在开发和完成度上仍亟待提高。

三、民族地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前景

民族地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前景一定是光明的,但我们也要面对道路的坎坷。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发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未来的前景中我们势必要解决前一阶段留下的问题,形成更大范围的共享,一个个小资源库,组合成区域的大资源库。拥有专业的人才管理,让我们的建设稳步发展。

(一)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文的第二大点已简要归纳了目前建设中存在的最重要的几个问题,能够克服之前的不足,就是新的景象,就是在进步的前景。从内部来说,本身要建立足够的信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从外部来说,我们要多给予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资金,不仅从物质上帮助他们,还要从技术上帮助他们,多引进专业人才,给予正确的建议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积极方案。本地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做组织专业知识的学习活动,多到其他优秀地区学习交流,多总结多思考,结合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实行有本民族特色的管理方式。还要建立专题资源库,丰富数据库内容,克服数据库文献少的缺陷。

(二)形成民族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区域联盟

在不断完善建设,不断寻求创新的路上,民族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前景,在资源共享的主题下,运用整体思维,必然会出现区域联盟。单个独立的发展是有限的,区域的联盟才能使弱变强,使强变更强。 目前,由于各民族地区图书馆条块分割,地域隔离,独立建设,造成了大量的数字化资源重复建设,加大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成本。加入图书馆区域联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馆藏,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我们要让联盟中的每一员都成为受益人,优势互补,搭乘联盟快车,奔向更美好的前景。我们可以看见民族地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开发的新高度,新深度,新阶段。

(三)形成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进步和完善的步伐,我们将逐步运用一批专业人才。拥有人才就像鲜花拥有沃土。加强西部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时俱进,培养与特色数据库相匹配的人才。数据库绝非纯机器的工作,它仍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了专业人才队伍,就有了自我调整,自我创新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这一智能工具的价值。随着学习的不断加深,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人员,重点培养,发展较好的带动发展较慢的,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各地方的民族图书馆都会有自己的专业人才。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