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社会经济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经济建设

第1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 电子商务 道德建设 法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不断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如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自己需要和喜欢的产品,不仅为店家开辟了新的渠道,带动或创造了新的行业,还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切实可见的便利。但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道德滑坡”,如在网上购物这一平台上,有些店家在双11期间打着降价的名头实则变相涨价。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合理规范的道德秩序,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一、道德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人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因此,目前我国形成的道德体系必然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建设同样需要道德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以电子商务为例

首先,市场经济发展赋予了道德建设新的内涵。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组织、行业纷纷涌现,在新时期,道德除了保留传统优秀的道德标准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出现了一些新的道德准则。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激发着道德建设的新活力,一方面为道德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道德建设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日趋浓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走进千家万户,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开办自己的店面,不仅成本低,而且市场可以遍布全国。这一新的交易方式,解决了长久以来卖家和买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破了现实中买家由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任由奸商摆布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因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虽然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市场也有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如利益趋势严重,导致道德的丧失。目前我国还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市场具有无序性,导致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混乱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道德约束力受到冲击,功能逐渐转弱,但新的道德约束体系又尚未形成。因此,道德缺位和错位现象比比皆是。

三、电子商务的道德问题

商业信用问题。CNNIC2003年的报告显示,39.3%的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2011年5月2日,中国经营报报道称:电子商务平台面临假货侵袭,目前在通常情况下,在正规专卖店里卖几千元的商品,到淘宝“几百元几十元能到手”的基本都是“A货”或者干脆就是裸的假货。同时,商业欺诈行为也比比皆是,而且欺诈金额持续上涨。

知识产权的侵犯。由于互联网特殊的性能及超常规性,使得对有关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再加之在保护知识产权与互联网之间存在的复杂矛盾:如单纯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如版权、专利和商标时,可能会损害网络的资源共享性,反之则可能造成对知识产权的危害。因此在电子商务中,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比在其他活动中更为严重和猖獗。

四、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一)建设与现实国情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首先,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市场经济本身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加强道德建设,规范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道德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应充分鼓励和承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正当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要对他们进行上岗前的职业道德培训等,提高电子商务卖家的职业道德。

另外,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给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因此,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电子商务中的体系制度,将法治与德制相结合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存在漏洞,需要不断的完善。在完善市场经济法治的同时还需要伦理的支持。法律和道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法律以强制的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是一种他律,我国的电子商务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缺陷,应实时完善对电子商务的法律监管,完善法制体系,同时也要进行德制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

(三)不断完善电子商务行业内制度

淘宝上之所以充斥着如此之多的假冒产品,跟淘宝的开店审核条件及店铺管理制度也有着关系。如何保证交易平台的规范和诚信,是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商家注册审核制度,完善交易平台的内部管理细则,规范入注商家行为,保证货物质量,形成良好的行业道德氛围,是电子商务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无论是市场经济中的哪一个发展领域,只有与道德建设相结合,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第2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卫生系统经济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目标是要实现卫生资源最优的筹集、分配、使用,使卫生资源发挥最佳绩效的一门应用经济科学。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的关注,因此把握好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实现社会卫生经济管理的必然途径,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我国现阶段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改革开放的深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活动在新的体制下有了空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给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目前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大致如下:

(一)工作落实彻底,管理效益显著

目前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合理的将管理目标、管理任务和管理责任细分到了每个部门,每个职员都有明确的工作。这使得卫生经济管理在成本核算上更加科学具体了,有效的减少了违规操作的现象。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很好的控制了成本,降低了消耗,管理效益明显提高。

(二)管理氛围逐步浓厚

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一直秉性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近些年来,伴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切实的转变了发展方式,建立了许多创新模式,在新的平台上营造了浓厚的管理氛围。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不断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大力弘扬了卫生管理,人人有责的精神主旨。

(三)持续深化管理内涵

现阶段,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有效的权衡了各项细节的关系,突出了管理工作的重点。逐步在管理内涵范围这个层面实现了由注重管钱向管钱管物并重延伸,管理的着力点由控制支出向节能降耗和挖潜增效过度延伸。同时,我们还坚持实行适度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高社会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资本运作效率。合理的衔接了投入、消耗、收益、再投入的问题。资金呈现着良好的循环的趋势,保持了社会建设资金的充足供应和效益的稳步增长。

(四)管理机制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目前我们形成了以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建设质量效益为主题的管理机制。以统管为核心,不断运用新机制,合理的深化了综合绩效管理,促进了规范建设。现在我们的管理机制集以推行全成本核算提升经济效益为宗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管理效能。

二、社会卫生经济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认清当前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形势,有利于我们权衡好机遇与挑战的问题。市场化导向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效益。高度发展的经济状态,我们的管理工作中还受制于多个方面,未来我们还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多样化任务,赋予了卫生经济管理新使命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得我们的社会卫生经济管理面临着多样化的任务,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对于构成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的医院来说,完成多样化任务多也是最根本、最基础的的任务。为了迎合新时代的发展,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我们必须实现以使命任务到契机的转换过度。坚持效益为出发点,培养管理人员处理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全面提升经费利用效益和综合保障能力,有效的处理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多样化任务。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卫生经济管理新内涵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大力推行卫生经济管理,加大科学管理力度,实现管理机制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要求、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因此,我们要加大管控力度,有效提高社会卫生经济管理的质量效益。

(三)实施数字化管理工程,给卫生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目标

数字化管理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卫生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也是现代社会卫生经济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以信息化平台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全面推动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全流程贯通、全方位覆盖和全领域应用。积极引进电子操作系统等科学技术,实现智能化决策、精细化管理和精确化保障能力,促进社会的卫生经济建设向“精确、高效、优质”转型,使卫生经济管理成为实施数字化工程的“推进器”。

(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要求卫生经济管理新课题

后勤工作在任何一个企业和部门都是整个企业或者生产的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因素。卫生经济管理的后勤管理,同样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证。要实现社会卫生经济管理的新目标,我们必须有新的课题来支持它的运行和发展。这要求我们转变以往的经验管理等模式,逐步实施现代的系统管理、精确管理和矩阵管理,真正推动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建设。

三、加强社会卫生经济管理的措施

虽然,我国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也呈现出了可喜的走势。但是仅凭目前的设施设备条件,以及管理方法与管理机制的现状还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面临着未来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找方法,不断加强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建设。

(一)完善信息平台的建设

信息平台对于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今后我们要科学谋划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体系架构,完善功能模块、信息流程和扩充并梳理数据库内容。此外,我们还要继续加强网络、软件、数据库一体化工作平台为重点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在现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以智能化管理系统,不断改进网络系统的布局和结构。我们还要积极的应用先进手段,拓展“条形码”可视保障、“零库存”直达保障。让信息平台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规范管理

管理的规范性对于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管理工作的运行和开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在客观的认识到现在的现状以及未来面对的挑战,规范管理。首先我们要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坚持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其次我们要规范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以提高科学管理效益作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内部机构设置、职责职能划分和工作流程安排等,切实理顺管理关系,提高运行效率。同样数据的规范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要通过规范交换和共享机制,实现数据采集、传输、汇总、报表生成自动化,为全成本核算管理提供服务。#p#分页标题#e#

(三)培养专业性人才

社会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综合性。它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多个岗位,对人员综合素质、管理能力、知识结构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我们必须在众多的管理人员中发现并且选出一批表现突出的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朝着骨干人才方向发展,他们是管理工作的中流砥柱。其次我们还要专门的的培养信息技术专业管理人员,专业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信息的汇总和传输。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对社会卫生经济管理部门也是不可忽视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很好的处理成本,在成本预算,经费支出方面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第3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字] 环境监测 经济社会 地位 作用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61-1

在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世界各国已清醒的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成为全人类的一致行动,保护环境主要是改变发展的模式,人类必须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测取、运用环境质量数据资料的科学活动,是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1]。环境监测工作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环境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因此,认识环境监测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人们认为环境监测的成果就只是各类数据,这种认识不全面、不完整,也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监测的效应。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绝不是为了获取各种监测数据,这不是环境监测的终点, 只能视为一个起点。环境监测主要是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服务,这种服务不单单是提供大量纷繁庞杂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提供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和预测,为各项环境管理措施提供决策建议。环境监测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在实践中常被形象地称为"环境保护的眼睛"。在国家的"十五"计划纲要中,也开始写入了环境监测的内容,明确地提出"要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的要求。环境监测的重要成果之一的环境质量报告书,即以环境监测实测数据为主,适当辅以环境统计数据,报告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分析环境变化原因及提出改善环境质量建议,对环境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很高的参考价值[2]。

1 环境监测与城市建设

在现行的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而要有一个科学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而科学的环境评价来源于切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工作,即进行环境背景值调查。在城市规划中,往往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季节的环境监测数据,确定某一区域的功能性能。如果监测的方法不对,或监测的数据不准确,据此而制定的环境规划将会导致城市布局上的失误,建设的项目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城市整体建设也造成影响。又如,现在的重大项目建设中要求有环境影响评价,而对环境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各种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如果环境监测的数据不准确,就有可能造成项目在审批上的延误。尤其是在针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处理上,环境监测的作用更为突出,它不仅仅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解决环境污染纠纷,更可以通过监测结果了解污染物组成,为解决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监测与企业发展

近几年来,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它要求企业提高效率,开发清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及时了解企业的污染现状。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监督性监测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污染现状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投入、产出及排放状况进行物料衡算,了解原材料利用效率及能源利用率,而这些都是企业想要进行清洁生产所首先要了解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才能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新的效益。还有城市综合定量考核,企业单位上等级,治理工程建成验收以及创建卫生城市的一些监测,如:烟水控制区的监测,环境和区域噪声监测,废水废气的监测,污染源排放状况监测等,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企业或城市选择水源时。如果由于环境监测忽视质量控制,报出了错误的数据,一是可能出现本来可以利用的水源不能利用。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增加了给水的投资;还可能出现把本来不可使用的水源错报成符合用水标准,结果花了一大笔资金,却因水质不符合标准而不能投入使用。这也说明了监测工作及监测数据事关重大。

3 环境监测与产品

商品是在整个社会中流通和使用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从适用、美观、耐用方面去衡量,还从它对人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来衡量。如灶具排放烟气的指标;生物中所含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指标: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冷气机、机动车等的噪声指标,机动车排放有害废气指标;酒类中有害杂醇指标;卷烟中尼古丁、焦油指标;化妆品中刺激有害物的最高允许含量指标;室内装饰、装潢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工作产品中各种有害物质含量指标等,大都需要进行测定。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化学品越来越多,若不对这些化学品的致病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进行鉴定和监测以确定其使用限量,则对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 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

第4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论文 关键词:水资源  经济 属性 节水型社会

论文摘要:基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通过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 发展 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联系水资源中的经济因素.从经济角度分析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水资源的经济属性为突破口,提出了若干相关的经济对策.包括 科学 水价体系、水资源外部成本内部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虚拟水控制手段等几大方面,以期能为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

一、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 工业 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 自然 的能力,以至于工业化大生产排出的大量污水、废水超过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从而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而水环境的恶化又造成水资源短缺,进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正是这种联动关系,要求传统水资源概念向 现代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等概念转变,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最佳配置,保护水资源是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具有良好物质环境、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技术、经济的保障和支持,使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注意的若干经济措施

1.赋予水以价值,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当前国内水资源问题的首要举措。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而水价正是调节这种关系的杠杆。提高水价可以促进工农业和生活的全面节水,节水投入限度和调水决策等则依靠水价来调节。当然,水价调整后应科学合理地分配,做到了科学分配,水价机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才尽到经济调控责任。同时,在实施中还要考虑到农民、 企业 和居民的承受能力。所以,科学的水价体系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节器。

2.使节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科学水价体系实施的重要辅助经济措施。经济学观点认为,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水价机制将自动配置水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水价并不能反映市场主体作出决策时所需的全部信息,由此产生了水资源的外部性。针对这种外部性导致的水资源市场的失效,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①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征税(或补贴)的主张,他认为,为了使整个社会的总经济福利最大化,任何行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此行动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任一背离都应被消除,这就是黄金法则。因此,他提出两种方法来矫正这种背离,即税收和政府补贴。②产权经济学家科斯则认为外部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把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边界划分清楚,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性。科斯定理的简单表述为: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权利初始界定条件下的自愿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产权最大化)。因此,提出了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将外部性内部化,再通过市场进行自愿交易的解决办法,即提出了所谓的水权交换机制:研究水权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

3.实现考虑“水资源”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基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经济管理措施。当前国际上通用的两种宏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国民账户体系(sna)均没有把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的核算纳入其中,只是注重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而并不反映资源的耗减,从而使得核算体系建立在“资源无限,任意取用”的基础上,以至于gdp的虚幻增长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减少并存,形成所谓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必须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之成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建立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内的实物账户和价值账户,这样可以明晰水资源的盈亏、供水与用水的轻重缓急、节水与浪费水的效益差异,并可指导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两个特性,以便使水资源核算既与其他资源核算有机结合,又能突出水资源自身核算的特性。①资源的区域性:不同地区水量差别很大,很难进行区域资源利用的调剂,而且水资源利用与人口密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因此,该特点要求在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时应该尽量划小核算区域的范围。②水资源的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渗透,因此,该特点要求进行实物量核算时应准确估算出重复 计算 的水量。

4.建立 经济 约束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等相应 法律 法规建立相应经济约束与激励法规是实现利用经济杠杆调控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制约措施。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对节水产品予以政策上倾斜等;惩罚奖励机制,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与此同时,在具体法律法规上,应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加快对水资源保护配套法律的制定,强化执法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违法案件,要公开处理,严厉打击, 教育 民众。

5.引入“虚拟水”概念,面向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国际市场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重要经济手段。对于国际市场,由于水资源运输的不经济性,开展水资源直接贸易存在一定困难,可以通过间接的办法来实现。这里我们需要引入“虚拟水”概念。在贸易过程中,多出口消耗水量小的产品,多进口消耗水量大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达到水资源的国际贸易目的。

第5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2007年我同宏观社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社会建设在许多领域获得快速推进,解决各种重大民生问题的力度空前加大。党的十七大报告完整准确地提出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突出民生、更加注重公平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

(一)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基本形成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部署,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礼会建设发展战略包括六大民生任务: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积极扩大就业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是建立健全公平合理收入分配制度;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六大民生任务,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

(二)经济继续超周期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成为主题

2007年是从2003年启动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第三次高速增长周期的第5个年头。预计2007年全年CDP增长速度将超过11%,GDP总量将突破23万亿元,逼近或达到世界第三位。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题。

(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农村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在近年来中央实施的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形势明显好转。2007年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过5亿吨,连续第4年获得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可达8%左右,是1997年以来近11年间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农村社会建设事业取得新进展,长期困扰农村的义务教育要向农民收费的问题得到解决。国家还对农村教育给予财政投入的倾斜,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基本都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这项政策惠及了1.48亿农村学生。加快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2007年6月末,已经覆盖全国农村84.9%的县市区和82.8%的农业人口。与此同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展,农村养老保险也在积极试点。

(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长显著

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同期快3.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4.8%,比上年同期快3.4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均超过了CDP的增长速度,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扩大态势,扩大的速度放缓。

随着收入增长以及国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上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量继续增强。2007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不过,物价上涨比较显著,出现通货膨胀苗头,需要警惕。特别是持续的股市热,一方面增加了股民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股市的风险。

(五)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就业结构显著改变

在积极就业政策的推动下,尽管目前我国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但2007年就业形势继续有所好转,总体紧张局面继续缓解。预计全年新增就业人数可接近1200万人。截至9月底,全同84.7万户零就业家庭中,已有81万户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占总量的95.7%。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2006年为4.2%,2005年为43%)。

2007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一是城镇第i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第二产业的需求上升;二是企业用人占劳动力市场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下降,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一是企业一线普通工人的需求上升,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需求进一步加大;四是失业人员构成发生结构变化,企业面临技术人员的短缺问题。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在“十五”期间发生较大变化,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2年的50.0:21.4:28.6,转变为2006年的42.6:25.2:32.2。这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中期阶段。2007年就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农业劳动者比例可进一步下降到41%。如果今后5年能把农业劳动者比重降到30%左右,劳动就业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变化。

(六)教育投资显著增加,教育公平得到促进

2007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根据规划要求,政府将逐步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007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预算6461亿元,比2006年增长19.5%,高于全国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其中,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预算858.54亿元,比2006年增长41.7%。

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义一项大政策。为了建立这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中央和地方财政2007年上半年投入的经费达154亿元左右。2008年全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将在此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08亿元左右。这项政策将惠及全国1800多所高校约400万名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约1600万名学生。

(七)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保障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至2007年9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676万人、18896万人、11473万人、11530万人和7327万人,比上年底分别增加4.6%、16.7%、2.5%、10.9%和11.8%。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截至9月底,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447万人和2903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长26.4%与18.5%。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稳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快速推进。到2007年9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237.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0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781.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559.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全国79个试点城市大多数已出台了试点方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加。

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偏低问题得到充分重视。从2007年7月1日起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调整,是2005年以来第3次提高这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家在2008-2010年还将连续3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项政策将惠及我国40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

(八)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基层公民社会不断发育成长

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公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大大加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达到36万余个,比2006年同期增加12.1%,其中社会团体19.5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6.4万个,基金会1245个。民间组织的发展。对提供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的综合平台。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的互动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九)劳动关系调节走向制度化,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力度加大

2007年国家相继出台《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并将于2008年1月1日生效,这是我国劳动领域的两个重要立法,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将起到重要作用。

劳动者报酬增幅显著加大。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共有13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有19个省(区、市)了工资指导线。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为150万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7.35亿元。全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工作重心已由“清理旧欠”向“预防新欠”转变。

二、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工作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和矛盾。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加以解决。

(一)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但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0.6%。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累计平均上涨6.7%,9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9%。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短期仍难以缓解,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需要加快完善。

(二)就业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继续同时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瓶颈亟待破解

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依然是就业工作的焦点人群,每年仍有1000多万个就业缺口,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主要矛盾。而且,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继续下降。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GDP增长11.5%,实现新增就业920万人,意味着C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刚刚能够增加80万人,比2006年同期减少近10万人。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日益明显,一是产业集聚地区初级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劳动力开始紧缺;二是专业技术工人短缺;三是新型产业的高级专业人员短缺。然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近500万人,到10月底尚有140多万高校毕业生未能找到工作。如何在保持高校招生人数合理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2007年,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另外,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趋势值得注意:2003年以前,劳动者报酬比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降至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降至40.6%。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虽然有所增强,但贡献仍然较低。2007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而国内消费的贡献率只有37%,远低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水平。

(四)劳动关系不和谐问题仍然突出,落实《劳动合同法》面临挑战

目前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劳动合同书面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二是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三是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甚至强迫劳动者签订“生老病死与用人单位无关”之类的违法条款。2007年一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立案7.5万件,涉及劳动者14.2万人。目前劳动争议、劳资纠纷出现几个重要特征,一是综合性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长,在一些地方这种争议占全部受理的争议案件的90%以上;二是劳资纠纷出现群体化,并且由于诉讼程序复杂。劳工更多地倾向于采用把问题“闹大”的方式来求得解决;三是由于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种种缺陷,仲裁审理难度加大。我们应当积极推进劳动关系方面的制度建设,努力建立劳资两利、各得其所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五)医疗卫生问题尚未根本改观,医患矛盾呈现增加之势

2007年下半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其标志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迟迟未能出台,实质性的体制改革尚未能启动,1亿多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医疗还没有被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医患沟通机制和医患矛盾调解机制不健全,医患纠纷继续呈增加趋势。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方向,实际上涉及到整个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关键是如何建立一种坚持公益目标、分类管理、有预算约束、能够为群众提供廉价高质服务的非营利机构运作体制,能够兼顾国家、医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多方利益,这是一项不同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更加艰巨的改革任务。

(六)社会秩序问题出现新变化,经济犯罪案件持续攀升

2007年,在各种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案件立案数总体减少的大形势下,经济犯罪案件却持续攀升。

(七)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涉及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多

2007年在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严格环境执法监督,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但在

GDP增速超过11%的情况下,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继2006年未能完成之后,实现2007年“节能减排”目标再次面临空前巨大的压力。我国目前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8-13%,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4个国家中排名第133位。而且,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涉及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多。必须痛下决心扭转饮用水安全环境恶化的趋势。

三、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

(一)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2008年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史上的界标

这不仅因为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且因为将首次由我国举办奥运会(日本和韩国首次举办的奥运会都曾成为它们现代化历史上的里程碑)。2008年还是建国60周年大庆的筹备之年,全国人民将为迎接新世纪的第一个建国大庆做好各项工作。2008年我国的GDP总量将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3位,国际经济社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2008年我国将围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目标,进入加快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建设新阶段。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形成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经济将在防止大起大落中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07年物价指数的上涨超过了调控目标,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这方面的压力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背景下有可能进一步增强。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重点。与此同时,还要警惕北京奥运会之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大幅度回落,警惕国际热钱的退出对我国经济宏观稳定形势的影响。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总体上将会把连续5年经济增长10%以上的态势在2008年继续保持下去,我国庞大的经济体将会使奥运会对经济起落的影响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加快推进

2008年国家财政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将继续加大力度,向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财政支出的倾斜将进一步体现。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将全面落实:在教育方面,将更加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就业方面,将努力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在收入分配方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将努力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在社会保障方面,将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转续办法,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医疗卫生方面,将根据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推进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在社会管理方面,将努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4、医疗体制改革将更加注重公益目标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经过多方酝酿、争议和论证,最终方案基本形成,将于2008年3月提交全同人大会议讨论审议。方案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重视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包括医疗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筹资投入、监管机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定价机制和立法保障在内的机制,保证市场环境中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良性运转;确立由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组成的两项基本制度,逐步实现“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5、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劳动关系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会成为2008年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从多个方面规范了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将进一步提高,集体谈判制度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商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将得到加强,劳工的各项权益将得到更好的制度化保障。各种侵害劳工权利的行为将得到进一步遏制。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也将得到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会进一步调整,同时各种合法的灵活用工形式将得到发展。总之,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生效和实施,将使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6、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成功举办,我国将在世界面前展现30年改革发展成就,展现一个文明古国和经济大国文明昌盛、团结和谐的形象,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

(二)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1、增强科学调控力度。防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可能风险

2007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状况不如年初预期,美国房地产和次级债务危机不仅影响到美国消费,也影响到世界经济,使其走势存在很大变数。2007年以来,我国股市超常发展,大量居民进入股票市场,股市异常变动成为一个能够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另外,食品和住房价格持续走高,对相当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消费产生较大影响。环境污染,特别是城市饮用水的安全也在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

2008年要加强科学宏观调控的力度,尤其要大力防范经济的大起大落,特别关注物价、股市、金融和环境等领域的风险。

2、继续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切实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重

我国的财政收入近几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应当认真分析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强化税收调节,打破垄断经营,创造机会公平。要继续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特别是扭转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3、加快新《劳动合同法》配套制度建设,减少对《劳动合同法》的规避或滥用

新《劳动合同法》尚未生效,便已经发生了一些旨在规避该法的行为。这表明,要大力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关于《劳动合同法》的宣传解释;同时加强《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制定工作,将该法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对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的保障予以操作化。要尽快制定出台其他配套法律法规,规范和妥善处理新的劳动争议事件。

4、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和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第6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内容摘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基于“利己人性”的“自利经济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基于“利己利他双重人性”的“道德经济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对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济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构建 范式

每一种经济理论都有它的假设前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经济人”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特殊形态,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而且是生长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自身的假设前提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的内涵及特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的内涵

从主体性角度,利益分为利己和利他。给主体自身带来某种需要的满足即是利己;给他人(包括集体、社会、自然、人类)带来某种需要的满足即是利他。因此,从利益角度人性可分为利己人性和利他人性。利己性是人们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一种行为动机和本能,它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群体发展的前提之一。利他性是人们为他人和人类群体谋取利益的一种行为动机和本能,它是人类整体得以共同进步的另一个前提。利己人性与利他人性作为同一个行为主体的两个人性侧面,相辅相成,共处同一个行为主体之中。也就是说,人具有利己利他双重人性。

人虽然具有利己和利他两方面人性,但利己性和利他性在现实中的行为表现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正如一些学者研究后所说:“至于社会上利己和利他哪种行为特征突出或占主导地位,那就取决于社会制度和各种环境。因为人的利己与利他是一种社会网络中的互动行为,具有交互性的内在机理,总是与特定的社会整体大环境和群体小环境相关联”(程恩富,200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利己利他两方面人性在现实中的行为表现及其相互关系如何,这里借鉴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现实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周诚,2008),详见表1。

首先,“利己人性”的行为表现有三种类型:一是“利人利己”型行为―通过利人的方式而达到利己的目的,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类型;但它本身是中性的―既谈不上“善”也谈不上“恶”。二是“损人利己”型行为―通过损害他人利益而利己,即“恶”性利己。三是“封闭利己”型行为―与他人无关之利己行为,属于与社会不发生关联的私生活。

其次,“利他人性”的行为表现也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利己利他”型行为―即以利己为出发点而进行的利他行为,或者称为“互惠利他”型行为、“表面利他”型行为。此种行为的客观效果是利他,对他人有利,对于整个社会也有利。它与上面所说的“利人利己”型行为,其实是同一类型,只不过是考察的角度不同而已。其二是“舍己利他”型行为―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型行为或称“纯粹利他”型行为。其具体表现是,其利人的行为,会在不同程度上牺牲自己的财力、精力甚至健康、生命,而不图任何回报或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回报(如匿名慈善捐款,舍己救人而不事张扬,为正义事业而奉献财力、精力乃至生命等等)。其三是“亲缘利他”型行为,即在家庭成员及亲属之间发生的利他行为。

由上分析可知,“利己人性”的行为表现与“利他人性”的行为表现具有相通性和共同点,即无论是主观利他还是客观利他,都具有“利己利他(人)”(或称“互利互惠”)的行为倾向,说明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是能够并存能够同时兼顾的。

基于利己人性的人性假设就是“经济人”;基于利他人性的人性假设就是“道德人”;兼具“利己人性”和“利他人性”,“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就是“道德经济人”。准确地说,“道德经济人”就是基于利己利他本性,奉行互利主义行为准则,在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的支配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人。

“道德经济人”兼顾利己和利他来实现自身目的,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表现最为普遍的经济行为人。根据经济学“实然”的人性假设,“道德经济人”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人性假设。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经济人” 是指经济领域的个人、企业等经济主体。首先,在经济领域中,“道德经济人”的逐利性是激励经济主体的原动力。其次,“道德经济人”是个人、企业等经济主体。“道德经济人”不仅包括有逐利行为的个人,还包括企业等经济单位,由于它们同样具备“道德经济人”逐利这一基本特征,所以也被概括进“道德经济人”范畴当中。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最终目的是利己,但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利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道德经济人”(包括经济领域的个人、企业等经济主体)具有一般市场经济中 “经济人”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自利,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注重实现自利的途径即利他来达到目的。首先,“以利己为目的”是人性化的表现,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同时,又尊重了整个经济发展规律,即通过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自利的行为,来实现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经济目标。其次,“通过利他途径实现经济目的”,即个体为他人和整体的公利做出了贡献,创造了价值,实现了这种意义上的“利他”,同时他人和整体又会给他以回报,实现了个体利己的目的,并且整体再把公利通过国家职能造福所有人,实现所有人的利益,如此循环,推动社会进步。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经济人”具有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两种行为选择状态,即双重理性。出自于人的利己行为动机,在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两种行为选择状态下,“道德经济人”的行为过程始终是利己和利他的统一。

经济学中的理性主要是指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充分地精明地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和计算。社会中的经济行为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源自于人的利己本性,从利己动机出发,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理性被称为经济理性(利己理性)。同时,作为社会中的行为人还要从社会性利他动机出发,对自己经济行为的正当性进行理性判断和评价,不能损害他人利益。这里的他人利益泛指除自己利益以外的个别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人类利益等。这里的理性是指道德理性,也就是基于利他性道德的理性。这里的正当性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合法,亦即经济行为合乎现实的法律法规要求,不能违法。另一个是合德,亦即经济行为合乎现代文明的公共道德规则(这里的道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阶级道德,而是人类遵守的公共准则,是指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不能违背它。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经济人”行为的互利主义结果:即经济主体行为结果的利己性和利他性。经济主体的行为活动在他律和自律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行为结果的互利性。首先,他律指“看不见的手”(市场竞争机制)和“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干预和调节)的共同作用。一方面,行为人的市场经济活动服从于“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是牟利动机实现的最终手段,竞争则是市场经济实现的主要途径。竞争需要各种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体现并维持有序竞争的公正、道德和伦理,体现道义、信念和牟利动机的并存。另一方面,“看得见的手”(政府)也对行为人的市场经济活动起到约束作用。政府的手段一般分为两种,或是命令式的,或是非命令式的。前者通过法规、政策等手段去规定经济活动的范围和形式,这带有强制性和统一性。后者是政府通过传播信息或运用它掌握的经济资源及手段来创造一种经济环境,对经济行为人的活动给予劝告、推动。其次,自律指经济行为人的利他性道德自律,源自于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人格。

在他律和自律的共同作用下,经济主体的求利行为就能够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既利己又利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主体的行为只具有正外部性的效果,能够避免负外部性。这样,个体的正外部性经济行为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增加,必然会引起作为个体利益之和的社会利益的相应增加。也就是说,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其行为结果具有互利性。这也是“道德经济人”假设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核心命题,也可称为“道德经济人”的灵魂。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的可行性

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特殊形式,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经济人”特性。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经济人”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手段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人”行为的逐利性提供了激励市场经济主体的动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种动力机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普遍性,能够合理地配置并能够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趋向合理,从而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经济人”思想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相适应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和分配形式实现了多元化,人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人们不仅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 更重视物质利益需求的满足;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和趋利行为,与个人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具有一致性,是合理合法的,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而且还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第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三个特殊性,我们可以分析出在完善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所具备的主要特征(张伟超、廖鸣,2007)。

(一)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的利已行为不会排斥利他行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的利己行为不会排斥利他行为。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互惠互利等价值规律决定了经济主体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 必须尊重和满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隐含了利己与利他的双重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是自利与利他的结合体。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与私有经济不同,它更多地强调为集体或社会谋利益,强调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不损害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二)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对经济理性的重视不会排斥道德理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对经济理性的重视不会排斥道德理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既存在经济理性,也存在道德理性,在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冲突时强调道德理性。公有经济的基点是寻求集体利益最大化或社会利益最大化,在良好的制度下,已经取得相对最大化的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同时要公平地分配到每个人(按劳分配),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身上体现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一致性。

(三)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展开经济行为,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设计,能够引导经济主体更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鼓励经济主体有意识地、主动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防范经济主体的自利心膨胀,出现单纯追求私利的伦理危机,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据1996年及相关年份的《世界发展报告》显示:新加坡实现了连续33年的经济增长(1961-1994年),年均增长率为8.3%;中国香港地区实现了连续33年的经济增长(1961-1994年),年均增长率为8.1%;日本实现了连续12年的经济增长(1961-1973年),年均增长率为9.8%;韩国实现了连续11年的经济增长(1983-1994年),年均增长率为8.8%。一些学者研究了如此骄人的经济增长背后的深层文化背景原因,结论是,西方理性精神与东方传统文化的结合奠定了东亚社会现代市场经济的人文基础,而且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显然,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从整体上说,已经是东西文化的结合体了,经过改造和创新后的儒家伦理文化,不仅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而且还能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获得新生(郑爱文、李敏,2006)。“道德经济人”就是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体。儒家文化信奉“道德人”的价值理念,市场经济一般强调“经济人”特性,二者的有效融合就是“道德经济人”。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影响,每一个生长在中国环境下的经济主体都有意或无意地深受这种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完善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主体也是“经济人”,但绝不是“自利经济人”,而是“道德经济人”。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道德经济人”范式的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并存,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西方经济学无法解释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现象、问题。因此,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性的认识 ,总结出符合这种人性的人性假设范式―“道德经济人”,对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经济人”范式,有助于解决经济活动的动力问题。“道德经济人”范式承认经济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人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追逐经济利益的利己行为的现实必要性和合伦理性,承认了经济利益原则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能有效调动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次,“道德经济人”范式可以使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共同增长,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强人民团结,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道德经济人”范式不仅承认利益主体利己行为的合理性,而且坚决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只顾自己甚至损人利己的行径,强调在主观目的上,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要考虑与自己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其他所有利益主体的利益;在行为上,不能依靠损人而利己,要做到互利互惠,共谋发展,通过利他而利己;在客观效果上,要做到“双赢”、“各有所获”,使自我利益、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都得到保护和发展;在实现方式上,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和结合,不仅要通过“看得见的手” 的国家宏观调控来实现,而且还要通过“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调节来实现,使公有制得以巩固(马姗伊、王辉,2006)。

再次,“道德经济人”范式为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提供了统一的理论依据,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有利于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的缓和,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经济主体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作贡献,实施利他行为,社会则依据劳动贡献向经济主体分配消费品,实现着对等的双边互利关系。同样,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中,其他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或占有者,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要素,为社会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并承担风险,同时他有权按提供生产要素所作的贡献参与分配,并获得风险收入,也实现着这种对等的利己利他双边关系。

最后,“道德经济人”范式反对两极分化,有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道德经济人”范式反对损人而利己,就是要反对剥削,反对两极分化。“道德经济人”范式坚持既利己又利他,让各方面都获得利益,获得发展,其本意即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上,一方面是根据互利主义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从而承认和鼓励能更多更好地利他的人先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强调人们不能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得坑蒙拐骗,必须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依靠更多更好的利他而致富。在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上,“道德经济人”范式主张通过榜样示范、资金技术扶持、资源共同开发利用等利他或互利方式实现共同富裕(欧阳超,2003)。

参考文献:

1.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J].教学与研究,2003(11)

2.周诚.“双重经济秉性人”论[J].研究,2008(8)

3.张伟超,廖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新探[J].经济师,2007(4)

4.郑爱文,李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之我见[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3)

5.马姗伊,王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范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6(9)

6.欧阳超.试论互利主义[J].天府新论,2003(6)

作者简介:

第7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摘 要:由于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财政支出愈发受到各界的关注。我国财政支出框架的财政支出范围并不规范,经济建设支出略显过高,行政支出比率较大,文教卫生支出占比上升迟缓,农业支出实际占比较低且调控失当,社会保障支出明显欠缺。

关键词 :财政 社会保障 支出

引 言: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乃至社会按照法律创建,具备经济福利性质以及社会化国民生活的保障体系,一方面属于社会保障的创建、发展及完善所需,具有科学性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属于国家财政政策制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公民生活水准的政策保障,对增加民生支出,提升社会保障、居民生活水准,确保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中的困境

1、社会保障支出数额欠缺

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口径主要包含了社会抚恤、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三个方面。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发展速度及发达国家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比率而言,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并没有占财政支出总额较高的比重,并且支出的增长缺少政策扶持。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内包含填补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并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通过长期演变,获得了较大的成绩,社会保障基金自动平衡机制有所完善,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缺口补助明显迟缓。

2、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率较低

虽然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在近几年来的增长速度较快,可是同全球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比,依旧具有较大的距离。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较大。这是因为除去经济总量以及财政收入的因素外,社会发展背景的差别以及政策取向的差别也对社会保障支出有着较大的影响。近些年来,虽然我国财政提高了对社会保障的支持程度,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值有所提高,可是其在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却基本保持在11%左右。显而易见,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低,因此需要通过各级政府给予高度重视[1]。

3、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不平衡

被城乡二元体制所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鲜明的城乡二元结构特点。近些年来,由于财政收入的提升,以新农保及新农合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可是关于创建统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旧有待提高,其主要原因为欠缺资金。最典型的方面无外乎农村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所以,在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投入总额的前提下,需要不断协调支出结构,将农村社会保障投入摆在首位。

二、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对策

1、提高财政扶持

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早已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其他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提高,政府当前时期的社会保障支出,无法较好的符合其不断发展的所需。并且,我国当前时期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并不完善,力度也不够充分,则会令国民对社会保障性体系的实质能力形成负面看法。由于我国财政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为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层面的支出形成稳定的社会基础。政府需对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改革及协调,将不必要的行政支出减少,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乃至民生方面,只有提高了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才可以持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率以及人数。

2、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建设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为通过政府财政为基准,主要财政来源为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保障能力成正比,随着投入的加大,能力则随之提升,否则能力则降低。我国地域辽阔,令不同地区经济能力的发展出现不平均,若想令地方政府担负所有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并不现实。对于经济发展能力较低的地区而言,中央政府可以提高所需资金的扶持,降低地方政府的压力,更为稳固的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而对于经济能力较好的地区,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社会资金的扶持,通过地方政府担负所需资金。如此一来,则能够良好缓解并处理各个地区社保体系发展不平均的现象[2]。

3、不断完善筹资途径

政府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担负着设计和运营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而政府财政拨款则成为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中尤为稳固的来源。目前,我国能够通过以下两个层面提升社保的财政支出力度。首先,关于行政管理费可以适时减少,行政管理开支的压缩空间较大,可以通过财政方面给予社保基金的支持。其次,关于企业利润分配或股权改革进行有效区分。

4、加大法律法规的颁布

政府应当通过我国当前时期社会保障事业的状况,特别是相应的财政支出实质状况,尽快实施相应法律,令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可以具备真正的法律基础与保障。

5、有效运用社保财政资金支出

对社保的财政投入需提高力度,并对划分的资金进行有效安排,以此令社保财政支出的使用率获得改善,令一些效率较低的项目投入率能够降低,通过有限的资金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多的保障。需对财政支出结构给予相关协调,令社保支出得到提高,提升财政社保支出的比重。当前,需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科学发展,令财政社保支出更加富有科学性。积极打造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科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最终完善公共财政制度[3]。

结束语:

财政支出效用评价工作虽然开始较晚,可是其在提高效用管理认知、规范评价程序、创建有效评价标准等层面,都需要不断进行探究。只有依照市场经济发展标准,才能建立适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转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红岩.基于社会保障支出的中国税负水平探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02):60-64.

[2]侯丽,贺春兰.基于社会保障的财政转移支付研究[J].知识经济.2011.(17):43.

第8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贴紧经济、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清障排阻、保驾护航,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纪检监察工作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多年来,对服务经济建设这个问题,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认识上还存有偏差,认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政府及经济管理部门的事,与纪检监察机关关系不大。针对这一问题,今年初,我们利用一个周的时间,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到企业、农村以及行政执法部门,采取座谈讨论、走访调查、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开展了一次大讨论,重点围绕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定位,怎样摆正本职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谈看法、论观点。通过座谈讨论,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增强了大局意识和服务中心的意识,明确了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看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现在,积极履行职能,不断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已成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觉行动。

注重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合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作,必须各方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人人是环境,人人关心发展环境”的氛围。让行政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在电视上向全社会作出承诺,公开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接受社会监督。工作中,及时了解、报道这些部门依法行政的情况,对个别部门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从而调动起了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部门、单位主动查摆整改,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召开职能部门联席会,落实部门责任。年初,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明确责任分工、任务指标、工作措施。8—10月份,又召开了第二次职能部门联席会,通报工作情况,由各职能部门汇报履行职责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三是开展好一个活动。在继续开展“端正党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活动的基础上,认真开展了“环境建设年”活动,组织群众对全市机关及重点部门和行业作风进行了民主评议。对评议结果,通过下发通报、电视曝光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同时,严格奖惩措施,对位次居后的5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了个别谈话,督促抓好整改。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一是抓重点单位。对行政执法重点单位,实行定期调度、定期督查,及时听取单位主要领导的汇报,了解工作中有无违反规定的行为,是否存在为了部门或单位的利益而损害面上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二是抓重点环节。在果品销售旺季,对公路“三乱”问题实行重点监控,定期督查,确保不出问题。三是抓公开。结合推行政务公开,各行政执法部门通过设立公开栏、电视宣传、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对本部门的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办事结果、重大决策、廉政规定、监督办法、责任追究等全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抓行政监察。切实解决好职能部门为谁行使权力,为谁搞好服务的问题。监督各职能部门本着减少关卡、简化程序、转变职能、方便群众的原则,解决好审批项目过多、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制度不规范的问题,严格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上级作出的各项规定,严格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对无故拖延、拒不执行以及造成不良影响的,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公开曝光,直至给予党政纪处分。通过严格考核奖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了各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

严肃查处,严格追究,切实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查处到企业“吃、拿、卡、要、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以及多头收费、弹性收费、以罚代管、以收代管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做到两点:一是查办快。对影响经济发展的案件快查快办,特别是企业投诉案件,实行定时限、定责任,做到投诉一起、受理一起、查处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投诉者明确答复。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举报11起,查处11起,处结率达100%。二是处理严。对那些不思开放、阻碍开放、扰乱开放的部门和人员,不论涉及什么人,都严肃查处,对构成违纪的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同时,实行连带责任追究制,严格追究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第9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26-03

一、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完善河北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一)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就业结构,反映了其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状况,决定着经济效能的大小和经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1]。目前,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全省正在集中力量加快沿海经济强省建设的步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区域产业转移等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河北不仅是经济实力较弱的省份,也是人才实力较弱的省份。因此,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必须尽快缩短与先进省份人才实力上的差距。高校毕业生是知识的拥有者、使用者和创造者,是河北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完善河北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合理配置和使用高校毕业生,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使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是教育为河北经济建设服务的迫切需要,对于河北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是解决河北省人力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是河北人才结构的突出问题。河北属农业大省,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高层次人才,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此外,河北各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比例过大,中小型企业人才稀缺。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增强其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河北沿海经济强省建设任务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到急需人才的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减少大学生的不合理流动,达到河北全省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河北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全面进步。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是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省内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破产现象,导致减薪、停薪、减员、裁员问题直接影响行业就业。据统计,2009年河北全省停产、半停产企业达到24 926家,占全部民营企业总数的14.89%;涉及从业人员669 074人,占全部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10.68%[2]。而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省外就业的本省人才返乡现象已开始显现,这就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再加之2008年以来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管制和规范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因而大量企业短期内会减少劳动力需求,加强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超量增长,2010年全国有630万高校毕业生,河北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2.5万。就河北来说,高校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省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高校毕业生的供给量短期内已超出了河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迫现实。大学生毕业后工作的缺失,不但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无法满足自我需要,甚至无法生存,这就会导致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缺失,甚至产生心理不平衡,危及社会稳定。因此,构建系统、先进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可以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方式切实可行、就业指导内容与时俱进,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克服就业心理障碍,积极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提高择业就业的能力,促进其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树立信心,顺利就业。因此,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切实做好大学生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

二、河北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形势存在较大矛盾

功利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很多大学生就业以实现个人价值为中心,社会意识、奉献精神缺失,择业期望值偏高,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存在较大矛盾。

就大学生择业的区域意向来看,河北省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及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发展及生存条件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对职业缺乏长远规划,大学生也缺乏反哺社会的奉献精神,很多学生放弃农村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更偏向于去大中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就大学生择业的单位性质意向来看,河北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河北人普遍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而创业意识及承担风险的意识不强。因此,很多学生将毕业后进入机关及事业单位作为唯一的职业选择,导致河北省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饱和、岗位越发有限,就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而中小企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偏低。

(二)河北省高校全程性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个人职业规划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应该贯穿大学生涯的始终。而受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调整的影响,河北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总量不断压缩,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大多是从大学四年级开始,仅是针对毕业生开设,没有从低年级逐级渗透辐射。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等应急性指导。缺乏就业指导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对学生毫无实际效用。

(三)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

河北高校的专业性的就业指导人员是整个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力量,大多具有就业指导的职业资格,具备扎实的就业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但总数偏少,仅集中在校级就业指导机构。而基层院系没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编制,多为行政干部兼任。这些兼职人员由于忙于其他行政事务性工作,大多没有时间去进行就业理论研究及业务培训,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业理论知识,不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缺乏就业指导的实践工作经验。

(四)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不健全

1.就业指导课程不能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河北大多数高校各个专业院系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一般采用学校指定的师、教材进行授课,内容大同小异,鲜有结合专业实际开展的。这样的就业指导教育无法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实际相结合,也就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就业指导课程中课堂理论知识传授的比重过大,实践环节能力培训比重小。目前,河北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多局限在根据教材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进行介绍和应聘技巧的简单讲解上,而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培训环节较为欠缺,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能力结构上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

3.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欠缺。高度的就业期望值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课程要注重对于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意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实现个人价值,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在就业指导教育中加大创业精神及创业能力的培育。而学校在总课时紧张的大背景下,就业指导课时不断压缩,导致就业心理辅导、创业教育等重要环节的缺失。

三、构建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一)根据河北沿海经济强省建设任务的现实需要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河北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适应就业形势及河北沿海经济强省建设的现状,紧贴河北重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方面进行改革,着手培养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同时,河北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既要从河北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又要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此外,高校还要依托自身的优势,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为河北经济社会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加快河北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实现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

(二)构建并完善全程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要贯穿于大学全过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目标培养模式,分不同阶段实施、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全程性、系统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就业意识,使之具有自主择业、自主创业、顺利就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河北各高校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每学年设置固定学分,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始终。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可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而定:一年级开展成才教育和职业意识培养,确立职业目标;大二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辅导,完成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的教育;大三完成创业教育、大学生择业及应聘技巧指导,开展各种就业能力培训;大四完成大学生职前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大学生就业形势政策宣讲及就业信息指引等,而贯穿四年的系统就业指导教育的主线就是正确的就业观的培育。

(三)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1.保障就业指导课的课时安排和授课计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学校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按照国家规定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保证每学年就业指导课程授课计划的完整性,提高就业心理教育及创业教育的内容比例,为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供支持保障。

2.结合河北就业市场的实际、各高校就业工作的实际、各院系就业状况的实际展开就业指导教育。只有结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实质性作用。

3.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教学。就业指导教育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而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就业指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切实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效[3]。

(四)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组织体系,实现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

1.各高校应建立独立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机构。针对各高校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学校就业领导小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院系就业指导队伍”的三级就业指导组织体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这样可以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分层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2.在各院系中设置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这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化,还能够分担校级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份额和工作压力,使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心下移,使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确立就业指导工作在全校工作中的地位,形成自上而下的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全员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3.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首先,加强资格认证,专职就业指导教师获得国家就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其次,加强培训,给予就业指导人员创造和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使得他们可以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理论素质和实践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邹维忠.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