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第1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 要:自我发展管理能力是通用管理能力基础级的一个方面,是每个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基础。在职业教育中增加自我发展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升职可能性,适应现代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发展管理能力作为通用管理能力的一个基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却对职业群体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构建起到了基石性作用。所谓通用管理能力即不同职业群体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共性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要求,是超越于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特定知识和技能的,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才干。而管理自我的能力是管理者乃至每个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其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自我发展管理能力最基础的一项就是自我规划,包括个人的自我认知、对人生目标的思考、以及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职业活动中,具备自我发展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效地设计达到目标的步骤,规划自我活动和团队活动,控制自我行为与调控团队行为,组织和协调各类可控制资源。

职业教育是在理性指导下地实践,其教育量大面广,是发展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主力军。面对国家越来越现代化的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必然走向。职业教育要现代化,就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劳动技术大军。我国职业教育培训活动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长期把工作重心集中于职业特定技能,为数以百计的职业(或工种)制订了国家标准,在近千个职业(或工种)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有重大的影响意义。

但是,一直以来,整个社会对通用管理能力尤其是自我发展管理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事实上,新时代除了技术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更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归宿。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对加速人的现代化的作用主要在于为个人得到职业满足和获得成就创造条件,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有效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也要提高人的社会化能力和应变能力。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往往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主要模式,高就业率是其稳固立足、不断发展的重要秘诀。也正是由于其直接面向就业岗位,更加需要有效合理地进行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培养,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对象的现实特点呼唤学校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所面向的对象往往是16——20岁的青少年,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形成阶段。从心理成熟性来说,这一年龄层渴望独立又缺乏阅历、往往情绪动荡且草率,为增加自身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拉帮结派,从而形成一种团团伙伙的形式。从价值观成型性来说,青少年尤其是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价值观模糊、道德观淡漠,这些学生不是比谁成绩好,而是比谁消费高,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和表现欲。从文化素质水平来说,职业教育学生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往往会造成自身信心不足、目标不明确,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人生观来说,职业学校所面向的对象往往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更由于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不能认真地进行自我规划和人生设计。

因此,在职业教育的特定环境下,自我发展管理能力的培养能正确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人生、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和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和团队、组织的沟通技巧。面对青春期阶段和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阶段的学生,职业教育学校要给予其行之有效的引导,纠正其偏离正轨的社会心态。使学生在步入职业轨道之前,已经形成良好的自我发展管理能力,赢在起跑点。

社会对职业教育理解的误区迫使学校培养自我发展管理能力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它带有浓烈的专业性特点。只有职业教育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对口性很强的一线从业者,这类教育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由于职业教育生产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学生乃至家长往往只重视知识技能的社会需求性,认为职业教育只关注就业,学生所具有的技能、技术应该是其毕业之后社会上急需的技能、技术。同时职业教育教师也往往强调实际训练,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就业,就业代表一切的社会误区一直存在。

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时也承担着学生人格养成和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素质本身就相对较低,就更需要大力培养其自我发展管理能力。我们可以反思,每一个进入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其首要目的都是能获得一份一线技术工人的工作,而往往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但是有了一份一线技术工人的工作之后的发展呢?能否快速适应一线生产工人的角色转变?难道一辈子都在某一个岗位作一线工人?难道不管到任何一个企业都作一线工人?这些问题往往学生、家长乃至学校和社会在学生职业教育阶段并未深入思考。同是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的一线工人,如果在教育阶段就能培养其良好的自我发展管理能力,使其能在教育阶段就形成良好的管理能力,必然大大加强了其就业之后的工作适应性和升职空间。面对社会对职业教育理解的误区,必须大力加强自身规划、认识和管理能力才能使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完全胜任一线的生产工作,也有足够的心理建设胜任管理工作。

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要求学校培养自我发展管理能力

1、个人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成为了人才的竞争。大多数从业者的工作不再是重复的机械劳动,也不再是单打独斗式的发明与创造。管理者开始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决策,从业人群也需要更加紧密地与他人沟通合作。深入分析面向21世纪的七种人才特质——融会贯通者、创新实践者、跨领域融合者、三高(IQ+EQ+SQ)兼高者、沟通合作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乐观者,更多的是要求从业者的通用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同样会以最为基本的个体素质和行为规范为基础,只不过对人才的要求更全面也更丰富,审视人才的视角也从单一的个体层面转向了融合个体、团队、组织、社会乃至环境等多个维度,涵盖学习、创新、合作、实践等多种因素的立体视角。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可能性。随着社会效率化和多样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已经转变为以综合性能力素质为基础。这需要通过系统的专业化能力培养才能养成,且适用于绝大多数的职业领域。

2、企业需要

现代社会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淘汰也更加残酷。如何使一个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管理层必须具备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却也关系着每一个从业者的切身利益。如今的企业管理往往不仅仅依靠管理层的直接领导,同时也强调每一个员工自身和团队的管理能力。国内众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机构大大加强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更加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拥有通用管理能力尤其是个人和团队管理能力的职工,更有终身从业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基础,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管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对于直接面向就业一线的职业教育,在技能培养的同时附带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赢在就业的起跑点。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模式也更适应于现代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

3、政府需要

1998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与人事部整合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级课题“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把人的能力分成了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以及核心能力。目前通用管理能力成为国内第一个以管理能力水平为导向的国家级认证体系,强调了我国企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系统化、实用化。政府对通用管理能力要求的提高更加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自身管理能力的加强。

因此,职业教育中引入和加强自我发展管理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青少年正确、积极社会心态培养的必要条件,是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只面向就业、只重视技术的思维定式的重要因素,是适应国家和现实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Karen Holems, Corinne Leech著. 天向互动教育中心译. 个人与团队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施展. 职业教育管理理念浅谈[J]. 科技信息, 2008, 31:243.

[3] 孟令臣. 关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6:23-24.

第2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是影响并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问题根源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有建设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强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性。本文阐述的立足点是探究中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强化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一、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管理脱节,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区别明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职业教育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分属于高等教育和职成教育,这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管辖上不同。在以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中,出现中、高职业教育脱节的情况。无论是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还是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我国职业教育都缺乏系统性,无法在教育课程内容上实现有效衔接。

(二)管理部门缺乏协调,弱化职业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是职业教育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重要保障。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表现为行政部门与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在责权上存在模糊,职权间的交叉重叠,势必会弱化管理力度,进而出现管理效力下降等情况。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但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等方面,明显存在较大的缺陷。一方面,现有分散式的组织形式,弱化了国家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现行管理体制缺乏执行主体,缺乏强有力的执行作为管理保障。

(三)社会积极性不高,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面

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说的一个问题,仍是社会公众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不够,在思想观念上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因此,职业教育管理缺乏企业、行业、家庭等的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社会性力量过于单薄。从属性上而言,职业教育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但其也有特殊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面,实现职业教育管理的全面发展,势必存在诸多困难,强调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提高公众认可度的必要性。

二、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一)逐步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实现统一的管理组织体系

在职业教育管理中,行政管理组织系统的完善,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首先,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系统的完善,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组织体系,完善我国行政管理机构在职业教育中的设置。通过统一的管理组织体系,集中行政管理职责,确保行政管理的应有的权威性;其次,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应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实现各级政府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与组织协调;再次,积极推进现有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强化行政管理机构在职业教育发展指导、职业教育规划等领域的管理能力,确保职业教育管理更贴切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明确行政管理机构的责权范围。

(二)逐步强化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主动性,推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职业教育管理的推进,关键在于增强职业教育管理中社会参与程度,在教育管理中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面。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相对较低,无论是民众、行业,还是企业、家庭,对职业教育管理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导致职业教育管理的立足面缺乏;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社会的积极参与,提高社会参与度,就是强化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实现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逐步推进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实现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的衔接

职业教育的涉及面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相互脱节,不仅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职业教育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为此,我国应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强化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衔接。首先,在教育内容上,中、高职业教育应相互衔接,便于学生继续深造,接受更加系统的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强化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突出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在招生机制上,对于一些高等职业学校,可以实现单独组织招生,强化优质生源、优质专业“双优”模式的人才培养,更契合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依托于自身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壮大,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要突出改革的针对性与导向性。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对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简要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2]华伟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02)

[3]贾林.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4]徐慧珠,陈一齐.对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5)

第3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是一个拥有来自56个国家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职业教育机构为其会员的组织。该联盟下属会员主要包括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职业技术型高等院校联合性组织,如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加拿大学院联合会、澳大利亚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校长理事会、英国学院联盟等,也有少量院校、教育机构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和行业组织等。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主席Denise Amyot女士等莅临大会开幕式。章新胜会长主持开幕式,他指出,职业教育作用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第三次产业革命等多个方面,重要性不言而喻。鲁昕副部长出会开幕式并讲话,她介绍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强调多年来我国职教事业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教育结构等五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今,职业教育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Denise Amyot主席就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大会在北京召开表示感谢,她介绍了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本次大会的三个目标:一是培养专业和职业教育院校管理者的领导力;二是加强世界职教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专业知识、经验和最佳实践的分享;三是促进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和应用性高等教育的改革。

开幕式结束后,Denise女士为“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颁奖。随后进行了主旨发言。UNESCO-UNEVOC中心主任Shyamal Majumdar 首先作主旨发言。他强调,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在国家技能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UNESCO已经制定了一个战略,努力加强成员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调动各种知识、资源和力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全球合作。国家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刘海涛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强调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院长Ann Buller指出,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要加强应用方面的研究,对学生“授之以渔”,并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相关实践经验,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成功。

大会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研讨活动。一是大会开展了8个专题研讨会,探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8个专题分别聚焦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应用研究、劳动力发展、校企合作、领导力发展、国际合作、绿色技能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职业发展。二是举行了包括中―美校长对话、中―非职教部长论坛、中―英研讨会、中国―东盟研讨会、中―澳研讨会、中―德研讨会在内的6个双边和地区会议,探讨了各国职业院校在国际合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困难及解决之道,重点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师生互访交流、技术研发等。三是为适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时代背景,专门召开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圆桌会议。

10月26日中午,大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纪宝成主持,印度国家技能发展委员会主任兼首席执行官Dillip Chenoy和纪宝成分别作主旨发言。Dillip Chenoy介绍了印度近年来的技能改革战略,纪宝成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问题和发展趋势,并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大会最后举行了闭幕典礼。闭幕典礼由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主席Denise Amyot主持,她首先对大会做了总结,认为此次大会非常成功,取得了预期成果,希望世界范围内职业院校以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为平台,未来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随后,Denise Amyot邀请参加此次大会国际青年营的代表宣读了“青年倡议”,从青年的视角为职教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代表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此次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大会的重要内容,由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组织的“国际青年营”于10月19日在上海开营。该活动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国际青年营”由来自英国、加拿大、葡萄牙、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的11名学生,与中国高职院校青年代表一一结成伙伴关系,在上海、宁波、北京三地共同度过10天朝夕相处的旅程。除实地调研、对话研讨、文化交流等活动外,他们拟订了一份《青年倡议》,在世界职教院校联盟世界大会闭幕典礼上进行宣读,向社会和职业教育领域发出青年学子的声音。

第4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问题;影响因素 

 

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点,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作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一方面需要自身升级,一方面也需要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产业。产业调整和升级需要有支撑产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劳动者转变为劳动力资源的前提就是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这些都有赖于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作支撑。笔者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在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变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期望找到变革和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以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办学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距离培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提出,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峰期。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也在这个大背景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从学校的教学条件还是招生规模,都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起点较低的现实决定了这些发展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很薄弱,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职业教育泛高中化的倾向。 

职业化教育理念还很淡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大量植根于传统的职业学校或农业学校,这类学校的职业教育历史较短,满足职业教育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较弱,特别是实习、实训设施较差,缺少必要的技能训练指导教师,这些都造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打上了深深的普通教育烙印,反过来也形成了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无法突现职业化理念,选择职业教育往往成为学生初中升高中落选时的无奈选择。 

职业教育依然处于低水平的数量扩展模式阶段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种措施的效应逐渐显现,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稳中有升,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扩张。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1999年在校生只有340人,2010年已达到3000人。在校生规模的扩张,必然要求学校加大办学投入,而有限的经费投入造成了职业教育仍然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老路上徘徊,培养的毕业生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职业技能,往往是与农民工、初中毕业生一起就业,无法凸显职业教育的成效和优势。 

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依然是挑战大于机遇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职校生越来越受到用人企业的青睐,再加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高考并非成才和就业的唯一路径,职业教育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在这个意义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社会对一线工人的工资报酬和认可度还有待改善,这种状况传导性地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积极选择职业教育的热情。地方政府虽然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实际上的职业教育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高投入教育类型的客观要求,这些客观上形成了对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挑战。 

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还很陈旧,无法体现特色和保证质量我国的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黄炎培先生创办的我国近现代第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建国后的职业教育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高校扩招,严重挤压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导致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没有在延续中得到升华,依然在普通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下自发地发展,没有形成适合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专业结构等必备要素,因此无法体现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特色,造成了自身无法被社会和学生及其家长高度认可的现状。 

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依然滞后于企业需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过程和环境要与企业接轨,现实情况却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机制,学校无法准确地将企业文化要素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还停留在普通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企业也无法灵敏地把自身要求传导给学校,这种状况导致了职教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管理和文化氛围,甚至造成了毕业生因对企业环境不适应而频繁换岗,也使得企业对学校培养的人才不满意,也直接形成了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负面评价,这又在客观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 

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性要求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没有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仅仅是从《教师法》的角度规定了学历要求,没有符合职业教育的准入考核内容。同时,我国也没有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模式,而是延续普通教育教师的培养模式,甚至直接从普通高校引入毕业生担任教师。再加上进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人员专业化发展也很滞后,没有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机制。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无法保证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政府重视程度依然不够,财政和其他方面的投入不足我国职业院校属地方院校,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前提下,地方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地方政府的态度和行为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政府相对来说更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我国东西部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东部发达地区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到位,他们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发展地方经济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经济发展带动职业教育发展,以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对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致使将财力、物力、人力用于见效快的短期经济建设上,忽视了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未能形成良性循环。 

校企合作薄弱,无法形成与企业、产业的无缝对接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经济不发达,大中型企业较少,多是一些小型厂矿企业,效益平平,校企合作松散,基础薄弱,企业支持、资助职业教育力不从心,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较差。没有企业的支持,职业学校只能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发展速度慢,教学质量不高。近几年,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和东部及发达地区企业的所谓“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学校为企业组织招工,企业和学校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合作,更没有资金支持。 

教学研究滞后,教学研究成果的教育教学转化率较低由于职业教育受到各种影响,使得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没有在前进中稳步推进,教学基本模式还大量地停留在普通高中教育或高等专科教育的样式中,这就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和没有特色。 

第5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学校除培养学生外,还要承担科研的重任,职业学校也不例外。从现状看,职业学校即便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经费资助,科研也会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此时,企业的投入就成为职业学校科研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科研活动,对企业和学校是一种双赢的措施。这种投资形式最终取得的研发成果,对企业来说将是笔巨大的财富。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对于职业学校的科研投入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研发进行投入,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企业按给予职业学校的财政援助比例来分享最后的成果。这种按贡献获取研究成果的方式,可以刺激企业为自身的发展而更多的投资。

二、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机遇

1.企业的机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投资职业教育得到的回报将会越来越大,企业会得到更多的机遇。(1)为企业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在国际社会激烈竞争的现实环境下,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与生存必须关心教育、参与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它所需要的人才[4]。企业给职业教育投资,职业学校会为企业培养人才。如德国的“教育职业”就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定职业学校,这些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以职业为基础,根据校企合作中企业所需进行设定[5]。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所缺乏的,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2)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在职业学校设置奖学金能够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既能提高企业的声誉又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科研,共享其成果,会使企业的生产技术得到提高,也会使其竞争力增强。总之,企业投资职业教育对企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6]。

2.职业学校的机遇

随着企业对职业教育投资的扩大,职业学校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1)完善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职业学校有了企业的资金投入就会有充足的经费来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招收更多的学生、进行更多的科研活动。企业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专业师资和实习指导,并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全方位解决了职业教育面临的很多问题。(2)扩大师资力量。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使职业学校有足够的资金聘请高质量的师资,职业学校的教师也有机会到企业参与实践,职业学校教师的理论知识资源和企业的物质资源结合在一起,拓展了教师活动空间,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从而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师资水准[7]。

三、企业投资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1.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协调

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当企业不能提供职业教育经费时,职业学校可能就会因为资金不足而不能培养现代化的职业人才。反之,如果职业学校不能培养出足够的职业人才,也会导致企业人才的短缺,特别是专门技术人才的短缺。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其重要原因在于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不能做到互相协调。有一些企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认为职业教育投资并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一定会回报企业,因而放弃对职业教育的投资。

2.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体制不完善

当前企业对职业教育投资面临的挑战并不完全来自于企业或者职业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体制问题。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要建立企业参与的经费来源模式,但在企业对职业教育投资方面,仍缺乏明确、详细的规定,这使很多企业在校企合作问题上徘徊不定[8]。造成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流于形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并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

四、改善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措施

1.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

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使企业和职业学校都意识到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德国企业之所以积极投入职业教育是因为职业教育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员工,比直接招聘的雇员更优秀,且成本更低。此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为了鼓励企业投资职业教育,德国政府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培训补助、税收优惠政策和人力物力等支持[9]。为了保证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将来为投资企业所用,企业还会与职业学校签订协议,使企业有了投资安全的保障。所以德国的企业会非常关注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投入。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形看,首先应该让企业意识到职业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让企业深入职业学校,了解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类型。认识到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会使企业找到他们需要的雇员;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应该向德国学习,鼓励企业投资职业教育,为企业投资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便利,尽管当前我国可能无法提供德国那样多的优惠政策,可以根据国情,为企业投资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使企业看到投资职业教育带来的利益。职业学校也应该从双方签订的协议出发,为企业培养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各个方面加强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的联系,为两者之间的合作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2.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第6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地理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54-01

1 引言

我国真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运用性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教是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的最后受教育阶段。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职业教育在这点上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地理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极具综合性的学科。涉及面广,实际应用性较强,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意义重大。所以必须加强职教地理教学的改革和整顿,完善地理教学的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

2 目前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够为社会输入第一批建设性人才,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认真贯彻党对职业教育的的指导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很多老师只注重对学生传授职业应用技能,学生也没有主动要求学习地理的愿望,对所有的基础公共课不加以重视,地理教学在这种境况下,已经是在生死边缘,教育者没能清楚的认识地理等基础学科的作用,对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随意占用地理等基础公共学科的课时,导致地理教育危机重重。

3 地理教学的出路

3.1 提高对地理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地理的内容不仅涉及面广泛、知识点复杂多样,更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中,应该提高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让地理学在职业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和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技能结合,让学生的思维和见识得到提高。职业教育和普通中学不同在于,职业教育中的地理课程是属于专业教育,地理课程的开设大多是为相服务学生所修专业的。如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物流地理,导游专业开设旅游地理等,地理在很多方面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为学生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而且地理知识是职校学生必须的知识储备,对于提高他们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适应能力有重要帮助,所以在职业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地理教育,认真准确的认识地理重要性。让职教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发展。

3.2 改革教学理念: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1],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同国他人(老师)的帮助,结合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的。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早先的地理教学太过陈旧和落后,无法适应现在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究和体验中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推理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地理新课程标准十分关注学生的地理思维的构建,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以往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时以老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置和认知主体的作用,因此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对待,应用正确方法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那种单纯死板传授知识的观念和方法摒弃,要提供给职校学生和他们生活相关的应用知识,教会学生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地理技能,着重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等思维和素质的培养。广大职校地理教师应大刀阔斧进行地理教学理念的革新,开创职教地理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让职教地理教育能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3.3 根据专业设置,加强地理课和专业的联系:学生学习不同的专业,对地理的需要自然也不同,比如:旅游专业就要增加本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网络及当地特色产品等相关内容,这样和学生学习的专业交相呼应,在学生将来从事旅游专业的工作时,能够有更多的储备,能够熟练的介绍当地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发展经济;这样的地理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地理的应用性,使学生有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3.4 加强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市决定于老师的能力的,地理教育自然也是一样。地理教师的素质表现教学基本功上,地理教学基本功是地理教师完成教学最基本的能力。其中包括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等综合素质,我们的地理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基本能力,然后提高自己的创意教学能力,展现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4 结语

在职业教育中,地理教学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对素质教育的提倡,职教地理在教学重要性会渐渐显现出来,职教地理也将会成为学生锻炼和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平台,在这里,我们希望从现在开始职业教育机构能够重视地理教学,让地理学科能够发展起来,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

第7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陈昌智副委员长认为,职业教育之所以为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德育教育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普遍要求,对职业教育也有特殊重要性,只有爱国家、爱社会、爱父母、爱同学、爱职业的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职业学校的学生还要有创新精神,不仅懂技术、会技能,还要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将来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孙进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品德要优、能力要强、专业要精”。品德是指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责任态度、职业文化素养,能力是指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专业方面要强化训练,锻炼准确度。汤涛副部长认为,当前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职业教育正好为此服务,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重视劳动者的成长成才。天津市庆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太利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认为新常态下的职教学生培养应该由一般劳动者向培养创业型、创新型员工方向发展。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原副所长余祖光提出,产业文化是职业教育育人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工作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根基和源泉,要大力培育职业教育文化。

二、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沟通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的桥梁。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原校长黄景荣认为,校企合作一定考虑学校出口和企业人才需求入口,两口不能对接的职业教育是没用的职业教育。他提出校企合作过程有浅、中、深不同层次合作阶段,应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他认为学校、企业和学生是校企合作中的“三元主体”,要实现“三赢”才是成功的合作。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俞步松介绍了将学校发展纳人到产业集团整体发展的经验,提出产业发展到哪里,职业教育就跟进到哪里。北京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史晓鹤介绍了卅“商校——联想”合作案例,企业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以合作企业要求为依据进行教育教学专门设计、人才专门培养,并共同教学,共同管理,共同育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提出,新形势下要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例如贵州省提出“学校办到园区去、车间搬到校园来、专业围绕产业办、学生就近找工作”的思路,探索“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重庆市探索“九个融合”办学模式;广东省推行“校企双制”、“一校多制”、“企业校区”、“车间进校”等办学体制机制;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建工厂式学院、办产业式专业、开发技能式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三式一型”模式。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孵化中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使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上百家医药企业联姻,为职业院校参与科技创新探索了新的途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孙善学建议要为行业企业进入职业教育开辟空间,在职业学校治理模式上实行行业或企业参与学校管理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合作治理模式,在职业学校投人体制上实行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新的投入模式,在标准体系和制度建设上要赋予行业企业的话语权,并且认为参与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是行业企业进人职业教育的原点,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源头。

三、政府要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办学、兴教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白培军认为企业办学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结合得好,二是能够把教学和应用结合得更好,比如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的课堂可以设在企业的船上,实现理论实践有效结合。三是可以把对内服务和对外服务结合,不仅为自己的企业培养人才,同时为社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玉欢认为企业办学可以使学历教育与职工在职教育相结合,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客户导向,缩短沟通链条,满足企业的全方位人才需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与竞争力。不少与会代表反映,虽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但办学之路并非平坦。一是学校地位尴尬,不能享受国家以及地方院校的政策优惠、补贴等,与其他公办院校的政策不等同。二是经费来源单一,学校办学经费或由企业独立承担,或来源于企业拨款和学费收入,同时国家政策规定国企的国有资产不能用于非经营性活动,国企资金无法投人到办学之中。三是生源质量不高,同时央企、国企招聘条件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形成隐性壁垒,也阻碍了优秀生源报考。为此,陈玉欢建议开放央企、国企的基层一线岗位,为接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打通路径。中国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综合部高级业务经理唐长虹建议,疏通主办企业对于所属教育培训单位的投资渠道和路径。白培军、黄景荣等人提出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对企业办的职业院校加以扶持。杨进建议对已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企业,进行信誉资质评估,合格的授予教育企业地位,并细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政策,保护和吸引企业积极性。孙善学建议将一定比例的企业税收(主要是教育费附加)返还给企业专门用于设立“校企合作基金”,明确资金投向企业与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企业办学经费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解决,政府监督使用情况。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指出,要系统研究企业办学的体制机制,妥善处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教育的公益性矛盾,细化资产管理制度,防止顾此失彼,影响企业办学积极性。

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余祖光认为在宏观层面要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起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劳动就业体系的内在联系。孙善学认为,中国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着从供给模式向需求模式转型,并亟需从社会职业需求出发加快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他提出,构建职k教育体系和制度需要政府、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学习者群体或个人的共同合作,加强国家制度匹配。建议在当前《职教法》修订工作中一定要重视相关各方的利益表达和充分参与。史晓鹤从校企合作的经验出发,探讨了国家性的职业教育荣誉制度、国家资格框架制度的重要性。清华万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王向明建议各行业协会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制定行业职业标准和岗位模型。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清洁行业分会会长李军回应,行业协会在努力提出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但是对接不通畅,相对于行业快速发展,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标准严重滞后。他还建议加强行业培训基地建设。另有学者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多元评价机制,让企业参与评价全过程。有学者建议根据国家产业总体布局探索区域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可行性,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政策。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地区,还有江浙沪、云贵川、东三省、大西北等,使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

五、加大职业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力度

王向明提出,加大职业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力度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首要条件,没有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和理论视野难以承担如此艰巨的发展与改革任务。孙太利建议,鼓励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到职业院校任职,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在企业中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在编制、待遇方面放开政策。陈玉欢也从实际教学管理中总结出“双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贯通专任教师向培训师的成长通道。史晓鹤建议建立系统的培养培训校长和培养培训教师基地,建立一套包括各级校长、教师的“国培”、“省培”等高质量、有特色的培训体系,形成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专兼结合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保障师资队伍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与实际职业发展变化的一致性。她提出,国家要在职业教育领域形成强大的有权威有影响力的大师团队、专家团队,重视对研究机构的投人,在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杨农介绍目前中华职教社正在筹备黄炎培教育学院的创建工作,届时将开设职业院校校长能力提升、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等核心课程,建立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宝塔尖上的明珠。

六、努力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第8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43-01

图书馆作为各类知识的承载体,使其在职业院校当中得以建立,并在职业教育教学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更实现了职业院校教育能力的突破,图书馆已经成为了职业院校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 图书馆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1.能够提高职业应用能力

在职业教育当中,教学内容的职业专项性在职业方面能够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与提升,使学生能够成为专业化人才。但教材当中的内容毕竟有限,所以其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这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学校图书馆的建立不仅要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还要能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结构,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在职业教育当中的职业应用能力培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2.能够实现全面素质培养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素质已成为衡量人的第一标准,在这种需求背景下,职业院校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能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顺畅,都会在完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为全面素质发展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图书馆的建立,能够有效改变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这一现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

二 图书馆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发展策略

1.走特色馆藏发展路线

职业院校技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独特性与严谨性,学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自己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要在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的基础上,走特色馆藏发展路线。所谓特色馆藏路线就是要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本校的实际需求为发展方向,将本校利用率较高或与本校教育联系密切的资料文献作为本馆收藏的重点,在进行新资源采购之前,应广泛征求各专业任课教师的意见,来实现对课内职业教育资源的采购。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校内举行“我最喜爱的书籍”评选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实现对课外书籍的采购,实现以职业文本资源为主的多元化资源类型图书馆发展。

2.实现功能服务多样化

图书馆要想实现自身作用性的提升,就必须要先实现功能服务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子资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虽然是图书馆当中的一部分,但却具有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这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课业进修、课外阅读等都带来了极大的优势。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服务性能,学校图书馆完全可以在技术支持下建立一个网络图书馆,学生在有网络的地方只需要输入自己的学号,就能够登录到图书馆网页,实现资源阅读。如果学校经济和技术条件允许,也可以设计手机图书馆客户端,以满足学生对图书资源的需求。

3.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不可否认,在职业院校当中,有一部分学生非常愿意到图书馆去丰富和充实自己,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来阅读,而是去钻研职业实际应用,这是职业教育当中的一种常态。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图书馆员必须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如开展“专业读书活动”和“课外读书活动”两种类型的活动。“专业读书活动”能够让那些更愿意钻研职业知识的学生进行知识传递和经验交流,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阅读对提升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并实现职业技能方向的突破。“课外读书活动”能够让那些阅读类型丰富的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并给予他们相互交流和探讨的环境,让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读者阅读喜爱的书籍,实现对学生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构建。

三 总结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承载体、文化的传承地,其必然会是职业院校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环节。当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是职业化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图书馆知识的包容性与独特的服务性,不仅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实现全面素质培养,更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多方面知识的需求,所以说,图书馆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内容。目前,图书馆与职业教育在融合性和作用性上还没有达到实质性标准,但只要职业院校能给予图书馆足够的重视,图书馆必然会成为职业教育当中最夺目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许卿.职业院校图书馆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1):110~112

[2]张天敏.财经类职业院校图书馆馆藏特色研究[J].科技资讯,2011(28):255~256

第9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加大改革力度,从而使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如下趋势,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生源、经费等问题,发展后劲不足,举步维艰。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继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要性。而作为其重要教育内容之一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所从事行业的知识、技能,还应具备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及职业纪律、作风等基本素质。

一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现在的德育教材,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理想、道德情操等,而对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首先要求有所忽视,忽视了“90后”职校生的主观需求、个性特征,教材内容条条框框较多、要求多,从而形成了“热衷于对这些职业道德知识与符号的记诵和逻辑演绎,使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智慧,而是枯萎的职业道德语言和知识气泡”的不良现象。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职业道德教育大多还采取过去教师台上讲授、学生台下听课的传统模式,只把职业道德看做是一门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管理,完成教学任务及考试。教学中,像传授其他自然知识一样,学校把职业道德当做客观的职业世界的真理,要求学生去记忆和掌握一些抽象、僵化的职业道德概念、规范规则,而对现实的职业道德现象和问题弃而不理。

第三,很多中职学校对职业教育首先不够重视,普遍存在轻视德育工作,认为谁都可以上课的倾向,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也面临着青黄不接、捉襟见肘的窘境。

第四,由于目前中职学生招生问题较为突出,生源渐趋减少,这就使得不少中职学校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甚至出现报名即可录取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不少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浓,职业道德教育更趋严峻的状况。

当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问题不少,但总体来说还在不断完善、发展,我们应继续加大研究力度,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不断锐意创新,探索新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理解思路,增强责任感,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成熟,取得成就。

二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绝不能远离学生或脱离学生,要提倡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要把学生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充分的交流及对话,一定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要以加强和改进职校生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实施职校生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引导职校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与学会发展这基本目标,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个性特长、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等培养为重点”。笔者所在学校目前正在开展的“四有一忠”素质教育(四有指有文化、有素养、有责任、有纪律,一忠指忠于企业)与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成才,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1.真正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

目前,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虽一再被提起、强调,但很多中职学校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还未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应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并加快培养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队伍,要不断选拔、培养、充实职业道德教育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工作素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力度,提升从事职业道德教育人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改进教学方式,变单纯授课为互动式、体验式教学

针对“90后”中职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长期以来被冠以“差等生”的代名词,自尊心饱受伤害、学习兴趣不浓的实际状况,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尊重、关爱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在教学中,应广泛使用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把枯燥的概念、知识融入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知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3.职业道德教育应以生活为基础

职业道德教育不是空中楼阁,生活必然是其基石,高德胜曾指出:“生活与德育是一体的,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道德是无法进行的‘无土栽培’”。我们在职业道德教育改革中,要引导学生认知体验、感受生活,学会正确辨别生活中真假、美丑、善恶,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更应强调向社会学习,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自己体验对现实生活中身边人和事的感受,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4.职业道德教育应贴近专业岗位,有的放矢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社会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他们的专业又各不相同,而每个专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会有所侧重。因此,在首先教育中应学会取舍,针对不同专业及行业的特征,适时增删教学内容,反复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我国已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思想,特别是自200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理清思路,锐意改革,求真务实,在不久的将来,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王浪.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困境与抉择[J].职教论坛,20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