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体验经济 价值基准 核心竞争力 竞争策略
体验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其核心特征
体验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1998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Ⅱ)和詹姆士・吉尔摩(James H.Gilmore)全面分析了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他们指出:体验经济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因此,可以说,体验经济是一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经济,正如20世纪70年代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一样,我们步入体验经济同样也是经济价值形态自然演进的结果,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成为大势所趋。
体验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核心特征
体验的实现与员工参与无必然联系:参照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对服务的定义,服务强调的是员工参与,没有员工也就无所谓服务产品;而体验强调的则是顾客参与,没有顾客也就没有体验商品,员工只是体验过程的配角,而且体验现场不一定需要员工的参与。
顾客成为体验商品的主要构成部分:体验型企业出售的是独特的体验商品,对体验的需求源自顾客内心的期望。由于体验是顾客的个人主观感受,所以企业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形成体验价值的环境条件,真正对体验价值的产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顾客本身,顾客成为了体验商品的真正主体。
体验价值表现为顾客精神状态的改变: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主要体现为顾客精神状态的“改变”。从本质上讲,消费体验商品所获得的不再是物质效用,而主要是精神效用。体验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顾客精神状态的改变程度与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越明显,则顾客感知的体验价值越大。
顾客对体验付出的经济成本相对不敏感:体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顾客的个人感觉(体验的感知成本)。由于顾客消费体验产品主要表现为对个人价值的超越与精神意义的追求,他们往往愿意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因此对经济成本的感知相对不明显。在体验经济时代,一杯经过特殊体验场景包装的咖啡,其价格卖到普通咖啡的几十甚至上百倍仍然会吸引大量的顾客。
体验经济的价值基准及价值链生成
体验经济的价值基准点分析
知识经济的推崇者在互联网热潮中过分强调了技术、信息之类客体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消费主体的价值,迷失了人类的主导性。约瑟夫・派恩认为:体验经济最终将会取代知识经济,因为体验是一种独立的经济提供物,而知识提供的只是信息,只有独立的经济提供物才能构成经济形态。将消费者的主体价值置于经济的第一位,从主体需求本身来推导供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了新经济盈利的关键,而这正是体验经济的价值基准点。
不同经济形态的价值链对比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物流等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特有的价值链,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中实现价值的组织流程具有区别(见表1)。
体验经济的价值链生成过程
体验经济的价值链是围绕顾客体验的过程而生成的,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体验前――价值设计阶段:针对顾客的个人价值与体验期望来设计体验剧本,从而形成体验活动与价值创造的主题线索。
体验中――价值生成阶段:整合企业核心资源有效地控制体验现场,创造独特而美好的顾客体验,实现具有强烈冲击的体验感知价值。
体验后――价值维持阶段:超越顾客期望,实现顾客的全面满意(态度―行为―认知三个维度),建立企业的顾客忠诚,维持企业的长期价值链。
基于体验价值创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体验经济时代的竞争焦点就是对顾客体验感觉的争夺。区别于传统经济时代“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法则,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法则将是“美鱼吃丑鱼”、“感觉至上”。以体验价值为核心来构建企业的竞争力,将有助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设计出令顾客满意的独特体验,不断提高企业附加值,从而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构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原则
构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顾客体验为中心。体验价值的创造必须以顾客体验为参照标准,从了解顾客的体验期望出发展开思考,将企业价值生成过程与顾客体验感受的意识流过程对照起来加以管理。顾客对理想体验的心理需求与体验价值的感受将成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设计的重点。
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框架设计
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企业与顾客交往方式(场景剧本的设计)、顾客关系维持方式,以及由此提供给顾客的整体感知价值。它包括企业在四个方面的竞争能力:
体验设计能力。体验经济是一种人性化经济,能够针对顾客实现自我的心理期望来实施大规模定制,设计出相应的体验剧本将成为企业首要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创造体验价值的起点。体验剧本设计的独创性以及具有能够满足顾客期望的鲜明主题是关键。
现场控制能力。体验现场是顾客参与体验剧本、实现体验期望的舞台(场景),它可以是体验型企业自己拥有的,也可以是企业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的结果。
现场控制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体验剧本的实施效果,影响顾客的体验感知和满意度。
客户沟通能力。企业通过与顾客的沟通可以影响顾客对企业的认识和感知,同时还可以引导体验过程中的顾客行为。愉悦的沟通氛围将会提升顾客对体验过程的感知价值。
关系维持能力。顾客是体验型企业的核心资源,能够有效地维持顾客关系将成为体验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体验现场经历心灵洗礼的顾客会对体验效果与体验期望作出比较,通过比较,满意的顾客会产生关系维持的倾向,忠诚的顾客则会将这种积极付诸行动。
基于体验价值链的企业竞争策略思考
定位策略
围绕体验价值链阶段分工,准确定位企业的核心能力。体验型企业是以提供体验型产品为主的企业。体验价值链将体验型企业的价值活动进行了有序分解,使企业能够更清楚地发现自己参与体验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围绕体验价值链的阶段分工,选取相关业务领域对自身参与体验价值创造的核心竞争能力做出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长期培育本企业的体验供给能力。(见表2)
创新策略
立足体验价值的个性化,创建灵活的学习型组织。具有灵活适应能力的学习型企业会不断更新自我,从而针对顾客需要适时整合内外部资源,创造新的体验方式来满足顾客体验的个性化需求。体验经济时代将会出现大量的具有快速市场反应能力、拥有特色核心专长的虚拟型组织:它们或负责体验产品设计与开发,或负责调度体验产业资源;或负责顾客调研与关系沟通,或承担体验外包服务等等。
沟通策略
以了解和满足顾客期望为主线建立新型商业沟通。顾客体验价值的创造来自多个环节的协作,由于体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感知价值,所以顾客的“期望―满意”评价将贯穿其参与体验的全过程。企业在提升自身实际的服务绩效外,应充分利用顾客沟通来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总体感知:在沟通范围上开拓泛客户,以了解顾客体验期望和创造体验价值为主线来重新审视客户关系,将有可能把上下游企业或业务也纳入到企业客户的范畴之中。在沟通特征上体现人性化,企业在对客服务过程的各环节中,充分体现“以客为尊、以人为本”的理念,沟通方式更为细致化和个性化,沟通效果更注重顾客的愉悦的心理感受。在沟通方式上呈现多样化,最大程度地体现顾客导向,根据不同类型的顾客实施针对性的沟通方案,有效地引导顾客的体验价值感知过程。
总之,在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精力将投入顾客沟通,企业惟有以了解和满足顾客体验期望为主线来建立新型商业沟通,才有可能确立起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成本策略
增加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体验成分,发掘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当咖啡厅因为增加了令顾客倍感温馨的体验氛围而将一杯普通的咖啡买到成本价的几十倍时,服务型企业的成本―利润结构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盈利模式也出现了新的飞跃。体验经济内生于服务经济,当服务型企业为增加的体验成分而收取额外费用时,体验的边际价值由此实现了最大化。
伴随顾客需求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不断飞跃,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正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演进。体验经济是一种人性化的经济,以顾客为主体来审视体验价值链将有利于企业从价值创造角度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在企业经营的各环节不断发掘出产品与服务的独特体验成分,可以强化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当我们不断从传统经济的企业经营哲学向体验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美学演进之时,我们将会惊喜地看到:企业的魅力与日俱增,企业新的利润中心会象源泉一样不断涌现!
参考资料:
1.(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士・吉尔摩,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提升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县域单位进行资源配置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辽宁县域经济范围共包括44个县级市,县域行政土地面积占全省89.19%;2005年县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41%;县域人均GDP为15235元,比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略高,但远低于东部沿海县域人均GDP20000元的水平 。辽宁省县域经济总体竞争能力不强,省内各县市之间存在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县域经济竞争力差异性的基础上,发挥各县域的优势,促进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修正设计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辽宁省44个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水平、各县域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辽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文选用了18个经济发展指标组成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在分析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因子的基础上,找出各县市经济竞争力存在的差异,并利用综合得分通过聚类分析将全省44个县市进行综合分类,以期寻找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促进辽宁省各县市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1.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系统的概念,单纯用某一指标或部分指标难以反映其全貌,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县域经济的社会特点。因此,设计一套相对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分析和判定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故应遵循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以及可比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评价体系设计原则,参照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本文从自然资源,综合经济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并选取适当的二级指标予以反映,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A1-A4)、18个二级指标(X1-X18)组成(详见表1):
三、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44个县市的18个二级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KMO指数为0.872,Bartlett球体测试显著性水平接近0,表明选取的18个二级指标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提取结果见表2)。
表3提取了三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8%,说明3个主成分能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对X5X6X7X8X9X10X11X12X13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值,本文将它定义为县域竞争力综合能力因子;第二主成分对X1X2X3X4X15X16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值,本文定义为县域竞争力综合基础因子;第三主成分对X14X17X18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将其定义为县域竞争力发展活力因子。可见,三个主成分能反映辽宁省各县市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本质特征。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差异的第一决定性因素是由各县域经济规模、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潜力上的差异,这些关键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为34.8%;自然人文资源和发展活力是影响辽宁省各县域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另外两个主要因素,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5.6%和25.4%。
将三个主成分按其贡献率加权平均得分排名如下:
再根据综合评价得分作聚类分析可以将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划分为三类(由高到低三个等级),第一类为海城市、瓦房店市、大石桥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第二类为东港市、新民市及昌图县;第三类为其余所有县市。由表3可以看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确实明显呈现出不平衡状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别不可避免。第一类的县市都为辽南沿海县市,在前四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的百强县。第二类县市的县域经济的基础还很薄弱,尤其是缺少主导产业,难以形成经济集聚效应,与第一类的差距偏大。辽东、辽西等第三类的县市不仅数量多,而且发展水平低,产业层次和劳动力水平普遍偏低,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增长方式粗放化等问题,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很大。
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缩小城乡间的差别,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上升的。然而其综合实力并不强,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只有5个地区。首先,从总量上看2005年44个县级市中,只有8个县的GDP超过100亿元,占单位总数的18.18%。而同期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的比重分别为45.5%、27.2%、30.1%和26.1%;GDP总量超过200亿元的县,只有海城市和瓦房店市,而浙江和江苏省各有9个,山东省有7个、广东省有12个。另外,除了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外,目前各县市经济竞争力发展不平衡,经济规模差异较大,经济总量最大县(海城市,生产总值2660249万元)是最小县(调兵山市,生产总值164531万元)的16倍多。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的差异。通过发展当地资源而建立起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海城和大石桥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因此作为这两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采掘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竞争力水平在整个辽宁省排名的领先地位。其次是受中心城市辐射程度的差异。如瓦房店、普兰店和庄河市均为大连市的县级市,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带动了这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各县市的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应该是解决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问题的主要着眼点。
2.加快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要注意那些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品和项目,并注重要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针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发展辽宁的特色产业。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经济强县基本上都是靠“特色”起家,这种追求特色的发展思路可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辽宁省的特色产业具体包括以当地特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而形成的产业;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辽宁经济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更新观念,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化、大力引入民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的招商引资。县域经济必须由过去的自我封闭积累,向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模式转变。要充分利用辽宁地处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优势,积极引进外资。
参考文献:
[1]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战略[M].国防科技大学, 2001年6月
[2]马淳正陶卉:促进辽宁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6月
[3]张艳高秀艳:关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05年9月
[关键词] 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特色经济;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108-03
[基金项目] 2005年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关于提升山东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批准号:05BJZ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建波,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山东 潍坊 261061)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及调整能力。从世界市场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能提高产业竞争力,主要是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与竞争,集群内企业与政府、公共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集聚经济、知识的溢出与学习效应和网络效应等等造成的。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
一、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后采取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施强县带动战略、支持欠发达县进行改革开放试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县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75.5%,完成财政收入占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占45.1%,有1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但是与江苏、浙江等省相比,山东的县域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强县不强、弱县较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看,山东总量最大,但县域经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低于江、浙,分别为山东的1.23倍和1.63倍;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看,两省人均财政水平分别为山东的1.51倍和1.97倍;从非农业结构看,山东也低于江苏,与浙江差距更大。
为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近些年来,山东省进一步加大了促进产业集聚的力度,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使各县(市)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产业聚集,培育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从1993年开始,省政府每年都拿出5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产业集群发展。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省已经形成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121个,包含企业65926处,从业人员367万人,其中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90个、过50亿元的22个、过100亿元的9个。统计显示,2005年山东省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体系,分布在青岛的电子家电产业板块,分布在威海、青岛、潍坊的交通运输设备机械产业板块,分布在威海、青岛、烟台的食品加工产业板块,分布在青岛、潍坊、东营的化工产业板块,分布在滨州、潍坊、青岛的纺织产业板块,分布在淄博、临沂的建筑陶瓷产业板块,分布在菏泽的木制板材产业板块,分布在德州的玻璃钢制品产业板块等板块。
产业集群建设已经成为山东省壮大县域经济产业规模、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山东省内县(市)和农村人口占60%以上的县(市)共有122个,总人口8232万人,占全省的89%;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15018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4.7亿元,占全省的47%;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0亿元,占全省的71%。全省有14个县(市、区)的地方财政收入越过10亿元大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全国百强县(市)”资料显示,山东省有20个县(市)入选百强县(市),总数列全国第二,比上年增加4个,是新增百强县数目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新增百强县的一半。
二、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
1.找准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点,把握推进集群发展的着力点,全面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水平。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特定产业为依托,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间的高度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近辐射功能,对有经营联系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改造,使之成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厂、加工厂、协作厂;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通过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其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使大型企业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改变大型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孤岛”状况,增强其在本地的“根植”化。如地处胶州湾西海岸的胶南市围绕解决县域工业布局过散、产业层次低、“小而全”的弊端,坚持走集群式发展路子,形成了集约布局、集群带动的产业格局,提升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在产业集群拉动方面,胶南市积极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拉长提升产业群,壮大龙头企业。胶南原本没有像样的家电电子企业,但青岛海尔胶南工业园2005年2月奠基后,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就引来13家配套企业,现在达到年产600万台家电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流媒体电视基地。估计达产后年产值过100亿元,可带动下游配套企业产值110亿元,“海尔效应”正在不断放大。而历经3年时间引进、年产30万吨的中国铝业集团再生铝项目开工不到半年时间,就有6家相关企业前来洽谈合作。同时,胶南市承接青岛港口和产业辐射,发挥临港和区位优势,让相关中小企业扎堆发展、集聚成群。通过招大引强、改造提升,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食品与药物、家电电子、橡胶化工、船舶汽车、钢铁及有色金属六个产业集群。近3年,胶南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的位次从第49位跃升至第34位,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1家,达到57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4家,过10亿元的4家,过30亿元的2家;税收过百万元的238家,过千万元的49家。
2.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集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秉赋出发,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即根据本地区在某一个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包括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尽可能结合本地区的生产条件与特点,筛选出能够影响经济大局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建立起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寿光早已是著名的蔬菜产业基地;禹城成为唯一的“中国功能糖城”;无棣是鲁北最大的盐化工基地;邹城以兖矿集团为核心形成了煤化工基地;诸城的汽车产业已经拥有近200家企业;荣成也成为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高唐、五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用车生产基地。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和技术的创新,有利于产业链的拉长和成本的降低,也形成了一个个强大的企业集团,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市场价格的决定者,无疑都为各地的发展储备了巨大能量。而一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投产,更将有力地提升县域经济的档次,加快其发展的速度。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一些县市区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壮大县域产业竞争力。如地处鲁西北的广饶县是一个农业县,自然资源缺乏,特色不明显。但该县利用临靠胜利油田的便利,按照产业促群的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产业、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一批与之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实现上下游产品配套,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凸显放大效应。至目前,该县形成了造纸、橡胶轮胎、石油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机电等六大产业集群。全县机制纸产量达到120万吨,其中新闻纸产量80万吨,占全国的1/3,华泰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轮胎产量1500万条,全钢子午胎产量占全国的17%。2006年上半年,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09.3亿元、利税20亿元。
3.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塑造区域形象。广东、浙江等省产业集聚的经验证明,实现产业集聚的根本力量是市场。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已成为推进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举措。
近些年来,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山东省各级政府不断转变职能,破除影响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转变观念中更新观念,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好公共服务,认真规范法制管理,建设诚信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逐步实现山东省市场的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用市场的魅力把内资动员起来,把外资吸引进来,让市场红火起来。章丘、长清、即墨等县(市)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他们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经贸洽谈招商、委托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4.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产业集群发展中,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是实现产业集群和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山东县域产业的发展正在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不仅要经济效益,还要社会效益;不仅要增长速度,还要生态保护。蓬莱是个旅游城市,他们在保护海岸资源不被无序开发的同时,依托当地盛产葡萄的优势,集中精力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做成主导产业,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五莲86%的土地是山区,他们坚持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赢”,将生态建设产业化,将产业发展生态化,2003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等称号,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左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3年翻番,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3年上升了40位。
三、山东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县域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比较明显,一方面表现在全省区域之间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县域内部一、二、三产业的不平衡,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相对比较发达,西部内陆地区比较落后。从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来看,最高的市是最低市的11.8倍。东西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反映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全省30个强县中有22个分布在东部六市,30个欠发达县有24个分布在西部五市。在产业结构上,2004年山东省的第一、二产业,在全国具有总体比较优势,但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却在全国排倒数第十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是倒数第四位。
为解决县域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山东省确定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制定实施了“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促强扶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及半岛制造业基地”等战略措施。目前,全省东、中、西部联动,扶强促弱带中间,推动并形成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跨越式赶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但差距依旧较大。因此,中、西部县市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争取更快地发展。对此,菏泽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实行重点帮扶中,菏泽通过实施“百个项目进菏泽”、“西输东接”等工程,落实了一批“东西联动项目”,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曹县的塑料产业集群、郓城县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和工业产业集群(如武城县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05年菏泽经济增长速度15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针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应尽快落实第三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和区域配置政策,广开筹资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以产业化为方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2.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在工业领域,大量重化工项目的上马对能源、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山东是我国北方能耗大省,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煤炭、建材、发电、化工和冶金等主要支柱产业都是高耗能产业。2005年,山东消费能源2.36亿吨标准煤,总量居全国第一位。山东经济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高投入实现的,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山东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为此,在产业发展中,山东应立足工业结构调整,积极构建节约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积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提升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等6大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品,把GDP能耗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
3.县域产业集群亟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低成本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山东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简单“扎堆”,而不是以创新为基础的,集群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隐患,核心竞争能力弱。从国内外的经验看,要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防止集群走向衰退,关键是提升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集群不断升级。为此,在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中,应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现有的高新区、大学科学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全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对集群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二是促进低成本型集群向创新型转变。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走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道路。三是鼓励集群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要鼓励集群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广泛吸引各种人才尤其是归国人员,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四是积极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五是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工程。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集群形象建设,逐步在全省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鼓励集群内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支持现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财政政策;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当前正处于体制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处于加速型,结构不断变化,这使得情况更为复杂,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的发展。通过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控和不断完善,以及扩大我国经济的消费群体,从而使得经济取得长足稳定健康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过渡期,一些体制还不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完善经济体制,从而带动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立完善的经济发展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何为经济转型?从中国现阶段的改革模式或者改革的目标来看,是逐步完成了从基于资源的行政配置、状态控制性能设计,注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配置资源、产权多元化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不仅是中国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更是经济体制机制转换、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动态过程。其中,几乎与过渡到完成任务,与经济利益关系变动、制度转型、转型的资源配置模式是密切相关的财政体系和财政政策,更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问题。所以,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财政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适当的财务目标,采取有效的财政手段,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国民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发挥了极大地作用
不论是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还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财政政策在经济的发展中时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分析财政政策的支出和收入体制,来研究财政政策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体制转型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在受到金融风暴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我国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无疑这场经济风暴的影响非同一般,但是在我国有效地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下,对于经济的发展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是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极为明显,在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通过积极采取财政政策、拉动内需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政策如何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有效地配合。
2、财政政策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之一,财政政策通过支出、收入、税收等手段调节经济的发展,通过我国的宏观调控、资源的有效配置,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应。积极实施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掌握政府赤字以及公共设施的投资规模,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支出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的转变。对于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和在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对减税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实施减税措施和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发挥了极大作用。我国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一直健康稳定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一直是高增长低膨胀的健康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我国财政政策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使得经济慢慢回升并且平稳较快的发展。财政政策在经济的发展中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1、财政政策调整和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政策的调整推动经济的增长,而且财政越是稳定,经济的增长幅度越大。所以我国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使得财政较长时间的稳定来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高质量财政政策的调整,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政府人员在其他产品、项目中的支出可以有效提高经济的增加。政府支出转化成资本投资于项目,投资的金额越大,政府进行财政调整的时间越久。补贴等一些手段可以有效地缩短财政政策调整的时间,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经济的增长。财政支出的赤字,使得财政政策的调整主要致力于减少国内经费。财政赤字的支出对于经济的增长的影响,使得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和消减财政赤字。因此财政政策在经济的增长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2、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在体制在转型时期,有效的财政政策调控使得我国经济保持的稳定的发展。在经济体制转型前期,传统的供给型制约了市场需求的发展,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经济增长缓慢,还有一些项目的不合理,在国内外市场的制约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有效地财政政策调控手段,扩大消费群体,国内市场需求并且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同时增加财政预算支出,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的速度。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是通过货币调控对经济的影响。在经济狂涨和转型的时期,货币政策的调控极为有效地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过调控财政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就业的问题,扩大消费市场,来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发展。政府通过有效地方式增加公共设施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调整、改善经济结构。财政政策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效地财政政策调控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有意义的作用。
三、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政策的三次实践中得出若干结论
1、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经济转型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长期的发展,促使我国经济由投资型和外向型转向投资和出口以及消费三为一体的协调经济。我国经济的转型是财政政策实践中得到的重要结论,势在必行。在计划经济时期,消费一直处于较低的地位,在转型时期我们要把消费放在第一位,投资放在第二位,出口放在第三位。因为从长远来看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放眼世界,各大发达国家的经济都 是建立在消费群体上的,他们通过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发展,很多发达国家拥有的资源并不是很多,他们经济的发展却遥遥领先,因为他们主要是通过出口来扩大他们的消费群体,像日本的经济他们最大的消费市场就是中国,他们靠出口来带动他们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强大的消费群体,经济的发展会会走向死亡。从经济发展的长远来看,投资和出口都只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手段,其主要是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能一味的依赖投资和出口,否则必然走向经济衰败的道路,因此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
2、改善财政政策,发展国内消费市场
现有财政政策需要随之经济体制的转变不断完善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扩大国内的市场,带动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应实施一些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是国民经济走向,我国的农村人数众多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财政政策调控来开发这一块最大最有潜在价值的市场。这就需要我国制定一个长远的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低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主力,但收入低无力消费,高收入群体的富人,主要是投资消费不大,因此我们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才会扩大消费市场,而只有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控才能刺激这一消费群体。
总而言之,我国体制转型仍处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研究如何使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配合,来激励经济的发展。我国应通过财政政策调控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扩大消费市场和改善外贸产品结构。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采取财政政策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李波;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吴旭东;论转让定价与税收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3]孙文学;公共财政框架理论简论——我国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2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特征 网络环境 学习策略
一、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
随着国际化大背景的加深,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提高变得愈发重要,但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学生仍为数很少。究其原因,教学条件的有限和学习策略的缺失是重要的因素。在我国高校,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单独开设有口语课程外,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学习均包括在《大学英语》这一课程中。很多学生对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了解较少,把从书本上学习来的书面英语用在口头交流中,语言缺乏自然性、地道性和流畅性。同时,被动、害羞等心理障碍和大班的容量也制约着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上的口语练习;而一旦脱离了课堂这个环境,学生又极可能因缺少氛围而进入口语学习的盲区。较为幸运的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英语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自主学习理念的广泛传播给学生的英语课外学了方向。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便捷、有效地获取大量的高质量的视听真实语言输入,各种国外电台、英美剧、口语练习软件、网络聊天平台等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对英语口语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以及对网络学习的特点和网络学习策略的知之甚少让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每天花在网上的时间和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并不成正比。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界对英语口语体特征展开了一些研究,但为数较少,且主要是对英语口语特征的某一方面进行阐释(周国辉,2000;文秋芳,2009;张彦琳,2009;张文颐,2013)。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现有的一些文章仅是泛泛地对网络环境下的口语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陈晓明,2005;王小萍,2007; 郑佩芸,2011),而对于如何将英语口语体特征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培养二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鲜有人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本文旨在对英语口语体所独有的主要特征进行梳理,对网络环境下口语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探讨,使得大学英语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的需求有策略性地自主使用网络学习资源,以此提高英语口语输出的水平。
二、英语口语体的主要特征分析
1.区分口语语体和笔语语体两个概念。虽然同为人类语言的符号与代表,口语和书面语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不仅采用的传播媒介不同,出现的形式不同,而且由于语境的需要,一些口语会带有书面语体的特征,而一些书面语有时也会带有口语体的特征。口语体和笔语体的差异研究最早源于1988年Biber撰写的《口笔语差异》,随后出现了基于语料库统计分析口笔语语体特征的《朗文英语口语与笔语语法》(Biber,1999)等。Biber(1988)认为,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形成了一个连续体,两端的尽头分别为日常会话和学术论文,也就是说,最能体现口语体特征的是日常会话,最能体现书面语体特征的是学术论文。除了日常会话外,口语还包括正式会谈、报告、演说、辩论、现场解说、讲故事等,分布在这一连续体的不同位置,其口语体特征的典型性不尽相同。
在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多倾注在书面语语体上,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口语语体意识也很淡薄。文秋芳(2009)对该群体的英语语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口语具有较强的笔语语体倾向,笔语带有一定的口语语体倾向;相比而言,口语中的语体问题比笔语严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学生接触的笔语体远多于地道口语之外,还因为学生缺乏足够的口语语体意识,不了解什么是典型的口语语体特征。下面笔者将就主要的口语语体特征进行分析。
2.口语语体的语法特征。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法有共性,也有差异。口语语法的概念首先由McCarthy和Carter(1995)提出;Cullen和Kuo(2007)认为口语语法是以非正式的会话口语为代表的口语语篇所呈现的系统的语法现象。最基本的特征包括它的自发性、规律性和多样性。因为口语是自发、即时和动态的,因此出现不流利、犹豫、重复、错误、修正等是极为正常的现象。规律性是指虽然口语语法呈现出松散、自由、模糊等现象,但仍有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如某些动词的时态形式(want,have to,like…的进行体形式,以示婉转)、多使用主动语态、句子成分位置灵活(状语、宾语位移、名词短语左移位)、情景省略、停顿填充词(well,sort of…)、话语标志语(you know,I mean…)、违反传统语法的结构(less people)、简单句、不完整句、小句(看似分句但不从属于任何主句)等。这些不同于传统书面语语法的特点对会话的交际性和信息的有效传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样性是指不同语境和语域中的口语有共同特征,但也有其差异之处。对话题的熟悉度、时间限制、说话者身份、不同的场景等因素都会造成口语语体的不同。
口语语法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这里仅提到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现象,它们的存在都是服务于社会交际的功能和需要。在口语的教学和学习中,应对这些特点好好加以研究和分析,以使学习者最终掌握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3.口语语体的词汇特征。在交际中,不同的场合下使用的英语词汇也有所不同。口语中的词汇密度较低,名词化倾向较弱,连词、关联副词等虚词多;说话者多用小词和短词;名词thing和动词do,have,take,make和get经常被用来代替其他名词和动词;多用动词短语;多用固定的词块。很多高频词块具有特定的交互功能,如话语标记词(you see,as you know…)、模棱两可话语词(or something like that,that sort of thing…)、面对面礼貌词及模糊词(I don’t know if/whether…,I was going to say…)以及回避(sort of…)等含义的话语词的用法。另外,习语、俚语、时髦的口语词等被大量使用,以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
4.口语语体的语音特征。口语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依靠语音的变化来表达意义,因此重音、节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对于情感的表达和信息的交流有重要的意义。句中不同词语的重读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的实际表达效果。语调则具有态度、语法和语篇等不同的功能,学习者应多训练和模仿语调。需要注意的是,一段语流中出现的连读、弱读、同化、省音等现象的确给外语学习者的听力带来了很多困惑,但就口语学习而言,要求自己完全达到母语者的发音标准会成为心理上和实际操作中的负担,国外语言学家(Roach,2000)认为,作为外语学习者没有必要非得模仿这些语音特点,了解并能在听力中辨析出来这些特点即可。
三、网络环境下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网络环境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口语学习资源,但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时空突破性等诸多特点又让学习者产生了很多困惑。学习策略的使用对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网络环境下的口语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部分。
1.元认知策略: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反馈策略。学习者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口语能力需求场景是日常生活会话,还是商务会谈,抑或演讲、国际学术交流等,分析其口语语体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视音频学习资料类别,如经典电影、美剧、商务口语、Ted演讲、公开课、新闻广播等,根据输入-加工-输出的学习规律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每一步的学习进度和状况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展开自我评价和自我校正。
2.认知策略:主要是指信息收集、选择、组织和精细加工策略。在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目标自主搜寻和选择学习资料。以习得日常生活会话口语的学习计划为例,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可选择热播的美剧《老友记》、《绝望主妇》和《摩登家庭》等,短期内重复观看,并对其中出现的典型的口语语法、词汇和语音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关注这些口语特征是如何在该场景下完成交际效果和目的的。同时要和自己所熟悉的书面语语体进行比较,以不断加强自己的口语语体意识。在熟悉了剧情和台词的基础上,应不借助字幕的帮助反复跟读所听到的内容。
3.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上网时间管理、环境选择、努力程度管理和协作策略。学习者可根据个人特点选择最佳的上网时间,必要时将网络在线资源转为网下可利用资源,如利用软件将视频中的音频抽取出来以mp3的格式存储以便随时使用。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网络迷航、注意力分散、学习受挫产生的情绪低落等问题,需要学习者对此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整。协作策略在口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应在熟悉了大量真实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创设相应的语境,和学习伙伴一起完成预设的交际任务和活动。
四、结语
口语交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口语水平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长期的传统语法教学的氛围中,口语语体所独有的特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网络环境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口语学习资源,了解口语语体特征并能正确地运用学习策略将对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因篇幅有限,只是概括地介绍了口语语体的部分重要特征以及网络学习策略的一些方法,更多具体的内容还需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1]陈晓明.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口语教学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J].外语电话教学.2005(6): 37-40.
[2]李卓杭.王其珍.美剧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3(8): 67-70.
[3]王小萍.英语口语网络教学模式探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9): 88-90.
[4]文秋芳.学习者英语语体特征变化的研究[J].外国语.2009(4): 2-10.
[5]张文颐.论英语口语中小句复合体的句法特征[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99-102.
[6]张彦琳.何安平.英语教材对话的口语性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2):61-67.
[7]郑佩芸.网络书面实时交流与口语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9): 32-37.
[8]周国辉.汉英口语特征比较[J].外语教学.2000(10):67-74.
[9]Biber,D.Variation across Speech and Writ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63.
[10]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 Finegan,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11]Cullen,R.& I.V.Kuo.Spoken Grammar and ELT Course Materials: A Missing Link[J].Tesol Quarterly,2007,41(2): 361-386.
[12]McCarthy,M.& Carter,R.Grammar and the spoken language[J].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2):141-158.
如果回头看2006年底国内各大政府智囊机构的2007年中国经济预测报告,人们会发现,中国经济今年的表现已经完全超出了智囊机构的预测,预测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会在2007年回落到10%以下。这些智囊机构包括: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社科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当前价格走势与未来趋势分析”专题课题组等。
经济形势预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来总结评价这些机构年前的预测,我们关心的也不只是预测的准确与否。我们认为,经济预测首先是建立在对中国经济结构,以及影响经济内外部因素成熟认识的基础之上。
预测失去准星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自身出现了重大变化,或是影响中国经济成长的内外部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致于这种重大变化蒙蔽了连续多年跟踪中国经济问题的智囊预测机构?
这是我们试图去追寻和回答的问题。在回答之前,首先需要从投资、消费、出口、通货膨胀等多个方面,详细地分解4家智囊机构在2006年底的预测报告,先寻找智囊机构是在经济哪个方面的预测失准。
投资――高估调控效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7%,2006年全年增长速度为24%。今年前4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则达到25.5%,投资增长速度依然非常快。
然而对于投资增速的预测,去年底4家智囊机构给出的预测水平,国家信息中心和社科院报告预测为20%,发改委宏观院预测为22%,央行研究局认为上半年投资增速不会太高,下半年投资可能反弹。
综合来看,我们发现各机构对投资增速的预测普遍偏低。而原因,是各机构普遍高估了2006年调控政策的影响程度。
比如,发改委宏观院称,“调控政策的坚定性和执行力的提高”,有利于投资过热向“软着陆”方向发展;国家信息中心同样认为,2006年出台的抑制资产过快增长的措施,将在2007年进一步显现政策效果;社科院报告表示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初显成效;央行研究局则称,2007年上半年在土地、信贷和投资项目清理等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惯性作用下,投资增速不会太高。
实际上,高估宏观调整政策的效果已经不是第一次。2006年初,就在人们认为2004年至2005年多项调控政策将遏制经济过快增长时,货币、信贷、投资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强力反弹,并引发了从2006年4月开始的新一轮调控。
消费――低估居民收入增长
在低估投资的同时,各家智囊机构也不约而同地大幅度低估了消费的增长水平。今年前4月全社会消费零售额增长高达15.1%,3月、4月连续两月增幅超过15%,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2006年中国消费增长13.7%,这已经是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消费也一直是中国经济中最难以提高的部分。中国的宏观政策一直致力于启动内需,拉高消费增长水平。但消费高增长到来的时候,却已是在智囊机构的预测之外。
央行研究局预期今年消费继续保持13.7%的增长,发改委宏观院、社科院均给出了13%的预测,国家信息中心则预期将下降到12.5%。
消费是突然增长的么?这种增长没有可循的规律?社科院、央行研究局的报告均没有给出低预测的原因,国家信息中心只是称“受2006年高基数的影响”。
发改委宏观院报告则认为,受出口增长可能显著放慢的影响,就业增长将会放慢,再加上投资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都会减慢居民收入增幅,从而减缓消费增长。但出乎发改委宏观院预期的是,投资、出口、企业效益都没有出现回落,反而是加速增长。
从今年经济运行来看,消费的高增长离不开同时期高增长的居民收入,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长达到了19.5%,扣除物价之后的实际增速也达到了16.6%,这是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而另一个因素则在所有智囊机构预测之外,中国高增长股市的“财富效应”。近期已经有多方的市场人士将股市与消费的增长联系起来,中国央行更是在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资本市场的繁荣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因素有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实际上,今年前4月消费高增长的均是大额消费领域,比如金银珠宝类增长30.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1.5%,汽车类增长38.6%,家具类增长53.3%。这些大额消费领域更大程度上与高收入人群联系在一起,而参与股市创富的也一般理解为高收入人群。
进出口――高估升值影响
如果说投资的增速预测虽然偏低,但还可以忍受;消费的预测虽然大幅偏低,但股市的财富效应与股市本身的高增长联系在一起,而股市涨幅本身难以预测;但是智囊机构在出口领域的预测,则是让市场大跌眼镜。
今年前4月,我国出口34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前4个月累计贸易顺差达到63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8%。
而对今年出口的预测,国家信息中心和社科院预期增长仅为15%,发改委宏观院预期增长则只有10%。
发改委宏观院报告称,2006年以来出口增长已经存在内在的减速趋势,这一趋势将在2007年进一步强化,此外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明显回调将使出口需求明显减弱。国家信息中心则称,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突出,而国内的内部调整和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等因素都会对进出口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社科院报告给出的原因,也是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
央行研究局的报告没有给出具体预测数据,只是指出,上半年出口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速,下半年增速会有所回落,全年出口的增速会低于2006年。报告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出口退税率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美国经济有下滑的风险等因素也将影响制约出口增长。
对于美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是否将下滑,以至明显影响中国出口的问题,用目前4个月的数据来描述尚显得太早,但毫无疑问的是前4月强劲的出口已经超出了几家智囊机构的预期。
通货膨胀同样失准
可以说,四家智囊机构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方面,预测多失去了准星。同时失准的还有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今年前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8%,3月和4月更是分别高达3.3%和3%,实际的负利率水平已经招致了央行在3月和5月的两次加息。几家智囊机构显
然没有预测到今年高增长的通货膨胀水平,这些机构普遍预期CPI将在2%以下,社科院更是给出了1.1%的超低预测。
发改委宏观院给出的预测是1%~2%,报告甚至强调,CPI增长在轻度的通货紧缩区间(-1%至1%)不会对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不良影响。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也给出了低增长预测,但均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
央行研究局的报告称,2007年全年CPI增长为2%,称部分消费品的产能过剩会带来价格下降的压力。
是什么在引领中国经济高增长?
政府智囊机构经济预测报告的意义,本来就在于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服务,同时引导市场经济预期。但从我们对以上4家政府智囊机构2006年底的经济预测报告来看,投资、消费、出口、通货膨胀四大经济领域的预测普遍失准,如果说央行研究局的报告因为没有给出更多具体的预测数据而显得方向上大致正确的话,另外3份智囊报告对于经济将明显降温的预测,与2007年至今明显趋热的经济形势已经完全背离,如果以这种预测指导宏观调控,那么其负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多年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增长。虽然前述智囊机构预测2007年增速将在10以下,但一季度11.1%的增长显示,今年再一次超越10%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启发我们去追问,是什么在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也是我们在文初就提出的问题。
我们并不具备更高超的智力水平,但智囊机构普遍预测失准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劳动生产率。
顾名思义,劳动生产率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劳动力,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如果设备改进、技术水平提高,一定时间内一定劳动力的产出水平会得到提高,而这能带动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的正是如此。国际商业组织“大企业联合会”(Coherence Board)的报告也显示,2006年美国劳动生产率仅增长了1.4%,印度增长6.9%,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非常强劲,达到了9.5%,增速世界第一。国际劳工组织公布数据称,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63.4%,这一水平超过了印度的26.9%和东盟的15.5%。
实际上在国内鲜有关于劳动生产率方面的研究,而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因为劳动生产率与技术进步联系非常紧密。
摘要:钻石理论主要通过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因素,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把它应用到地方的竞争力上,是地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最有效率的途径,是甄别政府产业政策优劣的方法,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关键词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竞争力;生产率
中央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只提出目标导向和原则性规定,并不明确界定具体目标、政策工具,赋予地方政府较大的剩余决策权。地方政府根据在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利用有效的经济理论制定具体政策,特别是制定产业政策要有科学依据。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应用到产业政策中去,从而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这是一种新的探索和挑战。
一、钻石理论与地方经济发展
1.什么是钻石理论
钻石理又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如何形成整体优势,对提升地方竞争力也具有指导意义。
这个理论包含了4 个相互关联的重要因素:生产要素,互通有无的根本;需求条件,产业冲刺的动力;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最后的三角习题。另外还包含两个角色,机会角色,可遇不可求;政府角色,干预与放任的平衡。
钻石理论揭示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即抓住了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学技术、制度、竞争压力以及其他的社会和经济安排等。
2.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在人们心目中对分析地区或国家竞争力处于主流和主导地位,认为地区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要素的投入。而全球化加速期的今天,这些初级投入要素的作用日趋弱化。纵观很多地区,国土面积的大小、资源的多少、劳动力的多少等已经主导不了地区的竞争力,这些因素与生产率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而竞争优势理论则能够真正提升生产率的增长,是地区财富的源泉。
3.政府与企业
政府和企业在区域生产率提升上应该互相依赖,积极对话,消除障碍,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共同创造合适的投入要素、信息和基础设施。目前,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公司与政府间紧张,不信任现象,以及政府家长式作风等,这些现象都不利于生产率的增长,增加企业的隐形成本。
4.钻石理论的应用
现代经济的增长是一个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多样化以及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政策的过程,钻石理论符合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目前这个理论不仅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地应用,也被用来研究如何提升省、市、县等区域的竞争力。还被用于集群理论、区域集团发展研究。根据中央的精神和当前经济形势,这些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对提升地方的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实际意义,也为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指明方向。
二、产业政策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地区的生产力,特别是提高生产力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政府的政策也应该以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为目标。政策的制定也要具有收敛性作用,要针对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关键要素去制定,从而能有效提升地方的竞争力。研究钻石理论体系及关键四要素,对产业政策的制定是有益的探索。也符合中央要求:“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竞相迸发”。
1.产业政策及其作用
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和家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小的经济单位;整个国民经济又称为最大的经济单位;介于二者之间的经济单位是大小不同、数目繁多的,因具有某种同一属性而组合到一起的企业集合,又可按某一标准划分,这就是产业。产业是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任何政府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产业的发展。政府的产业政策有如下作用:第一、以“看得见的手”在出现“市场失灵”时弥补市场的不足。第二、战时经济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政策规制。第三、病态经济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政策规制。第四、助发展中国家(地区)或经济后发国家(地区)实行超越战略。第五、提高一国(地区)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政策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生产要素一般包括熟练技术能力的人力资源、基础科学、经济信息和基础设施等,通常政府政策的出台多数表现一般领域,而竞争优势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却是高级的和专业的。比如专业化职业化人才培训计划、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大学针对产业相关领域的研究等等。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更多地去激活出与产业直接相关的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
3.政策对需求条件的影响
通过地方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挑剔,倒逼企业努力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满足客户的质量及个性化需求。质量的需求是企业进步内力,是企业走出去的优势所在。地方政府应该多重视对企业产品质量需求方面的政策制定,而非单纯追求需求总量。例如,政府采购时,应该扮演强势挑剔客户,刺激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提供先进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
4.政策对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影响
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效率。同理,在竞争的压力下,所形成的产业协会、行会等团体促进了人才、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与扩散,企业间的休戚与共的网络优势提升了整个地方产业的竞争力。政府就必须从整体进行把握,如媒体的宣传,进行产业整体规划等。必须认清只有产业相互联系才能创造竞争优势,不能过分偏向某一个企业或行业。
5.政策对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的影响
一个管理良好的企业,在一个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没有任何外部补助或保护的情况下能够赚取正常的利润,则被视为是具有自生能力的,它是经济成功的隐藏要素。[2]政策所影响的第四个关键要素是企业本身。如政府要维护地方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完善治理结构,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劳动力市场推动个人目标的实现,弘扬企业家精神等等。通过本土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依照国际化的标准练好内功,才能扩展本土以外的业务。
三、如何甄别地方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由生产要素、投资导向阶段,步入创新导向阶段。在让市场在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中,政府应该起到间接、辅激励产业的发展,紧紧围绕提升生产率方面的关键因素制定产业政策,也就是紧紧围绕钻石理论的关键因素去制定。具体要通过以下方法去甄别产业政策的制定。
1.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非政府
竞争优势的创造和提升,最后必须反映在企业上,因为它们才是直接与外地对手较量的主角。即使最优秀的领导,他们也无从决定应该发展哪项产业、投资哪种技术,以及如何达到最适当的竞争优势。政府根本不可能以产业参与者的角色跟上市场变动的步伐,不恰当的政策只能扭曲市场的运行,降低地方的竞争优势。政府的政策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辅地。地方政策的制定者要做科学研究,不能靠家长式的管理去主观臆断决策。地方党委和政府应该围绕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建立评估、考核领导干部机制。
2.优惠政策并非良策
当前,招商工作仍然是地方的重要工作。地方常常通过直接补贴、减免税收、土地优惠等政策,吸引外商投资。而大多企业仅仅从成本核算方面考虑,而非积极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对企业的优惠的风气一旦形成,就很难遏制。比如落后地区每年都招来很多企业,落户的企业并不具有很好的自生能力,但是它们却囤积了很多的工业用地,以至于造成工业园区内大量的土地闲置。正确的优惠政策应当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区产业竞争和提高产业生产率,如科技进步补贴,遵循先补助与产业集群紧密联系的专业化研究机构,再补助委托研究机构,其余补贴小规模企业以及大学研究机构。
3.竞争优势来自长久活力,而非短期获利
一个新公司成立之后,大约三四年可以迈入正轨;一个产业要形成优势,则需要10年或更长的时间。政府创造生产要素、制定鼓励政策、提升需求质量,来促进企业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产业的形成,让地方经济更有活力,但这种做法见效慢。面对地方之间的激烈竞争、评比、考核,产业政策往往成为政府急救或短期获取效益的手段。抓大企业,而忽视小企业的存在;抓重点产业,而忽视其他相关产业的进步。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使地方经济出现病态,难于洗心革面。
4.地方需要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繁荣
通常具有充沛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了等地方,政府容易通过政策廉价或无偿提供给相关企业,造成企业或产业竞争力不稳定,生产力低下。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拥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这种生产力的提升来自于稳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的推陈出新、与客户联系密切的投资、活跃的团体组织、良好的地方竞争环境等等。因此,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基础,必须着眼于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且督促企业落到实处。
5.产业的形成与政府政策并非密切关联
文献实例表明,至少一半以上的产业初期的形成,与政府无关。听命于政府的企业往往不能存活,不听命于政府的企业,往往对市场的感觉很好,自生能力强,发展的更成功。经验表明,任何企业或产业都应该有机会发展成功。每个政府心目中都有自己的重点产业,如果遵循竞争关键因素来激励产业,成功的几率可能就更大。
6.各种产业的分类不能反映出竞争优势的实质
基于现有文献资料研究,人们习惯把产业进行分门别类,因此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或低科技产业、朝阳产业或夕阳产业、劳动密集型或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等说法。这种分类意味着某个范畴的产业优于另一个范畴的产业。尤其当产业被冠以高科技、朝阳产业、知识密集型等名词时,更是令人兴奋,这种区分甚至影响到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考虑。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产业有竞争力、市场有需求,就有它存在的价值;另外绝大多数产业现在可能是夕阳、成熟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旦引进现代制造技术,使用新材料,采用新的设计和理念,加速创新,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国际竞争优势。各种产业或各个产业环节,最重要的区别是生产力,政府的政策在于提供给任何产业都能够创新和提高生产力的环境。
7.政府应该坚持长期维护地方的竞争优势
许多企业乐于选择稳定,而不愿长期处于竞争的压力。当产业走上有利的经营轨道,地方企业和员工往往排斥外来有竞争的企业,寄望政府排斥外地的竞争者,降低地方的竞争。还有一种倾向是企业投资于不相干的产业,发展多元化经营,以逃避核心产业所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政府不能协助企业逃避他们必须面对的竞争挑战;政府不能把产业的效益好坏看做政府的政绩表现,讨好企业,助长企业的不思进取。
参考文献
[1]杨宏山.提升政策执行力的路径选择[J].理论视野,2014(4):49-51.
[2]林毅夫.繁荣的求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0-68.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31-184.
[4]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200.
【基金项目】亳州市委党校重点课题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
一 引言
我国一直奉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建国六十年来,由于国家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和政策倾斜,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面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由于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多处于中、西部内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加之各少数民族人民数千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束缚,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
民族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关乎各少数民族人民福祉,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关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因而,研究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意义。本文主要从经济结构方面探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现状
我国的44少数民族均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这些民族自治地区多处于我国中西部内陆,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上处于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初期或工业化初期。与此相适应,资源性、低技术水平的传统产业是其产业结构的主要内容,开放性差,内需与外需均未形成规模,发展空间不足。
具体而言,不论从那个视角比较来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情况非常明显。统计数字表明,1995至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3%,其同期经济总量却只占全国的8.85%。虽然该期间各民族地区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全国0.7个百分点,但其人均GDP却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66.5%,且这一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我们看到,民族地区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不啻如此,在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标志之一的城市化水平方面,民族地区的城市人口比例也远低于全国水平。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我国而言预示着民族地区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十分低下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如表1)。2008年,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快速增长后,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0%以上,但是仍只占全国水平的83.5%,民族地区经济总量也只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强(如表2)。由此可见,占我国国土面积绝大部分和总人口约五分之一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严重滞后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这样的发展水平使有的学者断言我国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早也要到2040年,晚于全国平均水平20年。
在经济结构方面,随着全国性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面对全国同一标准、同质市场和消费的局面,生产具有地方自然资源禀赋特色的产品成为欠发达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下主导产业部门:
1 棉毛纺织工业,由于我国新疆地区盛产棉花,内蒙与的畜牧业较为发达,这就为民族地区发展棉毛纺织工业提供了比较优势,棉纺及牛、羊绒等畜牧业产品深加工成为欠发达地区民族经济第一个产业选择。据统计,2008年度,新疆共生产棉花330万吨,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40%,其中,长绒棉产量26万吨左右,棉短绒30余万吨,为棉纺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截~2008年底,新疆纺纱生产能力位居西部12省(区、市)之首。棉纱产量37万吨,棉布产量1.2亿米,棉纺生产规模占全疆纺织总能力的90%以上。
2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我国民族地区占据了广袤的国土面积,矿产丰富,再加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有色金素冶炼工业成为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产业选择。如内蒙古的有色金属储量十分惊人,截至2008年6月底,内蒙古10种有色金属矿产已查明资源储量总计2539.45万吨,其中铜、铅、锌、钨、钼矿查明资源储量分别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的第4位、第2位、第2位、第10位、第6位,蕴含着极大的经济价值。
3 土特产加工业。金、银等贵重金属矿藏的采掘,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采摘,民族特色器物用具的生产时该产业的重要内容。
4 旅游业,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多位于中西部地区,自然风光秀丽、壮美,文化悠久,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民族地区的一项经济来源。如2009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到556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47倍,旅游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52亿元,比2008年增长1.32倍。
5 采矿业。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油气资源,国家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不仅能带动当地就业,而且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济结构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成效,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相对滞后在某种程度上源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1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三次产业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次上,与其他区域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农业方面,大部分地区的生产方式依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刀耕火种,农产品附加值极低,更谈不上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牧业的发展也同样非常滞后,由于农牧业地区分散落后,与民族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工业方面,传统的制造加工业占有很大比重,高新技术企业比重极低,在第三产业方面,目前以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发展层次较低,没有充分融人民族因素,满足不了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需求。
2 产业链条不完整,增长方式粗放。我国民族地区的农牧产品还是以生产原料或半成品为主,缺乏对农牧产品的深加工,这就导致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短。较短的产业链条对居民就业的拉动非常小,因此应大力发展农牧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吸收更多农牧民就业,一方面能够提高收入,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也会起着积极作用。由于民族地区的产品以原料或半成品为主,所以在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就无法摆脱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还是以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为增长的动力,这就必然会带来对环境的高污染。
由此可见,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其经济进一步发展那的障碍之一,要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当地具体情况,找准产业定位,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最终实现民族地区与东部省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四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针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优化调整:
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已经得到确立,有些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央行在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上面临两难境地。支持退出的理由有,实体经济已表现出企稳回升的趋势;居民和投资者的通胀预期正在加剧;一部分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正在快速上涨。反对退出的声音则表示,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公共部门的投资拉动,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尚未形成;基于为应对金融危机而达成的国际间经济政策合作共识,各国政府在调整本国货币政策时应与其他国家协商一致,以避免对其他经济体造成损害。笔者认为,选择货币政策的退出时机需要考虑上述两方而因素的消长变化。
金融危机对中国和欧美的冲击路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时所考量的因素存在差异。金融危机对欧美经济体的冲击首先出现在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正常的融资功能遭到严重破坏。然后,金融危机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企业的借贷活动受阻,投资萎缩。最终,居民消费受到波及,最终需求下降。对欧美来说,实体经济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创新能力,其经济基础较为稳固,实体经济的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市场功能的恢复。在金融危机中,欧美政府出台的救助措施主要针对金融市场,那么在货币政策的退出决策中,金融市场成为货币当局不能回避的重要考虑因素。
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导路径则与欧美显著不同。危机首先直接冲击出口部门,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出口部门的投资减少,该部门就业的大量劳动力收入降低,导致总需求萎缩。由于中国经济具有较高的对外依存度,出口下降对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相比而言,中国的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较小,在金融危机中表现较为稳健。于是,修复受损的实体经济成为中国选择货币政策退出时机的首要考量因素。
笔者认为,目前,尽管资产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在上涨,但是物价的普遍上涨在短期内不会到来。进一步讲,在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前,即使出现温和的通胀也是可以接受的。围绕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出口需求、投资的挤出效应、政策的国际合作可以作为对退出时机和力度作出判断的重要指标。
从出口需求看,中国的退出时机或不会早于发达经济体。由于出口部门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出口需求企稳回升之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退出。而中国出口需求的回升依赖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程度。二季度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复苏迹象。与之伴随的是,中国的出口出现了回暖迹象,如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反弹。
但是,中国出口需求的持续回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信贷紧缩和金融风险在不良资产得到有效处理前依然存在,金融风险将明显延缓全球贸易的回升过程。另一方面,在外部各经济体的复苏完全确立前,消费需求不会出现持续且足量的回升。尽管欧美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但失业率仍在攀升。只有等失业率企稳后,消费需求才有望触底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