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第1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摘要: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发展和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科学有效地评价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升高校整体的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高校科技能力的内涵和特点确立高校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从高校科技能力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几个方面并选取相应若干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积分评价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 模糊积分 能力评价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高校创新系统的主体,通过整合高校内外的一切可用资源,不断促进高校基础理论研究和新兴科学理论发展的综合能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衡量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校科技创新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推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反映在院校评估与绩效评估中,如Mc Guire等人对科研型高校生产效率与信誉的研究。国内学者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王章豹、徐枞巍等在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王光平、金浩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评价的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

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多约束、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复杂结构。而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要对我国目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一个客观而科学的评价。因此,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结构评价决策指标,就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整体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稳定性与动态适应性相结合原则,可测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独立性与相关性相结合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2.高校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创新能力包含着诸多构成因素,涉及的问题较多,与诸因素之间有着紧密或疏松、间接或直接的关联性,需要对相关因素与具体定位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做出科学分析。本文尝试应用模糊积分评价法,将主要因素按照相互关联的方式、紧密性以及重要程度给予分层,最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行较为科学的描述,力求得出一些有利于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结论。我们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目标层-准则层-约束层-指标层”四个层次的框架结构。见表1。

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美国控制论专家L.A.Zdahe于1965年首先提出了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 theory),1978年又进一步提出了与模糊集合理论相辅相成的可能性理论,随后模糊理论迅速发展,并在数理、经济、人文、工程等方面有了广泛应用。本文根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使用模糊积分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模糊积分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模糊积分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1)人力资源流。人力资源流包括教师流量以及高校科研吸引人才的能力两个方面:高校教师资源流量QM,指高校获得的师资数量;高校科研吸引力FM,指高校吸引人才的能力。

(2)财力资源流。财力资源流包括流入高校的资金总量以及高校对资金的吸引力两个方面:财力资源流量QY。指高校吸引的投资总额;财力资源吸引力FY。指高校吸引资金投资的能力。

(3)物力资源流。物力资源流包括流入高校的设备等物质总量以及高校对物力的吸引力两个方面:物力资源流量QR。指高校吸引各种设备、仪器、图书等投资总量或总额;物力资源吸引力FR。指高校吸引教育教学设备、仪器、图书等物质的能力。

(4)人才培养流。人才培养流包括高校向社会培养输送的各级各类人才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两个方面:人才培养流量QP。指高校人才培养总流量;人才培养吸引力FP。指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

(5)科研成果流。科研成果流包括高校输入输出的科研成果总量及其吸引力两个方面:科研成果流量QA。指高校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吸引力FA。指高校科研成果对社会的吸引力。

(6)社会服务流。社会服务流包括高校为社会经济服务所做出的贡献以及由高校的贡献作用所产生的吸引力两个方面:社会服务流量QT。指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为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提供的所有服务;社会服务吸引力FT。指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

2.基于模糊积分评价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估算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存在吸引力和模糊熵流,运用模糊积分评价法可以估算吸引力参数,然后根据流场理论,根据吸引力与模糊熵流的关系,解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流,最后计算由此产生的负熵流。本文以人力资源流为例进行估算:

(1)高校教师变动的估算。高校教师的变动包括专任教师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反映教师离退休的负增长率)和流入与流出。设 为在一年内从高校外流入系统内的教师数量, 为在一年内从高校内流出系统外的教师数量,πi为高校教师自然增长率,Ti为高校教师总数量。则有高校教师数量的变化为dQMi:

(1)

(2)高校教师资源吸引力参数的估算。设FMij为高校对社会系统人力资源(教师)的吸引力,FMji为社会系统对高校人力资源(教师)的吸引力, 为社会系统对所有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之和。由于吸引力和流量(密度)成线形关系,因此,从高校外流入系统内人力资源(教师)QMij为:

(2)

由于高校教师数量的变化为dQMi是已知的,社会和高校可能提供的人力资源年变化量 、 己知,高校教师总数量Ti已知,剩下的未知数只有吸引力的待定参数,以及与人力资源吸引力相关的模糊熵流 ,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模拟对这些参数进行求解。

(3)高校教师负熵流的估算。根据已被广泛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的熵变的原理,熵流变化可以通过力与流的乘积表示,可得从高校外流入系统内的人力资源(教师)带来的负熵 :

(3)

根据以上分析,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的财力资源流、物力资源流、人才培养流、科研成果流、社会服务流。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运用模糊积分方法分别估算各自的负熵流及其对应的吸引力。而吸引力参数通常采用学校横截面数据获得。然后,可求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值Hs。

三、结论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量化、适用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高校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结合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认为高校应建立有利于连接主客体的科技创新环境,立足地方科技发展,增强科技创新人财物支持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社会服务能力,并通过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枞巍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2]王光平,金浩.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8-51

第2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近几年,我省在党的十七大的精神指引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我省青少年发明创新活动,形成了以科普教育示范为载体、以青少年科技活动为重要内容的创新教育体系,涌现出了一大批“小小发明就爱”,一批中小学生的优秀发明创造先后在全国获奖,建成了一批国家和省中小学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形成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科普教育氛围。对进一步促进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没有创新,社会就无法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无从谈起,要提高全社会的创新素质,学校是基础,青少年时关键。

民间发明是发明创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为营造“崇尚发明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发明创新活动,为民间发明创造建立了展示和推广的平台。激发民间的各界人事的发明创造意识,挖掘劳动人民的创新创造力,弘扬民间发明人的创新成果,激励群众的自立发明的积极性,对我省的创新型省份的推进有深层意义。鼓励民间发明,营造发明创新的社会氛围,吸收民间的优秀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间发明创新活动,市委、市政府的“五小计划”中,明确指出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推动全民发明创造,营造一个创新型省会。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全社会弘扬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是从民间走向官方,从非主流走向主流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今天,民间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仍然不可忽视。这是由于民间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为国家提供自主创新成果,而且能提升社会创新素质,培育创新人才,夯实国家创新基础。我省在民间创新工作中,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结合各个地方的科技力量,形成“官民合作”对本省的创新将是一个推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我们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促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促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昆山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的同时,通过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可以改善原有国家科研机构高度集中、高度统一和单一依靠行政命令直接调控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一种新型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有助于开创国家(官办)、民间(民办)“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科技事业的新格局,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创新型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口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真正主体是我们的全体市民、企事业单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基点,只有不断地推动最广泛的全民族、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国家才能持续和长久地发展。因此,发展民间科技事业与鼓励开展全民创新活动是一致的,是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和具体行动。

建设创新型省一方面要有政府主导的官方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又要充分激发民间创新的激情与活力,把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变成“企业行为”。推进民间创新需要弘扬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和创新精神,发掘普通百姓的创新智慧,激发普通百姓创新热情,为推动民间创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不同主体的创新行为,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当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需要重视、研究、探索以下问题:

统一思想,“创新型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口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真正主体是我们的全体市民、企事业单位。”深刻认识民间科技创新力量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化民间创新主体的地位,将科技成果向企业靠拢、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思想纳入创新的管理思想中

制定政策,加强对民间科技事业的引导和培育,促进科技政策向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靠拢,加强各个科研机构对创造者的引导,一手抓科研人员的引导,一手挖掘不同能力的人才进行培养,加强对人才的政策性引进

创造条件,重视民间科技人才培养,开发自主创新人才资源,创造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

分类指导,加大对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力度

第3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我国自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开始,国家加大了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在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项目的突破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不管是国内高科技人才对外的流失,还是国内企业间人才的频繁流动,都一直居高不下。

一、我国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激励的问题

(一)社会大环境下的激励问题

第一,政府激励流于表面,只在形式。由于目前的创新指标以及评价标准的确定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政府层面的激励只能是流于形式。一般来说,政府一直都以申报的知识产权的数量来比较分析科技创新贡献的多少,或者是注重于申报的科技成果的项目数等等,而甚少对项目是否创新,对社会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成果是否具备其他的社会价值等这些方面加以可行性分析的研究。导致我国是理论上的科技创新大国,“首创”、“独创”等科技成果的报道不少,然而真正能带来更多业界和社会影响的项目却不多。

第二,科技研发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科技资源的社会分配是以实现科技资源的最优效益为目标来进行分配的。目前我国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中,没有设定好资源分配时的规则,大多还是依赖推荐、评估获奖记录等评审方法来判定的,而一些初出茅庐的科技人才,经验成就累积不够,不能得到更多的科技资源。像这种科技人员的建设,非常容易造成人才培养的断层,不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出国留学科研人才流失严重。我国出国留学的科研人才流失严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科研条件还不够先进,科研条件不仅包括硬件,也包括科研氛围、科研理论等软件;二是政策吸引力度不够,当今世界的人才竞争激励,许多国家纷纷改革移民政策,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才留在自己的国家。我国对学有所成归来报效祖国的科研人才的力度已经有所加大,因此应当继续保持这份势头,出台更多的政策留住人才。

(二)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

第一,激励手段传统单一,拉不开收入差距。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因此管理员工也应当“因才激励“。对于科技创新型人才来说,除了生存必须的物质激励外,他们相当注重个人的成就感。许多企业已经逐步开始薪酬系统的改革,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给予不同的薪酬和补贴,但是对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仍然把握的不到位。如果只是单一的基本工资加个人绩效相组合的物质激励,根本达不到激励效果。

第二,缺乏针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成果考核体系。尽管许多企业已经有意识的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加以改革,提高了收入差距,形成了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但是一些科技成本本身难以量化,或者是知识技术的评价局限性,在绩效考核、奖惩兑现的过程中难以克服。因此,至今很多企业都尚未建立起一个严格的、标准的、系统的科技创新成果考核体系。

二、激励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对策

1.对政府的改进建议

(1)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比从前,已经大有改进了,但是跟国外的产权保护相比,还是差之千里。如上文所说,我国正走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而我国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不断发展,每年的科研成果也居于世界前列,但是人才流失的情况却颇为严重。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工作结果,往往是一件发明,对社会的进步或大或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应当尊重每一个创造者的劳动成果,给予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同等的回报,应当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在使用他们用知识为我们带来的财富的同时,合理、合法的表现社会对他们的感谢。

(2)强化高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度

当今世界的人才抢夺战争一直都硝烟弥漫,国外诸多发达国家对于吸引高科技型人才的政策力度一直都没有放松,不断通过改革移民政策等等吸收世界各国人才,因此我国也必须制定出更加有吸引力的政策积极参与吸引国际人才的竞争,同时也为了吸引我国广大的出国留学的青年科技人才回来报效祖国。

2.对企业的改进建议

(1)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激励体系

人本激励是当代社会人力资源管理最核心的概念,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层面的一系列激励模式。人本激励,要求企业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关爱员工。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工作绩效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拥有最终的科技成果和没有结果。如果企业一味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的话,就很容易流失人才。对于这类人才而言,除了物质激励和必要的荣誉激励、成就激励等等,最重要的人本激励还应该包括关注这类人才的职业发展,给他们提供知识充电的平台,而不仅仅是以科研成果来给予奖惩,应当是从正面激励他们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科研价值。

(2)建立开放式的薪酬体系

建立开放式的薪酬体系是如今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但是在薪酬体系改革前必须要先进行公司内部人才的需求调查,通常来说,现在的企业已经有了按照人才的需求来激励的理念,但是不同公司,不同类型的人才,甚至是同类人才不同个体之间的需求都存在差异,因此公司在对激励机制进行改革的时候,最好可以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或者访谈法等等,先深入了解人才的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再来调整解决方案。确定好员工的需求之后,开始根据重要性程度对这些需求元素进行定价,主要是将他们量化出来,赋予不同的点数,再将点数与货币建立起一个对应的关系,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假定一个点数等于多少薪酬。员工获得点数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由组合,比如说对于科技创新型人才来说,可能更注重技术性的培训,那么当他有7000点的时候,他可以选择4000现金、2000培训、500个人补贴和500福利或者其他随意的组合方式。这样一来,相当于企业赋予了员工一种虚拟的货币来购买自己想要的福利,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哪种需求的被满足重要程度了。

(3)营造企业内部崇尚自由创新的氛围,激发工作热情

创新型的工作一般都需要比较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才能激发创作灵感。科技创新型人才常常需要打破常规,突发奇想,不断地钻研。因此,特别是以高科技为导向地公司,一定要建立一种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工作动力,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激励。这种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文化核心既要强调创新,也要强调自由合作,因此也要给予人才一定的自由选择权,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允许他们自由选择研发领域。

参考文献:

第4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推进资源价格市场化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目前能源和资源的价格比较刚性,缺乏灵活性,并没有发挥价格机制和调节供需的作用。另外,从价格的结构来看,要形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替代能源发展,替代技术发展比价关系。

节约激励政策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建立健全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快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建筑以及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出台相应的经济、财税激励政策,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

我国对于节能的财税激励政策,在上世纪年代有“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即对北方节能建筑给予零税率的优惠,但后来为了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此政策暂停。目前,国务院相关部门正着手研究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政策、适时开征燃气油税、完善消费税制、研究制定低能耗、低污染车辆的财税政策等。

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发展有所控制,低级产业向中国转移并不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那些以付出土地、水、能源、矿产为代价取得一点点经济效益或外汇的产业就不能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的转变。今后,国家应该基本停止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各行各业各省区都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具体情况对产业体系进行规划、转轨、重组、引进,制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和取代过程。放弃外延式、粗放式、低附加值的生产。产业体系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最大的节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紧紧抓住转变经济的方式、调整经济的结构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核心的环节。造成近几年能源和资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结构性的问题,经济增长要从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转向提高资源效用,要尽最大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角度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的体系。

依靠科技创新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院士徐匡迪依靠科技创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和社会应该大幅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还应该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重点开发十分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大对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传统工业走向知识产业,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消耗,开发节约型产品,这些都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发展。中国必须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明成果,科技创新和发展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和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应该大幅增加投入,投入应该主要用于开发性、应用性和应用基础研究上,还应该有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和保证,还要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推动技术进步,要鼓励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技术是建设资源性社会一个重要的保证,节约能源应该写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当中。特别是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政府采购节能、节约资源产品,为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创造好的市场环境、好的政策环境。

完善法律与加强规制并重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健全法规标准,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法规建设,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制定完善标准,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新建项目,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加快制定产品的强制性效能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效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筑节能标准等。依法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建立资源能源审计制度,要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一道共同构成新的社会性管制制度。也就是说,要从能源、资源、环保这些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的标准和制度,对高耗能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和落后的社会要实行强制淘汰。 对于重点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现。

归根结底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院士徐匡迪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全社会达成共识,全民一起动手才能取得成效。为此,树立全民对节约的观念,是当务之急。要使大家认识到,我们整个世界都面临着资源全面短缺的严峻现实。所以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唾弃浪费的行为,才能建设文明节约的社会。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编写培训教材,组织开展和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编写消费行为守则和资源节约公约,引导合理消费,规范消费行为。

第5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文化科技节上展风采

2012年11月1日,湖北秭归二中一年一度的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隆重开幕。

这场以“趣味科技、开启智慧”为主题的第五届文化科技节,吸引了学校2400多名高中生参加,学校准备了书法、电子制作、扑克堆高和空模船模等十几种寓教于乐的文化科技游戏供大家选择。

(特约通讯员:秦亮赪)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201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三中开展了第十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科技文化艺术节主要包括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和闭幕式暨汇报演出,其中系列校园文化科技类活动分为手抄报、发明创意设计、科技创新制作、环保创意设计四项比赛及作品展。

(特约通讯员:全世红)

2012年12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莅临湖南省常德市一中,参加由中国科协、湖南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

活动期间,吴岳良院士为师生们送上了一场“从夸克到宇宙——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普讲座。围绕“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科学意义”、“探测暗物质的主要方式”等问题,吴岳良院士展开了精辟的阐述,并对“上帝粒子”等科技名词做了详细讲解。

精彩的演讲启发了学生对宇宙演化的思考,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特约通讯员:朱 剑)

2012年11月14日,合肥市一六八中学邀请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朱道宏部长,在艺术会堂给学生作了“未成年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专题讲座。

报告会上,朱道宏就“什么是创新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创新能力”、“如何去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学生解读创新的奥妙。

精彩的讲座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让同学们了解到创新能力不只是推陈出新,更是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经济创新、生态创新,创新要符合社会的需求。。

(特约通讯员:刘五柒)

2012年11月23日,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特邀知名科技创新活动专家举办了中学生科技讲座,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创新和创造。

专家们从科技创新内容、展板形式、活动程序、成果交流、方案设计等方面,向与会师生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本次讲座加深了师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了解,让师生明白了不仅仅理科生可以搞科技创新活动,文科生也能参与其中。

第6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9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1993年、1996年、1998年和2005年之后,发表的第5份描述世界各大洲科技发展现状的全球科学报告。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专家学者,以客观的立场、广阔的视角,分章概述了世界各大洲以及美国、加拿大、巴西、中国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在科技政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高等教育、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科技成果等方面的情况,清晰描绘出2006至2010年世界科技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的全景图画。

这份报告以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数据鲜明地呈现出全球科技发展变化趋势。其一,全球研发版图加速向多极化转变,欧盟、美国和日本在全球研发总支出的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他们的主导地位正受到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研发支出迅速增长的严峻挑战。这一趋势在企业研发开支中表现更为显著。其二,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战略共识。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更加重视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作中加快科技创新,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则纷纷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即使是贫穷国家或地区也逐渐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三,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科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速度和广度呈几何增长态势,为逐步缩小世界各国民众科学素养差距提供了可能。总之,全球科技创新与发展日益形成更趋多极化、更具创造活力、更有竞争性的良好环境。

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创新格局加速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对中国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报告所反映的5年,正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的5年,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中国研发支出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全球科研支出的比重大幅增加,成为推动亚洲研发支出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全球之首,科研产出的数量亦相当可观,科学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名列第三。报告确认了这一发展趋势,并明确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当前,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稳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全面了解全球科技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吸收各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翻译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就是要为科技决策部门、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全球科技发展态势提供一个更宽阔的信息平台,为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科学决策化进程,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真诚地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辛格先生、贾古玛先生,感谢中国科协调宣部、国际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同志们为促成本次合作所做的积极努力,感谢各位译者的辛勤劳动,感谢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欢迎各位读者对本报告的翻译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本文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2010》一书序言)

第7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瘦肉精是食品科技创新的产物之一,早期国外研究发现,瘦肉精对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瘦肉率和屠宰率有显著功效,但人体摄入的瘦肉精含量较大时,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具有刺激作用,会引起心悸、心慌、恶心、呕吐、肌肉颤抖等临床症状,摄入量过大还会危及人的生命。随着瘦肉精中毒事件的相继发生,各国逐渐对瘦肉精实施禁用和限用。然而在我国,瘦肉精问题已困扰了我国消费者20多年,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后,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空前加大,瘦肉精添加一度偃旗息鼓,但最近的事实表明,在所谓食品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各种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添加剂禁而不绝,继续祸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主要表现在:

1.有害食物源添加剂的变种在增加

以瘦肉精为例:2012年11初上海市药监局的检测数据显示,生猪养殖中从违禁添加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的一种)③已经转向使用莱克多巴胺④等替代品。最能说明有害食物源添加剂的变种在不断增加的事例,莫过于2012年3月1日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新型“瘦肉精案件”。该案源于2011年4月岳阳市云溪区畜牧水产局的一次例行检查,检查中发现某饲料经销商产品中附带小包饲料核心料,当时怀疑是瘦肉精,却检测不出是什么物质,送到北京检测,才发现是新型瘦肉精苯乙醇胺А⑤,一些推销企业叫它科伦巴胺,以强调这个新产品既有盐酸克伦特罗的超强效果,又有莱克多巴胺的超快代谢速度。由于这种新型瘦肉精添加剂被单独装在没有厂名厂址的小塑料包里,给猪喂食时掺入一点,就像做菜时放入味精,有很大的隐蔽性。本案查获的新型瘦肉精添加剂苯乙醇胺А共有127包,如果流入市场,可配成636吨猪饲料。据办案人员介绍,新型瘦肉精苯乙醇胺А是福建龙海海新饲料预混有限公司生产,2010年该公司曾因“风声紧”一度停产,但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很快又重操旧业。值得一提的是“苯乙醇胺А”只是该公司所辖营养研发部研究出来的众多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新产品。

2.有害食物源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尽管早在1997年农业部就严禁将瘦肉精作为动物的促生长剂使用,但在某些不良企业和个人的所谓创新之下,通过改进添加剂的配方,使包括瘦肉精添加剂在内的有害食物源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自2011年3月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后,非法添加瘦肉精被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但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来看,被瘦肉精污染的不仅仅是生猪养殖。有害食物源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从最初的生猪,几乎扩大到了所有被圈养的牲畜、禽类和水产养殖。例如,2010年深圳有13人因食用蛇肉导致瘦肉精中毒;2011年被媒体曝光的河北昌黎等地一些养殖户用添加了瘦肉精的饲料给羊喂食;2012年年初为备战伦敦奥运会,有关部门对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附近市场上20多种食品做了与瘦肉精相关的抽检,结果发现牛肉中瘦肉精明显超标;2012年4月辽宁省有关部门公布了从2011年3月29日起全省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耐人寻味的是,在曝光的11起典型案例中,有10起为牛肉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案件[3]。从以上所收集的现实材料来看,许多披着食品科技创新外衣的不法之徒,正以科技的名义行危害人们生命健康之实。对食品科技创新进行法律规制应该说是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事情。

二、食品科技创新法律规制的应然走向

(一)食品安全应成为食品科技创新法律规制的首要目标

食品科技创新与所有科技创新一样,需要不断地超越现有技术,并取得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⑥。然而,对于食品科技创新而言,除了具备一切科技创新的共同品质外,更需要关注人类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基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理应成为法律规制食品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所谓食品安全,目前在理论上有多种解释,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食品安全包括三方面,一是从数量的角度,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的基本食品;二是从质量的角度,要求人民所消费的食品不仅营养全面、结构合理,而且安全健康;三是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物的获取符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4]。第二种观点认为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性,即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5]。第三种观点认为,食品安全是指持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环境生态质量,使人类社会持续、长久地存在与发展。它包括食品卫生安全、质量安全、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物安全、可持续性安全六大因素[6]。无论我们对食品安全作何种阐释,有一点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同和共同承认的,即食品安全要求食品的制作和实用不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显性或隐性的损害,食品安全的核心就是不能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伤害⑦。将食品安全作为食品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主要基于以下理由:第一,从权利角度来看,法律赋予了自然人生命权和健康权,这两个权利关乎自然人的生存和发展,是自然人最基础的权利,但自然人生命与健康的质量,皆维系于日常消费的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体生命健康,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还影响到人种的敷衍和质量。因此,对待食品安全,我们应该从保护人权和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食品安全确立为食品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也是保障人权,维护人类社会安全的需要;第二,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我们既定的目标,丰富的物质生活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不仅要为民众的生活需要而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消费品,而且要真正将“食以安为先”落实到实处。为此,为公众提供卫生安全、质量安全、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物安全和可持续性安全的食品,理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说明的是,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对食品生产和经营的规范和调整,使用的是“食品卫生”这一概念,但研究表明:“食品卫生”这一概念强调的仅仅是食品是干净的,未受污染的,且侧重于加工、流通过程各环节的监控,基本上将种植、养殖环节排除在外”[7],显然这并不能确保经营者提供的食品不致危害人体的健康,换言之,卫生的食品并不一定是安全的食品,因此,如果我们将食品卫生确立为法律规制食品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并不能达到有效避免食品科技创新失控和滥用的目的。

(二)食品安全应成为食品科技创新的法律底线

将食品安全确立为食品科技创新的法律底线,需要正确处理好食品安全与食品科技创新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需要对安全与创新做到统筹兼顾、不可偏废。首先,我们不能因强调食品安全而阻却食品科技的创新。科技是需要不断创新的,创新是科技的使命和灵魂。科技通过创新在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成为了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现代人类所缔造的工具文明无一不打上了科技创新的烙印。因此,科技创新作为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活动,理应是最宽松的、最自由的领域,人们应当给予其最大限制的宽容,法律应当给予最大程度的创新自由,而不是滥加限制和羁束。其次,食品科技创新必须接受法律的规制。任何领域的自由都是相对的,不存在无限度、无节制的绝对自由,科技创新活动亦概莫能外。如果我们不加限制地放任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动,那么人类的创新活动就很有可能反过来成为威胁人类自身安全的一股力量。几千年来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屡遭重创的惨痛教训就是最好的证明。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接连曝光,现代科技创新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和了解,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防范这种人类自身所创造的威胁力量,业已成了人类自身反躬自问的一个“全球性伦理问题”[8]。而对这种现状,通过法律对人类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有效规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重要而又紧迫。认识到这一点,对当今的食品科技创新活动的走向具有重大意义。因为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载体,是“民之天”,更何况食品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与生俱来的潜在的风险,因而更不能沦为一种任意性的纯粹自由创造活动,而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

正确处理食品安全与食品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无非是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继续保持食品科技创新的活力,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法律在对食品科技创新进行规制时,应将食品安全设置为食品科技创新不可突破的底线。因为,一方面在人类解决温饱问题后,安全往往成了人类第一需要,成了现代社会提供给人类的最低限度的庇护与保障。将食品安全确定为食品科技创新的法律底线,既是食品科技创新活动不能突破的最低限度,同时也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食品科技创新实施干预的最大边界。因此,它仍然为食品科技的创新自由预留了巨大的活动空间,这样的法律规制既不会抑制,更不会扼杀人们在食品科技创新领域的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对食品科技创新设置一条安全的底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食品科技创新活动带来了些许的羁束,但这是一种理性的限制,因为在食品安全的框架内,食品科技创新活动仍然是自由的,正如我国经济法泰斗李昌麒教授所言:“事实上,限制自由并不包含取消自由,仅仅是对自由不当行使的约束”[9]。因此,为食品科技创新设置食品安全的底线,与食品科技创新对自由的诉求并不相悖,这与火车的自由驰骋离不开铁轨的束缚是一样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障食品安全也是实现食品科技自由创新的内在需要。

事实上,安全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一直为我们所忽视,国家通过法律手段组织和管理科技活动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一条腿走路,即热衷于鼓励和支持创新,而对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缺乏必要的警醒与正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全部75个条文中涉及鼓励科技创新和鼓励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地方有29处,而涉及科技创新安全的表述没有任何提及,立法的这种价值取向,既不利于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悖于法律的内在特性和使命,因为法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源于对“发自对人性中或宇宙中与生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醒悟”[10]。近些年来所发生的每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无不在刺痛善良人们的神经,也使得人们对正确处理好食品安全与食品科技创新二者的关系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共鸣,并开始反思我们在利用法律手段组织和管理科技活动中所一贯秉持的态度和立场。法律不仅仅要担当起推动科技不断创新的使命,同时也应担当起规避科技创新活动可能或已经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因此,在法律的框架内正确处理好食品安全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就是法律不仅仅要发挥鼓励科技创新的引导功能,同时法律也要发挥起控制、惩戒功能,以抑制食品科技创新领域种种恶性的恣意蔓延。

(三)进一步完善食品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当前我国食品领域的乱象尤以生产和销售环节为甚,申言之,食品科技被用来为恶主要存在于科技成果的应用环节。因此,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该成为食品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具有羁束性的价值指引,进一步完善食品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应该成为法律规制食品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一个重点领域。

食品科技在生产与销售中之所以乱象环生,主要原因是对经济利益的极端追求。毋庸讳言,借用食品科技来提高经济效益本无可厚非,没有经济利益的诉求,科技创新将有被窒息的危险,法律之所以一直高调鼓励科技创新,个中原因大体就在于此。但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经济目的至上性和效率优先原则往往会遮蔽人们对科技创新安全的关注,为了个体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积累,食品科技的非法滥用将会以常态化的方式与监管部门上演一幕幕猫和老鼠的游戏。要改变这种状况,除媒体的持续关注和舆论的道德谴责外,以法律为手段完善食品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才是我们最可靠的长效机制。为此目的,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建立完善的食品科技成果安全风险评估法律制度。建立食品科技成果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意味着任何食品科技在投入生产和流通领域之前都必须进行相关安全性风险评估。该制度的实施将使我们“在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估计和预见其利用的有害结果,以抑制科技活动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引导科学与法律实现互动”[11],建立完善的食品科技成果风险评估法律制度对于预防和控制食品科技成果的滥用意义重大,它将为抑制目前市场上各种食品添加剂的非法滥用起到一个安全阀的作用,具有正本清源的功能。当然,为了使该评估制度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可行性,其制定过程应广泛听取食品生产者、消费者和流通环节经营者的意见,让相关的社会成员深度参与其中,使他们充分享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制定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其次,鼓励食品科技成果风险检测方法的创新。对食品科技成果安全风险的评估,需要借助一定的科技实力作支撑,解决食品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最终还是需要食品科技技术本身的进步来解决,尤其应关注有关食品的安全与控制技术(又称食品安全的保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客观地说,当前我国在食品科技成果风险检测方面的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以瘦肉精的检测技术为例,目前能快速检测出的瘦肉精添加剂主要有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三种瘦肉精添加剂,而新型瘦肉精添加剂的变种在不断地出现,例如苯乙醇胺А、齐帕特罗、赛庚啶等新型瘦肉精添加剂在四川、浙江等地早已面市,在浙江、嘉兴等地一次就查获尚未销售完的苯乙醇胺А核心料1380公斤,可配成猪饲料700多吨。这些新型瘦肉精添加剂目前地方监管部门很难检测出来。遗憾的是我们对苯乙醇胺А、齐帕特罗、赛庚啶等新型瘦肉精添加剂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工作才刚刚起步,更令人沮丧的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新的瘦肉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把莱克多巴胺的羟基打断,加上一个亚硝基就能合成莱乙醇胺А,而且原来能检测出莱克多巴胺的仪器对这种新型的瘦肉精添加剂却无能为力。

总之,我们在运用法律对食品科技创新进行规制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对食品科技创新风险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的褒奖。否则,我们将在这场围绕食品科技创新而展开的“道魔之争”中败下阵来。

三、简评《专利法》第22条的立法价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22条的规定,一项科技创新要被授予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专利权,必须具备“三性”,即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专利法》第22条关于专利授予“三性”的规定,在专利领域均具有其特定的立法价值,但在食品科技创新法律规制的视野下,我们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关于“实用性”的立法价值。

根据《专利法》第22条第4款的规定,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专利法》的实用性定义蕴涵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科技创新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第8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是对国家有意义。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升整个民族素质的关键,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科技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2050年前后成为科技强国,现在的中小学生是未来建设科技强国的担当者,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对我国建成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对青少年有意义。青本文由收集整理少年时期是学习科技知识、开发创新潜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大科学教育力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理想和价值追求。青少年科学营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意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尊敬优秀科学家,树立科学家崇高地位。同时,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关注,促进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带动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三是对高校有意义。大学是引领社会风尚和先进文化的社会组织,我国高校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开放创新为主要内容,以历史传统、大学精神、学术追求为个性特征,对于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科技创新具有潜移默化而又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除了科技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附属医院医疗服务以外,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等公益性活动,面向公众特别是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和普及,可以使大学的精神、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变得生动、具体、更具魅力,既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利于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不断涌现,也有利于高校在履行社会职能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开展高校科学营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大联合、大协作方式支持高校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的有益尝试。为了确保科学营的公益性质,我们强调这项活动不与高校招生工作挂钩,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也确保这项活动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开展下去。在营员

选拔方面,我们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既重视选拔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展现出卓越才华的青少年,也为科技资源相对缺乏地区的青少年提供机会,组织了一批来自农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学生参加科学营活动。41所承办高校和科协系统、教育部门对这项活动给予高度重视,着力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高效、安全地完成了任务。

第9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 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4.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