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珍贵的历史价值显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展示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对一座城所有着重要价值。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在资金问题上,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对资金筹措、资金管理和资金回报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资金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资金
“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概念出自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将“历史文化街区定义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由此可见,历史文化街区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传承,应该得到重视和保护。如今,城市发展迅速,对土地要求格外强烈,加之资金的匮乏导致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利,甚至遭到毁灭,使城市失去其文化底蕴。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的投入,避免其遭到破坏,使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一、历史文化街区资金现状
(一)资金构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是指用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专项资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工程前期费用,主要有环境评估、建筑设计、拆迁补偿等费用;第二,建筑修缮费用,包括建筑主体结构和维护结构的修缮、建筑室内水暖设施的改造更新的费用;第三,场外工程费用,包括路面整治、市政设施改造、道路设施完善等费用。
(二)资金来源从目前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的实施情况来看,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资金、地方政府资金、企事业单位资金以及个人资金五种来源方式。1.国家资金国家资金主要是以“国家对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重要历史街区保护给予的资金补助”的形式发放到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由于保护力度的迫切需求,国家因此成立了专项保护历史文化基金,由国家实行无偿分配,再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同时与政府投资相结合,共同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治理工程。2.地方政府资金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历史文化街区的实际情况,会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拨给专项资金,用于街区道路、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方面的治理;其它费用还包括工程设计费、拆迁补偿费用等,但也会因地方实际情况不同。3.企事业单位资金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通过自筹解决,用于工房的修缮和改建。但是一些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较差,资金容易出现困难,导致对街区保护不利,所以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以调解,或者提供资金补助,保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程顺利进行。4.个人资金如果当地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公开招商的话,那么个人资金就会流入街区。个人资金主要是指商户对于所承租的房屋内部进行修缮和改造。另外,在沿街路面的整治上则需要商户与政府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相应改造。
(三)资金回报虽然获得经济效益并不是我们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目的,而街区的开发必然会为城市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其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社会效益提升带来间接的收入,文化遗产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会越来越来得到重视,间接的为当地政府带来经济效益,如开放旅游、历史文化节、商业演出等;二是通过对街区商铺出租或出售,政府部门借此获得一定商业税和租金,再用这些资金回馈到街区建设上;三是发展街区周边的房地产开发产业,在文化街区的发展具备一定规模时,必然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区域人口的增多,也会为文化街区带来经济效益。通过以上三种资金回报模式,可以使资金回流,再次运用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也可降低当地政府负担。
二、针对历史文化街区资金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拓宽资金筹集渠道1.设立专项资金和财政补助地方政府应该在财政预算中明确规定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的数额,用于对街区加以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避免资金被其他项目侵占,这也向有意投资文化街区的投资人和企业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此外,地方政府也应出台针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资金补助政策,加大对企业和个人保护文化遗产的补助和奖励,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免投资企业或个人的营业税、所得税的方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当中。2.低息贷款由于地方财政政策的限制,很大一部分只能向当地银行申请贷款。政府可以协商开发商与银行的借贷关系,以政府作为担保,银行向开发商提供低息贷款甚至无息贷款,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力度。3.引导企业投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大企业拥有着雄厚的资金和对市场发展的敏锐嗅觉,其管理体制也更为灵活,如果政府给予其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其将资金投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当中,必然为街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而且,大企业进入文化产业,也是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政府部门则负责对企业进行监督,秉承“严格监督,合作开发”的原则,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4.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历史文化街区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所以一些非营利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并参与到街区保护工作中来。所以政府应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设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基金,通过机构和个人的捐赠,来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二)加强资金管理为了保证资金的筹措和合理使用,有必要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机构,每年由政府财政直接拨款,社会各方面资金也直接归其管理,这样有利在保护工作中专款专用。在施工工程结束后,则由该机构负责还款还息。设立专门的财政机构,由于事权统一,资金统一管理,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
三、结束语: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体现,其保护和治理工作已经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特别是在资金方面,不能仅依靠政府财政拨款,那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由政府带头,鼓励各行业的资金投入,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桂晓峰,戈岳.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5,8(7):79-83.
[2]杨俊宴,史宜.基于“微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研究———从社会空间的视角[J].建筑学报,2015,1(2):119-124.
1、与住建部就总体规划修改进行了对接,成立总规修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听取了总规修改的规模、空间、交通、生态四个专题研究的工作汇报,并征求了市级有关部门意见;
2、围绕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委托中规院上海分院承担总规修改《大都市经济圈城市间关系研究》和《市域空间结构规划研究》两个专题的研究任务,并赴市级有关部门进行了调研;
3、开展《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编制,组织项目组赴高新区管委会、区政府、大学等单位调研,做好项目经费落实、基础资料征集等工作;
4、向市政府汇报《新区启动区控规》、《城新区控规》、《中心城西部地区概念规划》、《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市中心城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等项目;
5、组织《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区域空间布局规划》、《组团概念规划》、《市城市绿道网专项规划》技术审查;开展绿地中心项目专家评审暨技术审查;
6、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批前公示准备工作,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委托并形成初稿,一期方案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对接;
7、开展市历史文化街区调查及数字重建技术研究和伏跗室永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方案讨论;
8、组织对综合交通规划中发展战略、快速路网等专题进行讨论,深化研究通途路BRT方案;完成中心城电力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会审;
9、开展停车配建指标调研,配合做好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交通拥堵治理专项行动有关工作;
10、做好第二批市历史文化名村评选相关准备,组织风景名胜区古道规划建设现场会暨风景名胜区工作座谈会。
二、九月份主要工作安排
1、继续推进市城市总体规划,完善《总规强制性内容修改论证报告》,做好规模、空间、交通、生态、大都市经济圈和市域空间结构6个专题研究;
2、完成《市近三年规划建设策略建议》、《市重大项目规划空间保障报告》,与市发改委对接《城市功能区研究》和《市域重点产业区块研究》;
3、组织第一批指令性项目审查,开展《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等项目编制工作;
4、深化通途路BRT设计,组织综合交通规划中对外交通、公共交通、交通枢纽等相关专题讨论;
5、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初稿审查,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批前公示;
6、基本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调研报告,起草市名城委工作章程、名城保护工作思路等相关文件;组织(西区)一期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伏跗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技术审查;
7、实施第一批市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评估,做好第二批市历史文化名村评选的宣传、准备等工作;
8、完成户外广告设置导则修订,开展《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稿统稿工作;
一、 历史街区的保护及重建再利用价值
有关历史街区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通过的《雅典》中,且概念含义为:“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又称《华盛顿》)中提出“历史城区”(hisrtric urban areas)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同时,还列举了历史街区中应该保护的内容是: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建筑装饰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等。
我国正式提“历史街区”的概念,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其基础是此前由建设部于1985年提出(设立)的“历史性传统街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等也予以保护,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等,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长沙太平老街区,地处解放路至五一大道间,紧靠湘江东岸,且与沿江风光带平行。太平老街区主要以太平街为轴线,西侧有孚嘉巷、金线街、马家巷等;东侧有太傅里、江宇里、西牌楼等。太平街一带自古为人文荟萃,商业贸易等繁华之地。太平街地段自战国时期长沙有城池之始,就是城市的核心地带,历经两千多年基本没有多大的改变。目前,在长沙能完整窥视古代街巷格局的地段已所剩无几,而太平街地段全然就是“老长沙”的一个缩影。正因为它的多方历史特殊性―即在这一带街巷老地,不仅蕴涵着丰厚的湖湘文化历史及湘楚风情遗存,同时还保留着较多数量的文物古迹、近现代历史遗迹以及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等。
由此可见,长沙历史街区――太平街,作为传承古城长沙其深厚历史文脉与风貌的重要老街道之一,同时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重要人文特色地。它的重建保护以及更新再利用等,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意义及价值存在,是不言而喻的。故2004年度经由长沙市政府研究决定,对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实施全面整改和保护,力争使之恢复到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风貌与繁荣景象。
二、对太平街实施重建保护再利用举措
㈠、力抓街区特色文化,以突出街区的历史文化特征作为首要整改、保护目标。具体如下:
⒈屈贾文化纪念――即长沙素有‘屈贾之乡’之称。但除主要以屈原、贾谊外,还有陶侃等历史人物的挖掘纪念。现太平街东侧的太傅里即贾谊先生故居所在地。屈贾文化纪念地主要针对贾谊故居的保护与贾谊祠园林的恢复重建,以及相关的文化设施如太傅书院的建设等来体现。
⒉商业民俗文化――即注重对该地区原有的,以及新兴的地方商业民俗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并通过对太平街、西牌楼的传统商业建筑,恢复若干家老字号,以及对金线街两边的长沙民俗作坊开发展示,来体现太平历史街区商业民俗文化内涵。
⒊策源地――即太平街马家巷17号,是清末旅社同福公栈旧址。时期,革命组织共进会湖南总机关处设在此地,焦达峰同志曾多次在此召集有关同志秘商反清大计。太平街孚嘉巷42号(新44号),即在这栋中西合璧的公馆里,有焦达峰、彭延胜等设立的晚清秘密会党四正社亦设于此。
㈡、形成五街三片一点大框架。即“五街”指太平街传统商业街,金线街传统风貌街、西牌楼传统餐饮街、马家巷和孚嘉巷等传统居住巷。“三片”指马家巷和孚嘉巷传统居住街坊、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和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一点”指市级文物单位贾谊故居所在地。
㈢、分段整治改造与保护。
⒈北入口广场地段。面向五一干道,是外界进入太平街的主要入口处,根据土地利用及道路交通规划,该地块承担的主要内容即为历史街区标识入口节点,以及旅游集散性的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功能等。
⒉南入口处市井风情广场地段。北侧隔街利用原有建筑设置晋康纸行,西侧为湘绣馆,东侧为贾谊故居园林区。广场中心内容有长沙百俗石及市井众生群雕和长沙风情浮雕墙等,充分展现长沙和太平历史街区明末清初的市井商业氛围。并通过广场的休憩环境设计以满足游客和居民对休闲空间的要求。
⒊太平门广场地段。位于孚嘉巷西头向西通过回龙街与湘江相通。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景观规划,这一地段是太平街历史街区与湘江滨江景观带联系的重要节点,其承载的主要功能是历史文化记忆广场与休闲绿地等。(李丹 魏春雨“长沙市太平街改造简介“ 《山西建筑》 2008、3 第34卷 第9期 )
三、对规划重建后的太平街区现状思考
经由长沙市政府牵头组织的对历史文化名街―太平街区的重建改造工作已基本结束。重建后的太平街区大体格局样式,貌似明末清初的模样。然经规划重建后的太平街,并非人们所期待的“古韵商街”的重获,即太平老街的历史风貌及人文、商业蕴涵等,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理想恢复。首先在对太平历史街区传统商业格局及特色文化氛围的把握上不到位。如:一些规划好的特色店铺、传统工艺或字画小生意等,甚至品牌老字号在内,新开张不久,因生意惨淡,不久就很快转行。本来重建太平街的初衷,是以传统名老字号、字画、民族工艺品、文化茶吧、休闲产业、特色旅游产品为主。可现在街区内的酒吧业正在日益扩张,已远远超出原来规划。其实大家都知道,酒吧明显是外来文化物种,它与我们当初整改太平街的初衷―“古韵商街”目标完全相悖。而现在的太平街,蔚然快成为酒吧一条街了。其次,街区内相关功能规划的不完善或不到位。如:太平街区的停放车辆功能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且根据太平街目前现有土地规划利用情况,停车难的问题应该是没法解决了。还有宜春园戏台问题,笔者总觉得它不应该只是一种常规摆设或装饰。如何让古老传统样式真正溶入时代环境的大潮,让传统样式真正鲜活起来,继续发挥它的独特文化魅力。相信这不仅只是太平街区经营者所思考的问题,更应该是同行设计者们所思考或反思的主要内容之一。另外,街区的维护管理方面问题。如街区南北入口处广场的维护,是很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大量摩的的肆虐,使得广场入口处环境很混乱,以及街区相关标识不清,面目全非,这将严重影响整个太平历史街区的美好形象。另外,南北入口广场处的障碍设置不够人性化,且款式及材质等,也与太平历史街区环境格格不入。或许索性取消现有障碍栏,或者改用其它替代效果会更好。其次,关于贾谊故居祠堂园林等是否应该常年对外开放的问题。笔者以为,既然要弘扬湖湘文化,展示太平街区历史文化渊源。那么贾谊故居园林就应该取缔目前的保守状态,最好同时取消相关门票制度,以全新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宾客。
关键词:商业古街;历史文化保护;创新开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1;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20-02
一、研究现状
关于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提出的,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式提出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直到2015年4月,国家城乡住房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才对外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以商品消费为主要功能。随着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商业化,出现了一批商业古街,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也从单一的“保护”角度,逐步趋于多元化,出现了“创意旅游开发”、“街区商业开发模式”、“公众参与”、“视听味觉开发”等多种研究角度[1],并且更多的研究主题是围绕“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维持”展开的。这也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至于如何协调“保护”与“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此提出具有时效性的方案、策略,仍是当下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将以商业古街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与措施。
二、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开发现状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遍布各省,几乎在各大历史名城都有出现。其以当地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商品消费为主要开发形式,在保留原有建筑以及街道风貌的基础上,销售当地特产,展现民俗文化。其以安徽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苏州平江路为主要代表。但当下由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这些老街也出现了诸多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一)商业开发过度,对历史文化元素造成冲击
这是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共同存在的问题。过度的商业化使其逐渐演变为现代商业街、购物步行街,许多历史名街从此销声匿迹,建筑风貌也沦为文化的空壳。以北京南锣鼓巷、什刹海为例,其之所以落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多具有现代时尚元素的店铺的进驻,使老北京文化变了味道,休闲、娱乐、购物占了太多的比重,与老北京巷弄格格不入。
(二)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由于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大多是个人经营的店铺,加之疏于管理,缺乏监督机制,市场上出现无特色商品泛滥、商品价格相差悬殊、“宰客”,甚至销售虚假商品、食品安全无保障等现象,造成市场混乱。以屯溪老街为例,街巷中有很多移动摊位贩卖一些无特色的小商品,且店铺销售大多为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其要价高昂,且无统一定价。
(三)街区功能单一
大多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以出售商品和美食消费为主要功能,其结构功能过于单一,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也仅限于购物和饮食,因而限制了公众参与度。从社会效益来看,对文化的宣传只通过商品销售,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四)环境问题突出
随着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尤其是美食街知名度的提高,环境问题变得严重,街道上垃圾、废水随处可见,加之机动车、自行车随意进入、停放,造成本身狭窄的街道拥挤不堪,噪音污染严重。
(五)古建筑缺乏维护
历史文化街区的许多古建筑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房屋结构变形,或在特殊历史时期遭到破坏,由于无人负责、政府机构不重视、互相推诿等原因缺乏维护。
三、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对于古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作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一方文化的符号,历史文化内涵是其向世界发声的资本,也是脉络传承的核心。某种程度上,这强调的是对于“文脉”的把握和延续,“即其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积淀、社会经济水平四维时空组合。”[2]而对于商业古街历史文化的传承则包括两方面――建筑的维护与修缮,以及民俗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首先在古建的维护方面,意味着在保留原有建筑、街道等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对单体建筑及街道桥梁进行定期维护,或是在不影响其外观和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防护和加固措施。而对于古建的修护工作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资金和技术[3],同时还需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民众以及游客的监督举报。
其次在民俗文化的传承方面,其首要途径是对于文化的发掘,将流于民间的传统手艺、风俗挖掘出来,在维护其“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化包装,展现在世人面前,如北京传统京绣、剪纸,安徽黄梅戏,苏杭丝绸等等。而其形式并不拘泥于商品化销售,还可以出现表演、“传承人”讲解、游客参与互动等等,以多种形式将文化荟萃,并向世界传播。但在传播的过程当中,也要坚持文化的“原真性”,避免过度商业化造成的产品造假、艺术失真等现象。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人们民俗文化保护的意识,并通过市场监管、消费者监督的形式实现。
(二)注重创新旅游开发
保护商业古街的社会历史文化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在当下,文化的传承需要现代时尚元素的添加。某种意义上,商业古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创新作为推动力。
1.加强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
商业古街的产品服务亦如企业商品销售,需要对市场情况有所把握,盲目地产品开发必然限制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以问卷调查、采访、短期试运营等方式,了解主要的消费者人群、消费者目的及倾向,进行摸底后,调整产业结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
2.拓宽受众面,增强文化兼容性、包容性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面对的消费者除了当地游客以及周边城市外来游客外,还要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需要考虑到消费者来自不同的文化,适当引入现代时尚品牌,或是以多样的形式展现当地民俗文化,给予不同人群文化认同感。
3.综合开发视听味觉,增强消费者参与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当前公众参与仅拘泥于购物一种形式,消费者对文化的感受单一。应增强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例如,当地曲艺表演、手工艺制作展示,并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增强对文化的体验;或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进行多样化旅游项目开发,如江苏苏州平江路可开发游船参览路线。此外,调动游客的感官,例如,在视觉上增强店面外观色调、装饰、结构的文化特色,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使游客对文化有全方位的感受。
4.增强旅游开发的专业性、规划性
大多历史文化商业街区需要进行专业的整体规划,统一市场商品定价,避免商品过度雷同造成消费者审美疲劳。同时,要加强对于古街文化的对外宣传,通过多媒体放映、讲解员讲解等形式建立专业的讲解体系;对店铺进行专题规划,加强游客对街区的整体感受;在当地的传统节日或定期举行主题活动,以加强对当地文化特色的宣传力度,提高古街知名度。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原则。针对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利用当地有限的文化资源对外界产生“正外部性”影响。即是说,通过历史文化商业街作为传播当地文化的窗口,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游客的环保意识,避免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
(四)多方参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把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而机制的建立不是单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责任,其需要多方的参与。在政府部门的统一管理下,与旅行社、当地居民以及游客协同合作,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并且具体执行也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监督。政府部门成立专门负责组,对商业古街进行定期的情况调查和调整,如进行古建的修缮、基础设施的完善。旅行社协同制订古街旅游开发具体方案,居民及游客负责监督,通过多渠道反映古街出现的问题。
由于历史街区的保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城市规划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更愿意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在原先历史街区上进行新的城市建设,一条条传统街道、一片片历史街区在推土机下正逐渐消失,危旧房改造、城市更新工程使历史文化街区正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有的历史街区缺乏相应的保护,街区建筑面貌被现代城市生活严重破坏,城市公用设施常缺乏更新,因此这些街区正逐渐成为城市中景观风貌衰败、文化内涵缺失的地区。
目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开展的概况
在中国,历史街区的概念是基于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的基础上提出的。从全国范围的历史名城和历史名镇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除丽江、平遥、乌镇等城镇较早实行古城整体保护,其他城市多采用分级保护和重点保护相结合的方法。随着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不断重视及保护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也涌现很多成功的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案例,如南京的夫子庙依托文庙和秦淮河的文化特质,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以明清风格为主的仿古建筑群,形成以古玩字画、美食、金陵旅游纪念品等为特色的综合性历史商业文化街区。又如杭州河坊街,作为杭州市区唯一的保持古城历史风貌的老街,在杭州旧城改造时免遭全面拆除的命运。经历改建后的河坊街体现了清末民初风貌,重在突出文化价值,营造以商业、药业、建筑等为主体的市井文化氛围,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和历史风貌的整体性,也为杭城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街区为顺应时展的要求,在延续和保护原有历史风貌及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成功将街区内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同一定的商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并使这些历史街区重新恢复或延续旺盛的人气和活力。
徽州府衙及周边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
徽州府衙坐落在歙县,由于明初对各级地方城市的规模和官署的建设统一法令的颁布,徽州府衙在经历了宋元兵燹,易代沿革以后,在明代恢复旧规,完善新制,迎来全面的重建浪潮。其后,明清易代,不废明制,沿革为主,不时修缮,却再无如此大规模的重建活动。府衙建筑群南北长138m,东西宽36m,总平面设计为137.12m×37.09m,用明尺方三丈网格,正厅居中路几何中心,后堂居后堂院落几何中心。周围环境包括西至整个月城范围,北至原府衙北墙,东至小北街,南至曹氏二宅,以及十字街西段、打箍井街北段,总面积约为5.4hm2。历经岁月洗礼,在府衙丧失其作为古代衙署建筑的行政办公作用之后,周边街区相应的历史文化特色已逐渐流失,并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混杂的办公楼、居民楼、商业街区,办公楼、宿舍区的建筑体量巨大,建筑形式与原街区不相协调;南部商业街区出售商品种类多而杂,对历史街区相互干扰较大,设施配套不全。作为歙县老城区重要的历史街区,现在的徽州府衙街区内各种交通流线组织凌乱,商业聚集自发性发展严重,街道景观界面相对混乱,安全隐患严重,既割裂了街区原有的历史文脉,又严重影响歙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面貌的发展和徽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塑造,因此对于府衙周边街区的改造势在必行。
徽州府衙历史街区的定位
国内众多城市已有对其传统历史街区进行改造的成功案例,如前文中所述南京夫子庙、杭州河坊街以及安徽屯溪老街等,这些街区改造后均成为集宗教祭祀、游览赏玩、商业购物、民俗展览等多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的历史街区,这些街区既保留当地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俗文化,又具有一定商业价值,同时凝聚了一种重要的“场所精神”,其特殊的氛围更加强了市民及游客对此地的认同感,甚至深入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当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歙县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程朱理学、新安画派、新安文学和戏曲、徽派建筑等多种文化流派与艺术形式在这里交融,是中国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歙县亦是文房四宝中“徽墨”和“歙砚”的主要产地,境内自然景色秀美,历史文化建筑遗存众多,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是安徽省重要的历史名城和旅游目的地之一。对徽州府衙及其历史街区改造的定位是通过对歙县本地深厚的徽州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以徽州特色历史文脉的传承为基础,打造以古徽州文化为主题的,集历史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皖南特色商品展销为一体的独具皖南特色的历史文化主题街区。
徽州府衙历史街区改造策略的探求
黄山的屯溪老街之所以名扬内外是因为其老街原有建筑面貌和当地风俗民情的完好保存,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明清时期徽州的古街市。而徽州府衙历史街区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府衙核心保护区内建筑进行重新修缮,以恢复其原有建筑风貌,使其建筑面貌焕然一新。对于复原历史建筑必须本着尊重文物原状的原则,深入广泛的进行史料研究和建筑式样的论证,按原有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和建造技艺进行保留、维护和修缮。加强和美化重要节点处的建筑风貌,如加强入口处具有古徽州特色的承宣坊、南谯楼等周边景观环境的整治,对其中褪色的构件进行集中粉饰,必要时进行亮化,增加绿化,提高入口节点的美学和引导价值。入口处开阔场地可改造成集聚型的文化广场,以便在重要节假日举行民俗文化演出时期能容纳较大的客流。加强府衙周边街区破旧建筑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集中更新和维护,更新后建筑在形式、色彩、体量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相一致或协调,或对原有徽派建筑形式进行提取和变异,将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宽窄变化的巷道与传统院落结合起来,使人置身其中有不同层次的空间感受。对府衙周边商业街区的运行秩序和街道空间界面进行整顿,如对市场内乱搭乱建的遮阳棚和随意摆放的商品进行清理,对商业牌匾进行统一设计,增加其历史文化底蕴。
商业功能对于历史街区来说看似矛盾和冲突,但若修复手段和措施得当,依然可以将二者很好结合起来。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这些历史街区都成功的将商业价值的开发和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很巧妙的结合起来,实现了历史、经济价值的双重增值。徽州府衙及周边街区也有部分商业业态,但商业设施和店铺较为混杂,经营模式较为落后,既经营日常生活用品,也经营皖南特产。在历史街区周边设置较为混杂的小商品经营模式,显然与府衙街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背景不相符,因此对徽州府衙周边商业业态进行整合,重点打造以书画、徽墨、歙砚、宣纸、徽州传统工艺品等具有古徽州民俗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展销的商业街区,进一步提升商业街区的文化档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历史的老城,歙县曾经拥有众多老字号,如各种名点小吃、黄山烧饼及徽菜馆等。随着城市商业的不断完善发展,众多老字号已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只能成为老徽州人旧时的回忆。因此在府衙历史地段内恢复这些老字号,在不影响街区传统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共同整合成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老字号特色文化街,使流逝已久的老字号从人们的记忆中重回现实。
历史街区要想复兴,恢复其原有生机和活力,必定要恢复原先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日常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前两条策略是对文化底蕴的保护和传承,而只有延续该街区居民的原有的生活方式、风俗民情,才能使得历史街区中最精髓的传统文化价值不断延续下去,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复兴历史街区的活力。因此可将街区入口处广场及府衙内广场,改造成具有传统历史氛围的文化广场,定期在府衙内及周边举行黄梅戏、皖南花鼓戏等地方戏曲的演出,在重要节日时令定期举行庙会、民俗文化表演等重大节庆活动,同时在徽州府衙内进行知府上任、开堂审案等历史情景再现活动,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将人们从现代文明社会拉回到历史的记忆之中,对本地的居民来说具有绝对的认同感,而对于外地游客也会产生相应的强烈认知作用。
徽州府衙历史街区范围较大,除府衙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之外,还包含周边商业、办公、居住等众多类型的用地。因此只有将此街区作为整体统一考虑,核心区域重点保护,周边区域内建筑风格与核心区建筑风格尽可能保持一致,并严格控制街区内高层建筑和大体量建筑的建设。历史街区内部交通尽可能多采用步行交通系统或慢通系统,减少车流与人流的相互干扰,减少街区内外交通压力。同时对南谯楼、正堂、仪门等重要建筑和景观节点进行亮化工程,美化加强其外观形象,与特色鲜明的文化步行街区形成多点+多轴线+聚集广场的“点、线、面”布局形式,同时增加夜景照明,使其在夜晚依然能看到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繁华传统街区的场面。对历史街区的管理和保护在规划管理层面上多为宏观控制,而历史街区的具体保护内容和实施方案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细致的工作,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规划设计者及市民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内容结合起来。然而保护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来自政府、政策、经济利益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制定法定保护条例,将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上升到有关部门的管理层面或法制层面加以明确和落实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游憩地空间模式;遗产整体性保护;八旗粮仓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8-0063-06
遗产保护是当今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研究课题中的重点研究方向。研究、规划界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迹、建筑物、街区等分类研究的同时,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古城首次提出“把人和房子一起保护”的概念,继而出现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研究方向[1]。遗产整体性保护,是在过去较为单一的遗产建筑物保护的基础上,提出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整体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城市,从而进一步探讨遗产保护及开发问题。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经历了以历史建筑为保护对象,以历史地段为保护对象,再以历史城市为保护对象的发展阶段[2]。在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研究内容亦不再局限于单体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多个建筑物之间的整体性关系研究,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方向。
在当今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与实际保护工作相结合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与实际运作资金的保障难以落实。而对于更为宏观的遗产整体性保护而言,政府城市规划方向与政策是保证其保护工作落在实处的主导因素,但与此同时,旅游开发商及国有企业转型推动下的遗产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也是在大城市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法忽视的一条道路。结合政府城市规划、文化街区发展规划等来探讨北京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但探讨遗产整体性保护与独立旅游开发商或企业转型推动下的遗产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可能性的文章数量仍较少,相应的街区例子也较少。作为城市遗产保护道路上,不可忽视的方向,对此领域的深入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即从遗产地多个遗产建筑物之间的整体关系的角度入手,针对北京城内通过历史文化脉络整合而形成的“多点状”遗产游憩地,探讨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北京城存在的“多点状”遗产游憩地空间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其中一处具有代表性的、依靠国有企业转型带动的遗产游憩地开发为例,分析在企业转型和开发商推动这样的开发方式下,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城市遗产游憩地“多点状”空间模式的发展潜力与价值。
1 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的遗产游憩地开发空间模式讨论 对于北京这样拥有浩如烟海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区来说,在重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如何使得近千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政府、旅游开发商及民众的重视,是现在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北京城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市中心拥有高密度商圈及寸土寸金的城市地价,在此空隙中存留的文化遗产,除已划分的大面积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和重点公园、寺庙外,多为分散在街道、胡同中的零星建筑物遗产。许多单体建筑遗产地,即便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北京目前已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30处,文物遗产数量之多,使得这些独立建筑物仍无法得到相应的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能最大程度地发掘城市中心地带空隙处遗产建筑物的历史文化特点,如何将多个零星建筑物根据内在文化因素或地理因素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从内涵和规模两方面将其提升,将是推动旅游开发,从而带动遗产保护的关键。故,在具体分析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案例之前,首先需要探讨的是,最适合在城市中心开展,与遗产保护相结合的遗产旅游地空间布局模式是怎样的。
这里需要明确一个与旅游相关的概念,游憩。在旅游地理学中,游憩的概念与旅游有所差别,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3]目前具体游憩地开发的研究成果中,内容涉及游憩地类型、游憩地选址、游憩地商业开发、游憩地与周边配套设施关系、游憩地空间形态等多个方面。本文讨论的城市中心空隙地中基于遗产建筑物的旅游开发,应属遗产游憩地开发,而不是大规模景点的旅游开发。遗产游憩地自身并不直接产生资金收入,而是通过配套设施与周边文化产业的建设,带动资金流入与区域经济发展。这样的形式不仅适合在商圈密集的城市中心开展,也更符合小型遗产建筑物的旅游发展定位。
明确了“游憩”作为开发方式以后,遗产游憩空间布局模式的选择便成为重中之重。游憩空间是由游憩物质空间和游憩行为空间组合而成的空间体系。按照范围大小,城市游憩空间由小到大可划分为:室内游憩空间、社区游憩空间、城市(或集镇)游憩空间、地区游憩;按照游憩者的心理,也可以将城市游憩空间分为游憩隐蔽空间、半隐蔽(半公共)游憩空间和公共游憩空间几种。[4] 单体游憩物质的空间形态,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而涉及具体的游憩景点,往往不是单一的形态,而是点、线和面状形态结合在一起,如线状的街道、河流两旁点状建筑,面状的公园里面包含线状、点状甚至面状的空间形态[5]。
基于游憩空间形态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理论建设上,汪芳等提出了五种城市游憩空间模式:单核模式、多核模式、带状模式、网络模式和综合模式[6][7]。这些游憩空间模式是单体游憩空间形态的组合形式,适用于城市或者大区域游憩空间组合的整体研究。在游憩地空间模型的建构以及案例分析中,线状模式(或带状模式)由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受到了更多学者的重视:关于线状水系游憩地的研究,如对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研究[8]、松花江水系旅游开发保护问题的研究[9]等;关于线状街道游憩项目的研究,如关于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丰富研究成果、关于北京胡同旅游现状和再思考的丰富研究成果等。而在线状模式的基础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环城市游憩带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0]。
在大量的线状形态城市游憩以及面状形态旅游景区的研究成果之外,点状空间的游憩项目,研究相对较少。而在城市游憩地的研究领域中,对于自然景色游憩开发研究的重视则要远远的超过对人文遗产游憩开发的研究。目前,将文化遗产保护空间与游憩空间结合起来的研究不多[7]。而将遗产保护空间、游憩空间与点状遗产地整体性开发结合起来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此处提到的点状遗产地,笔者认为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体建筑物。在大型城市中,位于楼宇之间的小型街区游憩地,虽然在物质空间形态上属于面状,但其区位特点,使得它们在密集的商圈中具有“点状”分布的特点和形态。可以将此种游憩地视作特殊的“点状”空间形态。以此区分那些较大规模的面状形态旅游景区。在当今北京城中心地区,拥有高密度商圈与大量不受重视遗产建筑物的现状下,遗产游憩开发应跳出单点式传统空间模式,将遗产地从内涵和规模上均提升一个层次,才可引起开发商、企业和政府的重视。而文化内涵的发掘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小规模遗产地自身的条件很难完成,而“多点”资源整合的道路则是其发展的突破口。
面对新时期城市繁华地区游憩地开发的新要求:占地面积相对小、游憩地特点突出、有效地融入到周围城市商圈,如何做到保证这些“点状”游憩地个体独立、拥有配套设施与周边产业,又融入到游憩开发的点状游憩地空间体系中,从而进一步发展成“多点状”布局,并相应进行遗产地的整体性保护工作,呈现一种新颖的既照顾到城市空间容积率问题,又考虑到遗产地内在文化联系——“形散而神不散”的“多点状”模式,是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前提下,适合于城市中心区发展的一种遗产地空间模式。
而在“多点状”空间模式的基础上,企业转型和企业开发商带动下进行的遗产整体保护模式,也是新时期城市遗产保护群和游憩开发的新方向。本文接下来即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在企业转型推动下,基于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多点状”遗产游憩地开发模式的特点、发展潜力及价值。
2 遗产游憩“多点状”空间布局模式的实例分析2.1 八旗粮仓遗址现状
清代北京地区八旗粮仓在布局上分为两个部分,主体部分位于城区及其周边,另一部分位于通州,史称京、通二仓。由大运河运来的漕粮在通州卸货,除一部分留在通州的粮仓外,其余部分则悉数经由通惠河运至内城东城墙一带,再由陆路运至京城各仓。清朝中期乾隆年间,北京地区已成规模的固定粮仓有15座,其中通州2座,城区及其周边(京仓)13座。
京仓13座,有11座位于内城东城墙内外,其中城内7座,分别为:海运仓、北新仓、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富新仓、禄米仓;城外近内城东墙4座,分别为:太平仓、万安仓、储济仓、裕丰仓。除东城墙内外的11座粮仓外,另有2座——本裕仓和丰益仓,位于京城西郊。东城墙内外的11仓主要用于京旗人员俸米的存储和发放,西郊的2仓负责西郊外三营(圆明园驻防八旗、蓝靛厂火器营和香山健锐营)八旗人员俸米的存储和发放。自清初京城设立八旗粮仓以来,京仓的布局和设置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变化,至清中期趋于稳定。至清代中期,内城东墙内外11仓的分布情况大体如下图所示:
清代京城的这些官仓,与前朝最大的不同,是它们代表了一个全新的群体——八旗军队。清代八旗粮仓,作为体现了旗人直接利益的官署,在布局、设置、守卫、管理诸方面承载着八旗制度和八旗文化的历史变迁,蕴含着清代由盛而衰的历史印记。而同时,八旗粮仓,作为京杭大运河历史建筑遗产的重要代表,其遗产的整体规模也体现了京杭大运河当年的历史风貌。这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当今北京城内建筑遗产中,是十分珍贵的。
而当今,八旗粮仓的保护状况并不乐观。将乾隆时期北京城东部的11座粮仓分为北部、中部、南部和东墙外4个部分,依照现在的建筑保存状况,开发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位于北部的北新仓和海运仓,位于中部的南新仓和位于南部的禄米仓。北部的北新仓和海运仓地区,虽然与南新仓仅有东四十条大街之隔,但环境相对安静,以住宅区为主。原海运仓现为海运仓小区;原北新仓所在地现有住宅小区、机关院落和东直门医院等。它们的西北方向是北京著名的餐饮文化街“簋街”。在原北京内城的这三座粮仓中,位于中部的南新仓所处地段最为繁华,近东四十条大街,东临二环路,二环以东即北京工人体育场地区,再往东是繁华地段三里屯地区。南新仓地处现代气息浓厚的街区,历史人文气质独树一帜。南部的禄米仓,现存仓廒位于禄米仓胡同71号和73号,新兴职业装备生产研究院中。与其他两个地方不同的是,禄米仓所处环境拥有更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禄米仓胡同东口北侧,是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刹智化寺。智化寺是北京现存唯一仍保持着明代风格的佛教寺庙,寺内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
经过实地考察,将北京内城八旗各粮仓的现状和开况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见,在原北京内城的7座粮仓中,现仍有仓廒遗存的是北新仓、南新仓和禄米仓。这三座粮仓均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些仓廒中,南新仓是唯一一个进行过遗产游憩开发的项目。南新仓遗址现存9座仓廒。1984年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北京市一商集团在原北京市百货公司的南新仓所在地成立了北京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2005 年,北京市一商集团筹建了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11][12]。现在,南新仓文化街已经成为集娱乐休闲与文化保护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街区。
但除了南新仓9座仓廒的保护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外,其余2座现存粮仓的仓廒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据文物局资料显示,北新仓应存留7座仓廒,禄米仓应存留3座仓廒,但实际的保护情况令人担忧。两处粮仓现均有一座完整仓廒可见。禄米仓一座仓廒废弃在禄米仓胡同国家军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兴职业装备生产研究院)院内,旁边正在修建新的厂房和仓库。而北新仓的一座仓廒隐藏在北新仓胡同12号院的小区中,仓体成为小区围墙的一部分,仓廒旁边靠墙修建了停放自行车的车棚和公共厕所。根据文物局资料,北新仓除了这座仓廒外,还有其他仓廒在北新仓胡同甲16号院里。原北京内城的其他4座粮仓,现已无仓廒遗存,但它们也不是无迹可寻。海运仓今存海运仓小区的名衔,小区北边和西边有两座后建的牌坊,上书“海运仓”。中部区域原与南新仓连在一起的另外三仓:富新仓、新平仓和旧太仓,对照今天的地图,北面兴平仓的仓门在今天北门仓胡同与扁担胡同的路口处;西面富新仓的仓门在今东四七条与朝阳门北小街的路口处;南面旧太仓的仓门在今南门仓胡同。该区域内的北门仓胡同、东门仓胡同、南门仓胡同等地名是珍贵的地名文化遗产。
从现状来看,北京清代八旗粮仓遗址的保护,尤其是北新仓和禄米仓的保护现状,存在诸多问题。这2座清代八旗粮仓遗址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任其废置,与其自身价值不相符。
2.2 八旗粮仓遗址的游憩开发价值
北京仍有仓廒遗址的清代八旗粮仓——北新仓、南新仓和禄米仓,均位于城市商业区,它们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仓廒本身的物理特点等,使之具有很高的游憩开发价值。为了使得北京城中心地区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建筑物得到重视,采取“多点”整体性保护和开发的道路,将从内涵和规模两方面使这些建筑地得到提升。而八旗粮仓的情况在这方面具有极其突出的优势。
第一,八旗文化在北京现有遗产旅游开发主题中独树一帜。在游憩开发价值问题中,最核心的是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否可以在众多遗产地中脱颖而出。北京现有旅游文化中,皇家文化和老北京市井文化是最重要的两个主题。皇家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中最突出的主题,故宫、北海、王府、颐和园、十三陵、天坛等均是皇家文化的代表,北京城作为元、明、清古都,其皇家文化的底蕴渗透在北京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与此同时,代表老北京文化另一面的市井文化亦是北京文化中突出的主题。其中以原南城宣武、崇文区为主要地区,例如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士子文化,以宣南地区会馆、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而占据了近300年历史的清代八旗文化,在现有旅游文化资源中却很少得到体现,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缺憾。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极大的影响。八旗军队入关定都北京后,随着清朝政治统治的强力推行,八旗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京城乃至全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八旗制度和八旗文化的兴衰史是清王朝兴衰史的重要部分。当今社会,历史文化类产品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尤其是与清朝历史相关的文化热潮,为以清代文化,特别是以八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游客基础。而八旗粮仓,作为八旗制度和八旗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拥有的游憩开发价值,不言而喻。在今后的发展中,如果抓住八旗文化这个重要方面,北京清代八旗粮仓遗址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必定会在北京乃至全国独树一帜。而言及八旗,必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单一官署和营房,都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八旗文化的魅力与精髓,而现存的八旗粮仓,不仅仅是北京城市区范围内仅有的几处八旗文化的物质遗存的代表,它多个粮仓的存留,也直观的体现出八旗整体性文化的特点,是十分珍贵的。
第二,位置上的优势使各粮仓遗产地间易形成整体性规模。在众多遗产资源中,发掘遗产点历史文化内涵特点的同时,规模的提升也是重要部分。八旗粮仓位于的今东四十条周边,是北京城中心城区最繁荣的商圈之一。单一遗产地的开发,很难不湮没在三里屯商圈、工人体育场商圈、簋街商圈等浓厚的现代商业氛围内,南新仓文化街区知名度难以得到提升即反映了此问题,南新仓在下一步的规划中,致力于扩大规模,进行北延和南扩。“北延”是将平安大街北侧的南新仓大厦区纳入文化街范围,进行古建风格改造,并通过古建风格的过街桥相连接。“南扩”就是将东门仓胡同的南段进行改造,南扩后,将与东四地区的胡同、奥林匹克社区公园连为一体[13]。但在如此拥挤繁华的街区,单一粮仓街区的扩建仍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八旗粮仓的规模效应。整体性保护与开发便成为了必然,而通过上文八旗粮仓线状的描述可以看出,东城区的这几个粮仓,具有先天的整体性开发优势。几个粮仓之间的距离近,但整体覆盖面积较大。北新仓、南新仓和禄米仓均有仓敖遗存,覆盖自北向南八旗粮仓的三个主体部分。而海运仓和旧太仓,仍保留的地名文化也对整个八旗粮仓区域文化起到辅助作用。在北京中心城区,这样一个在空间上存在于各大商圈空隙中、在内涵上有相互联系、单体占地面积小、整体覆盖面积大的遗产资源,非常难得,拥有很大的游憩开发空间。如西城区主打的后海鼓楼地区胡同游,虽然是线状游憩地开发的代表,但其街区上分散、整体上集中规模大的特点也是整体性游憩项目成功的典型。八旗粮仓整体性遗产保护与游憩地开发,将形成与胡同游东西呼应的遗产游憩开发项目,成为北京中心城区旅游文化新热点。
2.3 八旗粮仓开发模式探讨
2.3.1 “多点状”遗产游憩模式
八旗粮仓的现有开发,停留在遗产游憩地的“点状空间”开发阶段,南新仓的遗产游憩项目独树一帜。点状游憩地在拥有优势的同时,也有它的劣势。面状游憩地和线状游憩地,占地面积和覆盖范围均较大,利于形成文化氛围、打开知名度。但点状空间游憩,在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的问题上,会出现一些问题。
根据八旗粮仓的开发价值优势的分析,可以看到适合八旗粮仓的遗产游憩开发模式正是本文探讨的“多点状”游憩空间模型。“多点状”模式,是一个依靠多个遗产地共同的文化内涵主题作为主线,表面上分散,实际通过配套设施、周边产业开发等措施,形成覆盖面积较大的遗产文化旅游区域的模式。不同于以往中心景点为主体的主流模式,也不同于北京城内其他以线状街区为对象的整体游憩地开发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却有巨大发展空间的遗产游憩地空间模式。
八旗粮仓的现状,虽然除南新仓外,其余仓敖均处于废弃状态。但南新仓文化街区的成功开展,首先肯定了粮仓文化在北京遗产游憩开发中的可行性。其次,南新仓文化街区由于在提升知名度以及提高客流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导致的对规模扩大的需求,也说明其发展“大规模”古代粮仓文化的必要性。南新仓不仅是古代北京城的一座皇家粮仓,更是清代京城八旗粮仓的整体的一部分,人们在这个遗产游憩地不仅应该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南新仓,更应该可以了解到整个清代京城八旗粮仓的历史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同理,在今后的开发中,其他粮仓游憩地,也应同样做到“以小见大”,从一个粮仓了解到整个八旗粮仓的整体性和其他各仓分布情况及特点,并通过配套设施建设,如连接各粮仓的交通(可参考胡同游的三轮车形式),与周边产业开发,如八旗文化相关产品等,从实际层面,将八旗各粮仓的内在文化主题联系在一起。
这样,城市中心地带的“多点状”遗产游憩模式,将在八旗粮仓这个北京市级文化遗产地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将出现以南新仓为龙头,南新仓、北新仓、禄米仓为一整体,旧太仓、海运仓等其他粮仓为辅助的清代八旗粮仓建筑群,进一步更好地从实际层面推动粮仓建筑遗产的保护,提升街区文化氛围,形成新的旅游文化圈层。
2.3.2 企业转型带动遗产整体保护模式
本文开始即提到,为了解决北京城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无法得到相应重视的问题,在政府根据规划重点保护重点遗产地的同时,必须重视通过旅游开发,吸引开发商及企业转型来完成文化遗产保护的这条道路。而吸引开发商及企业的途径,即是上述通过提高内涵及规模,形成具有特色文化主题的遗产群的方式。而在八旗粮仓保护与开发的例子中,南新仓文化街区的开展,除了为人们提供了“多点状”游憩空间模式的发展可行性,也为人民提供了国有企业成功转型并通过商业运作后,完成了遗产建筑物保护工作的成功案例。
南新仓的游憩开发,与北京城内大多数旅游开发不同的一点是,它是一商集团独立进行的开发项目,是一商集团企业转型的成功尝试。一商集团利用处于半废弃状态和存储杂物的几个仓廒建筑遗产,抓住历史文化的主题,将南新仓遗址改建成文化休闲街区。经营之初,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就采取“整体定位、统一形象、集合招商、整合营销”的方式,主打文化创意牌。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皇家粮仓”内投资建立了高档演出场所;2007年开始,昆曲厅堂版《牡丹亭》进驻演出,受到多方好评[12]。南新仓文化街区的修建从根本上提升了街区文化氛围。从北京城市未来发展和旅游新方向的角度来看,一商集团此次转型的定位十分准确。南新仓所在原北京市百货公司,在日新月异的市内高档商场陆续建立之后,不具备明显的商业优势。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文化品位的要求随之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商集团抓住了机遇,把握住历史文化与创意产业在未来城市大力推广、发展的方向,建立了文化街区,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而更重要的是,南新仓文化街区的设立,对市级文化遗产南新仓仓敖建筑物的保护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得仓敖保护工作在真正意义上,落到了实处。南新仓虽为几座粮仓中保存最好的一座,但在开发文化街区之前,9个旧仓廒的保护并不到位,它们斑驳残破的墙体也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区的筹划和建立,对原有仓廒进行的保护和复建,基本遵循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仓廒的外观形制,基本与古代时期一致;仓廒内部的砖墙和梁柱结构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保留,由于仓廒内部空间租给投资的商户,商户的现代装修与原本的砖墙、梁柱之间,均用玻璃隔开。仓廒外墙,原保存状况相对完好的下半部分,仍采用清代原墙;上半部分,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建,砖墙采取新的现代砖石,外层以仿旧形式装饰,上下风格一体。这样的保护开发方式,做到了保护文物和经济投资开发并重。当今大城市中文物保护的现状,使得人们必须通过这样双赢的方式,使文物保护的资金得到落实。而修葺好的古建筑,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街区品位氛围的提高提供了载体。南新仓文化街区对于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有着突出的贡献,值得其他遗产游憩地在开发过程中借鉴。这也从实例的方面,说明了企业转型与开发商游憩开发,对于遗产建筑物保护的重要作用。
“多点状”整体性开发的利处及意义,上文已有分析。而单纯对于遗产保护工作来说,整体性开发模式有利于遗产保护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保护成本。遗产保护是一项需要时间投入和财政投入的任务,包括从制订规划到人力物力投入,再到计划实施以及维护等多个环节。八旗粮仓整体性旅游开发可以使其他粮仓在南新仓的带领下,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同样水平的保护。对南新仓文化街区皇家粮仓9个仓廒的遗产修复和重建工作,可同样应用于北新仓和禄米仓在文物局有登记记录的10座仓廒上。南新仓文化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积累的遗产保护与再发展的经验,应用于其余粮仓时,保护工作会更加完善和顺利,工程成本上也会相应地有所节约。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遗产整体性保护与遗产游憩地开发模式的探讨,以及以八旗粮仓为案例的具体分析,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尝试为解决北京大量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地的保护需要得到重视这个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大量研究成果中提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道路。但要将此双赢道路激活,吸引开发商及企业,其开发模式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位于北京城市中心区的单体文化遗产建筑物,即使自身拥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鉴于它们湮没在繁华商圈中的地理位置、难以形成规模的自身面积、难以引起注意的单体文化特点,使得单纯考证它们的历史价值与呼吁文物保护,成为无法落在实处的纸上谈兵。
本文中通过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游憩地“多点状”空间模式开发的研究,结合实例,认为如果抓住多个遗产建筑群之间的内在文化联系,形成有特色的文化圈层,将形成一个适合在大城市中心繁华商圈空隙中发展、内涵上相互联系、单体占地面积小、整体覆盖面积大的“多点状”遗产游憩资源。这些点之间,不是物理空间上的拼凑,而是拥有内在文化联系的资源整合。之后形成的“规模”资源,与之前的单体遗产建筑物资源相比,在文化内涵和遗产规模上均有大幅度提升。形成的特色文化圈层,对其自身游憩的发展亦具有推动作用。这样的模式,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将散落在各处的文化遗产地有效的串联起来。同时,企业转型这样的模式扩宽了市区游憩地开发的发展道路,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推进遗产地的保护。而这样由企业转型或开发商推动下的“多点状”游憩地的开发,将与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相结合,使整个区域,无论是在游憩开发还是遗产保护方面,都进入到崭新的阶段,亦是城市繁华中心区旅游开发的一个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庆.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J].城市问题,2010(2).
[2]刘庆.城市遗产整体性保护论[J].城市问题,2010(2):14-15.
[3]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267.
[5]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268.
[6]吴志强,吴承照.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汪芳,李文豪,金燕妮.基于遗产保护的城市线型游憩空间(LRG)研究[J].华中建筑,2008(7):171.
[8]俞孔坚,奚雪松.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J].地理科学进展,2010(8).
[9]张翼,吕斌.哈尔滨松花江沿江风景带保护开发规划的有关问题[J].规划师,2010(6).
[10]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 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4).
[11]杨朝朝.采风南新仓[J].现代商业,2009(8).
关键词: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旅游商业区(RBD);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151-02
RBD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译为“旅游商业区”。目前,国内比较成型的RBD有:北京的金源Shopping Mall、三里屯酒吧街、什刹海,广州天河城地段和惠州市步行街,杭州丝绸文化特色街,重庆约克风情街,南京夫子庙地段,上海城隍庙地段,杭州上城区涌金门地段,天津古文化街,成都市东郊猛追湾地区,深圳华侨城和珠海九州城地段等。
一、RBD概念的界定
保继刚(1995)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提出以主题公园带动城区全面发展,使该区域发展为一个旅游商业区(RBD),这是第一次在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中运用RBD的概念,并预见它可能成为新的城市功能区;保继刚、古诗韵(2002)将RBD定义为: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继刚(1998)还将城市RBD分为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等四种类型。
二、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段,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旅游者有相当强的吸引力。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积极利用旧城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由此形成一个不仅对本城居民具有吸引力,而且也将吸引外来游客的RBD。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却相继出现了这种RBD衰落的趋势。据报道,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附近地区、成都的春熙路等闻名全国的旅游商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客流量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的现象;而国外一些大城市的著名旅游商业区,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蒙马特高地,纽约的第五大道、四十二街,新加坡的牛车水、乌节路,东京的银座等也都失去了昔日的繁荣。原因在于:
1.场所感的缺失,文化真实性的丧失,导致主题缺位同质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RBD中的传统元素在逐渐消失,文化的真实性在递减。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只是在建筑外观上采用了复古风格,但实际上并不具有历史感和标志性,作为文脉的根源,这些地方能让人回味的历史片断极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它满足了当代人在视觉方面对历史文脉的要求,但是,并不能传达给后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并不能引起当地社区居民情感的共鸣,满足不了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对历史价值认同感的需求。
2.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来的基本游憩圈。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原历史文化街区附近进行城市改造,居民被迁到城市的新居民区。于是,造成了原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下降和城市外缘人口密度上升,而新建居民点的空间位置超过了原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憩半径。
3.与游憩活动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滞后,影响了游憩功能的发挥。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主体都是零售商店和餐饮店。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商业区,只强调购物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游憩”的功能。
4.业态单一,商品结构重复,经营无特色,造成了RBD的总体单调。商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牺牲自己长期形成的经营特色,一是在业态上竞相发展百货业,从而使RBD演变成百货街区;二是在经营上缺少有特色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这样造成了RBD内商品种类、档次、风格的千店一面,失去其应有的魅力。
5.管理不善导致经营混乱。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开发商往往采用销售的方式开发商用物业,很少对已开发的商业进行持有经营,获取长期的租金收益。为了快速使资金回笼,开发商往往将商铺的面积划分至小单元(100平方米左右),然而,商铺一旦被销售出去,开发商将放弃对项目整体的统一管理的权利,在前期策划时所设想的业态、业种的规划也无法实施,在后期经营中,无疑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恶性循环下去,商业价值将无法体现,消费者不认可项目,整个RBD经营陷入混乱状态。
三、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吸引力塑造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之所以成为城市内集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区域,不仅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更在于通过其吸引体系中的吸引物产生强大的“磁场”吸引力,这也是体现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场所感的最重要的途径。RBD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包括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五个方面。
1.形象吸引力。RBD的形象定位与其游憩、商业的特点分不开。通过形象设计,勾勒出RBD鲜明的个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RBD的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分为RBD名称、标志性建筑物、户外广告、纪念品、交通工具、当地人的形象等。如RBD的命名宜取所在城市传统的地名或街区名称,具有历史沿革和内涵;将RBD所在区域的最具识别性的建筑物确定为RBD的标志性建筑物,从而成为地标;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顾客创造更有价值的体验;通过培训、说服教育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尤其是服务者的形象。
2.活动吸引力。在RBD中除了别具特色的建筑物、规模化的商业街区和舒适的休憩场所外,有组织的各项活动也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方面。RBD区域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可以分为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节事活动、体育旅游活动、会议旅游活动等。旅游活动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将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娱乐等因素整合,利用大众媒体的报道传播,迅速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欧洲许多城市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除了具有优美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同时,还因其每年一度的各种节日而久负盛名,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因素。如举办狂欢节的习俗不仅扩大了城市的影响,还能在短时间内促进该城市的旅游业收入。
3.设施吸引力。在RBD内,无论是风情万种的都市风貌,还是处处透出历史感的传统街道,都因其独有的建筑、广场空间和细致入微的旅游服务设施吸引着游人。在进行RBD规划时,对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数量等,要按照功能属性的不同,适应游客游览的流程需要,合理设置旅游服务设施,无论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而且要重视人文关怀,细微处见真情。
4.景观与环境吸引力。游憩环境、购物环境和建筑环境是形成RBD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满足游客游憩和商业购物功能的RBD,主要营造的是游憩环境和购物环境。因此,RBD供给商品品种要多样化且独具特色,尤其是相当数量的著名品牌商店,如“老字号”特色商店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极其强大;要有数量适中、分布合理的餐馆、酒吧和娱乐设施等辅设施;有步行街区,出入方便,出入口有停车设施;等等。建筑环境主要指人工环境。人工环境又可分为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有形环境包括建筑物、雕塑、广场、公共设施、人工景观、绿地、公园等。无形环境包括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群体社会活动等。建筑环境的营造主要从旅游道路、水面和绿化、广场、建筑物、环境建筑和小品、城市夜景等细节体现。
5.氛围吸引力。在氛围的营造方面,除了关注大的街区、空间等氛围以外,在小的方面,如商店内部的购物氛围营造也应得到重视,良好的氛围营造可以使游客在消费时的感受成为旅游经历中值得记忆的事件,留下难忘的回忆。如杭州的邓丽君主题餐厅――“筠园小镇”,就是氛围吸引力成功营造的典型案例。底层的门厅过道处摆放着一架老式喇叭留声机,播放着邓丽君的优美歌声。沿着阶梯拾级而上,沿墙挂着70多张邓丽君的原版照片,每张倩照光彩照人,让人驻足流连。在餐厅的二楼,设有6间精美的包厢,包厢的棕色木格玻璃门透着秀雅的格调,每扇门上分别刻着“小城故事”、“在水一方”、“淡淡幽情”等邓丽君专辑的曲名,这些曲名便是包厢名字,慕名而来的宾客一推开包厢,便仿佛沉浸在那一首首娴熟的旋律之中。置身于筠园餐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沐浴在浓郁的邓丽君情结之中,点点滴滴都能唤起人们对这位歌后的深切追忆,这正是“筠园小镇”所刻意营造的文化氛围。
四、结论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集休闲、商务、文化于一体,是旧城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原因在于其缺乏完善的旅游吸引力体系。通过对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方面进行重新塑造,能够促使其复兴或更新。但如何对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Getz D. Planning for 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20):583-600.
[2]Stansfield C A, Rickert J E.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70,2(4):213-2250
[3]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J].规划师,1998,(4):59-65.
一、rbd概念的界定
保继刚(1995)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提出以主题公园带动城区全面发展,使该区域发展为一个旅游商业区(rbd),这是第一次在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中运用rbd的概念,并预见它可能成为新的城市功能区;保继刚、古诗韵(2002)将rbd定义为: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继刚(1998)还将城市rbd分为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等四种类型。
二、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段,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旅游者有相当强的吸引力。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积极利用旧城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由此形成一个不仅对本城居民具有吸引力,而且也将吸引外来游客的rbd。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却相继出现了这种rbd衰落的趋势。据报道,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附近地区、成都的春熙路等闻名全国的旅游商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客流量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的现象;而国外一些大城市的著名旅游商业区,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蒙马特高地,纽约的第五大道、四十二街,新加坡的牛车水、乌节路,东京的银座等也都失去了昔日的繁荣。原因在于:
1.场所感的缺失,文化真实性的丧失,导致主题缺位同质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rbd中的传统元素在逐渐消失,文化的真实性在递减。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只是在建筑外观上采用了复古风格,但实际上并不具有历史感和标志性,作为文脉的根源,这些地方能让人回味的历史片断极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它满足了当代人在视觉方面对历史文脉的要求,但是,并不能传达给后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并不能引起当地社区居民情感的共鸣,满足不了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对历史价值认同感的需求。
2.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来的基本游憩圈。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原历史文化街区附近进行城市改造,居民被迁到城市外围的新居民区。于是,造成了原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下降和城市外缘人口密度上升,而新建居民点的空间位置超过了原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憩半径。
3.与游憩活动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滞后,影响了游憩功能的发挥。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主体都是零售商店和餐饮店。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商业区,只强调购物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游憩”的功能。
4.业态单一,商品结构重复,经营无特色,造成了rbd的总体单调。商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牺牲自己长期形成的经营特色,一是在业态上竞相发展百货业,从而使rbd演变成百货街区;二是在经营上缺少有特色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这样造成了rbd内商品种类、档次、风格的千店一面,失去其应有的魅力。
5.管理不善导致经营混乱。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开发商往往采用销售的方式开发商用物业,很少对已开发的商业进行持有经营,获取长期的租金收益。为了快速使资金回笼,开发商往往将商铺的面积划分至小单元(100平方米左右),然而,商铺一旦被销售出去,开发商将放弃对项目整体的统一管理的权利,在前期策划时所设想的业态、业种的规划也无法实施,在后期经营中,无疑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恶性循环下去,商业价值将无法体现,消费者不认可项目,整个rbd经营陷入混乱状态。
三、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吸引力塑造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之所以成为城市内集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区域,不仅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更在于通过其吸引体系中的吸引物产生强大的“磁场”吸引力,这也是体现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场所感的最重要的途径。rbd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包括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五个方面。
1.形象吸引力。rbd的形象定位与其游憩、商业的特点分不开。通过形象设计,勾勒出rbd鲜明的个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rbd的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分为rbd名称、标志性建筑物、户外广告、纪念品、交通工具、当地人的形象等。如rbd的命名宜取所在城市传统的地名或街区名称,具有历史沿革和内涵;将rbd所在区域的最具识别性的建筑物确定为rbd的标志性建筑物,从而成为地标;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顾客创造更有价值的体验;通过培训、说服教育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尤其是服务者的形象。
2.活动吸引力。在rbd中除了别具特色的建筑物、规模化的商业街区和舒适的休憩场所外,有组织的各项活动也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方面。rbd区域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可以分为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节事活动、体育旅游活动、会议旅游活动等。旅游活动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将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娱乐等因素整合,利用大众媒体的报道传播,迅速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欧洲许多城市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除了具有优美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同时,还因其每年一度的各种节日而久负盛名,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因素。如举办狂欢节的习俗不仅扩大了城市的影响,还能在短时间内促进该城市的旅游业收入。
3.设施吸引力。在rbd内,无论是风情万种的都市风貌,还是处处透出历史感的传统街道,都因其独有的建筑、广场空间和细致入微的旅游服务设施吸引着游人。在进行rbd规划时,对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数量等,要按照功能属性的不同,适应游客游览的流程需要,合理设置旅游服务设施,无论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而且要重视人文关怀,细微处见真情。
4.景观与环境吸引力。游憩环境、购物环境和建筑环境是形成rbd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满足游客游憩和商业购物功能的rbd,主要营造的是游憩环境和购物环境。因此,rbd供给商品品种要多样化且独具特色,尤其是相当数量的著名品牌商店,如“老字号”特色商店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极其强大;要有数量适中、分布合理的餐馆、酒吧和娱乐设施等辅设施;有步行街区,出入方便,出入口有停车设施;等等。建筑环境主要指人工环境。人工环境又可分为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有形环境包括建筑物、雕塑、广场、公共设施、人工景观、绿地、公园等。无形环境包括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群体社会活动等。建筑环境的营造主要从旅游道路、水面和绿化、广场、建筑物、环境建筑和小品、城市夜景等细节体现。
5.氛围吸引力。在氛围的营造方面,除了关注大的街区、空间等氛围以外,在小的方面,如商店内部的购物氛围营造也应得到重视,良好的氛围营造可以使游客在消费时的感受成为旅游经历中值得记忆的事件,留下难忘的回忆。如杭州的邓丽君主题餐厅——“筠园小镇”,就是氛围吸引力成功营造的典型案例。底层的门厅过道处摆放着一架老式喇叭留声机,播放着邓丽君的优美歌声。沿着阶梯拾级而上,沿墙挂着70多张邓丽君的原版照片,每张倩照光彩照人,让人驻足流连。在餐厅的二楼,设有6间精美的包厢,包厢的棕色木格玻璃门透着秀雅的格调,每扇门上分别刻着“小城故事”、“在水一方”、“淡淡幽情”等邓丽君专辑的曲名,这些曲名便是包厢名字,慕名而来的宾客一推开包厢,便仿佛沉浸在那一首首娴熟的旋律之中。置身于筠园餐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沐浴在浓郁的邓丽君情结之中,点点滴滴都能唤起人们对这位歌后的深切追忆,这正是“筠园小镇”所刻意营造的文化氛围。
四、结论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集休闲、商务、文化于一体,是旧城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原因在于其缺乏完善的旅游吸引力体系。通过对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方面进行重新塑造,能够促使其复兴或更新。但如何对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文化创意产业综述
1.1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目前并无统一的说法。“创意产业之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人们如何从思想中创造金钱》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的经济部门”。英国、新西兰、加拿大、芬兰、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路径,对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不尽相同的定义。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在蒙特利尔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意产业做出的如下解释,“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纵观这些概念,创意产业包括物质形态的生产和服务两个方面,它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1.2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街区改造
北京的南锣鼓巷和798艺术工厂、成都的宽窄巷子、上海的新天地,均是我国基于文化创意背景下的历史街区改造的成功案例。南锣鼓巷基于老北京独特的胡同文化,将老北京的民俗、工艺、生活方式作为创意素材,将其形象定位为“大都之心、原生胡同、民居风情、创意空间”;宽窄巷子依托于仅存的南方胡同的文化布局,将成都的井肆文化例如茶馆、曲艺、评书与名人、艺术家留下的雅士之风结合,既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又不脱离群众保留着原生态的地域文化,成为成都的城市名片;798艺术工厂开我国创意工业园区之先河,将旧厂房的低价租金与创意产业的低成本、低投入、小企业的特点结合,厂房的现代工业建筑元素和大尺度的空间又能孵化出更多的创意产业,掀起我国创意工业园区潮流;上海新天地则充分利用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结合历史街区建筑中西结合的特有魅力,将新天地打造成为城市名片。近年来,国内关于历史街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一直都在持续,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入驻前后历史街区的变迁研究较少。本文希望通过对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街区的实地调研,从而寻求一种历史街区与文化创意产业共生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2昙华林街区现状
自2005年武汉市对昙华林一带进行了重新的保护和利用规划设计。该项设计将整个昙华林街区划分为核心保护、风貌协调区和建设控制区三个保护层次,制定了街区规划道路网,同时对用地的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在一期改造后形成了昙华林路的中西文化街区(中部:从十四中至瑞典教区)、市井文化街区(西部:从瑞典教区至得胜桥),改造后在市井文化街段形成了一个文化创意产业街区。
3案例调查
调研对象是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m的路段(图1)。为了更真实地了解昙华林历史街区的实际情况,2013年4月,笔者在前期通过查阅文献,实地预调研,对街区内的老居民进行了深入访谈,同时走访了粮道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对整个昙华林街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2013年5月,对街区交通等问题作了全天候的实地观测,对环境空间作了全面勘查。5月9日,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走访相关部门得到大量的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过程中,分别对街区居民,街区从商者以及过往的路人进行调研,对街区居民采用按年龄层次抽样调研,对于从商者和过往的游客均采用随机抽样调研,考虑到各类调研对象的数量和调研的可操作性,居民问卷发放50份,经营者问卷40份,过路者问卷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居民90%,经营者85%,过路者92%。
4调查结果
4.1用地演变
(1)历史文化基因显著昙华林位于老武昌城的东北角,地处城区城墙内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偏南的东西走向,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在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民国政府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区域并入后统称为昙华林,其街名一直沿用至今(图2)。昔日的昙华林是儒释道三教繁盛之地。街区内有集中的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遗存,中西建筑华洋杂处比邻而居,同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也展现了武昌旧城原汁原味的风貌特色,其文化积蕴深厚且具有多元性特点(表1)。(2)文化创意产业植入文化创意产业是指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神产业。昙华林地区改造后,依托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的艺术专业优势和昙华林历史街区深厚的文化积蕴,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入驻该地区。这些产业集聚在昙华林路中段及西段,形成以湖北当代书画、雕塑、陶艺、创意设计、经销展览为一体的文化创意街区(图3)。在调研中我们统计了街区内店面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图4)。从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来看,昙华林文化产业的类别比较集中单一,均属于文化传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范畴。调查发现,如果严格的按照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来说,部分有文化创意和特色的休闲饮品店、餐饮店并不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但是它们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灵感,带来了客源,丰富了业态,文化创意产业依托于它们而生成。因此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创意核心层、创意依托层、文脉基底层等三类。创意核心层是指,直接从事创意文化产品的创作与销售工作的店铺,它们是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昙华林街区的创意礼品、手工艺品、艺术工作室均属于创意核心层,占比达到46%,它们是昙华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体部分(图5~6),创意依托层是指,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上发展起来的相关餐饮、休闲文化配套设施。表现在昙华林的具体业态为休闲饮品店、餐饮等店铺,占比达到54%。由此可见,昙华林的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但是从产业类型和占比来说,创意核心层仍稍显薄弱。文脉基底层为创意核心层和创意依托层提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文脉。一方面,昙华林独特的历史建筑与悠久的地域文脉为创意产业提供了场所、氛围与灵感来源;另一方面其历史价值又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与文化创意产业一起,形成“昙华林”的品牌。文脉基底层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来源和核心特色,使得昙华林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3)用地结构的演变昙华林历史街区用地演变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图7)。如图7所示在文化创意产业进驻后,昙华林街区的用地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之前的以居住为主发展成为居商结合的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出其用地结构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商业用地增加——昙华林街区改造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得到修缮,沿昙华林路两侧的居民大多将修缮后的房屋出租给商户,沿街居住房屋的变为商业门面。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文化创意产业进驻后,昙华林地区的一批新的为解决游客和购物者集散的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增多,尤其显著的是街区内的配套卫生设施增加。③绿化用地增加——昙华林街区改造前,街区内公共绿地较少,改造中拆除了一些建筑,退出场地建设绿地与广场。例如在昙华林路与胭脂路交叉路口有一块较大的公共绿地,位于花园山北侧,是由拆迁民居后改建的。同时在整个街区的改造中,也有部分建筑拆除,退让出街旁绿地。通过调研发现,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入驻,街区内的用地结构发生了诸多变化,沿街面房屋的一层空间,人流主要交通线的地方逐渐都成为商业用地,并且有逐渐向街区后的住区延伸的趋势。街区内的居住用地逐渐转为商业用地和绿化用地,各类用地比例向更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演进。
4.2交往空间
(1)外来空间主体入侵昙华林历史街区文化和经济价值早已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所认知,在文化创意产业入驻后,多种多样的主体也开始进入街区内部,并改变了街区旧有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而新的空间主体在对空间进行消费的同时也开始影响着空间的生产。
5文化创意背景下的昙华林街区改造分析
5.1昙华林街区改造要素分析
(1)营造有活力的交往空间①在规划调整中建议在保持原有的街区肌理的基础之上,整合建筑形体,同时在街巷内重点开辟一些供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空间,补偿街区居民被挤占的交往空间。②规范道路两侧停车,防止路旁停放车辆占据居民宅前的交往空间。(2)梳理层次性的交通结构①加强昙华林历史街区内部道路的交通管理:将昙华林路段调整为限时通行,在人流量较多时,限制机动车通行。或者将其设为单向交通,以消除狭窄道路上的对向交通冲突。②充分利用街区的停车设施,同时规范道路两侧停车,避免阻挡周边社区的消防出入口以及内部步行路与外部车行路段的交叉口。同时可考虑在非历史风貌区增设停车设施。(3)改善街区的环境质量①加强街区垃圾的管理,集中规划垃圾收购存贮点的位置。建议将临近主街的垃圾站移至街区远端。②适当拆除文化价值低的危旧建筑,增加主要街道的街旁绿化。(4)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①加强社区居委会对街区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防范流动人口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和不规范行为。②增加街区安全基础设施的配置,如设置电子眼等以加强街区安全的监控,同时加大宣传提高街区居民的防范意识。
5.2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昙华林提升改造
昙华林历史街区通过2005年的改造后,街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但通过调研发现,昙华林街区的创意核心层稍显薄弱,提供的创意产品没有根据昙华林街区的特点和老武汉的历史人文要素进行本土化的提炼和推广;针对年轻群体的“泊来”文化越来越受到推崇,而本土的地域文化正在逐渐消退。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昙华林提升改造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加大历史街区的保护力度,完善动态保护机制计划经济时代,历史街区保护往往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存在着资金匮乏的问题。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与历史街区的互动机制,历史街区成为了孕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土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又能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首先,昙华林街区的历史建筑虽不乏精品,但是如果不注入新的活力,大部分一般性历史建筑将无法得到法规保护,它们将逐渐衰败。其次,昙华林作为历史街区的价值,是其作为反映武昌城百年发展的历史老街,同时承载着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它需要进行现代化的演绎,进行新的诠释,才能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延续文化的承载。历史在不断往前推进,今日将成为昨日,将创意产业引入历史街区,实现了历史性建筑的多样化价值,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注入了新的生命,挖掘出昙华林的文化特色,才能让历史街区不再定格于某个历史时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历久弥新。(2)提炼特色文化创意资源,挖掘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域特色”,打造整个昙华林地区的创意产业品牌昙华林历史街区文化积蕴深厚且具有多元性特点,它承载着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融合了中西方的宗教文化,记录着近现代教育卫生史。这样丰厚的资源本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绝佳前提,但昙华林的文化创意产业所缺失的恰恰是文化内涵和文化个性。调研发现,创意产品多是拾人牙慧,看不到当地特色文化,同样的产品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具体来说,首先,充分挖掘出本地文化的特色,并将这种本地特色文化与新的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品牌。在这期间,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人才优势,与当地大学师生进行一些交流。其次,是品牌的推广。政府可以给予相当的倾斜,制作官方宣传片与武汉的城市形象一起推广,建立官方网站,通过借助各种新媒体、新平台进行品牌传播而扩大影响力。发展创意产业的立足点在于文化品牌的塑造,正如好莱坞代表着美国大片、巴黎代表着浪漫时尚之都,文化品牌展示了城市别具特色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产业发展的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