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学的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遥感技术作为一门发展极其迅速的技术,在当今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尤其作为“数字地球”等国际重大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其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而作为地质学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遥感地质学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遥感技术特点、遥感图像解译方法、遥感工作的基本流程、遥感地质解译方法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完成一定图像的解译,达到能真正使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目的[1-3]。作为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地质学类的相关基础课程。但是,因为学时、教学经费、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的地质野外实践课时非常有限,除了经过两次教学实习之外(大学一年级的地质认识实习和大学二年级的地质填图实习),对野外的实际地质现象的了解以及野外地质问题的认识还非常局限。如果对某一研究区域毫无了解和认识,或者只是通过书本知识以及查找相关资料获取了一定的内容。那么在遥感地质学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利用遥感技术解决相应的地质问题则几乎不可能。因此,地质解译资料的选取,决定了在教学中能否让学生掌握遥感地质学的整体内容、地质解译的步骤和具体的方法。为此,本文将论述在遥感地质学课程的教学中结合野外地质填图实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地质解译流程、解译方法等内容的强化学习,为遥感地质学的教学提供新的参考。
一、遥感地质学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遥感地质学,简单来讲就是遥感技术与地质学的结合,也就是利用遥感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地质的问题。课程最主要的内容可以分成两大模块:其一为遥感技术的基础知识,如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的应用、遥感的基本原理,同时还必须讲解遥感的仪器、平台以及信息获取的整个过程,并让学生掌握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和步骤。这部分内容属于全新的内容,对于地质学类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参考。其二为地质解译的主要内容,即地貌解译、构造解译、岩性解译、遥感找矿等。这部分内容属于重点掌握内容,但因为课时的限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尽快回顾已学课程的内容,并紧密结合前期课程的基础内容才能尽快掌握。而整个遥感地质学的内容,需要将上述两部分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进行后续的实际应用。在后半部分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最为常见的遥感地?|问题有地质灾害、水体、冰川等的变化研究及监测,进而为相关灾害预警、环境变化提供帮助。这部分内容主要在方法技术手段以及地貌解译部分讲解。虽然内容繁多,但整体方法步骤清晰简单。而在基础地质学的研究中,遥感主要用来进行构造、岩性、地层等的解译,进一步完成地质规律及演化等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虽然学生在学习遥感地质学之前,已经具备了地质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可以在野外识别地质现象、岩性、构造等。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简单的地质现象对地质规律、地质问题进行描述和解释。然而,遥感地质学和其他很多基础地质科学不同,遥感地质学必须在学习概念、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具体的操作,并让学生会针对性地进行地质解译。因此,实践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后半部分地质解译的内容,必须让学生熟悉整个解译过程(包括室内和野外的结合)。而大多数的教学中,都是根据课程的需要通过教师给学生练习的数据完成室内教学内容。但是通常给出的数据区域,学生往往比较陌生或者对研究区的地质状况所知不深,难以达到野外和室内相结合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遥感技术的学习和地质学的学习容易脱节,根本无法很好地将二者联系起来。因此,学生往往反馈遥感在进行地质解译时困难较大,无从下手。
二、地质填图实习主要内容
地质填图实习,是大学二年级暑假之前进行的教学实习,通常选取自然条件好,便于观察和描述岩石露头以及地层的研究区进行。在地质填图实习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前期的课程掌握了一定的地质专业基础理论。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开展地质工作。其主要内容是从整体上进行地质特征、构造的认识和分析,并通过岩性的识别、鉴定以及地层的描述,最终完成地质填图[4]。主要步骤有踏勘、剖面测制、路线调查以及室内制图和报告编程。首先由带队教师带领所有学生进行踏勘,对整个区域的地质地貌及构造进行总体的把握,然后分组进行剖面测制,对填图区域进行地层以及岩性的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路线调查完成整个区域的地质情况调查和描述。在具体的剖面测制以及路线调查中,学生需独立进行观察并记录,对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行详细描述,并根据地形图勾勒地质地层分界线、岩性界限、典型的构造位置等。这样才能进行最后的室内制图和报告编写。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整个过程是三周的野外实践和一周的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通过四周的实习训练,学生对整个研究区的地质概况、地貌、地层划分、岩性等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
三、利用地质填图内容完成遥感地质学实践课程教学
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野外地质填图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岩性的识别、构造的识别、地层的识别等内容,这和遥感地质学所要掌握的重点解译内容几乎一样。因此,结合已有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进行遥感内容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已经在野外进行了三周的地质填图实习,并进行了一周的室内资料和报告编写,对研究区的地层、岩性和构造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前期的遥感技术部分的学习,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此基础上,学习遥感地质学后面的地质解译内容时,只需要下载相关研究区的遥感数据,并在课堂上利用遥感的手段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即可。因学生对研究区的地质情况比较熟悉,很快就可以和遥感内容相结合。学生主要进行解译流程的掌握,从遥感图像的导入到图像的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然后进行几何校正。同时,结合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图像的增强、彩色变换、分类等处理即可。
一 煤矿地质课程教学理念
1.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课程教学理念
按照从事煤矿相关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重组和优化课程内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为项目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在课程内容上,组织煤矿现场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对课程知识能力层次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形成了由5大模块、14个课题组成的新的课程内容设置。使学生掌握煤矿地质基础知识、地质构造、矿井水文地质、矿井储量管理、矿井地质制图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会做、能说、善写。把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使课程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互为整体。
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本课程设置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采用理论与实践融合、实训与岗位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以及教室与实训室融合的“四融合”项目教学模式。运用研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和示范训练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解决每一模块设计的相关课题。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将能力这条主线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
2.突出能力考核的学业成绩评定理念
在课程考核上,本课程设置打破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传统模式,采用了过程考核的方式。主要考核指标有学习态度、讨论互动、任务完成情况、知识的灵活运用、创新能力等,从而科学地给出学生的真实成绩。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主体,由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针对学生对每个模块的学习态度、知识应用、操作技能等评定每个模块成绩。下面以模块五为例,说明模块成绩的考核标准(见表1)。
课程最终成绩为各模块成绩的加权平均值,从而能合理地给出每个学生的综合成绩,该加权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成绩(100分)=(模块一成绩×15%)+(模块二成绩×25%)+(模块三成绩×15%)+(模块四成绩×25%)+(模块五成绩×25%)
每项考试内容各有侧重,既能增进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
3.注重教学效果的课程评价理念
在课程评价上,采用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按照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细则,对每个课题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评价采用课堂教学学生评分表的形式;学校评价由其他煤炭类院校专家评价和校内教务处长和督导处长评价结合,采用提出评价意见或评分的形式;社会评价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和与企业人员座谈等形式。课程组将各方面的评价意见汇总分析,提出课程改进方案,修订和完善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二 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按照“源于煤矿生产岗位,服务于煤矿生产岗位”的指导思想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以相关专业煤矿岗位操作人员的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处理井下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矿井水害防治、矿井地质工作等职业能力为目标。满足就业岗位对所需人才能力的要求,进行面向职业岗位的教学内容设计。
经煤矿企业现场调研,并会同煤矿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针对职业岗位,对本课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层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归纳,并经多次修订后,最终形成了煤矿地质课程体系。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对学生的矿井地质构造分析与解决、矿井地质图件编绘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现场地质问题,为适应煤矿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并为终身学习和专业技能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煤矿地质课程的教学实践
1.教学模块的划分
新的煤矿地质课程由5大模块14个课题构成了整个课程的总体框架(见表2)。
(1)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的判别与处理。
(2)岩浆侵入体与岩溶陷落柱的判断与处理。
(3)矿井透水判断与矿井水害防治。
(4)主要地质图的识读与绘制。
3.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煤矿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加深学生对地质现象的理解与判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打破了学科式的教师“自导自演”,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变为“教师编导,学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其解决方法具体设置如下:
第一,利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教学,增加学生对井下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直观认识,同时组织学生到校外地质实训基地进行认知实习,让学生现场判别各种地质构造现象。
第二,对于岩浆侵入体与岩溶陷落柱的判断与处理内容,采用研讨启发式教学,组织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共同找出课题的学习要点,由小组代表发言陈述讨论结果。
第三,对于矿井透水判断与矿井水害防治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煤矿水害事故案例,并结合找到的案例,运用所学水文地质基础知识分析导致水害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最终写出水害事故分析调查报告。
第四,对于地质图件的识读与编绘内容,组织学生到煤矿现场收集资料,增加地质图件的阅读数量。充分利用教室与实验实训室合一的教学条件,由教师示范绘图过程,学生分组作图练习,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 结束语
煤矿地质课程新教学理念旨在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既能让学生掌握煤矿地质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可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新课程设计提升了学生对煤矿地质知识掌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认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环境。通过新课程设计的实施,可以为煤矿生产一线培养出更多懂技术、能设计、会管理、善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心起.调整完善教学内容,体现“特色+精品”理念[J].中国地质教育,2007(1)
[2]曹丽文、朴春德.“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学理念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9(1)
[3]简文彬,樊秀峰.递进与综合并举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9(3)
论文关键词:构造地质学,专业基础课,学习方法
一、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认识教学要求
《构造地质学》的课程内容按照教学性质分为3种类型:(1)认知型:即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认识和了解。包括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岩层的产状、地层接触关系、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褶皱、断层、节理等;(2)技能型:即对基本地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包括读地质图、绘制剖面图、利用赤平投影处理各种地质数据、绘制等值线图等。(3)推理和分析型:即利用基本理论和技能对某一具体地区的构造演化与发展做出合理判断,如利用节理资料恢复区域古构造应力场、根据构造样式推断变形环境、根据地质图件和有关资料反演区域构造发展史等。可以看出这3种类型的课程内容,认知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技能是实际操作水平的训练和提高,而推理和分析则是衡量一名地质工作者专业修养和水平的标准。针对3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对于认知型知识,一般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及原理,能够把握每个概念和术语的核心内涵,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些概念,不加理解的记忆很容易遗忘。例如在讲解了线状构造产状要素时,会涉及到倾伏和侧伏两个概念,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感觉很容易混淆。实际上倾伏和侧伏是从不同角度描述线状构造的两个术语,前者是描述某一线状构造在空间的产出状态,类似于面状构造的倾向;而后者是描述某一线状构造在其所在平面内的产出状态,其产状要素只有在确定了所处平面才能测量。理解了这些特征,概念就不易混淆或忘记。
对于技能型知识,一般要求学生具备地质图件的判读能力,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主要通过实验课及课后作业达到训练的目的。对于作图方法,学生应注意各种地质图件的规范和要求,在编制图件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把地质图件的各个要素都仔细的完成,不可随心所欲,自创标准。《构造地质学》课程的配套教材实习指导书上有大量的地质图,实验课作业不可能全部涉及,因此,学生在完成实验课程作业的基础上,把有关课程内容的地质图作为练习,仔细思考,达到对地质图的判读能力的训练。
对于推理和分析型知识,是在前两种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前提下,对具体构造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的训练,实验课程中的一些课后作业,就是对这种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训练。
二、善于总结规律,简化问题
《构造地质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及时总结。例如褶皱一章中,讲到里卡德对褶皱的分类,他把褶皱分分了七大类,每一类型都有不同名称和对应的产状要素,不容易记忆。可是,仔细分析发现,这种分类命名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名称是按轴面产状+枢纽产状+褶皱定名的,而轴面、枢纽产状分3种,直立、倾斜和水平,同时注意轴面和枢纽都倾斜时有两种类型及当轴面水平时枢纽不可能直立或倾斜和当轴面倾斜时枢纽不可能直立,则七种褶皱类型通过两两组合很容易推到出来。掌握了这种规律,里卡德褶皱分类根本不需要去死记硬背。再例如,讲到兰姆赛的等倾斜线法的褶皱分类,内容也很多,且容易混淆,同学们可以把分类中3个关键问题总结起来,编成如下的表格(表1),则记忆起来比较方便,同时也容易对不同类型的褶皱进行对比。
表1 褶皱的等倾斜线分类简表
类型
等倾斜线形态
等倾斜线长度
代表性褶皱
ⅠA类
向内弧强烈收敛
翼部大,顶部短
顶薄褶皱
ⅠB类
向内弧收敛
垂直层面等长
平行褶皱
ⅠC类
向内弧轻微收敛
翼部短顶部长
过渡褶皱
Ⅱ类
平行褶皱轴面
平行轴面等长
相似褶皱
Ⅲ类
向外弧收敛
翼部短,顶部长
顶厚褶皱
三、培养良好的空间想象力
任何一种构造类型,都是在自然界三维空间中产出的。因此,对构造问题的思考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思维。也就是可以将平面立体化,将数据立体化。例如,我们在课程中碰到的地质图,都是将三维空间的地质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或者地质体产状数据,是将空间地质体转化为数字表示,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地质体、构造之间的关系,我们就需要在头脑中建立起立体模型,这样才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构造与地质体、构造与构造之间的关系,利于我们分析构造问题。当然,这种空间想象能力,不是通过几道简单的习题就能建立起来的,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空间想象力。经长期的练习,会达到好的效果。
四、善于综合应用知识,抓住主要矛盾
尽管我们学习过程,是将各种地质构造分开描述与讲解的,但实际上自然界系统中,各种构造现象,往往是共存在同样一个地区或地质体,当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就要善于综合应用知识,对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例如,同学们学完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后,知道褶皱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征,而断裂是岩石脆性变形的标志,而我们经常看到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同时在一个地区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如岩石的力学性质、构造变形的速率、岩石变形的性状、变形发生时体系的温度和压力及变形时流体的作用等方面,单纯从环境因素来分析这一现象是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自然灾害与防治”这一课题所使用的教材和一般的教材相比较,具有明显的教学优越性。首先是在每一个章节的起始部位就加入了图片和课外资料等元素,为教学内容的进行创造出了引发思考的情境,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够通过图片融入其中,再通过附加资料的引导深入,对于教学内容就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探究。
这一课题所使用的图片能够真实地展现各个时代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比方说,1976年间唐山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1991年间江淮地区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20的年间欧洲发生的热浪灾害以及2004年间塞内加尔发生的特大蝗灾。通过图片呈现出来的实际状况,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这些自然灾害带来的惨重结果,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强烈的保护大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通过知识窗口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完善化
在课堂教材的设计当中,通过知识窗口的个性化设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知识窗口的设计一般包括生动形象的语言陈述以及美丽灵动的图片素材,能够更加全方位地展示出课本内容,为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领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对于“自然灾害与防治”这一课题来讲,知识窗口的使用主要体现为三种形式:仅仅使用文字,图片和文字的完美搭配以及表格和文字的完美搭配。
这一课题的具体设计当中使用了6个单纯文字叙述的知识窗口,使用了28个图片和文字完美搭配的知识窗口,使用了5个表格和文字完美搭配的知识窗口。知识窗口最主要的展现形式还是图片和文字的完美搭配,这是最能显示出地理知识的丰富性和广泛性的方式,教师通过知识窗口的使用能够设置出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的成效。
3通过单元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升其地理技能
这个版块的设计是针对社会的需求以及个人的爱好进行的,属于非常独特的设计版块,一般都设置在章节末尾,包含的内容有:防震的预演细节,对于区域性灾害的调查方法,对于预防和减少灾害的活动的推行以及对于灾害发生规律的深入探索。这个板块的设计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内外的实践探索,其所要求的活动性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单元活动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所学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成为教材设计的主体内容之一,为增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奠定了基础。
4总结
【关键词】地方课程;教学质量;方法
地方课程属于二级课程,涉及到一个地方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地方课程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体验,而且反映了地方本土文化特色,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直观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提高地方课程教学质量。
一、初中地方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明确教学目标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不少教师是围绕教材来制定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当成了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工具,这违背了新课改倡导的“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要求,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思考怎样利用教材来实现教学目标。当前,初中地方课程教学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有偏差、照本宣科教学流程。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初二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中的《百年战争,志在千秋》这一课时,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以此讲述了民主革命时期,浙江地区的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历史人物,这位教师将每个历史人物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般地一语带过,没有详略、没有主次,没有突出重点。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既没有记住先烈们的名字和事迹,也不知道学习这一课的意义何在,形成这种结果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位教师没有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活动松散随意。
2.活动开展缺乏指导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实践,如果只有知识讲解,没有实践活动,或者只有活动,没有理论指导,都是不全面的。地方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某个地区的人、事、情,学习内容基本上是学生感兴趣或者熟悉,学生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有的教师就抓住了地方课程教学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完全放手,只是告诉了学生活动主题,或准备了一些素材,导致部分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不知道如何合作、分工。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浙江人》中《见义勇为,托举生命希望》一课时,设计了让学生搜集浙江见义勇为事迹的活动,可是学生们找到的大部分是因见义勇为而牺牲或者受重伤的例子,搜集到的素材范围比较狭窄。这就是因为活动前,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指导,没有告诉他们“见义勇为”包括的范围,导致学生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来搜集活动素材。
3.教学内容停留在教材
当前,地方课程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即教师照本宣科地开展教学活动,没有改革的意向和痕迹,甚至有些教师完全照搬教材内容,即便是教学顺序和过程也按照教材的编排来实施。虽然对教师来说,照本宣科可以节省很多备课时间,也不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创新,但是地方课程是根据某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的,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如《人・自然・社会》的每一课都设置了“信息源”“链接钮”等栏目,这表明,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备课和教学的参考,不能把它当做唯一的教学依据,否则会削弱地方课程的特点和魅力。
二、提高初中地方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1.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如果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就会导致教学活动的低效或者无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中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意见(试行稿)》中指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全面的发展。因此,初中地方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有了目标,课堂教学就有了方向。当然,多元化的目标并不是要求每节课都制定“三维目标”,也不是“三管齐下”,而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有侧重地制定目标,如有的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训练,有的侧重于感情的渗透。
2.加强活动指导
地方课程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地域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独立课程,除了必要的理论讲解,应当多开展实践活动,如可以采用问题探索、游戏活动体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来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兴趣、经验、能力、情感的综合提升。而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地方课程教学并不缺少活动,更多的是学生缺乏对活动理解和老师的组织、指导。比如,初二年级《人・自然・社会》中《民间文化瑰宝》一课,教材中有一个“浙江民间文化瑰宝研究报告会”的活动设计,学生可以搜集到很多民间文化资料,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写活动过设计,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活动方案,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渗透思想教育。以余杭民间舞蹈“乔司莲湘”为例,教师可以提问:乔司莲湘是如何起源的?为什么能够在当地得到传承?如何挖掘这门艺术的价值来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就如何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提几点建议,等等。这样的活动指导既让学生明确了活动要求,也使他们通过活动提高了认知,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3.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
地方课程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但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地方课程是省级的,综合了某个省份的人文、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有限,不可能熟悉或了解地方课程教材中的每课的内容,为了发挥这门课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教学和取材中应当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资源,用学生熟悉的素材代替教材中内容,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认识家乡的发展现状,进而将他们的情感上升到对祖国、对民族、对社会的热爱与关心。
4.珍惜课堂生成
教育的艺术和技巧不在于能够预见教学活动中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地方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生成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会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或者意外,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把握住课堂生成的机会,使不确定因素、意外变为课堂的点睛之笔,使教学活动更加精彩。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用心聆听,及时捕捉“意外”,将其生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性。
5.完善评价方式
评价是对地方课程实现程度的判断,也是教师反思、完善和创新教学的依据,因此,提高地方课程教学质量,完善评价方式也是重要一环。有位教师上完一节初中地方课程后,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第二天上交作业本,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评价固然不可缺少,但不是这种为了评价而让学生做作业,教师应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既要注重学生综合知识、个人兴趣特长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评价,也要注重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三、结束语
当前,不少地区开设了地方课程,但是其开发和实施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反思,让地方课程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推拿学 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概述
《推拿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应用推拿方法与技能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保健养生的学科。通过对推拿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推拿职业的专门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并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推拿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与主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2《推拿学》教学方案的实施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早在2001年就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包括7个领域60项指标,强调在加强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知识、能力、素质(KAQ)作为人才培养的三大要素。传统推拿学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台示范为主,课堂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使学生接受信息不完全相同,教师需要反复示范,和现行的教育形势不能很好吻合,而且在启发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推拿学》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教学手段现代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推拿学教学根据自身特色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依据教案,利用图片库,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建立超级链接,在讲授中随时插播动画、录像等教学资料;通过网络构建丰富的推拿学网上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案、电子讲稿、授课录像、教学课件、习题库等;还可动态链接国内外著名相关专业网站等等。但是如果忽视了教学内容,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盲目加大信息量,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和教学反应,按部就班地翻动课件,或者简单照搬教材、照本宣科、成为移动黑板和电子图书,就会严重影响授课质量。我们认为紧扣大纲,合理选择,结合板书,动静结合是较好的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2.2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和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法、图表法、PBL法、概念图法等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按法与点法的区别、推法与擦法的不同等,可以用图表比较法;每一章节教学目标的展示或总结以及手法分类概念的形成则宜用概念图法,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应用谈话法、讨论法;PBL法等主要应用于病例分析等。
2.3师生互动多元化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得出来的。教师不只是面向学生的说话者,更是学生的倾听者,教师是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发展各自的创造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融洽、自主的空间翻。只有重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灵交汇,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师生互动的方式很多。比如:(1)学生参与讲解:挑选并培训有兴趣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在知识的领悟、语言的表达、情境的设置等方面实施综合性的考验与历练。(2)组织课堂讨论:就某些知识点精心设疑,引导学生结合所见所闻所学所思,进行讨论。(3)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知识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创造。(4)课堂随机提问:可以提问讲过的内容,也可以提问未讲过的内容,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5)课外教学互动:通过QQ和电子邮件建立课外教学互动,以解决课堂遗留问题,增加课堂的延展性,并密切师生情感。
2.4考核方式立体化考核是一种促使学生学习的手段,应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考核的方法基本是期末一次性测验,这种方法存在一个缺陷,即学生考试后只知道考试成绩,而无法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这种方法只能单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很难促进和帮助学生的学习。立体化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考试与课下考试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核体系,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结论与讨论
我国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全面实施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翻转课堂;构造地质;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63-02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各类学校推广,即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及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学生课外观看视频及学习相关资料,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讨论或完成相应作业,课后答疑[1]。
前人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大部分都是在公共基础课上,很少有人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专业课中,更没有人应用于构造地质。专业课和公共课有很多的不同点,公共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而专业课则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2],两者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都不相同。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高职专业课构造地质,是本文的研究方向。构造地质是地质类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认识、分析各类地质现象及地质构造,培养其在地质工作中收集地质资料、解决地质构造问题的能力。学好构造地质课程需具有三维时空概念,它不仅需理解其主要地质术语名词,而且需通过地表地质现象建立地下岩土体空间分布概念,有时还需要像三维动画片倒放映那样进行反演,分析其地质形成过程;在思维上时常需要在平面上与空间上进行转换。所以,构造地质课程是学生感觉很难懂的一门专业课。
一、构造地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翻转课堂就是把教师讲授传递知识的过程前置,通过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堂上主要进行知识内化理解;这样把课堂上的时间运用于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翻转。翻转课堂实现的关键是要有符合教学目标的任务单、有通过整合的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教学视频及资源、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上的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1.设计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是完成本次教学活动应实现的目标明细化,是教师对本次教学的总体安排,学习任务单中通常包括:教学内容与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明示,完成本次教学在课前应学习的教学资料(包括视频、文档资料、课外资料);根据所学内容布置适当的思考练习题目,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测自学效果。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学,提前思考一些问题,有利于课堂协作学习与讨论。
2.设计与开发教学视频及资料。教学视频设计要确保传达的教学内容准确、易懂。在视频中,教师通过适当的讲解方式(包括语速、语气、肢体语言、停顿、重复、自问自答等),配合三维动画、图片、现场录像、PPT及现场演示等,给学生自学提供足够的理解与指导,通过提问、布置任务等引导学生思考。视频设计需简洁,要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方便其理解教学内容。教学视频开发有多种方式:一是通过专业摄像设备录制教师在教室或摄制室讲课的全过程;录制教师在实训室讲解地质构造模型;录制野外典型构造地质现象识别。二是使用课件制作软件开发教学课件。室内录制教学视频可使用家用摄像机或像素高的手机拍摄,教师以A4纸代替黑板,利用纸笔通过书写文字、绘制图形,解剖分析地质现象来传授课程教学内容;这种视频录制方法虽说简单,但并不影响专业知识的传授,反倒贴近生活,增加学生学习的亲近感。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开发是为完成学生个性化学习准备的,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者兴趣高的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工程实例资料、专业书籍、专业网站、专业讲座、专业视频等资源供其选择学习。
3.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翻转课堂“翻转”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课上讲授的内容前置到课前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承担知识内化及理解思考的任务。将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以探究为导向的小组学习结合起来,结合学习任务单上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通过目标导向和问题探究的方式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教学内容。现在年轻学生普遍对游戏感兴趣,如果教学内容适合设计教学游戏时,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教学游戏环节。通过教学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参与感,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活动分组也要设计,学生座位的选择大部分时间是随意的,要形成有效的讨论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间兴趣特长、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包括性格等进行搭配;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名学,在小组讨论中起到组织、督促、引导作用,同时归纳小组学习成果,上报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个别学生的学习问题,确保课堂小组讨论活动或游戏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4.个别化辅导。在课堂讨论学习过程中或者前置学习后,个别化辅导是不可或缺的。学生自学教学内容(视频、资料)之后或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学习难题,也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可以参与小组讨论发现一些问题,或者教师针对小组讨论汇报提出的一些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作个别化辅导。教师也可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性自学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辅导。
二、构造地质翻转课堂的应用
1.课下部分――教学视频与课程管理平台。对于构造地质翻转课堂而言,网络上未发现适用的教学视频。因此,设计开发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在构造地质课程应用中的首要任务。教学视频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录制,补充野外地质现象视频、构造地质模型演示视频、三维动画视频开发,把这些作为视频素材制作成教学视频。可以应用翻转课堂的视频制作软件,主要包括录屏类软件与基于PPT的软件。校内已用的课程中心可作为翻转课堂课下学习的课程教学管理平台。把教学视频与课程中心(课程管理平台)相结合,利用课程中心的学习效果测试功能,有助于学生自主检测学习效果;利用教学管理与跟踪统计等功能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时段、时长及自我检测情况,实现课下学习情况的管理。
2.课上部分――PBL与协作学习。经探索,在构造地质翻转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基于问题的教学(PBL)以及协作学习模式组织教学活动。PBL是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结合实际工程把学习内容设置到其中,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特定情境下的问题,引导学生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中心,通过对教学视频的学习和对提供的学习资源的积极应用,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共同解决真实性问题。如在学习褶皱的工程意义时,提出水利工程隧洞需要通过时,可能遇到渗漏问题、洞顶洞壁稳定问题,我们如何采取措施;课堂设置物体发生弯曲的场景,提示从褶皱轴部岩土体性质、弯曲特性、构造特征、水工隧洞要求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同样,理解断层对工程的影响可以结合汶川、雅安等地震形成的地质现象来讨论分析。
3.考核部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法后,构造地质课程的考核以小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包括讨论情况、汇报情况、完成任务情况、游戏参与情况等)考核为主,加入个人学习表现(主要是课程中心上统计的教学视频观看时长及自我检测次数和完成情况、自主完成学习情况、课上专题活动参与积极性等),其学习成绩组成比例如下:前置学习的积极性(视频观看时段与时长)与任务完成情况(检测次数与成绩、布置任务完成情况),占40%;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的活跃程度,占20%;课堂教学活动成果展示过程中的表现,占20%;小组的综合报告,占20%。
三、构造地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成效
1.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探讨式辅导,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翻转课堂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考虑了教学任务的工程仿真性及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而学生在课上、课下获得教师的个性化辅导,能力迅速提升。与传统课堂模式教学相比,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潜力能得到激发。构造地质课程教学通过与传统教学法对比,实行翻转课堂后,地质1431班的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学习潜力及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对知识的掌握从原来的老师勾重点,学生死记硬背,单纯文字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与模拟应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前半期与后半期成绩对比,成绩优秀学生比例大幅提高;不及格人数下降。
2.翻转课堂使学习时空更灵活。翻转课堂视频学习及资料放在网上,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在网上学习。通过校园网在课程中心观看教学视频、查看提供的教学资料,在网上自行收集相关资料,网上自主检测学习效果;对于个别不易理解的问题或难完成的任务,可以查阅师生在线交流中教师提出的解决思路。翻转课堂的灵活性让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
四、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专业课中的实践处在探索阶段,还将面临教师信息技术手段掌握程度、教师教学改革的动力、学生素养、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普及程度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挑战。翻转课堂在构造地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针对各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实现个性化学习,最重要的是可以把构造地质的三维想象通过动画展示出来。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构造地质课程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其他专业课程借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课程 教育经验
分析“新的意外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客观突发事件,如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学参与体的变数、教学场的外在“嵌入”等等。一种是主观预设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突况”如学生有创意的“奇思妙想”和“直觉、顿悟”等等。大部分“新的意外情况”属于后一种。这里就涉及到“预设”与“生成”这对概念。
一般来讲,“预设”就是“预先设计”,是教师对未来发生教学行为的准备与设计,即“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生成”就是“自然生成”,就是在教学对话情境中师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获得与发展,即“插柳成荫”“润物无声”。从“预设”到“生成”的桥梁是“对话”。
在下面两个教学片段“对话”中凸显出的教师的教学智慧“可见一斑”。
例如,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的《24时计时法》的一个教学片段:
……
师:上面两种计时法你觉得哪一种好?或者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1:我认为12时计时法好,因为这种计时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了。
生2: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几个数字就表达清楚了,而12是计时法还要写那么多汉字。
生3:我反对他的意见,因为我觉得24时计时法一下子很难看出是(上午还是下午)的几时几分,而12时计时法一看就明白了。
渐渐地,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倾向与“12时计时法”好。这时,黄老师说道: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如果你用12时计时法去预告电视节目,外国人不识“上午、下午、晚上“这些字,他不就看不懂了吗?请你们继续讨论。
经过又一阵的激烈辩论后,多数学生的意见又转而认为“24时计时法”好。这时,黄老师又说道: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如果我打电话约一个朋友明天去看球,我肯定说“明天下午4点一起去看球”而不会说“明天16时去看球”。请大家继续展开辩论。
渐渐地,学生们终于“豁然开朗”:其实,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它们使用于不同环境而已。
……
又如,我观摩过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一个教学片段(折出一纸的):
学生纷纷动手折纸片,并竞相把自己涂好的纸片贴在黑板上。此时,却有一名学生把自己折的纸片悄悄塞到口袋里,无奈被老师发现了,又拿了出来。
师:你折的是什么意思?
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就叫做四份之一。
师:“四份之一”怎么写?
该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接着,教师又请这名同学领读“四份之一”。
师:刚才,老师让同学们折出,他却折出了,对这事大家怎么看?
生1:多折了。
生2:跑题了。
生3:折错了。
生4:我觉得他很有超前意识,您让折,而他却超越了您的要求,折了一个。
师:终于有了不同的声音!
师:我们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在我们学习了的基础上,又带领大家学会了。
(这名学生也激动地挺直了胸膛)
……
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显示出了高超的教学智慧,犹如“于无声处听惊雷”,把平凡的课堂教学演绎得“精彩迭出”。教者在“对话”过程中,因势利导而又“了然无痕”。
在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正因为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所以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每节课的教学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发起了一系列的挑战。
正如德国教育家克拉夫斯基所说:“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此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做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
因此,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对话”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关注“预设”,而且更要关注“生成”,不仅需要“随机应变”“灵光一现”式的小教学智慧,而且更加需要有深厚底蕴、持续生成式的大教学智慧。
具有教学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是他根据对象的情况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或选择,并调节教学行为的魄力;是他使学生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对话的魅力。
目前,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促使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改革和课程体系调整。《第三方物流》作为一门课程,是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其研究对象“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该课程涉及面广泛,需要学生将学过的运输、仓储、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等细分课程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地了解和运用,对物流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求较高。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该课程原有的教材、方法也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该课题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对《第三方物流》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建立教学资源库。
1 教学资源库介绍
教学资源库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资源信息平台。它需要整合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为资源库提供技术支持。既实现教学资源的积累与管理、使用与共享、分析与评价等功能,也要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各种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教学资源库的层次划分要根据专业特点、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来具体设计,而常见的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案例、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等。
2 高职《第三方物流》教学资源库构建方案设计
2.1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
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的是服务学生、教师,实现他们专业知识学习和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对学习内容和工作过程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处理和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优化专业教师的教学资源,节省财力和人力,共享信息资源。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使用,反馈与更新,实现人人、处处、时时的学习目标和功能。
2.2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2.2.1 课堂教学资料库
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课件、习题、案例、试卷、视频等。课程素材的选取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收集和整理,内容既要体现出企业工作内容需求,又要体现出行业技术前沿,满足在校生学习。
2.2.2 物流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库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职业准入制度设计,也对传统高职教育的规范和调整方向提出了要求。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受到必需的职业训练,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因此在资源库建设方面需要注重加入“职业技能鉴定”的理念,要与职业鉴定的内容和标准紧密结合,将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中有关第三方物流的内容融入到各个教学项目中,把资源库建设成为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高效工具。
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库主要包括物流资格考试的标准、职业资格考试的环境、考试教材、辅导习题和历年考试试卷与模拟卷等。
2.2.3 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库
近年来教育主管机构、行业协会等纷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流职业技能大赛。这些比赛或通过方案设计,或要求动手操作,都体现出较高的职业性。将课程内容结合历年技能大赛的要求和试题,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分组操作,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课程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也把比赛要求的应变能力、合作精神、学习素养灌输到学生的理念当中去,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良好的比赛氛围里。物流技能大赛训练库主要包括不同类别比赛的参赛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流程、比赛环境、注意事项等。
3 《第三方物流》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教学资源库建设必须有硬件环境作支撑
教学资源库若没有硬件环境的支持,将不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因此硬件建设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但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若单凭学校自身进行建设,往往力不从心,如果缺少企业人员参与,建设的内容可能缺乏岗位针对性。因此,加强多方合作,寻求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机构的支持,是解决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
3.2 教学资源库建设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同步进行
教学资源库建设并非要替代教师的教学。教师的针对性引导和优秀的语言表达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习有效性。因此在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和使用过程中需铭记其功能要和教师相互辅助。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该跟上资源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