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素养的提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院校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人文素养的培植,让本应充当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角色的人类精神食粮――文学,丧失了其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审美情感、健全人格的根本职能。文学教师是文学教育的的主体,因此,高职院校文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应以进一步促进文学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为首要任务,以此促进文学教育的水平的提升,达到文学教育最终的目的。
一、高职院校文学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一)知识结构
高职院校文学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理应具备“专才”和“全才”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首先,文学教师应加强对文学课程教学理论的学习,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不断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炼,提升教学能力,精通专业知识,成为文学课程教学科研“专才”。另外,文学教师除了掌握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以外,还应熟知并利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文学教育的影响力。只有自身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成为“全才”,才能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写作能力
著名作家曾说过 “会写剧本的人写剧本,不会写剧本的人教人写剧本”,这是先生对戏剧学院(即高等学院)写作教师的批评,值得深思。写作能力是文学教师的基本内功,也是检验文学教师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写作可以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在进行实际文学教学过程中,联系自身的写作体验,充分发挥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主体意识,这样才会有对文学作品更准确,深入的理解,才能外化于形,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文学作品的美丽世界。
(三)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是指文学教师在教学中准确规范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观点见解的素养。文学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语言修养,才能在传授知识,启迪思维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信息的主要载体――教学语言,适时点拨、引导,开启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语言成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工具。当然,较高的语言修养往往源自于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自身不懈的努力,唯有勤于思考、勤于阅读积累,才能够“腹有诗书气自华”。另外,文学教师语言的幽默风趣,并非是哗众取宠,而是智慧的内现,给学生智慧的美感。
(四)人文素养
文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文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陶冶教化作用的综合素养。文学教育作为一种通过自由的文化手段陶冶学生心灵、情操的课程,文学教师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其人文素养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学家潘菽曾曾讲述:“教师在教学时所体现出的专业兴趣,常常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一个人文素养较高的文学教师,品德的高尚,学知的广博,思想的闪耀,加上教师的独有人格魅力,都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才。
二、高职院校文学教育教师素养提升策略
(一)文学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二十一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面对全新的时代,信息与日俱增,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学生不单单从学校书本上获取知识。作为高校文学教师,应顺应这种时代需求,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应由教师和学生双方作为主体,教生均以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个性投入教学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教学相长。另外,教师还应适应网络时代的主动学习,不断树立与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职院校文学教师业务水平
高职院校文学教育的边缘化,文学教师也存在着相对自由化的状态,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的文学教育教师普遍存在着学历较低,缺少教育培训的问题,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组织教学竞赛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根据实际,在广大文学教育教师中(特别是在中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竞赛,并给予奖励,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大力扶持学科带头人,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中,学科带头人是某学科的领军人物,和骨干教师一齐充当着文学教育教学任务的主力军,因此大力扶持文学教育学科带头人,让这支专业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头部队来培养、带动更多的教师。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是加强建设高职院校文学教师队伍的必要途径。
3、增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保障文学教育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是学校文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按照高校中文教师的各项要求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基本规范、教师基本技能等内容的培训,使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为新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加大教师省内外培训进修、外出考察、学术会议的力度,让他们拓宽视野,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4、为文学教师提供学术研究平台,比如说组织成立学校文学教师教研协会,创办学术刊物,加强对外交流,组织跨学校的教研活动等。开展校内和高职院校之间的文学教研活动,比如说文学教师公开课评比,论文评比,普通话比赛,优秀散文大赛以及朗诵、演讲比赛等。
(三)创新文学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实现科研转化、服务社会,而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应由知识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将教研成果和满足产业、行业、企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联系起来。因此在高职院校文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必须强调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对文学教育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以研促教。另外,还应坚持把外部激励和内在动力联系起来,借助于科学有效的外部激励如物质激励、职称评定、促进教师队伍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来调动文学教师追求自身发展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文学教师,让文学教师具有勇攀高峰的动力,这样才有助于优质文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高职院校文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决定着高职文学教育的高低,也决定着高职学生能否在大学阶段完善自我的关键,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必须要努力的营造有助于文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全面完善的文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真正保C高职院校文学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立项项目:《关于高职院校文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56-59.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课程终极目标;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1-0024-03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研究的关注点大都在教法和写法上,但似乎用力较多而收效甚微。如果换一个视角,从很少有人涉及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做些探究,或许会有新的认识与发现。
一、作文教学的诸多弊端症结在于人文素养的缺失
作文教学存在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诸如重“术”轻“人”、重“怎么写”轻“写什么”、重“应试作文”轻“生活作文”,等等。在这些不正确的作文教学观的指导下,相当一部分教师眼睛只盯着高考,动辄向学生兜售作文“应考术”,如开头和结尾运用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排比句――连续设问构排比,巧设博喻成排比,叠用假设构排比,变换时空成排比,等等;如应对考场作文的“速成法”――“巧借”时文,点题“戴帽”,以一“招”应万变,等等;有人甚至抛出了所谓内部参考的“怪招”“秘诀”――“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无所谓”。据说,某名师教给学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考场作文“变通法宝”――以“屈原向我们走来……”敷衍成文。应对“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话题,开篇就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应对“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关系”话题,开篇就写“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兮’,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个‘凤头’……当他举身赴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应对“人与路”题目,开篇就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应对“怀想天空”题目,开篇就写“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都视作文为“游戏”,把作文当作考试“投机术”,完全是“技术化”操作,“套路化”训练,其实是“玩弄”技巧“胡编”作文,甚至公然剽窃他人作品(书刊已发表的文章)。于是乎,虚假为文、矫情为文、游戏为文大行其道,毫不夸张地说,相当数量学生的作文就是“假、大、空、套”,“编”作文的弊病可谓愈演愈烈,每年高考都有一批“宿构作文”、编造的既无真情又无实感的“套子文”“伪作文”、打着“创新”幌子炮制的纯属文字游戏的“怪作文”,甚至于有一年高考为了应对作文题“战胜挫折”,竟有成千上万考生写自己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作文教学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实在让人痛心,只要稍作反思,我们就会发现它远远不是写作的失落,而是人的失落,情感的失落,人格的失落,说到底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作文”到底是什么呢?叶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作了精辟的阐释:“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遍愈好。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型不可。根据这两个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要推写作。”十六七岁的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自我追求时期,他们大胆去探索、理解事物,并力求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学生们在作文中体验到主体乐趣时,就会激发起主体控制动机,主动去探究问题,积极地表现自我。这就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作为教师,应“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唤起学生的激情,发掘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深切地意识到作文真正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精神活动,是展露心灵、张扬个性的精神活动。把作文主体内在能量的阀门打开了,何愁不能喷发、燃烧呢?至于“怎么写”,譬如,山中有了涌动的泉水,不需要谁去开凿引导,它便能自然地沿着沟壑奔流向前;又譬如,地下有了奔涌的岩浆,不需要谁去挖掘钻探,它便能自然地找到喷发的缺口。同样道理,有了来自于生活的“真”东西,也不需要谁挖空心思在写作方法上“经营”,它会自然地引动学生的灵思,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得到行文的“巧”来。唯有对生活“真”的了解与体验,对社会人生“真”的认识与感悟,真正有了人文素养的底蕴,作文才能够妙笔生“巧”。
大家知道,触发学生写作灵感的源泉有三:一是神妙的大自然,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三是文学阅读。毫无疑问,大自然与生活是写作的直接源泉,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应该重视“文化浸润”的作用。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说,她小时候听从父亲的要求读唐诗宋词,渐渐地入了迷。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便生出一口饮尽黄河水的豪情;读到“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烟海凝清光”,就渴望自己能舞一回剑;读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便想象着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如花似玉的美人儿……这些诗和词,使她对世间万物产生了无数的像针尖般的细微的奇妙感受,使她的心时而像夜莺抖动翅膀那样轻灵,时而像深海中的岩石那样坚韧,时而像丛林中的猎豹的眼睛那样锐利,时而像绽放在晨曦中的玫瑰花瓣那样温柔。她对文学产生了强烈的感应,并激起了强烈的表现欲望,如奔流的瀑布,想找一个倾泻的缺口。许多作家都有类似的体验。由此可见,“文化浸润”的魅力多么大啊!假如我们的中学生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具有这样的人文素养,那还需要硬着头皮去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去挖空心思地“编”作文吗?
可以这样说,作文教学要走出盘陀路,中学生作文的“瓶颈”要彻底打破,必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要求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的意义或曰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拓展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基。
围绕着语文核心素养,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在探究。“人生语文”思想的创立者、著名特级教师陈继英先生强调,语文教学要从促进学生人生发展的角度实施教学策略,它以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为核心,以读写互动、主体体验和积累为手段,通过读书探究、言意互转,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目标是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活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发掘人的潜能,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迪和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和精神根基。很显然,陈先生把提升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笔者倡导的“语文养成教育”也认为,语文学习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生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因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人文素养的培养。
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呢?就整个语文课程而言,当然在于民族文化的浸润与积淀,即在阅读中吸收并积淀文化精髓,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文化的体验与积淀。作为语文课程重要一翼的写作,也理当在教学与训练中引导学生亲密接触文化精神产品,亲密接触具有文化氛围的社会生活。这种文化的浸润与积淀,既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正因此,作文教学与训练就不应只着力于写作的技术化层面,还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意于实现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自始至终都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人生,丰富情感,除了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社会活动、阅读大量的经典名篇,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写作活动。例如,“收藏感动”写作系列活动。感动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它能使人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人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人,只要他还能感动,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与天性;只要能感动,即使被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乏感动,比如,在外面受委屈回到家时妈妈的一声安慰;考试失利情绪低落时看到路人投来的一个微笑;独自穿越黑暗的胡同时瞧见谁家的门缝里透出的一线灯光等等,如果把这些“感动”都收藏起来,定格在自己的收藏夹里,让它们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这无论是对人文滋养还是写作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再如,“情感咀嚼”写作系列活动。要求学生以下列题目作文:①“想起那件事,我就____”横线上由学生自填表达一种情感的字眼,如“怦然心动”“欣喜若狂”“潸然泪下”“寝食难安”“激情澎湃”“感到心痛”“不敢懈怠”“美滋滋的”“有了力量”等等;②“真的____他(她)” 学生可在横线上自填一个表明情感的词,如“喜欢”“敬佩”“崇拜”“感谢”“羡慕”“同情”等等;③“多想____ ”横线上可自填一个词语,如“握住他(她)的手”“回到那片天地”“重温那一幕”“投入你的怀抱”“与你去远游”等等。经常这样咀嚼咀嚼曾经的情感体验,既是写作材料的检阅,也是对自己情感的陶冶。又如,“真情感恩”写作系列活动。引导中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感谢朋友的鼓励之恩,感谢名人的引导之恩,感谢小动物的友好之恩,感谢大自然的赠予之恩,感谢困难挫折的磨砺之恩,感谢竞争对手的刺激之恩……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懂得“知恩图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不只是感情变得丰富、细腻,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观察、思考周围的人与物,而且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具有一生健康发展的人文素养。
在写作教学与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他们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正能量,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实现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
三、写作训练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作文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状态,“立言”与“立人”是相统一的。作文活动应该是一种生命运动,是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触及学生发展中的各个层面,都是促进每一位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写作活动其实是“对话”活动,一是与自我对话,展示自我。我有自己的家庭,我有自己的亲人、老师与朋友,我有自己的苦恼与快乐,我有自己的愿望与追求,我有自己的特长与毛病,我有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我有自己留下的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我是自己的挚友,我是自己的敌人,我是自己的评判者,我是自己的监督人,我是自己的安慰者……写作实际上就是推心置腹地与自我对话,认识真实的自我,展示血肉丰富的自我,展示一个独特的世界。这种“对话”机制的形成,实际上也就是人文精神的张扬。二是与自然对话,丰富自我。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是非常丰富的矿藏,是养育我们的母亲,引导学生投身自然的怀抱,与自然对话,这样不仅会感到身心愉悦,而且会丰富精神世界。这种“对话”,不只是身形的接近,而且是心灵的融入,如李太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朱自清“那醉人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无论是花、草、虫、鱼,还是风、霜、雪、月,只要同学们能用心去聆听,用情去交流,就能呼吸到它们的气息,就能倾听到它们的声音。置身荷塘边,可以听到阳光洒落在荷花上的声音;徜徉林荫道上,可以听到月亮穿过树梢的声音;静观夕阳西下,可以听到太阳落山的声音……真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自我的情感也就丰富了,人文情怀也就归位了。三是与社会对话,走出自我。我们不应是那种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吟风弄月、多愁善感的“小我”者,而要成为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大气凛然、才气沛然的“大我”者,像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像岳飞“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像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像秋瑾“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因此,学生强化自己在社会舞台的角色意识,注重与周围人的交往、交流、和谐相处,尊重自己,珍视生命,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就不过于沉迷于身边的琐事,而是追求人生彰显生命的大境界。四是与大师对话,提升自我。接近巨人,只有通过智慧的阶梯,如果一个人不进入巨人的生活中去,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跟大师对话,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观照,就是通过追慕灵魂来拷问灵魂,从而慢慢地摆脱“小我”,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学生多读大师们留下的经典著作,多读关于大师的传记作品,多接触这些人类智慧宝库中最鲜活的东西,让大师的形象矗立在自己的心中,让大师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大写的人,成为一个人文内涵十分丰厚的人。毫无疑问,这四种“对话”活动就是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成功的写作者都是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涵养的。曾以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蜚声媒体的蒋昕捷向记者透露,他阅读《三国演义》至少三四十遍,好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他熟记了赤兔马的来龙去脉以及与赤兔马相关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熟记了作品中的时间、地点、名言诗句,甚至连关公对诸葛瑾来劝降时说的“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名言都记住了。如今的蒋昕捷已在新闻媒体如鱼得水,成为社会良心的守护神。显而易见,写作的准备过程不只是为了写作,更在于提升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与训练绝不能止于“术”,而应注重“人”,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惟其如此,才能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作文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陈继英.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培养人文素养的关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它强调的是对人的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关注和人的精神追求。人文素养教育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使人获得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从而认识人的本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人文素养教育需要一直贯穿于课程教育中,将英语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作用充分地挖掘出来。将人文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英语课程自身就有着很强的文化底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能够体现非常浓郁的人文精神。因此可以通过淡化传统的以知识传输为主的单纯化教学,加强通过语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素养,使得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人文素养欠缺的表现及原因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英语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人格化的过程,也是拓展视野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同时,人文素养的提高对语言的学习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学不仅是教学生掌握英语的语言,更应教予学生英语所承载着的文化精神。如果没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那么学生必然会缺乏“跨文化意识”,即缺乏中西方文化素养。在西方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同时,学习民族文化也不可忽视。只有充分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而对文化多样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再者,大学英语教学过于看重考试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英语教学因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挂钩,所以对语言知识等应试性内容过分强调,致使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英语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缺乏。艺术类学生很少能从提升自我整体素质的角度考虑来进行全面系统的英语学习,这就形成了他们对语言知识虽然能够掌握,而中西方文化素养却缺失严重。因此,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方面。
三、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途径
将人文教育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内容既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也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提高其英语文化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大学英语课程时,将历史文化知识融入语言知识中,让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素养,达到双赢的局面。
1.调整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在进行英语课程设置时,我们可以压缩现有的语言教学,增加语言应用类等实践性英语教学。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只有修完规定的英语课程并获得学分后,才能选修其他课程,如英语文化、报刊阅读、影视欣赏等。对英语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既保证了大学英语教育四年不断线,同时又扩充了英语教学的内容,加强了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
2.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学熏陶。英语文学作品表现的人文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思想,都具有人生哲学的内涵。“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哲学和艺术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艺术类学生从英语文学作品中吸收营养,对提升自身哲学素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哲学、艺术有机统一起来。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挖掘人文教育资源。外语教师是异域文化的直接接受者,所以自身对异域文化的态度和价值判断的培养是外语教师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及适应外语教学这一特殊学科的专门素质。一个人文素质高、学识渊博的英语教师所教的学生,才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四、结束语
一、什么是语文素养?
1.什么是素养?
“素养”一词,从词素构成上看,应由“素质”和“修养”构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养”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具体地说,“素养”就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①
2.什么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它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
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1.用好教材授以渔。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如果仅仅只停留在教教材知识的层面上,那么语文教师只能是一辈子辛苦,学生最多是考试的机器,素养与能力不会有较大的飞跃。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教材作为一个范本,在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基础训练的同时,更多的要针对每册每单元的教学重点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赏析的方法、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更多的作品,在海量阅读中提高阅读、审美、鉴赏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用活教材激真趣。
唐代李白在《日夕山中忽然有怀》中有“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晨游任所萃,悠悠蕴真趣。”很多作品都提到“真趣”。什么意思呢?真趣即真正的意趣、旨趣。语文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真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笑容,在课堂上有笑声,喜欢语文,快乐阅读,抒写心灵,因独悟而惬意,因释怀而欣慰。若想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真趣,语文教师就要用活教材,不必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从头到尾地教过去,而应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对新课标的解读,整合课堂教学资源,上好高质量,有语文魅力、语文味、语文神秘感的对学生具有极大诱惑力的课堂。我认为可以实行单元整体化教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单元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讲,尽量课内课外相结合,由课内巧线连珠,上出文学味、语文味,让学生产生学这方面知识的向往与痴迷之情,至少都要有短暂时间的学习冲动与热情。
3.拓展教材阔视野。
当代的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除了教好、用活教材之外,还要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解读,编制相应的语文校本课程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不自觉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如编制符合綦江地域、历史、文化方面的校本课程,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对家乡人民、文化的热爱之情;又如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形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分阶段、分类别地编写一些辅助教材,从而根据这些教材,制定出对语文学科的过程考核,让学生在过程考核中真正提升语文素养,而不是就为了最终的分数。
4.语文活动提素养。
(1)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
学生的演讲能力,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从学生初一开始,就坚持课前3分钟的演讲活动,内容可围绕一个话题阐述自己的看法,也可讲一个故事或其他,初一由学生自选话题,初二、初三逐渐过渡到教师定话题或题目,每次教师都要与学生共同评出一个等级,并写出评语装入学生的成长记录册。
(2)常态化的读书交流活动。
学生的阅读量,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推荐,结合教师的了解与学生的推荐,给学生编写了一个分段实施的读书书目,每月至少读一本书,每周必须写出读书心得(每周要评出优秀读书心得,并上传校园网站),一学月班上举行一次两课时左右的班级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差距,长见识,增强能力。
(3)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华东师大中文系方智范说:综合性学习正是这样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4)不定期的征文、演讲、讲故事活动。
目前,关工委等上级部门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征文、演讲、讲故事、经典诵读等诸多活动,我认为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因此,我每次都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提升。
通过实践,我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成长的维生素,决定着学生成长的质量。②它是学生学好一切学科知识,形成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健全人格与品德修养等一切的基础,我们应该在提升语文素养上下工夫,从而事半功倍地实现学生高素质的发展,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注释:
关键词:阅读素养;审美能力;亲情意识;爱国精神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课改下的基本理念,而且也是素质教育下语文课程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认真挖掘教材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确保课程价值的最大化
实现。
一、借助文本鉴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鉴赏能力是语文学习的能力之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的过程中感受文本中所包含的自然美、建筑美、人物美等,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语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学《桥之美》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本中所描述的建筑美,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桥的姿态万千,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了鉴赏和解读,如:“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鼓励学生结合文本描述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在大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桥”,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相关的句子进行欣赏,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二、借助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亲情意识
自主学习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教学方式,也是凸显学生主体性,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亲情意识的培养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学生自身真正认识到亲情的价值,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使学生懂得感恩。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自主学习模式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以确保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例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文本中所包含的那份深沉的父爱,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思考文本中的重点句子来体会父亲对作者的爱。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着重分析下面三个句子:(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2)没有爸爸,你要自己管好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3)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助你妈妈。你最大。引导学生讨论,这三个句子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浓浓的父爱,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亲情意识,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亲情。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是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主人公的爱国情怀,也为了对学生有效地进行爱国教育,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问题情境探究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这节课与平时的课有什么不同?(2)韩麦尔先生今天进行了怎样的穿戴,为什么要这样?(3)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在听到钟声、号声后会脸色惨白?(4)本节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除上述三点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是课外阅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还可以借助多元解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包括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借助恰当的方法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语文意识的培养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优化环境;创新课程;联系生活;加强實践;拓展渠道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32-02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长期以来,由于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条件与城镇学生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对外界事物接触了解的比较少,语文知识面狭窄,思维不够活跃,接受能力也较差;再加上广大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活动单一,导致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偏低。作为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优化语文教学环境,创设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努力创建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加大阅读,以读促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是学生在校内外获取课外知识最直接的来源之一。通过观察发现,多数小学生都对阅读课外书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给学生阅读提供便利,我特意在教室里设立了图书角。除从学校图书室借来一部分书籍外,鼓励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的课外书与大家分享,大力倡导学生课余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才干,对提高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设良好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努力创设一种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时刻沐浴在语文知识的阳光之下,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知识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知识的无穷魅力。为此我将语文学习融入、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如在班级设立“知识窗”,将一些学生常用常见的语文知识或名人名言张贴在那里,鼓励学生多读多记,并及时更新;在教室设立“习作园地”,张贴一些优秀作文或文章,方便学生交流学习。通过班级文化和语文学习的结合,使学生处在一种浓厚语文学习氛围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成立兴趣小组,培养特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我带的班级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分别进入童话组、成语小组、小小文学社、小诗社等小组,鼓励各个小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并举行评比展示,各小组定期向大家展示学习成果,由此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乐在其中,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大力實施新课程改革,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拓展课程类型,不同形式有机结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可穿插實施阅读课、表演课、演讲课、写字课、写作课等,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多方面技能。还注意将不同类型的课程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冀教版小语教材中有童话单元,课下我和学生一起编写童话剧本,實现了表达和写作、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培养了学生语文多项技能,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使语文课充满趣味,由一坛“死水”变成了源源不绝的“活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激活语文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语文课堂应充满生机和活力,不应该总是老师唱“独角戏”,应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扮演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得到展现。针对农村孩子普遍羞怯、不善言辞、口头表达能力弱的现状,我特意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讲一讲,内容不限。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发现孩子们的胆量比以前大了许多,上课发言积极了,性格也变开朗了,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都有了提高。
(三)开展语文学科相关活动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语文学习运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不拘一格,为此,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故事会”、“演讲比赛”、“小小辩论会”等,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有帮助。和学生一起办“班级周报”,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策划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语文的学习和运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實践性得到充分发挥,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开展语文课外實践活动
(一)密切联系生活
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教师不能把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堂,应树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让语文学习密切联系生活。对农村学生来说,书本以外的生活是他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应把语文学习同农村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注意开发利用农村的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亲近生活,利用生活学习语文。如在讲授《柳笛和榆钱》一课时,我就带领学生去校外捋了几把榆钱,折了几根柳枝做笛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他们乐此不疲,这样语文学习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
(二)积极开展语文课外實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實践是检验所学知识的唯一标准。所以语文学习也要和课外實践密切结合起来。我们必要时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外参加實践活动。如有一单元的写作要求是采访手记,就让学生去当一次小记者,去采访种地的农民。在学习《蜜蜂》一课时,针对农村很多学生的家长在养蜂,建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下课文中的實验,看是否和课文相符。这些课外實践活动学生都兴致盎然地参加,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
.
四、利用家庭教育,开辟语文学习的新渠道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素养 职业理想
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必备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是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还需要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形成的与语文学科相关的教育理念、职业理想、专业能力和完善人格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这也是新课改为实现预期目标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令人堪n,尤其是县级非重点中学、乡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更是参差不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新课改的实施。
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调查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本课题组做了一次针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平顶山市八中、平顶山市九中、叶县叶公中学等9所初级中学和叶县一高、鲁山一高、平顶山市二中、襄县一高等4所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125人,其中初中78人,高中47人。调查内容涉及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职业理想、所读教育论著论文、语文教学研究、最新教学技术手段应用情况等31项,共回收有效问卷118份。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热情。问卷调查中不难发现,75%的中学语文教师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热情,究其原因在于这一群体感觉工作压力较大。压力主要来自于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以及各种名目繁复的评估、考核、总结使得中学语文教师耗掉不少的体力精力疲于应付,并逐渐产生一种职业疲惫感;而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望和对教师的评价以及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绑架带来的精神与心理压力都令他们缺乏职业的幸福感。长期的压力积累得不到释放,进而产生了职业倦怠,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沦为谋生的工具,哪里还有职业理想与职业热情?怎么会努力完成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热情是教育事业的最大威胁。段落修改
二是教育观念滞后,角色难以转换。调查问卷显示,68%的语文教师教育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墨守成规,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依旧按照原来的套路实施课堂教学。对于新出现的教育理念无法接受并且具有抵触情绪,认为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方式,说到底其实是中学语文教师固步自封、宁可守旧不愿革新的思想所致。新课改背景下视阈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来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大翻转,中学语文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维创造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完成角色的转换。但是,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离开满堂灌无所适从,角色转变僵化,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概念上而无法实现。
三是知识更新率不高,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技能有待提高。问卷中86%的语文教师每学期没有完整地看完一本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78%的人近三年没有看完过三本教育方面的论著,67%的人很少关注语文教学的教研论文。而且,问卷调查中“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哪些”的回答中,仅有35%的教师能够写出“导读法”、“自主探究法”等体现新课改精神内涵的教学方法。不难看出,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更新率比较低,没能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依旧满足于旧的知识体系固步自封,无法与新课改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精神实质的要求接轨。而且教学方法单一不求新变,问卷中同样显示出65%的语文教师对于基本教学技能运用比较薄弱。
四是教学反思能力与科研能力差。调查问卷中,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与科研能力堪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仅占被调查对象的45%,而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更是不容乐观。
二、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建立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去,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教育部为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出台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这是国家对各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它对中学教师在职前教育的培养、入职门槛、入职后的各种职业培训、考核等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它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出发,强调中学教师在“职业理解与认知”“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学科教学知识”等14个领域内要达到61个方面的专业素养指标与要求。从本课题组发放的问卷调查来看,绝大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师持有传统的专业理念故步自封,与新课改相关的新的专业理念缺乏,专业知识结构不健全,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不全面,语文教学的专业能力需要极大的提高,与新课改以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相差甚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新时代对语文教师从业标准的逐步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必将是一个历久弥新、持续长久值得关注的话题。
三、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措施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而专业素养的提升更需要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中学、教师个人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共同来努力才能达到成效,绝非是中学语文教师个人的行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树立职业理想。中学语文教师要从灵魂深处热爱自己的职业,发自内心的关爱自己的学生,升华专业理念,树立为人民教育事业甘愿奉献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中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希望达到的个人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职业目标与职业境界,是语文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对于每位教师来讲,树立职业理想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潜在意义。只有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才有为实现理想而激发的内在动力,才能刻苦努力,为实现职业理想而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内涵提升和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化的传承者、灵魂的塑造者,要领会到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深刻懂得教师职业的伟大和重要意义。段落修改
(二)转变教育观念。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种改革,其先导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革新,并在新的理念引导下付诸于切实行动。如果没有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中学语文教师不可能充分理解新课改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等新的教育理念,自然不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迎接新课改。新课改从本质上来讲,是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也即是说,新课改让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地适应教师的“教”向主动的适应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学”转变。对教师来讲,要由原来的满堂灌的“教”向“引导”转变,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调整与转换。新课改语境下,中学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比较全面的知识架构的呈现者、现有知识信息地整理者和传递者,而是比原来的单纯“教”有着更高要求的课堂教学设计者、课程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角色由台前的主角转变为幕后的极其重要的配角。知识的更新与爆炸使得教师即便穷毕生精力也无法将其全部“教”给学生,而“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思维与方法并自觉养成信息处理的能力,才更为重要,正如前人所讲,“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鱼”。
(三)扎实做好中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学语文教师的职前教育阶段主要在师范院校,因此要从源头做起,加强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力度,实行严进严出的原则,对师范生高标准严要求。
从专业素养的视角来看,师范院校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培养师范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理想。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即明确培养目标是为中学输送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课程体系设置上,除了文学类、语言类、写作类、文学理论类、语文教学法等核心专业课程之外,还要设置教育学、心理学、课件制作、等相关课程,使师范生意识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学科知识,并且将教师意识、专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教育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内外。甚至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演讲大赛、教学课件制作大赛、三笔字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构建师范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树立师范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理想。二是树立师范生的师德观念。师范院校教师要以自己的高尚师德、渊博知识、谦逊有礼的行为处事方式和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熏陶师范生什么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明了“师范”的真正含义,帮助他们树立师德观念。三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环节应该是一个“教育实习――反思――再教育实习”的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的过程。而许多师范类高校只重视第一个阶段教育实习,缺少最为重要的“反思――再教育实习”后两个阶段。缺少教育实习的反思阶段和在教育实习阶段,使得教育实习生对教育实习认识不深,找不到自己在学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掌握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没有机会有针对性的弥补中学语文教学所缺少的专业知识,不能更好的做到查漏补缺。教育部充分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2014年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十八周即一个学期[2]。这一硬性要求目的在于祛除教育实习流于形式的弊端,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的质量。
(四)做好入职后的培训与学历提升。入职后,中学语文教师还要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充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参加各级各类的课程培训与学历提升是较好的途径。一是加强新任中学语文教师的岗前培训。大力加强新任教师的岗前培训,强化师德意识和教师的行为规范,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有计划有目的的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面,是新时期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部通过制定并实施“国培计划”,要求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入职前岗前适应性教育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这一举措,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高和角色的转换,更好的胜任中W语文教学工作。二是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升。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提高了中学教师的任职学历标准,通过中学语文教师在职进修语文教育硕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等提升学历渠道以及招收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投入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去,使得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科研整体水平。三是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短期集中培训课程的时间一般很短,形式灵活,可以脱产集中时间学习,也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这种培训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通过培训可以帮助中学语文教师解决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新课改无论是从知识的广度深度还是知识的时代性来看,都对中学语文教师知识素养提出了新挑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诚如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多读书勤于思考,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活跃创新思维,才能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逐渐适应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进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向着学者型教师的标准迈进。新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中学语文教师积极了解我国语文学科领域内最新的学术动态,把握时代脉搏,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还要对于其他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哲学甚至理工科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面对某些交叉学科的科普说明文以及与学生沟通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等等将无从下手。因此,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此外,中学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向同行业专家和同事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多观摩优秀语文教师的示范课,多阅读语文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以及优秀同行的专著、教研论文、教学感悟、教学心得体会等,可以将别人的优秀经验借鉴过来,帮助自己提高专业素养。
(六)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教学反思是中学语文教师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思考和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教学反思,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不断地通过教学积累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得到将逐步提高。而且,教学反思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实践的全方位的理性思考和自我诊断,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必由之路。而教师的科研能力恰恰就是在教学反思基础之上的提高与升华,没有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很难有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语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心得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并用文字将这种教学反思加以固化,就是教研活动的开端。教研活动的开始,往往意味着中学语文教师不再单单是个优秀教案的搬运工,而是一个有创新意识、有独到见解的的、善于思考和总结经验的学者型语文教师。因此,教研论文可以看成是教学反思的提高和凝练,是中学语文教师思维活动中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迈进,也是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学反思可以说是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显著性标志。
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成为学好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课程的基础条件。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对于新课改的实施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注释:
[1]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和的通知》(教师[2012]1号)
[2]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
[3]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
【关 键 词】 语文素养;初中学生;教学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作为刚进入初中的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学习语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语文基本功较差,语文素养很难形成,语文成绩提升起来也就很慢。所以,我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二节语文课上,就会对学生重点讲述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的养成,以及如何练基本功,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写写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人认为有以下实用方法:
(一)勤查工具书,务求准确
俗话说“字典是不开口的老师”,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这不仅可使泛读达到顺畅的程度,还可以扩充词汇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工具书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也可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
(二)多读书,读经典书
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同学们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来认识和感悟世界,认识和理解真善美、假恶丑,潜移默化地接受人生哲理,比我们这些老师肤浅的说教要深刻、有效得多。所以,每册语文书后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一定要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本书给不同人的启发都是不一样的。当读完一本书后,要学会从多方面去分析它的立意,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总结出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再由此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我认为这样才叫读书,才能吸收书中的精髓,才能丰富自己的思想。
(三)多朗读,勤背诵经典的知识语段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节奏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背诵要下苦工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朗读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勤动手,做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读书要学会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读完书后用笔记记下来,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初中一年级以摘抄式笔记为主,如果能加上一、两句自己的点评、感悟则更好;初中二年级以提纲式、提要式笔记为主,每篇最好有自己100~200字的评论、感悟;初中三年级以读书心得体会为主,着重写自己的观点、感悟。
(五)善于思考问题,用心去感悟
善于思考,可以从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创作的源头,搜索到有灵感的细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不断积累生活体验,才能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同时要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朵精彩的浪花。当看到一些精彩瞬间时,能够快速在脑子里组织语言,在脑子里把这件事写下来。这种训练方法,不受时间、地点、纸笔的限制,易于操作,长此下去,就会掌握大量的写作材料,使用时选择的余地较大,写出的文章也会更贴近生活。
(六)勤于练笔,加深对生活的感悟
经常写作可以把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对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经常写作主要是为了练笔,练习对客观事物的表现力和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因此,只要有利于练笔的都可以写。但要注意把对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一定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要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做到“我手写我心”。
二、引导学生练好语文基本功
(一)加强对课本的学习,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的必要条件,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基础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学习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有用的理论,改变知识零散的状况。在初中阶段,学习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会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就是要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可以请教老师,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同时,每天应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得好的同学。另外,如果有时间,每天应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按“古诗词——诗歌——散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三)写一手端正、潇洒的字
每天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临帖,练习三年,坚持不懈,定能出手不凡。中国的汉字是讲究间架结构的,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起学生一种严谨的作风。不但在写字上是这样,在学习上、生活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要想把字练好并非一日之功,需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学生循序渐进地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写字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毅力,并养成学生一种良好踏实的作风。
(四)消灭错别字
学生在作业中写了错别字,一般说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改错意识。批改作业时,不直接帮学生圈出错别字,而是在有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提示学生这一行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他们自己查找并加以改正,而且还让他们准备一个错字辑录本,让他们留心观察别人的作业、书籍、报刊、大街上的招牌中有没有错别字,将错字记入错字辑录本里,这样培养学生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能够自己找出错别字,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基础。
(五)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多读好书,多买好书,积累好书,“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会使自己的眼界开阔,志向更远大,语文知识也更丰富。
我们相信,教师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贞福. 谈“语文素养”[J]. 语文建设,2003(4).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一、理工科专业渗透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据调查,目前的理工科专业往往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得很大一部分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仍避免不了人文精神匮乏的局面,从而导致“专业技术过硬、人文素质偏低”的现象泛滥,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比比皆是。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世界发展不平衡就会有各种危机,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会冲突不断,学校发展不平衡就会引起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起大落,最终影响社会,影响世界。由于科学发展和教育模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国内众多理工科院校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直存在着某种偏见与排斥,由此也引发文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致使整个教育不自觉地阻碍了人的素质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下教育中的这个缺陷,并对其进行全面诊断,全力提出补救的方案。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人文社科的发展却与经济、科学发展不相协调,使人们陷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食品过度掺杂化学原料等困境之中饱受痛苦。每当此类事件发生以后,很多人都在问责生产商、监督部门、政府等,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并不是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源,真正根源所在即是中国的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下培养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原本所学的化学物理知识是在教育学生如何熟知这些属性去解决现实问题,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市场经济的诱导下,一些学生建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社会,而是为了谋取利益将低廉的化工原料放入食品中。这些知识分子所做的事与其身份对比令社会感到诧异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敲响了警钟,这些现状提醒我们,在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需遵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最终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理工科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着重点与创新点
近年来,以文科为主的大学在积极推行以“应用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但它们的“应用为主”与理工科大学中文科的“应用为主”,在背景和内涵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前者是传统专业模式的改造,后者则是另辟天地,两者的出发点不同,走的路不同,最终的应用也自然不同,不能简单机械地划上等号,具体的建设要以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相应调整。实践证明,理工科大学的文科专业在“文理交叉”方面已经走在了时代前沿。
(一)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着重点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家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现阶段,高校实行文理渗透的教学模式必然是当今社会改革的产物,高校在研究如何进行渗透教学的同时,也需对其改革原因进行一定研究与了解,分析理工科渗透人文精神的教学方式对高校、高校老师、高校大学生以及整个社会的意义。高校进行改革,必然会涉及到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的教师授课以及大学生听课的方向也会有所变化。文理渗透的教学,培养出一批不一样的大学生,对社会的某些领域也必然会有一定影响。理工科院校应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理工科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联系实际,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2.注重文理交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升,但同时由于人文社科发展的滞后,又使人类陷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困境之中饱受痛苦[1]。因此,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相互回归和有机融合,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日益增长的趋势。即使人文社科内部也有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大科学”模式已逐渐取代独立个人的研究方式。因此,文科研究学者应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优势,关注处于文理之间边缘学科的热点问题,组织力量集体攻关。
(二)渗透人文精神的创新点
1.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长久以来的重理轻文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很多院校一直注重对理工科的实践教学,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建实验室、建研究所、作报告分析,却忽视了人文学科一样需要研究。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院校更应该投入经费建立文科研究所,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期刊,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让学生感受文理研究的不同之处,最终打破各学科间的独立性,寻找学科间的共同性,创造彼此间的联系,将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在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2.成立文学交流中心,树立文帮理的新风向。成立大学生文学交流中心,配备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加强理工类学生对人文精神理念的了解与学习。在文学交流活动中,老师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是积极引导学生将现有的理工科专业知识与传统的人文知识学科结合起来,并邀请真正的文科生一起加入进来,形成文科学生带动理工科学生一起钻研、探索的新风向,同学之间交流问题更加简单方便,有利于理工类学生学到更多的人文理念。
三、理工科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
理工科院校的专业发展除了要增强其学科优势,更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可在理工科专业培养中开设辅修专业,培养文理结合、文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如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人生、伦理、哲学、思维等方面的课程,为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和完善大学德育作出贡献[2]。加强其人文素质教育更是刻不容缓,要摸索出有效、可行的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机制。
(一)加强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建设
由于很多理工科专业教师并不能兼具专业与人文的双重责任,从而从反面抑制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发展。教师是学生的标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科学真理的追求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相关理工科教授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无论是课上讲解还是课下交流,都应用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使理工科的专业学习与文科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样才能使学生德才兼备,才能尽可能地培养出国家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3]。
(二)加强理工科专业人文学科课程设置
理工科学生以科研教学为主,人文学科为辅,穿插在日常的理科教学中,以另开课程的方式,给予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机会。同时,课程设置应以丰富多样为前提,最终既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又能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吻合,从而使文理结合更加切合实际需求。此外,大学的学习是以独立自主为原则,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学习,知识点多而杂,一般由老师稍作提点,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自己去探索学习,如此一来,理工科院校可以通过减少课程学时数,增加课程开设量的方式来系统地学习人文社会科学。
(三)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
理工科院校应该结合专业素养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多种多样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活动;积极开展与人文素质相关的演讲、征文活动;举办各种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欣赏、展览;积极引导校园内的学生艺术社团和文化艺术社团组织活动,并发挥这些活动的文化塑造功能,开拓营造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各种形式、渠道,调动理工科学生参与人文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让这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参与到具体的文科教育的组织管理中来,广泛吸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类文化活动,使学生成为“校园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与“学校精神”培育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创建者。理工科专业,在其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支撑。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是质与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有了量的变化。而人文精神要求科技创造体现人文关怀,坚守社会道德,从而使科技肩负起让人们的生活有质的飞跃的重任。科技是固化了的专业技术,其本身并不能提供价值判断,亦不能确定具体的科研方向与价值取向,而这恰恰就需要人文精神的正确指导,由此可见,科技发展不仅需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加强理工与人文的综合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宁萍.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文科科研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1,(12):26-28.
[2]张太行,赵卿敏.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3,(3):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