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神经内科护理诊断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神经内科疾病是一类发生于神经系统的疾病,往往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意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常见的神经内科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神经痛,例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等;神经系统炎症,如脑膜炎,颅内囊肿,脑炎等[1]。神经内科系统疾病种类繁多,虽然目前针对各种常见病以及多发病有了较为标准化的治疗手段,但是部分疾病发病紧急,并发症发病率高,迁延不愈,治疗周期长等特点,使得神经内科各疾病的预后效果不佳。有研究发现,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状态及康复速度[2,3]。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指针对神经内科不同的疾病及患者状态,予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依据规范化的神经内科护理管理条例进行指导,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状态[4,5]。本文选取了本院神经内科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对神经内科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神经内科室收治的100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纳入标准:于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心理疾病者,拒绝配合治疗及护理干预者、伴严重的肝、心、肺功能不全者;生活不能自理者等。其中对照组男性30人,女性20人;患者年龄为41~79岁,平均年龄(60.01±2.17)岁;小学文化11例,初中文化31例,高中及以上文化8例;脑出血患者5例,脑梗塞患者11例,脑膜炎患者5例,脑炎患者1例,周围神经痛患者2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人,女性23人;患者年龄为40~76岁,平均年龄(47.32±3.11)岁;小学文化10例,初中文化27例,高中及以上文化13例;脑出血患者3例,脑梗塞患者5例,脑膜炎患者6例,脑炎患者2例,周围神经痛患者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遵医嘱按时给药、常规饮食护理、护理,定期记录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并发症、用药情况等。观察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2.1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由护士长指导护理人员,对护理计划进行修订完善。
1.2.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于脑出血及脑梗塞的患者,由于病情迁延,病程长,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往往存在抵触心理,对治疗没有信心,所以临床疗效一般。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出血及脑梗塞的相关专业知识、治疗方式、预后情况,基于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患者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大其治疗的自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于脑膜炎患者,该类疾病由致病菌引起,病因明确,症状明显,配合临床各项检查,能够迅速诊断,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在确诊后第一时间内接受隔离以及药物治疗,避免后遗症的发生;而对于周围神经痛患者,由于青壮年好发,患者往往过分担忧相关后遗症的发生,存在焦虑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安抚,告知其预后情况及后遗症的发生原因、概率、以及治疗方式,解除其内心的焦虑,积极配合医师。护理人员还应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患者自行停药、减小药量。
1.2.3康复训练护理对于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对于脑出血患者,对于急性期需要避免过度运动,家属应密切陪护与关注;对于脑梗塞患者,轻者存在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肢体偏瘫、步态不稳、面瘫、运动性及感觉性功能障碍,故急性期需尽量卧床休息,恢复期配合患者翻身、局部肢体活动,避免压疮及下肢血栓。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SDSCA(SummaryofDiabetesSelfCareActivities;SDSCA)评分,包括运动锻炼、康复训练、饮食管理和用药情况四个方面;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积分法,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侧肢体功能情况,分值越高,则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患者肢体康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数据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侧肢体功能情况,见表2。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问题;对策
神经内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内容就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进入神经内科的患者其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意识模糊或存在意识障碍,容易在住院期间出现很多的并发症。因此,对这样的患者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是提高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质量、避免发生医疗事故纠纷的主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医院中护理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作者自身的认知,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有关防范措施的建议,希望以此能够真正做到保证患者的权益。
1 对现阶段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
1.1 对于现在很多医院的神经内科来说,安全设施不完善,导致了很多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行动非常不方便。如果我们能够在医院的病区里安装上一套完整的安全设施,那么出现摔伤、坠床、滑倒这些意外情况的概率就会大幅度的减少。
1.2 现阶段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方面的意识也比较淡薄,患者更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做的都是简单的日常功能护理工作,对住院的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没有尽到相应的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权这一基本权利,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隐私等问题也不注意保护,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不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只是简单机械的执行医生口头医嘱,一旦出现护理方面问题,护士不懂得保存相应的证据,导致在很多医患纠纷中举证倒置不力,为医院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1.3 医院中的各种制度落实不到位、对操作流程简单化。现阶段很多医院的护士为了自己方便,对操作流程进行简化,工作态度也不够认真,规章制度遵守上也缺乏自觉意识,未能按规范化操作,造成很多的不良后果,最终导致一些患者对我们工作的不信任。还有一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学习,单独工作时较难胜任,这都是导致护理过程中医患纠纷的隐患所在。
1.4 现阶段很多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和病人沟通环节上都十分欠缺。据我们的临床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医院的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服务欠缺方面的纠纷中,沟通不足最终引发事故的比重又占到了第一位。
1.5 现阶段医院中对病人的护理记录不详细,坦白的说,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工作确实不轻松,为患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就是对记录工作忽视了,最后病人对很多工作存在疑问。医疗护理上的事情大部分都会牵连到法律等方面的事项,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最有效力的法庭举证就是我们对病人的病情治疗记录。
1.6 医院当中的医务工作者数量不足,现代社会人们的医疗卫生意识增强,患者的护理需求量与日俱增,造成护士短缺的现象。医务工作者的数量和患者不成比例,以至很多医院当中的护理工作者都在超负荷工作,这最终就造成医务工作者不能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满足不了患者的要求;另一方面长期如此,护士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严重伤害。
关键词 循证护理;神经内科;便秘
1 神经内科患者便秘原因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如羊屎或团块状,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因此,了解便秘的常见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来说非常重要。1、长期禁食:神经内科危重病人长期昏迷并多反复出现应激性溃疡造成禁食。部分意识清醒的病人则因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延髓性麻痹等原因致食欲减退、不思饮食。长期禁食或进食少量流质饮食易造成胃肠功能减退,进食后容易引起便秘。2、环境因素:神经内科病人在发病后需长期卧床休息,必须协助其床上大小便。由于条件限制,经常有2~3人同住1间病室,病人不适应周围环境及排便姿势的改变,导致排便不畅。3、心理因素:发病的突然性和对预后的担心,导致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从而抑制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引起便秘。4、活动减少:患者长期卧床,缺少活动,胃肠蠕动减慢,体质虚弱,排便动力不足,使肠内容物停留在肠腔时间长,易致便秘。5、药物因素:患者在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合并应用解痉止痛药、镇静麻醉剂、利尿脱水剂及钙、铁、铝、抗组胺药等药物,使肠壁肌力减弱,肠蠕动减弱,易引起或加重便秘。
2 循征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便秘中应用
2.1药物护理
(1)一旦发生便秘现象,可交替使用轻泻剂,如果导、番泻叶、麻仁丸、乳果糖等,避免使用强烈泻药,忌长期应用泻药而加重便秘。(2)干结有便意者,可外用开塞露,但应注意前端,防止损伤黏膜。对便秘时间长的患者可用肥皂水低压灌肠,每次500~1000ml,采用14~16号尿管,插入10~15cm,保留10min左右,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3)生大黄有泻下通便的作用,所含大黄素有刺激肠壁,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肠收缩,使分泌增加而致肠内容物易于排出的作用,可减少便秘的发生。由于排出水分的增加,又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2.2饮食护理
鲜梨汁可有效降低颅脑外伤后便秘的发生率。梨汁之所以能够达到治疗效果,是因为每100ml梨汁中含有2g的山梨醇和6.4g的乳果糖,山梨醇和乳果糖是不吸收的糖类,经结肠细菌降解成低分子酸类,从而增加粪便的渗透性和酸度,使肠腔摄取增加。患者在饮用梨汁后,排便比较规律,且粪便较软,不需费力,患者感觉舒适。由于梨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饮料,可直接饮用,也可经鼻饲管注入胃内,且无不良反应,故患者较易接受,应用范围较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2.3腹部按摩
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操作者于患者右侧,双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置于右下腹部,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沿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方向,反复推展按摩,使腹部下陷1cm,幅度由小到大,直至产生肠蠕动,2次/d,10~15min/次。晚上入睡前及早晨醒来各揉腹1次,揉腹前应排空小便,不宜在过于饥饿的情况下进行,可由责任护士进行或在护士的指导下由病人及家属自己进行,结果便秘的发生明显减少。
2.4环境和心理因素
病人因为住院及疾病等因素,产生不安、紧张情绪,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在床上排泄的病人,由于心理负担较重,加上排便依附他人,会有羞耻感和顾虑心理。因此,应注意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讲解绝对卧床休息及床上大小便的重要性,保护其隐私,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向病人介绍利用腹压排便的姿势、便器种类及放置位置的选择,排便后及时清理,协助清洁肛周,床上铺一次性中单,如床单污染,立即更换。另外,注意保暖。
2.5其他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神经内科收治的所有出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2 方法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医院感染病历进行登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出院患者2 060 例,其中男1 056 例,女1 004 例,年龄16~86 岁。发生医院感染人数236 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04%。
2.2 医院感染部位
在236 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见,占68.92%;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0.24%;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分别占9.16%和10.28%;其他部位感染占0.40%。
2.3 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4~120 d,统计表明,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住院天数≥15 d者189 例(85.08%)。
2.4 年龄与医院感染关系
年龄16~25 岁感染人数为7 例(2.54%),25~45 岁为16 例(6.78%),45~60 岁为45 例(19.06%),>60 岁者158 例(66.95%)。
2.5 病种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6 例(44.92%),脑梗死患者56 例(23.73%),以后依次为颅内感染24 例(10.17%),缺血性脑病8 例(3.39%),周围神经病6 例(2.54%),其他36 例(15.25%)。
2.6 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
236 例医院感染的患者有156 例进行了吸痰或导尿;18 例进行了动静脉置管;有30 例进行了气管切开;有32 例安置了呼吸机。
3 讨论
3.1 危险因素分析
本组资料表明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肠道、皮肤及软组织。与牛桂林等[2]报道相近,均显示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说明神经内科感染部位有其共性。主要原因是高血压、脑出血伴神志昏迷者这类患者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反射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痰、呕吐物等不易排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加之呼吸道侵入性操如吸痰的反复实施使黏膜损伤。这种整体和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3]。
研究显示院内感染发生 率与住院时间成正比。住院天数≥15 d者占85.08%。研究显示10~30 d为感染高发时间段。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在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许多因素中,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的抵抗力不能忽略。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显着。其中以60 岁以上发病率最高,与老年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抵抗力差有关。这部分人构成了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控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时,应把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作为重点。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患者基础病密切相关。本次调查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前3种基础病为脑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这些患者大多数病情较重,偏瘫、意识障碍,患者多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此外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表明基础病合并感染对老年患者生命构成极大威胁。
侵入性操作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气管插管直接破坏了会厌部正常防御屏障,削弱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造成了清出呼吸道分泌物无效,使感染机会增多。留置尿管损伤尿路黏膜,留置胃管为胃内细菌定植咽部提供良好的通道,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提示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严格按程序正规操作,以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3.2 预防及控制措施
3.2.1 减少宿主的自身危险性
宿主自身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史、慢性肺病史、脑卒中史、起病时意识障碍、脑出血的量及部位等,这些因素虽不可干预,但如积极控制血糖、尽早清除血肿,恢复患者意识,对减少感染的发生将起重要作用。
3.2.2 调整医源性因素
如医疗操作、治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尽量少用或不用。医护人员接触每位患者及操作前后要进行手的清洁、消毒,防止各种医源性感染。进行侵入性操作要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定期对吸氧、吸痰等装置消毒,对留置尿管者每天用含有效碘1 000 mg/L碘伏溶液清洗尿道口2~3次,保持会清洁。对那些意识障碍重、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易吸除的患者,应尽快做气管切开,利于分泌物的消除。留置导尿应保持密闭系统,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
3.2.3 加强基础护理
对清醒患者鼓励其有效咳嗽和排痰,对意识障碍或危重患者要取正确卧位协助排痰防止误吸,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内每日通风2~4次,每次30~60 min,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应定期对病房内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细菌监测等。
3.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重症 护理 感染调查
资料与方法
监护对象及结果: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共836例,其中男521例,女315例,年龄17~80岁。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57例中,男86例,女71例。感染疾病种类脑出血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颅内感染37例、病毒性脑膜炎29例、进行性肌萎缩17例、其他15例。平均住院23.47天,共发生165例次感染,病死6例。院内感染中上呼吸道感染32%,下呼吸道感染41%,泌尿道感染12%,皮肤及软组织感染5%,其他感染10%。
监护设备及措施:心电监护仪对病人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定时监测,根据病人的生理指标设定报警装置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监护天数3~100天,平均7天。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
结 果
痊愈及好转498例、抢救149例、成功115例、死亡28例、气管切开46例。
常见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预后差,是院内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之一。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除与这些患者病情重、昏迷、卧床时间长、年龄偏大、抵抗力差等特点有关外,侵袭性操作多,大剂量应用激素,广泛应用抗生素以及交叉感染等因素也是导致其院内感染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
护 理
在神经内科院内感染以脑出血、帕金森氏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的发病率为高。这些患者应作为重点护理对象,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①病区和医疗器械的消毒隔离工作。医护人员在诊疗患者前后应严格洗手、按消毒隔离规范操作。要加强环境管理,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病室内应备有紫外线灯,含氯消毒液,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定期空气培养,以保持室内洁净;呼吸治疗设备如吸氧管、吸痰管、呼吸机、麻醉喉镜等的细菌污染可能也是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应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对人工呼吸装置应严格消毒,切断外源性感染传播途径;湿化瓶每日更换并消毒,即用含有效氯4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95%的酒精5~10ml均匀冲洗内壁倾去,1分钟后内盛无菌蒸馏水作湿化液后使用。②对长期卧床、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患者应加强肺部和皮肤护理,对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床褥的清洁及干燥柔软,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的形成;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利用深呼吸、咳嗽、胸部叩击或震颤引流等帮助排痰;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床边要备好吸引器及气管切开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在气管切开病人试堵管期间,严密观察病人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判断堵管是否适应;通过血氧饱和度仪的监测,若发现血氧饱和度降低,提示呼吸道梗阻,必须彻底吸痰、雾化吸入及时消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吸痰的时间长短应根据血氧饱和度变化而定,不宜超过15秒,同时注意观察有呼吸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③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应加强局部护理及对引流管的护理,导尿用三腔式尿管,严格无菌操作,用碘伏代替油将尿管整体擦一遍,并用碘伏消毒进行导尿,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保持引流管全程密闭,做好动态监测,预防逆行感染。及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及时做会阴冲洗。男患者用接尿器,必要时膀胱冲洗可预防泌尿系的感染。④合理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引起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密切监视患者菌群失调情况,严格限定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以减少患者口咽部细菌定植及菌群失调,从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⑤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神经内科的重症患者大多数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护理人员应与神志清的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沟通,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或消除,并尽可能专人护理,加强沟通和交流,努力满足生理及心理需要,以唤起病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昏迷者家庭建立好沟通渠道,及时告知患者情况,给予家属心理支持,争取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讨 论
总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治疗与护理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要针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目标监测,重点预防;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建立洁净病区;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和肺部护理,避免过多的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大监控力度;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通过这些护理措施的良好实施,一定能大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胜文.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0
2 李革,卢仙娥,邓济苏,等.重症监护室获得性感染传播机制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神经内科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对护理人员要求比较高.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老年过年人,并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疏忽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现将神经内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
1.1意外损伤
1.1.1跌到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然发生抽搐与晕厥.如遇到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更易发生跌倒。
1.1.2坠床烦躁不安患者可以用床档保护,肢体约束.如果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视不够擅自取下床档,约束带;高龄患者对病床不适应或夏天应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导致坠床。
1.2走失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连续看护,特别是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窒息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可引起食物误吸.鼻饲未严格遵操作规程,如未充分证实胃管在胃内,鼻饲速度过快,鼻饲时床头未抬高,引起食物返流而致误吸。
1.4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人体的治疗性、诊断性导管拔除,包括气管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尿管、胃管、各种术后引流导管甚至起搏导线等拔除[4]。神经内科患者受疾病的影响,意识常常会发生改变。当患者清醒后经常会产生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心理,如患者出现躁动时,没有使用约束带,极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1.4.1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教会患者及指导家属使用辅助设施,如护栏,扶手等;对于颈椎病患者,突然改变可能会诱发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等症状,应告知患者在改变时,动作要缓慢;提醒患者生活起居要注意做到3个30s,既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一定要看患者服药到口后才能离开;掌握专科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时有针对性,如脑出血患者,一定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以防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导致发生再次出血。
1.4.2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室光线充足;保洁员拖地时应设警示牌;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卫生间安装竖向抓杆,便于患者站起时借力,增设防滑垫。床边监护仪、氧气筒、吸引器应摆放在指定位置,电线应卷放好,以免电线松散垂在地上将患者绊倒;患者的衣裤大小合适;用轮椅护送患者时扣上安全带;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呼叫器,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拿的地方。
1.5管理因素
1.5.1优质护理体系不健全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去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质量监控不利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2],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力,没有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分析会,对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分析和总结,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及出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无章可循,随意性大,存在安全隐患[3]。
1.5.2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理人员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理人员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而出现角色冲突,长期以往将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只重视每日的功能护理,对患肢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
3 防范措施
3.1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死亡[4],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3.2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护,士长应随时检查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将其纳入考核,年终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5-6]。
4 缺乏有效的沟通
临床表明,多数的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及沟通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工作座谈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必要时给签字.同时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福少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49.
[2]张密香.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95.
[3]Ou Shuangli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nalysis of common security risks and preventive care measures[J].World Health Digest,2012,9(29).
[4]Yu Xiao-feng,Yang Xue-ying.On the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nursing security risk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J].Chinese health nutrition(in newborns),2014,24:01.
关键词:病原菌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较其他科多,而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国内对此报道的文献较少。为了探讨我院神经内科近3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一些控制医院感染的建议,现对我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7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2月一2007年12月收治住院患者200例,住院感染患者71例.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2~78岁,平均51.8岁。原发病:缺血性脑血管病2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7例,周围神经病8例,脊髓病变4例,病毒性脑炎2例,其他26例。对71例住院患者感染进行表格登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2 方法:71例医院患者感染病例全部由专职医师按诊断标准逐一确定诊断,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送检的标本进行统计,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近3年神经内科出院病例200例,发生医院感染71例,感染率为5.04%,医院感染患者男41例,女30例;年龄2―78岁。
2.1 每年的感染情况:上呼吸道感染20例,构成比是28.2%;下呼吸道感染28例,构成比39.4%;泌尿道感染13例,构成比18.3%;皮肤和黏膜感染4例,构成比5.6%;胃肠道感染3例,构成比4.2%;泌尿和下呼吸道1例.构成比1.4%;颅内感染1例,构成比1.4%;其他感染1例,构成1.4%;合计感染71例,构成比100%。
2.2 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本组患者住院时间最短4d,最长120d,统计表明,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住院21d,医院感染病历数10例,住院时间21~42d,医院感染病例数11例,超过42d者,医院感染50例。
2.3 病种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脑出血感染19例,构成比26.76%;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16例,构成比23.24%;脑梗死15例,构成比21.1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1例,构成比15.49%;其他10例,构成比14.08%。昏迷患者医院感染49例,构成比69.01%;非昏迷患者医院感染22例,构成比30.98%。
2.4 抗生素与感染关系:71例医院感染的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最少用2种,最多6种。其中,病原学送检前盲目给予抗生素治疗10例;感染与控制仍继续抗生素治疗5例;明显病毒感染,仍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例,这16例属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2.5 侵入性治疗:71例医院感染的患者有50例进行了吸痰或导尿;3例进行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有15例进行了气管切开,14例安置了呼吸机。
2.6 感染管理科每年3月对内科系统、9月对外科系统1个月所有的出院病历进行医院感染漏报普查,医院感染漏报结果如下:2005年出院总例数45例,内外科分别为25例和24例,感染漏报5例,漏报率0.83%;2006年内科例,外科32例,共出院65例,感染漏报3例,漏报率0.46%;2007年出院总例数67例,内外科分别是37例和30例.医院感染漏报1例,漏报率0.15%。
3 讨论
3.1 危险因素分析:本组资料表明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主要是高血压、脑出血伴神志昏迷。这类患者正常的生理反射如乔咽、咳嗽反射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痰、呕吐物等不易排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加之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的反复实施使黏膜损伤,屏障功能降低,麻醉使吞噬细胞功能下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呼吸道慢性疾病,这种整体和局部抵抗力下降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从上述结果看,患者住院时间超过42d,医院感染的病历数是21d内的5倍,这主要与患者的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有关。
3.2 预防及控制措施
3.2.1 加强基础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口腔彻底清洁护理,减少陪护,控制探视人数,保持病房环境卫生。
3.2.2 减少宿主的自身危险性:宿主自身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史、慢性肺病史、脑卒中史、起病时意识障碍、脑出血的量、部位、脑组织中线移位和血肿破人脑室。这些因素虽不可干预,但如积极控制血糖、尽早清除血肿,恢复患者意识,对减少肺感染的发生将起重要作用。
3.2.3 加强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
3.2.4 调整医源性因素:如医疗操作、治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尽量少用或不用H2-受体阻滞剂,减少侵入性操作等。但有些操作如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对那些意识障碍重、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易吸除的患者,应尽快做气管切开,有利于分泌物的消除,控制胃内容物返流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全身缺氧状态同时也为控制肺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留置导尿应保持密闭系统,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
3.2.5 合理使用抗生素:盲目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容易干扰人体的正常菌群,导致患者易感染性增高,因此,要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有效、价廉的抗生素。抗生素在患者感染已控制仍继续使用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促使细菌耐药性增加。
脑出血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高,为常见临床急症。主要是由于人体脑血管发生硬化现象或是出现病变,导致脑出血。并且其发病时病情危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较高的死亡率。基于脑出血的危害性严重,因此就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为患者进行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从某院选取2015年02月-2016年0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0例,采取有效的临床急救措施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将其报导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某院选取自2015年02月-2016年02月为期1年的时间里,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32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03±3.6)岁。对所有的患者及逆行那个头颅CT检查均检测为脑出血。其中,此40例脑出血患者中,有25例患者为半球出血,10例患者为脑干出血,5例患者为小脑出血。出血量大于30毫升的患者有10例,其余患者的出血量小于30毫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都在发病后1~3h内进行急救。
1.2 治疗方法
1.2.1 院前急救治疗。所有患者都在发病后1~3h内进行急救。都在所有患者都给予良好的院前急救和保守降颅压治疗、补液治疗等。在急救人员达到现场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包括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意识状态及瞳孔等,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舌后坠,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根据患者的情况转运送往医院,在此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活动做到慢、稳、轻,避免出现剧烈的震动,如果患者出现躁动可以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在路途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的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瞳孔大小,对呼吸衰竭的患者应该进行辅助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2.2 院内急救治疗。通过院前急救治疗后,脑出血患者到达急救室后首先必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对患者进行吸痰,患者的口腔鹊呐煌挛锛笆钡那謇恚适当的摆放患者的,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舌后坠及口腔被呕吐物阻塞,导致患者缺氧。对患者做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对昏迷的患者如果颅内压高则给予250ml20%的甘露醇,每隔6h静脉快速滴入,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减少甘露醇的量,滴入的速度要保持患者不心慌、不胸闷,如果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就要给患者服用双氢克尿噻,每天一次,每次50mg,对患者的肾功能定期的复查,在患者发病之后的3天内对患者及时的及逆行那个补液,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补液的量要控制在1500~2000ml/d,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症用药,从而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脑疝和脑水肿发生,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要及时的转外科治疗或者转院治疗。
1.2.3 护理院内急救治疗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让患者早日的康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密切的观察,如果发现患者的呼吸、血压及脉搏出现异常症状及时的进行抢救,对于呕吐频繁的患者,让患者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待患者呕吐完要及时的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必要的时候进行机械吸痰。对于不能经过口腔进食的患者,可能由于口腔不能及时的冲刷而繁殖,会引起口腔感染。所以患者出现口腔的溃疡可以使用龙胆紫擦洗,每天都应该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一次到两次,始终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洁,预防患者发生褥疮。患者由于昏迷所以肢体不能够活动,所以患者的肢体皮肤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就容易发生压疮。在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被褥及时的保持清洁,保持患者床单和衣服干燥。对患者每隔1~2个小时进行一次翻身,翻身的动作要轻。在患者的骨突部位垫软枕。对重症脑出血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应激性溃疡,所以要加强护理。在护理的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的出血症状,及时的吸出呕吐物,密切观察患者大便的颜色和性状调整用药,从而预防应急性溃疡发生。
2.结果
经过急救治疗后,4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5%。治疗效果:经过急救治疗后,40例脑出血患者中,显效者27例,有效者13例,无效者0例,总有效率为100%。
3.讨论
神经内科急救脑出血一般发病后1~3h内为最佳抢救时机,因此医院需建立完善急诊系统,根据患者发病特点,于最短时间内进行正确评估和诊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除了做好院前急救和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对挽救重度出血患者生命尤为关键。脑出血多跟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高血压,等疾病诱发,以颅内压升高、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短时间内若发生昏迷、呼吸循坏衰竭,可引发死亡。因而发病后需及时给予有效急救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脑出血是一种突发疾病。因此,该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鉴于此,某院神经内科主要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和院后急救治疗,通过入院之前的一系列的急救措施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建立患者输液通道,从而为抢救患者赢取时间,这是急诊内科急救的有效措施。经过急救治疗后,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出血量减少,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段杰,崔亚莉,王庆珍等主编.神经外科学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
[2]王春玉,张鹏博,董晓秋.急诊高血压脑出血1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5)
【关键词】神经内科;急诊家属;不良情绪
1.前言
在医学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急诊科护士职责不再只是做好急诊患者监测与抢救的工作,还要疏导神经内科急诊入院患者家属心理情况。因为家属的积极情绪对于患者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家属积极情绪可以增强患者弹性的防御线,提高患者应对病魔的能力。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疏导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促进医疗工作的进行,提高患者治愈率。
2.神经内科急诊入院的患者家属不良情绪特征
2.1愤怒
面对神经内科急诊入院患者,家属渴望治愈康复,但由于神经内科疾病危重,难以逆转,必须支付高昂费用进行治疗。部分家属难以接受支付了高额费用后,却没有显著的疗效,经常认为是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欠缺,耽误了病情,从而产生愤怒的情绪。
2.2失落感
神经内科集中患者入院以后,因为疾病原因,家属希望护理人员可以悉心照料与护理患者。家属这些要求并不过分,而且对于疾病康复与治疗都有促进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要尽可能给予满足。但是当下医院床护比例并没有达标;护理人员的配备不足,要想满足全部患者与患者家属需要难度比较大。而个别患者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家属就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进而出现失落感[1]。
2.3优先治疗感
大部分神经内科入院患者家属都会表现出焦虑与悲痛的情绪,都期待患者可以尽快康复,经常认为自家病人患病比较重,需要优先治疗,无法理解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的安排,从而出现不满情绪。
2.4恐惧感
因为神经内科急诊入院患者自身患有急危重症、病势比较凶险,例如:抽搐、剧烈疼痛、大出血、高热与呼吸困难等,导致病人救治比较困难,且随时面临死亡威胁。加之,医院环境特殊,例如:病房里多种设备信号报警声与抢救仪器;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频繁治疗的操作;患者身上的各种导管等,导致病房的气氛比较紧张,使患者家属产生恐惧感。
3.患者家属不良情绪的疏导方式
3.1加强护理人员人际沟通的能力
护理人员人际沟通能力对于护患冲突与护患关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护患交流中应用各种沟通技巧与策略,重视护患沟通方法,加强沟通的能力,进而增强沟通效果,使得患者与患者家属情绪得到改善。
3.3优化环境与实时进行康复训练
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创造安静、舒适与安全治疗的环境,消除或者是减少不良刺激。此外,病情比较稳定,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让患者进行康复功能的训练,让患者部分自理的能力得以恢复,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
3.4接诊护理人员要重视每一个患者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后要及时赶到患者身边,尽量做到早检查、早诊断与早治疗,医生也要及时传达医嘱,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执行医嘱,及时处理危重症状。同时在不违反医疗原则情况下,满足患者生活的需要。此外,还要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让患者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尽力抢救患者的安全感。
3.5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家属讲解健康知识
患者家属与患者对于病情有知情权,护理人员要在护理活动前与临床治疗前及时通知家属与患者,并向患者家属讲解操作的意义与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与并发症,这样能够消除患者家属的猜忌,稳定其紧张情绪与压力。同时在救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例如:肿瘤患者,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注意休息,不能做剧烈运动,并且和患者家属合作,确保患者遵照护理人员要求,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此外,医院可以利用余下时间组织座谈会,宣传疾病知识,让患者家属充分了解患者情况,积极参与救护过程[2]。
3.6缓解患者家属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会增加医护和患者家属的矛盾,使得患者护理与临床治疗受到严重影响,致使患者病情恶化,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稳定急诊患者家属情绪。
(1)护理人员要积极给患者技术讲解医院病区的环境,患者就诊的特点、作息与治疗安排、陪护管理的制度,让患者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消除恐惧感与陌生感,使其遵守医院的规定。
(2)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家属心理慰藉,指导患者家属配合医疗护理的工作,给予患者必要的支持与关心。同时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家属陪在患者身边。如果有可能出现抢救无效的情况,要在事先告知家属,让家属有心理准备。
(3)接诊护理人员态度要真诚与热情,处理相关问题要果断沉着,技术性操作要熟练而准确,让患者家属产生信任感,提高患者家属的配合度,使得患者家属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护理人员还要给患者家属介绍主治医生并进行自我介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4)医护人员要自觉地给患者家属与患者讲解病情、护理与治疗措施,让患者家属与患者充分了解病情。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讨论患者病情时,要尽可能客观,谨记保护性医疗的制度,不能将患者病情夸大,尽量不要使用病情太严重的句子,以免加重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
(5)患者家属因为不良情绪产生的过激行为,医护人员不应该即刻直面反驳与训斥,要对患者家属行为给予包容、理解与体谅。在护理与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家属、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真实感受,将患者与患者家属顾虑消除。对于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意见,护理人员要耐心、认真解释,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医护方面存在的缺陷,医护人员要及时改正,对于不协调护患关系要及时改善,消除医患、护患纠纷的隐患。
4.结语
总而言之,神经内科急诊入院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快、发病比较急,患者家属受刺激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其中包含焦虑、消极等。因此,护理人员在危重患者监护、抢救、护理时,要关注患者家属情绪变化,对于患者家属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让患者家属改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心理焦虑的程度,使患者家属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缓解患者病情,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