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第1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专业教学计划;评价审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153-03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学习情境等诸多环节,也应具体表现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教学管理与评价等要素中。其中,专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总领作用,它明确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能力要求,统筹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系统安排专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配,具体规定各课程的教学学时分配。

有鉴于此,如何在工学结合改革过程中对高职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体例、审核评价方法进行规律性的提炼与总结,以实现从理论上系统地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传统构成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对高职专业教学计划有明确的要求,提出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应遵循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等6项原则,并要求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1)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2)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3)修业年限;(4)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5)教学进程表;(6)必要的说明。

(二)工学结合改革后的专业培养方案的构成与调整

尽管经过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示范校骨干校的建设,高职教育改革的内容日益丰富,但是,重新研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相关要求,特别是文中提及的关于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应遵循的6项原则以及教学计划的内容要求,对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起着指导性作用。

不同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对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与内容结构进行了完善,主要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就业岗位与岗位群 为了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在新教学计划体例中,我们突出了就业岗位的设计,在“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安排了“就业岗位(群)”部分,对本专业主要就业行业(企业)及主要就业岗位进行说明。

人才培养规格 在高职专业传统的教学计划体例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表述,常常分成德育规格、业务规格、体育美育规格等三类,并详细分述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与课程设置,该部分的内容既承接了“专业具体培养目标”的要求,又对紧随其后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与指引,从而完整地构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有的教学计划体例割裂了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的关系,对于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而言,人为区分哪些是知识的构成要素,哪些是能力的构成要素,哪些是素质的构成要素,分别对应哪些课程,是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因此,我们在新教学计划中将该部分内容调整为“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分析”,体现面向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并采用“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要求”的分析过程,如表1所示。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在新教学计划的体例设计中,加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演绎,新增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环节,包括“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具体描述”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重在演绎学习领域(课程)的形成,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的归纳,以及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从而确定本专业应涉及的学习领域,即确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第二部分,是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具体描述,主要是对专业的主要学习领域(课程)进行描述,特别是各学习领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及应包含的学习情境(学习内容)。

构建专业教学计划的评价审核指标体系

在构建了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体例后,由于原有教学计划的框架已推行多年,在专业负责人和教师中已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要实现新旧教学计划模式的转变,在工作推进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克服这一点,除了系统性地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题培训外,在教学管理层面构建一套对新教学计划的评价体系,以顺利推进教学计划的转型,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审核指标的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 指标设置的科学性是指指标设计要繁简得当,在层次设计上要主次分明,必要时可通过设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来确保指标的科学性。

系统性原则 指标应包括评审专业教学设计的基本属性,如教学计划的形式要求、内容完整性、关键要求、特色创新等,保证从各个方面、角度来系统性地评价项目质量。

客观性原则 尽量减少主观性评价,多采用客观性评价,对评审内容进行量化,采分点应明确具体,能够用数字量化采分点的尽可能量化;同时,可通过设置指标内涵与评分标准来明确赋分尺度,也可通过设置赋分等级来加以规范,如采用A、B、C、D、E五个等级,分别对应1.0、0.8、0.6、0.4、0.2的分值系数,以便尽可能减少不同评分人的赋分随意性。

方便评审人操作原则 评审指标尽可能与教学计划的栏目内容相对应,这种设计能使评分人在评阅材料的进程中结合指标体系的先后顺序直接评分。另外,对于教学计划中的一些客观性内容,可在评审前,直接由工作人员提供给评分人员,免去了由评分人分别到项目材料中去寻求答案的重复劳动。

(二)主要指标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形式与体例要求指标 为了使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在形式上统一与规范,一般由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编制模板,故在“教学计划的标题说明”、“专业培养目标”、“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等指标中均强调形式的规范与体例的一致性。

严谨与科学性指标 由于教学计划中关于学时、学期教学周数、学分数等量化数据,以及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预测、毕业条件等指标均涉及数据的严谨性,故在相关指标中对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进行重点评价。

工学结合模式的核心观测点指标 新的专业教学计划要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因此,在指标体系设计中突出体现相关改革指标,如在指标“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中,从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过程分析应科学合理;在指标“课程设置”中,对生产性实训环节的安排及证书类课程是否纳入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点赋分。

指标体系的构成 评价体系分10项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标题及说明部分、行业发展情况与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与职业岗位分析、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毕业时学生应修学分和应取得的证书、实践教学基本要求、各学期教学环节总体安排、课程设置等,具体指标的设计如下页表2所示。

我们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在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实训教学等三个层面系统化地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特别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实施了工学结合改革后,借助新的教学计划审核评价指标,在整体上推动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各专业初步摆脱了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与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雷同,教学计划的时效性更强,课程体系设计面向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体现得更具体,课程安排突出生产性实训与证书课程得到了更好的落实,从而体现了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建孝,潘洪军.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6(5).

[2]姜大源.当代德国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第2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改革

一、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专业设置的变化

专业泛指培养人才的口径,是根据社会分工与人才规格的需求设置的,而社会分工与人才需求的规格往往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体制的变革而发展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各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带来了专业设置的显著变化。不少专业生源减少,需求降低甚至淘汰取消,而一些市场需求大、生源好的新专业得到了社会和高校的青睐,各高校纷纷增设诸如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但这些新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积累的经验很少,人才培养方案大都是通过“拼盘”或“借用”组成,既没有专业特色,也不能体现成人教育特点。

(二)接受教育的主体构成发生了变化

以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来自各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自我管理能力,对职业、技术及其所需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现在,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技、中专毕业生等20岁左右的青年正成为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人群。他们保持着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轨迹,缺乏实践经验,许多未就业的学生希望能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面向社会择业。因此,根据生源结构的变化,及时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成教学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行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来源于普通高校对应的教学计划,着重于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身份不相适应,很难把学员培养成适应能力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次,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课程设置偏窄、偏专和偏难,内容陈旧,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新成果的课程少,学生所学知识对实际工作指导及应用帮助不大。再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授课学时偏多,学生课业负担重,自主学习时间少。某校一成教业余班级,一周7天每天晚上都有教学任务,学生奔波于工作单位与学校之间,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不高。

二、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拓宽基础,提高素质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学员对岗位变动的适应性和就业弹性的需求,综合培养,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为此,一要拓宽学科基础,构筑专业大类共同的知识和技术平台,设置同一或相近学科内各专业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适当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满足学员岗位变动的要求;二要按专业方向设置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得到较为系统的教育,增强学员对所从事工作或准备从事工作的适应性;三要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适当开设人文、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的课程,提高学员的科学与文化素养,促进其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突出实践,强化技能的原则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特点,成人高等教育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员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实践新内容,开设具有较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工艺性的实践课程,增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和考核分值。安排足够的时间,结合实际工作任务组织学生开展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三)整体优化,相对稳定的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全局出发,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合理调整总体的课程设置与布局。理顺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推陈出新,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达到最佳培养效果。同时,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具有一定时间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保持学生知识体系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为了维持学校教学组织与教学建设的连续性,保证教学的相对稳定性也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考虑的内容。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新模式的实践

(一)统一规划,缜密组织实施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综合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凡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成功的学校,无一不是有专门的领导机构统管全局。我校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全校统一思想,从促进学校成人教育长远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统一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安排专业人员认真学习与调研,分析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类型,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现状、特点以及国内外同专业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广泛听取专家、专业教师、用人单位及学员的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学校成教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各教学单位具体制定,专家集体审议,反复修改,最后再审核通过实施,确保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既要把实现成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又要从实际现状出发,尽力促进成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因此,修订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定位在构建适应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体系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充分肯定成人学员在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尊重成人作为人群主体的需要,根据地域特色和学校定位,制订出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如我校在修订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以广东特别是广州市产业和行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所需经管类人才为依据,以建设专业应用性为重点,设计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性理论体系和教学系统。这一系统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熟练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具有从事该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合理布局,优化课程体系

我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含五个部分。一是公共课,公共课着力于培养成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它包含了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前者包含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及哲学等课程,后者包含应用写作、心理学(教师教育类)等素质教育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按照增强实用性,适度重基础的原则,设置专业群或职业技术群基础课,如经济数学等课程,这一部分同时也包含了学科(专业)基础课,如人才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统计学、经济学等。三是专业必修课,从宽口径的角度考虑,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全部打通,设置了部分职业教育和资格认证考试的课程,剔除了部分内容过细过窄、理论性太深的陈旧课程。四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它们与专业必修课程共同组成专业不同方向的课程知识模块,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最后是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在部分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中安排实践(上机、实验)外,另设置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含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四、修订前后人才培养方案比较

在课程设置上,原方案中专业课程较多,各课程知识面偏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公共课中增加了通识类课程,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课扩展为学科基础课,扩大了专业口径。在课程名称及教学要求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规范,如对在专科和专升本两个层次均需开设、但内容要求不同的课程,进行了有效区分,并对部分课程增加了考证要求,同时,为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新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学时上,修订前各专业的教学总学时约为1400―1600学时,修订后的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学时有升有减,增加学时的主要是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以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减少学时的主要是将原来分得过细、过窄的专业课进行了合并,或将专业方向课程放入了选修课模块,淘汰了部分陈旧课程;修订后教学总学时比以前略低,约为1100―1200学时,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增多。

参考文献:

[1]景滨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改革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57-59。

第3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高等林业院校应该面向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以教育生态化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多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未来林业将逐步成为科技密集性的高技术产业,实现从传统林业向现代化转变。浙江林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林业院校,几十年来坚持依靠自身优势和特色,为浙江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服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教育生态化的基本要求

美国博伊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98)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中提出了“大学生态系统”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所谓大学教育的生态化,是指大学教育将按生态学见识,致力于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的对抗性矛盾,以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的大学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教育是以人类的本体自然为对象,改造体外自然的实践活动,大学教育的生态化,其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均衡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人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参与探索和创造,因此,大学教育的生态化,可以说是现代大学倡导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主线的教育;以创造个性、多样性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以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以重视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为纽带,通过活动和交往,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它更加重视和突出整体的功能和人,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师、生、课堂、内容、方法,也包括整个育人的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是把亲和、融合的精神贯注在每一个有机的因素和环节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生态区和生态整体。

二、新农村建设对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和林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紧迫性对应用型创新人才提出了要求。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超过9.35亿居住在农村,占总人口的73%。全国城镇化的比重只有37%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1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农民收人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存质量的呼声日渐高涨,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使命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林业也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化林业转变的过程中。现代林业把生态和环境的效益放在首位,逐渐由原来注重第一产业的林业原材料产品产出向第二产业的加工和第三产业的旅游与服务方向发展。

知识和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长于把知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将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方案、图纸,并付诸实施,转变为社会需要的产品。创造型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长于某一专业领域的突破性工作。所以,培养具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创造型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因此,高等林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高等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其表现在意识方面,热爱祖国,热心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外在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冲动,内在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思维方面,有敏锐的直觉、巧妙的想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在知识方面,系统掌握林业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最新知识。在能力方面,表现为较强的专业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专业技能。在人格方面,表现为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求实的态度、无畏的胆识、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

(二)应用型林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具有自己的特色。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现在我国林业院校应用型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但各院校的办学历史、背景条件差异较大,并各有自身特点。其人才培养应根据本院的资源和客观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形成鲜明的富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一方面要求学生要全面充分发展,按林业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的要求,具备现代林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不断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具体条件,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有独到的思维方式,善于行动设计,在某一方面形成自身突显的优势和专长。此外,林业院校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特色,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力求达到“专业方向明确、林业实践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的人才培养效果。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三、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优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育生态理念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生态化理念要求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从科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特征出发,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人格品质的塑造、实践能力的增强以及良好个性的发展等五方面得到切实提高。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将上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五个方面要求进行全面系统运筹,协调配置;具体是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调研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协调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以教育生态化理念研究传统教学过程,会发现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束缚了学生的智力与人才的成长。主要表现为:一是现行林业院校课堂体系中,指令性课程、统考类课程挤占了大量的时间、空间,专业板块课程的时间、空间变得非常狭窄,使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没有余地,这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背道而驰。二是课程设置的学科本位型,即高校课程设置以学科本位不变为主线。与新兴学科、新兴行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并且还存在有些课程教学内容老化,使学生局限于书本、课堂和本专业的课程,难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被动地接受教育,成为学校工厂的物化产品。二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注人式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在这些问题,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应予以纠正、更新。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各种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方面进行优化。根据教育生态化理念的要求应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协调培养。课程设置应符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来优化课程设置结构。现有林业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及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应适应时代特征,体现教育生态化理念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组合,并强调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能。

(三)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能力训练。教学计划是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教学方案就是把教学计划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安排、合理配比。理论教学是教学计划中的主要核心部分,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课时安排。理论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授予学生该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培养学生获得厚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在教学计划中还应安排专题讲座和学生自学及利用网上课件进行学习等内容。

第4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保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曾素梅(1974-),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工商与经济管理研究生,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840.4;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67-03

保险行业属于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对于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尤为迫切。高职保险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就目前而言,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的系统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鉴于目前我国保险人才的供需错位现象以及保险人才职业素质的缺失,制定基于职业素质提升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才培养方案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人才培养方案的含义。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人才培养方案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要选择构建培养方案的主线。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选择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三是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对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修订。

培养方案主线也是制订专业课程体系的主线。恰当地确定这条主线是科学、规范地构建一个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个环节。所谓培养方案主线是指旨在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的一种发展线路或者路径。

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模式,既指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也指教学计划的结构模式,即指按照什么样纵向关系及横向联系排列组合各类课程,是构建培养方案的重要问题。我国传统本科教育为适应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一般采用“楼层式”(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或者“平台式”(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大类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结构模式。

2、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包括:(1)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目的。(2)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3)各专业要成立有企业、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4)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特色。

3、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专业代码及名称(含方向),职业岗位及就业方向,培养目标,职业能力与教学分析表,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进度表,职业认证,毕业要求。

(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不清,难以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既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因其“职教性”区分于本科教育,因其“高教性”区分于中职教育。然而传统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么接近于本科教育,即培养面向各类保险机构的高等管理应用型人才;要么向中职教育培养层次下移,即培养面向保险机构一线操作应用型人才。这使得保险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么片面强调理论教学,教学进程和课程设置只是根据本科保险专业进行删减和压缩;要么过分强调基于保险经营流程的岗位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在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导致高职保险毕业生在理论水平上不如本科生,在实践能力上不如中职生。

2、与行业企业互动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应树立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观,使培养的人才与区域人才市场相对接,并且能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然而传统保险专业与行业企业联系较少,尚未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只是校方凭借着自身经验“一厢情愿”地制定,导致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与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的情况。

3、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岗位,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要坚持以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合格职业人。然而传统保险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难以真正反映实际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以叙述讲授型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与实际业务操作相脱节。这样,既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更难以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目标。

二、对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的制定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主要针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金融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保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保险实务专业技能,从事保险管理和实务操作的高技能人才。就业面向岗位及岗位群包括:主要岗位(包括各类银行从事存款、信贷、结算等一线业务岗位的工作;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投资、理财咨询、期货投资、外汇交易等岗位的工作)和次要岗位(包括从事工商企业出纳、会计工作;从事保险公司业务工作,如保险人)。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及其支撑课程体系

1、需要获取下列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之一: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人从业资格证。

2、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分析及支撑课程体系(表1)。

3、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表2)。

(三)毕业条件

1、职业能力要求,包括熟悉证券、银行和保险操作基本知识和业务流程;掌握金融专业的基本业务技能,如点钞、钞票鉴别、传票翻订、计算机操作等;具备基本业务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会计、出纳、票据结算、储蓄、信贷等业务;产品营销能力;金融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如证券投资分析、财务分析等能力。

2、思想素质要求,包括团队协作的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建立公共关系的能力,较好的社交礼仪。

3、毕业学分要求(表3)。

总之,要明确高职保险专业的主要工作模块和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定位,确立岗位群,并以此为依据,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构建基于工作模块的课程体系,重组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重组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模式方式,更新教学方法,改造教学情境,完善与国家职业标准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吴定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全面提高保险业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保险研究, 2007, (01).

第5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截至2014年6月,我国拥有独立学院283所,在校生214.8万人,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其定位是本科教育的补充。大多数独立学院培养的是本科人才,但为了形成自身优势,必须形成差异化,以便与其他公办院校的人才培养区分开来。独立学院的大多数学生有着学习自主性差,但是动手能力强、沟通能力强、知识运用能力强及综合素质高的特点,更多的时候他们热衷实践活动而不是理论知识。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应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独立学院大多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方面照搬了母体相关专业,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尤其明显。据调查,某省共有独立学院26所,其中19所有的与国外院校合作采取“2+2”的模式,有的与母体完全融合,只有另外3所真正坚持相对独立办学。因此,独立学院学生除了编班与母体学生不同,教学计划、教材及试卷完全相同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目前独立学院发展陷入困境、优势不突出、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都归咎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化。

二、独立学院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途径

以笔者所在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为例,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金融学专业学生,目前每个专业有300多人。最初几乎照抄了母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毫无优势可言。为了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突出自身特色,学院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做如下介绍:

1.调整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体系。独立学院要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事现代金融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更高的素质、更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给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院提出淡化专业,强化基础,注重素质教育,增加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修订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宽的“一专多能”的金融学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其次,修订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模块化。在课程的设置上力求与经济金融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对不合时宜的课程进行删减,增设一些新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与形势要求保持一致。将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为理论课程模块、实践教学环节模块、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模块和职业能力模块等四个模块,避免与一般本科金融学专业课程设计的趋同化,从而避免人才培养的趋同化,为社会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2.多渠道提高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解决金融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与金融企业实际操作脱钩的矛盾,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通过实习和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金融经济环境中去锻炼,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股票交易软件和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软件等专业软件可以充实实践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培养学生的行业适应性。其次,积极与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在市场中广泛寻求金融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中熟悉金融行业的运作,掌握相关行业的业务操作技能,增强行业的适应性;企业通过提供实习,及时发现优秀的金融人才,为己所用,从而实现与金融企业的双赢。

3.完善金融学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制度。虽然发展多年,但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和评估机制还不够健全,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与评估都是在母体高校的监督下实行自我监督管理。这导致了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缺乏,教育教学质量降低,发展受到制约。因此,要使独立学院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的教学环境之间处于和谐状态,必须及时发现、研究并合理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涉外学院从多方面进行了教学质量监控,如2014年秋季开展了“三段式评教”活动,从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个时段进行了学评教,反馈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评教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有效监督了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此外,每周的教学检查活动和教研室教研活动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建立了一个合理的高效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第6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盛志君,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1.35 文章编号:1672-3309 C2011)01-86-02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及其国际经贸专业的定位

地方性本科院校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来或由若干所院校合并而成的本科院校,这类院校除少数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分布于省会大城市,大多数布局于区域中心城市。因为这类院校通常是省市共建、立足地方。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关于这类院校的定位,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教学应用型。也就是说,从学校类型上看。他属于我国本科高校的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4种类型中的最后一种:而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上看,则应定位于应用型。由于国际经贸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的定位更应突出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即将学生培养成掌握较为全面的国际经贸专业理论政策知识基础和具有国际经贸领域实践能力与技巧,并能适应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增长的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较低

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多位于非省会的区域中心城市。且薪金和福利待遇不高。致使这些学校在引进高级教师人才时处于不利地位。虽然有些学校通过给予各种特殊待遇吸引来部分人才,但由于长期待遇堪忧,导致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经常出现人员断层,师资力量薄弱。由外聘教师主讲关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教学水平较低。

(二)传统的理论教学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每隔一定时间地方性本科院校也会按照国家要求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改革,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师授课习惯等方面的束缚,目前这些院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大多是参照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院校而设定的,只是在课程名称或教学时间上稍作调整,因此,传统的理论教学在这些院校的经贸专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学生在第六学期之前还接触不到教授实际工作能力和技巧的课程。而在第七学期由于学生受到找工作等事情的影响,很难安心学习实践性课程,最终导致“课堂上无心恋战,课堂外人心惶惶”的尴尬教学局面。而且,单就理论教学而言,由于教师水平有限和缺乏激励等原因,很多老师在理论教学中喜欢“传旧避新,避重就轻”,学生很难接触到接近现实的、实用性较强的理论和政策。

(三)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学生缺少实践机会

国际经贸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行业,要求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相关工作的基本实践知识和能力,以便在就业后能够迅速领会单位培训人员的指导意见,缩短适用和达到上岗标准的时间。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学校的模拟实践教学的良好开展和相关实习环节的落实,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但地方院校由于一方面所处的地区外经贸企业较少。另一方面用于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因此实践基地的建设极为困难,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严重缺乏,毕业时大多数学生对国际经贸工作内容和环境状况知之甚少,

(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就业压力较大

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在高考招生中大都处于不利地位,生源的高考成绩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外语等成绩一般,在大学学习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短时间内难以摆脱积习已久的“后进心理”,再加上对教师水平和学校某些方面不足存在的不满,有许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求上进、惶惶度日的学习状况在这类院校较为常见。而且由于80后的学生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多数在独立生活时缺乏主见和事业方向感,在找工作时害怕碰壁,即使就了业也大多吃不了辛苦,对家长的依赖性依然较强。

三、加强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授课教师是学校的一线工作人员,对学校的“产品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源泉。由于历史和客观等原因。地方性本科院校存在较大程度的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层次和素质偏低以及教学实践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切实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现有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培训。学校应提供经费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到相关企业学习,借此提高实践业务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二,完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可考取与自己所授课程直接相关的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运员等证书中一个或多个,以做到在课堂教学时有的放矢,教会学生真正的实践知识。学校可以采取奖励或竞争上岗等措施激励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第三,在招聘新教师时注重实践能力。对应聘教师的录用,除了在学历和理论水平做出要求外,更应本着有实践能力优先的原则,即优先录用参与过相关实践工作或考取相关证书的应聘人员。

(二)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由于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与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本科国际经贸人才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实践并结合时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地区性本科院校应突破传统本科教育理念的束缚,科学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培养方案的改革中,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具体应将实践性教学内容占总学时的比重提高到1/3左右,即实现外语等通识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各占1/3。在教学计划的调整中要适当提前与实践相关课程的开课时间,借此使学生提高重视、加强学习,必要时甚至可以在理论课教学计划之外单独拟定一套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实习于一体的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从而真正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时数、场所、师资力量以及预期目标落到实处。

(三)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落实实习环节的各项目标

地方性本科院校所处的区域条件差别较大,且大多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对外经贸企业较少且规模大多较小。大都无法给地方性本科院校经贸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生产实习机会,因此,这些学校必须在尽可能与本地少数企业加强联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借助模拟实验

等手段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以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模拟实验教学是通过建立具备计算机网络的校内试验室,安装国际经贸实务的模拟操作软件于计算机。借助网络的联机效应,使学生独立进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业务关系的建立、草拟业务函电、准确核定商品价格、正确签订进出口合同、熟练开立和审核及修改信用证、规范制作出口单证。掌握外贸货物的商检、报关、储运、结算等一整套程序和操作规范,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不断变化的模拟国际市场环境中掌握国际经贸业务技能,综合运用外语、业务知识等分别承担不同角色的任务,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同时。学校还应针对以往实践实习环节存在的“教师指导流于形式,学生态度不够积极,实习过程缺乏监督,实习结果无人评价”等问题,完善实践实习环节的监督评价体系,要求指导教师切实负责好实习内容的安排与实习过程的指导,并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区别的基础上适当安排角色和布置任务,调动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实习中有所收获,对社会实践有所认识,保证实践实习目的的真正落实。最后,还应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课外时间报考学生实践所需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商务单证员证、外贸跟单员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等,为未来真正参加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鼓励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发挥自身特长

首先,学校应在学生入学时就聘请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让学生认识到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区别,明白高考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低分未必低能等道理。认识到自身具有的潜力和特质,以及初步明确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其次,为了解决高等教育中学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实际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学校可以尝试建立“学位后培训基地”,积极开设职业规划与发展培训课程,为学生量身定做“实验项目和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职业能力,H增强学生就业时的自信心。最后,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把职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敢于担当的情操与品质。如严抓考试纪律,做到考试不作弊:组织学生适当参与社会性献爱心活动,以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摒弃自私自利,学会与人交往、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常汉冬,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2]吴宏,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教学培养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0)。

第7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如何培养真正适应市场和行业需要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探索的课题。我校从2005年开始招收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到现在为止招收6届学生,累计632人。回顾六年多的办学过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密切和企业联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1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融洽联系,探索了“订单式”培养的路子,即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根据企业人才的需要,对所培养的对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分析构建职业能力体系,并落实在培养方案当中,经过几年发展,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建议,我系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做了调整,调整后的教学计划更加科学、规范。经过调整后的培养计划加大了技能培训力度,更新了训练项目。坚持走产学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办专业的体制。企业介入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给予合作。我们先后和省内外7家义齿加工厂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书,特别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我们成功地和业内的龙头台资企业东莞定远陶齿制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学生实习后考核合格,可以原地就业。2011年9月我们又与东莞定远陶齿制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合同,成立了“定远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式培养。

1.2课程体系改革。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课程和教学内容与适当的职业资格鉴定要求接轨。教学计划的调整整合了口腔修复学、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可摘义齿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四门课程。加大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可摘义齿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三门课程的学时数。将口腔内科学和口腔外科学整合为口腔疾病概要,缩减学时。整个教学计划的调整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担任核心课程的教师有5人,其中主讲教师是两名高级职称人员,学历本科,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校内实训基地的改建以及校企合作办厂的实现,使课程体系颠覆性的改革成为可能。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是三段式,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结构也都是先理论,后实践。这种模式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所以我们应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的改革力度将逐年加大,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2009年我们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和传统的授课模式,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就可以开设专业基础课,并且教学过程在一体化教室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本学期,我们几门专业课已经在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我们将增加专业课的学时,充分利用企业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教学基地资源,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做中学”。

1.3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试模式改革。教师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积极性较高,所有教师都不同程度参加了改革探索。采用了在做中学等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效果显著。随着我系实验室的改建完成,我们现在具备5个一体化教室,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创造了条件。

1.4职业专门能力、技能培养。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培养标准的要求,能够充分利用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口腔实验中心)资源,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口腔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开放服务。结合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考核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培训,并分阶段进行技能考核。

2、专业学科建设

2.1师资队伍建设。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到兄弟院校考察,脱产进修,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等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时间操作水平。目前,双师型教师已达70%。

2.2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建成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居国内先进水平的口腔实验中心,包括口腔修复系列实验室、口腔临床实验室、口腔基础实验室、口腔临床示教室等,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实训基地标准超过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设置条件》的要求。其中五个实验室可作为一体化教室。

2.3课程和教材建设。我们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及其职业发展的新特点,制定了规范、齐备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指导书、教学见习和毕业实纲,并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不断对这些教学文件进行调整和完善。近三年来,本专业任课教师先后主编1部、参编1部国家级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其中1本教材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了10本实训教材。

第8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需求模型;人工自然物;物化形式;两次转化;一线工程师

作者简介:李钝(1942-),男,湖北武汉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机电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李小梅(1984-),女,江西新余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学院,助教。(江西 新余 338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XJG-12-6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45-02

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本文仅讨论了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问题。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由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决定的。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则是由机械工程各阶段任务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并结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一、机械工程各阶段的任务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机械工程各阶段的任务包括分析、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以及为解决其所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应用研究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创造人工自然物。创造人工自然物,即把科学技术成果按社会需求转变为直接生产力和物化形式,一般需经历如下两次转化:

第一次转化是运用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成就,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工程设计。所谓设计,是指在产品制作之前,事先为其建立一个模型、模式或是一个概念结构的活动。根据人的认知规律,第一次转化工作必然是一个不断地创造模型,评价、修改模型直至相对完善的过程。由于建模工具是包括数学模型描述语言在内的各种符号语言,因此从事这一转化工作的工程师,需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以运用各种建模语言(即科学符号)构建目标系统模型。在构建目标系统模型的过程中,首先,工程师要根据机构学原理,将社会需求转化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模型,用以描述需求、表达需求,并在对若干可能的概念模型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机器的设计方案;其次,工程师需依据力学、数学知识,将概念模型表示的设计方案视作力学意义上的物系,并将其转化为力学—数学模型,利用其进行机器的运动、动力分析,以确定作用于机器及其组成构件上的运动、动力参数;再次,工程师还需根据所得到的这些运动、动力参数,并依据机械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构件承载能力的设计与计算,以确定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最后,需要依据绿色环保和人机工程的理念,以使设计达到“人—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整个设计过程,从需求分析到概念设计,从总体结构设计到零部件的详细设计,工程师需一步步依据不同的学科知识、运用不同的建模语言进行符号推理,将抽象的概念模型一直转化成最终的、比较具体的设计模型——工程图。显然,利用各种建模语言从事第一次转化工作的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较为坚实的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学、材料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知识。

在第一次转化基础上,第二次转化工作则是将所得到的模型(即工程图)转变成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与从事第一次转化工作的人员身处科研院所或企业的科技部门不同,承担第二次转化的人员,一般都在生产一线从事加工制造、运行维护、组织管理等工作,故而也称其为一线工程师,如工艺工程师、管理工程师、质检员、设备维修技师、高端设备运用与维护人员等。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这类人员较少与各种抽象的科学符号打交道,而更多地是与机械制图、公差等一些较具体的符号打交道。在把模型(装配图和零件图)转变为机械产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借助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更需要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熟练处理现场突发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一切,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理论作指导,但更主要的则是依赖于长期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职业能力。

在完成上述两次转换工作的活动中,均会遇到一些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到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或者是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所有这些技术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应用研究都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二、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课程体系的确定

机械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如何在这个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市场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位置,是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键问题。只有解决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才能确定其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构建实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并进一步确定这一体系中每门课程的内容。

1.机械类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从事第二次转化工作的专业人才

在我国,高招分数线划档的规定和扩招的现实,使得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各专业只能招收最低分数线的应届毕业生,而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录取分数则是底层中的底层。最近几年有的省份甚至不设高职录取分数线,而采取无门槛录取的政策。近年来高职招生录取分数线大约一直都维持在200~400分之间,民办学校录取分数甚至比这个区间的下线还要低。该状况估计还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才,必须因材施教。科学思维除了抽象的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从上述机械工程各阶段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并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应尽量避开符号推理之类的抽象思维的课程,转而充分开发学生的右半脑,在教学实践中(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努力将左右半脑结合起来,进行人类左右脑的交汇和协同,充分调动起人脑的潜能。因此,在高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过多、过深地开设一些符号推理的设计类课程,以及作为这类课程基础的数学、力学等课程,会严重挤压实践教学的空间,是一种有悖于智力开发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做法。相较于运用科学符号建立目标系统模型评价和修改模型的第一次转化工作而言,培养高职学生具有将模型转变成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职业能力较为可行。因此,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从事第二次转化工作的一线工程师。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机械工程两次转化的规律及完成两次转化任务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对于高职机械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至关重要。十余年公办和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的感受,以及对包括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在内的、多所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均与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不清、定位概念模糊有关。

不深入研究机械工程两次转化规律及完成两次转化任务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笼统地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或是“技术应用型”,极有可能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学计划和决定每门课程的内容带来混乱。所谓应用,既包括技术应用,又包括理论应用。即使都是技术应用,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些技术应用工作,要求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不多,如数控技术应用;而有些技术应用工作,却对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要求较高,如计算机模拟技术就涉及数学、力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教学管理者对“应用型人才”理解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办学思路和做法。在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内的、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的今天,这种笼统性的定位,极可能导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盲目照搬普通高等工程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路,从而自觉和不自觉地片面强调作为工程建模基础的数学、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学习,这样就人为地给高职学生筑起了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体系与一线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内涵不清、定位概念模糊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学计划中大量的学时被数学、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符号推理与运算的课程所占用,甚至在某些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安排了“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冲击了实践教学的空间,而且完全是无的放矢。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今天,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对知识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应该将完成机械工程第二次转化任务所需开设的课程,从传统的教学计划中分离出来,然后再增加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其构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

教材内容体系混乱,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的又一表现形式。由于不注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定位概念模糊,致使许多教材的内容体系与传统高专曾经使用过的教材大致相同——都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20世纪50年代中期,专科教材内容体系采用本科教材压缩版的做法,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特定的对象而形成的。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今天,仍然这样就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也与机械类职业教育的规律相悖。众多的理论课程和过深、过多的课程内容不仅挤压了实践教学的空间,而且使高等职业教育“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原则成为了一句空话。学生对所讲授的理论听不懂而采取放弃,教育者面对学生大面积不及格的现状,只知道埋怨学生程度差、不好教,继而采取降低试题难度、圈定考试范围,甚至透露考试题目等措施。然而在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担任这些理论课程的教师,却仍然在年复一年地讲授这些学生听不懂的课程内容。十年前就存在的、源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这些问题,现今仍然在许多高职院校存在,没有丝毫改变,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3.根据机械工程第二次转化任务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机械工程第二次转化任务的需求,高职教学计划应保证为完成第二次转化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实践。在第二次转化过程中,一线工程师需要与生产图纸、生产工具和各类人员打交道,天天接触的是生产线上的“物流”和“信息流”。因此,一线工程师必须具有看图、识图、绘图的本领;为了将模型转化成为产品,一线工程师必须熟悉这种转化的所有工艺过程、使用的各种生产工具(包括高端技术设备),保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通畅;除此之外,工程师还需具有依据设计图纸并结合生产设备的实际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一线工程师还要善于分析和处理影响加工、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各种问题,并具有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工艺改革的探索能力;组织生产人员并安排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是管理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因此一线工程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生产组织、调度的能力。显然,上述这些都是教学计划必须考虑的内容。由于一线工程师的职业能力必须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且其理论水平只有随着职业能力的提高而随之升华、发展,因此教学计划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基于生产一线设备维修和工艺装备技术改造的需要,在高职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应考虑和安排一定的设计类课程(如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这些设计类课程在内容体系上应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专科教育”有所不同,既不能成为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但也不能大删、大砍,影响学生对“必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注重定位的内涵,使其概念清晰。根据机械工程各阶段的任务及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机械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按机械工程第二次转化的任务及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并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将设计模型(工程图)转变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第9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⑶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目标清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

2.实践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都应构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实施效果良好;⑵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业务训练;⑶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会操作、会应用软件、会上网、会应用计算机收集与处理信息”(简称“四会”)的计算机教学目标;⑷每个专业的实习、实训、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⑸高职高专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⑴高职高专应全面开发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教师应能够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⑵课程教学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实践实训方面: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情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

过程控制是指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手段,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过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图书资料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控制与监督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来保障,同时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构成教学过程控制保障体系。

学生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立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性目标。学生评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学生日常行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毕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基础理论、职业技能、毕业考核,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确立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学生评价保障体系。

(五)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高职高专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⑴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冥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⑵应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⑶应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教师队伍在数量上逐步满足的同时,要严格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质量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确保教师质量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

[2]高原,等.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职高专网.

[3]张典兵.关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