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景观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健康成为了城市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游山玩水,乐农赏景成为了大多游客的首选。休闲农业则成为了为游人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及教育、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的新兴产业。而现状很多园区的经营者都是为了快速追求的个人利益,而不注重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因此在景观规划上便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现状休闲农业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园区景观雷同,重复建设。现在很多休闲农业的投资者多为当地的居民,当他们认识到休闲农业可以提高个人收入时,便急于求成,不经过合理的规划,同时各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雷同,园区的景观单调,无论游客走到任何一处地方都是大同小异,没有可以令游客可观、可赏、可拍照的景点,最终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2.不注重农业文化景观的挖掘。现在很多休闲园区都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没有对具有浓郁气息的传统农作物、动植物、服饰、风俗习惯以及农作方式等作为文化景观进行挖掘,其最终导致园区没有特殊的文化特色景观。
3.人工化现象严重,不注重生态环境景观的营造。许多园区的选址都在依山傍水处,游客来旅游的目的就是想体验这大自然的纯正景观,可有很多经营者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将原有的树林植被景观和山间小溪大手笔的利用人工技术进行改造,这恰恰违背了游客游玩的真正目的。
二、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针对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在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规划,注重景观设计的变化和美感。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要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设计多样且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在景观设设计时要注重自然景观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破坏田园风光、污染环境。在景观规划时,不要盲目重复建设,要建设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景观,同时兼顾美学要求,使环境美观、协调。
2.要有独特的田园风景和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休闲农业景观。园区的景观设计要做到与休闲农业的氛围相协调,避免与城市公园景观相雷同。园区内景观的设计需遵循乡土风格,创新之理念,着重创造具有田园气息的景观环境。
3.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农业成果。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要快速引进国外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还要在农业观光旅游中大力应用,建立科技园区,展示科技文化景观,以充分调动游客的兴趣。
4.充分挖掘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景观。我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中国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各种民俗和民间文化绚烂多彩,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民俗风情结合起来,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以特殊的文化景观向游客展示,才能让休闲农业更加繁荣发展。
5.引进国外品种,展示高科技的农业新产品。为了更好的满足游客旅游的需求,园区要积极关注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变化,引进国外特有的农业新品种,以新、奇、特的高科技产品展示给游客,培植新品、精品也是塑造园区的景观之一,让游客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更要关注园区的农业景观。
三 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园区的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具有功能性。根据农业景观的特征,充分利用园区的闲置空间, 利用当地材料, 建设具有特点的景观设施小品。
2.具有美观性。结合周边环境, 在各项设施物的设计上, 表现出农业文化的美感。
3.具有多样性。提供多样化游憩功能, 配合地形、植物等给予游客不同的空间感受, 创造弹性而多变性的体验空间。
4.具有文化性。在环境设计上巧妙地将具有指引或导示功能的设施物与空间融合进来,进而创造具有解说功能的环境。
5.要人性化设计。结合景观设施小品创造和谐而又浪漫的休憩空间, 让游客真正体验园区的人性化功能设计。
四、马耳山乐农庄园景观规划设计
马耳山农乐庄园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姚千户镇马耳山村的西部,距沈阳市区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规划欲将园区打造一个集绿色餐饮、商务会议、田园住宿、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五星级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圣地。
从功能分区上突出园区的景观性,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并结合各功能区的景观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园区分为入口景观区、温室景观区、农史文化区、会议休闲度假区、采摘区、娱乐活动景观区、自然生态景观区等多个功能区。
入口景观区:主要方便游客入园和换乘园区的游览车,园区大门外观朴素但不失美观之气,气势壮大,并与接待中心和农产品销售的建筑恰当的融为一体,使其成为马耳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到园区在入口处设置一座景石,周围设有景观植物做映衬,显得格外美观。通向园区主体建筑的是10米宽的景观大道,中间设有2米宽的景观带,两侧设有座椅和具有当地文化气息的景观设施小品。
温室景观区:主要为农业科普观光园,展示高科技的农业景观,主要采取有机农业栽培种植模式进行绿色蔬菜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园区主要以番茄为主题,打造番茄联合国,同时兼种一些彩色辣椒、五彩甘蓝,西瓜大世界等辅助特色品种,形成温室内的特色景观,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还能品尝特色瓜果蔬菜。
农史文化区:展示农业的发展历史、农业工具以及农村过去居住的相关生活设施等,以特殊的文化景观展示给游客,让生活在现代繁华都市的市民对农业知识有个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会议休闲度假区:该区的景观所在主要为园区的主题建筑,建筑风格为“生态演绎的新传统风格”,建筑融山浸水,贴近自然,并配合周边地势布置景观植物,是园区的一道重要景观点,为游客创造拍照留影的好去处。
采摘区:根据果品的不同,划分为多个采摘分区,在景观营造上保留原有的农田格局,在不破坏农业景观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特点的园林小品设施等,让游客边采摘边欣赏农田风光。
娱乐活动景观区:主要为游客设置多样的游憩景观和娱乐活动,并运用当地材料,对该区设置奇特的景观小品,创造多样且具有弹性的游玩和欣赏空间,给游客带来更多的。
自然生态景观区:主要为自然山体及树林,规划在山顶处修建瞭望亭,方便游客在休憩之时尽览自然之美、农事之趣。山上野生林木比比皆是,形成了巨大的天然绿色森林氧吧,同时可通爬山、挖野菜、摘野果来感受生态,回归自然,让游客真真正正的体验这美丽的自然景观。
五、结语
休闲农业园区在景观规划设计上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同时还要巧妙的将其与人文景观和植物景观融合在一起,为繁华而嘈杂的都市游客创造一处休闲娱乐、家庭聚餐、小型会议、乐农赏景的最佳旅游圣地。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推动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
参考文献:
(1)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乡村;文化景观;现状;探讨
1引言
乡村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础形态,人类在这里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从而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地区传统的文化以及风景遭到重创,这导致乡村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同样的损害。如何保持国家原有景观的优越性和完整性,如何探索农村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这是每个学者都需要关注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任重而道远。
2浅谈乡村文化景观
2.1乡村文化景观的定义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同时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体现了特定乡村地域独特的精神文化[1]。在漫长的农耕年代,生产力、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灾难等是驱动形成地域性乡村文化景观及变化的主要因素[2]。
2.2乡村文化景观的特点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和复合性。其中,体现了乡村文化景观三维空间形态特点的有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在时间轴线上的变化轨迹则由它的复合型全然体现。
2.2.1地域性
乡村文化景观以当地地域景观环境为载体,保留了大量物质形态景观与非物质形态景观。其中,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建筑、聚落等,非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当地的风俗、传统等。例如,江南水乡从明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日,临水而居、依水成街,形成了整体的人文和景观格局,体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闲暇惬意的生活氛围[3]。而皖南古村落则有另一番风情,主要体现在“以村落选址、徽派建筑”等为内容的环境氛围内,其简而淡的特殊建筑风格,恰好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乡村文化景观那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4]。
2.2.2历史性与文化性
文化景观是一个阶段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在乡村文化景观中,村民大都继承了祖先的生活习惯、环境、信仰、风俗等,累积下来丰厚而悠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也是文化发展积淀下来的丰硕成果。
例如,陆林(2004)研究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后提到,它的景观特征是禅宗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园林情调的景观体现,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与环境相适应和社会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5]。
2.2.3物质依附性
我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一种较低的物质水平中,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进行。因此,乡村文化景观的诞生和发展与物质生产紧密相关,如梯田、麦田等。
2.2.4复合性
一定区域的文化景观特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都往往因为新的经济因素或者其他外来文化的介入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可以用一幅复合的画面来看待一个区域的文化景观,这是一种连续层次组成的,由新特征叠加在先前每代残留特征之上的画面。
2.3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
2.3.1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与孤岛现象
作为农村文化景观和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体现,传统乡村的地域包括文化景观的完整和连续性。然而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呈现高度破碎的状况。
王云才(2006)指出,类似沪宁杭地区,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景观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而传统乡村地方文化景观也发生了巨变。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形成,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联通,改变了当地的地域环境,从而使得江南水乡原有的文化景观扩大形成沪宁杭地区景观体系的微缩盆景和园林景观[3]。
地区环境景观发生变化的同时,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3]。如现代城市景观、古村镇景观、现代新兴产业景观。这样的分割格局直接导致了区域景观丧失连续性和整体性,形成孤立景观,进而加速了地方景观的变化和消逝。
2.3.2边缘化趋势与景观废弃
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的边缘化地区(marginal area)由于经济联系、地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低产、通达性差,因此乡村人口大批量外迁,导致农田最终荒废,房屋闲置,最终产生乡村废弃景观。25年来,Isabelle Poudevigne(1997)针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研究指出,农业生产会使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不断升高,反之,另一部分土地被迫废弃。由此,土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消亡[6]。
2.3.3城市化发展导致景观结构演变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地域文化及景观整体格局的变迁,由此,传统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属性被迅速改变。特别是在靠近城市的地区,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工业化。这将深刻影响到乡村景观环境及土地的利用和结构[7]。
2.3.4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景观冲击
随着城市生活的日益繁重,人们更向往风景优雅,景观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但是在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导致了景观变化的不规范性。
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景观风貌:一是设计较差的旅游设施和当地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不协调,二是建筑外观使用了不协调的建筑材料,三是不恰当的总图规划与景观设计,四是大而丑陋的广告标示,五是架空的电话电缆线等[8]。
旅游业的发展随之带动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王云才(2007)以江南水乡为例,原本该属于古镇的青石板路,沿街小店寥寥,现已因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当地人们生活的需求变为了现代城市商业街的模式,原本沉于寂静的古镇被迫承受喧嚣与嘈杂。这种趋于恶势的城市化使古镇文化景观不得不面对十足的冲击与挑战[9]。
3国内外现状及研究
3.1国内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正逐步收敛。每当我们观测我国的每个区域时,不论是小城镇,还是大都市,在都市的建设中都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然而,在某些区域里,不管你身在何处,似曾相识都会有感而生。原本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在逐渐消失,都遵循相同的模式。正如浙江大学教授河清而言:“我一直认为,今天的中国建筑,艺术,甚至政治经济问题,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一种对自己文化价值先验否定而导致的文化自卑症,对于一个民族,这是最致命的心理癌症[10]。”怎样防止乡村文化与景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走城市建设的旧步伐,需要当代的设计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观。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农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2001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部分村镇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数字显示,截止到该年年底,全国大约将近63.5%的乡村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然而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规划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盲目追随心态较严重。
但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保留较为成功的区域。如常熟市和甸村在进行乡村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时,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坚持新农村建设政策,传承地域文化等特色。如今的和甸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布满大街小巷,体现出别样的乡土气息与氛围,与城市现代化的景观建筑和生活氛围有着强烈的对比,使得生活在和甸村的居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乡村现代化[10]。在建设江南乡村文化景观的同时,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乡村还开始组建了“农家乐”的特色旅游项目,即使没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但是这种特色的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对乡村文化的表述。
3.2国外现状
3.2.1德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德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城乡差距导致人员外流。1961年,德国以交流、建设乡村景观为目的进行了一场“我的农村会更美”设计大赛。之后这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项比赛不仅让村民们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增强了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意识,还为德国未来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英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在英国,乡村景观是一个历史悠久、各级政府部门都特别关注的景观建设项目。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已经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强化了居民对家的向心力和地域归属感。
4探讨与思考
4.1当代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的农耕技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社会进步。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也在不断加剧。其他乡村景观要素也在对其进行不断干扰,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乡村文化景观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压力的最大挑战――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之中,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顺应发展要求,农村开始效仿城市里的高建设水准及高标准的生活方式。随着这股城市化浪潮的席卷而至,原本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已变得面目全非。加之文化产业化导致经济竞争加剧,我国与周边国家对稀缺文化资源的抢夺和占领也愈演愈烈。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将本该属于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被占为己有。这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侵权。
其次,就内部挑战而言,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对自身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意识的淡漠无疑成了影响乡村文化景观继续延伸的最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急切地渴望转换身份,大批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他们不再眷恋养育着自己的土地,放弃了原本的农村生活。也正因为如此,留守儿童、留守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原本极富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人们对自身文化交流的缺乏使得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4.2对策与建议
4.2.1用正确的方式保留及传承
乡村文化景观应保留其原始的基本形态、保护于原地。对于那些已经濒临灭绝的,应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应不惜一切代价地保留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景观。
4.2.2提高村民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村民是乡村文化景观的辛勤创造者、最初享受者和忠实守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守乡村的村民越来越少,乡村文化景观也在逐渐流失。只有在营造良好乡村环境的同时,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以及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才可以更有效地维护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5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农耕活动,人与自然共存下的不断改造,才构成了今日多样性的乡村文化景观。然而大面积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留守村民对本地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的淡漠,都严重影响了原本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妥善保留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来自城市的新元素不断地被注入到乡村文化景观里,如何有效地融合原始乡村文化景观和现代社会景观,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做到“保留”与“改革”同在,才可以更好的传承属于我国自己的乡村文化景观,才能在未来不断的延续中,发挥出乡村文化景观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2] 刘之浩,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120~123.
[3] 王云才.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708~712.
[4] 吴晓勤,陈安生,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2001(8):59~61.
[5]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6):660~665.
[6] Isabelle Poudevigne,Sabine van Rooij,Pierre Morin,Didier Alard.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Valley,Normandy,Fra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7(38):93~103.
[7] Sylvain Paquette,Gerald Domon.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socio - demographic recomposition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5):215~238.
[8] Inskeep 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J].VanNostrand Reinhold.1991(16):342~345.
[9] 王云才.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6):700~703.
[10] 管宁.导入产业意识激活乡村文化――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视角[J].东岳论丛,2009(10).
乡土生活景观是当地人在平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物和场景,是乡土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文化景观范畴,与乡土文化密不可分,在不同的地区乡土生活景观也呈现不同的形态。乡土生活景观可分为乡土生活器具要素和乡土生活场景要素。1.乡土生活器具乡土生活器具是当地人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借助当地材料,利用手工加工工艺并融入共同审美情趣创造出来的,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乡土生活器具包含石磨、水缸、灶台、扁担、成串的红辣椒、玉米等。2.乡土人文景观乡土生活场景是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艺术文化最淳朴的展现。乡土生活场景景观元素相当丰富,如水边淘洗、抓知了、掏鸟窝、集市场景、婚丧嫁娶等。3.乡土建筑乡土建筑作为乡土景观的构成元素,受所在地区地形、气候、历史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呈现出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缓慢,乡土建筑更多地保持着原貌;同时也由于环境宽松、成长自由,它也呈现出自由多变、丰富多彩的一面。按照使用功能,乡土建筑可以分为民居建筑、农用建筑和宗教建筑三大类。
二、乡土人文景观
(一)运用人性化尺度创造舒适空间
在当代景观建设中应吸收乡土人文景观的特性,借鉴人性化的尺度,尽可能的创造符合人生产、生活、社交的适宜人的舒适空间。
(二)提高空间利用率,创造功能丰富的空间
乡土景观的空间总是兼有各种各样的使用功能,而这些使用功能多是在当地人生活生产活动中逐渐产生的,因而具有很高的空间使用、利用率。当然每处景观都有其最适宜的使用方式,但是对于当代景观而言,这种单一的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公众性的参与和使用要求,所以应该探索和研究乡土景观使用的多样性。因此,将乡土景观中对于空间丰富利用的方式运用于当代景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运用乡土材料和工艺,创造耐久性强的景观
利用乡土材料和传统工艺可以创造耐久性高,维护系数低的的景观。这里所提到的耐久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指乡土材料本身比现代材料寿命长。在当代小城镇景观设计中,适当运用乡土材料、传统工艺,并加以后期的适度维护,才能创造具有较强耐久性的景观。例如,对驳岸的处理上,可以利用柳条编结的方式来处理护坡,并利用柳条的自然生长来自然的加固河岸,从而弥补了现代利用混凝土来处理驳岸的不足,同时也软化了环境,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可能。再如,在设置挡土墙时也可以利用当地的石块进行堆砌,既自然又有当地特色。
三、再现乡土生活、生产景观,体验与感受乡土文化
乡土景观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可以适时适地的加以提炼再现,重塑原貌,能给人们带来了参与体验的可能,从而也达到了传承乡土文化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对乡土生产、生活景观采用具象或抽象的方式再现
将乡土生产景观中的农耕工具、农田水利以及乡土生活景观中的生活器具等元素,通过具象或抽象的方式加以再现或重塑。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景观小品等形式来表现。同时,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也应从尺度、材质、色彩、形态等方面加以考虑。
(二)将乡土生产生活场景用具用具象或抽象的方式再现
关键词: 景观色彩;景观规划;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
中图分类号:TH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053-01
0 引言
景观空间源于生存需求,发展于自身特色。目前各地的城市建设欣欣向荣,对于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都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城市在塑造城市独特形象上费尽心思。景观形象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视觉是第一要素[1]。色彩是附着于实体之上,体现实体功能、塑造实体形象的一种手段,因此景观设计免不了要考虑色彩的选取与搭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的跨文化传播,源于人类共同特征产生的文化同一性和源于千差万别的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的文化差异性,这两种相互交织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地域文化景观更加注重于特定地理范围内的文化差异性造就的景观特质。这就进一步需要将不同地理范围内的文化视觉特征进行提取设计。
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1 色彩学 色彩学的这个部分涉及生理学、感知心理学,并且大量运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色彩会因不同观者、不同条件而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引发出色感(冷暖感、胀缩感、距离感、重量感、兴奋感等,由此可将色彩划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倾向)、对色彩的好恶(包括对单色或复色、不同色调的好恶)、色彩的意义(象征性、表情性等)、色听现象(即联觉)等问题。简言之,这部分主要研究在特定条件下色彩与观者的感受、情感的关系,它是以个性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的。
1.2 景观色彩体系 景观环境是一种更趋于自然,更多提取自然色彩的存在形式。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城市景观色彩与城市色彩的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都包含城市的自然、人文及社会景观,但城市景观色彩涉及的范围比城市色彩要广,城市色彩只是强调城市外部空间中的景观,而城市景观色彩则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由于城市景观概念既可以指整个城市整体风貌,也可以指城市中的具体景物,因此“城市景观色彩”所指代的内容则可从反映整个城市色彩面貌的“城市色彩”概念到反映具体城市景物的色彩,即从抽象到具体,涉及宏观与微观,有一定的层次性[2]。
2 景观色彩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色彩属于心理与视觉艺术感受,景观色彩组合也应满足视觉与心理需求为原则。即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满足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性,色彩分区原则性。虽然视觉与心理感受有着不断变化更新发展的不稳定性,但是它也有相对稳定的方面。视觉需求相对稳定的一面是指人们的色彩观念常受到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即这种观念与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密切相关,不易变更。另一方面,在景观色彩的组合时,也应注意到视觉与心理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这一特点,以求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顺应时代要求。
进行景观设计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在城市色彩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今天,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成果和社会负担同时摆在人们面前,如何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城市色彩景观研究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目标之所在[3]。
3 景观文化中色彩提取与塑造的手段
3.1 研究区域景观概况 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基址位于泾渭新区南部,秦汉大道东侧,兰池大道北侧。北依五陵塬,南滨渭河生态景观带。向南通过横桥可达长安城。东西两侧为渭北商务发展带。是泾渭新区乃至整个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核心区。
地块内绿化状况良好,大面积的农耕用地视线通透,秦宫墙遗址内有一定数量的绿化种植和林地。散布多个村庄,乡土风味浓厚,但风格特色多样。
3.2 总体形象建构 在规划设计中,协调景观风貌之间的关系,并与规划分区结构相一致,重点突出遗址风貌景观,保留自然风貌景观。景观规划目标:①推进发展,刺激增长,依托秦咸阳宫遗址,打造极富秦风秦韵的特色商区。②多元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休闲娱乐地带,营建促进和谐交往的动感空间。③重建滨水生态系统,构件泾渭新区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④保护和展示秦咸阳宫遗址,塑造泾渭新区大秦文化形象,形成大秦文化品牌。
3.3 研究区域景观色彩提取与塑造 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的色彩提取方式主要以借鉴和概括为手法,收集大量秦文化遗存的文物典籍等进行归纳,最终选定凸显大秦气势的黑色与深灰色为主色调,饰以深红与暗金色,借以挖掘代表秦风文化的色彩内涵,直观地表达出规划思想有的人文精神。秦代文化中的黑色是大量典籍中出现描述的色彩,此处的黑色不仅受到美学因素的影响,还深深地打上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烙印,进而延伸出鲜明的等级意义。
在夜景模式上顺型起光,用不同造型和色彩的光环境打造大秦盛世的繁荣景象。并在不同的分区采取不同的色光环境,同时强调当时“国”和“城”的概念,将色彩,灯光,形体,流线有机的融合。
4 结语
景观色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色彩还饱含着城市丰富动人的文化情怀,对色彩主题的确定和恰当运用,可以使景观既有整体美感又散发个性魅力,把城市景观渲染成高质量的艺术环境[4]。景观色彩的提取塑造研究为今后的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提供有益的根据和参考,本文只是对此进行了一个实践性研究,在今后的多个课题和项目中仍需进一步修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毅柳.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11.
[2]卢春霞.城市建设中的色彩问题一对扬州城市色彩的考察与思考[D] 南京艺术学院学位论文,2001.
关键词 景观生态;新农村;湖南长沙;桐木河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45-03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后,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在建设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经济对中国传统发展的冲击,出现过度模仿,追求与西方城镇化一致的观念,很多地方性文化被忽略。1999年的《北京》中将这种现象称作“混乱的城市化”,吴良镛先生用“大建设”加“大破坏”来形容。这种破坏是全面的、多方面的,其中尤其以国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乡土文化遗产的消逝最为惨重,并影响到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1]。随着对景观生态的重视以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规划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乡村规划发展的重要理论。景观生态学作为新兴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近10年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中国多位学者对景观生态学有深入研究[2]。但是关于农业、乡村景观方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论著较少。该文依据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长沙桐木河景观带,对新农村建设风潮下合理进行景观空间布局,增加与稳定其景观异质性,得出结论,并提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1 景观生态规划
1.1 概念
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有限资料的人们找到一种最适宜的生活与生产途径。景观规划属于物质空间规划,通过土地和自然资料的保护与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性景观或生态系统是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3]。
1.2 景观生态规划的分类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对象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自然景观系统、人造(人文)景观系统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三大系统[4]。一是自然景观系统。自然景观系统作为最本质、最基础的系统,涉及地形地貌、地质、动植物、水文、土壤成分等自然景观要素。二是人造(人文)景观系统。人文景观系统是耦合在自然景观系统上的人文活动与人文遗迹。三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在特定的自然景观系统基础上,在历史演变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体会、理解和认识,形成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使用方法并且在其改造自然实践过程中,创造出天人合一,完整有机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
1.3 景观生态规划的理念
从三大类型系统以及生态学出发能引伸出3个规划设计理念,即设计结合自然、结合地方性的设计、和谐健康的设计。
2 农村景观生态
2.1 农村景观
中国的农村景观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经过几千年的耕种、开垦,其土壤耕地成为区域内的主要基质,其生产功能作为主要的景观功能,人与土地相互依存。从中国广大农村景观结构布局来看,农村多形成聚落,以农田、果园、林地、湖泊等为主要斑块群体;道路、河流、溪流、谷底、高压走廊、农田电网、防护林带等构成廊道体系,但以河流、高压走廊、防护林带最为典型[4]。
从尺度上看,包含的区域较小,以农村为单位,村落与村落相互多为分散分布,少数集中分布,但是村落四周一定会有农田聚集的区域。从生态过程来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过程和人工过程,自然过程主要为自然生态系统中以植物为主要要素的生长过程,人工过程主要为人为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元素构成以及人为控制其中要素的发展程度,由于人为干扰的不同组合、不同方式、不同强度与频率,产生的景观变化程度不尽相同。
2.2 农村景观生态规划
农村景观生态规划以村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其空间单位内各要素的关系,并且研究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景观格局、景观空间、景观过程,特别是景观异质性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其景观干扰程度的影响[5]。
2.3 中国农村景观生态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社会各界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学者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导向,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工业化;城市规划则将乡村城市化,对大量土地与河流进行整治,使其景观生态受到巨大干扰,改变甚至放弃其原本与自然的关系,使农耕先辈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自然关系、生物关系以及人文过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3.1 农村景观生态系统面临破坏。中国具有几千年的耕种历史,经过漫长的相互适应与影响,村落已经成为大地生命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形地貌的改造,疏通开凿引水灌溉,都使农村景观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不合理拦河筑坝、河道渠化、硬化以及不慎重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原有自然水系统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6]。
2.3.2 农村地方性文化景观面临消亡。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国人对西方经济、文化的盲目追求,忽略对地方性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大量的西式景观与多度城市化发展不断削弱农村地方性文化存在空间。如被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范的华西村,一栋栋欧式别墅耸立,众多的现代化设施设备,让全国各地乡村争先模仿,使本土所特有的景观特色、土地风貌、民俗民风与土地的深刻关系开始消失殆尽。
3 长沙市桐木河景观带规划
3.1 研究区背景
桐木村位于莲花镇西南部,由原桐木、新台和丰台3个村合并而成,西接立马村,南靠花明楼镇,东临金凤村,北与大华和华宝村相接。桐木村地处丘陵地带,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是较为开阔的平地,南、北、东三面环山,山峦叠嶂。山体海拔一般在80~200 m,该村地势最高处位于村庄西南部的柳山塘附近,海拔高度200.26 m。最低处在村域最东部与金凤村交界处,海拔为57.36 m,相对高差142.9 m。村域土地总面积632.59 hm2,其中农用地544.8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6.13%;建设用地(不包括农用地中的部分农村道路)81.04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81%;水域面积与未被利用地面积总6.7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6%。桐木村现状居住建筑用地面积75.26 hm2,占总用地面积的11.90%.
桐木河起源于莲花镇西北的山林农田,经桐木村、军营村于军营冲流入莲花河,再汇入靳江河,最后流入湘江。设计范围内最高水处高程为64.00 m,最低为58.26 m,水位高差达5.74 m。桐木河水量丰富,常年丰水期较长。桐木河在桐木村境内有公路桥1座、水坝3座。河道内主要有黑藻、香蒲等水生植物,且生长良好。
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有:农田、河道、林地、居民点、各级道路。以农田为主要基质,林地、居民点为主要斑块,河道、各级道路为主要廊道。
3.2 目标规划
运用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结合地域性景观生态特点在《桐木村综合发展规划(2010-2020)》等相关规划的指导下,构建景观空间结构稳定、生态平衡、具有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农村景观生态系统,形成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和新乡土文化特色的自然生态乡村河流景观路。
3.3 规划原则
3.3.1 保证河流原有的生态、水利等功能的完整性。作为景观廊道,要将其功能的完整性放在首要位置。因其所连接的景观要素有农田、道路、民居点,所以要确保其具有灌溉、净化排污、河流系统的连续性等功能。以稳定水流量为核心内容,完善水系统的平衡。
3.3.2 尊重原有的乡村文化与场所。景观既是历史也是现实过程,随着人类发展过程中对景观需求的变化,强烈地改变着景观状态,一颗风水树、一座石板桥、一条小道、一座牌坊,都是人们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见证。这些乡土、民间的文化景观正是构成民族信仰的来源。
3.3.3 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的植物景观。采用适地适树原则,乡土植物不但最适宜当地的生长环境,而且管理和维护成本也相对最少,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并形成稳定的群落,降低养护费用,完全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
3.4 总体布局与分区
总体采用串珠式布局,利用河流为主流线,串联起入口、葑荡野望、阡陌新禾、夕港牧笛、双桥耕月、枧山晚炊、桐湾渔火、桐村新农等8个景观区域。
3.4.1 入口区——引导游人的特色标志空间。入口区位于设计河域最下游,临近公路,周边为农田,面积约1 800 m2。入口区是景区与外界的分界区域,是外界进入景区的第一印象,以简洁、大方的风格反映整个景区质朴、乡土的气息。
3.4.2 葑荡野望——体验野趣之美的亲水远眺空间。葑荡野望景区位于设计河域的下游,面积约6 700 m2。景区以葑荡野望立意,微风吹拂,芳草随风摇摆,水鸟展翅飞向远处的枝头,游人置身其境,四周环顾,已然融身于绿色海洋之中。为营造这种野趣之美的意境,在设计中使木栈道等小品穿梭于植物草丛之间,忽隐忽现,游人穿梭其中,随着木栈道的蜿蜒,步移景异,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使游人体会到一种乡村野趣之美。
3.4.3 阡陌新禾——回忆农耕文化的灵动空间。阡陌新禾景区位于设计河域中下游的拐弯处,景区南北面均为农田,面积约4 500 m2。景区以阡陌新禾立意,阡陌指田野纵横交错的乡间小道;新禾隐喻新环境下农人耕作方式的变更,表达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回忆。景区内大量运用装置艺术,展现传统农耕文化的组成要素,和而不同,推陈出新,从而营造一种阡陌之间孕育着灵气与希望的意象,唤醒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回忆。
3.4.4 夕港牧笛——感受恬静闲适田园生活之所。夕港牧笛景区位于设计河域的中部转折处,景区南北面均为耕田,面积约为5 600 m2。景区以“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立意,夕阳西下,港湾边,三、五牧童骑座水牛,相互嬉戏、吹着牧笛而归的场景是夕港牧笛景区力求营造的意境。设计中结合原有地形,运用装置艺术,将乡村特质元素引入景观设计,体现牧童牧牛放歌的趣味情景,反映乡村生活的恬静与闲适。
3.4.5 双桥耕月——感受浪漫农耕生活的经验空间。双桥耕月景区位于设计河域的中部,面积约6 700 m2。整个景区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立意,再现农人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景,反映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场景。朦胧的月光下,水面波光粼粼,倒影斑驳,一幅宁静的画面油然而生;农人放下一天的劳累,至此纳凉赏月、漫步闲话,为这份宁静增添了一丝情趣。整个景区设置众多以乡村常见的生活用具为原型的景观小品,结合改造现有的桥、坝等设施,配置不同季相的植物景观,并衬以水中光影与动水效果,凸显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从而营造出小桥流水的意境,增加乡村生活的情趣。
3.4.6 桐村新农——感受乡村新貌的幸福之所。桐木新农景区位于设计河域中部偏东,西临双桥耕月节点,北毗乡村公路,东、南面均为农田,面积约4 000 m2。新农主要体现当代新乡村的变化。整个景区以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加上材质的变化与对比,表现出新乡村的新变化、新风貌。
3.4.7 枧山晚炊——体验田园诗意生活的绿色长廊。枧山晚炊景区位于设计河域的中上游,临近乡村公路,面积约8 600 m2。整个景区靠近现有居民点,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立意,傍晚时分,升起的袅袅炊烟在空中随风飘荡,浓浓的乡情、乡韵尽显其中。夏日夜晚,荷塘边的蛙叫声、柳树上的蝉鸣声为乡村平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野趣;微风中荷花的淡淡清香,使纳凉的村民心旷神怡。整个景区通过植物与景观小品的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的绿色长廊,通过对以上意境的表达,突显生态乡村的独特魅力。
3.4.8 桐湾渔火——领略暮喧河畔的乡村生活境界。桐湾渔火节点位于设计河域最上游,总面积约为9 900 m2。景区以“暮喧江畔归渔火,夜寂湖边亮船灯”立意,营造乡村夜晚的幽美意境。乡间的夜间活动,为原本平静的夜晚增添了不少趣味。景区内在尽量保持原有河岸的基础上,局部点缀河石,使自然驳岸的绿色轮廓与随风拂动的垂柳相映成趣,孩童们游玩其间,体会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4 结语
在现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广大村落的景观生态面临着强烈的冲击,人地矛盾冲突、生态环境负荷过重与恶化、地方性人文景观正在消亡,创建宜人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景观生态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应该把景观生态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基础设施建筑是必须的,土地是有限的,但是,必须认识到,自然系统是有结构的。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决不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空间格局和质的问题[7]。在农村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首先确保土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强调土地景观生态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观文化的存在空间等系列科学分析研究的前提下,注重其景观发展过程。特别是在了解其景观构成的情况下,应该首先确保其水利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合理性。保留其独具特色的本土地域性文化特征,适地适树,逐渐完善其整体人文系统。
以景观生态学院里指导农村景观生态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观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谐和共生,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与外界的联系和关系得以协调、均衡、有序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7]。景观生态学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5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土地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陷阱与出路[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26-31.
[2] 肖笃宁.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生态杂志,1999,18(6):75-76.
[3] 王云才.景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7.
[4] 张慧.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农存生态环境,2001,17(1):29-32.
[5] 周道玮,盛连喜,吴正方,等.乡村生态学概论[J].应用生物学报,1999,10(3):362-372.
关键词:主题公园;景观视觉营造;视觉性研究;视觉设计元素;视觉设计评价
同时又拥有某种特定主题思想和地域文化内涵,更多的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和景观空间价值的提升。主题公园的视觉性建设作为一种独特的实体空间,给人带来视觉感受上的舒适美的同时,也触及景观学科的根本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主题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鉴于此,以泉州“海丝艺术公园”作为研究主体开展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视觉性调查分析,希望对于未来主题公园如何去增强景观的视觉性体验提供有利的借鉴参考。
一、主题公园视觉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关于视觉性的讨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是视觉文化的研究先驱,在其撰写的《视觉文化导论》艺术中,系统的阐释了视觉文化理论,为视觉性学术领域提供借鉴。英国西蒙·贝尔编著的《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对视觉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史蒂芬·梅尔维尔的《视觉与文本》艺术中,涉及到视觉可视性问题,从艺术生产的角度分析绘画中的“见”与“视”的关系。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编著的《视觉文化转向》一书中,从艺术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两个方面对视觉文化含义进行相关概念的解释。北京大学陈永国教授编写的《视觉文化研究读本》从不同的角度以视觉性文化作为研究焦点,详细阐释了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探讨了视觉文化研究对与视觉性理论发展的特殊含义,其研究具有集中性和前沿性。基于以上主题公园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分析发现都是对“视觉性”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视觉性研究热点大多数集中于史论、平面和传媒等领域。就国内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如何将景观和视觉性艺术结合对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我国大多数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效果较差,存在视觉形象内容、观景空间体验性弱,主题没有吸引力、静态观赏性项目过多。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升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进行深入探讨,为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研究的保持、延续和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启发。通过视觉性环境分析主题表达、视觉环境的形态构成要素、视觉元素提取及视觉表现、视觉性评价及设计思考等多个方面对主题公园的视觉性进行研究。
二、城市主题公园的视觉性环境主题表达分析
视觉性环境在主题公园景观表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视觉美学意义之外,还与主题精神的表述、文化意蕴、环境氛围营造等休戚相关。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主题公园的类型多样,对主题的表达形式也大不相同。因此,主题公园的建造应该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1]。“海丝艺术公园”位于福建省惠安县百崎回族乡,是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艺术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展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风貌和地域特色的公园景观。与以往主题公园不同的是“海丝公园”既结合了具有现代设计思维的景观设计方法又遵循了传统历史文化的表达手法。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景观设计要素进行“抽象表现”“景象重现”“直观传达”“隐喻阐释”“象征处理”等手法进行视觉艺术化处理,体现了泉州的人文特征和地域性表达。城市主题公园的视觉性环境主要涉及主题要素和形态构成要素两个方面[2]。泉州“海丝艺术公园”的主题要素主要包括:“海洋文化、地域文化、异域文化”三种类型。
(一)泉州“海丝艺术公园”主题要素分析
主题体现了设计者对设计作品的观点和想法,设计者从设计场地的地形地貌、当地的历史文化、时代的审美性等方面分析从中提取出主题设计的思想,是设计者对现实条件的主观上的认识和理解,客观上的认知表达[3]。泉州“海丝艺术公园”主题要素的展现主要通过地域文化特色、海洋文化特色、异域文化特色三个方面来进行叙述、总结。场地以雕塑、建筑、小品、水景和光艺术生动描述了闽南地方文化特色和丝绸之路沿途异域风情的场景,展现出独特的人文历史魅力。1.地域文化不同的风土人情缔造不同的地域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的建设也反映了当地的生态、民俗、习惯等地域特征。闽南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方言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民俗文化、闽南风俗文化、建筑文化、海商文化、农耕文化等几类。“海丝艺术公园”作为闽南地域文化主题公园代表之一,其场地紧扣闽南地域特色,用现代造景的艺术的手法和材料对“海丝文化”和“闽南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在合理的景观规划下激发传统文化的活态性,打造出具有“闽南地域”和“海丝”特色相融合的主题公园景观。(1)建筑文化。地域文化的体现首先表现在雕塑上,“丝路盛景”是一组长达百米,运用人物、植物、建筑造型等组合雕塑。在表达形式选取典型的海丝元素和泉州当地特色建筑景点——泉州双塔、古厝、开元寺、朝天门、清净寺、承天寺、船舶等造型作为叙事背景,结合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繁荣景象,雕塑造型新颖,精美多彩,立意有章,既强调雕塑本身的叙事性和感染力,又体现了城市的悠久历史和闽南传统文化,同时还兼顾当代公共艺术的功能性特征。从内容延伸到形式都完美的切合地域文化主题氛围。(2)红砖文化。红砖文化发源于福建泉州。是由于闽南地区特有的黄、红土壤易烧制红砖且坚固耐磨、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与闽南潮湿、多台风的气候相适应,成为闽南地区独特的建筑标志和象征。红砖文化的产生、发展、延续,与闽南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美。2.海洋文化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地理位置蕴含深厚的海洋文明,为发展海上交通、对外贸易、航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形成了以海洋为载体进行商业贸易交流的“海洋文化”。园区以海洋文化为依托进行设计,大量运用具象和抽象的表现手法对空间造型进行视觉设计并着重突出海洋文化的特征,展现了人类对海洋的向往和昔日繁盛的景象,并充分的把海洋元素合理应用到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以此来传达和讲述海洋文化。(1)“海丝漫步”地景浮雕,整幅石刻地图如实复原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地图标注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国家和城市的中英文名称,利用地面铺装直观表达出“海丝”主题,既提升了对海洋文化的认同感,又增强人与景观的互动性。(2)“海之梦”主雕位于公园中轴线,整体造型以帆叶、船体的虚实结合,悬浮与海面之上。水镜广场的水雾开启后,白色的“海之梦”雕塑在水雾间若隐若现,犹如穿梭在海洋之中,整体造型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实体材料呼应“海洋文化”主题。(3)“福船”选用具象“船”造型元素,雕塑立面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连接了闽南地区人民进行海外贸易、面对海浪凶猛、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以及沿海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和向往,直观的使观者感受闽南地区海洋地域风情和民俗文化。3.异域文化“海丝艺术公园”用传统的文化符号堆砌出东南亚各个国家缤纷异彩的地域特色,以直观的设计语言展现出东南亚国家的多元文化盛景。以环状的叙事方式将这些异域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运用雕塑展示、铺装展示等手法,向游客们传播海上丝绸之路各个国家的互通、融合和共荣的文化碰撞。(1)东南亚风情群雕“东南亚风情”群雕直径为11米,高为5米,大量运用花岗岩和青铜材质。以空间序列展现的形式,把东南亚地区特有的动物、植物、海岛风情、多元文化用传统雕塑的方式进行视觉呈现。借以东南亚特有异域特色建立起人和场地的纽带,增强公众对与“海丝”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同时又体现了异域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2)南亚群雕“南亚群雕”长63.4米,宽40米,高8.6,材质为花岗岩、镍白铜。雕塑群根据所处地域特性,以廊桥、平台的方式使群雕坐落于湖面水域与湖心岛相连,选取了最具南亚特色、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宗教和地域的建筑为背景,讲述了《宴请交流》《文化交融》《南亚风情》《工艺互通》等场景,以具象写实和当代雕塑创作中解构与重组艺术的表现手法,生动的展现了在不同领域的文化、贸易的交流与互通,使得观者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又能近距离触碰“海上丝绸之路”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远影响。(3)西亚组雕“西亚组雕”长50米,宽13.8米,高8.8米,雕塑材质为花岗岩、镍白铜。整体雕塑采用具象写实的线性叙事手法对西亚典型伊斯兰建筑造型进行创作,通过人物间的交谈、货物运输等场景再现的讲述,展现了西亚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角色和文化魅力。
三、“海丝艺术公园“视觉环境形态构成要素分析主题公园中视觉环境艺术的形态要素由空间要素、造型要素、色彩要素三部分构成。
(一)空间要素
公园景观应通过良好空间造型要素,创造出独特且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以赋予景观好的形象视觉特征[4]。园林景观空间中层次感、序列组织感、造型、周围环境、对人的视觉感知的塑造有着紧密关联。空间要素则包含空间意象的营造、空间序列的规划以及各功能空间的组织等方面[5]。“海丝艺术公园”整体景观布局为“一脉、两湖、四区、五湾、八景”。所谓“一脉’,即公园内一条联系东西方向的生态景观脉。“两湖”为逐浪湖和海月湖。“四区”即东亚主题表现区、东南亚主题表现区、西亚主题表现区、南亚主题表现区。“五湾”,即沿环状湖岸设置的景观与休闲为一体的五个景观水湾,分别是:月蓝湾,观澜湾,追风湾,渔人湾和流霞湾。“八景”为月之岛、灯之港、帆之滨、舵之向、思之源、风之子、浪之花、绿之林。“海丝艺术公园”的流线布局从整体上来说以环形动线为主,整个园区以大面积水为构图中心,空间组合关系上以区域性轴线为主。轴线连接主入口、水镜广场和园区主要雕塑“帆影”,开放的广场空间与主节点的标志性构筑物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性景观系统,全方位展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风貌。
(二)造型要素
主题公园视觉性环境造型要素要考虑整个公园主题文化精神,造型要素的呈现主要反映在建筑造型、雕塑小品造型上。通过对“海丝”文化的剖析,可以从中提取出视觉造型元素并应用于主题公园设计中,具体视觉造型元素可分为以下几类:“船”“船帆”“水”“海上贸易交流场景”“异域建筑”“异域植物”“人物造型”“闽南传统建筑”“闽南非物质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各种视觉造型元素映射在不同的载体上呈现出不同的视觉观感,而设计者应充分根据其本身特有的性质将两者合理地结合运用在场地中。通过实地调研作者得出的“海丝”视觉造型元素在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手法,如表1。园区内雕塑群,采用叙事性的传达方式,背景造型借鉴闽南当地及各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建筑、船、船帆、人物、动物、植物等元素。以较为直观的手法呈现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以及昔日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往、文化繁荣的盛况。通过人物场景叙事造型的故事传达,唤起公众对“海丝”文化的记忆并产生共鸣。建筑造型上,将泉州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渗透进场地设计中,延用闽南传统民居“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大体量且具有当地闽南特色的庙堂建筑、“天圆地方”的建筑理念和砖砌工艺。建筑外形以古老建筑拆卸的瓦片堆砌出“海浪”“岛屿”等造型,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展示了闽南民居的独特韵味。
(三)色彩要素
在景观设计要素中,色彩不仅对人的视觉会产生重要影响,且能够让人从心理上产生情感共鸣。主题公园中景观的视觉色彩表达主要是由色彩载体来传达美感的,根据载体的不同传达出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海丝艺术公园”景观色彩要素主要包括植物色彩、建筑色彩、雕塑小品色彩、水体色彩、道路铺装色彩。1.植物色彩植物是景观场所视觉性营造的关键,“海丝艺术公园”在植物造景方面,围绕中心湖打造滨湖景观,结合其地域特征主要运用了群植的种植方式。主要以棕榈科植物为主,且由于其地理位置所形成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绿化植物配置以常绿阔叶树为主,配置木棉、广玉兰、腊梅、杜鹃等,不仅具有东南亚热带风光魅力,又突出“海丝”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异域特色。2.建筑色彩由于闽南地处滨海,民居建筑大量使用红砖红瓦与石混砌、建筑色彩装饰华丽,再加上当地人视红色为喜庆的颜色,因此把红砖作为建筑主材。把红色作为标志性景观色彩元素融入场地,视觉上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美。被藤曼植物覆盖的园林式建筑“绿房子”,借鉴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意向,垂直绿化设计手法,行走其中给人一种漫步迷宫深林的错觉。绿色植物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既满足功能又统一形式,形成整体和谐的视觉性景观。3.雕塑小品色彩园区内的雕塑小品为了呼应“海洋文化”主题,整体色彩基调以白色为主,搭配黑色进行故事场景塑造。雕塑的白色与水体、植物、红色建筑建筑交相呼应,增加了视觉感官冲击,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又切合闽南地域文化特点。4.道路铺装色彩在“海丝艺术公园”铺装设计中,集散性空间——水镜广场规模较大,根据广场的景观和空间活动特性,选取了海丝地图为主的铺装形式,展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国家,增强其文化代入感。整体材质为花岗岩,选材则是依据耐久性、易于后期运营维护等原则,颜色为米灰色以典雅、朴素为主显得空间更加稳重。其他功能性节点空间则跟随场地的主色调白色,材质上小型广场多采用花岗岩与卵石、透水铺装相结合;亲水空间使用防腐木铺装,基调为红色;儿童活动空间运用大面积亮色增强场地活力,材质上大面积选取塑胶平整铺砌,提升安全性。
四、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视觉性分析及设计思考
(一)“海丝艺术公园”主题表达充分但雕塑小品类型过于重复
“海丝艺术公园”将当地文化与景观环境相结合,视觉上加强了游客对“海丝文化”的了解,对场地本身进行视觉深化设计的同时,又展现闽南地域特色和“海丝”文化底蕴。从公园的整体性来看,场地运用了大量的“海丝艺术”和闽南当地的地方特色元素来展现场地性格,做到了主题性的统一。但是,从视觉性设计思考方面来看泉州”海丝艺术公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园区内景观雕塑小品类型过多重复,一定程度上给游客带来视觉审美疲劳,影响文化景观视觉效果,带给观者较为单一的欣赏和体验,缺乏长久吸引力。
(二)“海丝艺术公园”注重文化内涵但功能节点单一
公园以尊重原场地条件为前提,以大众在游览中与特定的地域文化环境所产生情感共鸣为设计重点,结合“海丝”设计背景文化内涵和传播当地“海丝文化”发展的需求,通过不同国家地区文化呈现,烘托浓厚的主题文化氛围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价值的主题公园。但场地景观功能分区节点单一,可提供给游客娱乐活动的选择性较少,只单纯的设置休息功能,缺少吸引游客的表演和参与的活动项目,应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使用功能。例如可以将现代科技与文化景观设计结合,增设海上丝绸之路3D技术艺术品展厅,或露天剧院,手工艺制作坊等文化特色体验项目,提升人与场所的互动性,创造多种体验的空间环境,激发场所新活力。
(三)“海丝艺术公园”设计表达独特但导视系统较弱
在植物配置设计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进行植物种植选择,满足了基本的植物景观效果;铺装的材质和样式多变,贴合文化主题;景观小品也融入了闽南、异域文化等;利用光元素等媒介手段都为主题公园视觉性景观规划设计起到了借鉴作用。就场地内的景观环境视觉导视而言,应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景观导视系统除了具有引导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外,也是场地地域文化建设和视觉性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景观空间都应具有完善的景观导向系统,适时适地的出现,轻松地为游客获得明确的引导信息。调研发现,园区内导视系统较不完善,指向性不明确,设计形式单一、且导视不明显、不能够清楚地引导游客通往园区内的各个景观节点。应从造型、色彩、图案、材质等多个维度提升视觉导视与景观视觉的感官冲击,且不能仅停留在功能上,应满足人心理需求的同时增强导视设计的情景感、功能感及故事化展现。
结语
【关键词】景观规划;乡村旅游;问题分析
1、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
随着我国聚居环境的扩展以及旅游业的加速腾飞,在大量的环境建设与旅游开发实践中,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正在走向融合。大量理论与实践表明,旅游与景观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旅游规划需要分析时空布局、生态环保、景点建设;景观规划同样需要考虑经济效益、游客使用、运营管理。乡村旅游景观规划需要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设计的有机融合,是景观学和旅游学两大基础学科在应用领域的交叉研究。
1.1 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指在景观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和规律为指导,以人居环境建设为中心,对区域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风景名胜区景观等类型进行的景观工程化过程。”基于景观建筑学的学科背景,景观规划设计着力于环境空间的创造,擅长于物质环境、空间形态以及文化意境的调查分析、空间布局、意象创造。主要包括设计对象的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等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1.2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乡村景观往往是区域景观结构中的一种主体景观类型,具有特定的景观特征、景观内涵和景观意象。乡村景观主要由乡村田园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乡村建筑景观、乡村农耕文化景观和乡村民俗文化景观构成[2]。乡村旅游规划实际是对乡村景观所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设计,着眼于乡村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是以游赏环境空间的创造为核心,以景区物质环境、空间形态以及文化意境的调查分析、空间布局、意象创造为重点,对乡村旅游区进行的景观工程化过程。
1.3 乡村旅游景观的特点
乡村旅游景观主要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几个部分组成。同度假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设施景观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①景观的开阔性。可以给人广袤之感;②风景的层次性。自然的山水给人天然的层次之感,再加上四季变化的美丽风景,令人流连忘返;③心理的安定性。人本身就有亲近自然的欲望,乡村的景观令人有回归之感;④人文历史性。目前很多庙宇、古建筑等都在乡村,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历史也是使人前来的原因之一。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以乡村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寻找并创造出城市旅游点无法与之媲美的乡村旅游景观特色。
2、乡村旅游发展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也丰富多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来看,乡村旅游还是一个新事物,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缺乏科学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导,景观功能欠完善、形象品质不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众多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非常严峻。
2.1 景观功能缺失
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景点游憩功能比较单一;交通组织缺乏系统性;③动态、体验性的参与项目缺乏;④对游客食、宿、购等方面的需求考虑不足。此外,由于乡村旅游地处市郊或乡村,各项旅游服务商品及市政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2.2 景观形象模糊
感受乡村独有的闲趣、野趣。然而由于受到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的影响,存在着对乡村特色形象不够重视甚至无意识状态。其一是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常常把极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东西花大力气改造成大众化的东西。比如以经营园林花木为主的花农,放弃了自己的专长,把花木庭园改作露天饭堂或卡拉OK厅,追求急功近利。“你们城里有的东西我们样样不缺”常常成为他们骄傲的口头禅,这是一种“围城现象”。城市人希望在农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农村本色生活内容,这与经营者的理解刚好错位,劳神费力却削弱了景区的特色和吸引力。其二是设计人员盲目将城市景观形象移植到乡村旅游区,用城市景观设计的手法处理乡村旅游区景观资源,乡村出现了宽阔笔直的大道,规整的布局,空旷的广场,过多人工修饰的园林,不合时宜的欧化建筑等。
2.3 景观生态破坏严重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山体受损、树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村道被堵、到处涂鸦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乡村旅游地失去了宝贵的自然生态魅力。诸多不良因素及行为,如过度地宣传与开发建设造成景观的不和谐,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造成视觉的污染,随意地采石修路使得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均会影响和破坏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平衡失调等,使得乡村旅游地景观质量下降,乡村旅游地的市场吸引力也随之减弱,其生态环境危机不容忽视。
3、乡村旅游发展中景观规划的几点建议
乡村旅游应是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结果,且因有利于乡村自身综合发展才更具生命力。在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遗迹,发展当地适宜又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建立科学进步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才具有吸引力。
3.1 加强乡村景观规划,科学设计本土景观
规划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科学有序的规划能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中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和景观保护开发等的矛盾。乡村景观规划是围绕着人与景观共生发展的原理展开的,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各种活动不能违背景观生态特点,二者互利共生、和谐统一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从尊重自然、人和地方精神角度出发,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应积极做好景观规划工作。同时,“乡土情结”是乡村旅游需求的根本动机,只有为游客提供本土的、原生态的乡村景观,才能长久地吸引游客。
3.2 完善庄旅游接待服务场所
①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定规模、等级的乡村旅游区应该具有的服务性建筑,它除了向初来乍到的游客展示旅游区概貌,还为游客提供休息、观景、娱乐的场所,多位于景区入口。
②游客食宿服务场所。乡村旅游区发展初期,很少设置独立的游客食宿服务建筑和设施,游客的食宿大多在农家宅院中进行,是为玩农家乐的游客提供的附加服务。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增加独立的食宿服务,提升食宿服务的档次和品味变得越来越有必要。止外,在一些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区,也正在出餐饮一条街、茶馆、酒肆、乡村酒店这类建筑。从运作的情况看,设置这样的服务场所和设施必须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开发的各方面条件,避免盲目开发。
③游客购物服务场所。旅游购物是旅游活活动的必然现象,大多数乡村旅游区都存在不小游客购物需求。乡村农产品、手工艺品以通读乡村的农副土特产品等,往往能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这样的买卖对游客与村民双方都是有益的,是双赢的。
3.3 乡村景观意象规划
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的信仰、思想和感受等方面开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华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乡村景观意象具有以下牲上:①乡村景观意象的个性化;②乡村景观意象的地方性;③乡村景观意象的社会性。乡村景观意象是乡村景观建设的基础上所渗透的景观意象思想,它的形成离不开历史过程的积累、硬环境以及文化软环境的建设。
3.4 建立完善交通系统
乡村旅游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主要包括线状的车行道路、步行道路、马道、自行车道等和点状的停车场地。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一方面能今功能场地空间合理组织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能为游客带来交通体验的乐趣和舒适性。
4 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乡村不仅地域广阔,而且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已13亿之多。其中乡村人口9亿多。即使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仍是重要的人类集结地。广大乡村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特别要注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景观规划,促进乡村旅游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乡镇;铁路景观;景观再生;煤炭废弃地;绿道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4.052
自2012年以来,煤炭行业的相关产业,例如钢铁制造、电能、工业建材等供过于求,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我国颁布的《大气污染治理计划》要求降低对煤炭的使用,同时按照国家对煤炭能源消耗的规划,到2020年,煤炭资源的消耗比例将由2013年的66%下降至62%以下。综合以上因素,致使近年来,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跌、市场需求萎靡,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并导致许多乡镇的中小型煤矿逐渐关闭和煤炭运输铁路的闲置。
城市绿道建设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下发展迅速,目前绿道规划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滨河线周围敏感区域;二是废弃的铁路线,其连接着大多数人的居住空间[1]。我国乡镇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但是仍然有许多偏远乡镇的基础设施并未得到普及,且种类单一,多为一些健身设备,缺乏变化和趣味性,而且以往人们主要是关注城市中废弃铁路,而缺乏对乡镇废弃铁路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是以煤矿乡镇型废弃铁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煤矿乡镇型废弃铁路的景观再生设计方法进行探索。
1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的主要问题
1.1丧失废弃铁路的荒野气息
废弃铁路因为长时间被废弃,因此在铁路线上和周边都长满了野草,显得十分荒凉,但是这不乏是在今后景观改造中可以被很好利用的景观元素。可是在现实的许多案例中却往往利用现代的景观造园手法,将其改造成没有什么特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虽然取得一定的景观视觉效果,但却丧失了场地特有特色。例如美国的高线公园就很好的利用其场地中原生长的植物,遗弃的枕木,来营造一种独特的荒野之美,又展现了过去工业的历史气息。
1.2过度的重建,破坏了工业景观
城市废弃铁路不单只是一条线状的三维空间,其的独特性还在于过去的工业历史和生活及工作在其周边的人们对它的记忆,而那些锈迹斑驳的机械、铁轨等设备正是见证了这个时代和过去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转变的证物。但是部分案例过度重建和开发,破坏了废弃铁路原有的工业景观,没有很好地保留那些有着岁月痕迹的证物。
1.3缺乏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
由于废弃铁路连接着大多数人们居住的社区和村落,其也拥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以往废弃铁路的景观再生设计过多强调废弃工业遗址的保留和再利用,而忽视了与沿线社区与村落地域文化的结合,虽然通过景观改造使得废弃铁路再次“重生”,但却没有让其很好其融入于当地的人文环境中,没有起到一种文化承载的纽带作用。
1.4忽视乡镇废弃铁路的景观改造
在我国因为一些乡镇存在矿产资源,为运输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而修建了铁路,这些铁路在随着资源的枯竭及产能过剩而逐渐废弃,没有再利用。在以往的废弃铁路设计中,都是针对城市的废弃铁路,而没有研究在乡镇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的废弃铁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建设,将这些废弃铁路改造成为连接沿线村落,镇集,休闲安全的绿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煤矿乡镇废弃铁路的景观特征
2.1铁路特征
遗留的铁路轨道、火车头、运煤车厢与轨道两侧的电线杆等,以及煤炭运输铁路周边遗留的小型煤炭加工厂和其附带的煤炭废弃地。
2.2空间特征
线性的铁路空间,通过铁轨、轨枕、道砟、构筑物和铁道两旁植物等能够形成良好的视线导向和空间透视感。辐射性的铁路空间为开放性的空间,存在多条轨道,相对线性空间更加的复杂,处理方式也相比于线性的铁路空间更多。
2.3环境特征
植物生态群落单一,其中大部分植物为生命力极强的野草,也存在部分途经村落镇集的地段,由于人们长期的践踏与清理而寸草不生。煤矿乡镇拥有山川河流,植被资源十分丰富,具备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
2.4地域文化特征
废弃铁路途径的乡镇村落拥有独特地域文化,如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农业文化。民俗文化,如中秋烧瓦塔、清明节吃青团等;建筑文化元素,如村落古建形态与材质以及其上的木雕、花雕和壁画等;农业文化元素,如种植的油菜花、水车、石磨等。
3煤矿乡镇型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方法研究
3.1场地历史风貌的展示
历史风貌的展示,不仅是工业形态、工艺、技术的展示,而且是在时间、历史文化的积淀下,通过一定的景观艺术处理手法所表现出废弃铁路的历史文化和沧桑、荒芜之美。
废弃铁路遗留工业元素的展示是指展示煤炭乡镇废弃铁路特殊的工业元素,并且尽可能的保持这些工业元素的原样或者通过适当的艺术处理,例如火车头、车厢、铁路轨道、电线杆、铁路周边煤炭加工设备、煤炭货运装卸建筑等,能够向人们展示以往的工业工艺、技术、生产流程和结构构造,同时帮助人们理解铁路建设、相关机械设备操作的技术等。例如被保留下来的煤炭运输机车头,可结合煤炭装运车厢、铁路轨道,作为废弃铁路的核心景观展示于乡镇核心区段,重温过去的历史风貌,回忆着往昔的呼啸笛鸣(如图1、图2)。
煤炭乡镇废弃铁路场地因常年废弃,无人问津,场地建筑坍塌、C械腐蚀的工业废墟,野草蔓生,一派荒芜的景象,展示场地的一种历史风貌。铁路轨道上长出当地的野花,渐疏渐密的生长于枕木之间,铁道两旁;铁路轨道上匍匐的藤蔓,密布在锈迹斑驳的轨道上,若即若离,似镂空的绿衣裹在铁道的身上;纵深的芦苇,秋后的芦花与静静平躺的铁路朝夕相处;岁月风雨蚕食着墙体上过去醒目的生产标语、安全提示。废弃铁路通过这些乡间野草花卉的装饰,营造出凄凉荒芜之美(如图3)。
煤矿废弃铁路的工业历史文化元素,如煤炭开采矿工推动运煤列车厢、矿工卸煤、维修铁路等生产场景,并且通过与之相关的景观雕塑或小品重现场地的历史风貌。例如在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中,就将遗留的拉煤小火车保留下来,在巷道里作为装置艺术品,并用铁路遗留的各种零部件组合成了一个矿工形象的雕塑,展示了以往人们工作的情况,这样的景观小品极大地增加了场地的趣味性[2]。四川嘉阳国家矿上公园中以煤矿矿井升降平台和矿帽为原型,在矿山公园入口广场上修筑了两者相结合的景观构架,以此体现矿山公园过去的历史风貌(如图4)。
3.2铁路线性空间的更变
铁路轨道的线状特性和平坦的路基是轨道形成强烈空间透视感的基础。由于整条铁路轨道基本以直线型或者曲线型的线性空间透视特征为主,缺乏相应的变化,因此在铁路景观空间塑造过程中,可通过增强铁路轨道现有的线性空间透视,或者突破常态改变铁路的线性空间特征改变现有的空间格局,从而达到丰富铁路轨道的景观空间。
3.2.1 通过塑造半开放空间增强和丰富铁路轨道的空间透视感 可在铁路轨道旁种植乡土、景观效果优良的绿荫行道树或者乡镇高秆农作物等,塑造铁路轨道的半开放空间。行道树的选择应以树干较直,如银杏、香樟、毛竹等。或者枝叶较为密实的植物,如橘树、梨树、桃树、金银木、红枫等。高秆农作物,如玉米、甘蔗、高粱等。亦可利用煤炭运输铁路旁的电线杆,将其改造成景观花架,藤蔓植物通过电线杆攀援到花架上,形成绿荫廊道,从而在顶部与铁路轨道形成半开放的空间。藤蔓植物可以是常见的景观藤本植物,如紫藤、凌霄、三角梅、珊瑚藤等,也可以是乡镇当地山野常见的藤本植物或者是废弃铁道上生长的藤本植物,如南方乡镇村落较为常见的野生藤本植物野葛、牵牛花、金银花等。还可以是常见农村藤本农作物,如丝瓜、南瓜、豆角等。蔓生翠绿的藤蔓不仅增强了铁路轨道的空间透视感,在开花结果之际,色彩斑斓的花卉,形状百态的瓜果,也增加铁路轨道的趣味(如图5)。
3.2.2 通过塑造封闭空间增强和丰富铁路轨道的空间透视感 利用绿色植物构成的拱形结构,将铁路包裹,形成的绿荫隧道,这种拱形结构可通过景观构架,让藤蔓植物攀援在支架上形成,也可以是通过植物枝条的修整形成的封闭围合空间。例如,日本浪漫的紫藤花隧道,紫色、白色等各种花朵相间盛放,随心所欲地洒落点缀于棚顶,使紫藤花隧道显得格外美丽与神秘,正是因为它的浪漫美丽似童话般的世界,为爱丽丝梦游仙境创造了如梦如幻的视觉画面。乌克兰爱的隧道和南京江宁爱情隧道,这两条植物隧道的形成都是铁路轨道被繁茂的树枝绿叶所笼罩,形成景色奇异浪漫、引人入胜的绿色隧道。春秋季节,树叶茂盛,生机勃勃,满眼皆绿,绿得让人窒息;夏日酷暑,浓荫遮盖,清凉气爽,凉得透彻沁心;寒冬腊月,温煦和丽,银装素裹,素得冰清纯美(如图6)。
3.2.3 改变平坦的地形 铁路轨道平坦的地面基础给人印象最为深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意识到的现象。正是因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在冲破固定思想的情况下,必会取得耳目一新的景观效果。将平坦的铁路轨道,通过地形结构的塑造,改造为此起彼伏的波浪状地形,或者拥有微地形的铁路轨道,铁路轨道也随坡道相应变化,并且与平坦地面的轨道衔接为统一的整体,以此打破铁路轨道平坦界面的思绪概念。坡道的顶部空间可以根据场地周边环境的需求,改造为绿地或者设计成供儿童游乐的滑梯。坡道的下部空间可以向人们展示矿工进行煤矿开采的工作情形景观小品,或者具有教育意义和历史文化意义的煤炭相关景观元素(如图7)。
3.2.4 阻挡线性空间的视线 将铁路游步道与铁路轨道交叉铺设,并且通过植物或者地形来填充游步道与铁路轨道的交叉空间,以此阻扰观赏视线,而非一览无余的看见前方境地,最终将铁路的线性空间转移到游步道上,以蜿蜒曲折的游步道行走空间取代铁路的直线性空间或者曲线型空间(如图8)。
3.3乡镇村落文化元素的结合
煤矿乡镇型废弃铁路所处的地域环境是在乡镇村落地域,为了营造符合当地的废弃铁路景观,可将乡镇村落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农业文化与废弃铁路相结合,从乡镇村落文化中提炼出景观元素,并与煤炭废弃铁路材料结合,融入于废弃铁路景观中,不仅使得乡村文化得到升华与延续,也充分利用了铁路废料,提升、丰富了铁路景观的文化内涵,为当地村落居民营造一处充满乡土气息的休憩娱乐的景观空间环境,促进村落之间的人际关系。
3.3.1 民俗文化元素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是在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体现出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共同心理、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极富独特精神价值[4]。例如,可以将煤矿废弃铁路一侧的电线杆作为灯柱配上大红灯笼,改造成废弃铁路上的景观灯。如此,在田野乡间安静的夜晚,漫步于铁道上,红彤彤的灯笼在夜晚照亮前行的道路,别有一番趣味;挑选废弃的块状煤矸石,以瓦塔为原型,垒成小型塔状做成的景观小品;将废弃铁路轨道旁积垫煤炭层和固体垃圾收集起来,用于微地形的塑造,如像青团般椭圆状的微地形,在其表面附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厚度,并种植当地的乡野植物如艾青、粽叶、艾草等来营造景观;通过利用回收的废弃铁片制作图案,并且能够反应当地村落文化,贴于景墙,或景观灯、座椅等室外景观家具上,以体现剪纸的文化元素(如图9、图10)。
3.3.2 建筑文化元素 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一个地域、一个时代的风俗、时尚及技术条件,其在大量民居及相关建筑上的综合反映,往往被看作是某种建筑风格,而建筑风格有着两层含义,即建筑形式和建筑性格。建筑形式V诸于外在的形象,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建筑性格,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以及价值取向[5],因此也造就了我国乡村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多姿多彩。我国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所采用的材料大多数为砖、土、竹、木材、石材等,形成以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石木结构、竹结构、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结构形式,如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云南的“一颗印”、广西的“栏式”等传统民居古建筑。
煤矿乡镇废弃铁路景观再生设计可从乡镇村落丰富的建筑形态、建筑装饰和建筑材料中提炼出景观元素,融入废弃铁路的景观设计中去。建筑形态较为优美的古建民屋,可对建筑形态进行简化和演变,用于废弃铁路上景观构筑物的创作,如景观廊架、导视牌、景墙、休憩亭等。建筑装饰,如古建筑上的石雕、木雕、花窗等,可加以模拟、创新作为煤炭废弃铁路上景观构筑物的装饰品,景观小品,丰富煤炭废弃铁路的景观效果。乡镇村落古建的建筑材料,如青砖、灰瓦、木板、竹篾、石块等可作为建设材料用于铁路步道的地面铺装、景观休憩亭、景墙和室外景观家具的建设中去(如图11、图12)。
3.3.3 农业文化元素 农业文化的实体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工具,也包括农业文学艺术作品、农业自然生态景观等一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物质实体文化[6]。煤矿乡镇废弃铁路景观的营造离不开农业文化元素,废弃铁路景观与乡镇村落景观的融合需要通过农业文化景观元素的传递与承接,农业文化元素的利用不仅能达到景观效果,还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所指的农业文化元素主要以农业作物和传统的农耕生产工具为主。在废弃铁路轨道两侧种植农业作物,需ν寥澜行改良,达到农业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条件。农业作物的种植,应以当地较为常见的作物为主,选择景观形态观赏性强并且根据作物生长特性,营造季节性的花道景观,以便在不同的季节,漫步于铁路绿道上都能欣赏到不同的农业景观。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自身便富有时代的印记,散发着悠久的农耕气息。
农业作物如白菜、萝卜、大蒜、包菜等低矮的农作物,可作为废弃铁路轨道两侧空地的地被绿化植物。玉米、高粱等高秆农作物可用于废弃铁路半封闭空间的营造。藤本植物蔬菜如丝瓜、小南瓜等可顺着从电线杆牵引的钢丝攀爬于景观廊架上,每当枝繁叶茂、花果盛开之际,鲜艳的花朵将景观廊架装饰成花海隧道,茂密的枝叶只允许少许光芒透过绿叶缝隙,散落于步道上,肥硕的瓜果,下垂于枝叶下,迎风清摆,宛若灯笼。观花作物油菜花,九月播种,次年三月盛开,繁盛的油菜花将废弃铁路隐于其中,人们可行走于铁路步道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嗅着清香的菜花。果树类农作物如梨树、桃树、橘树等乡间较为常见的农业果树可种于铁路步道两侧,经过一定年限生长为枝叶相互交错的林荫树木。在春季形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优美意境,散落在步道两侧的花瓣像两条花色地毯;在夏季,茂密的枝叶为铁路步道留下一片片阴凉;在秋季,硕果磊磊,丰收之际;在冬季,瑞雪飘落枝条,银装素裹(如图13、图14)。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如石磨盘、水车、犁等,因其独特的材质,结构与形式及所蕴含的旧农业耕作时代的历史气息,可使其作为步道上的景观小品,陈设于铁路周边的菜地、溪流、田野上,增加废弃铁路景观的乡野气息。
4 结语
煤矿乡镇废弃铁路的景观再生设计,不单是充分保留和利用煤炭运输废弃铁路的工业遗址,而且需要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才能够营造一道充满乡土气息,景观独特的煤炭废弃铁路景观。在满足人的需求和生态的需求基础上,再生一条集绿色生态、青山绿水、乡村田野、工业遗址景观为一体的绿色通道,使人们能够在艳春闻得见花香,仲夏听得见蛙鸣,深秋望得见层林,寒冬看得见净雪。
参考文献
[1]付军,桑丽红.国外绿脉思想在我国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意义[J].北京园林,2006(04):12.
[2]李昱敏.铁路废弃地的景观更新设计对策[D].北京林业大学,2015,(20).
[3]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01):208-211+188.
[4]单霁翔.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民俗博物馆建设[J].民俗研究,2013,(04):80-88.
[5]杨大禹.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J].南方建筑,2011,(0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