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体育运动的感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校的教育受到学科中心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围绕着以学科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的影响,严重的束缚了学生思想,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违背了体育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阳光体育运动推广以来,我校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享受,激发了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愿望,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舞台和空间,为终身坚持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2.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的条件
2.1 阳关体育课是阳光体育开展的基石
在阳光体育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时候,体育课是一切学习与活动的原动力,也是基本的理论基础。只有在体育课上,对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基本技术讲到了,让学生有了乐趣的体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对健康的根本追求,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运动,热爱健康,热爱生命,才能使学生更自觉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其它的活动之中。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抓好最基本的体育课,让学生真正的热爱体育,真正的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的真正乐趣,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
2.2 兴趣是阳光体育全面开展的导火线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前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这种快乐的情绪可以进行延续甚至是感染,使学生不管是在体育课堂上还是在课间或课外活动都能充分的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2.3 阳光教师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传播者
阳光的教育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阳光教师是使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传播者。阳光教师能使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学生,用爱心为学生构建阳光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 地成长。阳光教师会教育学生用美好的心灵看待世界,用顽强的 意志面对挫折,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体育活动活动,即使在学习很忙碌的时候仍要坚持体育运动,保持身体健康,这些活动为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的人才打下的基础。
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简单的个体主动参与和学校的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庭社会的支持也起重要的作用。只有把他们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更好的开展。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国家并不富足,学生多,器材少,场地小的特点,要想使体育运动得到开展,就必须首先得到家长的支持。由于受我国长时间的旧教育体制以及升学压力的的影响,家长只知道让孩子学习好语数外,死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健康以及全面的发展。教师就有义务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使其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得到了家校的共同支持,就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来进行体育运动。社会的支持很重要。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导向可以使学生,家长,社会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个正确认识,也在提高学生锻炼的因素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例如:我国2008年承办奥运会,使全名对体育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3.阳光体育运动的成效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 青少年
1、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各地高校纷纷采取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增强青少年体质。我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根据学校的特点、规模,群策群力、协同配合,开展多形式的体育活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
2.1 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令人担忧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这一结果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媒体在争论,学者在反思,行政管理部门在研究。
2.2 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从2005年6月开始,教育部和、人事部、中国社科院、等部门联合进行了素质教育系统调研。调研表明,学生的学业过重情况未能有效扭转。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对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学校和农村县中学的调查,35%的校长、37%的教师、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而许多农村学生还要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承担一定的农业劳动,合理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根本无法保证。
2.3 网络对青少年的侵蚀过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道德修养的薄弱阶段,自我约束能力差,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在网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下去,必然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3.1 阳光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而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则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青少年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体魄,才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体育运动不仅能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能让他们体验到许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它对一个人的内在意志品质具有特殊的培养和陶冶作用。体育的这些功能对青少年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尤为重要。
3.2 阳光体育运动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各地广发的开展,能够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4、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4.1 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的发展重点。
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强动力,也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发展、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
4.2 阳光体育运动是进一步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意义认识的良好契机。
阳光体育运动是号召全国亿万青少年都参与进来的声势浩大的活动,它所覆盖的范围极大,涉及各级各类的学校。因此,它必将带动起学生自觉锻炼,养成健康为重的思想。而学校体育又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最主要开展空间,是这个活动的基础,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活动契机,让社会对学校体育重新认识,更进一步认识。
4.3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必将促进学校体育基本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的培养,“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就显得非常及时。政府开展活动的同时,各级财政经费也必然会逐步地往学校体育工作中投入,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而同步增长。这将使学校体育器材大为改善,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顺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所在:同样,“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是完善体育教师队伍的动力所在,更是深化改革师资队伍的关键所在。
5、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
启动和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希望利用该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它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此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有关措施。
5.1 要以达标争先、强健体魄为目标。
全国学校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带动下,应该制定具体的达标数据。按照活动的要求,全国应有72_3%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相当部分学生应该达到优秀等级,全体学生都要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锻炼技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5.2 要与体育课教学紧密结合。
尤其是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的教学。让学生每天的自由锻炼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自觉锻炼兴趣的培养。要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借鉴一些激烈的对抗性比赛的形式。以激励学生的拼搏、奋斗精神。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教学;关系;相互融合
运动是物体变化的一项普遍现象,它是促进万物生长,宇宙运转的基本方式,也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运动和健康息息相关,事关人类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和政府重视体育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措施,是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如何有效推动二者的融合上做一探析,力图为当下的体育教育添砖加瓦,并提供可资参考的意见建议。
一、阳光体育运动对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体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快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国家部委下发的诸多文件中,重视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活动耳详能熟,尤其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的实施,更是极大地满足了我国西部落后地区体育教育活动器材的配置,有力地配合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甚是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能够积极促进学生总体学习水平的提升。体育教学能够通过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等手段强身健体,锻炼思维,提升素养,而且还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状况,个性兴趣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以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投入到其他知识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去,从而推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第二,阳光体育运动的娱乐性特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空间非常大,可以在学校操场上、广场上、大自然中,不同的环境必然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实践证明,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也就是说,阳光体育运动一方面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趣味化的、娱乐性地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第三,阳光体育运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性思维。一方面,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又可以增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思维的扩张必然生发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另一方面,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作为运动的主体,他们的身心格外活跃,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活动项目中,他们都会以活动主角的姿态真正融入,比如在竞技类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方施加的压力,集中注意力,提高防范警惕,有效释放其作为一方主体的潜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情感认同。
二、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的相互融合
1、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教学的关系
现实中,二者同时存在并不相互矛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永无止境,学习也将永不停息。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完满的身心和健康的体魄相互配合方能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辅相成,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运动的参与者,教师、学生、家长分别在运动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而学生则处于核心地位,他们不断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转换。因此,学生的存在,无形中强化了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教学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体育教学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二者在活动内容,运动目的等方面是一致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体质,促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最终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2、创设阳光体育运动式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
在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有效推进体育教学改革,阳光体育运动功不可没。首先,阳光体育运动的灵活性启发了体育教学改革要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生规范练、强化练等错误教学观点,体育教师可以灵活转变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环境和学生体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素养;其次,广泛猎取阳光体育运动项目的多彩性特征,积极运用趣味运动模式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效率;再次,要改变体育教学是辅课的错误理念,将体育教学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并列入学校重点教学标准范畴之内。学校可以根据班级课程设置的不同,将体育课调整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尤其可以借鉴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户外、走向大自然的特点,多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加强锻炼。
3、多方力量高度重视阳光体育运动
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学校体育课程也强调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将学校体育课程融入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不但可以减少学校体育教学的成本,还可以增加学生与外界交际交流的机会。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优良体质,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行业职能,通过政策上的指导、经济上的支持、技术上的辅导等方式积极参与和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深入人心的大好事,它对基础教育的促进作用已经不言而喻,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拥有强健体魄的民族必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刘欣然,黄玲.对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理论分析[J].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500-502.
[2] 郭淑玲,付荣,刘卫东.论阳光体育运动对学校体育的影响[J].北京:中国西部科技,2009.15.84-86.
[3] 李鸿江等编. 阳光体育总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影响因素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日渐下滑,青少年身体素质差的问题已经在社会各领域有了广泛的认识和思考。尤其是我国五年一次的大规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将来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大学生身体素质状态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基础性作用。阳光体育运动通过顶层设计和号召,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操场,形成一个融洽积极的高校校园体育氛围,以达到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近年来,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全社会逐渐形成了全民健身的风潮,人们在体育锻炼中感受乐趣增强体魄,高校体育运动开展水平也水涨船高,青少年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不断增强,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即使在当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开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探究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显得刻不容缓。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的所见所闻和相关经验,通过逻辑分析整理思路,探究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
2、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影响因素
分析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影响因素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思考。来自高校内部的因素即内部因素,来自高校外部的影响因素即外部因素。一般来说,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包括领导重视程度、学生锻炼习惯、体育教师指导水平、高校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等内部因素和家长态度、社会需求等外部因素都会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产生重要影响。
2.1 顶层设计的重视和支持。所谓顶层设计的重视和支持指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领导层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态度和做法。我国教育部近年来不断颁发教育改革的相关政令条例,给高校体育改革和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提出了要求、提供了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衡量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水平的关键,因此,这一测试在高校领导中的接受程度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其推行效率,进而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效果。从政府相关部门角度来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发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方针政策必须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可以通过定期评估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水平和高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提高高校领导层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开展力度。
2.2 教学改革开展水平。高校教学改革的整体开展水平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为“总”和“分”的关系,高校教学改革特别是体育教学改革开展水平如何会直接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高校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涵盖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方面面,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高校校长的教学改革观念,校长的体育观特别是阳光体育运动的观念会对高校体育改革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2.3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指的是能够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提供物质保障的体育健身场地、场馆、器材等的完善程度,当然,最根本的是高校体育的投入经费。物质决定意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对体育运动开展水平的影响不言而喻。无论是场地、器材还是教学经费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一方面扩大高校体育经费来源,通过借助财政拨款、企业赞助、学校自筹等多种途径的体育经费来源确保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为更好地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物质保障。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要想顺利开展,不断提高开展水平就必须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与高校领导的体育观恰如“米”和“巧妇”的关系,因此必须要想方设法完善高校体育基础设施。
3、深入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对策
3.1 完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机制系统性。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加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效率,提高高校体育运动水平和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因此,高校的体育改革也是涉及到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当前青少年体质变差的原因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健身的缺失,同时也是一个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的综合问题;如果从高校体育教学角度出发,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则和高校体育教学息息相关,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身体健康的忽视,高校体育教学在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方面的失位是造成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首先要完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机制系统性,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作为一个整体,从体育教学改革、课外阳光体育健身、各种类型的阳光体育径赛等多角度综合开展。
3.2 探索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制创新性。创新是一切改革的关键,是促使一切行为主体智慧和精力充分涌流的保障,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必须要增强探索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制创新性的探索。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几年的发展经验表明,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和校园体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体育健身的需要,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和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必须要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方法,从改革现有体制机制出发,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实现高校体育发展多元化,不断提高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水平。将改革高校体育教学与发展校园体育结合起来,将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投入其中,共同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3.3 确保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长效性。确保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长效性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在需要,也是由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工作的长远性要求决定的。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须要做好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的打算,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坚持下去。虽然当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诸多问题也是毋庸置疑的。有些高校搞形式主义和应付主义,没有正确认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作用和价值,导致开展效果不佳。因此,发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加强建设,一方面增强监管,双管齐下,共同提高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水平。
4、小结
综上,当前我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诸多问题。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顶层设计的重视和支持程度、高校教学改革开展水平和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等,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完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机制系统性、探索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制创新性和确保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长效性等角度出发。
【参考文献】
[1]翟会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反思[J].体育世界,2010(05):81-82.
一、电影《弱点》
电影《弱点》于2009年首次上映,其中囊括了心理变化进程、体育故事以及家庭概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所以获得了良好的称誉。电影的取材来自于美国橄榄球员迈克尔·奥赫的成长历程,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身世面临了悲惨的境地,他的母亲吸毒,而且他从来就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并且他先后被多个家庭收养。及至后来,他进入了学校,并且遇见了内心善良的陶西夫妇,他们决定收养他,并且生活在一起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迈克尔在橄榄球运动中具有很高的天赋,于是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橄榄球队。经过不懈的努力,迈克尔终于在比赛中凸显出来,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而且他也成为多个学校相互竞争的优秀队员。迈克尔还在陶西夫妇的热情帮助下,促使他的文化成绩得到飞快的提高,并获得了奖金,顺利地进入大学,成就了他的橄榄球星的梦想。
二、美国人体育生活方式的折射
在美国社会,体育活动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所以体育项目也具有社会的影响意义。许多的美国人民不仅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还作为观众而投入到运动中。特别是对于美国社会上的中产阶级,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起到健身的作用,也是社交的基本形式。在美国社会中,最受人们推崇的就是篮球、棒球以及橄榄球三大体育活动,而橄榄球被认为是最能展现美国人民精神风貌的一项体育活动,橄榄球运动不仅需要个人的勇气和聪明才智,还需要队友之间的真诚友谊和团结一致的精神。
电影《弱点》以主人公迈克尔的成长历程作为剧情发展的主要线索,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是随着陶西太太的自述而带领观众了解到橄榄球运动,再把视觉投向迈克尔,当时的他通过自己在橄榄球方面的成绩而在申请大学,紧接着,影片就开始采用倒叙的方式追溯回到了两年前,那时的迈克尔还是一个孤儿,并由他开始讲述整个故事。影片在结局部分以迈克尔在橄榄球场上的精神比赛为定格。影片中的女主人公陶西太太以及她的一家都是美国社会上中产阶级的缩影,她的丈夫是一个有成就的商人,他们拥有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有一对儿女,全家人都特别热爱体育运动。丈夫特别钟爱高尔夫,而女儿虽然还在读高中,但已经是学校排球队的主力将,就连小儿子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他们的家庭生活与体育运动紧密相连,他们的娱乐方式会选择去学校看女儿的排球赛,或者是在感恩节的时候等到橄榄球的直播。另外,陶西一家也非常希望能收养一个具有体育运动才能的孩子,并帮助他成为优秀的体育运动者。
影片中主人公迈克尔是一个具有橄榄球天赋的黑人男孩,他没有温暖的家庭,因为陶西一家在看女儿的比赛,并且赛后看到迈克尔在收拾赛场,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识。在感恩节来临前,迈克尔本来要在学校体育馆留宿一晚,但陶西太太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中,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陶西一家准备收养他。并在后来,陶西太太看到迈克尔身上体现出来的橄榄球潜力,于是他们又准备把他的才能充分地挖掘出来,并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橄榄球队员。陶西夫妇密切地关注迈克尔的生活情况,并且经常会去他的学校看他的训练,还在精神上鼓励迈克尔要坚强不息。迈克尔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体育训练中,并且他终于成为一位受人关注的球员,在迈克尔准备申请大学时,也受到许多学校的认可,最终他终于成为一位优秀的橄榄球队员。
迈克尔的成功离不开美国中产阶级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个人价值意识的影响,才促使他拥有橄榄球运动的机会,并且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中。影片生动的表现了美国中产阶级对运动的热爱之情,聚集这一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趣味,并体会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美国人体育精神的折射
美国是一个充满运动细胞的国家,美国好莱坞上演了许许多多的以体育运动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而电影《弱点》却成为好莱坞优秀的作品。因为橄榄球是美国三大体育项目热潮之一,在整个北美地区受到很大的反响。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美国社会上每年都会出现五十多部的橄榄球电影,电影《弱点》在开头部分还导入了一个纪录片,真实地讲述了美国橄榄球著名的左边卫劳伦斯·泰勒在一场比赛中因为利用了四分卫的盲区时对方运动员的腿部会受伤,并因此早早地结束了他的运动生涯。在橄榄球场上,四分卫被认为是在展开进攻时而不被人看见的危险,运动员就趁着这一盲区而进攻;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具有运动天赋,但因为他们所处的是底层的社会地位,所以这些人也认为是社会中的盲区。
电影《弱点》在多处的橄榄球训练过程中或是比赛的现场上,有许多的镜头都十分激动人心,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迈克尔的球队Crusaders和Lions球队的比赛现场。当哨声一响,Crusaders虽然占有主场的优势,但是Lions的气势十分的凶险,并很快就占了上风。在影片的拍摄进程中,十分重视细节部分的描写,并把视觉焦点投向了观众席,那里坐着的是Lions队员吉米的父亲,在比赛还没开始前,他就在语言上开始进攻迈克尔,辱骂他是大黑熊,并且诋毁整个球队;当比赛开始后,吉米根本就无视他,随意的对他语言上的讽刺。当迈克尔被人撞倒在地上的时候,他还故意地踢迈克尔的头,并且还不忘语言讥讽。这一切被迈克尔的教练看到了,他强烈地要求裁判对此进行处理,但是裁判并没有公正地处理,还处罚了Crusaders球队,此时的教练十分的愤怒,并且严厉地对裁判说,迈克尔是代表Crusaders球队的,那么他就会如同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护着他,这一举动激发了迈克尔潜意识里的斗志力,并且队员相互调节好战略后就取得了反败为胜的成绩,最终以胜利而告终。或许有很多人都无法真正了解为什么美国人对体育运动表现出如此的痴狂,同时也更难理解美国人心中认为的偶像是体育球星。事实上,美国是一个推崇英雄的国家,他们心中的英雄形象是那些经过个人不懈的奋斗从而获得了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而体育明星正符合他们心中对英雄的标准:没有优异的家庭条件,但凭借自己的天赋和艰苦奋斗而获得了社会的肯定。这一英雄形象恰好吻合迈克尔,他是黑人出身,而且居无定所,但因为他在橄榄球上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并且自身拥有健康的体魄,成为一位优秀的橄榄球队员。
四、美国人体育价值观的体现
一位美国的著名作家曾经提出过,衡量一个民族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获得成功,这句话深刻的印证了美国人民在心理上对于成功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正引领了美国顽强不息的发展,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历程正是美国人民精神上的平等追求。
电影《弱点》的主人公迈克尔正是一位通过家人的精神鼓舞和个人的奋斗,从一个底层的孤儿转变为一个受人尊重的球星。迈克尔的成长经历是一个鲜活的成功例子,他的出身很卑微,所有的成功都依靠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并且勇敢地克服所有的挫折才获得了成功。在美国群众的价值意识中,只有通过这样的奋斗和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人,才备受人们的尊重和赞赏。为了凸显出这一成功的典范,影片中还设置了重重的阻碍力量,迈克尔的出身是一个黑人,而且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关爱;虽然他自身有运动天赋,但没有受到过系统化的训练,并丧失了自信心;童年的生活遭遇给他在身心上带来了创伤;他还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所以他的基础知识并不好,等等。但正因为摆在迈克尔面前有这么多的困境,所以他最终的成功就显得富有独特的意义,符合美国人的价值意识。
迈克尔获得了善良陶西夫妇的收养,他们拥有丰裕的物质条件,而且家庭温馨,在陶西一家的鼓舞和指导下,使他了解了橄榄球的比赛规则,并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位受人尊重的球员。在文化教育上,陶西太太专门请来了老师辅导,并且成绩也取得了快速的提高,并有几所学校都争相录取。迈克尔在影片中代表的是美国文化,表达出美国中产阶级心中认为的成功价值理念。欣赏电影《弱点》便于人们了解美国人民的体育运动精神以及他们对于成功的价值概念,同时也能理解基督教给美国人民带来的深远影响,感受到美国人注重家庭的平等意识。
[参考文献]
[1] 郑佳丽,赵冰.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种族歧视[J].考试周刊,2011(34).
[2] 李雪霞.电影《弱点》中的后殖民主义叙事[J].电影评介,2011(07).
[3] 张艳红.探讨电影《弱点》对人生的启迪[J].电影文学,2011(04).
[4] 王佳莉.《弱点》的文化解析[J].电影文学,2010(18).
关键词:运动;合作互助;学习的催化剂;塑造健美的身心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42-02
当代教育要求我们应当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在学校也能享受快乐学习,享受健美的身心,从而和谐成长。全体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运动,特别是广大的体育教师,更应当积极地关爱学生的运动,珍爱学生,让学生对运动充满自信,放飞自己,共享运动,让学生笑对运动,快乐成长。
1.共享运动,生活才会异彩纷呈
人生漫漫,需要我们用运动将它填成绚丽的彩色,运动是一种活力,是生命的支点,只有用运动装点的生命,生活才会异彩纷呈。体育教师更应该多给学生一份运动关爱,为运动喝彩,让每一项体育运动都能如花般绚烂绽放。当然运动也需要越过辛劳,抛掉流水,忘掉痛苦才能实现健美的身心,故此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运动时应多一点宽松,让学生对运动多一份激动,让学生对运动充满信心和感恩,让运动点燃他们的生命。运动也需要互助,让每一个学生都因自助而成长,因助人而快乐,因互助而不再孤独。当学生在运动陷于困顿时,请不要让学生独自挣扎,我们这些体育老师就应当诚恳地敞开心扉,主动去帮助他们,扫去运动障碍,让学生一边运动一边坚强地成长,从而共享运动成果,享受生活的异彩纷呈。
2.发挥集体效能作用,关注学生的运动心态
学校应当大力提倡全体师生参与运动,如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冬季长跑运动、大课间活动、健身舞蹈等等,让学生明白运动的重要性。如要想在学业竞争中了取得成功脱颖而出,就需要有超人的学习动力,这种力量包括活力和永不懈怠的精力,这种力量是在平时的运动中获得的。当学习疲惫的时候,出去活动活动一下,吸收一点新鲜的空气,便会觉得心旷神怡,这其实就是运动所赋予的力量。
运动只是举手之劳,为了生命的延续,我们的学生也应当学会调节学习节奏,共同参与运动,让运动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因此,学校必须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单项体育比赛活动,如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拔河赛等,让学生走出教室,欢呼起来了,让加油声冲出了校园,使学生的力气和勇气得到用处,让他们咬着牙、拼足劲直到最后的胜利。因为,运动也靠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只有能在百屈不挠的运动中勇往直前的人,才能让每个运动驿站都留下一些无悔的回忆。流泪不是失意,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勇于战胜失败、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的人。
运动就像兴奋剂一般,能使学生摆脱怠惰的召唤,是敲开生命的大门。体育教师更应当重视体育课中的游戏,如篮球的运球活动、双人夹球活动、一个接一个的接力活动、掷远比赛、投准比赛、跳进去拍人、通过火力线、找朋友、老鹰抓小鸡等,在老师的带动与参与下,快乐的笑容一定能写在每个孩子的脸上。所以,运动能有效地进行精神放松、消除疲劳,也是学生和谐成长的重组成部分。
3.重视校运会,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
田径运动会是学校各项体育运动开展的基础,它又称为体育运动之母,现代田径项目已增到59项,金牌数量居运动会项目之首。小学田径运动会主要有径赛与田赛。径赛主要是走和跑周期性动作的较量,成绩取决于步幅大小和频率快慢,有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4×100米接力跑。田赛主要是跳跃和投掷。跳跃项目主要有跳高、跳远,投掷主要是垒球,这些项目一般认为是属于灵敏性和技巧性,其实它们比的是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腰腿力量、身体的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作为学校就必须坚持每年开展一次的校运会,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运动,从中选出一批运动人才参加校运会和县运会,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培养后备运动力量。故此,体育教师在平时就应当及时发现学生的运动长处,然后根据实际结合个人特点引导学生的运动方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至两项运动特长,都能积极地参加学校举行的校运动会或是单项运动比赛,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大家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运动能力。参与运动场上竞赛的学生能展现出重在参与的积极状态,蕴含着为班级争光的集体主义情怀,有着虽败犹荣的乐观向上情操。运动员身后的后勤服务者,更是任劳任怨,他们勤勤恳恳,乐为他人作嫁衣。因此运动中的每一幅画面、每一个镜头,都跳跃着学生活力的身影,让人感奋、激动,这一切都是共享参与运动的结果。
4.潜心管理,关注学生的良好运动之风
学科整合,开发体育运动资源。我们在设计体育活动主题时,各学科教师应利用本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延伸、重组学科知识,注重体育活动与学科学习的一体化整合,拓宽体育运动课程领域。同时学校也应建立运动基地,拓展运动空间,充分地挖掘课程资源,依托趣味体育运动的吸引力,广泛联系并确立了一批较为固定的、学生喜爱的运动基地,如:足球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乒乓球兴趣小组、羽毛球兴趣小组、田径兴趣小组、武术兴趣小组等等 。因为,在这些运动空间里能让一批批学生得到锻炼,如上下齐心,势如破竹,奋勇拼搏的运动精神在这里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这些运动中他们能触摸到跳跃的青春音符,能感受到燃烧的激情,体会到了四射的光芒。在这些运动中他们能动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人人都在努力,醉心于集体的欢乐,在这里他们洒过泪,流过汗,同样的也能坚韧地铸造了王者的风度。因此,有了固定的运动场所做依托,就拓宽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空间,就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运动价值。
关爱运动,关注媒体,及时了解最新体育运动赛事,与家庭、校园、社会热点相结合。媒体运动、家庭运动和校园运动是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们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学会运动、学会生活,认识自我。如经常参与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甚至经常有意识的步行或是有意识地增加上下楼梯或台阶的次数对于心血管、呼吸和内分泌等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都有着不错的效果,或是通过家庭健身器械的活动来增强人们的肌肉力量、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增加关节灵活性等等。因为学生从小就有着好美的希望,也有争当英雄的梦想,他们也喜欢运动,喜欢玩耍,不要让他们躺在封闭的暖房里读书。虽然,运动有苦、会累,但不用怕,不用想那么多,因为跑道上已经洒满了阳光,不要羞涩、不要紧张,只要参与了运动,大雁会在空中为他们歌唱,只要对运动充满信心,他们就能实现好美希望。
当然,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与实践才能成功。因此,体育教师也应当经常和学生一起玩耍与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学会欣赏、鼓励学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对孩子们来说都是莫大的激励,他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能量。学会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而是要尽最大的帮助,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故此,我们应当教育学生应当胸怀世界,放眼未来,从小树立体育运动的发展观,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通过这些活动来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运动之风。
总之,让我们一同来关爱学生的运动,让运动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剂和催化剂。让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我,共享运动的成果,从而塑造健美的身心。
关键词:体育;功能;和谐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2-0045-03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research on content of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role of the sports with 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makes analysis on sports and health, defending society, acceler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man's society.Make analysis on sports and constructing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theories
Key words: sports; fun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role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体育运动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社会活动介入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体育作为社会的“缩影”和“焦点”,浓缩和反映了社会变迁、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状态,能动的对社会变革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体育运动的功能方面来具体阐述体育对和谐社会的作用。
1 和谐社会理念的内涵
和谐思想古已有之。《说文解字》对和谐是分开解释的,对“和”的解释是“和,相应也”,“谐”的意思是“配合得当”。把“和”与“谐”联系起来,主要是指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存在状态和发展状态。用这种状态形容、说明社会,就构成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和谐社会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定,它作为许多要素的结合包含着多种规定。从和谐社会的内涵看,和谐是关系范畴。广义的和谐与和谐社会作为关系体系包含着多种关系,但最基本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这两方面的关系及其协调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建立的前提;从具体过程看,人际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乃至人之身心的和谐又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实现。
2 体育功能阐述
体育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质功能。强身健体,身心愉悦,在运动中实现完满的健康状态。另一种是衍生功能。例如: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军事等等。前者是基础、是源泉。后者是派生功能,是应用、是发展。这种派生功能也是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体育价值日趋完善的重要补充。
2.1 培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个体
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体育有利于自我和谐。体育本质功能就在于促进个体的自我和谐。人的和谐包括生理和谐、心理和谐、身心和谐等。[KH*2D]
2.1.1 体育运动作用――强身健体,休闲娱乐
运动需要消耗体内能量,能量靠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等营养物质经过氧化而转换,故释放的能量越多,人体内所需要的氧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就越多,从而就需要呼吸系统加大工作量;为了体内物质交换的加速运转,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要求心脏做出加大力度和加快频率的收缩。因此,体育运动使心肺更健康,还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同时体育运动能够增强[LM]体能,改善体形体态,改善大脑的机能,为神经系统的工作创造适宜的兴奋状态。充分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功能发展。
欣赏体育比赛是一种积极性的休闲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可以消除疲劳,缓解紧张,可以抵制不良的社会习俗。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技能性的表现形式,是运动美和人体美的展现,是竞技美和攻防美的创造。欣赏体育比赛是一种远离劳动的视听享受,内心产生愉快和。心理学家分析出:观众欣赏体育比赛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反映在大脑皮层中,与比赛相关的这种兴奋灶强化,影响到相邻的区域,加深劳动区域神经系统的抑制,使其获得更好的休息。
2.1.2 体育运动是快速生活节奏心理调节器
作为社会的存在物,运动实践行为不仅始终影响、改变着自身机体,而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可以提高克服人们对快速节奏生活的应变能力和耐受能力。可以克服人们对快速生活节奏的抵触、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可以稳定身心紧张,控制侵犯他人的“A”型反映,以增加人们在快速节奏生活的自信心。
体育运动过程是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反复体验挫折和困难,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超越昨天、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从形成客观评价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1]
2.2 体育对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
体育运动可以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安全阀。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与一切动物的攻击性一样,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现实社会之所以经常出现不安宁的状态,与人的这种时时可能释放出来的天然攻击性有关。”[2]行为学家研究表明:“对于人类攻击性的原因和表现的特征,光靠压抑、控制人类这种攻击性,只能收到暂时的效果,这种压抑和控制,如果长期找不到一条发泄的途径,容易爆发出难以预料的恶性事件。”[3]因此,社会学家提出了“小乱是福”的观点,即在设定限制的人类攻击性的各种藩篱时,打开一个小小缺口,即建立一种社会安全阀系统,让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发泄。体育运动变成了这种疏导人类攻击性的唯一途径。体育运动是一种“仪式化”战争。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他的发展完整的保留、记录、展现了人类各个时期攻击性表现。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有意识、带责任感的在种种规范的控制下发泄自己的攻击性和侵略行为。体育运动的最大功能是代替那些最不可或缺、但又最危险的攻击类型,为人们的战斗狂热安上一个保险而又灵活的阀门。人们发泄了狂热,而且不会因此而增长仇恨。公安部调查显示:“凡是城市里有重大比赛或电视里转播重大国际赛事,街上的行人、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就大大减少,成事犯罪率就明显下降。”[4]一些国家为了给社会提供发泄场所,在球场上专门设置了没有座椅的座位,比赛中观众可以跺脚、呐喊、鼓噪,把心中的郁闷痛快的发泄出来。
当然,也不能过高的估计体育运动的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对于他的运用主要是在于控制,把体育运动作为控制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工具,又将管理社会的方法手段用来控制体育的运转,让社会享受体育运动的恩惠,又让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社会的组成部分,最终实现和谐体育与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行。
2.3 体育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首先,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企业效益。体育对于社会生产建设的推动是十分明显的。据调查,社会体育开展较好的企业,职工出勤率,要比一般单位提高2.3%左右。某单位在大力开展社会体育后,传染病发病率2004年比2003年下降了13.5%,2006年又下降了12.6%133名长期患者经过长期锻炼后,又78.9%的人痊愈或好转,在调查坚持训练的1560名职工中,有75%的人认为自己的体质“明显增强”或“有所增强”。96.3%的认为体育锻炼体育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其次,体育作为新兴产业,对物质财富的再分配,使社会财富分配和谐、消费比例结构和谐。我国现阶段发展现状:“在财富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同阶级和不同群众享受改革的成果的机会不公平,由此产生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5]收入差距拉大,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调整财富分配势在必行。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体育主体产业不创造财富,但是它参与了物质财富在社会中的交换作用,对物质财富的2次、3次再分配起着重要作用。体育彩票是比较典型的财富再分配产业。通过体育彩票社会财富流向了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贫困阶层,有利于缓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矛盾。体育消费是用于改善健康状况、优化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消费。体育消费的增加和发展,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体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和比重,常常可以反映出个人、家庭和社会文明程度,体现社会消费比例结构的和谐程度。最后,体育运动消除健康隐患,减少社会疾病发生,节约医疗开支,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必将面临着许多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隐患。例如环境破坏引起的健康丧失、饮食结构变化引起的营养过剩、运动不足引起的机能退化等等。“据2002年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劳动力人口累计患病天数为202亿天,全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8.2%,而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医疗资源消耗,相当于GDP的6.4%,且均有增长趋势。”[6]体育作为生活方式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必将大大的减少各种社会疾病的发生。体育运动是贯穿整个生活方式的之中,它调节并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健康效应。
2.4 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作用
2.4.1 体育运动与生活技术、技能传授
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时身体练习,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和综合,它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人们掌握体育的身体练习,对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及其重要,甚至能影响他们的一生。首先,在婴儿期,家长用体育练习的方式向他传授坐、爬、站、走、跑等基本身体活动技能。在儿童少年期,游戏扩展孩子们的跑、跳、投、负重、支撑、攀岩等技能。在青少年期,他们参加各种运动,发展了身体素质,培养了运动技术和技能,形成了他们对于自身有机体健康的良好态度。在青壮年时期,身体锻炼保持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在老年期,健身活动可以推迟身体衰老,保持肢体活动能力。
2.4.2 体育运动与社会规范教育
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身体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和平凡的人际交往,以及各种形式的群体活动,都必须确立明确而细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如体育道德、比赛规则、竞赛规程等等。体育运动具有强制性,但毕竟是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深知这些规范是体育活动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因此对遵守这些规范有着共同的要求。规范培养是少年儿童进入社会前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体育规范训练是一种可以经常重复和加以控制的。“在幼儿期孩子们只有自己的规则,只是在游戏中散漫地玩耍。4-6岁以后,他们视集体游戏中的规则为神圣不可侵犯,拒绝变更规则。10岁以后,他们不再视规则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了解乐规则的真正意义,并开始重视尊重与合作的价值,并经常协商变更规则,是游戏和比赛更为平等。”[7]这种相互尊重权利的合作将有利于他们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和重要性。有利于形成“尊重权利”的观念。这种社会化效果,受到相当高的评价。
2.4.3 体育运动与社会角色的习得
一个人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必须学习适当的社会角色。而体育运动场合,恰好能为人们学习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和事宜的条件。比如:一场篮球赛,两队的中锋、后卫、前锋等角色,都是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各自通过与该地位相适应的角色产生社会关系。后卫在自己的位置上要发挥后卫的作用,如果被临时调到前锋的位置,那么你也需要立即改变自己的角色,进入相应的位置,担任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应的规则。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出现一个人担任多种角色的现象,如担任后卫,又担任队长,也许还是主力队员,我们处理这种复式角色的方法方式,对于我们进入社会担当多种角色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的学习,使人们懂得了社会角色要求人们的某种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有利于学生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识,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2.4.4 体育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开放视野、丰富现代人的情感生活
体育运动与保守是誓不两立的,强烈的竞争性督促着每一个参与者不断的去创新和变革。在体育运动中,部将门第,不排世袭,不序尊卑。在竞赛中不承认除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体育运动最讲法制,不恂人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尽最大努力去竞争,从而增强了参加者的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若失去对外联系就会丧失生命力。体育运动接受开放的思想,是极其敏感,极少障碍的。恰恰这些可贵的品质应该是现代人需要具备的品质。
体育运动是一种极富感彩的高尚活动。它给人们提供的情感体验是复杂多样的,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在大众体育中,可以得到对集体、社团的信赖感、依托感;在家庭体育中,成员感受到和睦欢乐的气氛,享受到了归属感、稳定感;在竞技体育中,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中,享受着各种复杂的情感磨练。符合了现代人情感需要的多层次性需求。
3 小结
通过分析体育的本质功能和派生功能以及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体育对和谐社会中要求的人自身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5): 26.
[2] [3][4][7]体育社会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68-69,138.
原本应该是充满激情与欢乐的体育课,为什么会出现“沉默”学生?笔者以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为分析对象,调查发现主要由以下三种现象引起。
第一种是因为学生是“留守孩”。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有困难、有苦衷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导致心理自闭、沉默寡言,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不愿意与别人沟通、互动,最终形成了寡言寡语、特立独行的习惯。教师的说教被他们理解为批评,在体育课上也不愿意与教师互动,完成体育训练运动后,喜欢独自玩。
第二种学生是父母离异,单亲家庭。这类学生原有幸福、和睦的家庭,由于父母离婚,小孩感觉自己与其他小孩不同,导致内心自卑,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和玩耍。久而久之,甚至有的家长因为离婚引发的口角、打架等暴力行为,给小孩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创伤。不愿意回家,上课不愿意参加活动,并形成了悲观厌学的情绪,性格变得孤僻,常常与教师对着干,不相信任何人。无论是体育游戏还是竞赛项目,他们都不积极参加。
第三种学生是由家庭综合症引起的。比如父母不和,存在家庭暴力,学生怕回家,或者把情绪带到课堂上。又如父母一方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难,引起学生长期的自卑心理,不愿意与人交往。再如有的学生是因为成绩差,平时各方面表现也不积极,经常被家长和班主任批评,学生长期背着心理包袱,从而引起他们内心渐渐萌生了,并伴有逆反心理,有自暴自弃的抗学行为,这些学生当然就不太爱言语了。
如何引导体育课中“沉默族”参与教学活动,成为体育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入手。
学校方面。学校应该成立相关的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办心理知识讲座,经常组织感恩教育活动,或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培训。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感受到学校就像大家庭一样温暖、幸福。每学期初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应做好摸底调查工作,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教育,设计一些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体育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同学们之间的互助、友爱。学校或班集体还可以组织运动会和体育兴趣小组,利用体育活动中的竞技比赛来激发他们的激情,让他们在体育竞赛中感受互助的力量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例如举办学校运动会或者体育项目(如短跑、乒乓球、跳绳等)竞赛,鼓励那些哪怕是取得一点点进步的学生,并可适当地予以物质奖励或给以精神鼓励,使沉默的学生都能在集体运动中找到快乐、自信、成功,让他们有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动参与意识。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它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体验的评价。作为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人群,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是聪明、自信、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人们同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心理问题。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运训的学生每周运动次数在6次以上的远远多于经管的学生,运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同运动量对大学生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究其原因。首先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是人们熟知的事实。同时还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若长期坚持运动便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此外,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治疗心理疾病如减轻严重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感和身体不适症状、增强自尊感。可以作为一种发泄口,使大学生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况发泄出去,从而减缓应激达到平衡。再次,参加体育锻炼过程常常是一个与他人紧密协作的配合过程,是主动积极地参与他人的协作过程,这样的参与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经管的学生缺乏运动的原因是因为从小将诸多的注意力集中的学校的文化课学习上。对于体育锻炼接触的较少,运动项目较为陌生,从而导致缺少对于运动的意识。因此,对于不愿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给其创造一定的环境,引导其参与锻炼。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其行为进行逐步强化,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1.1 生活满意度现状
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作出的主观评价。
可以看到,运训学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好于经管的学生。根据本次的研究发现,不论是家庭的满意度、自身形体、人际关系和抗压能力和社会性行为满意度。运训学生的总体体验都要略高于经管的学生。笔者认为,其原因有:首先,运训学生长期进行的体育锻炼,给自身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所以运训学生对于自身的形体满意度高于经管的学生)。并且在良好的身体条件的同时,在训练中更好的锻炼了一种积极地、向上的、不服输的意志品质。其次,由于经济管理学生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与父母朝夕相处。在生活方面更是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当步入大学校门时,不论是在自身生活自理,还是面对生活上种种的细小问题都需要一个锻炼的空间和时间。而运训学生从小自己独立生活,甚至小时候就开始跟队出去参赛,所以对于父母的依赖要比经管学生来的少,父母对他们的思念与关心也会让运训的学生对家庭的满意度更高于经管学生。
1.2 情绪体验现状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同认识活动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情绪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