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校园舞蹈艺术;大学教育;审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46-01
一、校园舞蹈艺术在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舞蹈教育主要包括专业的舞蹈教育与非专业的舞蹈教育两种,本文所论述的是非专业的舞蹈艺术教育,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情操,而不是为了学到非常专业的舞蹈技能。从校园舞蹈艺术的教育中,使学生对舞蹈艺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实践中让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属于大学美育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它有着挖掘大学生想象力、提高审美鉴别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校园舞蹈艺术的教育,可以充分拓展大学生的思维领域,不断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在充分领略舞蹈艺术的独特美之后,也扩大了自己的审美视阈,提升了审美的层次。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象思维活动主要由人的右脑来承担,抽象思维活动主要由人的左脑来承担,舞蹈艺术活动属于形象思维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可以有效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进行舞蹈的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可以让全心身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开启换位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思维的领域。
舞蹈中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核,不同国度的舞蹈、不同民族的舞蹈、不同形式的舞蹈,其中所能体现的艺术思想、文化思想、美学风格、哲学内涵都是不同的,舞蹈具有更广博的艺术包容性和综合性,从中可以充分领略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生活风貌,在相互的融合中也可以达到自我的完善。在校园舞蹈教育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智水平,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境界。很多大学都有舞蹈选修课,大学生在舞蹈选修课上不仅可以逐渐加强对舞蹈艺术世界的认识与了解,还可以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来感受舞蹈艺术对人的形体美、气质美、心灵美的影响,并身体力行,使自己的风度、情感、形貌、言谈举止都得到了美的陶冶。
二、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是民族永葆青春的源泉。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校园舞蹈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每一门学科都以其独特的视角诠释着世界和人生,舞蹈艺术也以其特有的感觉方式来提高人们对生命形态的认识。舞蹈艺术非常注重感觉的敏锐程度,包括对音乐、灯光、旋律等的感觉,这也是人认识世界万物的根本所在。校园舞蹈教育的中心不在于培养多少个舞蹈家,而在于要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通过运动神经的刺激,不断积累一种内在的感觉经验,为智能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创造力的发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其次,校园舞蹈教育可以更好地解放心灵,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美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用艺术美的方式去思考人生,会给本来稍显平淡与枯燥的生活增添很多情趣,也使大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在精神与生理的双重放松中,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舞蹈艺术的博大精深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灵和身体处于愉快的状态中,并且舞蹈艺术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创造性,从舞蹈的创作到排练,再到最后的演出,都淋漓尽致地体现着人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创造能力具有迁移性,在舞蹈艺术中的创造力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的领域中,优秀的情操和高水平的创造力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舞蹈艺术教育的功能,扩大其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影响力,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古筝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所在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艺术的发展就是要超越自身价值。而也是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艺术培养逐渐开始关注。作为传统艺术和审美教育的主要形式,古筝教学在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审美就是对美的一种感受、感知和创造,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于美的一种追求和实践。审美教育理论则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对于审美教育的关注逐渐增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审美教育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教学不论是从精神层面、教育层面来说都具有典型性。所以,以音乐为媒介进行的审美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作为古典音乐的表现载体,古筝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其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传统之美与深层次的艺术美,在现代多元化的音乐审美观中具有着较强烈的体现。因此,审美教育中运用古筝教学来体现审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够充分融合古筝教学与审美教育,更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与表现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古筝教学中具体审美教育分析
(一)音色与韵律之美音色作为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因素,是区分音乐的最基本特征。因音色的不同,音乐产生的美感也是不同的。作为我国传统且典型的音乐艺术民族乐器,古筝的音色清亮、盈透,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清扬的旋律,同时古筝自身具有的独特气质也决定了其审美价值所在。目的、功效、作用以及场合的不同,古筝所表达的韵律美感表达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异,而作为决定美妙音乐的关键因素,音色与韵律对于古筝的审美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比如:很多时候,人们只要想到古筝就会想到古代美人在清风徐徐下弹奏一首首悠扬恬静的曲子,这对于陶冶情操有着极大的作用。其次,因古筝具有独特的韵味,相较于其他现代乐器来说,尤其是其五声调式的四个偏音,使得弹奏出来的曲子别具一格。例如,在《秦桑曲》中,古筝苦音偏向于凄楚、柔美;但在潮州曲子《寒鸦戏水》中却偏重于委婉、清醇。所以,在实际的审美教育过程中,因旋律的不同,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其区别,并反复尝试不同韵味的技巧,使学生体会其中的内涵和韵味,从而促进审美观的提升。
(二)意境之美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和审美观的重要学科,是实现音乐教学的重要途径;更是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其审美意识并培养各项综合素质的学科。而审美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心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领会其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了解其中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这样一来,不仅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艺术表现力以及鉴赏力等多种能力。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渔舟唱晚》描绘的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利用古筝弹奏出来,悠扬、清透的曲风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情境。而另一个《洞庭新歌》所描绘的湖水涟漪的景象,也能够轻松通过古筝演奏出来。这也正是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价值的完美体现。
(三)仪态与情感美教育古筝教学是审美教育的载体,而其体现出来的情感教育对于审美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必要强调古筝教育中的仪态和情感教育之美,因为在审美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有灵活有效的教育策略,为学生学习创建积极生动的学习情境,要用古筝教学自身体现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内心对艺术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和感受艺术的时候获得审美体验,进而陶冶性情,净化其心灵,提高其艺术思想境界。不仅如此,古筝教学的情感美教育作为其重要的审美教育价值,有着浓厚的情感特征,这也正是情感表达艺术,通过情感引导学生去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
三、结语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美育;创新思维
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完善人格塑造、实现自身美化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智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它能使人在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基础上成长。同时,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性情得到陶冶,促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美育调节、构建健全的人格心理、形成活跃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艺术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功能首先在于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使人怀着一颗积极的、友善的心灵去对待一切事物。“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美国在其《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提出,艺术是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学科,艺术教育(包括舞蹈、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四门学科)列入高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其标准正式通过立法程序。我国于2002年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至此,学校艺术教育开始步入依法治教的轨道。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成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钱伟长就曾经说过,“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当今时代,艺术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言:“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深入高校的今天,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智力的全面开发中发挥特殊功效。“艺术教育涉及到全面素质教育,就某一层面的素质教育而言,艺术教育可能远不如德、智、体、劳那样突出、确定、深刻、有力,但就全面素质而言,德、智、体、劳又不及艺术教育那样广泛、整和、融通而富有韵致。”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智力开发主要指大脑智力功能的开发训练。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必然包括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并且必然是开阔性的思维。艺术教育中活跃、开阔、机敏的思维能力训练,可以很好地开发大学生的智力。艺术教育对人的想象力的培养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及的,它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将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想、此岸与彼岸、自我与对象都融为一体。同时,“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课程、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在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操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塑造完美的心灵。”
二、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一种美育理论的主旨,就是论证和证明如何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通过学校教育,去开发年轻人的艺术感觉。”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通过对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达到人的自我完善。卡巴列夫斯基认为,“美育的根本意义和最终目的在于对人进行思想和道德的教育,而艺术是实现这一目的最有力、最出色的工具,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不会有那么一本教科书能如真正的、伟大的艺术那样,对人的灵魂、内心和意识产生那么巨大的作用。”可以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美育也正是通过艺术教育这个载体不断提高人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树立人的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一个受教育者真正接受了艺术教育,他就会获得感受、鉴赏、理解艺术的能力,伴随着对艺术的感受与理解,人的情感中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一面就会在精神层面上得到强化,这是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功能。目前,普通高校大多开设艺术类课程,用以强化学生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学、历史、宗教、美术、戏剧等知识,培养他们感受和鉴赏艺术的能力。如很多院校在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的同时,还积极打造大学生艺术团和学生社团,通过音乐艺术素质的提升,塑造学生知、情、意的有效统一,成为学校学生审美教育的直接途径。同时还积极探索艺术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运用各种生动、具体、可感知的美的形象,来激发和净化人的感情,以美导真、以美导善,使学生的人格、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成为高雅艺术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享受者和校园文化的推动者。如梁启超所言,“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艺术教育的过程本身往往能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产生对人生、对自然美的感觉,以这种对美的特殊感觉辨别事物的过程称之为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时刻左右我们的行为,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通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理想,从而更理性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融合。艺术教育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其落脚点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可见,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是从审美的角度塑造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的情趣,注重生命的价值。以审美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珍爱生命、关怀他人、善待自己;以审美态度对待自然和社会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使人的精神世界飞跃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境界。
三、艺术教育是培养健全心理的重要环节
艺术教育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这是由艺术的特有品质决定的。因为“真”是艺术的生命,“善”是艺术的品格,“美”是艺术的特质。真正的艺术品总是渗透着艺术家对事物、对他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真知灼见,因而,通过对艺术的感受鉴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世界。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世界观的确立、方法论的形成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发生在这一阶段。艺术教育恰恰是实现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人际交往与经验交流,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通过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调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适度的心理压力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不安、忧郁、冷漠等。如能有效利用艺术对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就可以帮助大学生合理调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弗洛伊德在他的《诗人和白日梦的关系中》曾指出,人在现实中始终处于不满足与受压抑状态,形成一种自我的焦虑,要摆脱这种焦虑,就要寻找替代性或补偿性满足,于是艺术便起到了“幻想与白日梦”的作用。“艺术的本质就是个人幻想的感性显现,是个人欲望、情感的变相满足,是自我的被压抑的各种能量和欲望的升华,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美国音乐疗法专家的研究表明,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不同,对人体可产生兴奋、镇静和降压等不同作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可以引绪波动,从而对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艺术正是调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的极佳手段。通过艺术教育还可以使人的不良情绪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中得到宣泄和升华。多种多样的艺术欣赏和创造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人类生活本质的洞察、感悟、理解,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自己健康美好的观念和道德情操,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丰富情感,释放心理压力,减轻心理疲劳,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
四、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途径
21世纪是创新型人才的世纪。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性人格,是与高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艺术的核心理念是创造,它通过各类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沟通和联系,调动多种感官和感觉,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充分表达情感、表现自我、展示潜能,使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种创新能力与一般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一种顿悟,带有鲜明的个性。艺术教育可以开拓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以各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为基础,具有独创性的、产生新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它的精髓在于是非逻辑思维能力,即新思想、新事物、新假设产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联想、直觉、灵感等功能,而艺术教育正是培养和发展这些非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和主要手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现,科学起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艺术起源于逻辑思维,终于形象思维。科学家从事发明创造,无疑以逻辑思维为主,若缺乏形象思维的熏陶,必然会影响想象力的发挥,艺术中的形象思维无疑给科学家的想象力、洞察力注入了新的生命。艺术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则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审美过程需要想像和创造,想像和创造是审美思维最基本的品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某些条件的约束,是对思维的解放。这种解放能积极引导学生的参与,以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潜力,给他们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之进行各种创造实践,最终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实践证明艺术的创造性劳动造就了辉煌灿烂的艺术世界,更是激发人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欣赏了解艺术的创造性,是对人创造力意识的启示与呼唤。艺术教育也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摹写,认识感悟它们的空间层次与方位,提高对形象特征的想像力和理解力,在想像力的发展中进行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一再强调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他把两者比作一个铜板的两面。事实上,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在文学艺术上也都有很深的造诣,如达芬﹒奇、爱因斯坦、杨振宁、钱学森、李四光等。艺术教育能够为个体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解读空间和超脱狭隘功利的意念世界和驰骋个性的自由王国。艺术教育是在提高审美的同时完善个人文化品格的生命教育,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在高校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艺术教育绝对化、工具化,要避免艺术教育的功利化、狭隘化,应注意把艺术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进行相互的交融、渗透、合作,使艺术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振伟 单位: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豪伟.论艺术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160.
[2]赵晓梅.高校艺术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0,(2):136-137.
[3]文嫚.21世纪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5):126-127.
[4]李华民.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0):8-9.
艺术美学课程是数字媒体类高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艺术理论的基础课程。它对奠定学生的艺术审美欣赏与鉴赏能力,判断艺术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后续的数字艺术作品的制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美学”课程包含两个部分:艺术学和美学;在教育方向上又分为两个分支: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艺术教育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艺术的技能和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艺术,重在建立学生与艺术本身的联系,重在“技”;美学教育是在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深化和提升学生对艺术审美性的理解和体验,把它上升到人生境界的塑造和拓展,也在于通过艺术建立学生与人生世界的联系,在于“道”。没有艺术教育,美学教育是空洞的,没有基础的;没有美学教育,艺术教育是不彻底的,没有结果的。因为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具体的艺术技能和知识,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搭建一座桥梁,使学生从有限的自我通向无限世界,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美学是来自于艺术的人生智慧,掌握这种人生智慧,它不仅使我们在人生之途中更自由主动的学习和理解世界,而且使我们的人生因为美学的理论训练更丰富更深刻地向世界展开。在审美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1]。怎样既充分发挥两个方面的不同作用,又切实把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互相促进,以实现审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每个从事审美教育的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美学与艺术欣赏有着密切关系,但美学并不等于艺术欣赏。美学家叶朗先生在《大学生与美学》一文中指出:“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的理论思考[2]”。美学不是普通的艺术理论,美学正是在世界观的层次上为人们提供一种对于人生世界的审美精神。艺术美学知识对学生学好其他基础课以及后续的艺术专业课具有重要意义,对后续的数字仿真动漫类艺术作品的制作课程起到了铺垫作用,艺术更会成为学生终身的精神家园,促使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通过艺术美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关于对艺术基本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艺术理论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对艺术美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教师应从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理工科类学生入学前并没有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没有受过艺术欣赏与鉴赏的熏陶,更谈不上对艺术的审美思维了,因此对艺术美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从审美兴趣培养入手,启发学生对各门类艺术的区分与对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深入理解,将枯燥的艺术美学理论知识讲得清、准、趣、活、启,为下一阶段课程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在最终的数字仿真动漫类艺术作品制作过程中遵循艺术规律。
二、艺术美学教育现状
艺术美学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艺术技能或技巧的培训,比如绘画、音乐、舞蹈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和操作一、两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或表演;二是艺术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门类艺术的基本理论和艺术技能知识,比如让学生掌握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艺术的起源等理论知识和历史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切实有效的艺术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兴趣,使他们有更高的热情、更多的机会参与艺术创作活动,而且把学生从自发的艺术爱好者、欣赏者提升为自觉的艺术活动参与者和艺术鉴赏者。这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化过程,不仅使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关系(态度)产生从被动到主动、从观赏到创作(批评)的变化,而且,它是一个把艺术活动从单纯的娱乐活动深化为培养、塑造学生艺术品格的素质教育行为。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力(观察力)、活跃的创造力(想象力)、宽厚热情的心胸、面向世界的自由精神等积极的心理(人格)素质的综合品格[3]。一个真正从事艺术的创作者必须具备这些素质,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也必须具备这些素质。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在更广泛、更深刻的层次上进入了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竞争,对个体的心理素质以及人格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品格所包含的积极的人格素质,不仅仅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对学生创作艺术作品所显现的人文精神更为迫切。现在社会上功利主义盛行、艺术审美情趣低俗,使得学生们对艺术的审美兴趣很淡漠,更谈不上艺术修养了。许多艺术美学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担忧,觉得艺术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艺术审美鉴别的能力,任重而道远。正如彭吉象教授所言“我们要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因为并不见得都会鉴赏。比如我教电影电视,现在很多孩子并不见得会看得懂电影,他们就是‘看热闹’,分不清好坏,只要大片就去看,其实过去的电影也有很多好作品,比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我们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等一大批优秀电影,我们的学生没看到,我觉得我们艺术教育就是要把这些珍贵的、有价值的、有艺术水平的、而且被称得上经典的艺术作品介绍给学生[4]”。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艺术创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应有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思考能力;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缺少自己的观点、独立欣赏性差、抄尽收眼底现象十分普遍;在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中艺术理论功底欠缺;“重技术应用、轻艺术理论”现象明显。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的传统授课方式已经适应不了当前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通过调研,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梳理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艺术美学课程是一门充满了各种复杂和深奥理论的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论课,所以初期在开始听课的时候,学生们由于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知识储备的缺乏,多少会感觉有些吃力,甚至感觉到枯燥乏味。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逐渐融入到艺术的海洋中。面对工科起点的大学生,要想讲授好这门课程,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授课技巧和教学方式,我们更多的是采取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方式,启发式教学,通过艺术作品个案分析点评,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艺术美学教育方式的五个环节
针对艺术美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对教学方式提出更高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与之相适应。为此,采取以下五个环节,作为具有启发创新性的方法进行艺术美学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
1.清——体系艺术美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从授课之初就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这门课程体系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为后续的动漫类等艺术作品制作奠定基础,所以涉及到的知识要点必须清晰,能通过老师的归纳总结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大体把握。因为艺术美学中抽象的东西比较多,需要多理解多体会,学生自己看书总会碰到许多难题,这就要求老师讲授教材的同时,还要以艺术个案进行讲授,需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现实艺术实践,整理成具有艺术特色的课件,起到引导和启发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清晰思维。工程思维训练的是严谨的逻辑思维,而艺术思维培养的是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工科类学生走向社会后,多数为工程师,所从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行业都是在追寻美,任何形式、任何一项工程都离不开美,为了避免简单的重复性的匠气十足的设计,需要艺术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思维在日后的工程设计以及产品创意中所带来的优势。
2.准——定位在艺术美学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教学设计时的教学定位定得过多或过高,就要把教学定位移位到受教的学生,要时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基础,还要考虑到一节课教学时间的限制,否则所有教学环节设计就成了走过场,教学活动只忙于应付,难以实现有效性教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堂教学定位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如在讲授戏曲艺术与戏剧艺术这一节时,由于一小部分学生从小生长在偏远地区,从未接触过这类艺术形式,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准确定位,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益,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也更具有人性化和实用价值。定位不明确的教学是糊涂的教学,没有准确定位的教学是低效率的教学。定位对教学有导向和调节的作用。因此,结合不同学生的背景,准确教学定位是推进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定位准确,可使教学相长,达到教学目标。
3.趣——手段教学手段多样,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在教学中,也应不断设计出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大胆展示自己见解的情境。例如:在讲到中篇艺术种类的各章节时,教师让学生不仅掌握到各门类艺术的特征,还要学生准备ppt材料,谈对该艺术审美特征的理解,使得学生兴趣很浓,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让学生展示艺术才能,有的上讲台吹一段竹萧,演奏一段吉他曲、有的来一段舞蹈动作表演、写一幅书法字帖等等,尽管艺术技巧很幼稚,但还是给学生机会把自己入学前已掌握的艺术技能或爱好展示了一下,还有的学生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家乡的艺术特色。通过这种展示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以此来理解消化该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很受学生们欢迎,它符合现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规律。使之达到师生精神愉悦,在兴趣中完成教学任务。
4.活——思维面对工科类学生,讲授艺术美学课程的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师不仅仅只是讲好艺术理论的知识要点,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技能或技巧,要会实际操作。这门课的特点是感官性很强,且实践动手能力也很强。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同学们在兴趣这一环节中所展示的艺术作品,必须一一进行点评,在点评讲述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该种类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明白其艺术规律与其他各类艺术之间的关联性,如书法与绘画、舞蹈与音乐、文学与戏剧、建筑与雕塑等各类艺术,逐渐认识到形象思维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与体现。在艺术学教学中,还可以再做深入思索,寻找出更多、更合适的切入点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整合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有助于学好艺术美学知识与技能,提高审美创造能力的关键。作为教师要善于调动和调节课堂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音乐 艺术感觉 美育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深化,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艺术作为学校教育之“副科”的时代即将结束了。现代人普遍意识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每一关键时刻,艺术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类的天才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并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一样。艺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艺术这个大领域中,学生可以学到在其他任何学科领域中学不到的东西。所以,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正如何东昌同志所说的那样:“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领域,艺术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和扩展的,艺术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所以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传统认为的艺术技法的教育,而且是一个开发智慧的复杂系统工程。从艺术教育的四大关键要素——美学、艺术设计、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除了掌握技法外,还必须熟悉艺术发展的历史,要具有欣赏艺术的趣味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当然,音乐艺术审美教育既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又与德育、智育、体育及其他美育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种审美理论的主旨,就是论述和证明如何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通过学校教育去开发年轻人的艺术感觉。针对当代社会中人的前所未有的多元信仰,有必要改进和复活其判断力。由于信仰的多元化不仅造成了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的种种困惑、自相矛盾和冲突,而且造成了现代人的判断力和意志的日益麻痹。要想重新确定哪些是代表一个文化的、理想的优秀作品,就需要重新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对人类迄今获得的艺术成就重新张扬,给人们提供一种足以激发人的创造性行动的灵感和对人类成就的自豪感。
人们对艺术作品常会有一些偏激的想法,认为艺术作品无论如何都是为一定观念服务的,而不是独立的。这就将艺术降低为一种功能性的东西了,将艺术看作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功能性网络,而忽视了人们对艺术的那种特有的和典型的兴趣——审美兴趣。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具有独特的性质,这种特殊性反过来又将会影响着一个社会文化的种类和性质。所以我们认为,要做到重新激起人们对艺术成就的记忆,恢复人们对艺术的特有审美价值的信念,唤醒人们的判断力,有必要对当今的审美教育观点和思想进行梳理调整,使之走上健康完整的轨道。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人类成就!艺术教育本身就是要把青少年引领到“人文领域”,使之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为艺术不仅与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洞察,艺术与理解,艺术与风俗、风气,艺术与哲学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音乐艺术是人文知识领域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同人文文化有关的思维主要是开放的思维,艺术能给人以想象力,艺术可以开拓人的想象力,它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人生的追求,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音乐、艺术教育恰恰就符合这一点。作为一个人,必须有物质生活,同时还必须有精神生活。一个健康的生活应包括:一是物质生活主要应合乎生理健康,二是精神生活主要应合乎心理健康。而健康的心理主要取决于人文,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的本质就是脑健康,脑健康是一切健康的前提。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而音乐艺术感觉、音乐艺术教育正是教人求善、给人愉悦、使人身心健康向上的。
在整个西方历史中,艺术作品往往是由一小部分人创造的,同时也是被这一小部分人欣赏并为他们服务的,但也总是为社会大众接受、赞同和参与的。当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艺术的必要性,能认识到艺术能使他们的信仰更坚定,告诉他们生活中有哪些是永恒的、哪些是关于人的命运和结局的大事,这样艺术和社会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健康的和生机勃勃的关系。正是由于艺术的那些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把无形的精神世界展示无遗,才使艺术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换言之,艺术只有对大众产生了吸引力,成为一种对人类最有效的社会力量,超越了艺术品的物质感受和物质价值时,艺术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当今社会曾有过一些的物质至上主义,也并没有消除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不同的是人们与过去时代相比失去了不可缺少的健康信仰,以至不能对一些规劝性形象进行的表达做出反应。这就势必大大削弱了社会人文精神,挫败了人们对种种能够回答人们内心深层需要的东西的追求和热情。
审美教育理论必须强调艺术的人文功能,人必须具备这种区别能力,必须强调培养人对高贵的审美性质的欣赏能力,这对人的生活有着无比的重要性。因为艺术品应该包括艺术所拥有的那种取悦我们和感动我们、扩大我们的本领和给我们知识与智慧的功能。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以使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获得艺术品所能提供的珍贵经验。学会如何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同时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
审美教育即是我们通常说的美育,或叫做美感教育。美育是实践性的美学。(转第73页)(接第75页)美育从广义上讲是通过艺术和现实的多种途径来进行审美活动。而学校的审美教育是狭义的美育,但同时也是实施美育的重点对象。因为在校青少年和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最容易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有利于良好审美观的早日形成,从而能以高尚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同时学校本身就有音乐、美术等美育内容的学科,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审美活动。由于音乐和其他艺术不同,它不是思想的痕迹,而是意志本身的痕迹,所以,音乐的作用比其他艺术的作用都要大而且深刻。音乐是一门极富感情表达和感情力量的艺术,人们通过有目的地参与音乐教育活动,就能激发出人类心灵深处的感情火花。可见,没有音乐教育的参与,美育的任务是很难完成的,音乐教育只有和美育相结合,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而美育也必须和音乐教育相结合,才能全面实现它的教育功能。
美育和音乐教育同属于意识形态,同属上层建筑,它们都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们都以人为服务对象,都承受着教育科学原理的指导,都必须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完成,都需要经过联想、想象、兴趣、意志、情感、记忆等心理过程,都以形象思维为感受的基本前提。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过程就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得到升华提高,使睿智的审美批评成为发掘艺术作品的意味的典型方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力,便可使他们更好地把握艺术的意义,更充分地意识艺术潜在的意味,学会欣赏艺术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以达到丰富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审美能力更强,生活更有价值,精神追求得到更大的满足。这样,就可以使青少年学会欣赏艺术和理解艺术,最终将会变成艺术的热爱者。
当我们的学生一旦熟悉和进入那些高质量的艺术品中,而且掌握了欣赏其审美价值的技能,就不会对音乐、艺术无动于衷,觉得它们可有可无了。音乐、艺术是一种能激起很高级的审美经验的人造物,这种经验是一种愉悦的、丰富的和见识深刻的经验。可以设想,当一个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有机会、有能力欣赏人类迄今创造出来的和思考出来的最优秀的作品,这个社会定会出现一种极为祥和、宽容、进取、健康的新气象。
可见,音乐教育与美育的结合,不仅必要,而且很有可能。这种结合绝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交缘重叠,而是实质性的功能上的强化。从美育的角度来讲,通过音乐教育这一重要分支的实践使之达到存在价值的全面体现,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通过审美因素的体现和吸收,将是一种寻根求源性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而不至于对待美育教育停留在只追求直接的效果而不求间接的效果;只知技法的传授和学习而不知精神修养,使青少年学会赏识自然和艺术之美,学会应用其美以改进生活的方式,感化其美以陶冶高尚的精神。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按照美的标准,正确对待和处理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和衣着仪表,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审美观,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2]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论音乐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0.
一、改变观念,人文素养渗入课堂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艺术人才的培养,人们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知识的训练与实践,忽视其人文素养的提高。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说:“美术学院专业性很强,单一的专业视角会割断与许多人文科学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必须加强艺术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奠定深厚的功底。”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市场,由于学生缺乏正面引导和教育,他们既缺乏欣赏高品位艺术的兴趣,又缺乏鉴别艺术品位的能力。
艺术生要想取得成功,不仅需具备艺术修养,而且必须具备很高的人文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往往起到更为关键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将人文素养教育渗入课堂,全面提高艺术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二、提升品位,发挥语文审美作用
艺术教育通过审美这一中心环节,对学生施加间接的、整体的、综合性影响,这是艺术教育的独特之处。审美是艺术的固有属性,它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层次的人文情感,才能培养其在艺术活动中的鉴赏力、审美情操和文化修养,使好的艺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人心,增强抵制庸俗艺术的能力。因此,教师需更加注重培养语文的“隐性能力”——美的欣赏能力、文化认同能力、决策思辨能力以及人格、品位等。
当今社会,艺术世界五彩缤纷,各种艺术对人的思想冲击无法回避,只有具备欣赏和鉴别艺术的能力,才可能获得更多有益的艺术熏陶,抵制有害的艺术侵染。通过语文课堂对艺术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必不可少,忽略人文素养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
三、德艺双馨,发挥语文德育功能
语文具有“文以载道”的特征,这决定了它的德育功能,且这种教育往往在潜移默化之中。思想道德教育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灵魂;艺术教育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德育和艺术教育有着很强的交融性。思想品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相互渗透与促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伦理道德、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迪,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欣赏音乐家冼星海的名作《黄河大合唱》时,学生被作品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所感染,从七个乐章的层层递进中获得心灵的震撼。
四、开启心智,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关键词:《艺术学概论》;学科设置;人文教育;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艺术学概论》是一门传统的艺术理论课程,也称《艺术概论》。它是研究艺术本体的构成及其一般规律,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及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学科,对艺术学各门类具有重要的勾连作用。因此,《艺术学概论》的课程设置,不仅对于艺术类院校的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同时,普通高校或其它职业性院校也可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向全体学生开放,作为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
一、《艺术学概论》课程设置之意义
《艺术学概论》的教学是一种具有情感性并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的活动。它把艺术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艺术知识、艺术现象、艺术精神等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艺术基本的概念,认清艺术与非艺术的基本界线,了解艺术的规律 ,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和谐健康的审美观并能激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艺术学概论》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艺术素养,是高校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毋庸讳言,因受长期的应试和实用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对《艺术学概论》重视程度不够。高校艺术教育成为教学内容的附属品而长期存在,艺术原理类课程的开设就更不可能了。许多高校的管理者错误地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教育,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仅仅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传授,使《艺术学概论》的课程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同时,人们往往又把艺术和实际利益联系起来,用艺术竞赛的方式来检验艺术教育的效果,忽略了学生的艺术情趣和艺术素质的培养,造就了大批的艺术“匠人”。
值得庆幸的是,大批有远见的艺术教育家一直在关注《艺术概论》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开设情况,有关部门也曾多次组织艺术理论界的资深专家编篡该课程教材 ,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艺术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极大地丰富了这门专业理论课的教材容量 ,同时也强化了它在艺术领域的指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同时,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已经采用了学分制教学,《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设置,不仅成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应该成为广大非艺术类高校学生的选修课之一。这就使《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考验,同时对其教材的编撰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艺术学概论》课程设置之价值
《艺术学概论》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重建艺术的审美本质,帮助学生认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同时通过揭示艺术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并能够用于指导艺术实践,使其在艺术实践中“道”、“技”并举,在学习艺术理论的同时得到审美享受,受到艺术教育。
1、重建艺术的审美本质
如果说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那审美就是艺术的核心本质。所谓审美,就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的把握和领会,即审美主体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对审美客体中美的形象的发现、感知,或对崇高、滑稽等审美特征的认识和把握等。艺术家通过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把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传达给观众。而观众也正是欣赏他的艺术作品时得到审美享受,受到艺术教育。艺术的审美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如法国人马塞尔・杜尚在1917年把一个小便器送进美国的一个展厅,名之曰《泉》,且被载入艺术史册。而杜尚本人却原是想揶揄美学的。法国著名画家森・方山也曾经讲过:“有一个在全世界巡展的艺术家,他展出的是四块卵石,上面撒点灰尘,这即是的所谓的‘观念艺术’,有人从旁走过,惊叹道:‘妙极了!’同样是这些人,当他们在沙滩上看到同样的东西时,却视而不见。我认为这很荒唐,令我想起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 [注:转引自王南溟著《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面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导向,不加选择的照操照搬、简单嫁接等盲目接轨现象出现在各种艺术门类中。西方的各种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流派的艺术形式被一些人照搬进来,用某位评论家的话说,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就把西方近一百年的各种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在国内的艺术舞台上轮番上演了一遍。在这些形形的“艺术”形式中,从二十年多前有人开始在国内的展览馆搞“行为艺术”,到近几年出现的诸如某美院学生群裸、某中学教师在课堂上吃屎等荒唐的“艺术行为”,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于某些极端者来说,他们早已把艺术的目的、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与民众的关系进行了曲解,他们的所谓的艺术行为实质上是对人类艺术的消解和亵渎。在某些所谓的“前卫艺术家”看来,“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可以乱搞”,反艺术也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已没有什么界限,找个环境再取个名目做什么都是艺术。到美术馆内洗脚、孵蛋是艺术,到公共厕所内体验蚊叮虫咬是艺术,人和畜生结婚是艺术,在猪身上写上文字进行是艺术,甚至有人有违人性地吃死婴也是艺术……凡此种种,稀奇古怪,混淆视听,令公众既迷茫又困惑。因此通过《艺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重建艺术的审美本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对各类艺术现象教学分析和把握,在当前就显得格外重要。
2、揭示“道、技”并举的艺术规律
如同传统哲学的“道”与“技”中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一样,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互相生发又互相影响。因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既来源于实践,又可对其后的艺术实践进行指导。《艺术学概论》所要阐明的艺术规律来自历史上的各种艺术实践。它不仅能够科学、详实地阐明艺术的本质,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为我们揭示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以及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所以,艺术理论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艺术学概论》既具有科学、严密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如果说艺术实践是一艘轮船在大海上航行的话,那么艺术理论就好比是船上的舵、罗盘或者用于引路的塔灯,它能够指引船的航向,让船行得更稳也行得更远。无论是哪一位艺术家,不论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在创作时,他总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总要受到一定的艺术理论或者一定的艺术思想的影响。回顾艺术史上的诸多名家,如中国的顾恺之、苏轼、董其昌、刘海粟、傅抱石,西方的席勒、贝多芬、安格尔、罗丹、莫奈等,他们都有各自明确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思想。他们的艺术理论无不受到前人艺术理论的影响,也影响了之后的很多人。即使历史上也有部分艺术家没有留下什么艺术理论,也不能否认他们在创作时也遵循着一定的艺术规律。很难想象 ,一个理论知识溃乏、艺术思维混乱的人能够创作出惊世之作;也很难想象 ,一个对艺术实践一窍不通、只会啃书的“本本主义”者能提出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艺术理论来。因此,《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艺术学基础理论课程,能够通过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与归纳,系统、科学地探讨与阐述艺术的社会性本质、形象性本质、审美性本质以及情感性本质,帮助公众在形形的“艺术”现象面前辨别是非,而且还能够避免某些人因受到“伪艺术”或者“反艺术”思想的毒害而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举动。从这一点来说,《艺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艺术实践,其指导作用都是巨大的。
三、《艺术学概论》版本评述及编写建言
1、研究现状评析
随着我国艺术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与深入,《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艺术学基础理论课程早已在很多艺术院校或者艺术类专业学科中开展起来。据笔者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作为高校教材编辑、出版的《艺术学概论》或者《艺术概论》已不下数十种。将比较有影响力的七个版本的情况列表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近年来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设渐趋成熟,艺术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也晋入一个新的研究局面,如近年来出版的几种《艺术学概论》虽然是建立在既往《艺术概论》的框架之上,但在阐释上更加侧重于学理的深度,同时在方法论上也呈现出多元交错的端倪,体现了我国艺术学学科的逐步发展和《艺术学概论》教学的日趋规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而就总体而言,《艺术学概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完善。譬如,有的《艺术概论》在论述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时往往是以某种单一的甚至僵化的方法论为指导,仅仅强调艺术的审美性和社会性。这些理论在论述传统的艺术现象还可以,但是面对当下缤纷复杂的各种现代艺术或者后现代艺术作品时,有时就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解释了。例如,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使用率一直高居榜首,但是,就是这样一本广受欢迎的著作,大量的章节也照搬了他与袁宝林合编《美术概论》的原文,而只是将“美术”一词换成“艺术”,孙美兰、顾永芝的《艺术概论》借鉴了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艺术概论》的编写方式,在体例上以艺术的本体论来构建教材的理论体系,但老的艺术思维的影子依然存在。倒是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和南京艺术学院编、丁涛著《艺术概论》采取了一个新的角度阐述艺术的规律性,结构集中,简明扼要。杨琪著《艺术学概论》借鉴了西方艺术学理论对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了阐释,其所总结的“首创――繁荣――衰亡”、“由渐进到断裂”、“否定之否定”的艺术规律,对艺术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现象来说,有时也显得无能为力。
2、编写建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通用的《艺术概论》的教材编写一直借鉴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框架,特别是苏联的模式。这样在阐述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流变时不可避免会产生隔阂。其实,艺术其实比任何科目更需要一种人的自觉,也比任何科目更需要主体心灵的介入。由于在很长的时间里受制于西方的理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的文论、诗论、画论、书论、琴论都很发达,形成了很有系统的品藻观,这都是古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经验总结。就此而言,台湾学者蒋勋撰写的《艺术概论》较有特色,他在解读艺术的规律时更重视的民族性的特定审美思维,而不是以一种发诸四海皆准的态度来分析问题。[注:参见蒋勋著《艺术概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对于《艺术概论》的编写,我们首先要坚持以民族艺术的特定个性为核心的原则,将中国艺术的个性放在整个社会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消除西方学科制度与我国固有的民族艺术之间的隔阂,建立起更科学、更完整的艺术理论的框架体系。
其次,《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一方面体现了本体抽象思辨的理论特征,另一方面它又离不开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除了艺术史、文艺美学等传统学科知识以外,一些交叉学科如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经济学、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与其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仅仅依靠传统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成果,以及依赖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艺术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研究视野,不断地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成果中吸取新的养分,才会有助于艺术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新形势下《艺术学概论》的编写,其重要特点就是在艺术学学科的整体构建中,将诸门类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与演绎,最终实现其本体的价值与意义。
最后,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理论,应该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很多艺术理论都曾对艺术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它们有的把着眼点放在艺术创作的主体,从唯心主义的角度了解艺术;有的把着眼点落在艺术作品的本体,从形式主义的角度解释艺术;还有的把理解艺术的着眼点放在艺术生成的社会环境,从唯物主义的角度阐释艺术……它们固然都曾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艺术理论在面对各种复杂的艺术现象或艺术作品时,便不免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我们在进行艺术学理论研究时就要以开放、发展的态度看问题。在面对艺术的社会性,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及艺术的功能性的问题时,我们要适当地结合现当代新出现的一些艺术现象辩证地看待。(责任编辑:陈娟娟)
在现代社会,儿童绘画受到了家长的高度重视,美术也成了教育的必修课程,绘画这种表现形式自然成为学习美术的首选,于是社会上涌现出许多儿童美术班,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去学习。然而学画画并不等于学习艺术,这里面难免会有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功利性动机存在。通常我们认为绘画属于美术,把美术也划归为艺术的一种,因此,把绘画看做一种艺术活动似乎是对的,但如果不厘清绘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现今儿童美术教育将陷入功利性的怪圈。
二、儿童绘画与艺术
一直以来,绘画、美术、艺术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意思,三者之间可以随意替换。不少人仍简单地将绘画视为艺术,1956年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还被称为图画教学大纲。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美术就是学艺术,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误读。“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在最初与“艺术”一词同义。进入中国后,美术概念发生了几次变化,最初美术包括范围很广,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后来随着学科不断深入发展,美术才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平面或立体视觉形象的活动,是对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的统称。而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其美术活动仅限于绘画和手工制作的简单范畴。艺术是一种以审美性为特征的文化现象。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人类自由创造的体现,已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受人的知识层次、情感、认识水平、外在环境等的影响,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艺术的审美性是指创作者通过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概括后创作的作品,用来满足人们的主观情感需求,使观者赏心悦目,其根本在于通过不断创新来表达和宣泄人们内心的情绪,追求内在精神的审美趣味。艺术的审美性特征对于儿童美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儿童美术”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教育科学体系建构的角度将其作为某种学科的分类进行理解,也可以仅仅把它作为和“儿童绘画”相近的概念而提出。但是无论如何,对儿童审美性的培养贯穿儿童美术教育的始终,应当成为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由此,艺术教学进入儿童美术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得以明确。
三、审美性贯穿作为学科的儿童美术始终
作为学科概念提出的“儿童美术”是一种有着特定教育对象的美术教育分类,其教育对象明确为儿童。儿童美术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基本取向应当得到确认。艺术的审美性在儿童美术教育价值中体现为美感教育。美术在本质上将美与人统一起来,将人对于客观存在或者意念存在的主观感受,通过不同的美术手法和美术方式由内向外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既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又从审美活动中获得审美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得提高人的审美品位与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原则相一致。儿童期是人整个生命阶段中进行美感训练的黄金时期,儿童期的美术教育一定要将审美原则贯穿始终,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重视美感训练,使儿童期的美术教育与美感教育统一起来,从而为他们将来审美品位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以学科为中心”的儿童美术教育中,儿童美术的课程设计是固定的,是在幼儿教育的大框架中对于美育原则的贯彻。因而,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以美术教师为中心,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则成为儿童美术教育的客体,这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形成了对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美术教育强调从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其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美术教师不仅应当在课程时间内根据既定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更应当在儿童游戏等日常生活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包括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展等多方面教育目标。①这应当成为儿童美术教育学科的基本价值定位。在儿童美术的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审美性的基础作用。艺术教学强调教学设计,以达到艺术教学的目的,而不是美术本身,而教学也需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能力,追求的是教育对象艺术品格的建立。儿童美术作为学科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仅仅要求教师把绘画纳入儿童美术教学,而不去强调教师在美术课中运用艺术教学方式对儿童综合能力进行培养,那么,随着儿童的成长,大多数儿童会远离美术,因为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会成为绘画大师。因此,对于儿童美术,我们需要从儿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既让儿童掌握绘画技巧而表现外在形式,又发掘儿童的审美趣味,提升儿童对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升华情感的能力以及感受和观察外部环境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近几年来,各大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结合自己的院校特色开设了相应的艺术教育课程,举办了一些艺术教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还有很多师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的现象。诸如将艺术教育活动仅仅作为教育的手段,割裂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没有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割裂了艺术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关系,使他们不能领略到运用各专业技能的乐趣。混淆了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把演讲比赛、诗朗诵、读书、征文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都视为艺术教育活动;混淆了艺术教育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关系,将艺术教育活动简单地理解为课余唱唱跳跳,写写画画等娱乐活动;混淆了艺术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的关系,使艺术教育活动停留在专业学生或少数艺术特长生的活动层面上,主要精力放在了艺术团和个别节目的训练指导上……诸如此类,没有真正实现艺术教育普及性、审美性等教育功能。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差强人意的原因探析
(一)对待公共艺术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大多数师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目的和功能认识还不到位,这在高职院校更为明显。由于高职教育在理念上定位为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专才”教育,侧重职业性,突出的是岗位能力的训练,强调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特点、技能型专门人才等概念的片面认识,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目的上过分强调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只是单纯地围绕市场转动,将学校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过多地强调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促进科学教育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比如工作重心放在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方面,偏重职业和技能教育,忽视或无暇顾及文化艺术教育,从而导致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及师资匮乏,文化艺术教育的观念难以有效的贯彻。
(二)教学内容忽略对象个体差异,未能做到因材施教从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施教对象来看。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大部分生源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学校,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虽然有艺术欣赏的内容,但大部分学校开课情况不是很好,造成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差、底子薄、程度浅,造成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内容的深浅难易度上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经过多年努力,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应试式学习的压力,很多精力放在课堂之外的社会事务上。加之,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成为洋文化和快餐文化的追随者,不能正确的认识艺术与生活关系,导致在学习和生活中,目光短浅,实用主义心态,片面追求技巧技能,或者将专业技能仅仅作为就业的途径和手段,学习缺乏动力,忽略个人审美修养的提高,造成对公共艺术课漠视,态度消极、敷衍了事,从而影响了艺术教育普及、审美迁移的效果。因此,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如何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值得教育者深入探索。
(三)艺术教育区分侧重点,不能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公共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没有把握艺术普及教育的规律,片面注重艺术本体的技术和技巧训练,没有看到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情趣为中心,没有与学生的认识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忽略了艺术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融合。
(四)偏离艺术教育规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不被重视也不排除艺术教育规律本身的原因,艺术教育周期长,见效慢,成果呈隐性状态,导致一些院校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急于求成,注重把获奖作品的多少作为评价艺术教育水平的标准,客观上使艺术普及教育在高职院校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和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的长处,融合职业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
前面罗列了目前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实施的现状以及问题产生的成因,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不仅仅是经费上的保障、艺术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方式上的变革可以解决的,而更多的是需要公共艺术任课教师甚至所有教育工作者在遵循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律的基础上,对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刻地反思和转变,深化公共艺术教育观念,强调公共艺术教育在对象上的普及性、内容上的审美性以及功能上的迁移性的特征。将艺术教育的重点从艺术本体转移到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上,在教育的目标上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艺术的境界追求相结合,将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进行融合,使其内容丰富、完善,功能实现更趋理想。在这方面,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可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和中国文化一道,也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风格。其中的许多方法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所欠缺,因此,发掘和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的资源对今天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生活艺术化的观念,突出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性特质传统艺术从内涵上来说,不仅包含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国国粹,其实它包罗万象,一个突出的特点即不割裂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使生活全面艺术化。“传统艺术是基于生活中的各种技巧、手段在精熟中而产生的审美趣味”,它们无处不有艺术的生灵活趣,从经典的高雅的文人游戏,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至民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如饮酒品茗、精食美餐、斗草斗鸡、打躬作揖、放风筝、烙烧饼……任何行当都能找到乐趣,并且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行当无不展示着其别的审美兴致。可见中国古人注重生活的美学,注重实用中的审美。这种观念对于强调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融合专业与艺术的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首先他将艺术生活化,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都可以玩艺术,这就决定了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每个人。其次,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和老师在艺术教育中,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艺术的普及推广带动作用,更广泛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评价能力以对事物的艺术洞察力,形成艺术与其他学科综合而成的感受力,让每一个专业都能体现艺术的内容,尤其现代社会,在充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盛行的情况下,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都具备艺术的思维,都能发挥艺术的情怀。以免使艺术化的生活变得技术化和物化,从而实现艺术普及化的特征。#p#分页标题#e#
(二)借鉴传统教育实践和证悟的方式,追求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和迁移能力中国古代艺术教育在方式上不太强调理论的系统性阐述,而注重经验教育。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更注重“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强调的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无论是老庄或者孔孟,他们的学说,没有鸿篇巨制,都是只言片语式的,因此,教育似乎全靠求学者的孜孜不倦地实践和证悟。如书从读诵开始,书法、绘画以点划勾勒奠基,棋从名谱入局,修身成人亦从打躬作揖教起。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陶冶和美化既要在审美实践中完成,又要在审美实践中得到检验,更要通过审美实践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如陆游诗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等同对待,道理也是一样的。这种实践和专业技能的实践是一致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一方面强调实践,另外一方面,也必须有证悟,达到实践艺术之化境,让人体会到实践的美好,不至于让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固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式似乎不切实际,因为不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而显得有些傻冒。但是从教育本身的规律来看,艺术教育功能的实现绝对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从艺术课程实施效果来看,并不是学生学习了鉴赏类的课程,就具备了鉴赏美的能力,因此,教育教学不能太专注于艺术本身,要把公共艺术课程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问题。在多样性的艺术文化情境中突出文化含量,使学生理解艺术美的本质与规律,让他们在专业实践中由技入道地去实践证悟,从而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领会本领域的“艺术”美,当然,这个过程会很长。
(三)借鉴传统艺术教育的境界追求,实现高职艺术教育创新与超越的精神古云:“艺无止境”,艺术教育同样也追求一定的境界。中国艺术教育不仅仅注重技能的掌握,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境界,此种境界一为技法上面超级熟练而达到的无我之境,有熟能生巧而至“法无定法”。他强调主体通过努力或者顿悟,摆脱客体技法的束缚达到与客体物我两忘、出神入化的境界,甚而达到神乎其神的地步,在技法的境界追求上最高为无法,亦即法无定法,另一种可以看成是个人修养上面的“得道”,达到追寻事物的本原,自然而然,以及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之境。可见,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终极目的在于“进技于道”。这里面成功的因素当然地包含了主体的天赋与才情等客观因素。此外,中国古代艺术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一向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提高。按照中国的教育传统,欲学做事,必须先学做人,立德是为教、做事的根本。所以,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以德为基,以技为始,进技而至于自然之道,从而达至善至美、人天一体的自由化境。古代艺术教育这种对境界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显得尤其需要,高职院校强调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果在专业技能教育中融入这种对境界的追求,将艺术教育融入到他们的专业实践之中,对他们实行“进技入道”的要求和熏陶,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在道德、情感、情操、意志、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责任心、自尊心,以及促进不同专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也能有效提升。这样,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合理构成以及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中,将会发挥真正应有的作用。在对传统借鉴和融合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也有农业经济特征下的一些的特点与不足,与现代工业文明有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教师会钟爱有悟性的个体以及对“绝招”留一手的陋习,这是在借鉴和吸收过程中我们需要加以正视和规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