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俗习惯的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巨变的今天,一个国家要立足于不败之地,国家要统一安定,教育是振兴祖国的重中之重,民族教育不可忽视。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了祖国的繁荣、统一,对民族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多年的从教经历,使我对民族学生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见解,现就民族学生的教育问题浅谈如下。
一、创设和谐校园和班级环境,培养良好的习惯
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民族学生,方法很多,其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不是先天性的,它的形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学校生活、班级教育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决定性作用,如和谐的校园,文明礼貌用语,互帮互助,班级文化建设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改变以往的粗野行为,有利于良好文明习惯的形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认为:“校和、师生和、班和则教育兴”。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建国以来,我党建立了许多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信仰自由。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学校有他特有的地理位置,其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学校、教师对民族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其民族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肯定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上,引导其向集体、向国家的大众化转化,要根据实际,找准民族学生的教育方法,如表扬民族学生某方面的良好风俗习惯,让他们感到自豪,从而加倍努力学习,达到教育效果。
三、创设情境,接轨外界
少数民族儿童大部分住在偏远牧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从而导致其思想观念落后,生活贫穷,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民族学生了解世界,解放思想,启迪心扉,走向未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播放科教影片,收集各地人、文、物图片,让民族儿童大开眼界,培养其爱国情操,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设情境,打造创新意识,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奠定科学的“基点”,检查以人为本,就是以民族学生教育为出发点和最高标准。创设一种轻松活泼、心理健全的学校生活气氛,由此联想到国家、全人类。
四、与家长联系,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家长,必须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素质和家教水平,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科学地引导、教育子女,为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教师对民族学生家庭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访问,了解学生的心理、身体、学习和生活情况,探讨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共同教育民族学生。家长要学会理解子女,很多民族学生,因家长不理解,老师不理解,导致性格偏激,从而走向极端。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民族学生的家庭中两代人身上面临历史性的变化,对环境有更深的认同,家长不宜全面约束子女,今天的多元化社会要求人们从小就得养成应变能力,对新知识新文化有更多的认同。家长必须正确理解和对待,这样才有利于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奉以诚心和爱心
教师在教育思想、方法上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爱,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对爱的需求比一般学生都要多。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始终把班集体当做自己的家,把班级学生成员当做自己的的儿女,我教的班级是一个民族大家庭,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我给予他们诚挚的爱,使每个民族学生都享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六、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各民族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具所长,在民族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如文艺小组,数学小组,各民族学生都有特别的一面,都得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达共识。交流了思想,增长了友谊,学会了科学创新,掌握了技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手脑并用,提高了素质,从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优势。
七、重视情感交融,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作家和诗人总要有对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加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语感的心理构成应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那么,注意民族学生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民族学生得到领悟和理解,注重对学生语言材料的感受和浓厚兴趣的培养。
一是在自读中感受。自读是增强语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因为增强语感不是靠讲解、传授、分析能实现,而是靠静心的自读、入境体验,用心感悟。
二是交流中感受,在自己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是增强语感的又一途径,适时的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有助于浓厚兴趣和敏锐语感的培养。
三是在诵读中感受,这是增强语感最经常的练习方式,诵读即能提高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是对语言文字领悟、感受的表达,因此,在诵读中感受很有意义。师生平等,语言训练相结合,语感的培养是“情感交融”,促进发展的切实途径。
[关键词]箐口村 穿青人 栽花树
中图分类号:R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88-01
所谓习俗,则是指风俗和习惯的意思。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多姿多彩的习俗文化丰富了宝库。正如人类学家泰勒所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因此,习俗作为文化的其中之一,一个民族的习俗是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以及法律这个整体文化的,同时它也可以起到传承载体的作用。本文是以实地调查为基础来为读者展现织金箐口村穿青人栽花树这一习俗文化。
一、穿青人栽“花树”的产生和形成
箐口村是属于织金县以那镇的一个管辖区域,这里居住的民族主要以穿青人和汉族为主,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穿青人。箐口村的穿青人有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习俗文化,其中栽花树就是一种独特的风俗习惯。栽“花树”,亦叫做栽“根树”,视其根太浅而不稳,有着为栽花树之人固根寻根之意,象征着生命之树。据笔者走访了解,栽“花树”这一习俗在箐口村流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基本可以说是穿青人最初搬迁到这里时就开始有了的这一风俗习惯。
当穿青人的小孩从出生之时起,如果其经常生病,就是穿青人口中常说的娃儿不乖,带到医院也治不好,只能暂时缓一缓,治标不治本,小孩的病会反复发作的话,他们就会去请“算命子”为其算命,这里所说的“算命子”,穿青人亦将其称作“先生”或者是“老师”,也有直接说成“算命子先生”的。此时,算命子就会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来算出这孩子根太浅,需要为其栽“根树”,也就是栽“花树”,这些需要栽花树的孩子年龄一般都是在十岁以下。这样,就产生了栽“花树”这一稀有的民间习俗。
二、栽“花树”的形式、内容和过程
在过去,箐口村穿青人的栽“花树”一般都是在农历二月或者八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习俗也在不断变化。据笔者走访,对于现在的箐口村穿青人来说,他们的栽“花树”习俗已经不固定在农历二八月了,而是“算命子先生”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来推算日子,这样推算出来的良辰吉日是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栽“花树”。正如笔者两次亲自参观的栽“花树”仪式分别是在农历十一月底和十二月初,而并非农历二八月。箐口村穿青人的栽“花树”还可以同时为两个小孩在同一时日栽,大致情况是这样,如果谁家同时有两个孩子都不乖的话,就会请先生根据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推算日子来一起为其栽“花树”,而栽“花树”所需要准备的物品就会是双份。
箐口村穿青人栽“花树”的“花树”来源一般都是姑妈家和外家,具体是要用姑妈家还是外家的,这得由“算命子先生”来决定,他说需要用哪家的就得用哪家的,这也是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来推算的。穿青人栽的“花树”多为不大不小比较适中的核桃树、李子树、杉树、桃树、梨树等,所选花树以基本一样高为宜。当先生根据小孩的情况来推算出需要姑妈家送的花树还是外家送的花树,需要什么样的“花树”时,他就会告诉主人家,然后有主人家来传达给需要送花树之人,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在栽“花树”的当天,主人家一般是不办酒席的,只有知道的亲朋好友会主动前来帮忙,而这些前来的人大多是为了听“花歌”而来。当天下午五六点左右,主人家就会前去请“算命子先生”来主持仪式,这个时候送“花树”的人们也到来了,但是“花树”是放在离主人家不远的地方,等大家一起吃完饭以后,栽“花树”仪式才正式开始。
首先是“先生”要供拜主人家的菩萨,在箐口村的穿青人家中,每家每户都有桃屋来供奉自家的神灵,也就是他们口中所说的菩萨。“先生”在供拜菩萨时会说明来意,也就是会说清楚今晚要给主人家栽“花树”,以表对其的恭敬和得到其允许。接下来需要用木板在桃屋中间搭桥,桥上放十副碗筷,每一个碗反压着一双筷子,桥下放一个盆,盆里放一面镜子,以及孩子的衣服,同时要在盆里点亮七星灯。这一过程中,“先生”口中不断念诵祝愿四句,七星灯不灭,大概持续十分钟左右。祭拜完菩萨以后,就该迎“花树”进桃屋了。此时,送“花树”的人就到门口,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和“花树”,准备的物品一般有一对幼鸡,给小孩买的一套或者两套新衣服,两串鞭炮,鞭炮会在进门前把它放完,以及一对“花树”,“花树”上分别挂上十二个鸡蛋,十二朵彩色的花,这些花基本上是红色的,还有十二个核桃和十二颗糖。迎“花树”的人把所有的门和窗户都关上,手里端着两杯酒,等待送“花树”的人敲门。鞭炮放完以后,送“花树”的人开始敲门,这时迎“花树”的人就要询问门外敲门者是谁?对方回答是给主人家送“花树”的人,又问提什么来?对方答五谷盐茶、金银财宝、“花树”两对,又说什么都有。迎“花树”的人又要求对方唱两首“花歌”来听,随后他们就开始一对一答的唱起“花歌”来,待尽兴了之后才开门迎接。把“花树”迎到桃屋中央,用几块砖头固定后,花树上再挂上孩子的新衣和新鞋。接下来由先生主持围绕“花树”旋转,旋转之人一人背包,一人拿伞,一人拿锄头,一人拿镰刀,一个人背着栽“花树”的孩子,如果是能自己走路了的孩子那他(她)则可以自己跟着走。在转“花树”的同时,先生在一旁不断念祝愿四句。而绕“花树”的人也需要每人唱一首“花歌”,如果实在不会唱的,那就由主人家特意请来唱“花歌”的人帮其唱。大概围绕“花树”转五到十圈就可以停下来休息了,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唱花歌的人,一般是两男两女,也有的只请一男一女的,他们就开始对唱花歌,一直唱到天明把“花树”送去栽到地里,中间可以说歌声不曾间断过。经常唱的“花歌”如:
男:茅柏撒草东一堂,栽在南山遮太阳。
山遥路又远,海深水又长,
寒凝打马过,花草摞花棠,
一口喝断长江水,日落西山转太阳。
黄道吉日栽花树,花童长大考贵阳。
女:茶在茶山茶叶黄,水在井中绿阳阳。
人爱情合意,花爱找朝阳,
情哥爱情妹,情妹爱情郎,
哪天得哥一家做,日落西山转太阳。
自从今晚栽花树,花童长大住贵阳。
等到天刚刚亮,就要把“花树”送到地里去栽下,在箐口村,穿青人一般是把“花树”栽到自家园子里,在这里,各家都有一个平时只栽种蔬菜的园子。这个栽种“花树”的环节也是由“先生”来主持,栽花树的人一边栽,“先生”一边在旁碎碎念,大意是期盼“花树”快快长大,长得又壮又茂盛。这是代表栽“花树”之人的生命之树,当然也期盼着花童会像自己的生命之树一样健健康康地快快长大,长大之后有能力有出息。“花树”栽种完后,背着或者是牵着花童绕花树三圈,这样整个栽“花树”仪式就算是全部完成了。
结语
穿青人的文化是很完整的,尤其是箐口村穿青人的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的。穿青人的栽“花树”习俗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信仰和崇拜,这个民族的各种习俗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去调查和研究的,不仅对保留和抢救文化遗产有重要价值,还能丰富我国多民族文化宝库。
参考文献
[1] [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法律 民俗 作用
(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具有概括、普遍、严谨的特征。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它是人们从大量实践、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对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具有明示矫正预防的作用。
(2)风俗习惯的含义:民俗是指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由于人们所处的自然地理、历史发展等条件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人民群众相沿成习,代代相传
民俗属于道德范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某一范围内的人群约定俗成,继承并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不具有社会普遍约束力,更不享有法律承认的效力。民俗是基于特定熟人社会相互信任而产生的交往规则。
民俗为一个地方的人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应出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等。
民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某段时间内,它相对固定不变,随着时间和物质生活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3)法律与民俗的地位:法律与民俗,分属不同层面,法律高于民俗。民俗只能在法律范围内发挥作用,超过法律范畴就属于违反法律规定,而法律可以调整所有的民事、刑事纠纷。换言之,社会上所有的纠纷,法律都可以调整,民俗却有很多局限性。法律对民俗起着引导和规范作用,民俗对法律有着归属和补充的性能。民风民俗经过法律确认可以成为正式的法律渊源,未经法律确认只有参考价值。
法律规定某事可以民俗定性的,民俗为首;法律没规定可以民俗定性的,法律第一。说到底,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依法办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力争将纠纷调解好,把握好法律与民俗的尺度,是摆在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要时刻牢记:乡村习俗再大大不过法律,必须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尊重民风民俗,做到法理与情理相结合,和谐执法、温情执法,以便达到好的社会效果。
下面讲一个故事,也是发生在北方农村中的典型案例。
王奶奶自幼丧母,18岁嫁到王姓一户穷苦人家,生育了三个儿子,因家贫盖不起新屋,大儿子一直没说上媳妇。二儿子过继给了还算富裕的本家大伯哥,顺利的结婚生子。不久,大儿子也和一离婚女子成亲,女方有固定的工作,只是带着个两岁的女孩,家境也不错,还给大儿子找了个工作。小儿子聪明勤奋,高中毕业,自谋职业,没用王奶奶操心,自己结婚成家了。
可是,好景不长,王爷爷得了脑血栓,王奶奶花光了家底,不得已伸手跟儿子们要药钱。照农村的习俗,二儿子出继,不再为自己的父母尽孝。因此,直到王爷爷去世,所有的医药费和殡葬费都由老大和小儿子分担。王爷爷临终交代,百年后,祖屋由小儿子继承,因为小儿子为他养了个孙子,为此,老大心中不快。五年后,王奶奶病倒并在半年后去世,一场争祖屋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此时,老三生意接连受挫,住进了医院,失去了工作能力,便开始操办变卖祖屋以贴补家用。老大不乐意了,上门要求参与分割祖屋,强调自己为父母尽了孝,理应得到遗产的一半。老三寸步不让,声称父母有遗嘱把祖屋给了自己,弟兄俩吵得不可开交,从此撕破了脸皮。僵持了一段时间,老大退了一步,托族人到老三家协调,要求四六开,自己占四成,老三坚决不同意。老大恼了,跑到县城将老三告到了法院。老三暗自思量,自己有理,法院肯定不会将祖屋判给大哥。
经过法庭审理,判决如下:祖屋由弟兄三个均分。当时老大和老三就跳了起来,表示不服。法官告知,关于向老二追讨父母的养老费和医药费,可另案。
老三越想越委屈,径直去了律师事务所,当场委托了律师,誓将官司打到底,老大表示奉陪,案子到了中级人民法院。这次老三做足了文章,找族人写遗嘱证明材料,人证物证准备齐全,把握十足,胜利在望。
中院判决公布:王家的祖屋属于王爷爷弟兄们的,要分割必须所有继承人到场。也就是说,王家祖辈没有分过家,继承人不是三个,而是十几个。这就复杂了,王爷爷的弟兄们早年逃荒去了东北,老人们早就病逝,小辈们二十几年没有联系了,上哪里找人去?即便找到,又如何分割仅值五万的祖屋?
对中院的判决,弟兄三个均表示不服,判决书成了一纸空文。老三先下手为强,自行住进了祖屋,老大闻声赶过去,把老三的东西摔到门外,捏上了把新锁。老二老三见了也在门上捏上了铁锁,谁都别想独吞。
王家的祖屋开始破败,门前的杂草没到了膝盖,狗屎随处可见,一片凄凉的景象。族人不忍,重新开始调解。经过多次艰难的说和,达成以下协议:祖屋归老三使用,老二放弃份额,老三补偿给老大一万元。假如以后东北有人回来讨要祖屋,由老三负责给予补偿。至此,历经两年的纠纷总算解决了。
这个案件中出现了在农村经常遇到的“过继”、“口头遗嘱”的风俗习惯,一旦出现纠纷,诉至法院,就出现了法律与民俗的严重冲突,民间行为有事实无证据,对处理纠纷带来了难度,假如完全依照法律行事,无视民俗,社会效果很差。假如一味的迁就民俗,就有损法律的尊严,同时助长民俗中的陈规陋习,比如“重男轻女”的旧观念。有经验的法官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会尽量参照乡间民俗进行调解,力求圆满解决纠纷,同时对当事人进行法律宣传,引导当事人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提高精神文明,为民俗指引前进的方向和正确轨道。
关键词:地域文化;公共环境设施;艺术设计;文化品位
一、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成与发展
1.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环境设施一词最早是产生于英国,英语为“StreetFurniture”,也就是街道的家具;而在欧洲,环境设施被称为“UrbenElement”,意为城市的配件;日本对公共环境的理解为“道的装置”和“步行道路的家具”。综合以上的理解,我们可以把“环境设施”理解为“公共设施”或者“环境设施”。当然,公共环境设施有室内、室外的环境设施,他们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以不同的形态、色彩、功能而存在在环境中。
2.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成。自从城市发展以来,环境设施也随之而诞生、发展,在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北宋京都汴京真实的城市繁荣景象,画面中描绘的真实街道和店铺已经出现了各种招牌、门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设施等相关附属的设施也逐渐发展起来。
3.公共环境设施的分类。在环境设施的分类中,由于指导思想和专业门类的不同因此归类也大相径庭。根据我国现代城市的发展,结合环境设施的各要素,于是将公共环境设施分为了管理系统、交通系统、辅助系统、美化系统这四大类。
二、我国公共环境设施现状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也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符合人性、自由平等的生活方式。通过考察我国当前城市和景区的公共设施发现,在当下进行户外活动却十分不易。就算身处于不同城市与地区,也感受不到本地特有的文化和风情。这些由公共环境设施不完善不科学造成的尴尬,造成了更多宅在家里的现象,让人们感到只有在家才能落得悠闲自在。造成户外空间这些不便的原因在于我们队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不重视,缺乏对人类活动的研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探究。对我们现有的公共环境设施综合和比较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①整体水平低;②设施的设置缺乏科学性;③缺乏历史延续;④缺乏人文关怀和地域研究。
三、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1.公共环境设施自身设计影响因素
公共环境设施作为产品,它的设计因素也受人群、设施使用的材料、使用环境以及技术的限制。①使用人群:公共环境设施作为产品,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服务于人群,但是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地区和文化层次的人群对环境设施的需求也就不同,因此在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态、色彩、功能上,就需要更多的组合形式,才能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②材料:传统材料和新材料的层出不穷给公共环境设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在地域的材料选择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性;一般情况,公共设施的选择都应该以城市特有材料为主,使得公共设施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加强了城市景观的地域性。③使用环境因素:公共设施的使用环境,对其设计有着制约的决定性,譬如当公共设施在水中使用时,使该类公共设施在设计时必须将防水性纳入第一要素;不仅是使用的环境,公共环境设施所在的功能区,也需要公共设施承担相应的功能性。④生产技术:公共环境设施不同的功能使得他们有不同的特点,技术的革新和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也使得公共环境设施有更多的变化,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应用。
2.公共环境设施地域性影响因素
根据我国公共环境设施现状分析,影响公共环境设施的地域性因素可以分类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气候、植被、季风、温度、降雨、日照、地理位置、地域自然资源;②地域风俗习惯、地域色彩、地域生活习惯、地域历史传说与名人轶事、地方政策;③环境设施使用人群、环境设施生产技术、环境设施人机工学、环境设施的规划布置。
3.公共环境设施历史文化影响因素
城市文化也是城市的灵魂所系,一个城市的建筑、历史、名胜古迹,以及城市的风俗人情、民俗习惯、道德风尚,都是整个城市文化的体现。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历史的见证,“文化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在懂得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上所进行的有组织的开发之中”[1],创造的过程是复制的,但是这种创造活动是以尊重历史文化成果为基础,从过去的创造中吸取、提炼再创造,所以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对历史的再现,也预示着未来的变化趋势,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景观空间的重要因素,也承载着对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如果说自然地域是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现实必然的限制,那么历史文化因素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限制。历史文化对公共环境设施的影响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①风俗习惯:地域风俗习惯的不同,使得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产生不同的代表形式,地方风俗习惯所衍生的形式、精神,使得公共设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②地域色彩:地域色彩,即指本土色彩,本土本乡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色彩,如建筑色彩以及地方服饰色彩。色彩通过对人眼睛和心理产生呼应,让人们在心理上,通过视觉的刺激触发了情感的产生。③历史传说或名人轶事:历史即事物发展的过程、过去的事实、或过去事实的记载。[2]历史传说是地方流传下来关于某个人的某件事的叙述。每个地方的传说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具有代表性,但是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但是可以加强其在精神方面的地域特征。名人轶事是历史人物、事件地方性文化的一种表现,这种文化通过故事、雕塑或者建筑的方式,进行着对他们的发掘和展现。公共环境设施是对地域文化特色外在展示的重要舞台之一,通过认识和研究景观空间的地域文化,使得无形的精神和自然状态通过有形的设施表现出来。公共环境设施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物质文明,也高度的反映了精神文明。根据不同城市的地域条件,和地域文化内涵,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和不同的使用条件,使得公共环境设施富有地域性特点,也为城市创建了独特的风貌特征。
作者:彭帆 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对于古诗词教学而言,教师首先要对我国的古诗词有浓厚的兴趣,必须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教师必须熟读部分乃至更多的唐诗宋词,了解主要流派代表诗人的生平及文学风格,了解常见诗人所处的朝代风貌,掌握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及心境。教师甚至可以研读现当代名家对诗人研究的著作,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林语堂的《坡传》、辛更儒的《辛弃疾研究丛稿》等等,在学习与反思、联系与比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古代文学素养。
二、整合学科资源
古诗词的学习不能孤立进行,它不仅仅局限于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注重与其他学科和活动的有机整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我们可以在音乐、美术等课堂上积极引导: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欣赏和吟唱已经配乐的古典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的《沁园春・雪》、 李商隐的《无题》、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或者尝试给经典古诗配上音乐吟诵;在美术课上让学生画出古诗的意境,或涂鸦或描摹,或想象或欣赏,虽然显得稚嫩,但是从兴趣入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三、创新评价机制
在检测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方法上,要改变当前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形式,增大诵读、改写等开卷探究题的比例。在教完一首古诗词后布置搜集同类型的诗词,要求诵读乃至背诵,最终检查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量,并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首感情朗读。如在教完送别诗《赠汪伦》之后,要求学生整理出10首送别诗诵读。在开卷探究题的设计上,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让学生花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去探究。在教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后,可布置这样的探究题:“诗人王维的家乡在九月九这天有哪些风俗习惯?我们家乡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吗?这些风俗习惯的寓意是什么?你参加过哪些活动?”这一题隐含的信息量比较大。学生在完成上述题目时必须进行针对性阅读,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可以合作交流,甚至带动父母一起加入诗词的学习。在完成上述题型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已远远超越完成习题本身,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探索课堂教学模式
古诗词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最大特点是“文言”,对于学生而言晦涩难懂。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直接影响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立足教学实践与学生实际,笔者探索出一套“五步法”古诗词教学模式。
一是做好预习。引导学生借助资料理解古诗词字、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正确诗词,了解诗人生平事迹。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前提。
二是理解诗意。在检查诗文意思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答案,告知学生并要求记熟。采用“告知式”教学,这是基于古诗文字词解释的统一性,是学生积累诗词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三是品诗悟境。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背后就有一个故事,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刻感悟,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设身处地感知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时间约为20分钟。如在学习《游园不值》时,让学生与叶绍翁角色互换,学生自然就能体味诗人由“满怀希望――倍感失落――欣喜”的感情变化了。“红杏出墙,那园内又是怎样的春色呢?”这一提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面对满园的春色,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让学生脑中的画面动起来了。在古诗词教学中,“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一提问具有普适性,它能够点燃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古诗词充满色彩、幻化成音、舞出动作、洋溢味道。如果再用上多媒体,通过动画、图片和声音等辅助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意境,情境创设就更加美妙成真了。
四是熟读成诵。古诗词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的特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如听读、范读、领读、齐读、个人表演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801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高等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高职学校的学生,心理已经趋近成熟,并随着人际交往区域的不断增大,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的机会也不断增多,少数民族学生的各种民俗约束也在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习惯,倘若单纯的给他们灌输思想道德知识及规范,容易使他们反感,进而会感到世界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并对学校教育产生排斥心理。民族团结教育是学生德育的永恒主题。高校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阵地,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工作。
一、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认同感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民族的热爱,那么这个人将缺少热情和责任感。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理解他们的民族情感,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不能剥夺他们对本民族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处处受到了尊重和平等相待,真切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体会到所有人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认识到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敬互爱,让他们体会到没有因为民族不同而受到了区别对待,让他们首先认同这个学校,认同这个班级,认同这些学生,不排斥同学和周围环境,然后让他们能够主动融入班集体。能够认同学校和班级,主动融入集体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积极生活的基本保障。
二、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因为各种地理历史因素与各民族风俗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根深蒂固传统思想与现在的社会道德有着矛盾及冲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男尊女卑现象明显:多年的风俗习惯使得少数民族男同学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得懒惰。许多少数民族男学生认为值日、打扫卫生等事应该由女生负责,且在家中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饭不会做、衣服不会洗、打扫卫生不做等等。2、暴力倾向严重(多以藏族学生为例):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且喜欢打群架,甚至在藏族学生的习俗中容许佩刀,且有不少藏族学生带刀来学校上课,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3、集体观念淡薄: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集体荣誉感不强,纪律观念松懈,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自强不息的精神难以形成。
面对这些现象,教育者需要竭尽所能的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做到以诚相待,以德服人,强化道德规范教育,结合德育课教学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学生的明辨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形式,对学生开展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同时,还要用时代精神感召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形势以时代精神去感召每一个学生,是高等高等职业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 新时期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
1、道德教育应做到“以人为本”。
道德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就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而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本。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长、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了其特有的民族性格、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传统等。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注意民族性,即尊重他们的情感意识、风俗习惯。如藏族学生大部分来自贫穷的农牧区,他们的民族意识强烈,具有浓厚的民族感情,为藏族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他们性格粗犷、直爽、淳朴,生活中带有民族的特殊习惯等。到学校后,由于生活条件、环境的变化,使一些学生不太适应,再加上家庭生活的贫困、学习、生活压力较大,由此常常出现自不能融入集体的情况。针对这些状况,对少数民族学生一定要用理解的心态和眼光,以尊重其民族风俗习惯、情感意识的心理,理解、相信并鼓励他们,循循善诱,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也容易取得实效。
2、思想道德教育要注重民族文化与科学相结合。
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因为文化作为社会主体精神的历史凝聚与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及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如语言、服饰、礼仪、习俗、思维方式等,都与汉族有不小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这些差异,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抓住传统文化的特点,并采取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形式、活动,使它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进行推陈出新,这样把民族文化传统和现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同时,要坚持民族文化与科学意识相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学习,夯实基础,才能担负起发展民族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重担,以此才能逐步缩小地区间科技、经济发展的差距,摆脱落后的状态,振兴民族经济,保持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观;生活富裕观;生存价值观
党的六届五十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有着经济增长的目标,社会发展的要求,文化进步的内蕴,而且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这就决定了它的实施必须要由政府主导并举全社会之力。
一、实事求是,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产发展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虽然只有20个字,但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任务非常艰巨,非集全社会之力、打持久攻坚之战不可。当然,在诸多任务中,生产发展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农民的收入才能大幅度提高,生活才会越来越宽裕,才能真正为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生产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无论如何都不可小视。
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中,生产发展是农民认为最重要也最关心的一个方面,但农民对生产发展的理解多数局限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他们普遍认为生产发展主要是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价格提高等方面;再加上有些基层政府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状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长官意志”浓厚,过度依靠行政力量指导新农村建设,一味地追求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结果是摊子铺的太宽而后期投入跟不上,发展生产的口号叫得响而生产却没有真正搞上去,如此一来,即便是短时期内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农民的收入也可能有所增加,但由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该地区新农村的整体建设。
显然,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多元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固然各地政府应当重视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解决农民发展生产而贷款难的问题等等,但我们知道,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欲走生产发展之路,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具备科学的生产发展观,不仅如此,最为重要的是还要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产发展观。而欲形成科学的生产发展观,仅靠想当然、追样板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并且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必须深入的思考问题,并且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必须民主的制定决策,并且是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制定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发展生产,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的生产发展道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明确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身份,才能让农民知道生产什么以及怎样生产,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进行。
二、移风易俗,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
所谓生活富裕,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生活的宽裕、精神生活的富有和民主政治生活的充分。广大农民如何看待生活富裕,生活宽裕了怎样过日子,这不仅只是一个生活富裕观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当然,影响农民生活观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为普遍也最为重要的乃是充斥于社会生活每个角落并无时无刻不发挥作用的风俗习惯。
人们脱离不了风俗习惯,但置身于其中往往却不会去思考其为何物。其实,风俗习惯从来就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以独特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诸多领域都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导向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和社会规范,它不仅为社会生活提供材料,而且为社会行为提供广泛的向导;二是整合作用,作为一种稳定社会的力量,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发挥平衡和控制作用,消除社会的动荡和干扰,使其在整体运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基本趋同的适应方式;三是凝聚作用,它可以使人们集合为一个群体并能使这个群体的成员在情感上更为亲近融合。
当然,风俗习惯有进步与落后之分。先进的习俗能够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使人们保持昂扬的斗志,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反之,落后的习俗却只会败坏人们的道德情操,使人们养成不求进取、我行我素、玩世不恭的作风,对前途失去信心,在社会上形成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风气,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而,移风易俗,就是要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就是要克服社会中那些落后愚昧不健康的东西。在新农村建设中移风易俗,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就是要求在农村克服落后于时代的社会习俗、克服有碍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习俗,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并没有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大量的不良习俗依然存在,比如早婚、重男轻女、婚丧大操大办、赌博、封建迷信、小农意识、宗法观念等,这与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格格不入。由于任何风俗习惯的背后都有着思想观念的支撑,因而要使富裕起来的农民拥有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就要移风易俗,就要消除不良习俗在农村得以蔓延的思想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以提高他们识别抵制封建迷信的能力,帮助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为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提供物质保障;建立日益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育就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村民自治,开创管理民主的新局面。
三、以人为本,引导农民确立积极的生存价值观
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最终是由社会中人的发展来体现的。人们关注社会的进步,更为关注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存价值的意义和生活的幸福与自由。每个人的发展是有限的,受该时代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每个人的生存状态总是存在差异,致使其生存价值观也不完全相同。良好的生存状态必然会产生出完美的生存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显然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是人之为人的过程和目的的统一,但其实现无疑有着阶段性和条件性。现实中的人在现时条件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因而其生存价值观便总会存在局限。即使如此,众多生存价值观却因为它们都有着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外显为一种态度,于是,我们能够将它们划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类。
讨论人的生存价值观对于中国农民的发展意义深远,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在我们看来,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品质都体现在中国农民身上,其中最折服人心的在于他们宽广的胸怀。他们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收获得太少,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任劳任怨。应该说,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劳动者,农民为中国工业化的启动和新旧体制转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确保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定、健康地发展。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业已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所认识。值得深思的是,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愿意做出牺牲?是因为“乐于奉献”的高尚境界呢,还是囿于“皇天后土”的无奈情结?当然,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阐述清楚的,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居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便会产生什么样的生存价值观,也就是说,当代中国农民还不十分理想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们即使表面上看来有着积极生存价值观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消极的成分。看不到这一点是很危险的,因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自然便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自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促使农民的全面发展上花大力气、下大工夫。而欲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去。那么,将“以人为本”贯彻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就是要让社会为农民的自我价值实现以及生存、发展和享受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环境;就是要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使得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使得农民生活和谐有序;就是要始终做到尊重农民,热爱农民,关心农民,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就是要以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确保农民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活他们建设自己家园的热情,才能真正发挥他们改造自我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积极的生存价值观并踊跃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