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农业防除
①合理轮作。轮作可以改变杂草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中断某些杂草种子的传播或抑制某些杂草为害。
②施用腐熟有机肥。堆肥或厩肥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才能杀死混在其中的杂草种子。
③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杂草,防止种子扩散。
2. 机械除草 根据草情、苗情、气候和土壤条件,抓住杂草萌芽、出土和生长脆弱的幼芽阶段,运用机械力量灭除杂草,同时进行松土、培土、追肥等田间作业。
①深耕。是防除多年生杂草的有效措施,一般由大中型拖拉机牵引深耕犁完成。
②中耕。中耕除草可使用牵引式中耕机配合中耕齿锄来进行操作。
3. 生物防治 利用动物、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等防治蔗田杂草。如真菌除草剂、食草昆虫等。
4. 物理防治 如火焰除草、电力除草、覆盖除草等。
5. 化学防治 通过给土壤表面或杂草叶面喷雾化学农药,杀灭杂草和控制杂草的生长,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除草措施。
①蔗芽出土前除草剂的用法。蔗芽出土前常用的除草剂有五氯酚钠、除草醚、莠去津、西玛津、敌草隆、扑草净等,以西玛津、莠去津的除草效果最佳。用药1500~2500克,对水750~900千克/公顷喷洒,对1年生单子叶或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达90%以上,有效期达60~70天,下种后喷1次除草剂,至分蘖中期可免去除草工作。其他除草剂使用方法详见使用说明。
使用西玛津、莠去津等除草剂进行土面处理时,要注意6点:第一,土面处理只能防除种子刚萌发的杂草,对地下茎繁殖的杂草效果很差。第二,整地要精细,使土粒细碎。第三,掌握好施药浓度,喷雾要均匀,喷洒药液量要足。第四,土壤湿度要适宜于杂草种子发芽,否则杂草种子不萌发,防除效果不佳。第五,喷药后不能翻动土层,否则药剂失效。第六,蔗田间作的作物最好同时播种,以方便处理。除草剂用甲草胺、扑草净时要严格掌握用药量。如间作作物已出苗,不宜采用化学除草措施。
②甘蔗出苗后除草剂的用法。甘蔗出苗后,蔗田杂草生长旺盛,使用除草剂既能杀灭杂草又不伤害蔗苗,是理想的除草时机。如果是1年生杂草种子繁殖的杂草,选用下列几种除草剂进行叶面喷雾,可以取得较好的防除效果。
a.20%甲基砷酸二钠可湿性粉剂。用药2250克,对水1125~1500千克/公顷,喷于蔗田杂草的茎叶上,数天后杂草死亡,而对甘蔗叶片药害很轻。
b.草甘膦。用10%水剂2475克,对水1125千克/公顷,将药液喷于杂草茎叶上,15天后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达90%~98%。
c.磺草灵。用药4.5~6千克,对水750千克/公顷,喷于杂草茎叶上,1年生单子叶杂草大部分被抑制生长,30~40天待杂草增多时可再喷1次。
d.莠灭净(阿灭净)。用80%可湿性粉剂1950~2250克,对水300千克/公顷喷洒,高度为40厘米以下的杂草均死亡。有效期为40~60天。
e.其他药剂。还有百草枯、莠去津、敌草隆等,使用方法详见使用说明。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对甘蔗完全无害、选择性很强的除草剂,而上述除草剂大多是灭生性的,即无论是甘蔗植株还是杂草,触及均被杀死,因此,在甘蔗出苗后使用除草剂时,应使用定向喷雾方法,只喷布杂草叶面,尽量避免药液溅落在蔗叶上或触及甘蔗。
③蔗田开荒前除草剂的用法。荒地杂草繁多,主要是地下茎繁殖的多年生杂草,采取农业措施很难根除,垦荒种蔗前应将化学方法和农业方法相结合除草。可选用的除草剂有:
a.茅草枯(达拉朋)。用于防除以茅草为主的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用药3750克,对水1500千克/公顷,喷洒于杂草茎叶上。
b.草甘膦。用药2250克,对水1125千克/公顷,在开垦前喷洒杂草叶面,对多种双子叶或单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达90%~98%。
关键词:防治除草剂药害
当前,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化学除草剂已成为高效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除草剂已经象化肥一样被广大农民接受。但是,化学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品种使用不当或施药方法不对,给当季或后茬作物造成严重药害,特别是对(瓜)蔬菜药害非常严重。尤其在使用玉米除草剂的时候,正是我市(瓜)菜育苗移栽的集中期,瓜菜幼苗很容易遭受除草剂的危害,因此,为了预防和缓解除草剂对瓜菜产生的药害,必须熟练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施用方式,施用剂量以减轻或者消除药害。下面我就谈一下关于除草剂药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一、除草剂使用存在的四种问题。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多种多样,既有环境方面和使用方面因素引起的,也有除草剂本身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选择药物品种不当
主要是农民对药物性能、使用方法不了解,盲目滥用导致药害。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其防除对象范围很小,一旦用错就会产生药害,对于敏感作物只要微量的除草剂就能造成药害。如大田除草剂错用于蔬菜田,移栽田除草剂用于直播田、抛秧田。
2.不按说明书使用
目前在使用除草剂时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总觉得使用药量越大浓度越高除草效果就越好,不按规定用药量使用除草剂,有的加大用药量、有的施药不均匀、要求作物苗前用药除草却用于苗后用药除草等。这是很危险的,每一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按说明使用,使用浓度过高或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不对最容易引起药害。
3.使用残留期长的除草剂
因上茬作物使用残留期长的除草剂引起下茬作物的二次药害。特别是一些选择性除草剂对上茬作物安全,而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如每亩施用38%的莠去津悬浮剂350毫升对后茬玉米、高粱没有影响,施药后24个月内不能种小麦、水稻、谷子等,施药后40个月内不能种黄瓜。
4.不科学施用除草剂
不少农户在气候条件不适宜的时候施药:如高温,高湿,雨后等天,很易引起药害发生;还有的农民不看说明书,不按照操作要求使用除草剂。如使用禾大壮等类型的除草剂,稻田里必须有浅水层,并保水5-7天,如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极易导致药害。可湿性差的化学除草剂,必须要用力摇晃瓶体,使药物混合均匀,这样才能正常使用,要不然下面沉淀太多,喷药不均匀极易对作物造成伤害。
二、药害的几种表现症状
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与某些病害症状类似,诊断时往往造成误诊。
除草剂的药害表现以豆类、西红柿幼苗、瓜类等受害最重,豆类作物受害时常表现叶片卷缩、生长点不伸展、生长速度慢、坐荚率低等症状,尤其是生长点及叶片表现的卷缩甚至类似于豆类的病毒病;但是此种情况与病毒病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情况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恢复到正常生长的状态,病毒病如果不加防治,会日趋严重,甚至减产绝收。西红柿幼苗受害后子叶最先表现受害症状是先从边缘表现失水症状,并在短时间内整个叶片变干,真叶卷缩、不伸展,与幼苗干旱的反应相似。但是受除草剂为害的幼苗,浇水后幼苗也不能很快恢复。瓜类幼苗受害后,叶片急速萎蔫下垂,以幼嫩的叶片受害最为严重;但是此种情况与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不同,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一般出现在极度高温的情况下,失水萎蔫的植株在通过补水或温湿度适宜时可以自行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受除草剂药害的瓜类植株叶片,即使补水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并且受害严重的叶片会在短时间内失水变干,对植株的整体影响较大。
三、如何预防除草剂药害
1.正确选用药物类型
除草剂使用范围很严格,有时只差一个字,就能酿成大祸。如:丁草胺和乙草胺、苄嘧磺隆和氯嘧磺隆,虽然都只差一字,却一个是在水田用,一个是旱田用。水稻、大豆、玉米,不同种类的蔬菜需要不同的除草剂;同种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不同的下茬(季)作物,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因此,购药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
2.妥善保管防止错用
有的农户对除草剂不注意妥善保管,导致包装标签脱落或标签腐蚀,错将除草剂当成杀虫剂、杀菌剂施用,或不按说明施用,以至发生药害。
3.掌握用量和浓度
除草剂的施用量和浓度更为严格,若超量施用,极易发生药害,所以不得擅自加大用量或提高浓度。
4.施用方法要得当
许多除草剂施用时,沾染到种子上,易造成药害。
5.禁止盲目混用
除草剂混用具有节省农药,省工、省时、省成本等优点。但若盲目混用,则不但无增效作用,反而会使药效降低,造成药害。:
四.救治措施
1.反复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
对施药过量造成药害的,可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降低药害。
2.使用适用的解毒剂解毒
根据药害的性质,可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解毒补救。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如喷洒适度的“九二0”,可以缓解药害的程度。
3.连续喷水洗苗
因使用浓度过大或叶面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可连续喷水冲洗,减少植株上的药物浓度。
4.追施速效肥料
及时摘除受害叶,增施腐熟人畜粪尿、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和新叶再生。
5.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肥,植株吸收快。如使用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钾精、喷施宝等进行叶面喷施,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尽快恢复生长。综上所述,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只有在实际生产中熟练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才能有效避免除草剂造成的药害损失,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夏播大豆;化学除草;苗期;芽前
明光市夏播大豆常年播种面积6 666.7hm2左右,丘陵山区和平原地区都有种植。因夏播大豆常遇连绵阴雨,人工除草难度大、耗工耗时、劳动强度高、除草不彻底,效果差,一般田块因草害减产10%~20%,部分田块甚至绝收改种。笔者在夏播大豆田推广化学除草技术,取得省工、省时、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的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苗期除草
1.1禾本科杂草田块
用药的关键时期要掌握在大豆2~4片复叶、禾本科杂草三至五叶期,要在杂草生长旺盛,有利于药效发挥的条件下及时施药,在杂草二叶一心断奶期施药更好。施药过早杂草尚未出齐,达不到应有的除草效果;施药过晚,杂草过大,增强了抗药能力,在常用剂量的情况下达不到理想的除草效果。施用药剂应以防除禾本科杂草为主,不需要考虑药剂的混配问题,单一药剂就能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药剂种类有:①12.5%盖草能乳油;600~1 200mL/hm2,在雨水充足、田间湿度大时用下限;在干旱情况下用上限,对水375~450 kg/hm2喷雾。②35%稳杀得乳油为750~1 500mL/hm2,15%精稳杀得乳油为750~1 050mL/hm2,使用方法同盖草能。③10%禾草克乳油900~1 500mL/hm2,使用方法同盖草能。
1.2单子叶和双子叶(阔叶)杂草混生田块
这样的田块要想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除草剂不能单一使用,要两者兼顾,既能防除单子叶杂草又能防除双子叶杂草。目前所使用的除草剂中,两种都能兼顾的品种还比较少,因此就要考虑到除草剂的混配问题。混配并不是简单的凑合。要选择对田间杂草种类防除效果最佳的药剂相配合,配合后不因混配而降低防效才能达到好的除草效果。因大豆也是双子叶植物,它和双子叶杂草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要考虑到除草剂对大豆的选择性程度来决定,以免大豆受药害。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大豆田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有:①单一使用,分期进行。用25%虎威水剂1 050~1 950mL/hm2于大豆第1复叶期对水450kg/hm2喷雾,防除阔叶杂草;在禾本科杂草基本出齐时,可使用稳杀得、禾草克、盖草能等的任意1种750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②混用。把2种除草剂混合一次性喷雾。据试验,以25%虎威750mL/hm2与15%精稳杀得750 mL/hm2混用,在田间杂草三至五叶期进行喷雾,除草效果非常好,无论是禾草科杂草还是阔叶杂草,防效均在96%以上。
2芽前除草
芽前除草,即大豆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控制杂草出土。土壤处理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精细整地
苗前进行化除,对整地的要求极为严格。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土细墒平的田块,不仅有利于一播全苗,而且易喷施除草剂,在常规的剂量下就能达到一定的除草效果;如果耕作粗放,墒面高低不平,土块较大,这样就增加了土地的表面积,在常规的剂量下就降低了除草剂的浓度,影响除草效果。同时,土块较大,除草剂很难全面接触土块,加之经过雨水淋润后土块破碎,土中的杂草种子仍会生长。
2.2严把土地水分关
苗前土地处理时,土表的水分含量是除草剂药效发挥的关键。如果土地处于干旱的情况下,除草剂的化合物则被牢固地吸附在土粒表面与土壤胶体形成结合态,很难发挥其除草作用。因此,要想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就必须加大用水量。如果表土含水量适中,除草剂的有效分子在土粒的吸附与解吸附之间,很容易被杂草的根、芽鞘吸收,且不会因水多而流失,只要杂草生根、发芽,就会接触和吸收到除草剂而中毒死亡。同时,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杂草的萌发和生长,新陈代谢的活动逐步加快,更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因此,在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施药后必须要考虑土地含水量的多少,在一般情况下,表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35%~40%为宜。
关键词 林业化学除草剂;性能;特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160-02
林业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林业化学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及时、省工、节资、便利、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对改变现有的林业耕作制度及在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等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明显;有效提高了林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实现林业化学除草防病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4]。
1 主要化学除草剂产品及性能
24%惠尔乳油——林业苗圃专用除草剂,土壤封闭效果好;10%甲嘧磺隆悬浮剂——针叶苗圃和非耕地的清道夫; 10%高效盖草能乳油——单子叶杂草的克星,阔叶苗圃专用;30%飞达红可湿性粉剂——最绿色的除草剂,灭生、广谱,除根、低毒,无残留,喷完1 h即可作业; 69%威霸水乳剂——草坪尖叶杂草除草剂,省工省力;无公害粘虫板及诱捕剂——诱虫板,杀虫,环保无残留,无公害;林得宝——绿色生物环保杀虫剂;噻虫啉——松材线虫病克星,专杀松褐天牛。
2 产品特点及应用
2.1 24%惠尔/果尔乳油
防治对象:一年生禾本科、阔叶、莎草科杂草。
特点:广谱性,触杀剂;用量省,除草效果好,省时省工;对当地作物除草持效期长,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无内吸传导性,作物根部不吸收,没有隐性药害;不会造成连作障碍,对下茬安全;低毒性,对人体的安全性高;可与克芜踪、草甘膦、甲嘧磺隆混用,具有增效作用。
2.2 10%甲嘧磺隆悬浮剂
防治对象:对绝大多数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灌木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特点:通过茎叶传导,对多年生恶性杂草效果极佳;对多科杂草具有防护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施药可解决长时间的杂草危害;可以在杂草的任何阶段使用,草龄较大时,可适当加量;本品的毒性比食盐还低;是一种林业与非耕地除草剂,广泛用于铁路、公路、库区等。对于大多数针叶树具有选择性。在樟子松、油松、金钱松、马尾松、云杉、侧柏、桧柏、红松等林木上使用较安全,但对杉木和落叶松比较敏感,应谨慎使用。
2.3 30%飞达红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防除的杂草有白茅、过路黄、耳草、飞机草、地花、粗叶耳苹、狗牙根、双穗雀稗、飞蓬、野黍、牛筋草、铁苋莱、金狗尾草、旱苗慧、杠板归、野大豆、芦苇、藜等。
应用范围:用于田边、排灌沟渠、公路、铁路沿线两侧、飞机场、仓库、油库、工厂的四周、荒地及林区防火道路等非耕地灭生性杂草;用于果园、茶园、桑园及苗圃林间除草。
特点:飞达粉剂是一种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茎叶吸收而传导全株,具有高效、低毒、溶解性好、使用贮存方便并且有独特的防雨涮功能;斩草除根,杀草彻底,对多年生恶草防除效果好;产品对人体的影响比食盐还低,对于人体、作物及环境高度安全;持效期长,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2.4 69%威霸水乳剂
防治对象: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早熟禾、看麦娘、千金子、牛筋草、画眉草、蒺藜草、狗牙根、黑麦属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使用范围:尖叶草坪中尖叶杂草防除,以及阔叶作物中防除单子叶杂草。
特点:是一种内吸、选择性苗后禾本科杂草优秀除草剂,可防治一年生多种禾本科杂草,施药后能很快被杂草吸收,对阔叶作物安全。
2.5 10%高效盖草能乳油
适用范围: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千金子、早熟禾、看麦娘、黑麦草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偃麦草、假高粱、芦苇、狗牙根等。
特点:杀草谱广,有效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安全性高,对所有双子叶作物及下茬安全;耐雨冲刷,施药1 h后不影响药效;吸收迅速,干旱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受温度影响小,且药效稳定。
2.6 无公害粘虫板(中林牌)
防治对象:设施蔬菜、果树和枸杞无公害生产中应用,针对蚜虫、螨、虱、蝇、蚊、蛾和蓟马等有颜色趋向性的害虫。
适用范围:诱虫板,捕虫胶用于温室果菜,露地经作,各种果树、药材,是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果品的首先杀虫产品。
特点及产品优点:实现设施种植害虫的无腐蚀性、无毒性无公害防治,产品可以随时采摘销售。防治早期害虫,克服化学农药防治灭不绝、维持时间短的缺点;防治时间长。粘虫板粘度持久,达半年以上,抗雨水冲刷能力强,适宜温室的高温环境条件,耐高温、低温、粘力强,在设施内悬挂可以长期进行虫害的防治,避免多世代害虫的繁殖积累暴发;使用简单,防治方便。防治蚜虫和白粉虱利用黄色虫板,蓟马用蓝色板。将粘虫板等距离悬挂在设施内(距离果菜顶部20 cm左右)就可以实现虫害防治。
2.7 0.3%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林得宝)
防治对象:本产品杀虫谱广,主要用于防治森林、果树、棉花、蔬菜、茶叶、园林花卉的鳞翅目、同翅目、螨类、鞘翅目等害虫,如松毛虫、柳杉毛虫、小菜蛾、棉铃虫、尺蠖、玉米螟、毒蛾、红蜘蛛等。
特点:本产品是经农业部登记防治用于松毛虫等林害虫的唯一生物农药。属高效、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生物农药。
使用方法:使用本品300~450 g/hm2稀释成1 000~1 500倍液喷雾;使用本品300~450 g/hm2,用于机动喷雾,喷粉前用10~15倍的中性载体(轻质碳酸钙、滑石粉)搅拌好产品。用量7.5 kg/hm2。
2.8 松材线虫病克星(噻虫啉)
粉剂:本产品适合在干旱地区或山地取水困难的地区使用。使用方法是将药剂喷洒在枝干、树冠和其他天牛成虫喜出没处。对1年用药1次进行防治的林木应选择在天牛的羽化初期喷粉防治:对1年用药2次进行防治的森林,可分别在羽化初期与始盛期喷粉防治。用量7.5~12.0 kg/hm2。使用方式为机动喷粉机林间喷粉。
悬浮剂:本产品含量高,适合在天牛大规模暴发时控灾使用。第1次天牛羽化出孔时,为最佳施药时机。1年发生2代天牛危害的林木,需在羽化高峰期来临前各施药1次,将药液喷洒在树干、大枝和天牛成虫喜出没之处,用量120~150 mL/hm2。使用方法为对水稀释1 500~3 000倍进行飞播或直接林间喷雾。
3 参考文献
[1] 张芝芳.化学除草剂在林业方面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5):217-219.
[2] 陈秋玲.化学除草剂在林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J].林业勘察设计,2011(2):108-109.
农作物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可以有效防除杂草,节省农民大量的除草时间,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所以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除草剂在农业上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出现问题,发生药害,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引起纠纷。据笔者了解,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出问题比较多、纠纷投诉量较大的首属除草剂。
除草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些农药经销商没有给农民仔细介绍清楚除草剂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或者讲解不得法,也有一些乡村零售农药店的从业人员因为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差、能力有限,无法指导农民正确选择和使用除草剂。
二是目前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外出打工经商去了,留守农村的多是些缺少文化的年老体弱者,他们中大部分人对除草剂几乎不了解,仅仅知道除草剂能除草,往往盲目施用导致药害。还有一些农民为了能早日外出打工挣钱,无法选择适合的施药时间,如在高温、强烈阳光照射、空气干燥时喷药,就容易引起药害现象发生。
三是一些农民对除草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选择不当,有些还认为苗前苗后都一样,迟两天没关系,因此对应该在农作物苗前施用的除草剂而用于苗后除草等。如笔者的一位在单位上班朋友,家里的果园无人作务,他抽空稀里糊涂买来除草剂,匆忙一喷了事,当喷完药后别人告诉他,这除草剂是苗前用的,结果是费时费力杂草还没有除掉。再就是一些农民没有按标签说明正确喷药,而是随意加大施药量,施药不均匀,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等,这些都极易导致药害现象发生。
教育指导农民科学使用除草剂
一是建议农技部门在宣传农业实用技术时,应重视对农民进行除草剂知识实用技术的宣传,并深入实际,对农民进行操作示范指导,指导农民正确选择、科学使用除草剂,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
二是生产营销企业要加强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自己生产经营的除草剂产品特点、适用对象和范围、使用方法等,引导农民了解除草剂知识,促其正确施用。
三是基层经销商也要加强除草剂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到能正确指导农民选购适合的除草剂。对购买除草剂的农民,先要问清农民种植作物品种、亩数、施用时间,然后指导农民选购相应的除草剂,特别是要向农民讲清楚标签上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四是农民朋友平时也要注意学习了解一些除草剂知识,用药时要仔细阅读标签,查看标签上的说明,按照标签要求用药。
使用除草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用药时的温度和天气情况。首先是要选择无风、无雨天用药。有风可能对下风处作物造成为害,有雨则降低药效或对作物产生药害。其次是要注意周围的作物,由于除草剂针对性强,如用在禾本科作物的除草剂,会对周围较近的阔叶作物产生危害。再次是要注意用药时的温度,有些除草剂在较高温度下会对一些作物产生危害。
二是注意用药要适量。用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除草效果,用药务必适量。标签的说明上都有用量范围,在作物生长健壮,土壤肥力好时,用药量可按说明书的上限,用药量稍大一点;作物生长瘦弱,沙性壤土、肥力低,应按标签说明的下限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三是要注意按操作规程作业。用药时先阅读标签说明。要用专门的喷雾设备,有些除草剂对金属容器有腐蚀作用(如草甘膦),应该选用塑料桶盛药液。除两种除草剂混用能达到增效目的外,不要多种除草剂混在一起,喷洒时注意采用正确的施药技术,使除草剂在植物上均匀的分布。喷过除草剂的喷雾器必须彻底清洗,防止因除草剂残留造成药害。
四是要注意用药时间和方法。除草剂从处理方式上可分为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两种。用于土壤处理的除草剂不能用于茎叶处理,用于茎叶处理的除草剂要严格注意用药时间。如小麦拔节期使用百草敌、直播水稻田前期使用丁草胺等会造成药害。
一、掌握稻田杂草发生规律
一般在栽后7~10天就出现第一次杂草萌发高峰,此批杂草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异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栽后20天左右出现第二次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第一高峰期杂草数量大、发生早、危害性大,是防除的主攻目标。两期稻田化除都必须立足早期用药,即芽前芽后施药,要求在杂草三叶期以前施药。
二、合理选择除草剂
一是根据稻田类型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秧田、直播田、抛秧田、人工栽插田以及机插田,要区别对待,秧田、直播田和抛秧田不能选用乙草胺、甲磺隆,这些除草剂只适合于人工栽插稻田和机插田的除草。如果没有分清稻田类型,乱用除草剂,往往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必须按照除草剂说明书上规定的杀草范围选择对路的除草剂。有的除草剂只对单子叶杂草如稗草等有防效,有的除草剂只能杀死双子叶杂草如鸭舌草等,如: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除稗草、鸭舌草和三棱草等多种一年生杂草,但对眼子菜和四叶萍等多年生杂草无效;而丁草胺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碎米莎草和牛毛毡等多种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效,但对鸭舌草、三棱草和节节草的防效差。因此,在进行稻田化学除草时,必须了解除草剂的杀草谱以及田间杂草的种类分布,切实做到对草下药。
三、抓住最佳施药时期
一是要选择在杂草对除草剂最敏感期用药,才能提高除草效果。二是要选择在水稻对除草剂抗耐力最强的生长期施药,才能确保禾苗安全。一般来说,杂草在种子萌发阶段以及幼苗期对除草剂最敏感,此时除草剂最易发挥药效作用;水稻在芽期和4叶期前对除草剂最敏感,容易产生药害,在这些生育阶段施用除草剂应注意药剂的浓度。任何一种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必须与水稻移栽时间相结合,如扑草净防除稻田牙齿草,必须在水稻移栽后15~20天,当牙齿草叶子由红变绿时,施用效果最佳。如果是防除一般常规杂草,必须是水稻移栽后10~15天施用效果最佳。移栽稻田化除多以移栽后土壤封闭处理为主,通常在移栽后3~7天,拌土或拌返青肥撒施,防除稗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若使用二氯·苄,可以在移栽后2~3周,排干田作喷雾处理。
四、控制用药量,确保用药安全
不同除草剂防除稻田杂草所需的药量差别很大,特别是一些用药量很少的除草剂,药量若用得不准,多了易产生药害,少了达不到除草的效果。为此,要严格按照各种除草剂的安全有效剂量与稻田的实际面积计算用药量,如:防除直播田杂草,以稗草为主,可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30克;防除阔叶草和异型莎草为主,可每亩用30%苄嘧磺隆或10%吡啶磺隆15~20克;防除移栽大田恶性杂草三棱草、水葫芦等,可用50%二氯喹啉酸20~25克,再加30%苄嘧磺隆或10%吡啶磺隆15~20克;防除抛秧、机播秧大田的稗草,可在抛秧或机播后3~7天,每亩用37.5%苄·丁90~120克;防除以阔叶杂草为主的抛秧田,一般于抛秧后5~7天,每亩用30%苄嘧磺隆或10%吡啶磺隆10~15克,拌10~20千克湿细沙撒施。
五、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
稻田施用化学除草剂,常用的方法有喷雾和撒施两种,生产上要按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喷雾一般用于触杀型的除草剂,要求做到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撒施应采用两级稀释的方法,与细沙土或肥料拌匀后均匀地撒。施药后要按说明书上的要求管理田间水分。除草剂的剂型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50%丁草胺颗粒剂宜作土壤处理,而60%丁草胺乳油则以田间喷雾为主,倘若将颗粒剂作喷雾处理,就会影响除草效果。草甘膦、百草枯属灭生性除草剂,喷施在植物茎叶上,通过吸收传导运输到植物各部位,使植物中毒死亡。此类灭生性农药没有选择性,对杂草和稻株都有杀害作用,因此,必须使用这类除草剂时,只限于在播种前和插秧前(或翻耕前)对杂草作喷雾处理,以免发生药害,伤害稻株。
六、注意施药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技术比杀虫剂的使用技术要求更高。使用化学除草剂的田要整平,保持3~4厘米深的水层,并要求在特定的时期施药,施药后3~4天仍需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一般而言,有机质含量高的稻田,土壤对除草剂吸附作用强,用药量可酌情增加;在气温高时除草剂的药效易发挥,用药量应适当减少,反之则适当增加;露水未干时,不宜施药,特别是不宜撒施药土,以免禾叶上沾药过多导致药害。光照的强弱对除草剂的影响也很大,有的农药施药后若遇上几天强光照,可提高除草效果,而有的农药见光易分解,宜在阴天使用。
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施药肥混用
关键词: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自然条件;除草剂;药效;影响
除草剂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化合物本身的活性及其理化性质,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活性能否安全发挥,则取决于环境条件及使用方法[1]。因此,研究环境条件和使用方法对除草剂活性的影响,不断提高施药水平,降低施药成本,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对药效的影响
大量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证明,施于土壤中的除草剂,一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进行光化学分解,而大部分则被土壤胶体吸附,呈水溶液、水悬液或气体扩散在土壤中,在土壤粘粒和有机质含量增加的情况下,土壤黏粒和有机质对除草剂有较大的吸咐作用。其吸附有3种情况:一是土壤颗粒有极大的表面积,可以和除草剂分子间发生物理性吸附;二是在一般情况下土壤胶体颗粒带有负电性,而一些除草剂是带正电的阳离子,从而使土壤和这些药剂之间发生化学吸附;三是除草剂分子和土壤胶体颗粒之间还可发生氢键吸附,这种吸附方式介于物理和化学吸附之间。
吸附是个可逆过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除草剂被土壤吸附后一般即失去活性。另外,在影响药剂吸附的因素中还包括土壤中的酸碱度,它不仅影响药剂的性质,而且影响土壤胶体的状态及药剂在土壤中的作用[2]。因此,为了有效地防除农田杂草,必须根据土壤黏重程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适当增加或减少除草剂的用量。如氟乐灵、灭草猛、都尔、拉索、利谷隆等土壤处理剂用量都与土壤质地及有机质含量有关。据多年试验调查,氟乐灵用量1.08kg/hm2(有效剂量,下同),土壤有机含量48mg/kg时,对禾本科杂草的灭草率为91%,而有机质含量为72.5mg/kg时,对禾本科杂草的灭草率仅为50%;拉索用量3kg/hm2,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8mg/kg时,对禾本科杂草灭草率只有25%,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5mg/kg时,对禾本科杂草灭草率达91.7%;氟乐灵、豆科威受土壤有机质影响大于土壤质地。氟乐灵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mg/kg以下时,用量为600~750g/hm2;有机质含量为30~50mg/kg时,用量为750~900g/hm2;有机质含量50~100mg/kg时,用量为900~1200g/hm2;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超过100mg/kg,因用量过大,效果不好,也不经济,因而不宜施用。另外,在不同的土壤质地其用量也不相同,在沙土地用量为495g/hm2,在砂壤土用量为540g/hm2,轻壤土用量为600g/hm2,中壤土用量为750g/hm2,重壤土用量为840g/hm2,重黏土用1.005kg/hm2,一般用量最多不超过1.5kg/hm2,用量过高易对作物产生药害,甚至危及下茬作物。
在有机质含量低和砂质土壤中,淋溶性较强的除草剂易对作物造成药害或使除草剂失效。如大豆对利谷隆耐药性较差,尤其在砂质土或有机质含量低于10mg/kg的土壤中,施药后如遇大雨,易淋溶产生药害[3]。当有机质高于50mg/kg,易被有机质吸附,降低除草效果,但用量过大加大了成本。因此,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mg/kg或高于50mg/kg的土壤和砂质土中不宜应用利谷隆,而应改用其他除草剂。
2自然条件对药效的影响
喷药时若遇大风,药液随风漂移,一是造成漂移损失,二是造成药液分布不均匀,三是喷洒2,4-D类药剂,还会对林带、棉花、蔬菜及其他作物产生药害。特别是采用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如遇大风,在土表的药剂连同表土位移,大大降低药效,甚至无效。因此,在生产中,对于易挥发的除草剂如氟乐灵、燕麦畏,2,4-D丁酯等不应在风力超过4m/s时喷施。百草枯是灭生性除草剂,且毒性较大。喷药前一定要先做好田间设计,作业时要留有保护带,选择早晚气温低和无风时喷施。
施于土壤中的除草剂被杂草幼芽或幼根吸收的速度和数量,一方面取决于土壤类型及其特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施药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分。在湿润土壤中除草剂被土壤吸附得较少,而干燥土壤中的吸附较多,加上在湿润情况下,土壤水分有助于药剂分子的扩散、植物的蒸腾及根的吸收作用,也有利于杂草发芽生长和吸收药剂,使杂草在抗药性低的阶段被杀死。因此,一般情况下,除草剂活性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提高。昌吉州大部分地方春季干旱少雨,而4~5月正是春播作物播种季节,也是施用除草剂的关键时期,在干旱少雨条件下,施药后采用拌土、盖土、镇压等措施是有利于药效发挥的。
叶面喷施除草剂的药效也受水分的影响。空气温度大,药液在叶面干燥过程缓慢,而且气孔开放大,有利于药效的发挥[4]。因各种药剂喷施后杂草吸收的速度不同,所以喷药后对降雨的间隔时间要求不同。如百草枯在喷后几分钟内就被杂草吸收,因此喷后短时间降雨不会影响药效。2,4-D喷后4~6h可大部分被吸收,其后降雨不影响药效。苯达松喷后植物吸收比较缓慢,喷后4~8h,80%的药剂被叶面吸收,8h以后降雨对药效影响较小。
一般温度高,分子运动快,微生物分解速度加快,除草剂持效期短。有些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受低温影响较小,如氟乐灵、拉索、灭草猛、杀草丹等,氟乐灵、燕麦畏还可以秋施。温度对叶面处理除草剂的药效也有影响,一般气温高,植物吸收快,效果好;反之,气温低,效果差。2,4-D一般在18~32℃范围内,温度较高,效果较好。在高温条件下,2,4-D通过角质层进入植物体内的速度加快;在低温条件下,不仅药效缓慢,而且药剂在植物体内的解毒作用差,易产生药害。因此,生产中应选择无风晴天高温时喷药,昌吉州一般宜在9~12时、17~20时进行较好。
3参考文献
[1]贾照明.影响化学除草剂药效发挥的主要因素[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12):34.
[2]李素琴,马娟.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外因[J].山西农业,2005(11):42.
1除草剂的分类
1.1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不同种类苗木抗性程度不同,可以杀死杂草,而对苗木无害。如盖草能、捕草净、果尔、氟乐灵、西玛津等。
(2)灭生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毒性,只要接触绿色部分,不分苗木和杂草都会受害或杀死。主要在播种前、播种后出苗前、苗圃主副道上使用,如草甘膦等。
1.2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类
(1)触杀型除草剂:药剂与杂草接触时只杀死与药剂接触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杀伤作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茎的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则效果较差,如除草醚、百草枯等。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根系或叶片、芽鞘或茎部吸收后,传导到植物体内,使植物死亡。如草甘膦、捕草净等。
(3)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触杀型双重功能,如杀草胺等。
1.3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1)无机化合物除草剂:由天然矿物原料组成,不含有碳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钾、硫酸铜等。
(2)有机化合物除草剂:主要由苯、醇、脂肪酸有机胺等有机化合物合成。如果尔、除草净等。
1.4按使用方法分类
1.4.1茎叶处理剂
将除草剂溶液兑水,以细小的雾滴均匀的喷洒在植株上,这种喷洒法使用的除草剂叫茎叶处理剂。如盖草能、草甘膦、农达等。
(1)草甘膦、农达等加上增效剂或洗衣粉少许进行喷雾,几乎可以杀死苗圃里的所有杂草,这也是防治多年生恶生性草的特效方法,比如单子叶的野青茅、白茅、白草、芦苇和双子叶的田旋花、打碗花、苣莫菜等。用药时间以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宜,此时植物养分正处于回流高峰阶段,有利于药剂向根部的输导,进而达到杀死草根的目的。用此药一般在l周后见效,半个月后才能看到有杂革死亡,每年用2~3次药,2—3年内很少看到恶生性草。
(2盾草枯。一种速效触杀型火生性除草剂,通过触杀和一定的传导性破坏绿色植物组织,对植物根部及多年生地下茎及宿根无效。用它喷雾或定向喷雾可以在一天之内达到除草的目的。以便于苗圃农事操作。该药对1年生杂草的除草效果很好。
(3)盖草能。可以杀死1年生单子叶杂草,在杂草3—5叶期效果技术帽I很好。(4)2,4-D丁酚。可以用来防治苗闹里的双子叶杂草,但要慎用,因为苗木是双子叶植物。
1.4.2土壤处理剂
将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到土壤上形成一定厚度的药层,当杂草种子的幼芽、幼苗及其根系被接触吸收而起到杀草作用。这种作用的除草剂叫土壤处理剂。如西王“津、捕草净等,可采用喷雾法、饶洒法、毒土法使用。
(1)土表喷雾。如喷乙草胺、莠去津、氟乐灵等形成毒土层,可以饨化、杀死栽植前后圃里位于土表层的1年生种子类的多种杂草。
(2)灌溉输液。结合春灌用去掉针头的输液器,按照药液流量由大到小的方法灌药,乙草胺、莠去津、氟乐灵等可以防治50%~70%的1年生杂草。
(3)茎叶、土壤处理剂:可作茎叶处理,也可作土壤处理,如阿特拉津等。
2苗圃地化学除草技术
2.1药剂选择
除草剂的品种很多,有茎叶处理剂、灭生性除草剂等。有的适用于芽前除草,有的适用于茎叶期除草。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苗木品种和不同时期的杂草分别选用。如针叶树种抗药性强,可选由除草醚、盖草能和果尔等;阔叶树种抗药性差,可选用地乐胺、捕草净等。
2.2药量控制
苗木对除草剂的耐药性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不能随意加大用量。另外,不同苗木的耐药性不同,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使用。一般来说.针叶树种的用药量可以大些,阔叶树种的用药量宜小些。M一苗木品种对某种药剂的抗药性,会随着苗龄的增加而提高.用药量可相应加大,如防除松、柏苗圃的禾本科杂草,可每亩用23.5%的果尔~Lfrh50毫升单用,或23.5%的果尔乳油3O毫升加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混用。若用于阔叶树种苗圃,用药量宜适当减少。
2.3施药方法
有些易见光分解,如氟乐灵,必须先喷施于苗圃土壤表层,然后再用齿耙覆盖。拉索可在播种之后,出苗前施用。郡尔、精稳杀得,可在杂草幼苗期施用,对苗木比较安全。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克芜踪等,使用时喷头要加保护罩,只能在行间喷雾,防止喷施到苗木绿色部位。树种对除草剂较为敏感时,可采用毒土法,以防药害。
2.4施药时间
苗前期宜用毒土法;速生期对除草剂敏感,要特别慎用;苗木硬化期苗木虽有一定抗性,但大部分杂草已经成熟,施药的作用不大。
关键词:化学除草技术,蔬菜田,除草剂选择
一、蔬菜田化学除草要有针对性
由于蔬菜需求量的增大,蔬菜种植面积也随之增长,但靠传统的人工除草远远满足不了控制杂草的需要。于是,见效快,效率高的化学除草剂开始广泛应用于蔬菜田的种植区域中。
首先,根据不同蔬菜的品种,选择不同的化学除草剂。各类蔬菜的耐药性不同,因此,蔬菜田化学除草相对复杂很多。例如,氟乐灵在对胡萝卜、芹菜等伞形花科蔬菜或苗床上应用,基本无药害;而对于番茄、茄子等茄科蔬菜有部分药害,对于韭菜、黄瓜等则产生严重药害。
其次,由于大多数蔬菜生育期较短,收获后很快食用,因此,轮作倒茬频繁和残留毒性等问题,亦限制了蔬菜田除草剂的选择。论文参考网。除草时除了要考虑到当茬的除草效果,还必须考虑到对下茬作物的安全性。论文参考网。例如,利谷隆对芫荽安全,但如果下茬种十字花科蔬菜,则容易受到较长残效的药害。
最后,由于蔬菜田水肥充足,杂草种类繁多,而蔬菜作物间多采用套种,因此,在选择除草剂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杂草与蔬菜的近似形态,更要考虑到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安全性、除草的效果。由于杂草群落形式多样,耐药性、抗药性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考虑对主要杂草的防效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其他杂草,以免杂草群落的演替。
二、蔬菜田化学除草技术的整体策略应用
过去对于蔬菜田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蔬菜的科、属、种对除草剂进行测试和选择,通过这种手段,我们在除草剂的选择上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如,除草醚等对于十字花科蔬菜和伞形花科蔬菜的选择性,氟乐灵等除草剂对于豆科蔬菜的选择性,以及禾草克、稳杀得等对于阔叶蔬菜的选择性等,都在实验和应用中得到证实。
近些年来,各种研究发现,单纯利用除草剂对于蔬菜种间的选择性是远远不够的,蔬菜的大小、生长条件、种植方式以及除草剂的时差和位差选择,都影响着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以移栽田为例,可在移栽前,将平地平整后,把除草剂喷于地表,然后进行移栽。除个别除草剂对个别蔬菜十分敏感,不能使用外,果尔、拉索、除草通、乙草胺、地乐胺等除草剂均可使用。大部分大粒种子直播或营养器官繁殖的蔬菜,选择性要求不高,可通用如乙草胺等除草剂;而小粒种子直播蔬菜很大一部分对于除草剂的选择性要求高,仅有除草通等部分除草剂供其选择。水生蔬菜则可在移栽后,在杂草幼苗期用丁草胺等拌细土撒入水层。
所以,为了保证除草效果和药效的充分发挥,我们在选择除草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不同蔬菜选择准确的除草剂。如茄子、辣椒等,要注意在使用地乐胺的蔬菜田中,要浅混土,用除草通则要在干旱情况下施药时进行灌溉,以保证其药效在土壤中的发挥。而韭菜类蔬菜则一般采用除草通进行苗前土壤处理或早苗期处理。其次,要适时进行施药除草。大部分蔬菜田除草剂以土壤处理剂为主。因此,在进行土壤处理时,进行适时的施药,是除草剂药效发挥的关键之一。像大白菜、甘蓝等蔬菜播种后,应立即施药,在直播田或苗床,蔬菜出苗前、杂草萌发时除草效果最好。而移栽田,则在栽前、杂草萌发时进行灭草处理效果最佳。第三、要严格对施药量进行掌控。目前在菜田应用最广泛、防效较高的施药技术是喷雾法。其正确使用方法即,在喷雾器内加入一半清水,放入定量药品,再加入另一半清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一般情况下,以每666.7m2喷液量75kg为宜。喷雾时要采用倒走的形式,以免破坏药剂处理层,要一次性尽量做到均匀、周到、不重复和漏喷。第四、要依据土地墒情进行施药。直播或育苗田一般在浇水后,土壤湿度大、墒情好,此时进行施药,可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大部分土壤处理剂的药效是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当土壤干旱又必须施药时,可采取加大喷液量或喷药后浅混土,一般为1-3cm。最后,要考虑到施药时的气候条件,一些除草剂不宜在大风天和土壤干旱的情况下进行。这两种情况可能造成对邻近其他农作物的药害。而有些则需注意在施药后停留时间,注意不要受到降雨的冲刷影响药效的发挥。
三、以具体蔬菜为例浅析除草技术的具体措施
1. 对番茄、辣椒和茄子的化学除草技术应用
首先,移栽前土壤封闭处理,黏土适当加量,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80-100 mL/667m2,可移除狗尾草、牛筋草、笕、藜、稗草等多种杂草。论文参考网。其次,直播田播后出苗前或地膜覆盖移栽田覆膜前,用50%萘氧丙草胺粉剂100-267g/667 m2施药后,再以33%二甲戊灵乳油150mL/667 m2在地膜覆盖移栽田覆膜前施药,可防除各种如狗尾草、蟋蟀草、稗草、看麦娘、早熟禾、棒头草、马齿苋、野苋菜、灰菜、繁缕、凹头苋、刺苋、小藜、三棱草等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而后,5%精喹禾灵50-67mL/667 m2,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药,可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芦苇等。最后,2.5%烯禾啶100-133mL/667 m2,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药,可防除芦苇、野黍、稗属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至此,番茄、辣椒和茄子在生长期的化学除草措施进行完毕。
2. 对胡萝卜田的化学除草技术应用
首先,在播前,以48%地乐胺乳油200-300mL作为除草剂进行混土施药;在播前及播后苗前,以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70-100 mL/667 m2 施药;而后,24%烯草酮乳油30-40 mL/667 m2,苗生禾本科杂草2-4叶期施药,最后,以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67 mL/667 m2,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药,为胡萝卜在生长期进行更为有效和彻底的除草。
3. 对十字花科蔬菜化学除草的技术以用
十字花科以甘蓝、花椰菜为例,苗前,以48%地乐胺乳油200~300 ml/667 m2,直播田及甘蓝、花椰菜苗床播种前,甘蓝、花椰菜等移栽田移栽前施药。直播田及甘蓝、花椰菜苗床播种前,甘蓝、花椰菜等移栽田移栽前,再以48%氟乐灵乳油100mL/667 m2和50%萘氧丙草胺粉剂100-200 g/667 m2施药。在苗后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以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67mL/667 m2和6.9%精噁唑禾草灵乳油50-67 mL/667 m2,可有效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硬草、野燕麦、狗尾草、牛筋草等。
四、结论
蔬菜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提高蔬菜产量,降低蔬菜田杂草对于蔬菜成长的损害是我们应该一直关注和研究的。对于蔬菜田化学除草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仅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保证蔬菜质量,更能够保证人们在食用过程中的健康。因此,要格外重视对于不同蔬菜田中对于化学除草的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以确保蔬菜田作物的整体质量的提高。
五、参考文献
[1]李冬梅.蔬菜田化学除草技术[J].北方园艺,2007,(02).
[2]马占飞.蔬菜田化学除草技术[J].北京农业,2007,(18).
[3]罗成凤.蔬菜化学除草[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