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

第1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创新;本科教学;科研思维;创新思维;教学方式;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

近10余年来,各高校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改革,设立各类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室,提供各种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和比赛。这些实践表明,高校的创新机制确实较好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不过,文献也指出,目前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等。文献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调查,表明当前高校的创新机制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有一定的帮助,但总体上大学生创造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学和技术发展史表明,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依赖于合理而充分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其中,科研思维是指个体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思考的过程;创新思维是指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科研思维将能在较大的程度上保证创新过程的合理性和创新的有效性;而创新思维将能在方向上较好地引导科研思维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和传统的本科教学方式,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较大程度上都尚未经过良好的科研思维训练。现今的本科教学内容中,很少开设专门进行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接受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熏陶和训练,是有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

事实上,本科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无一不是经过前人的深入研究并经系统整理而得到的,也就是说知识被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因此,若能有意识地在授课时还原这一思维过程,就能较好地让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有益的尝试,提出在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的思路和方法

1、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训练

为了方便学习,各类教科书都对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化和条理化。传统的教学侧重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结构,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学会应用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方法,虽然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体系,却没能让其接受到知识本身被发现/创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因而影响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的训练?首先,在教学准备中,授课教师将需要讲授的知识点所对应的问题找出来,经提炼后将此问题还原成一个科学问题。然后,梳理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接下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地还原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法,并最终引导到书本的知识点上。

为了应对授课时间有限的问题,在还原知识被发现/创造过程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第一种是“步步为营”的探索引导方式,第二种是讲故事的形式。对第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将已还原的“待解决”问题与学生已掌握的某些知识或日常现象关联起来,引导他们思考解决该问题可以从哪些方向入手,然后再逐个方向去引导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最后,去掉不能恰当解决问题的方向,留下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向及解决方法,并籍此引导归纳得出书本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于时间充裕的教学环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长期坚持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

对于第二种教学方式,适合于授课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主要是采用介绍性的方式还原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例如,可以通过讲述当年的科研故事来说明相关研究人员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怎么走弯路的,最后又是怎么正确解决问题的。通过讲述研究故事,既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探索研究过程的波折、思维、方法和经验。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相关的科研思维,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科研思维的训练。

2、教学中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的实质是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从而以更少的代价获得更好的结果。从不同方向发现或提炼新问题开始,进而用科学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来解决新问题,这就是创新。因此,通过在教学中还原知识所对应的科学问题以及介绍问题的解决过程,也能有助于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中,还原出知识点所对应的科学问题后,无论采用“步步为营”探索还是讲述故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在解决问题之初是如何朝不同方向思考而打开思路的,以及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这种方式的反复训练及归纳总结,学生将能逐步认识和理解在解决问题之初可以朝哪些方向进行尝试和探索。因此,在需要创新或解决问题的实践场合,学生将能较好地朝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尝试。这就是在创新思维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

此外,针对同一个科学问题,不同的研究人员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还原科学问题并介绍不同解决方案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解决方案的出发点和解决思路。在一定数量的训练后,学生将能发现各种出发点和解决思路。经过不断的归纳总结,学生将能熟悉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尝试创新的方向与思路。

若教学时间受限,则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来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了解的创新方式设想不同的解决方向,然后用其中若干个与需要传授的知识点相关的方向在课堂上引导,而把其余方向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若后续的时间允许,可以在后续的课堂上适当选一些学生介绍他们对其余方向的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另外,也可以将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某个方向关联起来,引导学生去查相关资料以进一步深入理解该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在这些过程中,将有可能激发学生找到新的问题,并产生新的成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都是从还原知识所对应的科学问题开始的,也都有比较相似的教学过程,甚至还有机地融为一体。不过,创新思维的训练侧重于如何打开思路,从而用不同的方向来形成不同角度的子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而科研思维的训练则侧重于如何用合理的、科学的研究思维和方法来解决已经提出的科学问题。

3、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实例

对于在教学中加强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的教学方式,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例如,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中,有一个知识点涉及重叠执行和先行控制。该知识点先依次介绍顺序执行、一次重叠和二次重叠,然后再介绍先行控制原理。为加强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备课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炼出一个科学问题:如何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以便提升CPU的性能?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考查传统的指令执行存在什么问题(如传统的顺序执行过程中,存在指令部件利用率低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如何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学生自然会想到要提高利用率来解决问题)。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去思考分析(如可以考虑一次重叠执行、二次重叠执行等;可以考虑增加指令执行部件资源;可以考虑提高CPU主频等)。

备课时梳理好上述思路后,授课的时候就可以用来进行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从创新思维训练的角度,侧重于让学生领悟到为回答该问题应如何打开思路,如先考查传统指令执行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改进,进而想到一次甚至二次重叠执行的方法;或者另辟蹊径,考虑提升CPU的主频等。针对引导过程中提出的不同思路,可以逐一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如一次和二次重叠执行要怎么进行,在进行重叠的时候会引入什么问题以及又该如何解决等。这实质上就是训练科研思维,从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上述过程,围绕同一个科学问题,同时兼顾科研思维训练和创新思维训练。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合适时间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最后得出书本上甚至超越书本上的结论。

4、结语

第2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 美术 教学 创新 思维

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通常以完成教学大纲为目的,为了上课而上课,普遍采用简单的临摹或者变相模仿等教学方式方法,没有真正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在美术课上除了简单的绘画几乎没有任何收获,许多学生都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而已。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小学生在美术课上真正有所收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喜爱美术课、享受美术课

首先,小学美术老师应该对6—12岁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十分掌握,这样才能抓住孩子的心理。让他们喜欢美术课。低年级的学生通常自我意识强烈,有非常强的好奇心,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不愿意听从老师的管教,随意性比较强。所以低年级的美术课可以用轻松的形式展开,让孩子们充分喜爱美术课、享受美术课。其次,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尊重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有好奇心,才有求知的欲望,他们自由的、不受约束的行为对他们自身未来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课堂的乐趣,才能够逐渐地用心去学,老师才有可能去培养他们。老师应该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各个美术作品的最直观、最鲜明的形象,引起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引导、启发、示范等,才能使小学生真正地用心去观察美术、喜欢美术,才能使他们在长大后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规律和深刻内涵。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诱发学生创造新思维和心灵放飞的起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的应在相互尊重、民主、自由的气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用标准的“像不像、干净整齐”的准则来评判学生。另外。还要及时的表扬在作品创作中有创新、标新立异的学生。让整个班级形成一种浓厚的创新学习的气氛。在作品创作中。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的丰富想象力。面对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老师一定不要批评,应该及时的给予肯定。蓝色的太阳、长满鲜花的树、交通阻塞的情况下飞着去上学的孩子等等。老师要细心呵护学生们的每一丝创造灵感,给学生创造自由翱翔的海洋。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和成功的希望和机会。

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联想

联想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应扼制学生的联想,而应当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联想能力,认识自己的创造能力,建立起创新思维的信心与勇气,通过联想慢慢的获得出色的个性化构思。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将“教”学生转变为帮助学生“悟”,这种建立在学生本身基础上,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和主动寻找而进行学习的方法,能极好的活化学生思维。

例如,在引导学生创作《春天印象》时,虽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会积累很多关于春天的影物、人物,但当学生在进行具体创作时,却很难将这些东西应用到创作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如何构思、如何取舍、如何组织画面等方面人手,而不要过多的设计具体构图,这样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思路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四、巧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兴趣中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人与生俱来就充满着对艺术的热爱,而死板的美术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对美术的厌恶,甚至影响其一生。创新思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思维方式,只不过在未经激发之前以一种隐藏的形式出现。每个孩子的身体内都潜藏着各具特色的创新思维,好奇心潜藏在每个小学生的内心,需要遇到老师的激发才会培养起来。小学的美术课堂要以孩子们为主体,让他们多多练习、多多发表意见,老师则作为辅助者,这样会逐渐建立孩子们对美术的自信心和热情,他们才有心思去听老师的讲课内容。

很多老师习惯于美术教学的“老师+黑板+课本”.片面的认为美术教学就是老师范画,学生临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发展,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老师也要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已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现在网络、电脑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上好美术课,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展示课件。将一些染纸作品展示给小学生,利用丰富的色彩、灵动的形象吸引学生。学生看完之后就会想着它们是如何做出来的,都有了尝试的欲望。创新思维就会被逐渐建立起来。孩子们的思维被多媒体课件中栩栩如生的画面吸引。一边进行好奇的思考,一边就会积极动手制作,手、脑并用对于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很有益处,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会在此过程中逐渐有所提升。

五、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创作实践

实践,是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了实践就不会有心理和精神的源泉,更不会有能力与智力的源泉。换一句话,智力和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学生们提供真实的操作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心想、手做、耳听、眼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们参加制作黑板报、设计景点、编辑校报、布置教室、设计校徽的活动。还可以将美术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给家人和同学制作节日贺卡或者是生日贺卡,让学生们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尽情的进行创新能力的发展,更深入的体会到艺术的魅力与审美价值。

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针对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与学科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巧妙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们的创作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基础。让他们热爱美术、热爱创新,这样才能使美术课充满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翔.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第3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育 创造性思维

重视艺术思想的美术教育理论,本是东方艺术的传统精华,必须将它视为基本功。它和体面塑造一样,都应该是美术教育范畴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而且,应该把这种基本功溶为一体,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的始终,把学生从有限的体面塑造引导到无限的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境界中去.现在已有不少的美术学院,已经废弃了那种长期的全面因素的石膏像的素描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能够充分促进艺术思想,锐化艺术灵感,强化艺术表现的美术教育途径,而且正在大力挖掘我国古典美术理论遗产。“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艺术理论,已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运用,并且正不断地给予我们新的启迪。[1]

小学美术兼具了心智技能活动与运动操作技能活动,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积极意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行:

一、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做好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学各个环节的组织、设计工作。诵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不是将创新思维的培养生硬的加载到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力求获得思维上的突破。如在教导学生画学习用品时,即可以不用按照课本固化的格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浩性思维,让学生去寻我独特的线条运用、组织、表现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中创新完成辣写作品,绘制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具。[2]

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生本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思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是时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而不是依然采用教师讲授灌输,学生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形成一个束缚学生思发展的框架。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所要做的工作不再是手把手的教学生如何画图,让学生照着教师所画的图画模仿,而是紧密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引导学生去完善并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是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浩思维。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观察某一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只给予学生观察顺序与观察方法,提出观察任务,让学生能有机会从多个角度去讲行观察,产生出不同的见解以活化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如果只是简单的将成人的理念灌输给小学生,必然抹杀学生的自由表现能力,扼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消减学生的创浩本能与创浩热情,使学生缺少独特的审美个性与创新能力。[3]

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鼓励学生联想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联想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涂径,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应扼制学生的联想,而应当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确认识自己的联想能力,认识自己的创新能力,建立起创新思维的信心与勇气,诵讨联想慢慢的获得出色的个性化构思。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将“教”学生转变为帮助学生“悟”,这种律立在学生本身基础上,诵讨学生自我探索和主动寻我而讲行学习的方法,能极好的活化学生思维。例如在引导学生创作《春天印象》时,虽然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会积累很多关干春天的影物、人物,但当学生在讲行具体创作时,却很难将这些东西应用到创作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如何构思、如何取舍、如何组织画面等方面入平,而不要讨多的设计具体构图,这样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思路来创作出属干自己的作品。

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给予学生创新动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给学生以创新的动力,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创新,保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其中,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是给予学生以创新动力的重要涂径。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尽量寻我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仅仅针对学生的不足。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相互评价,组间评价的方式来增加学生评价自己作品和他人作品的积极性,让学生去重新认识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在评价时,要杜绝“像不像"这种评价方法,而应当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与独特见解。如在引导学生完成《课间十分钟》的创作之后,即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思想讲行表述,可以让学生相互评论,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鼓励,再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杰去完善自己,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4]

参考文献:

[1] 孙芳. 浅谈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 大舞台. 2011(02)

[2] 陈亚西.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1(03)

第4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 电类教学 创新思维 实验能力

0 前言

在以往的电类教学中,甚至包括很多的学科都存在着只求稳重,不求创新的思维误区。以致在很多的中专和高等院校,在电类教学中都不太关注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殊不知,当代社会最欠缺同时也是最受热捧的便是创新思维了。而创新思维对于个人的成长以及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1 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畏难情绪需要得到克服

在目前的电类教学中,学生普遍对创新存在着畏难情绪。大部分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够多,能力还不够强,想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实在不容易,因此,就压根不会去思考如何创新了。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激发学生本应具备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从根本上纠正学生对创新思维的误解和恐惧。通常创新思维是指通过思维活动发现一些别人不曾发现或者不曾想到的问题,自然也没人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发现不曾被人们发现的奇怪现象、解决了人们所不曾解决过的困难问题,就是教师所说的创新。在电类教学中常见的毕业设计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意见,不要全部借鉴或者参考别人的成果。即便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但是通过思考得到的新东西,就是一种创新,值得肯定与鼓励。

2 将传统的知识讲授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让学生课堂中可以直接去吸收和掌握人类在长时间的积累和锤炼中所诞生的知识和经验。这原本是个枯燥的接纳过程,但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个传授经典知识的过程中,有意添加一些能够刺激学生需要自己动脑筋来想新办法去解决一些疑惑的问题情境,那么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将会有巨大的帮助。于是,教师在电类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概念和规律的形成纳入需要解决的问题体系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概念的同时,能够掌握概念形成的根源以及了解规律的形成,达到对老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从而刺激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提升。

3 融洽互动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只有在融洽和互动的课堂氛围里,才有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和使用创造力,那就得通过互动来实现,也只有通过互动才能实现。在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的熏陶下,在轻松开放的教学气氛影响下,学生才能更大胆地去想他们所不敢想,说他们所不敢说的。这样子一来,就有利于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也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主动地去跟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逐渐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加强意义非凡。而教师的教学还可以在课堂上面,展开问题评比,让学生大胆提问,积极思考回答。让学生从问题上得到知识的再认识,再思考,在其中,必将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4 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堂上的多管齐下

课堂上教学方法和手段,无疑对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思维起着巨大的影响。而在电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舍弃以往的只有老师教的教学方法,而在课堂中大量的使用谈话形式和研讨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刺激他们进行思维活动的创新,让他们的思维能够跳跃而不是始终在被动的接受着,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又例如,在全新的教学设备的辅助下,可以帮助学生立体地、直观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新的内容,并通过新的设备来自己动手体验,这都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思维的形成。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它能让学生从声音和画面全面而立体地去接受掌握新的知识,十分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新的疑虑和产生新的见解,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帮助作用。

5 重点培养学生的提问和实验能力

伟大创造的发明,首先必是创新思维的出现;创新思维的出现,首先必是疑问的出现。麦克斯韦从电磁直接独特的关联性中,发现了电磁场,从而建立起了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发现之一的电磁学的基础;瓦特从冒着白气的热水的沸腾中,想到了能量的转换,从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将世界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蒸汽时代。由此可见,对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教师的电类教学中,则需要老师们在诱导学生主动提问上面下一番苦功夫。只有学生通过了深刻的思考之后,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大胆地鼓励学生去思考教材中的猜想因素,并积极地诱导他们尝试着去进行科学的证明和论证。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和发散,从而为将来的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思维能力基础。当然,教师同样可以在平常的课堂训练中,让学生多做一些一问多答的题目,在思维上达到串联的效果,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训练效果,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关联性。

而动手能力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关心理和生理组织的调查显示,动手可以刺激大脑的活力,为思维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心灵手巧的科学根据。而在教师的电类教学中,实验是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演示实验和课程设计的环节中,需要学生自己大量地进行动手并且搜寻大量资料并自己归纳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创新思维将得到巨大的锻炼和提升。

6 结语

总之,虽然教师现阶段的电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可有关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已经到了必须要重点关注的时候了。只有具备了创新思维的学生,才有可能去进行实现活动的创新,才有可能在当今这个社会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故而,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切实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摆在教学的首要目的。

参考文献

[1] 彭鹏.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职业,2011(8).

第5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47-01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从日常教学的点滴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具备创新思维。高中物理作为自然基础学科,其学习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认知过程和实验原理,知识丰富深奥,贴近生活又远离生活,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绝佳学科。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应把握物理学科的特性,在学好课程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将具体介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种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十分重要,学生一旦形成创新意识,面对复杂问题时总会转换角度思考,提出的解决办法不拘一格,新颖独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大多数高中生反应高中物理难度大,理解有困难,做题阻碍多,渐渐的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的学习,学习过程就变得被动,学习就成为一种负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不去主动探求和思索,学习效果大大降低,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无从谈起。基于此,老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兴趣,进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其次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物理学的发展是很多科学家不断的努力探索的结果,物理学家发现某些经典理论的过程也是激发促使学生产生创新欲望的过程。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因为发现苹果落地,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是因为洗澡时澡池溢出水。这些例子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多观察多思考,物理原理就在周围,就在身边。最后在教学中进行情景再现。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很多学生对于速度的分解并不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通过电脑动画,和实际课堂实验学生演这一物理现象,让学生测量平抛的距离及落地时间,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生动的实验活动,这样学生才会有了主动参与的过程,就会产生探求的欲望,在轻松活跃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被动,学习效率也较低。高中物理所讲内容很多与日常生活相关,但老师往往更重视分析事物运行的原理和规律,本来形象化的知识变得抽象且复杂。只有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创设自由课堂气氛。现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倡课堂民主化,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营造轻松的气氛,让学生敢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发言,大胆想象。教师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不要急于否定,让学生的思维冲破课堂自由飞翔。其次,让学生主导教学。传统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发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上台讲课,让学生自己准备讲解内容,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体会认知过程。学生自己体会出来的物理原理,比老师的说教更有意义。再次,增加实验环节。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经典的定理和规律是可以通过实验来呈现的。受应试教育的束缚,高中物理教学一味赶进度,做习题,忽视实验教学,从长远来讲,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不利。高中有专门的物理实验教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示实验,通过亲手实验,既能学习知识,又能深刻理解。这种深入浅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方式,既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日后创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

3 提倡辩证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两点:启发和自主。启发可以来自生活现象,也可以来自老师,只有受到启发,产生灵感,才能产生创新思维;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方案有很多,如观察法、逆向思维法、属性列举法等等。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方法,只有老师有了这种思想意识理念,才能给予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在学生的创新活动过程中,对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同一事物的不同解决方案,以及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我们都应给予支持、鼓励,决不可将学生的创新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中。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广大师生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使命。“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以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展为动力,一定会放飞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覃任营.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成功教育,2013年1月.

[2]路静.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3月.

第6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利用;课程资源;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11-02

21世纪——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外语创新人才,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思维素质。

如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一贯倡导的就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其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缺乏有效的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必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通过学习陶先生创新教育理论,结合自己不多的英语教学的实践,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利用人力资源,激发创新思维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

(一)教师资源的利用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日益丰富起来,要扮演好主导者、参与者和协作者等诸多角色。在主导方面要调控好整个课堂,尽量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觉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表现和发展,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能丰富自由地想象,创新思维的灵感才能出现。”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力有所发展,教师必须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当中,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与学生协作配合,获得新知。在平时做pairwork这个环节,笔者坚持每节课都找一位学生与我共同完成对话任务。在挑选学生也不是随意的,一般都会选中性格内向不善于口语表达的学生,以此来鼓励这些不善言辞的沉默者。学生往往对老师的个人信息很感兴趣,如爱好、明星、运动、颜色和食物等等。笔者皮肤较白,于是一些爱美的女同学纷纷问我的饮食情况,以求得美白的“秘方”。于是全班师生在谈笑中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同时也进行“Whats your favorite...?”句型的操练和拓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学生资源的利用

在平时的课堂前三分钟,笔者会安排一个学生作“Mini-talk”,其话题围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展开。例如话题是如何提高英语成绩的方法。笔者特地安排在英语学习上进步显著的学生来作报告,他非常坦诚地向大家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I study English by reading English aloud in the schoolyard every morning. And I also remember so many new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pronunciation rules.”而此时老师乘势让学生们一起来谈论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想出了教科书以外的“Golden ideas”。

因此,要想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造力有所发展,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教师要有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自觉地积极地营造一种自由、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第7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无论在软装饰设计的任何角度都能看出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因而我们在培养机制中就应该将创新思维的教学培养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师,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推动软装设计前进的步伐。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1.树立室内软装饰教学中创新思维教学的培养目标我们首先应该在教学培养目标中明确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其次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确立创新思维的目标。例如,教学内容中,应结合市场特点、学科特点以及学科前沿性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软装设计的特点,从软装的设计元素着手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设定同款家具,进行创意设计、主体设计等激发学生创新能力。2.建立室内软装饰教学中创新思维教学的方法(1)教学团队的多元组合与教学模式的调整软装饰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要培养学生在该课程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入手,通过大量实践教学方法的介入,建构理论学习、情景学习、实践体会、种子教学等多维度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师结构中形成以教师为首的包括家具设计师、工艺师、产品设计师、制作人员、零售商等团队,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自主学习、研发创造。(2)课题设计与主体相结合只有将课程设计为主题设计或者课题设计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真切地参与到现实设计中来。在课题设计中去揣摩,去思考如何让设计产生亮点与创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课题设计可以是虚拟课题,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思维的天空,完成各种概念设计、创想设计、前卫设计。另一方面,可以以主体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让设计过程成为一个序列。完成一个从思想构思——实体创作——最终传达的过程。展现一个作品从孕育到创造到结果的全过程。在过程中去体会设计、完善设计、学习设计。(3)企业与市场的合作与参与除了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模式以外,加大市场调查、参观、实习、企业参与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企业运作方式与市场发展的动态,接触新领域的相关案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设计。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感。为日后在从事设计工作中提出更高的设计思想。

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在软装饰设计课程中的意义

首先,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模式,将软装饰课程中的实践性内容与市场理论相结合,有利于教学环节与市场环节的更好接轨,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的无缝对接。其次,引入创新思维培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同身受,有利于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学习兴趣激增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课题设计与主体设计能够真实有效地创造出符合自然规律和人自身需求的设计成果,让设计产品具有前瞻性的概念设计目标。创新型思维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市场适应能力,在充分了解专业市场运作和市场发展动向的前提下,为其自主创业打开了合理的未来发展平台,而不是让创业成为不切实际的一种空想和冲动。

三、结语

第8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一、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创新思维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何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运用,探索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是我们整体推进素质教学的有效途径。当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的竞争的载体是人才,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所以本人认为:学生、教师都要认清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

应用数学意识及创新思维,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感知及具体的数学活动方式的体验中形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就必须寓学科应用于平时的教学之中。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应注重在教学思想、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上下工夫,所以应用意识说白了就是强调数学和时代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不枯竭的源泉,关注现实世界中数学的应用,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终目的,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在新课引入中展现现实原型,渗透应用意识;必须重视在例题、习题的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感悟应用意识;必须重视创设实际问题的条件与机会,培养应用意识;必须重视作业形式多样,巩固应用意识;必须重视通过课外活动收集应用实例,强化应用意识;必须重视在考试内容上增加实际问题的力度,考查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付出,需要长期坚持,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让学生从“为了获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而学习”改变到“因为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努力学习”。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平台加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大体验成功的频率,有效激发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加强应用数学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新的要求,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改革的需求,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探索,应是目前新课程改革中要注重的新的课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不是简单地说一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每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并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9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中学生正处于创造思维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具权威,但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往往容易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对这一时期青少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正确引导。英语作为基础教育必修课程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呢?简单的讲,是指人们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拓新领域,并能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思维是人们潜在的一种心理能力,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地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质

虽说创新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却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潜质,关键在于后天的开发和培养。总书记曾经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深刻理解“创新”的涵义,明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再者,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并能积极主动地将其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作用。如,在进行英文课文“The Necklace”讲解时,除了干巴巴的阅读文章内容,还可以结合视频、表演使课堂生动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人物感情的体会等。同时,要注意积极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试图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来发现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质,以便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为进一步培养奠定基础。

(二)营造合适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保障,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积极鼓励、尊重、信任学生,维系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与学生积极相处、合作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师生双向、平等的开放性“学习场”,不吝啬“very good”“have a try”“Im pleased”等鼓励用语,因为学生只有在心情愉悦时,才能大胆的尝试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其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俗话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生动的内容诱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如在讲授“The Birth of A Festival”一课时,文中提到多种西方的节日,教师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几种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进行情景表演,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了解西方节日的主动性,同时,演绎国外节日激发了学生积极地创作思维。

(三)教学内容、形式创新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般而言,学生要学会创新,首先应该对创新有深刻的体验,理解什么是创新、如何进行创新,这就需要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实现教学内容、形式等的创新,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全面的引导。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内容的封闭性,结合时代特色和社会热点来引导学生解读文章主旨,注重学生感知的发展和成长。如在讲授“Saving the Earth”时,教师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去关注当下的环境问题,还可以就如何缓解“雾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方案大比拼等。就教学形式而言,一方面教师可以应用现代教学技术使课堂内容生动化,如可以通过flas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入多种课堂活动设计,如小组合作、组间竞争、分组讨论、戏剧表演、讲故事等。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应该进行创新性教学,在具体活动情境中进行中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思维、主动探索,实现思维创新化

由于传统教学培养模式的束缚,学生倾向于追求问题的正确解、唯一解,如果回答的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可能会被否定或者批评,而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又有几个问题已有正确解、唯一解呢?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努力探索的积极性,也削弱了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对英语这种语言类知识而言,学生需要大胆的去讲、自信的去说,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大胆的思维,积极去探索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度,为学生实现思维的创新化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