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第1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认知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39-01

近年来,农业部门先后建设了多个检验检测机构,以及一大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培养出了一支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人才队伍,为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兴衰,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最近几年,金沙县把提升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来抓。通过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繁荣。但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基础比较薄弱,科研项目总量偏少,农民群众对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不足,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

1 农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现状分析

农产品质量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个关卡,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农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尤为重要。但是从农民群众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实际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高度重视农产品的价格和市场需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农民群众过度重视自身经济利益的获取,对国家投入品使用的相关规定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认知程度不足,农产品以次充好,不能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使用化肥农药,有些农民群众对如何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都不是很清楚。此外,从农产品追溯制度建设来看,大部分农民群众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没有严格的销售登记记录,农产品质量追溯难度大,追溯意识低。此外,在农产品销售和市场流通过程中,农产品质量以品牌手段的保障措施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整体农产品质量来看,农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程度不足,在具体农业生产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劳作生产方式,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程度不高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和安全生产意识是最主要的几个层面。首先,受教育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很多地区的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依然很低,特别是在广大山区,有些学生在小学都没有上完就辍学回家,当前农村地区劳动力相对比较年轻,但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一些老人和妇女形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的接受教育程度较低,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比较差,农业生产技术依然停留在以前的思想认知方面,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极不适应。由于科学知识不先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程度不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过量甚至超量使用剧毒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性;其次,年龄结构影响。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民群众年龄结构偏大,当前很多地区是农业劳动者的年龄在35~50岁之间,由于年纪较大,其劳动效率不高,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安全性和品质不高;最后,农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不足。农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安全生产意识弱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比较看重农产品的销量、产量和经济利益,忽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农民群众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现阶段,我国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安全生产重要性宣传力度不足,再加上我国农业生产多数以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为主,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就更加淡薄。

3 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不足的解决对策分析

首先,在当前我国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的大背景下,提高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在工作中需要我们不断对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不断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做好各项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并要进一步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方面要加大对认知程度不高农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其次,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加强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教育,做好农产品安全生产科技培训活动,依托地区农技培训学校,发挥好当地政府部门的各项职能,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指导,保证农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合理投入农业生产资料,并严格按照农业生产标准开展农产品生产操作;最后,还要从管理层面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群众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从农产品可追溯和监督等环节入手,强化相应制度建设,建立固定而具有一定规模农产品销售场地,积极推进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化,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准出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督和监管力度,为了农民群众提供先进和科学的农业生产资料,确保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第2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一、进一步提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促进我区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的需要,是增加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农产品质量问题作为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问题来抓,落实专门负责人和监管员,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实。

二、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地准出”

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强有力的监控,必须大力加强农产品产地的管理。我区是南通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所以要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对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对上市的蔬菜实行农药残留检测。

三、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建立严格农产品监测体系

蔬菜批发市场要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个重点,加强流通环节的质量检测设施建设,把好市场准入关口。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溯源查处,在市场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反映机制。

四、加强农业投入品整治,把好源头关

要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危害的农业投入品,要明令禁止使用,违规使用的要严肃查处。

五、加强工作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第3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_wenyue”为你整理了这篇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关于上报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料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交叉互查工作的通知,农质管函〔2020〕189号文件要求,按照检查内容进行了自查,现将我团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宣传培训,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气氛

今年开春按疫情防控要求,不允许开展集中培训,为推动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发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一八七团转变培训方式,采取到种养殖户家中开展现场培训,并通过团大广播、小喇叭、微信进行宣传培训。培训人员达230人,让每一位种养者都能够充分了解到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 量安全的重要性,并自觉为消费者出据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二)建立主体名录

对团辖区内的种养殖户、种养合作社等生产主体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试行主体名录,今年将我团的17户种养殖户列入了生产者名录。

(三)加强宣传引导力

为大力推动食用农产品合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统一印制农产品合格证,送合格证到种养殖户家,发放和张贴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告知书、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农业、畜牧知识的宣传单120份,并通过微信群进行宣传,对食用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等开具主体进行技术指导服务,推动合格证制度全面试行。

(四)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台帐管理,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多次到团农贸市场和种养户家开展监督指导工作,对他们开具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进行检查,增强种养殖户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生产过程方面

在我团种植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可避免地要向农作物使用一些化学药剂和肥料,由于农业生产者对药物缺乏了解,对农药残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施用过量,施用方法不当等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

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薄弱,我团专业人员少,缺乏必需的监管设备,致使工作比较困难。

(三)社会公众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多年来人民群众的饮食观念还停留在吃饱、吃好的层面上,没有意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加大宣传,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认识,但是相关知识却掌握的不够,没有对食品安全产生足够理性的认识,还需要加强舆论宣传,使整个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足够的认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继续加大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科学经营、安全生产的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农产品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从法律、经济、文化、道德等层面提高农业各层次从业者的法律意识,促进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觉生产销售安全达标的农产品。

(二)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多深入种养殖户家中,进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常识的宣传,使生产者清楚掌握合格证、和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内涵和意义,营造试行合格证制度和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浓厚氛围,强化生产经营的主体责任,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总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得到了一些好的经验,但离师市、团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工作机构不健全、人员缺,对部分合作社监管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等。今后我们在工作中将尽可能加大监管的力度,逐步摸索长效的监管办法,为农业安全、人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4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1.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利国惠民的民生大事,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办公室,制定下发了相关文件方案,在区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0万元的食品安全专项经费,保证了全区人民吃上放心食品。各相关部门和各镇(街)政府(办事处),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纵横有序、组织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网络。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区委、区政府正确研究判断形势,及时调整工作导向,在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浑江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投入品的执法力度。同时,在农业局农业信息科增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职能,做到了行政监管、检测服务、综合执法三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全面提升了浑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强化站所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全省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后,区委、区政府及时组织农牧局、财政局、发改局、编办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结合浑江区实际,制定出浑江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队伍、设施、机制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2011年底,经农牧局请示,区委常委会讨论,确定把农产品乡镇监管服务机构纳入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之中,即在镇(街)农业技术推广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牌子,实行“一个机制,两块牌子”联合建设。确定2名工作人员具体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设一个快速检测室,配备2~3套速测仪器及相关工作设施,由一名站长负责,人员由农业局系统内部调整。通过上述机构整合,不仅实现了有检验人员,有检验设备,有能力干事的新工作格局,不仅捋顺了关系还解决了检测中心运行经费紧张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六个镇(街)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已全部挂牌成立。结合全省的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重点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作物的病虫草害的防治进行培训和指导,在备耕期间指导农户合理购买农药。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强化宣传教育,营造社会氛围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制做宣传版等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识别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真假的方法。并发放《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如何正确施用农药》等宣传资料、技术材料4500余份;结合市场检查、科技培训、节假日休息开展宣传。采取实物展示,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向所有农资经营业户免费印送《致各种子经营者和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识别假劣农药简明挂图》3000余份,接受农民咨询2000余人次。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第5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97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现状

1.1 监管机制存在问题

经过调查得知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中监管机制存在问题,各监管部门协调性较差,监管工作多分开办公,办公中无法协调解决问题,监管机制和效率低下。并且农产品源头监管中,多处于被动监管状态,缺乏前瞻性,缺乏事前预防。

1.2 缺乏监管力度

我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产品市场过于庞大,这给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庞大的市场使源头监管工作很难有效的全面开展,因此监管并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力度不够问题突出,农产品市场混乱。

2 实际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2.1 农产品生产环境不可控

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最理想监管是从生产环节抓起。但目前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重金属排放破坏着土壤和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产品生产环境破坏后,农产品质量安全就难以保障,对此国家相关部门目前无力控制,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1]。

2.2 监管标准模糊

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监管对象庞大,但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设却相对滞后[2]。农产品源头监管工作中缺乏一个标准化的衡量标准,监管标准模糊,各地方认证、监测结果差距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农产品过于庞大,农产品的来源去处也十分难以追踪[3]。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的新模式

3.1 严格控制农产品入市

目前我国农产品入市标准过低,所以我国农产品市场庞大且又混乱,很多问题农产品通过非正规渠道依然可以进入市场,导致源头监管困难。这些问题农产品给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一些不合格农产品,由于重金属超标、农药含量超标,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都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保障农产品源头质量,必须加强农产品入市管理,改革农产品源头监管模式,农产品入市前必须进行检疫、检测、认证,取得许可后方可入市。入市标准的提高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杜绝不合格农产品的流通。

3.2 加强群众参与监督

我国农产品市场十分庞大,销售网络涉及全国各地,仅靠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监管,监管效果和质量十分有限,监管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想要真正做到有效可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离不开民众的参与。相关部门应在各处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监测站,群众是问题农产品的第一发现人,民众的举报将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水平和质量。

3.3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想要真正解决农产品源头质量问题,光靠监管并不能真正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培养生产者法律意识,帮助农业生产者正确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一步改善农业缺乏技术人员的现状,整体提高农产品质量,并扶持建设品牌农产品。

3.4 事前预防模式

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往往都是质量安全问题出现后,才开始进行监管。这种事后监管模式,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问题农产品会在市面上流通了一段时间,对社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事后监管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有效性很难得到保障。制定事前监管政策,形成事前预防模式才是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现状。

3.5 改革农产品监管体制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一直处于监管难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监管体制和制度存在问题,监管工作中操作性较差。出台相应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强化农产品监管职能,改革农产品监管体制是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的基础。监管中应严格规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方面问题。此外,光有制度的出台是不够的,另一方面,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将制度落到实处,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执法力度才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力鹏.浅谈如何完善政府监管体系与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策略[D].中国农业技术大学,2012,4(18):67-68.

第6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农药残留 监测 农产品 安全监管 重要性

伴随着热门经济的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营养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更加渴望食用富有营养、优质以及安全的食品,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颁布以及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法,人们对于自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对农产品实施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农药已经成为了农业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投入品,更加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将农药在农田中实施以后,有一部分农药会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还有一部分农药残留物会在食物链里面存在,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这也就要求必须要对农药残留进行监测。下面,笔者就浅议农药残留监测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要求实施农药残留监测

近些年来,全世界人们都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公众健康所必须要首要考虑的问题。伴随着当前食品的消费方式逐渐向社会化进行转化,食品的安全事件也有了很大影响,这一影响已经从个体以及家庭逐渐向社会扩大。再加上世界经济不断实施全球化,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超过了国界,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域起步比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国内,时常会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直接危害了消费者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那些例如蜂蜜以及茶叶等出口食品因为农药残留量超标的情况遭到了国外的限制,这已经从本质上影响到了我国经济全面发展,食品质量安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已经引起了各个方面高度的重视。

二、农药残留监测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和国际形势需求相互结合已经逐渐降低,对于自身的检测技术也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农药残留监测技术必须要向速测化、信息共享化、便携化以及高技术化迈进,进行一个系统食品检测机构设置,并且要使这一机构逐渐实现社会化,建立健全一个科学检测质量的保证体系,强化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储备以及人员储备,这样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我国的农产品检测能力。国务院主张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体系,使资质的审批进行严格要求,使农产品质量逐渐转向社会,进而实现了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以及农药残留监测信息之间共享,这已经成为了完善以及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根本目标以及措施。对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资源进行优化以及整合,强化农产品的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完善以及建设,这已经成为了进一步对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以及农药残留监测工作的必然要求,更加是我国的农产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实现务实的根本渠道。

三、农药残留监测为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依据

从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已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对农产品实施农药残留监测。采用一种标准化的生产方法已经成为了保证我国农产品优质以及农产品安全必要的手段,蔬菜等等作物实施标准化的生产,促进推广科技成果,保证农产品的优质以及安全,进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产品的检验和监测必须要根据我国相关的规定,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判断食品质量的优劣,进而为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近些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究其原因在于农产品中存在农药的残留物,我国农业部门调查表示,我国普遍存在着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现象,所以,要求人们必须要研究快速、经济以及合理的农药残留监测的技术,将我国农药残留监测的水平提升,强化农药残留监测和控制,进而对农产品安全监管进行保证,从本质上提升农药残留监测的能力,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控制体系,规范农药残留监测的操作方法,提供一个公正、公平、准确以及科学的农药残留监测根据,这已经成为了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手段,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要求实施农药残留监测、农药残留监测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药残留监测为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依据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农药残留监测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侯博,阳检,吴林海. 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与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4).

[2]金志勇,宋佩茹,李强,洪明祥,高岐,袁军喜. 沈阳市主要蔬菜农药残留的调查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02).

第7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历来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农业经济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2.1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有效保障农产品的供给,追求产量的增加,应该说这是由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农产品的供求逐步进入平衡、稳定甚至还有所富余的状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诸多因素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到了极为突出的位置。另外,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提升,这与经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联,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下,人们只要吃得饱就好,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不仅仅追求吃得饱,更要求吃得好,更加关系农产品是否安全,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是否真正安全,是否真正有益于身体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统筹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就尤为关键。最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是关系到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质量安全是关键。因此,必须全力以赴,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2.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尚且不够健全、完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农业标准的落后与缺乏

在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通常是2年或者5年修订一次农产品标准,而在我国,通常都是10年左右的事件才会对现行的标准进行修订。另外,我国的农业标准种类也相对缺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标准更多的是围绕农作物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展开的,关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限量标准、农产品的分级标准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较少,甚至根本没有。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很多农产品还无法实施标准化的生产。我国农产品的来源大多都是农民生产的,由于很难统一组织、加上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的限制,短期内无法形成品牌,也不便于政府部门对农产品生产的各环节进行统一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在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方面,主体相对混乱,权责划分不明确,标准重复甚至不统一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以蔬菜这种初级农产品为例,质量标准既有卫生部门制定的,也有质检部门制定的,还有农业部门制定的,虽然都是国家标准,但是与卫生部门的标准相比,质检部门的标准更多,让经营者无所适从。

2.2.2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

质量检测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投资体系的不完善、监测体系的不完善等几个方面。在制度体系方面,虽然我国对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但是无论是在质检机构的数量上,还是在实际的检测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投资体系方面,目前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大多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性质单位,投资来源相对单一,主要是靠国家的财政资金,而实验室的建设、先进仪器设备的采购、技术的引进与研发等,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当地的龙头企业或者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尚且没有真正意识到做好农产品质量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很少甚至根本不愿意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检测体系方面,无论是监测的范围,还是监测的品种都相对较少,最终导致监测结果的代表性不够,无法全面、真实反映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

2.2.3质量检测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不强

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是一项技术型较强的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人才的匮乏,现有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都是导致当前农产品质量检测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3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树立先进的质量安全管理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对于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而言,一定要首先树立先进的质量安全管理理念,进而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3.2农户-企业-政府的协同努力

在农户方面,由于农户是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在农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此,一定要立足当地实际,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尽量采用更加环保的方式来从事农产品的加工生产,提升农户的生产水平,保证农业生产活动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在企业方面,要严格控制工业污水以及二氧化碳等的过量排放可能对农产品产地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具体来说,企业的生产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另外,对于农产品生产企业来说,不仅要注意农业生产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比如说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和不当处理,还要注意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应该严格按照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生产,使得农产品质量达标。从政府方面来说,要想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形成良好管理效果,就必须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首先,事前应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土壤修复技术,消减污染物从土壤向农产品迁移积累,提高轻度污染土壤安全生产能力;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户的教育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环保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另外,事中应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检测,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政府应该定期派人去企业生产基地考察,监督企业生产过程,对不按要求进行生产的企业,应该给予严厉惩罚,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外。最后,事后应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参考文献

[1]赵辉.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29(2):42-44.

第8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正当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对挑战,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之际,李副主席及州政协调研组各位领导一行不辞辛劳深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李副主席及各位领导对*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及成效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是全国47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沛,物产丰富,盛产粮食、辣椒、蔬菜、花生、烤烟、干鲜果品、畜禽产品、水产品、蚕茧、中草药(三七)等农产品。2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40.9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03万亩,总产18378.2万公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4.13万亩,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3.77万亩。全年收购烟叶23.14万担,计划内收购上等烟比例达到74.35%,实现烟农收入16892万元,烟税总收入3716万元;辣椒产量达2760万公斤,增长19.2%,蔬菜种植面积达11.1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完成463.6万公斤,增长6.2%;全县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13.5万头、28.9万头、6.4万只和110.2万只,出栏分别为4.5万头、30.2万头、5.2万只和188.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3.5万吨,外销肉猪6.2万头,肉牛1.1万头,肉羊2.2万只,畜牧产值46356万元(现价),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27612万元的36.3%,畜牧产值比2005年的30392万元增加15964万元增长52.5%;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78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149元的36.4%。全年新增工程造林7.67万亩,种植核桃6.32万亩,蚕桑1.3万余亩。

(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按照省、州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上级有关的部署,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抓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工作。为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县及时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县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业局,负责全县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县农业局、畜牧局抽调相关站(所)工作人员负责长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能够用上放心的农产品。

二抓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一是加大农技示范推广力度。紧紧围绕农业标准化建设,先后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新品种试验示范、标准化栽培、病虫害综防等常规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应用疫病综合防治、生猪饲养管理、瘦肉型猪配套饲养、种草养畜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二是不断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在县农业局、畜牧局及时成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行政执法队,购进了一批检验检测设备,不断加强队伍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检。加强对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不断净化农资市场。加强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质量监控;对农产品实施售前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农药残留量超标样品,采取措施,及时反馈给种植户,禁止上市销售和食用。同时,严格按照《农药、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立农药经营许可证审批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登记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承诺,实行分级管理,分类经营。适时公布禁用和淘汰的品种和范围,抓好基地和市场的抽检和自检工作。三是扎实开展产品认证工作。于20*年完成11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并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其中:种植业已认定114.4万亩;渔业水面认定面积1.6万亩;畜牧业认定99户,生猪养殖大户认定7户,肉鸡养殖大户认定27户,蛋鸡养殖大户1户,肉牛养殖大户2户,肉羊养殖大户62户。积极协助*县润辉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县振兴密梨种植场、平远华侨农场和*县丰林花生油厂开展了1万亩无公害辣椒、0.2万亩晚蜜梨、优质稻无公害长粒香和丰林牌小粒花生油产品认证工作。20*年我县被列为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试点县,全县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三个大类进行了申报认定。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好执法监督网建设工作。及时建立了县、乡(镇)、村联动的监管网络,设立了举报电话,通过加强对养殖企业(农户)检查,禁止使用违禁的渔药,加强渔政和市场管理,禁止毒鱼,严禁中毒鱼虾上市和食用。通过专项整治,取缔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影响的农业投入品,严厉打击违禁农资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一步规范和净化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使种养殖的农产品农药残留、养殖的畜禽(水产)品药物残留下降,确保农资产品的安全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抓宣传培训,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一是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为认真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培训工作,我县每年均利用各种会议、培训、网络、板报、标语、手机短信、展板、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同时,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红盾护农”“三月法制宣传月”、“六月安全生产月”、“科技三下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周”等活动,深入全县各个乡(镇),部份自然村,出动宣传车辆,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广播、音像进行宣传,并设咨询点向群众开展咨询服务,并组织县农业局、畜牧局干部职工深入农场、基地、种养殖大户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进一步强化了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二是及时组织开展对农业生产者种植、养殖的技术指导培训。近年来,我县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力度,将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与科技示范项目相结合,与其它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相结合,不断加强对菜农、果农、粮豆防治病、虫、草、鼠等的用药技术培训,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畜牧、渔业部门抓好养殖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重点指导和培训养殖企业(农户)建立饲料、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和销售等档案记录,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和各种养殖大户的技术水平。

四抓污染调查,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整治。为全面掌握全县农业污染情况,在20*年开展*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我县农业污染源作为工作的重点,对全县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据普查资料显示:一是全县耕地存在超量施用化肥现象,尤其以氮素化肥(尿素、碳酸氢铵)用量偏高最为突出,磷素化肥次之,而氮肥又是造成土壤残留、空气质量、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的一大污染源,同时农药的施药量和施用次数也存在盲目偏施现象。二是全县36户养殖大户,由于畜禽粪便和圈舍冲洗用水排放不科学、不合理,乱排乱放现象也较为突出,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和农田土壤富营养化,同时也给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面积约为2000亩。三是全县现有118户水产养殖大户,在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铒料、化肥、渔塘用药等方面也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现象,造成县域内水库、坝塘、水域面源污染,污染面积约5600亩。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污染源,我县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我县通过开展推广测地配肥、加强厩舍改造和沼电沼建设、加强饲料安全监管等工作,逐步减少农业污染源。

五抓基地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通过认真组织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20*年*县已建起优质农产品让渡基地5个。其中:优质水稻基地1个,面积8.74万亩;优质辣椒基地1个,面积25.37万为亩;优质玉米基地1个,面积9.*万亩;优质花生基地1个,面积5.53万亩;优质蔬菜基地1个,面积11.16万亩。标准化示范区种植基地9个,企业自营基地3万亩,示范辐射带动种植面积22.18万亩,其中,花生5.56万亩,辣椒10万亩,蔬菜6.62万亩。全县建有300头以上养猪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13个,3000头以上养猪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2个,有年生产量10万吨的饲料生产企业2个,有2000只以上规模养鸡场73个,有30000只以上规模蛋鸡场1个。全县初步形成“大户带动散户”的种养殖模式,极大促进了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同时,我县规模养殖场(户)已发展到16个,扶持重点户、示范户11276户。全县养牛100头以上的有1户、养猪3000头以上的有2户、养猪100头以上的有22户,养羊50只以上的有60户、养禽2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有82户。同时,通过“技术、资金、物资配套承包服务发展畜禽商品生产”工作,实施“种、料、管、防、训”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提高了畜产品的出栏率,商品率,目前初具“一村一品”雏形的畜牧养殖村达70余个,涌现了一批畜牧养殖专业村。

六抓日常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认真开展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工作。近年来,我县每年均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各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个人,认真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同时,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过关。二是认真抓好农产品农残检测工作。20*年我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622人次,车360辆次,检查经营门点1320个次,整顿市场378个次。查获违规经营过期农药4.1公斤,假种子157公斤,涉案4人,涉案金额0.2万元。现场责令改正违规8户,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23户。与农药经营户签订了《20*年农药安全使用责任书》197份,对197户农药经营许可证进行年检。同时,截至今年4月全县共开展生猪免疫注射301282头(次),牛免疫注射135284头(次),羊免疫注射67135只(次),家禽免疫注射1149623羽(次),免疫密度均达到100%。检疫畜禽293460头(只),其中:检疫猪56297头,牛13*5头,羊1522只,禽222556只。检出病畜12头。检疫肉类1586.96吨,检出病害肉0.83吨。在全县11个乡镇80户农户中随机抽检了80个批次的猪尿样,未检出瘦肉精。三是开展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市场整规。几年来,我县每年均组织县有关部门进行农业投入品的市场清理工作,不断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环节的专项整治,特别是加大了对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等禁用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和生产环节。四是扎实开展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工作。一方面组织各销售商开展业务培训,积极向其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同时,进一步规范种养殖大户的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使用,及时对其进行抽检,对于使用有毒农药、兽药的行为及时给予行政处罚,确保不发生农药、兽药和染添加剂中毒事件。

七抓经费投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为组织开展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我县于2004年3月贷款购置了一套rp-410速测仪一套,包括检测仪、培养箱、冰箱、电子称、可调移液枪、食品加工机、相应玻璃仪器及配套设备,对全县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进行检验检测。于2005年争取到省兽医总站投入80万元资金,建起了畜产品安全检测、动物防疫体系。20*年我县配套防疫资金20万元,购买了防控物资及配置了冰箱、冷库等冷链设备。从2004年开始,我县每年均组织始对全县的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每年至少检测300至400个样品,样品平均合格率在95-98%之间。同时,20*年我县结合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投入资金约150万元,共印制宣传资料5万份,制作宣传展板40余块,开展宣传活动418街次,开展培训15*期,培训农民178376人次,举办示范样板29177亩。

二、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一是由于大多数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还不够,一些基层干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也不到位,导致部分乡(镇)、部门还未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产生足够的认识。二是由于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偏低,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量,忽视了质量。同时,大多数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同感相对滞后,只能肉眼看产品好坏,而无法认识到实质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由于检测手段和设施设备落后,检测试剂(药品)没有正常保障,检测设备无法更新,检测站点较少,只能检测鲜产品,干产品无法[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检测,导致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样品代表性不高。同时,由于日常监管的基本检测项目如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抽检均要送省、州检测中心检测,检测时间过长,导致不安全产品容易进入流通环节被消费者食用,检测结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由于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等方面都还不健全,没有具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措施,给实际操作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是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较多,权责不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管理职能错位、缺位、越位和交叉分散现象,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四是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执法机构成立时间不长,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执法人员,检测手段和设施设备落后,检测设备无法更新,难以依法管理,不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管。

三、下步工作对策建议

针对所存在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和困难问题,在下步工作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议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提高执法人员装备水平,更新检验检测设备,确保不因农产品质量安全引发群体性中毒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建议尽快制定适合全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以利于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工作。

三是建议大力推行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完善操作规程,加强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对农户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9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7903

1引言

猪肉“瘦肉精”、幼儿奶粉与鸡蛋含“三聚氰氨”、海南毒豇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国内频频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市民讨论的热门话题。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社会和谐和安定,影响我国农产品国内国际贸易与国际声誉形象。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的巴中市,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监管滞后,亟待提高。研究、探讨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提高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自2003年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以来,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1)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是巴中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巴中市政府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公害认证和农产品市场监测等项内容纳入对各县区考核内容之一;市农业局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县区农业局、局属各单位,做到了“目标任务、分管领导、责任单位、保证措施、工作标准”5落实,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升了考核档次,加大了监管力度,强化了工作责任,有效防范了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于2009年4月首次通过“双认证”,取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和“资质认定 计量认证证书”。2011年年初,市农业局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同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统筹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管工作。巴州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4个区县均已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与市检测中心相对接。

(3)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工作常态化。自2009年市检测中心通过“双认证”以来,连续3年开展例行监测工作。每年年初制定例行监测方案,共在3县1区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抽检农产品2400个,其中蔬菜样品1910个,食用菌样品460个,水果样品30个。检测项目67200个。总体合格率由3年前的97.3%稳步上升到现在的98.8%。

3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3.1农业污染

3.1.1农药化肥污染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近年来,农药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农药施用不当或滥施,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进而直接危害到人类健康。巴中地处偏远,农民文化普遍不高,耕种农作物科学专业知识匮乏,农药施用方法不科学、违规使用禁限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

化肥除含有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在土壤中残留并积累,对土壤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进而污染农产品并危害人们生命健康。

3.1.2畜禽粪便污染

巴中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然而这些畜禽粪便至少有3/4以上未处理就直接排放。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导致其他微生物死亡,特别是含有抗生类污染物渗入农业土壤,进而通过农作物进入食物链,从而产生“有机污染”。

3.1.3农村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呈多样化,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许多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而巴中农村都没有垃圾填埋处理场地,广阔的天地成了天然的垃圾排放场,严重污染了土壤、水和空气。

3.2监管机制不健全

3.2.1监管力量不足

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总量不多,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仅有8人、多数县区3~5名、乡镇1~2名,专职监管人员更少,面对众多且缺乏规范的生产主体,显得势单力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顾此失彼。

3.2.2监管手段不多

因人力、财力受限,农业部门的巡查、检测等难以全覆盖,尤其对非“三品”生产主体的监管缺乏日常监管手段;由于法律法规不尽配套,在监管实践中对违法违规主体实施处罚难以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情况突出。

3.2.3管理职责不清

当前,巴中市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依然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农工商分离,产与销脱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权限分散在农业、工商、环保、卫生、质监等不同部门,各自都依据相应的工作职能和行业法规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多头管理导致了部门职责不清,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管理脱节,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3.3监管体系不完善

3.3.1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滞后

一方面检测机构基础薄弱。由于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2009年才首次通过“双认证”,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巴中这个农业大市的地位不相符合,不能满足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自检能力薄弱。全市的批发农贸市场仅有1家配有快速检测仪, 超市仅有 3家配有快速检测仪。且由于缺乏有力的督管,自检工作时断时续,农产品安全在销售环节上根本没得到保障。

3.3.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缺乏合力

涉及农产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近10个部门,各部门之间信息不沟通、相互扯皮。这种多头执法不仅使很大一部分力量在相互推诿中消耗掉,而且造成技术标准重叠、交叉甚至技术内容矛盾的现象。

3.3.3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认知度低,流于

形式巴中市农业系统有5个质检机构,只有市检测中心通过了认证,其余3县1区的质检站均未认证。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整体规模较小,认知度低;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在巴中乃至全国都还算属于新生事物,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对其认知程度不高。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汪洲琼: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环境与安全

4提高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4.1提高农户综合素质,严把产地源头关

农户在提高农业与农产品环境质量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巴中地处偏僻,发展滞后,农户受教育水平比较低、难以进行科学的生产。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增强农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户的生产水平。

4.1.1科学使用农药

(1)要注意区分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用药。

(2)要注意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对害虫的防治以虫卵期或幼虫始发期最为有效。

(3)要注意不要随意加大用药浓度。配药时不按比例,不用专门量具,只用瓶盖或其他非标准器皿,没有数量概念,一般都大大超过规定的浓度,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容易发生药害,同时,也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强。

(4)要注意不要长期使用单一品种。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让病虫产生抗药性,造成恶性循环。

(5)要注意区分高效与高毒农药使用。目前优质农药正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而不少农民误认为毒性高效果就好,结果往往造成人畜中毒,为此,应正确区分高效与高毒农药的使用,保证用药安全。

4.1.2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科学施肥就是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吃饱不浪费”,遵循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以肥料与综合农业技术相配合为指导原则,产前确定施肥的品种、数量、比例以及相应的科学施肥技术,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土壤培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4.2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严把产品质量关

4.2.1加强建设检验检测机构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产品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安全生产规程到农产品市场准入等“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是有效防止有害有毒农产品进入市场、防止发生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提高巴中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市、县各级都要充分认识到重要性。

4.2.2提升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巴中市(县)专职检验检测人员中具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5人,仅占总数的16.7%。在实际工作中,凸显出检测知识储备不够,专业不专,同时缺乏深入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为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性和适应性,必须对检测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如法律法规、质量意识、检测技术和管理知识水平培训等,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水平,造就一批精干、高效、懂业务、懂法律的农产品质检队伍。

4.2.3争取各部门支持

要积极争取财政、计划、编制、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尽快完善机构,充实人员,增加投入。

4.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4.3.1积极创建“三品一标”

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虽有其各自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基础,但都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巴中市需不断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地位,采取召开现场会、出台激励政策等措施,引导申报“三品”认证,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依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行政执法大队开展农产品监督抽查活动,督促“三品一标”获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严厉打击伪造、冒用“三品”包装标识等违法违规行为。

4.3.2建立严格的质量追溯制度

对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实现严格的户籍编码制度,一户一码,不管生产任何农产品,都使用政府统一配发的、唯一的编码。每批产品上市,都必须加贴编码及产品采收日期。同一采收日期的产品为同一个批次。对经检验部门检验的,还应附带检验合格证书。追溯制度的建立,一是为了在发现质量问题的同时召回该批次产品而不影响其他批次产品,二是有利于责任追究。

4.3.3严格实施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

巴中市虽然启动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但并不完善。需将企业自检与主管部门抽检相结合、快速检测与定量检测相结合,重点检测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经营农产品的超市,严格把好上市关。

4.3.4整合资源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为契机,巴中市争取到总投资1000万元的市级综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可利用该项目充分将农业、畜牧、水产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资源整合后,明确责任,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引领行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发忠.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李善君.关于巴中农业的现状与思考[EB/OL]. 2011

[3]张艳丽,刘东生,徐哲,等.中日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体系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10(11):36~40.

[4]阑多钰.新形势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22):10~12.

[5]农业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EB/OL].[2010-10-25] .

[6]佚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5~9.

[7]钱芳.浅谈加快市县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河北农业科技,2008(5):4~5.

[8]崔野韩,许学宏,陈能,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力调查与对策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5(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