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特殊教育;聋生;心理健康;心理教育
一、聋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
1.心理问题的根源是生理缺陷
听力的丧失使聋人利用听觉交往的渠道受阻,限制了其对外界的感知范围和质量,从而使其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缺乏完整性。生理缺陷导致聋生语言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手段,聋生在认知能力、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很多聋生不能与人正常沟通,自觉低人一等、矮人一截,避免甚至拒绝与周围人接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闭、自卑、自弃的不健康心理。有时面对来自外界的伤害,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能理智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某些条件下便采取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呈现为脾气暴躁,动辄发怒,甚至挑衅攻击他人等特征。
2.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根源
个别聋哑儿童的父母本身也是残疾人,部分孩子是单亲家庭或者是孤儿,有些家庭的父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和思想观念的落后,这些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存在,致使聋哑儿童与人难以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有的家长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世界,过多地溺爱孩子和过分地保护孩子,事事都经家长大包大揽,严重地剥夺了孩子在成长中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摧残了聋哑儿童的心理,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累累伤痕。这些现象会对听觉障碍孩子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并且走向学校教育的对立面。
3.学校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特别是特殊教育的发展更加滞后,各地重视程度和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还很匮乏,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等等,这些主客观因素严重制约着聋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当前特教学校教育管理中,从确保听障学生的安全出发,制定了较严格的封闭或半封闭管理制度,从时空上限制了聋哑学生的社会交往。这无疑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与外界“绝缘”的环境里,把学生的交往空间局限于校园,交往时间局限于有限的作息时间,交往对象局限于一群聋人,这就限制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往往造成聋哑学生退缩、怯懦等不良心态。
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社会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在我国,社会对残疾人还缺乏必要的认同,人们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帮助不够。聋人自身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独特性,以及聋人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社会化的内容、途径和方式与众不同。他们的心理敏感度更强,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环境各方面的伤害。面对伤害,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自卑、胆怯,另一部分学生则选择对抗情绪,而这两种情绪都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学校利用家长会、家访、家长培训班等形式,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通过让家长看一些特殊教育方面的刊物,向家长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让家长观看一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残疾人的故事等,让家长消除“残疾孩子无用论”的思想。
2.营造良好的学校心理教育氛围
用良好的校园环境熏陶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听障少年由于交往少,一方面渴望交往,另一方面又不懂如何交往。通过组织开展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创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班队会、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听障少年掌握在各种场合中的交往知识、礼仪、技巧,学会了解他人,让他人了解自己,让他们不再封闭自己,去合常人之群,真诚待人。
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听障少年的健康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政府、机关、团体、媒体等加强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来了解他们,他们虽然身残,但他们同样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以此来消除社会偏见。号召社会各界要大力创造条件,使残疾人和健全人在就业方面享有同工同酬,这样才能避免对残疾人心理上产生的刺激。
【关键词】 精神卫生;问卷调查;对比研究;学生;残疾人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4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608-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类残疾大学生人数也在快速增加。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与一般人有着共同的心理特点外,还有着其独特的心理表现[1-4]。为了解高校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高校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对某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抽取某高校一~四年级残疾大学生175名为研究组,年龄(23.22±1.78)岁;对照组为与残疾大学生同期入校的普通大学生180名,年龄(22.62±1.63)岁。
1. 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1)90 项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SCL - 90共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5-7]。(2)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先天性残疾、残疾原因等4项。测试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全体被测当场填写,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完成答卷。共发放问卷355 份,问卷有效收回335份,其中研究组163份,包括男生91名,女生72名;先天性残疾122名,后天性残疾41名。对照组172名。
1.3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0. 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测评结果比较 研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先天性残疾与后天性残疾大学生SCL - 90 测评结果比较 先天性残疾大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残疾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有关报道[8-9]基本一致,表明残疾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残疾大学生自我封闭的性格、严重的自卑心理、环境适应困难以及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关。
研究组中的先天性残疾大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后天性残疾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后天性残疾大学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先天性残疾的大学生。表明先天性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后天性残疾大学生,提示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残疾原因及残疾时间有关。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会有所好转。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研究和提高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对残疾大学生从提高应对方式、促进自尊和积极的自我意识入手,进行心理干预。
4 参考文献
[1] 刘志敏,李克祥,杨淑君.残疾人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30-32.
[2] 杨雪花.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0,17(2):66.
[3] 张伯源,任宝崇.残疾人心理及其诊断与训练.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2,176.
[4]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77-78.
[5]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18-121.
[6] 金华,吴文源,张明国.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
[7] JONESC J,MEREDIT H.Developmental path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from early adolescence to later adulthood.Psychol Aging,2000,15(2):351-360.
[8] 石寿森,刘志敏,王洪德等肢体残疾医科大学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4(3):175-176.
【关键词】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特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各特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鉴于此我校总结了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构建了“三四三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新路。
1 以“四育人”为导向,实现全方位育人。
1.1 管理育人
1.1.1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科室分工负责、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校内党政工青团协调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1.1.2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机制。
编制符合特殊儿童发展特征及体现校本特色的心理家健康调查量表,定期进行普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疑似”特殊儿童,应对其重点关注并提供相应的辅导服务。
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精神医学专家、特殊教育专家来校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对全校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
1.2 教书育人
心理健康课、思品课思政课、晨会、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要求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通过研究学科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认真挖掘学科本身的教育性,遵循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3 服务育人
现代生理学家提倡的“积极的休息”指的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因此学校生活管理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学习生活要有节奏,做到劳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学生始终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态度。
1.4 环境育人
校园内书写相关标语、口号、警示,设立读报栏,宣传和普及心里健康知识。学校重视校园绿化、硬化、美化,为学生购置各种玩具和体育设施,把学校建成学生的乐园。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乐不思家,并受到美的熏陶。
2 以培养“四心”教师为核心,发挥育人功能。
对教师进行爱心、耐心、知心、信心“四心”教育,是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有要求。残疾儿童的点滴进步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和努力,工作事无巨细。针对残疾儿童思维的特殊性教师只有掌握他们的认知规律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用真挚的爱去感染他们,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3 以培养“四自”新人为目标,深化思想教育。
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认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外部客观环境是基础,内在动力是关键。这种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3.1 坚强的意志。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抓住各种教育机会,利用学习、生活中的事例及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3.2 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师培养学生有理想有进取心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各种考验,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丧气,善于总结经验,振奋精神,激发勇气。
3.3 充分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是推动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的不竭动力。针对残疾儿童孤独自卑的个性,教师要给他们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赏识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
4 以“三个”基地为载体,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最终适应社会的有效形式。
4.1 手拉手互助基地
学校以“手拉手、心连心,同做祖国好少年”为主题,在承德市翠桥学校建立了手拉手互助基地。两校之间通过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使健残学生增进了友谊、同受教育、共同进步。
4.2 献爱心共建基地
以“关爱、成长、奉献”为主题,在医学院护理系建立“献爱心共建基地”。两校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开展定期的双向交流。我校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有效途径,宣传大学生志愿者为残疾学生献爱心做奉献的义举,通过捐赠仪式、答谢回访等形式让残疾学生感受到健全人的支持与关怀,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4.3 健体有为基地
随班就读是当今普特融合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普特融合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班就读的普特教育对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融合教育的视角,随班就读的普特教育应注意心理接纳、同伴作用、自助教育三个策略。
关 键 词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2
所谓融合教育,是指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残疾儿童安排在所在社区的普通学校就读,并提供最适合其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使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残疾儿童能够得到尽可能好的公共教育。[1]融合教育的核心是保障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把S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主流教育的环境中给予特殊儿童特殊的关怀、辅导、心理咨询;融合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随班就读是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有利于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对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有着积极作用,对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乃至推动整个基础教育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在普班的班级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策略实施有效德育。
一、心理接纳策略
观察发现,随班就读班级中往往存在按成绩好坏划分“等次”的现象,因此随班就读生常受忽视与排斥,他们就像没有取得“正式”身份的临时学员,并随时存在退学的风险。教师、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相互不接纳,甚至常处于对峙状态,关系十分紧张。为此,我们首先要设法引导老师、普生与特生之间相互接纳。
1.加强培训交流,建立正确观念
通过推送特殊学生的教育资源,举办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及心理教育讲座,邀请校外特教老师和校内外心理咨询教师与老师们进行交流研讨,更新他们观念,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内心世界和心灵所需,认识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普特融合教育价值观,树立有教无类、有爱无碍的教育信念,从心底里接纳特殊学生。事实证明,老师对特殊学生的接纳是师生双向接纳的前提,而不管哪类学生,都不会拒绝爱的拥抱。
2.开展丰富活动,引导相互接纳
活动是最好的育人途径,为了引导普特生相互接纳、尊重,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如助残日前夕,我们在国旗下讲话中呼吁同学们关爱残障同学;世界残奥会期间,我们的“百师讲坛”特地邀请了两届残奥会冠军周国华来校作“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励志报告。她身残志不残、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赢得了全体师生的尊重,而她的乐观善良、阳光向上更是感染和鼓舞了每位师生。
而在墙报与走道上,我们则有意识地张贴普生撑扶残疾生、普生教特殊学生做实验、普特生共上体育课等互助互爱的照片;张贴普特生双向接纳活动中的作文、绘画、科学小制作等作品;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中播放普特互助的动人故事等。此外,我们还争取家庭的介入配合,通过有关培训,引导家长从心理上接纳残疾群体。
这些普特融合活动,加深了普特生间的相互了解,让他们发现了个体的差异性,从而接纳并尊重这种差异,甚至懂得了欣赏这种差异。
二、同伴作用策略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同伴就是一个良师益友。为此,我尝试采用同伴作用策略解决普特生的交往障碍和老师精力不足问题。所谓同伴作用,即年龄相仿的儿童间通过一定形式的交往,在行为、态度和学业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它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普特教育中决定着融合的质量。
我从班里挑选了一些责任心强、有耐心、有爱心、善于沟通且情绪稳定的同学,与残障儿童组成一对一或多对一合作小组,各组员一起生活、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为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我事先对同伴指导者进行了培训,过程中也有针对性地给予奖励,这样就使同伴指导者能在生活、学业、社交、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残障学生合理的指导。另外,我们创设了“7+1”和“5+1”住宿模式,以更好地帮扶残障生的日常生活,如提醒洗头洗澡、参与打扫宿舍等等。
我曾经担心合作小组的普生们是否会因为要帮扶而耽误学习,进而厌烦这样的安排与活动,但调查结果表明,我完全是多虑了。参与帮扶的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参加帮扶活动前,很少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和利益。而现在能体会他人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立场和感受,并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同时,给他人辅导学业后,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比以前好了,表达能力和耐心也进步了很多。”
实践表明,同伴作用策略能促进普特学生在学业成绩、自信心、自尊心、自助力等方面获得明显提高,进而加深情感体验和社会交往,实现德性发展。
三、自助教育策略
自助教育是全国特教专家张洁华老师的团队提出的特教理念。意即通过为残疾儿童提供他助环境、自助课程,通过个别化训练,增强他们的自助力,从而减少这些特殊少年儿童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实践中,我们努力给残障生创设自助的环境(如肢体残疾同学需要的电梯、盲人道等),并选择适合他们的生活化课程(如心理辅导课程、生活自理课程、交往课程等等)来加强对他们的各种训练,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助力,使他们更快地融入正常社会。而对普通学生,我们则大力推送接纳课程(如爱心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辅助技能等课程),提升他们辅助残障生的能力、自助能力等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成长。这样,残障生和普通生对老师、学校及家庭的依赖都逐渐减少,残障生能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普通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随班就读的普特融合教育实效明显提高。
实践表明,随班就读的普特融合教育是一种“共生共赢”的德育路径,有着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值得普特融合教育者大力参与和努力探究。
参考文献:
[1]历才茂.关于融合教育的阐释与思考[J].残疾人研究,2013(1):53-58.
关键词:中职肢残生 心理问题 原因 对策
肢残生由于肢体受损,行动不便,社会对他们的不接纳、歧视,导致他们普遍存在与其他中职生不同的自我认识、社交、情绪、学习方面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再加上处于心理特别敏感的过渡时期,所以心理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对他们的学业完成和身心成长带来了阻碍。因此帮助特教中职肢残生走出困境、摆脱心理困扰,是特教中职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特教中职肢残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卑和自我封闭
肢残生的生理缺陷大多数是后天的意外事故造成的,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身体的现状,由此讨厌、排斥自己,把自身的缺陷不断放大,甚至遮盖了自己的优势,全盘否定了自己,导致极度自卑心理。同时由于受到主流社会排斥和歧视,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敢接受友谊而更加离群,不敢主动与人交往而失去信心,对外界特别是新环境产生畏惧感和不安全感。他们亦普遍存在自我封闭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学校回避各类竞争或竞赛,拒绝参加集体活动,不愿表现自己,少言寡语,独来独往,存在社交回避的倾向,比如有意躲避教师、同学,星期六、日也不出校门。据家长反映,有部分学生在家也尽量不出门,非得要出家门买东西也是全家亲人前呼后拥保护着,有严重者甚至6年呆在家里没跟陌生人说过一句话。由于自我封闭和缺乏沟通,部分肢残生表现出较差的语言表述能力,说话声小,表述不连贯、不清晰,或表达缺乏感情,或词汇贫乏等。
2、易怒和焦虑
肢残生由于因生理缺陷带来的无力感和无能感长期未得到调节,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便转移到其他的人或物上,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表现为摔东西、踢凳子、踢门、损坏水龙头等破坏公共财物的攻击性行为。因此常表现出情绪控制能力弱、易冲动、易激怒等特征,往往因一点小事都可能刺激他做出偏激情绪和极端行为,会因同学的嘲讽而大哭大叫,因同学的一句话、一个挑衅的眼神而大打出手,会因“哥儿们”义气而打架群殴,会因失恋而自杀轻生。
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更加激化了这种心理状态,部分肢残生家庭依然为生活费、学习费焦虑,学习生活没有稳定的保证,有的为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担忧,特别是重残生和轮椅生,很多单位因生活不方便而不招收,有的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法报答而焦虑,有的因自己残疾使父母长期吵架甚至离婚,有的被父母抛弃,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焦虑,而这些现实问题使肢残生易产生对个人生存和未来生活面临危机的持续焦虑心理。
3、厌学
2010年我校对肢残生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占44.3%,其中29.2%的学生是“家长要我来的”,15.1%是呆在家里不知道干什么、没意思。学习动机往往来自于家长、亲朋的意愿,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学习目的是什么。肢残生因生理缺陷(特别是重残、轮椅生)不能进入正常学校读书,接受的教育很少,基础差,来到职校跟不上,同时学习方法不对,惧怕学习,甚至放弃学习。有的学生是来混日子的,厌倦学习,对抗学习,上课睡觉、玩手机、上网,甚至沉迷网络,对现实世界产生冷漠心理,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安慰。
4、依赖
部分肢残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没有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认为自己得到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等、靠、要”思想严重,在生活和学习上一碰到问题,立刻向老师、家长求助,不愿意自己去思考、想办法解决,依赖心理强。
二、特教中职肢残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生理缺陷因素。肢体残疾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或存在的障碍,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致残的一般很难接受残疾的现实,几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也决定了他们不能正常参与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普遍有心理上的自卑感。在自身残疾痛苦之外又有一种“劣势”感,反映在残疾人劣势的地位和被同情、被援助的弱小处境,因此,自认为是“同情”、“可怜”、“照顾”、“扶持”的不幸者,再加上自身的肢体等局限,甚至有了负罪感,这是肢残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2)年龄发展因素。中职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十八岁,正处在青春期阶段,和普通青少年一样存在情绪不稳定、思维方式极端等特点,所以当他们遇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问题时,易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等,一旦这些冲突得不到有效疏导或合理解决,就易形成心理障碍。
2、家庭影响因素
(1)家庭经济因素。肢残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全省偏远落后的山区,经济状况较差,肢残生的家庭大多数为医治他们的疾病花尽积蓄,甚至负债累累。学习生活没有稳定的保障,担忧学习、生活费用的压力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内心紧张等,心理压力增大。
(2)家庭教养方式。有部分肢残学生一出生就遭到家长的抛弃,在孤儿院、福利院长大,从来没有感受过父母的抚爱和家庭温暖,容易产生孤僻、多疑、冷漠、敌对等心理。有部分肢残学生虽然没遭到家长的抛弃,但家长不肯接受子女残疾的现实,觉得在周围人中抬不起头,当受到别人非议和耻笑时,就把自己恶劣的情绪发泄到残疾孩子身上,任意呵斥、责怪、打骂甚至虐待残疾孩子。有的家长对残疾孩子态度冷漠,甚至视为累赘,这样的家庭容易使肢残学生向胆怯、怯懦或残酷无情两个极端发展,造成异常心理。也有的父母负罪感严重,认为子女残疾的痛苦是自己造成,深感内疚,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多地代劳,过分地保护,导致孩子产生依赖、懒惰、自私等心理。
3、社会因素
(1)学校因素。在义务教育阶段肢残学生接受的教育参差不齐,因他们身体的因素,在正常的中小学校读书非常不便、艰辛,有的只读了几年就辍学在家,基础知识较差。而中职学校的教材是与其他中职生教材一样,教材内容过多,要求过高,肢残学生难以达到,缺乏成就感,易产生畏惧、挫折感及自卑。现今的中职教育存在重“智”轻“情”现象,忽视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技术专长和个性心理的教育;在形式上,以课堂教学包办一切,使肢残生的学习局限于呆板的书本知识,视野狭窄,外界信息不能及时传播,逐渐变得少见多怪、弱不禁风。
当前在学校育中,几乎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从时空上限制了学生的社会交往。长期以来,学校往往从确保学生的安全方面考虑,制定了较严格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制度,如不准学生随便走出校门,平时又由于经费问题,很少组织学生到校、到社会去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这无疑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与外界“绝缘”的环境里,把学生的交往空间局限于一方校园,交往时间局限于有限的作息时间,交往对象局限于一群残疾人,这就限制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往往造成退缩、怯懦、恐惧等不良心态。
(2)宏观社会因素。社会对肢体障碍者存在一定的偏见、歧视,他们甚至是被嘲笑、可怜的对象,使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易造成他们心理失衡,产生不满、怨恨和抵触情绪。
另一方面社会上又有部分好心人给予他们很多帮助,让他们倍感关爱、关照和呵护,但是过度的不当的“好心行为”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利的结果,使他们忽略自己、看低自己,形成“我不行”的消极心理。
另外,社会公共场所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还很不完备,限制了他们的出行,也限制了肢残学生融入社会,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
三、解决特教中职肢残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当我们为肢残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忙乱、困惑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和途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依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采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已有的对肢残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往往过多地进行被动、补救式的矫正,比较忽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此,我们需将视野从肢残生心理问题的单纯矫正转向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塑造,为提升肢残生的心理品质、适应行为及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1、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缺憾
对于肢残生,其心理问题主要原因是在社会、学习及交往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因此要从改变认识入手,改变其“残疾观”,引导其正确地看待自己肢体的残疾,让他们认识到残疾不是自己的错,也不是令自己羞耻的事情,它只是一种现实,自有人类,就有残疾,,残疾并不是真正的人生缺陷,而是命运赋予人生更充实的内涵,它让残疾人经历比健全人更丰富的生活磨难,使残疾人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意志更加坚强。例如在教学心理课“自我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讨论:“残缺的身体代表了什么?”“对社会中异样的眼光你会怎样反应?怎样面对?”通过讨论使他们认识、接受自己残缺的身体,因为残缺的身体是不能改变的,不要把目光聚焦在不能改变的身体、社会的眼光上,而应转向能改变的方面,那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即“既然无法改变外界,那就改变自己”。只有能坦然面对自己残缺的身体时,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异样眼光,去适应、融入社会,而不是逃避社会;同时明白身残志不残,身残还会有比健全人更好的闪光点,社会的异样眼光不一定是歧视,也是一种动力,也可以坦然地承受。
2、合理归因训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肢残生的自卑、多疑、冲动、厌学等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不合理的归因引起的,把失败往往归为自己的生理缺陷或社会对他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等造成的,他们对别人的成败却做出相反的归因。这种归因偏差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要引导他们学会对自我心态的调整方法,学会正确的归因和简单的自我梳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关键在于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析自己达不到预定目标的主、客观原因。在具体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发挥优势,正确寻找挫折归因,吸取教训,改变策略,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动,继续追求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一、设立优点卡,每次必须写出自己引以为傲的三条优点,大声读给同伴听,然后一起鼓掌,表示真诚的认同与祝贺。二、口号训练,精选励志名人名言,大声诵读,并选取最让自己感动的座右铭。三、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发动残疾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残疾人成功的典范,组织中外残疾人先进事迹的报告会,零距离访谈残奥、亚残会冠军(师兄师姐),通过各种学习榜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奋发向上、自立自强、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客观的归因。他们目前的情况可能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自信或时机不成熟造成的,而不是自己能力不行或社会歧视导致的,激励肢残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要训练肢残生在失败、挫折面前找到其积极、正向价值的一面,培养他们坚强独立乐观的个性,使他们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抵抗社会偏见的免疫力,激发内在的潜能,使之自强、自立。
3、健全心理教育体系,缓解学生心理危机
我们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体系:学校领导小组(指挥部)——学生科和心理健康中心(服务员)——班主任(安全稳定员)——班级心理委员和舍长(信息员)。心理委员和舍长要求自身心理素质好、责任心强,接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要善于“察言观色”,主动收集信息,及时上报班主任。班主任要正确判断,并及时求救心理健康中心。四级工作网络体系通过团体咨询、个体咨询、心理热线电话、网络平台、心理信箱五位一体的心理咨询模式来开展工作,形成疏导肢残生心理压力、健全肢残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有效的工作模式。2010年4月,一位双腿高位截肢的轮椅生因失恋在校园内割脉自杀,由宿舍信息员及时发现并上报给班主任,及时送医院救治。后来转到学校咨询中心,经过我多次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该生排除了心理困扰,减轻了心理压力,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并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07计算机班一位极度自卑甚至有自我封闭倾向的下肢残男生,已有6年没跟陌生人说话,不加入班集体活动,独来独往,孤僻。笔者用了长达一年半的时间,从最初的心理信箱开始,到多次的面谈咨询、家长咨询、团体咨询及班主任工作相结合,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慢慢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小圈子,抬起其低垂的头,开始与同学说话,到加入到班集体的活动中,学会了交往,增加了信心,后来成为班上的班干部,现在在深圳的富士康工作,成为工作骨干,获单位多次的表扬与奖励。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学生的信心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肢残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互助互谅、团结向上的集体,形成良好的校风,对肢残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是十分必要的。校园内要提倡平等、尊重、关爱的文化氛围,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使肢残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化解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我校通过开展文学社团、心理社团、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保健讲座、心理电影欣赏、学科技能竞赛、文体竞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获得了动力,在鼓励中获得了力量,在活动与体验中获得了成长。例如我校在2008-2010年组织肢残学生参与省中职的“计算机、服装技能”竞赛多次获奖,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残疾学生并不比健全学生差,只要通过努力,他们甚至比健全人做得还要好。2010年12月的亚洲残运会在广州举行,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一起来,更精彩”的志愿者活动,参与“迎亚残火炬”活动、现场观看亚残运会比赛活动,有3人参加了亚洲残运会比赛项目,20个轮椅生参与了亚洲残运会闭幕式的轮椅飞天表演,5个肢残学生参与了火炬熄火过程,他们的表演与成绩让世人震撼、惊叹,他们获得了成功,实现了愿望,体现了价值。虽然他们在整个活动中无比艰辛,忍受着许多痛苦,但他们脸上洋溢着自信、幸福的光芒,学校到处充满着笑脸。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掘了他们内在的积极的潜能,并在活动中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培养了他们的坚持性、顽强的意志力、自信等积极品质。
5、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
肢残生面临生活、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关心与支持,家庭、学校与社会形成一体的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帮助肢残学生排解焦虑、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创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定期向家长举行心理教育讲座,让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懂得关心、尊重、理解、引导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们有安全感。不仅要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更需要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尊重与接纳。社会应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尊重他们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把他们的思想感情从孤独的小圈子中脱离出来,投入到广泛的活动中去。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将会唤起他们积极的情绪,让肢残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拥有良好的心态就会认为自己有能力面对困难,从而更积极地去行动,应对各种成长中的问题。
特殊中职肢残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结构性问题,要使中职肢残生身残心理不“残”,仅靠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关心,形成一股合力,提供一个理解、尊重、接纳的真正和谐的环境,让肢残学生走出自我、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成为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8。
2、董琪 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防御及干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1)。
关键词:高职学生;90后;心理特征;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64-02
一、高职学生90后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
目前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9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感知力,同时,他们的心理特征更加的多元化,例如:耐挫能力较弱、思想以及价值观尚不成熟等。正是因为90后张扬的个性、过分的依赖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部分90后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学生90后群体不同人际关系下的心理特征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不同年龄、生活阅历和兴趣爱好的人集合在一起,所以,在大学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自身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大学新生认为大学人际交往存在问题。1.高职学生90后群体在寝室关系中的心理特征。进入大学,宿舍成为了主要的生活区,大学生活需要自理,而对于那些长期依赖父母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学寝室的成员,往往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由于人际关系较中学更为复杂,沟通和交流中容易引发各种误会和矛盾。2.高职学生90后群体在恋爱关系中的心理特征。恋爱关系的处理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中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学业负担相比中学时期要轻,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私人空间,加上生理方面的成熟,他们对于获得亲密关系的愿望更加强烈,但在他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在游戏式的恋爱,出发点常常是错误或者扭曲的。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受到单相思的困扰,或者因为错误的恋爱心态做出极端的行为,错误地理解了恋爱的本质。3.高职学生90后群体在师生关系中的心理特征。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关系之一。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部分90后高职学生会有上课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讲的情况,也有的学生缺乏自主、自理的能力,还有的甚至因为不满学校和老师所限制的各种条规而故意抵触老师。面对这种种情况,老师在引导学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上述几点,可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处理好人际交往的问题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网络虚拟环境下的高职学生90后群体的特征
1.网络的开放性。信息化的今天,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网络传递信息快、容纳量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交际圈,连上网络就可以连接全世界,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2.不可知性。网络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占据了他们业余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他们每天花在电脑上的时间都在增加,对网络产生了极度的迷恋,严重的可导致网络成瘾。
3.虚拟性。在网络的世界里,他们只有单调的键盘、枯燥的文字,无形之中减少了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有人甚至害怕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容易产生情感和沟通障碍。为此,高校首先要完善学校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巧妙地运用网络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高职学生90后群体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
1.新生群体。大部分新生在刚入校时都会有些不适应。大学是中学生们向往的地方,他们认为在这里可以自由恋爱、疯狂游戏,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不会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束缚。然而当他们真正踏入大学的时候才发现梦想与现实的落差,难免有一部分学生难以顺利地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因此,在新生入学时,我们便要做好引导工作。
2.应届毕业生群体。应届毕业生也是大学生中产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许多大学生对于择业的期望相当高,但是选择的职业与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岗位存在差距。因此,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工作太难找了,消极的心理和焦虑的思想使他们变得忧郁和脆弱,担心就业的压力使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疏导。
3.贫困生群体。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容易背负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网上有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学生在问卷中提到:“我觉得我和周围的同学是两个世界的人。”是贫困造成了他们的心理问题,面对这类人群,我们除了要提供物质方面的援助,更要小心呵护他们敏感的心灵,引导他们做个积极向上的人。
4.身体残疾者群体。由于身体的缺陷,大部分有残疾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非常自卑,更有甚者在抑郁的边缘。社会上也有不少有本领的残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例子,这更加大了他们的精神压力,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更要加强关注,提高生活、工作、心理等多方面的援助,让他们“阳光”地走向社会。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应该具有针对性,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重要而现实的问题。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难度大,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变化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选择有利的教育工作模式,及时拓展教育内容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把学生培养成健康、有能力的社会人。
(一)加强心理教育健康的队伍建设,缓解因不同人际关系下产生的心理问题
1.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培训。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高职院校师资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把辅导员的培训和工作考核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能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保障。辅导员先要有良好的心理保健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掌握心理调试方法,在维护好自己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帮助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2.加强和完善心理委员、寝室长等学生干部工作机制。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是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而高校的心理培训工作通常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来承担。因此,应加强心理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另外,应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和生动性,使得心理委员、寝室长等学生干部发挥好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
(二)正确利用网络的积极面,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为当今大学生提供了交际平台和信息来源,正确合理地运用网络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不恰当地运用网络则会产生消极影响。那么如何运用网络的积极面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端正上网的目的。有调查显示,有64.5%的未成年人上网的目的是娱乐休闲,未成年人以学习或掌握知识、信息为目的的上网活动较少,只有13.5%的人表示通过上网扩大知识量,因此首先要端正学生的上网目的。
3.增强网上自我保护意识。现在的90后都热衷于网购,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日益增多,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网络上的陷阱,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因网络运用不当导致的损失。
(三)学校针对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人群加强他们的心理教育健康
1.针对新生群体搞好入学教育工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的前提,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第一时间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学习问题、生活适应、角色转变、择业就业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并且安全地渡过择业适应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2.对于贫困生和身体残疾者群体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大宣传心理咨询中心的力度,转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让更多的大学生遇到问题能主动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好个人的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
3.对于应届毕业生群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强有力的自身社会支持系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来磨练将要毕业的学生,使他们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社会的负责,锻炼他们并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尽早建立和发展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心理支持,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处理好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学习网络和生活,确立积极的目标和生涯策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学习与交往。
总结: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人的灵魂,教师除了让每一个学生具有高尚的品质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外,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并且有针对地提出对策,能较好地预防和缓解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各方努力,争取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将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潘如燕.浅谈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J].科技信息,2008,(1).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习知识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了解知识、了解生活常识、了解国家时事等。很多时候还会和老师针对某个时事话题相互讨论和交流,过去所谓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那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老师的言行举止和人生观、世界观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如果授课的老师能够充分地利用课程的45分钟,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的知识、与人相处的常识等诸多信息,进行课堂的学习和交流有效的完成,那岂不是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纵观中职学校设置的教学科目,英语教学所占课程比例较大,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因此渗透心理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心理常见问题表现较多,但是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及对照学生的实际状况等,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包括:消极心理、自卑心理、恐惧心理、金钱至上等。下面简单地分析这些心理出现的背景以及如何较好地处理。
1.消极心理。为什么会出现消极心理呢?通常认为消极心理是一种被动抑制的心理反应,当人遭受到挫折与失败,或是不如意等遭遇,心理天平容易失衡是导致消极心理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中职学生一般在15~18岁之间,其心理尚不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部分英语学习较好的同学而言,他们受到的鼓励和表扬等相对多些,积极的因素会更好地提升其自信心,往往容易使其英语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容易影响学生的情绪,甚至造成学习消极心理,甚至是自暴自弃。
2.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属于消极的心理意识之一,当学生将自己同其他人进行比较时,容易感觉自己比较另类,很难融入,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他们认为毕业前景不太乐观,结果会产生厌学情绪。而在英语学习上,那些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当他们成绩不及格,受到同学排斥的时候,自卑心理就较易出现。
3.恐惧心理。恐惧心理是另一种逃避心理,主要是因为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造成,恐惧心理往往表现为企图逃避面临的困难或难题。中职生英语成绩相对于普高学生而言,普遍较差,在英语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害怕老师提问,担心被同学们耻笑,害怕英语考试成绩不好等。胆怯心理往往会带来一系列逃避行为,包括上课不听讲、睡觉、考试舞弊等,但又怕被老师发现,这样长此以往更加剧了恐惧心理,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
4.金钱至上。中职学生生理发育初步成熟,但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还未完全健全,因此部分同学对金钱的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因此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等差异,容易产生金钱至上的观念,往往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容易产生悲观甚至堕落的学习观,这就需要老师在课题教育中的引导和关心,及时发现及时引导。
三、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情感目标,一般要求学生“能够适当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学习英语热情度”。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的调整和教材改编等,赋予了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契机。
1.创设课堂心理教育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由此可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教育氛围,往往建立在师生之间和谐关系之上。在英语教育课堂上实施心理教育也不例外。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展开一些辩论,全班分为正反两方,就某一话题展开辩论。以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地方创新教材基础模块二的Environment为例。就外籍老师IvanDavis每个周末在温州大罗山捡垃圾的事件让学生展开一场辩论:IvanDavis的行为是否值得推荐?辩论基本要求:学生双方在辩论过程中需要使用英语,当然部分语句可以适当引用书本,部分可以自己描述,规定时间,最后辩论双方理由正确且语言表达良好者获胜。通过英语辩论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在交流互动中完成了心理沟通和交流等。
2.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英语新编教材内容比较贴近现实生活,且时代气息强,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英语教师挖掘心理教育素材奠定了便利的基础。英语教师如果能结合现实加以引导,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耐挫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如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地方创新教材基础模块一第二单元Warmingup部分中出现了StephenWilliamHawking的图片,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讲述:他虽然全身瘫痪,但是面对困难却毫不退缩,勇于探索,最后成了伟大的科学家。通过这一讲述让学生明白残疾人都能做得那么好,更何况我们是个健康的人,希望学生今后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勇往直前。
3.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自信心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其实如果能够在英语教学中,能够较好地创造教学情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新《纲要》所指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同时这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教育公平需要努力的方向,所以全纳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全纳,而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全方位的展开,应“以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2]。所以全纳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对于教育具体实施者的教师要进行全纳,同时以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即对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全纳,而上述这些均需要对起反馈、导向和激励作用的评价体系的全纳。
一、学生的全纳
学生的全纳在心理健康教育全纳模式中起着决定作用,对于学生的全纳应至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同、生长环境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也不同,因此每一个个体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每一个学生都有他发展的着力点。而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常模参照”的,主要是依据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而确定,其出发点在于寻找共性。然而完全按照“常模参照”来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大多数中国人使用右手写字,少数人写字是用左手,这少部分人就是不正常的吗?[3]所以,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参照共性的心理健康标准,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注意协调好二者的关系,这是此全纳模式的基础。
2.学生的心理成长是发展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大多数人都处在从不健康到健康这个过程的中间状态,很少有人是完全的不健康,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健康。现在健康的学生不一定将来永远健康,一些所谓的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有可能是情绪控制不当、不会应对的表现,不一定就是特质性的人格障碍。所以,心理健康问题程度重的学生需要关注,而程度轻的学生也不能被完全忽略。因此,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纳。
二、教师的全纳
应该没有人会否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但很多学校把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推给心理辅导教师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就造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难度加大,一个人去面对所有学生,去帮助所有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因此也容易使工作陷入僵局,更难以有所成效。
对于教师的全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注重全员教师的心理学知识的再培训。虽然接受过师范教育的教师在大学里学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
2.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如若只有心理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或课外的心理辅导中教给学生如何健康发展,而在占绝大多数份额的其他学科教育中,由于科任教师缺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知识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做减法,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所以,注重教师的全纳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渗透到各个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再结合专业的心理教师对确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咨询,这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做加法的心育氛围。
3.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教师存在着较多的角色冲突。作为直接面对弱势的未成年学生的教师,其心理健康和学生同样重要,甚至更需要关注!
三、教育形式的全纳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心理健康课、讲座、活动宣传、学生心理社团、心理辅导(个体、团体)、科研等等。把这些形式从功能上进行归纳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1.普及性的,以“治未病”为理念。如:心理健康课课、讲座、活动宣传(手抄报、漫画、心理作文、心理剧、网络宣传等)、学生心理社团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及关注自身及同伴的心理健状况。
2.治疗性的,通过专业的心理诊断、咨询与治疗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如: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等。
3.提高性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即课题,在问题研究中探究、反思、提高,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除了上述形式,还有一种非常重要,那就是对家长进行指导。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问题和家长的人格及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还需要结合对家长的咨询一起进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校的老师虽然有着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背景,但毕竟是一对多,资源和精力都很受限,而家庭却有着个性化的教育优势,所以对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不可忽视。
四、评价体系的全纳
1.评价标准需要是多元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建立起能够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的、适合不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民主的促进性评价体系。
2.评价方式注重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从终结性评价发展到形成性评价,即要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评价。
3.注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新纲要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教育部将适时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这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特殊高等教育 品牌维护 品牌资产
一、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品牌发展现状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特殊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取得了长足发展。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1987年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是全国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在全国首创了集听障、视障、肢障人教育于一体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体系,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空白。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作为吉林省唯一的高等特殊教育机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共享”的高等特殊教育理念,围绕发挥高等特殊教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及残疾人事业发展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和内涵进行建设,经过22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创建了残健融合的高等特殊教育新模式,带动了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因此,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是承担起为国家和吉林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残疾人事业服务的义务和社会责任。
二、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品牌维护的必要性分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各地陆续成立了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河南中州大学聋人艺术设计学院等13所专门培养残疾大学生的学院,在校生有4000余人,高等特殊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等特殊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已走过二十年的历程,从无到有,规模不断壮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我国高等特殊教育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高等特殊教育院定位不清晰,教育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社会公众认可程度下降;缺乏办学特色,高等特殊教育单位间竞争加剧。由于后建院校多数处于经济发展省份,他们在吸收和借鉴前人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软硬件配套设施完善,校舍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起点相对较高,发展较快。他们利用区位优势、设施优势吸引了众多残障人士及家长。这无疑对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要想让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始终处于全国龙头地位,就必须通过打造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品牌,打造与社会需求对接,与学校层次适应的吉林省特殊教育品牌,通过品牌来提升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品牌来增强对家长和考生的吸引力, 针对目前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如何打造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品牌成为需要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也对实现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始终保持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龙头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三、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品牌维护策略
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只有进一步对现有品牌进行提升和维护才能在市场上不受到新进入和潜在进入竞争对手的排挤,通过对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院校名称、形象以及学校名称命名的保护,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全方位提升品牌质量
高品质是品牌的灵魂,质量是品牌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应该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特殊高等教育的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结合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独创的符合残疾人认知特点的缺陷补偿教学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残疾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使残疾学生与健全大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和人文环境,使特殊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融合;以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专业技能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融合,充分提升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品牌质量,从根本上维护品牌。
(二)因需因特设置专业,提升品牌满意度
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只要满足社会需求才能使得品牌在市场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品牌必须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吉林省高等教育品牌进行整体包装,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不断迎合社会需求,动态调整品牌内涵。根据残疾人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需求,创立适合残疾人大学生学习的专业特殊教育学院的专业设置,是在充分考虑盲、聋和肢残学生的不同生理、心理、认识特点和社会需求基础上设置的,体现因“需”而设,因“特”而设的原则不断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创办满意度高的品牌特色教育模式。
(三)坚持品牌个性特色
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吉林省高等教育的无形资产能够给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在品牌维护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品牌本身所固有的特色,充分发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全国残疾人高等院校中办学最早、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层次最高,在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领域居于龙头的品牌特色,现在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已经根据残疾人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创立了残疾人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教学优势,根据残疾人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需求,创立适合残疾人大学生学习的专业,创立了符合残疾人认知特点的缺陷补偿教学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建了“三个融合”的残疾人高等教育环境模式,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梯队健全、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特教师资队伍,建设了功能完备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只有始终坚持这些品牌个性特色才能够不断深化社会对品牌的认知程度,提升品牌的层次。
(四)强化品牌意识,维护品牌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品牌的保护意识普遍不强,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强化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体现其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教师、学生等全员参与品牌维护工作,把品牌管理纳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品牌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发和利用吉林省特殊高等教育品牌这一觉巨大无形资产。(作者单位:长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安建强. 论高校品牌塑造的意义及策略[J] . 现代管理科学,2006(6):96-97
[2]吴杰. 学校品牌塑造之策略[J] .今日教育,2006(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