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重点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研究中国语言的构成、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论等,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学素质,陶冶高雅的性情,拓展语言的运用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市场化的需求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做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应该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
一、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1.具有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
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其首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这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以及情操的熏陶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阅读水平的提高、鉴赏能力的增强等,从而铸就完美的性情,不断地促进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成熟。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仅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发挥知识的实用价值
学习汉语言文学,其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个人的能力,比如为人处事的能力、管理才能、写作能力、沟通能力、说话艺术等,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此外,随着社会市场的发展,理论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少,相反对于应用、实践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由理论培养专项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及课程体系不完善
对于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说,教学目标及课程体系不完善成为教学中凸显的重要问题。首先,学科定位不准确。不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目标模糊,在关于“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写作应用人才”这两个问题上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而在教学中缺乏目标性。其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过多地强调理论课程,缺少实践性课程教学。课程较为单一、呆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阻碍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2.教学实践环节欠缺
汉语言文学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心智、思维、情操、人格的培养,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与传统课堂知识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要想真正达到以上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增加教学实践环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条件。然而,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缺失,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理论课程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而实践、实习机会却很少,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二,课堂教学中,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环节较少,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被抑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3.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
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降低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学评价的方式较为单一。汉语言文学教学评价的时候,大多数是通过学期末的期末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而忽视平时的教学实践环节和学生表现情况。这就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一味地提升应试能力,忽视了实践能力。第二,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学生没有权利参与教学评价,从而使得师生关系不够和谐,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1.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一,明确目标设置。逐渐由单向度的理论教学转变成为理论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方式,从而来进一步地指导教学实践。第二,进行有效的专业方向设置。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来实现专业细分,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进行合适的专业分流,比如汉语言文学、新闻应用学、广告、对外汉语、文化传播等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提升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第三,实现有效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实现理论实践课程的同步进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设实用性强的专业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从而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2.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关键。首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结成小组来进行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针对一个课题或调研,让学生在一起讨论研究方案,让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机地结合。其次,多借助于现代媒介手段进行教学,比如多媒体技术、“双微”平台、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从而让他们的实践水平得以提升,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3.提升教师素质和人文修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从整体上提升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要提升教师的素质和人文修养,发挥其榜样引导作用。首先,作为老师,必须要深入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形成个人的知识理论体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其次,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多进行社会调查,关注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长远发展做准备。最后,学校应该积极地召开教学研讨会,让教师彼此交流个人的教学心得,扬长避短,提升教学效率。此外,学习还应该积极组织教师培训,邀请优秀专家来作讲座等,从根本上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想从整体上提升对于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第一,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增加课堂讨论、教学实践能力、个人特长等方面的评价内容,从而实现评价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第二,应该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现学生评价,将学生的意见计入到教学评价中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总之,教学评价方式从根本上决定并引导教学的内容,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向,所以必须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评价比重,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汉语言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应用型的培养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实践能力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实现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对于人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要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完善教学评价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目标,将知识转化成为生活体验和实践能力,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翟瑞青.关于构建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4:1-5.
[2]柳传堆.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J].三明学院学报,2011,01:83-91.
[3]杨增宏.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04:106-108.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提升
汉语言文学在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中是一门基础科目,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决定其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在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也成为了必要的目标之一,必须要明确教学要点,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途径,以保证完成教学目标,培养更多语言素养优秀的学生。
1汉语言文学科目概述
汉语言文学,是职业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专业分支,也是该专业的主干学科。这一科目的教学,关系到学生未来在文艺出版部门、媒体领域以及教学领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是这些领域人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其培养目标是为了让专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素养。其一是要了解原理以及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包括汉语言的发展史以及语言应用要点等。其二是要掌握关联学科的知识,包括历史、新闻、教育、艺术等等。其三是要具备文学鉴赏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文学创作能力等。其四是要掌握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了解各个时期的汉语言文化研究成果。其五是掌握古今表达的不同技巧,掌握文献应用的要领。其六是要具备自主开展汉语言文化研究的能力与热情。其七是要一定程度了解教育法规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基本理论与语言沟通技巧。可见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要点体现在许多层面,意在培养综合性高素养人才。为了真正让学生在毕业前具备这样的水平,就必须要从多个层面去思考教学目标,进而确保学生对于语言知识与应用技巧的理解更深刻,且形成与多个领域相关联的更加完善的认知网络。为此必须进一步分析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明确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的推进更顺利[1]。
2高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提升途径
2.1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能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高职阶段,多数学生已经成年,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自然应当具备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知识、独立开展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能力,即是说要有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被动的受教师牵引,因为教师不可能时时伴随学生,自己的学习热情,才是支撑学生进步的原始动力,自己的能力,才是竞争中致胜的筹码。为此必须要以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为目标去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思考、表达、质疑的自由,掌握主动权,进而学的更加深入,更加专精。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教学规划。1)身份的调整,教师不能再一味以自身思想为转移去引导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学着掌握主动权,甚至可以将自身的身份转换成教师,以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去表达。为此应当适当转换定位,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去开展课程试讲,参与试卷的制作,自主选择理论切入点或是知识点,甚至可以挑战教师的观点,学生被赋予了更大的自由,学习热情自然更高。2)是评价基准的转变,语言不是非对即错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的角度进行理解与创作,这也正是语言的多元化魅力所在,所以单纯的追求正确并无意义,教师如果以对错与好坏去评价也是有失公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展开评价,实质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评价,应当更加倾向于学术探讨,教师进行评价,但同时也要给学生反驳的机会以及与其他同学进行互评的机会。3)要更加注重研究,应当激励学生自主开展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研究,这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养成研究的意识,教师应当注重对课下时间的分配,可以将课后的作业,设置成研究作业,例如对于某个作者个人背景的调查,或是对某一首诗词产生背景的调查等等。通过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研究才能摆脱被动局面[2]。
2.2强化学科关联
汉语言文学知识存在于所有的学科当中,渗透各个领域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工作与研究,都离不开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支撑,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也都在汉语言文学知识范畴内。所以实际引导也要注重汉语言文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与领域知识的关联。历史、地理、教育等不同科目的学术研究过程中,文献当中都包含了许多专业名词、历史背景等。所以要体现出学科交叉的特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鉴于汉语言文学教材当中不能全面融合各个领域的知识,教师应当通过一定的启发让学生去从不同起点出发拓展认知。例如关系到历史领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要从历史背景出发进行分析,其他领域的知识也是如此,只要有关联,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开展进一步研究分析。
2.3明确就业指向
就业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发展导向,特别是对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就读于同一专业,但是未来的就业方向选择却可能完全不同,因为汉语言文学与多个领域。多个岗位都有关联,都可对口,包括教学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文艺出版领域、影视媒体领域等等,这使得学生有更大选择面,但是最终学生必须要确认其中一个方向,而无法同时就职于多个行业,多个岗位。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融入就业指导相关内容,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养出发,为学生指出方向,例如主持方向(口语表达能力为主)、文字编辑(学写作能力为主)等,学生会最终明确自身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去学习[3]。
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是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的基础。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社会体制改革活动的进行,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是先文化课再专业课,最后才是实习课程。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十分明显,三段课程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较大,不利于增强汉语言文化的应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模式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口号。但是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依然停留在表层,没有实施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相连接,推动汉语言文化应用性教学模式的发展。
1.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殊性,那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范围较广。涉及到十余门课程,其中不乏有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存在交叉或者重叠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框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将多种文学知识串联到一起,成为教师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水平,需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以学生就业为指导,认真分析设计每一门课程内容,根据学生专业技能需要而精简或者侧重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
2.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实践经验在学生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经验体现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上文提及,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活动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高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知识结构,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教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与知识应用的灵活能力,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制定有的放矢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应用性教学水平。
3.设计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已经在教育活动中得到较好的普及。正确运用情境教学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反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人格,开创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局面,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具有可执行性的教学情境,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情境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根据本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设计一些模拟场景,例如新闻采访,现场招聘等,锻炼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实现教学活动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三、总结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情趣;引导途径;课程架构
前言:透过以往诸多调查结果整理论证,汉语言文学一直被视为高校人文素质拓展的基础性课程,毕竟其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华,能够为学生标准情感、价值、人生观体系结构梳理,提供较为丰富的指导性线索。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既有审美教育管理策略创新改造,令学生透过不同类型汉语言文学交流实践活动参与,更为细致地感知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地位,自觉透过网络和图书馆渠道修缮个人专业技能,避免步入复杂化社会环境后,产生任何不必要的身心压力。
一、如今我国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管理中遗留的弊端问题整理研究
透过现阶段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实际状况观察分析,发现大部分指导教师在教学模式处理上过于单调乏味,无法激活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致使汉语言情感理解水准大幅度下降现象广泛分布。至于以上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冲突细节,主要如下所示:
(一)汉语言文学审美引导模式过于单调乏味。透过如今已有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项目观察论证,许多教师都片面地进行既有课程内容鸭架式灌输,长时间令学生处于被动境遇之中难以自拔,对于最新文学作品感知欲望骤降,专业范畴内的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完善,对于今后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综合化布置延展,产生较为深刻的限制效应,最终学生汉语言文学审美技能也势必不够可观。
(二)学生对于传统民族汉语言文学诸多情感因素理解能力较差。结合长远化民族历史和现代社会交接延展层面分析,汉语言文学课程本身保留较为强效的审美教学引导功效,方便利用不同类型专业知识结构进行社会诸多现象映射,使得学生自我价值地位至此得以全方位舒展,形成全新的人格魅力,对日后中华民族优质化文化成就继承延展,创设更多的支持辅贡献。可实际中,诸多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项目中,始终遗留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情感理解误差结果,包括不能精准化认证掌握该类专业学习价值地位,单纯地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考试成绩提升层面之上,不能令个人情感、价值观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升华改造,使得该类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渗透标准化审美控制内容,最终阻碍学生日后就业前景。
二、日后提升汉语言文学日常教学引导实效的措施内容解析
想要切实整改现代汉语言文学审美教学被动状况,唯一的出路便是进行传统教育模式改良创新,使得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得以全面激活释放,自觉透过不同途径提炼整理最新文学审美辅助因素,为今后诸多样式审美意识强化项目布置交接,提供更为强劲的推动功效。
(一)努力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改造,激活学生长久学习兴致。审美教育因素就是要时刻渗透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项目之中,想要顺利贯彻此类指标,教师就必须集中一切技术手段进行既有汉语言教学引导模式创新改造。然而,兴趣始终是最好的指导教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考虑时刻依照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潜能,进行传统教育控制方式逐层创新调试,令学生长久化学习性质得以全面激活,令最终汉语言教学实效获得本质性变化结果。
(二)提炼整理更多样式的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辅助因素,改善学生审美理念。透过客观层面观察论证,汉语文字本身就属于一类美化因素,毕竟其是经过诸多文学作家造诣成就融合的结果,所以在实际教学控制期间,教师应该要集中一切精力在汉语言文字内容讲解之上,带领学生进行相关题材文学作品深刻内涵感知延伸,使得不同类型文学作品表现形式、内在结构、情感态度得到更为细致地拆解验证。另一方面,将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现实生活诸多现象有机融合,令学生主观思维和审美想象空间处于无限度扩张之势。所谓汉语言文学作品,实际上便是作者针对内心复杂情感的物化、外化结果,因此在实际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类型事物和情境,令学生可以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结果,至此令个体思维结构全面舒展,真正改善学生综合审美和观察技能,深度贯彻落实新时代全新审美教育控制指标。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之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既定课文内容,竭尽全力塑造起生动化感知情境,确保自身能够深处于作者情感背景之中,能够站在作者思维方向上分析不同字词、语句内涵。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一直一来保留较为深刻的审美教育功效,教师在联合审美教育因素系统化拓展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项目过程中,要集中一切技术手段激活学生自我价值展现和人格魅力养成欲望,避免今后价值、人生发展观念形成的误差迹象。今后教师要做的便是透过历史、现实生活中提炼整理更多教学审美辅助要素,令学生审美控制技能变得更加灵活便利,最终朝着社会预设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掌控技能方向不断过渡扭转。
【参考文献】
[1]唐代兴.突破实践困境重构师资培养目标视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改革的当代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06)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
我国从五四时期开始形成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此之前,汉语言文学主要是围绕政府来提供政治服务,其教育目的并不在于提升学生的能力,也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需要专业型的应用人才来适应各行各业的岗位需求,所以其对于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基础性要求便是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于文化宣传推广领域、语文教育、新闻类工作、秘书和行政管理等。这些行业基本都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积累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气质和眼光,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由于一直沿用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汉语言文学教育没有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往往偏重于写作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特征
与会计学、医学、建筑工程学等专业所不同的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职业定位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职业定位,也没有很强的应用性。
作为一名传统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征在于对人文精神风貌进行传承和发扬,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个人的精神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承担社会、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人文教育价值。
在职业教育上,汉语言文学教育并不着力于应用性和实用性,而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观念和精神的影响上。汉语言文学教育所创造的是无形的社会效益,而不是有形的经济效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毕业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这也对高校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育行业不断强调学以致用,提高教学的应用性。从这一点来说,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在保持自身教育精髓和核心的基础上,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变革。
三、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形式单一化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课堂中,存在着授课形式单一化的现象,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很少与学生开展互动,也并不关心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不在意课堂的氛围,仅仅是机械地完成授课任务,只有当课堂秩序出现严重问题时,教师才会予以干涉。有的教师并不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仅用点到的形式保证到课率,对于到课的学生是否认真学习、能否有所收获却并不在意。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种授课形式等于默许了其“身在课内,心在课外”, 极大地降低了其学习效率。即使有一些汉语言文学教师会与学生展开交流,也仅仅在于让学生解答问题、阐述观点。大部分汉语言文学教师都是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观点传授给学生,很少关心学生的反馈情况,学生难以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也难以通过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这造成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较低、质量较差。
(二)内容枯燥、课堂沉闷
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普遍存在着课堂沉闷、内容枯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庞大的系统和深奥的理论,绝大部分教师却一直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毫无新意、照本宣科,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不积极,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的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往往空谈理论,很少联系实践,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例如,《文艺理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文艺理论,更好地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这门课程中涉及到了汉语言文学中的文艺观点、文艺思潮和文艺表现力,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却与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应用文艺理论来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并在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文艺理论进行深层次的感悟,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主要考核方式仍然是书面试卷,以书面知识和专业概念为主。在实践中很少进行深入的延伸和拓展,也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行考核。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要通过考前突击背书的形式就能够通过考试。与此同时,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法表达能力和个性思维发散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查。
(四)不符合社会的就业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汉语言文学却具有典型的非实用性特征。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育往往忽略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注意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都比较欠缺,也很少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训练。这也造成了汉语言文学学生具有较差的动手能力和较低的综合素质,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难以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要求。
四、解决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九零后是当前高校的主要学生群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群体性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趣味化教学,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比如,九零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较深。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开展广泛的师生交流。为了避免课堂的枯燥性,教师还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以实际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非常适合九零后学生群体。九零后学生对互联网非常熟悉,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寻找教学素材,允许学生对其进行探讨,自由地发表观点。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古代文学作品的相关视频资料,使学生对古汉语文学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古代文学的文学理论和艺术表现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毕业生的审美情趣和专业技能,将其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人文社科类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对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加入更多的开放题型,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通过开办读书会、文学沙龙、校园百家讲坛、校园说书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要,成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将社会需要作为教学的导向,提高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拓展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就业领域。
(一)培养目标要明确
在当今众多院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培养的目标通常不够明确。而这种目标是建立在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基础上,目标缺少针对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表面的人才,他们只是单一地适应某一个领域,对各行各业的知识只是略懂一二。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针对性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该专业的学生什么都学一点,学得非常宽泛,但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都缺乏精深的了解,也就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所以,必须对学生因材施教,明确培养目标,创建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才可以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二)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
纵观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现代文学等内容。不少内容过于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品质,没有结合时代特点做相应的甄选和变动。同时,有的内容和当今时展关联程度不高,无法充分表现时代精神,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无法调动。除此之外,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于该专业的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不只是局限在文笔以及读写方面,更加注重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适应信息社会的特点,来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此,各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下,需要对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和创新。裁减与时展关联度不高的课程,增加现代办公技术、应用心理学等课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课程的完善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精心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法
常规来说,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多数是遵循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史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则。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须要创新,变革陈旧的教学方法,走一条能够将文学作品以及文学史共融共生、相互结合的辩证发展之路,促进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思考、实践和产生认知,以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成果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坚持这种思路,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如深入研究怎么引导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文学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以及规律性,怎么让学生更好的通过阅读来反观现实生活以及社会。必须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借助作品的阅读实现品读人生和社会的目的,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层次地理解世间百态和社会变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不能够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传授给学生,老师不可以代替学生的一言一行,要精心研究、探索怎么利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法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学作品;怎么让学生在充分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基础上来解决实际问题;怎么让学生将所学和生活相关联,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结语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2013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13年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模式 实践性 传统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汉语言文学
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了众多高校学生的无奈选择,在填报志愿时很少有学生将汉语言文学定为第一志愿,因此高校想通过第一专业录取充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显得很是困难,这就使得很多中文系的教师无用武之力,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只得改行。据调查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如此的危机是和其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直接关系的,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实践的重要性,将教师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既晦涩深奥,又无实用价值。要想缓解汉语言文学专业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改善教学模式,使高校汉语言文学重放光彩。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但收效仍不明显,本文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指出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同时希望能探索出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当下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一、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
(一)内容纯文学性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写、说能力,因此所开设的课程大多都是文学概论、文学史、文学作品等。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曾写道:“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用现在的话说,通过文章表达思想,使相应的道理得到阐释。再优美的文字脱离了“道”都会毫无价值,因此运用文字时应首先建立在“道”之上。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不被认可的原因就在于汉语言文学的学生都“埋首故纸堆”,经济、政治、哲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与社会需求格格不入,只会玩文字游戏,被人戏谑为“迂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高校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只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学性,对于文字背后的深意则避之不谈,使学生迷恋浓赋艳辞,缺乏探究真理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与目标单一性
通常情况下,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知名作家是多数教师的目标。学生发表作品的情况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而为了能在学习期间表现出众,多数学生的作品都是无病。这使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但不能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还使学生出入社会后难以立足。与此同时,从事公务员工作是众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唯一最好的出路,这和古代“学而优则仕”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高度契合。
(三)教学内容脱离实践
高校传统的汉语言专业的教学都是在室内进行,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无以都是闭门造车,对于大千世界的实际情况都不甚了解,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同时因为对大千世界的陌生,也就直接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文学创作都难有新意。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任何知识的学习离开实践都将是无本之木,在创作中缺乏对实事的了解也就很容易落于俗套。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学生处于“被学习”状态
我国传统教学都将教师的“教”看成训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中的“诲”被解释为“导,”《广韵》中也曾说:“谓教,训也”,《说文解字》中也将“教”定义为“上所施下所效”,可见从古至今,教学活动都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都将教师的“教”当成了教学活动的重点,而学生的“学”则被看成了被动行为。与此同时我国古代“师道尊严”,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的从属地位被固定下来。当下高校的汉语言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埋头笔记,既不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也缺乏师生之间应有的互动,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制约学生的创造力
心理学上认为“创改力是人类心智的能力转化,它包含创造性思维能力及为实施创造所需要的一切能力的总和。”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来看,创造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作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他们创造力的大小则直接决定了他们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有多大。其中独特、新奇、有社会价值是评价创造力的重要标尺。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创造力主要表现在其运用文字的能力上,其中“说”、“写”是起最基本也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而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所教内容,则是着重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整天在教师中听教师的讲授使得学生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所喜爱的文学作品,更别说进行文学创作,笔者从教学中发现,读了四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际不会板书者有之、不会写教案者有之、拿着讲稿上了讲台讲不出话来的亦有之,与此同时,很少有人进行文学创作。
(三)学生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能力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都已采用了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但受经济条件以及传统教学习惯的制约,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粉笔进行板书,同时学生低头笔记,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和谐,而实际上严重制约了教学技术的发展。根据调查发现,中学和高校中青年教师都能熟练准确地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这也就能使学生轻易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而传统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师范生却很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也就是很多高校不愿接受实习生的重要原因。
三、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创造性教学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从传统教师定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师道尊严”转变为“师生平等,学生为主体”,从命令性的话语权威转变为师生平等交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 转变教学观念
要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而并非教学的“被学者”,在文学鉴赏课上教师不能只停留于在传统的“三段式”讲述的模式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应牢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欣赏以及批判具有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评判能力,教师“教”的目的是引导、解释,而并非强行向学生灌输教师本人的审美价值。
2. 注重“思”的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在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参与思考的重要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难得到锻炼,知识结构也主要以强制性记忆为主。因此要将传统教学模式改为创造性教学模式就必须注重“思”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的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为问题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教学过程,因此学习效果也就会更佳。
3. 重视“讲”与“写”、“读”之间的关系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日常的口头表达能力都应在常规的教学中得到培养。与此同时教师应避免“满堂灌”,应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参与练习,鼓励每个学生展示自己,与此同时,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的将“讲”与“写”、“读”联系起来,在培养一种能力的时候尽量提高其它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共同加强。
(二)把握文学的内在属性
1.形象性
要保证文学作品的生动性在课堂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就应鼓励学生接触原著,通过简写本了解作品只能使文学形象支离破碎。为加强文学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可带领学生观看由原著改编的影片,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时可结合影片,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2.情感性
可以说情感性是文学的生命,因此在讲述文学作品时切忌平淡,应自然、生动地表达出作品中的感情基调。但凡优秀的教师都会将学生带入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情感世界中,跟着故事的发展或喜或悲,在文学作品营造的环境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这个过程也能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3.审美性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鉴赏和批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两种专业能力,对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即为再创造的过程,同时在鉴赏的过程中还能审视作品的形式和深度,因此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要注重学生的内心想法,为学生抒发内心感受提供一个平等的平台。
(三)重视教学的实践性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就应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在学生中举办名著朗诵比赛、读书报告会、辩论赛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其对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知识的理解,也能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应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非单纯的传授课堂知识,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知道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危机与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6):88-90.
[2] 曹丙燕.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以山东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语文学刊,2012,(1):127-129.
[3] 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教论坛,2010,(8):43-46,52.
[4] 曲敬华.社区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以黑龙江大庆市为例[J].林区教学,2012,(10):21-23.
[5] 苏兆龙.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就业市场中寻求新发展――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1,(16):70-71.
[6] 陆汉军.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创作能力培养探究[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0,(7):81-82.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现状;思路
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人们交流、工作的基础,如今已逐渐走向了世界,被许多外国人民所学习与应用。汉语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代表,同时是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汉语言文学授课的实效性。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多样化与复合型的趋势,要求其不仅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完善的知识体系,而更多的是要求其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教书与育人的教育功能有机结合。
二、汉语言教学方式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单一
汉语言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门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习、掌握其它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实践中,如今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呈现出单一、缺乏创新的特点。汉语言文学的授课主要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备课与授课的重点都在课本上,对于课本上的字、词、句讲解的比较清楚与详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先进的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出现,获取知识更加的快捷方便。在单一教学模式下进行的汉语言课程,已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热情,不能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依靠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真正魅力。
2、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缺乏吸引力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与体系上,但是在新时期 ,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吸引力,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熟悉课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与人文故事,将其应用衔接于课本知识中,从而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又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教学方式方面,应当突破“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记住重点的知识点与体系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增强,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汉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并将其结合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PPT、人物传记视频资料、图片、纪录片、文化宣传片等内容融合于教学过程中,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未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德、学、才、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是社会进步、企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知识贮备扎实、口才较好、文笔过硬、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高素质人才。汉语言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学习、接受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使其在所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与理论水平,形成自己对于世界与外物的独特认识与见解。因此,汉语言学生的教学在给学生灌输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可以选择具有创新型的主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讨论、辩论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各自的见解。同时可以结合学习内容组织演讲比赛,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应变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口才的提高,本质上是其知识储备情况,应用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与热情。
三、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具体思路
1、内容创新
汉语和汉字根源悠久,历史长远,起到维系文明和国家命运的重要使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应用到汉语言文字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因为受到历史、区域、文化差异所影响,不规范用语、错别字的现象层出不穷。针对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源着手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里面包括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十数种课程,作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这些课程进行全面的内容改革创新。
2、实践强化
让汉语言文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后体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根据汉语言文学学科在就业后的作用,可以把教学重心放在读、写、说几个方面,所以教师有必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强化工作。比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模拟招聘练习,以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自我简介与回答面试官问题的手段,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
3、德育结合
不能否认,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性很强,在教学时如果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同我国应用式人才培养目标相龃龉的。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学时,一方面要加强实践、应用、创新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尊重传统文化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思路,把教学推到德育层面。例如:教师在讲解《大学》这本著作时,可以把为人子,止于孝当作专题。让学生体会到孝道对于人生发展的基础性意义。
社会发展对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首先应从思想上与时俱进,解放思路,将先进的理念与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化精髓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社会、贡献社会做好应有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张才忠.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J].成功教育,2013(4).
[2] 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汉语言课程标准( 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