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城市建设经济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建设经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建设经济学

第1篇: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虚拟现实;环境设施;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9-0000-01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on VR Technology

Guo Lei,Wang Li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Zhongshan Institute,Zhongshan52840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VR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o start usi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Environment Facility Design"course teaching practice,help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improv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ies.

Keywords:Virtual reality;Environmental facilities;Teaching

一、前言

近年来,大量现代化的数字媒体在教学中予以应用,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显著,现代教学媒体已成为传播教育信息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开始较广泛应用于辅助教学,CAI概念也逐渐为人所熟识。今天,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则将为今后的教学形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1]。

二、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种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觉、听觉、运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前沿技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能够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虚拟环境中的参与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给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愉悦经历[2]。因此,VR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VR技术构造的虚拟环境在呈现知识信息的方式方法上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在广泛的科目领域提供无限的虚拟现实的体验,从而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十分显著的学习效果。其优点主要有:(1)在信息展示方式上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2)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3)节省大量教学成本;(4)避免真实实验中的危险环节。

三、环境设施设计的特点

城市环境设施是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满足人们进行户外活动需求的装置,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作为环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设施具有不同的功能与文化反映,为人们能在公共空间中更加轻松、舒适和便利的活动提供了有利支持。环境设施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交流,帮助人们自由而舒适的相互交往,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提高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起着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要作用。环境设施的研究对象为空间、行为及设施要素组成的人类行为场所,重点在于研究人、环境、设施三者之间的关系[3]。任何一个良好的环境都需要有特定的设施,通过环境设施的设置将人与环境互相融合,从而构建人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人与设施之间的关系,从而表现环境场所内在的亲和力。因此,环境设施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对环境的参与性,对环境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环境设施既不同于单纯的产品设计,也不能按照纯粹的环境艺术对待,其最终呈现给使用者的是其和特定环境相互渗透的印象,设计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环境,更要体现出人工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环境设施大多未经过系统的设计,各种环境设施以其自身的形态占据着独自的空间,各种设施之间无法体现出相互的内在联系。如果能够从功能、形态及色彩等各个方面对这些环境设施进行系统的设计,使相对独立的设施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就可以将整个城市或地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该城市的文化特征及风格,使整个城市显得有秩序感,也能够充分地显示出市政管理的内在水平和质量。

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开《环境设施设计》课程教学

在《环境设施设计》课程中,采用通常的教学手段,配合一般的设计方法所获得的效果一般。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设计出的环境设施和环境能够更好的匹配,在开展《环境设施设计》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环节中引入了基于VR技术的设计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全三维的环境中构建、评价自己的环境设施作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使得课程目的性更强。这种教学实践的主要流程如下:

(一)构建目标环境的三维场景。由于不同的地区、城市、场所均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其中的环境设施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首先选择了目标环境,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某个具体场所。这样,在设计具体的环境设施之前,学生已经具有明确的设计对象与目标。使用三维软件创建出整个场景的三维模型,并对模型附加材质、灯光,摄像机等信息。(二)制作环境设施模型。根据目标场景,学生制作出符合场景整体特征及文化特色的环境设施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赋予材质、纹理、灯光等信息。(三)模型输出。将环境模型和设施模型分别输出为VR软件支持的格式文件。由于目前大多数VR软件为了提高处理能力和运行速度,需要在输入模型前即对模型的光照信息进行处理,因此需要事先在三维软件中对环境模型和设施模型进行材质贴图烘焙处理,使模型纹理贴图上直接具有光照信息,这样在输入到VR平台中,就不需要再次进行实时的灯光效果计算了。(四)输入模型至虚拟现实平台。将环境模型和设施模型分别输入到VR平台。此时环境模型数量为一个,而设施模型则为多个。在这个阶段需要为每个设施模型附加脚本控制,使一个环境空间内只能出现一个设施。这样,通过点击制作的控件即可在相同环境空间更换不同的环境设施了,并且可以对出现在场景中的设施进行放大、缩小,移动、旋转等基本操作。通过高级的脚本控制还可以达到实时更换设施色彩、表面纹理等效果。(五)确定方案。在不断更换和调整模型的过程中,选择出最符合该场所的设施方案,并进行实时的方案演示。

五、结语

VR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对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扩展,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让学生与研究对象进行三维交互,使学生成为虚拟环境中的参与者,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将VR技术应用于《环境设施设计》课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设计的效率,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丹.Web3D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3

第2篇: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生态文明、新型城市化、低碳城市、和谐社会。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城镇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动力源,是解决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不仅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增加到2013年的53.37%,年均增长1.02%,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成城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如此大规模和高速的城市化使数亿中国人民享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成果。但与此同时,其粗放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也积累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压力和环境风险。根据相关数据报告,目前中国113个重点城市中,26%的重点环保城市和17%的地级城市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是缺水城市,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1.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等生态危机对人类健康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城市人满为患,城市疾病堆积,农村衰败日趋严重,这些社会事实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深层悖论:一方面,传统的城市化观念带来的只是数量忽视质量的城市化模式,这也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居民的关注,甚至间歇性地诱发群体阻力。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开始迫使城市化转型。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在平衡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中国城镇化率必须保持稳步提升。因此,城市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城镇也成为资源消耗最多、环境压力最大的生态“凹地”。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传统城市化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从新的视角重新思考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可行路径积极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化发展全过程,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乡社会的全面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包括人改造自然和自然塑造人的双向过程。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孕育了原始的“基型城市”,影响了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方向。西方世界的城邦在公元前12世纪诞生于爱琴海周围。由于海岸线狭窄,岛屿众多,形成了以经济交流为核心的离散型城市群。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起源于河流冲击平原和广阔的内陆地区,由此产生的城市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1]另一方面,人类也通过城市建设利用和优化自然环境,以创造一个合适的、可持续的外部生态。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生态文明始终伴随着其早期成长的各个阶段。然而,随着现代性向世界的大规模传播,与城市的生态文明逐渐被“一切固体消失”条件下的理性工业文明所湮灭。作为一门高度反思的学科,

的长期以来,社会学一直在思考生态文明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讨论城市生态,但他们生态哲学中的“最后一顿饭”为当代现实提供了深刻的借鉴。马恩认为,城乡分割实际上反映了资本与土地所有者的分离,也是劳动异化的根源。消除城市和村庄之间的对立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关键2芝加哥学派创立的城市人类生态学研究对社会群体适应城市环境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它将城市视为一种生态秩序,包括共生与竞争、入侵与继承的性质与过程。然而,人类生态学过于注重使用生物隐喻来观察城市生活,片面地将人类行为视为一种自然适应,并将生物和文化层面一分为二。[3] 因此,其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后期,人类生态学逐渐转向文化生态学,但由于功能主义范式的钳制,仍然没有洞察城市问题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恶化,早期的城市化规划越来越暴露出其内在的弊端,不仅仅是单一的社区文化失衡或城市规划问题,但其根本原因也是现代性诱发的人为工程对生态自然的持续占领。生态后现代主义深刻思考并回应了当前的城市缺陷。它认为,早期的现代社会理论它不仅让我们通过客观主义、理性主义、机械世界观、还原主义和科学主义了解世界,还将城市和自然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生态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即重新理解我们时代被现代性抛弃的自然和场所的概念4]应该指出的是,尽管生态后现代主义为城市化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这是一个基于西方社会高城市比率现状的理论综述。由于中国的城市化是后发现现代化的结果,城市化率在现阶段仍处于中等水平,我们不能盲目相信生态后现代主义,而必须认识到当地的生态文明和城市化建设有其独特的谱系、任务和困难。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把生态文明作为宏观政策方向,这一点最早见于党的《十七大报告》。《2012年十报告》进一步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这里,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已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最后解释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规划提出“通过改革,释放城市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化、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中国特色文化传承之路”。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指导也使地方政府能够探索不同时期生态宜居城市的区域化。例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自200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而成都、扬州、宁波和其他地方则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议“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不难发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不仅辩证地处理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维存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有助于解决维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实现中国城市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的升级。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为宗旨,强调人类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它为中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制定了一个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城乡兼容的概念。如上所述,工业化进程撕裂了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中国的城乡关系也有其独特之处形成背景。一方面,中国大规模工业化起步较晚,城乡和谐的理念长期规范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积累了大量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蒂芙尼早餐”。[5] 另一方面,中国城乡城市化模式是一个非常新的《发明》,它始于中国,并找到了现代化的开端。上世纪50年代末的户籍制度的确立是其形成的标志。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在城乡之间创造了巨大的“剪刀差”价值,适应了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第一方向,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从根本上讲,理想的城乡关系应该是关联共生、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环境共享。因此,中国自2008年以来推行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城带乡以工促农”,打破城乡之间的长期对抗。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于城乡为基础,着力把握自然环境的基础和宏观脉搏,科学构建城乡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使之更加美丽。可持续和更具包容性的方向。当然,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强调城乡兼容,就意味着城市化不能只有利于大城市的盲目投资,盲目淘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相反,我们应该把农村文明作为城市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保存、吸收和发扬。更具体地说,城乡兼容的有效路径是努力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在农村生态建设方面,既要保证城市污染源不向农村转移,又要加大对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其次,

应该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规划。生态文明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必然形成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总之,生态城市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紧凑、动态、节能、与自然和谐的聚落6]中国的城市发展需要实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强调在资源从城市生产生活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层面实现低碳排放。生态城市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改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模式。探讨生态城市的战略规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现阶段的第一步是建立完整的生态城市体系,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第二,必须把土地利用的性质和质量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而不是片面强调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方式。在政策、法规或市场的交换中,我们应该自觉地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刺激土地使用质量的城市规划,合理地规范和追求市场效益和《野蛮生长》。三是完善城市生态调查指标,促进科学发展。目前,大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只注重环境层面,而不包括在相关政策实际执行和相关机构运行监督的考核范围内。因此,有必要将政策的执行水平纳入评估范围,使指标组更加完整。第三,实施

城市集约化建设布局。从空间角度看,城市化的本质是一种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形式。但是,如果我们用生态文明的尺度来重新衡量当前的城市化,城市建设的布局就必须放弃短视的可见性增长,着眼于长期的生态效益,积极思考城市的集约化布局。实施这一布局,必须充分利用生活城市存量土地,减少盲目空间扩张,加强现有社区改造,尽量缩短生活区与就业区的距离,减少基础设施的分散,从而减少住房建设和通勤成本的消耗。与此同时,根据用地规划《紧凑城市》(compact·city)的说法,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城市闲置土地的潜力,特别是那些闲置、废弃和污染的土地。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土地的性质或增加科技投资,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此外,集约型城市应注意维护“零存整取”的生态环境,保护城乡重要开放区,将其用作生态功能区,提高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公共交通、高速公路下水道、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提高城市居民服务的配套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当然,密集型城镇的布局也需要防止局部地区过度拥挤。同时我们还应该警惕优势叠加形成的“最后一餐”,这将加剧资源的不平衡。第四,

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目前,中国城市化正面临《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困境。从理想类型来看,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体现在《以人为本》和《以地为本》之间的分野城市化进程中。前者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福利,后者只关心城市商业用地的存量和增量,以创造最大的交换价值。在工业文明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不再是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乡土”。土地作为一种商品形式被过度消费之后,它不仅逐渐从自然的基本属性中移除,而且在城市化过程中从根本上错位了人与物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彻底打破“蒂凡尼早餐”和“以地为本”的旧模式。总体而言,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在城市发展中展现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良性互动格局。首先,我们需要在城市化战略中具体落实关爱和尊重人的宗旨,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观赏需求,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互动的良好生态系统7。第二,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群众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愿望。只有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关注城市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行动。总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和“先开发后保护”的传统道路和增长模式。相反,我们必须适应生态文明的需要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促进。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断推进城镇化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进行,当前难题的解决才刚刚起步,新型城镇化为深化实施提供了具体空间。

换句话说,生态环境及其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凸显了制约我国城镇化健康运行的制约因素,实现生态文明也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和最终目标。因此,从方向上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结合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步骤。

是的,我们应该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加快消除体制障碍,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如果马恩从劳动异化和阶级矛盾的角度讨论城乡分离的危害,那么霍华德1898年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从城市规划和概念塑造两个方面进一步描述了城乡统筹的道路。“城市和乡村必须结婚,这种幸福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8]霍氏所谓的“新的文明”目前,中国的主要特点是新型城市化与生态文明的高度和谐。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规范下,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实施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同工同酬制度,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和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合理布局排石县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建设,引导更多的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和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确保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的激励和利益共享机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的第二条道路是走促进四化同步的道路,创新转型的驱动因素,实现一体化、同步发展,降低生态环境成本。当今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它们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发展基础。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市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空间,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随着工业革命升级到信息革命,如果将城市化等同于工业化,它将必然形成滞后的城市建设观念,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9]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取决于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机遇,继往开来,造福于社会《拐点》,走弘扬四化同步之路,从精神内核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有机对接,有效推动中国城市化从“要素驱动”向“要素驱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生态驱动"在此基础上,。合理测算和收费工业对环境的消耗程度,降低生态成本,建立基本完善的环境资源价格核算和收费标准,初步完成环境资源价格改革,通过新型工业化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建设环保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区域生态信息互联互通。

的第三条道路是走生态环境建设之路,完善评估评价机制,加强监督执法,实行有偿使用制度。走生态环境建设新路,不是要割裂自然环境与社会系统、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要更加注重环境与城市社会的互动机制,深入贯彻“环境中的人”的核心理念。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反映生态环境要求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奖惩机制文明对生态脆弱的发展受限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取消区域GDP评估。第二,加强执法和监督。建立健全严格监督各类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对生态环境破坏责任人严格执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电、水、气阶梯价格体系,制定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法规,切实加大生态补偿投入,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同时,要防止“不接地气”的生态建设脱离群众的需要,努力杜绝将城市生态环境美化成形式主义或《面子工程》,走上盲目功利的《伪生态建设》的错误道路,走生活方式转型之路,倡导低碳消费模式,强化生态风险意识,借用价格调节杠杆。城镇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集生态、经济、政治、道德于一体的动态过程。因此,新型城镇化的转型离不开居民道德的培养,道德的有效塑造需要关注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走生活方式转型之路是非常必要的从《生态》到《蒂芙尼早餐》的反思性超越。古典时代的社会学家认为,城市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沃思在他的文章《都市中的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中曾深刻指出:“彼此缺乏情感联系的个体紧密地生活和工作在一起,培养了一种竞争、扩张和自利的精神。”11]随着城市消费模式的突出,这种城市精神所导致的行为进一步推动了高能耗的生活节奏。因此,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无疑会改善人们的消费方式和工作目标,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认识到,仅仅依靠制度的刚性约束并不能为新型城镇化创造长期健康的运行条件。只有合理地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我们才能为他们提供演员的主要基础。具体来说,现阶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一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传达环保的“正能量”,将低碳生活和绿色旅游塑造成时尚的城市生活方式,鼓励社区建立环保自组织,通过所属群体内部的合作监督和竞争,形成长期、日常的绿色生活。其次,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强化居民对生态危机的风险意识,宣传居民生活方式的“生态自觉”。第三,利用税收和价格杠杆,对非环境消耗品和不可再生资源征收或收取阶梯性税费,以改变居民。

的第五,走建设人文城市之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事实上,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不仅包含着自然环境的因素,还容纳着人文情怀的关怀。因此,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牺牲其长期积累的人文精神和城市个性。然而,在现实中,中国各地的城市建筑大多参照了西方模式,大广场的建筑模式、宽阔的人行道和高楼层同时出现,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异化。究其原因,是规划者忽视了当地城镇的文化遗产和独特功能,造成了大多数城镇有工业却没有生活,生活却没有质量的局面。我们还应该看到,城市化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更是重塑社会信任和社会共识的过程,从而提升城市文明和精神价值。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做好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保护好当地城市文化的根基,而且要与时俱进,引进现代先进文化艺术,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文化不仅是使聚集在城镇的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来说,一方面,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和实践工业化进程的真正含义,即关注于城市的现代公共管理体系、大众交通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象征性文化积淀。同时,我们必须从后生态主义和后工业主义的角度来合理地看待和设计其功能为了平衡居民的需求和保护自然,[12]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遗产、建筑设施和文化景观,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和城市发展差异,

第3篇: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实践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首批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精品课程。该课程是材料、环境、食品、生物、生技、制药、农学、园艺、动科、安全和辐射等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它是根据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联系紧密的特点,将无机体系和分析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既继承了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突出了分析化学实际操作的应用性,减少了教学中的重复和脱节内容,有利于教与学。该课程涵盖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用热力学、动力学的知识揭示无机反应的方向和历程;把最新的量子力学成就作为阐述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理论基础,从而拓展到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运用溶液中四大平衡原理进行滴定分析,确定物质中各组分的含量。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系列教材的建设实践

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标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实现教材建设的创新是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关键。根据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以少而精、精而新的原则,将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新知识相结合,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内容进行整合、革新和优化,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出版了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该教材注重处理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知识的关系,在阐述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内容的更新,体现了材料、环境及生物类学科与化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化学热力学知识融入全书有关章节,并将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法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以化学热力学基础、物质结构、四大平衡为重点,适当简化四大滴定分析法,而使其在实验教学中加强,简化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等过于难深的内容。编写了绿色化学概论、材料与化学、生命与化学、环境与化学等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扩大知识面的阅读材料。教材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体现了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编写教材力求使量和单位在体系上、名称和符号上系统化,科学、严谨地反映当代学科的发展,使基本概念更为科学、严谨、清晰,编写结构层次更加合理。通过阅读材料部分的学习,既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扩大知识面,又能使学生了解化学基础理论在相关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编写中力求使本教材简明扼要、概念准确、重点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适用于材料、环境、生物等主要专业大类。

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教学进度快,教师在课堂上难于列举足够数量的例题,教材因篇幅限制,例题数量有限;同时该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学生预习、复习较吃力,学习时也感到基本概念多、重点难于掌握、计算题解题困难等。为适应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复习和练习的需要,启迪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我们编写了配套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学习指导书主要解决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时抓不住重点的问题,对每一章知识的重难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精选了例题;通过对教材后的习题解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和解题,以巩固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通过自测习题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模拟试题及研究生入学试题,力求题目典型,覆盖面广,使学生既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又能较好的掌握课本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期末考试和考研生复习的好参考。

因学习指导书编写了教材所附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再布置书上的习题就失去了意义。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把章节内容分板块,按试卷格式编写了8个单元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这给学生交发作业和教师批改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另外,我们还编写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实验、综合应用实验和设计实验。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网站建设

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对本课程进行了全面建设,建立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本课程已上网的资源包括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基本信息、教学情况和学术研究),教学队伍(人员构成、队伍结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师资培养),课程描述(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自我评价(课程主要特色、课程地位、存在的不足),课程建设规划,学校的政策与措施,支撑材料等栏目内容。课程网站(jpkc.swust.省略/c270/Course/Index.htm)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方法,有关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措施等10项),各层次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各章的教案与讲稿,电子课件,实验教学(实验规章、实验考核、安全知识、实验操作、实验指导、实验测试、视频资料、实验环境与条件),授课录像,教学互动(各章的学习指导、习题解答、自测试题),考试导航(单元测试、课程试卷、模拟试题、考研试题),在线交流,在线考试,知识拓展,化学用表,参考文献等栏目。现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学习指导书、电子教案、精品课程网站等学习资源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学生的学习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个无形的老师,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理念方面,我们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把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建设成为既是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课。理论课教学以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为主,以物质结构基础为依据,以四大平衡原理为重点,以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含量测定为目标,以指导学生自我学习为方法。实验教学以化学分析技术和技能训练为核心和重点,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强调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系统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诸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离不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原理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建立了材料类、环境类、生物类3个模块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

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尽管传统的讲授方法在传授大量知识方面是有效的,但单靠传统的讲授方法却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鼓励学生对超越课堂知识的记忆,并以此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学分制的改革,作为基础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时数也在降低,这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的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广泛,涉及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溶液平衡、化学分析、元素化学、部分仪器分析等内容。课程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分层次合理安排讲课内容,注重难点和重点引导,精讲与对比分析讨论,如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同时注意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应用,形成了“课内讲授+课外讲座+辅导答疑+考核评估”教与学一体化的互动教学模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品课程的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并思考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重视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让学生对课堂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因此,课堂讲述的主要功能不再是对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应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地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阐释。教师首先要抓好备课一关,同时要提高讲演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脱离讲稿以增加感染力,进行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法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二者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其常用的方式有答问式、问答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答问式”“问答式”“讨论式”三种方式中的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特定的适用范围,教师必须有选择地加以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创造的源泉。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习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积累,而且在学习能力上也应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小结,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针对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对有些延伸内容,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学术期刊,并撰写小论文、课堂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课程组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动画、录像等素材和资料,用以表现课程教学内容,并将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资源上网。

不断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鼓励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科技“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深入理解及综合运用。期末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单元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评定,撰写的读书报告和科技小论文实行额外加分,根据撰写的质量在总成绩中加0~10分,若能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最多可以加10分,但课程总成绩最多为100分。

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改革

实验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实验教学,加强基本训练,着重能力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创造性教育要求对学生既要有宽的基础知识和新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有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现代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是所有学生做同样的实验,教师从最基本的原理讲到实验中的每一个细小点,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这样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又影响教学效果。实践“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和学校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本着“化学教育既传授知识和技术,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的全面化学教育准则,自2004年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对原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按照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3个层次推进教学进程。建立了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出了适合我校不同学科学生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开发其潜能以及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针对生源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分层次教学;针对专业及学时,实验内容分必做和选做,对学时太少的专业重在基本技能训练,要求获得过硬的操作能力。开放实验室,使一些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得到补充,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形成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多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预约开放式教学模式。为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与重组,并进行绿色化改造。本实验课注重在继承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增加设计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通过对原有实验项目的整合,实现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灌输绿色化学思想,积极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研究,并推进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根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特点,用绿色化学的观念对传统化学实验进行了改造,建立了“性质实验点滴化、制备实验小量化、分析实验减量化”。如滴定分析实验,将标准溶液的浓度由0.1mol/L降至0.01~0.02mol/L,滴定管使用25ml,锥形瓶改用100ml。试剂用量大大减少,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产生的“三废”量很少,改善了实验环境条件,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在常规仪器中完成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不仅大量减少了化学试剂和药品的消耗,节约了实验消耗费用,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正确认识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的关系。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置,教师则处于为实验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作为实验教学主体的学生,在继承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作为主导的实验教师,在搞好实验教学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而实用的要求。

3.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开放实验室缓解实验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随着单一、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化,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往往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试验中涉及好几个相关的实验技术,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由此开设综合实验面临着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实验技术的难题。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录像演示实验技术的操作要点,再现实验进程和结果,增强学习效果。建立了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的仿真实验,同时可进行相应的预习。

4.形成了基础―提高―扬优―介入科研4层次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完善了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基地,几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启动“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等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计划,开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为其高质量完成项目提供条件保证。

参考文献

[1]崔有为,王淑莹,彭永臻.构建精品教材推进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11~13

[2]钟国清,朱云云.无机及分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钟国清,朱云云.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蒋琪英,钟国清,白进伟,等.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探讨[C].实践出真知(西南科技大学实践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16~119

[5]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5:11~13、77

[6]钟国清.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2):18~19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vincial classic course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Zhong Guo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China

第4篇: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1目前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开展精品课程工作以来,各类高校都十分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许多高校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依据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制定了本校精品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并配套投入相应的建设经费,全校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精品课程如何有效的发挥示范模范效应,如何更好地展示其优秀精粹所在,要依赖于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建设与分享。精品课程网站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学、师生教学互动和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

1.1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资源共享中存在问题

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提出,国家精品课程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但现实却并非如此,目前存在的现状是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精品课程资源时出现有点击网页时找不到服务器无法显示网页、网络无法连接、无权查看网页、无法连接数据库等问题。而在能够浏览的精品课程中,也有部分课程出现网络不通、网页跳转速度太慢、无法找到文件、IP受限、非本校用户不能下载等问题。精品课程网站出现这些情况表明,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之后很少对精品课程进行后期有效的完善和维护,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定期维护和更新,这种现象和结果背离了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没有真正实现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和免费共用,不利于高校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

1.2精品课程建设中只求“量”不求“质”

精品课程是涵盖教学目的、教学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体制、教育前瞻性、教学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材等多种要素改革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有些精品课程的建设出现的问题表现在:有的精品课程还停留在“知识”的表观表面教育上,专业教师平时不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经验、教材改革、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的积累,一到申报精品课程时,临时上阵,仓促准备资料、胡乱堆砌资源,而没有全方位考虑专业课程的特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当一些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之后,可以明显观察到,绝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就停止运行,没有专门的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更新,特别突出的是,课程网站的学习交流、疑问解答和师生互动基本上都发生在该精品课程评选的当年,而在评选之后长时间内没有师生交流学习互动的体现,学生在论坛和留言板中的留言、提问和迷惑等都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解答和有效的解决。

1.3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评价方式单一

我们在学习浏览精品课程网站时可以看到大多数精品课程使用了教学评价体系,而这些评价体系许多只是使用了专家和部分听课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并且普遍采用的是学生评教与专家、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只是单方面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注重了对该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这一角度,没有从接受者学生的这一侧面来考虑,忽略了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对学生学的结果进行评价。

1.4精品课程建设中网站的设计制作欠缺

有的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得很花哨,使用的颜色复杂多变,看着即不美观也不大方,视觉效果欠佳,这种网站不适合长时间浏览,而且有的网站没有一个清晰的布局,各部分内容安排的不合理,分配不均匀,设计杂乱,没有给浏览者一目了然的感觉。

2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开放精品课程资源,实现资源有效共享

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有效共享,不仅有利于学生方便的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源或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也有利于各个专家、教师进行商榷探讨学术问题,取长补短,及时修改教材、教法等存在的问题。

2.2充分运用交互平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中,设计者和教师要能够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发展前沿,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功能全面的学习交流平台。如在网站中可以建立BBS,留言板,blog、QQ群、微信、微博等这样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这些交流互动平台上组织教学及研讨活动,与学习者交流探讨专业及前沿知识,为学习者提供教学、科研指导和启发,为学习者解决专业、思想难题,为学习者排忧解难,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与探讨,教师要经常去查看交互平台,如有学生留言,应及时地给与反馈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这种积极有效的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网上教研的行列,形成高效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使精品课程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真正起到模范示范作用,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真正的精品课程。

2.3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监控系统

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创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而精品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精品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对精品课程教学可以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监督,因此,各级各类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和专业特点,从不同着重点出发,尽可能全面制定评价体系并兼顾个体差异,既要能够反映出高校教学的改革动态和前沿发展方向,又要能够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激发学生有创造性的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采用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有效地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尤其在教学评价中,在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以及同伴的评价,进而实现全方位、立体式、多种形式并存的教与学的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另外,根据精品课程的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分类,对其具体的评价标准也要有相应的差别,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规划、教学队伍、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课程特色。

2.4健全丰富网站内容,建设功能全面的精品课程网站

专业课程内容、网页的设计和制作,必须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和专业授课教师的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可以解决课程网页设计制作技术上的问题,经过一定时期的试讲、学生的反映进行反复修改,能较好地实现专业课程设计的思想和特色。

3《无机化学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

按照高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目标,不懈努力强化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龙头地位,以产学研三位一体相结合,以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交叉渗透和谐发展为依托,有效推动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中心,将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任务逐一进行分解确认,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以期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材、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试体系、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一流的成果[2-3]。(1)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高职称、高学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实验教师、助理实验师。(2)充分发挥博士的科研优势和化学结合的特点,建立一套产学研融合,能适应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编写出内容先进、特色鲜明并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系列新教材。(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两手一起抓,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并重性。高度重视实验、实习、见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通过多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实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考核,实验考试体系的改革,多开设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探讨型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实践活动。(4)探索和建立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成培养化学及有关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高水平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基地和实训基地,形成基础实验、课外开放实验和实训基地实验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5)积极改革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大胆改革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相关课程可以适时适当采用网络、QQ群、微信群、学院主页等多种新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师的教案、问答与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基本操作及安全指导、参考文献等要免费上网开放,同时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规范操作步骤等一并上网开放。

4目前我院《无机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技能的几点做法

4.1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紧密结合

理论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结构-性能-原理-应用”为主线,理论部分与元素化学部分相结合,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无机化学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进行合理取舍,将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基本操作技能等融入理论课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4]。

4.2基础实验训练

实验课程按照“查阅文献-实验预习—实验课—结合理论课书写实验报告—思考与分析”的原则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方法、科学态度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实验过程中随时对学生进行节约药品的理念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并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改进研究,跟踪观测学生的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4.3课外开放实验训练和实训实验训练相结合

二年级学生开始走进实验室进行课外开放实验训练:(1)通过学生选导师,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2)通过导师选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3)通过导师选学生申报我校大学生基金项目,业余时间由老师指导完成;(4)四年级下期考研笔试后准备进行面试前,由优秀的指导老师进行开放实验室统一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完成;(5)还有我院每年下学期针对新生举行的一次无机实验技能大赛,每年针对高年级学生举行的实验技能大赛,使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都发证书),学生成果以论文及各种奖励得到认可,因此使学生更加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扩展了学生的视野。(6)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课程已建成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充分进行和完成相关技能训练。

4.4存在问题

目前我院欠缺的有:教学内容如何优化和组合?针对性强的优秀教材如何选择和编写?目前,我们的《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对于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应化专业的实验内容该如何进行整合?这两个专业实验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另外,应根据课程改革要求和化学学院一年级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结构及实验技能特点,编写适合本系学生使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对实验内容进行合适的重组,尽可能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方法、科学态度、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问题和初步具备独立设计完成实验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所以,针对性强的优秀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很关键。

5结论

第5篇: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实践

我国开设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院校较少,发展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研究。

1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课程脱节

园林景观设计的学习,需要多种学科大量知识的积累,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以艺术类院校为例,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审美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植物栽培技术和园林建筑方面,基础知识却很少涉及。在艺术院校的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只有一门课程涉及植物学,而且还是有关植物形态的课程,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栽培技术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建筑学方面只有1节选修课有涉及到,没有专门的课程对学生的建筑学基础知识进行培训。不仅是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感到吃力,农林类院校、建筑类院校等开设园林景观设计课程院校的学生,也会受到基础课程脱节的影响,导致学习上困难重重。

1.2教学方法落后

在我国专业院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的教学还是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许多有关实验的课程,也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将简单的实验项目作为课后的作业留给学生自行去完成。这也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理论无法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多学生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由于实验项目多数都是在课后完成,导致学生的试验项目多数都是独立完成,缺乏团队合作,作品的设计质量不佳。

1.3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实践方面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紧迫,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也过于简单。学生在实验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基本属于独立完成,而教师也只是对试验项目的设计给予一个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学生对于自己设计的作品存在的优缺点都不了解,失去了对未来努力的方向。

2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2.1课程内容的创新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方面,要在试验项目开始前,详细讲解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引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再以教师的讲解为引导,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教学的重点内容不是对理论知识量的积累,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实验项目教学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条件,尽量以小型的设计为主。在进行大型项目设计实践中,最好是教师自身正在进行的真实项目,这种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实际设计的能力。

2.2教学方法的创新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图片往往比文字更具说服力,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在学生面前展现相关图片和知识结构图,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这门课程,完全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对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对空间氛围和尺度的把握,这是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中的最优选择。如果无法进行现场模拟设计操作,还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设计一个三维立体的施工现场,让学生通过软件模拟施工现场进行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3采用项目分组制进行教学

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分组法进行实验课程教学。具体操作如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设计工程项目,并将设计的结果拿到教室进行集体评标,学生既扮演了投标人,又充当了评标专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3总结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才能取得进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不仅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进步,也对今后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了相应的资料与依据。

作者:张慧芳 单位:石家庄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6篇: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课程;地域性;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34-3

景观设计是一门兼融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环境学等诸多学科。具有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属性。景观设计师需兼备人文综合素养,它既要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技术性,同时还需兼备广博的社会及人文知识,如今,景观设计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安世博会等大型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景观设计专业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这也促进了我国景观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前景广阔,在各高校都得到了重视。

景观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知识面的景观设计师,他们应该能够解决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要求之间的潜在矛盾,并通过某种形式来满足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环境需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由于传统、资历条件、教学定位的差别,其相应的景观设计教学水平是不平衡的。而民族地方院校由于教学的资历较浅、师资队伍不足、师生比例失调、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的反映速度过慢,还与其他高校景观设计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本校教育的有序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族地方院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努力探索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教学之路,创造性地建立、发展及完善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探索景观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培养新型景观设计方向的人才,这项任务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也作了尝试性的改革,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在逐步的构建,为将来实现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现状分析

1.1 国外景观设计教育的现状

总体看国外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人类文化学、行为心理学等人文科学,最重要的是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这种综合性进一步推进了学科发展的多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边缘化:景观设计是在自然和人工两大范畴边缘诞生的,因此它的专业知识也处于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

(2)开放性:持有各种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3)综合性:学科专业的综合性。

(4)完整性: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管理到心理行为、文化历史、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5)体系性:这些多学科知识基本都统一在环境规划设计这一总纲下。景观设计自身也应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2 国内景观教育需求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对景观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景观设计教育事业却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城乡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从国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对景观设计师的培养仍是只注重知识讲授而弱化了实践能力。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主要是在建筑类、农林类和综合性高校,还有一部分是在艺术类高校中。由于设置景观设计专业的高校的学术背景不同,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会有所差异。

1.3 我校景观教育的现状

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成立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依托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学科背景,于2006年招收第一届学生,2011年3月与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共同合并成立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包括200多名本科生,现已有两届毕业生。景观设计课程于2006年开设,是本校景观教育的开端。2010年《环艺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校级教学(教改)研究项目立项,而我院景观设计方向的设立是势在必得的,因此做好课程建设和培养计划,更会使得下一步的申报工作事半功倍。

2 地域性的课程内容

《景观设计》是环艺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共56学时,针对学校的地域性特征,我们在整体办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地域性特色的课程建设,有针对性的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包括三部分内容: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12学时讲授)、城市景观环境认知环节(12学时调研辅导)、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环节(32学时设计辅导),下面分别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2.1 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

在这部分内容中,结合地域性特征,我们有针对性的增加了包头市历史文化、景观发展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草原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等,以期从地域景观和技术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结合相关理论讲解,布置作业《包头印象》(图1、图2),通过这个小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景观课程之初理解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思考社会与文化背景对景观的意义,并展示在景观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个人经历的作用。学生从个人感知的角度认识包头景观的特点和原因,分析文化背景、历史原因,开始尝试分析小块地段的景观,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来表达所在城市生活环境的景观要素和肌理。

景观设计基础知识还涉及地形、植物、水景、道路与场地等具体的景观设计要素,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解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第7篇: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经验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考研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学习方法、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

 

教学评价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反思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

 

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

 

优质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

 

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第8篇: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考核体系 效果

考核的基本任务是诊断教学问题,检测学生成绩,督促学生学习。科学合理的考核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和促进作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财经类专业的统帅课程,西方经济学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则这一目标的实现无异于空中楼阁。但在旧考核体系下,本课程考核方法的落后、考核过程的简化、考核理念的陈旧使考核目的并未实现。我们急需探索一种新的考核体系,将学生的学习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笔者从事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已有多年,一直在努力做出这方面的探索。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积累的正反经验,就西方经济学课程新考核体系设计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旧考核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试过程太集中化

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上,许多高校普遍存在考核过程太集中化的缺陷。以期末笔试考卷作为唯一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虽然大多数学校或多或少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但平时成绩一般都只体现为将出勤简单纳入进去。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终结性考核为核心的体系,忽视了形成性考核的重大作用,容易造成学生投机取巧、评定不客观等弊端。由于是一次性考试定成绩,所以,很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等到考试前突击几个晚上,保准过。更有甚者,有些任课老师考试前明示或暗示考试范围,这为平时偷懒的学生提供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而有些平时爱学习的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掌握很到位,但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对考核重点内容的认识偏差,那他们的考试成绩可能会很不理想。再加上运气太差,如:考试时出现生病等突况,则考试成绩可能会一败涂地。这种重终结性考核、轻形成性考核的集中化考试必将引发学生的投机行为,而投机行为势必造成考核结果的不公平。

2、考试内容唯书本化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固然应该以书本内容为基础,但如果考试的都是书本内容,那必定会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入歧途。以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西方经济学课程历次考试的内容基本上全是教材上原封不动可以找到的知识点。名词解释、填空题都可以在书本上某个具置找到,甚至计算题、论述题都是课后练习题。狭隘的考核内容将学生引入到死记硬背概念和原理的轨道上来。这是一种“复述型考核”,考试内容大都是教材知识或课堂教学知识的复述,学生为了考核过关,任由教师牵着鼻子走,按标准答案背书、背笔记,而轻视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往往事倍功半。显然,这种书本化、复述型考试模式并不能考查出学生真正的“经济学水平”,它只是在考查“学课本的水平”。考的是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瞬间记忆能力,而不是考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经济问题的能力。

3、考试方式唯笔试化

考试主要包括笔试和口试两种方式。笔试主要检测学生的认知领域,如记忆、想象、思维;口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心理素质等。由于两种考试方式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为了全面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应将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点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多数高校来看,该课程的考试方式存在鲜明的唯笔试化特征。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长期以来,本课程唯笔试化现象相当严重。笔试的具体操作是,期末由任课老师根据学期教学完成情况,随意命两套试题。“好心”的老师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考试前给学生划出考核重点,学生根据所划出的内容,突击几天,轻松迎接笔试。至于其他形式的课程考试,如小论文、案例分析、辩论、口头测试等,根本没有得到推广。这种唯笔试化考核方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现象。许多学生笔试成绩一流,概念记得一字不漏,原理诠释得滴水不漏。按照笔试的评判标准,这些学生是优等生。但一旦和他们交流西方经济学中某些原理的运用、经济学流派的评判等问题时,这些优等生中很大一部分不是缄默无语,就是语无伦次,思想很贫瘠,思路很混乱,“高分低能”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给我们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纯笔试化考试模式敲响了警钟。它时刻提醒我们,唯笔试化的考核模式并不能全面考核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水平。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新考核体系的设计

针对旧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新考核体系。

1、考试组织由集中考试变为分散考试

要彻底抛弃过去那种“一考定成绩”的集中考试制度,尽量减少终结性考核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分量,弱化它在考核学生成绩中的地位。应充分肯定形成性考核的作用,强化它的地位。笔者的做法是:明确规定本课程的考试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部分,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前者占60%,后者占40%。形成性考核一般有6次,每次占总评成绩的10%,基本上每2到3周进行一次。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多样化,包括口试、小论文、课程辩论赛、案例分析等。为了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也为了突出本课程考试的公开程度,笔者每进行完毕一次形成性考核后,便将每个学生的成绩公布出来。6次形成性考核中,有一次设定为出勤。为了保证出勤率,笔者规定,每学期点名5次,有2次未到者,直接补考。终结性考核在期末进行,采取笔试的方式组织进行。

2、考试内容由书本化变为运用化

学经济学不是仅仅学经济学教材,考试也不应该仅仅是考教材。学经济学固然要从最根本的层面上学习书本知识,考试固然不能脱离这些知识,但也绝不能囿于这些知识。老师上课不能照本宣科,学生考试也不能“照本抄科”。为了形成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正确引导,一定要改变考试内容书本化的现有模式,努力探索能检验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能力大小的考核模式。以笔者为例,在我任教西方经济学的前几年,每次考试都会设计几个名词解释,如机会成本、需求弹性等等。从我当时的认知层次看,并没有感觉出它有什么不妥之处。但通过观察往届考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后,我隐约感觉这种形式的题型完全是在考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是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入到歧途上去。为什么?因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虽然许多学生在答卷上对“机会成本”的概念复述得完美无缺,但考试过后就会将它抛到九霄云外。回过头来问他们:什么是机会成本呢?他们会非常认真的告诉你:这个是什么玩艺,我没有听说过!如此差的效果,能不说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认识到这种危害性以后,笔者改变了考试的方式。2011年上半年,本课程的考试就完全取消了名词解释的题型。对于“机会成本”这个知识点的考核,我调整了问题的设计方向和方式。笔者出题:请你举三个事例说明机会成本的内涵,并诠释机会成本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大意义。笔者的这种转变不是形式的转变,而是理念的提升。它已经完成了从考试内容书本化向书本内容运用化的过渡。笔者强烈建议: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命题者应该放弃名词解释和填空题之类的题型,考试的知识点应尽量突出知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外阅读和钻研精神引进学生们的学习和考核中,让学生真正领会经济知识和原理,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3、考试形式由唯笔试化变为多元化

我们并不想否定笔试在西方经济学中应有的地位,不想一棍子将它打死。但对于像西方经济学这样的应用性相当强的课程而言,如果采取唯笔试化的考试形式,那它就根本不是西方经济学学习和考试的任何意义上的福音。因此,我们应该尽快改变考试形式唯笔试化的局面,走一条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多元化道路。笔者正在做出这方面的尝试。例如,在刚刚结束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中,我针对教材牵涉到的知识点,设计了30道开放性很大的讨论题,组成讨论题题库。现列举几个:请你谈谈对经济学假设的看法;你认为政府应不应该对垄断行业进行价格管制,请举例说明;请你用经济学原理谈谈腐败产生的原因。这些讨论题都没有脱离课程内容体系,但又不能从书本上轻易找到。每个问题都可以发挥出讨论者的想象力、思辨力,可以考核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设计出来后,我将问题随机分成三组,同时将班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学生由任课老师指定一组问题。每个学生必须对自己所在小组选择的十个问题全面收集主题资料,每个问题准备3到5分钟的发言稿。发言之前,由任课老师从任务小组的十个问题中指定一个,要求学生就指定的问题做3到5分钟的发言。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如深度、广度、表达的清晰度、层次性、逻辑性、声音洪亮程度、是否脱稿等进行打分。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新考核体系的实施效果

笔者从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工作八年,前五年采取的是传统的考核体系,后三年采取的是新考核体系。经过三年的实践应用,新考核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核心课程,许多概念和原理枯涩难懂,尤其是它包含很多的数学推理和图像说明。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兴味索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科学的考核体系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那许多学生会不堪重负,最后不得不放弃本课程的学习。笔者前五年的教学中就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后三年中,我设计了新的考核体系,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例如,新考核体系规定,形成性考核有六次,每次占总成绩的10%。由于每次形成性考核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的,所以,每个同学都不能忽视每次的形成性考核。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开展的形成性考核,学生的参与意识、兴趣、动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除了形成性考核的设计外,在笔试的过程中,笔者出的试题的内容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东西。对于这样的设计,学生非常欢迎,认为这样的题目才能考出他们的水平。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产生了,积极性的提高也水到渠成。

2、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内容的去纯书本化设计,新考核体系使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现象明显减少,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在新考核体系中,我们放弃了名词解释和填空题的设计,设定的基本上都是需要考生联系书本上某个知识点来分析某种现象的主观题。如在2011年上半年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试中,笔者设计了三个主观题:列举三个事例说明机会成本的含义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大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有关价格歧视的事例?假如你是某企业的销售经理,你会如何运用价格歧视的原理;每逢大学新生开学时期,移动和联通都会开展激烈的竞争活动,两公司或者相互降价,或者推出存100送1000甚至送2000的预存优惠,请你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分析和评判两公司之间的竞争行为。三个主观题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都旨在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学生作答的具体结果来看,许多学生虽然并不能一字不漏地回答什么是机会成本、价格歧视、恶性竞争等概念,但他们已经可以运用这些并没有“熟练掌握”的概念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说得有一定的深度,许多学生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表明,学生已经学会了运用这些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这正是我们的考核目的,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效果。

3、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的锻炼和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老师传授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或许根本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能力。一个考核体系的成功并不在于它考核了什么高深的、前言的知识体系,而是在于,通过良好的设计思路,将学生引入到“如何学”这些知识的轨道上去,把学习能力的锻炼作为考核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笔者设计的新考核体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如笔者设计的一系列的讨论题,就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需要知道到哪里去找资料,如何摘录出有价值的资料,如何将有价值的资料整理成一个发言稿,如何将整理好的发言稿注入自己的大脑深处,再最终如何将它用清晰的思路和顺畅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些过程都是在锻炼学生“如何学”的能力。在旧考核体系下,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感太强,习惯于老师讲、学生抄、考试记,学习能力很虚弱,遇到问题不知从哪里下手。新的考核体系通过讨论题的设计和口试等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的锻炼和提升。

4、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改善

时代需要能顺利表达自己思想的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在考试纯笔试化的旧考核体系下,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笔者设计的新考核体系无非为学生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和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笔者设计的课程辩论赛。辩论赛中,作为辩手的学生必须能准确地将自己准备的相关资料的内容,自己所坚持的观点陈述出来,并且要捕捉对方的漏洞,进行有力的反击。这肯定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此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辩论赛如果紧张,就会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本来明明自己有道理,但就是落入对方的圈套。明明对方是诡辩,但自己就是无法攻破,因为自己太紧张,心理素质差。在前两次的辩论赛中,学生辩手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存在明显的欠缺,但经过数次的锻炼以后,学生一方面对辩论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度认识,另一方面有了成功与失败的正反经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双娜.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田安国.关于《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第9篇:城市建设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汽车空调;学习情境;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86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课程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综合实践性较强,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强化学生对空调系统检测和维修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故障判断能力,确保学生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布置及电路分布,能熟练完成汽车空调系统的拆卸与安装,并具备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以满足汽车维修企业对学生空调系统检修技能的综合要求。实践证明,基于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主要分析情境化教学设计在《汽车空调系统检修》课程中的应用。

1学习情境概述

学习情境是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职业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应客观、全面地反映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职业信息。学习情境的获取来源于企业工作过程,是教师根据知识教学的需要,从企业生产过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并融入必要的知识要点,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智力活动或体力活动来得到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既能帮助学生精确理解书本知识的内涵,也能阐明知识在企业工作中的实际价值。

学习情境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身体力行地去探索和求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并将这种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实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并获得情感体验。

2学习情境目标

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应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关于空调系统检修工作任务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素养。

2.1知识目标

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明确汽车空调在车上的布置形式;掌握汽车空调制冷与制热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汽车空调系统的暖风、冷凝器、空气净化装置、压缩机等部件的结构及原理;学会看汽车空调电路图;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2.2能力目标

能够熟悉汽车空调在整车上的布置,熟练地将空调系统设备进行拆解与安装;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维修工具,对空调系统进行制冷剂的加注与回收、检漏等操作;能够在实车上分析空调电路的布置;能够根据已有故障,在整车上排查故障。

2.3情感目标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分析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3学习情境设计

3.1学习情境设计思路

学习情境的设计要带有一定的活动性或悬疑性,可以是一项任务或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分析与探索去找到答案。要在活动的实施中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通过学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内的小型学习单元,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也是体现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任务的选取要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到实际任务中。以典型汽车空调检修这个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分析与筛选,归纳出涵盖汽车空调检修任务的所有学习情境,将《汽车空调系统检修》这个学习领域划分为五个学习情境:汽车空调不制冷(10学时)、汽车空调制冷不足(12学时)、汽车空调间歇不制冷(8学时)、汽车空调不制热(8学时)和汽车空调故障指示灯亮(14学时)。对于实施过程较为复杂的学习情境,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情境,如情境一可以划分为4个子情境:制冷系统常规检查、制冷剂充注量检查、制冷系统检漏、制冷剂加注。

3.2学习情境详细描述

学习情境设计要以职业行动能力来描述,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工作过程,将职业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以学习情境一中的子情境制冷剂加注为例,学习情境的详细设计如表1所示。

4.1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坚持教学实施的过程性和完整性原则,通过创设与企业相仿的工作情境,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来构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情境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制冷剂加注这个子情境为例,具体教学安排与步骤如下。

(1)明确任务:将学生划分小组,每组4~5人,选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下发学习资料及任务工单,教师向学生传达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加注。在任务开始之前,教师对重要仪器进行讲授,重点讲述歧管压力表、制冷剂罐注入阀、制冷剂回收设备等,并演示其使用方法。

(2)计划:这阶段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和协助者。各小组根据已经明确的任务,结合教师讲解和已有学习资料进行自我学习,分析空调制冷剂加注的具体步骤和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最终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并填写任务工单上的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小组完成情况加以评判与引导。

(3)决策:各小组分别选取一名代表将小组讨论结果在班级汇报,通过组间讨论,分析每种方案是否合理,能否按时完成,并最终确定最佳实施方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课堂活动进行全局把控,通过问题引导等方式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获取最佳方案。

(4)实施:各小组分配角色,明确各自职责,并开始制冷剂加注任务的操作。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小组成员按分工完成仪器设备的检查、管路连接及加注等工作,并进行过程记录,尤其是对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记录。

(5)检查:教师负责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在任务实施期间,教师从旁观察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小组任务完成进度,督促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规范学生行为,参与问题讨论,并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6)评估:各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及记录情况,重点介绍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由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点评各小组的步骤完成情况、完成结果及出现的问题,并将学生课堂表现列入课程过程性考核中。

4.2课业评价

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这种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个人课堂表现的重视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又能更客观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在课上将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详细记载并给出分数,并在学期末进行汇总,结合同期末考核成绩进行总评,最终作为学生这科的最终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