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也发展迅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上市公司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市公司在运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其中财务风险是当前许多上市公司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风险管理;分析;探讨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公司,对财务方面工作的研究都越来越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更是许多公司当前关注的重要课题,就我国许多公司而言,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不能落实到位,没有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规避公司的财务风险,这给上市公司的发展进步带来很大困难。要想促进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发展进步,就要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来管理财务风险。
一、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1.关于财务风险的预防。
在公司的营运中,财务风险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由于财务风险具有不稳定性,因此给公司带来的财务成果也变化多端。在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中财务风险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对公司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所以越来越受到公司管理者的重视,只有做好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为公司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2.财务管理的控制研究。
在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中,领导者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从公司的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等方面对公司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要想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首先要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达到降低公司财务风险的目的。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不能准确认识财务风险。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增多,上市公司的管理体制也逐渐完善,尽管风险管理体制已经建立,但是管理层的许多领导和员工风险意识欠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一味的追求管好资金,没有把规避风险的工作放在首位,这就使得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框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另外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存在着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因此不能对财务风险准确认识。只有对公司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他们才能更准确的认识财务风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综合素质的缺陷,风险意识的淡薄是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期地评估,只有事后进行补救,这给公司的运行发展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准确认识财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2.缺乏风险管理的策略。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比较重视事后分析,没有制定出严谨、规范、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当前的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很多不足,风险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较为欠缺,表面上风险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其实并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公司风险,造成财务风险缺乏策略管理的措施,严重影响了公司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制约着公司的发展和进步。
3.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
对上市公司而言,应对财务风险的重要管理方式是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可以促进公司健康快速的发展,还能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为公司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体制不够健全,领导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不够重视,这给公司财务风险方面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另外,虽然有些上市公司已经建立了财务管理组织系统,但是风险监控职能部门或组织过于简单,风险管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总而言之,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健全。拥有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对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出判断。
三、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员工是上市公司的核心,员工的凝聚力能够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进步,上市公司要想对财务风险充分认识,就必须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上市公司员工财务管理工作的培训,让公司全体员工都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控制。一方面公司要加强内部宜传,在公司的文化建设中把强化风险意识放在首位,让公司的全体员工能够自觉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另一方面公司要更加重视员工的素质教育,定期对员工开展学习培训,让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便在工作中灵活的运用。
2.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作为公司发展中的重要部分,贯穿公司的各个环节,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是当前上市公司的重要课题。公司为避免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而导致经营失败的风险,必须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只有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才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虽然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制订了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但在财务风险管理环节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财务风险管理程序在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引起领导者和管理层的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程序的建立,应该由董事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并且根据公司的经营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流程,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防范。
四、结语
近年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上市公司不仅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就要求我国上市公司积极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公司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改变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方式,促进公司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明,叶永钦,金融海啸凸显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缺失[J].董事会,2009(7).
[2]赵萍.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科学之友,2010(7).
[3]蔡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2(8).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医院的经营机会与财务风险同在。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建立和完善医院防范风险的机制,已经成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医院财务风险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一、医院财务管理中风险的来源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导致偿债能力降低。笔者认为,当前医院的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人员对风险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2.财务制度不完善
目前很多医院都是在出了问题之后才知道自己财务制度方面的漏洞,医院的财务制度有的形同虚设。有时候出了问题无人负责,工作人员推脱责任的情况突出,这都是财务问责制度不完备的表现。许多医院也未建立事前风险预测的机制,无法主动的抵御风险,只能被动的承担风险。所以医院急需建立一个风险预警系统,是医院目前刻不容缓的一个任务。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财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如果单位的内控制度混乱,就会造成经营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医院财务管理中风险防范对策
1.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训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医院财务工作人员还是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颇深,专业程度不高,其综合能力与专业素质无法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医院运行。因此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应建立财务人员考评体系,对于一名财务人员上岗之前应进行专业知识测试和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后上岗。在岗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对没有能够通过考核的人员应再集中进行培训。还要经常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新的会计准则与新的财务制度,研究新问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而且还要有个优胜劣汰的机制,定期进行考核,跟不上时展的会计人员要被淘汰。在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过程中,许多问题都是按国际惯例解决和处理,财务工作也是这样。因此,财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为国有医院降低财务风险做出贡献。
2.健全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建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要辅以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具体说来,首先要成立财务处风险防范小组。风险防范小组成员一般由财务审核、账务处理、票据管理和门急诊、出入院处组长等各个岗位人员组成。其次,风险防范小组要引入流程再造的管理理念,对目前习以为常的财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重点风险环节和风险控制点,针对性地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并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对医院来说,主要的风险控制点包括财务退费、业务款收缴、病人欠款管理、住院医药费减免等环节,据此需要制定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如《业务收入解缴制度》、《财务收费退费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住院病人费用核改操作规范》等项目。与此同时,还需要设立与之配套的日常审核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实践中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3.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医院财产的安全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减少可能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出现。因此,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医院应根据2006 年卫生部印发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结合本单位实际境况细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具体实施程序。应当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按相互牵制的原则将医院各项业务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赋以相应的权限和责任,把防范财务风险分解到相关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岗位,并建立相互制约机制。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医院环境的复杂多变,医院内控制度的缺乏和管理人员的失误,加上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缺乏,导致医院风险抵御能力较差,财务风险事故频发,给医院和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只有树立风险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控外审,才能较好地降低医院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彦惠 吴有宏: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浅探[J].企业导报,2009(09):636-65.
[关键词] 财务风险;控制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 F275;F2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008- 02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财务风险,调查发现,财务风险是造成企业倒闭的首要原因,规避财务风险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普遍不高,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运营等方面存在较高的风险,这成为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潜在隐患,一旦企业的经营内外环境出现较大的波动就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难以控制,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伤害。鉴于此,构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1 财务风险
风险是指发生损失的一个概率或者实际结果与理想结果之间出现偏差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与财务相关的风险,财务风险本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所有风险在资金层面的一个表现,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资金筹集使用等方面所发生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一般表现为以下3种典型形式:①筹资风险,负债经营是目前很多企业采取的一种经营策略,通过负债可以弥补自身资金积累不足,企业扩张资金不够的难题,实现借助于负债这一财务杠杆可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大,然而负债总是有约定的还本付息时间,如果企业负债比例过高,就会背上沉重的资金还款压力,一旦所借入的资金不能够按照预期产生效益,那么企业的就会面临还款违约风险;②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这是资金投资领域的客观规律,收益越大风险越高,如果在投资之前没有做好投资风险分析的话,那么企业的投资就会有打水漂的风险,企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了难以取得预期的收益的项目之中就会分散企业的资金优势,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③资金运营风险,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销售往往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因为市场竞争比较剧烈,很多企业都会赊购原材料,同时又赊销产品,当企业的赊销款不能够及时收回的话,那么企业的资金链就会趋紧,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断裂,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2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外部因素,也有企业内部因素,既有可控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手段采取的前提条件,本文从外部原因以及内部原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进行两个方面的概括。
2.1 外部原因
企业总是处于一个社会环境之中,其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一般来说,外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市场风险,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很容易给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行业景气与否,竞争对手变化情况等等都会打乱企业的财务预期,举例而言,当企业所在的行业步入不景气的周期以后,企业的应收就会现款,从而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②政策风险,政策的变动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举例而言,利率政策的变动将会导致企业资金成本的上升,当国家上调贷款利率的时候,那些负债经营的企业资金压力就会大增,从而产生财务风险,或者当国家出台某类产业政策时,也会给企业资金运营带来波动,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在国家限购政策出台以后,企业的销售回款就会延迟,结果放大财务风险;③社会风险,社会环境的变化会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举例而言,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那些不能够做到绿色生产以及销售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就会销售受阻;④合作风险,企业总是处于一定的产业链条中,其上下游都会有合作对象,当这些合作对象出现状况的时候,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举例而言,企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突然提高价格,就会增大企业的财务支出,带来财务风险。虽然对于企业来说外部风险的可控性比较小,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必然遭受这些外部风险导致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全可以规避外部风险或者将外部风险的冲击降到最低。
2.2 内部风险
从企业自身来寻找财务风险的成因,本文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宏观经济向好的背景下,其发展基本上是顺风顺水,企业管理者因此财务风险意识不足,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盲目乐观,没有危机意识,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就会忽视企业经营中各种潜在的风险。企业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市场开拓以及产品开发层面,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这种情况下一个冒进的企业发展决策更是进一步放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②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强,财务风险控制水平较低。财务风险控制是财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是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控制需要财务工作人员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如果财务工作人员不具有这方面的知识以及丰富的财务风险控制经验就会导致财务风险不被发现,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更大的危害。③投资决策比较随意。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投资决策随意,投资行为没有一个科学的流程,往往是企业管理者脑袋一热,看到哪些项目有不错的盈利,就没有进行投资决策分析贸然进入,其结果可想而知,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会因此而放大。④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者之间的职责权限界定不明,财务支出管理混乱,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不高,资金的周转期限比较长,由此也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3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具体策略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有企业应从多方面着手来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结合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推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水平的不断提升。
3.1 注重对外部环境的分析
企业总是处于一定的外部经营环境中,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客观存在,这对于企业财务状况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地化解外部环境给企业财务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企业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以及预测。企业管理者应树立顺势而为的经营管理理念,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化解外部环境对于企业财务的冲击,反之如果环境与企业的财务手段存在冲突的话,必然会放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举例而言,当行业进入衰退周期的时候,企业在财务策略方面就要适度保守,减少投资规模,采用现金为王的策略度过行业的寒冬,这样就能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当国家实施降低货币利率政策的时候,意味着资金的使用成本的下降,企业可以适度地提升负债比例,这样就可以化解经营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企业的收益。企业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密切观察外部环境的变化,注重积累相关方面的政策信息,立足当前,未雨绸缪,这样才能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
3.2 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
很多企业财务风险的爆发都是因为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欠缺所导致的,财务管理岗位是企业的重要工作岗位,企业应该在岗位的胜任能力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据此来进行严格的招聘以及培训,从而构建一支专业知识过硬,职业素养良好的财务工作人员队伍,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在招聘方面,企业应注意对应聘者胜任力的考核,不仅要注重对应聘者的财务风险控制专业知识的考察,同时还要注意对其工作经验以及职业素养的考核,毕竟财务岗位至关重要,用人不慎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概率的提升。在培训方面,企业应加大投入力度,在财务风险管理领域知识快速更迭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应强化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让财务人员了解到、掌握到财务风险控制领域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方法,从而为其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夯实知识基础。
3.3 科学进行投资决策
企业的投资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投资不利带给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很多企业现有的粗放式的投资决策机制应尽快地加以改变。企业科学的投资决策应做好项目的尽职调查,为了提升企业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仅仅依靠单个管理者进行决策显然其失误概率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能够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投资决策,那么集结众人智慧进行的投资决策能够照顾到投资的方方面面,提升投资成功的概率。
3.4 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企业不可能将产品生产以及销售的全部工作都纳入到企业的内部,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选择一个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经营,减少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在合作伙伴的选择层面,企业应建立一整套的筛选体系,不能仅仅将成本作为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质量、供应速度等等,这样才能减少合作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意义重大,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这一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自身的实际,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不断地摸索探索,从而找到一条适合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道路,实现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财务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原则与具体措施[J].长三角,2010(7).
[2]贺冬娥.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J].硅谷,2009(8).
[3]陈健.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云南科技管理,2007(5).
关键词:金融一体化;网络经济;金融会计;风险;防范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确保我国避免来自其他国家的金融影响,实现稳定发展,是金融业进入一个新时代以来的新要求。近年来,对于金融一体化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定义。在金融领域内,金融一体化是指通过相互沟通渗透,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实现金融产业融合的过程。另一个论点是,金融一体化是金融活动的一体化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互相影响。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或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还可以防止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可乘之机制造财务风险。
一、金融财务风险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根据财务的概念及财务管理的内涵分析得到财务风险的含义。因此在金融领域,金融财务风险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失真或其他因素导致的风险。
二、金融财务风险理论
目前,财务风险理论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会计主观判断选择错误的风险、金融衍生品和其他经济因素的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在信息经济中企业资产损失的不当处理成本风险等。目前我国很难实现金融市场的实时监控,甚至无法实现完全公平的管理。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这样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1.金融会计规范风险。尽管目前财务会计理论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市场情况太复杂,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所以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第一,灵活的会计规范难以把握,给很多银行经理留下了滥用权力的机会;第二,会计标准的制定还不够完善,仍在非标准的阶段,对于一些细节考虑不足,导致一些不法行为有机可乘的现象;第三,金融行业的金融衍生品太多,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控,导致风险存在的必然性。2.金融会计行为风险。当前,财务会计行为的风险是最常见的一种金融行业的风险。由于财务会计的特殊作用,常常因为其不当行为或贪图利益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金融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经常接受很大的资本流动,很难绝对公平。除了主观因素外,不同的财务标准背后有不同的利益集团。
三、金融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目前,有两个主要原因产生财务风险,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在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大的风险是由主观原因造成的。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很难实现实时监控金融市场、实现公平竞争,甚至无法实现完全公平的管理。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金融行业发展具有一些不确定性,财务管理人员很难理智面对诱惑。1.非故意形成的金融财务风险。非故意财务风险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环境变化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经济的财务风险,一般很难避免,只能采取措施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二是财务人员的工作造成的错误记账,以及财务信息泄漏等现象,这种情况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风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将逐渐增加金融风险,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对于金融行业的管理来说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避免一些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或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还可以防止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可乘之机制造财务风险。企业可以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以减少潜在的金融财务风险的出现。2.故意形成的财务风险。出现这种类型的财务风险概率逐年增加,风险的来源主要是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某些财务人员出于各种目的故意编造一些虚假会计信息,形成财务风险。诱发财务管理人员捏造虚假信息来源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金融机构本身不符合上市条件,但为了获得利益,利用这种方式弄虚作假,为了达到企业上市的目的。也有一些金融机构为了稳定股票收益,或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为了转移视线而使用这种方式。当然,利用这些措施,达到企业逃税的目的,是非常不恰当的,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财务经理美化他们的管理性能,为达到直接促销的目的,所以编造了一些虚假信息。
四、财务风险的防治措施
1.构建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完善会计监督制度。首先,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或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还可以防止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可乘之机制造财务风险。接下来,应加强内部管理。其中重点应加强对企业、政府及主要出现内部财务风险的部门管理,完成内部人事管理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提高团队责任和企业形象,可以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第三,我们应该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仅仅依靠会计人员的意识是不可能完全避免风险的,同时应该通过宣传教育避免财务风险,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能有效防止财务风险。2.过时的会计信息标准与规定需要更新与调整。在金融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根据谨慎原则调整提取不良贷款和应收利息的的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金融机构与国际惯例接轨具有深远的意义。3.强化金融监管并构建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并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促进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系统的实现,提高金融部门的效率。4.人力资本方面的建设。为了加强金融监管,并最终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规避,企业和有关部门应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在专业人员的培训上增加更多的投资。特别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一方面,财务专业人士应该掌握风险预防、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邀请培训课程专家和聘请有关部门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作为讲师,在预防关键风险的新形势下,根据财务会计的特点开展培训。应该坚持走出去原则,组织好会计从业人员出国学习和考察,学习国外先进财务风险防范的经验和实践。
五、结语
随着我国的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很难实现金融市场的实时监控,进而实现公平竞争,甚至无法实现完全公平的管理。为了确保风险规避,财务管理系统必须是完善的。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或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及时修复系统漏洞,还可以防止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可乘之机制造财务风险。另外,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人事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使财务专业人士掌握风险预防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赵鹤.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分析[J].商业会计,2016(1).
[2]许馨予.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规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6(4).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问题措施
1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意义
大数据时代,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就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长期性发展而言,必须确保其符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企业应当熟练掌握和运用大数据技术为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1.1增强财务信息筛选能力与信息安全性的需要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财务信息是其制定发展战略和决定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企业财务信息安全性成为了影响其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相当数量的财务信息和财务数据且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与数据当中甄选出有价值和有用的财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企业数据使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大小。通过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开展,企业可以很好地从众多财务信息当中筛选出能反映企业生产运营和经营管理情况的信息与数据,避免无效信息数据的干扰与影响,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发展方向的选择提供重要保障。
1.2减少企业经营损失的需要
企业的建立以盈利为目的,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企业经营的质量和战略,关系到企业自身能否平稳长远地发展,因此,企业如何将自身的经营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来确保获取最大化利益成为了企业发展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通过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对企业的投资活动与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及时发现和处理在投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预测出潜在的风险,为企业经营发展寻找安全性突破口,扩大市场份额,减少企业经营损失,力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增强。
2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
2.1对财务风险预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足
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处事规律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思想意识的支配与制约,同样地,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总体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企业自身对其重视程度的影响,企业对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给予较高的重视是增强其财务安全和提高发展稳定性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但从近几年我国企业发展实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对财务风险预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足的问题,导致企业的发展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举例来说,企业发展对财务风险预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足表现为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财务风险预警意识薄弱,在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开展过程中未能够给予财务风险预警部门以必要的人力、物力与资金支持,导致财务风险预警工作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企业不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行情变化来及时调整和改善自身经营方式,落后于时展潮流,经营效益也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2.2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归根结底还需要依靠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工作人员,所以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技能高低成为影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部分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开展方面还存在着相对较为明显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工作人员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素养难以有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从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开展来看,其自身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财务风险预警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我国部分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的选人用人制度不健全,因此存在着通过领导关系进入企业工作的情况,因此,财务风险预警部门部分工作人员也存在着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部分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陈旧落后,不能够根据时展需要和市场行情变化来及时补充新知识,导致其在开展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延续以往工作方法,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有效性得不到必要保障。其次,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人员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相对较低。当前,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产生数据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企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正以海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要求。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部分企业还存在着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人员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相对较低的问题,不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来甄选有价值和准确性高的财务信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得不到有效保证,降低了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2.3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与重要依据,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否完善和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从近几年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我国部分企业还存在着相对较为明显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不能够按照规定程序有序开展,财务风险预警的工作质量也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3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对策
3.1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意识
由于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着对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一问题,因此,企业自身必须明确意识到以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意识为手段来提高企业发展稳定性和发展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在企业日常运营发展的过程之中,在思想意识层面着重增强其风险预警意识,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首先,增强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财务风险预警意识。企业领导者自身的发展观念与企业经营理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由于我国企业存在着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财务风险预警意识薄弱的问题,因此,当前必须着力提升企业领导者对开展风险预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通过风险预警工作的开展来为企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意义。企业领导者应当对风险预警工作给予足够重视,无论是在政策抉择方面还是在资金支持方面都需要给予大数据背景下的风险预警工作以必要的支持。其次,增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预警意识,使其积极配合财务风险预警部门的工作开展。除了增强企业领导者的财务风险预警意识之外,企业还应当重视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财务风险预警的认识,力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各部门与各层级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积极配合,减少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开展过程之中遇到的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其工作效率与质量。
3.2建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拥有高质量专业化的风险预警工作队伍是确保企业风险预警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由于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着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要想确保企业获得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就必须意识到建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迫切性。首先,重视对企业原有风险预警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之中把握住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对原有工作人员展开培训的过程之中着力增强工作人员对于时展和市场行情变化的认识,使其对时展所产生的新理论和新观念形成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在夯实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新其知识结构,补充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新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对原有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养,提高其在大数据时代下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程度,增强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能力,确保其能够在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合理高效地使用大数据技术,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次,建立严格的选人用人制度。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之所以参差不齐,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企业选人用人制度不健全,不能够确保工作人员的录取与聘用是通过正常程序进行,一旦出现通过人情关系进入财务风险预警工作部门的情况,则很难保证其专业素养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此,现阶段企业自身必须建立严格的选人用人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录用的严格与公正。最后,引进优秀人才。对原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对提高财务风险预警工作质量的需要,企业还应当积极地引进优秀人才,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来为财务风险预警工作输入新鲜血液,依托于所引进的人才来调整发展理念、改进发展方式,使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3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需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存在着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企业应当对此问题给予足够关注。具体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监督监察部门。通过监督监察部门的建立可以对在财务风险预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和相应的惩罚,使企业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财务风险预警的规章制度来开展工作;其次,借鉴和吸收其他企业成功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经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当在分析和总结自身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经验,避免照搬照抄其他企业发展经验现象的存在。
民营医院是一种新的医院发展模式,民营医院与企业一样,不仅讲求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讲求经济效益,财务风险控制问题也是其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概念、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论述了财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以及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研究的意义所在,将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与一般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可以借鉴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通过对民营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提出了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和预防对策。
【关键词】
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院管理、医院发展也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伸展。医院财务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因此,做好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是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问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经济运行的核心工作。
新形势下,财务风险对医院生存发展的影响也愈来愈大。民营医院如何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医院发展中的各种财务风险,确保医院向着合理、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成为重要问题。
民营医院在对财务风险控制的认识上,和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性企业相比,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和不足,基于这样的现状,对财务风险控制的认识和探讨对医院这样特殊的经济组织来说,具有重大并且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进行确认,能够针对风险存在的形式以及关系到的领域,寻找民营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得以完善的对策,从而确保民营医院财务系统安全,为民营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促进民营医院稳定的发展,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对加快民营医院和促进区域卫生事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理论基础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计、控制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效益发生偏离,从而造成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
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经济后果的不确定性,既有收益也有损失的可能。而狭义是单指损失。本文选择其狭义的定义。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具体来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第二,企业财务管理以及业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第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第四,企业内部、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间关系混乱。
(三)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与一般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比较
1.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相同点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也在逐步向着企业化管理的全成本核算和全面预算管理靠近。具体来说,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着以下几个共同点:
(1)对财务风险控制的态度相同。由于财务风险的广泛存在,会对经济组织的资金流和资金链会产生重大的影啊,在这些影响中,都是以负面影响为主。因此,无论是医院还是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时,都会选择对其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积极控制。
(2)对财务风险控制的标准基本一致。民营医院的不断企业化也使得它们在财务风险控制的标准上基本一致。
(3)对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相同。财务风险都是从财务决策和业务流程中产生、并且要经历一个固定的转化和传导机制转化为对资金流的影响。要进行财务风险控制,无论是一般企业还是民营医院都会实施相同的方法。
2.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区别
由于其经济组织的业务特点不同,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医院财务风险控制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差异,这些区别的主要原因有:
(1)经济组织的业务特点不同。对企业来说,大多数企业都是购进原材料,产出产品的,所以生产往往是企业的核心任务。而医院就其业务特点来说,是典型的服务性经济组织。
(2)对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的强化程度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控制手段的力度不同、审计在财务风险控制中的地位不同。
二、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民营医院外部环境的和内部环境的共同构成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环境。从外部环境而言,一方面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改革的方向和经费的投入对象由全民医疗保险等个人服务领域转向疾病控制,与此同时,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其对药品利润的关注,导致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严格监控和管理,实行药品招标。这导致药品利润空间压缩。另一方面,物资的价格高低和采购比例及顺序和周转流动情况会引发财务风险。
就内部环境而言,医院的机械设备采购、药品和卫生材料以及其他必备材料是医院维持运转和开展日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医院对于固定资产如专业医学设备和医院的规划建筑这类消耗量大回收期长的投资的决策的失误,将会导致医院日常运作没有保障;堤外医院自身的建设资金过高,负债率居高不下,这促进了医院的财务风险的出现;财务管理者的疏忽和意识淡薄及能力不足是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又一重要原因,财务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导致财务决策失误,劣势因素不断累积扩大引发财务风险的出现;另外一点是医院的财务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让管理者有机可乘并经常将之作为事故后的挡箭牌和遮羞布,责任追究出现漏洞。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让财务运行效率缓慢,财务风险发生可能加大。
三、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和预防对策
(一)加强成本核算,开展成本控制分析,实行预算控制
成本控制是民营医院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医院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内容,医院财务管理者须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重视成本和预算的分析和正确评估财务分析的实际效果。要理清思路及时查明成本偏差出现的环节和原因以便医院重点治理和把控。总之,要对成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调控,掌握好预算控制的力度和方向使成本在可控范围内运作,确保民营医院正常的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流动量,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引入民营医院财务领域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对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控制有着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权责发生制引入医院财务以后,民营医院和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有了更多的相通之处,可以更多的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也明确的其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因此,民营医院利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财务风险控制是完全可行的。
(三)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引发财务风险的问题,须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提高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风险出现的能力。
(四)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民营医院的制度不完善始终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瓶颈和短板。要加强医院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建设,确保管理透明、公开,监督有力,效果明显,明确各个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病建立一套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四、结论及建议
民营医院的制度不完善始终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瓶颈和短板。要加强医院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建设,确保管理透明、公开,监督有力,效果明显,明确各个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病建立一套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民营医院的财务管理对于民营企业经营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有效的控制的医院的财务风险,帮助民营医院承担起它应负的社会责任,是当前民营医院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民营医院与一般生产性企业在风险控制问题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民营医院财务风险成因既来自外部环境又来自内部环境,针对民营医院财务风险问题,应该采取的控制的措施和预防对策主要有加强成本核算,开展成本控制分析,实行预算控制;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引入民营医院财务领域;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兴滨.公司理财[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2]傅劲松.浅谈财务风险及其管理[J].浙江经专学报2002(4)
[3]何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上海企业,2001(11)
[4]刘贵炎.医院负债经营下的财务风险控制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
[5]李玲.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3)
[6]锥敏.试论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
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非营利性的,因此,与企业经营活动财务风险相比,事业单位风险属非经营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呈现出复杂化,财务管理工作由潜式风险管理变为显式风险管理。本文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指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筹资风险筹资主要分为性筹资和债务性筹资。性筹资方式所筹集的资金为永久性资金,不用归还及支付使用成本,主要有财政拨款、事业性收费等;债务性筹资方式所筹集的资金到期必须还本付息,主要是从银行取得的贷款。目前,事业单位负债大多用于中长期项目投资,投资数额大且期限长,存在着债务性筹资风险;另一方面,国家为了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可能上调利率,仅偿还贷款利息就会给事业单位带来相当大的资金压力。
(二)投资风险投资主要包括对外投资与对内投资。在对外投资方面,事业单位由于资金紧张,对外投资能力不足。在对内投资方面,事业单位对基础设施、实验设备等进行了较大投资,超过了正常资金承受能力,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
(三)支付风险事业单位面对商务信息的内容和传播方式没有正确的辨识,以至于对商务信息的合法性、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和便捷性缺乏正确判断,导致货款已付,而货物未收到现象,就是支付风险。
(四)核算风险事业单位核算风险表现在,一是会计操作风险,主要因各种人为的失误、欺诈及意外事故引起;二是账务处理、账户核对、事后监督方面的风险;三是结算工作中的支付凭证风险、资金清算风险、凭证印章密押器和压数机管理风险。
(五)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对财务人员而言,道德风险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非法牟利。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涵盖了人员配置、岗位分工、明确权责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在财务关系处理过程中,可能采取不合作或隐瞒重要事实、虚报相关数据等行为,导致道德风险。
二、事业单位风险传导
事业单位通过资金运动将整个单位联系为一个经济系统,一旦网络中某个财务关系产生财务风险,将通过特定载体发生传导、延伸、波及等现象。广义的财务风险传导指通过某些载体经由特定路径传导到其财务关系。狭义的财务风险传导指某一理财环节财务风险通过某些载体经由特定路径传导到另一个理财环节。
(一)风险传导路径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传导路径包括内部各部门之问的财务风险传导、通过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之间的财务关系进行传导、通过具有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传导。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传导的载体主要是资金、信息以及理财人员。资本运动过程实质是理财过程,这一以资金为载体的理财循环过程处处存在财务风险,而且可能将由某个财务运动节点产生的风险传导到另一个节点,产生以资金为载体的财务风险传导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理财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财务风险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传导。理财人员是各项理财活动的具体行为者和决策者,理财人员自身素质决定了财务风险的产生以及财务风险的传导。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传导速度较慢、影响结果迟缓,容易防范。影响程度包括严重财务风险传导、中度财务风险传导和轻度财务风险传导。无论哪种级别,对于经常、直接的财务关系或业务,信息透明度相对较高,较易采取预控措施。对于间接联系的财务关系或不经常发生的理财业务,其信息透明度差,很难采取预控措施,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传导具有不可控性。
(二)风险传导控制目标控制事业单位风险传导有三个目标:实际工作性目标、财务信息性目标、合规合法性目标。实际工作性目标即财务活动的资金核算、资产管理、项目实施、内部监督、队伍建设等主要工作环节在运作程序上应做到规范有序。财务信息性目标即财务管理活动所形成的全部财务信息应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况,符合可靠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和完整性的质量要求。合规合法性目标即财务活动不能只考虑事业单位自身发展需要,必须遵循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确保财务工作的合法性。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传导的预警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往往是负责人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和危机前的征兆重视不够,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导致危机爆发。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借鉴企业会计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数据比较,对财务运作中潜在风险预警预报,提出控制措施,将可能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审批、监督和管理权限上严格规定内部控制程序,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制及相应的预算执行比例指标,进行指标评价,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率。
(一)风险传导预警指标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警是对事业单位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监测预报,为单位宏观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其中主要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主要反映事业单位偿债能力的保障程度,该指标越小越好,一般应小于1;累计借款总额占总资产比率,该指标越小越好,当该指标大幅度升高时,则应发出预警警报,引起管理者重视;累计借款占总经费收入比率,该指标反映事业单位承受财务风险的程度,借款比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已获利息倍数,该指标等于l说明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能够偿还贷款所产生的利息,该指标小于1说明现金净流量不能偿还贷款所产生的利息。
(二)风险传导预警创新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为预警系统克服传统方式的不足提供了新的可能。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BP网络应用较广泛,可利用BP网络对事业单位财务进行风险预警,通过建立BP网格学习规则,取流动比率、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率、后勤资产负债率、现实支付能力、潜在支付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事业单位偿债率、事业单位借入款的期限结构(中长期)、事业单位债务率等财务指标作为网络输入,确定网络结构,利用样本数据通过一定的学习规则进行训练,提高网络的适应能力,从输出结果判断风险等级。BP人工神经网络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中具有较强的信度,实用价值较大。
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中止对策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法规制度为准绳,及时中止财务风险。
(一)培训财务人员风险传导意识财务风险贯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始终,应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与风险识别能力。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及时进行知识更新,让会计人员熟练掌握新的会计知识和经济法律法规,领会法规制度各项内容的实质。对事业单位专业性强的会计业务,必须实行有重点、专题性的培训。
(二)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传导,针对单位事业收入季节性形成的现金流入量不均衡的特点,财务预算管理要借助现金流量平衡规律,编制现金预算,解决财务收支在时间和数量上的不平衡,提高财务保障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积累机制及积累比例,建立负债偿还基金,以期在贷款到期日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金。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正确计算潜亏总额,规划扭转潜亏时间表,控制好单位的基本收入、支出及分配政策,以收定支,做好单位运作资金的“节流”工作;实行盈余预算,弥补事业基金亏损。
民办教育机构(Private Education Organization)是由民间资本出资组成的教育机构,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截止2008年底,我国已拥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2万多所。在看到民办教育机构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痛心地看到很多机构因规模扩张不力而黯然衰败,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财务风险缺乏防控。南洋、新世纪外语……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如何在规模扩张中有效防控财务风险,是民办教育机构必须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二、结合A教育集团案例研究民办教育机构规模扩张的财务风险
民办教育机构规模扩张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是“广义的财务风险”,它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动态的风险,包括筹资、投资和现金流量风险。下面结合A教育集团的实际案例展开分析。
(一)A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背景
集团由北京A培训学校发展壮大而来。1993~1995年,集团通过专攻出国英语培训市场在北京站稳了脚跟;1996~2000年,集团开始第一轮规模扩张,在上海和广州设立了分校,并相继投资设立了实用英语学院、书店、科技有限公司;2001~2006年,集团不断向关联性强、互补性强、延伸性强的领域多元化扩张,以每年平均新开5所分校的速度进入第二轮规模扩张,并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兴建中小学全日制学校,并投资开办了文化传播公司、职业培训学校;2006年集团在海外上市,收购了北京和长春两所高考复读学校,并投资设立了学前教育拓展中心、国际汉语培训网站。目前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集教育培训、图书音像出版、出国留学服务、职业教育、在线教育、教育研发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集团。
(二)集团规模扩张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其防控
为配合规模扩张战略的实施,2001年集团成立了“总公司”,对子机构规模扩张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防控。
1.扩张前的财务风险防控
为了做好投资风险的防控,各子机构扩张前需向集团提交“项目建议申请”,“投资项目建议审批表”模板如表1。
表1经集团领导审批后再返至各机构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表”模板如表2。
表2的审批应成立以财务部为核心,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为责任中心的可行性研究小组,确保能尽可能地充分识别和防范项目的财务风险,这也是动态财务风险防控理念的有效体现。
同时,从集团背景资料可知,规模扩张初期,集团主要凭借自有资金实施稳健扩张,之后铺开的大规模扩张主要依托的是2006年海外上市后筹集到了1.12亿美元资金。因此,集团规模扩张的筹资风险相对较小。而集团2007年~2009年相关数据显示,三年间的资产总额增加了1.5亿美元,而上市仅筹到了1.12亿美元的资金,资金缺口以何种方式弥补呢?数据表明,资金缺口主要来源于随着新学校和新教学项目的增加,递延收入(学费已全额收取但教育服务尚未提供完毕)三年间新增了3155万美元,应付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其他流动负债新增了1185万元,所以集团实际上是利用了“浮游资金”的自然负债筹资方式。这种方式基本是零筹资成本,在集团实力强大、声誉良好的情况下,这种筹资方式非常有效地规避了集团规模扩张的筹资风险。而不得不引起集团高度关注的是,随着集团规模扩张新增占地面积18万平米(增幅46%),扩张项目的现金流量风险开始凸显。
2.扩张中的财务风险防控
(1)密切监控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财务指标
根据集团2007~2009年相关数据整理分析的现金流量指标如表3。
从表3可见,“现金比率”指标2008年比2007年下降了20%,这是集团规模扩张导致配套教材库存增加造成。2009年集团放稳扩张步伐,指标也趋于正常。“现金负债比率”均保持在2倍以上,2008年虽有小幅下降,但这是规模扩张初期的正常现象,是暂时性的,2009年集团放稳扩张步伐后,比率相应也得到了回升。
从“现金流量比率”和“现金流量充足率”的递减来看,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三年仅增长了50%,而流动负债却增长了71%,其中流动负债中增幅较高的是所得税86%、递延收入73%和应计费用及其他流动负债66%,结合营业净收入增长了121%、招生人数增长了42%和教育占地面积增长了46%来看,说明集团规模扩张已经实现了集团规模、招生人数和收入的飞速增长,但同时却隐藏着越来越大的偿债风险。所得税的债权人是国家,递延收入的债权人是学员,应计费用的债权人是房产所有者或管理者等利益相关人,一旦集团的现金偿债能力继续下降,将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集团应密切关注流动负债的增长,及时分析增长原因,调整和纠正非正常增长因素,控制规模扩张中流动负债的合理增幅。
从“现金净利比率”来看,集团的现金获利能力非常强,这也是教育行业被众多投资者追捧的原因之一,但应引起关注的是该指标值从2007年的1.8下降至2009年的1.27,说明随着集团规模扩张的不断推进,现金获利能力有所下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新学校、新项目增大了集团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支持规模扩张的综合管理成本、运营费用没有控制到位,导致获利能力下降,如是后者的原因,集团就应引起高度重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不扼制住获利能力下滑的势头,集团的规模扩张将会面临重大的财务风险,很难实现扩张的预期目标。
从“每股现金流量”指标来看,股东的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这也印证了集团自2006年上市后股价一路飙升至近100美元的事实。集团的规模扩张一方面是为了不断增加整体实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预期目标,树立集团在投资者心目中的良好信誉,为集团下次成功增发股票打下良好基础,因此,从这一点上看,集团所面临的筹资风险是比较小的。
集团三年间的“现金流量目标率”基本处于平稳水平,每一元投资能获取0.17元的回报。这个指标越高,集团规模扩张面临的现金流量风险也越小,财务风险相应也越小,集团应从现金流动性、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充足率等方面分别实施风险评估和控制,因为这个指标是以上各项现金流量指标的综合反映。
(2)密切监控非财务指标
集团采用“学员评分制”对授课效果进行跟踪;定期统计学员满意度、教学投诉率、退班率和流失率,掌握客户动态;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师资培训会、国外进修等方式关注团队发展;统一委派校长和教学项目主任总监对研发进度、基建周期、设备价格、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信息密切监控,以随时发现规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
3.扩张后的财务风险防控
集团对规模扩张财务风险防控效果
的评价目前主要是站在“财务维度”,即只考核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尚未构建更为全面科学的“五维财务风险防控框架”。
表4是从财务维度评价规模扩张财务风险防控效果的部分指标(根据集团2007年-2009年相关数据整理)。
从表4的指标来看,集团规模扩张的整体财务风险防控得比较好,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比较稳定,但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收入增长速度,收入增长率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收入增长乏力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是目标市场没有打开还是已近饱和?是竞争对手扩张步伐更快还是集团自身扩张速度过快没有抓住教学和管理的优势导致学员开始选择竞争对手?只有找准其真正的原因,集团才能有效、客观地评估下一轮规模扩张即将面临的财务风险,才能制定出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策略,避免步入扩张陷阱;二是收入净利率,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是总务和行政费用增幅过快,2008年增幅为46%,2009年增幅快速上升至53%,远远超过了收入增长的46%。总务和行政费用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随着集团学校数量和教学项目的不断增加,集团人力成本增长过快,但增长的速度是否合理就需要集团财务和HR等相关部门做深入评估,一旦发现机构臃肿、人员冗多、效率低下等不良现象,要及时采取控制策略予以纠正,否则人力成本还将成几何倍数增长,并严重削弱集团员工整体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降低团队核心竞争力,增加规模扩张的财务风险。
(三)案例的启示
通过A教育集团对规模扩张财务风险的成功防控,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加强规模扩张前的财务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规模扩张之前,民办教育机构应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项目可持续性等情况进行项目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要尽可能建立“资源饱和率”和“资源利用率”等量化标准。
2.优化筹资结构是控制规模扩张财务风险的有效有段
“自然负债”是大多数民办教育机构采取的筹资方式,但规模扩张是一项长期战略,机构应多渠道融资,科学搭配,才能有效降低筹资风险。A教育集团无债权筹资,没有财务杠杆效应,因此其所得税增幅较高,未来可考虑适度债权筹资。
3.密切监控关键指标对规模扩张的持续健康尤为重要
机构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在扩张过程中密切关注各项风险的变化,及时调险控制策略,做到“亡羊补牢”,才不至于“马后炮”。
4.立足教育本质是规避规模扩张财务风险的关键
良好的信誉能为机构赢得更多的“自然负债”,重视信誉就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效益和社会责任。A教育集团多年来一直以教育励人为已任,一直狠抓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学员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这是它规模扩张取得成功的关键。
5.建立“五维财务风险防控”是规模扩张得以持续健康的法宝
从A教育集团三年间的股权补偿费用可见,集团采取了股权激励方式保持其核心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是需要不断构建的,民办教育机构应该建立“五维财务风险防控框架”,如图1。
机构只有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规模扩张成果,才能更加有效地识别和防控规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使规模扩张真正能增强机构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财务风险 原因 对策
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我国的农村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作为农村基层的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在整个三农工作中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财务风险。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原因进行探究,寻求解决财务风险的手段。
一、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银行自身的管理比较粗放
农村商业银行目前身大多都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改制后,变成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而农村商业银行的领导和组成人员大多数仍然是原企业的员工,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企业员工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对于新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接受过程比较漫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为财务风险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二)镇乡比较偏远,信息传递不畅
我国幅员辽阔,乡、镇、农村在地域上分布比较广,有些地方的经济比较落后,信息传递的流通性受到一定影响。而“三农”问题本身的市场信息就具有比较复杂的特性,如果服务于广大农村的商业银行不能够对信息及时传输和把握,那么必然会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发生财务风险。
(三)对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足,控制能力薄弱
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是一个复杂的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而农村商业银行由于还处在改制初期,各方面制度还有待完善,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显得比较薄弱。首先,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资产以贷款为主,而贷款对象均为最基层的农村、农业、农民,即中国社会中相对文化程度低、信用条件差、经济形势不发达的群体。因此资产不良风险相对较高,从而影响财务效益引发财务风险。其次,农村商业银行人才缺乏、科技落后的现状,影响其在客户管理、产品创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另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在内部公司治理、管理会计建设、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是比较欠缺的,因此其对风险预警能力较差,市场竞争力薄弱,业务发展在量与质的把控上不强,最后必将引发财务风险。
二、农村商业银行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改变粗放管理模式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强现有员工的培训与培养,通过专业、集中、分层培训等方式,尽快提高各层级员工在业务操作、风险防控、创新思维、管理规划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通过请与聘等方式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的、熟练的高端人才,加快人才培养速度。通过人才培养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有效提高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二)找准市场定位,加强信息流通的时效性
在如今快节奏的金融市场中,金融环境的复杂性,金融工具的创新性和多样性,竞争的残酷性都和以往的市场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农村商业银行要对自身做出清晰的市场定位,密切结合农村经济的特点,推出符合农民特色的金融产品,拓宽业务范围。同时加强高新技术的运用,并对高新技术通过很好的培训,进行熟练的掌握,对最新的国际国内金融政策多做了解,保证金融信息传递的流畅性和时效性。
(三)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农村商业银行主要的财务风险,面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控制。首先要注意控制信贷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的风险预警机制,依据风险、成本和资本等方面的约束,对业务进行严格筛选,处理好发展和质量的关系;运用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建立风险的辨别和控制模型,对隐蔽的风险增加关注,同时对风险的滞后性引起警觉,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对风险进行测量,从而达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其次,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创新拓展盈利渠道。在这方面主要通过两个措施来实现,首先对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运用引起重视,在整个农村商业银行中,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要认识到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对整个银行的自我平衡、风险控制、成本约束等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农村商业银行要在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风险预警与防控能力。
三、结束语
“三农”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也离不开农村基层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而在如今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工作的时候,农村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加大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改变粗放管理模式,明确市场定位,加强信息流通,增加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积极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银行服务等手段来有效控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亚飞.江苏沭阳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