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第1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一、面临形势

“十五”期间,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为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突破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技术瓶颈、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基础研究体系,相继建设了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显著改善了基础研究设施与实验条件,提升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部分科技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强化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转制科研院所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明显增强,产学研合作日益扩展和深化;国家工程中心等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支撑了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了创新支撑条件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取得新进展,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提升了创新效率和水平,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有待加强;科学、健全、高效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急需完善,公共科技设施的开放共享和产业研发设施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相对薄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面对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的迫切需求,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还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适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产业革命机遇的要求,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面临着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并存的形势。

一是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和有效利用。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将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突出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目标,加大投入强度,在国家战略和相关规划、政策中予以高度关注、重点倾斜。同时,通过改革完善投入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不断提高公共科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的成功率。

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创新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当今世界,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重大集成创新呈现群体突破态势,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创新和产业化运用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并且日益依赖重大科技设施。这些都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布局、周期、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是全球化对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原本就具有科技优势的发达国家更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极力维护其技术垄断地位,如何有效保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产业安全和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

四是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由于多年来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低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因素已经凸显出来,只有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有力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和平崛起。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的总体原则,体现高水平、不重复、促进资源共享、军民结合的要求,统筹规划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着眼长远发展”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前瞻性,在体系设计上要按照《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要,在具体建设重点选择上要满足“十一五”发展的迫切要求。

“优化整体布局”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系统性,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提出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战略需求,从完善创新链条、支撑中长期重大战略任务出发,优化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的积极性。

“完善体制机制”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共建、共享、共用原则,有效支撑自主创新。

“提升创新能力”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战略性,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前沿,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通过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原始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支撑条件得到强化,科技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条件比较完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和带动能力有效提升。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点工程设计等方面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研究试验设施显著增强,对重点工程和重大任务的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企业研发条件和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高层次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培养、吸引、凝聚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尤其是学科和产业技术带头人。

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共享、运行高效”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科技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重要物质基础。规划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和完善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支持30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完善科研保障体系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总体部署与重大工程

(一)总体部署。

全面贯彻落实《科技规划纲要》,围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保障重大科技专项等战略性任务的顺利实施,加强系统设计和前瞻布局,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政府引导作用,从研究实验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技术开发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五个层面推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构筑自主创新能力的物质支撑体系。研究实验体系是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条件;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是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和信息保障的公共系统;产业技术开发体系是解决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创新服务体系是为全社会的创新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网络平台。这五个层面共同构成了创新过程的完整链条。

1.研究实验体系建设。

集中必要资源、瞄准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前沿科学领域,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启动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多学科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选择地对部分原定科学目标已经实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着手安排若干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预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在信息、生命科学、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组建30个左右设施先进、规模效益明显、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在学科交叉广泛和创新日趋活跃的研究领域,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有关部门、地方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强一批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促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研究实验机构。

2.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高等院校“211工程”、“985工程”等计划中的科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支撑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环境和科研条件。按照“需求导向,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整合部门、地方科技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突出公益性、基础性、公共性的特点,重点围绕自然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信息共享、科学普及等重大问题,构建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布局合理、体系完备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3.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支持有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促进其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设施的建设,新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产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重大装备设计试验、重要技术标准等方面,扭转产业发展对国外技术严重依赖的局面,增强我国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以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缓解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制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新建5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充分发挥已建国家工程中心的作用,选择50个左右具有突出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基础、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已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发展前景广阔的工程中心,围绕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加强建设;引导和促进有条件的地区,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专业性、区域性工程中心的建设。

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其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主体地位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产业技术政策,在重点产业领域以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为依托,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主要形式,以企业投资为主,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代表行业领先水平、有利于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培育和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300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技术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关配套的研发设计支撑体系,提高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围绕重要资源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需要,建设相关自主创新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省市和行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新时期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为重点,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强能力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持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强化政策激励,显著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二)重大工程。

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突出宏观指导,集中优势资源,服务重大专项,从国家层面强化在若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战略部署,着力实施4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重大工程,力求突破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的瓶颈制约,带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着眼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对科技进步的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在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超前谋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12项战略性、标志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创新性成果、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突破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科技“瓶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要探索和创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机制、管理机制和使用机制,保证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切实发挥科技基础设施的公共效益。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航空遥感系统、结冰风洞、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子午工程、地下资源与地震预测极低频电磁探测网、农业生物安全研究设施等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

构建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不断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统筹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做好科技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结合我国各类科技资源的特点,借鉴国际相关标准和规范,制订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确保在不同部门、地方和单位间实现共享科技条件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改善现有的野外观测台站观测环境和科研条件,形成一批联网运行和资源共享的综合性、专业性野外观测实验基地。整合和完善国家种质资源库、国家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库、国家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资源库(馆)。构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群,推动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建设,形成国家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的科技文献资源库,促进相关部门、地方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选择若干重大科学领域构建网络实验环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营造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的跨地域、实时的网络协同环境。

3.知识创新工程。

建设若干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源头作用,加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设施建设,促进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联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将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全面推进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以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革的能力为目标,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并进行系统集成创新,进一步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等的形成,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机制与环境。面向基础研究,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的综合研究基地。面向战略高技术开发,建设信息、空间、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等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建设人口健康与医药、先进工业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生态与环境科技、资源与海洋科技等科技创新基地。

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加强高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的紧密互动与结合。发挥高校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学术思想活跃以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战略,建设若干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心,促进高校间的优势集成,强化高校创新基地的综合性、交叉性,提高国际化水平。组建一批科研设施精良,创新人才汇聚、学术氛围宽松的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的大型原始性科技创新基地。注意发挥行业、地方等高校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完善人才培养设施,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

4.技术创新工程。

建立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以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围绕《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科技专项,在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及提高开发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四个重点领域,从产业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加强技术创新设施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新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新建和完善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升我国战略产业和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支持建设和加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以加快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和软件、下一代网络、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先进计算、信息安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现代中药等领域,建设若干支撑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设施。

以缓解资源、能源瓶颈制约及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油气及矿产资源勘探与采收、煤炭高效安全开采与洁净转化、特高压输变电与电力系统安全、可再生能源、先进冶金工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建设若干共性、关键性技术开发、试验的设施。

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目标,在农业优良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深加工与食品安全等领域,建设若干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试验设施。

以振兴装备制造业,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为目标,在轨道交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大型清洁火电与核电、大型飞机、新材料等领域,建设若干重要装备设计、系统集成和先进制造工艺开发、试验设施。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

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规范和促进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一是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形成自主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二是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设施投入的税前抵扣,实施企业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研发设施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完善国家公共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向企业和社会的开放程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机制。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研究开发设施的投入;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运行经费的统筹协调,形成公共财政稳定投入的保障机制;三是加强国家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促进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国外投资者投资共建,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开发设施;四是强化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投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审理制度,促进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高效运行,切实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加强规划实施中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建立部门会商协调制度,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分头实施、协调推进;二是制定和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管理办法,打破部门和单位所有的封闭格局,形成共建、共管、共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三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促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协调机制;四是强化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发展状况评估和宏观监测分析,定期总体发展报告,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布局,形成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人才培养。

造就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人才队伍。一是坚持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相结合,积极营造开放、合作的创新氛围,为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二是实施国家高层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基础设施,吸引和凝聚高水平人才;三是加强科技设施建设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以设施建设为条件,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速培养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创新顶尖人才,造就我国在各学科、各产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精锐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

第2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科技创新,人才先行

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南山纺织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优势作为最大优势,把资金保证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科技进步资金,千方百计为人才成长成才提供保障,积极与西安工程大学联合举办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班,与烟台南山学院联合举办大专培训班,组织全员培训,公司骨干技术人才、班组员工培训率均达到100%。同时,公司积极为员工创新搭建平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本质就是人的创新,公司根据实际制定了一套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体系,即“三梯队”创新体系。

公司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级技术人员作为第一创新梯队,主要负责公司重要的产品开发、科技创新,新式设备或技术的安装、运行、培训和再吸收等工作:各车间、科室中层管理人员为第二创新梯队,主要做好公司各项工作的领导和带动工作,全面落实公司制定的各项生产和技改措施,以保障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为科技创新提供最可靠的硬件保障;新入厂大中专毕学生做为第三创新梯队,主要在生产和科研一线锻炼学习,尽快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了解车间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公司每年都要到国内知名纺织服装高等院校举行专场招聘会,引进大量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针对部分员工学历层次低的现象,公司组织员工进修学习,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前来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切实创建学习型、创新型企业。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创新科研开发机制,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南山纺织通过改革组织机构、完善科技管理制度等方式建立了以市场为主的研发体系和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办法,保障企业的创新体系高效运行。

南山纺织根据自身优势,大力推行产业链创新模式。公司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间形成联动开发体系,把产业链创新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把南山纺织上游的纤维、纱线、助剂企业和下游的高档服装、成衣制造商纳入产业链创新体系,上游的新型纤维和助剂能在第一时间被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和应用,公司研发的各类功能面料也能在第一时间推到高端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技术产品推广的效率和速度,在产业链企业间形成强大的联动创新效应。

在机构改革方面,南山纺织专门成立毛纺织研究院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毛纺织研究院下设专家委员会、规划发展部、项目管理部、研究开发部、实验测试公司、知识产权和标准化部、技术服务与推广部、信息化部等部门,从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专利保护、成果鉴定、市场推广、技术服务等方面全面管理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另外,为了使南山纺织的科技管理更为科学严谨,使南山纺织的科技项目更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南山毛纺织研究院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下设纤维材料学、毛纺织染应用技术、毛纺织品设计、节能减排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等不同专家组。每个学科专家组均聘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组长,协助制定企业中长期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规划;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联合立项;对重大科技成果评价提供论证和建议:对南山纺织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规、办法等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机构改革,确立了科技创新在企业的核心地位,有效梳理了科技创新流程,大大提高了创新速度和效率。

巨额投入,研发设施先进

企业要进行科研开发、产品试验和市场推广,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在这个方面,南山纺织目光长远,并不是仅仅把目标盯住向政府争资金、争项目,满足于通过鉴定、评比奖项上,南山纺织更加注重产品研发的实际过程和研发成果向市场的转化。为使公司真正能从科技创新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公司秉承“不干则已、干必一流”的理念,在保障上级项目资金全额投入的基础上,不惜血本,自身再投入巨资,每年至少将销售额的4.2%用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下大力气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软硬件设施,并在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澳大利亚等地成立了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机构。拥有科研、办公、中试以及生产场所等各类必须的研发条件。建有专门的研发楼1座,现有办公场所1000m2,研究开发场所1400m2,中试和生产车间4个,超过170000m2。研发条件环境清新整洁,硬件设施先进。除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外,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并使用开发管理软件系统,采用ERP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开发管理,同时引进世界最先进的面料设计软件进行设计,投入项目研发使用。

目前在毛纺织检测、面料检验、大中小型试验生产线等领域均装配有行业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在国内处绝对领先地位。检测领域目前拥有包括万能电子强力机、马丁代尔耐磨起球试验仪、纤维长度试验仪、纤维细度试验仪等在内的高端仪器设备;检验领域可按照GBT26382-2011《精梳毛织品》、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及ASTM、AATCC、ISO、JIS、H&M等各国标准和重点客户标准进行面料检验。所有设备均运行正常,完全能够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创新绩效,硕果累累

第3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一、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但仍有一局部领导抓经济发展的思路还停留于依赖资源和政策的激进思维模式,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是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没有看到州经济发展已由市场机遇型向技术竞争型转变的形势,没有看到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面临资源枯竭、能源价格上涨和环境压力不时加剧等形势,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

一是提升产业竞争力需要科技提供有力支撑。州的产业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但产业结构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地位。例如,矿产资源加工业还属于粗级加工产业,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不多,企业赢利水平低,特别是受优惠电价取消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企业举步维艰,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高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条,降低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如将主导产品四氧化三锰开发成下游产品软磁铁氧体,产品价值将增值2-10倍。又如,农业和植物资源加工业因受品种、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制约,优势农产品市场价格低、加工水平低、深加工产品少,以种植规模达到100万亩的柑橘产业为例,鲜果市场价格仅1-2元/公斤,沿海地区鲜果市场价格已达5-10元/公斤,以柑橘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尚未形成市场品牌,皮渣综合利用、特色植物资源提取等产业也未形成产业规模效益,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加强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实现可继续发展需要科技提供坚强保证。州已经进入矿产资源紧缺的时代。低品位矿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矿产资源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以锰矿产开发和加工为例,州锰矿品位大多在18%以下,能源利息占生产成本的30%按目前的开采量和加工量估算,每年将产生200多万吨尾渣和废渣,每年将消耗20多亿度的电力资源,同时随同钒、铝、锌等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将对我州的采矿区和加工区的生态环境以及能源供给形成巨大的压力。为了保证我州矿业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需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精深加工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尾渣和贫矿利用技术、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维护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建立节约集约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是关注民生、惠及民生需要科技提供有效支持。湘西州属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民素质低,谋生技能激进单一,收入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脱贫致富的压力大;矿山数量多,分布较分散,生产管理方式较落后,平安隐患多,平安保证能力有限;受矿山开采的影响,密矿区发生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比一般地区要高;公共医疗与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保健总体水平偏低。为此,解决公共平安、自然灾害预防、农民脱贫致富、人口健康等重大民生问题,迫切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民生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时提升。

州科技工作紧扣科教兴州战略目标,十一五”以来。依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湘西的总体要求,依托外地优势资源和骨干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科技效果转化和产业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越来越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时提升,科技改善生态环境和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0%提高至2009年的51%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目前。全州共有各类科研机构7个,专业技术人员46000余人。2006-2009年研发、引进和推广新技术400余项,专利申请量732件,科技效果转化率达到50%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新增产值30多亿元、利税6亿元。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技术服务等方式。开发了纳米果王素、高纯电解金属锰、高性能锰铝合金、超细活性锌粉、超微细球形铝粉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45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率达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20%

三是科技服务“三农”效果显著。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栽培技术集成、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效果显著。2006-2009年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300多项。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4万余亩,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初步形成具有湘西特色的三大农业支柱产业。

四是科技促进民生作用凸现。公共平安、人口健康、教育培训、生态环保等方面。

三、突出重点。

一)着力构建四大优势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突破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新材料产业:实施锰、锌、钒、铝等精深加工等重大科技专项。着力开发一批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推动采选冶业向新资料产业转型,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湘西国家锰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以锰锌钒铝为重点的新资料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国家新资料产业化基地。

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龙头核心企业,生物医药产业:以现代中药种植、有效成分提取与民族医药等重大科技专项。打造以现代中药、植物提取、民族医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推进桔橘、猕猴桃、茶叶、百合、玉米等量大面广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健康食品产业:实施优势农产品和名贵动物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皮渣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加强山区水面特色水产,以及梅花鹿、湘西黄牛、湘西黑猪、大倪等名贵动物资源的开发,培育绿色食品、特色食品为重点的健康食品产业集群。

加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提升旅游管理水平。现代旅游业:实施文化创意旅游、特色旅游商品、旅游管理等重大科技专项。

二)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突破锰锌钒铝等矿产资源的废渣和低品位矿的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维护领域:实施废渣有价金属、水果皮渣综合利用重大科技专项。资源加工利用密集区开展循环利用的科技示范,开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节能与热能回收利用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领域:针对当前我州电解锰、电解锌行业能源消耗高、电力价格上涨导致企业效益大幅度降低甚至举步维艰的实际需求。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科技在解决或改善地方病防治、气象与地质灾害、公共医疗体系、居住环境、社会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优化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设备,显著提升民生保证能力。

三)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实施州级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计划。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吉首大学在湘西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成为我州的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地和共性技术的推广中心。

二是加强效果转化平台建设。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与园区、高校和企业联合,重点组建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湘西分中心,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健康食品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衔接和转化先进实用技术。

三是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特色农业密集县(市)建设一批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以企业为载体。加强矿山生态恢复、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旅游景区,建设一批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文化创意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基地和科普旅游示范基地。

四是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重点抓好科技特派员制度、12396星火科技服务网络、现代科技远程教育网络和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社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四)完善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保证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能力建设。全州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对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是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全面推进州校科技合作。不时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形成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三是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树立科技投入就是经济投入的理念。并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州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要达到财政支出的1.5%完善投入机制,整合国家、省和州的各类专项资金,重点扶持10个左右的高生长性和潜力型企业,单个企业(项目)要形成千万元级的投入规模。

第4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1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

1.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施工单位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公司负责人为主要领导,公司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同时坚持对科技计划课题实行主管部门初审和专家委员会评审的两级评审制度,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加强对科技开发项目的责任合同制管理,明确课题组组长和承担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科技开发项目的指导和全过程管理,确保科技开发课题高水平、高效益。

1.2建立健全科技保障制度

要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发展政策与运行机制,健全科技开发、技术攻关、设备改造、成果推广、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科技投入、奖励与待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从科研项目立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经费管理、过程监控、成果评审、成果登记、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和奖励、专利申请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让等诸多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科技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1.3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创新活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技术创新观,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始终保持技术创新工作的活力。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采取自主培养、外部引进和内外合作等各种方式聚贤揽才,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总工程师在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强化技术管理、建立技术指挥系统、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1.4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保证重点技术突破

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以确保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的突破,要以我为主,面向社会,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科技资金,重点扶持有较好前景的项目和产品。同时,要探索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投入保障体系。为解决具有共性和前瞻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技术实力,减少和避免重复立项、重复开发的弊端,公司将统一策划和组织重大课题的实施。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重大科研课题招投标制,以开放式科研的方式,吸引社会科技资源的广泛参与。

1.5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

加强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公司或现场做专题学术报告或咨询讲学,施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技术难题适时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或现场论证会,以解决技术难题,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发挥科技情报信息在科技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强化科技情报信息的采集、建库、管理和利用,增强信息资源共享意识,缩短与同行业中的技术差距。

2施工过程中的科技创新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的管理内容也各不相同,现就科技创新管理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侧重点进行详细介绍。

2.1工程开工时科技策划

工程伊始,项目经理部要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整体策划,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主,找出本项目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如10项新技术中没有,列为创新技术,找出项目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列出课题攻关计划,明确技术研发思路,明确责任人。

(1)研究课题概况及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课题方案的比选与制订,选择试验研究过程中各阶段工作的主要工作。

(2)解决关键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研究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

(3)组织协调,包括课题组内部分工和相互配合、协作单位之间的合作、试验室和试验基地的结合等。

(4)预计达到的目的与效果,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已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情况。为便于项目部人员做好科技管理工作,要求在制订计划的同时,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密切与当地协会和住建委联系,确保科技创新工作的高水平、高收益。

2.2工程施工中课题研究跟踪

对列入科研计划的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每季度或半年要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检查,重大项目可组织专家进行阶段审查,实施过程中对试验数据、试验报告、关键部位影像资料等进行记录和收集,同时还须注意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定期观测。

2.3课题结题时形成科技成果

工程竣工后,对已完成的科技课题,根据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验收,编写技术研究报告。报告应全面反映技术研究工作的全貌,阐明该技术的方案论证、技术特征、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比较情况,对比研究的内容,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和科学性,已达到技术指标和成果推广应用情况等。应从能体现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每个阶段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叙述如何会选择和确定该施工方法中的各项参数与研究方法。在试验研究过程中理论上的新发现,及应用技术发明与创新、改进与提高等新颖性和创新性内容,应有对比研究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应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加以归纳说明,并附上必要的对比研究和对比分析图表。同时对关键技术与技术创新点进行总结,阐明推广应用情况。技术研究报告编写完成后,要进行成果鉴定,除按相关格式进行完善外,还需提供技术查新报告、成果应用单位出具成果应用情况证明及经济效益证明,评审时采用演示文稿或录像片的形式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形成评审意见。

第5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创新能力转移

[作者简介]覃永毅,广西工学院科学技术处助理研究员,硕士,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C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84―03

科学技术史表明,许多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的重大科学技术突破都产生于高校。因此,在我国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地方高校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骨干力量。现阶段,我国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地方高校创新能力面向企业的有效转移从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创新的原意是指创造或引入新的东西、新的概念。自二十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把创新(Innovation)概念引入经济领域之后,“创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词汇之一。“创新”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历史性的范畴,它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现今人们对“创新”的理解越来越具有多样性。从当代创新理论的研究对象来看,“创新”概念的含义即是创造新的东西或在特定的环境中把某种创造引入某个社会组织系统以获得综合效益的活动。创新活动可以划分为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四个基本类型。

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获取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出创新成果的能力。对应于创新活动的基本类型,创新能力可划分为四种:意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结合创新的基本含义,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就是指地方高校能够优化配置内外部各种资源进行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以获得综合效益的能力。具体展开而言,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文化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及组织创新能力等,它们集中表现着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是区域创新能力体系乃至国家创新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平台来体现。所谓“平台”,即是某种“组织实体”或“载体”的形象说法。在科技创新领域,“创新平台”实际上指的是科技创新基地,它们的具体形态是公共技术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结合我国高校的科研特点以及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即是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学校自身发展以及学科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研体制创新及机制创新为动力,集成地方高校的科学、技术、人才以及学科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服务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促进原创性科研成果、集成创新科研成果的获得为目的的科技创新基地。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集中表现着地方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的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

创新过程是一个由众多各具特点、具有不同功能、扮演不同角色的创新主体协同互动的复杂运行过程。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企业、高校是重要的创新活动主体,两者能否进行有效的创新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是否运转良好的一个重要表征。

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体系结构尚未完整,存在着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与信息分布的失衡。在大学与企业之间,失衡现象一方面表现为结构性失衡,另一方面表现为功能性失衡,两种失衡现象交互作用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创新接口的缺位,从而降低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阻碍国家创新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就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失衡现象而言,结构性失衡主要是指企业的R&D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而地方高校的研究能力却又未能得到充分挖掘,企业与地方高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创新资源信息不对称;功能性失衡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之间的功能链接性不强,两者之间存在着功能。功能性失衡致使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而企业又未能真正吸收、消化地方高校创新体系的创新资源,利用高校的外部供给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结构性失衡与功能性失衡表明,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创新接口的缺位,两种失衡共同作用导致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与企业的创新需求对接效果不佳,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制约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降低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此外,高校与企业之间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转让只是将技术从高校转移到企业,发生的过程与时间较短,而且在转移后企业对技术的分析、控制和应用受到自身创新能力的制约,因而,这种技术转移在企业较低的技术水平背景中很难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从地方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有偿获得创新成果,企业的收益乃至社会整体上的综合效益就得不到有效提高。实际上,基于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线性假设,企业外部的技术转移很少考虑到企业对创新成果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成果转移之后的实际效果,这对于培育企业具有“造血”功能的自主创新能力作用相当有限,不利于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的自主创新水平。

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信息分布的失衡以及传统意义的技术转让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如何在技术转移领域建立起一种通过长期合作而实现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真正实现地方高校创新能力的转移,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技术创新及其成果的产业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知识发现到成果产业化,其间有一系列环节需要相互配合,需要有信息、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的持续投入。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的情况下,要实现从地方高校到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转移,需要有运转良好的创新能力转移机制。

在创新能力转移机制中,地方高校和企业由于各自不同的使命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地方高校作为知识或技术的输出者,是知识的发现者或创造者,推动着技术的试验发展以最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成果;由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自我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在其生命周期中为了快速获得市场效益而需要输入外部的知识或技术,所以在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转移机制中,企业

扮演着知识或技术的输入者角色。

研究型大学多元动态创新观认为,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平台体系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和面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的有效支撑。依照这个观点,由于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因此,地方高校的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服务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同时,同样也是面向企业转移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相对于企业来说,地方高校聚集了较多的科技创新资源,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还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整合学校的内、外部资源,建立起完善的高新技术集成创新平台、能够共享资源的知识创新平台、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合作创新平台以及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技术转移平台等类型的创新基础平台,构筑健全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这样将为地方高校实现面向企业的创新能力转移提供了必要的基本条件和场所,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也将更好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实现地方高校创新能力的有效转移,除了构筑健全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之外,培育和建设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只有建设好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企业才能更好地吸收、消化地方高校的技术转移或承接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转移,才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资源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创新能力转移是非线性的、动态的、多元化的创新资源流动过程。在转移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适当的公共制度安排,在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协同开展创新能力转移活动。

政府创造的制度环境和提供的制度安排对国家创新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来自于内、外部各种相关因素的互动,尤其是政府的制度性激励对于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同样,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制度激励也对地方高校提高或转移自身的创新能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政府的制度安排,为企业与地方高校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提供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财政支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与环境。政府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将促使企业在社会的生产需求以及高校的成果转化需求中积极开展创新能力转移活动;另一方面,也将促使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应对社会的生产需求,进而主动开展面向企业的创新能力转移活动。

第6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

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人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

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人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人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曰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人,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94?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人推进农业科技进村人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人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

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

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人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第7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关键词】 创新型 科技园区 创新高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的重要发展导向,是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实践和探索。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郑州、洛阳、安阳、南阳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七个省级高新区,虽然高新技术产业在科技园区内呈现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但与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此,梳理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文献,挖掘影响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加速创新型园区建设,对河南创新型园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对科技园区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对科技园区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随着全球科技园区的蓬勃兴起,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探讨生产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了以安・马库森(Ann Markusen)、亚伦・斯考特(Allen J. Scott)为代表的新产业区理论。西方学者认为,新产业区的主要标志是本地企业内部形成的企业网络和表现出的根植性特征。Leonardo Becchetti(2000)认为根植性有利于推动“供应商―制造商―客商”在地理空间上接近,减少交易费用。Isaksen(2001)把劳动分工、集聚经济和交易成本联系起来,强调在“柔性集聚”空间内产业链的垂直分离。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方式逐步由经验观察向规范化研究发展。Stephen Tallman,Mark Jenkins,Nick Henry and Steven Pinch(2004)提出增长产业区知识存量和知识流动,可提升新产业区科技竞争力。Antonio Guarino and Piero Tedeschi(2007)指出新产业区内的知识溢出和劳动力迁移是经济发展的源泉。Manuel Portugal Ferreira and Fernando A. Ribeiro Serra(2008)探讨了合作公司间的知识流动和动态社会网络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2、国内对科技园区的研究述评

首先,对高新区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张范洲(2004)分析了科技园区技术创新优势与发生机理。易军(2005)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是创新型高新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马颂德(2006)指出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形成科技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创新创业科技管理体制优势。徐冬青(2006)认为园区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市场运作体系,使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马文辉、滕玉亮(2009)指出提高高新区科技创新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走优化存量、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途径。赵明鹏(2011)指出我国高新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创新要素集聚、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园区企业间技术转移和知识扩散,引导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向园区流动。其次,对高新区创新能力及创新型园区建设的相关研究。吴林海(2003)提出了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支撑创新能力的科技园区创新能力三元结构模型。赵大平和李雪(2007)认为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来自于市场发育基础上的产业集聚。付和方德英(2009)设计出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自适应评价方法,并对我国53个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总体和分级评价。吴友军(2010)分析了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网络等问题,提出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我国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实践昭示出:只有充分发挥各种创新资源要素协同作用,实现优势的综合集成,才能适应当今环境风云变化、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1、加大创新型园区建设投入力度

创新型园区建设应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和市财政税收返还资金支持,并大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第一,设立“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专项资金”。该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建设,主要用于高新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配套设施建设。并利用产学研合作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资金、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和人才专项资金等支持创新型园区建设。第二,设立企业创业种子资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支持科技创业,用于对创业期(种子前期、种子期、初创期)中小企业研发项目的支持。主要用于向种子前期的研发项目提供种子资金支持,形成知识产权资助、商业可行性论证资助,以及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研发和技术合作、信息获取和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等进行补贴。第三,增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规模。重点资助企业的贷款贴息、技术研发、科研设备购进、关键技术购买、产业共性平台建设等。

2、加速促进创新合作与服务平台建设

第一,建立高新区政产学研联合推进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创新型园区建设中起决策咨询作用,指导和监督高新区创新合作发展资金运行,促进和协调政府与产业合作。第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围绕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需求,制定专项政策,支持鼓励成立各类产业技术联盟。第三,加速集群公共平台和创新网络建设。重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补贴,支持高新区内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测试和实验平台等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的建设。第四,引导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加速园区科学技术中心、产学研结合系统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人才信息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专利产业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中介服务平台在促进合作联系、信息交流共享、整合聚集各类资源、提高创新绩效等方面的功能优势。

3、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园区集群创新高地

鼓励完善孵化器制度,引导孵化器管理模式创新和孵化器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速。加大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参与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标准申请等工作。支持园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市场联盟建设,有力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制定中介组织资助计划,重点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新型产业中介组织提供资助。另外,制定知识社区建设计划,以科技新城和产业基地为载体,支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创新型城区。

三、积极开展创新型试点单位建设,提高基层单位创新能力

1、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大范围培育创新型企业

第一,开展制度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机制和企业创新创业持续发展机制。第二,倡导和推动创新创业,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条件,促进新知识的商业转化与产业化。第三,企业界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竞争优势,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联盟,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四,配合技术创新工作,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管理创新,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人才培养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等,推进创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构建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第五,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形成更有活力、更能凝聚企业职工创造力的企业精神,并有效激发企业员工创新精神。

2、积极创建创新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培育区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科研机构要适应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的合作开发模式。厘清大学和科研机构与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责权关系,建立有利于调动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积极性的体制和机制。逐渐改变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重成果轻转化”、“关起门来搞科研”的现状,打破大学与企业的院墙藩篱,变革目前大学和科研机构以“计划”、“工程”、“项目”等为名义依赖政府拨款科技经费生存的现状,为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较为宽松、自主的环境,有效整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提升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水平。

3、制定科技人才开发计划,为创新型单位建设提供人力支撑

第一,要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步伐,尤其是要加快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造就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柔性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一流科技人才来河南省创新创业。第三,继续落实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以高校、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为主体,加快引进包括院士、博士后、博士、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在内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第四,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间互兼互聘,着力培养熟悉市场、具有较强创新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第五,以配套的政策机制、优越的学术环境、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优惠的工作待遇、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 Patrick Ronde&Caroline Hussler.Regional or sectorial innovation system:What really matters?[R].2004.

[2] 杨晓钦: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政策选择[D].河南大学,2009.

第8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37-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重大。“三农”问题包括农业问题,而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农业作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快速发展与科技创新更是密不可分。

1 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新发展的需要

新农村的农业,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应当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只有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才能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增加农产品有效市场需求的需要

我国现在的人口对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农产品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改变农产品供求上存在的矛盾,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农产品的数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来满足市场需求。

1.3 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由于耕地的人均占有率低,农业生产规模小,导致了农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偏高,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从而增大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同时也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依靠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重视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农产品成本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4 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的需要

要想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只有实现农业科技的创新突破,取得更多更好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核心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一大批先进实用重大科技成果,构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才能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也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的持续发展。

2 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例子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通过建设农业经济区,采取多元化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1 建立多元化机制,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近年来,于洪区采取强有力措施,以招商为主要形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资等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一年多时间,就吸引各类投资8.17亿元,新上现代农业组团项目19个,现代高科技设施农业2.4万亩。沈阳西部富民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建设的新科技农业园区,亩效益达2万多元;沈阳北科奥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800亩的沈阳陆家高新技术园区,亩产值可达35万元,亩利润达15万元。

2.2 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

在已建成的19个现代农业项目中,于洪区注重强化了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农业研发基地、农业科技示范户及免费培训班等形式,重点推广了日光温室高效节能、畜禽规范化养殖等十大农业先进技术,发展了知识密集型产业,使更多的农民成为高新技术的受益者和实践者。沈阳新北浅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PC温室和工厂化育苗室,配备了世界先进的滴喷系统和现代化设备,发展了5万亩农产品深加工原料基地,每年给200多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3 采取“联姻”方式,促进规模经营

目前,全区共有3个近郊街道的7个村与远郊乡镇的9个村进行合作:设了11个农业园区、养殖园区和深加工企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

2.4 强化服务,创新产业经营机制

于洪区在引进和扶植企业的同时,发挥企业的经营优势,以全方位服务为中心,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实现了由企业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服务体系,创新了产业经营机制。沈阳环际精品蔬菜公司的深池浮板菜,亩效益达到10万元以上;阚千代生物食用菌有限公司生产的冬虫夏草,亩效益达到30万元以上。

2.5 强化龙头牵动作用,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为了形成完善的市场购销体系,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于洪区大力引进和扶植龙头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衔接起来,实现了从科研、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一体的产业链条。

3 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增加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领域的比重,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状况。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化程度。特别是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作为实施物质生产、流通和交换等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农业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将知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2 注重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科教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使科技成果能够尽快转移。加强农业专业队伍人员的继续培训工作,加强不同类型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不断完善农业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通过专业培训、讲座、网络学习、科技入户等多种教育方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技术队伍、经纪人队伍。

3.3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能力建设工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为方向,以结构调整为核心,发展优质高产专用良种创新,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农业新品种选(繁)育人才、技术集中的优势,加强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配套集成技术的攻关,提高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

3.4 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和合作经营以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努力扩大省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以及民间科技组织的对外交流,鼓励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强调软件和关键技术的引进,做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

总之,我们深刻认识到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农村科技的根本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技术发展,显著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技术问题,需要农业科技的创新突破和强大的技术支撑,以从容应对新一轮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挑战,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93.

[2] 胡虹文,杨艳萍.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J].2003,(4).

第9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范文

指导思想:以科教兴区主战略推动三项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产业集群,推动国际化工城建设;开展科技兴农,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提高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能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新一轮“三年翻番”。

一、聚焦三大工作

(一)聚焦科技园区,加快产业集群

科技园区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只有产业集群才能进一步吸引集聚更多创新企业、创新资源,增强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

1、聚焦化工孵化器。共建国家火炬计划精细化工创新创业园,坚持研发创新、孵化加速、高端服务、辐射带动功能定位,加速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1)加快创建国家火炬计划创新创业园,按照国家火炬计划创新创业园要求,年内完成筹建工作并正式运行,走“高端、专业、集群、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2)加快引进研发团队与科技企业,年内引进4家以上著名化工研发机构,10家以上化工科技企业,入驻科技企业年专利申请总量不少于10件,形成化工产业集群雏形。

(3)完成公共实验室建设并对外开放。

2、聚焦张堰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放大政策效应,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增强综合配套能力,形成产业优势。

(1)发挥功能性面料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形成深加工产业集群雏形。

(2)积极做好基地内企业的科技服务工作,帮助基地内企业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3项。

(3)开展好基地内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年内扶持基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家。

3、聚焦现代农业园区。坚持科技兴农,建设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加快农业科技孵化区建设,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收入,努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

(1)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的申报步伐。

(2)强化农业科技孵化区建设,引进国家和市级农副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2个,区级农副业科技创新项目不少于6项;引进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研发团队,形成农业产业集群雏形。

(3)建成农业科普馆分馆。成立建设小组,以保证各项任务完成。

(二)聚焦企业主体,激发创新活力

进一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以国家创新资金项目、高转化项目认定等科技项目申报为抓手,推动企业的创新工作。积极开展“科技小巨人”工程,市、区联动,提升对经济的支撑力。

(1)进一步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年内选择2-3家成熟的企业开展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试点。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继续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围绕国际化工城建设目标,发展支柱产业,重点在精细化工和汽车产业中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超过10.5%,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突破20项。

(3)积极实施“科技小巨人”工程。在上一年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内挖掘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争取有1-2家企业列入市科技小巨人计划项目。

(4)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工作。申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2项,市重点新产品项目5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市火炬计划项目10项。

(三)聚焦知识产权,增强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是一个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知识产权开发利用的竞争,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和专利技术成为关键。因此重视专利、品牌、著名商标等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创新能力。重点抓化工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专利试点示范企业,重视现代农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特别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提高我区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

(1)加强专利、品牌、商标工作,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年内完成专利申请量突破1050件,发明专利突破160件。新增国家级品牌1个、市级品牌3个,新增驰名商标1个、著名商标5个。

(2)加强化工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专利工作。年内园区的化工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30件,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能力有所提升。

(3)启动青少年知识产权工作。组织枫泾中学申报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带动全区青少年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4)聚焦农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在年形成战略框架草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这项工作,力争年内制定完成,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供路线指引和智力支撑。

二、改善三大环境

(一)政策环境

进一步落实市政府颁布的科技创新36条配套政策,最大程度的发挥政策引逼、杠杆作用,激活科技企业创新内在活力。通过扶持政策落地,逐步完善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

(二)创业创新环境

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是创新资源集聚的基础性工作,要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硬件条件,也要创设便捷、高效的创业优质服务,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使成为科技企业创业创新热土。

(1)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正式运转,探索符合特色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

(2)完善科普服务体系。

*全面实施《全民素质实施纲要》。按照《纲要》要求,组织六大主题活动;

*认真举办“科技节”,以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积极开展农村科普活动中心工作。年内新增5家(总数达到25家),争取每家活动中心月月有主题科普活动,成为各条线下乡宣传、咨询服务的阵地。

*发挥好农民土专家的作用,年内组织大型科技下乡、技术示范活动4次以上;组织特色农业适用技术培训8期以上,培训农民人数达到500人以上;加强各镇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举办培训10000人次以上;科技帮困达到170户以上,技术指导面积达到8000亩以上。

(三)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要完善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完善信息化、人才等支撑体系,重视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下大力气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为创业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1、完善区域人才支撑体系。建成并开放《数控实训中心》;全面推进十、百、千领军人才工程。

2、加强科技中介组织的服务能力

(1)推动高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分中心的良性运作,逐步拓展、提升服务中心功能,使之架构起科技与经济之间的桥梁。

(2)引进科技评估、项目管理、技术产权交易等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中介服务平台。

三、创新三大发展

1、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化作为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速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流动配置,有效的破解土地、资源和环境等制约因素,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要形成区域产业特色优势,创造区域的创新热点。加快以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

2、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能级,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步伐,引进有利于产业集群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领军人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由资源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的战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