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空心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有这样一道竞赛题: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1所示,当车开动时,气泡相对于容器怎样运动?
网上的解析是:车内的液体和气泡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当车向前开动时,液体和气泡都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即液体和气泡都要相对于车向后运动,但由于液体的质量远大于气泡的质量,因此液体的惯性远大于气泡的惯性,当液体相对于车向后运动时,液体将挤压气泡,使气泡相对于车向前运动.
这样的解释虽然能帮助初中学生做对类似的题目,但在道理上却还是含糊不清的,比如液体为什么会向前挤压气泡?气泡有惯性既然要相对于车向后运动,为什么受液体作用又相对于车向前运动?等到学生升学到高中,再次接触类似惯性现象问题时,一定更渴望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答案.
2 “不听话”的空心塑料球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惯性“反常”,教师可以自制水箱(如图2).
在水箱中分别有体积大小相同的红黄两球,红球内装满了沙子,由轻绳竖直悬挂于水中.黄球则是空心的塑料球,下端由于轻绳拉住而未漂浮.当水箱突然向右边加速,观察两个球的运动状态,现象令人惊讶:红球正如所想象的,相对于水箱向后运动,但黄球却相对向前运动.这是为什么呢?
先从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说起.
3 浮力概念
浸在水中的物体之所以会受到浮力作用,是因为在重力的影响下,物体上下两侧存在液体压强差,如图3所示,在位置h1和h2之间会有一个压强差,大小为ρ水g(h2-h1),即当有高为h2-h1,底面积为S的物块浸没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h2-h1)S=ρ水gV排,方向为重力反方向,竖直向上.
4 类比法建立起非惯性系中的“浮力”概念
现在再来分析以加速度a向右的水箱中水的压强,显然水箱为非惯性系,如图4所示,类比竖直方向由于重力作用导致 [LL]液体压强差,大小为ρ水g(h2-h1);而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水受到向左的惯性力作用,也比对应有一个压强差ρ水a(l2-l1),设侧面积为S′,则在水平方向上也必对应有“浮力”F浮=ρ水a(l2-l1)S′=ρ水aV排,方向与水平向左的惯性力方向相反.
这样,再来讨论红色实心沙球和黄色空心塑料球相对于容器非惯性系的运动情况,只需要对其水平方向上受力分析即[JP2]可.对于黄色空心球,既要受到水平向右的
5 “假想法”定性说明
其实,相对于地面参考系,也能做出定性解释:当水箱向右加速时,因为水的惯性,黄色空心球左侧的水会变得“稠密”,而右侧的水变得“稀疏”,因而会对黄球有向右的作用力;同时我们假想一个和黄球处于同一位置且体积相同的“水球”来对比,“水球”受同样大小向右的力作用,且水相对于水箱是相对静止的,即“水球”所获得的加速度和水箱加速度相同,但“水球”的质量大于黄球质量,因而同样的作用力,黄球的加速度大于“水球”的,即相对于水箱向右运动.这种“假想”对比法,也正说明了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能力即惯性大小是取决于质量大小的,即惯性质量.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密度 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由于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特性,所以它在生活、生产、国防、科研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密度知识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鉴别物质;(2)测质量;(3)计算体积;(4)判断物体是否是空心;(5)利用密度,可计算出混合物中所含各物质的质量等。题目类型多,解题思路广。同学们初次接触到物理计算题,它既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又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过程、规范的步骤,还要注意单位换算,运算时单位要统一。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同学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如何提高解题速度,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下面四类有关密度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一、瓶装液体型
解题技巧:抓住体积不变。在用同一瓶子装满不同液体时(注意条件:装不同液体时,均要装满),根据瓶子的体积不变这一特点,所以解题时必须抓住V1液=V瓶;V2液=V瓶这一关键,得出:V1液=V2液,即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
例1.一个玻璃瓶的质量为0.5千克,装满水时质量为1.7千克,装满某种液体后质量为1.46千克,求该液体的密度。
解析:由题目条件可知:m水=1.7千克-0.5千克=1.2千克;m液=1.46千克-0.5千克=0.96千克.接着求出V水=m水/ρ水=(1.2千克)/(1.0×103千克/米3)=1.2×10-3米3.所以,V液=V瓶=V水=1.2×10-3米3,ρ液=m液/V液=(0.96千克)/(1.2×10-3米3)=0.8×103千克/米3.
例2.杯子里装满水后总质量为200克,浸没一金属块后有一部分水将溢出,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269克,把金属块取出后剩下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190克,问金属块的密度为多少千克/米3?
解析:此类题的常规解题思路是,根据金属块放入前和取出后,水和杯子的总质量相差10克,所以金属块的体积就等于10克水的体积,因为水的密度已知,则金属块的体积可求V金=V水=m水/ρ水=(10克)/(1克/厘米3)=10厘米3。在依据金属块投入后的质量为269克,取出后的质量为190克,则金属块的质量可求m金=269克-190克=79克,再依据ρ=m/V就求出金属块的密度了。
若利用过渡因素,采用“比例法”解答,在此题中过渡因素是“溢出水的体积”与“金属块的体积”是相等的,故可设它们的体积为V时则有:
200克-190克=ρ水V 1
269克-190克=ρ金V 2
用1/2可得:ρ水V/ρ金V=(200克-190克)/(269克-190克)
即ρ金=(79/10)•ρ水=7.9×103千克/米3.
小结:这种“比例法”解题的关键是,找过渡因素,避开烦琐的计算,一般适用于物理过程情景有对称性的类型题。
练习:一容器装满水后,水的质量是1千克.则当装满密度为1.1×103千克/米3的某种液体时,求装入该液体的质量。
二、冰、水转化型
解题技巧:抓住质量不变。在冰化成水或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根据物体质量不随状态而变化的特性。这类题型常常隐含m冰=m水,解题时必须挖出这一隐含条件。
例3.一正方形冰块,边长为4厘米,完全化成水后的体积为57.6厘米3,求冰的密度。
解析:先求出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千克/米3×57.6×10-6米3=57.6×10-3千克,即m冰=m水=57.6×10-3千克.再算出冰的体积:V冰=a3=(4×10-2米)3=64×10-6米3;最后求解:ρ冰=m冰/V冰=(57.6×10-3千克)/(64×10-6米3)=0.9×103千克/米3.
练习.2千克的水完全结成冰后,它的体积是多少?(ρ水=1.0×103千克/米3,ρ冰=0.9×103千克/米3)
三、混合物质型
解题技巧:抓住公式ρ合=m合/V合,把不同液体或固体混合制成混合液或合金时,一般有m合=m1+m2;V合=V1+V2.当把题中所给条件代入m合或V合,再运用ρ合=m合/V合即可求出未知量。
例4.设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1、ρ2,则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时,合金的密度为多大?
解析:设两种金属的质量均为m,则m合=2m,体积分别为V1、V2,则V合=V1+V2=m/ρ1+m/ρ2,所以ρ合=m合/V合=2m/(m/ρ1+m/ρ2)=2ρ1ρ2/(ρ1+ρ2).
练习1:若上题中条件变为:取相同体积的这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合金的密度又为多大呢?
例5.一金、铜合金工艺品,金、铜的比例是按3:2的体积比混合的,求该工艺品的密度。
解析:本题求的不直接是质量或体积,故考虑已知条件,而已知为体积的关系,用质量构建等式。ρ金•V金+ρ铜•V铜=ρ(V金+ V铜),19.3×103千克/米3×3V+8.9×103千克/米3×2V=ρ×5V,解得:ρ=15.14×103千克/米3。
练习2:有甲、乙两块金属,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2/5倍,乙的质量是甲的质量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A)0.2倍 (B)0.8倍 (C)1.25倍(D)5倍
四、空心、实心型
解题技巧:运用体积比较法。在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1)密度比较法;(2)质量比较法;(3)体积比较法。这三种方法均能很快判断出结果。但若物体是空心,再求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时,若用前两种方法就是多走弯路,回过头来还得求体积。所以,用体积比较法既可判断是空心还是实心,还可以直接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例6.一个体积为5.23×10-4米3的钢球,其质量是3.9千克.已知钢的密度ρ=7.8×103千克/米3,试判断该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解法一:比较密度法
解析:由钢球的质量m和体积V,求出钢球的密度ρ/,再与钢球的密度ρ比较,若ρ/=ρ,则钢球是实心的;若则ρ/
解:ρ/=m/V=3.9千克/(5.23×10-4米3)=7.5×103千克/米3.
因为ρ/
解法二:比较质量法
解析:由钢球的体积V和钢球的密度ρ,求出与该钢球体积相等的实心钢球的质量m/,若m/=m,则该钢球是实心的,若m/>m则该钢球是空心的.
解:m/=Vρ=5.23×10-4米3×7.8×103千克/米3=40.79千克.
因为m/>m,所以该钢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体积法
解析:由钢球的质量m和钢球的密度ρ,求出与该钢球质量相等的实心钢球体积V/,若V/=V,则该钢球是实心的,若V/
解:V/=m/ρ=3.9千克/(7.8×103千克/米3)=5×10-4米3
因为V/
例如铜球质量是178克,体积是40cm3,请你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解决还原物理情境还原问题,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建立存在难度,大多数情况下模拟形象思维能解决这一问题,如这里可以给学生两块质量相等的橡皮泥,用一块模拟做成实心铜球,用另一块模拟做成空心铜球,学生的物理情境一下子会建立起来,有了前面的工作,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很容易想到第一种方法是根据体积来判断,假设铜球实心,计算铜球体积:所以铜球空心――即比较体积法。第二种方法:比较密度法,第三种方法:比较质量法。
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电学中很多题学生讨论完后总有一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感觉,例如:有一个电源电压为12伏,另有一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60欧,还有一个“6伏3瓦”的灯泡,画出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路图?大多数学生会利用串联分压原理将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使灯泡正常发光(如图1所示)
经过探究就会发现:如图2将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并联,再和滑动变阻器的另一部分串联,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并联的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另一部分阻值相同时,灯泡也可以正常发光。如图3将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串联,再和滑动变阻器的另一部分并联,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和串联滑动变阻器的一部分相同时,灯泡也可以正常发光。如图4将滑动变阻器并联起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并联的两部分的阻值和灯泡的阻值相同时灯泡也可以正常发光。由此可以知道以上四种情况均可以达到灯泡正常发光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显然一题多解是“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真。
二、 从习题答案入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材中的计算题答案基本上只有一个,学生也习惯了只有一个答案的习惯,这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会带来负面效应。例如,一束太阳光与地面成37.50角射来,想让太阳光水平射入一洞中,问平面镜该如何放置?让太阳光水平射入,此洞可在平面镜的右侧,也可在平面镜的左侧,如图所示:
情况一目了然,故习题设计时也应有意识地一题多答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 从习题中蕴藏的深层含意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有些习题中往往含有深层含义,在解题过程中不光要知道题目的答案,还要在此基础上多思维,合理推断深层次的道理。
此题选自八年级下册优化设计P32第7题:
下面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地反映“碘的升华”现象,说明理由:
你认为实验_________方案更好些呢?
学生学习升华知识后往往认为碘只会升华,不会熔化,也不会沸腾,通过这道题的思考,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任何物体都会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物态变化,实验1中的碘的蒸气不全是升华后产生的碘蒸气,而含有大量的先熔化后汽化产生的碘蒸气。而实验2中确信不会发生碘的熔化现象(因碘熔化要满足晶体熔化的条件),此时的碘蒸气只能是升华产生的碘蒸气。其实教材中碘的升华实验就是采用实验1的做法,这里我想两个实验都让学生对比的去做意义更大。
类似这样的题在现在的教材中越来越多,也说明我国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习题设置时通过条件变迁和无条件开放来提高发散思维水平
计算题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大板块,在历年的升学考试中计算题都占有比较大的分值,而计算题的教学历来是很多物理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结合自己近两年的物理教学情况,现就自己在计算题教学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也希望各位同仁能多提供相关的教学意见和建议。
一、鼓励学生正确面对计算题。
大部分学生对计算题有一种畏难情绪,面对计算题看也不看就说不会,更不要说去做。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计算题就是很难的,那是极少数优生的专利,多数学生不敢问津,又不是我一个人做不起,做不起也不算丢脸吧。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的面对物理计算题呢?我认为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从心理上产生对计算题的恐惧,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讲题。
二、怎样教学计算题呢?
1、读题并理解题意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题是解计算题的关键,一道计算题文字不多,可让学生多读几遍,完全熟悉题意。读题结束后可让学生勾画出题中的重点字词,着重理解。如“一根5kg的圆木漂浮在水面上,求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少?”这道题,只要我们抓住“漂浮”这个重点词,就知道“漂浮”是重力等于浮力,只要用公式F=G=mg算出物体的重力也就知道了物体的浮力。
2、分析题意,确定公式
从问题入手,搜集适应此类题目的公式,总结计算这一类型的所有计算公式,找出题中告诉的物理量,确定公式。比如:我们在讲浮力计算时给学生总结了求浮力的几种方法“压差法、测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力平衡法”等等,具体要用那一个公式就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条件进分析进而确定要用的具体公式。
3、解题要规范
以前的老教材讲计算题是严格按“已知、求、解、答”等步骤完成,解题简洁,但给人有一种缺乏人情味的感觉;而新教材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更注重体现素质教育目标,解题过程要显得丰润一些。
如解:有一空心铅球,重4.5N,体积为0.5dm,如果把这个球浸没在水中,该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如果该球上浮,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少?
(1)读题。(略)
(2)勾划出重点字、词。“浸没”。
(3)分析题意:a、要求空心铅球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可以用公式F=G=pgv,题中液体的密度已知,而该铅球是“浸没”则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相同;b、铅球的重力已知,浮力在第一个问题中已算出,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判断该球是否上浮,如果上浮,则结果是漂浮,漂浮是浮力等于重力。
(4)解题:
根据题意,铅球浸没时,有
V排= V= 0.58×103m³,
F浮=pgv排=1.0×10³kg/m³×10N/kg×0.5×10³m³ = 5N
因为F浮>G,所以铅球上浮。
因为上浮的最终结果是铅球漂浮在水面,此时
一、选择材料,明确实验
小学科学课本的编者,为需要开设的每一个实验都选择了较好的实验材料。但是如果每个实验都严格地按课本中提供的实验材料,来给学生做实验,可能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对一些概念模糊化,从而达不到实验的预期效果。如果合理地对实验材料作一下改进和优化,就会避免错误的产生,提高课堂效率。如五年级下册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中,笔者为学生提供的材料和课本中呈现的一样有:胡萝卜、泡沫塑料、石头、蜡烛、空瓶子和回形针。在课堂试验中,学生对泡沫塑料等材料操作地都很顺利,完成了实验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是在研究胡萝卜的沉浮是,却出现了分歧:有的小组的胡萝卜是浮的;有的小组的胡萝卜是沉的;有的小组的胡萝卜甚至是一半沉一半浮的。(由于水槽尺寸的原因,大一些的胡萝卜被切成了两段,小的则整个作为研究)课堂出现了这样一个教学事故,于是笔者只能解释说:“可能是因为胡萝卜空心的原因。请同学们回家后也好好的再去研究研究,可以再做一些实验,也可以去找一找资料,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就这样,这堂课在实验结论的分歧,学生的困惑和教师的搪塞中过去了。课后,笔者去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胡萝卜的沉浮结果不统一是由于空心或者两端的密度不同。如果改用茭白代替胡萝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统一了实验结论,使学生对沉浮的概念就更加明确了。
二、选择材料,明晰实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起一个辅助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包括实验操作的难易度、实验观察的难易度等,所以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使实验效果更明晰、直观,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花》一课中,课本中要求观察植物的雄蕊和雌蕊。如果教师再使用上一节课中的油菜花作为观察对象,来研究雄蕊和雌蕊,那就不那么恰当了。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油菜花实在是太小了。虽然课本中介绍了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辅助观察,让学生看得更清楚,发现得更多,但是放大镜的使用毕竟不方便,远没有肉眼灵活,况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是极其有限的(实验室学生用的放大镜,放大倍数为5倍)。那么该怎么办?使用更好的放大镜吗?何不转换一下思维,使用其它的花来观察雄蕊和雌蕊呢,比如百合花。百合花比油菜花要大得多,雄蕊和雌蕊自然也要大得多,学生可用用肉眼方便地观察,且效果明显比放大镜要好,从而使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观察到雄蕊和雌蕊的各种特征。
三、选择材料,简化实验
实验材料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实验操作的难易度。小学生身心等各方面发育还不完全。若实验操作较为复杂,不但实验容易失败或出现一些课堂事故,而且他们会较多的经历投入到实验的操作上,从而忽视了对实验本身的观察。所以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选择和优化,使实验操作简单,过程简化,效果明显。如在五年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观察模拟的雨水落在悬崖上的实验中,需要学生在上面喷水,还需要一个学生在下面接水,学生操作比较繁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意外,而整个实验中,学生会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操作上,而降低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所以,可以对实验才材料稍作改进。用一个铁架台的铁圈上,放一个带孔的塑料杯,作为降水,脸盆直接放在小凳子上,作为接水,这样,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就只需要在杯子中加水就可以了。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实验现象上,实验的效果也就更好了。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小学科学课堂中,实验正担负着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教育时,就必须做到选择和优化实验材料,利用材料开控制实验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实验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探究中,使学生能在科学素养上有充分地发展。
浅析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
穆贵强
遵义县沙湾镇中学,贵州 遵义 563115
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新面貌。希望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学科渗透教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打击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学生不仅通过相互合作、讨论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更可喜的是学生竟不自觉地将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本人结合我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现实”的物理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新课标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是说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以及巩固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物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物理情感与态度。
物理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包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某些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经历物理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这样既符合了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了物理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例如,茶壶可作为连通器的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农村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应用,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作用,加深对物理的认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就新课的导入为例谈谈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1)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2)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3)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4)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维兴趣想象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知识、人才、教育的竞争,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同志曾经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造能力,就难以站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物理学被称为最完善的自然科学学科,它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物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下面就从五方面探讨初中物理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从物理实验活动中诱发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应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正在形成的某种智力与能力的契机来培养。例如,我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节内容时,先给学生设问:木块为什么浮在水中,而铁块却沉在下水底?这时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相同体积的铁块比木块重,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受到得浮力大。我即时从小中取这一薄铁块,做成一个小方盒再放到水里去,学生观察到它竟然能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上,我再进一步质疑学生,这是为什么?顿时,学生思维活跃,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各道其是,一种想弄个水落石出的迫切心里,一种渴望与探求真知的兴趣骤然高涨起来。我及时抓住契机,顺藤摸瓜,启发学生分析:铁块在前后两次实验中,受到的重力不变,但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同,也即排开水的重力不同,前者小,后者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铁盒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当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了。轮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由于小实验却能说明一个大道理,解决大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求知欲旺盛,同学们激烈地争论着、分析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激励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情景,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定向的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所以,质疑是创新的种子。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我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异想天开”,激发其求异思维、创造力。例如,在《简单的电现象》一节的内容中有正、负两种电荷,而且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而在《磁现象》一节中讲到任何一个磁体都有北极和南极,却没有发现单独存在的磁极。我就把这两节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比较一下正、负两种电荷和一个磁体都有北极和南极的不同之处。有一个学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他说:“我认为可能磁体单独存在一个磁极与电荷一样吧。”对于这个学生的回答,我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1931年英国科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存在一个磁极的粒子——磁单极子。目前寻找磁单极子的试验还在进行中,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存在,现在的电磁理论就要做重大的修改,对整个物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三、注重训练发散思维,培养
学生的多变解题能力发散思维是具有多端性和变通性的特点,也就是思考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快捷解“多重可能解”的习题。例如,我教学《浮力和压强》内容时,如一个重20牛的物体受到向上20牛的拉力,问:该物体处于何种运动状态?A.静止状态;B.匀速上升;C.匀速下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这道题目中物体所受重力和拉力是平衡力,发散思维应从物体的平衡状态出发。即物体静止,受力平衡;物体匀速上升,受力也平衡;物体匀速下降,受力也平衡;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必有三种情况。这样的训练,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思维训练。
四、开发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教师往往偏爱于求同思维的训练,而忽视求异思维的培养。其实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克服思维的定势,敢于标新立异,拓宽思路,有助于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我教《透镜》这一节时,学生对凸、凹透镜的作用有一定认识,这时提出问题:凸透镜一定会聚光线,凹透镜一定发散光线吗?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再进一步问:玻璃凸、凹透镜会聚、发散光线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一边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一边动手作图,积极寻找答案,然后再点拨:假如一块玻璃砖中间镶着一个空气凸透镜,那么这个空气凸透镜是发散光线还是会聚光线呢?这样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同中求异,使学生对凸、凹透镜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对影响凸、凹透镜作用的环境介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如“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想了哪些可能性?”教师提出问题,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见解和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诱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里把原有的表象加工改造成为新的表象的思维方法,能使人跳过某些思维阶段,想象出最终的结果。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性,教会学生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桥梁。创造并非让学生创造出惊人的定义、定理和公式,只要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一种创造。因而,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舞台,促使学生养成创造的良好的习惯。例如,我教学《物质的质量和密度》这一节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利用实验室器材如何判断一个未知质量和体积的铅球是否空心?请设计实验方案。这个题目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能否直接用天平测铅球质量?二是铅球质量如何测?你有几种测其质量的方法?三是铅球体积如何测?你有几种测其体积的方法?四是如何判断其是否空心?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就会展开热烈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思路,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学生的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在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只要我们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措施,学生创新思维一定会被激活,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采取行政手段外,迫切需要设计一条突出实验教学的课堂思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确定受教材内容、学生基储教师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模式。但课堂教学思路的清晰、科学与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生由于受抽象思维的局限,开展实验探索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思维加工提供大量的素材,而且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启发教学原则,我们设计了以突出实验教学为宗旨,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课堂教学思路,即:情境问题猜想探索结论深化运用练习作业。
其各个环节的说明如下:
1 情境:是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展示实物、模型、挂图、漫画或进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来创设物理情境。如《浮力的利用》一节,可先安排“空心牙膏片在水中的浮沉”的学生小实验,起到激发求知欲和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2 问题:从物理情境中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悱愤状态。如在《什么是力》一节,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可问学生:“我们平常接触了不少力的现象,谁能给力下个定义?”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3 猜想: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猜想可能的结论。如讲《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有关,也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等有关。本环节可激发学生热情,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4 探索:在猜想结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演示或随堂实验。如讲《蒸发》一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1)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开,看那个干得快?(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孝面积相同的水渍,看哪个干得快?(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对其一片吹风,看哪滴干得快?虽然教材中未出现该实验,但它不仅使学生懂得影响蒸发快慢的知识,而且渗透了物理研究的方法。
5 结论: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可先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结论,再通过看书对比,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能力。
6 深化: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或默读黑体字所表述的结论,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抓住核心,再进行反例辩论,逆变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困生 转化方向 转化策略
初中物理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有趣,第二感觉就是学好不易。对于农村初中学困生而言这两种感觉尤为强烈。通常情况下,对这些学困生的矫正常常是基于目的的,即端正学习态度与不断刷题,这一思路有直接效果但持续性不好,笔者以为真正的转化策略,应当首先是确定转化方向,然后去确定转化策略。
一、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方向
学困生转化的第一分析要素,就是要知道学困的原因是什么?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分析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农村背景;二是学科背景。事实证明,农村孩子在物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困难原因不外乎这样的几个:一是农村学生本来有着宽阔的生活背景,这原可为物理学习奠定丰富的经验基础,但是由于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加上网络信息的冲击,造成了实际上学生的生活视野并不宽阔,因而事实上并没有丰富的经验来支撑物理概念的构建;二是物理概念都是通过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语言来描述的,学困生语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常常比较弱,这就造成了物理概念的构建过程不清晰,理解也常常是生硬的。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概念不清,规律就不明,利用概念与规律解题就会出现困难。
因此,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要紧紧围绕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语言与逻辑能力这个方向来进行。而这个方向的确定又不是很直接的,比如说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怎么办?是不是让学生去观察,去多做家庭小实验就可以了?又如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不是多阅读就行了?逻辑思维能力又从哪里来?针对学困生转化这一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悉心思考。笔者给出的答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服务于物理学习,那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或做做家庭小实验,这个针对性就是面向具体物理概念的针对性;而这些学困生的语言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则最好在物理学科基本概念与故事的阅读中去积淀。有了这一思路,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也就基本确定了。
二、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结合以上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笔者提出的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是:
第一,针对具体物理概念的生活体验。初中物理概念不少是生活经验高度概括后的产物,而有针对性的生活体验可以让学困生支撑起物理概念的构建。笔者在密度概念教学中发现一个问题,即如果根据课本上的探究过程去帮学生建立密度概念,会让学生感觉这个过程特别单调,而学困之生问题就更大。于是笔者就针对这些学困生事先做了一个工作:用几个纸杯和一个大的塑料水槽,在实验室的水池旁,让一个学生用一个纸杯等满一杯水,然后倒入水槽中,每倒一次,分别用m和V表示水槽里的水的质量与体积,于是m和V、2m和2V、3m和3V、4m和4V等,就成为他们每一个人对水槽中水的质量和体积的认知。这个过程中学生有针对性的体验,体验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同一物质(水)的质量与体积,重复的过程中对它们的关系不断形成认识,于是同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定值就容易成为学生的直觉性经验,这种经验对于密度概念的形成来说,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二,基于物理逻辑的学科阅读。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需要基本的语言理解与思维能力,而这也是学困生的弱项。在建构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研究的对象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人们为什么会想到研究这两者?这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为人们所发现?笔者发现用阿基米德鉴别王冠的故事很有作用,对于这些学困生而言,这个故事的仔细阅读与关系梳理是很重要的:首先,王冠是不是纯金,是无法靠着颜色、软硬这些特性来判断的,而明白这一点,其实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学过的密度这一特性才能作出判断;其次,怎样知道王冠的密度呢?这在故事中也是阿基米德遇到的难题,而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悟到的是什么?或者进一步问“洗澡”的物理意味是什么?而由这个故事引申出去,其与阿基米德原理有什么关系?这就需要将研究的对象转移到“被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上来,即阿基米德洗澡时的灵感源泉――溢出浴缸的水,而思维到了这一步,与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收集溢出的水并测其重力就有了联系了……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困生有机会更清晰地梳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过程。
三、因材施教视角下物理学困生转化
以上两点策略是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思路的产物。在探索的过程中还有一点笔者觉得需要强调,那就是学困生作为一个相对少数的群体,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更为注重。尽管农村学困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出现的困难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毕竟每个学生还都有着一些个别的原因,因此在注重整体转化策略运用的时候,还是需要从学生个体的一些特点出发,如有的学生是因态度而困,有的是因方法而困,有的则是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困等,解决好这些个别问题并结合面上的转化策略,则可以让转化效果更为明显。
【⒖嘉南住
1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预设的问题
提出问题:木块在水面上漂浮,受到浮力了吗?铁块沉入水底,受到浮力了吗?浮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借助多媒体展示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2 自制教具,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特制水槽,由大小两个水槽构成,小水槽的底部有一个正方形的开口,使两个水槽相连通。将木块压在小水槽正方形的开口上,往小水槽中加水,木块没有上浮,引导学生分析水对木块各受力面的压力。(大部分学生能分析出:左右两面、前后两面受到水的压力平衡,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而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所以木块没有浮起来。)往大水槽中加水,现在木块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力,当这个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块就上浮了。由此可见,浮力的产生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有关。
接着引导学生用“转换法”思考用什么可以显示木块各受力面受到的压力呢?提示学生运用压强计的原理,为下一步实验作铺垫。
再用空心立方体进一步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个空心立方体,上下左右4个面都是用橡皮膜封好的,用橡皮膜凹陷的程度来显示各个面受到水的压力的大小。可以看到立方体左右两面、前面两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力平衡,在Q直方向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下表面是平的,没有受力。向大水槽内注水,当大水槽水面与小水槽地面相平时,立方体受力情况与刚才相同。继续注水,立方体下表面受力逐渐增大,立方体上下两面受到水的压力也平衡了,此时大水槽水面距小水槽水面的高度h1与小水槽水面距立方体上表面的高度h2相等,立方体仍未受到水的浮力。待两水槽水面相平,立方体的受力情况如何?(学生分析:立方体左右面和前后面的受力情况未变,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之差就是浮力。)
3 学生分组进行验证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