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护理专业的挑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专业的挑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专业的挑战

第1篇: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论文关键词]涉外护理 英语教学 问题 思考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是涉外护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使涉外护理教育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回顾我院涉外护理专业的建设历程,自2003我院与英国兰开夏大学合作创办涉外护理专业以来,风风雨雨走过多年,并已有十多名同学出国攻读本科,硕士,且学成回国。涉外护理专业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高职涉外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涉外护理英语课程对于涉外护理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制定与自身实情相符的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培养具有国际资格的涉外护理人才,是目前涉外护理专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我院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就学生素质而言,我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和总分普遍偏低。原因之一是近年来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费调高,限制了一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进入涉外护理专业。许多进入涉外专业的学生都是因进不了普通护理班而调剂到涉外护理专业的,所以比较而言,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入学成绩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相对较低。而涉外护理专业对英语教学的高要求使很多同学很难适应。有些学生虽为涉外专业,但国外高额的学习费用也让他们望而却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足。

其次,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医学英语与基础英语的结合。涉外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尽量采取双语教学,使学生能更多的接触医学英语。然而在涉外护理教学实践中,由于兼有医学背景和外语能力的教师不多,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难以胜任双语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师虽然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却一般不具备医学方面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在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会对学生的培养造成制约和不利影响。

第三,优化英语课程设置。我院涉外护理普通英语教学分基础英语与雅思英语两块,分两年完成。第一年基础英语由本院英语老师担任,目的是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使学生通过大学英语三级或四级考试,同时为第二年的雅思教学打下基础。第二年与雅思培训机构合作,聘请具有丰富雅思教学经验的老师给学生授课。以雅思考试理念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彰显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特色。但由于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教学目标的标准和规范还在不断完善中,特别是与国际护士教学的接轨尚有较大差距,对提升学生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实用化的英语能力的支撑不够。

第四,缺乏与国外护理院校的广泛交流与合作。目前,我院涉外护理专业仅与澳大利亚的伊迪斯-科文大学合作。我院涉外护理学生学完三年专科课程后,如果雅思考试通过6.5可去澳洲学习一年,获得本科文凭。但雅思6.5分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绝大多数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不利于扩大我院涉外护理专业的影响,也放慢了涉外护理专业走向国际的步伐。

二、对策建议

1.抬高入学门槛。因涉外护理专业本身的特色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学校录取新生时,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和总分应进行一定的限制,外语考试成绩应作为一项录取的硬指标。除考生总成绩达到录取线外,外语成绩合格才能录取,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此外,学校也应该适当降低涉外护理专业的学费,让更多经济条件不太好但素质高,英语水平好的学生进入这个专业学习。 转贴于

2.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自2003年开办涉外护理专业以来,涉外护理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打造好涉外护理这一品牌专业,把它做大,做强,做精,师资力量尤为重要。学校需从涉外护理教学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制定长效培训教育机制,每年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多种渠道培训师资。如为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英语水平。学校可每年安排1-2名教师赴国内大学进行英语培训或赴国外交流访问、学习进修,同时采取措施引进有留学经历的护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等。学校也应为英语教师提供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医护英语教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基础英语与医学英语的融通,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

3.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学院应加大分级教学力度,因材施教,保证学生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实现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开展交际教学,提倡交际性的课堂教学形式,加强英语口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涉外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实事求是地确立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制定与自身实情相符的涉外护理方向从业之路。学院还应加大对培训机构引进的雅思课程的监控力度,确保学生能保质保量的上好每一堂课。使更多的学生突破雅思关。

4.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对提高我院办学理念、提升办学层次很有帮助。学校除了要与伊迪斯-科文大学合作外,要尽量加强与国内外同类院校及有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降低学生入读门槛,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国门深造。学校也可开辟一批国外实习实训基地,涉外护理班实习的学生除了可以选择国内实习医院外,还可以去国外医院进行带薪实习;学校也可以多向兄弟院校学习,以劳务输出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之梦。

涉外护理专业的建立,是我国护理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成果。国际上护士严重短缺,出国深造、就业机会很多。可以说高职护理人才的出路、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同时也给涉外英语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涉外护理教学的一部分,针对目前英语教学状况,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如何把握教学方向,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走一条有特色的培养人才之路,使涉外护理专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林速容.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护理专业英语特色——谈高职护理、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方向.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

[2]黎辉.当前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8,(2).

第2篇: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areer planning of male nursing majors in colleg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nursing educator and administr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s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2015,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60 male nursing majors in grade 2013-2015 in Medicine College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by means of general condition questionnaires and male nursing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questionnaires. Results Only 41.0% of the male nursing majors in the college actively chosen this major, and the other students were forced to choose it, owing to such factors as the pressure of parents or employment and so on. Only 12.5% of the male nursing majors were satisfied with this major, while 42.9% were relatively satisfied with this major. Students with clear career planning only accountted for 12.5%, while 17.9% had relatively clear career planning, only 39.2% students had taken part in career planning training. 51.8% students had the intention to undertake nursing career after graduation, only 8.9% students were willing to engage in nursing in the long run. Conclusion University nursing educators should lay emphasis on counseling of male major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improve their major satisfaction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Nursing administra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give support to these 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nursing majors,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strengths, and provide developing space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 of nursing.

[Key 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Male nursing major; Career planning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护理服务多元化的需求,男护士因体力、精力、控制力等诸多优势受到社会、医院的青睐,对男护士的需求不断上升,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的比例逐年增加。男护生的出现是顺应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护理专业也因为男性的加入而更趋完善,更加合理,并且有助于护理专业社会地位的提高[1]。但众多男性将护理工作视为谋生的职业而不是终身从事的事业[2-3]。据文献报道,男护士的流失率高达68.72%[4]。护理人才的流失阻碍了护理专业的发展[5]。

基于上述男护士不稳定的社会现状,如何提高他们对职业热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因此,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日益受到关注。男护生作为护理专业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职业定向性和学科特殊性,本研究对平顶山学院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校男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查,为高校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理论依据,探索适合男护生的培养模式,为护理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做好保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5年9~10月对我校2013~2015级护理专业的60名男护生进行调查。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经过预校正,内容包括报考护理专业的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满意度、是否参加过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指导的来源、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现状、就业态度等方面。

研究中所有测试将全部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发放前向学生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测试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及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以保证所有被试者都能理解问卷的内容与要求,保证所得资料的准确性。同时,说明本次调查问卷为匿名填写,问卷的用途仅限于本论文使用,请大家如实填写,放心作答。共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为93.3%。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56名男护士年龄18~24岁;2015级29名,2014级17名,2013级10名;本科生22名,专科生34名。

2.2 选报原因

由于社会上普遍认为护理是适合女生从事的专业,本研究对男护生入学时选报专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46.5%的男护生都是迫于家长或者就业的压力而选报的护理专业,学校调剂及其他原因进入护理专业学习的男护生有12.5%;只有41.0%的男护生为主动选报本专业。见表1。

2.3 专业满意度

只有对所从事的专业比较满意,才能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对男护生的调查中发现,对护理专业满意或比较满意占55.4%,有35.7%的男护生不能确定对护理专业的态度。见表2。

2.4 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学生比较从容地面对以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有39.2%的男护生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男护生只有12.5%,没有仔细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男护生有64.2%,从来没想过的男护生有5.4%;学校的讲座是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主要来源。见表3。

2.5 就业态度

对待所从事职业的态度直接决定一个人会在所从事工作岗位取得的成就,从男护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的男护生有51.8%,而从事护理工作几年后不会改行的男护生只有8.9%;在对待工作态度方面,工作待遇是首要考虑的。见表4。

3 讨论

3.1 男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本调查结果显示,41.0%的男护生是因为觉得自己适合护理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的;55.4%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有39.2%的男护生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而60.8%的男护生没参加过此类的学习;男护生获取职业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学校的学习,只有30.4%的男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良好,剩下的69.6%的男护生对未来没有规划;由此导致48.2%的男护生毕业后不一定会从事护理行业,80.4%的男护生毕业后可能会离开护理这个工作岗位,这值得广大护理教育者高度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由于部分男护生对护理职业了解还很局限,对自己能否适应、是否胜任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对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及男护士的职业前景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自身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澄清。因此,对以后是否会从事护理工作犹豫不决,对未来发展持观望态度。57.1%的男护生觉得只要工作待遇好,还是会从事护理工作的。通过数据的纵向比较,对护理专业比较满意的男护生,规划状况明显好于对护理专业不太满意的男护生。

3.2 建议

3.2.1 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 入学教育是专业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是新生对护理职业的“第一印象”教育[6]。绝大多数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缺乏系统地了解,从而对自己将要从事的护理专业充满困惑和迷茫,特别是那些迫于家人原因或就业压力而选择护理专业的男护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更加淡漠。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安排护理专业的资深教师,对男护生加强专业教育和专业引导。组织观看南丁格尔的生平录像和医护人员在国家的大灾大难面前勇往直前,不计较个人安危,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大可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相关报道,使男护生更好地了解护理专业,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职业自豪感,为能从事护理工作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自信而乐观地从事护理工作[7]。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男护生明白他们从事护理专业的优势。比如,男护士比女护士更愿意面对挑战性强的工作,有更强的压力承受能力、优越的体力和精力[8]。男护士更胜任每天与患者的接触,达到良好的护患沟通[9]。护理工作是需要24 h不间断地为患者服务,而且在工作中,突发性的情况比较多,而男护士在处理突发性情况方面要明显优于女护士。另外,一些特殊的工作地点,比如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介入中心、手术室、精神病房等对体能和反应灵敏度要求较高,男护士更有优势。涉及到一些隐私部位的检查和护理时,男护士更受男性患者的欢迎[10]。

教学过程中,经常讲述一些临床一线男护士的优秀事迹,如2003年获得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的中国藏族男护士、雪域高原的“提灯使者”巴桑邓珠的光荣事迹;另外可邀请临床护理专家和有成就的男护士回母校座谈,与男护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利用他们自身的工作经验言传身教,使男护生们明白,在护理领域也有男性的一席之地,同样可以做出一番成就,使男护生们重新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提高他们的专业信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拼搏精神,内化自己的专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男性护士的需求和认可。

提高专业认知,稳定男护生从事护理专业的思想,将有利于男护生适应其护士的角色,从而推动护理事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和进步。

3.2.2 探索适合男护生的教学模式 护理学是一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都很高的学科,而男护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不高,更愿意挑战实践性比较强的操作,护理教育者可以因势引导,多增加他们实践的机会,先让其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在实践的探索过程中,激发对理论知识的渴求,使其真正认识到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11]。组织男护生参加福利院志愿活动、社区健康教育、义诊等活动,指导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护理服务、健康教育,从而赢得家人、患者、社会的肯定、信任与尊重,树立职业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12]。

设置适合男护生的选修课,对麻醉学、急救护理学、男性泌尿护理、精神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等课程增加学习的深度,更好地适应男护生的学习兴趣与期望。男护生对护理的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专业课老师那里获取的[13],专业课老师对待自己所任学科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对其所授学科的态度。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要讲授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要把自己对本学科的热爱、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等贯穿于授课的过程中,让男护生感受到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可观,以后从事本专业有助于自身才能的发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加强职业认同感。这就对专业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还要有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学校应根据实际,加强专业课老师师资队伍培养建设,制订合适的培训计划,提高专业课老师的素养和能力,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

3.2.3 引导男护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从众多成功的经验和无数失败的教训中可知,有无合理的规划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是巨大的[14]。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将人生中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利用起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15]。

尽管在校男护生对自己的认知水平较高,但是并不能表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能进行很好地规划。在本次调查中,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或者比较清楚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男护生不足一半,这说明在目前的护理教育过程中,对男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系统的指导。根据Super等[16]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校男护生正处于职业探索期,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生涯探索活动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和职业的理解,随着自我认识和理解的增强,男护生更能合理安排自己学习和社会活动之间的时间分配,制订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17]。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指导,课程的讲授应该由具有护理专业背景、了解护理而又精通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人员承担,同时也应该适当增加男性教师的比例[18]。除了增强态度层面的规划意识外,也应加强行为层面的指导[19]。学校应该给男护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规划落实到实处,及时督促提醒男护生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2.4 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 相关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能够提升男护生对于护理职业的认同感[20-22]。应利用网络、电视等多种渠道加强对男护士的宣传,转变人们认为只有女性适合做护理工作的观念,为男护士的从业环境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更多人支持男护士的职业,让男护士在工作中能感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使更多优秀的男性加入到护理行业中来,使护理行业的发展更加合理化。

第3篇: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护理专业长久以来都是被女性所占据,男性很难进入到这个行业中,但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生变化,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男护士一般被安排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精神科和骨外科等领域,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充足的体力和遇到突发事件之后的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是女性护士所不能代替的。而对于五年制的护理专业的男生来说,学校需要高度关注这些学生需求,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及时的找到解决对策,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男生管理的问题分析

1.五年制护理专业的男生管理的特殊性

首先,专业特点就导致了该专业男生的数量较少。传统的思想认为护理专业是女生干的事情,男生进入到这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心理就会存在抵触的情绪,男生很难及时的融入到学习环境当中,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男上学这个专业都不是最合适的选择,而男生本在选择的时候,也并不是基于喜欢此专业而选择的。在五年制的护理专业班级中,有超过95%以上的都是女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甚至有的班级根本没有男生,这种男女比例的失衡给学生管理带来了重重难题;其次,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给护理专业男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难度。在护理专业中的男生,大部分都是中考失利或在原来初中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在初中的日常学习过程中自由散漫,平时总是逃课、抽烟、酗酒。这些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总是缺少被关注和关爱,因此,进入到高职学校进行学习过程中,这些陋习改正不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给课堂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困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男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最后,学习基础差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不足。五年制的护理专业男生的行为和不习惯普遍都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漫不经心,学习兴趣不足,这就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与课程改革的需求相结合,逐渐加强对男生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帮助他们摒弃之前的不良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五年制护理专业男生德育环境的复杂前行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种思维形式和价值观不断对学生特别是男生的思想产生剧烈的冲击,对这些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产生偏离的现象。学生在受社会转型以及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双重撞击下的同时,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判断也必然会受一定影响。护理专业的男生在整个五年的学习阶段过程中,如何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文明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法律制度面前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做到科学合理,从而全面到达医院对男护士提出的职业要求,已经成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五年制护理专业男生管理对策分析

1.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建立一致学习型的德育工作队伍

首先,必须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班主任和辅导员,其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质量的高低。因此,对学校而言,应充分重视导员及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合理规划,通过各种途径为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学习提供一个便利的条件;其次,不断总结经验,强化自身建设。德育工作者需要在日常大量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先进的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学校和专业系部的领导还要重视德育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专业业务能力;最后,保证教师与时俱进,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成长。

2.在工作过程中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首先,应该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学校的教师和导员要认真做好学生干部的队伍的建设工作,积极的鼓励班级的优秀学生干部,同时由于护理专业的男生数量较少,班主任应该认识到男生在班级中的作用,让其承担相应的职责,承担必要的活动。在每个学期还可以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系列的讲座,在讲座过程中要精心的挑选教师,通过培训和教育实现对护理专业男生的有效教育和管理;其次,依托团委和学生会的力量,在五年制护理专业中积极推行学生自我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以学生的宿舍为单位,对全体男生宿舍进行全面的自治管理,严重杜绝违纪现象的发生,建立和谐的宿舍文化。

3.做好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在技能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应该更多的进行鼓励和教育,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身学习理念,及时的对护理专业最为前沿的科学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不断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不断完善自己,保证护理专业的全体学生都能很好的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需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保证有一技之长,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做好后进生的管理工作,使他们树立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的信心

护理专业的男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遭受挫折,心理上和行为上都收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这是对于班级和教师来说,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其进行鼓励和教育,关心和爱护他们,不要用过去应试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个人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延伸到专业实习、训练和职业生涯规划中。

5.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多下功夫,探索出有效的信息健康教育模式,对极个别学生探究,总结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及时纠正。同时,还要积极的开展挫折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豁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今后正确的形成职业价值观念将会发生巨大的作用。

第4篇: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关键词】 护理;教师;辅导员;护生;专业意识 ;培养

【中国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23-01

护理学教师兼辅导员对护生专业意识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和辅导员工作之中,既要了解本专业的发展需求,又要了解所带护生的特点,结合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平日的教学与护生管理工作中应找到适应护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对本专业教学深入研究,注重护生素质教育,情感方面能力的培养,更能游刃有余的培养护生的专业意识。现结合护理学专业教师并兼护生辅导员的工作实践, 谈谈对护生专业意识培养过程的一些思路与做法 。

1.辅导员应了解护生特点,认真做好专业入门指导

护生刚入学时对护理学的了解是参差不齐的。有的护生喜欢医学,入学前对所学专业有了深入的了解;有的护生是调配到护理专业的,对本专业不甚了解。但是护生的共同点是学习新知识的热情高、可塑性强,因此,辅导员要根据护生的情况开展专业入门指导,如:进护生公寓与其谈心、召开与护理专业有关的主题班会、讨论会、通过办与护理知识有关黑板报等方式,使护生首先从整体上了解护理专业概况,明确学习目标,树立学习信心,让护理专业意识在护生心中生根发芽。

2.根据课程设置进行学习指导,培养专业思想情感

护生第一学年主要是《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护理学导论》、《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等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一时期的学习是中学学习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过程,此时护生学习的热情、主动性较高,因其生理和心理基本成熟,能够把学习目标内化为自己的学习动力,从而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所以,辅导员要告诉护生自学的重要性,逐步培养护生自学能力,通过学习基础课进一步了解护理专业。随着第二学年《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这一时期护生已经对本专业有了一定认识,同时开始关心就业前景和工作环境,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课临床见习的机会,带护生去了解医院护士的人文环境和工作模式,使其对护理工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如何人树立白衣天使的形象,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向一名优秀的护士看齐,此时护理学教师应培养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临床思维能力。

3.鼓励护生多参加与专业有关活动,培养专业思想

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多项与护理专业有关的活动,如"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护理礼仪大赛、护理技能大赛、"红丝带"活动等。尤其是"5.12"国际护士节活动,学校会请德高望重的护理前辈来学校进行授帽仪式,鼓励护生参与其中,感受护理氛围,使其更能明白护理的内涵,增强护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专业情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护生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担负着继承和发扬护理精神的重任。所以,辅导员要鼓励护生在大三顶岗实习期间多对护理专业技能进行实践,并能根据临床情况对之进行改进和创新,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情感,使学生具备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

5.始终强调医德医风,升华专业意识

未来社会激剧的变化,对人们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护生因其以后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对道德的要求更高,所以,辅导员工作的始终都要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让学生从点点滴滴领悟护理职业的特点与神圣,从而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对职业的崇敬之心,学习工作中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对病人负责,对生命负责。

6.体会

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家长,而专业老师更是是其学习和领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领路人;辅导员要带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而专业老师带着一颗热爱护理事业的心,当奉献心与事业心不断增强,必定能为护理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叶岚岚 新世纪我国护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 [J] .现代护理,2005(16)

[2] 孙玲.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新生辅导员工作[J].中国西部科技,2008,7(13):74-79

[3] 王继水 .专业教师承担辅导员的角色意识[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21(2):113-114

第5篇: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关键词:涉外护理;双语教学;技能大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扩大,护士紧缺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问题。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纷纷从国外引进护理人员,以缓解本国护士严重缺乏的压力。人才流动的全球化为护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速护理教育国际化进程是当前护理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涉外护理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熟练掌握护理专业英语和业务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从业的基本标准和必备素质。这些给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我院涉外护理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生源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由于高职高专的招生入口标准不高,生源中既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又有中职单报高职模式的中专生,英语成绩普遍较差、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给原有的教学增加了新的难度,传统和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是学生基础差,很难适应目前较高的教学要求,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英语学习,调转到其他专业。

2.英语教师普遍缺少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教师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上主要体现为完成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备护理专业综合英语知识技能,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既要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但目前本院涉外护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制约学生发展的。

3.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由于我院涉外护理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涉外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还是沿用传统课程设置模式,与国际护士教学的接轨尚有较大差距,对提升学生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实用化的专业英语能力的支撑不够。

4.基本没有涉外护理工作的语言环境

目前的教学最多只能提供一般的视、听教材,与涉外护理相关的具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教材很少,更没有涉外护理的场景教学条件,教师和学生只能在一种不透明、不直接、不专业的环境中实施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弱化了学生就业的实践能力。这是目前涉外护理教学最大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二、涉外护理教学改革的构想

1.精英教育,学生生源质量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涉外护理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发展潜能,且外语学习只有精英小班教育才最适合,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所以,今后在招录涉外护理考生时,外语考试成绩应作为录取的一项硬指标,除考生总成绩达到录取线外,外语成绩合格才录取,并且每年招生生源不能过多,120人的招生计划刚刚好,切实把好考生入口关。

2.教学团队建设“走出去,请进来”与双语教学

组建一支肯吃苦,能够到一线进行教学,肯花时间的集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于一身的教学团队。从英语课到基础课,从医学基础课到专业课,实现全双语教学,全方位打造英语学习氛围。为提高师资队伍素质,采取“走出去”提高和“请进来”培训的方法,“走出去”即派遣领导和教师出国考察访问,实地了解国外有关院校护理教育情况,使自身办学行为尽可能与国际接轨;“请进来”培训即聘请外教或外国实习生来校讲学,其主要任务除带学生学口语外,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培训。

3.人才培养目标

(1)核心目标:①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②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③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④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⑤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⑥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

(2)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有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病案讨论、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多媒体电化教学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多种形式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检测双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应定期采用笔试加口试方式进行考核。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符合专业目标,突出涉外护理特色,课程中应增加各国法律、文明史等选修课程。还应优化各科目学时的比例,注意英语课程中普通英语课与专业英语课的比例,以及专业英语课与其护理专业课的相互衔接及相互渗透的合理性。重点培养学生外语特色、人文素质及能力,增加英语总学时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加强学科交叉。

(4)护理理念、护理程序和护理操作技能与国际接轨:菲律宾、印度等国家积极培养护理人才出国就业,其中菲律宾是护士输出第一大国,他们在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由于菲律宾官方语言是英语,菲律宾护理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受美国影响较大,整个医疗及教育体系都与美国相衔接。所以在国际上更受欢迎。

(5)政策支持:学校支持、鼓励双语教学的政策措施必须得力,包括增加课时费等,有条件可以聘请外籍教师对国内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派送出国学习。

4.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演讲、模仿朗诵、情景护理技能等比赛,在全校师生中能够产生较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其中明白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同时让学生明白,在涉外情景中能够熟练运用听、说、读、写等能力是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为实现此目标,必须学好专业英语。通过大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当然,这些构想可能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和不足,还有待于到实践中去不断地接受检验。我们期待学院能好好地考虑这些设想,组织专家切合实际地进行论证,大胆进行尝试,不断地加以总结,以便最终彻底改变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现状,同时也真心地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积极地投身到这场教改当中来,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涉外护理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慧.从国外护理教育看我国涉外护理专业教育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6.

[2]郑云雁,孟群.护理服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

第6篇: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关键词】护生 专业态度 质性研究

护生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希望,是未来护理工作的中流砥柱。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压力,护生对待护理专业的态度和认识对其个人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解本科护生的专业态度状况,笔者访谈了7名护生,以期为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访谈对象来源于河南省某医学类高校,均为统招护理本科生。质性访谈中以受访者能否提供必要的信息作为抽样标准,样本的个人条件如下:在被研究的文化或组织中生活了比较长的时间、了解该文化内部的实情、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反思能力、性格比较外向、而且善于表达自己[1]。笔者根据质性研究中样本数量以信息饱和为目的的原则,采用目的抽样法和滚雪球法抽取7名护生进行了半结构访谈。其中三年级3人、二年级1人、一年级3人,访谈对象均性格开朗、善于表达,全部为班干部。

1.2方法 访谈围绕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和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情况两个主题展开,设计了包括“你对‘职业规划’是否了解?从哪个途径了解到的?”、“是否想过自己适合什么职业?”、“你对护理专业是什么样的看法?”等问题,访谈过程中注意与受访者的互动,根据访谈的进展情况采取不同的提问技巧,引导受访者针对主题深入展开。每位护生访谈一次,每次约40分钟。笔者在访谈前做自我介绍,并向受访者说明访谈的目的和受访者的权利,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访谈结束后及时转录录音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下一次访谈的内容。

2.结果与分析

2.1老师和家人的意见是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

受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高考选报志愿时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选择专业,而是听取了老师和家人的意见,选择了自己并不完全了解的专业。受访的7名护生在进入大学前都没有接触过护理专业,1名护生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高三时老师给了建议,差几分,上不了本科,上大专比较亏。因为还比较想学医,所以选择了护理。”还有1名护生说“我们高中的老师是教育专家,他跟我妈说护理专业目前比较好。现在知道护理本科的不多,说是可以出国,待遇很好。”也有护生是听从了家长的意见,1名护生的父亲是医生,曾在国外进修,他的建议是“国外护士不累,待遇不低,地位不像国内护士这么底下,如果能好好学英语,将来去国外做护士,也挺好的。”

2.2护生认为护士工作很累却高尚

在问到“你对护理专业是什么样的看法?”时,所有7名护生都用“很累”、“很辛苦”来形容护士工作。通过深入交谈可知,护生们的这种印象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影响。比如1名护生家里的小姨和姐姐都从事护士工作,该护生总能看到她们一脸倦容,所以认为她们的工作“很累,真的很累”。而且,因为“不管什么学历,到临床上都要考护士资格证,每年还要考核,有竞聘,要参加各种考试,压力蛮大。”社会舆论也影响了护生的看法。有1名护生提到护士社会地位低,收入不高是“根深蒂固”的社会现象,是光靠呼吁不能改变的,就像“护士是医生的助手”这种社会共同的看法。虽然护生们认为护士工作“很累”,但她们同时也用“高尚”来形容护士工作。1名护生“因为了解了临终关怀,觉得临终关怀的护士特别高尚。” 护生们对护士职业抱着崇敬的态度,有1名护生因为小时候爱生病,觉得护士像是白衣天使,在她看来“如果有一天能像白衣天使一样照顾别人,感觉会很好。”还有护生觉得“护理是很唯美的,每个操作步骤做的好就会很美。”

2.3护生对目前临床护士工作的不满

在访谈过程中,有4名护生表示出了对目前临床护士工作的不满。这4名护生中有1名参加过临床实习,1名参加过临床见习,2名通过自己的住院经历来了解护士工作。她们不满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护士在工作共“太冷漠”,缺少责任心。1名见习过的护生说“通过见习,我认为医院很乱,医护人员都不负责任。”还有1名护生在住院期间体会到“那些医院的护士好凶,对工作不上进”,“我觉得不管是怎么样的,临床护理是和生命打交道,不应该马虎。”1名护生还谈到“在我的理想中,护士应该非常投入,非常热情,把所学所用都能展现出来。但现实是,她们除了工作外,其他时间都很随意,没有上进心。”也有护生思考了其中的原因,这4名护生中的1名有3位亲属在医院工作,本人对医院的工作环境比较了解,思考也比较深入,她认为“科室病人那么多,护士那么少”,“不往临床上加护士,就做不好那些(心理护理),如果不能让护士很好的做出了扎针之外的其他工作,就无法让病人,让整个社会看到护士的重要性。”

3.建议

3.1护生的专业态度消极而现实 护理专业态度是护士对护理专业的知识、情感以及决定自己专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2]。专业态度不仅影响到护生在校的学习状态,也能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从业状况,甚至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有调查[3]显示,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职业认同感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碍于我国教育现状限制,在进入高校前,学生需要集中精力面对高考的竞争,往往与社会隔绝,这就使学生在选择专业前缺少探索专业的途径和机会。本研究中的7位访谈对象均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更多来源于老师、家长的介绍,以及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的社会事件。护理工作常常给人以繁琐、单调、忙碌等印象,临床工作环境差,这些因素影响了护生的专业积极性。值得欣慰的是,7位访谈对象均能正视现实,她们在承认护理工作“很累”的同时,也肯定了护理工作的“高尚”,并对目前临床工作中护士的冷漠、不负责任等现象表达了不满,表现出良好的护理道德修养。

3.2 要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态度 学校应该从多角度出发,进行专业态度教育:①对护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学校加强专业背景知识的介绍,如护理事业的动态、发展、前景等,同时客观说明现实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认清现实,避免过分理想化。②在教育的全过程融入情感教育。学校努力营造尊护重护的环境和氛围,将情感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在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努力提高护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护生的职业成就感。③重视教师的作用。理想的护理教师重视专业的发展并身体力行,将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连同教学内容一起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共鸣。④完善课程设置。护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学校教育关注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课程设置上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4.小结

护理学科的范畴己经超出传统护士角色的功能,护理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项为人类奉献爱心的事业[4]。高等护理教育应加强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护生真正认识到护理专业的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心底里真正热爱护理专业,培养积极而端正的专业态度。

参考文献:

[1]李晓凤,佘双好.质性研究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41-142

[2]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护理学情感教学评价工具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58-60

[3]李树贞.我国入世后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904-905.

第7篇: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1选择适合护理专业特点的教材

病理学教材有不同的版本,由于各个医学专业不同,同一专业层次也不同,所选教材就会不同,这就要求任课专业教师根据所教授学生的专业、层次、基础等综合因素考虑教材的选择。我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护理专业自1987年即开始专科招生,2000年开始本科招生。2004年以前护理本科学生学制五年,所用的是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的病理学教材。2004年以后我们认识到不同的专业应该选择具有自己专业特点的教材,我们对护理专业教材进行了改革,护理本科学制改为四年,教材选用专门针对护理专业特点的全国统编教材。新教材结合了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增加了一些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比如坏疽的护理、骨折的护理等,更加突出了病理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新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新教材是把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合编为一本教材,笔者认为目前这两门课都是由不同的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分开编写可能更为妥当。

2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目前护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相对临床专业而言课时非常有限,因此需要科学安排课程,选择适合护理专业特点的内容,紧密结合临床。给护理专业学生授课时应该“全而泛”,也就是说总论和各论的各个重要疾病都应该讲到,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只能粗讲,要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2]。通过对病理学知识“全而泛”的学习,初步了解疾病的主要病理概况,在今后工作中如需要应用时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己翻书学习。对于各论内容,我们应该重点讲述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发生机制的联系,用于解释和解决一些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对于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等虽然是病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对于护理专业我们不可单纯一味地、过多过细地讲授,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外,对教学深度也要适当把握,不可过浅也不可过深,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取决于他们对此门课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好知识的主导因素[3]。护理专业很多学生对自己要求比较低,对医学基础课程不重视,也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病理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目前计算机多媒体在病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可以依据病理学的形态学特点,通过Flash、PowerPoint等技术,采用以图像为主,辅之以文字的教学形式,将疾病变化过程生动、动态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探索,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运用病理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非常适合护理专业课时短、教学内容全面的特点。另外我们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双边式教学等。笔者在病理教学过程中就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比如在学习纤维性修复时我们就可以启发性地提出问题:纤维性修复的病变特点是什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了。

4根据护理专业特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我校护理学本科是2000年才开始招生的,以往多数是专科和中专层次的学生,然而病理学教师一般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以前讲授的对象不是护理专业,所以对护理专业病理学的教学经验较少,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主要沿用临床医学的教学体系,没有体现护理专业病理学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的病理教学水平,承担护理本科病理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深入护理临床的第一线,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顺应护理学的发展方向,满足护理专业的需求,为培养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有熟练护理技术的高层次护理水平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5加强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教学内容存在大量的形态学描述,学生仅凭理论课的学习难以理解和掌握,且该课程专业术语较多,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因此,实验教学尤为重要。我们学校目前安排的护理专业病理实验有36个学时,一次四个学时,一般实验课是安排在相应的理论章节内容之后进行的。每次实习课第一个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系统演示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这些幻灯片都是我们根据学生观察的教学切片制成,且拍摄时从低倍镜的整体观察到高倍镜的某些特殊结构连续动态切换,形象直观。我们还把每节课所要涉及到的正常组织结构与病变组织进行对照,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在幻灯片上对基本病变做了特别批注,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每张切片介绍完后还会对该切片内容进行总结。后面两个学时让学生自己观察切片,把疾病的基本病变特点描绘在实习报告上,教师通过显微互动系统掌握每个学生看切片的情况,及时纠正学生观察错误的视野以及答疑。最后一个学时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小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学习的重点病变、特殊结构再现出来,让学生印象深刻。

6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第8篇: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论文摘要]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阐述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及应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服务更是对人的集科学、艺术、爱心于一体的工作,护理——充满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当代的护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但是伴随着护理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特征的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只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等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要。如何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护理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也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光荣使命。本文试就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及培养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推进护a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1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学生理科生居多,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在“实用哲学”考试风的带动下,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认识不足,对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或偶尔问津甚或无暇顾及。虽然很多院校都意识到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业的重要性,并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部分护士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症”仍然清晰可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价值观迷失,出现信仰危机

人文精神和德育是沃土和庄稼的关系,土壤不行是种不好庄稼的[2]。在繁重、单一的课业压力下,加之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导,部分护士生出现了信仰危机,精神家园迷失,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极其淡薄。

1.2 缺乏奉献精神,专业思想不牢

部分学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只因护理专业就业市场相对宽松,便出于功利目的而选择了护理,却缺乏专业所需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再者,认为护理工作属于技术含量低、重复、繁重、琐碎的体力劳动,这个职业不被人尊重甚至被人瞧不起,因而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观念不牢固的学生大有人在。

1.3 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较差

有的护士生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很好,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握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单一。各方面能力比如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心理承受、抗挫折能力等比较匮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难以担当跨世纪的重托。

2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古人云“医乃仁术”,自古就有医学、人文和谐统一的思想,而对从医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则是在本世纪中叶以来才开始为医学界所广泛关注。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职业的性质等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应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2.1 现代教育的双向需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个羽翼,没有科学教育,人类将永远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全社会灭亡之中,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结合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高度重视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2.2 医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如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护理模式也发展到今天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涵盖了人文理念、人文情感,这是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可以说,重视提高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势在必行。

2.3 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新形势下,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机遇更面临着挑战,许多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之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以及举止高雅的气质仪态等,这些就业素质的要求恰好和人文素质的内容相吻合,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今天,培养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无疑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

2.4 护理工作的内涵需求

护理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心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护理职业不但要求会理解人、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这种以关爱、尊重、奉献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本质,如果去除了人文精神这一信念,人文关怀这一行动,任何娴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都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机械的程序[3]。作为护士生,提升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3 探索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日渐融合,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形成立体多维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构,以适应医学模式的人文回归尤为重要。

3.1 更新教育思想理念

转变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时代的发展对今天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高瞻远瞩,顺应时势变化,树立综合教育思想,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战略性地位,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把握住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内涵,培养由“专才”向“通才”转化的护士生。

3.2 改革课程结构设置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许多护理院校在课程的编排上都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为了提升护士生的人文素质,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资源的配制、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同时对护士生人文素质培养依然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胆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并通过各种宣教方式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时展对护理教育的内涵和护生素质的要求,使之树立新的护理专业教育观念;其次要整合人文师资力量,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师资培训,加强对专门从事人文素质教学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的观念,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要求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另外,教师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4 彰显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暗示、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功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首先,在校园的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都力求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校园中设立南丁格尔的塑像,布置南丁格尔的名言等,能给护士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4]。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通过“生命关怀教育”“护士礼仪大赛”“护士形象设计”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更使学生的知识、人格、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再次,引导护士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临床实践的亲历亲为中感知患者所需的人文关怀,从而认识到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紧迫性、必要性;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农村、乡镇送医送药,访贫问苦,进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奉献意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3.5 发挥文学鉴赏功效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沉淀下来的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运用高雅优美的语言,传达着浓郁博大的情感,渗透着意蕴深刻的哲理,饱含着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愉悦和莫大的感染力量,对丰富护士生的人文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成立各种文学社团,象诗社、戏剧社、小说协会等,或者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音乐、美术、书法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吟唱、朗诵和创作展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触经典文学作品,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鉴赏、创造作品,这个过程必然会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情绪、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等人文素养。

3.6 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培养是目的,评估是手段。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有效措施。护理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士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完善护生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形成综合评估体系。比如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与表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评优挂钩;把学生见习、实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和学生的实习点分配、就业推荐、学位授予挂钩,逐步完善护士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参考文献]

[1]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26):2439-2440.

[2]吕一军,赵降英.树立“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7):414-416.

第9篇:护理专业的挑战范文

关键词:中专护理;传统教学理念;护理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综合素质能力;社会需求

近年来,护理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变得非常缓慢,很多阻碍护理教育发展的因素逐渐浮出水面,比如传统的护理教育理念、护理教育知识落后、教学手法单一等等,使得我国忽略了对护理教育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一致性。随着我国护理教育改革实施的深入,社会各界对护理教育培养的关注度普遍上升,也一度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想要及早地改变护理教育现状,需要针对下面措施进行逐一实施,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的护理人才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打破原有教学的形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形成了一种教学内容与实践课题相匹配的教学模块,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做三个模块进行一体化教学。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正符合专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走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情境创设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内容训练,将评判性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始终。

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或者角色扮演等,都是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例如,导尿、静脉输液、下胃管等教学内容,这些都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临床见习,提供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实践操作训练过程中,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另外也可以借助一些案例教学,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带领学生感受病房氛围,体会病人感受,并且培养学生相互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意识,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分析综合经验教训。

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实习质量

在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一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临床实习教学。它是护理专业学生转变角色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将一名优秀的护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三观及技能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护理基本的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

临床实习往往突显出学生的一些不足,比如临床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不足、缺乏责任感、服务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淡薄等等。为此,护理专业教育要涉及对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教育,合理安排护生至少8个月的重点科室实习经历。同时,学校也要不断强化实习管理平台建设,对教师以及临床实习管理教师等进行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师资力量。

在校实习管理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临床新知识、新技能等培训,并同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实习医院护理部要详细了解实习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随时准备预防、处理紧急事项的发生。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临床管理体系,对学生实习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

综上所述,为强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满足社会需求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要不断改革创新,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积极努力寻找发展机遇,应对市场挑战,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局面,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型人才,进而推进中职护理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