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势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姓名:包安迪
时代,迈着强健的步伐,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外国人无法实现的愿望。它就象一列呼啸着向前的列车,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淌过一条又一条洪流,不断更新着自我。它的进步理所当然也带动着人们的生活,带动着经济的发展,带动着时间的脚步,带动着人类步人了全新的“数字时代”。中国大地上,拥有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无数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双手,通过一项又一项科技成果,向世人昭示,我们是勤劳的智慧的,我们有志气、有信心……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小学生,观看了《形势教育大课堂之生活新变化》后的由衷感想。
片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繁荣昌盛,却又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乐章。
说起变化,我们中国的科技不得不提。而我国的科技发展也是惊人的。就从1997年~2007年仅仅十年的光阴,我国就分别于1997年4月1日、1998年10月1日、2000年10月21日、2004年4月18日、2007年4月18日,实行了6次列车大提速,铁路也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升延。目前,中国铁路通车里程就达到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呢。而且也于2006年7月1日穿越了昆仑山的岩石和坚冰,一直通往拉萨,实现了中国百年的梦想。铁路,真的像一条中国巨龙,飞跃了艰难,征服了讽刺,扫清了蔑视、耻辱。中国人,就这样在生活中突破,创新。
中华雄狮,一声震天吼!
也许,科技离老百姓有点远。我们也学着老太太们拉拉家常吧。从基本的柴米油盐算起。这消费嘛,当然是不用说,人们早已奔了“小康”。从以前的“温饱型”变为“享受型”。普通的老百姓们也能通过互联网看世界了。也能有精神享受了。
看到这里,我的思绪也随着屏幕飘到了社会上。
可不是,科技其实也在悄悄潜入了生活。以前,从北京到江苏可能是天涯海角,而现在,在火车上舒舒服服打个盹就到天安门。
欣喜,在于发展。
互联网真是神奇,它让人透过一个窗口,就可以看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即使你在再偏僻的地方,也可以一会儿去领略长城的宏伟气势,一会儿去参观埃及金字塔;你可以去攀登日本富士山,还可以在美国的唐人街上漫步……
哪怕你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野之人,也得变成周游世界的“麦哲伦”,成为一个旅行家。
欣喜,在于享受。
欣喜,欣喜,还欣喜。
【关键词】形势任务教育
一、影响形势任务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1、方式“单一化”,吸引力不足。部分单位采取开大会、学文件、读报纸等传统方式,满足于原则性的要求和一般性的号召,载体单一,吸引力不足,教育效果不尽人意。
2、内容“死板化”,影响力不够。部分单位存在照本宣科现象,形式分析浮光掠影,道理说明浅尝辄止,数据冷冰冰,文字硬梆梆,空洞乏味,感染力不强,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3、办法单纯“烦扬化”只讲成绩,回避问题的是让大家嘴里道出个“好”字来。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教育”,不仅员工听了不信,而且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4、风格“官腔化”,感召力不大。部分单位惯以“领导安排”、“组织决定”来开展教育,对员工的呼声置若罔闻,难以让员工感受到亲切与温暖,不能引起员工共鸣。
二、着力形势任务教育有效性的分析
1、学习问题。随着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报纸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党群人员是形势任务教育主力军,与其他员工一样,大多是在同等条件下接收信息,如果普通员工对某一问题获得的信息更多、对问题的理解更透彻,而党群人员了解较少,对问题无法应对,就会使员工产生怀疑,甚至对形势任务教育本身产生疑问。相反,如果党群人员做到博览信息、融会贯通,就能把上级的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就能让人耳目一新,从心底里信服。
2、创新问题。在形势任务教育中普遍存在“怕出力”的思想,担心“出力不讨好”,还不如做个“传话筒”,上级怎么要求,我就怎么传达,只负责“我们说什么”,而不关心员工“想听什么”。不遵守宣讲的一般规律,不照顾形势任务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分对象层次,不分何时何处,不管适不适用,不与宣讲对象交流与沟通,只知道照抄照搬文字材料,宣讲内容信息量少、针对性差,员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入脑入心,甚至还会产生反感,出现“对着干”、“顶牛”等抵触情绪。
三、提高形势任务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1、创新载体,让形势任务教育“入眼”。一是注重宣教形式创新。运用“小电教”、“小参观”、“小演讲”、“小报刊”、“小论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广大员工学习形势政策搭建直通车,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变“概念化”为“形象化”,形势任务教育效果明显;二是抓好传统课堂教育向多媒体教育转变,改变过去一张桌、一个本、一张嘴、讲一天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生动的优势,让员工“喜欢看”。利用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形势任务教育内容改编成漫画、幻灯片或FLASH动画等,由员工自己提议、亲手制作的作品,蘑点突出,设计精美,直观快捷,冲击力强,深受员工的喜爱;三是抓好枯燥文字教育向生动立体教育转变,强化形势任务教育向工作环境以外的空间拓展和延伸,增强形势任务教育的渗透力,让员工“愿意看”。将形势任务教育材料设计成精美的宣传页,分装在员工上下班班车座位袋中,让员工在上下班途中接受形势任务教育。
2、丰富形式,让形势任务教育“入脑”。一是打破形势任务教育“教”与“听”的界限,倡导零距离沟通、面对面释疑。针对生产经营形势严峻,老油田开发难度大等实际困难,采油三厂党群工作者深入到一线施工现场以及生产任务最重的岗位、群众反映问题最多的岗位,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查、面对面释疑、参加学习、排查隐患等方式,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征询工作需求、问计员工群众,切实从员工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出发,摸排和发现问题苗头,做到不回避问题、不夸大其词,采取教育内容“实打实”、教育形式“面对面 ”的方式,把优势讲清、劣势讲透、措施讲实,使员工明晰工作的思路、肩负的责任;二是打破形势任务教育“生灌硬输”的传统模式,倡导互动式交流、自发性参与。各单位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通过开展“形势 任务 目标 责任”主题教育活动,把蕴藏在员工中的积极性有效调动了起来,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率,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三是打破形势任务教育“围城式”的封闭模式,倡导现场式参观、“品牌”式教育。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每年组织新分配大学毕业生、新入厂员工,进行参观厂史馆,接受传统教育,重温采油厂发展历史、三厂精神,回顾奋斗历程,鼓舞创业激情,激励创业斗志,做到了形势任务教育有型、有物、有景、有情。
3、真情实感,让形势任务教育“入心”。一是以情动人,让员工诚服。形势任务教育不能冷若冰霜,而要温情脉脉。员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往往是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最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当员工因思想波动带来心理失衡和情绪变化时,及时与员工和风细雨地促膝谈心,通俗明了地回答员工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二是以心感人,让员工佩服。形势任务教育要打动人,首先要打动心。打动心就必须进家入户,深入到生活困难员工家中,访贫问苦,排忧解难,把单位、员工、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员工和家属感受到组织关爱,把采油厂当“家”来对待。这时候讲采油厂的前景、现实的困难、当前工作的重点等,职工身同感受,更能加深理解;三是以实助人,让员工折服。真正有说服力的形势任务教育,必须有实际行动做支撑。采油厂各级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面对面地与职工交流、心贴心地做职工思想工作、实打实地为基层和职工服务,维护员工权益。对有困难的员工,要“真困难,真帮助”,经常到生活困难的员工家中送温暖,解决生活难题;经常到有待业子女的员工家中送信息,解决就业难题,经常到有生病员工家中送关爱,解决就医难题等,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与采油厂的发展休戚与共,对形势任务教育提出的目标、达到的愿景、实施的措施等,就会更加关注和支持。
总之,把握形势任务教育针对性,提升形势任务教育有效性,是激发干部员工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助长员工夺油上产的信心和勇气,只有把形势教育落到了实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向导,2012,(29).
[2]江桂平.对做好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2,(10).
[3]刘斌.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西部大开发,2012,(7).
国家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在高校教育快速发展阶段,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挑战与新问题,需要高校管理人员结合多样化、安全化等原则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高校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是要保护学生安全、维护社会治安、促进国家稳定发展。但是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周边环境与校园内部环境逐渐复杂化,高校治安的管理形势也非常严峻。对此,则需要结合新形势高校的发展特点,以及高校保卫工作实际情况,利用科技手段与
教育途径实现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责任意识。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发展形势下,高校实行改革创新,并且随着社会环境逐渐开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安全提出更严格挑战。高校大学生教育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精神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与国内外小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的冲击,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威胁。另外,高校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校大学生安全问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找出有效安全教育途径,提高高校大学生安全责任意识。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关键内容
新生入学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作为重点。新入学的高校大学生对于校园生活与周边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常常被不法分子当做作案的对象。所以,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应该与院系教育工作者联合,对新生入学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专题指导。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高校大学生宿舍楼属于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电量随之也会升高,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因此高校为了避免发生消防安全事故,保证大学身的人生安全,应该将消防安全教育列入大学生安全教育重点内容之一。其主要教育内容包括防火,正确使用宿舍楼楼梯附近消防设施,如何在发生火灾时安全逃离现场,同时不违规使用各种易燃电器等进行安全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指导。生活压力逐渐加大,社会压力加大,以及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所遇到的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卫生等知识教育,让大学生在重重压力下积极的应对挫折,有一定心理预防能力。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
宣传安全教育,转变观念。从学校、学生各个安全角度分析,涉及校园内及周边环境,高校应该统一编写大学生安全教育精编手册。其次,高校应该积极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或宣讲会,提高精神文明建设。高校为了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具有法律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需要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安全责任意识。但是,在新形势教育发展下,高校大学生普遍缺少一定程度的法律观念,学习或了解到的法律知识也是少之又少。所以,高校应切实从思想品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精神面貌,从而为普法奠定基础。在新生入学时,让学生了解校园行为准则与惩罚标准,继而顺利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校园安全的同时,保护自身安全。并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心理与生理处于尚未成熟阶段,思想也较为盲目,在遇到突发状况或者是涉及安全时,不能够冷静的面对冲突进行选择。因此,高校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安全防范教育包括消防安全、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等。由于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高校招生人数和校内工作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从而消防重点问题不断增多。需要高校密切关注消防安全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通过消防知识、防火制度,以及灭火知识、火灾报警、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和疏散自救等方面进行演习教育;高校进行治安防范知识教育,在公共场所就如何妥善保管随身物品等方面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
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问题正确保护自己,处理问题;为了避免交通安全事故,高校还应该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到基本交通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在交通带来便利的同时提高自身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安全教育是长期、系统化工程,其涉及面较为广泛。为了保障安全教育效果,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真正落实教育者责任。在监督机制确定方面,需要制定完整制度,根据制度对各个单位、学生和职能部门进行约束,形成安全工作体系,实施规范化安全组责任管理模式。需要将每个责任落实到相关负责人身上,使高效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使校园的每个学生和部门都有安防范安全意识。
重视课堂教育,扩展教育形式。高校内部资源与设备丰富、并且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教育资源背景,因此高校可以借助于不同形式平台,例如:互联网通信技术手段,通过现实生活和虚拟空间切合联系,将课堂内部与外部结合考虑,从而实现媒体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扩展到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并且,专业教师和课堂公共教师应该共同协作引导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将学生作为安全教育主体,从教材、课堂与实践中完成安全教育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时效性。
调动学生安全防范主观能动性。高校各级院系应积极与保卫部门配合协调,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搜索与了解校园安全活动信息。并且在学生队伍中建立安全防范队伍,与校园保卫部门相配合,参与学生安全治理工作中,通过检查和调查,妥善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纠纷,积极响应高校效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参与活动,更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自我约束力和自我保护力。
开展治理活动。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负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校园建设环境,所以,高校需要切实结合校园周边环境与校园内部环境展开综合性治理工作。第一,是要与当地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相联系,二者共同完成高校安全管理机制;第二,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与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对高校安全教育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指导,从而进一步加强教育人员与保卫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增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保护力,增强校园治安防范能力,为高校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力。
关键词:新形势财会;教育改革;研究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全新的知识涌入人们的实现之中,随着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等新型业务的发展和普及,国际化公司、跨国贸易等行业提高了对财会人员的要求。财会人员不仅仅要能掌握专业化的知识的能力,还要拥有国际技术交流能力。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财会教育进行了调整,以适应市场对财会人员的新需求,高校财会教育呈现出全新模式发展的趋势。高校财会教育不仅面临着市场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财会教育发展的机遇。
一、重新制定财会教育的教学目标
财会教学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由教育目标决定的,因此,要解决高校财会教育中的教学问题,首先要对财会教育目标进行全方面、科学化的审视。目前,市场、企业迫切需要具有较好的国际技术交流能力、较高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较强的财会专业化能力、较高的管理实践能力、较高的执业理念素养的全新型财会人才。管理是需要贯彻“行”、“成就”实践,相比之下,对于“知”、“逻辑”的要求相对较低。目前,高校财会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化能力普遍较强,流程化运作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相对不足,且知识面过于窄,这直接导致了高校培养的财会人员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新形势下的财会标准呈国际化趋势发展,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证等相关制度越来越规范化、系统化、普及化,高校的会计教育也随之做出了教学调整。高校可在会计教学中推行“终身财会”教育理念,然后结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制定全新的、以提高财会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教学目标。
二、强化学生财会诚信教育
会计人员是维护会计工作秩序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的主体,会计人员的诚信程度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市场经济的稳定性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高校在进行财会教学时,应将加强对学生的财会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财会职业道德。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实际事例,有针对性的分析财会教育诚信不足,从而引发的财政数据不准确,进而造成的财政危机。以及对社会、企业、个人造成的巨大危害。教师通过在教学中不断的渗透财会诚信的教育,使学生在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受到良好财会职业道德的熏陶。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加深,最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诚信,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为学生以后就业以及职业道德的养成奠定基础。高校可以通过增加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学等相关课程,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财会诚信教学,强化学生财会诚信思想。
三、对财会教师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教师在会计教学中起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技术的学习,在高校会计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推进会计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对会计教学师资进行整合。优秀的教师队伍在会计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有利于提高会计教学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学的严谨性、深奥性、繁琐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会计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化知识,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同时也对教师的语言表诉能力、责任心、自制力等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部分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基础的年长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能力较弱。而部分年轻的教师,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普遍较高,但是,在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积累量上较为欠缺。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社会实践的严重缺乏,这直接阻碍了会计教学的发展。高校可以通过聘请企业、单位、政府中会计水平较高,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到会计专业任教。也可以将会计专业教师分派到企业会计部门任职,或者到国内外的名牌大学做学术访问、进修,到会计事务所担任会计师。高校通过较强对会计教师的整合、培养、引进,最终创建出优秀的会计专业化教师,为提高会计教学水平,加强会计教育的改革提供保障。
四、改革财会教学模式
(一)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要求会计教学课程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技能的培养,通过提高加强结构化的课程设置,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目前,部分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教学计划更新较慢,还存在着课时安排不合理却没有及时的做出变更和调整的现象。在先导课程的开设上不够重视,甚至在后期的教学中,因为师资原因而放弃开设一些会计专业必要的课程,高校“因人设课”的现象较为严重。财会的标准以及相关的准则较多,这就导致了在会计教学中,因为课时不足的原因,教师一般只注重对准则的解释,而忽略了对概念、框架的教学。教学材料多是翻译国外的教材,课本教材内容不符合国内实际情况以及教学需求的现象相对严重,编写适合高校教学且能获得业内认可的会计教材势在必行。高校设置的会计教学课程不仅要符合会计教学要求,在内容上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例如,在开展会计教学必修课程之余,可以增加基础理论的经济学课程,研究方法可开展计量经济学课程,专业课开展初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计算机会计等课程,选修课可以开展会计史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商法、环境会计等课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
1、提高教学实务能力
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模式进行会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课堂主导,过度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讲授。目前,高校会计教学对科研教学极为重视,在基本方法、务实能力教学上相对不足。务实能力对于会计教学十分有益,但高校教师缺少会计实践平台,想要提高务实能力只能依靠自身条件。高校可以通过增加会计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仅能教学、实践教学,增加教材与实际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两者之间的深层系关系和接触点,进一步提供学生的务实能力。
2、提高发散性思维教学
案例教学法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相对教较高。案例教学法则重于对过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学,鼓励学生用别开生面的方式解决问题,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引导,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会计专业中的理财法方案设计,本质上就是引导学生针对现实问题、特定事物进行交流、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中心是学。学生在有限的实时间、信息,以及条件约束的情况下解决复杂问题,促使学生调动自身智力、情感等解决疑难问题,锻炼学生的科学决策能力。通过财务管理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理财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财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判断能力。在进行会计教学中,应以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为主,对财会的新领域、管理问题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过度,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思考能力。
3、加强技能教学
会计专业进行会计教学时,主要采用技能教学法进行教学。技能教学主要是从财会教育的教学目标出发,然后增加会计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求和企业岗位要求进行会计实践教学,从根本上提高会计教学的有效性、适应性,以及教学效率。《财务会计实训》注重对学生专业化财会技能的培养,根据财会岗位的就业需求组织学生进行财会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传统的理论体系,根据实践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例如财会岗位的出纳、材料核算、收入费用利润核算等岗位,在教学时,教师就需要更具岗位的特点异界工作的特性设计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不停的对学生进行“换岗”,加强学生财会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特性的了解,以提高学生的核算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达到提高学生财会专业技能的教学目的。
4、提高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阶段模拟和综合性模拟。阶段性模拟教学时以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材为主进行的,而综合性模拟则是阶段模拟的升华,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都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为主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模拟训练和专业型训练,在巩固加强学生的财会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面对现实中的财务问题的灵活应对和解决能力,以及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首先要确定教学的目标和相关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践”,加强对学生综合财会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可以通过实习来增强实践能力,但是企业一般很难接受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那样会打乱企业的正常工作,再者,财会资料属于公司的机密资料,需要进行保密,这就造成了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困难的现状。目前,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之前会选择到会计事务所实习,也有到企业做出纳、库存帐工作的。在校学生已经完成了相关财会考核以及学纲的学习内容之后,学校应鼓励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自行联系企业或者单位进行实习。针对那些联系不到实习单位的,高校可以替学生练习实习单位,然后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在企业实习的学生为保证商业机密不泄露,可以主动或者由学校要求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一旦出现泄密情况,企业可根据合同追求其责任。在解决企业的顾虑的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机会。
(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传统模式下的财会教育,过度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这就导致了高校财会教育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而社会、市场、企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可谓一瞬千里、变化无常,高校想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财会岗位岗位需求的新型财会人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对财会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高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的培养,将职业道德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财会教学之中,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相关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并将诚信贯彻到行为之中,促使学生养成诚信的习惯。高校应较强对学生“爱岗敬业”思想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而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进行财会专业教学时,可以增加真实案例的引用,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财会岗位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可以结合一些反面的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思考,进一步明确学生对职业道德价值的认识。通过在财会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教学,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创造优势。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企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财会人员想要成功就业,不仅需要掌握熟练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理财意识、理财能力,更需要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岗位对财会人员的要求,就决定了财会人员必须是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有适应社会、市场、岗位的发展的能力。目前,部分高校财会专业的教学并没有完全适应岗位对财会人员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沿袭了传统的财会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财会知识、财会技能的培养,教材内容陈旧。为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应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财会教学,且具有专业型、多样性的财会教学体系。在完善教学资料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新型的财会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技能,在拥有相关能力的同时,还要有创新意识。教师在财会教学中,应重视创新教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在结合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引用新型的教学设备,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通过多方式、多渠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十分迅猛,企业财会岗位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为了适应市场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对财会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为培养全新型、高素质的财会人员提供保障。高校的财会教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学校和财会专业教师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新会计制度不仅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化知识掌握程度和企业管理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对会计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提出了新标准。教师通过加强对血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达到培养全新型高素质财会人才的目的。
作者:仲伟俊 单位: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龚一沛,龙珺.新形势下财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
[2]薛杰远.新形势下财会学科教育改革的几点尝试[J].财会学习,2015
[3]鲍双双,刘良伟,刘霁.于交流中明智在探索中前行——“新形势下的财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财务与会计》创刊500期座谈会”召开[J].财务与会计,2015
[4]刘文丽,刘琳.新形势下的财会学科教育改革[J].国际商务财会,2013
[5]孟庆富.新形势下中职财会教育专业的改革[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5
[6]潘丽娟.新形势下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
[7]胡洁.信息技术环境下财会人员的适应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8]戴海燕.新形势下中职财会教育专业的改革探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4
[9]张娟.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推进高校财会教育改革[J].科协论坛,2013
,师范教育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有的研究工作者把世界师范教育绝然分开为两种类型,即封闭型和开放型,或者如英国詹姆斯·波特报告(JamesReport)中所称的“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其实教师这行业从来就不是封闭的。由于以往教师的专业性不强,几乎任何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当教师。所以重视教师工作的发达国家都设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考试等方法来认定教师资格。即使如前苏联以定向型为主,有师范教育体系,但仍有15%左右的教师由综合大学培养。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师,大多数国家都是在综合大学培养。例如法国,师范学院主要培养小学教师,中学教师资格主要由综合大学毕业生通过教师会考而获得。
由此可知,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一下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师范学院向综合大学转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水平的提高,师范学院历来学术水平较低,已经不适应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需要;二是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不需要设立专门的师范学院来培养;三是二次大战以后大批复员军人涌入高等学校,许多师范学院由此而扩大为州立大学。其实师范学院依然存在,不过是存在于综合大学之中,有的称为教育学院。西方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培养两个层次的教师:一是本科生,培养小学、初中教师;二是接受其他学系的毕业生,经过一二年的教师教育专业训练,培养为高中教师。
从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教师教育的水平是由低到高发展的,教师的专业性也是逐步提高的。与其他职业不同,不是一开始就是高水平的。但是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程度在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也在提高。
(2)教师教育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是历史的必然,是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水平提高的标志。
(3)高中阶段的教师的培养始终是以开放型为主。即使设有专门师范学院的国家,也不是全部高中教师由师范学院培养。
(4)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
二、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师范教育产生得很晚,如果从盛宣怀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算起,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我国师范教育虽然起步晚,但起点并不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中就有师范学堂和师范馆;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已是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癸卯学制则把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前者属于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属于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中学教师。1902年又在京师大学堂内创立师范馆,招收科举时的举人、贡生、廪生、监生和中学堂毕业生,修学3年,毕业后择其优异者给予中小学堂教习文凭。以后至前,几乎各省都办起了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优级师范学堂,有的办了两级师范学堂。癸卯学制规定在初级师范学堂内可设简易科,以解决当时初等小学堂教师的急需。至1949年,全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12所,在校师范生1.2万人;中等师范学校610所,在校师范生15.2万人。全国院系调整以后,向苏联学习,师范教育实行三级制,即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小学教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至三年,培养初中教师;高等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培养高中教师。在职教师进修,小学教师有各县设的教师进修学校,初中教师有各地区、市设的教育学院,高中教师则有各省的教育学院。这个系统50年来培养了千百万名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系统50年如一日,没有多大变化,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首先,这个系统设定的培养教师的目标就是低水平的。特别是小学教师的资格设定在中等教育水平上,初中教师定位在专科水平上,在世界范围内是偏低的。特别是第二次大战后,各国教师教育都逐步升格,小学教师一般都在专科以上水平,中学教师,包括初中教师都在大学本科以上水平。我国教师水准定位较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基础教育的人口基数大,要在短期内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师的缺口太大,教师水准定位低一些容易达到合格的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逐步调整,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必要也有可能把教师的水准调高,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
其次,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落后。20世纪后50年是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50年。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知识总和的90%是在这50年内创造的。但是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50年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对培养教师至关重要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几十年来也有很大的突破,但很少反映到师范院校的课程之中。
第三,师范教育在我国不能说不重视,历次教育决定中都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教育部(国家教委)也召开过多次师范教育会议,但是对师范教育的认识却有偏差。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师范教育是低水平的,只要能把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另一种观点是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任何有知识的人都可以当教师。由于有这两种观点,长期以来对师范教育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在师范院校中存在着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就是对师范教育认识不同的反映。从1958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就提出向综合大学看齐的口号,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对向综合大学看齐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的人确想摘掉师范的帽子,把师大办成综合大学。但按我的理解,绝大多数师大的教师并不是不想培养教师,而是想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我国虽有培养教师的独立师范教育系统,但历来都不排除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当教师。“”以前,许多北大毕业生进入了中学教师队伍中。于是社会上就有一种舆论,认为北大的毕业生有后劲,即是说,开始的时候师大的毕业生教得好,因为他们懂得教学方法,但几年以后,北大的毕业生摸索到教学方法以后会教得更好,因为学科知识比师大毕业生学得多学得扎实。师大的老师就不服气。有人就说,由于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优秀青年不愿报考师范,师大新生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要低50到100分;同样都是四年学制,但师大学生需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过去叫教材教法),还要教育实习,当然学的学科知识就没有北大的多。与此同时,师范院校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不高,科研、经费等都得不到领导部门的支持,师范大学的广大教师有一种不服气又自卑的心态。于是向综?洗笱Э雌氲玫叫矶嘟淌Φ闹С帧N嗽谘Э浦渡媳雀叩停淌逃淖ㄒ悼纬毯脱盗繁谎顾醯阶畹偷悖逃迪坝伞拔母铩鼻暗?2周压缩到现在的6周。可以说,今天我国的师范教育,学术性、师范性都不高。让这样的师资水平在21世纪里来推进素质教育,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当然不排除广大教师都在勤奋工作,为素质教育做贡献,而且不少教师做出了成绩。但从整个国家的教师队伍的总体来讲,不是说没有问题的。
三、几点建议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表现在:
(1)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了比较稳固的基础教育基础,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迫切要求师资水平的提高。
(2)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已经有条件来调整教师教育的结构。
(3)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人民生活进入了小康社会,已经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准,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有这样的迫切需要,也有这样的可能。
(4)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也为教师教育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因此,教师教育要抓住当前的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教师教育的认识。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先。没有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都是一句空话。教师是一行专业,不是有知识的人都能当好教师。不能用50年以前的眼光来看教师教育。由于5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进步,教师的专业是知识增长得最快的专业之一。有了这种认识,才能真正把教师教育摆在应有地位。
第二,稳步地将三级师范转变为二级师范。这种转变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有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城市,可以一步到位,小学教师也由大学本科生担任。但即使是这些城市,也不是所有教师都一步到位。有的同志主张保留中师的模式,不要取消中师,因为中师比较重视师范性,培养的师范生受小学的欢迎。这不是理由。小学教师由师专或师院来培养,不能改变它的性质,只是提高他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师专和师院要单独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要充分考虑到小学教师的特点,吸收中师培养模式的优点,而不是用原来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和模式来培养小学教师。
第三,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有利于利用一切高等教育资源。事实上,综合大学文理科的毕业生不可能全部去从事科研工作,长期以来都有一部分进入教师队伍。但是过去没有明确他们也有培养教师的任务,因而他们不重视教师的专业训练。20世纪50年代综合大学曾经设有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不知是哪一年取消的。今后应该在综合大学中恢复教育专业课程,才能有资格培养教师。
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许多师范学院的领导感到一种压力或者困惑,不明确师范教育要向何处去。其实转型的最本质的特征,不是培养机构的转变或者培养模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提高。这对师范院校是一种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深入改革,努力提高培养质量。教师教育既要加强学术性,又要加强师范性。50年代后期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都实行过五年制,应该恢复。使学科专业学习能与综合大学的水平拉齐,教育专业训练能加强,特别要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至少要有三个月的时间。延长学习年限,就有一个工资待遇问题,这可以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而改善。
第四,要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可以设主修和辅修,鼓励学生跨系科选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今天的教师既要在所教的学科上有深厚的基础,又要了解更宽广的知识领域。要改革和完善教育学科课程,设立多门选修课,把最新的教育理论介绍给学生。要让学生早日接触孩子,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专业思想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是一种应用专业,要多用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解决教育问题的实际能力。要用信息化来带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
第五,尽快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开放型的教师教育就要有资格证书保证。教师是一行专业,就不是任何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够担任,只有经过教育专业训练,考检合格者才能有教师资格。这也是确保教师崇高地位的保证。
第六,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现在职前培养是由师范院校担任,在职培训是由教育学院承担。虽然师范院校大多设有成人高校,为在职教师提供进修机会,但都是学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仍是职前培养,真正在职继续教育却很少。教育学院本来是提供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但也在办学历教育。完全把事情弄颠倒了。教师在职进修主要是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或者为了知识更新,或者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但是,从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来看,教育学院却不如师范院校,因而大多数教育学院事实上承担不了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任务。应该把教育学院并入师范院校,实行职前和在职教育的统一。目前是管理体制阻碍着这种合并。
第七,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这是为中小学教师专门设立的研究生学位,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招生4年来,专业逐年增加,现在已涵盖中学所有学科,将来在适当时候还将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已录取7478人,我们计划在“十五”期间,授予学位能突破5万名。这件工作需要得到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有些地方和学校支持不力,他们怕影响学校工作,不愿意送骨干教师出去学习,这是一种近视的看法,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八,所有高等学校的课程和图书馆应该向广大教师开放。教师教育既要实行开放型,应该开放的程度更大些,特别是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更应该是开放的。对于教师的继续教育,人们的想法过于狭窄,主要着眼于所教学科的知识更新和教材教法的研究。我认为应该放得更宽些,要着眼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在当今是信息化社会、知识创新的时代,知识创新往往在学科的交叉点上。教师的责任不是把现存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因此,任何学科知识对一名教师来讲都是有益的。数学教师为什么不能在继续教育中选修古典音乐?中文教师为什么不能修学信息技术?我认为完全是可以的,有利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美国佛蒙特州规定每个教师每7年必须在大学里修完二个学分,课程不限,很多教师选学了中国文化课。我想这门课与他们教数学教英语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有利于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为了做到这一点,大学应该向广大教师开放。
总之,教师教育的开放的本质特征是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的改革都要落实到这个本质上,而不是求形式的改变。
但是就在今天,我却要把教师与幸福连在一起,这源于于丹教授的幸福教育人生观,要想幸福,就得快乐地工作和生活,寻求一种心灵的满足。在这里,我要幸福地告诉大家:当教师是幸福的,当班主任和辅导员教师是幸福的。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说过:“教育是一种幸福,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
作为教师,在别人看来,每天和孩子打交道,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厌倦,可是,当我们专注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深情地爱上这项事业后,我们就能够从每天重复性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找到幸福。
虽然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也为各种压力感到烦恼,但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品格传授给学生,应该说胜过世界上的一切馈赠,对给予者和接受者而言,都是幸福。亲手搀扶着混沌初开的孩子走向人类文明的圣殿,去吮吸知识的琼浆、文明的精华……那种感觉无法言语,没有什么比这样的一种境界更使人快乐的了。虽然受工作性质所限,说来说去也就是些小小的教育事件,似乎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但这就是生活,做英雄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百姓。生活就是一些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小事组成。把这些小事、平淡的事做好了,生活就有了斑斓的色彩。当我们为自己的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而高兴,为学生的一次精彩的发言而自豪,为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而欣喜时,生活便真实生动起来,每天都沉浸在这样的一种快乐中,虽然很小很小,但一个个小小的快乐连起来,不就组成了快乐的生活吗?相信也只有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教师,才会有此功名利禄之外的成就和精神满足。
所以说,当教师是幸福的!
可就在我们的工作中,不止一次听到某些班主任抱怨:“整天都围着学生转,忙死了!”是的,如此披星戴月的确比一般任课教师辛苦。但这又何尝不是班主任的幸福源泉呢?与学生朝夕相处时,师生感情就更为深厚;与学生促膝谈心时,师生心灵便更加贴近。相信所有热爱学生的班主任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你和学生一起出去郊游时,在纵情嬉戏中,你会感到自己不知不觉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自己也变年轻了;当学生毕业前夕,在他们依依不舍的眼神里,你会发现,学生最留恋的老师,还是他们平常“惧怕”甚至有点“怨恨”的班主任……面对学生爱的回报,作为呕心沥血的班主任,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也许我们的收入不及个体商贩,但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最幸福的事业。因为我们拥有几十颗童心。
虽然说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但却能让幸福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比赛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喊“加油”,和他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或是一起承受失败的失落,学生会感到很心安,而我们会感到很幸福。又比如,班里从不好好听课做作业的学生,近来破天荒地进步了,自己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心里也是乐滋滋的。这样的小事,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看我们是怎么样去感觉,怎么样去理解。
所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心态。如果你以快乐、积极的心情去欣赏眼前的景物,那么你眼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使是冬天里的一排秃树,也有一种苍劲的美;反之,如果心情抵触、意志消沉,那么,再美好的景物也会黯然失色。
教育也一样,如果你用积极的心态去感受、去对待,虽然我们囊中羞涩,整天操劳,生活单调而枯燥,每天得忍受孩子们的吵闹和烦琐,每天都得忙于大量的作业批改与备课,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童心和爱心的世界,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纯真是任何事物也无与伦比的,你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论文摘要:丈章从教师培养形态的历史沿革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体系的演变,在此基拙上,提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培养形态转型,必须推进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并论述了实现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的几点对策。
一、教师培养形态的历史沿革
纵观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师资养成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自然形成。在人类近代以前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制度、机构和人员来实施教师培养的活动。教师的养成主要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人经验积累、“艺徒式”的传递活动、自发的学习与模仿等获得一定的知识、理念和技巧来实现的。
二是教育形成。18世纪开始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教师职业开始逐渐独立出来,再加上教育科学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促使教师专业训练成为可能。于是各国开始设置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保证大量供给师资。随着下业技术革命的继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普遍延长.中等教育迅速发展,职业教育蓬勃兴起,这不仅要求培养师资品种上要多种规格,而且培养层次和质量上也要求有较大提高。世界各国开始改革原有的师范教育模式,.力求突破这种单一、封闭的培养体系,朝多样化、开放化方向迈进。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逐步取代了封闭定向的师范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师资养成发展形成了几条清晰的脉络:培养培训体系逐渐由两级分离(职前、职后)走向三环合一(职前培养、人职辅导、职后提高);培养目标由“工匠型教师”走向“反思型教师”;培养方式由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被动接受走向以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中心的主动参与和研究;“师范性”与“学术性”由分离走向整合;教师培养及职业都向专业化迈进。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教师培养体系改革的一种潮流,标志着教师培养体系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也给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教师培养形态转型: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百余年来,我国一直把教师培养称之为“师范教育”,把培养教师的学校称之为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等。相地,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体制为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
从词义上看,“师范”中的“师”意为“教师”、“效法”,“范”意为“模子”、“榜样”,合起来即为“学习的榜样”. 韩愈对教师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英语中.师范为“NORMAL" ,源于拉丁文NORMA,原意为木工的“矩规”、“标尺”、“模型”,含义为“规范”。概括来说,“师范”一词同教师的称谓及其职业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人们把“师范教育”定义为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但师范教育的实践并非如此。在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教师需求量大、教师主要是接受职前培训的情况下,师范教育这一概念是适用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知识更新加速,教育普及程度及教师地位的提高,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并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师范教育”这一概念逐步被“教师教育”所取代。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标志着教师培养进人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教师教育内涵丰富,在内容上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学实践;从顺序来看有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从形式来看有正规的大学教育和非正规的校本教师教育;从层次来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教师教育是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的统一,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结合,是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师终身“大”教育。
我们不妨对从“师范教育”体系到“教师教育”体系的演变作一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对二者有更清晰的认识,见表1.
三、职前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应该说,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师范院校综合化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师范院校的学术水平,但是,从已转型的师范院校看,几乎没有几所师范院校真正致力于利用综合学科的优势保持师范特色。反而抽调原本用于师范专业的资金、师资发展学校的非师范专业,且师范院校综合化以后,大多对师范类专业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理论,进行教育实习外,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几乎都与综合大学雷同,且大多采用综合大学的教材,其结果是课程设置“缺乏师范教育特色,雷同于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范院校既无综合大学的优势,又脱离了中小学教育实际,学术性不足,师范性不强,使原本就处于劣势的师范专业陷人更加窘迫的境地。用一句话概括,即“优势(师范性)不优,劣势(学术性)仍劣”。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是教师培养形态上质的飞跃。要切实推进教师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推进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所谓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是指教师养成是一个专业化过程,具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培养模式、课程计划、教师教育评价标准是其具体表现。要真正实现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
稳固的实践基地最大优点就是使教师培养质量的提升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共进的关系。对于大学来说,可以完善其人才培养计划,增强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对于“师范生”来说,可以加强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升研究与教学水平,缩短下作后的适应期;而对于中小学来说,不仅可以及时地充实其人才队伍,也有利于各教改项目的顺利进行,完善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及一些学校实行的校外“跟师制”对于教师的培养都是有益的选择。
2革新课程体系
课程,是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活力因素。只有认真周密地设置课程,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实践技能的教师。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一般由四大块组成.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从字面上来说,这个课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从实际来说,因四大课程产生的问题却层出不穷,最为显著的两点是:知识更新慢以及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具体说来我们的课程设置必须紧密依据基础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发展,把当代教育界最前沿、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争论最大的问题充实到课程内容当中;实行案例教学,在综合性大学,为师范生设计专门的技能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体现“多方涉猎,重点研究”的特点。
“优秀幼儿教师先进经验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总结上海市六位优秀幼儿教师先进经验。第二阶段,选择六位教龄不等的幼儿园教师为实验对象,学习优秀幼儿教师先进经验,将优秀幼儿教师先进经验落实到具体教育行为中,然后对实验教师学习优秀幼儿教育先进经验前后的教育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第三阶段,实验教师实验前后的教育行为与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建立实用的,可操作的科学的教育行为体系,为幼儿教师培训提供素材。本研究在总结优秀幼儿教师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优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教育行为是置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既是按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幼儿的身心施以影响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更是教育观念的外化表现形式。幼儿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是通过教育行为表现出来,作用于幼儿,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过程中,优秀的幼儿教师就是通过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观察、了解、评价、反56馈等方式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从面确保现代教育观念深刻地体现在教育行为之中,以此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学习优秀幼儿教师的先进的教育行为,验证所总结的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的操作性、推广的可行性,为第三阶段的研究作充分的准备,力求建立实用的、可操作的、科学的教育行为体系,提供给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从而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素质,以此全面提髙幼儿教育水平,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为验证研究所得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的操作性、推广的可行性,采用了量的研究方法,具体为实验研究。
1.实验时间:1996年9月一1997年7月。
2.实验对象:从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中选择了教龄二年、三年、五年、六年、十年不等的青年幼儿教师六位(按姓氏笔画顺序:田xx、张x、杨XX、郁X、赵X、袁XX老师),她们都属于幼儿园的培养对象。
3.实验方法:单组实验法。
4.实验过程:
(1)实验准备:借用“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学前项目中国第n阶段研究”的测査工具材料——“对教师行为的观察”,主要包括:
“教授行为”:讲授知识、听与知识有关的问题、直观说明或演示、听有关演示的请求、对有关知识提问、听对有关知识的回答、启发儿童的想法与看法、听儿童对自己想法的回答、引导或要求实践、鼓励、帮助或解释或建议、正反馈、负反馈。
“参与行为”
“看护与情感表达行为”:友好情感的表达、听友好情感的表达、给予安慰与保护、听有关安慰与保护的请求、作伴、否定性情感的表达。
“管理行为”:提出规则、听有关行为规范的话语、干预、给予指令、听对指令的反响、同意请求、拒绝请求、解决纠纷、听有关纠纷的陈述、正反馈、负反馈、听与行为反馈有关的话语、要求安静与注意。
“注视行为”
“过渡行为”
“日常活动”:活动计划与准备、布置整理环境、分发材料、儿童生活照顾。
“其它活动行为”:与教学活动关系不大的行动,如接待家长等。
对特级教师(按姓氏笔画顺序:李慰宜、徐苗郎、曹冰洁老师)各一个教育活动(约30分钟)、十佳中青年教师(按姓氏笔画顺序:应彩云、何敬红、法勇青老师)的某一半日活动(上午8:30—11:30)和实验教师某一半日活动(上午8:30—11:30)的教育行为采用“30秒间隔观察法”,即在每隔30秒的第一秒观察并记录该秒内以下二项内容:
A.观察的时间点(记录时、分、秒)。
B.该时间点被观察教师的行为(文字记录)。
然后将优秀幼儿教师与实验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实验幼儿教师在教育行为上的问題主要是:如何传授知识的问题、如何爱孩子的问题、如何组织调控的问题及信息反馈的问题等。据此,各位实验幼儿教师制订实验方案。
(2)正式实验
A.研究者将已研究总结的优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提供给实验幼儿教师,作为学习的依据,已研究总结的优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主要包括:对幼儿的了解和研究、对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对教材的选择分析与研究、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对幼儿的观察、对幼儿的指导、对幼儿的启发引导、对幼儿的批评和表扬、对幼儿常规的建立和培养、对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B.实验幼儿教师结合各人情况制定的实验方案,学习优秀幼儿教师先进的教育行为,并贯彻实施至日常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C.组织优秀幼儿教师教育活动的观摩及各实验幼儿教师间的相互观摩、交流、研讨。
5.实验效果的测试:实验一年后,即1997年7月,再次拍摄实验幼儿教师的半日活动(上午8:30—11:30),对其教育行为采用30秒间隔观察法,每人共观察并记录下3小时360次教育行为。与实验幼儿教师实验前的教育行为进行比较,以获得实验的结果。
1.在“教授”行为方面实验幼儿教师实验前后在“教授”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异,主要在“启发儿童的想法与看法”(2.81%、5.09%)、“听儿童对自己想法的回答”(3.66%、5.68%)、“帮助、解释、建议”(5.96%、9.94%)、“正反馈”(3.21%、5.20%)方面有明显改观,较实验前有极显著性差异,“对有关知识提问”(4.39%、2.19%)、“听对有关知识的回答”(4.56%、3.02%)较实验前减少,有极显著和显著性差异。
通过学习优秀幼儿教师在“教授”方面的教育行为,实验幼儿教师也注重启发引导,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特别是“提问”的设计上下功夫。
2.在“参与”行为方面
实验幼儿教师实验后较实验前在“参与”行为上有极显著性差异。实验后重参与幼儿的活动,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身份出现。
3.在“看护与情感表达”行为方面
实验幼儿教师实验前后在“看护与情感表达”行为上有极显著性差异,主要在“友好情感的表达”(2.42%、0.95%)、“作伴”(1,91%、0,65%)方面有明显改观,较实验前有极显著性差异。
反映实验后被培养教师的教育行为不仅仅停留在作伴上,而是比较投入的参与幼儿各项活动。情感表达方面显得比较内化。
4.在“管理”行为方面
实验幼儿教师实验前、后在“管理”行为上有极显著性差异,主要在“给予指令”(4.16%、2.84%)、“解决纠纷”(1.01%、0.18%)、“听与行为反馈有关的话语”(0.39%、0%)、“要求安静与注意”(3.49%、0.71%)方面有明显改观,较实验前有显著和极显著性差异。
说明教师已从求稳、命令等教育行为方式中逐步解脱出来,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
5.在“注视”行为方面
实验幼儿教师本身实验前后在“注视”行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通过学习优秀幼儿教师的“注视”行为,实验幼儿教师知道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观察后及时指导幼儿。
6.在“过渡”行为方面
实验幼儿教师本身实验前后在“过渡”行为上亦有极显著性差异,实验后明显减少;反映教师在过渡阶段教育行为中人为意识逐步淡化,活动各环节趋向于自然过渡。
7.在“日常活动”方面
实验教师实验后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主要在“分发材料”(0.28%、1,54%)行为上有极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幼儿年龄有关,因为实验前基础测试时是大班幼儿,实验后效果测试时是中班幼儿,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8.在“其它”行为方面
实验幼儿教师实验前、后在“其它”行为上有极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为和家长的联系更多等。
通过实验,实验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三、讨论与建议
实验幼儿教师通过一年时间学习优秀幼儿教师先进的教育行为后,发现:
(一)学习优秀幼儿教师先进的教育行为后是有一定实效的。
1.实验幼儿教师在“教授行为”方面“启发引导行为”占明显优势。陈旧的教育观念在教与学关系上的偏差在于过于强调知识系统化,强阔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从实验观察内容的“教授”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后被培养教师教育行为中在“启发儿童的想法与看法”、“听幼儿对自己想法的回答”、“帮助、解释、建议”、“正反馈”等方面比率明显髙于实验前,而在“听对有关知识的回答”、“对有关知识提问”等方面比率明显低于实验前。
在上述教育行为导向下,幼儿能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于别人的意见,作出自主的选择和决定,说明被培养教师现代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表现方式上不再注重知识的灌输,改变单纯追求知识技能训练和单纯追求学习结果。教授的中心转向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启发、引导幼儿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发展。
2.幼儿教师注重观察、了解幼儿。幼儿的发展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形成的。了解幼儿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研究发现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参与行为明显增强,并且非常注重幼儿的交流,教师深入幼儿群体,以教师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幼儿发展的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能有针对性地评价幼儿,教师自身因此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行为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帮助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在情感表达方面,被培养教师行为趋于淡化。笔者认为目前我们面对的是3—6岁年龄的幼儿,从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幼儿处于需要抚爱的阶段,因此情感表达方面建议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掌握一个“度”。对小、中班幼儿,教师在情感表达上应让幼儿有一种深深的亲切感,从小受到关爱,懂得被人爱、懂得爱别人。幼儿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满足对幼儿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不主张情感表达上充分夸张或者教师予以幼儿过分保护,尤其是大班的幼儿,教师的情感表达应以满足幼儿爱和尊重的需要为前提,与幼儿进行真正的感情交流,真心诚意的与幼儿在一起,分享他们的苦与乐,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他们的情绪情感。幼儿通过教师的关心、爱护和尊重,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有能力、有价值,他们会模仿教师喜欢自己、关心别人、充满信心。
4.各过渡环节教师人为安排的行为痕迹已被淡化。幼儿各方面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是各不相同,语言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获得,数学逻辑主要通过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形成。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幼儿在活动中的亲自体验,幼儿动手操作获得知识,使幼儿自己去操作、去体验。幼儿通过与物体、与他人的交流来形成认识发展能力,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相互作用的更多机会。幼儿在活动中,让他们主动地与物体、与他人、与环境发生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在研究中可以看到一日活动各过渡环节教师人为安排的行为痕迹已被淡化,幼儿有自己活动的空间并在宽松的气氛中自然的进人新一轮的活动,这对于幼儿身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决定了要当情感型教师。
现代教育研究认为,教育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获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师生双方情感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迁和传递,它更是一个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激荡的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知识的传授,没有师生情感的伴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不会激发学生的动机和需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去构建知识的网络,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单一的、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没有心灵自由的空间,没有自由呼吸的空气,缺乏想象的翅膀,必然堵塞了心智发展的通道,使学生精神麻木,行动木纳,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但学不会知识,而且,不会交流,不会求知,不会健体,不会生存。使知识与能力脱节,道理与行为分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重视建构知识的同时,重视师生人际关系的建构。让课堂成为情感的课堂,让情感伴随在课堂的始终吧!
第二,情感具有多样性决定了不仅仅当激情型教师。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从性质上说,它可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从程度上可分为激烈的情绪(激情)和平稳的情绪。根据它的不同场景,它有难以尽述的表现形式。有的恬静平和,有的热情似火;有的轻歌曼舞,有的一泻千里;有的似随风入夜、滋润万物的初春小雨,有的像雷鸣电闪、大雨滂沱的夏夜山洪。由此可见,情感包涵了激情,但不等于激情;激情属于情感,但不是情感的全部。如果教师只有激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那样,不仅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且这个教师似乎有心理障碍。甚至是一个神经病人。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该激情时激情,该平缓时平缓。千万不要不分场合、不论青红皂白地都用激情去表达。否则,不仅毁了学生,而且也毁了教师本人。
第三,教师自身素质、性格特点决定了只能当情感型教师,不一定能当激情型教师。
由于教师人生阅历、性格特点自身素质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情感表达方式也可能不完全相同。教师可以采用洪水山涧冲式的,它可以泥沙俱下,洗刷灵魂,涤荡一切。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和风细雨式的,它可以去伪存真,润物无声,精雕细刻。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采用适合自己风格的情绪类型。
第四,教育教学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的情绪类型不可能是单一的激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