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股权融资的具体融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并购融资绩效;融资模式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由此可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应对内外部挑战、谋求经济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抉择。未来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完成效果,可能将决定我国经济长期的走向。
目前我国一些行业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问题仍很突出,影响着经济运行的质量和竞争力,制约了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效率。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国际间产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条件下,企业并购是资源进行重新有效配置的最快捷手段,通过引导经营效率高的企业进行并购,有利于盘活社会存量资源,不仅可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利用与分配,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并购将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期担当重任,并会迎来并购的黄金期,推动企业并购重组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企业并购重组力度的增强,企业间并购规模也会随之扩大,然而企业并购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如何融资成为了企业并购业务中的核心内容,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并购活动的有效性,影响着并购是否能够成功。虽然我国政府在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同时,不断推出并购融资的相关政策,但是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多凤翔(2011)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存在问题主要有:国内并购融资工具品种匮乏;债券或票据融资发展受到政策环境的制约;租赁类融资可能存在间接调控利润;公司可能运用权益性融资操控利润等。因此,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探究企业并购融资绩效问题,为企业更好地进行并购融资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与并购支付方式相比,由于企业并购融资方式所体现的交易成本更为隐性、复杂,不利于观测,所以早期国外研究更多的关注并购支付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而关于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文献较少。最早的研究集中于杠杆收购融资,Arthur Warga&Ivo Welch(1993)发现杠杆收购的成功增加了股权人收益,降低了债权人收益。然而Menno Pardoel(2011)对不同收购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杠杆收购对公司报酬率无显著影响。随着研究不断拓展,近年来国外逐渐有了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Schlingemann(2004)基于梅耶斯优序融资理论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以1994-1998年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在控制支付方式的情况下,研究发现留存收益融资对于投资机会较少的收购方有显著的负影响,而对于投资机会较多的收购方并无显著影响;股权融资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负债融资对并购绩效无显著影响。Martynova&Renneboog(2009)对欧洲国家1993-2001年发生的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并购中采用内部融资最多,股权融资次之;债务融资提升了收购方的市场效益,而股权融资显著降低了其市场绩效。
国内在并购融资绩效方面的研究,李杰(2007)以1997-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并购融资方式的视角分析融资压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压力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而且非募集资金融资并购绩效优于募集资金融资并购绩效。雷辉等(2009)以2007年发生并购的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回归结果表明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与治理绩效显著负相关,内部融资与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然而翟进步等(2011)在控制支付方式的情况下,以2002-2006年发生的绝对交易价格最大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得到了不同的结论,研究发现权益融资方式显著提升了收购公司的市场绩效和股东财富,并且收购公司并购后未来财务绩效上升;而债务融资方式则降低了收购公司的市场绩效并有损于股东财富,收购公司并购后未来财务绩效下降。
国内外从融资方式的视角研究并购绩效的文献相对较少,并且结论差异性较大。由于并购资金的不同来源方式会改变企业的财务结构,影响企业并购绩效,深入研究并购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2009-2012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探究企业各种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的相关性,以及相关程度顺序。
三、实证研究
企业并购所需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筹集内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主要指利用留存收益;外部融资是企业筹集外部资金,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因此本文将融资方式分为内部融资、股权融资以及债务融资。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有股权仍普遍处于控制地位,目前国有大股东“一股独大”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主要特征。国有股控制会引发两个层次的委托问题:第一层次的委托者是全民,者是政府;第二层次的委托者是政府,者是公司经理。由于政府既不是最终的人,也不是最终的委托人,这就造成了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不匹配,引发了所有者缺位,致使政府对公司的监控机制难以形成,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在这样的治理机制下,容易诱发经营者通过股权融资将获得的资金最大化地转化为自身的控制权收益。而我国亦确实存在上市公司内部人通过股权融资获得巨大隐性收益的事实。所以经营者通过股权融资进行并购时,更有可能谋取自身利益,进而导致并购的低效率。再者,虽然我国证监会在推动上市公司积极分红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如2008年制定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以及证监会[2011]41号公告,就分红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2012年我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上市公司在分红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分红股利支付率总体偏低,2001-2011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仅为25.3%,而国际成熟市场该比例通常在40%-50%之间;二是在股利形式上轻视现金股利,股利回报率偏低。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依旧实施较低的股利政策,再加之股权融资所筹集的资金永无到期日,可形成公司的永久性资本,因而采用股权融资不会引发上市公司承担财务困境成本。这样股权融资更容易导致管理层并购投资的放松心理,从而形成“过度自信”,最终导致并购风险被低估以及并购决策的高错误概率,最终使得并购后公司绩效下降。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1:股权融资与并购绩效呈现负相关性。
我国债券市场自2005年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债券种类不断扩大,交易方式也不断创新,这些发展给企业债务融资带来了便利,可以相应减少交易成本。从债务融资本身来说,该方式需要定期支付本金和利息,依据权衡理论的观点,债务融资的资本成本虽低,但是引发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大,融资风险高。然而,按照理论的观点,正是债务利息和本金支付的这种约束性特征,加大了管理层保证履行偿付义务的压力,促使管理层更加慎重的选择目标并购企业,寻求达成高收益的并购。同时,适当的债务融资,还约束了经理随意支配企业自有资金的浪费性投资,抑制了机会主义并购行为所引发的企业价值下降。债务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法律以及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定,也抑制了并购过程中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问题。此外,依据MM理论,由于利息可以抵税,企业价值会随着财务杠杆的提高而增加,同时并购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债务融资还可能产生杠杆正效应,进而影响企业权益资本利润率,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2:债务融资与并购绩效呈正相关性,相对于股权融资,其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程度更大。
与股权、债务融资相比,内部融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部融资使用企业自有资金,其自主性较强,不受外界制约与影响,只需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第二,通过内部筹集资金可以减少企业的融资风险,更有利于企业并购的顺利进行;第三,内部融资不仅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权,还能够支持企业对其它融资方式的使用;第四,内部融资方式没有发行费用,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在企业存在大量的留存收益时,有效地使用企业内部资金,有利于抑制管理者的浪费行为和不明智的使用内部资金行为,即抑制成本,减少自由现金流,从而提高企业治理效率。同时并购对企业留存收益的大量使用,使得内部存储的自由现金流减少,有利于激发管理者对并购后企业的经营管理,积累留存收益,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3:内部融资与并购绩效呈正相关性,且相比于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与并购绩效相关程度更强。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9-2012年发生并购的主并购方为原始样本。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对样本进行以下筛选:(1)主并购方为上市公司;(2)剔除并购交易未成功案例;(3)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4)剔除所涉及年份出现ST、*ST的上市公司;(5)并购后上市公司成为被并购公司的第一大股东;(6)剔除数据缺失及异常的公司;(7)如果上市公司当年发生多次收购事件,把多次收购的支付金额合并在一起作为该上市公司的并购金额。
依照上述原则对原始样本进行筛选后,最后得到489个主样本。样本来源于国泰安CSMAR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数据库,对数据的处理方式是运用Excel进行初步汇总和计算分析,再利用SPASS19.0软件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处理和检验。
(三)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并购当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衡量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
ROE=当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解释变量:虽然获取上市公司发生并购时各融资方式具体金额较困难,但是并购事件作为上市公司的重大举措,并购所需融资金额占据了当年上市公司融资总额的绝大部分,因此本文采用上市公司并购当年三种融资方式总体的融资比重,来替代并购融资金额中各方式的实际比重。分别采用股权融资率(EE)、债务融资率(DE)、内部融资率(IE)来衡量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部融资三种融资方式。
控制变量:选取并购金额相对值(Merger)、投资强度(Invest)、总资产规模(Asset)三个指标。
变量定义表如下:
(四)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通过系数的正负来考察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正负相关性,并通过比较各融资方式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考察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程度,从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模型构建如下:
(五)描述性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净资产收益率(ROE)、股权融资率(EE)、内部融资率(IE)的最大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差异较明显;债务融资率(DE)整体数值较股权融资率与内部融资率明显偏小,说明上市公司并购较少采用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率均值(0.2865)>内部融资率均值(0.1613)>债务融资率均值(0.0699),说明近年来上市公司总体上更倾向于股权融资;并购金额相对值(Merger)、投资强度(Invest)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大,说明上市公司在投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总资产规模(Asset)差异较小,说明所选样本公司间规模分布较均匀。
(六)相关系数
从表3中可以看出,ROE与债务融资率(DE)、内部融资率(IE)两个变量在0.0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4和0.379。而ROE与股权融资率(EE)的相关系数为-0.372,且在0.01水平下显著。
本文的研究还发现在一些解释变量之间,如股权融资率(EE)和债务融资率(DE)、股权融资率(EE)和内部融资率(IE)之间也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表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共线性的可能。但通常来说,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以上,可能会存在共线性的问题。通过表3,可以看到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低于0.5,因此不考虑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可能性。
(七)回归结果分析
通过各融资方式的回归系数可以得出,股权融资与并购绩效呈负相关性,债务融资、内部融资分别与并购绩效呈正相关性,并且结果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通过各融资方式系数绝对值比较,即0.1969>0.1590>|-0.1166|,得出各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程度强弱顺序为: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且结果在1%的水平下显著。进而研究假设1、2、3均得到验证。
(八)稳健性检验
1 为了避免样本数据中极大值与极小值对结果的影响,按5%进行Winsorize处理,并重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结论保持不变。
2 考虑到样本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差异,用营业收入增长率(ReG)替换控制变量总资产规模;同时用总资产增长率(AsG)替换控制变量投资强度,重新进行回归,结论保持不变且结果显著。
3 将EE、DE、IE列在三个模型中,分别进行线性回归。结果发现股权融资、内部融资的方程拟合优度明显高于债务融资。从描述性统计中发现这可能是由债务融资率数值较小所造成。与此同时各融资方式与融资绩效的正负相关性与模型(1)结论一致,且显著成立。
四、结论
1 相比其他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与并购绩效相关程度最低,且显著负相关。由于股权融资对于并购企业来说是一种软约束,同时也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手段,从而造成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偏低,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益。同时,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最偏好于股权融资,这说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独有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在并购融资中也是存在的。
论文关键词:融资方式 资本成本 资本结构ahp
一、引言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迫切需要资金,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推动力。随着企业问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经常被资金匮乏所困扰。这样研究企业融资决策问题对于企业改革和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企业融资就是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调整资本结构等的需要,通过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运用融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和融通资金。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决定了企业的融资结构,融资结构决定企业的资本结构。
关于企业融资方式及融资结构的研究,很多学者做了研究。其中最著名的要属莫迪利亚尼和米勒于1958年共同提出的mm定理。该定理要解决的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融资结构的关系问题,基本出发点是,在某些给定的条件下,存在着一个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融资结构。虽然定理在数学推导上非常严密,但由于其前提假设与现实条件很难吻合,因此并未能很好的解释资本结构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之后,梅耶斯(mayers)结合不对称信息对融资成本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新优序融资理论。其理论基本点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1)企业将以各种借口避免发行普通股或其他风险证券来取得对投资项目的融资。(2)为使内部融资能满足达到正常权益投资收益率的投资需要,企业必须要确定一个目标股利比率。(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企业才会计划通过向外部融资以解决其部分融资需要,而且会从发行风险较低的证券开始。因此,其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务融资,然后才是股票融资。
二、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企业融资策略的制定要首先考虑一定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技术等环境。还应考虑行业状况、竞争者状况、供应者状况、其他公众状况,以及企业内部条件等微观环境。这是确定企业融资方式和策略的前提。融资方式从资金来源上看,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内部融资和外部筹资方式。所谓内部筹资是指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筹措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主要有企业的折旧和留存盈余;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节省交易费用,可以避免同外部投资老的交涉及签署相应的条款。所谓外部筹资,是指从企业本身以外的对象筹集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的。我国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债务融资,即通过银行或者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二是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其中,债务融资还可以分为间接债务融资和直接债务融资。间接债务融资是指通过银行进行贷款融资:而直接债务融资一般是指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外部筹资中的直接债务融资与发行股票融资又统称为直接融资。外部融资既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途径,也是公司所有者向外转移风险的一种途径。本文由于分析的需要将企业融资方式分为三种:(1)内部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利润积累;(2)债务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两种:(3)股权融资,主要包括普通股融资和优先股融资两种。
融资效率是指企业资金运营融通资金及实现其效用的能力的大小。企业融资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融资效率的高低。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及融资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融资主体的自由度和资本结构四个方面。
(一)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也叫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资本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两部分。资金筹集费是指在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各项费用,如发行股票、债券支付的印刷费、发行手续费、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广告费等。资金占用费是指占用资金支付的费用,如股票的股息、银行借款和债券利息等。融资成本与融资收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便于不同筹资金额成本的分析比较与研究,资本成本通常用资本成本率来表示。资本成本率是指公司使用资本所负担的费用与筹集资本净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1)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将自己的利润转为积累,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企业无须向外支付任何费用,即融资费用为零。唯一的融资成本表现为资金的机会成本,即企业将自己的留存收益用于其他投资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所以,企业内部融资的成本最小。
(2)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成本主要包括对债务所支付的利息和融资费用。债务利息可记入税前成本,产生税盾效应,费用降低。
(3)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成本主要包括支付的股息和融资费用。
从筹资者角度来分析,通过债务进行融资较之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其综合成本是更低的。首先,在债务融资中,债务的利息计八成本,因而它有冲减税金的作用,而在股权融资中,向来就存在着对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人“双重纳税”问题。其次,债务融资可以使公司得以更多地利用外部资金来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公司股东的利润,即产生“杠杆效应”,而在股权融资中,新增股东固然可以使得公司增加了可运用的资金,但同时也增加了分配公司利润的基数。再次,在债务融资中,公司原有的管理结构基本不受影响,而在股权融资条件下,公司的管理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融资风险
企业融资时必须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的控制,尽可能选择风险小的融资方式。用率、资金清偿力两个方面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可以从资金利用率、资金清偿力两个方面考虑。
(1)资金利用效率。资金利用率包括两个方面,资金到位率和选择资金使用效率。资金到位率是融资筹集到的资金量与预期筹集资金量之比。它与融资效率同方向变动,资金到位率越高,融资效率越高。三类融资方式中,内部筹资的资金到位率最高。发行债券或股票融资时,会存在股本募集不足和债券认购不足的现象。银行贷款由于存在补偿性余额,企业也不能全额获得贷款,但资金到位率仍然比股票和债券融资高。
资金使用效率是企业有效消化资金的能力,它与融资效率同向变动。我国许多上市企业存在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因资金运用和管理滞后,利用募集到的资金盲目投资或长期存放银行,没能使资金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资金使用率大大降低。相对而言,债务融资的资金使用效率较高,银行贷款的借贷额度按需而定,发行债券由于募集金额固定,很难产生资金募集过多的现象。内部融资的资金投向与债务融资类似,使用效率较高。
(2)资金清偿力。对于采用内部融资及股权融资的企业来说,内部融资与股权融资都不需要偿还本息,而且资金可以较长期限使用,无须承担偿还本金的压力,内部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清偿能力方面的风险较小。而债务融资的企业面临经营性风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企业就必须拿出自有资金支付借款利息,经营风险就被扩大为财务性风险,当财务风险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心,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融资主体的自由度
融资主体自由度是指融资主体受外界约束的程度。这种约束涵盖法律、规章制度和体制等方面。约束力越大,自由度越小。融资主体所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同,融资主体的自由度也就不同。从我国的现实看,内源融资受外部的影响最小。股票融资主体仅受股民“用脚投票”的制约,在内部规范的管理机制之下对所募集的资金的支配程度较大。从我国的公司法和相关的证券法律、法规的规定性角度,对上市公司所募集资金的投向有一定的规定,但在公司的具体操作中,只要及时披露资金使用信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可以随意更改资金投向,甚至还存在许多上市公司改变资金使用方向但不披露信息的情况。债务融资由于有契约性制约,债务人受约束较大。在双方的借款和约中一般明确规定专款专用,并负有违规处罚的条款。银行等债权金融机构,为贷款资金安全,对大笔贷款和债权进行经常监督任何贷款和债券还有还款期限的限制。因此,债权融资在自由度上是最低效的一种方式。总体上,股权融资的主体自由度大于债务融资主体的自由度。
(四)融资主体对企业的控制权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所筹措的不同融资渠道资金的有机搭配,以及各种融资渠道资金所占的比例。从形式上看是企业的债务与权益的比率,但其背后却反映着相关利益主体股东、债权人与公司不同的权利、利益关系。
一般来说,股权融资尤其是增发新股将会稀释公司股权,从而引起公司股权控制权、收益分配权和剩余财产索取权的分散。债务融资由于债权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从而可保障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尽量避免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
综上所述,内部融资的融资效率是各种融资方式中最高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相比,债务融资在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以及对企业的控制权方面要优于股权融资,但在资金清偿能力、融资主体的自由度方面,股权融资要优于债务融资。为此有必要详细分析比较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效率。
三、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简单而又适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系统的决策分析。应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为最佳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一)构建层次分析结构
选择的满意的融资方式a为目标层,影响融资方式及其效益的因素融资成本b1、融资风险b2、对融资主体的约束力b3为准则层,影响融资成本、融资风险、对融资主体约束力的因素作为子准则层,这子准则是作为某一具体融资方式的评价依据。三个可供的融资方式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分别为方案层d1、d2和d3。层次结构如图1。
(二)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之后,对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这些判断通过引入合适的标度数值表示出来,写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因素,本层次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由于ahp法是基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进行的,而两两比较的主观判断常常会导致对判断矩阵的不一致。因此,决策者给出的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判断矩阵得到的排序向量是否真实地反映各比较对象之间的客观排序,因此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主要检验指标是一致性指标cl、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l和一致性比例cr,当cr≤0.1时,比较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当cr>0.1时,比较判断矩阵不一致,必须进行修正,使之具有满意一致性。
(1)a—b层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四、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融资方式;选择
一、公司融资方式分类及特征
公司融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概念指的是公司资金的融入与融出,既包括资金的来源,也包括资金的运用。狭义的融资概念仅指公司资金的融入,具体是指公司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的运用情况,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筹集资金的行为。
(一)融资方式分类
融资方式是公司获取资金的具体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融资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本文依据研究的需要,将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方向,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公司在创办与运作的过程中不断将积累转化为投资,进行再生产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公司的内源融资是由初始投资形成的股本、折旧基金
以及留存收益(包括各种形式的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的。外源融资是公司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公司之外的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其中,上市公司常用的股权融资方式有,首次公开发行(IPO)、增发、配股等,常用的债权融资方式有银行借款、普通公司债券融资以及可转换债券融资。
上市公司常用融资方式图
(二)融资方式特征
1、内源融资
在西方国家,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是内源融资,这是因为内源融资本身具有一些特点,使得内源融资在西方国家备受青睐。内源融资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由于内源融资来源于公司的自有资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基本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内源融资具有融资便利性的优点。第二,内源融资以权益资金为主,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给公司带来不能偿付的风险,融资风险低。第三,内源融资不需要直接向外支付资金使用费,节约了筹资费用。第四,内源融资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融资规模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2、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公司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并赋予投资者以所有者或股东地位的一种融资方式,股票融资是公司筹集长期资金,进行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其中增发、配股又是我国上市公司热衷的融资方式。股票融资的特征是:第一,企业的股票是同企业的存续期相始终的,因而通过股票融资,所筹资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没有还本压力,用款限制相对较松。第二,一次筹资金额较大。第三,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利润分配政策而定。第四,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知名度,可为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宣传效应。第五,要以出让公司部分产权为代价,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第六,在我国股票上市的门槛较高,并且要支付较高的信息披露成本。
3、债权融资
举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经营方式,适度的负债经营能够提高企业合理运用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效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债权融资是与股权融资性质不同的融资方式,其特征为:第一,债权融资具有节税功能。债务利息从纳税前支付,可以少交纳所得税。第二,债权融资具有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指的是企业在运用负债方式筹资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1)银行借款
目前,向银行借款是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银行借款融资的特征:第一,筹资速度快,银行借款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直接协商的结果,借款的手续比较简单,得到借款所花费的时间短,所以筹资速度比较快。第二,具有便利性。向银行申请借款时,企业可与银行直接交涉,有关的条件可以谈判确定,而在借款期间,如果情况发生了变化,也可与银行进行协商,修改借款的数量和条件,因此银行借款比较便利。第三,银行借款融资费用低、利息低,且利息还可享受所得税前扣除的好处,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第四,借款数量有限,具有一定的风险。通过银行借款筹资,只能从银行筹措到一部分资金,借款的数量有限,而且银行借款的财务风险较大。
根据借款期限的长短,银行借款融资可以分为短期借款融资和长期借款融资两大类。短期借款是企业为了解决生产经营活动对短期资本的需求而向银行申请借入的款项。短期借款融资具有筹资速度快、容易取得、资金的使用较为灵活、富有弹性、利率较低等特点。长期借款是指借入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借款,长期借款融资速度慢、不易取得而且融资不富有弹性,虽然融资成本高,但融资风险较小。
(2)普通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是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公司债券融资有如下特征:第一,公司债券是面向社会公众募集的资金,募集资金对象广泛,债权人分散,市场大,易于获得较大规模的资金。第二,通过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一般可以自由使用,不受债权人的具体限制;资金的稳定性较强,使用期限较长。第三,发行公司债券的限制条款较多,且融资的财务风险较高。
(3)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西方国家一种广为流行的融资工具。我国于 90 年代初期尝试运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目前,可转换债券已成为上市公司一种常用的融资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兼具债券和股票性质的混合性融资工具,它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将部分或全部债权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可转债作为一种公司债券,具有普通公司债券的一般特征,即需要定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除此之外,可转债还具有自己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第一,可转债具有债券和股票性质。由于可转债具有转换前属债券,转换后属股票的二阶段特征,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转换前投资者是债权人,获得利息,转换后是股东,获得红利或资本收益。当股市低迷时,投资者可选择享受利息收益,而当股市看好时,投资者可选择享受红利或资本收益。这一特性,使得可转债备受投资者的欢迎,因此上市公司通过可转债融资能够顺利进行。第二,融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一方面,由于可转债附有一定的转股权,因此可转债的票面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的利率,有时甚至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因而融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可转债在到期之前可以转换成股票,可以将负债转换为权益,从而降低了公司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压力,减少了公司的财务风险。第三,可转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协调投资者、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冲突,从而优化资本结构。
二、宝鸡钛业公司融资方式选择
1、宝鸡钛业公司的发展概况
宝鸡市钛材加工作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色金属产品,其钛材加工装备、技术水平及生产能力均为全国第一,生产能力占全国50%左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左右。钛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具有比重小、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是优质的耐蚀轻型结构材料、新型的功能材料和重要的生物工程材料。钛合金的这些优点,使钛当之无愧的被称之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无疑,钛是继钢铁、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和"战略金属",21世纪将是"钛的世纪"。
作为宝鸡市钛材加工的龙头企业。宝钛集团的钛加工材技术水平,代表了当今中国的最高水平,不仅可以生产国际上所有牌号的钛合金,同时还是我国钛材国标、国军标的主要参与制定者,先后主起草或参与起草的国标和国军标有63项,其中由宝钛集团主起草的有43项,基本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钛加工材。宝钛集团生产的TC4钛合金薄板和铸锭已被美国波音公司、法国宇航公司列为合格供应商。"宝钛"在国际市场上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并成为"中国钛"的代名词。同时,科技部已将钛及钛合金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所以,本文认为,宝鸡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优势和城市名片就是"中国钛城"。目前,宝鸡市的钛材加工业受到了愈来愈强的竞争压力。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对宝鸡市钛产业进行整合、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使得钛材加工业进行聚集,就可能在新一轮钛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宝鸡钛业公司的融资方式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圆满完成 2007 年增发 A股方案,成功增发股票 2364.57 万股,募集资金 15.1 亿元。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再次成功融资,将为企业长远持续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公司突出的经营业绩、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得到广大投资者的广泛认同和强烈的投资热情。2006 年公司顺利实现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7.8 亿元。2007 年,公司再次启动融资工作,确定了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股票的方案。1 月 3 日~4 日,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增发推介会,进行网上路演。宝钛股份良好的经营业绩和企业形象引得众多基金、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的踊跃申购。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再次成功融资,将加快公司钛带生产线、万吨自由锻压机、熔铸扩能及辅助设施建设、增资控股上游海绵钛厂等 7 个投资项目建设。宝钛股份董事长汪汉臣表示,按照宝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未来几年,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将通过一系列技改技措项目建设,形成104t 海绵钛、2?04t 钛铸锭和万吨以上钛加工材的生产能力。届时,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位居全球前三强的世界级一体化钛业公司,成为品牌国际化、管理国际化、服务国际化、产品品质国际化的国际知名企业。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呈现出一种以股票融资为主,银行贷款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我国的证券市场不发达、制度环境不成熟、特别是法律体系对投资者保护不完善,在这种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不宜选择以股票市场为基础的直接融资模式。而在我国,相对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处于次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债券市场不发达,我国更缺乏一定的债券融资。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我们应当在借鉴发达国家融资模式的基础上,考虑我国所面临的现实社会环境、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及经济发展目标,顺应国际融资模式的发展趋势,寻求适合的融资模式。
三、公司融资方式的理性选择建议
(一)考虑优势融资方式
要在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成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是企业的两大主体融资对象,留存收益毕竟是企业融资中较少的一部分,而且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银行贷款也面临着较大的限制,企业就必须在全流通时代对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进行合理的选择。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国有股不流通的情况,国有股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当前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在融资时必需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以企业投资的项目为例,当投资的是一个好项目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项目的价值很有可能被市场中的投资者低估,因为股权融资具有很强的信息传递效果,这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适当考虑采用债权融资的方式。而且债权融资的利息可以税前计提,如果双重考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以及税收的影响方面,就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优序融资理论",采用债权融资的方式为企业的项目融通资金。
从报酬率方面来看,如果企业的预期股权投资报酬率小于债务资本报酬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能满足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应该选择使老股东利润增加较大的融资方式。风险中性时,如果股权融资后原有股东的收益小于企业债券投资后的收益,企业应该选择债务融资。如果股权融资后原有股东的收益大于企业债券投资后的股东的收益,企业应该选择股权融资。当然并不是说企业要完全遵循国外的优序融资顺序,因为毕竟我国的证券市场环境相对不完善,尽管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了股权集中度,股权融资偏好的动机降低,但是股权分置改革毕竟刚刚结束,而且债券融资渠道不够宽泛,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合理搭配股权和债券的比例,特别是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来说,它随时伴有股价上扬的风险,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不能冒太大的风险,如果当前大范围使用可转换债券,那么如果经济形式复苏,股价大幅度上扬,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要在股权和债权之间进行合理的搭配。
(二)合理选择融资渠道
在债务融资过程中要注意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合理选择。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正逐步向一个理性的轨道回归,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融资偏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冲击,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国际金融危机贷款利率上调令企业向银行贷款更加困难。因此,债券融资成为一种逐步完善的融资渠道。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投资人对信用风险持极其谨慎态度,相比于其他融资方式,公司债融资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功能,而且从发行到交易,信息更透明,监管更严格,因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公司债在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持续监管方面有其优势,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能得到更好地控制。这一点在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信用危机凸显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突出。
我国的新融资规则除了继续完善现有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制度以外,还借鉴境外市场的做法,准许上市公司发行附认股权公司债券,发行后分别交易,这是我国融资渠道的创新。虽然短期融资例如向银行贷款相对困难,但是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很直接的融资方式,也应该合理采纳。在股市低迷、股权融资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许多上市公司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国企上市公司利用公司债融资的兴趣和愿望相当强烈。据了解,投资机构对于收益率相当较高而风险较小的公司债的投资需求也是相当旺盛。但是据统计,2008年以来,公司债仅发行了288亿元,交易所公司债市场总规模仅400亿,与该所股票市场10万亿的股票市场实在不成比例,而与银行间市场1万亿的企业债、资产支持证券、短融券和中期票据相比,也严重失衡,而其对我国GDP的占比,更是几乎可以忽略。这种状况与我国加大直接融资比例、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取向,显然不一致。融资环境制约着企业的融资渠道,完美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一般应遵循"优序融资理论"我国证券市场环境相对不完善,也就形成了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单一格局。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融资状况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领导者必须认清形势,合理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5).
[2]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
[3]鲁丹,荣.银行市场竟争结构、信息生产和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8.
[4]郭树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陈建平.有色金属国际商品贸易融资[J].上海有色金属,2002.
[6]徐菱芳,陈国宏,基于信号传递博弈的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资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2,(4).
[7]许传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成因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2).
关键词:融资成本 融资风险 融资方式 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79-02
一、基本概念
融资方式即企业融资的渠道,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以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形成的资金作为资金来源。外部融资是指从企业外部获得资金,它按照融资中产权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主要指股票融资,它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权获得企业的红利,但无权撤退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被视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债务性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商业信用等,它构成企业的负债,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但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它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根源。
融资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实质上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企业融资成本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即资金筹集费和资金使用费。资金筹集费是企业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资金使用费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如股票融资向股东支付股息、红利,发行债券和借款支付的利息,使用租入资产支付的租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融资成本的含义仅仅只是企业融资的财务成本,或称显性成本。
除了财务成本外,企业融资还存在机会成本,或称隐性成本。每一种资金可以有多种用途,将一种资金使用于某一种用途,就放弃了用于其他各种用途的“机会”,也就放弃了在这些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收益,这些收益中的最高值就是机会成本。我们在分析企业融资成本时,机会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分析企业自有资金的成本时,机会成本是关键。
风险,一般泛指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财务的角度来说,风险就是企业无法达到预期报酬,或企业未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人们如果能对未来情况作出准确估计,则无风险。对未来情况估计的精确程度越高,风险就越小;反之,风险越大。企业融资风险不过是一般风险的更具体的风险形态,它是指由于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而带来的企业未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如股权融资的风险是企业控制权的改变或丧失;而债务融资的风险主要是破产风险,即企业无法支付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
二、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
1.留存收益融资。留存收益是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部分未分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
优点: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可以保证公司对资本的最低需要。作为公司内部融资是无偿使用的,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支付多少,视公司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因此筹资风险较小。不需考虑筹资费用。
缺点:留存收益融资成本较高。公司留存收益可以视同普通股股东对企业的再投资,其资本成本则表现为投资机会成本。因此,从留存收益中取得的报酬,至少应该不少于股东在其他可供选择的同样风险的投资机会上取得的报酬。公司留存收益不像债券利息那样可以作为费用在税前列支,因而不具有抵税作用。过多的留存收益会减少股利支付,会引起一些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的反对。
2.股权融资。主要指普通股融资,即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无特别权利的股票来筹集资金。
优点:与留存收益一样,普通股筹资没有偿还期限,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公司可以循环再循环的不断利用,筹资风险较小。普通股筹资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反映了公司实力,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并可一定程度地抵销通货膨胀的影响(通常在通货膨胀期间,不动产升值时,普通股也随之升值),因此普通股筹资容易吸收资金。
缺点:普通股的融资成本最高。与留存收益一样,普通股的资本成本也表现为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不具有抵税作用。普通股的发行程序复杂、审批期长,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相对其他融资要高。普通股的融资风险主要来自于股权结构改变而导致的企业控制权变化,严重时会出现企业控制权的丧失。如在股权相对较集中的情况下,股东采取“以手投票”的方式行使股东权时,股权结构的改变会导致企业决策机制和经营战略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原有股东的利益受影响;在股权相对分散的情况下,小股东采取“以脚投票”的方式行使股东权时,会促发证券市场上的“恶意收购”,这不但会使企业原有股东利益受影响,还会使企业的现有经营者的利益也会面临极大的危险。在普通股融资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会在很大程度上受证券市场股价波动的影响,从而带来企业经营风险。
3.银行贷款融资。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与债券融资相比,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点:手续简单,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大。借款时企业与银行直接交涉,有关条件可以谈判确定;用款期间发生变动,亦可与银行再协商。融资成本较低。借款利率一般低于权益利率和债券利率,且借款属于直接筹资,筹资费用有无较小。
缺点:长期借款的限制性条款较多,制约着借款的使用。短期借款要在短期内归还,特别是在带有诸多附加条件的情况下,更使筹资风险加剧。
4.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也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表示发债企业和投资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有权按期收回约定的本息。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优先于股东享有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企业债券与股票一样,同属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让。
优点:与银行贷款融资相比,债券融资筹资对象广,市场大。与权益筹资相比,债券筹资筹资成本低,不会改变企业的控制权。
缺点:与银行贷款融资相比,债券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与权益筹资相比,债券筹资有还本付息的压力,筹资风险大。
5.商业信用融资。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商业信用的形式主要有: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和应付票据。
优点:方便及时,容易取得。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商业信用是一种持续性的信贷形势,且无需正式办理筹资手续。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不带息票据,商业信用没有筹资成本。
缺点: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若企业长期欠账不还,则会信誉恶化,日后招致苛刻的信誉条件。
三、融资方式的选择策略
1.遵循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的优序理论。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优序理论”,企业融资的首选是企业的内部资金,主要是指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在内部融资不足时,再进行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时,先选择低风险类型的债务融资,后选择发行新的股票。
采用这种顺序选择融资方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内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最小、使用灵活自主,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负债比率尤其是高风险债务比率的提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将筹集的股权资金投向自身并不熟悉且投资收益率并不高的项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随意改变其招股说明书上的资金用途,并且不能保证改变用途后的资金使用的获利能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没有较大提升的前景下,进行新的股权融资会稀释企业的经营业绩,降低每股收益。此外,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趋向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股权再融资的门槛会提高,再融资成本会增加。比如,2008年8月22日,证监会就再融资公司的分红出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的分红比例,要求《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确定的再融资公司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同时,随着投资者的不断成熟,对企业股票的选择也会趋向理性,可能导致股权融资方式没有以前那样畅通了。
目前,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是将发行股票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其次考虑债务融资,最后是内部融资。这种融资顺序易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杠杆作用弱化,助推股权融资偏好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者就不同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做过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配股融资对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呈负相关性,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对企业息税前利润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性。配股融资对企业息税前利润呈负相关性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中配股资金的相当部分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归还贷款,甚至存入银行获利息。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要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在资产负债率并不高的情况下,这种用高成本资金代替低成本资金的行为,并不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较明显的表现为对负债融资到期还本付息这种硬约束的厌恶。
这些现象说明,我国企业在选择企业融资方式时,并没有很好地权衡融资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融资的效率不高。有的企业甚至是根本没有融资成本和风险的意识,只要能暂时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毫不在乎融资成本与风险。因此企业很容易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影响资本的效率和收益状况,甚至造成成本浪费,使企业发展非常不利。
2.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并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1)考虑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经济增速较快时期,企业为了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需要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固定资产、存货、人员等,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融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在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降低,一般应逐渐收缩债务融资规模,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
(2)考虑融资成本。由于不同融资方式具有不同的资金成本,为了以较低的融资成本取得所需资金,企业自然应分析和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的高低,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组合。融资成本越低,融资收益越好。
(3)考虑融资风险。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债务融资方式因其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因此可能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融资风险较大。而股权融资方式由于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因而融资风险小。企业若采用了债务筹资方式,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一旦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美国几大投资银行的相继破产,就是与滥用财务杠杆、无视融资方式的风险控制有关。因此,企业务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融资方式的风险程度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4)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总的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好,变现能力越强,就越有能力承担财务风险。当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负债越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对企业发展及权益资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上升、发展前景良好时,债务筹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财务状况每况愈下,发展前景欠佳时期,企业应尽量少用债务融资方式,以规避财务风险。当然,盈利能力较强且具有股本扩张能力的企业,若有条件通过新发或增发股票方式筹集资金,则可用股权融资或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两者兼而有之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5)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若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进出行业也比较容易,且整个行业的获利能力呈下降趋势时,则应考虑用股权融资,慎用债务融资。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低,进出行业也较困难,且企业的销售利润在未来几年能快速增长时,则可考虑增加负债比例,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6)考虑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高的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慢,要求有较多的权益资金等长期资金做后盾;而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的企业,其资金周转速度快,可以较多地依赖流动负债筹集资金。
为保持较佳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应降低负债比例,改用股权筹资;资产负债率较低、财务较保守的企业,在遇合适投资机会时,可适度加大负债,分享财务杠杆利益,完善资本结构。
(7)考虑企业的控制权。发行普通股会稀释企业的控制权,可能使控制权旁落他人,而债务筹资一般不影响或很少影响控制权问题。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选择融资方式。
(8)考虑利率、税率的变动。如果目前利率较低,但预测以后可能上升,那么企业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筹集资金,从而在若干年内将利率固定在较低的水平上。反之,若目前利率较高,企业可通过流动负债或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规避财务风险。
就税率来说,由于企业利用债务资金可以获得减税利益,因此,所得税税率越高,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多。此时,企业可优先考虑债务融资;反之,债务筹资的减税利益就越少。此时,企业可考虑股权融资。
总而言之,各种融资方式都有相应的融资成本和风险,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全面分析和权衡融资成本与风险的关系,综合考虑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多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使企业融资成本最低、融资风险最小的融资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马国芬.略论企业融资的风险防控[J].价格月刊,2006(7)
2.林毅夫.中小企业融资出路在何方[J].科技创业,2004(7)
3.刘淑莲.企业融资方式与结构[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李勇.初探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最大化关系[J].上海会计,2006(1)
5.郝蔡志,荣高媛.试论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渠道的选择[J].经济师,2007(9)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一、投融资模式基本要素
对于投融资模式的内涵,理论界尚无统一的定义。在目前研究文献中,大多将“投融资模式”和“投融资方式”二者混合使用,其中,模式为“pattern”或“mode”,而方式指“way”或“method”。可以看出,二者并不相等。“模式”比“方式”具有更多内涵和外延。因此,投融资模式是对于某类具有共同特征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融资时可供仿效和重复运用的方案。毛腾飞(2006)与王波(2013)对投融资模式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将“投融资主体、投融资渠道、投融资方式及投融资方向”作为投融资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投融资模式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投融资是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解决资金问题,进而创造价值的过程。投融资研究的重点在于融资,其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资金来源的问题(向谁融资)以及融资方式的问题(如何融资)。对投融资模式构成要素中的渠道及方式,更要注重投融资主体及方向的把握,如何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如何以最低的融资成本融资到更多、更高效的资金主要在于投融资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二、页岩气开发投融资现状及问题
(一)页岩气开发投融资现状
1.页岩气开发投融资主体。(1)国有企业。我国页岩气开发行业几乎由国有大型油气化工企业、油气技术服务企业和国有电力公司所垄断。在我国页岩气探矿权第一轮招标中,共有6家国有企业参与竞标4个区块的探矿权,最终两家国有企业(中石油和河南煤层气)竞得一个区块;第二轮招标中,19家中标企业中有17家为国有企业。(2)民营企业。目前,国家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在第二轮页岩气开发勘探权的公开招标中,国土资源部取消了对竞标企业所有制的限制,共收到了51份来自民营企业的合格投标文件,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最终有两家民营企业中标。(3)国外油气公司。我国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储量和国内巨大的能源需求,吸引了包括全球排名前五名的壳牌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雪佛龙公司、达尔集团以及BP等在内的众多国际大型油气开发公司的目光。Royal Dutch Shell公司为拓展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份额,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向中国境内页岩气资源勘探项目投资50亿美元。Chevron公司与BP公司也已经与我国公司签署了相关页岩气勘探及开发项目的合作合同。
除以上三大投资主体外,为了引进外部资金,降低内部投资压力和风险,实现互利双赢,三者之间相互组合形成的多主体合作投资也为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多种可能。国内投资主体页岩气开发及投资具体情况如下表。
2.页岩气开发投融资模式。(1)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行业的融资方式主要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主要适用于已经产生现金流的企业。截至目前,在我国A股市场上,除几家国企外,已上市的19家中小型页岩气开发相关企业共融得资金129.7亿元。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化三大油企,共累计发行120亿美元债券。(2)企业并购海外项目投融资。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大与社会资本在页岩气、油气管道等方面的合资合作。民企虽在海外油气资源并购领域较为活跃,但与国有企业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从海外并购情况看,近年来“三大油”等企业已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投资了部分北美、澳大利亚页岩气项目,并试图以此快速获取页岩气开发技术和经验。(3)基于产品分成的投融资。产品分成方式只需要设置联合账簿,不需要新设实体,风险、利益以及责任的分配通过产品分成合同进行安排,在部分产品分成合同中,勘探阶段资金与风险须由发起人全部承担。在我国,产品分成方式的国际合作投资进展并不顺利,2014年4月,雪佛龙在所有3口勘探井都失败之后,终止了与中国石化在贵州省黔南盆地区块的一份联合研究协议;2015年7月下旬,康菲石油公司已经停止与中石油在内江地区、与中石化在綦江地区的合作,并且将削减深水钻探支出。
综上所述,从融资难度和融资额度来看,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在我国页岩气投融资模式当中占有主要地位,是页岩气开发资金的主要来源。
(二)页岩气开发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1.投融资主体单一化。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我国页岩气开发企业投资额的汇总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从事页岩气开发的四家央企:中石化、中石油、延长石油、中海油和两家煤炭采掘企业:中联煤、河南煤层气,累计投入206.6亿美元左右。我国页岩气开发投资主体主要是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中石化占投资总额的54.78%,中石油占投资总额的29.57%,两家企业所占比例高达84.35%,因此,国有企业仍是我国页岩气开发投融资的主力。从我国能源结构、大气污染防治以及页岩气发展前景来看,单纯依靠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投入不能解决页岩气开发资金的缺口问题。因此,基于多元主体的页岩气投融资模式亟需建立。
2.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缺乏灵活性。民营企业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尤其依赖银行放贷和股权融资,但是又由于其规模小、信用水平低的现状限制了融资能力。商业银行主要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放贷,因此,民营企业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投融资资能力与国有企业不能相提并论,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机制,制约了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的资金可获得性,对于像页岩气开发这样风险大、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的新兴行业来说就更是如此。
3.资金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油气化工企业在传统能源的开发上都有较高的利润率,对开发页岩气的热情并不高;不健全的页岩气区块开发权机制,导致具有页岩气开发权的企业开发的积极性不高,没有页岩气开发权的企业又无法进入行业的窘境。页岩气开发若仅依靠目前的存量资本,已投入的资本沉淀于现有项目中,页岩气开发所面临的巨额资金缺口问题将无法得到解决。
三、页岩气开发不同阶段投融资模式分析
在页岩气开采的不同?A段,页岩气开采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项目风险和资金需求。页岩气的开采分为勘探、开发和生产上、中、下游三个阶段。
(一)勘探阶段投融资模式
在勘探期除要解决资金问题外,融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降低风险,具有此类特征的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其中私募股权融资可以较好地实现风险分担,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可以通过项目融资的形式实现表外融资,较好地转移风险,这两种方式都是页岩气项目初期融资的首选。股票融资虽然可以分担风险,但是股票融资会稀释发起人公司的股权,且其分担风险并不局限于页岩气项目,而是针对整个发起人公司而言的,所以股票融资并不是页岩气开发初期的首选融资方式。
(二)开发阶段投融资模式
页岩气开发阶段主要是进行钻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此阶段投资风险适中,资金需求量较大。在融资方面,开发阶段面临的问题有融资成本的降低、风险的分担/转移以及项目现金流的匹配。此阶段的资金来源一般是债务性资金。在勘探阶段,无论是选择私募股权融资还是项目融资,发起人都是通过新设实体――项目公司进入页岩气项目。如果勘探阶段选择私募股权融资,项目公司在开发阶段的资产负债率可能较低,可以通过项目公司向银行进行借贷、发起人提供担保的项目融资方式进行债务融资;如果勘探阶段选择项目融资,项目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进行第二轮债务融资较为困难,只能由发起人公司通过借贷或者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而在融资成本的比较上,选择债券融资优于银行借款。
(三)生产阶段投融资模式
生产阶段面临的项目风险较低,资金需求量较大,此阶段融资决策的主要变量为融资成本,其次是现金流的匹配。从前两个阶段的融资模式来看,无论勘探阶段选择私募股权融资还是项目融资,项目公司在此阶段的资产负债率都会较高,所以项目融资在此阶段已经不适用,而私募股权融资其融资成本较高,此阶段企业不存在过多的风险分担需求,所以私募股权融资也不适用此阶段的融资。在其余的融资方式中,股票融资由于会稀释母公司的股权,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所以此阶段资金筹集只能由发起人公司进行借贷或者债券融资,而债券融资在融资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故此阶段最好的方式为债券融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页岩气开发项目存在两种可行的投融资路径,如图2所示。
勘探阶段的融资方式直接影响开发阶段的融资方式,在风险分担/转移方面,私募股权融资可以较好地实现项目风险的分担,项目融资则只能通过有限追索权在一定程度上转移风险,虽然私募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较项目融资要高,但是在勘探阶段以风险分担/转移为主要融资决策变量的情况下,为降低风险,承担一定的融资成本是值得的。此外,如果勘探阶段选择私募股权融资,则在第二阶段的融资中,还是可以选择项目融资,相对于要求发起人发行债券,项目融资在此阶段可以转移一定的风险,降低发起人公司的债务压力,在风险的分配上,第一种融资路径较第二种融资路径更为合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种融资路径可以较好地实现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的匹配,所以页岩气项目最佳的融资路径为“私募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发起人债务融资”。
四、多元主体的页岩气开发投融资模式构建
(一)私募股权投融资模式
私募股权融资的主体一般是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其面临的投资风险较大,在企业上市前,私募股权和银行借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出于风险分担的需求,较之银行借款,私募股权在非上市公司融资中所占的比重更大。其资金来源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员工持股,众筹和风险资本。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委托问题,在信用建设不良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我国页岩气开发中私募股权融资能够将不同主体资本进行有机结合。不同投资主体按照股本协议注入股本资金成立页岩气项目公司,由项目发起人对贷款银行进行完工担保,页岩气项目公司与贷款银行进行相应的融资安排,其具体运作流程如图3。
(二)基于资产证券化的结构融资
结构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利用特定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y or 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E or SPV),将拥有未来现金流的特定资产剥离开来,并以该资产为标的进行融资,它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并不因为融资而影响企业财务杠杆。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债券的一种融资形式。资产证券化主要有发起人、特殊目的公司(SPV)和投资者三个参与方。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发起人通过将带有可预计未来现金流的资产“真实出售”给SPV,SPV再以资产及现金流为支持发行证券(资产支持债券),投资者通过购买证券获得利息,投资者收回本息后,资产的余值归发起人所有。基于资产证券化的页岩气项目融资具体流程见图4。
页岩气开发过程中资产证券化操作主要有原始权益人、特设信托机构、担保机构和资本市场投资者等四方构成。原始权益人向拥有较高资信等级的特设信托机构出售或转让应收账资产,从而形成资产池,特设信托机构资产池为依托,向投资人发放经过信用评级债券,并以发放债券所得收人用来偿还原始权益人,担保机构为特设信托机构能按时支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提供担保。
五、页岩气开发投融资政策建议
(一)创新页岩气投融资体制、机制
实现我国页岩气大发展需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各种民营企业以及资源所在地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参与,通过独资、合资、参股、合作、联合竞标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上中下游环节。地方国有企业可发挥其在拆迁、修路、天然气就近利用的天然优势。民营企业则凭借其?`活体制和市场竞争的高度敏锐,在服务、装备、资本运作方面成为主力。
(二)成立国家级页岩气勘探基金,加强开发投入
尽快成立“国家级页岩气勘探基金”,加强页岩气上游勘探投入。在资金来源方面,借鉴“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与美国在东部页岩气工程中的成功经验,页岩气勘探基金由财政专项拨款、国有石油公司集中出资、以及中央联合地方政府等共同出资设立。在基金用途方面,该勘探基金主要用于页岩气勘探,不用于开发,待页岩气勘探获得储量并实施有偿转让后,再由企业进行具体的页岩气开发工作,其中储量转让的部分收入需要投入到该勘探基金中,形成基金接替,滚动使用。在基金回收方面,页岩气勘探基金在投入使用并获得探明储量后,国家可以有偿出让探明储量和页岩气采矿权,并将部分转让所得再投入到页岩气勘探基金中,进行新的页岩气区块的勘探,以此形成页岩气勘探基金的有序接替,良性循环。
【关键词】房地产 融资模式 运营管理
一、引言
企业融资是企业以自身主体进行资金融通,实现企业内部资金供求的平衡状态。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生命线,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都是围绕房地产及其项目融资进行的。总体上说,房地产企业融资主要分为传统融资方式(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与新兴融资方式(信托计划、投资基金等)两种类别,不同融资方式在融资成本、风险、项目规模等方面有着不同适应条件。
二、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基本特征
(一)较多依赖外源性融资
房地产企业发展是一个融资、发展、再融资、在发展的过程,企业生产活动需要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其具体融资方式的选择关系到企业融资成本选择与负债结构、可实现收益等。作为非金融企业,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向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内源性融资,即利用本企业长期积累的自有资金或可供使用资产进行再投资活动;二是外源性融资,即主要依赖外部资金或投资的供给满足企业对资金的基本需要,如将投资者资金转变为公司股份的股权融资形式。房地产企业从事行业性质决定了企业资金密集型生产的基本定位,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企业对大规模、长期资金的需求状况,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实现企业资金融通是房地产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以土地与房产抵押为条件
房地产企业融资主要以房地产企业自身为融通主体,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及企业未来发展预测,采取适当的方式与渠道筹集资金、合理组织与安排企业对资金的供应。房地产企业融资行为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间接融资方式就是通过向金融机构(银行)间接贷款进行的融资活动,这种融资活动中作为直接借款人的房地产公司与作为直接贷款人的投资者之间不存在业务往来,而是借助中介机构媒介作用进行;直接融资就是指房地产公司作为直接借款人向作为投资者的直接贷款人进行的融通活动。房地产企业的上述融资活动都需要以土地、房产作为担保物进行借贷或资金融通的条件。
三、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及其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信托融资
在国际范围内,房地产信托融资也被称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我国房地产信托融资是指“信托+银行”的融资方式。基础建设投资信托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一种信托方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其目的是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项目实施资金支持。其遵循的基本流程是:房地产企业充分表达项目建设融资需求,并针对项目实施制定出可行性分析报告,拟定资金信托文件等,然后由相关机构进行信托推介,最终成立信托计划,将资金投入项目运作中去。当前房地产信托也存在诸多问题,信托机构监管不到位,导致不合规活动难以得到有效抑制;信托机构管理经营不到位问题也十分突出。
(二)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方式是以企业增加新股东的方式融进股本,获取企业生产活动需要的长期稳定资金,与债权融资相比,股东收益与企业生产经营收益密切相关,同时企业自身不需要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股权融资具有资金使用长期性、不可逆性、无负担性等特征,当前上市融通资金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重要融资途径,股权融入资金是企业股本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同时也能够进行相应的投资等活动。但上市融资的缺陷也十分明显,从长远看,不能完全满足房地产企业资金需求;同时上市融资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很难以实现上市融资;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律使得房地产企业面临上市资金周转等问题。
(三)债券融资
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比重较小,国家对债券发行主体的资格要求、债券市场规模等限制了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的可能性,同时,债券融资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资本金状况及其担保要求等都严格规定。
四、有效解决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的运营管理策略
(一)多元化融资方式互为补充,实现集约化融资
当前房地产企业多元化融资方式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市场竞争力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等。房地产企业要以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实力为基础,在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与未来发展规划的前提下,以多元化融资方式互为补充,实现企业整体融资水平的提升。以转变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为契机,实现房地产企业集约化融资目标,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成效。
(二)规范金融市场环境,提高金融工具创新力度
完善金融市场各项监管法律法规,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是提升企业融资效率的关键因素。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工具明显不足,适用于房地产企业特性的融资工具创新力度不够,如抵押、按揭等原始企业贷款方式依然是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融资模式,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特性及投资者的投资偏好设计出多样化的金融融资工具,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途径,是提升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的现实选择。
五、小结
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单一,工资工具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以企业集约化融资为目标,积极创新融资工具,实现多元化融资方式互补机制,有利于解决房地产企业融资困境。
参考文献
[1]郝智慧,邵四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比较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9(12).
[2]姜永铭.房地产企业融资外部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6).
[3]徐航涛.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困境与创新[J].时代金融,2011(17).
关键词:浅谈 BT项目 融资 模式
BT(Build 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是指根据项目发起人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大部分BT项目都是政府和大中型国企合作的项目。
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是BT项目实施的关键所在,除了BT项目公司自身强有力的现金流外,BT项目公司还应多方融资。巧妙利用好BT合同,尽可能的实现在建工程权益最大化,直至可以根据BT合同抵押贷款。如果BT合同有实物返还,如房产或土地,应及早将实物进行产权划拨和确认,以便早日盘活这部分资产,作为现金流的补充和应急。
怎样寻找更加合理、有效的融资模式,既能解决发展所需的资金要求,又能有效调节资产负债结构,是现阶段融资工作中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融资方式具体分类及特点研究
(一)债务性融资
债务性融资是指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入资金。债务性融资需支付本金和利息,能够带来杠杆收益,但是会不断提高企业的负债率,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总结一下几种常见债务性融资特点。
常规性债务性融资模式特点分析表1
(二)权益性融资
权益性融资是指通过扩大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如吸引新的投资者发行新股,追加投资等来筹集资金。它不是出让所有权益或出卖股票,权益融资的后果是稀释了原有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有利于公司整体发展。
权益性融资模式特点分析表2
(三)其他融资创新工具
其他融资创新工具是指金融机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原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和重新组合原有金融工具的价格、利率、期限、偿还方式、交易方式和风险系数等条件,创造新的金融工具,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投(融)资者的需求。
其他融资模式特点分析表3
二、BT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鉴于 BT项目特殊的经营模式,金融机构往往对BT项目的融资审核较为严格,需提供的融资担保较为苛刻,以BT项目应收账款质押获得融资基本无法实现,导致项目投资主体融资能力“先天不足”。尤其是最近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清晰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融资机构对地方政府债务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强,融资机构多数要求投资人上级单位进行担保融资。且大部分贷款都需要投资公司上级单位提供担保,同时BT项目还存在以下融资问题:
(一)融资模式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目前绝大多数BT项目采用的融资模式仍为常规的债务性融资,主要有固定资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一是在项目融资初期,金融机构对项目的成熟度要求较高。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对项目的放宽条件要求较高,对工作整体资金安排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在项目回购期间,一旦政府回购出现延迟,资金周转将出现问题,影响整个资金链条的安全性。
(二)投资主体上级单位担保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整体信用额度
当前BT项目在获取债务性融资时,投资主体上级单位被要求提供融资担保,要求其与金融机构签订《融资担保合同》。若上级单位为上市公司,需将对外提供担保事项对外进行信息披露,影响上市公司信誉。另外,一般上级单位对对外提供担保在规模上会有一定的控制,债务性融资规模局限性较强。
(三)融资机构参与时间较晚,影响项目融资整体推进
在过去的BT项目操作过程中,BT项目跟踪前期很少有金融机构参与推进,往往都是项目投资方在完成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后银行机构才参与融资洽谈,参与时间较晚,融资推进较项目实际投入存在一定的滞后。金融机构在项目前期审批过程中无法起到项目间接评估的作用,往往会造成融资机构偏重于对投资者的信用要求,对项目后期回购不能发挥实际作用。
因此,项目公司应尽可能寻求权益性融资及其他非债务性融资途径解决资金筹集问题。通过对比各融资模式的操作方法和优、缺点,同时考虑该融资模式是否适合国有企业及项目建设实际情况等,选择更适合于项目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及特点的融资方式。
三、BT项目类型分析及所适用融资方式探讨
(一)与地方政府共同投资的BT项目
与地方政府共同投资的BT项目,一般由地方政府授权下属平台公司与投资方共同投资实施,地方政府下属平台公司占有一定的股份,可分担一定的项目融资压力。此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及融资能力,项目本身商务条件较好等,该类项目一般融资压力较小,采用常规性债务性融资解决项目融资问题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该类项目金融机构会比较认可,项目融资规模较为适中,整体融资难度较小。
(二)与外部企业共同投资的BT项目
与外部企业合作的情况主要有与地方国有企业合作、与地方民企合作等,此类项目一般是参与各方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实施。地方企业一般资金实力相对较弱,独立融资能力欠缺,但地方资源较有优势。该类项目比较适合运用基金融资、股权融资等融资方式,因为在基金融资方式中可按各方所占股比分担融资任务,避免相互间产生连带责任,影响给对方融资负担及因此产生的连带责任。
(三)国有企业独自投资的BT项目
国有企业独自投资的BT项目股权较为单一,融资报批流程也较为简单,比较适合采用股权融资方式解决融资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项目融资模式创新,促进资本多元化。二是股权结构调整审批手续简单。三是可通过股权融资方式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四是引入金融机构作为股东方协调、管理较为容易。五是股权回购可与后期地方政府进行对应,可适当将降低自己成本。六是引入金融机,构作为股东,可为促进地方政府按期回购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融资需求;融资方式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1-0036-04
作为公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速公路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在现行的高速公路融资体制下,仅靠传统的政府筹资、国内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要想满足高速公路发展的融资需求,难度可谓异常之大。因此,在完善现有传统融资方式的基础上,拓宽适用市场机制的各种新型融资方式,满足未来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需求,是当前山东省高速公路继续保持行业领先要优先考虑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在国外,最有影响的经典融资结构理论当属MM理论,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n Miller(1956)深入考察了企业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系,提出在完善的市场中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值无关。后来,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的假设条件进行了放松与修正。权衡理论、激励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和控制理论的出现,使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更加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我国,由于传统的高速公路建设主要依靠政府预算安排资金,一直以来对于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市场化途径筹措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专题研究少有提及。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在高速公路产业投融资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李海东(2004)强调了宏观层面上政府在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和微观层面市场化配置资金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投融资体制创新改革的取向;张丽英(2001)提出,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是政府财政投资和政策性融资,然后再按“高速公路专业化、经营管理企业化”的思路依靠市场筹资;王国清(2000)则认为,高速公路融资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瞄准国内外两个金融市场,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融资,同时健全高速公路融资机制,强化投资管理制度,促使高速公路有足够的融资吸纳力;唐涌(2006)具体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的融资市场,认为只有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和政府对公路融资市场的培育和导向,才能增强高速公路的融资能力,降低融资风险。具体到山东省的实际情况,郝晓慧(2002)论述了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和速度的合理性,但关于山东省高速公路融资需求分析和融资渠道拓展方面的问题还没有深入的研究。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对高速公路投融资市场化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缺乏全面、系统、科学且能指导改革实践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二、山东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1993年12月,全长318公里的济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山东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此后,山东省坚持把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全省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条件,高速公路路网整体水平和通行能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以通车里程长、路面等级高闻名全国。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1998年的914公里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3163公里,再到2006年的3281公里、2007年的4033公里,通车里程始终居于全国前列。
根据山东省已经公布的“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建设规划,2010年将基本建成“五纵连四横、一环绕山东”的高等级公路网。即由5条南北纵向线、4条东西横向线、1条环线和8条连接线组成,简称“5418”网,形成纵横网格与环连相结合的布局。届时,全省94%以上的县(市、区)将通达高速公路。依据这个规划,山东省高速公路总规模约为6240公里。照此发展,“十一五”期末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即可达到规划总里程的80%,可以说今后至2010年三年之间,山东省高速公路网建设重任在肩。
三、山东省高速公路的融资需求分析
山东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是山东省从事高速公路投资和经营收费路桥的主要公司,其现有的融资结构与方式难以满足山东省高速公路未来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到目前为止,山东高速股份公司采用过的融资方式有:银行短期贷款、银行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融资券。从融资额度来看,截至2006年9月30日,高速股份融资余额为11.2亿元人民币,但与103个亿的资产和19个亿的货币资金余额相比,其融资能力还是较低的。从融资结构来看,在11.2亿元的融资余额中,银行短期贷款5000万元、银行长期贷款7000万元、短期融资券10亿元,短期融资占到了融资余额总额的93.75%。不难看出,仅凭山东高速公司目前的融资结构和融资额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其资金需要。
通过利用ARIMA模型对2006~2010年高速公路里程数进行预测,可以准确地估测出山东省高速公路拟建里程。ARIMA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预测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数据序列视为一个随机序列,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这个序列。这个模型一旦被识别后就可以从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及现在值来预测未来值。由于数据存在长趋势,本文通过差分处理对非平稳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经检验,1997~2005年数据为ARIMA(1,0,1),建立模型,得到结果如表1。
利用该方程,对2008~2010年高速公路里程数进行预测,得到结果如表3。
截至2007年,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4033公里,如果按3500万元/公里的造价计算,到2010年,高速公路建设还需投入资金103.53亿元(静态投资)。再考虑到目前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区域重心正在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及不发达地区转移,而山东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也都是
山区和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向丘陵、山区推进,隧道、桥梁明显增多,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工程造价也随之上升,比起之前大部分在平原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成本要提高不少,直接导致了建设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以新建成的济青高速南线为例,该工程全线长307.8公里,概算总投资161.58亿元,平均每公里建设投资达到5250万元。因此山东高速公路若要保证资金及时到位,维持公司正常有序运营,就必须拓宽融资渠道,走出银行贷款的单一模式,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型市场化融资方式。
四、山东高速公路融资方式选择与拓展
(一)充分利用现有融资渠道,视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融资策略
山东高速股公路现有融资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股权融资,主要是再融资方式中的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另一种是债权融资,包括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以及通过信托方式进行的融资等。股权融资由于增加了股本数量,会摊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债权融资则会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加大公司财务风险,从而进一步降低公司的融资能力,因此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之间在理论上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透过山东高速股份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截至2006年9月30日,其资产负债率仅为27.7%,与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相比,资产负债率是相当低的,因此事实上尚存在较大的债权融资空间。假设山东高速股份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到高速公路上市公司40%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则目前拥有的债权融资空间为21亿元。如果采取更激进一点的财务策略,资产负债率为50%,则目前债权融资空间可以达到46亿元。概括地讲,如果公司在未来几年内的融资需求在50个亿以下,可以考虑采取债权融资的方式,因为这样可充分利用财务杆杠,不至于因股本的扩大而稀释公司的每股收益。但如果未来几年融资需求在50个亿以上,这时单一采用债权融资风险就比较大,就需要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之间进行合理的配置。
(二)大胆尝试市场机制下高速公路融资的创新方式
在传统融资方式继续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未来要选择切合实际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融资方式,例如BOT融资、资产证券化等。
第一,拓展BOT项目融资方式,为山东省高速公路提供充足的建设资金。
BOT(Build-Operate-Transfer)项目融资,原本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基础设施或公共工程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并与政府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以此在互惠互利、商业化、社会化的基础上分配与项目的计划和实施有关的资源、风险和利益。其实质是一种债权与股权的混合产权。采用BOT方式融资具有以下优点:可吸引国内外非公有资本,缓解政府建设资金来源不足,免去政府借贷和还本付息的责任,从而减轻财政负担;私营机构承担项目运作会比政府部门效率更高,尤其是国外大公司参与项目,可以获得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各种费用等。
BOT融资方式应用于山东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具有充分的可行性。首先,从发展环境来看,目前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山东省GDP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为高速公路BOT项目融资的成功运作创造了良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先决条件。其次,BOT项目融资的关键是要建立专门高效的项目管理公司,以及一个设计完善的项目融资整体结构。山东高速股份公司可以选择资金实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专业技术先进,且与行业联系密切的公司或关联伙伴组建项目管理公司。同时,选择合理的资金来源,以及提供切实可行的担保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山东省内最好的高速公路资产的拥有者,高速股份公司自成立之后就一直在省内的政府机构和银行中具备强大的影响力。自2002年公司上市后,更是以其优秀的经营业绩、雄厚的资金实力,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大盘蓝筹股,在资本市场上已树立起了“山东高速”的品牌,为筹集社会资本甚至是外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考虑到其具备良好的政府关系,可以由政府出面对项目进行部分担保,以保证BOT项目融资的顺利进行。
第二,拓展ABS融资方式,为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新的融资空间。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融资,即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是指原始权益人将其特定资产产生的、未来一段时期内稳定的可预期收入转让给专业公司,专业公司将这部分可预期收入证券化后,在国际或国内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可以说资产证券化融资是通过发行使资产收益商品化的投资产品筹资,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的一个重要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其优点见图2。
关键词:股权融资;融资偏好;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金问题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发展的问题之一,因此融资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指资金的双向互动过程,不仅包括资金的流入,而且包括资金的流出;不仅包括资金的来源,还包括资金的运用。狭义的融资主要指资金的融入,既包括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融通,也包括某一经济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自身体内进行资金融通,即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部分。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融资,即资金的融入问题。
一、上市公司常用融资方式分类
融资方式是公司获取资金的具体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融资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本文依据研究的需要,将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方向,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公司在创办与运作的过程中不断将积累转化为投资,进行再生产的行为。外源融资是公司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公司之外的经济主体筹集资金,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
二、上市公司常用融资方式的特征
(一)内源融资。内源融资的特征是:第一,融资便利;第二,融资风险低;第三,融资成本低。
(二)股权融资。股票融资的特征是:第一,股票融资没有还本压力;第二,一次筹资金额较大;第三,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第四,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知名度;第五,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三)债权融资。债权融资的特征是:第一,债权融资具有节税功能;第二,债权融资具有财务杠杆效应;第三,债权融资不会分散企业的控制权;第四,债权融资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从资本结构特点看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
就一个上市公司而言,其融资行为与资本结构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本质上说,资本结构是公司融资行为的结果。公司融资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的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公司融资行为合理与否必然通过资本结构反映出来。合理的融资行为必然形成优化的资本结构,融资行为的扭曲必然导致资本结构的失衡。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已不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更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其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多地通过资本市场反映出来。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表现为明显的低负债特点,这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轻债务融资,重股权融资”的融资偏好。而在发达资本市场上,企业融资遵循“由内而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
四、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
(一)股权融资成本偏低。从理论上讲,债券融资成本应比股权融资成本低。但是在我国,股权融资成本实际上却低于债券融资成本。这是因为:①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少;②股票发行价格偏高;③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差。
(二)融资风险的大小因素。一般来讲,负债融资面临着固定的还本付息压力,若企业经营不善则容易引发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而股票融资使得企业拥有一笔永不到期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在经营困难时甚至可不必发放股利。相比较负债融资来讲,股权融资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就好比是免费的午餐,因此股票融资风险要低得多。
(三)公司治理的不完善。我国的上市公司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为了不动摇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在股权结构安排上引入了国有股、法人股和公众流通股。而国有股缺乏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而分散的中小股东存在严重的投机性和“搭便车”行为,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这就使企业的融资方式更多地体现经理人的意志,经理人越不想承担风险,越偏好于股权融资。
五、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
(一)强化上市公司内部积累,实现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有效结合。上市公司应强化公司内部积累,实现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有效结合。强化上市公司的内部积累:首先,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自生能力,这是加强上市公司内部积累的一个前提条件。而提高上市公司的自生能力,一方面要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提高其获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其次,上市公司要具有自我积累的机制。这就要求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明确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彻底改变企业产权和利益无明确边界约束的行为。再次,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必须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成本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制观念,关注融资风险与投资收益,增强财务杠杆意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建立完善的内部融资机制。
(二)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市场融资体系。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在制约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对公司的融资行为、治理绩效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为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必须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企业债券在发行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企业债发行市场准入门槛过高、手续复杂;企业债券品种单一、期限结构不合理等等都制约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必须消除证券市场存在的弊端。
(三)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分置是指在我国股票市场上A股被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分置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尤为明显,它扭曲了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制约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难以对大股东和管理层进行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资本流动出现了协议转让和市场竞争两种价格,打乱了市场操作的基础。造成资本市场长期低迷,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融资结构失衡,影响了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因此,要改变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改变资本市场状况,必须首先对股权分置加以改革。
总之,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具有广泛的影响,从宏观层面上看,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资源配置和资本市场结构的合理与否;从微观层面上看,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自身资本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合理与否。因此,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本身并不完善的情况下。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公路桥梁投资开发管理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岳续华.控制权收益与股权再融资偏好[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