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

第1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纵向思维;中学数学;一题多解

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某些数学问题既可以这样解,也可以那样解,不同的解法体现的是解题者思维上的差异,而实施“一题多解”的前提是:需要积累一定的数学知识,善于将零碎的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并在平时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一题多解”的规律。

一:由表及里,探求问题本质

题目:设A、B分别为椭圆x^2/9+y^2/4=1(a,b>0)的左右顶点,设P为右准线上任意一点(不在并轴上),若直线AP、BP分别与椭圆交于M、N(异于A、B两点)。问:直线MN是否恒过一定点,若是,求出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本题是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对学生思维和运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师的提示启发下,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答案,即存在定点(√5,0)。若我们就此满足该问题的解决,再就该论题加以所谓的总结,学生的收获是极其有限的。新课标强调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合理推理的能力。本题研究的是特定椭圆的一个性

质,这种性质能否拓展到一般的椭圆,它的逆命题成立吗?甚至拓展至双曲线等,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大胆猜测、合理推理。

二: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纵向发散思维能力

一题多解从方法的角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和特征,达到思维发散的目的。但是从已知信息的角度而言,还未能达到这一目的。所以,对于题目决不能仅满足一题多解,还应从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分析和探索,由一个问题引伸出一类问题。因此,选择一题多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横向发散。在完成一个章节或一个知识体系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老师要根据学生掌握“双基”的实际情况,以及有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恰到时机地设计一题多变,如:变换条件、结论、图形等要素,由原问题引伸出类似的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亲身去探究、分析和思考,获得类似问题的解答。例二(20以内的加法):把8+5=口的条件、结论进行变换、延伸或开放而得到下面一组填空题:

①8+口=13 ②口+口=13

④8+口=口+6 ④8+5=口+口

例三(应用题):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2/5。乙车5小时行完全程。问:甲车需几小时才能行完全程?

解法简述:相遇时,甲、乙车分别行了全程的2/5、3/5,所以,甲、乙车的路程比与速度比(因至相遇时两车所用时间相等)都是2:3,故求得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全程270千米、甲车需7.5小时才能行完全程。本应用题属行程类型,可以以路程、时间、速度三个基本量在问题的条件、结论中进行变换而引伸出同类的多个问题供分析、思考。如:(1).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2/5。乙车5小时行完全程。问:甲车需几小时才能行完全程?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仿例题方法解答本题,为防止思维定势,可设问:“甲车行了全程的2/5时用去几小时?乙车行了全程的另3/5时用去几小时?”引诱思维有效发散。(2).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乙车每小时各行36、54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少行54千米。问:甲、乙车各需几小时才能行完全程?(3).甲、乙两车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行了l小时后,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3/5,甲车5小时行完全程。问:

乙车每小时行几千米?(4).甲、乙两车从同地同向出发,甲车先行了1小时后乙车出发,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出发3小时后行的路程是甲车行的路程的4/5。问:乙车每小时行几千米?

一题多变,可以达到梳理系统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题一法的教学目的,防止思维定势与僵化,促使学生的思维横向拓宽发散,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体会与启示

在数学教学中,设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程度、知识系统结构,要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体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从而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思维有效地发散,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是长期性的、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双基”知识、年龄特征和牛活体验的实际情况下,认真钻研和挖掘课程资源中的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尝试、改进、总结、提高。

结语:

思想出智慧,智慧生妙解,妙解巧思令人陶醉。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

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在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过程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美,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探究表明一个数学题目常有多种解法,或横、纵方向能进行拓展,或与其他题目有某种共性,目前课改教材中此类题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T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让教材成为学生与社会生活联系的纽带,充分运用教材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叶木坤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用教材教" 考试周刊 2011(37)

[2] 贾庆兰.刘春玉.类比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22(3)

第2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关联性教学;初中;地理学;运用

初中地理学科知识蕴涵量比较大,尤其对于学生思维主题发挥,数学、语文理解等一些知识都具有相关性,与日常生活更是密不可分,不但教会学生读图、指图、填图、风云观测、雨雪计量、地形模型制作、野外土壤采集等,还让学生在关联性思考中提高收集、处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素养,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一、简述关联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课题背景的全面把握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地理教学在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资源共享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加强思维训练、开启智慧的必由之路。地理教学活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多媒体教学、发散思维教学等呈现出活泼氛围,尤其是教学理念、课堂实践彰显出不同的策略,具有更深远的探索意义。

2.思维训练的实际意义

呆板的地理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尤其是思维拓展训练、实践训练更是促进中学生智力发展的良好手段,在地理教学中以学生的智力挖掘、思维训练为出发点,把思维培养作为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更好地开拓地理学习中的思维训练,把握教学侧重点和支撑点,把握思维训练方向。

二、探讨关联性教学对初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拓展

1.认识兴趣的启智训练

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激发内心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事物奥秘。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教学,展现地理学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譬如创设情境、巧妙设疑、运用艺术语言、课前讲地理、演讲辩论、增举时事、联系热点等[1]。把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放在重要位置,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去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思维,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并弄清概念产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抽象和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2.设疑思维的发散训练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开启往往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可以说,疑是学习过程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巧妙设疑,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创新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没有疑问便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人的想象、直觉、灵感等创新思维要素。地理教学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2]。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后,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在分析了长江洪水灾害日益频繁之后,留给学生课后思考题:“为什么洪水灾害日益频繁?你认为防治洪水灾害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并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

3.实践思维的具体运用

动手操作能力是地理学习的思维发动机,许多思维的开启都是从劳动与实际操作中发展而来的。在地理学习中,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做到教、学、做合一。譬如,在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题为“为三个理论找证据”的小组比赛。让学生围绕轮廓、形状、地形、气候、生物、化石、火山、地震,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等多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网上、生活中找到“证据”。同时还可以通过活动实践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包括天文、气象、地震、环保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扩大视野、启迪思维。

第3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摘要随着物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目标的不断提高,物理开放性问题更多地见诸于中考试题和各类练习之中,这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有裨益。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把握物理开放性问题的类型,熟悉开放性问题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类型;特点;教学策略

物理开放性问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这些问题或是条件开放,或是策略开放,或是结论开放,可谓形形、风格各异,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题在书外,理在书内。通过求解这一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物理开放性问题的类型

1.条件开放型,即问题条件不完备或满足结论的条件不唯一。例如:现备有器材:塑料饮料瓶、养料袋、大头针、剪刀、锥子、线、气球、水。从中选择你所需要的器材,设计一个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实验。

要求:(1)写出所选的器材:_____________。

(2)简述实验方法和所看到的现象(必要时,也可附加示意图说明)。

2.策略开放型,即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例如:我们经常都要爬楼,你知道自己爬楼的功率是多大吗?请设计一个方案来测定它。要求写出测量仪器、主要实验步骤及功率表达式(用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又如:马路上一旦泼撒了机油,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摩托车、自行车很容易摔倒,这是由于摩擦力减少的缘故。应急的解决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办法)。

3.结论开放型,即在给定的条件下,结论不唯一。例如:热机工作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_____(填一种污染)。

二、物理开放性问题的特点

1.突出问题内容的新颖性:即指物理开放性问题所附设的材料新、条件复杂、结论多样、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新颖而独特。

2.展示问题形式的生动性:即指物理开放性问题的开放可能在于条件、结论、解法,也可能在于问题的设问角度、方式的变化。

3.注重问题解决的发散性:即指解题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分析来获取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从中选择最佳的途径。

4.强调教育功能的创新性:即指物理开放性问题能够扩大学生的创新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可使学生积极投身于创造性活动中,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三、物理开放性问题的教学策略

1.激励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新颖而具有丰富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参与探索。教师应激励学生展开思维,放开思想去探索、去创新、去发现、去讨论尽可能多的合理结论。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自觉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2.把握开放性问题教学的最佳时机

开放性问题是针对传统问题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的,又不能简单地取代常规性练习。开放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基本的物理规律、计算技能和逻辑推理能力,因而两种问题模式交替使用,能起到互补的作用。由于开放性问题本身的不确定因素,使得课堂教学时间、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系统性难以把握,所以,教师应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及心理状态,选择最佳时机。比如当学习材料具有开放性要素,适合于创设开放性问题的情况,或是以讨论方式学习物理知识时,可考虑引入开放性问题。实践证明,适时穿插开放性问题,循序渐进,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解决问题中强化科学方法训练

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言,但无论哪一类开放题,都离不开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数学方法、理想化方法,以及等效、分析和综合、类比、联想、归纳和演绎、猜想和假设等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是打开开放性问题之门的钥匙。因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为了强化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开放性问题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方法的迁移、领悟方法的应用、感受科学方法的魅力。

4.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第4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一、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从生活走向物理”。根据学生日常接触到或已积累的生活经验来创设物理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思考;也能很好地体现生活处处有物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我在上“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时,就以下面的情境为设: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刚从冰柜里面拿出来,包装纸外面有‘粉’,而剥开之后冰棒又会冒‘烟’,再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过一会就会出‘汗’,为什么?如果你生病发烧,父母会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退烧,这又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洗澡的时候不冷,刚洗完澡还没穿衣服的时候感到很冷?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甚至是经历过的现象,学生很熟悉,会感到很亲切,我要启发他们进行比较,结合所学知识悟出其中的道理。

比如学习比热后可引入情境:同样的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要比煮沸同样多的水快,这是为什么呢?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此情境集考查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等能力于一体,学生仅凭死记硬背是无法应对的,比较符合新课标精神。

二、利用实验创设情景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在实验活动的情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如:在“压强”的教学中,可让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分别用两把刀进行切萝卜比赛。比赛中故意让男同学用很钝的刀,让女同学用锋利的刀,结果,男同学输给女同学,很不服气地抱怨说:“这不公平,刀太钝,切不动。”由于采取的是实验加比赛的方式,学生积极性特别的高,参与性也高,争先恐后地帮助他分析原因。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并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上,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橡皮泥、细绳、绸带、钩码。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发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问题创设情景

宋朝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带着疑问去学习,“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动力。例如:讲杠杆时,创设如下教学情境: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我独自一人能把和我一样重的大石头撬起吗?这时学生会回答“能”,那就请个同学模拟一下教师用硬棒撬动大石头的情境。然后再问:老师能不能用一根硬棒把地球撬起来呢?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大的疑虑,地球那么大,怎么撬得起呢?这时可以肯定地告诉学生:只要条件许可,一定能。学生就会想:这个条件是什么呢?这时再引入课题:杠杆。

四、利用矛盾创设情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发生矛盾冲突,更能激发兴趣……如:针对学生原有的“眼睛看到的东西一定是真实存在的”错误认识,为让学生建立起“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看起来是”实实在在“的,其实是并不存在的”新认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教师做一个“蜡烛在水中燃烧”的实验。把一块玻璃立在桌子上,在玻璃前面放一只蜡烛,后面放一个大烧杯,烧杯中放一只同样的蜡烛,两只蜡烛对称于玻璃面。点燃蜡烛,从蜡烛这边向玻璃看去,我们可以看到两只蜡烛都在燃烧。然后向烧杯中加水,这时我们竟看到玻璃后面的蜡烛却在水中燃烧起来。实验看到的现象与生活常识明显形式尖锐的矛盾。这就破坏了学生原有的认识,从而对“虚像”的正确概念确信无疑。

五、激发学习想象创设情景

第5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物理学史 课堂教学 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职高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培养职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各学科教学中,物理教学因物理学科的特点在这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物理学形成和发展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其每一项发现都充满着创造性,洋溢着科学精神,渗透着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物理学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其任何一个成功的发现,都离不开物理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其任何一个成功的发现,都离不开标新立异和敢持己见的勇气,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批判性;其任何一个成功的发现,都充满着艰辛的探究过程,而这正促使我们改变当前“重科学结论,轻探究过程”的教学模式,可让学生像物理学家从事科学探究那样学习知识,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培养能力。天体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拉普拉斯说过“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其任何一个成功的发现,都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可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从“为什么”到“怎么样”,培育其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其任何一个成功的发现,都离不开正确思维和方法,尽管学生是学习物理知识,而物理学家是在增进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但学生和物理学家所从事的活动和思维过程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教学中渗透,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二、怎样使用史料

完整的史料虽是又好又丰富,但是不可能也没必要在职高物理教学中全用。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史料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价值呢?实践表明,按教材发展顺序,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科学程序角度,采用多种形式合理选择组织史料是高效的方法。

1.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保护好学生固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将会获得预想不到的成果。教师用自身形体、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对物理教师产生的兴趣是初级又短暂的;而物理学史上的伟大发现对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将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对物理课和物理科学的兴趣将更加持久深远。伟大的发明和发现、 经济革命 ,造就了强国与地区的生产文明。如十六世纪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使世界进入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号称日不落殖民帝国生活进入文明; 十九世纪中叶电磁学的发展,引发了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脑力解放; 二十世纪中叶,微电子技术信息时代引发了第三次浪潮 ,为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序言课中除了完成基本教学目标外,还可以用多媒体形式插入以下内容:

(1)简述人类社会几次经济大飞跃与物理学的重大发明发现的关系,突出物理学的作用巨大、关键、和领头学科的地位,激发学生对物理课和物理科学的兴趣。

(2)简述指南针与郑和下西洋、火药与火箭、人类登月与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神州七号、核能与原子弹、哈勃望远镜与火星探测等,激发民族自豪感,使兴趣的动力更加强劲深远,又感受探索自然科学的永无止境的乐趣。实践表明,当学生们跃跃欲试的时候,他们的兴趣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当然,兴趣的保持还需以后进一步巩固。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激励学生意志。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基点,没有创新意识,便没有创造;在创造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没有坚韧意志,不会走到最后成功。对高一职高学生来说,他们的物理基础知识相当薄弱,而且普遍认为物理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在学习上缺乏努力和意志,喜欢拿来主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力学史料来教育学生。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除了实验探究和习题教学外,可充分挖掘发生在比萨的“落体实验”。先介绍其背景:当时在比萨大学谈论亚里士多德是一种时髦,亚里士多德被奉为权威和真理。人们认为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疯子,挑战亚里士多德更是大逆不道。伽利略发现了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很多错误,当他贴出海报后,有人认为他是胆大妄为,有人认为他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很少有人支持。伽利略却天生爱刨根究底,不相信权威、个性倔强。再提出其关于落体运动的实验和理论,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伽利略之前2000多年没有人对亚里士多德提出异议?是因为学术上的思维定式,还是因为精神上的崇拜权威?让学生自己讨论后得出:伽利略的成功除了他具有批判性思维,还因他具有敢持己见,敢立异标新的勇气。借此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后在“惯性定律” 教学中,继续谈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又一次挑战,既可起强化作用,又可让学生体会“近代实验科学之父”的科学推理方法。此时,在课外让学生阅读伽利略冒着受教会审判的危险,借《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支持哥白尼,论证日心说,及300年后(1979年)才被昭雪等材料,升华其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精神。此外,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启发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伽利略观察教堂摆灯时发现摆的等时性等,都可启发学生,让学生懂得:不平常的发现也可以是从对身边平常的事物、现象及与众不同的思维开始。创新意识的增强,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及科学研究并不神秘,科学家也很平常,而创新意识人人都有。许多学生从此开始逐渐不再迷信老师和书本,有了常常反问的勇气。

3.对科学事件的领悟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和方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本身,也是物理学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与创新的过程。如果我们在物理教学中选择恰当时机,或展示这些素材,或模仿物理学家的科学探究进行学习上的探究,不但生动自然,而且效果往往超乎想象,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创新中,迁移思维和类比方法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可在向学生展示这些素材的过程中,让他们领悟这些方法,而这也正是他们今后模仿科学家的这些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创新活动中的关键。如“库仑定律和库仑扭秤实验”课中,由于实验设备的原因,进行精确实验探究很困难,可先进行定性实验探索,再应用库仑发现平方反比的经过。突出:库仑虽然直接测量了电荷之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但精度毕竟有限,如果用平方反比关系表示,其指数偏差可达0.04;库仑认为“磁流体即使不在本质上,至少也在性质上与电流体相似。基于这种相似性,可以假定这两种流体遵从若干相同的定律。”启发学生认识到,“若不是先有了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平方反比的类比启发,单靠实验具体数据的积累,不知要推迟多少年才能得到严格的库仑定律”。也正因为此定量定律的建立,才使电开始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从库仑定律的发现经过我们可以看到类比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此后的强化,可以在“光电效应”课中,用爱因斯坦受普朗克引入能量量子化,解决黑体辐射问题的成功实例启发,用光量子成功解释光效应;和在“光的波粒二象性”课后,用年轻的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受爱因斯坦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观念启发,提出实物粒子也有波粒二象性,并被实验证实,为量子力学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等史料。

事实上,当学生们睁大闪着光的双眼听我们讲述故事时,类比、迁移等思维与方法,变得如此感性、易懂,深深根植在他们的脑海。较之类比、迁移,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具有明显的独创性。其最为常用、影响最大的有逆向思维、转换角度、发散联想等表现形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介绍1820年奥斯特实验后,安培等许多科学家一直在做电磁实验,如果安培能更客观地对待实验,极有可能在法拉第之前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却因思维方向不当而没发现。而法拉第则坚信“电生磁”,“磁必能生电”。从1824年开始,他坚持不懈地进行实验研究,历经10年时间,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逆向思维这种创造思维为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指明了正确方向。教材中有大量的史料,每一种创新思维和方法都可从中找到许多相应的历史事件,关键是我们要用心去挖掘。如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研究方法,可用历史上对阴极射线的不同角度研究――核质比研究、电场磁场中偏转研究、穿透性研究、旋转镜法测速研究,1897年由汤姆生用归纳方法发现了电子,使人类认识了第一个基本粒子;又如敢于大胆假设的研究方法,可用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说、玻尔的原子结构假说等史料;使用它们可使自己的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法拉第提出了力线思想;而寻求联系和统一的方法,使牛顿把地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上物体的运动统一了起来,麦克思韦光和电磁现象统一了起来,用能量把各种不同运动形态统一了起来…… 当我们零星地完成许多创新思维与方法研究后,便可选择一些事例,从低到高地将其系统化。如在进行“原子”结构教学时,学生的创造素质已有一定的培养。可按原子模型的历史演变,从实心带电球、行星模型到定态跃迁模型,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运用各项创造要素来探究,体会创新思维与方法在完整过程中的作用及有机组合,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可根据一些史料,编制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与方法来解决,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选用史料进行教学的注意事项

1.系统性。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及创造能力培养的程序来安排总体计划,不可零散无序。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适合性。每一史料所包含的内容繁多,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目标,来取舍史料,确定讲述的时机和侧重点;在分量上,小可以是一小段的插入,大可以是构建全课探究的主要依据;形式上可以用语言的描述,也可以是用多媒体展示或资料展示,还可结合实验进行,绝对不可以史料取代实验;时间上,可以是课内教学,也可以是课外讲座或兴趣小组活动。

3.融合性。融合既指史料与传授物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又指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要渗透于史料和物理知识的讲解之中。课堂中有计划、有步骤、合理地组织选用史料进行教学,对职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作用是巨大的,高效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第6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化学试题 试题评析 备考启示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化学试题,与往年相比,总体上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试卷的题型、结构和赋分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总体难度适中,这对稳定考生的情绪,使考生发挥出正常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试题评析

1.凸显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

2010年高考理综(Ⅰ)化学试题同前几年一样,十分重视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对热点、重点问题没有回避。

附: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化学试题知识点分布与分数比例

从表中可以看出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离子方程式、晶体结构与性质、化学平衡及其图像、化学基本计算、原电池及其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实验装置图绘制、实验设计、评价、检验、有机物推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书写等。这些均为课本中的重点及主干知识,也是考试大纲中稳定不变的内容,这些试题的再现,无疑对今后的中学教学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2.重视对思维方法、过程分析和结果表达的考查,贴近新课程。

2010年高考理综(Ⅰ)化学有一些试题新颖、灵活,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推断和检验相结合,体现了向新课程的靠拢。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要求考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将化学问题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同时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能将知识综合整理,使之网络化,另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通过知识积累和独立思考,能将化学信息按题设情景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28题,涉及到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未知物的推断、物质的检验、常见物质量多与量少的反应不同、现象不同等,需要将过程分析和结果表达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无误地解题与表达,体现了新课程高考的方向,文字表达能力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来考查,学生不仅要知道,而且要会写。

3.强化实验能力的考查,向设计实验能力转型。

这两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对考生设计简单实验能力的考查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其中包括:某个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确认某化合物组分实验的设计,验证化学原理的设计,测定物质纯度的设计。2010年高考理综(Ⅰ)第29题与2009年高考理综(Ⅰ)的27题思路一致,但是能力要求明显更高,要求完成化学实验装置示意图,考查了学生绘制化学实验仪器的能力。从考查的知识内容来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但命题一改以往考查实验设计的模式,要求学生自选装置与药品,用填表格的形式来表述对实验问题的理解,这些改变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综合能力,而且要求考生对教材上的每一个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原理、操作、仪器非常熟悉,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4.紧密联系STSE,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素养。

2010年高考理综(Ⅰ)化学试题出现了较多的不同类型信息材料,如化学平衡数据曲线图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有机框图等,要求考生运用相关材料与课内学习的知识相结合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0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TiO纳米晶体的综合以新科技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已有化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紧密联系STSE,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试题努力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观念,考查考生处理信息的素养能力。

5.考查文字表达、绘制实验仪器能力。

2010年全国理综(Ⅰ)试卷中的化学简答题部分设计增加了填空内容,并且有画图,特别是第27、28、29题共有7问表述填空,其中第27、28题都有两个空,是先下结论,再简述理由。这是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熟练程度,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发展。对原因描述时,要求考生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洁、规范、全面。第29题第(1)问是要求绘制典型实验仪器。2010年的《考试说明》中也有要求考生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装置图,试题新颖,富有创新性。

6.试题设计充分考虑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试题能让考生充分利用题设条件进行大胆思考,由定向思维转变为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0年试卷中的化学简答题第28题第(2)问、第29题第(4)问就设计了开放性答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

二、高考复习备考启示

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复习教学,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高三的复习教学时间有限,要提高课堂复习质量,教师就要从实际出发,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改进复习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定位复习目标时要让学生学会归纳、学会迁移、学会解决问题。复习教学也要安排合理的训练,注意、内容、形式与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和纠错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重视教材,夯实双基,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这几年高考题的特点是“原型在书中,内容在书外”,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基础、循序渐进、突出重点,下大力气狠抓基础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透彻,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为纲,结合课本梳理考纲中的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实验复习要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平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做实验、讨论实验、研究实验和设计实验,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要研究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关注热点,领略试题的考查意图,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3.注重过程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在复习备考中,做题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化学学科对解题过程规范与严谨、审题细致的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从严要求训练学生的审题、化学用语书写和文字表达,同时注重解题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思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第7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在这里所说的“迁移”指的就是学习心理学上的“学习迁移”,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所学的经验改变后运用于新情境。当然我们应特别注意培养并促进学习过程的积极的迁移――正迁移,防止消极迁移――负迁移的发生。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习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的链接能力。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呢?为了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标,我做了以下具体尝试。

一、夯实基础――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

所谓基础就是《考试大纲》中确定的那些最基本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数据、各种地理事物和图形等,以及地理的重大时事,如青藏铁路、十一五规划、三峡工程、三农问题、我国新列合国“人类遗产清单”的人类遗产、灾害性天气等。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复习时,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谐音记忆法、歌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填图、描图、绘图等,从而提高了记忆效果,如中国主要商业中心有: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除北京外,其余可以这样记忆“吴广从沈阳上西天”;日本的活火山――富士山的海拔高度为3776米,可联想记忆为:日本37年7月6日夜发动,与历史中的“”进行联想;再如中国长江的长度和流经省区可编成歌谣:长江长、六千三,青藏滇、川渝穿,鄂湘赣皖苏沪连。另外地理学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与地图相结合,也就是说将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空间概念,因此学习地理要“一手书,一手图”,加强填图、描图、绘图的练习。对于事实地理要通过广播、电视和课外书籍等渠道获得。

二、构建知识结构――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系统化,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不仅符合大脑的记忆方式,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时快速检索,所以重视知识结构是强化知识迁移的关键。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归入一定的顺序和一定体系的思维方式。因而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比较法、绘图法、编写提纲等方法,把所学习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联结成线,进而成网,这种系统整理是思维进一步编码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强化记忆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如一个国家的复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这两个方面,前者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后者主要从人口、种族、物产、农业、工业、城市及经济整体特征等分析。这样学生掌握了这种模式后,就很容易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内容。

三、创设问题新情境――实现知识迁移的保证

问题的呈现可能有多种方式,即不同的问题情境,这就是说,我们在平时复习训练时,要尽可能地将知识点放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多角度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这种创设问题新情境的方式,即“变式”教学。其目的是防止思维定势对知识迁移产生的消极影响。

如时间及其计算问题是高考的核心知识点,也是大家备考的重点,如果平时复习训练的角度不够的话就很难应答2006年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一)第9―11题。

四、分析、归纳、综合信息――实现知识迁移的飞跃

高考不再是书本知识的重复,题目的背景材料常常来自教材以外的当代国内外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等丰富的社会素材,但实际上考的还是课本中的内容。例如2004年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的第36题中的第(4)题考查的就是中亚的咸海周围的环境问题。在初中地理中,提到该地区的特点是: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等。而在高中地理选修――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中提到:为了片面追求扩大灌溉面积,采取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做法,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如果学生认真审题,从图和题目的要求中提取有效信息――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一定会在已形成的知识结构中检索到高中课本中提到的内容,将知识迁移到该题中,从而解决问题。

高考题往往是通过提供新信息,创设新情境,构成新的问题角度,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常见问题,考查分析、归纳、综合能力;通过隐藏关键信息,设计信息迁移情境,考查提取信息能力。所以,重要的一关是从新的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关键词,然后与已生成的知识结构中的知识连接点进行检索对比,从中找出该连接点所链接的课本中相关知识,从而实现知识迁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2005年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一)的第36题,该题难度较大,山东平均分为10.8分。该题最关键的有用信息是题目给出的一级区域定位信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次就是地形剖面图中的标尺上的数字和图中的两条小路以及小路之间的宽度变化等。只要能找出这些关键的信息,就能够从已形成的知识结构中找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有关知识“迁移”到试卷上。

这种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说明:实施新课标后的高考复习更要注意从教材中挖掘有关内容来培养学生有关的能力,以便临场遇到新问题时,迅速调集储备的信息,根据设问要求,组织答案。如:给出我国四大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让学生比较水温梯度最大的是几月?简述判断依据及主要形成原因。

第8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必修(1)为政治史,共有8个专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给学生一个政治史的概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应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各时代的政治学家和政治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作过各种论述,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但教师如何能把它表述清楚也就更为必要了。

比如讲中国古代的政治的时候要讲出它和西方特别是古希腊的政治含义有很大不同。中国古代的政治很大意义上是君主和大臣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活动。这种政治被宣扬为上承天命,因而施行善政才能上合天意,而恶政则违背天道,会受到惩罚。中国古代的政治贯穿了个人的日常生活,道德是衡量政治活动的标准。在这种政治下,缺乏制度上的规范,政治的运作更多依靠道德规范。讲清楚了这一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特点是不刻意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并删除了教材中那些繁、难、偏、旧的知识点,其目标就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落实基础、突出重点,让学生有自由表达、自我实现的机会。里克特说:“在课堂上,一名教师应该告诉他的学生怎样看世界,教师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还要和他们并肩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在理解课标精神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宏观调控,适时创设情境、点击学生灵感火花,质疑设问,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最佳状态之中。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则要求教师在微观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他们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有创意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使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发问,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在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作用下,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逐步转变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我们可以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让学生去评价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在提供大量史料帮助学生分析之后,提出:你们怎样看待秦始皇?这些设问如投石问路,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立即调动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依据各自了解的有关历史知识,纷纷发表看法,而教师则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因势利导、分析讨论、比较归纳。教会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和评价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和谐的交融和体现。

三、正确处理少数学生和多数学生活动的关系

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多姿多彩,使那些天资聪慧、勤勉好学的学生有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新感觉。他们在课堂上情绪活跃,思维敏捷,积极发问,抢答问题,个人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发挥。但是在一个50人左右的班级里也只有少数学生具有这样的天赋和素质,而大多数的学生却因受社区环境、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局限了他们接触资料、图片、信息等教学资料的视野,限制了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如何面对这大多数的学生,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呢?这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我在讲述《关于古代雅典民主制和古代中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差别及成因》这一专题的时候,先教给学生如何查找有关材料的方法,并将选取的有关资料印发给学生,在学生对所拥有的材料经过比较筛选后,再让其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辩论。另外,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观点、提出意见的机会,然后再综合小组成员的意见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这种课堂合作讨论的方式是协调少数同学和多数同学共同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调整教学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且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对内容繁杂的历史事件做思辨性考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引入导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授课方式下,教师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前言提出的三个问题,经过自己阅读、思考得出结论;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中外政治制度,得出雅典民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这种教师点拨、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和发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感。

五、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的变化,解析其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依据课程标准认真体会编者的意图,解析各单元和每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关注新教材的“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模块链接”“本课要旨”等内容,这些附文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信息,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活动方案,我们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

如“学思之窗”栏目,它是由教科书提供一段资料,设计一至两个问题,训练读取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形成观点的能力。新课程强调为学生提供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的学习选择空间;鼓励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究、自我完善,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我们采用的一般方法指导是:1.通读大意;2.归纳分层要点;3.概括中心内容和政治倾向;4.按要求进行分析、比较、论证;5.指出论者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或根源。

第9篇: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

要解题,首先必须审题,审好题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一步,它有助于学生从题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挖掘素材或题意中隐含的文字、图形、数据;进行仔细解析实质是学生对审题时获取的有用信息加以联想、类比、归纳、推理、综合的过程;答题则是学生准确、周密、概括、明确地表述答案。如何恰当处理三者的关系,现笔者分别加以简述。

一、审题

1.删除法。

学生通过认真阅读题干,先删去一些对解题无关的枝节或修饰语或干扰因素,勾画出关键词或生物短语或写出简式。

例1: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鲜重50%以上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提示:题中“过度肥胖者”为干扰因素,因为无论什么活细胞,占细胞鲜重50%以上的均为水,故应排除教材所述的蛋白质;而题中“占细胞鲜重50%以上的物质”即是解题的关键词,明确这两点,正确的答案即可确定。

2.找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如“豌豆(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玉米的花(单性花)、抗原(分子量不少于10000)”。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例2:据统计,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种,而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种。在棉尾兔的物种形成中,下列哪种因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A.变异 B.遗传 C.地理隔离 D.生殖隔离

点评:考生选D者甚多。这些考生认为题目中每一种棉尾兔都分别是一个物种,因而错选。其实题目中已作了暗示,由“在棉尾兔的物种形成中”可见,所有的棉尾兔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其潜在因素是:东部的8种和西部的23种棉尾兔都是该物种的不同品种。认识到这一点,答案也就不难确定了,答案为C。

二、解析

1.发散思维,逆向推导。

可以从最终结论方向逆向推导,看其是否已知条件相吻合,以确定答案。

例3:如图:图为某遗传病系谱图,该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性遗传病。

(2)Ⅰ2和Ⅱ4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

(3)若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则为患病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4)若Ⅲ1和Ⅲ2近亲结婚,则生出患病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

解析:该题可从Ⅱ4和Ⅱ5生一正常女性Ⅲ3可知该遗传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从而再由Ⅱ3逆推Ⅰ1为杂合体,该题即迎刃而解。

2.有序思维,分解综合。

可从已知条件逐步分解,得出相应结论,尔后综合有关结论,最终写出答案。

例4:已知多指对五指为显性(以A、a示基因),正常肤色对白化显性(以B和b示基因),一对夫妇男性为多指,女性正常,生了一个五指白化男孩,则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可能性为多大?

解析:经逐步分析,得出子代患病可能为:多指肤色正常(1/2×3/4)、五指白化(1/2×1/4)、多指白化(1/2×1/4)三种情况的总和。

三、答题

1.规范性表述。

答题要重视生物语言的规范性使用,不能想当然地去滥用、编造生物语言。现将学生在平时答题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易错的用语总结如下:

(1)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写成“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激素”。

(2)把“酶的专一性”写成“酶的单一性”。

(3)把“将紫色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所看到的紫色结构中的液体是(细胞液)”写成“将紫色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紫色结构中的液体是(液泡液)”。

(4)把“酶在高温下失活了”写成“酶在高温下死了”。

(5)把“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写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把“临时装片制作,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写成“临时装片制作,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卫生纸吸水”。

(7)把“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写成“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8)把“某个体基因型是AA或Aa”写成“某个体基因型是AA、Aa”。

(9)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写成“能量和物质循环”。

(10)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写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1)把“植物细胞融合的促融剂:聚乙二醇”写成“植物细胞融和的促融剂:聚二乙醇”。

2.全面化的表述。

对于一些简答题,我们怎样概述才能全面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一些知识点,多归纳,有所指。

例5: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的 稳定性更强,原因是 。

答案:抵抗力,原因注意从两方面回答:一方面生物种类的多少回答,另一方面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回答,这样就比较全面了。

3.要点化表述。

对于简答题的批改,教师往往根据某些关键词给分,因此在答题时一定要体现出关键词,可根据关键词再加以拓展和发挥。

例6:在海啸中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为什么不适宜直接种植农作物?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