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第1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310-02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源于西方的批判性思维和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1910年杜威提出批判性思维作为人类的一个基本技能:“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设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进一步指向的结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的批判思维研究开始深化,渐进实现了制度化和课程化。发达国家的高中和大学课程中均开设批判思维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一般包括有关归纳分析、演绎分析、推论分析、问题解决、假设测定、可能性和不定性确立等方面的技能。提高批判思维能力已成为个人成长与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批判思维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批判性思维逐渐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哲学学会“德尔菲报告”研究成果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尽管人们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有侧重不同的理解,但批判性思维对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得到一致认同。因此,人们十分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把它列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现在,专家学者一般认同批判性思维应该包括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两方面。批判精神指对观点、论断、规律等有意识地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愿和个性倾向。它包括:乐于提问、思想独立、思想开放、思维谨慎、客观公正、对否定乐观等要素。批判性思维技能指各种思维技能及运用策略。结合中国的高中数学教学,它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抓住问题解决的主要矛盾的技能;严格估计和评价事实与材料的可靠性、精确性、意义和价值,精细检查思维过程和推理的质量,察觉存在的谬误的技能;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全面讨论、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西方学者对于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已完成众多研究成果。

1.关于课程的设置。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深化推进了批判性思维进程,完成了制度化和课程化,学校的核心课程设置贯穿批判性思维精神实质,能否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个体成长与教育的核心目标。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家理查德·保罗主张学校教育应从短期方略与长期方略两方面培育批判性思维。短期方略是教授批判性思维中所强调的具体的思维技能;长期方略是把对话性思维与辩证性思维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从而能够整合伴有学生的价值观与信念的种种思维技能。

2.关于教师要求。另一个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家爱德华·格拉泽则指出,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精神的教育指导者的教师必须具有批判性态度。因此首要的条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一个鼓励冒险、增强自信、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具备一下信念:错误有利于学习;不要要求学生一开始就什么都能理解,注意循序渐进;重视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并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好学生也需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反馈;不懈的努力、有效的策略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每个人都能成功。

3.关于教学方法。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跨学科写作活动相结合,将会展示教师如何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结合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追问、讨论和辩论,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好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提问可使对话式讨论自然发生。教师提问的内容包括:追求表达的明确性;探寻证据与理由;考察解释的观点;协调不同的观点;验证思考的内容是否合乎实际。他还总结了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四个方法:为学生提供他们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并在讨论中平等对待一切观点;询问学生的观点的依据,并探索其确凿性;确保探讨课题的时间。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研究在西方是比较深入的。他们不仅在课程上重视批判性思维,而且注重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他们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了大量的探索,得出了许多有效的经验。

在中国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众多的研究成果都反映了批判性思维的跨学科性和重要的应用性,批判性思维局并不限于某学科或领域,而且与相关学科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促进各学科的学习,又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教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方兴未艾,适应于中国的系统理论有待加强,与此相关的科学教学实验研究亟待加强。

三、批判性思维的实践意义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与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并与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联系起来,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彻批判性思维的原则,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潜移默化,不但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而且形成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气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立可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案例,如在数学的基本推理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强化的逻辑学教学,并在逻辑学教学中加入批判性思维的内容。由于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逻辑基础知识自然会成为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必然会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四、批判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第2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一、目前批判性思维教学存在的问题

1.唯课本理论,过于依赖教师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多是被动式、压迫式的学习,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主体。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们失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过分地依赖课本,相信教师。这样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视了知识的真理性和双面性,这就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师生忽视批判性思维教学

由于批判性思维教学力度不够,很多教师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对语文学科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缺失,会导致学生们养成被动学习、依赖他人的学习习惯,严重制约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们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将逐渐丧失。学生们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将要面对形形的信息资源,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生们不可缺少的社会阅历之一。

二、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探讨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语文学科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学生们常常会因为一位教师而爱上一门学科,这说明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学生的素质教育日益突出,师生之间的平等、尊敬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只有学生们敢于表现自己,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才具有展现的机会。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敬畏,有些学生甚至害怕教师、害怕发言,这就难以谈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了。对此,教师通过采取平等、尊敬、理解的原则,结合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例如,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例举语文教学案例,结合教师个人经历,实施批判性思维教学。教师也需要端正教学态度,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允许学生犯错,这些都是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

2.思辨能力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

古语云:疑惑是一切问题的开端。疑问思维和思辨能力是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起步阶段。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只有学生们产生了疑问,才会有对应的思考,这就是所说的思辨能力培养。教师通过要求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猜测和假定,对语文教学内容实施合理的归纳和猜想,帮助学生树立勤学好问的学习品质。教师应结合语文教学目标,巧妙设置疑问,推动学生之间的互相辩论,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质疑、验证,以实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语文学习方法教学,渗透批判性思维

第3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教学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和不可忽视的一环,它是创新教育的需求,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在讨论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其中一个模块即商务知识与技能时,明确指出在系统掌握普通和专业商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1]LorinAnderson(1990)改进了Ben⁃jaminBloom的认知能力分类,提出了一个6级认知能力模型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2]但是反思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其大量的技能课训练和少有的专业知识课程往往只停留在“识记”和“理解”这两个最下面层面上。[2]批判性思维是分析和评价,是创新教育的需求。目前,极具专业特定性的商务英语专业迅猛发展,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显得愈发必要。本文综述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理论,在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性,进而探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论综述

(一)起源和发展

西方术语CriticalThinking在国内主要翻译为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评判性思维、批判性思考、高层次思维。二十世纪初,批判性思维始于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反思性思维”,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把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其研究趋于完善,并且在教学中得到实际运用。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教育学与逻辑学领域引进批判性思维研究。而20世纪末期,随着“思辨缺席症”的提出,我国外语界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研究,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商务英语专业是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批准的新兴专业,与传统的英语专业并列。接着便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状况,例如,2012年集美大学的饶妙老师调查了该校包括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内的商务类学科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倾向,研究结果表明该校学生批判性思维偏弱,学生的思维能力迫切需要得到提高。先鹏和王关富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所具有的优势,并探讨了其会面临的挑战。[3]

(二)界定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对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学者们仍存在争论。学者对批判必思维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美国罗伯特•恩尼斯(1991)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一种思维”,包括认知技能(或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情感意向(或批判性精神)两个方面。[4]但其中,以彼得•法乔恩所给出的定义最为典型,他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而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5]国内学者文秋芳教授将CriticalThinking译为“思辨能力”,认为思辨能力指思考与辨析,是一种穿透事物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做出逻辑理智的判断,包括思维、论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认知与人格特质的统一。前者包括分析、阐释、评价、推理、揭示、自我调控,而后者则包括好奇、开放、正直、自信、坚持。[6]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

作为新兴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自身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经济领域的英语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该专业不仅开设了英语课程还开设了与经济、商务相关的课程,丰富多元的课程设置以及商务知识和英语结合的逻辑和内容,都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和社会商务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在实习实践中评价学习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3]尽管较之于传统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自身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亦是任重道远。以下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育因素。

(一)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匮乏且批判性思维能力缺席

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仍然没有足够的既拥有良好的英语语言水平又具备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教师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但却缺乏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队伍的严峻形势,成为限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瓶颈,导致高校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问题难度加大。而且,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匮乏这一问题在短时期内难以解决。此外,“思辨缺席症”既指“外语系的学生”思辨缺席,也指“外语系教师”思辨缺席,通指“学外语出身的人”思辨缺席。[7]教师自身的思辨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

(二)商务英语专业缺乏合理有效的评测方法

传统的英语专业的主要靠TEM4和TEM8测评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新形势下,商务英语专业应重新制定符合当下需求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商务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这三种能力的考察有机结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照搬沿袭过去的评价内容和模式,需要科学分配考察学生英语知识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比重,使得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既学习了英语知识,又提升了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而,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尚未研究出测试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商务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标准。就全国范围来看,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四、八级考试仍在测试阶段,尚未在全国运行。

(三)商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在教学方式方面,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要么照章办事,要么机械模仿,要么根据经验,虽认真备课,但忽略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拘泥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注重知识与信息的单向传输,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英语知识点。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因未及时获取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最新研究成果,无法正确认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也不了解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不清楚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模式和设计方案,不具备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及策略,因此并不能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创设有利环境,无法满足他们的批判欲望,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批判需求。当然,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也会在课堂上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和学生进行互动,但大多数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流于形式,在激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学习兴趣的实效性方面不显著、收效甚微。此外,在教学内容和实践方面,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授商务知识的原理内容、相关定义或者概念时,忽略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这些原理内容、定义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关性之间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把商务知识课程的学习变成学生“囫囵吞枣”,靠机械性的背诵、记忆取得成绩的过程。[3]然而,商务英语专业虽然是语言专业,但就其课程体系中的商务知识课程来说,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仅仅就要传授具体的商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学生拥有商务思维能力,换言之,帮助学生学会从商务学科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三、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具体思路

上文提到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合理有效的评测方法和教学的模式、内容和实践对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也依次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

(一)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批判性教学的能力

要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批判性教学的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批判思考教学的信仰和具备批判的教学态度,意识到思考的必要性,有创意地使用教材,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等。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开放的心胸,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心理自由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还应具有多元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批判思考教学的专业知识即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8]只有教师自身首先对批判性思维的原理和方法有个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拥有较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把这种能力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运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转变教学方法和模式

要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解除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把学生从束缚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获得思维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还要从教师的角度改变教师的权威观念,树立起批判思考教学的信仰,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多问多思,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需要变革其教学方法,将教师“启发式教学”与学生“参与式学习”紧密结合。[8]学生的参与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极为重要,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敢于各抒己见并增强辩论、批驳意识,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也才能为其学生提供一个提升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平台。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渗透,精心设计与本节课有关的课堂讨论或者小组活动,形成生生、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最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建立对话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摒弃“满堂灌式”“记忆式”或“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展开平等、开发的谈论和对话。但首先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设计出能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然后逐步鼓励学生提问。这种民主平等、双向交流的对话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造性。

(三)改革测试评价制度

尽管传统的标准化考核方式可以有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测试评价环节中不能照搬此种考核方式,而应该注重考核学生的创造性内容和主观思想。在具体的课程考核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展示、个人调查、小组展示、小组讨论、读书笔记等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测试形式,并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将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等多元考核形式。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将师生共评同生生互评、小组互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鉴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重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围绕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综述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揭示了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性,旨在探索一条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胡月月 张媛 单位:滁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6(4).

[2]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

[3]先鹏,王关富.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优势与挑战[J].外国语文,2014,30(4).

[5]黄芳.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实践探索—一项基于商务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1-177.

[6]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8.

第4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地理学 地理空间能力

一、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评估、比较、分析、批判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概括地说, 批判性思维有这样的特征或者能力:第一,求真。即对信息、观念采取怀疑的态度,力求辨伪求真。第二,理性态度。即观念和行动必须建立在合适的证据、推理之上进行论证。第三,具体思考。即要求具体的证据和推论,在具体环境中分析论证。第四,深入思考。即挖掘论证下面的深层假设。第五,广阔思考。即通过不同的、替代的选择来论证。第六,反思性。即批判性思维是自我思考的思考, 而不只是针对别人。第七,建设性。即找到正确的思维和知识。“批判”是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不只是挑错。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性思维,提出建设性观点。

二、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第一,要突破盲从,批判性思维考查和破除产生盲从的来源,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分析事件,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实际和全面分析,使盲从无立足之地。第二,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能促进人们主动思考,对事件进行分析、比较、解释,最终得出结论。第三培养学习能力,只有经过批判思考的阅读才是真正的学习, 才能产生新知识。第四增强决策和行动的合理化,批判性思维能让人们从主观意识上清晰地去分析、思考、批判事件,从而更合理、更理智地做出决策并付出行动,得到最优化的效果。

三、 当今教育界批判性思维培养缺失的原因

(一)教书工匠化――基础教育被高考绑架

一当教师已经逐渐成为高考题目的研究者与教材的传授者,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高考试题的研究当中,对于课改理念的贯穿实际上是片面的。教师一切为高考而教,为学生灌输了一切为高考而学的思想。

(二)学习模式化――学生因分数被拖着优秀

目前应试的痕迹明显,学生作业量过大,更多的时间是机械而重复地完成作业与背诵知识点,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研讨与思考。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进行直接套用,过度训练形成模式化思维。

(三)教学格式化――师生被课本绑架

市场经济下的浮躁,套用和复制教师、课本的知识。教师和学生缺乏对课本知识的批判,认为课本知识就是真理,就是正确的。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理解状况,并不十分关心所教知识的真实性与价值问题。教学评价只是偶尔走秀,实践实验流于形式。

(四)视野本土化――视野被地区绑架

在教学中,教学视野很局限,常以个人的视野看待世界地理事物。理念制约学生的思考空间,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地理学力培养的探索

(一)地理学力

学力是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学力包括:地理事物的识记力、地理过程和机制的思考力、正确的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思辨力、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实践力。

地理的学习与研究,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支撑,需要用批判性思维来质疑、验证和思考,从而使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更具有科学性。

(二)注重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

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训练强化。第一,要求对地理空间基本要素的表现方法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如分层设色地形图、气候分布图、风向玫瑰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等。第二,掌握地理空间基本要素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并能熟练识记。主要方法是以“海陆分布轮廓经纬网图”为背景,结合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落实自然地理要素的全球分布规律,批判性地思考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自然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人文地理要素的形成,以不同等级区域为单位构建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要素的逻辑空间关系(如图1)。第三,用批判性思维工具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演变。结合高中地理必修2和必修3的内容,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评价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环境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提出可持续的发展观点。

(三)转变考查试题的设置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前可行的措施是关注综合题的设置,可尝试开放性设问、答案权重给分。开放性设问能防止思维定势,解放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其不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测答案,提出相反看法,真正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参考答案设置时应该根据答案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次因素,区别给分。

(四)创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打破传统的教授式教学,重新构建教学环节:质疑-验证-评价-建议,真正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传授角色,转变为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环节的调控和教学过程的解惑等。在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过程中抓住区域案例,教师创设区域教学情境,设定教学环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针对该区域某一人文地理要素的发展提出质疑,接着组织调用相关地理空间信息,把握地理要素间整体性和差异性特点,坚持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议。

(五)结束语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地理学科学力培养,是以地理学科能力培养为载体有意识引导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在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逐渐激励学生成为公正的思考者,学会进行分析、评估、创造性的思考。本文从建议高考命题改革为突破点――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试题的设置,引导广大师生共同响应。以课堂教学和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为平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生、独立思考,循序渐进的进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构建,以期实现对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和反哺于地理学科学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2] 陈慕泽,余俊伟.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

[3]刘叶涛 , 张雅楠.论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J] .学术论坛,2007(03).

第5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再认识;途径

批判性思维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批判性思维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北美,继而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0世纪80年代末,“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被引入国内,之后很多中国学者也对此问题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刘东虹从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仍然受制于权威观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个人见解。而黄源深则评价外语专业学生的思维现状为“思维缺席”。孙有中、文秋芳、刘润清等众多的学术专家认为中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加强培养,需要投入更多地努力。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概念最早被称为批判思维之父的美国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1987年,美国批判思维权威人士恩尼斯( Robert Ennis)指出:“批判性思维就是在确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时所进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 1990年, Facione 在最著名的the Delphi Research中提出,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倾向两个方面。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诠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调节,批判性思维倾向包括寻找真理、开放思维、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探究能力、认知成熟度。总之,批判性思维是一套复杂而严密的思维过程,侧重于人们对事物的分析、评价能力等,并以此指导和决定理性的行为。

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误区

通常我们认为批判性思维在于“批判”,在于对事物本身的否定,并且认为它是仅限于课堂上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认为批判性思维就等同于逻辑思维等。基于这种对批判性思维表层、不全面的理解,笔者在此做了简单的阐释。

1.批判性思维是对问题的合理认识和谨慎反思,而非对事物的一味否定

“批判”意味着对是非的判断以及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和言行进行批驳否定。因此,很多学者望文生义理解批判性思维,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专门否定和批驳其他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片面地扭曲了批判性思维的实质。目前,采用较广的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是恩尼斯(Robert Ennis)提出的,即“在确定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时候进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并用此来指导我们的信念和行动”,这个概念本身不包含任何“否定”的意思。因此,学者们需对批判性思维“否定”事物的一面有新的认识。

2.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技能,更是一种长久的思维模式和习惯

现阶段批判性思维更多地被作为一门单纯的课堂技能所认识和培养。众所周知,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提升,对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批判性思维作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绝非仅限于课堂。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任何问题时需通过个体的思考,对看到听到的事物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等做出个人判断,从而正确、合理地指导行动。把它作为一种长久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来培养是势在必行的。

3.批判性思维不等于逻辑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有共同点。批判性思维首先是一种逻辑思维,它从属于逻辑性思维。它在分析事物时也需要演绎和归纳等各种方法。但是,批判性思维有别于逻辑性思维之处在于,批判性思维更关注思维的真实性、精确性、意义和价值,更强调思维的见识性和思维性。也许,逻辑思维的结果是符合逻辑的,但是未必是有意义和价值的。鉴于两者的微妙区别,笔者希望更多的学者对此悉心理解。

三、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的场所与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提供的有利条件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最切实可行的,以下笔者对于如何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给出几点建议:

1.适当的调节课堂氛围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变以“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的课堂,打破“师道尊严”的格局,营造和创建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敢想敢说的机会,并且为学生提供分析、评价他人思想、言行以及其他事物的平台。对于学生独特、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教师需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和启发学生独自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悉心分析问题,大胆找出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教师在讲解完自己对某事的观点之后,可鼓励并通过适当启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并且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之后给予肯定和鼓励,甚至在学生独特见解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启示,力求学生思想的进一步飞跃,让课堂成为一个思想与灵感飞扬的地方。

2.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适当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又一重要渠道。活动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兴趣、热情,学生更是从合作中得到更多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机会。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备课工作,设计好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力求每位同学参与其中,享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英语课堂中学习了“广告”这一主题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对课本上的广告语进行分析和评价,讲出广告语好与不好的原因,如果不好请给出修改方案。通过互相合作和启发,学生不仅掌握了其中的生词、句型,而且也在参与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

3.在教学内容上更侧重于现实生活

典型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学,它的最大特色在于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融入生活,倡导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大多脱离实际,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决定了教师传递信息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剥夺了学生思考和创新等各方面的权利。反之,案例教学要求学习者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把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而非空洞的纸上谈兵。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主要途径。课堂高效和批判性思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两者共同提高,完成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四、结论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有独树一帜的作用,决定了正确、客观地认识批判性思维并充分利用课堂对其加强培养已是众多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批判性思维是大学课堂高效性的重要条件和促进因素,大学课堂则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发展途径和实现媒介。教师和学生需在正确认识批判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努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并使之在教育和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则航.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J].中国外语教育,2015(2).

[2]戴维・希契科夫.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第6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河边摸鱼。在摸鱼之前,父亲向儿子传授具体的摸鱼要诀:摸鱼时不要有太大的水声,否则鱼就会游进深水里。儿子按照父亲的指导去摸鱼,可是半天下来只摸到了几条。有一天,儿子独自一人去摸鱼,却摸回了很多。父亲见此大惑不解,就问儿子其中的原因。儿子的一番话让父亲受益匪浅:“你不是说鱼一害怕就往深水处跑吗?所以,我先在塘中挖一个深水坑,再往塘四周扔些小石块,鱼就跑进我弄的深水坑了。”从这一耐人寻味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父与子之间的思维差异,看到了儿童所具有的独特的批判精神。如果从思维的个性差异来阐述批判性思维,我们可将其称为“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深入分析,可发现其具如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分析性。即在批判性思维过程中能够对业已拟定的假设、计划和方案进行不断的分析与验证。

2.策略性。即思维者能根据自己原有的思维水平和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成相应的策略或解决课题的手段,然后使这些策略在解决思维任务中生效。

3.全面性。即思维者能够对所思考的问题作客观的正反两方面的考虑,并能随时随地对错误的方案进行修改。

4.独立性。即思维者既不为情境性的暗示所左右,又不人云亦云,盲从附和。

5正确性。在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思维的过程往往显得严密,更富条理性,所作出的结论更符合实际。

二、小学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有效路径探析

1.营造和谐氛围是培养数学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集体心理倾向,综合反映了师生在教学中的态度、行为和情感体验。

教学理论研究表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判断、质疑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课堂教学中我提倡:答错了允许重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有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学生批评指正。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没有了被同学取笑的苦恼,没有了被老师批评的忧虑,学习活动充分自主。这样的环境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数学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包括算术知识、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等。在这些的知识体系中,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本“元素”,充分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这些概念包括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概念、数的整除性概念、计算单位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简易方程的概念等。这些概念构成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批判性思维,教学必须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创设问题情景,充分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方法、性质、结论的推导过程,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

3.训练数学思维方法是培养数学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必须着力训练学生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类比与猜想等数学思维方法,并能够把数学思维方法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判断、质疑问难与反思。

(1)分析错因。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通过“改错题”来培养学生分析错因能力。如,概念题类改错、计算题类改错、应用题类改错等。具体方式要求:①学会检查自己作业,寻找错误。②学会检查他人作业,寻找错误。可通过“当当小老师”、“小医生”等形式的改错题来分析错误原因,改正错误。

(2)比较解法。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由于有些题目具有多种解题方法,因此解题时可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进行解答,并学会辨析对比各种方法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探寻其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达到培养思维批判性的目的。例:教学“相遇类的应用题”:小明和小红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9分钟,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几米?教师可先出示两种解题方法:第一种解法:65×9=585(米),70×9=630(米),585+630=1215(米)。第二种解法:65+70=135(米),135×9=1215(米)。教师再要求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异同,如通过研究学生发现了第二种解题的思路是:速度和×时间=路程,在今后此类应用题的求解时都可以这样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促进了思维优化。

三、小学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注意点

小学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知识的形成过程。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注意让学生在较为熟悉的主题中进行。由于批判性思维离不开比较、分析等方法,需要学生的个人经验作支撑,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材料,为其创设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获得提供服务。反之,则无从谈及事物的优劣,无从谈及事物的真实性,等等。

3.培养批判性思维应充分相信学生。对于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我们应对学生充分信任,充分相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批判的观念、批判的行为、批判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批判性思维;浸入式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28-1

一、对“批判性思维”专栏的分析

我国高中阶段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是通过各学科课程的教学,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即所谓的“浸入式”培养方法,这种方法并不特别地传授批判性思维的一般原理,而是试图通过日常的学科教学去唤醒受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现行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就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和“初步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正是基于这样的课程目标,人教社高中生物教材中设置了“批判性思维”这一专栏,笔者将这一专栏进行了梳理,在教材中的分布和具体问题见表1:

表1教材中“批判性思维”栏目

所属模块知识点具体问题

必修一细胞的体积既然细胞越小,细胞表面积相对就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不是越小越好吗?

必修二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决定性状对于基因决定生物体性状这一观点你如何评价?

必修二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率在自然条件下很低,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少利多害的,因此有人认为,它不可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你认为这样的看法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必修三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是提供能量的,那么是不是血糖越多,能量供应就越充足,血糖含量是不是越高越好?对此,你持什么观点?你的论据是什么?

从批判性思维的两大内容进行分析,这四个专栏中,前两个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思考,主要强调批判精神的培养,而后两个则是引导学生关注证据和理由,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应在理解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开发,采取浸入式方法,灵活地、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达成课程目标。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与途径

1.生物学史教育。

理性的批判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生物科学史不仅记载了生命科学知识和理论的形成过程,而且蕴含着科学家的批判性思维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翻开生物科学史,从中可以看到科学家们正是通过对原有理论进行不断批判,合理扬弃才推动了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物史的内容较多,如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等。如果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科学家进行知识创新的曲折经历和成败得失,能够让学生了解生物学是在不断的怀疑、求证、争论和修正中向前发展的。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注重生物学史的教学,将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2.STS教育。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其目的在于分析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效应,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STS教育要求学生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对科技进步引发的新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从而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也了解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及其所引发的争议正是进行浸入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绝佳素材。

3.进行探究性实验。

学生在进行生物学探究性实验包括一系列的活动,如他们需要观察实验对象、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并提出自己的假设;需要查阅各种课内外资料,对假设的逻辑含义进行演绎;需要设计调查方案或实验方案,明确各种变量并进行实验;需要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根据逻辑和证据得出结论;需要对批评意见或不同的观点和结论作出反应等等。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创新意识,提升思维品质,特别是在提出问题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环节,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更为明显的作用。

4.引导学生发现概念和规律的局限性。

现代的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知识是暂时的、主观的和建构着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并不存在一成不变、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者假设。正如建构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波普尔指出的那样,“科学知识的本性就是猜测,其中混杂着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偏见、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希望”。高中阶段的生物教材中,有不少概念与规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局限性,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演化和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例如,在“酶的作用和本质”的教学中,在讲解酶的本质时,适当补充切赫研究RNA自体催化实验,让学生列表比较这一研究前后酶的概念的变化,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理解批判性思维在科学概念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 批判性思维 能力培养

一、引言

一个语音语调标准,英语基础知识扎实的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与人交流或是陈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却出现内容空洞狭隘,语言重复,逻辑混乱等问题。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我们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应该从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中解脱出来,在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的瞬时性、交际性的特点较其他学科相比对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针对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研究还很薄弱。

二、批判性思维的国内教学研究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以逻辑方法为基础,结合人们日常思维的实际和心理倾向发展出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技巧。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它能使学生从更宽广的视角解释现象,对研究对象做出多维度的分析和判断,对问题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国内近些年来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高一虹(1999)、文秋芳(1999)、文秋芳和刘润清(2006)等分别从演讲、口语和写作等诸方面揭示了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低下的事实。文秋芳等(2009)为了解我国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文科学生在思辨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构建了大学生思维能力测量量具。罗明江,李旭(2008)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刘文宇,张硕(2010)批判性思维倾向与英语学习的相关性研究;王婧,都建颖(2012)的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英语写作研究综述;徐捷(2012)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王大智(2014)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探索―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视角。笔者研读了以上参考文献后发现,相对于以前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以及培养方案研究,目前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关于批判性思维在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口语中的应用研究却为数不多。

三、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用人单位对人才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凭CET4和CET6证书就可高枕无忧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因此,国内一些大学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同时,也为其专业与英语密切相关的学生开设了专门的英语口语,英语听力或英语听说等课程,以切实提高学生们的英语交际能力。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说和英语口语教学,大多数学生都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或课外作业。除了语音语调和语法错误外,多数学生存在表述简单简短无内涵、思维狭窄、条理不清、逻辑混乱、批判意识缺失以及主观臆断等比较明显的问题,不知道怎么思考和表达,甚至是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存在上述问题。课堂讨论谈到男女平等问题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社会对女性不公平,存在歧视现象,而没有学生(包括男生在内)从男性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笔者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缺乏的深思。

也有学者对此类现象进行了归纳: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学习者经常陷入思维僵局、无话可讲,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发音不好或者词汇语法知识薄弱,而是由于知识面狭窄,缺乏对事物的认识而没有充分的素材可以借鉴,只能借助话语重复进行空洞的表达,此现象是典型的思辨缺席症的表现。

四、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对于对于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宝贵看法,大多是注重课堂环节的设计,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教师批判性意识的培养以及要求学生进行反思性写作等。笔者根据阮全友的 “批判性语言输入,批判性信息处理以及批判性语言输出”提出了以梧州学院为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批判性语言输入

英语口语教学中,老师都希望学生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进行良好的语言输出。然而,如果没有良好的输入,输出也就空了一句空话。在概括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时,笔者提到多数学生存在表述简单简短无内涵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或信息量欠缺。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性语言信息输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批判性语言信息输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自己的信息输入以及教师的信息输入。学生自己的批判性信息输入包括不仅包括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文献资料查阅,信息采集等,也包括广泛的国内外时事政治,社会,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信息输入。这种信息输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在批判性语言信息输入方面主要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具体教学中,如在讲到《Friendship》这个话题时,老师课前就把相关内容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全面地查阅信息资料,然后批判性地甄选信息,以及注意鉴别客观事实与个人看法。

(二)批判性信息处理

学生在收集到语言信息后,如何进行信息处理也十分重要,它直接决定了语言输出质量的高低。在批判性信息处理过程中,徐捷指出,[4]问题是批判性思维形成的载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蕴含着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要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去展开分析,启发学生提取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用系统方法去思考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多重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

因此,教师提问时要尽量避免使用“Yes or No?”的问句,因为有一些问题的答案不是绝对的是或否,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Yes or No?”问句会直接引导学生给出片面甚至不合理的回答。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不草率、不盲从,保持好奇和质疑的态度;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小组讨论中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观点,理解他人,意识到自己观点的偏差并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深化自己的思想。如在《Friendship》这一单元中,对于问题:Do you think friendship can last forever? Why or why not? 老师提醒学生全面思考这个问题,合理选择有用的信息,使用经典的、具有说服力的例子,来凸显自己的看法。

(三)批判性语言输出

经过两人讨论或是小组讨论后,学生们就某一问题或现象发表看法。但多数学生由于语言技能不够高超,自信心受挫,从而影响语言表达。那么老师就要鼓励学生使用已知的英语知识,避免使用长句、复杂句以及专业性太强的术语,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simple words, simple sentences),通过批判性语言输出(即观点明确、支撑有力、内容充分、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说服力强的陈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弥补语言技能方面的缺陷。如在上述问题的回答上,经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学生们批判性信息处理的过程,有讨论组就能通过引用非常经典的国际关系中一些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变化来证明friendship can not last forever, 而别的讨论组的同学则通过名人(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长久的友谊来证明:friendship can last forever。老师可以请学生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评价,然后老师再帮助学生进行信息梳理最后得出结论:It’s hard to say or It depends on. For some people or some countries, friendship can not last forever, while for others, it can.

学生们的语言输出只是批判性语言输出的一部分,而教师的对学生观点的评价总结,则能帮助学生们概括出普遍的方法,推论出更为合理的观点,以便下次遇到同类问题能够采取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怎样思维的,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思维,修正谬误。

五、小结

综上所述,在口语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批判性语言输入,批判性信息处理以及批判性语言输出得到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而且要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意识活动,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鼓励和训练学生的批判性精神和技能。而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知识层面、增加各种信息量的输入、分析筛选信息、鉴别客观事实与个人主张、正确、清晰地进行推理,并有效解释结论等。

第9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创新;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01-02

一、工科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教育部对非物理类理工科的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该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当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并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物理学领域中的重大突破都是建立在理性批判性思维基础上的。因此,大学物理教学在培养的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和精神的培养普遍缺失,就以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为例,在大学阶段,对考试分数看待相对弱化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仍然是为了考试过关、修满学分为目的在学学物理知识。学生在大学物理课堂上仅仅充当听众和受众,在问题面前显得无力和迷茫,不知从何下手去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对老师讲的内容不假思索地机械化记忆,没有加入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就不具备用批判的思维去审视所学的物理知识。概括起来就是对于书本知识不假思考地赞同,对权威和主流思想的盲从以及对现有研究方法的依赖。这些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二、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原因

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精神伴随在我们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做出恰当的决策的过程中,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是非常必要的。批判性思维也是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必备条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贯彻培养学生具有灵活性和灵活的批判性思维,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当今时代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海量的知识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增加。“知识经济”业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正在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良好知识基础又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强盛的有力保证。而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使得学生在抓住知识要领的基础上,敢于和善于质疑辨析,在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理性思考,合理推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性质疑和科学判断力。很多人不敢质疑,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不会质疑,不知道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思维,不论对问题的怀疑还是对客观事实的评价都是建立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学生要对所怀疑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推理,而不是不假思索地对自己提出问题全盘否定,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们在讲解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过程中,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上时,一些学生就结合有些报道说发现超光速的物体进而提出问题,提出超光速真的存在的话,现有的以光速为极限的理论是不是都得坍塌?甚至一些学生在学习了狭义相对论后,武断地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就被淘汰了。这说明学生也提出了问题,但是缺乏合理质疑和对科学的判断。这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理性的批判思维思考问题,给出正确的答案。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就是不要根据直观的感觉接受已有的知识或者结论,不受外部环境的暗示干扰,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不断分析解决问题的依据,反复检查已拟定的假设、计划和方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明辩事非曲直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合理推断和科学的批判精神。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和创新能力。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在人类知识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条固有知识都可以被质疑,没有任何一个理论能够成为知识向前发展的不可动摇的基石。知识的新旧更替过程绝不是新知识的简单叠加在旧知识之上,而是伴随着对旧知识进行合理修正和扬弃的过程,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就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在旧知识基础上推陈出新的过程。例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一些学生发现了书本上有些知识的不足之处,却不能提出解决或者进一步完善的方法,就不利于推进知识的进步。而批判性思维就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旧知识提出合理的质疑,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理性探究,最终找到可靠的知识和真理。这一过程必然伴随有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大胆质疑前人的学说,提出合理的假设和推断。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然有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

三、大学物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发展和变革时期,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关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这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工作者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在我国一些大学的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成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物理学是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规律的认识和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利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精神理所当然地充当重要的角色。我们认为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在以下方面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

1.必须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授学生学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反思,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反思自己思维的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获取知识。例如讲解麦克斯韦的位移电流假说的时候,很多学生对此概念的提出要么就不去想物理本质,要么简单地从字面上把它和传统的传导电流混为一谈。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安培环路定理在非恒定电流情形下遇到的矛盾,面对这样的困难,提出我们是否存在对一些物理概念理解的误区或者不足。然后讲解麦克斯韦为了解决这个困局,并且利用电流的连续原理和高斯定理导出了非恒定情形下的安培环路定理,认为变化的电场也产生磁场,提出了“位移电流”概念,并且进行了有效论证。这样使学生明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批判性思考的巨大价值,启发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

2.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特别是在讲解物理历史中一个新理论产生的过程时,教师要注重向学生展现这些大物理学家们在遇到问题时所突现出来的敢于突破固有观念束缚的批判性精神,引导激励学生尝试去建立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例如讲解量子论的诞生过程的时候,首先把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与经典物理给出的结果的矛盾展现出来,陈述很多物理学家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上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但遭到失败的事实。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评判,然后讲解普朗克是如何批判性地提出与经典物理学概念格格不入的能量量子化假设而使得问题得以解决,能量量子化概念冲破了经典物理框架的束缚破茧而出。这样彰显了勇于向传统理论提出质疑的批判性精神的重要性。

3.教师要注重培养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愿和技巧。有的学生善于用批判性的思维去思考物理问题,但是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技巧,相反有的学生掌握了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却没有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主观能动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老师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培养起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意愿和技巧,因为二者的相互促进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例如讲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物质运动的个性和共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讲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是在光的二象性的启发下提出的,他是以科学类比的方式提出一个科学命题,并对此命题展具体论证。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类比等方法思考问题,逐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技巧。

四、结论

总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师生共同建设的过程。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敢于大胆质疑,不迷信,不盲从。培养学生积极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在尊重经验和客观事实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所怀疑事物给出合理的诠释和合理论证。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忽略或者弱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在抑制其创新能力的生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激发、鼓励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颖一.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作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