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经济管理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管理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管理概论

第1篇: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关健词:医院经济管理改革 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17-02

医疗服务市场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务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备在商品流通中应有的要素。医院的经济管理面对的是各个医疗机构之间激烈的竞争,要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则需要大胆地借鉴、吸收和运用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些理念,将其转化为适合医院发展的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不仅要注重内部管理,更要转向为市场的经济管理。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涵义

医院经济管理是指医院按照医疗科学和现代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货币价值形式和经济经营手段,对医院全部的业务活动,即医疗服务中所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指挥的调节和监督,合理地筹措和使用医院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力求尽可能减少经营活动中的耗费,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经济管理涵盖的学科也非常广泛,对医院的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能否灵活地运用市场经营的理念来经营医院、经营科室。医院经济管理是以市场为平台的,经营也必然是要遵循市场的规律运作。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对于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也赋予了新的涵义。

二、推行医院管理者职业化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医院面临越来越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压力,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管理者职业化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时展对管理者在概念、技术、协作、政策、商业、控制等科学管理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特殊要求。国外医院院长是职业化的管理者,在国外称为CEO。他们应具备卫生管理硕士(MHA)或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其中只有10%的人有医学背景。当他们走上管理工作岗位,就开始从事专职管理工作,不再参与临床医疗工作,他们的全部精力均放在医院的战略管理和发展上面了。而中国医院绝大部分的院长都是医学方面的专家,他们的选拔来源主要是集中在临床医疗方面的专业人士,且在学术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我国大多数的院长都需要管理、业务一把抓,既得负责医院的管理工作,又要领导医疗业务工作,在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拿出一部分的时间(有的是大部分时间)从事临床专业发展,不能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他们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高深的医学知识,但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医院管理培训,缺乏医院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凭借着经验和后期的零星学习进行管理,很难从医院管理经营的宏观角度考虑,决策上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经验,日常管理工作中很少运用确切的实际数据支持和先进的管理理论进行指导,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院管理要求。

三、应对医保给医院带来的机遇性挑战的策略

随着现代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医疗保障制度也在逐步深入,从2000年全国实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医保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参保人数越来越多,医保患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占据医院收入来源的份额。医院作为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载体,与医保机构、患者处于同一个医疗保险与服务运行系统之中,三者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如何在有限的医保基金与患者无限的医疗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支点,这是医院改革成败的关键。充分履行医院监管职能,积极维护医保政策和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转。中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是“低水平,广覆盖”的特点,因此医疗费用的快速攀升已成为中国医疗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和控制医疗费用,防止医疗行为的过度消费导致的医保基金的收支不平衡。确立培训机制,落实医保政策。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医保政策的培训,使他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能客观掌握政策、严格执行医保规定、合理控制费用,从而杜绝或减少违反医保政策的现象发生。借助信息化管理,实行实时监控。利用信息资源对医保患者发生费用、用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做到实时提醒。确立新的奖惩机制,完善规章制度。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配套规定和奖惩条例。要使医保制度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必须将医保制度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管理。应遵循其客观规律的要求,循序渐进、统筹城乡、合理规划,力求达到完善和体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宏观目标。

第2篇: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

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另外,作者对网络经济引发的对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问题的挑战,给予了经济学的诠释与回应。面对网络经济,传统的经济学方法显得力所不逮,应当与时俱进地吸收西方经济学与其它科学的方法;知识、信息商品的出现,是对传统商品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同时,也引起了对传统使用价值的补充与拓展;网络经济的出现,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种种挑战都未能动摇这一理论的真理性;智慧资本、知识资本作为一种资本的新“品种”,丰富了资本理论;由于网络经济的调整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新机制的形成,已经构成对传统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挑战,所以必须发展原有理论;在分配理论上,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为分配的多元化创造了经济基础。

第3篇: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民间资本;林业产业;改革

引言

**省林业用地面积10425万亩,其中集体林面积900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86.5%。2005年3月,**省启动了以“明晰产权,建立现代集体林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完成确权面积7804万亩,占集体林应改革面积的98.7%。全省已有9878个村完成了改革,涉及农户430万户、林农1473万人。林农在改革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民间资本参与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

1.1民间资本参与林改有利于林改后规模经营民间资本一般多为闲散资金,以流转或者直接以其它承包形式从一家一户的林农、集体经济组织手中获得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统一进行经营管理,引进先进的技术,了解及时的管理信息,从而提高经营林业的收益率,形成规模效益。

1.2民间资本参与林改有利于解决林业经营资金短缺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进行林业经营,有利于解决林业经营资金短缺,同时林农还可以通过流转自己获得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直接得到收入,从而获得利益。

1.3民间资本参与林改有利于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民间资本就会积极地利用林地林木,在林木尚不足已形成经济价值时,用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如养殖业、种植业等,据初步统计,林改后林下和林间养殖业、种植业数量是林改前的2-3倍。

二、利用民间资本参与改革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造成林农失山失地目前民间资本进入林业产业可依循的法律法规仅有《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而民间资本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林地、林木流转等形式来获得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长期以来,有一些法律规定了森林资源可以流转,但却没有规定怎么流转、流转程序、流转管理等内容,虽然《森林法》规定森林资源流转办法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但目前为止,从国家层面并没有出台有效的森林资源流转办法,一些素质比较低的村干部就钻法律空子,暗箱操作,低价转让集体林地、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村民由于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对市场缺乏认识。

2.2容易形成垄断林业市场,损害广大林农的利益民间资本进入林业产业,使林地大规模集中,通过经营联合、统一销购等方式,必定会越来越走向集中,最后林业资源就集中在了个别几个大企业、大林户手中,形成林地兼并、垄断市场的现象,而广大林农由于经营面积比较小、经营成本比较高,如果民间资本进行恶意竞争,势必使广大林农的利益受损,从而造成林农改变经营林业的意识,退出林业经营市场,这就势必会造成国家的惠农政策不能真正的使林农收益,而成为民间资本投机的砝码,引发新的矛盾,影响林业长期的经营发展。

2.3民间资本过度开发森林资源,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由于民间资本经营林业主要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最高目标,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产业后,势必会最大限度地开发林地、林木资源以及林内其它动植物资源,林地的过度开发,会破坏原有的生物平衡和土壤结构,造成林地荒芜、土壤质地下降,甚至是山石、水土流失,改变林木资源的生长环境,不利于林地可持续利用。同时,民间资本会在短期内对接近成熟甚至是没有成熟的林木进行大规模采伐,而目前又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来制约这种情况的发生,必定会影响森林长期生态效益的发挥。

三、对策

3.1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森林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应对农村土地承包的具体程序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进行规定,特别是在村干部不按政策去落实或者民间资本违背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林地流转的情况,要进行加以制约,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操作、管理流程及管理办法,使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障。

3.2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针对森林资源资产的自身特点,要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应具备一定数量的具有林业专业实践知识的人员,同时还要有对价格、财会等相关知识的人员,评估师在取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格时应同时取得林业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发展改革委员会物价部门应站在保护生态、规范市场的高度加大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及人员资格的审查制度,切实履行负责任的职能,而不是“发证了事,收费了事”。

第4篇: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重视。由于我国目前财政管理基础还不够坚实,实施绩效监督将会面临观念制约、制度制约、技术制约,所以推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需要明确绩效管理的层次、主客体,初步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它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全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并将考评结果融入整个预算编制,从而使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进行,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

一、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绩效预算改革,结合近年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念,将更多的注意力从财政支出过程的管理转到对财政资源使用成果的关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获得立法机构的广泛支持

许多国家已完成了绩效管理的相关立法。如美国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英国有《财务管理法》,澳大利亚有《计划管理与预算》,新西兰有《财政法》。这些法律明确了不同政府部门的权力与义务,保证了绩效评估的透明性、权威性与固定性。

(二)绩效评价成为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的新工具

绩效评价不仅成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也成为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绩效评价已经成为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的新工具。尤其在很多国家,地方政府的改革力度甚至超过了中央,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更能顾及地方社会公众偏好。

(三)政府设立了强有力的绩效审计机构

在美国,政府责任总署(原美国审计总署)不仅监督联邦资金的有效使用,还要对联邦政府进行业绩审核、项目评估、政策分析等。此外,很多国家都重视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也为绩效审计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的困境

早在2003年4月财政部就下发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此后又下发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开始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的绩效考评制度。从这几年实践情况看,绩效监督工作的效果还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当前绩效监督环境基础还很不完善,实施绩效监督还存在较多的难点。

(一)观念制约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资金的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目前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很多市场规范化的观念仍然没有深入人心。在财政资金的监督审计和考核方面,一些官员和民众仍缺乏一种公共性、效率化的现代财政观念。

(二)制度制约

1.预算管理模式尚未完善。目前我国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各方面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严重影响绩效预算的推行。首先,在预算编制方面,自主性和可预见性较差。其次,预算执行方面,我国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管理体系改革刚起步,问题颇多。第三,预算监督体系不健全。人大、审计、公众等监督乏力。

2.财政的基础管理水平较低。在政府财政管理水平较弱的时候推行绩效预算,不但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甚至会造成负面激励。目前我国缺乏必要的预算信息和分析能力,财经纪律松弛,缺乏一个支持公共责任与追求绩效的预算环境,这些都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推行。

3.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不健全。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低,在绩效评价的标准、组织实施程序、跟踪问效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我国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行无法可依,推行不利。

(三)技术制约

1.绩效标准难以制定。政府追求的公共目标是多元的,这些目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且很多内容难以量化,导致公共部门及公共支出绩效指标和标准很难设定,为编制和实施绩效预算造成很大的困难。

2.数据搜集更加困难。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需要搜集被监督单位完成目标的各种方法及目标完成程度的有关数据,为有效完成目标而采取的程序和控制措施等资料。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搜集这些数据和资料的有力途径,也没有完备周密的数据分析系统,影响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财政管理部门的人员虽然普遍财务会计实务知识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理念较为陌生,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初探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已基本建立,财政管理日臻规范,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全面评价的工作也是刻不容缓。我国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

(一)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基本体系构建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一是项目支出各职能部门,即具体执行和实施绩效体系的部门。各职能部门需要制定策略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分析总结。二是财政部门和专家组织。财政部门负责作综合效益评价。专家组织协助财政部门做好调查、监督与分析工作。三是监督机构、中介组织及社会公众。审计部门应严格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绩效审计监督,其审计结果作为来年预算安排依据的因素。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也应树立绩效理念,成为支持和监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体。一是对一般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即评价部门预算的总体绩效。主要包括政务信息管理、资源配置绩效管理、公务员业绩管理、财务质量管理等内容。通过评价加强政府责任制,并激励各机构完善其内部管理、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包括项目质量技术标准、项目资金效益标准、项目社会效益标准等内容。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的是对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能的评价,所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应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1.定量指标,指可以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的指标。根据财政活动的特点,首先,包括反映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其是否适度的指标,如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等。其次,包括反映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其是否合理的指标,如反映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在行政管理、科教文卫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使用情况的指标。

2.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它是对定量指标的进一步补充。一是效益性指标。考查部门和单位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影响。二是创新性指标。考查部门和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不断根据外部环境进行的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能力。三是合规性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是否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制度。四是人员素质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公务员的素质。五是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程度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办公条件、专业设备的先进程度、服务态度和质量等内容。

(三)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路径选择

在我国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1.短期任务。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奖罚措施,在政府部门内部形成追求绩效的意识。并且初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专门机构,可以考虑将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和绩效评价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专门分管领导负责本地区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其次,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中央政府要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专门立法,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绩效评价与管理规章制度。第三,根据部门和单位的业务状况,按分类评价思想初步建立较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

2.中期任务。首先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唤起全民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关注。其次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可以在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管委员会。三是进一步完善科学的指标体系。四是建立以人大、审计、财政以及社会中介评价为主的,并各有分工的绩效评价与管理模式。

3.长期任务。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后,财政支出绩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相关的管理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绩效评价与预算密切结合,此时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详细多层次的法律体系,并且引入中介组织开展绩效评价活动,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最终实现财政支出效率和公平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6中国财政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目标 实现途径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更加的激烈,公立医院市场化程度加深,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医院就必须进行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升级,用较高的医疗水平在竞争中取胜,而政府的医疗补助和日常运营所得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来维持发展就成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我国实行新医改的宗旨就是对医院的管理、运行及监管机制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公共服务体系更加的完善,使群众医疗负担减轻,让每个人都看的起病。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覆盖和渗透到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是其无法分割却又独立存在的一部分。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公立医院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据,所以公立医院认识到财务管理的目标及进行实践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短期目标

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短期目标是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并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现今单纯的依靠政府补助已经不能维持医院生存和发展需要,医护人员工资中财政补贴的比例已经明显下降,现在已经不足百分之二十,追求合理的经济效益成为公立医院的短期目标。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先优化资本结构,使得资产负债率维持在最为理想的水平,以较低的风险和成本筹措到所需的资金。为了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确保盈利,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对各项医疗服务的成本进行分析和调整,确保合理的实现盈利。

(二)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是确保公立医院实现持续的盈利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需遵循市场原则,由于我国的物价水平在不断攀升,医院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上涨,工作人员工资成本也在增加。并且医疗技术和设备的更新率较快,财政拨款没法满足需要,导致医院的社会服务能力下降,从而社会需求就下降。如此恶性循环将使医院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长期目标

医院的长期目标是坚持公益性质,以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大众服务,凸显人文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大众的健康水平是公立医院成立的目的,所以医院的财务活动要紧紧的围绕长期的财务战略计划开展,进行合理的资金管理,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其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途径

(一)实行动态财务管理

动态财务管理包括了资产、负债和盈余管理。一是资产是公立医院运转及提供医疗服务的物质基础。在新医改背景下,需根据资产的特点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二是为满足发展的要求,医院可以借用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负债经营,争取以最低的风险和较低的筹措成本获取发展资金。三是盈余管理决定着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指医院各种收支。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和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可加强对各项成本的控制,坚持成本核算原则,确保医院实现盈利。

(二)完善财务网络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计算机的网络管理可以实现医院财务管理标准化,能够提升财务核算的效率和水平。在实现网络化管理后,可将药品的价格自动输入系统,进行自动化核算,确保及时入账,同时还能对各种药品出入库进行统计汇总。除此之外,财务人员还可以对网络财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医院的各项财务计划提供数据依据。

(三)执行全面预算和计划管理

在新医改背景之下,医院的要想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进行预算和计划管理。首先需要在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编制年度财务预算,不仅要包含常规医疗和科研项目,还要重点体现重大的投资项目和资金计划。在编制完成后还要执行,对于大型设备的更换、购置及修缮都需要审查,没有在预算内的支出财务应拒绝。

(四)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在新医改背景下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可以确保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能真实的反映医院的真实经营状况,降低经营风险。一是加强医院制度建设,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寻找到自身内部制度的不足,借鉴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进行改进和完善。二是完善制衡监督机制。对医院的财务部分的职务和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确保各司其职和相互监督。三是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结合外部监督和社会舆论,确保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完善医保资金管理

一是在遵循医保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医保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管理流程。二是加快医保资金的周转速度,在各科室设立医保专员,专门负责管理回款事宜,配合医保中心的工作。三是医院要加强对医保资金的核对和审查,确保能专款专用。对各科室的医保资金按时核查,杜绝挪用的现象。

三、结束语

在新医改背景下,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和实践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能够很好的实现。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践途径也在发生变化,需要我们不断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薛菲.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财经界,2016,35(39):192-192

[2]唐艳秋.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经济师,2016,22(32):116-116,118

第6篇: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在面临内外压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改革应该如何突围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两大战略思路值得重视。

其一,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应针对信贷扩张的动因,全面创新业务模式和经营机制

我们看到,上半年中国经济高位增长,两大推动因素是信贷和投资。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市成功后的建行尤其突出。前段时间穆迪对2005年中资银行财务实力评价较低的原因,也是看到了宏观紧缩政策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压力可能带来不良率提高。应该注意,我们不能说信贷扩张与银行上市之间有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因为这是现有金融体制下所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现象,只能说是,商业银行的上市,如果强化了刺激信贷扩张的某些动因,将会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就国际经验来看,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形成了中间业务为主,信贷业务为辅的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对银行总收入的贡献多在30%以上,有的超过了50%,甚至70%以上。国外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是与其逐渐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也是与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发展到了较高阶段相对应的。而在当前中国特定历史阶段,以利息收入业务为主的情况还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但应向国际看齐,在业务创新与制度设计上做好战略改革与转变的准备。

就此,笔者认为上市只是银行改革的起点,在制度、技术、管理等方面全面创新商业银行业务运行模式,才能促使其走出信贷扩张怪圈。

一是创造发展银行中间业务的条件。一方面,应以专门机构协调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如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制定合理的银行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也要建立健全银行的各项服务功能,并且增加科技投入,创造发展中间业务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银行所提供的中间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所提供的服务和为客户创造的便利,只有适合客户需要的产品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而银行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因此要努力推进产品创新。此外,银行还要注重以推销消费品的方式推销金融产品,通过市场营销来使客户理解新产品,并实现金融产品“供给创造需求”的途径。

二是真正促进经营管理与内控机制的优化。经营机制改革仍然是商业银行永远的主题,目前部分银行进行股改和上市,确实是银行改革迈出的一大步,但是也要看到,对银行治理长期的真正压力主要来自于机构战略投资者和大股东,当前上市银行治理结构中该类主体的作用还十分有限。银行海外上市的背后,往往是投资者对于“中国概念”和“政府担保”的认同,上市本身并不意味着现代经营机制的建立。如果就此放弃内部机制改革,则很可能重蹈覆辙。因此,政府必须在包括人事等方面在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市场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商业金融原则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收益权衡机制,才能保证银行改革的成果。就此来看,上市只是有效改革的刚刚起步,也并非银行改革的惟一选择。

三是改善资产质量与贷款结构。应通过加强各类风险限额、资产负债比例指标管理及内部利率调控、产品定价政策等手段,合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配比,降低资产组合的整体加权风险,促进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运作。还应根据流动性变化和资产业务发展的趋势,更加主动灵活地实施负债管理,控制负债成本,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总之,商业银行应把风险识别能力的大小作为信贷投放最重要的约束条件,不仅在信贷投放“量”上做文章,还应在信贷投放的“质”上努力。

四是不断创新现有条件下可行的业务模式。总体上虽然信贷增长过快,但也要看到,在传统业务模式和理念下,银行还是更关注集中于少数领域的贷款业务。但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还有许多领域缺乏发展资金,目前需要能够开拓市场,探索银行资金进入这类领域的新模式。例如,通过与政策性资金的配合、资产证券化、基金等模式,银行资金可以有效进入资金短缺严重的很多经济领域,探索有效利用资本金的广泛途径。

其二,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应适应新形势,转变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重点

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整体性问题是多方面的,当前有四方面任务迫在眉睫。

一是综合调控银行体系的资金过剩。资金过剩加剧了银行当前的盈利压力,从总体上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也是对政府的现实要求。2003年4月份开始以定期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来回收外汇占款带来的过多的流动性,但由于疲于应付,最终形成的净货币投放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商业银行的资金持续过剩。当前,银行改革、宏观经济调控、外汇体制改革已经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也使得中国经济金融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和影响。政府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相对最佳的选择,尽可能控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问题

二是为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做好制度准备。随着2006年金融产品创新的开展以及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混业经营的潮流已经显现出来。产品创新带来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而机构创新则带来多种金融资源的有效组合,如近期保险资金对银行的规模介入。对此,应该全面更新观念,在立法、监管、内控和会计准则等基础制度建设方面为银行混业经营打好基础。

第7篇: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管理

一、应收账款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具体说来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对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种债权,在应收账款发生时,企业一般会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或劳务合同,以及签订还款协议。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赊销是目前公司普遍使用的信用促销手段,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大、帐龄老化、坏账比率大。由于我国企业信用观念较差,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还是基本上是简单的“收账”管理,根本不存在制定详细的信用政策;应收账款日常发生额的监督和控制;采取严格的逾期账款收回措施这一系列事前预防、事中监督控制和事后严格收回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办法。

三、应收账款的成因分析

企业利用应收账款实现销售固然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有效机制,但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应收账款状况恶化,以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公司内部原因分析

1.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转变。一些企业治理者侧重于日常的成本支出控制,对现金流出有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但对应收账款及赊销治理制度的制定不够重视。企业赊销审批程序不规范,在对赊销对象资信情况缺乏充分了解的条件下,贸然发货。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账,使其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最终最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明确。一些企业对营销部门工作重点的界定,一方面是怎样去调查、了解、开拓、占有市场,另一方面采取销售额作为考核营销部门的指标,使营销部门只抓市场和销售,对销售回款不重视,销售与收款的不同步性使得企业营销人员侧重于销售而较少考虑清收欠款,加之清收欠款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再加上财务部门对各客户的欠款信息不及时反馈,使销售回款指标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由此造成各部门责任不明确,周而复始,应收账款数额也就居高不下。

3.应收账款日常治理措施不力。开具发票不及时,没有及早与客户沟通,致使收款时间延长;另外,开具发票要严谨,根据发货实际情况及客户要求,如购货方信息、货物规格型号、单位及发票专用章盖讫范围等等,都应严格细心,以避免退票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有的企业财务部门与销售、仓储部门沟通不够,造成工作脱节;对客户所欠的应收账款数额、帐龄及增减情况不明,风险意思薄弱;没有根据客户欠款情况进行分类建档,对逾期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清收,导致企业出现呆账、坏账。

(二)公司外部原因分析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业已形成的买方市场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不适当地采取赊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特别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下。

2.缺乏专门的资信统计机构,未建立企业资信库。市场上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专门负责全面统计各企业的资信情况,来建立一个企业资信库。这样企业就难以准确、全面获取客户的资信信息,而且那些恶意欺诈的企业的信用低劣情况也得不到全面反映和记录而使其发生信用危机。

四、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信用体系

1.确定合适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在制定信用标准的过程中,应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平衡点。

2.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风险。为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可以附加现金折扣条件。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实际上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当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应对信用额度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二)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

1.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实行过错追究制度。企业销售负责人应对企业销售负责,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对企业销售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这一措施将清理应收账款的压力层层传递,促使尽快回收应收账款。

2.采取灵活多样的应收账款回收办法。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是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序进行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分析。对逾期较短的客户,不便过多的打扰,以电话或信函通知即可,以免失去这一客户;对尚未到期的客户,可措辞婉转地写信催收;对逾期较长的客户,应频繁地进行催收;对故意不还或上述方法无效的客户则应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诉诸法律。

总之,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扩大产品销售,就必然会出现赊销,而赊销是扩大销售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的,我们要认真研究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企业的风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更大。

参考文献:

第8篇: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关键词:矿井支护;改革;科技;管理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19301

1 “十二五”规划期间矿井支护改革的具体工作内容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矿井支护改革的目标如下:以巷道支护改革为核心内容,以提高单进、单产、经济效益为支护改革的主要目标,克服了资金紧缺、原材料涨价的困难,完成了煤矿开采的目标,具体如下:

1.1 巷道支护

(1)岩巷锚喷支护技术。在总结过去锚喷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支护质量管理和控制,推广应用拉线喷浆的方法,保证喷浆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也减少了粉尘浓度和回弹率。针对煤矿矿井陷落柱、断层较多的特点,将矿工钢支架作为骨架,解决了巷道破碎地段的锚喷支护问题,也保护了巷道支护的施工质量。

(2)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在煤巷锚杆支护应用过程中,锚杆支护也逐渐从单一锚杆发展为锚棚、锚网梁、锚网联合支护,锚杆品种也从水泥锚杆发展为树脂锚杆,煤层开采也从稳定层发展到顶板破碎层。一方面,大断面综采锚杆支护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2007年以前,锚杆支护技术一般使用在小断面普采作业中,大断面综采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在2012年,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开始将锚杆支护技术应用到顺槽开采中,为大断面综采技术的推广打下了基础。该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控制煤帮和顶板,还保证了开采作业面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近距离煤层锚杆支护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在煤层巷道中,结合了锚杆棚子等方式,在防止顶板下沉、减少维护量都有很大好处。该项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顶板破碎煤层的开采难题。

(3)煤巷锚杆支护的配套技术。锚杆支护液压化的实现和完成,解决了工作面临时支护等问题,也减少了开采作业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也保证了工作面的质量。

1.2 回采工作面支护

(1)提高液压支架、单体支柱初撑力。为了满足采煤工作面质量要求,获取顶板管理的数据资料,应购买矿压观测仪表、仪器,成立了观测小组,对煤矿回采工作面进行观测和分析,掌握工作面支护的情况,指导后续作业。

(2)提高机械化程度。在回采工作面支护改革的过程中,也为矿井的集中化管理打下基础。推广液压支架,采煤机械化等,可以大大提高采煤的效率和质量。

(3)改革普采工作面支护工艺。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煤矿效益的提高,也降低了开采作业中的能源消耗。企业应派相关人员到同行业中进行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对普采工作面支护工艺进行改革,这样,可以将人工劳动强度大大减少,提高采煤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巩固普采工作面支护的液压比。普采工作面支护的液压比是解决顶板问题的关键。由于传统的单体液压柱支护强度较高、初撑力较大、恒阻性较强,因而能够对顶板离层进行有效控制,解决上下安全出口支护工作量较大等问题。普采工作面支护的液压比的巩固,虽然能对普采工作面产生有利作用,但是由于顶板事故较多、压力过于集中、接触面积较大,影响了煤矿开采作业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普采工作面支护工艺改革方面,普遍采用四对八梁模式,减少事故发生。

1.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化管理

为加强管理,在煤矿支护改革中,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统一的成本管理,严格执行坑代品出入库手续制度,对金属支架全部进行编号挂牌,通过管理,减少了煤矿开采作业中各种不必要消耗,节约大量的钢材和资金,推动支护改革的顺利进行。

1.4 开展各项活动,促进矿井支护改革的深入发展

为调动各采矿企业深化支护改革,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活动,对活动效果进行评分,对取得优秀成绩的个人、企业给予奖励,激发企业对矿井支护改革的热情。

1.5 推行经济政策

在支护用品的管理上,实行了节奖超罚原则,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结合支护用工管理情况,在成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将其作为支护改革的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奖励在支护改革中有突出贡献、节约能耗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支护改革顺利进行。

1.6 加强坑代品检修

坑代品数量的增加,也加大了坑代品维修工作量。在坑代品检修方面,主要进行了如下尝试:一是完善了坑代品检修制度,为减少支架待修量,提高金属支架周转率,在2012年对金属支架设备进行了修复试制,在多次改进后成功研制出一种新的金属支架设备,为支架维修提供便利。二是设置了若干定点修理厂,加强单体支柱检修工作。三是通过油钢罐新工艺的推广,解决了维修作业中的难题。四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素质,加强技术培训和教育。

2 矿井支护改革的作用

矿井支护改革的发展,促进了矿井生产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了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也提高了采矿经济效益,降低了采矿作业中的能源消耗,也保证了采矿作业的安全。

(1)原煤坑木耗下降。在煤矿开采中,坑木消耗作为重

要的经济指标之一,反映了支护改革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与2007年相比,2012年坑木消耗下降了34.98m/万t,缓解了因坑木紧张而制约煤矿开采局面,也促进了煤矿开采作业的持续性进行。

(2)改善巷道支护的状况,提高工作面产量。煤矿支护改革,减少了顶板下沉量,也减少了巷道维护的工作量,避免了支架损坏而阻碍巷端维护的弊端。

(3)减轻人工劳动量,提高掘进效率。在支护改革后,不需要人工搬动支护材料,减少支护的时间,也加快了煤矿开采,提高了煤矿开采作业的工作效率。

(4)节约支护材料,降低巷道支护的费用。矿井支护改革的顺利进行,大大降低了掘进坑木耗,因而降低了支护费用,降低了煤矿开采的成本。

(5)保证掘进工作的安全。煤矿支护改革更加注重支护的质量,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支护工程的质量。同时,杜绝了支护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掘进工作的安全。

3 结束语

在现代化矿井的建设过程中,矿井支护应以高效、高产矿井的改革目标,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来加强管理,完善各项经济政策,推动支护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矿井支护改革大大降低了煤矿开采中能源的消耗,减少了人工劳动量,也改善了巷道支护的状况,保证掘进工作的安全,是煤矿开采作业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因此,我国煤矿企业应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推进矿井支护改革,促进我国煤炭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军,闫壮达,梁天东等.软岩不同岩石层位中巷道支护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2,(4):254256.

[2]高明有.矿井软岩支护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2011,(34):436437.

[3]胡汉敏.牛栏山煤矿矿井支护改革探讨[J].能源与环境,2008,(5):109110.

[4]巴图,冯立.矿井深部开采煤巷(回采)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管理学家,2010,(12):630.

第9篇:经济管理概论范文

1 旧工业区的改造与更新的文化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原本在城郊的工业用地变成了城市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旧工业区的再生利用成为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如何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合理地改造利用这些工业遗留,达到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的和谐共生,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本项目旧址及周边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造型和功能各异的厂房建筑及工业设施,依然保留了工业化时代的文化符号。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工业建筑勾起了人们对20世纪60、70年代工业社会的印象,保留了公共记忆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使之拥有能够继续存在的价值。在武汉重型机床厂旧址改造项目中,历史与现实、工业与栖居生活在这里结合在了一起。

2 武汉重型机床厂项目介绍

武汉重型机床厂位于武汉武昌中北路,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60年代建成投产,全厂占地120公顷,其中工业用地77公顷。厂房是苏联式的红砖大框架结构,机器都是从苏联和捷克进口而来,园林式的厂区,规划整齐。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武汉逐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需要,2007年武重整体搬迁改造,国内知名大型开发企业复地集团负责对武重地块进行开发建设。

2.1 项目区位条件

本项目所处地段为原武汉重型机床厂,位于中北路中段,临水果湖省府所在地,东侧接邻东湖,西侧隔中北路为沙湖。作为省委省政府所在地,项目所处片区自然景观优良,人文气息浓厚。周边配套文体教育、购物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背靠东湖国家风景区核心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社区居住价值及商业开发潜力巨大。周边南北向主干道通达良好,属于内环线东端,是城内环线的重要节点。

2.2 项目开发理念

整合区域资源,完善东湖城市人文功能,开启武汉湖居新时代,同时以高档配套设施和内部景观再造。规划产品包括超高层住宅、花园洋房、别墅、商业办公、中小学校等。在规划中,商业及办公区域将保留一定数量的工业遗存以保留武重历史底蕴,延续城市光荣记忆。

基于对地块历史的尊重和区位环境的解读,以“历史中创建未来”的开发理念对待土地,构建城市整体记忆。在开发建设中,保留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并同时注入时尚、创意的元素,成为现代城市景观的新景象。即是将现代生活与工业历史遗迹完美结合,焕景观以新生。该项目同时结合东湖自然景观,打造具备原生和湖景双重特色的内部景观体系,形成独特优势。

3 项目中的景观更新及设计

本改造项目将工业遗址与房产开发结合起来,在这块留有工业文明记忆的土地上,将人们的现代栖居生活与商业休闲接纳进来。在项目开发二期,由于工业遗迹景观特征比较典型,其景观更新体现了对生态、历史文化的斑块化保护。在武重总体项目改造中,主要引入了居住生活、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使老厂遗址变成人们现代生活的舞台和挥洒想象的游憩场所。

3.1 原生景观的保留和适度改造

该项目改造首先保留了具有50年历史的斑驳的武汉重型机床厂大门,使这一重要的厂址形象永久的展示在时代的蓝图中。在小区的外围公共区域设立文化墙,描绘老机床厂的辉煌历史及城市的变迁,使其武汉人的集体回忆。由此该改造项目通过公共景观区域向城市的公共人群传达了该地块的历史信息,进行了一定的文化宣传和教育,从而也体现了房产项目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对厂址内的铁轨进行保留,在后期根据改造建设情况设置具有历史特色的火车,设置为展示武重历史的小型博物馆。另外保留了厂址内的原生大树,在原有条件上,改造成了一条直达东湖的私家路——香樟林荫道。充分利用武重历史记忆的原生景观体系,营造“花园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花园的”大树计划,打造独特的原生态园林。场地内的烟囱和桁架等构筑物也被保留下来。桁架恰到好处地矗立在网球场两边,形成虚隔的围合序列,运动场景独特而有魅力。这些构筑物的存在增加了场地内景观的层次,赋予场地独特的韵味。除此之外,旧址内的历史印迹还有很多,在项目改造中还要结合具体的人们生活休闲需要,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更新。在打造实体建筑和功能的同时,关注人的活动及心理感受,并形成精神归属中心和精神圈层(图1)。

3.2 新建景观与主题元素的呼应

除了保留和适宜改造利用外,在新建项目上,也注意了与原来基地性质的呼应。建筑造型上,该项目体现了一定的自然湖体元素与工业元素的结合。其中的商业街建筑就适度地将历史文化与建筑风格的传承结合起来,如红砖色的商业建筑色彩和造型透漏出工业美的气息(图2)。

3.3 建立苗木基地

作为一个长期的、大型居住区开发,将会用到大量、优质的绿化苗木,基地内部苗木状况良好,数量较多,对本项目开发的品质提升和成本控制有很大利用价值。现场苗木品质很好,但由于苗木分布范围不均,生长情况十分复杂,给苗木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带来很大困难。而且,项目采取分期交地、分期开发的方式,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大量地下室开挖等情况,现场无法做到原生苗木大量原地保留。因此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建议在基地内部寻找合适用地,建立苗木基地。

苗木基地的建设,可以在不影响先期开发建设的前提下,保留现有苗木。通过树木假植的方式,可以选择最好的最合适树种的移植季节,对苗木进行最小影响的修剪,保持苗木的现有状态。假植后的苗木再次使用的存活率、形态等都较为优质。这种建立苗木基地的方式将有效地保护场地内苗木资源,同时一定时期内可以形成具有规模的植物园生态景观。

3.4 融入生活理念的用地布局

由于武重厂用地属性的转变,原有的场地结构已不再满足和适应新的居住及休闲活动的需求。对旧址场地布局的调整一方面对内要参考其转变功能属性后的具体使用需要,对外要放在宏观城市规划中进行整体考虑,如内外交通的设置,与周边经济的联系等。武重项目场地规划引入商业水街、生态岛居、原有铁路改造、历史建筑改建等新兴市民生活概念,构建层级状的交通动线和生活服务网格。利用一系列景观绿带、社区公园连接住宅建筑和公共空间,创造有机和谐的高品质现代生态环境。依据场地条件和各方面的需求分析,形成“一核一带六片”的规划格局。城市干道一方面将整个地块划分为若干个区块,另一方面有机地融入到区域城市交通中。社区商业配置沿干道外围布置,局部形成商业步行街。对项目外围主要道路如天源路及项目内部主要道路如安居路商业街、武重南路等进行了重点规划和景观营造。对外向型的项目形象入口、内向型的商业街角和社区入口等重要节点进行了区域衔接和空间过渡的景观化处理,营造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所空间,同时也形成了住区特征鲜明的形象标识(图3)

4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