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

第1篇: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进度建设;工程质量的控制;工程成本的控制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和目的

(一)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多种类型,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都有进度控制的任务,但是,其控制的目标和时间范畴并不相同。

建设工程项目是在动态条件下实施的,因此进度控制也就必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包括:

(1)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其目的是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进度目标有否可能实现。如果经过科学的论证,目标不可能实现,则必须调整目标;

(2)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

(3)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与调整;它包括定期跟踪检查所编制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若其执行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并视必要调整进度计划。

(二)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

项目工程进度控制是项目施工中的重点控制之一,在工程施工三大目标控制关系中,质量是根本,成本是关键,而进度是中心。由此可见,进度控制的地位非同一般,应该而且必须给予重视。因此,编制合理的进度计划,特别是在施工中对进度计划实施动态 控制是保证工程按期或提前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定因素。每一个施工总承包工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拥有自己的一个完整的计划保证体系。

二、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控制

(一)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关键在于要保证工程项目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其施工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 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以及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不同,体形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故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 品的质量更加难以控制。因此,必须推行质量保证体系的全面管的建立,建立各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工地管理人员的职责,且成文张贴于工地办公室,以便对照执行,由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到位,责任落实。

(二)工程项目质量监控

工程质量是多因果的问题,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材料、机具、方法、环境”等五方面。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投入运行的施工过程中,只要某一环节上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或可能埋下质量事故隐患,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施工阶段,必须采取严格有效的控制方法,即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从而有效实现工程项目实施的全面质量控制.,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把工程质量管理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制。没有一个健全的体系,想靠施工班组的自我把握,靠现场管理人员蜻蜓点水般的检查发现问题,是不可能把工程质量管理好的。

(三)工程项目质量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对施工班组是否按照技术交底,施工图纸,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直接影响到工程产品的质量,是项目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管理人员要进行现场监督,即时检查,严格把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

(1)施工操作质量的现场巡视检查。对不按规程、违章作业、偷工减料等不符合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施工操作行为,施工人员应当场及时纠正,消除隐患。

(2)工序质量交接检查。对主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施工班组完成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求施工现场专责管理人员进行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 前道工序质量经检查签证认可后方能移交下道工序,一环扣一环,使影响每道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都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每道工序质量

(3)对施工成品的质量保护要经常进行巡视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有些分项工程已经完成,而其他部位正在施工,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对已施工完的成品要采取妥善措施加以保护,避免造成损伤而影响质量,到时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增加造价的成本。

将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融为一体,改变了长期一来重施工生产轻管理、重技术轻核算、重质量轻效益的倾向,使现代管理理论能更全面地应用与实际生产活动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作,是建筑施工管理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施工过程中要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落实质量责任,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三、工程成本控制与成本构成

(一)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没有达到应有的控制水平,建筑企业在高度追求产值的同时却忽略了效益,成本控制管理处于弱势与滞后状态,导致了工程项目成本高、质量差和进度慢等方面的弊病,在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中,应重点从组织管理方面成本控制、设计方面成本控制、施工方面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方面成本控制这4个方面着手进行控制管理。

(二)工程项目成本构成

一个项目的成本包括建筑工程直接的支出费用、项目管理人员工资的支出以及公司财务部分的支出。一般来讲,在工程建设中现场管理人员以及公司财务部分的费用是固定硬性支出,而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70%-80%,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的节约来弥补。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施工项目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的目标成本。它绝对不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要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过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是否出偏差,以优化施工方案,从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入手达到成本最低化。

四、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建立。

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全体施工人员,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领导,这样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后,需要用一定物质奖励去刺激,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格局。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已率先走向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全面规范企业行为,依法经营、依法理财,转换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今社会建筑竞争已达残酷状态,加之国家调控房地产业,建筑行业必将经受一轮重大洗礼,潮水退去,剩下的才是真金。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以良好的工程质量树立企业信誉,并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与财力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才能在日益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站稳脚跟,并在市场化竞争的洗礼中存活于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版

第2篇: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连锁发展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具有双重涵义。第一、外延式的连锁发展。表现在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企业规模,以此来增加企业收入。第二、内涵式的连锁发展。表现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提高经营利润。大型零售业在连锁发展、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卖场数量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提高已运营卖场的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单位成本的盈利功能。

价值工程是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的根本所在。价值工程的本质含义在于充分发挥作业功能,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即创造的价值与作业功能成正比与投入资源的成本成反比。按价值工程的要求,大型零售业在内涵式的连锁发展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提高资金与商品的周转率。充分了解市场,对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使商品能准确定位、有效地组合,采取系列行销手段提高营业额。第二、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经营费用。盘活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费用;扩大进货渠道,减少进货环节;启用高素质人才,节约活劳动,提高利润水平。第三、扩大进出商品流量增强吞吐功能。建立广泛的货源渠道、增加贸易额及批发额,增强仓储及物流吞吐量,提高单位面积的盈利水平。实践证明,企业由“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的经营方式”转变,是企业经营壮大的根本所在。在中国的零售业中,年平米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利润率在5%以上的“管理之花”并不少见。“一切效益都来自于管理”是真理!

连锁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的客观条件。第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体水平较高。国内生产总值的总体水平较高,说明本地区居民的消费品购买力和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水平较高,使规模销售成为可能。第二、市场容量许可。指市场需求与供给处于非均衡状态,即需求大于供给;有效需求充分即消费者不但具有购买欲望还具有购买能力。第三、发育较充分的市场机制。从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职能发挥,到企业竞争的市场行为,都能较好地处于统一而有序的运行之中,地区间非经济壁垒所产生的市场分割影响较小,地方保护主义和排外陋习较轻,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被置于统一、平等、公开、稳定的基础上。第四、连锁组织分店之间所处的市场结构正相关。在某一城市或区域的连锁中,各分店之间的商圈不相互重叠或较少重叠,各分店之间的市场占有率,在整个市场占有率中呈互补状态,或综合市场占有率较高,减少恶性竞争。第五、物业条件较合理。存在可供选择的物业且物业所处的商业位置适当,进入物业的买断、租赁或合作的方式较优越,物业的规模与连锁的要求相符合(这一条件对“正规连锁”的限定较大)。

连锁发展要客观分析企业内外部经营条件。零售企业单店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包括历史条件、市场环境、供给强度、管理机制、经理人等等。单店成功并不意味着连锁的成功。要客观地分析企业的内外部条件,才能提高成功率。第一、要客观地估价自身的经营水平和资源实力。有些零售企业单店经营业绩较好,并非是由于经营水平高所带来的。而是因其在全国或地区处在城市商业中心的经营环境中,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深圳的东门市场,这其中的很多商场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媒体而非卖场。身处其中经营水平较差而经营业绩较好的零售企业,犹如病人的肌体被注射了一种激素,形成貌似强健的一种假象,使有些企业陷入了一种“激素环境误区”,误认为经营业绩的极佳状态,是由于自身经营水平高所带来的,于是便盲目地连锁发展,结果失误不断、损失惨重;故经营较佳的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理性地评估市场、客观地估价自我是必要的。第二、要客观地估价外部经营环境和竞争强度。零售业连锁发展,应避免盲目的“圈地运动”。WTO后许多内资零售企业与外资零售企业一道进行圈地,但某些内资企业圈地的真正意图在于,企图利用“圈地、包装、炒作、资本运营”进行“暴发式”的增值,似乎“入世”后一夜之间国外资本便会大量涌入。把握历史机遇抢占先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顾资产质量盲目发展,无形中增大了企业的风险。另外当零售企业拟进入所选定的商圈时,应对商圈内竞争对手的各种经营要素进行估价,当自身的竞争要素与竞争对手差距较大而又无法改变时,若市场的盈利空间已趋于饱和,放弃将是最好的选择。竞争要素可考虑:立地条件、业态确定、商品定位、规划设计、商品品质、行销企划、管理机制、经理人等。

第3篇: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概况

所谓工程造价,就是建设一项工程所要花费的全部费用。这个概念是广义的,它的含义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工程造价分为三种:建设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有两种主要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建设一项工程实际的全部资产投入或预计开支的全部资产投入,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一项工程的总费用。第二是为了建成一项工程,实际或预计造成的建筑安装工程和建设工程的总工程价格。这其中包括在设备市场上造成的费用价格,土地市场上所造成的费用价格和承包市场以及技术劳务市场所造成的价格费用。

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就是对项目进行分解,建立项目动态管理系统模型,通过对网络计划的控制,实现对造价、进度的控制。同时通过组织的分解,建立组织分解结构和责任分配矩阵,以落实工程造价管理的责任和措施分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人们对内部条件的观察,根据内部条件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从而使自己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经营环境,达到最优化管理。同时又可以培育和发展建筑市场经济体系,使之在市场体系的大格局中和谐良好的存在。最后通过不断的改革,使市场经济结构变得统一开放,合理完善,竞争有序。从而能够为工程建设的各方进入市场做好铺垫。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一)工程技术管理方面:

1.一个工程的建设,什么阶段花钱最多?毫无疑问,是施工阶段。既然是施工阶段花钱最多,这就要求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控制工程进展中可能增加的新的工程费用。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就是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对合同内容不熟悉,有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甚至从来没有阅读过合同,有许多的工作内容其实已经包含在了总承包费用中,但是因为对合同不了解,常常用经济签证的方式来处理,额外的增加了工程费用。

2.设计变更流通不畅。设计变更不能及时的发送到预算人员的手中,这是在工程结算中经常出现的。施工单位常常把设计变更的费用增加部分都计算在总价内,但是对费用减少的变更、签证却往往都不会附在结算资料中。

3.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经济头脑,缺乏工程造价的必要认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的情况非常复杂,经常会发生一些变更、签证,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强,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从而导致变更、签证工程量不准确,加大了工程费用。

(二)施工企业方面

1.一些企业,在工程造价的工作上,市场竞争观念不足。现阶段,市场竞争投标是获得施工任务的主要途径,工程承包价格基本上相当于市场价格。对于招标方的要求企业不乐意响应,对于承发包价格不能自觉地接受,对于买方市场规律这一事实不能心甘情愿的接受,这说明企业还没有树立完整的市场观念。

2.从目前情况来看,有很大一不封企业对工程造价工作不够重视。相对于通过实行责任成本管理方式来降低成本的这一项目成本管理方式的受欢迎度,扩大受益的管理想要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却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三、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涉及到政策和技术两个方面,只有把这两个方面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很好地完成。

(一)工作施工阶段要按照合约来安排工程项目。

在施工阶段,合约的内容随时都可能因为施工中的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发生改变。在超长的施工时间中,国家政策的改变,自然环境的变化,设计方面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变化,资金方面的变化,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然而这些因素有与施工建设的投入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而就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动。所以说,在这个阶段,工程造价计算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中,项目建设各方的责任人需要在动态管理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合同约定条款,在第一时间分辨出发生的事项。分辨它们是否属于工程造价的变动,在此之后整理出变更资料。然后再加以确认,相应地计算出造价,这就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支付中期工程款,以及工程的结算提供了正确的法律依据。

(二)合理调整编制预算的造价

项目预算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客观的材料计算价格,二是客观的人工计算价格。项目建设的要求是不变的,专业的工程计价是不变的。为了达到额定计价不变,就需要对工程材料计价和人工计价做调整。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建筑市场最新的价格信息以及变化趋势,另一方面还要去拓宽自己的询价渠道。这样才能即能保证工程造价的时效,又能促进其动态管理的有效进行。虽然这项工作很复杂,而且审查的难度和复查的难度都很大,特别是在材料价格方面。但是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客服的。

(三)做好设计修改和变更的处理

虽然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修改和变更是经常发生和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一动态因素必须加以解决。对于一些施工图预算加系数包干的工程,要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另外一些工程项目对发生的设计修改和变更,都要进行调整。凡是增加工程项目的,采取一定标价为基础,实行量可变单价不变的原则,而减少工程项目的就要在原来定价中如数扣除。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都要列入工程总造价,在结算时予以增补。

(四)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要加强完善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一些例如涉及计划立项的法律法规,涉及设计施工的法律法规,涉及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涉及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都不完善或欠缺。加强完善和健全这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完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必要措施。

(五)加强管理管理台帐的建立

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台帐是完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又一措施,也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所必须依赖的。管理台帐的建立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几项是项目施工图台帐的建立,项目概算台帐的建立,项目计量支付台帐的建立,工程变更台帐的建立和项目合同清单台帐的建立。只有建立和完善鲁这些台帐,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反馈各项目的账目,进行投资控制,从而达到对投资项目的动态管理。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例如在政府方面,要积极的,快速的把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资料、数据库建立起来。同时要测算,分析和研究不同工程类型的项目造价,制定统一的计量规则,确定先进合理的定额工料消耗量。地方部门,要把设备价格、材料价格、人工价格等这些市场价格信息的做到常态化和定期化。在软件方面,要重视应以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要寻找、开发、应用一批好的相应软件。加大力度领导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领导,重点的培养一批符合现在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管理人才。

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所涉及得范围较广,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只有全面、系统地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才能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预期目标。降低投资,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坚信工程造价管理必将迎来另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1(21).

[2]王杰,王玉.关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0(29).

[3]宋小正.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第4篇: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 控制; 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含义分析研究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资源消耗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工程造价限额的确定是随着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深入,由粗到细分阶段设置,由粗略到准确逐步推进。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数是整个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一经批准,投资控制数应作为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设计概算不得超过投资控制数。工程造价控制应该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是必须突出重点。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至关重要。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分析研究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 ~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对保证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三、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原因分析研究

1、工程建设没有进行成本管理。目前,多数工程成本管理的概念不强,建造一条路、一座桥、一栋大厦需要多少资金投入分析不细,投资的概算也仅仅是主管人员根据经验得出,而对于没有管理过的工程其投资概算的随意性就更大。工程造价缺乏全面而系统的专业分析,缺乏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由于缺乏管理,也就缺乏控制,从而造成经办人工作责任心下降,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

2、工程方案缺乏经济性分析。一个大型工程其方案都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由于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价中的相关因素复杂且多变,因此其分析经常显得过于片面和主观。同时,有些分析人员为了迎合领导的个人意图,认为只要方案得到领导认可,那么花多少钱是领导决策的事,与具体经办人的关系不大,这样很容易造成工程造价虚高。

3、图纸设计经济性控制差。目前还没有对设计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其经济性主要靠设计人员的经验和工作责任心来维持。而通常的情况是,由于时间要求紧迫,设计人员没有时间去现场实地考察,也没有时间去精心设计,积极性也不高,甚至经常出现图纸和现场情况不符,经济性当然很难保证,更有甚者,为了获取更多的设计费用或出于保守的个人意图故意加大工程成本。另外,设计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工程造价,例如,在大多含钢结构设计的工程招标中,时有设计人员对这类工程规范把握不准,技术吃不透,造成用钢量过高,从而造成成本上升,工程费用加大。

4、设计变更随意性较大。很多建设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没有做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从而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必要的监督,更改后的工程造价没有进行及时总计累加,工程造价未实施动态的管理,更没有对因变更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关责任追究。

5、现场签证问题多。(1)监理人员对合同认识不深,对造价管理、预结算知识和有关规定掌握不够,以至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另外有的监理责任心不够,签证由施工单位填写,且不认真核实就签字盖章。(2)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蒙哄欺骗,遇到问题不及时办理签证,结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3)施工单位为了中标,故意在投标文件中少做或不做某些子项目,在工程决算时再利用施工现场签证,提高工程造价,有的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签证金额大于投标金额,严重地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四、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分析研究

1、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目前,建筑物逐步走向多层、高层、甚至超高层。对地基的要求越来越高,天然地基已无法满足工程需要,地基处理方案也越来越多。就桩基而言就有好多种,如现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双灰桩、碎石桩、高压喷射水泥桩、粉喷水泥桩、粉喷石灰桩等。事实上,各方案造价往往有较大差距,选择经济好的方案能大大降低造价。

2、控制层高。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层高,会使工程造价降低。有资料表明:层高每下降l0cm,工程造价降低1%左右,墙体材料可节约10%左右。

3、采用“隔震”技术。“隔震”在多层中可采用,其主导思想是将建筑物的基础与主体之间用一种特殊的橡胶垫即所谓的“隔震垫”隔开,使基础和主体之间的刚性连接变成柔性连结。这样一旦发生地震,可大大减轻地震力对上部主体结构的影响。因此,整个结构受力构件的配筋及截面尺寸都可以减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4、各专业设计协调配合。在实际中经常发生凿洞拆墙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及时协调各有关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设计中。

5、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建设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只要加强设计阶段管理,选用节约方案可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建设全过程的控制重点。在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原则上应按照初步设计标准进行,提高标准增加费用,就使费用提高几倍。在此,设计概算不能正常发挥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分析了上述情况,控制建设市场“三超”的几点措施:必须加强对设计变更的控制监督,堵塞由于不合理的修改变更而提高工程造价: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同经济人员一同跟踪对设计的具体施工,当发现设计与实际有差别,材料可以代用时,要及时征得监理人员同意进行更改,并由经济人员检查实际费用的增减,控制在投资范围内;建全专业设计人员经济责任制,实行节约提奖的政策。按照投资概算、预算和结算的不同阶段,将投资按专业分配,控制落实专业经济责任制,使设计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在监理控制之中,并应在多层次方位对方案比较,对不负责任的突破阶段造成浪费的要追究经济以至法律责任;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及国际通行的惯例相适应,应发挥工程监理单位的作用,实行对建筑预算人员在设计全过程中的作用,使经济人员能参预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密切同专业人员的协调配合,跟踪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第5篇: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绿色公共投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比较分析

一、引言

绿色公共投资,亦被称为自然资源环境公共投资,是与绿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投资中有关于绿色项目建设的政府(包括中央与地方)投资。在公共投资及其效率方面, Aschauer(1985)提出的生产函数法把公共投资作为一种投入,加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再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从而分析公共投资存量是否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绿色投资研究上,国外学者Douglas Trevor Kuzmiak 1995?雪在其文章中提到现在发展的环境问题,探讨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研究美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是其影响力和方向探讨。对于绿色公共投资,国外系统研究较少。

对于公共投资及其效应、绿色投资及其效应的研究,我国学者也做了不少的努力。马拴友2000?雪把公共投资作为一种投入,加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再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从而分析公共投资存量是否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于长革(2006)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得出结果公共投资与产出正相关;并且,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出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殷强2007?雪实证分析了我国公共投资的宏观产出效率、配置效率、微观X效率,并用制度变迁、制度分析来诠释我国公共投资宏微观效率的损失。孟耀、张启阳(2005)在解析了绿色投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了绿色投资的方向和发展思路,以及构建绿色投资制度,发展绿色投资,实现循环经济的建议。邢秀凤、刘颖宇(2006)选取1988-2002年的山东省环境与经济数据,建立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蔡珞珈、黄蔚(2006)选取 1985-2004年湖北省的环境与经济数据,建立人均 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证明了湖北省的环境曲线不符合典型的 EKC特征,而呈显著的三次曲线特点。肖蓉蓉(2007)利用湖南省 1988-2004年的数据,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证明了受众多因素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 U型只是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一种。对于绿色公共投资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很少,较为完备的是郭涛、朱永杰的相关研究。郭涛、朱永杰(2010)研究了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宏观效率,实证分析了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效率、规模效率和结构效率,并对宏观效率缺失情况和增减变化做出初步评价。

目前,国内外对于公共投资及其效应的研究比较多,都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公共投资的宏观效率、规模效率、结构效率等。但是,对于绿色公共投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还很少。我国学者还没有集中突出对绿色公共投资领域研究,没有聚焦绿色公共投资的核心问题——绿色公共投资的效率,还缺乏对该理论框架的系统和专门的论述。

本文将基于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自治区的特殊情况,故不作考虑)的地方绿色公共投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政府绿色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特别是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政府绿色公共投资的宏观产出效应;其次,本文将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将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与其他27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和绝对量进行对比分析。

二、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效应实证分析

近年来,江西省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支持以民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从2005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约10亿元支持林权制度改革,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2012年江西将再安排90亿元,实施50项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业农村等7个方面。

江西省不断加大绿色公共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从以下方面讨论。

(一)绿色公共投资产出效应计量分析

1.绿色公共投资产出效应分析的理论方法

根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是国内研究文献来看,绿色公共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产出效率,以绿色公共投资和国民经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来测算。而且,产出效率的衡量主要有以下有三种不同思路

(1)可以用生产函数法,把绿色公共投资作为一种投入,按时间序列拟合回归分析法直接测算;

(2)把人均GDP的增长率分解为资本一产出比率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之和;

(3)用绿色公共投资生产率来测度,经济增长率可近似分解为绿色公共投资生产率增长率与绿色公共投资增长率之和。

2.本文采用的绿色公共投资的理论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的生产函数法对绿色公共投资的宏观产出效应进行度量分析。利用2004-2010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从而分析绿色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多大贡献。

本研究主体采用的也是此类方法,部分根据本研究所采用数据的具体情况进行变更,但不影响其主体结构。本文的生产函数回归模型如下:

GDPRit=Ai+αlnGGIit+βlnLit+γTIMEt+δWESTi+θMIDDLEi+μit

其中,GDPRit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Ai常数项,代表广义技术水平;GGIit代表绿色公共投资额,ln表示对其取对数;Lit为就业人数,ln表示对其取对数;TIMEt为定义的时间变量,TIMEt=1,2,3,4,5,6,7;EASTt、MIDDLEi、WESTi为定义地区变量(根据中经网上地区分布来区分东、中、西部);α、β、γ、δ、θ分别代表,GGImit、Lit、TIMEt、WESTi、MIDDLEi的边际产出系数;μit为误差项。

3.样本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R)数据。采用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以及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004年=100)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就业人数(L)的数据。采用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28个省、市、自治区的年末从业人员数。

(3)绿色公共投资GGI?雪的数据。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采样时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公共投资和森林营林国家投资这两大项。绿色共投资额=环境污染治理公共投资额+工业污染源治理公共投资额+森林营林公共投资额,绿色公共投资额利用CPI指数(2004年=100)进行指数化处理。

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又分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三项。

(1)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包括燃气、集中供热、排水、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利用2004—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其计算公式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额=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中的国债资金+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中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2)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包括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其他;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其计算公式为工业污染源治理公共投资额=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额中的自筹资金。

(3)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包括新建、扩建、技改中的“三同时”环保投资额。根据本文查找数据过程来看,本文认为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额是已经被纳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中,故不作重复计算。

森林营林投资额源自2004—2010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各省、市、自治区的公共投资数据。其计算公式为森林营林公共投资=森林营林投资额中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森林营林投资额中的国债资金+森林营林投资额中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4.计量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拟合优度R方和调整后的R方分别高达0.972450和0.971725,残差平方和为较小数值15.0918,可见模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F统计量为1341.312远大于临界值F0.05=2.21,线性关系非常明显。在T检验中,LNGGI、LNL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T0.05的值,而且,LNGGI、LNL、T、C的P值都很小,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具体回归模型如下括号内为T统计量:

GDPRit=2.285194+0.46191lnGGImit+1.477330lnLit

(11.59164) (11.74179) (42.49865)

+0.145198TIMEt-0.479694WESTi-0.186112MIDDLEi+μit

12.26056) ( -9.101471) ( -3.643975)

R2=0.972450 F=1341.312

总体来看,回归效果比较好。其中,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462,对GDP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产出弹性小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1.48。可以看出,绿色公共投资的产出效率低于劳动力,绿色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小于劳动力投入。

(二)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效应对比分析

至此,本研究已经证实:绿色公共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成正相关关系,并且,基于本研究数据,其产出弹性为0.462。但是,对于中国每个省份的具体情况,我们还不是很了解,下面,根据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自治区的特殊情况,故不作考虑)的具体情况,江西省与其他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比较。

近年来,江西省的绿色公共投资的相对量与绝对量变化的情况如下:

以上三个图显示,江西省从2004—2010年期间,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的变化趋于一致,都是总体呈现上涨趋势,绝对量有所增加:绿色公共投资额在39.5-42.5亿元之间波动,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则在92-100元之间波动,2004-2008年呈明显上涨趋势,但是2009年有大的下降,2010年有所增加。但是,从图1可以看到,三大比重没有显现上升趋势,反而有弱微的下降趋势,相对量下降。根据人均GDP、人均GI、人均GGI、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聚类分析将28个省、市、自治区分为3类,江西省处于第2类,与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云南、陕西、青海省归于一类。

三、结论与相关建议

(一)实证分析结论

1.从回归结果可以得出,我国绿色公共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具有显著影响,其产出弹性可观。

2.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绝对量呈上升趋势,而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相对量没有增加,反而有轻微下降。

3.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处于低位。2010年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和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在研究的28个省、市、自治区中分别以41.035亿元和95.790元排名13、18位,处于中、后阶段。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与第一名江苏省144.255亿元相差100亿元,是其28.44%,不到三分之一;江西省人均绿色公共投资额与第一名北京市433.152元相差337.360元,是其22.11%。

4.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额占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其他省份也低。从表2(按绿色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降序排列)可以看出江西省排在第9位,而在绿色公共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江西省却只高于少数几个省份,位于倒数。

(二)可行建议

加快生态江西建设、实现绿色崛起,鉴于绿色公共投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江西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政府就应转变公共投资结构,增加绿色公共投资支出。江西省从绿色公共投资方面应该尽量做到:

1.不断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和政府绿色投资监管评价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生产模式,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创建以生态文明为特征的现代工业文明。

2.扩大造林面积,增加植树造林投资额,不仅是绝对量上,还要在相对量上有所增加。森林植被是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经济、社会、自然的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切实保护森林植被、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是根治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森林营林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权力,政府加大森林营林支出,为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奠定绿色基础。

3.引进能源科学发展技术,不断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增加财政支出用于激励企业减少排放、降低污染。

4.加大污染治理的强度,增加污染治理经费,特别是要大幅增加农村环境整治投资。以往的政府的绿色投资多倾向城市,农村的环保问题严重,资金少,环境整治工作难以开展,农村垃圾随处堆放,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投资有利于农村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Aschauer P. and J Greenwood.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M. Carregie 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85,vol.23,pp. 91-138.

2Douglas Trevor Kuzmiak.America's economic future and the environmentshap-ing tomorrow through an awareness of yesterdayN.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Vol. 10 Iss 8,pp.3-14.

3Towards green growthR.OEC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Reviews Germany 2012.

4马栓友.中国公共资本与私人部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2000,(6).

5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 2006,(2).

6殷强.我国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7,(5).

7孟耀,张启阳.循环经济发展中绿色投资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11).

8邢秀凤,刘颖宇.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计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9蔡珞珈,黄蔚.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当代财经,2006,(8).

第6篇: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人工劳务费、原材料费用、施工设备费用、机械损耗费用等。而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降低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于段,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途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每部分费用支出进行估计、监督、优化和控制,成本控制能够及时地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实现利益最人化。加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扩人在市场上的生存空间,也是企业积累则富、扩人规模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企业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存在很多不足,不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研究和学习先进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可以提高项目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成本不断降低,进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在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上,表而看起来职责明确、清晰,但缺乏集体的成本管理思想。例如技术人员只管技术和质量,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常常采用可行但不经济的施工技术:而工程项目组织者只负责施工的进度,为了保证准时完工,过多雇佣施工人员或使用设备,从而导致项目成本的浪费。

2. 2管理方法不完善

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首要使用本钱会计的方法来对比施工中成本的预计值和实践值,这一方法使用于施工接近结束时是可行的,它能够判断出费用是超标或节省的,但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实践上是对项目开展全部过程的管理,全部过程的每一时间的成果并不相同,而对成本预计值和实践值进行对比后得出的成果并不能够阐明费用在此刻的差异到底是进度超前还是落后致使的,抑或是成本的超标或节约而致使的,不能给项目负责者供给可靠的决策的根据。这儿就引进了新的管理方法一挣值操控剖析,它在成本费用的估计值和实践值之外,引进了很有立异的挣值这一概念。经过计算机管理,能够明自精确地将每个时间的进展和费用的定性和定量的区别表示出来。引进挣值,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很人的含义。

2. 3材料管理不严

浪费现象严重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 07o,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无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从仓库领料有数,但余料无回收,失窃浪费严重,尤其是计件承包只包工不包料,工人班组只顾出产值,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机械设备过度磨损:小型于动工具更无人爱护,有时借出有于续,返还无验收,或下料计算不准确,损耗率超标。钢材看管不严,遗失时有发生:材料型号不对,造成闲置浪费,材料供应量与实际不符等。

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3.1完善成本控制的管理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都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制度和技术方法,导致很多部门权责不明确,因此成本预算不合理,实际成本和期望成本值差距过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人物是项目经理,将任务分配到其他的部分。应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的每个关键环节、阶段进行控制,并将工作明确的落实到某个部门的某个人身上,每个员工的职责分明不可越级。同时,为保证每个员工的工作做得到位,企业应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通过物质奖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每个员工认真对待自己工作。

3. 2提高员工成本控制意识

建筑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培训,提高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统一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识和方法。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开会总结,各部门l_报进度和实际成本。在企业内部组织培训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这是保证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前提。则务人员不仅要熟悉本职工作,还应掌握和了解自身企业的产业链、原材料价格对比、加工工艺、主要技术方法,从而在做预算时才能制定符合实际的成本值。工程造价人员在成本控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知识,还要有则务、管理方而的能力,才能保证事前成本控制的准确性。

3. 3加强施工企业项目质量成本控制

在建筑企业开展施工的过程中,虽然工期目标和质量标准是最根本的要求,但是也不能因此而盲目追求这两个目标,必须在其中融入科学的、合理的以及必要的成本控制。具体来看,工程施工往往需要兼顾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四人目标,并将这四项目标进行细分,融入到每项具体施工工序之中。例如:强化对于每项工序的施工监督,通过对施工一次性合格完成来对成本进行控制,严把质量关,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第7篇: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经济评价;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一、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含义和基本要求概述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其工程实施过程极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投资风险大,因此为了保证投资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分析。

建设方案的经济评价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在完成市场预测、厂址选择、工艺技术方案选择等研究基础上,对拟建项目投入产出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计算及分析论证,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以往的投资决策依据仅仅是建立在传统的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而忽略了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即使进行简单的经济评价,其经济评价所用数据也大多是由预测和估算得来的,加之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这些数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的投资决策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因而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为了对投资项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尽可能地减少投融资的风险,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必须满足经济评价的基本要求:1、资料数据准确可靠;2、方法科学;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4、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5、多方案比较与优化。

二、建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分析

经济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于项目从前期策划到后期执行的每个阶段,

2.1设计阶段经济评价 设计是项目的灵魂,设计的成败决定了项目的成败,所以建筑工程设计必须以经济性和质量可行性为前提,利用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好的质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技术和经济的统一,是建筑工程项目取得良好效益的有效保障。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把握技术和经济性原则,充分结合两者间互相制约的因素,合理分析比较,得出两者最佳比例关系,才能充分体现设计过程中的经济技术性。

在设计阶段的经济评价中,常常用到贴现法和利益费用的比较法。

2. 2所谓贴现法,即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项目寿命期间的各种费用,按照相关比率进行贴现,将其价值化,然后以价值化的数量进行对比。贴现法是当前的经济评价中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在2011年的工程实践中有个项目:燕山石化塑料分公司燃气管料生产线改扩建工程

①项目背景介绍:目前,PE燃气管在欧洲、美国、日本以及韩国已经十分普及。我国的PE燃气管应用仍然比较落后,2005年,我国用于燃气输送的PE管材仅10万吨,随着我国能源结构向天然气转变,PE燃气管的用量将快速增长。据统计,2010年用于燃气输送的PE管材达到30万吨,“十二五”期间有望达到100万吨。

塑料分公司是燕化公司下属的专门生产改性塑料和功能母料的企业。为尽快将燕化公司的100级燃气管专用料7600MBL推向市场, 2009年在塑料分公司进行了工业化试生产,并在东营胜邦、沧州明珠、河北亚大、山东华信、山西万士达等燃气管生产企业进行推广。产品得到了下游企业的初步认可。

②项目决策:经燕化公司研究决定对系列燃气管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进行申报立项,包括黑、黄、橙三色燃气管料的全系列产品。结合实际情况,为节约投资并实现产出优质产品,提出如下方案:

1)对燕化化工二厂一聚车间准备报废的C线造粒系统进行利旧搬迁,用于生产需求量较大的黑色燃气管材料,产量为2.6万吨/年。

2)、新建一套生产能力为4000吨/年的生产线,用于黄、橙色燃气管料的生产;

3)新建4个50立方米的产品均化仓,对产品进行均化。

③经济评价:经济评价围绕本方案的可行性以及2.6万吨/年的生产线用来生产黑色料是否为最佳方案来进行。

在项目经济评价分析过程中发现,利用炭黑母粒生产黑色管料的原料:黑色母粒和助剂成本低,生产工艺成熟并且有大量的市场需求,早期投入少,投资回收快,而利用黄橙母粒生产有色管料则生产工艺需要自行摸索并且成本每吨比黑色混配料高出600元,而且目前市场未拓开,所以目前应该以生产黑色管料为主,本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41(小于行业静态回收期基准值8年。);计算期为16年(含建设期1年)的内部收益率为16.42%(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13%),由此得出结论:本方案可行。

但是考虑到项目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立足长远来考虑,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发现:黑色混配料的市场目前已经处于成熟期,竞争强烈,现阶段进入市场在技术和经济上都不具备优势,而有色管料的市场处于上升初期,如果能先行占有市场,在燕化树脂所对有色管料的合成进行实验并优化各项指标后,一旦推向市场则其每吨售价高出黑色混配料1000元,假设用4000吨/年的生产线用于生产黑色料,用2.6万吨/年的生产线用于生产黄橙管料,则在销售量高于1.4804万吨/年时,黄橙管料生产的内部收益率将高于16.42%,由此看出,项目初期应按既定方案实行,之后的运营期间,必须定期对市场进行分析预测,在黄橙管料预测需求量达到该量时,应该改变策略,以主要生产黄橙料为主。

2.3所谓利益费用的比较法,即在设计阶段中,计算能够取得相关利益的建筑工程量,然后通过预算来得到工程费用量,从而比较两者间的差别。这种方法一般只用于投资方,其最大的优势是直接获得利益和费用的差值,直观地体现投资回报比

2.4施工阶段项目经济评价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经济评价是工程项目的具体经济实施,是验证设计阶段的经济评价最有利的手段。在工程施工阶段,经济评价主要围绕两点来进行:施工方案和新技术、新材料。施工方案实施理想,能保证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反而言之,会给整个建筑项目带来相关损失;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合理运用则往往会给工程项目乃至整个行业带来里程碑式的发展。

2.5在每个阶段的经济评价中都伴随着风险评价,风险概率评价一般通过对大量已完成的类似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来确定各风险变量可能发生的状态及相应的概率,从而在对项目的风险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概率树方法来对项目进行分析评价。

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问题

在我国,自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以来,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大大提高,许多项目由于其前期工作(主要是可行性研究工作)扎实、充分、深入,避免或少走了许多弯路。但是仍有很多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经济评价数据来源不详,甚至有些项目已经实施,已经投入运营,为了某种需要,再回过头来补做可行性研究,其中报告中起重要作用的定量研究――经济评价,也是敷衍了事。显然,这类经济评价已完全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当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工作不扎实.项目的经济评价应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完成高质量的项目经济评价,首先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基础工作是否认真细致,搜集的资料是否完整可靠,直接关系到经济评价工作的质量。然而,一些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由于受时间、经费、人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工作不够深入,资料匮乏,过分地依赖现有的数据或仅凭主观推测,因而很难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2)忽视经济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许多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侧重于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很少分析项目的不确定因素。然而不确定因素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投资项目中,找出主要不确定因素,分析其影响程度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规避或减少风险损失的对策,对项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3)评价带有目的性.评价人员往往带着求证项目可行这样一种潜意识去进行项目的经济评价和论证,就必然会更多地关注项目可行的一面,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负面影响,有时甚至在项目实施之后才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济评价。这种现象在目前的经济评价工作中时常出现。

四、提高经济评价质量的几点对策

(1)从思想上重视经济分析.作为可行性研究中定量分析的重要部分,经济评价在项目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如果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经济评价的重要意义,就不可能得出公正、科学、可靠的评价结论。不仅有关从业人员应重视经济评价工作,项目业主、投资方及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同样也必须高度重视可行性研究中的经济评价工作。

(2)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目前,有些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自我学习的意识不强,业务知识陈旧。不少勘察设计单位缺少精于市场分析预测、项目运营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知识的专家,这种状况影响了经济评价的质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形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友好、节约型社会的新理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重视经济不确定性分祈。当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已由法规性文件予以固定,可一般的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却重视不够,尤其对市场、投资及经济效益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对项目的影响分析预测不够,导致许多项目实施后实际数据与可行性研究出入很大,甚至完全失实。有些项目尽管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作了敏感性分析,并显示项目效益对一种或几种不确定因素相当敏感,但决策者重视不够,依然依据方案内部收益率和还款期进行决策,容易导致失误,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投资项目建设要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宝贵资源,且一旦建成,难于更改,因此投资项目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更显重要。

(4)合理发挥技术经济人员的作用.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需要众多人员为之努力,其中技术人员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专业的技术经济人员来说自己应该具备开发、消化和修改评价软件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去使用软件,进行评价。

五、结语

当前形势下,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作为工程项目的重要经济指标,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把握各个阶段中的经济评价指标,认识经济风险,才能使得建筑工程达到最大效益。

第8篇: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造价控制途径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迅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的标志之一,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认真做好我国的建设工程领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2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是建筑产品的建造价格,它的范围和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1.建筑工程的建设投资

工程造价从广义上讲,是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的全部建设费用,可以指预期费用也可以指实际费用。它是该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所以也称为建设投资。

2.2建筑工程承发包价格

从狭义上讲,建设项目各组成部分的造价,均可用工程造价一词,如某单位工程的造价,某分包工程造价(合同价)等。这样,在整个项目建设程序中,确定工程造价的工作与文件就有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标底与投标报价、承发包合同价的确定等。

在建筑市场规范管理中提及的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较多的是指建设项目中承发包工程的承发包价格,它是建设投资中有关工程制造成本的部分,即建筑产品价格。在这里,工程的范围和内涵既可以是涵盖范围很大的一个建设项目,也可以是一个单项工程,甚至可以是整个建设工程的某个阶段,如:土地开发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等。人们习惯上通常把工程造价的这种含义认定为工程承发包价格。1997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八条中的“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就是这种含义,即“建筑产品价格”。

3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的相互制约

3.1施工管理中工程造价概述

工程造价管理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减低成本的关键,其现代工程施工企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施工管理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不仅存在相符相依、共同实施的管理关系,同时其才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工程造价的实施,但是其管理工作如果存在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其也会造成工程造价成本的提高,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工程造价的编制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工程施工管理的开展,由于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对施工企业设备情况、人员情况了解不足、分析不够将会导致工程造价编制的不合理,从而使企业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完全按照工程造价作为指导进行施工管理工作,造成施工管理混乱,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以自身管理水平与工程造价的科学编制为基础,注重管理优化与工程造价的百年之,以此为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2工程造价对施工管理的制约关系

工程造价的科学编制对施工管理工作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对施工管理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在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科学编制是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指导性文件,其对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工程造价编制的不科学造成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开展与工程造价不适应,从而导致施工管理工作开展不顺畅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工程造价编制不科学还会导致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有关的变更审批,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管理工作的制约作用,以科学的工程造价编制为基础为工程施工管理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施工企业设备情况、人员情况等对工程造价编制进行复核,以此保障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保障工程造价与工程的适应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与施工实际脱节而影响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3.3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制约关系

施工管理是否科学对工程造价编制的科学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施工管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特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控制与管理,有效保障工程造价与实际成本相符合。而传统粗放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造成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中由于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偏低、施工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造成工程造价失控、施工成本增加的情况屡见不鲜。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工程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制约影响,以自身施工管理优化为基础,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提高,以此减少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制约影响,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如何科学实施工程造价,促进企业施工管理的开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工程造价与施工管理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也使得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工程造价与施工管理的相互作用与制约关系开展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以工程造价的科学实施施工管理的科学开展,以施工管理的有效进行促进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提升。因此,现代工程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编制阶段即应该进行有效的造价编制管理,保障工程造价编制的科学性,使其能够真正的指导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自身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健全,以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为基础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促进工程造价控制的科学开展。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促进施工管理的开展,同时通过施工管理工作的细化与完善促进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提升,以此达到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达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

任何工程从开工、施工到竣工结算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不仅周期长而且每个时期都有许多问题需要现场解决,所以单靠施工方案和图纸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施工现场时不断变化的,对于任一套图纸都应做到由现场和现场的实际情况不相一样而发生变更,从而采取不同的措施而发生签证,进而也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做好各项变更、签证资料的整理完善工作是很必要的,因为这些实际发生的现场资粮都是以后工程竣工的重要依据,对工程造价都有着直接影响。

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是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下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供出经济补偿和时间补偿的也要求。索赔是工程承包中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合同条款、规范、标准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变更、差异、延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承包商不可避免地出现索赔。索赔的健康开展对于培养和发展完善的建设市场,促进建筑业的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促进双方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履行合同,有助于双方提高管理素质,加强合同管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它有助于双方更快的熟悉国际惯例,熟练掌握索赔和处理索赔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对外工程承包的开展;有助于政府转变职能,使双方依据合同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协调工程造价和工期,从而使政府从繁琐的调整概算和协调双方关系等微观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助于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可以把原来打入工程报价中的一些不可预见费用,改为实际发生的损失支付,便于降低工程报价,使工程造价更为实事求是。所以需要严格认真的对待施工过程中的索赔。

5.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从决策到投产使用中的每一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就对建设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建设单位一定要加强对自己工程部门的管理,吸收更加专业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丛书编委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第9篇:工程经济中经济的含义范文

要使学生对周围环境质量及人地关系引起兴趣和关注,正确判断和评价人地关系现状和趋势,并能自觉调控自身行为使之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树立环境伦理道德观,学会识辨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中美或丑的行为并自觉给以正确导向,以身作则,倡导绿色文明行为。

要使学生懂得环境作为资源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含义:一是指环境对人类这一主体在物质、精神、文化、情感、美学、经济诸方面的满足程度;另一方面是指为使环境价值得以保持和提高,必须对环境有一定的经济投入,使环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另外,环境是具有所有权的,为此,应用法律、政策、经济手段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管理和制裁。

要让学生懂得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认识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毁灭资源为代价。要在不降低环境质量、不破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不减少未来收入的基础上创造经济利益。 落后国家和地区要摆脱贫困,应走发展清洁生产、生态经济的致富之路。

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要加强全球合作,建立一系列新的、公正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全球伙伴联系。要认识当代人对自身生产和消费的合理制约和正确导向是对后代人的一种负责和公平,以实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

要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社会的发展战略,它几乎涉及所有的学科领域和产业部门,必须依靠全体公民、社会团体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公众、团体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将决定持续发展的进程,要使学生增加自觉参与的意识。

在学习地理知识方面,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则,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对德育和智育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如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的地球表层知识和重要的地理信息,这些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解决人地关系矛盾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强化环境意识。

在地理技能训练方面,不仅要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文字、数字、图表和地图等地理信息资料获得知识或表达知识的技能,还要训练学生直接从社会、自然的实践大课堂中获得地理知识信息并准确表述它们的能力,如测量、统计、调查、绘制等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地理技能。

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和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应用能力。一是学会学习,成人后继续完成终身教育;二是学会应用,就国家或地方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发表见解、提出方案,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因为接受知识是一个终身过程,随着知识的高速增长,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心任务。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总和。培养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地理能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理自学能力,包括地理阅读、地理图解、地理信息分析、处理及地理思维能力等;二是地理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地理调查、地理评价、地理判断和地理预测等。能力培养与单纯传授知识不同,它必须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使地理技能和地理知识加以综合利用才能完成。

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走出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在知识上面面俱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上应改变重说教、轻能力的现状,避免只是从消极方面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而要从积极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