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

第1篇: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213-01

一、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是乡镇文化的重要阵地

乡镇文化站能否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与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关。优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乡镇文化站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因此,首先,给乡镇文化站配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专职人员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提供人才,使乡镇文化站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其次,是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再次,是努力改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保证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正常运转。把乡镇文化站建成一个党面向群众的窗口与农民群众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利用阵地发挥基层文化站的战斗堡垒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两个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基础平台,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乡镇文化站要承担起以人为本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文化站要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的结合落实到基层;进一步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乡镇文化站在基层的战斗保垒作用,提高农村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他们为建设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创新活动形式是提高综合服务的有效途径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里,在我国经济成分发生多元化变化的同时,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向多元化、复杂化的方向转变。乡镇文化站就是一个最方便群众、最切合实际、最有效的学习和宣传的阵地。因此,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开展创新活动形式是学习和宣传的最有效途径。

(1)用乡镇文化站的阵地优势,开展内容丰富的农村实用型科技培训。

目前,农村农民群众最盼望的是致富奔小康,因而,对能够直接促进其致富步伐的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培训最受欢迎。乡镇文化站应紧紧抓住农民群众所求,大力开展各种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培训,以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活动。

(2)利用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服务。

乡镇文化站可以利用图书阅览室吸引广大农民群众进站借书、读报,培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可以利用阅览室举办各种书法、美术、剪纸、雕手工艺品展览,把过去只能在农民朋友个人之间流传的各种工艺作品,进行挖掘加工使之登上“大雅之堂”,进行展览传授,这样既鼓励了创造者本人,又带动了当地群众参与工艺品创作。同时,利用棋球类、拔河及现有的一些设施,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娱乐活动。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3)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经常联系上级专业部门和文明单位开展文体下乡驻站活动。还应经常联系有关部门开展驻站培训活动,这实现了乡镇文化站活动的经常化,也提高了乡镇文化站活动的档次和水平,文化“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2篇: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建文化阵地创文明社区—北海街道水木清华社区文化阵地纪实

社区作为社会地域生活共体,已成为一个个微型小社会,而以提高居民素质、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社区综合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文化作为社区文明的核心,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力,做好新时期社区群众工作及加大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去鼓舞人、团结人、提高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是北海街道水木清华社区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几年来,水木清华社区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区为主旋律,使这块面积达11.7万平方米的新型社区里,人人唱文明歌、读文明书、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蔚然成风。

一、以人为本,建起社区活动室

办好群众文化,传播先进文化,让社区群众在参与中接受先进文化,在接受中思想得到升华。办好群众文化,水木清华社区要干好的首件事是建阵地、抓设施,让群众有活动场所。为办好社区活动中心,社区调动了三方面的作用解决了问题:一是调动了社区自身的作用,再穷也不能穷文化,基于这一理念,社区把原想出租的二楼办公用房进行了简单装修,建起了40平方米的社区党校、市民学校,7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55平方米的书阅览室,70平方米的多功能电教活动室,35平方米的健身房。使社区居民有了学习与活动的场所,有了一种“家”的感觉。二是调动了单位的作用,与辖区单位、共建单位联手开展“社区文化共建”,得到了单位的支持,投资金、赠器材、送图书,建起了300平方米的科普休闲画廊,10米长的宣传窗,15米长的科普长廊,25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6500平方米的科普文化广场,各类宣传版块36块,阅报栏2处。三是调动了社区群众的作用。大家的事大家办,在群众中开展“我为社区捐一本书”活动,使社区阅览室已有各种藏书2500余册,如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成为居民群众读书、看报、下棋、娱乐和健身的好去处。

二、以活动阵地为抓手,丰富文化活动内涵

倡导社区文化,吸引群众参与,关键是要把社区文化办出特色,贴近居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使社区文化走近群众,自觉成为社区文化实践者和受益者。水木清华社区正是朝着这一目标在不断努力着,三年来,水木清华社区以市民学校,社区党校为基地,积极开展居民综合素质工程,以科、教、文、卫、德为主线,坚持教育引导与文明熏陶,灌输教育与文明教育、宣传文化活动与制度三结合,一是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现已累计举办党课、电化教育15期;二是对社区居民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德教育为主的各种教育、咨询、培训累计38期,三是结合寒暑假,对未成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举办“法制教育”、“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培训”等各种教育培训班26期。四是拓展活动领域,广泛开展高品位现代化教育活动,组织社区老党员、下岗职工进大学培训(托普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现已成功举办了3期培训班,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水木清华社区还依托文化活动阵地,遂步组建了社区腰鼓队、合唱队、戏曲队与健身队等各种文艺团队,并开展了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做到了活动不断、好戏连台、寓教于乐、健康向上。一是以文化广场为阵地,扩大参与面,以健身为主(打腰鼓、舞剑、扭秧歌),重在参与;二是以文艺舞台为平台,提高自编自演节目质量,歌颂新人新事,讴歌时代精神;三是以家庭为细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居民的欣赏水平和自娱自乐的能力;四是以节日为契机,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如举办文艺晚会、卡拉OK、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棋类比赛、书画摄影展等;五是以小区为窗口,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如及时更换黑板报、宣传窗、阅报栏、信息窗等内容,使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能知家事、国事、天下事。

第3篇: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网络文化;职能;革新;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进入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成为人们常用的重要工具。数字文化馆成为了基层文化活动的新平台,也是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新形式,是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新方式,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阵地和文化信息传播的新途经。因而,数字文化馆建设是时展的需要。

一、实践中国梦文化梦,时代需要创建数字文化馆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文化馆主要设施基本以图书阅览室、辅导室、排练室、文艺活动室、展览厅以及演出厅为主。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成为发展群众文化的新契机。互联网传播面之广,是当前任何宣传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跨越省市、超越国界,覆盖世界各地。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及时了解信息。网站制作简单,容易掌握,青年人一般了解基本操作模式就能进行。使用笔记本电脑更是便于携带,任何地方无线上网后都能随时操作。因此在信息社会里,掌握群众文化阵地制高点,建立数字文化馆是时代的需要,更是群众文化建设新的重要形式。

数字文化馆平台的最大特点表现为:1、快速对外进行文化宣传活动,及时报道地方文化活动动态。2、宣传地方文化特色,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能更广泛地得到宣传。3、开展对外文化活动,举办不同形式的美术、书法、摄影网络展览,拓展与外界的文化空间。4、展示地方网络艺术创作,搭建群众的创作平台。5、上级领导快速了解地方文化动态,及时检查和推动工作落实。6、提供群众文化生活阵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

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开拓工作思路,文化建设需要创建数字文化馆

文化馆是政府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其社会职能(一)宣传教育的职能,及时地向广大人民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开展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二为方向”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的是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情操,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四)辅导文化站和基层业余文化组织,培训各种文学艺术人才;(五)开展文化阵地活动,繁荣群众业余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群众业务文化生活;(六)组织文学、音乐、舞蹈、血艺、书画、摄影等各种群众文化艺术门类的创作,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信息社会,作为文化馆如何创新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如何运用网络科学发展文化事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答。

第一,领导应转变工作思路,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切实认识到信息社会、数字社会已经形成,世界网络已覆盖整个社会,网民群体在社会上已经产生,特别是青年成为网络文化的主力军,支持做好数字文化馆建设已迫在眉睫,因为广大群众需要网络文化,建设各地数字文化馆,形成全国庞大的文化网络,是时代的需要。

第二,树立起文化馆工作者的高度责任心。宣传教育,举办的活动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责任。掌握网络技术,运用文化艺术专业形式,积极开展群众网络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网络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现代文化生活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应有的职责。

第三,建立网络文化队伍。现在文化馆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在自身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这为建设网络文化队伍提供了后备人才。通过正确引导、积极培养形成全国现代文化网络艺术人才库,为文化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第四,建立全国数字文化馆体系。一是建立全国各地数字文化馆管理中心,制定各地方数字文化馆网址目录。二是连接全国数字文化馆,形成巨大的文化网络数据库。三是构成文化立体层面,拓展文化活动空间。形成文化活动新格局。全国现有文化馆、群艺馆近4000多个,如何创新文化工作,在新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公共文化事业新的起点。

第五,申请建立地方数字文化馆域名,占领地方文化阵地,是地方文化馆版权的重要环节,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否则域名阵地就会丢失,地方文化话语权就会让别人抢占。

第六,扩大加强数字文化馆的宣传力度。过去文化宣传只停留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互联网的影响之广、传播之快是任何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三、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为群众办好文化馆网站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公共文化需求的变化决定服务必须不断拓展,作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机构,文化馆承担的是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要的职责。但要真正能够发挥公共性,必须研究公共文化需求不断发展的特点,研究社会公众文化生活方式、内容的变化,研究文化服务形式的推陈出新,才能真正成为公共文化的中心。

第4篇: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一)加强重点对象普法,培育普法亮点

全面推行非人大任命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推广领导干部、公务员述法、考法新举措。推进学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示范辐射作用的法制宣传教育典型。继续组织“送法早班车”到乡村、集市为农民普法,推广如东、通州等地农村普法经验和启东聘用大学生村官担当农村普法辅导员的做法,切实解决农村普法难题。利用暑期时间,组织青少年参加学法用法守法演讲、法制教育主题队会、青少年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化服务企业“五送五帮”主体活动,针对企业需求,组织普法讲师团开展巡回法制讲座,宣传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推进市级机关与社区结对普法共创活动,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情况督查,促进社区普法宣传工作。开展第五批“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村(居)落实普法要求。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高普法渗透力

要组织各县(市)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风格迥异的法治文化街区、广场、展馆、主题公园、教育基地等固定的宣传阵地,同时开发设计法制教育宣传短片、法治动漫,利用火车、汽车等流动阵地进行法制宣传。月份组织全市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命名工作,进一步发挥法治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刊《南通法制宣传报》(暂定名)替代《南通普法》,展示南通各条战线法治文化建设特色做法。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各地要发挥当地文艺骨干作用,围绕“五五”普法主题,创作编排1至2项法治文艺节目,以丰富多样的文艺表现手法展示南通法治文化底蕴,为争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市增添亮点。

第5篇: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杭州市外宣媒体 阵地建设的现状

多语种、全媒体、广覆盖,搭建对外传播平台。经过6年多的建设,杭州市已经形成了涵盖中、英、日、韩等多种语言,囊括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门类,以在杭驻杭外国人和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外籍受众为主要目标,兼顾本地市民学习英语的需要,并向欧美地区华人读者延伸的外语媒介体系,有力配合了全市外宣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

各媒体及时准确报道杭州新闻资讯,成为对外宣传重要阵地。几年来,杭州外宣媒体阵地及时做好全市特色亮点、重大会展和涉外活动等重要新闻的报道,发挥熟悉情况、渠道顺畅、版面充足等优势,组织专访、连线报道、直播等深入报道,有效服务了每年一度的“动漫节”、“西博会”,以及像国际友城“市长峰会”、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管理会议、中阿合作论坛等重要涉外会议和活动的宣传。如在去年和今年西博会开幕前夕,英文《上海日报》连续两年与杭州市合作出版16版全彩色英文西博会特刊,随当天《上海日报》对外发行10万份,达到了良好宣传效果。《国际日报》中国新闻编辑部对西博会等重大节庆事先做好宣传预热,活动期间还派记者来杭采访第一手新闻。同时,各外宣媒体根据各自定位,在宣传报道上各有侧重《HANGZOUWEEKLY》在报道中注重城市实用生活信息的介绍,切实为驻杭外籍读者服务。《品味杭州》针对在杭日本企业界人士较多的情况,侧重商贸经济文化信息的报道。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外宣媒体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外宣媒体迅速官方权威信息,特别是杭州网、中新社和《上海日报》等及时将外文报道上网,使境外媒体第一时间了解事件信息并转载,在“实战”中切实有效遏制了恶意炒作的蔓延。

政府扶持与媒体自我提升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媒体影响力。杭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十分重视全市外宣媒体阵地建设工作,每年定期召开外宣媒体阵地工作座谈会和总结会,了解掌握外宣媒体阵地最新发展动态,经常性地为阵地建设及新闻报道提供工作指导和信息服务,并积极促进各外宣媒体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在负责重大涉外活动宣传协调时,杭州市委外宣办还专门对外宣媒体提出工作要求,组织安排采访报道,做好报道反馈收集和分析。在经费方面,根据各媒体特点,每年为外宣媒体阵地提供总计超过110万元的扶持费用,保障了全市外宣媒体阵地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各外宣媒体阵地资源配置和受众群体相对稳定,已具有一定实力。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走遍杭州”扩大节目报道范围,延长节目时间,调整播出时段,增加播出频率,收视率从0.5%左右增长到1.23%。杭州人民广播电台“英文速递”栏目在内容上寻求突破,由新闻报道向专题制作方向发展,听众反响良好。《都市快报》英文“杭州一周”专版开设“帮办服务”、“文化俱乐部”等栏目,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杭州网在英文、日文频道,外,新开辟了韩文频道,填补了杭州外宣媒体阵地建设空白。

杭州在外宣媒体阵地建设方面起步较早。6年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稳步推进,从无到有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能够做到以我为主、正面宣传为主,杭州地方特色鲜明。但从总体来看,整体工作水平仍需提高,吸引力亟需加强,需要与杭州增强国际知名度、提升影响力的对外宣传工作相适应。主要问题表现在:

报道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外宣媒体栏目还停留或满足于报道有一定“量”的层次,对“质”的追求还比较欠缺,以中文思维办外宣媒体的现象比较普遍,“外宣”特质不明显。

语言水平不够规范流畅。部分媒体存在中式英语倾向,请翻泽公司直接翻译中文稿,有时翻泽质量不高。

结构排版设计等需要加强。有的媒体版式设计、字体等不符合外语媒体惯例,不够美观大方和图文并茂。

对外传播面和传播效果有待改进。部分节目、栏目制作出版周期较长,篇幅较短小,内容和发放范围偏窄。致使对外宣传作用受到限制。

加强杭州市外宣媒体 阵地建设的对策

提高认识,在打造外宣媒体精品上下功夫。

据统计,2008年杭州市常驻外籍人口8000余人,境外来杭旅游人数达到221.33万人次。同时,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杭州市对外招商引资任务不容小觑,这些都需要全市加强对境外的宣传,加强对在杭驻杭外国人的宣传。最近有个新词“mediadiplomacy”很流行,就是“媒体外交”的意思,国与国之间需要用媒体表达国家形象,杭州要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迫切需要开展“媒体外交”。各级宣传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把对外媒体阵地建设工作纳入新闻宣传总体格局中通盘考虑,切实加强领导,为阵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保障。

各阵地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树立品牌意识,从打造外宣精品的高度提高对阵地建设的认识,以国际思维和世界眼光来重新审视对外报道,加强目标受众群体的研究,按照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我们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做好宣传。把我们要对外宣传的与受众需求有机结合,加强新闻报道的策划,增加自主采编份额,增强媒体的吸引力,使外宣媒体成为目标受众不可或缺的朋友。

强化管理和指导。引导和激励阵地做优做强。

杭州市委外宣办作为外宣媒体阵地的主办单位之一,与承办媒体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切实增进对媒体报道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一是加强日常指导和服务;建立杭州市委外宣办群发短信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向外宣媒体阵地重点新闻报道信息,及时明确杭州市宣传重点和突发事件报道提示、注意事项,特别是在涉外活动报道上做好指导工作,有效服务重大外宣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优秀外宣阵地评选活动,给予表彰和奖励,推动各阵地加强自身建设。三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辟新的外宣媒体阵地。

加强资源共享,形成全市外宣媒体阵地的合力。

从现状看,杭州市目前已经有“十个一”的外宣媒体阵地,从数量、投入上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这些资源分散到各个阵地,工作难免重叠交叉,力量薄弱,即使力量最强的外宣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也是“身单力薄”,且各媒体各有侧重,各有优势,只有共享资源,形成互补与合力,外宣媒体才可能越力、越好。一方面可以整合全市外宣阵地资源,通过定期召开杭州市外宣媒体阵地工作会议,交流座谈工作经验,沟通信息,进一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宣传报道合作;另一方面,各阵地要积极利用杭州涉外部门资源,争取各外宣协作单位的支持。杭州旅委、经贸、招商等部门每年对外旅游招商活动不少,需要外宣媒体做好预热宣传和深入报道,都是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和很好机会。

开展互动活动。提高外宣媒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港台媒体及杭州市传统媒体经验看,组织读者(听众、观众)互动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是提高媒体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各外宣媒体阵地都已积累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而对在杭外国人来说,身处―个陌生的城市和环境,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缺少朋友,需要交流沟通的平台或机会,帮助他们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外宣媒体阵地具有开展交流互动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有这方面的优势和基础,能够担负起这个任务。现阶段,杭州市几家外宣媒体阵地可以联合起来一起组织,杭州市半官方的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一起参与,造大声势,扩大影响。互动活动如果做得好,不但能为读者服务,帮助在杭外国人与同样旅居海外的外国人交流,与本地人沟通,体验杭州的品质生活,使之成为今后杭州潜在的宣传员,也能架起受众与媒体间的桥梁,有利于外宣媒体改进宣传报道,达到双赢的目的。

开拓思路,增加媒体经费、人力等方面的投人。

第6篇: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的部署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xx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要求,县文明办决定端午节期间在全县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志愿服务、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二、活动内容

1.开展“温情端午”主题活动。以“温情端午”为主题,在全县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着力增强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各地各单位要发挥新乡贤引领作用,开展民俗知识讲座,举办关爱老人、包粽子送温情、远足登山、美化乡村等活动。

2.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县属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宣传端午节庆习俗,引导群众了解端午文化,感悟爱国精神。各地各单位要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利用各类文化阵地,深入基层,充分宣传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

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各地、各文明单位、各学校要带头组织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依托社区活动广场,开展群众乐于参与的经典诵读活动。

4.开展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走访、慰问等活动,组织他们参加端午期间的各种主题活动;组织向辖区内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送粽子、生活日用品等,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5.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精心设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以普及端午传统习俗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为切入点,组织开展科普卫生知识宣传、民俗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以“清洁城乡 美丽家园”为主题,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劝导、清理牛皮癣等活动。

三、活动要求

(一)组织群众参与。各地、各单位要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精心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把广大市民吸引到活动中来,增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发挥阵地作用。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基地和各自阵地的作用,精心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节日庆祝活动。

(三)做好资料归档。各地、各单位开展活动的图片、总结,请于6月1日下午下班前报送县文明办,联系电话:xx,邮箱:xx

第7篇: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一、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上“造势”

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而这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造势”。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造势”活动,激发职工的安全责任感。

一要定期组织技术比武、技术练兵、反事故演习等,要经常举办安全征文、安全警句征集、安全演讲、事故报告会、职工家属座谈会、安全形势分析会等活动。要利用好舆论和宣传阵地,宣传报道安全生产经验动态,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要在办公区域、工作场所和职工活动比较集中的宿舍、食堂悬挂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标语,或提炼安全警句,建设安全文化长廊,或设立安全色彩化标识,在所有的工作场所,用色彩标识警示作业人员,达到用视觉效果警示职工。当有些职工看到这些警示牌板时,便主动会放弃违章盲干、抢先下班的念头,重新确立了“干个标准活,交个放心班”的意志,使干部职工能时时警觉到安全,处处拥有安全。

三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可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工作要形式多样,专家授课、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案例教育、观摩学习、分析讨论、预案演练等。培训工作要改变不出事故不培训,出了事故才培训,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培训中应进一步激发职工兴趣,讲求培训效果。

四要建立以“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自主管理模式”。通过成立安全自主管理小组、实施月度自我评价制度、开展“安全大家谈”活动、实施职工操作安全质量跟踪卡、签订“不违章”承诺书等措施做保证,真正实现“我要安全”的目标。

通过“造势”,要使广大职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入脑入心,全员认知,而且要内化到心灵深处,转化为安全行为,升华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得到在从事任何一项工作时,思想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做是否安全”的效果。

二、为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策划

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文化现象,是进行安全管理的有效形式。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而安全文化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安全文化阵地来实现。在管理中引入文化层面的东西,更有其现实针对性。所以说,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企业要发挥自身作用,凸显自身价值,挖掘自身资源,站在全局高度,从安全理论阵地、安全媒体阵地、安全文化设施阵地等三个不同层次和领域上进行总体策划。策划要在继承和创新的原则下,对已有的文化阵地进行整合提升,实现文化管理效能的最大化。要立足安全理论阵地,研究现实条件下企业安全工作的新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职工的行为规律及各类事故中的人为因素等。通过各种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提炼出适合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在安全目标、宗旨、理念、管理哲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论引导,指导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三、在安全文化考核机制运作上进行监督

安全文化建设是对过去多起事故理性思考的结果,是对原有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审视”和重新整合。作为企业一项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文化氛围营造和理念渗透,安全文化建设要在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上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机制。企业要在机制的有效运作上发挥监督作用。

1.督促各级领导自觉地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不折不扣地履行好自己的安全职责,在切实抓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带头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把“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内化在思想上,外化在行动上,不断提升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执政能力。

2.督查各级领导的安全到岗到位制度的实施情况,要及时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多深入班组、深入职工家庭、深入施工现场,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在企业形成未雨绸缪,超前预防,在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所有领导干部都要防止片面强调“分工负责”而忽视安全生产大局的错误思想,做到安全没有旁观者,个个肩上有责任。

3.企业的监督作用还体现在考核的深度上,扑下身子对每一名党员干部“安全绩效”的细致考核考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字统计,而是对每一起三违及事故隐患人的细致帮教和人因分析;考核的深度广度越大,保障作用越强,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取得质的飞跃。

四、为构筑安全文化防线提供保障

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企业应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坚持从职工思想源头上进行疏导,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在稳定人心、增强队伍凝聚力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安全管理上有什么困难,就及时帮助寻找产生困难的思想原因,迅速消除思想上的障碍;职工群众有什么情绪,就及时关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安全生产上取得成绩,就及时表扬,宣传推广。具体来讲:

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预警分析制度,针对职工每一阶段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工人员深入基层摸情况、搞调研,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并抓好落实,及时消除影响安全的隐患。

二是充分发挥基层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在工作中,要教育职工互相提示、互相监督,发现隐患立即说,看到违章敢于说,心有疑问能于说,别人请教耐心说。倡导树立你安全、我光荣,你违章、我有责的良好风气。

第8篇: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文化为魂。这是县委邹书记在散文学会成立暨中国散文网创作基地挂牌仪式上讲话提出来的邹书记把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形象的比喻为人的形体和灵魂的关系,经济为体。既阐述了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体现了一个领导者的高屋建瓴。中华民族文化广博精深,源远流长。秦时设关,西汉置县的历史成绩了地处秦头楚尾、秦巴汉水之间的这块灵秀土地的厚重文化。世代儿女,生活在这块热土上,既传承中华悠久灿烂的古老文明,又发明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文化。今天,研究地域文化,打造太极城文化品牌,应当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掌握激进文化,取其精华;科学结合时代主旋律,与时俱进;发明出代表时代精神,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

一、正视文化现象

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七彩纷呈。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围绕主旋律,始终坚持“三贴近”传承文化,弘扬文化,使地域文化呈现出以下现象。

历史的辉煌、近现代的繁荣发展,1激进文化得到维护。地域的南北交融和明清移民的大量迁入。都成为文化多样化、多元化的必定。从大的方面说,宗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是中国激进文化的主流,这些文化随着历史的演变,传达久远,影响之深。从细微、贴近生活看,民间文化种类繁多,激进文化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农历激进节日等,形成了南北兼容,东西荟萃。汉调二簧、陕南曲子、渔鼓、皮影戏、民歌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迄今保管较为完整且馆藏文物最为丰富的宫殿式古建文庙,各地尚存的徽派建筑古民居,黄州官;激进建筑灵崖寺、孟达墓、文星塔、洞儿碥道观等一批历史遗迹得到维护,成为研究历史文化的实物考证。人以“太极城”为切入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和开发利用,打造动感乡村,送戏下乡,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双高普九”举办各类论坛等等,既维护激进文化,传承特色文化,又发展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以丰富的文化、丰满的热情发明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新气象。

随着各级组织对文化的重视与支持,2现代文化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人们对新文化的传达运用,对文化的需求都在不时扩张,随之派生出的多元化文化如雨后春笋,不时呈发展壮大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文化队伍不时发展壮大。现在除了专业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员外,各类协(学)会门类齐全,会员普及城乡,成为文化事业发展一支活跃的力量。文化阵地有效巩固,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城乡文化,公共文化,民营文化,都有自己的阵地,且能在其阵地上学习文化,研究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让文化深入千家万户,深入各行各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普及,成绩了文化载体多元化的形成,为文化传播、交流、创新提供平台。文化效果厚重丰盈。成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以及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果,都是以文化为魂,让肌体鲜活灵动起来。单从文学艺术界发展来看,这些年始终坚持以队伍建设打基础,阵地建设搭平台,质量建设出成果为目的不管是质量水平,或是主题思想都呈现发展提高的趋势。书法、美术、音乐、奇石、摄影、礼仪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正以不时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应运而生,这些都说明了文化之魂留驻人心,文化已潜移默化到各个领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文化格局基本形成。已经由单一的农业大县发展到工业强县。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肯定会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格局。文化已经形成激进文化奠基,现代文化领跑,产业文化兴起的格局。也就是说,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统一的儒家文化思想及平和中正,思无邪的儒家文化精髓在农耕文化、家族文化、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的形成激进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进入21世纪,文化赖以存身的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和传达手段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和文化市场化、大众化、传媒化产生,文化变主动应变成主动求变,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成为必定,因而在激进文化,市场文化和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网络文化都能围绕生产生活,人们精神需求等迅速兴起并成发展趋势。

都是系统工程,4文化资本正在发力。文化建设和其他建设一样。都有资本的积累过程。文化随同着漫长历史演变,资本积累厚重富有。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原始积累在发力,激进文化在发力,现代文化在发力。两千多年建县的悠久历史;秦头楚尾古老的地域历史;明清移民南北文化交融历史;汉江母亲黄金水运繁华的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厚重的历史,都成为的骄傲,成为宣传推介的名片,成为繁荣文化的根。节日文化,礼俗文化,民俗文化,用现代人的方法传达激进文化,使激进与现代兼容,雅俗共赏。文学始终担当起文化的重头,文艺创作后浪推前浪,近几年出版、发表的各类文艺作品,或传承激进文化,或讴歌历史、或弘扬当代改革,都能立足,宣传,赞美家乡。数量质量,内容思想,艺术水平,发表层次,对外影响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民间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行业文化,兰草花儿开》大型扮演,举办各类文化节,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把现代文化溶入群众生活,溶入以中心工作为核心的各个领域,融入和谐自然的发展大环境中。文化资本的发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统一思想走出误区

不可忽视少数人对文化发展发生的误区。提倡百花齐放,正视文化发展的积极因数。万马齐喑,调动群众发展文化的积极性,维护每一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在文化建设中做出成绩的老前辈,老同志,但不推崇个人敬重和个人英雄主义;培养和鼓励更多新人创新地域文化,用先进文化、科学文化的魂”支撑经济发展的体”构建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域文化。因此,务必清醒认识以下几点:

保守的即是民族的大众的不是靠一个人,第一。一个单位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大家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充溢激情的人,传承激进文化,创新地域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做出了可喜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这些成果的取得,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一群人的努力。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肯定英雄人物在群众中的作用,又得供认人民群众铜墙铁壁的力量。只有凝聚力量,才会有发展繁荣的基础。

研究文化,第二。打造太极城文化品牌,应该是把激进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多领域、全方位的文化融合,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和谐发展。县城独特的地貌是打造太极城旅游文化名片的符号,招牌,但不是说一个符号就给文化单一定位。少数群众,简单的把“太极城文化”理解为周易预测,算命文化”这种理解的狭隘性不符合先进文化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相悖,一定要走出这个误区,不能一叶障目。

发展和创新文化,第三。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主旋律,紧跟县委宣传部的导向。从目前文化发展现象看,新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以文联为组织、协调、联络、服务的文学艺术界社团组织不时发展壮大;以文化旅游广电局为抓手的群众文化活跃城乡;以单位、企业为抓手的行业文化蓬勃发展;产业文化的兴起,涵盖面广,大有铺天盖地之发展趋势。这种文化格局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定,但是不能偏离先进文化、科学文化的方向。产业文化,弘扬民间文化的时候能把那些低俗新鲜的东西区别对待,坚决不可突破道德底线。

既然是文化,第四。就得讲究文化品位,文化含量。什么可以作假,唯文化不能作假。如果把文化做的没文化,那实在不可思议。发展文化应该是全民化、大众化、通俗化和抓重点、抓特色、抓精品相统一。既要重视整体素质的提升,又要着力培养典型带动;既要发展大众化的文化,又要建设富有地域特色品牌;既要普及通俗文化,又要鼓励宣传的精品创作。希望当今人能留下精美的作品,流芳传世,同时希望文化人不要浪费财力精力,虚张声势,制造垃圾。鼓励多出作品,但并不鼓励滥竽充数。

三、文化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发展文化。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三镇一体’大县城为核心、万人重点集镇为骨架、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的城镇体系建设”战略,1聚文化之魂。解决文化定位问题,将文化溶入建设,让建设富有文化。把和谐文化的魂,融入到县城总体规划和重点集镇规划;融入到观极路、宋家岭观景台总体工程和重点项目中;融入到康华园、党家坝等小区建设;融入到大道、阳鱼岛开发等项目实施中;融入到生态建设、万人集镇建设、生态移民、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中。但凡一切建设,必需融入文化,必需体现特色文化。解决了文化定位问题后,就要解决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动力问题,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民族文化修养,融入到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心灵里,让每一个人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发明文化,享受文化,使自己的骨子里充溢“荣辱文化”廉洁文化”亲民文化”施恩文化”解决了人的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文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问题,把“思无邪”文化精髓,融入到文化建设的氛围中,融入到千家万户群众的心中。

发展文化。解决了文化定位以后,2壮文化队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引导和促进文化的发展。不缺乏文化人才,有一支过硬的有文化,懂文化,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的县级领导班子,有较为系统的各级文化机构,有一批专业的非专业的优秀文学艺术工作者。但是重点或者说人才集散地仍在县城。现在应该把队伍建设的眼光投射到全县乃至更大的范围。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哪个更重要,说不清楚。没文化的军队,一个愚蠢的军队。这是被实践证实了不争的事实。要发展文化,首先必需打牢基础,充分利用庞大的教育战线,做好人的基础教育,通过基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内涵和整体素质;其次是依靠文化行政部门,建立自成体系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狠抓群众文化建设,让群众文化得到普及提高。第三就是发挥文联:指导、协调、联络、服务的作用,面向全县,把群众文化中的精英人才,通过协会的形式组织起来,活跃于全县文化建设之中。

第9篇: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范文

一、舆论引导,用形势政策教育鼓舞人。

我部充分发挥县电台、电视台、政务网站和《*日报*专刊》等新闻媒体主要宣传阵地的作用,县电台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开辟了《讲文明树新风》栏目,电视台《家园》、《身边》等自办节目也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政策宣传和典型宣传力度。3月份到4月份,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示范村*村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相继在《*日报·*专刊》和《*日报》推出《示范村的“美容师”》和《七旬老党员乐当保洁员》两篇报道,对该村七旬老党员义务为村民当清洁工的事迹进行了宣传。同时,在《*日报·*专刊》刊出《黄新庄新农村新景象》,对黄新庄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4月16日,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同志带领下,邀请《*日报》版面编辑,同时组织县两台共同对新农村建设典型*镇*新村开展了调研活动,县两台推出了相关报道。在《*日报·*专刊》做了《走进新民居体验新生活——*镇*村见闻》的专题宣传。我们还把百姓关心的家电下乡、秸秆禁烧、民生工程推进、新农合、疫病防治等宣传作为宣传重点,加强舆论引导,使新农村各项政策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宣传效果,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也鼓舞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二、宣传典型,用先进典型事迹感召人。

我部在宣传报道新农村工作中,我们注重挖掘群众身边的典型,大力倡导和弘扬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推介了一批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目前已经成功推介的典型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典型——*镇*;新农村建设典型——*镇*村,荣获“感动*”十佳称号的,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农村带头人——*镇*村书记*,所宣传的典型都分别在《*日报》、《*日报》、市县电台、电视刊播。在宣传的同时,号召致富能手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周围群众定期举行各实用技术培训,以致富能手为核心组织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开凿流通渠道,掌握市场信息,增加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美化家园,用文明创建活动塑造人。

为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准,提高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今年我县下发了关于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和“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认真开展“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让文明创建活动变为农民的自觉活动。评选“十星级农户”工作,既有物质文明方面的具体指标,又有精神文明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不做表面文章,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热情。每年各乡镇都要评选“十星级农户”,并在有关大会上予以隆重表彰,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典型事迹,村风民风明显好转,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四、寓教于乐,用基层文化活动熏陶人。

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既能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陶冶农民的高尚情操,又能使封建、落后、低俗的文化活动失去市场。据调查摸底,全县11个乡镇均有民间艺术队伍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集镇闹市,每年演出达1500场次,观众达百万人次,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特别是临涣镇的民间艺术团体更是在宣传新农村、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我们联合文化部门把民间艺术队伍作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加以管理和扶持,规范农村文化经营活动。一是对管理规范、节目健康、群众欢迎的队伍颁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和“演出证”,对优秀队伍给予扶持和奖励,对管理混乱、节目庸俗低下的队伍坚持予以整改取缔。二是定期派人下乡进行专业指导,参与节目创作和审查,推动了民间艺术水平的提高。在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体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十分着重农民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提高,利用原村部旧址,开办农村书屋,为群众提供体育文化活动阵地,使农村赌博的少了,看书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学技术的多了,培植文化能人,农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安居乐业,新农村建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