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结对帮扶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
帮扶活动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可开展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联谊、结对,捐赠等形式多样的结对交流、帮扶活动。通过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水平。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具体目标:
1.改善办园条件。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提高有关幼儿生活、学习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品,改善农村乡镇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通过派员深入农村乡镇幼儿园指导、交流,或接纳农村乡镇幼儿园派员挂职锻炼学习等方式,帮助农村乡镇幼儿园全面了解示范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农村乡镇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提供参加学习的机会,形式有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做配班教师等,时间可长可短。同时,要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4.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三、工作措施
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要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以点带面,区域推进,全面提高我市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1.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指导小组” (以下简称指导小组),负责统筹本县(市、区)城乡结对帮扶工作的整体部署、组织和实施工作。
2.组成结对帮扶小组。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辖区内每所省级、市级和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对应帮扶1-2所农村乡镇幼儿园。
3.结对帮扶方式。
以各县(市、区)教育局为主导,搭建交流与推广平台。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教研部门要积极为各结对园所创设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定期组织区域内专题讲座、优秀活动展示等交流活动,总结和推广帮扶成果与经验,不断推动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以省、市、县级示范幼儿园为骨干,多形式开展互助帮扶活动。各示范园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基地,要在县(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园长、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互助交流、教科研课题实施、优质教育活动展示、专题讲座为形式,与结对园所开展交流互助活动,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4.时间安排。
结对帮扶工作,一般以一学年为一期,两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结束后,由县(市、区)教育局对结对帮扶小组进行调整。具体的交流帮扶时间,可根据结对帮扶幼儿园和帮扶内容的需要,按周、月、学期、学年灵活确定。
5.考核与评价。
市教育局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通报,同时将督查结果作为幼儿园参与晋级、复评、表彰的重要依据。每一周期(两年)帮扶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将通过经验总结和展示交流等形式,推广结对帮扶工作成果,并对结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相关要求
1.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帮扶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一、领导重视 活动有序开展
根据区教育局文件和会议精神,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小学与中心小学城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两次到对口学校走访,了解对口学校现状;两校领导多次碰头,商讨、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确保帮扶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城乡结对 师生相互得益
为避免结对帮扶活动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我们注意结合帮扶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通过多次走访和交流,我们确定了与之合作交流的工作思路:从需要入手,从问题入手,从自身优势入手,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合作共赢。
提供岗位帮扶。通过两校之间的相互了解,我们得知wt中心小学在校干的培养与发展上急需得到提高,而我校在教师人员方面比较紧张,校干配备也缺乏人手。在此情况下,经过两校协商,wt中心小学派出于春建副校长到我校挂职锻炼,我校也将教学管理方面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秩序、班主任管理等工作安排由于春建校长负责。在一学期的交流中,于校长将yy小学当作自己学校,将学校的工作当作本职工作,认认真真,恪尽职守,获得了学校老师好评。同时,作为一名挂职锻炼教师,他也对我校的管理的方方面面有了充分了解,对其学校今后的管理有了很好的借鉴。
教科研合作。帮扶活动开展后,两校领导感到,只有开展教科研,教师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学校发展才能有动力。经过沟通,两校领导达成共识,利用yy小学的教科研优势联手行动,共同破解教学难题,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本学期中,yy小学结合本校的语文学科优势,举办了语文辩课进校园活动、语文学科“三读三段”生本高效课堂研讨会,邀请到了wt中心小学的老师到校指导,并与该校的骨干教师进行了智慧的碰撞交流。同时,学校还邀请wt中心小学的全体班主任到yy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的班级管理常规工作,两校的班主任进行了热情交流,收获匪浅。在以上基本活动的基础上,学校领导还多次联系,就两校的问题进行研究,为以后的活动做准备。
学生结对。yy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中午好
我是来自机电研14党支部的谭礼斌,作为一名热能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机电工程学院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中表现突出,很荣幸地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结对帮扶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深层次理解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的意义,一对一帮扶就是你我携手,互帮互助,相互交流,齐心拼搏,共同进步。
一对一结对帮扶,提供了一个学院间不同年级甚至是不同专业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有助于解决师弟师妹在学习上、思想上、或学习目标等问题上存在的困惑;通过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能够让学弟学妹们在学习上少走弯路,收获优异的成绩。
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帮"亦是纽带,是两个"一"的桥梁。两者既是帮扶的关系,又是平等的关系,在帮扶活动中,学长学姐在关注同学们成长的同时,也是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实践自己教育观念和人生价值的渠道。
如何顺利地将自己的一对一帮扶活动顺利进行呢?这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对于我来说,也不列外。在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中,作为一名帮扶者,要时刻以高标准、高追求要求自己,确保深入学习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确保做出好的成效。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积极动员,全局参与,沟通联系,保持稳定,增进交流,确保帮扶活动顺利开展。
在一对一帮扶活动的开始阶段,进宿舍和13公寓418宿舍进行初步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英语四六级基本情况、就业或考研等相关问题,为后面根据对应的情况做相应的帮扶打下了基础。
与普通教育的结对帮扶相比,成校的结对帮扶不论在目的、方式还是帮扶的途径、举措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更多的是通过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师资流动互换培育等方式促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后者更多的是在培训项目的选定、示范基地的建设等方面促进办学内涵的优化及办学事业的拓展。笔者试图以该市为例,梳理并分析出成校结对帮扶的方法及思路,从而培养优秀人才。整体而言,要以“瞄准项目逐一突破,夯实内涵注重实效”为帮扶原则,以“帮扶一项,落实一项,完成一项,提升一项”这“四个一项”为帮扶主线,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一、健全脉络,加强管理,落实帮扶工作的保障力
成人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不能仅仅看作是提升被帮扶学校的一项常态性工作,更应该当作是提升帮扶学校自身、挖掘内涵、拓展事业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在帮与被帮之间确立携手共赢式的帮扶模式。因此,在开展帮扶过程中,要建立并不断健全帮扶的保障体系。
(1)要切实做到确保“四有”。在开展帮扶工作过程中,帮扶双方首先要确保组织上有领导,成立由双方校长参与的专项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其次要确保实施上有计划,根据双方的优势、地理位置以及本土资源,科学制订翔实的结对工作实施方案;其三要确保过程上有落实,瞄准每阶段的工作目标,出台工作举措;其四要确保检查上有考核,注重成果的显性与隐性结合并与相关的考核标准、细则相融合。通过确立“四有”帮扶思路,帮扶双方才能确保该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与推进。
(2)要有效实现“三个转变”。在开展帮扶工作各个阶段中,帮扶双方尤其是帮助者这方首先要转变观念,变“小家”为“大家”,有效实现两教育中心资源的共享;其次要转变思路,变立足帮者本土资源为立足帮者与被帮者双方本土资源,有效寻找突破的项目、互促的基点;其三要转变方式,变一般性的交流沟通为专题性的集中研讨、分析,有效实现帮扶问题的解决与项目的推进。通过“三个转变”,不仅要帮扶对方,而且让双方的视野不断得以开拓,内涵不断得以挖掘,思路不断得以创新。
二、注重调研,由浅入深,维护帮扶项目的科学性
“结对帮扶”工作不是一种口号,也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运动,而是一种常态化的全面性、开创性工作。为确保科学化地推进,帮扶双方应该确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帮扶思路。
(1)注重调研,了解面上情况。自结对帮扶以后,双方应该举行若干次的共同调研,对被帮成校的概况、人员状况、培训项目、发展方向等逐一了解;对被帮成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人口总量、发展趋势、政府支持等情况要有深入的把握。
(2)寻找结症,切准发展瓶颈。通过调研,双方要共同寻找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一般而言,乡镇成校发展的瓶颈可以归结为:年龄结构偏大,制约着思路的拓展;培训项目单一,制约着事业的发展;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着学校自主式强大;政府关注失衡,制约着学校可持续发展。而这些问题,又相互融合,形成问题链、问题群,严重束缚着被帮学校发展的步伐。
(3)针对问题,确立帮扶项目。通过调研与问诊,帮扶双方要确立科学化帮扶的若干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是带领共同学习理论,力求思路的开拓;构建政府之间的媒介,开辟新型培训途径;注重服务方式的沟通,引领三类业余学校;提供对应的资源支撑,逐步推进基地建设等。
三、紧扣项目,逐一突破,确保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自确定帮扶项目后,为保障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帮扶双方要按照“化难为易,逐一突破,有虚转实”的要求,特别注重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1)以学习为抓手,不断转变教育服务观念。首先是携手共同学习。帮扶双方可以以相互走访的方式,围绕《社区教育概论》、社区教育培训途径的拓展、社区教育的服务形式、成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等多个专题,开展结合双方校情的集中学习与研讨。其次是送教上门学习。结对帮扶领导小组中的核心成员,可以专门到被帮扶学校,专门针对地域特点、经济结构、培训现状、发展方向等内容,结合帮扶学校的具体做法以及其他县市成人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开展学习、研讨与商议。其三是“一对一”带培学习。围绕帮扶双方的师资数量,结合各自的师资特长,紧扣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校园文化、培训事业、项目拓展、档案管理等方面,开展师资的“一对一”带培学习。通过网状式、多渠道的学习,采用读、学、议、思、写等学习形式,能有效转变被帮扶对象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培训思路的拓展,同时也实现了双方教师业务素养的跨越式提升。
(2)以拓展为目标,逐渐培育各类培训市场。多元化、多形式培训,是乡镇成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单一化、传统型的培训项目若不有效拓展,其路将越走越窄,事业将越做越小。据此,首先,要积极帮助培育学历培训市场。一方面,帮方可以借助自身已有的资源优势,为被帮方学校打通与高校“零距离”对接的学历培训通道;另一方面,帮方甘作媒介,邀请当地政府分管教育镇长出面,与被帮方政府协调,取得被帮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关注。通过从中协调与沟通,就学历培训工作得到被帮方学校所在镇政策上的倾斜,该镇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并下发到了各个村、企业、居委会。其次,积极帮助拓展其他培训项目。帮方利用本身已相对成熟的诸如建造师培训、电焊工培训、等级工培训等培训项目,将对应的培训通道介绍给他们,将对应的培训经验传授给他们,同时有效地把两镇的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双向互动多赢”式的培训项目拓展与潜在生源共享。
(3)以资助为手段,有效推进中心基地建设。“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是乡镇成校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被帮方可以利用原有的土地资源、种植优势,形成示范基地的雏形,但受资金的约束、技术的匮乏、运作流程的生疏等影响,未能有效发挥基地的功能。基于此,帮方首先是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用于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品种的改良。其次是给予技术资助,对该基地农作物种植进行前期的研究及实验。通过实验,提升农作物的发芽率并尝试将产品进行推广。其三是给予运作流程的尝试,双方结合被帮方向旅游区逐渐发展的趋势,向基地内无偿提供了一定的农村动物进行套养,开展生态养殖。这一方面借助帮方基地的运作流程,让被帮方进行体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即将成为旅游区后的基地运作提供了先行实践的保障。
(4)以带培为载体,务实引领三类业余学校。帮方首先是利用师资优势,帮助被帮方开展三类业余学校进行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力求实现“更新及时,内容充实,主题突出,设计美观”的目标。其次是传授已得经验,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等科学的做法落实于被帮方对三类业余学校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力求双方对业余学校的管理逐步向着“统一管理、统一指导、学、材、统一证书、统一时间”的发展方向迈进。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使留守学生建档率达100%;留守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关爱留守学生,在我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各科任教师任成员,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19个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班级设立留守学生亲情电话,电话号码:****联系人:**
(三)真情关爱,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多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有益于其身体发育。留守学生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
(四)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结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学生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家长”。教师在校时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生活情况;其他时间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五)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学生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六)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七)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帮扶;党员;先锋作用
一、基于校园“五个帮扶”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1、教工党支部帮扶就业等困难学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学生就业关系学生未来前途,关乎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是就业服务体系和学生帮扶体系的重要内容。开展教工党支部帮扶就业困难学生活动,每个教工党支部结对帮扶一至两名就业特别困难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专业优势、自身经历优势、校外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提升就业信心与就业技巧,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一帮扶活动中,党支部应指定专人与帮扶对象对接,支部成员群策群力,促进就业困难学生顺利就业。这既是党员先锋作用的切实体现,也是“全员”开展就业工作的现实要求。
2、学生党支部帮扶低年级团支部、班委会
班级是学生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建设的关键是打造一支团结凝聚、战斗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但低年级的班委会、团支部委员会大多欠缺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与水平相对不足,在开展具有难度的工作时容易出现困扰、产生问题。学生党支部成员一般都是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优秀学生代表,开展学生党支部与低年级团支部、班委会的结对帮扶活动,可以发挥学生党支部成员在工作经验、方法上的优势,给予低年级学生干部更多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更好地成为班级建设的核心。这既为班级建设提供有力推动和保障,也充分体现和落实了“党建带团建”的要求与目标。
3、研究生党员帮扶本科低年级班级
大学低年级学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点。低年级学生需要完成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良好习惯、树立发展目标、打牢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任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惑和具体问题。来自同学尤其是学长的朋辈辅导是学生成长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其它部分无法替代的优势。研究生党员已经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对所学专业形成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如何备考研究生具有自己的经验体会,有的研究生还经历了就业、考研等多种去向的权衡和考量,从他们中间遴选优秀代表担任“班级导师助理”,协助班级导师对与其同专业的本科低年级班级开展指导与帮扶,为学弟学妹们“导思想”、“导生活”、“导学习”,既满足了低年级学生成长的需要,又促进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交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担任繁重工作任务的班级导师的压力。
4、党员宿舍帮扶后进宿舍
宿舍是学生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后勤“社会化”、学生生活“社区化”的背景下,宿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宿舍又是日常教育管理的难点,在思想教育和宿舍管理人员普遍较为紧张的情形下,要让每一个宿舍呈现充满生机活力的良好面貌、按照“文明宿舍”的标准来进行自我建设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加强宿舍建设需从多方面着手,而不同宿舍之间的相互带动、相互帮扶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党员宿舍是公寓内的“标杆”,除了实行党员宿舍挂牌,以强化其表率作用以外,开展党员宿舍与“后进”宿舍结对帮扶,对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宿舍从学习风气、制度建立、人际调节、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帮助,促进后进宿舍面貌逐渐改观,将更好地发挥公寓育人的作用,也进一步推进学生党建工作深入公寓阵地。
5、学生党员帮扶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困难学生是学风建设中重点关注和帮扶的人群,他们有的是学习动力缺失,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当,有的是学习基础过于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和缺乏学习动力的同学会对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还很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除了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学业指导中心提供专业服务之外,应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
二、做好“五个帮扶”活动的思考
1、“五个帮扶”是校园帮扶活动的基础和主体
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作用,其帮扶活动应体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自己的点滴言行,尽己所能地帮助身边群众,如教工党员帮扶经济困难职工、学生党员帮扶心理困难学生等。但本文所述“五个帮扶”应是校园帮扶活动的基础和主体,“五个帮扶”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班集体建设、学风建设、就业服务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意义重大,而且相对易于统一组织开展,能够形成规模,帮扶者也具备开展相应帮扶活动所需的能力,因此应将“五个帮扶”作为校园帮扶活动的主要抓手。
一、夯实片内互动平台,实施以强带弱
为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区域地理位置,以一所样板校为中心,把相对邻近的几所学校划为一个片区。片内互动就是以强带弱,以中心示范校为牵头学校,联合片内学校开展教学研讨。这种活动形式重在片内学校之间真诚互助,重在教师寻求同学科的“知音”,共同合作,相互开放,相互交流,在立足本校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不同学校的潜力和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片内互动需创新举措求实效,健全机制求发展。
1.抓“三线”管理。片区教研协作组属县市级教研室下的一级教研机构。对片区教研组织需实行“三线”管理:一是以教育局局领导挂片负责的“行政线”,负责片区教研的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考评等,为片区教研提供有力保障;二是以市教研室教研员蹲点负责的“教研线”,负责片区教研活动的规划、统筹、协调,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资讯服务;三是以片区中心校校长为片长、其他各校校长为成员的“组织线”,负责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总结,为有效挖掘、充分利用片区内各校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2.抓制度保障。建立片区教研协作组制度,明确规定片区教研的组织领导、目的意义、活动策划、过程管理、经费保障等要求。建立相配套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把片区教研协作组、校本教研、教师发展等评价机制结合起来,建立自上而下的由县市教研室评价片区,片区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的评价体系,每年评选先进片区、先进学校、先进个人,把评价片区、学校、教师,作为激活参与片区教研活动的动力,促进片区教研的可持续发展。
3.抓中心校发展。适度下放组织权、管理权、评价权至片区中心校,做到“五优先”,即优先提供学习资料、优先提供学习机会、优先培养教学骨干、优先配备教学设施、优先参与科研成果评奖。给中心校优先发展权,使之成为片内乃至全市教育的窗口和基地,影响、辐射片内各校。
4.抓运行机制。片区教研协作组要本着“交流共研,各创特色”的片区教研理念和“一年一个主题、一片一个特色、一校一个品牌”的工作思路,遵循“问题集中—课例带动—群体研讨—资源共享”的原则,重在发挥校际间的骨干引领作用,开展以“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共性问题研讨,做到“联校教研、区域管理、协作攻关、典型引路、整体联动、区域推进”。每学期最少创造性地开展两次课改沙龙、同课异构、课堂开放周、优质课及教学设计比赛、巡回示教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片内各校教学教研均衡发展。
5.抓活动开展。各学校开学初把本校来自教师和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教材的问题、教法的问题、评价的问题等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汇总到片区教研协作组。片区教研协作组把上报来的问题加以梳理,找出共性的问题,把急需解决和符合片区发展的问题作为研讨的主题,然后组织骨干教师“强强联合”,“会诊”攻关,按计划逐个击破。如“观课会诊”是片内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观察鲜活的课例,加强片内新老教师同学科“知己”的联系,互相学习、研讨、交流、反思、创新,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改革教学方式。
二、夯实城乡联动平台,实现专业引领
城乡联动重在解决农村片区学校的专业引领问题,加强片区间的联系与沟通。尤其是城区几个师资素质相对较高、教研氛围相对浓厚、吸取信息相对较新的片区,需要承担引导片区间加强学习与交流的任务,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片区间联动。农村片区与城区片区“联姻”结对,就是鼓励和引导城乡片区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的资源优势,开发农村片区学校的差异资源,形成交叉联动的教研网络,从而达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帮扶片区精心组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受援片区送教下乡,通过上示范课、举办讲座、师徒结对、评课议课、专题研讨、教师互访等形式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受援片区教师备、讲、辅、改、考、评水平和应用远程教育技术的能力。
【关键词】党员;育人;研究
师生结对子活动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实施素质教育、营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活动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善了教学效果、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促使学生成长成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进步的喜悦。从师生结对子活动的实践经验来说,完善活动机制,加强思想宣传力度,提高活动参与度显得十分重要。现从师生结对子活动的意义、目标、内容及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师生结对子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方法创新
教工党员有自身的育人优势,特别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教工党员在学校岗位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帮手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培养学生的的政治素质,达到育人的目标。完善师生结对子活动,搭建育人平台,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更多的接触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生信息,提供更优质的育人服务。在人才培养中,高校教工党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正确理解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内涵与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工党员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结对子”活动,以自己的人格和学识教育、影响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培养思想品德高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国际视野宽阔的优秀人才。
二、师生结对子活动拉近师生距离,有利于教学相长
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与潜移默化,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师生结对子活动中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思想品德养成、学习主动性、交际能力、实践能力、自我要求等各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师生结对子活动教学管理工作带来新活力与激情,教师亲和力提高,学生凝聚力提高,学生对学校、教师的信任感增强,铸造教师为人师表的新形象,构建师生关系的新平台,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学校发展教育事业。
三、师生结对子活动的应具有广泛性
师生结对子活动的对象从最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人群中,可以分为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往往比其它学生肩负更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性格较为内往,与人交往不多,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二是学习成绩不理解,同时对自身要求较高,期望值过高的学生,也许一部分是对大学有着过高的期望,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常常不得意,缺少关注,情绪不稳定;三是缺乏学习动力,对学科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通常是被调剂高考志愿的学生;四是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一般自控能力差,在人际交往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得不到认同,常出现自卑心理;五是单亲等其它特殊情况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造成的性格孤僻,情绪比较消极,出现心理问题也较多。
四、师生结对子活动的内容重点
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其真实的思想状况,使帮教与帮心同步进行。同时,要加强平时的帮教,不能有问题的时候就帮助教育,没有问题的时候就不闻不问,重在防患于未然。开展多种活动,带动全面提升。结对单位或个人,协调参与开展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时发现“困难”学生的特长,对个人根据其优点进行表扬鼓励,抓住一点,巩固一点,带动一面,激发“困难”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而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学习进步。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关注学生特别是学习较落后学生的学习情况,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习惯,督促学生学习进步。
五、师生结对子活动保障措施及评价体系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学校成立师生结对子活动工作执行小组,执行小组总体部署工作,不定期召开小组成员会议,专题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考核机制。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估总结,并对“结对子”工作进行评定。广泛发动,抓好落实。每个结对单位或个人要根据执行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计划性与针对性,及时填写相关工作手册,做好记录,进行跟踪。制定并完善师生结对子活动工作细则。把“结对子”工作表现与党员教师党员评优相结合,纳入到党员日常管理考核当中去,纳入教书育人考核体系与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中去,作为评优、评职称的条件之一。加强教育引导,让教师正确认识师生结对子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生明白活动对自身成长成才的益处。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的改善两方面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进行。每学年对结对单位或个人进行考评,根据活动对象的变化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评定可分为:效果显著、有所进步、效果一般、无变化四个级别。对工作效果显著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充分肯定,每学年举行一次工作总结交流表彰会,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予以奖励,颁发荣誉证书。
六、师生结对子活动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是师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解决办法是加强对活动的宣传,让老师和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活动的意义,让活动做到实处,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去开展此项活动,不要让活动流于形式。二是结对子手册填写比较不规范,没有及时将工作内容进行填写,经常是后续再回忆补填。解决办法是让老师加强登记意识,及时填写;结对子手册用电子版,可以节约成本,不易丢失。三是活动开展质量参差不齐,教师无法全面顾及所有结对子学生,部分学生因为时间难以协调而无法参与活动。解决办法是活动面不宜过大,与教工结对子的学生数量不宜过多,以免活动质量受到影响,任课老师与所教班级进行结对,非任课教工与学生宿舍进行结对,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广州商学院师生共建“结对子”活动实施方案[Z].广州商学院,2013年.
[2]李大棚.“师生结对子”活动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4 卷第3期.
[3]孙树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对子”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卷第4期.
关键词: 班级主题活动 德育教育 实效性 学生发展
很早之前我国就提出: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现实是应试教育让整个社会过多地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在之前开展的给学生减负、新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活动下,我们开始寻求转变,努力做到更全面地发展学生。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德育不再是几句写在墙上的口号,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德育及效果。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前沿阵地,班级活动作为学生成长的理想平台,承载着德育教育任务。近年来,在班级活动形式设计上,已经有了许多好的案例,许多教育工作者为此做出了辛苦的努力,学生作为主体更多地参与班级活动,但是德育效果仍然没有取得预想的显著效果。新颖形式固然可以吸引学生,但是不具延展性的班级活动很快会让学生遗忘而达不到德育教育目的。以下我就一个系列班级主题活动案例谈谈延展性班级活动对增强德育教育效果的思考。
一、关注老问题,选取新方法
作为一所普通乡镇中学,我校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都比较一般。如何利用班级主题活动引起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是一个重要课题。活动举行的时间是上学期第7周,这个时间段,学生相处已经快两个月了,相互之间已经有所了解,并且这个时间离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刚好还有一个月,能让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这样一个与成绩有关的主题。让学生预测期中考的前五名,学生能避开直面自己的成绩,更容易地参与活动。在大家参与活动,由班委统计好学生的预测结果后,才是这次活动的主要部分――让学生说明他们预测的理由。通过对学生上交的预测结果进行抽签,然后被抽到的学生说出预测理由。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自然而然会得出,平时学习比较认真,上课总是积极回答,作业按时认真完成等是大家预测的主要依据。教师则在大家说出预测理由后对大家的预测表示支持,并不需要过多强调,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并没有什么捷径。通过这次活动,班级里被大家预测为班级前几名的学生会感到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在期中考前的这一个月更认真地学习。其他学生可能觉得自己的成绩很好,但是没有让大家关注到。教师适当引导这部分学生,引导他们争取考到前几名,让大家注意到他们。通过这一次活动,班级形成一定的学习风气。
二、运用旧形式,继承好传统
学习经验交流是学校期中考后一些班级经常会采用的班级活动方式。这个方式虽然老套,但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活动二是在期中考结束后的第11周举行的,一开始仍然是让前几名学生介绍平时学习的技巧方法,并回答同学提出的与作息时间、参考书选择等有关的问题。在这一部分环节的时候发现,由于方式老套,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很全身心地投入活动。特别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通常认为这样的活动没有意义。所以,在活动最后一个环节,设置了结对帮扶的内容,让班级前五名每人与班级里两个学习成绩比较不好的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帮扶。这样让前几名学生仍然在学习上有一定压力,自己学好才能帮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同时让几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明白班级并没有放弃他们,并通过几个小组相互竞争的方式激励他们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成绩。通常每一次大考后是学生最容易松懈的,这时如果一味给学生强调学习,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通过这样的经验交流,并付诸实践,学生结对帮扶,延续学习状态。并且,这一活动不仅是针对前几名学生和班级几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班级中等的学生如果发现几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通过优生的帮扶有了一定的进步,也会有危机感,同时会找几个优生请教。这样,通过这两次活动,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自觉地投入学习。
三、及时跟进度,培养独立性
活动三选择的时间是上学期第17周,此时结对帮扶差不多进行了一个月,学生没有了新鲜感,此时进行帮扶总结,结束结对帮扶的活动,学生反倒觉得轻松。同时,让优生说说成绩不好的学生平时学习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让受帮扶学生谈谈优生给他们的帮助在哪些方面,可以给所有学生一些参考。此时结束结对帮扶活动还有一个考虑,离期末考试剩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优生应开始全身心投入期末复习,而受帮扶的学生应在前一阶段优生的帮助下,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利用接下来的期末复习阶段对自己进行检验。教师在这一次活动中对全班学生进行期末复习动员,激励学优生继续保持,鼓励学困生不断进步,激发中等生有所突破,让一个学期营造的学习氛围继续保持。并引导学生明白学习最终需要从自身基础出发,学习成绩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必须脚踏实地实现。
四、巧借表彰会,形成延续性
经过前三次活动,一个学期也结束了。学生在上学期的收获和感悟可能在一个假期里都忘了。为了让前几次活动教育效果得到延续,活动四选择在下学期第1周进行。对上学期期中考、期末考及结对帮扶中进步最大的两三个学生进行表彰,使学生尝到一点“甜头”,马上引起他们对学习的重视。同时,学生经过上学期的三次活动后,可能会有新的活动想法,在开学第1周让学生探讨下学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时间安排,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并愿意为自己设计的目标努力奋斗,正是我们这一系列活动的最终目的。此时教师只需要作为一个旁观者,对学生提出的活动方案进行指导和引导。
五、延展性班级活动在实效性方面的优势
(一)延展性班级活动使学校德育教育更系统和完整。
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题选择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使学校德育教育看起来显得比较零乱。延展性的班级活动,几个主题之间有着循序渐进的关系,这样的活动使学校德育教育在总体上更有系统性,同时,几个主题形成的一系列班级活动,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更完整。
(二)延展性班级活动使学生的参与更主动和深入。
从现阶段班级活动看,学校里的班级活动比以前多了,但是大部分仍然是由教师制定活动主题,甚至是在活动中作为主要参与者。延展性的班级活动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参与变成主动地参与。一个主题如何逐渐深入地开展活动,班级里的学生比教师更会想。让学生确定班级活动的开展形式,本身是学生思想的一个成长过程。
(三)延展性班级活动使教育效果更充实和富有层次。
我们一直在追求班级活动效果,实际上短时间内是看不到的。如果时间跨度太长,学生对班级活动就会失去关注。因此,延展性班级活动使教育作用时间一直延续,持续给学生以教育,并逐步深入。学生所受影响在这一个阶段内可以体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判断教育效果。
(四)延展性班级活动使德育教育校本化更具有方向性。
近年来,如何通过班级活动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延展性班级活动使学校从自身办学特色出发,制定好符合学校情况的一系列班级活动,使德育教育校本化有一个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1]黄献忠.重视主题活动教学 推进课程整合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1).
[2]中国百科网.
[3][美国]亚伯拉罕・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人类激励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