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宣传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存在而产生、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但并不影响我们研究、发展安全文化,将其应用于实践。谈到安全文化,首先应该考察“文化”。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有多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定义将文化扩展到除自然以外的人类社会的全部,但没给出对文化的明确定义。因为它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任何事物(包括精神和物质)都纳入了文化的范畴,而文化的涵义应多属于精神的范畴。由人类创造或改造的物质与文化密切相关,可把这些物质看作文化的“载体”,即任何一件由人所创造或制作的物品,无不承载着制造(作)者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或技艺修养等文化的涵义。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文化”时,一般并不是指广义的文化,而是特指人类精神方面的事物,如文学、艺术、教育等,常说的“从事文化工作”的文化即为这种含义。这种“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文化,比这种狭义“文化”更狭义的
“文化”,仅指知识水平或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提高文化水平”、“学习文化”等。
2、安全文化的概念
由于对“文化”有多种理解,因此对“安全文化”也有多种表述。相对于广义的文化,我国有人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两种定义把安全文化限定在精神和素质修养等方面。在许多有关安全文化的论文和材料中,常常看见诸如“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文化”、“学习安全文化”等字样,这些实际上将安全文化看作一种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意识、观念、态度、知识和能力等的综合体,与狭义安全文化的观点不谋而合。从理论上研究和探讨广义的安全文化是应该的,但对于促进实际安全工作而言,则不宜使用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而应使用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分析安全文化的本质。
3、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SafetyCultrue)”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而“Cultrue”一般译为“文化”,但还含有“教养、陶冶、修养、培养”等意思。从INSAG和HSCASNI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来看,将“SafetyCultrue”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实际上,研究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而其目的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行为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这种对安全健康价值的认识以及使自己行为符合安全行为规范的表现,就是所谓的“安全修养(素养)”。安全文化只有与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这就是笔者认为的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反映了这个本质。广义安全文化包含人类所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将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应用于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或社会生活实践中,必然推论出安全文化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结论,并由此产生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制度、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理论知识等都属于安全文化范畴的观点。在使用这一概念从而推动安全工作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容易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感情上的抵触或工作上的茫然。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使用狭义的安全文化概念。
(二)安全文化的功能
笔者认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具有如下功能:
1、教育功能。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根据安全工作的客观实际与自身要求而进行设计的一种文化,它符合施工企业的思想、文化、经济等基础条件,适合施工企业的地域、时域的需求;它传递着施工企业关于安全的目标、方针以及实施计划等信息,宣传了安全管理的成效。既具有相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具有教育性,以促进全体成员产生心理的制约力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B: 现在的确是这样。但宝玑是不同的,我们仍然在继续坚持手工制作产品,很多手表内部的部件仍然是手工生产的。也许你看到的是,用机器生产奢侈品的速度更快,出产量更高。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仍然坚持用手工来进行控制,比如手表内的指针、表盘内的刻花。尽管这些零部件不是直接手工雕刻而是通过机器在制作,但我们始终通过手工来控制这些机器的运作。部件的厚度、绘制的图案,都是高级工匠在控制。手工和机器的结合是我们品质和品牌的保证。
C: 那么在产业链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奢侈品的概念有没有发生变化?
B: 对于我来说,我对奢侈品有我自己的定义。奢侈品是一种很美好的形象,它代表内在的品质。它的这种定义不会随着时间而转移,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奢侈品的外在和内在是完美统一的,也必须达到完美统一。但如果你看一件奢侈品,看到的往往是外表的完美,比如表壳、表针、表盘,而看不到它内在的东西。通过手工完成的奢侈品的内部,是人们所看不见的,而实际上内部的每一处都体现了品质。这种外表完美和内在的完美达到一致,才是我对奢侈品的定义,也是宝玑作为奢侈品所体现的概念。这种概念不会因为时代不同而发生改变。
宝玑有一款非常简洁的手表,外表是银色的。但实际上它的底座是金做的,然后进行镀银。这也是通过手工控制完成的,非常奢侈,但一般消费者看不出。我们拥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对这种概念的坚持一直都没有改变。事实上,整个市场对腕表的需求量非常大,面对这种需求量,我们的实际生产量却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为我们必须保证每一块腕表的制造水准,所以以丧失品质为代价的加速生产在奢侈品行业是不能被允许的。
关键词:以人为本 中职 班级制度文化 建设
班集体的主体是学生,班集体建设的主体也是学生。学生成长最主要的文化环境就是学校,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的定义
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教育。”
二、班级制度文化的定义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中的“软件”,是一种“隐性文化”,其定义是: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
三、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除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以及校规校纪外,中职学校班级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制定必要的、细化的规章制度,使班级日常管理有章可循,如《班干部选举细则》《学费减免暨国家助学金申请班级评议办法》等。在上述班级制度制定或完善过程中,班主任应秉持着“依靠学生,解放学生,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人本理念,这体现在以下两点。
1.组织全员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班级制度的制定要调动全员参与,在所有学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适当集中,最终形成。“制度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例如我们在制定 《学费减免暨国家助学金申请班级评议办法》前,先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资助政策,再展开讨论:“助学金的作用是什么?” “班级如何评选才能彰显公平、公正?”。全体师生参与制定班级制度,学生从情感上更乐于接受,心理上更趋于认同,内容上更便于理解,行动上更易于遵守。
2.把“引导”作为班级制度的首要目的
尽管班级制度有强制性,但班级制度更是用来帮助人、教育人和引导人的。所以不能狭隘地把班级制度理解为对学生的惩戒规则。
中职学校班级制度的内容应尽量避免出现如“必须”“不准”“惩罚”等带强制性和命令式的语句,班级制度的语言表述可采用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班级制度所涉及的内容不应过于绝对。因为中职生尚处在一个世界观未完全形成,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发展中阶段,生活中往往处于“犯错不知错”或是“不自觉犯错”的状态,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班级制度的目的并非是杜绝学生犯错,而是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并及时修正错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忍受学生今日的错误恰恰是为了帮助学生将来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
四、班级制度的宣传与实施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1.加强班级制度内容的宣传
加强对学生的制度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制度的内容,明确遵守班级制度的作用,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班级制度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宣传制度的渠道选择应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利用恰当的教学契机,在启发学生认知的过程中,恰当地进行制度宣传;用好班级黑板报、班级主页等载体,开展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专题教育;必要时,辅以互动性强的教育活动,融制度内容与各项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制度意识。
2.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中职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班级之星评比、温馨班级布置等,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活动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完善、发展。针对迟到现象,我们邀请往届毕业生和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以“学长经验介绍”为主题的班会一位已稳定就业的学长介绍说,在单位上班,迟到一次,扣20元,连续迟到30天,老板就要把你“炒鱿鱼”了。借此班主任向学生强调,作为“准上班族”,不迟到、不早退的重要性,再请学生联系本班和本人实际,说说身边的“迟到”,最后展开讨论“能不能不迟到?怎样做才能不迟到?”
本文作者:刘恒朱成英工作单位: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1、欧美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只从一般产业发展的视角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比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声、视、听等电子出版物以及相关的服务。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认识还不统一。美国主要是从知识产权角度来对文化产业进行界定的。日本是从产业的关联度和产业的内容来界定文化产业,称之为“内容产业”。1912年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1997年英国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随后了《创意产业专题报告》,《报告》首次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理查德•凯夫斯把创意产业定义为:“提供具有广义文化、艺术或仅仅是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霍金斯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四个产业的总和,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以上各国专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行业领域,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认识、看法和界定有相同和相近之处,也有差异。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业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和产业。2、国内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产业门类,但从学科分类来说,目前还没有文化产业学这门学科,文化产业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定义。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2003年,中国文化部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文化产业界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一是从产业的属性来界定。把“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界定为文化产业;二是从是否盈利的角度来界定。提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三是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界定。指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界定。强调“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12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其范围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金元浦教授认为创意产业的基础是“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创意产业的支撑手段是“高科技术”,创意产业的传播途径是“网络等新媒体”,创意产业属于“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创意产业是“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3、文化产业的定义与内涵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学界和政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和概括,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文化产业还没成为一门学科,本文作者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后认为,文化产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文化产业的定义应界定为:“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传播为手段,以产品为载体,以产业为途径,以提高广大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产业。”本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充分肯定了文化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的基础地位;二是确定了创新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和价值;三是强调了传播、产品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载体;四是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创新、没有创意的文化很难形成产业,因此创新、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水墨动画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1、水墨动画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水墨动画迅速发展,成为创意产业的一支新兴力量。水墨动画越来越多的在电视片头、栏目包装、商品广告中被应用。由于水墨动画本身时而清新淡雅,时而浓烈厚重,时而意趣高洁的独特艺术感染力,以及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诉求和审美情趣,水墨动画彰显艺术的魅力,使得水墨动画自然的成为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也极大的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中央电视台于2009年播出的“CCTV相信品牌的力量”这一广告,使用生动连贯,气韵和谐一致的水墨动画,将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进行了有机的、完美的结合,该片用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在配以震撼、雄浑的交响乐,带给观者以激昂的力量,使观者耳目一新。该片以墨在水中逐渐晕开,形态变换的灵动过程为开头,进而变换为水墨画中的大山,在变换为一副水墨的海景,从仙鹤至于游龙,进而出现了长城、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变为列车、飞机、鸟巢国家馆、央视大楼等现代中国的文明标志,最后墨定笔离画面凝结为“CCTV相信品牌的力量”几个大字。2010年上海世博会,水墨动画这一古老而又新颖的表现形式大放异彩,既有三维水墨动画的演绎,也有传统水墨动画的创新形式,水墨动画成为世博会上宣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力量。如安徽馆,巧妙运用水墨元素,以“粉墙黛瓦马头墙,配以一方朱砂印”这样的展馆外观,体现出浓浓的江南风情,雅致的徽派建筑,厚重的山水风光,让观众置身于秀丽的江南风光之中,这清新雅致的水墨动画如梦如幻,让观众在无形中对安徽省的历史人文风貌产生了认同,成功地将安徽人、安徽馆风雅的形象表现给了观众。而在中国国家馆播放的主题电影《和谐中国》中水墨动画又在八分钟的时长中占有了三分钟的长度。影片以大写意的水墨,变幻的城市实景,再配以彩墨的收尾,用这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城市30年来的发展例程。这一影片运用传统水墨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手法,将实拍生活场景与水墨动画虚幻场景进行了贴切的融合,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突破性的尝试。120米的巨幅长卷让每一位观众都真切地领略到了水墨画与现代科技文明相互碰撞的魅力,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与和谐之美。2、水墨动画的在推动创意产业中的贡献水墨动画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水墨动画与目前美日韩等国动画在表现手法上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别,用水墨在表现动画中有三大贡献,一是突破了传统动画的表现手法,将中国画的绘画元素代入动画这种动态表现之中,使得画面语言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多样化;二是水墨动画从感观上更加符合国人的审美观,从思维上更加符合国人的哲学思考,使得动画不再是有所谓的“中国元素”而是真正成为“中国动画”。三是水墨动画作品不再是单纯的动画片形式,更多的是以视觉元素出现在电视广告、音乐录影带、电脑游戏和新媒体装置中。新媒体装置艺术方面,出了许多优秀的互动展示作品。人们正积极将水墨动画与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结合,将水墨动画古朴悠远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风格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3、水墨动画目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水墨动画近年来虽然在媒体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就水墨动画本身来说,发展还有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一是表现语言局限性太大,难以突破传统绘画的限制,使得其应用领域受到局限;二是制作过程复杂,周期过长,投资效益收回较慢,使其难以适应高效率、高速度的现代动画制作要求;三是同时具有优秀水墨画功底与动画制作功底的人才稀缺,使得水墨动画本身的发展受到制约。
一是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组建结构完整、实力强大的制作团队。目前有不少工作室和个人在从事水墨动画制作,但由于水墨动画制作过程复杂,单个的小工作室和个人要制作出大型的有影响的水墨动画作品还难以完成,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将这些工作室和个人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团队,形成合力。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水墨动画属于新兴的创意产业,能够充分反映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其制作周期过长,投资效益回收较慢,所以仅靠个人的投资是难以完成,需要政府在融资方面给予帮助。三是加大对水墨动画的推广和宣传。为了充分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软实力,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扶持,对其成果进行推广和宣传。二十一世纪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水墨画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也是世界的优秀文化,把优秀的水墨动画文化与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推动水墨动画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墨动画的发展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是体现我国自主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广告语翻译 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在翻译的定义――“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中已体现“以译者为中心”的理念,定义中“译者”“适应”和“选择”三者的关系很明显,“适应”和“选择”都由“译者”来完成,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定义中就已凸显。在翻译中关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这就是“三维”转换方法,因此译者必须适应和选择整个翻译生态环境,在“三维”转换中形成“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这样才能得出近乎完美的译品。
生态翻译学下广告语翻译的案例分析
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语言维的选择转换。好的语言表达是翻译中必备的基本技能,选择合适妥帖的语言才能完美表达原文意思,宣传产品,从而吸引顾客。
例1:
原文:Rich choice tobaccos plus the modern filter make Peter Stuyvesant the international passport to smoking pleasure.(Peter Stuyvesant香烟)
译文:选择上乘,品质浓醇,装新式过滤嘴,伴您吞云吐雾,快活走天下。
此例是美国彼得史蒂文森香烟的广告语及其相应的翻译,词句的翻译基本可以与原文一一对应,“rich choice”对应“选择上乘,品质浓醇”,“the modern filter”对应“装新式过滤嘴”,“smoking pleasure”对应“吞云吐雾”,还有“international passport”则相对应“快活走天下”。“伴您吞云吐雾,快活走天下”更是形象地描述出了此香烟产品带给顾客的美好感觉以及香纯口感,让人流连忘返
例2:
原文:We take as much pride in our ultra-modern aircraft as we do in our old-fashioned ideas about service.(国泰航空)
译文:最古朴的服务理念,最先进的服务设施,国泰航空,自豪云中。
此例中的译文并没有完全按照原语的语句顺序,而是先翻译了后面的内容,在翻译了前面的内容,前面的两句都采用了同样的句式,用两个最高级的形容词来分别形容服务理念和服务设施,此处的对仗清晰朴实,使人感觉到了国泰航空最真诚的服务诚意,后面两句也是采用了常用的四字格式,加强语气的同时,给人以乘坐国泰航空的美好感觉,此译文的句式调整和对仗工整使整个翻译具有一种内在的说服力,是很成功的宣传,可见是一个很好的广告翻译例子。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转换,即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曾说过文化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见文化是个覆盖面很广的复杂系统,没有什么不受文化的影响,翻译也不例外,译者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注意原语和译语的文化背景差异,避免译文触碰了译语文化的语言禁忌和文化禁忌,使顾客看到妥当贴切的译文才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舒心和愉悦,进而达到宣传效果,吸引顾客,促成其购买行为。
例3:
原文: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泰晤士报》、The Times的一则广告)
译文:正义的力量,舆论的向导。
此例中原文的本意是对于有失偏见的报道,我们不会引以为傲,尽管表达了公平公正,但却让人感觉《泰晤士报》并不总是报道真实的新闻,而译文中“正义”“向导”体现了《泰晤士报》秉承公平、公正的办报原则,有很好的广告的效果,是个很好的广告翻译。
例4:
原文:青丝秀发,缘系百年。(百年润发洗发水)
译文:Your long hair, my lifetime's care.
此例中,“青丝”指女人的长发,可作为定情信物,“缘”指人际之间互相投合的情意,“百年”在中国也是个吉祥数字的代表,常用来代表一辈子的时间,该广告语巧妙运用了双关,既表达了美满爱情的长长久久,又表达了此品牌洗发水的完美功效。但在翻译时需要注意的有:西方人头发大多不是黑色,他们也没有“缘分”“百年”的说法,所以直译会让人产生误解,译文中“long”和“lifetime”、“hair”和“care”运用押韵的方法,“your”和“my”则是表示男女,也可暗指男女之爱,这样的译文创意巧妙、工整简单,给人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翻译;翻译适应选择论;外宣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27-02
一、外宣翻译
“外宣”就是“对外宣传”,但对“外”的理解似乎有两种。第一种不妨称为广义的“外宣”,相对于宣传主体所在地区而言,外地区属于“外”。第二种可称为狭义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与桥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1]。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狭义的外宣翻译。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无疑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只有这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球各国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创造这种文化的国家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国家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各国所有,不再具有国别性。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译者陷入困境,那么,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外宣翻译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和标准呢?
二、生态翻译
什么是生态翻译呢?我们首先解释一下生态、生态平衡、生态学。《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说,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平衡“是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相对平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就是说,生态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功能关系的规律,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生态又是如何跟翻译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知道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信息转换、文化转换。这种转换很难达到对等或平衡。而这种不平等或不平衡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语际之间,英语被译成其他语言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语言被译成英语的几率。实际上,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又如文化传递,弱势文化相对很少译成强势文化,而以欧美中心主义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却大量译成弱势文化。显而易见,生态翻译就是“一种翻译实践,该实践控制着弱势语言的使用者和译者,该译什么,什么时候译,怎么译”(MichaelCronin2003:167),具体说,生态翻译就是要保持语言地位的平衡,文化交流的平衡[2]。
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由于“生态翻译学”至少涉及到了“生态学”和“翻译学”,因此,它又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学”。随着人类对生物与环境逻辑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现代生态学扩展到了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逻辑关系。而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更进一步使生态学逐步脱离生物学领域,上升到了对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本质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一词则已转义泛指自然健康、保持平衡与“和谐共生”的集合。生态学是奠基于整体主义的科学,其研究方法强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翻译理论是对翻译实质、原理、过程、方法、标准等一系列翻译知识的理性认识和高度抽象。近年产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石,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胡庚申,2001;2004)。在上述生态学和翻译学、特别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逐渐形成了“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综而观之,生态翻译学研究既是一种“喻指”,又是一种“实指”。所谓“喻指”,指的是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而进行的整体性研究;所谓“实指”,指的是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3]。
三、翻译适应选择论
生态翻译系列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2001,2004)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同时,将翻译的“语境”扩展到“翻译生态环境”,其内涵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翻译过程被描述为由译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是其主题概念,可以回答“何为译”的问题;“译者主导”、“译者中心”是其核心理念,可以回答“谁在译”的问题;“汰弱留强”/“求存择优”、“选择性适应”/“适应性选择”是翻译的主导方法,可以回答“怎样译”的问题;而“适者生存”、“强者长存”,特别是“译有所为”(即翻译行为的动因),则是翻译的原始目的,又可以回答“为何译”的问题[4]。这一理论探讨成为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的“中坚”。
四、外宣翻译的生态翻译理论标准
长期以来,说到翻译,必然要提“忠实”。追求译文与原文“形”、“神”皆同,忠实不二,似乎是译者天经地义必须努力达到的标准。这种标准的形成有它历史的原因。首先,长期以来,翻译主要是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翻译材料的面较窄,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而忠实原文、尽量保留原作语体特征,充分传达原作的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往往就是大多数文学翻译的预期目的和要求。其次,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势,似乎文学翻译才是阳春白雪,才有研究价值。造成翻译研究对象集中于文学译作,导致翻译标准的单一性。就广义而言,文学也属于对外宣传,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但是,传统上的“忠实”标准并不能机械地应用于除文学之外的其他外宣翻译。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翻译早已突破了狭义的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进行文化交流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以翻译为工具,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中的各项成果,在国际上树立和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增进外部世界对我国的了解和交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往往是当今翻译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由于对外宣传的目的性明确,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主,译文预期目的现实甚至功利。换句话说,对外宣传文字的翻译,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向英语读者提供文学欣赏,而是要使其在英语语境中发挥某种效果,实现某种功能。而汉英语言文化和修辞语用差异决定了译文不可与原文亦步亦趋,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本国传统的基础上,了解什么样的话语符合外国受众期望,在他们的价值尺度下中听在理,得体自然;了解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传递信息,阐明事实才容易被他们接受,而不是逐字照搬国内宣传语气和行文模式。在话语方式和接受习惯方面,汉英存在巨大差异。西方话语推崇表面上看似平白无华、质朴自然,实则精心构筑的修辞文本,倾向于使用质朴自然、无雕饰、不造作、有真情实感、在平实中显生动、重客观表述事实和传递具体信息的文字(至少是文本表现给人的感觉),不提倡文字表达中过分张扬、空洞无物、重复堆砌。受这样一种修辞文化熏陶的西方受众,也自然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对词语的过分雕饰将冲淡话语的感染力,令人感到虚情假意、华而不实。从而形成不喜修辞中
充斥大话、假话、空话,忌口气过于严厉或过于夸张,不喜用词强烈华丽,感彩过于显露的接受习惯。中国的修辞传统则不同。由于六朝骈体文的影响,以及历史上“泱泱大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喜热闹,好面子的传统民族心理,加上传统和当代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汉语修辞讲究词句整齐对仗、声韵和谐,重视凝练概括、含蓄浓缩,喜欢辞藻华丽、渲染烘托,大量使用比喻意象。
这一传统反映到其宣传用语上,往往表现为用词华丽,喜欢使用抽象、铺张的比喻、形容词、套语词、成语,大量使用均衡对称的并列结构、修饰性词语和渲染烘托性的语言,常有夸大、拔高、煽情的倾向[5]。一些事件、会议和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文字甚至形成了一定“套路”。这些都是汉语语境中常见、汉语普通受众也习以为常、甚至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华丽抒情的文体和热情奔放的语言具有文采和感染力,而宣传用语中动辄便可看到的“世界一流”、“国内领先”、“零的突破”、“再创历史新高”等字眼,作为能够树立民族自豪感、鼓舞民族精神的修辞手段,在汉语语境中得到普遍认同。
鉴于话语受众的不同,外宣翻译应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即“以西方受众认可接受的话语方式,达到宣传中国的目的”。翻译时以原文为基础,以译文在译语语境中达到预期功能或目的为标准,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必要的策略,用西方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建构方式,有效发挥对外宣传翻译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对译者与翻译生态系统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着眼于翻译生态体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其核心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回答了“何为译”“谁在译”“怎样译”等基本问题。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必要的策略,用西方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构建方式,有效发挥对外宣传翻译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李崇月,张健.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J].江苏大学学报,2009,09.
[2]祖利军.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翻译[J].中国外语,2007,11.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关键词]民族新闻;民族特色;民族新闻事业
[作者]蒙丽,在读专业硕士,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编辑。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G210.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072-008
自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新闻”研究引起学术界关注以来,民族新闻的研究在新闻学界从未断续,但民族学、人类学界参与不多,即便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也尚未引起民族学、人类学界同仁的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民族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日显密切。为此,突破狭隘的传统新闻视角,给予“民族新闻”的宏观照察,已成为当代民族学、人类学和新闻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民族新闻”概念的重新认识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张儒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发表《论民族新闻》一文,是我国民族新闻研究开始的重要标志。但在此之前,已有学者做了相关研究。
余正生认为:“民族新闻报道,就是与民族有关的新闻写真。它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新闻报道,除与一般新闻报道有共同之处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共性和特殊性,铸成了民族新闻报道独有的特点和特色。因此,民族新闻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既有共同的要求,又有自己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民族新闻“就是新近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的事实的反映。”民族新闻“除与一般新闻报道有共同之处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共性和特殊性,铸成了民族新闻报道独有的特点。”其“特点”指的就是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就是民族本质特征,即包括民族的社会状态、语言文字、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民族新闻特色就是民族本质特征在新闻报道中的反映。
张万隆认为,“民族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说,凡民族化的新闻活动、新闻事业、新闻工具都该属“民族新闻”。狭义的“民族新闻”,是指我国各民族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新闻作品,反映的是这个民族(特别是各少数民族)中的人物与事件,用的是这个民族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一般地说,我国国内新闻都该是“民族新闻”,因为相对于世界而言,它们都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性。
自张儒发表《论民族新闻》以来,国内学者对“民族新闻”定义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民族新闻的定义已有十多种。张儒认为,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当中的新闻,以及报道汉族或国外民族涉及少数民族的新闻,都是民族新闻。换言之,民族新闻就是以少数民族为报道对象的新闻。但是,民族新闻不等同于民族地区新闻,民族新闻包含着民族地区的各类新闻。它具有专业性、综合性、政策性、敏感性、读者量少、影响小、采访线长、发稿周期长等特点。其内容可归结为政治、经济、文教等三大类型。显然,张儒所认为的“民族新闻”,就是少数民族新闻。这种以报道对象为核心的概念界定,忽略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性。
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新闻即有关少数民族的报道,它是我国当代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特定范畴,在报道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相对规定性。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新闻就是受众及时获得的具有民族意义事实的新信息。有的研究者则从从新闻事业的角度界定民族新闻,认为“民族新闻就是大众媒介及时传播的受众应知、欲知、未知的具有民族意义的事实的信息”。还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新闻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少数民族生活和文化状态的新闻,是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真实展现。”“民族新闻并不只是民族地区新闻,凡是有关于少数民族的新闻,不限地域、不限民族都应该被视为民族新闻。换言之,凡是民族新闻都应当具备新闻的共性与民族的特殊性。”诸如此例,不胜枚举。
目前学术界大体上按照传播地域、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对“民族新闻”进行界定。其中,影响较为广泛的定义是:“民族新闻即新近发生的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关的具有一定民族意义的事实的报道。”但需承认,“民族新闻”至今仍是一个聚讼难决的专业术语。以往对于“民族新闻”的定义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按照某一特征给“民族新闻”下定义,结果是缩小了“民族新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完全涵盖“民族新闻”的范畴;二是过多纠缠于一般性的“新闻”概念,而没有涉及“民族新闻”的特殊本质。故有学者认为,民族新闻即具有民族特殊性的新闻。无法清晰定义“民族新闻”的原因,可能在于受中国民族新闻产生的大背景、大环境的限制。民族新闻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滞后性等特点,这些局限性客观上造成了民族新闻在大新闻体系中的边缘化、小众化的境遇。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X9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52-04
1 引言
近年来,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不甚和谐的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秩序提出了挑战。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虽然,我国企业的安全建设体系正逐步建立与完善,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安全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落后,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安全建设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安全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
2 企业安全文化的涵义和功能
安全是满足人们幸福生活的第一需要,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家和从业人员,都应该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创造安定、祥和、幸福、和谐的社会和家庭做出贡献。
2.1 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存在而产生、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涵深刻、外延广泛。
2.1.1 安全文化的概念
由于对“文化”有多种理解,因此对“安全文化”也有多种表述。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两种定义把安全文化限定在精神和素质修养等方面。在许多有关安全文化的论文和材料中,常常看见诸如“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倡导安全文化”、“学习安全文化”等字样,这些实际上将安全文化看作一种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意识、观念、态度、知识和能力等的综合体。
2.1.2 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而“Culture”一般译为“文化”,但还含有“教养、陶冶、修养、培养”等意思。从INSAG和HSCASNI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来看,将“Safety Culture”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实际上,研究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而其目的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行为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这种对安全健康价值的认识以及使自己行为符合安全行为规范的表现,就是所谓的“安全修养(素养)”。安全文化只有与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2.2 安全文化的功能
在现实工作中,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依靠制度上的“硬管理”,还需要用文化来进行“软管理”。 这一硬一软的区别在于: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立竿见影的、被动意义上的,而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的,它具有引导、凝聚、规范等功能。它的地位是其他约束无法取代的,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生存发展以及企业安全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2]。
3 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1)确保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一些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人们似乎都在默许着这一切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实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些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作祟,不良行为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如果我们搞好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的思维方式已铭刻在脑海,安全的意识已深入骨髓,人们就自然会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隐患与违章必然会得到遏制。
(2)确保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益和价值观念,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侧重关注员工的安全、健康,只有保护好员工,员工才会为企业创造财富,安全文化不仅没有脱离安全管理,而且要作为“推进器”,结合安全管理同步进行,做到软硬兼施、双管齐下。
(3)确保企业完善安全设施和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化形象和具体表现,只有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上,安全设施的投入和使用才能做到完整、完善,安全设施投入的不足,必然会造成安全设施的缺陷,埋下安全隐患。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保障工人安全生产的技术行为,因此,二者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好了,自然会促进整个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提升,赢得社会公众更多更好的信誉。此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和安全资源,减免了事故产生,降低了安全成本,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履行了社会责任,最终无疑会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5)体现企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注重人的生命权,杜绝安全事故,才能达到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目的,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
4 国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介绍与分析
美国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是一家生产黑火药为主的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骄人的安全纪录:安全事故率比工业平均值低10倍;杜邦员工在工作场所比在家里安全10倍;超过60%的工厂实现了零伤害率。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杜邦200多年来形成的安全理念密不可分。
4.1 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安全理念
杜邦最先提出了“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如今这一理念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工业安全的标准。安全理念:
(1)预防为主: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2)管理优先: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负责。
(3)行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
(4)安全价值:安全生产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
4.2 杜邦公司安全管理十大基本理论
(1)一切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2)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
(3)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
(4)安全是被雇佣的一个条件。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
(6)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7)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8)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安全同样重要。
(9)良好的安全就是一门好的生意。
(10)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
4.3 分析
从杜邦的安全理念和十大基本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要想照顾好我们的利润,就要照顾好我们的员工;要想照顾好我们的员工,就要照顾好员工的身体;这使得企业的安全建设成为必要。所有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而员工自身并不期望自己受到伤害,因此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主动预防伤害,这使企业的安全建设由必要成为可能。
对杜邦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安全文化的研究,为我们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外公司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把安全管理放到公司工作的首要位置,项目建设或施工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真正做到了“安全第一”。笔者曾在美方工地施工,只要进入施工现场,无论你是领导,还是作业工人,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否则,绝对不许入场。这看似“苛刻”的规定,却是对你生命的高度重视,是极度尊重你的表现,而国内的大部分公司往往是口号重于实践。有些公司虽然有自己的安全文化建设系统,但却并未完全执行,企业把安全放置于什么地位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归根到底是企业的安全文化问题,不可否认,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企业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5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笔者认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5.1 安全价值观
建立企业安全理念:将健康安全环境视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安全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在社会公众和顾客中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提倡一种理念:企业安全文化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的爱护、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以人为本的体现,是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体现。
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是一个整体,当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为最高价值的原则,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而员工必须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为企业发挥其自身价值,因此,关心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就是在关爱企业自身。
5.2 指导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安全第一”指的是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位,当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任何企业都想提高经济效益,但必须要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行。
“预防为主”指的是安全生产的工作立足于预防,消除事故隐患,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可以看出,预防工作全部做到位,是完全可以预防事故的。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仅需要领导的统筹安排和身体力行以及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安全工作不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整个企业的事,与每名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
5.3 氛围
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首先企业领导要大力支持,并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带动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使企业安全文化成为深入人心,成为工作的一部分。其次要做到安全文化的制度化,把安全文化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建立安全文化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持续、稳步发展。还有安全宣传的经常化,企业要经常地和定期地举行安全文化的宣传活动,例如安全竞赛、安全培训、事故安全展览等,使员工在不断的安全活动的熏陶下逐渐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5.4 安全教育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持之以恒、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新举措,也是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在于教育人、培养人,整体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不言而喻,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
企业应注重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将安全理念贯穿到职工每一天的工作中。在基层工作的人员中,许多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任务繁重,学习安全知识的时间有限。因此,要注重教育的实效性,要强化职工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使职工知晓,每起事故给幸福家庭带来的严重伤害,时刻意识到自己对于父母、配偶、子女的重要意义,真正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激发出认真学习和遵守安全规章的动力,从而避免工作中的失误。
5.5 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灵魂,是提高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激励因素,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就是要把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等活动与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只有深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去,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够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间并实现长期发展。
5.6 物质保障
理论付诸实践,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无论是完善安全设施,改善劳动条件,还是进行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宣传,组织安全活动,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投入。因此,企业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投入机制,安全文化建设才能顺利开展。否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不可能持之以恒或者达到预定的目标。
5.7 约束机制
建立企业安全文化体系需要人人参与,更需要每个人的自觉和自律行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教育和宣传是可以使他们自觉和自律的,但对于少数人来说,依靠教育和宣传并不能解决问题,企业需要制定一些惩处措施来约束他们,促使人们习以为常地遵守各项企业规章制度。
5.8 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无数的实践证明, 单纯靠改善设备并不能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还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而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只有人是惟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无论是机器设备的运行,还是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实施,都需要人来执行。因此,员工的素质成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这也使得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4]。
5.9 抓好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作为企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细胞,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另一方面将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反映到有关部门,使生产组织部门及时调整生产方案,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班组的安全是班组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安全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管理层,应深入到基层的每一名员工。
6 结语
当前,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有技术上的原因、管理层面的原因,但是我国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与国外企业差距更大。因此,加大安全设施、技术保障措施的投入,建设完善的安全文化系统显得尤为迫切,这项工作的开展必将为企业逐渐减少和扼制事故发生,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荣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在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上的讲话[EB/OL].chinasafety.省略/newpage/,2010-04-04.
[关键词]VI设计;品牌形象;发展;推广
1设计选题
鞍钢集团作为鞍山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它的发展就是鞍山城市发展的缩影,郑激宇老师的《钢都百年城记》里边详细的记载了鞍山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一个历程就是鞍钢集团的变化,通过对鞍钢博物馆的参观和对鞍钢集团的参观,以及对一些鞍钢老员工的了解,发现鞍山这个城市的人民对鞍钢的情怀是非常深刻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鞍钢的一些对外的宣传已经有了一些力不从心。
2主题思想内涵
新兴的企业众多,对鞍钢的冲击也越来越大,所以决定以鞍钢为本次设计题目最主要的来源,对鞍钢的企业文化重新进行整合归纳并进行新的设计,让人们看到鞍钢的改变以及帮助年轻人理解老一辈人的情怀,增加鞍钢对鞍山这个城市的影响力,重新定义鞍钢的企业文化,并且利用鞍钢的企业文化作为辐射带,通过对鞍钢企业文化的一些想宣传为鞍山这个城市的地标性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3LOGO设计构思
以鞍钢博物馆为中心,用鞍钢的厂区里的重要建筑为辐射点,用蜗形作为基本的路径将各个形状连接起来,最后形成的这个LOGO(图1-1),颜色也用的蓝灰渐变,不仅体现了鞍钢的庄重,蜗形野体现出了循环利用,高新科技的中心思想。企业更好更快速的发展离不开适应发展的企业文化的指导,企业文化的建立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对于鞍钢这样的企业来说,它作为鞍山城市的形象,它肩负着城市的形象,这个LOGO的标志更多的方向是朝着循环利用的方向进行设计,这也凸显出鞍山人民对于鞍钢发展方向的期盼。
4VI手册三大系统设计说明
鞍钢集团企业文化视觉系统的VI手册共分为三大部分,A部分为基础部分,其中基础部分中包括:颜色系统、图形的基本要素、和以及LOGO中字体的基本要素,B部分为企业形象LOGO的应用,以及LOGO在样机上的效果图,企业形象的设定就是为了能够让企业有全新的定义,有新的活力。C部分为整个企业文化视觉传达系统的总结,作品的集体展示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综上所述,这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有此次企业文化以及识别视觉系统从创作的开始到创作结束的历程,文化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这是企业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个步骤。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