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素质教育;多元思维

毋庸置疑,初中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积极提高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成为最为主要的课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何从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学习习惯出发,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多元思维的简述

积极研究思维活动规律成为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与内容,思维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包括语言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是现代社会人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基本概念分析,多元思维也被人们称为三维思维以及立体思维,该思维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与模式,是从整体角度出发对问题加以分析,能够将思维对象的外在全貌进行展示,从而更快地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从基本属性的分析,多元思维具有客观性、前瞻性、多维度的特点,是从空间、时间等角度出发,对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变。在新时期,积极树立正确的多元思维,对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元思维培养策略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备受关注,初中英语教学中积极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也成为当前的关键因素,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因受几千年传统文化以及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教育者在面对教学时往往会呈现出特定的思维,其中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仅仅从一个角度出发,缺乏创新思维以及能力。然而多元思维最为主要的特征便是灵活性、独特性以及流畅性,所以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突破传统的思维约束,从其他角度分析,不断解决问题。另外,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引а生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出发,对学习内容加以分析,这样一来才能获得知识,才能发散思维。此外,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包括的解题、习作还有词汇等,均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与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发散性思维训练计划。举例说明,在英语词汇的学习中,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2000多个词汇,但是因为受到国情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背诵、记录单词的时候往往存在难度,很多时候会出现学了新词忘旧词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从多元思维模式出发,可以将一个词与另外其他的词语进行关联,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仔细想想与哪些词汇有关,并且第一时间段内找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以及逻辑性思维

在激发学生多元思维中,直觉思维以及逻辑思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主要集中在直觉思维,甚至未经思考便会得出答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但是因为直觉思维存在缺陷,所以还需要采取逻辑思维进行整理与分析,实现对问题的分析、观察、对比,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事项与问题。当然,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实现逻辑思维以及直接思维的整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则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要知道,初中教材中所选择的课文均有逻辑关系,比如,议论文会包含论点、论据以及论证;记叙文则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等。所以英语教师需要在课程中让学生对英语文章的主题、结构、衔接的方式有所了解,在掌握词汇基本含义的同时,能够通过语篇分析的方式锻炼其直觉思维以及逻辑思维。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可以让人更好地处理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思维成为激发学生多元思维的关键因素,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识别真理、假象,那么才能进一步发散思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实施批判性阅读教学的方式,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对作品的基本含义有所了解,并且还可以通过个人分析进行判断,从课本中寻找出有用的消息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四)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通常情况下,英语教师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多个小组,并且按照相应的比例对学生进行划分,在优生的带领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英语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之后,可以经过学生的讨论与分析,在思考与验证中发散思维。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往往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发,且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关键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在多元思维能力培养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融合其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成绩以及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白宇.浅议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159.

[2]冯娜.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8):45-46.

[3]芦雪瑾.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3):32-37.

第2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摘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除了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外,还要实现能力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着重分析了高中生物课上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希望能得到一些收获以改进生物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一、巧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高中生物课堂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求教师巧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诱因和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如此才能在高中生物课堂提高学生思维兴趣和动机。在新课导入时,生物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课程导入语言,使学生产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打开他们的思维,这也决定着生物课程的成败。这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在讲授生物知识有丝分裂时,生物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言,细胞的数量是如何增加的?你们是否知道细胞的数量增多有其神重要的积极作用嘛?我们人类能进行相关的细胞分裂嘛?其结果和动植物一样吗?在生物课结束时,采用小结的方式来回顾课堂内容,这时生物教师就可以采用悬念式结尾,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以引起他们不断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二、有效设疑,激发思维

在生物课堂,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设置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生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意识的设疑问难,强化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完生物学知识“顶端优势”后,教师可以结合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问自己的学生:“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一些果树的修剪,对棉花适时的消掉顶子,会促进他们的成长,提高他们的质量,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有效的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在问题面前通力合作,采取合作式学习的策略,开展生物教学。然后学生进行回答,老师就行评析,总结答案,那就是根据我们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消除果树和棉花的顶端发展优势,让营养在他们生长流淌和分布,这样就会促进他们的成长。接着教师可以乘势追问:“是不是所有的动植物要获得发展,都需要打顶呢?消除顶端优势,比如我们人类,我们常见的梧桐树、松树、白杨树等等,如果打顶,会获得发展吗?这样有意制造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知识迁移,适当联想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有秩序的过程,其中常见的是学生有知识迁移的能力,利用已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采取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方式来探本溯源,解决生物问题。如在讲“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时,引导学生观察“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和“中心法则”后,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生物的遗传信息在哪里?(2)基因存在遗传信息的原因有哪些?(3)遗传信息如何从基因传到蛋白质的?(4)在什么情况下,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差错?其后果如何?在生物课堂上,像这样的设问,层层推进,步步紧跟,就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有效布置作业,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

我们知道,生物课堂上,大多是老师对知识点的传授,即使有学生参与的成分,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的学生,全方位的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的作业布置,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设疑和知识的检验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针对作业,老师要精简布置,经典讲解,做到每道题的布置都有一定的余念,让学生经过自身的思考才能完成任务。同时,建议多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一、深化历史知识教学

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深化历史知识教学,因为只有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够为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历史概念的教学,要能够科学、准确地表达出历史概念。这是因为历史概念能够反映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对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抽象与概括。只有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才有可能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注意,在历史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不时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因为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又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深化历史知识教学,除了要注重历史概念的教学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应注重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帮助和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机,学生只有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具有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能够持久地、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和锻炼自己的历史能力。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1)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教育的社会性与实用性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学习历史不但能够借鉴成功的经验与总结失败的教训,还能够通过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历,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2)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从各个层次与角度分析历史现象,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3)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需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历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1)高中历史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因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历史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提纲,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概括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总结能力。(2)高中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只有进行了独立思考,才能充分调动思维,积极分析,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诱导与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组织课堂讨论

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还可以在讨论中有效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历史教材中的思考题,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较好途径。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资料分析和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通过做练习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4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 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2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张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6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张师傅加工了12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80个零件。这时把6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 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们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1. 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平均分入手,把握住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的关系,即把一个数量平均分就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分配,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引入按比例分配,为学生扫清了认知上的障碍。

再如: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从问题入手逐步深化认识,不但能够解决学生思维过程中无从下手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沿着起点发展,培养其思维的流畅性。

第5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设情境;独立思考;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5-02

当今社会在飞速发展,与世界的融合也越来越密切,这就使高水平的英语人才成为大缺口,而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更应该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们一定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英语人才。要想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就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合理恰当的教学对思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的。如果一个高中生思维不敏捷,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更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法的概念,在解答任何习题时也需要进行思维训练,在实际生活中的英语口语交际训练更需要灵活的思维作为支撑。这就意味着高中英语思维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了教学质量水平。由此可见,思维能力的提升对高中英语的学习至关重要。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高中英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善于创设情境的教师肯定是一位好教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场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英语的思维训练,去钻研教材,理解内容,解答课后的习题。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可以先行设置场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一切学问都起于疑。当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的时候,就是开发学生思维的绝好机会,然后经过全班学生的探究,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当实行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可以锻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设置出一定的模拟场景,让学生提出问题,对于提得好的学生要大加赞赏,对于提出问题一般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增强问题的难度。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再总结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尤其是对于高中英语课本中的一些会话练习,最适合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还可以再加上一定的创新。

二、高中教师要大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主动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

有一部分高中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死记硬背,把单词背过、把惯用短语背过,把课文背过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英语是一门语言,重在运用,而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思考:我怎样让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让别人首先听明白,然后就是怎样让听的人更好地回答我的问题。做课后练习题,同样需要根据场景去思考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思维是发展的首要条件,我们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有了思考,有了探索,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其寻找问题答案的自觉性也就会被激发起来。一个既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也不喜欢积极去探究问题答案的学生是很难学好英语的。比如,教师在讲时态问题时,这是高中英语语法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分词的构成形式有规则的,也有一部分是不规则的,需要学生去记忆。如果单纯靠死记硬背是很难把大量的不规则过去分词都记清楚、用正确的,所以就需要我们去积极地思考,对规则的过去分词进行分类比较。如总结出一些固定样式,如像中文中的构词方式ABB式、ABA式等等。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这种思路去主动地给过去分词分类,对比着来记忆,效果一定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这就是因为思维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人们都说,好奇是人的天性,而求知欲跟好奇心是孪生兄弟,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一门外语,学生本来就有一定的好奇心,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一定会燃起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可以从英语的应用特点、文化背景、交际习惯等方面作出激趣引导,必要时,也可以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英语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就会自觉地开动脑盘去思考问题,使其思维得到进一步地发展,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模拟情境,找到学生思维的激发点,启发学生积极去探索。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思维被打开了,求知欲也被发掘了出来,教学效要自然会非常好。

三、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主动性的激发,独立思考习惯的形成,对一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面对一个现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其形成过程,再运用已学会的知识加以解决,这就会大大提高其思维能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但是现在陈旧的教学模式却一直停留在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记,一切知识就来源于背诵。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也会影响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高中英语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第6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学习环境 适时点拨 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从低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是直观多于形象,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思维,采用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建立表象从而形成概念,通过有效操作,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及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时,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把多个物体看做单位“1”,通过平均分得出不同的分数,这是对原有分数的拓展和扩充,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探索与创造活动,在操作中体现了活动、主动、开放的有机融合,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围绕重点开展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的应用题时,先出示题目: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几个瓶?再让学生读题,分析解题思路。当学生回答出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就是看2.5千克里有几个0.4千克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需要几个瓶,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学生算出结果为6.25后,我问学生:“按‘四舍无入’法我们准备6个瓶子可以吗?”学生回答:“不可以。”我又问:“为什么?”学生都知道需要再准备一个瓶子装剩下的0.1千克油,所以需要准备7个瓶子才行。最后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老师告诉学生:这种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随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了“去尾法”。由于这些例题都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容易理解掌握。这样就引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思维动机。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出来,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创造自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环境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经历了猜测、试验、推理、证明等环节,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中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们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

三、从旧知识引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到学生的直接体验中。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连除应用题时,首先将连除应用题拆分成两道与生活有关的除法应用题,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再出示连除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明白这题与上面两道题不同,然后我启发提问:“能不能一步算出每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吗?”学生回答:“不能。”我接着提问:“既然这道题不能一步算出来,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析解答。交流汇报时,有的小组说出了两种算法,甚至有个别小组说出了三种以上的方法。这样从问题入手逐步深化认识,不但能够解决学生思维过程中无从下手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沿着起点发展,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当然,不同知识、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管起点如何,作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发生点”上起步,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条理化、逻辑化。

四、教师适时点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教师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抓住转折点,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另外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计算方法、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形成。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解题练习。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我经常根据班里具体情况及培养目标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通过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7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教育 创新思维 能力 培养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同样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创新能力发展不好的话,就很难摆脱技术落后的弊端,很难发展出一向优秀的技术。因此,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的丛林之中。民族是这样,中学生的教育也是这样。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要只是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中。在英语的教学中如何运用创新型的思维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根据以往许多教师的经验,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1.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抓住这句话的内涵来进行教育,中国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可以经常地开展一些英语趣味游戏,形式多种多样的英语课堂活动等,例如:唱英语歌、背诵英语文章或是开展英语对话等,都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中学英语教师长期的观察与总结中,可以看出,在中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往往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够畅通,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不活跃,并且英语语言说得很不流利。有一些学生就是害怕自己说的英语不好听,怕遭到学生或是教师的嘲笑,因此往往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或是在课下的时候,都不敢练习英语,最终就是导致英语的学习越来越差。对于英语的学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学生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鼓励学生积极的用英语发言,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尽量的使用英语,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以一种饱满、激情、振奋的情怀来学习英语,并将自己的热情寄情在英语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英语的学习质量。

2. 多样化的教学素材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学习是需要交流的,并且只有在不断地与多人进行交流,或是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中学英语教学虽然已经进入到了一种繁忙的学习氛围中,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最好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提供大量的学习信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大胆的质疑,在学习教材中的内容的时候,既要重视与教材,又要能够不收教材的束缚,发散自己的思维。

3. 鼓励创新思维

中学是学习的最佳黄金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a的最佳阶段,因此,教师要找对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是中学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希望受到教师的鼓励。因此,在进行英语创新思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在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将是对于学生最好的认可。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十分放松的学习氛围中,才能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的责任,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当的是导演的角色,挖掘不学生生的不同天赋,并看到不学生生所面临的不同的问题,只有这样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才能让学生在一种尊重、理解、鼓励的氛围中成长,学生才会勇于思考,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升华。

4. 结束语

总之,创新是时代的一种要求,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时代才能不断的进步,因此,在对英语的学习上,学生也要不断地培养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在中学对于中学生英语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在时间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完善,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一种监督、督促、鼓励、照顾等的作用,就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就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许雅静. 浅谈中学英语教育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 科技信息, 2011(35).

[2] 罗曦. 从高级英语课堂所获关于改进我国中学英语教育方法之启示[J].青年文学家, 2012(18).

第8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初中教育地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其发展程度是学生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哪一科的教学都要以学生的思维培养为重心,只是从分数和知识的角度去教学那就是失去了教育的根本,教育使学生得以培养就是从能力的角度进行培养,就是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的问题,而思维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和关键,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地理教学,不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地理的思维能力,只有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谈得上提高地理成绩、优化地理教学了,它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也是学生未来发展和国家培养综合性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问题。

一、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是地理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形象思维能力的增强,不仅有助于提高地理的学习,还会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提高。初中地理有着丰富的形象思维素材,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形象思形象思维的特征是用形象实物来思维,而形象实物的最主要特征是直观性和具体性。如果我们很好的利用这些形象实物教学内容,就可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教与学相一致,使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相一致。形象思维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使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直观的,且有些趣味性的概念,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产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全面而详细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教师要在讲课中,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比如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还可以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也可以用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它们都是教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二、以激趣诱发思维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的不同属性进行分化,还能达到形成新知识的目的,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学习创造之中,不断尝试新的探索。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的条件、情境和场所,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多给他们自由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去大胆地想象和联想。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对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可以利用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常用一些趣引法、设疑法、演示法、多媒体CAI等引入新课,创设与课堂内容相一致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思维能力,还要利用质疑激发,“善问”是教师激发和深化学生思维,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且富有启发性,做到高而可攀,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有利于知识的联系与迁移。就地理课而言,每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而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是一节课最精彩、最重要的环节。为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重点和难点创设出导向正确,难度适宜的若干“疑和难”,为开启学生的思维创造必要的条件。促使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发展,给思维以最丰富的启迪。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9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一、引言

近几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已经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更应意识到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求各种类型的思想活动,思维与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尤其是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合理的教学对思维的发展有着要的作用,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1.设疑引趣,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思维力。质疑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善于激疑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及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学生保持不断学习探究的动力因素之一。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点燃学生心中的好奇心之火。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的自觉性就会大大增强,其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鼓励他们自由联想,发散思维。老师如何设疑引趣呢?如:通过一些图片,短片,讲故事,做游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一些讨论性、思考性问题。可以设置些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at’s happening in the story?”,“Can you guess what the end is?”等。老师还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要求学生就问题尽可能地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使学生的个体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2.更新教学理念,开发创新思维。新时代教育改革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教师就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英语知识涉及面很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思考,进行发散思维。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注意点面结合,即words―sentences―passages。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须精心设置学案,备好每一节课,包括备学生,备课本,备教案。有时教师在课堂上展开共同学习研究活动,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

3.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层次,选用适当方法,灵活使用,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操练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如给出话题,关键词,短语,让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复述,这种复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可以进行发挥性演讲、辩论等形式去进行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全文大意。如上演英文小品或把课文故事编成戏剧在课堂上演绎出来等,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现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如有一个单元主题是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的一个片段,课堂上设计让学生自编自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场面热烈,笑声满堂,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语言才能和思维想象能力。

4.进行积极评价,创设良好氛围,鼓励创新思维。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思维会更活跃。因此,课堂教学应创设自由、和谐的情境氛围,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如:鼓励性评价。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老师要积极迎合,予以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的回应,使他们勇于表达。对于犯错的同学,不要马上说:“NO,you are wrong.”,而是说:“Good,but…”或“Really?Are you sure?”。对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单划“×”,而是在错误部分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标注示意学生再考虑考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依学生的个别差异作弹性要求。对优秀学生,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差点的,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接纳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形成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心理。教师只有以信任鼓励的态度肯定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

三、Y语

总之,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灵活、更聪明,这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